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精华好帖回顾

· 生活中的感动 (2005-9-23) haha · 告别冬天。 2010 (2010-9-24) samxsam
· 号外,号外,想买名牌能省俩子儿的好去处 (2008-4-21) ll007 · 重回 Brighton beach..................(17# 加两张) (2011-1-5) 星星星星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楼主:swordmich

[NSW] 私校菜鸟第一次发帖,记录孩子在学校成长的点滴(561楼,小学篇结束:毕业典礼)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4-21 10:3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wordmich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wordmich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评分

参与人数 2积分 +5 收起 理由
HowAreYou123 + 2 感谢分享
Yueliang123 + 3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8-4-21 10:5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wordmich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wordmich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随着小孩渐渐长大,我发现学校对他们的要求也变得跟以前不大一样了。今年第一次提到可以带最多二十块零花钱和数码相机去玩。不过钱要在出发前交给老师保管,相机则是学生自己负责保管。问过阿森,他觉得带钱去没什么意思,决定不带。老师要求他们带有学校标志的包,因为会碰到别的学校的学生,想避免大家的行李混在一起不好分辨;行李里还要带一两件有领的上衣,每天吃晚饭都要穿有领子的衣服,说比较正式的场合要打扮得像绅士。也许对男孩来说,十二岁和九岁之间还是有很大的分别,以前几次出门从来没有提到这些. 今年他们小学毕业要升初中,就渐渐开始以中学生的标准来要求他们了。我喜欢学校对学生有这些要求,这是在教育他们礼仪和言行举止。很喜欢看到孩子在学校里的各方面成长,这个教育是全方位的,当然每个人能从中得益多少要看各人的造化了. 我喜欢这种多元化的环境.所谓的多元化我指的是碰到各种不一样的人,不特指不同的肤色,还有各种不同性格、不同能力的人。


比如阿森觉得这次跟阿祖一个房间最让人不爽, 而且房间里所有其他同学都不喜欢阿祖. 原因是他们觉得阿祖脑子有毛病,脏兮兮的,把大便拉在地上,洗完澡连浴巾都不裹就这么裸着身子光溜溜地走出浴室,太令人恶心了。但是我说阿祖有病,要吃药,这是他们本来就知道了的,其实也应该体谅吧。有病的人,做的事情自己也无法控制,那也是没有办法的,又不是特别针对他,没必要因为别人的问题令自己不快啊,做人宽容一点,适当屏蔽掉周围一些负面的影响,会快乐许多。不过像阿祖这样的同学,在精英中学应该是不会碰到的。儿子的性格在这一点上显得不包容,其实不单纯是面对阿祖,他就算在面对一些别的同学时也一样。有故意抬杠的、有天然讨厌的、有无法沟通也玩不在一起的......以前他总是各种不高兴,看不惯别人的言行,有些甚至根本不针对他,他有时单纯会因为觉得人家笨而不爽。但这也是学校一直强调我们应该给孩子培养的一项特质,resilience. 其实这应该更接近于真实的社会, 什么人都会碰到的, 人应该要学会如何跟这个世界和谐地共存,如果一辈子都这看不惯、那看不惯,生活岂不是很累?作为一个普通人,在某个时间点总是会接触到不同层次的人,那早接触总比晚接触要好,也能有更多机会地学习包容、求同存异。

评分

参与人数 5积分 +16 收起 理由
sy417 + 4 感谢分享
Rong13 + 2 你太有才了
Yueliang123 + 3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8-4-21 11:0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bhua9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bhua9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非常赞同楼主的观点. 
不懂得包容, 求同存异, 总是看别人不惯的人, 到最后都是活在自己的小圈圈里的. 我家爸爸有点这样的, 我就很注意, 尽量不让爸爸在孩子面前说挑剔和抱怨旁人的话.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3 收起 理由
swordmich + 3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8-4-21 11:18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wordmich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wordmich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bhua9 发表于 2018-4-21 11:03
非常赞同楼主的观点. 
不懂得包容, 求同存异, 总是看别人不惯的人, 到最后都是活在自己的小圈圈里的.  ...

我最近是这么想,包容这种特质不管对什么资质的孩子都应该提倡。如果自己很牛,可以不接触不喜欢的人,也许避开就能避免不快。但是再牛也会有极限,心胸不豁达其实是在一点一点地压缩自己生活品质的空间。

评分

参与人数 3积分 +10 收起 理由
lulumelon + 3 感谢分享
chlily + 4 我很赞同
Yueliang123 + 3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8-4-21 11:5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bhua9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bhua9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swordmich 发表于 2018-4-21 11:18
我最近是这么想,包容这种特质不管对什么资质的孩子都应该提倡。如果自己很牛,可以不接触不喜欢的人,也 ...

包容和能不同的人相处是很重要的品质. 
因为在工作场合, 婚姻生活中, 你都不可能都只和自己喜欢和看得惯的人在一起共处. 这些都是team work.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3 收起 理由
lulumelon + 3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8-5-16 13:2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wordmich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wordmich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明年这个帖子要是还能继续写下去的话,可能要改成"中学教育"类了. 粗略看了一下,似乎不能修改.到时再说吧.



今天来了兴致,按之前在某个帖子提到的,想大概说说私校妈妈和儿子们之间的友谊.



首先我十分明确的一点是,父母无法干涉孩子之间的友谊. 不管喜不喜欢, 跟自己孩子来往的朋友都是他们自己挑的,他们走得近或者疏远都有特定的理由, 但是父母做朋友让孩子之间当朋友这种做法, 随着他们长大是越来越不好用了.可能最晚到三四年级前还能有点凑效,但五六年级之后,父母的作用急剧地消退,可以想象上了中学之后会完全插不上手. 所谓的帮孩子选择交友圈, 只适用于一个大范围. 也就是说,择校其实是帮孩子选择了一个特定经济水平的一个特定人群来交往,当然这个水平有上限和下限,孩子在里面自由选择,但其实是有限的自由.所以孩子无论怎么选择都不会低于某个下限,这就是父母可以接受的界限. 至于上限,看各人际遇, 因为无法插手也就无所追求. 起码在我的角度,我没有追求. 我的经历就是在完全无作为的情况下的经历.



妈妈之间的友谊,我也从一开始就看得很明白.其实妈妈之间的交往无他,讲求一个"利"字.到了这个年纪,大家都很现实, 说什么好闺蜜的交往那是自欺欺人, 只靠儿子的联系怎么可能长久、交心呢?如果不打算互相帮忙接送孩子、偶尔帮忙课后看看孩子,我觉得妈妈们基本上是没有来往的动力的。为什么出去喝咖啡、喝酒、吃晚饭,本质上跟周五下班后和同事去酒吧喝一杯一样,为了联络一下感情,维持基本社交,有事能互相搭把手而已。如果没有这方面的需要,这些人际交往完全可以不必应酬,没有压力,也不需要勉强自己。不过退一万步,这个关系搞好了,也不是随便想用就用,无止境地用的。不到迫不得已,不能随便动用,因为大家可能在一起相处要超过十年八年,抬头不见低头见,今天用掉一点,明天就会少掉一点。



妈妈们一个最本质的关系就是——竞争,竞争来源于彼此的孩子。总结了一下妈妈们避讳讨论的话题:不满意老师和学校、孩子考试多少名、孩子乐器考多少级、老公赚多少钱。熟了之后可以蜻蜓点水讨论的:家里的装修、摆设、衣服、车子、工作;去哪里玩、玩什么。最安全的话题:电视剧和最近看的书和电影, 球赛, 孩子参加的活动、学习任务繁重程度、学校一些小道消息、新闻八卦、孩子讨论的话题,甚至哪里有打折。互相捧捧、称赞一下对方孩子应该是绝对不会错也会令彼此开心的话题,有什么校外活动号召大家参与,特别是体育的、音乐的,也不会藏拙,甚至要是打听家教老师,也会很乐意互通信息的,反正最后做不做、怎么做,全看各家自己条件能不能达到。长期靠别人帮忙接送参加任何活动或者锻炼都是不靠谱的,别人有成绩肯定是因为人家家里也出了大力气。



如果没什么利益之争,这种友谊大概会不好不坏地持续下去。最明显让我感觉到竞争的一次就是学年末的队长选举。我并不受这个风波的影响是因为我一开始就认为自己孩子不是当任何队长的料,但是年终颁布正副队长人选的时候不但我,许多家长都大跌眼镜,而且今年是连续好多年以来第一次有大批家长不服气的情况。大会结束的时候气氛很尴尬,不少人无法维持表面的亲热而匆匆离开,不愿意留下来吃点心。说句不好听的话,要说形象、成绩(不单单指学习),甚至影响力,目测可以服众的人选有不少,光是人家妈妈对学校家委会的贡献程度,也有过之而无不及。然而这堆人里要么得了个不痛不痒的职位,要么什么都没捞上。鬼佬也非常要面子,特别在乎这种表明的风光,不像华人,只要有实惠的好处,其实出不出风头没什么大不了的。


不过无论结果如何,学校作出了决定之后,没有家长表面流露出不满或者在背后议论,反正已成定局,只是孩子,太认真就难看了。因为学校一颁完奖就放假,我们家稍后去了度假。大约过了十多天,一个平时跟我不算特别亲近,但由于各种活动重叠所以有碰头的妈妈突然开始跟我套起近乎来。她跟我发短信,字里字外的意思是抱怨这个队长选举结果有点难以接受,她知道她儿子跟我儿子都参加了音乐队长的选举,就说我儿子选不上也就算了,你儿子这么好也选不上,我儿子到现在都还耿耿于怀。我想你隔了十几天才忍无可忍找我这个跟你还不大熟的人抱怨,你是心里多憋得慌啊?而且这种事她估计除了我,跟谁都没法多说,因为怕别的妈妈会互相传,以致以后相处难堪。我在跟她说话的时候也很注意,因为她没有明显地而且直白地说学校不公平,也没有明确说谁不配当队长,还说我对选上的同学没意见,他们肯定也非常优秀,但这跟我的吐糟是两码事!这让我跟儿子很难交代和解释啦!我也就打着太极说,我儿子不是太在意,都过去了,而且我还表扬他很勇敢地站上台去选举演讲了,很了不起啦!她说当然当然,我也是这么称赞我儿子的。其实小孩哪有那么多功利心,真说在意,而且十几天过去还意难平的只有家长吧。


事后我留意了一下师奶们的互动,队长的两个妈妈,以前在师奶们中长袖善舞、八面玲珑、呼朋引伴的,开学后在操场接孩子,没有人主动过去搭理,最明显有一次不小心给我看到,一个原本跟她们玩得很近的妈妈,远远看到她们绕道走,当没看到,自然也没打招呼。另一方面,别的妈妈,包括那时候给我发短信的那个,本来也很投入学校的事务,但在儿子没得到一官半职之后,义工没有之前参与得那么积极了,虽然不是完全甩手不管,但明显感觉到有点没劲。当时她抱怨,我没有跟别人传,也没表露出自己有什么不满,因为我不想给别人留下什么痛脚或者把柄。家长之间表明上和平客气地相处就可以了,我也留了个心眼,比如人家说你儿子这么好当不了队长不应该,我难道把这话当真了要去闹一闹、争一争?客气话谁都会说,可要是我儿子真当了队长她儿子当不了,可能就不会跟我说那样的话了,家长之间当然不可能推心置腹。其实现在事情都过去了,有什么不平和不爽也早就放下了,大家都把眼光放到了明年上中学。虽说有些妈妈之间心里有疙瘩,不过公开场合碰到了、避无可避的时候仍然可以表现得很亲热,对这一点我还是很佩服的。跟她们相处多了,我觉得自己也得益良多,比如话要怎么说才委婉、好听,怎么说才不落人口实但是又能表明自己的主张和立场,什么时候该强硬、什么时候该示弱,什么话该讲什么不该讲,讲出来的度在哪里,这真是一门艺术,现在我还一直在学习中。

评分

参与人数 9积分 +33 收起 理由
19431943 + 3 我很赞同
kingkongfei + 6 感谢分享
Yueliang123 + 3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8-5-16 15:4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youxuan1420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youxuan1420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swordmich 发表于 2018-5-16 13:27
明年这个帖子要是还能继续写下去的话,可能要改成"中学教育"类了. 粗略看了一下,似乎不能修改.到时再说吧.
...

私校家长的素质

发表于 2018-5-16 16:52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eley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eley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swordmich 发表于 2018-5-16 13:27
明年这个帖子要是还能继续写下去的话,可能要改成"中学教育"类了. 粗略看了一下,似乎不能修改.到时再说吧.
...

呃,好复杂,因为私校的家长普遍期望值比较高吧。还是我们乡里学校来的单纯。
楼主写的好棒,非常生动有画面感。

发表于 2018-5-16 18:47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wordmich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wordmich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leleyu 发表于 2018-5-16 16:52
呃,好复杂,因为私校的家长普遍期望值比较高吧。还是我们乡里学校来的单纯。
楼主写的好棒,非常生动有 ...

谢谢,希望你看得开心哈!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3 收起 理由
Yueliang123 + 3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8-5-16 19:12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ulumelo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ulumelo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从楼主这里学到很多,很小部分是关于私校,主要是怎么教育孩子!

发表于 2018-5-16 22:1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小苹果脸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小苹果脸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楼主关于妈妈之间友谊那段我觉得太经典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8-5-17 10:57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wordmich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wordmich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lulumelon 发表于 2018-5-16 19:12
从楼主这里学到很多,很小部分是关于私校,主要是怎么教育孩子!

教育这方面我也还在摸着石头过河,不敢当^_^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3 收起 理由
Yueliang123 + 3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8-5-17 11:18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wordmich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wordmich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觉得男校有存在的意义,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首先是给了男孩子关爱弱小的机会,发掘出他们温柔的一面。六年级是毕业年,在小学部已经是最老资格的大哥哥了,学校安排他们每两个人照顾一个一年级的“小兄弟”。所谓的照顾其实也就是定期在图书馆碰个面,给小朋友念念书,聊个天之类的。小朋友很天真可爱,临别还会跟大哥哥们击掌、拥抱,对于阿森这种家里没有弟弟的很受用,其他有些同学就算跟自家兄弟平时打得头破血流,跟学校的小兄弟也能做到客客气气地友爱互动。如果是在混校,女孩子在照顾弱小方面比男孩子做得好多了,同龄女生也比男生更成熟,男孩子没有表温柔的机会,自然也不需要对任何人温柔了。

其次,青春期的躁动过程,也许在男校中度过会让他们感觉更安全一些。我们家对于性的讨论是持开放式的态度。我从阿森十岁开始就渐渐引入一些关于青春期发育和性启蒙方面的知识,给他看相关书籍,由浅入深,而且鼓励讨论探讨。他好奇,问各种问题,我们尽量实事求是地回答,不表现出不好意思。其实十岁到十一岁这段时间给他科普一下青春期和性知识是很有帮助的,最近周围不少同学开始出现第二性征发育的特点,大家自然会好奇,开始谈论并且同学之间对于性方面的话题也产生兴趣。阿森属于发育晚的,但由于对这些内容纸上谈兵了解得比较多,同学的疑惑他一般会有答案,在课间讨论这些内容也不怕被女孩子听了去,所以他们感觉比较自在。如果在混校,我觉得他们可能会不好意思说。比如脸上长痘、腋下长毛啦,或者见到女生会勃起是什么原因?梦遗、自慰,都可以自由讨论。他们也有说到同性恋,甚至讨论同性恋和异性恋的做爱方式。有一次谈到女同性恋,觉得有些好奇两个女人之间怎么做,他就回来问我。鉴于目前全世界都强调的政治正确,作为父母肯定不应该在孩子面前表现出对同性恋的厌恶情绪。我们这么跟他说,同性恋也是一种正常的社会关系,有些人生来如此,与大部分的人性取向不同,这不是他们的错,他们也可以正常生活、恋爱结婚。他们可能最大的遗憾是无法繁衍后代,于是两个相爱的人的基因不能共同在孩子身上传递下去(此处省略一万字关于同性恋如何可以生孩子,这有点超出孩子可以理解的范畴了。而且只要好奇心得到了满足,有些事情不必说得太多,点到为止,毕竟不想把孩子往不归路上引不是?)

第三,与女生的交往方式。从六年级末开始,学校就有意识地组织男孩子们跟女校的女生来往接触。他们会一起参加晚会,也鼓励跟女孩子们交流和交换联系方式。阿森现在已经开始问我,跟女孩子要聊什么话题比较合适,什么行为才得体,怎么做会不妥当、讨人厌。他甚至已经开始展望以后自己要找的太太要属于哪种类型。以后上了中学,也会有类似的机会,包括演话剧请女校的学生来帮忙、举办舞会要找舞伴等。这样的交往方式跟混校还是有很大的分别,因为他们不是天天在女孩子面前逛,平时跟男孩相处的方式,与跟女孩的相处方式必然会不同,而他们本身更意识到其中的分别,更在乎在女生面前有得体的、良好的表现。而如果每天在学校里六七个小时都能见到女孩,男孩是没办法随时随刻都保持形象的,经常因为幼稚的言行受到女孩的鄙视,其实这对于建立男孩在两性关系中的自信略有负面影响。当然,鉴于这个时期非常短暂,这些影响可以忽略不计了。还有就是青春期阶段对女性的好奇和欲望,如果每天都能长时间看到发育得很成熟的漂亮女生,很难想象男生怎么可能集中注意力上课而不想入非非?男校呢,全是男孩子,上学时也就别浪费时间去想了,做做功课或者运动,大家交流一下泡妞心得,课后再找女孩子约会,就学业爱情两不误了。加上周围全是男生,也没那个心思去关心自己发型好不好看、衣服穿得帅不帅,,下课后整理下仪容再去找女孩子,也给各自留下空间。可能有人会觉得,这样的交往岂不是虚伪?但我们观察一下,在真实的社会中,男女之间的交往本身就蒙了一层纱,双方刚谈恋爱的时候都是尽量表现出自己最好的一面,所以其实这种做法是符合自然规律的。如果跟自己的同学谈恋爱,自己是什么样子在对方面前都无所遁形了,那何必花心思在乎自己的形象,反正我怎么样你都接受了不是吗?这也是为什么 high school sweetheart 难得修成正果的原因。

评分

参与人数 3积分 +9 收起 理由
Yueliang123 + 3 感谢分享
mikey + 3 感谢分享
bhua9 + 3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8-5-17 13:40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wannengxiami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wannengxiami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发表于 2018-5-18 13:5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xueyuhanche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xueyuhanche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这个帖子四年了一直在更新,真不容易啊

发表于 2018-5-19 12:37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wordmich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wordmich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xueyuhanchen 发表于 2018-5-18 13:58
这个帖子四年了一直在更新,真不容易啊

如果可能希望在中学也能更新,要是我还有机会参与到学校活动中的话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3 收起 理由
Yueliang123 + 3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8-5-19 17:0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eLia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eLia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LZ 心路历程很细腻,写得很有耐心,坚持4年下来,不容易啊

发表于 2018-5-19 19:58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wordmich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wordmich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LeLiang 发表于 2018-5-19 17:07
LZ 心路历程很细腻,写得很有耐心,坚持4年下来,不容易啊

这也算是我的育儿笔记吧,有时遇到什么事有感触,就会想找回这个帖子写上一段。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3 收起 理由
Yueliang123 + 3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8-6-6 14:4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淡泊的净化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淡泊的净化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感谢楼主的分享,能感受到孩子成长的点点滴滴,作为父母感同身受,希望楼主能继续写下去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2 收起 理由
swordmich + 2 谢谢鼓励!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8-6-6 16:0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mirrorle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mirrorle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lz是个智慧无比的妈妈,能更多的传授一下如何和local妈妈们建立能聊得上聊得开的友谊吗?我一直苦于无法和local妈妈们搭上茬,当然语言是个大障碍,话题也完全找不到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2 收起 理由
swordmich + 2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8-6-6 17:08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wordmich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wordmich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mirrorle 发表于 2018-6-6 16:04
lz是个智慧无比的妈妈,能更多的传授一下如何和local妈妈们建立能聊得上聊得开的友谊吗?我一直苦于无法和l ...

我们这群妈妈喜欢用脸书,每班有几个家长代表,她们比较积极,弄了个年级群,然后大家就彼此加进去,有点像我们华人常用的那个微,信裙朋友圈,大家经常在上面聊些八卦,然后见到面就说说朋友圈上面看到的东西,就有话聊咯。我也有定期回学校做点义工,所以也有义工群……虽然其实我大多数时间都是在潜水……

不过我本人对于这种妈妈之间的交往心态上就是淡如水,因为也从来不需要她们帮我,我基本上就是属于你们跟我聊我就聊、你们不搭理我我也无所谓的状态,当然如果人家给面子对我很热情我也就热情回应,要是不甚热情我也不会主动凑过去的赶脚,然后日子长了大家也都习惯了我这个脾性,反正她们要是想聊自然会找到能聊的话题,我从来没有费过这种心。其实我觉得local妈妈跟华人妈妈没啥分别。

评分

参与人数 2积分 +4 收起 理由
Yueliang123 + 3 感谢分享
小小白虎 + 1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2019年度勋章

发表于 2018-6-6 17:1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dondo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dondo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mark 一下,喜欢楼主的分享。。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2 收起 理由
swordmich + 2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8-6-6 17:15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wordmich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wordmich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swordmich 于 2018-6-6 17:23 编辑
mirrorle 发表于 2018-6-6 16:04
lz是个智慧无比的妈妈,能更多的传授一下如何和local妈妈们建立能聊得上聊得开的友谊吗?我一直苦于无法和l ...


另外我儿子是个话痨,学校里同学各种事情都会回来跟我们说,时间久了我也就认得他们年级里大部分的学生,还有他们的喜好、长处,可能我在这方面记忆力比较好,碰到他们的妈妈,我就会说噢我知道xxx,他 xxx 很厉害,反正妈妈听到这种话最开心了。然后再聊聊男孩子们现在在玩的游戏啥的,现在我儿子很多同学都认为我是一个很带劲的妈,因为我对他们玩的电子游戏很熟悉还很支持他们玩(≧∇≦)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3 收起 理由
Yueliang123 + 3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8-6-6 19:0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mirrorle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mirrorle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swordmich 发表于 2018-6-6 17:15
另外我儿子是个话痨,学校里同学各种事情都会回来跟我们说,时间久了我也就认得他们年级里大部分的学生, ...

带劲的楼主

发表于 2018-6-9 20:3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wordmich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wordmich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最近连新闻都说网络游戏 Fortnite 对青少年和学校带来多大影响,我也凑热闹说说,因为儿子最近也很迷这个游戏。据说这个游戏对学习和亲子关系都造成严重影响,但既然要谈,肯定要先知道这是什么游戏,还有它的特点和规则。


我自己称之为绝境求生游戏,当然这不是官方的叫法。基本场景就是从天上跳伞降落到一个海岛上,每两分钟外围就开始下硫酸雨,逼着你往中心决战区狂奔(站着不动就被淋死了)的过程中要沿途捡些武器、建筑材料和疗伤药之类的,还要预防别人冷不防给你放冷箭、开枪,一群人困兽斗到只剩最后一个就赢了。不过不管是中途死翘翘了、还是成为最后的胜利者,一局结束之后就又重新开始。每一局的中心区域都不一样、每一局拿到的武器也不一样(杀人了也有可能从人家身上捡到宝的),地形、建筑物都不同,所以也蛮刺激的。当然这也是从小孩的角度来看,我们成年人比较难从这种游戏中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而且每局都从头开始令我觉得没意思。


为什么要花钱买装备?这也是此游戏的规则决定的。在玩这个游戏之前我们家从来不让在游戏里花钱,可是玩这个游戏儿子就说服我需要花钱,于是我不但买了比他需要的钱更贵的点数卡,还趁着有一次超市打折另外买来囤着,以备将来使用。因为儿子买点数卡都用自己的钱,我打算如果他还要买,我就把自己囤的卡以比市面低的优惠价格卖给他,我自己不吃亏还可以教他怎么理性消费、怎么赚差价盈利(当然这样也很市侩)。不过我也跟他说了,每个游戏可以花一次钱,不能持续不断地把钱花在同一个游戏上。这个游戏比较坑爹的地方,就是一开始打的时候,要花钱买一个季度的 battle pass. 游戏的季度和现实的不一样,并没有三个月,大概就是六十天左右,有了这个东西,打游戏的时候级别升得快、能积累游戏币(游戏币可以拿来买装备,也可以留到下个季度继续拿来买通行卡,这样下次就可以不花钱了)、级别高了还可以得到一些奇形怪状的衣服和武器。当然从一开始不花钱也可以玩,但使用的人物就是系统预设的,身上穿的衣服、背的包包和劈东西的斧头都平平无奇,打游戏的时候人家一下子就能看出谁是菜鸟、谁是资深玩家了。据儿子的描述这些东西主要是为了显摆,没什么实际功用,但是他们觉得很好玩,因为会令游戏更加缤纷多彩。有一段时间,学校里的同学互相之间总是做一些稀奇古怪的动作、跳舞什么的,原来不知道他们在干什么,现在知道了他们是在学游戏里的人物的舞步。儿子的观点就是:一个通行证才十来块钱,就是一张电影票嘛!你们大人带着孩子去看电影从来不觉得这是浪费钱,一场电影下来两小时钱就没了,而且一般看电影都不可能一个人去,肯定买两三张电影票,这样就花得更多了。现在我们小孩觉得这个游戏比看电影好玩,你们不用带我们去看电影,就花个十来块,我们玩整个季度好几个月的时间,一直玩得很开心,这不是物有所值吗?


至于为什么非玩不可,根据儿子的描述,不玩的人被认为是土老冒,在学校里被人笑或者不受欢迎。相反,玩得级别高的人受欢迎。之前这个游戏只有在电脑和游戏机上面才能玩,因为我们家没有,他们学校的人都流行了一整年了他也没参与进去。今年突然可以在手机上玩,他加入的时候都已经是第四季过了十几天了。刚开始是菜鸟级别,人家别的同学起码都好几十级了自己才几级,那肯定会觉得很没面子的。要不是儿子今天受到我的鼓励把这个写出来,我还不知道男孩子中间这种关于地位的竞争其实已经激烈到一个不小的程度,不能轻易忽略了。可能你会说,这有什么?我们可以不跟玩游戏这一堆同学玩,但是孩子在学校里跟谁玩、跟谁讲话,你都不能控制的,现在的问题是几乎没法避开谈论这个话题的同学,无论去到哪个团体都总有人谈论装备、武器,甚至同学们彼此之间还要跳游戏里的舞蹈互相取乐,你不加入,就只有被排斥的份了。就像在公司里,大家都在聊昨天晚上的 NRL决赛,你没看,那只能在旁边陪笑着听。但我们大人心理比较强大,可能不以为意,毕竟回公司上班也是为了赚钱生活,小孩不一样。学校不得不去,同学不得不来往,不加入只能被边缘化,一般正常的孩子都受不了。可能你又会说,那我们安慰孩子,虽然游戏玩不好,可我们别的方面比人家好呀,有什么好自卑的?人总有擅长不擅长。可是十来岁的孩子要能像你这么看得开就好了,他们的想法是这样:目前这段时间里,这游戏是大家都认为最酷的东西。即使我学习、音乐、运动都很厉害,甚至还有辩论、演讲、戏剧表演 …… 在这个游戏面前都黯然失色。无论你怎么强调其它方面比游戏重要,在目前都没有说服力,如果同学们认为游戏高级才最酷、才得到认可,那你要如何说服孩子接受其它方面比游戏更酷?他一个人又如何说服上百号人这一点?当然我相信肯定会有一些孩子有自己的喜好和追求,也有坚定的信念和自律性,在这样的浪潮下可以无动于衷、不受影响,但那样极品的孩子万中无一的好不好?绝大多数的孩子还是普通人。

又有人说,那我们让孩子多参与些别的活动,让他们没那么多时间玩游戏好了。我想了一下,好像效果也不太大。虽然出去参加各种活动可以减少在家打游戏的机会,但是如果上瘾了,出去的时候小孩总是想着回家打游戏,其实就没有心思好好在外面玩。而且参加完活动回家,累了不代表他们就会乖乖睡觉,作业多不代表他们就会认为完成学业最重要,结果玩游戏的时间并没有减少,做别的事情的时间倒是少多了。就我们的情况,其实学校里的课业并没有松懈,在学校里也不能玩游戏,课前课后活动还是那么多,周六早上仍然要去比赛。即使如此,都没有减弱孩子们的游戏热情。所以我最终的结论就是既然要玩,就让他们尽情玩,玩到哪天这个游戏过时了,热情就消退了。说句不合时宜的话:“人不风流枉少年”,谁没有年少轻狂过?

大人和孩子怎么度过这个狂潮?我也想了很多。首先我觉得作为父母,对于电子游戏要看开一点。孩子玩游戏入迷了,不但玩游戏,还看油管上别人打游戏的录像、搞笑视频和攻略,这些全要花时间。用电脑做作业的时候,都会上油管偷偷看,但这种情况就睁只眼闭只眼吧!想想我们以前小学中学直到大学,说是在房间里做作业,一坐就是一晚上,怎么可能所有时间都用来学习,不是浪费在这儿就是浪费在那儿。现在不给他们尽情玩游戏,不让他们面对生活中的诱惑,以后人生中出现各种诱惑又如何分主次、如何收放自如?其次搞清楚游戏的本质,会减少许多不必要的争吵。比如我们家原本的规矩就是平时不花零碎时间玩游戏,周末可以尽情玩五六个小时。听起来很多,但是用在打Fortnite 上面却嫌少。因为每一局一开始打了就是那种所谓不死不休的局面,你要是时间到了就非要孩子停下来,引致他被人干掉那肯定要抓狂,所以我们也是说好,如果离结束时间还有五分钟,就不要再开局了;要是还有十几分钟才结束,已经开局,那就把它打完,超过一点时间也不追究了。我发现如果我们大人站在孩子的位置上为他们着想了,一般孩子也会领情的,时间过了,抱着又兴奋(占到了便宜)又有点歉意的心情把手机交还,然后继续跟你讨论一下最后一局的激烈场面和惋惜之处,大家就开心结束了这一次游戏时间。我们表示理解,他们也不会得寸进尺。前些天去校服店做义工,跟小卡林的妈妈阿金拍档。因为校服店开门早,小卡林没地方去,就跟我们一起窝在店里,拿着 iPad看Fortnite 视频。我看到就问他是不是看 Fortnite,转头跟阿金说这游戏很好玩,同学们还可以组队打,边打边聊,每人负责一个方向,我就曾听到儿子跟利安说什么 “你有没有看到那边有人?”之类的,很有代入感(当然也有单挑模式)。小卡林听到我这么跟他妈说,马上就像找到知己似的,说你看人家阿森妈妈多么善解人意,我就跟你说过这个好玩你偏不信。后来他去上课了,阿金就埋怨我,你怎么还站在孩子那边,本来都有点管不住他们,他听你这么一说,回家更是振振有辞这个游戏非得让他玩下去不可了。而且在网上这么联机打游戏,万一跟乱七八糟的危险人物搭讪上,被人拐了、诱骗了可怎么办?阿金家完全是西人家庭哦,所以千万不要以为只有我们华人才会把孩子管那么严、才会这么操心。我就跟她说,小孩联机加上的那些朋友,基本上就是我们年级的同学了,平时要是他们玩游戏有聊上天的话,我都会看一下是跟谁,不会完全不闻不问的(而且说真的他们很难凑上时间同时上网打游戏)。不过我也知道对于她来说这样很困难,她家三个儿子,她还帮老公打理生意,她老公有一次甚至还开玩笑地说,给你工资你不帮我干活,还跑回学校当义工。我觉得如果有时间,家长应该尽量参与到孩子玩的游戏中,这样促进彼此之间的理解和沟通,也增进亲子感情。我还特意给儿子买了个吃鸡游戏耳机,耳朵全部包起来,据说立体声效果,玩游戏的时候可以听声辨位,儿子开心得不行;我老公有空的时候帮他外挂升级,他也很感激,现在见到他老爸就一副狗腿子脸,务求让他心情愉快可以继续帮他,他们父子关系都好了很多,因为多了共同语言。

因为阿森最近玩游戏太兴奋了,不玩的时候也说个不停,为了让他闭嘴,我就让他写了篇文章,告诉家长为什么应该让他们的孩子玩 Fornite.我把文章贴在下面了,感觉写得不是很深入,他不会用中文表达,但说如果有家长看了有疑问,他也会乐于回答。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3 收起 理由
Yueliang123 + 3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8-6-9 20:3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wordmich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wordmich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Fortnite – why your kids play it, and why you should let them play it …

By 11-year-old boy

Note: this is intended for adults.



I hear my mum saying there’s a lot of dispute over the game “Fortnite”, and over the years, Epic Games really has made some progress; but the real problem is: should we let our kids play it?



As a kid myself, I don’t have any parenting experience, but I have had recent experiences going through the life of an average tween to teen life. What’s more, I can tell you why Fortnite is such a big deal, and what it’s all about. After that, well, you can decide whether you want your kids to keep playing this game.



Fortnite was a game created back in 2011. It specializes in military and fighting, and its rating is 12+; be sure to keep in mind that, unless your child is one very mature kid, they should be over the age restriction. Like other Battle Royale games, Fortnite Battle Royale is a competitive shooting game between 100 players as they all drop from a moving plane – or the “battle bus”, in this case. Then, they fight to survive as the play space slowly shrinks to force people into combat. True to the Battle Royale formula, you need to find all your weapons and equipment on the map, including med kits, small and large shield potions, guns and also consumables like apples and mushrooms, for you don’t land with anything other than a pickaxe.



Another problem that I have heard is arguments over the Fortnite Battle Pass. The draw of Fortnite is the game’s Battle Royale mode, no doubt, but part of what keeps people playing is the game’s progression system. The more you play the game, the more stuff you unlock for your character – outfits, dances, and a variety of other cosmetic inanity. Crucially, none of these unlocks offer a competitive advantage. They’re intended as a fun addition – for personalizing your avatar, and showing off a bit. Maybe you’ve got a rare backpack, for instance! Experienced players will know it’s something you could only get by playing a ton of the game, or mastering a specific challenge, or whatever else. In buying the Battle Pass, kids can unlock Battle Pass challenges, which are lengthy lists of objectives that turn each game of Fortnite into something special. It’s a subtle layer of additional objectives, and one you and your kids could fully ignore, but why would you, and more importantly, them, if it makes the game just that little bit more enjoyable? Given that Fortnite is a free game, dropping $15 on the Battle Pass doesn’t hurt so much – especially given how much joy and happiness it offers. For the cost of a budget movie ticket, you get several months of new challenges and unlocks. There’s a strong possibility that some of those unlocks are V-bucks – the in-game currency – and you can put those towards your next Battle Pass. You could also use them towards sweet outfits, emotes, and other stuff in the in-game store. But if you’ve got enough willpower, stacking V-bucks will provide valuable savings the next time you buy a Battle Pass, meaning that if you or your kid(s) buys the Season 5 Battle Pass, he or she will be able to use the full extent of its capabilities, as well as making your child a happier kid.



Oh, and one more thing: just consider the fact that your child is only playing Fortnite to earn some popularity status at school because of his/her friends. If they don’t get the Battle Pass, some people might pick on them and start dissing them just because they don’t have a gaming accessory. I’ve experienced this first hand, and I hope that you won’t let your son or daughter go through what I have during the last 12 months.



Maybe talk to them a bit, find out their motives, and when you’re sure that what you’re just about to concede is absolutely fine, submit that they can buy the Battle Pass; but, if you still don’t want them to have the Battle Pass – well, there’s nothing I can do about that, and as I said above, it’s your choice.

评分

参与人数 2积分 +6 收起 理由
hongyan1203 + 3 感谢分享
Yueliang123 + 3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8-6-10 11:2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mirrorle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mirrorle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们小朋友现在才year3,也经常回来说同学们都在讨论Fortnite这个游戏。我们让他在家尝试了一下,发现游戏对他们年纪来说还是很复杂的,我和他爸都纳闷他的同学们是怎么胜任的?看阿森的文章,也说要12岁才能玩啊。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2 收起 理由
swordmich + 2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8-6-10 12:28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wordmich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wordmich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swordmich 于 2018-6-10 12:30 编辑
mirrorle 发表于 2018-6-10 11:26
我们小朋友现在才year3,也经常回来说同学们都在讨论Fortnite这个游戏。我们让他在家尝试了一下,发现游戏 ...


十二岁左右能明白这个游戏规则并且开始想办法尽量存活得久一点,哈哈。有些人性格比较 aggressive ,每一局都是尽量多杀人,但我这种菜鸟玩家就是鸵鸟政策,什么武器装备都不要,每次都找个树丛躲起来,死得越晚就越多分咯-_-# 年纪小的玩家完全就是玩个热闹啦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3 收起 理由
Yueliang123 + 3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8-6-10 17:4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odelan2004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odelan2004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觉得爸爸们都在玩绝地求生(PlayerUnknown's Battlegrounds)小的们都在玩要塞英雄(Fortnite),妈妈们都在平衡大的小的玩和学习的时间。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2 收起 理由
swordmich + 2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8-6-11 09:3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谙旎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谙旎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mirrorle 发表于 2018-6-10 11:26
我们小朋友现在才year3,也经常回来说同学们都在讨论Fortnite这个游戏。我们让他在家尝试了一下,发现游戏 ...

我家小朋友才4 years old...不知道怎么自己找到了这个游戏,而且在玩。。。。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2 收起 理由
swordmich + 2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