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精华好帖回顾

· 蝴蝶兰问诊贴【更新】 (2018-9-2) 欢喜心 · 谈谈我在小公司做会计的工作经历(firm) (2012-6-2) KatnissEverdeen
· 想吃北京烤鸭了,于是自己动手了 (2007-6-25) jintangtang · 行路走四方—— 爱他,就伴他走四方! (2014-2-4) 黄老师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查看: 4180|回复: 62

[其他信息] 大陆去年汽车新车销量超3000万,约为美国,加拿大,欧盟,其他欧洲国家,俄罗斯,澳大利亚,新西兰销量之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5-3 21:2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技术控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技术控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开始有一点震惊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24-5-3 21:3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woody81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woody81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奇葩的汽车强制报废政策

发表于 2024-5-3 21:3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技术控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技术控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woody81 发表于 2024-5-3 21:30
奇葩的汽车强制报废政策


15年,60万公里?之后需要年检,也不算太奇葩吧

发表于 2024-5-3 21:3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plainbbs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lainbbs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以前保有量小,自然容量大,但很快会饱和的

发表于 2024-5-3 21:4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技术控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技术控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plainbbs 发表于 2024-5-3 21:34
以前保有量小,自然容量大,但很快会饱和的


往前看,这么多年每年都两千多万,大概再过不用多少年就会饱和了

发表于 2024-5-3 21:5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技术控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技术控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三口之家一辆车,五口之家两辆车,差不多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24-5-3 21:5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whinger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whinger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5年前回中国看到路旁及小区里到处都是停的车就已经有点震惊了。

发表于 2024-5-3 22:01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anquandiyi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anquandiyi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人均收入上升,车价下降,尤其是国产车的性价比很高,买车的人自然就多了,就是大城市停车设施跟不上,毕竟绝大多数中国城市在规划的时候并没有考虑这么高的汽车拥有量

发表于 2024-5-3 22:1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BruceHuang358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BruceHuang358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如果按照日本的人均保有量,中国汽车存量还要翻倍呢。还要3000万连续卖好几年。然后稳定在2000万。
不提美国了,不指望保有量能那么高。

发表于 2024-5-3 22:47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7jf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7jf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还有6亿月收入不足1千的人口,应该都还没买车吧,这不都是以后潜在的销量吗?
什么?国产车如此便宜还买不起?可以推出初次购车低息贷款呀。

发表于 2024-5-3 23:0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技术控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技术控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7jf 发表于 2024-5-3 22:47
还有6亿月收入不足1千的人口,应该都还没买车吧,这不都是以后潜在的销量吗?
什么?国产车如此便宜还买不 ...

不可想像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24-5-3 23:1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技术控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技术控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技术控 于 2024-5-3 23:19 编辑
BruceHuang358 发表于 2024-5-3 22:15
如果按照日本的人均保有量,中国汽车存量还要翻倍呢。还要3000万连续卖好几年。然后稳定在2000万。
不提美 ...


日本很多微型车,外面看好小的,感觉美国或中国那一辆车才算一辆标准的车,都喜欢买大车嘛,欧洲路上的车平均尺寸都实在太小了。说笑了。不过你讲的有一些道理。但从另一角度看,城市越是高层住宅密集人均保有量越低,可能有这么一层关系,像纽约曼哈顿、香港人均保有量都很低,甚至只有大陆人均的一半左右,可能是和曼哈顿香港车位不够,道路资源紧张,车牌和各种开销太高了都有关系。而中国的城市又是CBD外面很远还都是密集高楼模式,公交又特别发达,人均保有量会受不小的负面影响。大陆汽车市场离饱和可能不是很远了,到那时销量就会下降了

发表于 2024-5-3 23:4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BruceHuang358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BruceHuang358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技术控 发表于 2024-5-3 23:16
日本很多微型车,外面看好小的,感觉美国或中国那一辆车才算一辆标准的车,都喜欢买大车嘛,欧洲路上的车 ...

中国大都市 不会走香港 新加坡那条道路,中国的想象空间太大了,其次中国的大都市地域也更辽阔,目前其实很多城市地铁公交这种基建上座率都很难看了,归根结底还是中国的房地产没有像香港 新加坡那么高的容积率,继续弄基建效益也不会太好。未来大概率会走郊区开车 CBD公共交通结合的方式。

正如你说的,中国在基建上有后发优势,大家都可以放肆的开大车,开好车,如今中国造车也上来了,中国政府应该也不会轻易放弃这个优势了。

发表于 2024-5-4 01:2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技术控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技术控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技术控 于 2024-5-4 01:28 编辑
BruceHuang358 发表于 2024-5-3 23:46
中国大都市 不会走香港 新加坡那条道路,中国的想象空间太大了,其次中国的大都市地域也更辽阔,目前其实 ...


中国的城市是建的太高太大,基建也是又多又大型,一个二三线城市基建都要超过纽约市还是芝加哥市了,高层住宅体量又太过庞大,可能早已多过中国这么点的人口刚需了。而城市地铁巴士线路太多班次也多,跨省也有高铁动车,像滴滴打车的平台又有很多,可能只要错开高峰要什么车型也都能打的到,给钱就是了,比起欧美打的也很便宜,已经没有什么必要自己开车了

发表于 2024-5-4 08:1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wusuoweil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wusuoweil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油车逐步被电车汰换

发表于 2024-5-4 08:16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chn217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chn217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中国在很多领域的产量都占世界绝大多数
稀土
光伏
锂电池

台湾的高端芯片(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24-5-4 09:2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nvy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nvy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woody81 发表于 2024-5-3 21:30
奇葩的汽车强制报废政策

日本也有强制报废政策。

发表于 2024-5-4 09:31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7jf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7jf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还得有外蒙的畜牧产品,远东西伯利亚的林产品,朝鲜的泡菜等。(外蒙、远东西伯利亚、朝鲜也都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发表于 2024-5-4 09:4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Eric008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Eric008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人口总量在那放着

其实人均还是比不了澳洲

发表于 2024-5-4 10:3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cwb1000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cwb1000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技术控 发表于 2024-5-4 01:26
中国的城市是建的太高太大,基建也是又多又大型,一个二三线城市基建都要超过纽约市还是芝加哥市了,高层 ...

这点我同意 这次回去都是叫滴滴。不长途旅行的话,很多时候确实没必要买车

发表于 2024-5-4 11:1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csk123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csk123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技术控 发表于 2024-5-3 23:16
日本很多微型车,外面看好小的,感觉美国或中国那一辆车才算一辆标准的车,都喜欢买大车嘛,欧洲路上的车 ...

这不一定的,其实中国的公共交通非常发达都市地带买车的真实需求并不高,但是大部分车辆肯定是都市地区人口消费的。感觉原因之一是也许受到了资本的鼓励,那里普遍认为结婚需要有房有车,乃至于好多人买了车却难得开几次,车库里放着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24-5-4 13:2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imonyou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imonyou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woody81 发表于 2024-5-3 21:30
奇葩的汽车强制报废政策

家用车没有强制报废啊,只是需要半年年检而已,而且就算一年3万公里, 15年夜45万公里了也到了该换车的时候了啊

发表于 2024-5-4 13:3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paulaxi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aulaxi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的确,中国有底气说遥遥领先。

发表于 2024-5-4 13:42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xiaolong01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xiaolong01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只要产地是中国,就算中国产的,这个比例也占据了一部分。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24-5-4 14:0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hyangyi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hyangyi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小县城也会堵车了, 可以想象电车的普及率,

2019年度勋章

发表于 2024-5-4 22:3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uperdigu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uperdigu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xiaolong01 发表于 2024-5-4 13:42
只要产地是中国,就算中国产的,这个比例也占据了一部分。

是的

https://twitter.com/TroyTeslike/status/1786727718660247840
欧盟委员会计划将从中国进口汽车的关税从10%提高到约30%。这项措施可能在本月或下月宣布。预计这将影响每年从中国到欧洲的大约100,000辆Model 3汽车的进口。

理想情况下,Giga Berlin应该开始生产Model 3和右驾驶Model Y。目前,它为欧洲生产所有Model Y,除了每年大约40,000辆销往英国和爱尔兰的右驾驶Model Y。

换句话说,Giga Berlin需要将其生产量从每年200,000辆Model Y增加到340,000辆Model 3/Y。

美国对从中国进口的汽车征收27.5%的关税。这些关税旨在保护国内汽车生产,免受比亚迪等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的影响。
认知决定命运。异议并非敌意。质疑不代表恶意。我的观点当然可能是错误的。
舆论自由是现代文明的基石。舆论管制:为了预防男性强奸而直接阉割。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24-5-5 07:31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vch801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vch801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技术控 发表于 2024-5-3 21:34
15年,60万公里?之后需要年检,也不算太奇葩吧

这个只针对营运车辆,包括滴滴等。
有的人很酸

发表于 2024-5-5 08:28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Edennsw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Edennsw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技术控 发表于 2024-5-3 21:34
15年,60万公里?之后需要年检,也不算太奇葩吧

你还要解释?奇葩的是那些人而已

发表于 2024-5-5 08:5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jacent5588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jacent5588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vch801 发表于 2024-5-5 07:31
这个只针对营运车辆,包括滴滴等。
有的人很酸

运营车辆,包括网约车是8年,60万公里报废

发表于 2024-5-5 09:2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Byronbay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Byronbay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这种统计 中国很吃亏

日本的海外国土是本国的9倍 海外工厂的产能是本土的数十倍 本土工厂就基本只供本土 一统计 海外工厂的’过剩产能‘就体现不出来 不戳人眼球 闷声发了大财

中国车厂要好好学习啊 跑去欧洲高调办个车展 钱还没赚呢 回来路上就被一顿揍 开厂子还是要低调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