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精华好帖回顾

· 在澳洲猫咪甲亢和心肌肥大的治疗 – RIP我唯一的也最亲爱的Zizi (2017-8-26) 浮雲 · 芋头糕 (2010-11-27) 高寿财
· 懒人快菜---我的石锅情节篇“(鱼子石锅汤)”。已上做法! (2011-5-1) 会飞的蜗牛 · 霓虹计划 – 深秋日本十日游 (京都 宇治 大阪 箱根 东京) 更新完毕~~~ (2016-11-22) Tinabee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查看: 221266|回复: 62

[其他] 分享在美国的工作和生活,给有意来美的你们(2019旅程结束,回澳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2-18 03:1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谙旎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谙旎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谙旎 于 2019-2-28 12:11 编辑

刚到美国,这是第四天,不算中转时间的话。还在SETTLE的阶段。也还在兴奋和新鲜的状态,各种新体验,所以还很有兴趣写下来,感受着美国的种种不同。LZ在澳洲念书工作生活也差不多十几年,所以澳洲方面都很熟悉,太该就是因为太熟悉,一切都是习以为常,要我写也写不出来,所以这次得趁着出国新鲜感没过去,还没习惯的时候写下来,不然以后大概想写都不知道哪里写起


有纠结下这个是要放在旅游版的行万里路,还是工作版。但是初衷是有意向来美国或者已经要来工作或者生活的大家分享一下,,所以个人感觉还是工作版更加适合点。但是如果放错了,版主可以麻烦帮挪下哈。文笔水平比较差,我一般都是流水帐,想到哪里写到哪里,希望大家不要太介意嘿嘿。

评分

参与人数 42积分 +158 收起 理由
Jast + 2 感谢分享
yuxing + 5 感谢分享
huaxinmaomao + 5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4-12-18 03:4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谙旎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谙旎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谙旎 于 2014-12-20 04:40 编辑

签证方面
首先如果想要来美国工作,签证种类很多,但是其中最简单的大概要数E3,这是美国给澳洲EXCLUSIVELY给颁发的工作签证,没有什么苛刻条件,可以无限续签。大家可以具体查看一下。这里我就顺便提一下好。

启程
澳洲离美国很远,我们差不坐了两天才到目的地。悉尼到LA,14小时,酒店睡一夜,LA到FL,5小时。大人其实都会很难熬。。我们特意选的QANTAS,其实一般情况下,QANTAS的飞机,如果有带宝宝的话,他们会安排中间的座位空下,如果座位不满(一般情况下都不会满),椅子中间的扶手可以拉起来,宝宝可以在中间睡觉。可惜的是,我们碰到了非一般情况,UNITED的几班到LA的航班因故取消,所以好几个飞机都和QANTAS合并了,夸张整个飞机都是满的,一个空位都没有。于是整个14小时,空手提宝一整夜,宝很乖也很合作,但是人家也困啊。。一向不爱闹超乖的宝睡前因为找不到能平坦的地,好几次都想趴在地上睡觉,可怜兮兮。最后哭了一场,终于抱着睡着了。。。抱几个小时,全身都麻。QANTAS一般服务也都是不错的,但是因为人太多,就算按了铃,空乘都一个多小时才有空轮到。无论如果,但是结果很好,WE MADE IT!!!但是后遗症是大概有段时间不想要长途飞机了

QANTAS每人到美国的行李checkin luggage是2个,每个不能超过23KG。所以每人最多能托运2个23公斤的箱子。最好不要超重,因为会有超重费。不过按当时的经验是,23点几都是可以的,看人了。

LA
LA转机,酒店住一夜,已经感受到了文化的不同。最大的不同:在美国,啥都要TIP! 之前也多少了解的,当天到了LA,还特意做了功课。下了飞机以后,TAXI司机一般都是要TIP的,10%-15%左右。如果是酒店免费SHUTTLE,TIPPING是OPTIONAL,不过按理解,一般来说如果司机帮HANDLE行李,可以TIP一下。我也注意观察一下,有人TIP有人不TIP,所以看你了。酒店的BELLBOY,帮你提行李的,大概是按周$1-2一个箱子给TIP。我们5个大箱子,而且我家那位完全不习惯给TIP,他也不是什么太大方的人,所以刚好给$5。酒店的CONCIERGE, OPTIONAL。酒店的CLEANER,就是客房服务的LADY,一般会在桌子上或者显眼的地方,放个$1-2。

酒店吃饭,账单上会有写,GRATUITIES是15%-20%。不过大概每个州都会略有不同,据说如果是大城市,如纽约,有的饭店起步价就是25%+。所以LA的酒店吃饭,账单算上汇率,算上税,算上消费,和澳洲酒店大概也差不多,一点也不会更便宜,或许还会更贵。尽管菜单看起来貌似便宜的点,但那是不含税不含小费的价格,而澳洲的则是全包。

除此以外,HAIRDRESSER要TIP,15%-25%。这个我觉得就是费用比澳洲贵了。剪了个头发,注意,单纯的洗剪吹,$200,小费就要$50。如果在澳洲的话,很好的AWARD WINNING的店,洗剪吹才$60,差不多就是美国小费的价格。。我还怎么会傻傻得认为,大家说的,美国物价比较便宜呢。。。。

小费系统的由来,是因为美国很多地方服务行业法定工资很低,有的州甚至低到$2-3一小时,所以大多数服务人员都是靠小费为生的。干得好服务得好,小费就多,不然就小,看似也公平。但是,说真的,会很不适应。我其实也还好。我家那位已经是混乱到不行,弄得饭店人对他好点,他就胡乱想人家是不是要他给小费啊唉。。。就这点来说,还是澳洲更省事点,明码标价,而且人家饭店服务好,就是单纯服务好,而不是为了小费,更说白点就是金钱。不过,这是我自己的想法,还没适应过来吧

可以肯定的是,美国的一般高收入,比澳洲高,低收入也比澳洲地低不少。美国很多州的法定最低工资,都是在$10以下的,和澳洲比不了。平均工资(特指一般工薪阶层),还是澳洲高。

评分

参与人数 13积分 +44 收起 理由
aumount + 3 感谢分享
tyler_kwok + 4 散完了
superdigua + 3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4-12-18 10:2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谙旎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谙旎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谙旎 于 2014-12-18 17:25 编辑

谢谢大家的分分。前面有人吐槽我怎么才四天就写,跟游客差不多,说得难听的我就直接忽视了。原因第一楼就有说过了:如果呆太久了,习惯了,被同化以后,也许就不会看不到太多的不同了。第一时间才有可能这么多细节是不是,吃个汉堡都会很惊奇怎么汉堡那么大或许一年后我再回来看看,然后看看会不会有改观的地方。不过更可能的是,一年后大概会习惯了,也麻木了,汉堡再大,也习以为常了。

我这几天遇到的,或许也是每个来美国定居的新人会遇到的情况。现在咨询发达,没来的时候大概也可以各种渠道了解到不同版本。我这里写下来,也是希望会有所帮助。中国版本从中国去美国的故事一定不少,但是澳洲去美国的好像就比较少了。基本上你们大概来的时候都会经历到一样的事实。我都写下,那至大家要来的时候,会有个底。或许能抛砖引玉一下,或许有的人更熟悉的,那我自己也可以学习下。就算再新人,和游客看到的也是不一样的。游客只是旅行,玩,吃喝玩乐,不同地方跑。虽然只有几天,在一个地方SETTLE,签证,租车,租房,签水电,签手机,买车,银行,打交道等等,也都经历一轮了。这些都应该是游客不可能经历到的,游客都是只管吃喝玩乐,重点不一样哇其实只要SETTLE下来,需要了解的应该也是都了解一轮了,生活所需都解决,  别的都不是问题了吧是不是呀

评分

参与人数 28积分 +84 收起 理由
superdollar + 2 感谢分享
crystal08418 + 6
老乐 + 2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4-12-18 10:5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谙旎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谙旎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谙旎 于 2014-12-18 11:59 编辑

关于E3的补充:
前面有帅哥还美女问过E3的签证。E3的签证,主要是针对澳洲公民的签证,大部分都可以申请,程序比较简单,名额很多,可不限次数一直续签。我对签证其实不是算太了解,所以这里只根据自己身边的情况,给大家提供一个方向,再具体的,大家直接看下大使馆的网站,或者GOOLGE一下,会说得很详细。因为身边有很多同事朋友其实都是申请的E3,公司很多时候也会倾向给申请E3,因为省事,据说每年给澳洲的名额是很多的,都是没有能用完。如果你刚好在美国找到工作,应该就是可以用的E3。获得工作签证,配偶和孩子也是可以同行的,可以一直申请,大概可以一直呆下去。

LZ自己是用的L的签证。L的签证是属于公司外美国的,国籍不限,但是需要外派前在同一公司工作一定时间,对美国公司人数规模等也有要求。L的时效最长是5-7年。相对来说L1签证,公司会要提供更多的东西,较为复杂一点。签证资料需要公司和个人分别提交,公司方面一般需要HR和律师一起来提供,个人的就比较简单,就是一些个人信息。基本上公司那别提交好信息,给你一个号码,然后根据号码你就可以网上完成填写你的个人资料信息,并且提交。提交申请以后,直接可以预约面签。我们当时是星期四提交的申请表,直接网上就可以预订面签。不过那时候预约系统出了点问题,扣钱了没有刷新到预订成功的页面,所以星期五才打电话再确定预约。直接NEXT BUSINESS DAY的面签,面签当天就批准。所以基本上从提交个人申请,到准签,基本上是1-2的时间。别的朋友或者同事也是差不多时效。(补充一下:在悉尼面签的)

附上美在澳大使馆的关于E3的介绍:

http://canberra.usembassy.gov/e3visa/qualifying.html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5 收起 理由
鱼羊鲜 + 5 你太有才了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4-12-18 11:3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谙旎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谙旎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谙旎 于 2014-12-19 22:33 编辑

上面好多童鞋们有说到物价,有人说贵有人说便宜,应该每个地区都不一样吧。

小对比下物价:

1.首先说明下,LZ自己是在佛罗里达(以下简称FL),但是每个州都会不一样:个人税方面,FL免州税,所以也就是说,只用交联邦税 爽吧。不能不说,当时其一就是冲着这个税收优惠来的。因为同样收入,如果是澳洲,最高税是到45%,还有PAYROLL TAX,反正结果就是,到手不到一半。而在FL,同样的收入在美国只是算中等,上面人家还有好几格呢,差一截呢。就算到顶了,也是不到40%。而且可以家庭联合报税,家庭报税的两人收入的税收THRESHOLD会相应提高,DEDUCTIONS也会相应按人头提高。也就是说一个家庭,如果其中夫妻有一方在家带孩子,TAKE HOME MONEY,相比会多出不少。

按照足迹平均水平20W为例(不要打我呀,看大家都这么说我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呀,就随便举个例 ),如果是打工一族算PACKAGE的,SUPER,PAYROLL TAX等一下来,一半到手差不多就不错了吧,而且一般打工一族除非投资基本上没啥DEDUCTION。如果是在美国,同样收入,除去DEDUCTIONS,差不多就最高税率30%左右。就算家庭收入40W+,最高税率才33% - 还不算DEDUCTION(DEDUCTION是一定有的,可以选择按ITEMIZED来算,也可以按人头一刀切算。)

这里我也随便GOOGLE一下附个联邦税的TAX RATE。
http://taxfoundation.org/article/2014-tax-brackets

当然,如果是在别的州,不免州税的州,比如说是纽约,除了联邦税还需要加州税。州税每个州会不一样,所以具体需要根据你去的州而定。更具体的数额,可以GOOGLE一下不同州的TAX CALCULATOR,基本上会给你大概TAKE HOME的数目。没有州税的州很当然个人所得税比起澳洲来,TAKE HOME MONEY多不少吧,是不是

2.但是个人税那里爽了一下,也不可能让你都爽了,也要让你不爽一下。FL没有州税,但是房产税也不低。房产税的具体额度,不同地区也有所不同。举个例子好了,以最流行的HOUSE为例,我们这个城市,比如说一个80W的房子,PROPERTY TAX是一年能到10K-20K。除了房产税,FL的房子还要每月交HOA FEE(HOME OWNER ASSOCIATION),大概有点像物业管理,反正就是你做好多东西都得让他们同意,也有点像澳洲的STRATA,不过是管理HOUSE的STRATA。HOA FEE需要每月交,不同COMMUNITY费用也不同,一般可以EXPECTED到300-1000+以上,所以费用也不低。加上房屋险,还要LIFE INSURANCE也要交。LIFE INSURANCE据我们所知,对房屋持有人是非常必要的,模糊的记忆是除非房屋是找专门LAWYER REGISTER在公司名下(大概价格也不菲,所以我们并没有特别了解下去),否则比如说夫妻共同持有的房屋,一个人发生了什么事或者两个人发生什么事情,政府会拿走大部分,就不会剩下多少了,想留给孩子都不会有剩,所以一般都需要买LIFE INSURANCE,避险作用,省得被税走。

独立房屋还有一种是在COUNTRY CLUB里面的(这个不知道是不是FL的特色,特别多,别的州或许少),直接翻译过来就是乡村俱乐部,建立在各种高尔夫俱乐部,会所里面。一般乡村俱乐部规模很大,很大很大很大,就开车走都要走很远都走不完,很漂亮。那种房子售价很便宜,比一般房子能低的几十万,非常漂亮,但是注意,这种房子如果买入,需要先交俱乐部的EQUITY FEE,一般是70K-80K不等,部分等你卖出的时候REFUND,小部分(一般是30K-40K左右就俱乐部直接收了,其他退回部分,如80%那样子)。除此以外,很多COUNTRY CLUB要交MEMBERSHIP FEE,强制性的,都需要交,每年交。一年1W2-3W多不等,多的70K+都有。所以,如果你在网站上看到很便宜的COUNTRY CLUB超大超漂亮的房子,一定要问清楚要不要交EQUITY FEE和MEMBERSHIP FEE。是COMPULSORY还是OPTIONAL。当然除了以上两个,一般房子的HOA FEE和PROPERTY TAX保险,这些也和一般房屋一样,也是还交的。

随便付个MIAMI COUNTRY CLUB介绍的网站。
http://www.passportmiami.com/bes ... best-country-clubs/

从对比物价说到房产了我这是。。呃,跳跃有点大。这里也顺便提下。找房子比较流行的网站,我用的主要有这三个:
1.craigslist - 比较像分类广告,美国的童鞋们用的比较多,对于澳洲的童鞋我们这些习惯了REALESTATE.COM和DOMAIN,大概会觉得看着很乱,各种不习惯。所以我就是看看,很头晕,觉得很混乱,私人广告很多,对我们这些还在国外但是想租房的,风险就比较大了。
2.TRULIA - 租和买都有。感觉这个网站租房比较多,我去之前租的房子,就是这个网站找的。感觉跟DOMAIN有那么点像,都是绿色图标
3.ZILLOW - 这个网站也是租和买都有,和TRULIA也是有联系的(刚收购了TRULIA),但是感觉是买房的选择比较多点。

供参考哈。

补充一点哈:有童鞋问到房产税,基本上房产税多少政府决定的。要买房的,上上面两个网站,具体PROPERTY的房产税,历年的都会给出来。HOA FEE也有列出来可供参考的。所以网上看了你也可以心里有数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0积分 +31 收起 理由
ttbasm + 2 感谢分享
viva1617 + 2
Natio + 2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4-12-18 14:27 |显示全部楼层

n n

此文章由 谙旎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谙旎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谙旎 于 2015-1-20 14:02 编辑

租房

前面思维发散提到房子,是纯RESEARCH,还有就是朋友的经验,我们AGENT的介绍,所以事实应该会相差不远。LZ现在刚去,还是租房。为什么不买房呢,原因很简单:直接现金买不起,只能贷款,但是银行不会肯借。所以除非是去了直接去差不多能现金买房的同志们,想要贷款的,就算有工作,也得最少两年时间(保守估计),再具体点的原因,就是如果需要银行贷款,就得需要有好的CREDIT SCORE, CREDIT HISTORY一般需要两年左右。美国基本上信贷就是建立在信用系统上的,这也和澳洲很大不同。

新人刚去没有信用记录,大多刚过去的,有时候租房多少都是有困难的。LANDLORD很多时候会倾向于优先租给信用良好的人。我们找房子的时候,人还没在美国,没有信用记录,没有SOCIAL SECURITY NUMBER,即使不是大城市,也有一定的难度。当然如果是纽约,那就更是难上加难了,难到什么程度,我家那位纽约分公司,HR是都需要联系自己的AGENT,帮雇员去找,否则自己很难找到,同时也要预付多个月房租。如果碰到比较严格的HOA,很多都不考虑没有信用记录的人,不管你是否有工作存款,全部不管。所以当时找房子的时候,我们主动要求一次性预付几个月的房租,在没有讲价没有看房子的情况下,直接签了合同

美国和澳洲的时差比较难沟通,也不知道什么房子能让我们外国人申请,所以租房子的时候,我们是找的BUYER'S AGENT。美国的BUYER'S AGENT是可以帮买房或者租房的。而且一般情况下,除非另有说明,BUYER'S AGENT费用,是由LANDLORD/OWNER/SELLER来付的,AGENT FEE和LISTING AGENT分。所以作为房客或者买家的大家,一般不用另付费给你找的BUYER'S AGENT哦,所以大家不妨可以考虑下用AGENT。

我们的AGENT,其实也是网上找的。那时候我们看中一个房子,然后写信过去问,他刚好是LISTING AGENT,跟我们说已经租出去了,但是还另外给我们一个LIST,问我们还有没有喜欢的,说是愿意帮我们。信件回复还有电话中,觉得这个人还蛮不错的,回复速度很快,很诚恳,也不是那种GENERIC的COPY & PASTE的EMAIL。所以在他的LIST没有看中,但是在网站上看中了房子直接联系他,让他去联系对方AGENT,其实有给他一个LIST的,因为房子这个季节还蛮热,所以很多不是刚租出去了,就是申请比较严格,还好还是找到了 也不能不说多亏了他的帮助,不然一般我们只是外国人,也不看房,人家也还不知道你是不是存在,搞不好还是骗子什么的,远距离租房真的很难。星期一看到他的真人了,还真是一个很LOVABLE的年轻人

还有一个小小题外话就是,澳洲租房,一般都是直接去AGENT那里签合同,然后自己拿钥匙去自己房间吧。所以周一我们约了签合同,我家那位也是理所当然,问都没问,快迟到了直接拉上我和宝,往人家AGENT办公室冲,去了没人在。可怜我们还没有电话(这年头还竟然有人没有电话??!! )人家也联系不上我们,我们也没法联系他,还好到了他办公室帮我们接通了电话,原来人家已经在房子那里等了20分钟了。。还得往回开。。等再往回开的时候,已经迟到了差不多一个小时。。汗。。。反正就是我们大头虾,让人家三个AGENT白等了一个多小时。。。有没有外国人都很CONFUSED有点傻的感觉呀 没错,我们就是那样 所以大家一定要问起出哪里见面话,不能像我家的那样,想当然,不问直接往门外冲,白跑

还没忘前面我其实开始讨论的物价的。。虽然离题了。我们这里不算很大的城市,属于那种养老天堂,老人倒是比较多,据说富人也比较多,当然退休的热门地节奏也比较慢,都特RELAX特友好,经常去到哪里都被人搭讪 。和悉尼对比的话,AU$3000-4000/MONTH,在悉尼比较不错的区,我们能租个三房的水景UNIT/APT就不错了。在这边的话,同样的价格(不算汇率哈,只算数字),USD$3000-4000,租的地方比悉尼大很多,能大两三倍那样子。我家那位开玩笑说洗手间都能比我们客房大(大概也不夸张,是真的),四房,泳池也蛮漂亮的。因为家有小宝,泳池实在不是个ADVANTAGE,但是能找个没有泳池的单层房子也是很不容易,所以好不容易人家肯租,也就没能太挑了。还有什么各个房间的有那种多媒体对话机,整个屋子有什么SECURITY SYSTEM,但是另交费ACTIVATION FEE,都是一些很奇怪没有见过的东西,突然感觉自己很土,都没有见过 我能说我还把人家一个装在窗子的警报装置给摆抠下来了么。。我以为那是开窗户的HANDLE。。。

当然,我这是在FL,和悉尼比,价格差不多,但是就是大很多。如果是纽约,不便宜,比较贵。有认识的朋友一家以前去的纽约,一年房租90K+,房子也不大,现在已经回来了,当时LG还把我们租的房子跟他炫耀来着。。说你看你要是90K的房子在FL得是什么豪宅呀 不过他们说纽约的公立学校很好,儿子在纽约上的公立,水平很高,回来悉尼上私立一点都没有落后。去年刚考的大学,99.9x分。还有一个刚去的朋友,也是纽约,3000+一个月房租,租的一个STUDIO。。所以如果纽约和悉尼比,一定是纽约贵很多。

评分

参与人数 3积分 +5 收起 理由
superdigua + 1 感谢分享
Natio + 2
6543 + 2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4-12-18 15:1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谙旎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谙旎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谙旎 于 2015-1-24 05:28 编辑

手机价格:

之前印象很多人不同场合说过,美国手机怎么怎么便宜,IPHONE 6+ 128G才$500美金,怎么怎么便宜了,都去美国买什么的。其实现实是我怎么感觉似乎还贵了。。$500的IPHONE 6+真的存在,但是除了交那500,还是需要捆绑两年合同。无合同机是$950。我不知道澳洲这边的手机是多少哈,因为一直知道要出国,所以就没有留意手机的信息,有心的同学们可以算一下。

签了IPHONE 6+, USD$500+ACTIVATION FEE $40。然后每个月交75,交两年- 包括$40电话线费(无限电话),$25流量费1G,选的是比较低的流量。$10 INSURANCE。

后记:IPHONE 6+跟澳洲的比好贵!!!!1G DATA果然不够用,UPGRADE了到3G,电话费每月多交$15,除去保险,现在每月第一个电话$85,加上税还有其他各种费用,现在是大概$92一个月。不要忘记了已经一次性交了HANDSET FEE $500+6% TAX +$40激活费+6%TAX,再算上汇率,贵不少)

我家那位因为到时会给IPHONE 6+的WORK PHONE,所以选了GALAXY NOTE 4, HANDSET FEE是一次性交$300+ACTIVATION FEE $40。用的是SHARED PLAN,流量费共享,两人共用1G。所以后面每个月只需要交$40。

好像也不便宜吧。。特别是计算上汇率的话。

手机PLAN都是差不多的,除了要一次性交的手机费和ACTIVATION FEE,每月$40的电话线费是必交,然后需要选流量的PLAN。

啊,还有,新人刚去,没有SSN,没有信用记录,所以,要签合同的话。需要每人交$500的DEPOSIT。一年后如果按时交月费后才会退还。如果一次晚交,会重新累计。所以没有CREDIT RECORD,签手机都有困难,啥么都要交保证金。

除了手机,水费电费,没有SSN和信用记录的,开通也是需要交保证金。电费我们用的FLP(florida light and power),保证金$720。水费的话这边也是需要TENANTS来付,保证金$110。

结论就是,所以没有SSN,没有信用记录,就得做好各种保证金的准备。

信用记录的重要性到这里大家应该也可以看出来了,特别是如果要贷款的,不管是哪种贷款,车贷,房贷,就算是申请一张没有年费福利比较好能有CASH BACK的信用卡,都需要信用记录。没有的话,基本都不可能。。还有就是,信用分数是分数计算的,信用分数高的人,如果贷款,拿到的利率也会比较低。相反信用分数不高,贷款会需要付更高的的利率。

发表于 2014-12-18 15:5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谙旎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谙旎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谙旎 于 2014-12-19 22:20 编辑

车:

前面很多童鞋说过,油费比澳洲便宜。这个是没有什么争议。我自己不是很懂车,认识的车也有限。不久前PREMIUM汽油大概是2.5/gallon,澳洲的现在我不知道了。不过当时让我家那位给粗算一下的话,大概是能便宜个30%左右。他应该是大概算下的,有可能有算错的

不懂车的我也能看得出来,美国的车很大。特别是刚下飞机的时候,感觉都傻了,都是大车,大路。相比起来悉尼都是小路,很窄,车贴的很近。美国相比就是很多车道,车道还很宽。还新认识了美国很流行也比较大的SUV - CHEVROLET TAHOE。不知道澳洲有没有,应该没有,没有见过,蛮大的。我以前还觉得CADILLAC ESCALADE很大,其实在美国这边相比起来都不算大车了,只能算一般。SUV流行,各种家庭用的LIGHT TRUCK都很流行,那个FORT的什么150, 450什么的,也见着好多。那么大的车,好像放在大路上,对比起其他的也是大车,反而慢慢就没有觉得那么大了。我想要是开到悉尼CBD,估计都是可能被围观拍照的份

然后我们这几天也都还是租车,这几天也需要加紧时间买车了。FL的车税是6%,比澳洲的高。车牌费500,还有各种INSURANCE,INSURANCE价格还未知,到时候弄了再回来更新一下。

我们看的车是7座的GL450或者GL550,GL350也行。。打算是买二手的,5年内新旧。这个车不知道澳洲是不是没有出,有,但是很少,在澳洲的时候也在DEALER那里看过,GL系列二手车09年的大概100K AUD,美国的话这个车倒是很多,2009-2010年的GL450大概30K-40K USD就能拿下,不知道是不是产地不同还是怎么样。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会差那么多。今天专门想去收的一辆车,去了的时候还在INVENTORY LIST上的,不过后来被告知说上午刚被卖了,所以还是没有买到车。SALES说不然让我们买新车,我家那位直接说,没钱。 SALES先生说不然可以LEASED呀,我家那位又直接说我新来的,没人肯给我贷款。。这种直接的程度,还真是少有 美国的SALES那种SALES技巧是天生的,我怎么看着有点浑然天成的感觉。我自己是那种很讨厌别人给我推销东西的人,不想买就最烦人家一直问,但是他们的技巧好到明明是推销让你买东西,可是却又让你讨厌不起来。。这个不知道能不能学。。

今天也看了一辆14年的近新车16K以内的大概是60K。反正就是比澳洲09年的都要便宜。。

还有VOLVO的话,2010-11年的XC60在澳洲大概还要32K+AUD,我有留意下是因为我走前转出了一辆,然后这边也看了一下是$20K USD。算上税,算上汇率,大概也还能便宜点。就是暂时还不知道INSURANCE的差价。XC90应该也是便宜不少的。

但是也说明一下哈,这是我在的城市的价格,在Miami附近,所以如果是二手汽车价格,也许不同地方也会有点不一样。

评分

参与人数 2积分 +8 收起 理由
kevsl + 4 感谢分享
overbridge + 4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4-12-19 11:5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谙旎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谙旎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zhinanzhen 发表于 2014-12-18 18:01
楼主以前看的可能是澳洲的高配吧

美国奔驰配置比澳洲低很多,很多都要选配

谢谢你的信息。我也看了一下。。就是啥么配置完全不懂。。但是今天终于买回来了。虽然有点急,但是没有办法急着要用。。

发表于 2014-12-19 12:4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谙旎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谙旎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谙旎 于 2015-3-28 02:53 编辑

继续谢谢大家支持,我分分还没涨得过那么快呢,虽然也不知道分分能干嘛

今天日记是关于买车和惊人的车险价格

上面提到车。今天忙了一天,是出去看车了,有点急,不过忙乎了一天,还是买到了,入了GL550。暂时还没有办法开回来,不然有两辆车。明天DEALER会给送到酒店,所以等着拿车了。这辆是带娃用的,还要给我家那位买辆上班开的,不过估计那个也不急了P

因为目标明确知道自己要什么车,所以就网上查了直奔各DEALER。但是今天碰到了一件让人很觉得掉格的事。在一个网上看到一辆车,网上标价是$30K,然后去看了,也试开了一下。试完LG就跟我说,好像刹车脚刹没有我们以前的车好,不知道是这个车都是这样,还是只是这辆车这样。但是公立数不高,只有30,000左右MILES,虽然后面的电视两个只有一个,不过经理那个电视大概是$800,能给我们装回去。LG就有点心动了,加上也是真的需要车,于是就问价格了,看能不能拿个BETTER DEAL。等了老半天,等他们那个什么鬼经理打出价格表,直接变成定价:$45,000,然后估计还下面手写一下,说是给优惠CASH DEAL:$40,000。然后加上什么AGENT FEE, TAX, NUMBER PLATE,等等等等,大概$44K+。我直接就怒了,又想欺负新来的了吧。然后直接拿出他们的网上广告跟SALES说,我们看的网上的LISTING价格才30K,怎么到这就自动给加上10K了。那个SALES说,那我去问问经经理。那个什么鬼经理,还那一副很老神在在的说,$30K的话,就不能装电视了,要SOLD AS IS。我LG说,那个电视$800,你直接给我们多加了一万。经理依然老神在在,写出$30K+dealer fee+tax+tag(number plate)的价格,说这个价格是SOLD AS IS。LG还算是礼貌的,说那我去考虑一下,跟老婆商量下。后面我直接是连出价的兴趣的没有了。于是直接手机拿出,看看附近还有没有别的选择。

于是来到了MB的DEALER,基本上是没有还价的余地,主要是我们都特不会还价,LG就OFFER要让给减个1K。OFFER一给出,我就看出了人家AGENT在偷笑 说问经理,也和澳洲那一套差不多吧,跟我们说经理说啥ACT OF GOOD FAITH,给个啥COURTESY DISCOUNT的,然后给减个$500,不减了。这时LG又来了,每次这种时候他就给我掉链子,占到AGENT一边,不是第一次了。他就跟我说啥,别麻烦降价了,不然我们还得租车,又没有时间,我们又好好多事要干,就差个几百的,就算了啥的。好吧,那也就算了,我也查了下BLUE BOOK VALUE,觉得这还是个可以接受的价格。好吧,就成交了。后面各种PAPER WORK,还要当场给INSURANCE(类似是澳洲的那种THIRD PARTY INSURANCE,没有就没法上路),反正就是各种搞,整整给搞了四个多小时。。晕。。。。

好吧,所以车子的INSURANCE也出来,果然和前面的童鞋说的那样,贵。即使车价再低,那个保险也后面补回来了..

首先是类似的3RD PARTY INSURANCE - $1800/6 months or $3600 per annum。
还有一个是类似我们的COMPREHENSIVE INSURANCE - 我们选择最高EXCESS FEE的,最便宜,EXCESS FEE是$5000, 费用是$800/6 months or 1600 per annum 。如果EXCESS少的话,会更贵(如:EXCESS $2500 - 费用$2400每年, EXCESS $1000 - 费用$3600每年)

现在算起来,最便宜的3RD PARTY + COMPREHENSIVE总共一年$4800。那两辆车的话,岂不是上万了。。如果是这样估计就不给LG买车了 在澳洲的话我们一辆车3RD PARTY是才$550上下,全险的话一辆车是$700 - $1300。所以,差很多。

注意,以上价格还是包含了10%的CORPORATE DISCOUNT。全价会是更多。。不知道是不是和我们暂时还是外国驾照,没有SSN和信用记录有关。目前我跟LG都是澳洲驾照,美国驾照需要有SSN以后才能申请,需要重新考,包括笔试和路考。而SSN是需要到美后10天才能递交申请。

我这几天会继续电话看看别的保险公司有没有更好的QUOTE,刚电话给另外两个保险公司,一个比一个高。或许只能先用着了。。等到有SSN以后,再更新一下找QUOTE,看看价格会不会有变化。后面如果有变化,我会继续更新车险后续价格信息。如果有好介绍的童鞋们,也可以给介绍一下

今天让LG问了下他办公室的同事。不知道保险高低也会不会和车本身价值,还有ENGINE SIZE等有联系,问到的情况是他们家两辆车的,一个月保险是四百多。所以期待一定时期后,有SSN,本地驾照,无CLAIM等等,或许我们的保险也会降低一点,预计能到现在的一半左右。不过也还是比澳洲贵。

总结一下,买车的特别提示就是:没有车险的,最好去前看下个各大公司INSURANCE POLICY,决定要哪个。不然临时会比较被动。还有车险是可以随时换随时取消的,剩下没用的POLICY会退回,这个也和澳洲是差不多的。

(后记:两个月以后,终于换了另外一家保险公司,差不多能便宜一半,现在一年一次性付的话只需要两千多了,EXCEESS是1000,比起以前的6000刀,好太多了。但是首要条件60天内没有搬家,本地驾照。另外还给我们车装了个TRACKER,据说如果装上TRACKER以后驾驶习惯好,还能POTENTIALLY便宜个30%左右哦。目前这个价格还是比较可以接受的

评分

参与人数 4积分 +16 收起 理由
slau1 + 8 感谢分享
destine + 4 感谢分享
hnui + 2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4-12-19 22:2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谙旎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谙旎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谙旎 于 2014-12-20 04:53 编辑

我其实有发现自己用中文写东西的话,经常会是天马行空,绕半天都没聊到主题也可能。为了方便大家查看,我会尽量想起来就分在一个帖子里面写,一次会写多点,不然一个个回答的话,我就很容易聊起天来,很容易自己口水就把帖子淹没了 先写完,后面口水再淹没 如果童鞋们有想了解的,我如果知道答案的,先尽量短信回复你们哈。

很多童鞋都爱说美国物价多便宜,然后大家都爱到美国购物等等。购物的话,相比来说美国确实很多东西都比澳洲便宜,不折不扣的购物天堂不夸张。但是要算质量,整体上还是澳洲的好。但是通过上面,不知道大家看出来了没有,虽然物价便宜,税收比澳洲稍低,但是其他生活方面不会便宜,所以总体算起来生活成本也并不低。

吃的方面,大概也是比澳洲便宜点,特别是各种TAKE AWAY的餐馆(人家美国叫CARRY OUT )。TAKE WAY FOOD不用小费哈,有的算价格差不多,但是人家的大份呀。LZ本身是个大胃王,遇到自己喜欢的东西,会比LG吃得还多。。在澳洲的时候,往往是一份吃不饱的,太小份了。而在美国,竟然从来一份都是吃不完呀,都好大份!所以LG也多次告诫自己还有我,要小心不能吃太多,可以看出来美国好多人很都比较BIG。。我也绝对算不上瘦,突然在美国就算瘦了,竟然转机安检的时候还被人家检测手,不知道是不是看有没有吸毒,还是抱着宝的。LG还调戏我说是不是看我太瘦了,看着像吸毒的。。汗。。

1. 麦当劳,汉堡似乎是差不多的。但是鸡肉卷大很多,才$5左右。澳洲的鸡肉卷我大概需要吃两三个,不然还饿。。但是这个鸡肉卷大的,一个就搞定了,还剩下一点点。还有DRINK也很大,目测搞不好1.25L那样,那么大一瓶,两个人合起来都喝不完,而且,只要$1。晕菜


2.CALR'S JUNIOR,各种汉堡鸡肉卷。TRIP ADVISER的评分才一星。但是第一次吃,竟然觉得还很好吃呀 太容易满足了有没有。也是一个鸡肉卷就搞定了大胃王的我们,大概是$3.5-4那样子。

3.CHIPOTLE MEXICAN GRILL,我们也不懂啥没好吃,所以就都去的自己听过的,LISTED ON STOCK EXCHANGE的那类 很流行,人也很多要排队。分量也很大。本大胃王只能吃掉一半。。。这份售价好像是$8左右,不过真的很大。


4.COSTCO去了三次。种类比澳洲的多很多,价格的话有的东西差不多,有的贵点,GENERALLY都是便宜点的。COSTCO小吃店的那个热狗是$1.5 汽油昨天弄了PREMIUM是$1.71,一般汽油是$1.4x。外国的COSTCO会员卡在美国也能用。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虽然能IN STORE购物没有问题,但是外国会员卡不能登机网上购物,没有办法自助加油(需要工作人员协助用他们的卡)。而且今天去店了问了,没有办法转换成美国的卡,只能重新办理,那样会有两张卡。所以不想重复缴费的话,只能考虑下来前取消澳洲的会员卡,然后再过来重新办理了。当然如果只是去店里购物,或者不介意两张卡,交两次费的话,不是什么问题。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评分

参与人数 3积分 +11 收起 理由
salad + 3 感谢分享
joyolee + 4 感谢分享
whynot + 4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4-12-20 04:2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谙旎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谙旎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谙旎 于 2015-4-3 03:09 编辑

关于美国好还是澳洲好的问题,这个就是见仁见智了。相信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答案。

我这里澄清下,我们出国不是因为澳洲不好。澳洲有我们的小家,各种回忆。澳洲人民淳朴,善良,友善,热情,真诚,直接,乐于助人,这些超级多都是骨子里面的特性,相信很少人会不喜欢澳洲。去美国的主要原因还是工作的发展上。主要是我家那位是做金融的,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金融体系,所以要想有所发展,去美国体验下不是什么坏事,不管以后决定是留还是回来,对职业发展会很有帮助。至于我的话,哪里都无所谓了,以前也是各种职业规划,工作也一直算蛮顺利的,但有了宝以后,就是那种得过且过的典型,整天只想着跟宝腻一起

那天不是有个美国人写的文章,说是澳洲比美国落后20年。不能不说这不是事实。只是经济结构不一样而已。澳洲也有先进的地方。比如说美国现在的银行系统,还是用的最旧的澳洲已经淘汰好久了的CHECKING ACC和SAVINGS的系统(现金账户和储蓄账户)。美国的CHECKING ACC就是只能放现金,没有利息,SAVINGS就有利息但是不能任意使用(不过美国利息存款利息超级低,要我还是不存了)。澳洲早就两者合并,统一SAVINGS好吧,多方便呀。在银行开账户的时候,那个BANKER就是怎么说也不明白,澳洲都用SAVINGS,那怎么会SAVINGS ACC里面还有利息,而且还那么高。得意一下,这方面是澳洲先进好不好。

如果是我自己的看法,SKILL和工作都是AVERAGE的话,享受比较安逸生活比较懒的,大概还是澳洲比较好呆,因为相对澳洲工薪阶层的平均工资还是蛮高的,虽然不大富大贵但是也能生活安稳是不是。如果目前觉得澳洲市场不大,限制自己发展,又特别AMBITIOUS喜欢挑战的童鞋么,倒是可以考虑一下美国。美国市场大,人多,但是当然挑战也是大点的。不只是美国,全世界都可以考虑哇。可以趁年轻多看看,以后老了估计也没有这种热情了。经验不会嫌多。不过我说什么都不算,还是需要自己根据自己情况,考虑下。

据了解,一般来说金融和IT在美国的发展会很不错,机会比较多,两国都适用,但是同时竞争也会比较激烈。会计的话,特别是做TAX这块的,过去也是需要差不多重头开始的,因为两个体系完全不一样的。

评分

参与人数 6积分 +21 收起 理由
xjyoyo + 3 感谢分享
lulu2010 + 3 感谢分享
bri + 2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4-12-27 11:3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谙旎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谙旎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谙旎 于 2015-4-3 03:19 编辑

很多天没有更新了,主要是上上礼拜刚退了酒店,搬到租的地方,除了水电什么都没有。没有家具,没有床,没有网络,什么的都没有,很多东西要重新买,加上圣诞节在这里,每天都是战斗状态各种买。

前面有说到佛州的CAR INSRANCE很高,我们现在每辆车基本上需要交4800。除了其他因素(如没有SSN,没有HISTORY,没有本地驾照等等,如果以上能具备,估计车险能降到现在的50-60%左右),还有朋友说佛罗里达州因为事故率很高,所以也导致本地车险很高。别的州或许是没有这么高的,知道的童鞋们可以自由补充一下。

另外有很多童鞋有问到美国找工作的情况。这方面还没有亲身试验过,由于是公司的TRANSFER,所以还没有在这边找工作的经验。很多朋友/同事也有过来,有在不同公司的,但也都是直接的公司TRANSFER。除了最近有一个闺蜜这几个月要去NY,只有她是先辞职了到时候去找工作的,不知道到时候会是如何,如果兴趣的我后面也可以在这里后续更新一下。但是基本上每个人都会完全不一样,所以找工作这些东西,也还是自己尝试的比较做准哈,别人说什么都没有用,所以在这里我还是都倾向于说一点GENERIC的东西,属于大部分都适用的。

(后记:闺蜜已经在纽约找到工作,目前还在NEGOTIATE薪水,我想是不是给得不多 不过总的来说, 机会应该还是蛮多的。另外LG曾经的同事,刚转了去美国的,准备跳槽中,他说位置很多。据我所知,澳洲不少公司都有在美国招人,有兴趣的大家留意一下澳洲公司,从公司文化各方面考虑,加澳洲人民拿E3的容易程度,澳洲的大家还是有优势的)

发表于 2014-12-27 11:3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谙旎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谙旎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谙旎 于 2014-12-27 12:44 编辑

澳洲的福利比较好,所以调派过去的也好多福利都是和澳洲的一样。比如说除法定假期以外,还有四周的年假,这么长的年假,美国一般没有。一般来说初进公司美国年假只有10天,福利好的公司后面可能会根据工龄的长度年假增长。去银行开账户的时候那个BANKER告诉我们说她工作5年多,年假才能有4周,而且CHRISTMAS EVE都需要工作。另外,拿工作签证在美国停留的,医疗保险一般都由公司上交,一家三口费用大概$1800一个月,如果有CLAIM的话,个人CONTRIBUTE部分账单10%-20%不等(大多数是10%左右,牙医的高点是20%左右)。所以整体来讲医疗保险也比澳洲的全民医保+私保高不少,没有医保的BILL会非常巨额,所以很多人都会认为,有工作等于有了一切(主要是医保方面也是大头)。听说过有绿卡的低收入人群会由MEDICARE还是什么OBAMA CARE COVER到,不过那和我们没有什么联系,所以就没有深入了解了。

如果想长期居留的,拿L签证的一年以后就可以申请绿卡,根据出生地不同排期也不同。如果是出生地在澳洲的,估计一年以内就可以排到,而出生地是在中国的,估计少也要个三五七年,甚至更久。申请绿卡排期,这里说的是出生地,不是国籍。所以只要是中国出生的,不论国籍,都会按照中国出生地的排队。按照美国的规定,所有美国公民和绿卡持有者的收入都需要上报或者上税。比如说拿绿卡以后再回澳洲工作,或者出别的国家工作,除了本地上税,美国那边也需要上报或者上税。所以我是觉得除非决定长期呆美国的,绿卡并不是很有必要。

啊,对,上礼拜我们去申请SSN(SOCIAL SECURITY NUMBER),有人说这个不安全,但是事实上使用很广,比如说银行开户,申请信用卡,开各种水电电话账户,各种借贷。甚至有的公司是需要有SSN才给发工资。这个SSN是免费申请的,到美10天以后可以带上自己的护照,工作许可等去办理,我们收到的CONFIRMATION LETTER据说是两周可以收到。依然是在等待中。

因为没有SSN,开始的时候要做好思想准备,会是各种复杂,开什么账户都很麻烦。上星期打电话想开个INTERNET,安装个DIRECT TV也需要各种搞,电话两三个小时,又是300保证金才搞定。。目前还没有遇到没有交保证金的情况。。。

今天刚装上网线了,就上来更新,很敬业吧 这边网速应该貌似比较发达,比较快,无线ACTUAL SPEED测试是有达到22MBS,在悉尼的时候我们那片还没有装到NBN,所以用网线(非无线)大概号称达到12MBS,但是用无线的话,速度就估计比不上。

评分

参与人数 5积分 +17 收起 理由
Natio + 2 感谢分享
brucerofl + 6
salad + 3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4-12-28 05:5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谙旎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谙旎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谙旎 于 2017-11-28 07:07 编辑

前面多少有提到美国东西也不便宜有没有,很不习惯的是,买什么东西,吃的用的,饭店,一切,标注的价格都不会是最后要付的价格。美国的超市,饭店,快餐,付钱的时候最后一律会是加个6%的消费税,真是考人数学哇

如果去饭店吃饭,有的菜单看起来也很好有没有,就是加上15%-25%小费,又加个消费税,反正总觉得最后价格总是噌噌上去

目前厨房用具已经都买得差不多了,有的会便宜点的:

如VITAMIX, 6300 FULL SIZE才$USD$500,这个在澳洲是上千的。

还有KITCHENAID的BLENDER,各种颜色选择,我买的不是最小版,大概是USD$320那样子,在澳洲的话应该最便宜的COSTCO买也要$600好像。

暂时就这两样比较大件像是占了便宜。有没有也想要入的,可惜就是美国的电压是110V,到澳洲就不能使用了。相反澳洲的电器加个转换插头就可以使用。。。

飞利浦空气炸锅,特特价是USD$199+TAX,澳洲一般才AUD$170上下吧,这个也是比澳洲贵。

最很让我费解的是,那个很好吃的COSTCO的猪肉干,澳洲的COSTCO买是AUD$16,我有点很兴奋地过来也想要买,最后COSTCO可惜没有找到,跑去AMAZON定了两包,USD$21一包,合计澳币$26.25一包。。

(后记:两年后多厚终于COSTCO偶尔有猪肉干特价啦,$12.99 )

评分

参与人数 2积分 +7 收起 理由
philjoy + 2 你太有才了
Wangmingtaoau + 5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4-12-30 12:5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谙旎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谙旎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谙旎 于 2015-1-15 05:38 编辑

对于房价方面,不同城市差别也会很大。真要严格起来,经济中心对经济中心,那就是悉尼VS纽约吧,好区对好区,那绝对纽约是贵上不只一点哇。而且贫富分化的严重性,还分啥东西区。去过的同学们应该有点体会。确实美国有几万块的房子,这个澳洲边远地方也是有的。不过当然美国的边远地区会比澳洲的边远设施多点吧我想 美国以前也是经常有报道,还有些城市还都有一些0.99C购买价的房子,但是这种地方很多时候地税不是一般高,因为空置率高,本地居民需要COVER本地设施,人越少每户要分担的费用特别多。所以这个问题,见仁见智了。都是需要个别比较比较,比如说你是悉尼的,然后突然去了LA,那就悉尼比LA,然你自己是不是会BETTER OFF一点,这样最靠谱。

医疗保险#143有提了一下,都是公司统一负责,除了前面提到的,再多的我目前我也没有研究了。知道的欢迎补充下。

上面有MM问宝宝上CC的问题,这个我也了解了一下,基本上是宝宝越小,费用越高,我们这个地方来讲,一岁多两岁宝宝上CC的费用是大概$1000上下每月。公立小学和中学是免费,不需要是公民或绿卡,按区域划分。私立小学哪里都一样,费用不等。据我所知,有的地方公立水平也是很高的,水平也可能不输我们澳洲的一些私立。前面也多少提过一些,朋友一个小孩以前是在纽约的上的一个公立,后面回来澳洲上的SYDNEY GRAMMAR,完全没有落后的,现在已经毕业了上了大学。

其他宝宝相关,宝宝食物不便宜,奶粉也不比澳洲便宜。我买的应该也是打折蛮狠的了了,ENFAGROW的一罐600G左右,还有EARTH'S BEST也是很小一罐,五百多克,都是USD$18一罐,而且宝宝也没有很喜欢喝。宝宝以前在悉尼喝的是A2,悉尼奶粉一般都是900G。我们带了两罐也全部喝完了,新奶粉开了一罐宝不喜欢喝,我也尝了怎么有中很浓的鱼腥味,估计要慢慢给他上纯牛奶了 宝宝其他日常用品(消耗品)也差不多,什么NAPPY SACKS,奶瓶,奶嘴这些日常用品,都会贵不少。纸尿片这边一般是HUGGIES和PAMPERS,价格应该和澳洲也差不太多,不过美金现在比澳币贵,还要加税,所以也不会任何价格优势就是了。对了,总体上来讲,CHEMIST里面能买到的东西,悉尼便宜不少,比如说CHEMIST WAREHOUSE,美国CHEMIST比较贵。

超市吃的,水果,和澳洲差不多价格,也看质量的话,大概还贵点。最常用的水果,苹果$3一磅,橘子$3一磅,澳洲都是算公斤的,好像日常水果就澳洲有优势。蓝莓的话美国便宜点,USD$8有蛮大的一盒。最近去了很多不同超市,个人不是很喜欢WALMART,东西摆得很乱,很廉价的感觉。美国的TARGET的东西会更好点,走得是质量路线,和澳洲有点不一样。还有常去的超市就是WHOLE FOODS, COSTCO,还有PUBLIX了。WHOLE FOODS有很多有机的产品可以选择,PUBLIX的话感觉就是澳洲WOOLIE和COLES差不多。COSTCO估计大家都知道,东西价格也大多和澳洲差不多,标价有很多也超不多,但是单位是美金,然后还要交6%的税,但是不同国家的COSTCO除了共有的东西,也有不少本地的东西,特别是食物方面,也是有点差别的。和BUNNINGS差不多的店是HOME DEPOT,和MASTERS差不多是LOWES。还有和OFFICEWORKS差不多的是OFFICE MAX。很多简直都是摆设都差不多就是了。

很多方面,美国大概也都算不是便宜,应该很多东西都是统一价,特别是超市物品,所以估计别的州也没差多少,除了能源,还有一样是有价格优势的,也就是为什么大家都说美国东西便宜的原因,基本是CLOTHING方面了,包括衣服,鞋子,穿的,各打品牌。我现在还没有开始买衣服,但是昨天有去OUTLET STORE收了不少很多宝宝的BABY NIKE, UA这些,没法对天气考虑不够,都给宝宝带的长袖,而这边冬天也天气太热,比悉尼夏天要热,所以就收了不少。基本上折后是$5-8不等一件短袖TSHIRT这些,很白菜。原价也是一般$20左右,比起澳洲的一般是折后才$20,便宜太多。以致今天宝宝的外婆奶奶问我们要带什么过去,有位置可以带些奶粉奶粉,说好了要送宝宝衣服,都直接这边买来送宝宝,不用带 不能不说OUTLET的规模不是一般的大,每家店也很大,不知道有没有几千个店,结果我们是逛了整一个下午,只逛了三家店。。还有就去逛下NIKE的店,想买双CROSS TRAINING的鞋子,最狠的折扣是有双折后$25,虽然码数不多了 可我能说我在悉尼买这类鞋子,就算OUTLET买的,都要AUD$130么!无奈就是结帐那队排得太长,于是放弃了,计划下次再回来。。OUTLET的规模比悉尼的BIRKENHEAD POINT还有DFO,还有GC的那个都会大很多,东西也便宜很多。果然是购物天堂。

评分

参与人数 2积分 +6 收起 理由
salad + 3 感谢分享
猫猫妈妈 + 3 太给力了

查看全部评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4-12-30 13:5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谙旎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谙旎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谙旎 于 2015-1-20 14:41 编辑

前面有童鞋问这边我安全性的的感受,那我也来说说好了。

关于枪支问题,我不能不说这是我来前的最大CONCERN之一,毕竟是有娃的家庭。决定之前有特意问了几个比较可靠的朋友,同事,还是上司之类的,我这里说的可靠是指生活经历比较丰富,判断也比较中肯可靠哈,不是那种偏颇或者狂想症之类的,以偏概全之类的,看电视新闻出来的。因为我自己也是看电视新闻出来的。他们意见都基本相似,基本上都是认为:要看区。

基本他们的原话大意都是说,美国会有一些黑人聚集的区治安会很乱,不知道会不会和电视的差不多,不过所幸的是一般只会在自己的地方乱,各种斗,内斗,所以一般很多说什么各种枪支出现伤人,都是在这些区,偶尔近点的区难免也会涉及到。以前的DIRECTOR也全家去过美国呆了好几年,去的是纽约。纽约也是个什么人都有的地方。他说得很形象,美国地方很大,那些犯罪也不会专开那么远车去别的区犯罪,要偷要抢什么的,还是自己家附近方便是不是,不然还废油钱呢。还有毒YIN犯了,就地犯罪,啥都干得出来。黑人区和白人区的区别,除了看犯罪率数据,这些网站都有,还不确定的话,自己开车去转一圈大概就知道了。所以不管去那里住,一定要选好区,这个也至关重要。

我们这个地方应该也是个蛮出名的个避寒胜地,没有黑人区。。地方虽小,很多名人都老了过来安家什么的,也应该是蛮出名的富人区了,OLD MONEY的聚集地,几千万的豪宅有很多,水边是一片一片的。。当然中产的房子内陆一点的百万左右的也不少。不过据说今年人口结构也趋势改变,很多年轻家长带娃加入,所以人口结构也是在变化中。可能因为气候好,一年四季都一样:都是夏天

我们住的地方我们都挺喜欢。当时也是随便那么一挑,因为实在难租。来了以后房子本身有比照片更好,感觉很幸运。邻居很友善。FL这里小区非常多,我们这里也是属于一个小区,GATED COMMUNITY,24小时有人看守,其他设施有网球场,泳池,会所,健身房这些。如果有人进来的话,门口的门卫会联系我们,问让不让进。我们是租房,就算是OWNER来了,因为他没有在住户名单上,所以即使他要进来,也需要通过门卫首先联系我们。门口的工作人员都挺负责的,我们上礼拜约了AT&T装网线,我们一直在等,但是一时没接到电话,结果门卫无论如何都不让他进。。。还好没有很久我们打电话回去通知门卫,还是顺利装上了。有人会不会想,虽然有门卫,但是人能不能翻墙进去犯事呢,我这种特爱担心的人也不得不觉得,这种可能性很小,基本不可能。虽然是小区,但是里面也很大,就算是要犯事,也一定是需要开车进来的,要自己翻墙进来,里面铁定跑死你,得跑几个小时吧,那么多房子,得选目标下手吧,就算跑到了选到了,偷了东西也带不走哇。没事开那么久车跑那么远,翻墙进来犯事,还没好处,有那么傻么。

评分

参与人数 4积分 +11 收起 理由
superdigua + 3 感谢分享
oceanbaby + 2 好可爱啊
salad + 3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4-12-30 14:4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谙旎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谙旎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谙旎 于 2014-12-30 16:24 编辑

楼上有位人很奇怪,一直让我不用写了,说我对澳洲什么留恋,不中肯。我当然是对澳洲留恋的,我家人还在澳洲呢,还有不然我干嘛还上澳洲的这个论坛。可是这是两回事。这个价格的东西,不是我说的,是标价数字自己说的,比较下是贵的我就说贵,便宜我就说便宜,两种结论都有,我也没有一味说说哪国更贵,我只会说具体物品或哪类物品哪里更便宜。如果你也有不同看法,大可也数字说明嘛,不用一直追着我说不用写,美国更便宜,不相信啥么的,从头叮到尾。这样很奇怪的有没有,讨论的这就不是一件事。我这里都是有详细说明的,一项一项的,交代得很清楚,都是我自己有看过的,自己亲手的账单,数字很具体。而你是一味说什么都是美国便宜,这不是摆明了是BIASED了。

何况,何况,我现在也就写很基本的明码标价的东西,我现在看着多少钱的东西,一年后很可能价格也还是这样好不好。。。如果一年后,美国物价变了,澳洲也一样会变呀。那我再写,又会因为是多年没回过澳洲了,不知道澳洲情况了哇,如何比较?物价也算是最直观的东西,但也不是这个帖子讨论的全部了。

如果你曾经去过美国,说是半年,如果是超过太久了,现在也不在了,我也能不能认为你的信息不够UPDATED。你也说你是去的别的州,也多次提过大学的,我能不能理解你可能当时是学生身份,生活重心不一样?还没有宝宝吧。。如果你是去的别的州,州和州也是不一样对不对。所以呀,欢迎评论,可以多提你去的州的“曾经”的具体情况嘛,也不用老追着别人让别人不要发言好不好。你也多发言让大家学习下哇。我是希望大家都发言的

好吧,在比喻一下,我已经离开中国十几年了,你让我写中澳区别吗,那么多年了,让我知道中国房价,中国包子多少钱么,怎么说。。。捏么。。或者澳洲的今天和印象中的中国十几年前比么。。我在中国的时候还是小孩呢,我小时候豆沙包是两三毛钱一个,超喜欢肉粽才5毛钱一个,可好吃了,放学回家路边冰水5分后来涨到1毛。。呃。。跑题了。或是,让我比中国的工作和澳洲工作的区别么,比小孩子奶粉教育么。。怎么比。。这不白瞎么。。

哪国便宜哪国贵,谁比谁更先进,谁比谁更好,一定是各有各长处的,不需要对这些无谓的结论争个你死我活,没有意义,也不是这个帖子的讨论重点。这里是希望大家还是都上细节,或者是经历,或是分享,或许有共鸣的地方,或许有不同经历,也可以给后面想了解的大家一个底,或许能帮助大家做INFORMATIVE DECISION,即使是有那么一点点小帮助,就足够了。都不要藏着掖着嘛。至于结论,当然还是都就留给大家自己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5积分 +51 收起 理由
bengor + 2 我很赞同
superdigua + 3 感谢分享
Natio + 2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4-12-31 01:2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谙旎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谙旎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谙旎 于 2014-12-31 02:52 编辑
cfg123 发表于 2014-12-30 21:40
其实没什么好多说的 澳洲和美国  要比的话  看看这两个国家移民的难度就知道了 物价也没什么悬念  人均gdp ...


谢谢你的回复。经济学上,理论上来讲,数据来讲是正确的。。我很赞同,可是咱们这不是不在谈经济学么,已经飞到经济学去了。。要数据网上随便一堆,只要数据的话,也是不需要特意亲身体验 。。为了BACKUP这位仁兄,我也这里贴一下今年人均PPP的数据吧,顺便也放下中国的,有兴趣的可以看下。 根据这个数据,啥高啥低一目了然,确实没有争议。但是你还是不知道各国牛肉干和包子多少钱吧。 要只谈经济,那个估计连我外婆都知道,美国是第一大经济体系嘛。



我在这里特别回复一下的原因,是为了避免CONFUSE大家,再重申一下,这个帖子,重点是分享一下INSIGHT,OR HOW IT FEELS LIKE WHEN YOU ACTUALLY MOVE HERE。 毕竟大部分真的决心从澳洲搬过去的,绝大部分都是工作需要,工作机会,或者是想寻求更好的生活,或者更大的挑战,基本上都是会建立在不牺牲生活品质的去前提下,而是生活品质提高的前提下的,对吧。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评分

参与人数 4积分 +17 收起 理由
whynot + 4 还是这个准
yuan6610 + 3 感谢分享
AVC + 4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4-12-31 03:3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谙旎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谙旎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谙旎 于 2014-12-31 04:44 编辑

这几天开始K书,备考SERIES 7。SERIES 7是美国金融从业人员必备的一个考试。。我是打酱油的,所以也还好了,慢慢来,也不急。我家那位要直接上考SERIES 7, SERIES 63, SERIES 86, SERIES 87,有CFA大概可以免个86,其他还是要一个个来。估计当爸的K书是有难度的,主要是看书的同时,LP和儿子不停一边闹,要求要陪玩

我这里是属于WEST PALM BEACH,讲西班牙语的人也很多,中国人打着灯笼也有点难找 以致逛街遇上一个中国阿姨年纪的人,人家还特别过来搭话了 LG感觉是这边的人很喜欢搭讪,可能这是FL吧,都休闲 遇上带宝的,怎么也得赞美几句,说宝宝好可爱啥么的吧,然后就搭上了。

那个中国阿姨据说也是刚来了两年。她说自己本来是大连人,然后来了觉得很不习惯,说这里很村的感觉,什么都没有,高楼大厦啥么都没有,大商场只有一个,房子都那么矮,我听了心里默默叹,果然人家坛子里面的人都说澳洲是澳村了,原来真的是村么。因为我自己的感觉,其实就有进城的感觉,不然就是进了很漂亮的度假村的感觉,重点在大大的草坪,大大的停车场,大大的马路,大大的高尔夫球场。到处都是草坪有没有,但是都是人工的哇,FL的草也长得很快,所以每周都得打理,我自己也是有点惊叹这么多草坪还有植物,得投入的人力和物力。

关于交流障碍
“只要英语好在美国就完全没有问题。。" 这是那个阿姨好多次跟我重复的一句话。这让我当时一直不住走神,脑子里也出现了好多好笑的画面

画面一:
当天我们飞机刚降落目的地机场,我们需要定PRIVATE TAXI,因为没有宝宝安全座椅,所以一般公共TAXI不能坐,只能特别预订。 那天天很晚了,差不过是半夜12点,LG飞一般跑到人家柜台,人家后面问他EMAIL是多少。他说W-E-,那人重复,W-D。LG说不是不是,是E,那人说哦,是D。。。老公有点急了,说是E,那人说,D。。。来回老半天,那人放弃了,说我听不懂,你给我写下吧 我当场笑喷。

画面二:
前面也有说过的,有天我们是约了AGENT的,带宝你也知道,常会很赶,然后经常迟到那么一点,LG二话不说,开车带着我们直冲AGENT办公室,到了人家不在,原来双方AGENT都是约在房子里面了。我家那个是单纯认为和澳洲一样,直接去AGENT办公室签合同,自己带钥匙去房子,原来不是 那天让人家三个AGENT等了一个多小时。难怪人家都说外国人都是不知道状况的感觉吧,果然不知道状况呀!

画面三:
银行卡激活,多简单一个活啊,就打个电话,告诉人家激活你银行卡嘛,干嘛弄得满头大汗的,原来人家听不懂,他就得那一直重复。。?狂汗 好吧,以后这种电话活,还得他家LP上了。还要不要翻译了。。

画面四:
COSTCO。付款的时候人家问,你要CASHBACK么,LG迟疑地说。。要呀,如果可以的话。他是以为人家要给他返款有没有。连续几次,DENIED。。原来人家CASHBACK其实是我们澳洲的取现CASHOUT啊,我们的这张卡没有取现功能哇。。。来回几次,总算搞懂了

所以不要说什么英语好就没有问题,很容易障碍到你哇。当然你听懂人家没有问题,哪个小孩不都是看美剧美国电影长大的,但是人家很不容易听懂你也许。那是我家那位,我自己的话倒是没有什么问题,大概是女生本来语言方面会比较有优势,加上英文的口音不是出生开始的,也懂得会根据和不同人说话,语速调节一下,别人也更容易懂点。不过我也总算是无语了,没料到这点,有点各种笑喷

我写到这里的时候顺便问下我LG,说你还有交流障碍么 ?我LG弱弱得说,如果人家问我怎么拼我名字,我就用
Phonetic Alphabet,已经记下了。。也记下你的了

其实Phonetic Alphabet,说真的这个我们是本来都不懂的,平常一般也就想到说什么,后来发现人家美国是都用的统一的一套,我跟我家那位也是开始记这个了,这里也贴下。建议担心障碍的,也可以记一下
A .......... ALPHA                 N..........  NOVEMBER
B .......... BRAVO                 O .......... OSCAR
C .......... CHARLIE              P .......... PAPA
D .......... DELTA                 Q .......... QUEBEC
E .......... ECHO                   R .......... ROMEO
F .......... FOXTROT             S .......... SIERRA
G .......... GOLF                  T ..........   TANGO
H .......... HOTEL                 U ..........   UNIFORM
I ..........   INDIA                   V .......... VICTOR
J ..........  JULIET                 W ..........WHISKY
K .......... KILO                    X .......... X-RAY
L ..........  LIMA                  Y .......... YANKEE
M ..........  MIKE                 Z .......... ZULU

评分

参与人数 10积分 +33 收起 理由
啊家嘻 + 2 感谢分享
geerni + 2 感谢分享
manci0082003 + 3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5-1-1 03:2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谙旎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谙旎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谙旎 于 2015-1-15 05:50 编辑

前面有童鞋问到电器方面,说是应该便宜点。前面提过的,厨房小电器VITA MIX,还有KITCHENAID的BLENDER,都是美国便宜不少。PHILLIP AIR FRYER澳洲便宜。我自己在澳洲的时候,不折不扣的BREVILLE死忠粉,家电能上BREVILLE的基本都上了,啥么电饭锅,咖啡机,BLENDER,MIXER,果汁机一堆,价格也好,质量也从来没有让人失望过。但是BREVILLE在美国没有就没有任何价格优势了,想死忠也没辙唉。

还有最近买了个LASER打印一体机,CANNON的大概是USD$160。

相机好像是美国便宜的感觉,不过我不是相机粉,就是不久前我在澳洲的时候相机摔坏了,所以来前才买了一个,所以来了以后逛COSTCO也顺便喵了一眼。SONY A5100才USD$550+6% TAX,还有很多那个很流行的D什么的,那个价格标签也不是很大,在澳洲的时候我喵到的好像是上千,还有好几千的啥么的。

临时入了个电视,AMAZON入的,实在是我家那位电视瘾犯了。。没电视的日子里儿子睡了,他就那盯着我一副可怜兮兮的。我们买的是SONY的50 INCHES,就一般的SMART LED, 图像还蛮好的,价格是USD$850税后。75 INCHES的话大概可以预算$2500左右+TAX拿到。这边还有一个比较便宜的电视牌子,叫VIZIO,很大的电视他们都有出,比一般的SAMSUNG, SONY这些都会便宜不少来着,不过我对这个牌子也了解不多,不过是到处都可以见到。

家具方面:
前些日子入了KING BED,包括一个SIDE TABLE, 一个带镜子的DRESSER,大概是两千多,价格属于一般的那种,不是最便宜的,也不算贵。床垫COSTCO入,卷起来放盒子里面的,所以直接放车子就可以搬回来14 INCHES的超厚床垫才USD$699+6% TAX(一般床垫是8 INCHES),重点是这个价格还超级舒服!其实我们在买床的时候也看了一下床垫,也不便宜,什么打了好几折最便宜还要一千多,也没有很好睡,感觉整个人都要陷下去。跑了有好几个店的,那些SALES总是带你去看那种好几千上万的床垫。以前在澳洲买过一个一千多的床垫,就陷下去的然后弄得每天起来就跟跟人打架完似的,各种散架,所以特别担心和纠结。所以COSTCO的这个床垫不能不说很让人惊喜了。对了,这边有个叫TEMPUR-PEDIC的床垫,LG说这个很出名,蛮流行的,但是实在太软,所以只有放弃了。

还有,昨天入了套RECLINER皮沙发,也不是那种啥么LAST FOREVER的那种家具。还有说明家具我不是行家哈,还没准几年就又搬家了,所以主要是好看,然后沙发是LG看电视用的,所以重点是舒服。标价是$2700,三件套,最后是付了三千一多点,加税加运费啥的。永远都是这样的,标价都不是最后价格,没有折扣,反而都是蹭上去。。。还有,SALES给你价格的时候,都会自动给你加上各种WARRANTY在你账单上,又会给你多加好几百,他卖你这些附加的WARRANTIES一般都是有蛮高COMMISSION的,所以都会告诉你这些东西都多好多好多好。反正我会是全部给去掉的。所以他给你在电脑上算最后价格的时候,一定要看清楚,REVIEW完再交钱。只有消费税和运费需要,别的都不是必须的,但是他们都会自动你给加上。除了小费制度,这边的SALES PERSON也是很让人不习惯的一方面,后面估计会单独吐槽

评分

参与人数 3积分 +19 收起 理由
猫猫妈妈 + 4 感谢分享
oldqin + 3 感谢分享
bulaohu + 12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5-1-1 05:4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谙旎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谙旎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谙旎 于 2015-1-3 01:40 编辑

前面有同学问了一下E3转绿的事,好像关心E3的也不少,那我也就我前面说的,补充一下我知道的。E3的好处前面基本也说过了,就是申请很容易,还可以无限延签,就是你就一直续签,想要呆个几十年也没有问题。但是E3原则上是不允许DUAL INTENTIONS的,就是目的是工作,不能有移民倾向。申请绿卡就是有移民倾向了。所以如果要转绿的话,你需要咨询自己的律师,要具体怎么操作,或者如果JUSTIFY才妥当。

而和E3不同的工作签证,L1和H1B不分国籍,都是可以允许DUAL INTENTIONS的工作签证,也就是说这两个签证都是可以有移民倾向的。前面说过L1签证只要到一年后就可以选择绿卡,澳洲出生公民一般转个绿卡可能也就等个几个月一年吧,轻松简单。中国或者印度这些移民输出大国出生的就是需要长期等,慢慢排队了。举个例子,L1的虽然可以更早申请,但是他的期限是只有5-7年,所以如果你是中国出生,L1一年后申请了绿卡,等了四五年没有下来,那就转H1B,继续等,谁知道要不要八年抗战。。。如果有配偶是非移民大国出生,那让对方做主申请人,等待期会短很多。


关于IT的工作
这个,问我实在是也是有点无头绪哈哈,因为我自己不是IT,我家也没有IT出身的人,对这个行业的工资水平了解甚少。在澳洲,我只能说看着不多,比较少,我的想象是IT十万十几万就算不错了在澳洲?美国的话应该会高不少吧。为什么这么觉得,想全球TOP 10的公司,美国IT公司就占了6个,所以能不强能不高么。澳洲的IT公司,比如SEEK,不知道现在还是不是它澳洲第一的IT公司,都是没能挤进前50的。就算在美国,也不是说要一定挤进什么大公司才可以。如果年纪稍大点的,求稳定的,想只靠工资的,那试下进大公司也不错。如果还年轻,那机会应该也更广,我觉得真的能在IT致富的,就是找个有POTENTIAL的公司,公司一般会给员工OPTIONS,这样获得的财富比工资会来得多很多,遇上好的,你就赶上那么一趟就不错了。而在澳洲,IT公司实在相对太少,规模小,好不容易出个SEEK, REALSTATE.COM什么的,数都数得出来。而在美国,IT的公司确实多很多很多。所以前面我也会觉得,如果IT想要发展一番的,美国也是个不错的选择。中国或许也不错?

为啥我又提到中国,那是刚好说到OPTIONS嘛,,中文是不是叫期权什么的?我就刚好今年有个朋友,严格来说是好姐妹的LG,刚好他公司就上市了,分到不少OPTION。据他说他是很不喜欢他的这个公司,他的原话差不多就是说是拿着那么点可怜的工资,干着不是人干的话,一直想跳槽啥啥啥呃,但是公司计划上市,所以死撑呆着了。都听他说要跳槽跳了好几年了,也没少打去美国还是去澳洲的注意,就这样来回了好几年,我就听听而已,没想到还真的上市了,OPTIONS分到了,等到一定时期,也能卖了。同公司当然也是出了不少身家上亿的,都不到三十岁的一批。虽然我是没干IT,不过这类故事大家大概都听了不少,见了不少,身边也不少。但是这种机会,澳洲应该相对少很多。

本来工资方面,我就是想大概提下那样子,因为如前面提到的,每个人每个行业都不一样嘛,所以也不好说。但是很多人也关心这个问题,所以我就再说详细一点。

我们自己这边,金融行业,因为是直接TRANSFER,所以工资水平维持不变,就会直接汇率转换过去。其实估计要NEGOTIATE多点当初大概也可以,但是我们都是比较懒讨价还价的人,还主要一个观点是,你需要EARN YOUR POSITION FIRST。新办公室新开始,得再次向人证明你值那么多钱,才有权利要多点是不是。现在是不是都看我说什么什么贵贵贵什么的,也有大部分原因是我们现在都还没有发工资嘛,所有花费都是直接澳币过来的,能不所有东西都转成澳币算么。。。澳币现在又那么低,还在继续走低。。但是由于税低点,所以TAKE HOME MONEY还是比以前多些 当然这只是限在佛州,如果是纽约,还要加州税,生活成本也比较高,所以这也是现阶段我们没有考虑纽约的原因。LG的看法至少给他1M才考虑去纽约。。不然付不起。

基本上澳洲的比较高的工资,在美国的这个行业,只能是中等偏下,各种IPO超级多,各种大大小小的公司,所以发展空间会比较大。

IT前面已经提到了,但是相信这里有不少IT行业的大侠,所以如果有知道更具体的,也可以欢迎说下。

还有律师行业应该也是美国多。我朋友已经回来了,也是这两个月的事,她本来是土生土长的澳洲人,突然就渡假回来,然后突然就打算不走了,她LG都给弄傻了。但是据她所说,唯一MISS NY的,就是那里的高薪,但是具体高多少,朋友之间也不会问得很具体啦。根据她说的我估算是基本工资至少50%+吧,也或许更多,BONUS方面按个人表现,公司利润,还有个人给公司带来的利润等方面计算,一定会是美国更丰的。但是她本来也是做IPO相关的,这两年美国经济好转,所以想当然美国那边比较好。

至于博士后哪里发展好,那个确实我不是做RESEARCH相关的,所以我也不知道。一般的BUSINESS领域,做RESEARCH的博士也有,像公司里面也有一些,但是好多都是做的苦活,还蛮闷的吧,工资不多的BONUS也不高也不知道有没有,要裁员一般就比较危险了。读到博士毕业时间会比较长,以致很多读出来很多都年纪蛮大的了,工作经验不足,SOFT SKILLS很多也没有得到锻炼,后面升迁也是有困难的。同年纪在公司里面那么多年也不少有做到中层了,大概也能积累不少人脉了,各种轻松跳槽也不在话下。所以如果只是PROFESSIONAL的工作,除非是就喜欢做研究的,在能选择的情况下,我个人不会推荐花那么时间在一直在学校里。当然这也是个人意见哈,仅限于一般领域,一般情况哈,还是有很专业领域很多还是需要在学校呆很多年的,当然也有博士也混得很好的,也看人了。

评分

参与人数 4积分 +11 收起 理由
几年以后 + 2 感谢分享
whynot + 4 非常中肯
golden_w_jun + 2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5-1-10 01:3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谙旎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谙旎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谙旎 于 2015-5-8 22:18 编辑

谢谢大家的分分哇,这两个礼拜有点忙了所以都没有来更新 基本上我们这边已经SETTLE下来了。新年开始几天也是各种吃喝玩乐,总得来说这一个月吃太多,美国食物实在大份,疏忽了运动(好吧,已经一个月没有运动了 ),终于这个礼拜也开始恢复运动了,也是为了以更好的形态吃更多的美食

信用卡:
SNN已经下来了,基本上看到信是申请当天就下,从申请收到也不到一个礼拜,中间还隔着个圣诞节,所以还蛮快的。基本上当天就开始申请信用卡了。信用卡申请了三张,都已经批了,至今还没有收到,包括CAPITAL ONE的SECURED MASTER CARD, DISCOVER IT, 还有CHASE FREEDOM。其实当时以为一般信用卡没法申请,所以首先上的SECURED CARD,比如说DISCOVER CARD和CHASE的看到要求是GOOD/EXCELLENT CREDIT SCORE,但是申请也下了,所以也不一定要迷信他们这些要求,都可以试试,不行再去申请SECURED CARD应该是最合适的,刚开始就算被拒也没有什么损失吧,反正也是THIN FILE(没有信用)。有兴趣的这三张卡我也大概说说:

1. CAPITAL ONE SECURED MASTER CARD - SECURED CARD基本上都是100%下,需要交DEPOSIT, DEPOSIT AMOUNT就是你的CREDIT LIMIT。年费是$29。这个适合BAD CREDIT或者没有CREDIT的人,想要短时间建立起自己信用分数的,因为这张卡会CONSTANTLY REPORT到三大CREDIT BUREAU。因为有年费,也没有特别优惠,所以我们的计划是这张卡等拿到HOME LOAN就停,因为没有年费的卡还有各种CASH BACK的卡市面上还是很多的。要注意的是有的说法是停信用卡要小心,特别是第一张信用卡不要停,不然信用分数很可能会受损严重,不过我们三张信用卡同时申请的,所以无所谓了。再说拿到房贷以后,信用分数我也没那么在乎了

2.DISCOVER - 这张卡没有年费,特定季节不同CATEGORY有5%的CASH BACK,比如说加油,购物等。特定商家网购也有折扣,5-20% OFF都有。必备 但是唯一缺点是,使用不是特别广泛,有的商家会不收。

3.CHASE FREEDOM - 同样是没有年费,同样是特定季节不同CATEGORY有5%的CASH BACK,其他消费1%CASH BACK,上季节到12月份是包括AMAZON的。。可惜我们是错过了,这个月AMAZON购物不是一般的多。但是也是必备的一张卡。现在的优惠是开卡$100 BONUS,加ADDITIONAL CARD HOLDER再给$25。

后续又有了几张卡:
4.CAPITAL ONE - 忘记叫什么名字了。AVERAGE CREDIT SCORE就可以申请(LZ申请的时候是完全没有信用分数的的)。第一年免年费,往后每年是$19。INSTANT APPROVAL,网上申请立等可批。还不要押金什么的,不过第一次给的LIMIT比较少,只有三位数,不过为了建立信用而已,也够用了。其实申请完我很郁闷为啥我家那位要申请啥么SECURED CARD,还要交押金。。。当时他还不让我比较,说他找到了那张是最好最适合他的第一张卡。结果表明,购物选择,还是比不上女人的哇 。不过他就选了一张卡了,其他的都是他LP给选的。

5. AMEX的COSTCO卡,应该是叫TRUE EARRINGS。COSTCO加油3%的CASHBACK,购物也是3%(算上EXECUTIVE会员卡的2%),COSTCO的会员才可以申请,免年费,直接在COSTCO柜台申请的,马上就可以批,直接拿TEMPORARY卡可以购物。

以上5张卡是刚有SSN就开的,适合新手

6. HISTORY大概不到4个月的时候,帮LG申请了CHASE BLUE SAPPHIRE PREFERRED - 这张一般RATING很高,目前口碑比较好的常用旅游类别卡之一。包括开卡BONUS,还有各种积分。 申请一般需要不错的信用记录,我是拿LG当小白鼠申请了一下,RECONSIDERATION后才过的。年费是95一年,第一年免年费。

其他的卡也有很不错的,不过这里我就先只简单介绍一下已经有的。

关于CREDIT SCORE的起始分数: 汗,今天收到官方的分数是689,我们两个人的分数都一样。这应该是我们的起始分数,才一开始就这么高,怎么回事?搞不懂。

关于跨国转账: - 这个真的是福利哇,有用的记得给我家分分
研究了很多,我们是用的OZFOREX,个人是强烈推荐的。他们家的汇率比一般银行要好很多,也免手续费,能省很多,能通过他们直接从银行转到银行,时效也很快。这里说的是数目相对大点的转账,不然也无所谓了,比如说买房买车或者是用来SETTLE的这些。如一次换三四万的话每次能省个一千多的。他们家也有TRAVEL CARD,是一种PREPAID CARD,也是一样汇率,如果来前你还没有美国的银行账户,没有办法直接转账到银行的,可以先放到TRAVEL CARD里面。就是每天LIMIT也比较少,消费好像是$400每天,取现每天$1000那样子,适合小额用哈。是MASTER CARD,有的商家也不收MASTER CARD,比如说COSTCO。

评分

参与人数 2积分 +15 收起 理由
liangpi1234 + 3 感谢分享
bulaohu + 12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5-1-10 02:0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谙旎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谙旎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谙旎 于 2015-1-15 00:52 编辑

保险方面,也已经REGISTERED了,这里我也简单说下。

美国的医疗保险基本上都是私人商业保险。MEDICARE有没有,应该是有的,不过那些都是给贫困低收入,还有老人,因为用不到,所以我也不研究了。私人医疗保险大多数是公司提供部分的,自己投保会很贵。基本上供雇员选择的医疗保险是是分两大类,PPO和HMO。PPO选择度比较广,保费也相对比较贵。我们公司是只有PPO,用的是BLUECROSS,所以也没得选了,这公司还蛮好的。费用上,基本上我们一家三口,一年自付保费是七千多(自付PREMIUM),另外公司帮交了一万多接近两万。如果看医生,需要COPAY 10-20%不等(这应该是像澳洲的EXCESS,大部分是需要COPAY 20%的,美国叫DEDUCTIBLE),CAPPED AT 大概$12000左右(包括PREMIUM+DEDUCTIBLE+COPAYMENT), 超过$12000的部分就不用交了。也就是说如果我们去看医生,或许用到医疗,除了自付保费以外,每次都需要交部分钱(COPAY,感觉也算是一种EXCESS了),公司大概也会帮付部分就是了。医疗保险并不是必须的,不过美国医疗是在是很贵,所以最好还是选。

医疗澳洲应该便宜不少了,我们一家三口一个月的私人保险就选的一般HOSPITAL COVER,一个月两百多。生宝宝的时候我自己是超级健康,没有任何COMPLICATIONS, 所以直接去的公立医院,各种检查全程免费,住院是用的PRIVATE INSURANCE, AS PRIVATE PATIENT,所以生完也是单人间,基本上一分钱都不用花。如果有PPO,在美国生宝宝,比如说各种费用是$30K-40K的话,如果COPAY是20%的话,那本来需要花费$6000-8000不等,超过$4500了最后是只付$4500(按CAPPED $12000, DEDUCTIBLE和其他$7500来算),据说公司也会帮付部分,生个宝宝最后OUT OF POCKET MONEY是一千多那样子(这个是问了公司里面刚生过哈)。如果没有保险,那就是自付全部费用了。。

补充一下,我们用的是中等COVERAGE,其他牙医,部分LIFE INSURANCE,还有什么法律顾问热线等等等等各种ADD-ON 的ADDITIONAL OPTIONS基本上的都选了,新人嘛,不了解,还是为求安心,多花点那样也不至于到时候有个啥么SURPRISE的。中等COVERAGE一般家庭偶尔给宝宝打个预防针,生个孩子什么的应该都够用了。还有低一级的,便宜不少,大概也是二百多一个月,但是COPAY会到40%,所以基本上看一次医生,也就差不多上到中等COVERAGE的程度了。还有高一等的,最高的,一年要多交三千多到四千左右,COPAY大概是10%。总结来说,美国的商业医疗保险大概是澳洲的两倍多点那样子。

评分

参与人数 4积分 +24 收起 理由
jw222 + 2 谢谢回复.但没懂,为啥是L1?
bulaohu + 18 感谢分享
jackyhu2018 + 2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5-1-18 12:4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谙旎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谙旎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谙旎 于 2015-1-23 08:04 编辑

已经在这边一个多月了,基本适应下来了,还挺喜欢的。这边海滩很漂亮,每个周末有时间都会带宝宝过去,大冬天的也基本上是短袖热裤,天气实在是太好。上个礼拜去了ORLANDO,计划下个月去DAYTONA RACING CAR TRACK,期待着。

前面有童鞋说希望看看到结果结论还是会说澳洲比较好哈哈,可是这个实在是不会有定论的。100个人估计有有100种答案。澳洲确实很好,毕竟也了解,明白,做啥都是心理有数。不过我们现在已经是铁下心坚决地暂时呆美国这里了,照计划。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上个礼拜,LG那边的澳洲的办公室的有空缺出来了,职位也比较高。本来我们的计划是美国呆个3-5年,然后看到时候有什么机会,或者留下,或者再呆下别的国家,或者回澳洲。如果回澳洲的话或许就是那个职位也在考虑范围内,如果有的话,没想到这个职位是我们刚来美国就出来了。各方面相关的DEPARTMENTS都非常积极想要LG来干,一个礼拜来不同人对他明问暗问,或是问喜不喜欢FL,啥么老婆儿子喜欢不喜欢,有的就直接问他要不要回来,基本上起点会很高。再加是那边很想让你回去的,BARGAINING POWER是在我们这方,你懂的。TITLE最少会升两级,薪水也会非常丰。机会应该算很难得,正常情况下不会有。一般来说大公司,做得特别特别好的,特别OUTSTANDING的,两年能升一级就不错了,也只有少数人,越到后面会越慢越难,特别是到了DIRECTOR LEVEL以后,当然好多年不升的也大有人在。说真的,他问我的时候,我有纠结下的,LZ自己是属于那种比较习惯看眼前的人 就连他美国这边的头,都说他要想回去他也不会介意,他当然是想他留下的,但是也觉得站在整个公司作为整体的角度来讲,他回去干那个职位会更好点,以后要回来美国他也一样还是会支持。别人是各种纠结。不过,LG还是是跟我说倾向留下的,除非我非常非常想要回去。我纠结的升值加薪,他的看法是,PROMOTIONS和PAY RAISE算啥,加薪了那回去也还是过以前一样的日子嘛,生活也不会有改变,最多能多存点钱,早点退休那样子。他都这样说了,所以LZ这种专看眼前的人也不纠结了。虽然他也没有总结说起,但是我的感觉是他应该觉得他这边的工作离他的目标会更近点,前景会很好,加上经济不错,大概会发展得很快 目前好像蛮积极招人的。还有比较现实的问题是,我们这搬一趟确实也不容易,大概前后也花了六个月,TRANSFER过去了不少现金,房子交定了好多个月,车子也买了,处理也麻烦的。虽然过来是没有升职也没有加薪,但是也够用了就好了,所以确实也没有纠结的必要。 不能不说我家这位和一般人还蛮不一样的,竟然这么豁达,也还好碰上LZ这样容易说服加内心加大的LD了,这人也太幸运了。

目前LG上班大概有2-3周了,每天上班都是短裤和休闲短袖,没有领带 大概他办公室的人也一样,太热了吧。但是有天总部的头过来,其他的人都集体西装领带,只有他,依然是休闲短裤。

至于LZ自己,本来是计划6月份去报道,但是照目前和家里小尾巴天天粘着的状况来看,不知道宝宝到时候会不会READY,LZ自己是完全没有READY,NOT EVEN NEAR READY。人家书上不是说宝宝一定年纪会有SEPARATION ANXIETY,我是不知道宝宝有没有很严重,他妈的倒是很严重。。所以看到时候的情况的,不过也会不勉强了,如果到时还是想继续两人粘下去,那就不回去了,反正别人没了我还会继续转。 双方全职的话,除了DAY CARE的选择,也可以请全职NANNY,了解了一下这边的市场,一年的话大概30-40K,不过我们都属于那种比较矫情的父母,一分一秒都不想和宝分开那类,所以估计请NANNY的可能性也比较小。

评分

参与人数 4积分 +19 收起 理由
葫芦瓜宝 + 2 感谢分享
cerinahe + 4 感谢分享
steveking + 8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5-1-20 01:5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谙旎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谙旎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谙旎 于 2015-1-20 08:33 编辑
iami_THE 发表于 2015-1-19 14:17
请教楼主,e3签证过去美国的话,有多大机会拿美国身份?


这个问题,我不是律师哈,我自己也没有拿E3,所以没有看得很多,不过,这个问题好多人都有问过,我就在这里回复一下。我们的考虑是,先住下,再考虑要不要申请绿卡。因为毕竟如果绿卡后再出国工作,那是要双重交税的,意义不大。除非就是想要在这边长住了吧。

我记着以前看过有个论坛上有人提过就是E3转的绿,(不只一例)但是具体怎么操作是需要律师JUSTIFY的,因为有看过,所以我也不会说绝对不可能。还有E3申请绿卡后继续续E3等排期也有批的。但是确实从一般情况来看,E3是不能有移民倾向的,所以如果要转,大概也要看你的具体情况,正如我前面提到的,这是大概需要找个好律师吧,因为是需要JUSTIFY的。有很多热衷讨论的移民论坛,IMMIHELP或者BritishExpats,大家有兴趣的可以去看下,专门讨论E3或者E3转绿的帖子也不少的。

E3不能有移民倾向,但是还能转绿,很奇怪是不是,所以我也好奇去GOOGLE了一下,看到有个文章就是这样的一个例子,我这里贴一下,大家有兴趣可以去看下。大体是说,E3是不能有DUAL INTENT的签证,但是另外一方面也表明,任何人申请转绿卡的时候,不能单纯因为持有E3而受到歧视。。大概这就是为什么有不少人E3也能转绿了。贴下摘录的美国移民官方的MEMO:

"...an E-3 nonimmigrant shall maintain an intention to depart the United States upon the expiration of termination of E status. An application for initial admission, change of status or extension of stay in E-3 classification, however, may not be denied solely on the basis of an approved request for permanent labor certification or a filed or approved immigrant visa preference petition."

这个是文章的网址:

http://www.limaechoecho.com/2012/11/e-3-visa-to-green-card.html

以下我大概再说下这我知道的这三种工作签证哈,虽然前面有说过,但是问的童鞋很也还是很多,但是再重申哈,我只是根据自己看到的和听到的随便说说,纯个人理解,不是法律建议哈:

L1 - 给跨国公司雇员的签证。直接给5-7年,配偶可以工作,1年后可以申请转绿卡。这个签证是需要在原公司工作3年以上,外调才能申请。L1又分两类,L1A和L1B。L1A转绿是EB1,全部不用排期直接可以审理,全部都是CURRENT。L1B需要转绿卡是EB2类别,和H1B转绿一样(EB2或者EB3),根据出生国,慢慢排期。中国出生的,保守估计5-7年左右能下就算不错。澳洲出生的,也是全CURRENT,不用排期。

H1B - 雇主担保的工作签证。记着一般先给3年,然后续签再给3年那样。配偶不可以工作,这点比L1和E3要弱。需要公司支持转绿。排期上中国出生的也是需要5-7年左右,或者更长。澳洲出生的,有的类别不用排队,需要排队的大概也是几月个就行。等待期间好像不可以换雇主,换了是不是又得重新排期了,是不是有点太受气了。。啊对了,据说绿卡排期的,如果配偶不是中国大陆和印度出生的,也会相对快点,拿到140后可以直接交485啥么的。不过H1B我当真不了解,不过大多数美国工作的童鞋应该都是这个,有了解的可以给补充下哈。

E3 - 给澳洲公民颁发的工作签证。每次签证给2年。配偶可以工作。以上两个签证是限年限的,但是E3没有,可以无限续签。但是E3不可以有移民倾向,所以移民比较困难,常规保险的方法可以选择先转其他签证。就当先来看看,是不是喜欢,再决定是不是要留下来。但是如上面所说,直接转绿也不是不可能,有兴趣的可以具体看看链接的文章吧嘿嘿。

那排期是咋么回事,简单解释下哈(IMMIHELP看到),就是每年雇主担保的移民名额,最多是不超过140,000。而每个国家捏,就都会分配到最多7%,也就是9800个,不管你国家大小。所以作为移民输出大国,如中国印度,最多也每年9800个,那就是要漫漫长路了。而这9800名,又会分为5大类。有的快点,有的慢点。那有的国家移民太少那么多名额根本用不了,那咋办?每年用不了的名额,作废。 具体每个类别要等多久,这个移民局网站是有查的。其实我们中国不算最慢的了,印度更慢,看到印度有的类别现在才审理到03年的。。这都12年了这是。12年一个公司,不知道怎么做到的。。。狂汗的。。。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3 收起 理由
iami_THE + 3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5-1-22 03:5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谙旎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谙旎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谙旎 于 2015-1-30 00:39 编辑

怎么说这也是工作版,要是一直不提工作好像是不是有点说不过去。。就是会有点离题,因为LZ自己目前的工作经历主要是在澳洲

实话就是,LZ自从有了宝贝之后,对工作就开始兴趣缺缺了。。虽然曾经也各种职业规划,雄心壮志的,也曾因为工作原因迟迟不肯生宝宝,怕影响前途。现在已经是完全倾向于认为,怎么不早生,早干嘛去了,早知道这样,一毕业就生最好

但是LZ自己不要前途了,之前倒是也蛮顺风顺水的,大体上吧,对LZ这种得过且过容易满足的人来说。。那我也在这里写下,或许对大家有帮助。

LZ的第一份全职工作,是在某CPA FIRM当TRAINEE,离家就几分钟的路程,巴士7分钟(除等车时间)。说是TRAINEE啥么ASSISTANT,但是干的完全就是RECEPTIONIST的活。那时候白天上班,晚上继续念MASTERS的课程。做得不久,就几个月,被那里的中年妇女各种欺负,每天回家都是哭啊。受不鸟!后来借着说要准备考试的当,我说要辞职,老娘不干了!当然那也是心里那么说说,其实我还蛮小白兔的,就跟人家掰书面的,说这里工作很开心,谢谢照顾,就是这个工作不适合我,我想找更加专业的工作啥么啥么的,说大话还不气喘。那个OWNER其实对我还蛮好的,但是欺负我的是带我的中年妇女,我还不许跟别的活人说话了,说话那是叫越权! 反正就是各种变态,不过具体的细节楼主的脑子现在也孕傻没记得多久了,反正那段时间整个人觉得人生是灰色的,每天上班前都各种不想去。。辞职的时候OWNER还跟我说,不然就等我找到工作才辞职好,那样就不会有GAP。其实想想这种好事,干嘛不答应。不过LZ那时候是到了一点,觉得一天都呆不下去了。后面第二天正好有个女孩要请假,LZ还自做大方的说,没事我帮你顶一天再走,弄得他们好高兴,还特主动给我写了REFERENCE,为了以后我好找工作还跟我说在推荐信上会说我这个是TEMP的POSITION,然后满了走人,就是还不是我自己要求走人的。后面发工资的时候还发现,哎?怎么还多给了我一个月。。不管怎么样,工作第一条,不要得罪前雇主哇,特别是你还要找人给你当推荐人的时候。

好吧,这下因为前面的原因,不能不说有对工作害怕一段时间,后面直到考试完,顺便结了个婚,度了蜜月,才慢吞吞回来找工作。不巧那时正好碰上金融危机,经济不景气,到处都是裁员。LG是做金融的,本来是单干的,当时市场很不好,想着那成家了,就找个稳定的工作呗,不过那时候他找个工作也很困难,整整找了好像有三四个月好像,开始面试的机会都没有,后面有了OFFER也是一来就两个,但这也是后话了。就算金融危机,LZ这菜鸟小会计倒好像没啥么影响,也乱投,投简历一两周就有了三个面试,PART-TIME是做SMSF那个拒了我,大概说是觉得我怎么不是应该做FULL TIME才对。很快拿了两个OFFER,一个CA FIRM一个CPA。说真的我当时也没啥比较,好像两个都差不多,都是在CITY,那时候LG也在找工作中,失业呀,总不能两个人都失业吧,所以就立马选了一家。就是因为第一份工作CPA FIRM那么不愉快,LZ就傻呵傻呵说我要去CA FIRM。这一干就是快四年。那时候老公也在投行做了三年多了,他倒做得很好,因为他做得好了LZ自己也就没啥危机意识了,也特别懒,这么多年了CA也还差1门。就这慢腾腾的速度,也不着急。还美名曰,那个积累工作经验比较重要。其实就是懒 工作也每天就平平淡淡的,直到有天LZ突发奇想,觉得凭什么我们FIRM怎么穿的衣服都这么丑,那么多上司秃头还大肚子,有的才三十几岁就啤酒肚了,薪水也少得可怜,这难道就是我的将来了。再看看LG的公司人家各种高大上,还那么多帅哥美女。我觉得不行,我得去高大上的公司,我要每天穿得美美得,拼了我。然后就像人家说的那样,小宇宙爆发了。于是一顿海投,专攻高大上,无奈LZ实在对啥么股票啥IPO完全没有兴趣,所以想一下在高大上的公司当明星,那也不现实,那就转投BACK OFFICE呗,一个脚踏进去先,等我找准机会,多学习学习,那以后转SALES或者BANKING也不是不可能的嘛。正当LZ准备大展身手,在BACK OFFICE等待时机,信心满满准备一击即中的时候,压力又来了:再不生宝宝,就要老了。这就是我老娘天天跟我念啊念的。都说要年轻生宝宝,不然危险,然后还难恢复啥么的。所以爱美的LZ也开始担心的,当时是想怀个孕估计也要好几年吧,那我先开始准备下,啥时候有啥时候生。结果人家跟我说怀孕要好几年,谁跟我说的,假的!我们家是第一次就中了,连试验期都没有 本来各种说不想那么早怀孕,我这还没算转行成功呢。不过这宝宝一来,就转了个人了,高跟鞋都不穿了,每天跑步鞋,可上班你穿个跑步鞋,也不像样吧。。所以第二个礼拜我就回头跟公司说,我不干了,我生宝宝去。其实很多人不都工作到生宝宝的,然后还有那个PARENTAL LEAVE PAY啥么的听说,但是当时也不知道是什么想法,人家跟我谈心谈人生的,谈啥我都听不进去,也是一分钟都不想呆了。也可能是LG跟我说,投行金融业啥么的一个人干就好了,两个人干没有必要,怕没有时间顾上宝宝,再说我对这行也不是发自内心的兴趣(没错LZ就是很不争气地奔高薪去的),可钱哪里会有赚得完的时候,我觉得好像很有道理,于是就一不做二不休了。辞职后的日子,倒是每天都很开心。LG说我怀宝宝的时候就跟圣母一样,那是叫PREGNANCY GLOW,从来不生气,也不发他脾气啥么的。。我合计着,和每周健身房运动关系很大,身体也特别健康。这健身房一下就是去到39周才停。宝宝过期出来,不过拉宝宝比拉屎还要简单。人家好像都说宝宝性格和妈妈孕期的心情关系也很大,我家宝宝目前的性格就是特别有耐心,温柔,特别开心,每天都是乐呵呵的,超级阳光的小宝宝 抱歉哈,从工作绕道生孩子去了。。。

好吧,就这样,和我家小尾巴快乐地粘了一年多了,LG想要来美国,他们公司的美国分公司有职位,扩张中。正好和我原来公司在FL的类似职位还有招人,所以我就上了。过程都还蛮简单的,而且我还不用他们提供签证,用公司给钱TRANSFER,所以基本上也没有任何难度。预计上班时间是6月份,但是现在突然也很不想去了。LG倒是大气得很,说怕啥,以后等他开了公司,他请我。汗,他请得起我么,他要当老板,我可是比他还要大声的,见过比老板还要大声的雇员么。。。

好吧,我还是没有算转行成功,不过目前也没那个心了。不过我相信我的方向是正确的,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呀。先进BACK OFFICE,等待机会。因为很多前线人士都是BACK OFFICE过来的。比如说IT,ACCOUNTANTS,很多,牙医都有。这是入错行的转法,等于是曲线救国,但也总算是打进敌人内部了。

评分

参与人数 5积分 +28 收起 理由
老乐 + 2 你太有才了
superdigua + 3
jane123456 + 3 偶对你的景仰如滔滔江水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5-1-22 08:1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谙旎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谙旎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谙旎 于 2015-1-22 11:19 编辑
fengliu1234 发表于 2015-1-22 08:01
写的很详细,看着很熟悉。我和你分享一下经验,信息共享一下。我是从悉尼transfer过来的,E3。我是机械工 ...


谢谢哇。比我来得长。算前辈了。 半年就可以贷款了么?是因为贷款不用多么,如果说房子本来才二十多万,还是本来半年就可以呀。。其实我也是听说一般贷款就需要好的CREDIT SCORE,然后也需要有一定的HISTORY。CREDIT SCORE还蛮奇怪的,我上CREDIT KARMA看,我LG信用分数就差不多750+,才不到两周,我觉得好像不靠谱,应该不是真的分数吧,他就那跟我叫嚣,说很快就能到800了。。。。

还有CAR INSURANCE,今天已经拿到驾照了,打电话去问,人家是一分钱不降。依然是4800一年。。这个包括3RD PARTY还有COMPREHENSIVE。

发表于 2015-1-24 01:4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谙旎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谙旎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谙旎 于 2015-1-28 13:31 编辑

哇,谢谢BULAOHU版主先生。我怎么那么高兴呢,题目都变色了!我这一高兴,卖完自己了,没得卖了。这不然要开始卖老公了? 不过我不知道他会不会不喜欢,所以只能说是暂放。我的中文风格我也知道,写什么都跟骂人似的,口无遮拦,很没有文化。其实也不能怪我,就以前我妈为了我啥么尽快融入啥么的,在家都不让我说中文。就然后写作是用的普通话,这么多年的普通话输出机会,也就是这几年生孩子偶尔上上亲子论坛之类的,卜卦一下人家坐月子是不是确有其事, 输入机会,是这几年偶尔还看看国产古装电视剧,不知道会不会有影响。又跑题了。那我LG不是个啥都说的人。还有主要是我没有在位了,说说也无妨。但是他还在,也算一小主管了,也有很多该说不该说的规定,所以如果当事人觉得不妥,那我就再改掉或者删掉

话说LZ虽然也是进的和LG的类型相似的公司,但是自己毕竟是BACK OFFICE,和人家前线人员终归是不一样的,难免一般也不会觉得说自己属于人家的一分子。那感觉,有点像打杂小丫头,总是想等待机会当小姐 那时有时候脑门上来,就挺COMPETITIVE的,算是犯二?跟谁比,没事就想跟LG比,虽说我还是个小丫鬟,但我比他年轻嘛是不是,潜力还是很大滴!不过无奈本身确实也是兴趣缺缺,完全看得出来,比如说一般跟朋友出去喝咖啡,很多朋友总是难免会各种谈的,同行也有,说老半天,性情高昂的,LZ这时一般就会趁机跑一边去逗人家小孩,还有老婆,玩得可开心了

其实LZ说之前工作很顺利,可自己也不能厚脸皮地说就天生好运,贤内助的帮助也不能不提。好啦,再具体点,以前我也还蛮瞎的,CV和COVER LETTER都是他给我重写的啦,那时我还在一边玩。。LZ是属于那种很爱走神,有点没心没肺,只有经常受鞭策,或者受到刺激才能爆发小宇宙的人。没有鞭策和刺激,就容易变得傻呆傻呆的,自己也不介意。而LG大人,就是那种大家都恨的天才型。但是他的职业之路,倒很曲折。为啥,没人引导呗!而且那那个年代网络咨询远没现在发达呀。不确定从哪里说起,不过今天是周五了,周六带宝去动物园,所以那等我酝酿个几天先哈,如果有人有兴趣的话,下回分解

PS. 今天第一次查到信用分数了,都是689,作为起点分数,怎么那么高?有点不解。。

评分

参与人数 2积分 +8 收起 理由
rayki + 6 感谢分享
静好如初 + 2 太给力了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5-2-7 01:4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谙旎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谙旎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谙旎 于 2015-2-17 01:06 编辑

TADA!!!!!要换鞋了,我也是有靴子的人了卖照片真是好赚分分,连我本来觉得人家怎么都那么多星星。原来是有捷径的哈哈哈

新鞋第一帖,就贡献在这里了。

最近的生活有时候有点无聊,为啥,就是上周因为LG临时磨枪要准备周一的考试,上礼拜所有PLAN都需要放一边了!不能去玩,也不能自己去玩,因为这样孩子他爸MISS OUT的话,他会嫉妒。所以周末都全家一起无聊了大概除了宝宝,因为宝宝永远不无聊。。。永远是是那么FULL OF ENERGY

好消息是第一波SERIES 7,也就是相对最难的一次LG已经过了,接下来!没有庆祝,因为下礼拜一还有第二次SERIES 87,这次是据说还好,只需要90分钟。他终于这礼拜开始慢慢看书了。。虽然很慢,但是书也不是很大,所以大家都不是很紧张。第一次比较紧张,6小时,然后做练习后的分数表明是完全没有准备好,考试前还跟我跑去撸了一次书。期待下周一的结果了,要是结果出来,还得有第三次,还没定下啥时候考,公司已经去着手预订了。

我自己就比较无聊了,SERIES 7他过了我自己就懒了,没了陪读的,连书都没看了,还可能就打算不要看了。这边好像很多人喜欢什么种瓜种菜,我就不掺和这类活动了,连个仙人掌都能种死。这两个礼拜的目标就是运动和瘦身,大概很快就能练出魔鬼身材了。

但是还有还有,发现了好多好吃的餐厅,然后也感觉就要爱上这个地方了 - 吃货的世界还是太单纯了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