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精华好帖回顾

· 亲历墨尔本的拍卖会 (2009-5-3) Crazynumber · Lanshan:瑞典味道之六-公主蛋糕 Princess Cake (2011-9-26) lanshan
· 一人一首经典名曲MTV系列之80年代篇 (上) (2008-10-25) zmzhu · 艳丽悉尼---摄影大拼盘 (2010-6-16) sinkai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楼主:auzhangsanfeng

是不是不用送孩子回国学习了?转6PARK贴 哈佛终身教授:说中国学生基础好是自我麻醉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2-3 20:5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老麦客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老麦客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cydzzj 发表于 2014-12-3 21:37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啊,我自己都接受不了的地方,怎么能让娃去受苦    ...

同意, 不想让孩子再受那份苦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4-12-3 20:5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coeur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coeur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老麦客 发表于 2014-12-3 21:54
还有那个黄石一中 ?

不想让孩子再受那种罪了,  成绩好坏并不是人生的全部 ...

还不是被逼的。。。人多,不争不行啊
我喜欢同班的静静,从出生那天就喜欢。至于谁是静静的班主任,只会影响我偷看静静的方式,而决不会削减我对静静的爱。

发表于 2014-12-3 21:0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bluewindsdd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bluewindsdd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发表于 2014-12-3 21:0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coeur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coeur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rachelwang528 发表于 2014-12-3 21:54
不光衡中这样吧?所有的高中都很恐怖,我亲戚的孩子没能进衡中,后来上了另一省重点,每天不到11:30睡不 ...

说到这儿,我特佩服我一初中同学,高中读了5年,参加了3次高考。。。
我喜欢同班的静静,从出生那天就喜欢。至于谁是静静的班主任,只会影响我偷看静静的方式,而决不会削减我对静静的爱。

发表于 2014-12-3 21:0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老麦客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老麦客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coeur 发表于 2014-12-3 21:57
还不是被逼的。。。人多,不争不行啊

只有这里不被中国人占领, 华人在这里混口饭吃还是容易的。 如果孩子本身能力够强, 那就更不用担心了。

2017年度勋章

发表于 2014-12-3 21:01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rachelwang528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rachelwang528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老麦客 发表于 2014-12-3 21:55
同意, 不想让孩子再受那份苦了。

我亲戚的孩子恰恰是孩子特想去衡中,一是可以住校远离父母,而是他很向往衡中的所谓军事化管理的方式。他父母因为有想送孩子出国的想法倒是对衡中不那么感冒。(他爸也是衡中校友)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4-12-3 21:0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老麦客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老麦客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rachelwang528 发表于 2014-12-3 22:01
我亲戚的孩子恰恰是孩子特想去衡中,一是可以住校远离父母,而是他很向往衡中的所谓军事化管理的方式。他 ...

这样的孩子如果去kings school, 可能他会喜欢, 那里有点半军事化管理。而且离父母够远了

发表于 2014-12-3 21:0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老麦客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老麦客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coeur 发表于 2014-12-3 22:00
说到这儿,我特佩服我一初中同学,高中读了5年,参加了3次高考。。。

要说混, 在澳洲可能教授真的不如卖茶叶蛋的。做水管工家里有法拉利的也就澳洲才有吧。

发表于 2014-12-3 21:0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kksp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kksp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丘成桐说了半天就是想证明美国好的学校或者好的学生不比中国一般的学生差

中国学生的数学与国外学生的数学相比到底怎样
这个大家都是有所闻有所见的

一边说数学是重要的基础学科一边说中国的学生基础不好摆明就是自己打自己嘴巴
当然如果要中国留学生和美国本土学生都拿英文比表达能力的话,那是他赢了

发表于 2014-12-3 21:1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coeur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coeur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老麦客 发表于 2014-12-3 22:07
要说混, 在澳洲可能教授真的不如卖茶叶蛋的。做水管工家里有法拉利的也就澳洲才有吧。  ...

其实,我真的认可蓝领高工资,技工也是技术,对吧。更何况确实挺辛苦。。。哪儿像国内,很多技术工人都断档了。。。好的冻干技师,全国就那么几个,而且是后继无人啊
我喜欢同班的静静,从出生那天就喜欢。至于谁是静静的班主任,只会影响我偷看静静的方式,而决不会削减我对静静的爱。

发表于 2014-12-3 21:2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maxiaoc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maxiaoc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人家老丘说的也对啊,美国数学尖子的水平是与中国尖子差不多。
只不过对于数学一般的学生来说,课程安排就宽松许多,不象中国,不想学也得学。
事实上,对于不打算从事数理,工程等方面的人士来说,学那么多用不到的,确实浪费时间,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4-12-3 21:2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老麦客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老麦客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coeur 发表于 2014-12-3 22:13
其实,我真的认可蓝领高工资,技工也是技术,对吧。更何况确实挺辛苦。。。哪儿像国内,很多技术工人都断 ...

如果有技术, 其实是不辛苦的, 也是用脑子吃饭。比如锁匠, 脑子不好是做不好的, 这种行业是垄断性的。 没有人抢生意, 如果勤快点, 周末挣双分, 又是现金, 想不发都难。

国人觉得不读大学怎么行, 最好是master,/phd, 去大学看看吧, 读master的大部分是中国人学生为了那身份, 读phd的是中国或者是伊朗啥的, 为的是那份不交税的工资。 国人好像有种定向思维, 读大学, 找份office工作才是正道。。。

发表于 2014-12-3 22:1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大小摩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大小摩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教育是有差异,所以出来也有差异。不可能个个都天才。

发表于 2014-12-4 07:3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一辉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一辉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老邱说的是好学生,你基础再好,为啥发明创造都是欧美的,咱们只能山寨呢?儿子学校有老爱因的名言,
imagination much important than knowledge, 只能考试,说明不了啥

发表于 2014-12-4 08:1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morelander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morelander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Gaucho 发表于 2014-12-3 21:34
这位丘成桐教授人品一直如此。
格里戈里·佩雷尔曼发表了和陶哲轩一起获菲尔茨奖的解决庞加莱猜想的论文 ...

很想知道你的“指控”出自哪里,我百度了好一番似乎都没有相关的信息。谢谢

发表于 2014-12-4 08:2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zxie8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zxie8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coeur 发表于 2014-12-3 19:28
作息表如下:
5:30起床
5:45早操

这个时间表就是我们以前的生活啊~~~~一样一样的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4-12-4 08:2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coeur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coeur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zxie8 发表于 2014-12-4 09:27
这个时间表就是我们以前的生活啊~~~~一样一样的

是啊,大家高三都是这么炼狱炼出来的
我喜欢同班的静静,从出生那天就喜欢。至于谁是静静的班主任,只会影响我偷看静静的方式,而决不会削减我对静静的爱。

2010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4-12-4 08:3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魔头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魔头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魔头 于 2014-12-4 08:39 编辑
coeur 发表于 2014-12-3 19:48
光看清华不管用,清华北大这种学校的录取线,直接跟当年各省份的招生名额挂钩!全国各省份,录取线差别都 ...


得了吧。我们那会同校一mm,家长下乡,照顾孩子占了北京的指标高考,550 就上了北大,我们本校的650 都挤不进北大,一样的考卷,评分标准,大家都醉了。

还有占了海南,青海,吉林指标的,那也是轻松进本来差很多分数的学校

发表于 2014-12-4 08:3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Kaixinhm888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Kaixinhm888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coeur 发表于 2014-12-3 19:28
作息表如下:
5:30起床
5:45早操

这个残忍的~~~我们小时候读书好像没那么痛苦。

发表于 2014-12-4 08:4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Kaixinhm888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Kaixinhm888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豆汁小鼓 发表于 2014-12-3 20:54
我大学寝室有个衡水的,不知是不是那个一中的,什么都不知道跟外星人一样。有次我拿泳衣去游泳,她问游泳 ...

哈哈哈,太有画面感了

发表于 2014-12-4 08:4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coeur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coeur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魔头 发表于 2014-12-4 09:36
得了吧。我们那会同校一mm,家长下乡,照顾孩子占了北京的指标高考,550 就上了北大,我们本校的650 都挤 ...

海南青海就别提了。我那届,有个青海的,她告诉我,她们的重点线不到400分!!!!

清华北大的录取线,跟当年在某一省的招生名额有很大关系。比如说是600分录取,如果全省只要30多个,再有几个保送的。那么没门路的650也进不去!至于那个550进北大的,看啥专业吧,考古啊,博物馆管理啊。。。550录取一点不稀奇
我喜欢同班的静静,从出生那天就喜欢。至于谁是静静的班主任,只会影响我偷看静静的方式,而决不会削减我对静静的爱。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2010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4-12-4 08:4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魔头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魔头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整天都有人跳出来说中国基础教育不好,看看澳洲teenager 连20刀以内加减法都口算正确率低于20% 也是醉了。 反正小小说了,澳洲注重数学,不是算数。咱真不知道这澳洲注重的数学体现在哪里了,全民数学好于中国是好在了哪里。 是不是又要找数据来说按照人口比例,数学拿奖的比例最高啊

发表于 2014-12-4 08:5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老麦客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老麦客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coeur 发表于 2014-12-4 09:43
海南青海就别提了。我那届,有个青海的,她告诉我,她们的重点线不到400分!!!!

清华北大的录取线, ...

这可能也是某种不公平吧, 人好像生下来你的命运已经被决定了。现在这种现象好像更严重了。只能说生长在澳洲的孩子们太幸运了

发表于 2014-12-4 09:0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fhjp01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fhjp01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对于丘成桐教授反覆强调的这句话::“对于中小学生来说,语言、数学、写作是三门最重要的功课”, 希望来澳洲不久的父母们好好地保存起来。
作为在中国,新西兰和澳洲教育(大学, 中学, TAFE)行业混了20 多年的家庭,我们以为这个短短的一句话,总结的非常到位。
要完全理解丘教授关于基础教育理念,不是我等这些凡夫俗子能完全做到的。
抛弃已经根植在我们思维中的应试教育是一件很难的事情。需要大家 Open mind 的同时,深入理解东西方文化和教育的差距(别)。在不抛弃我们东方教育的长处的同时,尽最大地努力吸收西方教育的精髓,真正做到洋为中用,中西融合。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4 收起 理由
flora.zhou + 4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教育: 一半是科学,另外一半是艺术。与孩子共同成长是人生的一大乐趣!再加一句: 分享是一种快乐。 [img]http://www.oursteps.com.au/bbs/static/im

发表于 2014-12-4 09:0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西米的晴天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西米的晴天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西方的教育,从小学开始就训练小孩子的表达能力,无论语言和文字的技巧都得到良好的训练。一般来讲,受过这种训练的孩子都能够毫无困难地在集会中表达自己的想法和科研的成果

这不就是说西方人普遍比较会吹牛么。。。

发表于 2014-12-4 09:21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星辰大海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星辰大海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陶哲轩也拿菲尔兹奖吧?不算华人?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4-12-4 09:2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coeur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coeur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老麦客 发表于 2014-12-4 09:53
这可能也是某种不公平吧, 人好像生下来你的命运已经被决定了。现在这种现象好像更严重了。只能说生长在 ...

这种户籍制度不公平的不止是高考,还要医疗、养老。。。没见现在一个北京户口也卖到好几十万人民币
我喜欢同班的静静,从出生那天就喜欢。至于谁是静静的班主任,只会影响我偷看静静的方式,而决不会削减我对静静的爱。

发表于 2014-12-4 09:2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flora.zho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flora.zho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fhjp01 发表于 2014-12-4 10:01
对于丘成桐教授反覆强调的这句话::“对于中小学生来说,语言、数学、写作是三门最重要的功课”, 希望来 ...


中西教育的差距,不说差距吧,差别到底在哪里呢?我一直在思考,但是没有很好的总结和答案。。。我能听听您的想法么?

发表于 2014-12-4 09:3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老麦客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老麦客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coeur 发表于 2014-12-4 10:25
这种户籍制度不公平的不止是高考,还要医疗、养老。。。没见现在一个北京户口也卖到好几十万人民币 ...

早知道先把那个户口卖了在出国了

发表于 2014-12-4 09:4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fhjp01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fhjp01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flora.zhou 发表于 2014-12-4 09:27
中西教育的差距,不说差距吧,差别到底在哪里呢?我一直在思考,但是没有很好的总结和答案。。。我能听 ...

这个话题很大,也有很多的答案。
简单的来说,个人以为中国目前的教育模式以培养专才为主。比如 中国(大部分)人的教育理念是比较向考试成绩看齐的,分工科理科之类的(最近终于看到改革了,好事!)。这些都是一个目的,培养孩子成为一颗革命的螺丝钉
西方的专才教育没有那么突出。尤其是美国的名校本科教育,以通才教育为主。简单的理解 包括我们经常讲的小学阶段的素质教育,中学阶段的基础知识及学习能力的教育,大学阶段的世界观形成的教育等等。他们的专才教育从研究生阶段才算开始。
这些观念和思维方式,会极大地影响到父母对孩子在小学和中学阶段的教育实施。
大家可能都知道悉尼的OC班级里面,精英学校里面大多数是华人,韩国人和印度人。而聪明的洋人都哪儿去了呢?

我们家长看到的教育的结果都是硬指标,比如最后的 Atar成绩,多少当了医生,多少考上Law之类的。后面呢?
小总结一句话,应该以培养大写的“人” 为教育的目的,而不是小写的“技能(含成绩)”为最终的结果
教育: 一半是科学,另外一半是艺术。与孩子共同成长是人生的一大乐趣!再加一句: 分享是一种快乐。 [img]http://www.oursteps.com.au/bbs/static/im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