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精华好帖回顾

· 问世间情为何物?经曰:废物。 (2005-12-22) 清风浅韵 · X-Trail 墨尔本团购(后续购买和service请先阅一楼). (1% finance, 不过价格涨了, 想买的最好组个小队伍) (2012-5-3) cloudaus
· 墨尔本东区/东南Bayside两栋普通房产18年来的价位变化 (2007-12-16) villa · 偶的面试进行时。。。36楼终于找到工作啦! (2007-5-2) 安安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楼主:swordmich

[NSW] 用妈妈的眼睛记录孩子的校园生活——私校中学篇(十二年级的更新:511)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2-10 12:5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cl007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cl007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flip 发表于 2020-11-22 22:57
****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

公校课程设置和课外活动安排也都是楼主说的这样吗?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2019年度勋章

发表于 2022-2-11 19:1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dondo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dondo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swordmich 发表于 2022-1-4 14:20
谢谢 dondon 的真诚交流。我们学校对于数学学科和高考的关系并没有明说。我想可能是有HSC和IB两种考试形 ...

我跟我女儿聊天,全程都用中文,因为我用中文比较舒服,她用英文回复,我们是可以很畅快交流的。。
但是很多中文典故,需要用白话文来解释。比如今天我解释了孟母三迁的故事。。
我家孩子也是对语言不感冒的,具体说她学习象形文字比较有问题,小学念了5年周末中文学校,风里来雨里去,还是没过去识字这个坎。。我估计她现在认识200多个字吧。最多时候能认识600多个字,但是无法阅读。。
7年级选了中文课,因为中文程度还不错,被分在了中文母语班,结果班里大半都是半道从中国过来的小孩,每次考试都垫底,8年级就彻底放弃了。。

但我觉得等她大了想再次学习中文,应该很快就捡起来了,毕竟听不是问题。。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3 收起 理由
swordmich + 3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2-2-20 12:17 |显示全部楼层

用妈妈的眼睛记录孩子的校园生活——私校中学篇(349

此文章由 swordmich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wordmich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dondon 发表于 2022-2-11 20:16
我跟我女儿聊天,全程都用中文,因为我用中文比较舒服,她用英文回复,我们是可以很畅快交流的。。
但是 ...


关于中文的学习,我最近也一直在思考。当阿森还是几岁小朋友时,我就听到周围所有的华人都这么跟我说:华人的孩子一定要学中文(这里省略学中文的好处一万字,包括机会更多、以后可以回中国发展等等)、华人的孩子中文不可能不好的,反正这后来都成了华人圈里的政治正确和鄙视链了。就是如果你孩子中文不好,你在朋友面前都抬不起头来。

后来我发现这不是绝对的,华人孩子真的可以中文不好。那我就开始思考为什么华人孩子中文必须好呢?当然我们都知道在英语国家长大的移二代要是能讲一口流利中文、甚至会读会写有什么好处,但是中文不好的原因是什么?正如我上面所说的,这成了华人圈里的政治正确,就是如果你们两夫妻是纯中国大陆移民,在这里生的小孩要是中文达不到流利对话的程度都是你们教育的问题。因为这个原因,我从小也是很注意教阿森中文的,教他认字、读中文故事书。我唯一没有做的事情是送他去中文学校,我们家亲戚就是在那里教书,我很清楚那种教法,最不希望的就是孩子因为去中文学校而变得讨厌中文。随着阿森长大,我发现他没有讨厌中文,但中文真的越来越不好了。以前有人提议说,规定孩子在家必须说完整的中文句子,不说中文就不跟他说话。我发现这并不是我想要建立的亲子关系,遂放弃。总结一下学习中文失败的原因:我作为家长英文好,孩子知道我听得懂,自然会选择比较不费劲的交流方式;没有跟老人一起住,孩子没有不得不说中文的理由;家里没有也不看中文电视;不过说到底,还是孩子本身的资质,对语言不敏感,对中文没有领悟力。学好中文,其实是跟学弹琴、打球一样,也是一项才能,有些移二代中文好,是因为他们有中文的才能,而我要接受的就是自己儿子没有这项才能。人有千千万万,肯定不是每个移二代的孩子都必须有或者一定有这项才能。孩子中文不好完全没必要鄙视,家长也不必认为自己要承担责任和别人的责备,毕竟我自己的孩子,我爱怎么教都行。

至于中国文化的传承,我不认为只有会说中文才叫传承、才能传承。文化的根是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小到我不舒服的时候要喝热水、他扭到手涂个破痛油,都是华人的印记。孩子长大了,跟我们谈论的话题早就超出了“今天喜欢吃什么?”的范围,涉及到各种历史政治和时事要闻,跟他们谈话的时候我们其实都夹带私货,表达自己的观点,有些他赞同、有些反对,意见不一致也完全没关系。也是因为如此,阿森非常认同自己的华人身份,这一点不会因为他中文说不好而改变。

评分

参与人数 3积分 +7 收起 理由
dreamliner + 2 感谢分享
gter8009 + 2 偶对你的景仰如滔滔江水
Yueliang123 + 3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2-2-20 12:3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wordmich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wordmich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swordmich 于 2022-2-20 18:42 编辑


新学年阿森十年级,也就是成为高一学生了。

首先感觉到学业方面要求高了:1.作业按时完成,请假也要做作业,没交作业课后要留堂,晚交扣分;2.抄袭作业扣分;3.老师不会追着学生屁股后面催作业,三次晚交或者漏交出警告信,后果可能是这门科目修不完,或者影响高中成绩。7-12年级每天都有课后作业答疑的环节,可以去图书馆问问题。数学:除了课后答疑,还发了将来的学习侧重和路径。从八年级开始,数学每年都有尖子班一个,加强班两个,普通班六个,如果十年级的数学是在尖子班或者加强班,高考时,HSC 学生可以选择考3U、4U 或者 Advanced 数学,IB 学生可以选择考数据分析(AA)HL 和 SL,以及数学应用(AI)HL.

俱乐部:退出了辩论和话剧社,但保持参加乐团、合唱团、军训、戏剧和音乐剧。运动:继续保持轻松玩玩的心态打篮球和排球,不再追求校队了,因为身高实在没有什么优势。在九年级这一年里面,虽然阿森明显发育长高了,但同学们长得更高,普遍185-190+。学校已经开始给十年级的学生传达升学就业的信息了,每隔一两个星期就开一次小会,升学指导老师主持,时不时请大学在校学长回来客串讲讲自己的经历。

人际关系:朋友固定了,朋友圈分多层次,有关系非常好的,就是喜欢在一个班上课、课间一起玩,许多体育和课后活动都参加一样的社团,甚至在同一个队伍里,放假或者周末要约在一起出去玩一起打游戏;其次的是熟人、聊得来的人,多数是在同一个导师领导下,或者有一两个班级社团重叠,再次就是点头知交了。有趣的是同一个小学升上来的同学,全都是属于后两类。

种族:跟白人、华人还是黑人、土著人、越南人、印度人一起玩,做朋友,不是什么值得家长大惊小怪的现象了。他们其实玩不玩在一起完全是看是否玩得来,并不是看肤色的。跟阿森说起这个问题,他说,大家虽然肤色不同,但人都是一样的啊,白人也并没有比华人长得更帅,主要还是看这个人本来的外貌是怎样,不是因为他是白人,就比华人帅(的确见过学校里外貌长得挺帅的土著人和印度人)。如果你想说,白人的肤色比华人白,所以好看,也不是那么绝对,因为很多白人根本就不白啊,而华人的肤色也不是黄,是小麦色嘛!所以他觉得一元化崇尚白人是很奇怪的想法。

可爱的高一生:认为自己大了,穿着上需要在后辈中显示优越感;十年级的校裤颜色跟7-9年级不一样,领带的样式也有点不同。原本学校在开学这几个星期对着装没管那么严,说学生可以不戴领带,结果他们大多数十年级学生还是戴的,因为可以在低年级学弟面前耍威风,彰显自己高年级的地位。原本前两年很害怕老师,许多事情战战兢兢不敢做,现在胆子大了,会尝试挑战一下老师和教职员工的界限;对女孩子很有兴趣,津津乐道,跟女孩子跳个舞,群里就炸开锅,老打听什么名字呀?长得漂亮吗?

除了不让家长进校园之外,所有对学生的要求都跟两年前没有疫情时一样了,我们也是每天小心翼翼地上学。我心里是害怕的,但是没有在阿森面前表现出来,最多是跟他耳提面命地说上车要消毒手。开学前曾经问过他,觉得政府按时开学的政策如何?应不应该去上学?他说病例这么多,不应该;也不介意继续在家上网课。但是既然学校正常开学,他也不介意回归校园,主要是不想落单。私校里没有多少家庭是担心新冠不送孩子回学校的,大概还是舍不得交掉的学费吧!当然我觉得家长们其实也很小心的,大概不会明知道孩子阳性还送回学校上课,现在也只能相信家长们的人品了。幸运的是两个关系最好的朋友(形影不离那种)放暑假的时候都染上了,所以回来上学的时候也算是有了天然抗体,反而不容易在近期再得病。其中一个最近这两天姐姐阳性了,在群里大骂,说她害他们全家要呆在家里隔离,害他不能上学、作业没法按时交、害他哥大学缺课一周、害他妈要隔离两周......后来发现原来他近期(28天内)得过新冠的话就不用再隔离了,而且全家都测试阴性,于是又高高兴兴地来上课了。

评分

参与人数 5积分 +22 收起 理由
mirrorle + 4 感谢分享
lzy + 4 感谢分享
viviancn + 10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2-2-20 14:3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vienna0126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vienna0126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lz能坚持记录这么久,对孩子的教育耐心程度可想而知.俗话说,孩子就是家长的影子,以后肯定不简单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2 收起 理由
swordmich + 2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2-2-20 16:14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wordmich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wordmich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vienna0126 发表于 2022-2-20 15:38
lz能坚持记录这么久,对孩子的教育耐心程度可想而知.俗话说,孩子就是家长的影子,以后肯定不简单 ...

不不,太过奖了。他就是个普通孩子。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3 收起 理由
Yueliang123 + 3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22-2-20 19:16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david72s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david72s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孩子活动很多啊!真心不错。现在还能多一些活动,到了11、12年级恐怕又要砍一些节目了。我家也是十年级,刚刚知道下午要去图书馆解答,上课做笔记。真是差距很大啊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3 收起 理由
swordmich + 3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2-2-21 06:22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wordmich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wordmich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david72s 发表于 2022-2-20 20:16
孩子活动很多啊!真心不错。现在还能多一些活动,到了11、12年级恐怕又要砍一些节目了。我家也是十年级,刚 ...

对哦,记得跟你家老大同年呢!

发表于 2022-2-21 16:4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wyjscdc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wyjscdc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wyjscdc 于 2022-2-21 17:49 编辑

谢谢作者,记录得真详细。
参加乐队可以帮助小朋友社交。想请教一下,如果参加学校乐队,一般会有什么乐器可以选择啊

发表于 2022-2-21 16:4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wyjscdc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wyjscdc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wyjscdc 于 2022-2-21 17:51 编辑

我们还在国内,平时练钢琴,但是水平很一般。
娃社交比较弱,想提前学个乐器帮助他能够加入到一个合适的团体中,有朋友

发表于 2022-2-21 19:45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wordmich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wordmich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wyjscdc 发表于 2022-2-21 17:48
我们还在国内,平时练钢琴,但是水平很一般。
娃社交比较弱,想提前学个乐器帮助他能够加入到一个合适的团 ...

你们家孩子几岁啦?如果想加入乐团帮助社交的话,什么乐器都可以的,就按孩子感兴趣的挑一个,弦乐、管乐都可以。钢琴除非顶尖,否则基本上没有机会在乐团中表现哦!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3 收起 理由
Yueliang123 + 3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22-2-21 22:13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vivianc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vivianc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swordmich 发表于 2022-2-20 13:37
新学年阿森十年级,也就是成为高一学生了。

首先感觉到学业方面要求高了:1.作业按时完成,请假也要做作 ...

对于小学同学属于后两类觉得有点意外,不都说小学情谊深吗?

不过想想自己最好的朋友,也是中学时代认识的,不是小学同学。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2 收起 理由
swordmich + 2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2-2-22 12:19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wordmich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wordmich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viviancn 发表于 2022-2-21 23:13
对于小学同学属于后两类觉得有点意外,不都说小学情谊深吗?

不过想想自己最好的朋友,也是中学时代认识 ...

没错,是这样。他在中学碰到了跟自己志趣相投、性格也合拍的朋友。不过也看人和缘分,有些同学之间就是从小学一直到现在都是好朋友。可能阿森没有这个机缘遇到吧。小学直升中学,跟七年级进中学只有一点细微的差别,就是他在学校里认识很多的人,除了自己同级的,还有往上几届的学长、往下几届的学弟基本上都因为来自同一个小学而有或多或少的交情,有些交情好些是因为大家从小一起经历过许多有意思的事,现在过了七八年偶尔会提起,觉得挺有意思和有亲切感。不过这种差别具体到个人,我也不知道会对一个人的人生经历有多大的影响,这个真是无法量化的东西。

比如他们四五年级的时候曾经有十个八个同学被老师带出去参加活动,现在还能在网上找到当时的合照。有一次不知道谈起什么话题,有同学突发奇想找出来大家一起看,不管是当事人还是七年级新来的同学,都觉得有趣,因为大家都还在这个学校里,能找到对照的原型,样子跟小时候没差太多,就是小号尺寸,很可爱。还有阿森小学五六年级是在篮球A队的,当时的队友现在一部分去了校队一二队当候补,一部分在同龄队里当A队主力,就他下降到同龄三四队去了,因为身高发育赶不上人家(哭),但有一两个当时的队友现在跟他关系还很好(就是归在熟人那一类)而且迷之认为阿森篮球打得好,也许是以前小时候一起打球的记忆太强烈了吧!阿森自己也觉得小学一起打球并且赢一个赛季的经历是非常美好并且值得回味的回忆。当然反过来,也有从小就认识然后一直讨厌的人,这时候就觉得对方像牛皮糖、甩也甩不掉;还有相看两相厌,见了辣眼睛的,那是能不接触就不接触。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3 收起 理由
Yueliang123 + 3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2-2-22 16:3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wordmich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wordmich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突然想到篮球。我们从小打篮球,所以对篮球的体会会深一些,但以此类推大概别的运动也差不多。我原来一直不大理解为什么篮球教练教战术很少,特别是打什么位置,现在都十六岁了,在A队还是没有定下来,好像都是自己想打什么就什么,更不要说下面的队了。比如我觉得这个人一米九几的个子就该打中锋,他偏偏要去做三分投手,但是他又投不准。教练也不发表意见,随他去。后来我想了一下,觉得可能中学生的教练和职业球队的教练考虑问题的角度不同,也跟俱乐部教练不同。篮球这种运动其实第一要素就是身高,技术技巧可以练、战术战略配合也可以打磨,但身高是跟基因相关,不是靠努力就能改变的。而中学生发育有快慢,什么都还没固定,如果太早就定下来一个孩子打什么位置,他就只练这个位置的技巧,到时长不高或者突然长太高,那个技巧可能变成用不上,而孩子成长也就那么几年,说不定错过了就没办法把另一个位置的技巧练回来了,会不会反而把孩子练废了?当然我这也是瞎猜的理论,反正中学生是很难达到世界顶级的水平。这十年来,拿到美国二三流大学奖学金去读书兼打球的学长我看着是有不少的,不过别说进NBA, 就是澳洲本地职业联赛 NBL 都没看到能进得去的,搞体育真的是一条困难重重的道路。

每个校队会有专门的教练带领,比赛的时候教练通常都穿得跟俱乐部总教练似的,带着球员们上场,看着就有一股气场,又让我有“男儿当入樽”或者“足球小将”的即视感,哈哈。下面的队伍全部都是玩耍性质,教练基本都是毕业的师兄,比如今年阿森的教练就是去年的毕业生,也是学校的大队长和篮球队队长,也是小学时候就认识的师兄,所以大家都很熟。上星期跟另外一个男校打比赛,阿森说对方学校的队员坐在场下时,嘴巴不干不净的说个不停,目的是干扰他们,他们想如法炮制怼回去,师兄就说:boys, we don't do this. We're better than them. 我觉得很欣赏,他估计自己在篮球队的时候,教练和他的师兄也是这么教育他的吧?有时会想,每个学校的风格都不同,这些精神内核是不是就是通过一届一届的孩子就这么传承下来的?

评分

参与人数 2积分 +6 收起 理由
Yueliang123 + 3 感谢分享
JoyBooklover + 3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2-2-22 16:3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wordmich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wordmich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之前说到他们对女孩子很有兴趣,阿森给我看他跟同学关于女孩子的聊天记录,觉得好好笑哦,尤其是那个表情包!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3 收起 理由
Yueliang123 + 3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2-2-23 08:19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kc_zha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kc_zha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想请教阿森妈怎么看待男校转换成混校的议题。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1 收起 理由
swordmich + 1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22-2-23 09:00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wordmich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wordmich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kc_zhang 发表于 2022-2-23 09:19
想请教阿森妈怎么看待男校转换成混校的议题。


我没啥意见啊,觉得挺好。不过就算男校变成混校,也是很多年以后的事情,阿森肯定是赶不上趟了。如果将来变成混校我觉得更好,因为如果孙子孙女要上学的话就不用分开两个学校送了呀!就算只有孙女,回老爸的母校也不错(当然要在媳妇乐意的前提下哈)。

也问过阿森的看法,他说男孩子们普遍都支持,不过他们赶不上这待遇啦,将来也只是“可能”,他们觉得有女孩子好的地方是女孩子一般比同龄男孩子聪明,所以可以教男孩子功课,还有找女朋友和约会的话都是混校更方便!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2 收起 理由
kc_zhang + 2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2-3-16 19:10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wordmich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wordmich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前两天私信问我问题的妈妈,你设置成只能接收好友信息,所以我的回复发不过去哦!

发表于 2022-3-18 07:5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youxuan1420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youxuan1420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这个表情包我也见过,到底是什么意思?

发表于 2022-3-18 14:33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wordmich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wordmich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youxuan1420 发表于 2022-3-18 08:50
这个表情包我也见过,到底是什么意思?


上面那句是问 is she hot? 就是她长得漂不漂亮?下面那两句是问她是不是长得很抱歉?哈哈。

发表于 2022-3-18 15:0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youxuan1420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youxuan1420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swordmich 发表于 2022-3-18 15:33
上面那句是问 is she hot? 就是她长得漂不漂亮?下面那两句是问她是不是长得很抱歉?哈哈。
...

我想多了,因为看到你孩子那句horny police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2 收起 理由
swordmich + 2 好可爱啊

查看全部评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22-5-10 15:1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wordmich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wordmich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音乐剧



阿森参加排练的音乐剧在经历了十周的密锣紧鼓的练习后,在第一学期放假前隆重演出。因为疫情,规模跟两年前相比缩小了许多,大概只有三分之一的演员,而且优先照顾十一二年级。不过还是很好玩的,阿森是群众演员,扮演一个牛仔的角色。一直有跟贴的朋友应该知道这大概是学校的传统。从小学开始,学校隔两年都会演一出音乐剧的,最早的是《狮子王》,是五六年级所有孩子全员参与的盛大活动,到了中学就变成自愿参与了,我们学校每次都会邀请许多女校的学生一起来参加。当然今年规模也小了,只有三所女校共八个学生参与。记得第一次参加狮子王的时候,阿森也是群演的一员,扮演一只土狼,还跳了个be prepared的集体舞, 害羞得头都不敢抬起来。但是自从他八年级参加了第一次中学部的音乐剧表演,他的态度一百八十度大转弯了。我一直都了解阿森是个害羞、内向的孩子,小学的时候没能进入辩论队,对他也有些打击,因为那时候同学间有些奇怪的认知,好像能被选拔进辩论队就是smart。所以进了中学之后,因为辩论队和戏剧表演参加的门槛都比较低,就算水平不大好,顶多就是去个比较差的队伍,或者演戏剧的时候有台词和没台词的分别而已,但不会不让参加,我从一开始就鼓励他参加这些活动,只是为了锻炼他在人前的胆量罢了。我很高兴他尝试了所有的一切,然后似乎已经解开了自己的心结。关于辩论,他一直坚持到去年,曾经在七年级下半年的时候被选拔进校队三组,当时非常开心,有一两个小学能进辩论队的同学都没能进去。去年他的团队又拿到了校际辩论赛冠军,也是一项了不起的成就。今年他决定放弃,因为辩论比赛都是安排在星期五晚上举行,而且年级越高开始越晚,他星期五又有许多别的课外活动安排,总是冲撞,于是就优先顾及其它更喜欢的活动。据他所说现在还留在辩论队的同学,要么是真爱、要么是在这方面有长处 — 按他的话就是good at it. 还有一个是家里要求必须参加。以前小学选拔进去辩论队的已经没剩几个了。戏剧也有分话剧、即兴表演比赛、音乐剧等等不同的模式,阿森都试过之后,表示最喜欢又唱又跳的音乐剧,戏剧其次但是跟音乐剧冲突的时候就优先后者,即兴表演他完全不在行,试玩了一两个学期就不继续了。但是留在那里的同学我都认识,小学的时候也不显眼,就是有些喜欢,当时《狮子王》选角的时候老师也没选上他们,但中学开始表演的天分就显露出来了,而且也是真喜欢,贵在坚持,每一次戏剧演出都参加,同时也参加即兴表演比赛,还连续多年拿到校际比赛的冠军。所以我的感受就是,只有真正喜欢,才会一直参加;而又正因为如此,才能做得好、才会更喜欢,带来良性循环。小学怎样不重要,到了中学还能一直坚持的孩子才能在最后脱颖而出。不过话又说回来,要不是真的喜欢,孩子又怎么会到了中学还能长期坚持呢?因为在中学,家长也没办法逼着孩子去参加任何课外活动了,所以貌似兜兜转转,到最后还是回归到孩子的天性和爱好上来。不过我觉得可以在中学刚开始的时候尽量鼓励,家长也提供必要的支持(主要是接送),随着年级越来越高,尊重孩子的意见,慢慢地让他们自己决定保留什么、放弃什么。中学提供了许多机会,但一个人不是超人,不可能所有的资源都能占用、都能利用上,孩子放弃了,也不要惋惜、不要强迫。因为他要是放弃,肯定不会有太大的热情继续,勉强留下最终也不会有好结果。



喜欢音乐剧和戏剧的主要原因是阿森在七八年级参加第一次的时候,感觉很有意思也很带感。那时候正好是疫情爆发前,公演是在一个大剧院举行的,他简直是刘姥姥进大观园,回来不停地赞叹舞台和灯光效果多赞、故事情节、跳的舞和唱的歌多有意思、还有专门配备一个乐团现场伴奏音乐多带劲。虽然挺辛苦的,每天晚上表演结束都要十点了,但观众的热情捧场和一切的感官享受带给他非常愉快的经历。加上由于音乐奖学金的原因,他本身就有参加学校合唱团的义务,对于一些孩子来说是负担,每周两个早上的练习,加上经常要在教堂集会的时候扮演唱诗班的角色,苦不堪言。但他不知道为什么挺喜欢唱歌的,而且一点不觉得害羞。也可能是这一点跟音乐剧的经历相辅相成吧,学校每次举办音乐剧他都积极参演,就算当个没台词的配角在旁边伴舞也觉得很开心。



今年开始我和老公对阿森的管理也越来越放松,给了他更多的自由。其中一个一起参演音乐剧的师兄家就在学校附近,他邀请大家在表演杀青之后去他家聚聚,玩一下。我一开始觉得实在太晚,因为最后一晚大家表演结束后应该已经十点了,要是一堆人跑到别人家里,就算玩一阵,不通宵,估计最早也要十一二点才能走,回到家岂不是得一两点。阿森说自己现在已经大了,去玩玩没问题吧,要是我们家长太晚不能去接他,他可以自己坐火车回家或者让开车的师兄送他。后来我跟老公商量了一下,老公说孩子都快十六岁了,跟同学和学长学姐排练了一学期,又表演四个晚上这么辛苦,事后大家聚会一下庆祝也很应该,而且都是知根知底的校友,绝大多数都是私校出身,家里应该也管得比较严,大概不会出现喝酒吸毒之类的问题。再说也是去别人家里嘛,估计家长也在,会留意一下,所以也没什么不放心的。更重要的是,要是别人都去而你不去,不是有些不合群吗?至于晚回家、辛苦我们去接,偶尔为之,也只能家长牺牲了,让他自己坐火车肯定不行,大半夜就算有火车也不安全。让师兄送,也担心对方半夜开车不安全(虽然年轻人兴奋的时候应该是不累),而且也不好麻烦人家绕路送你回家(虽然刚考出驾照的师兄很爱开车)。作为父母也理解他们的想法,大家同心协力辛苦排练,终于成功演出了,第二天也不上学,就想轻松一下,大家聚个会也算是个告别纪念。对于小年轻来说,这样也挺有意思的,虽然我们大人觉得没什么好玩,但孩子的眼光不同。如果现在还管头管脚不让去,他觉得我们阻挠了他找乐子,以后成年了说不定变本加厉地给自己补偿,反正我们到时又管不了他了,这不是更糟。唯一担心新冠,不过他们一起排练两三个月了,要传播感染早就传上了。人家爸妈让这么多孩子来家里玩都没介意了,我们更不能太矫情啦。



当天晚上我也去看了最后一场。杀青之后本来孩子们说有车的开车,没车的自己坐火车。结果结束的时候发现因为修铁路的原因根本就没火车,幸好大家的爸妈都十分支持,纷纷过来把大家载过去,反正也就五十人左右,十来部车就搞定了。在这之前我还差点闹了笑话,其中一个男生在群里说,大家到莱恩家的时候记得带上一盆花,这是他们家的宗教习惯,如果空手过去会比较rude哦!莱恩妈妈喜欢天堂鸟,要是你带那个去,她肯定会很开心,把你当上宾哦!我看了信以为真,差点想要买一盆让阿森带过去,老公说你要是买了怎么跟他解释?难道说你看了他们的群聊内容?后来想想也是,就当不知道吧,失礼就失礼吧。我们去得早,阿森和阿麦两个到达的时候,莱恩都还没回到家呢,只有他爸妈在厨房里忙活着准备派对上吃的东西,我问他们要不要等等其他人再进去,他们说不用,直接就空手上门了,还帮人家爸妈生火、准备东西,后来我发现大家陆陆续续地在半小时内都到了,根本就没人带着盆栽上门的,才恍然大悟那个男生原来在开玩笑,而所有看到他发言的人都知道他在开玩笑,完全没有当真,只有我当真了,要是真的去买盆栽可就糗大了。他出来的时候都凌晨两点了,有些人还没走。问玩了些什么?其实也没什么特别,他说吃了些小点心、烤棉花糖、女孩们在后院玩秋千、男生打乒乓球。当天回到家洗完澡去睡觉都已经凌晨三四点了,身体很疲倦,但精神很亢奋。有几个家长没让孩子去,但大多数都让去的,有些呆得久一些、有些比较早走。我认为应该去,大家辛苦了一个学期,派对就像是一个完美的句号,也是美好回忆的一部分吧!


事后大家都没有解散那个聊天群,还说大伙儿是一辈子的好朋友,每天还聊聊天,有个女孩子说她叔叔来看完表演给她写了很长的一篇短信,说这个音乐剧是他从小就喜欢看的,家里还保留着老唱片,非常感谢她又把这出经典重新呈现,为自己的侄女感到自豪,她说看到这个短信都感动哭了,在群里给大家分享。也有一些男孩女孩说,走在外面有不认识的学生和家长过来打招呼,说“你演得好好”,感觉自己成明星啦!反正看着这些十七八岁的孩子还说着幼稚可爱的言语,就觉得虽然已经是高二高三快成人的学生了,其实还是小孩子呢!通过参与到这样的群体,透过阿森的眼睛看这些学生的世界,感觉孩子们其实还都是挺单纯的,我原本还以为西方国家的青少年很早熟呢!



因为认识了一些别校的女生,又通过她们加了一些同校女生为好友,我时不时会看到她们在社交媒体上发朋友圈,也算是管中窥豹看到了一些澳洲女中学生的校园生活吧,当然肯定只是小部分的人群,倒是觉得跟自己原本的想象非常不同。比如那个当女主角的女孩,大概是非常喜欢演戏剧和唱歌的,她除了积极参加学校间举行的音乐剧,自己也在外面的剧团担纲演出,平时在朋友圈里就经常发一些摆拍的、或者演出的照片,颇有明星范儿,表演的时候跟我们学校的男主角 kiss也是一点不害羞,非常专业的样子。这次表演,她妈就是一下子包了好几十张票,到处送,每天晚上都有女孩子过来捧场、送花,帮自己女儿造势。另外一个女孩子,就是叔叔全家来捧场那个,事后父母还特意包了个会所的场馆,给她办了个迟到两个月的十七岁生日会,在派对上跟男朋友亲热地搂搂抱抱,父母也不恼。也看到女孩们去参加舞会的照片(她们都比阿森大,就都称呼她们是师姐吧),觉得蛮普通的,虽然是有稍微打扮一下,但虽说是私校的女孩子,看她们家里的手笔也挺宽裕的,但穿的裙子也不都是名牌,也没有把发型弄得多高贵,反而挺朴素的,就像提早去感受一下大人的社交模式的样子,非常平和。


评分

参与人数 4积分 +15 收起 理由
Yueliang123 + 3 感谢分享
kc_zhang + 6 感谢分享
途中 + 5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2-5-10 16:1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wordmich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wordmich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2022年第一学期,也是大流行后,开放与病毒共存的第一个学期。学生们不可避免地中招,但我们学校不会通报有多少人缺席,只是在开学之前就额外多请了九个full time casual老师,就是为了应付万一老师生病了不能按进度教学的情形。到目前为止,似乎一切运作良好,反正阿森身边不少同学都得了新冠,但全部都是休息隔离一星期就回学校正常上课了,也从来没听他提起哪个老师因为新冠缺席,让他们上课或者学业受影响的。学生们也不忌讳感染了新冠,都当做平常的生病了,大家知道了也没什么反应,隔离完回学校上课也根本没人提,更不会害怕不敢接近,特别是后来密接隔离的政策改变了以后,只要自己测试阴性,就算家人阳性了也不影响上学,大家就更加不介意了。



虽然学期里十分忙碌,学业上也不能有丝毫松懈,老师也不管你是不是天天晚上练音乐剧练到十点,该小考、大考,该交作业的时候都是一样的要求,一点不给你放水。也就是看他们实在太累,在公演的那个星期,“格外开恩”免了他们早上七点开始的合唱团和乐团排练。阿森说,如果你很累,可以去医务室,那里有病床可以睡觉,有些人真的会不上课去睡觉哦!我感觉十年级的学生还是挺在乎学习成绩的,每次小考之前就会很认真地复习功课,成绩出来了之后学生们也会互相比较成绩,但是他又不愿意把所有精力放在学习上,有一次我问阿森为什么,他说如果只专注学习而不做其他事情,就会显得nerd,我说难道你不是nerd吗?他说当然不是了,我只是natural smart(天然聪明)。他说,学习、音乐、体育和睡觉,正常人只能把三件事做好,但睡觉是不可缺少的,睡眠不好什么都做不好,所以一般人只能放弃一样,专攻两样。这也是为什么在这个年龄他们学会了放弃,以及认识到自己只是普通人,能力有限。



有一天他周末的时候拿了一个装饰用布片回来,让我帮他缝到西装外套上,说那是为学校和社区服务得到的荣誉勋章。以前都是每个俱乐部一个徽章别在衣服领子上的,后来改成参加每个俱乐部就积累分数,有些投入的时间精力多,攒下来的分数就多,每年积累足够的分数就发这个布片缝上。他原来是棕色的 house, 去年年末就有资格, 但他当时知道今年要换成另外一个更好看的颜色的house, 布片的颜色会不同,特意不去领,等到今年。我给他缝好之后他特别高兴和得瑟,因为颜色很明显,他说到了冬天穿西装校服的时候就可以显摆了。分数的算法是:合唱团和辩论队的分数都很高,因为都要投入许多时间而且需要长期坚持,他有许多朋友都没法把辩论队坚持下来。他和小哈利去年是一个辩论队的,还拿了年度冠军,今年他一开学就放弃了,因为跟他的音乐剧排练时间冲撞;小哈利坚持了半学期也放弃了,因为越高年级辩论比赛开始得越晚,今年开始每个周五他都要晚上八点开始比赛,结束回家要十点过后了。另一个队友哈利还坚持,那是真喜欢。儿子说剩下的同学都是要么真爱、要么天生在这方面有专长,有个同学小白提到他还在坚持是因为父母逼他。除此以外所有的课外活动、每参加一个俱乐部都可以加分,包括体育运动。一年积累够了多少分,再给社区做义工四个小时,就能达标拿到徽章了。对于他来说,参加合唱团和乐团是拿音乐奖学金的义务,其它比如音乐剧和戏剧演出、以及各项体育运动都是自己喜欢才去做,拿到徽章是轻而易举、顺理成章的,所以一点也不觉得勉强和辛苦。但是对于许多同学来说,要获得这个徽章很困难,许多事情需要try hard, 他们觉得这样做是超出了自己的舒适圈和能力范围以外了,于是就干脆放弃,所以他说拿到徽章的人一个年级都没几个的,因此更显珍贵。



第一学期也开了一次家长会,按照阿森的“指示”,只约了物理化学、数学和拉丁语老师,但是他自己因为音乐剧排练就没有出现,我也不知道跟老师谈什么。其实这个家长会有点无聊,每个老师就五分钟,能说啥?刚上中学那会我挺积极的,每个科任老师都约谈,后来阿森说没有意义,就告诉我只约他想见的老师。问IB选科的事,前面两个男老师就说这个到时候还会开会详细介绍,现在就不说了。问阿森的事,科学老师直接说,没教他们太多,还不了解他的强弱项,目前还好...好吧,这么摸鱼,真是无语了。数学老师是他的导师,又教了他几年数学,所以话才多一点。说是做应用题比较差,但是数学水平还是挺高的,完全没有落后。我说他始终对理科不是太有信心,打算高考数学就选个SL混过去了,老师还大惊失色:这怎么行!他明明有能力考HL的!不成,我要找他谈谈!不过他也说了阿森有许多好科目,所以选择范围很广,完全不用担心。只有拉丁语老师很热情地向我介绍了IB的考试模式,她的教学计划是十年级完成第三册教材的学习,十一二年级学以致用,通过不停地翻译各种拉丁文学达到熟悉语法的目的。选择HL的话,偏向于对这门学科的研究,当然难度也比较高。如果阿森是那种喜欢把一个课题高质量地完成、有研究精神的人,学拉丁语HL就十分适合他,而且会很有收获。不过她也说了,现在还言之过早,但通过接下来大半年的学习,其实学生们会更了解自己,知道什么样的学习方式更适合自己。



学校在第一、第二学期常常给学生开会,一点一点地灌输“了解自己的兴趣、长处,为将来的职业作规划”的理念。我曾经问过阿森,想不想去英美留学,并且说如果他非常想去,能考上英美的顶级学府,我们也愿意在经济上支持他。没想到他是个没什么追求的孩子,直接跟我说他不想出国,还列举了好几个理由:一、哈耶、牛剑都很好,但悉尼大学的世界排名也不差,也是好学校嘛;二、英国空气污染、美国枪支泛滥,澳洲更好,没有这方面的问题;三、去英美念书,谈恋爱怎么办?如果在澳洲交女朋友,跟着出国有许多障碍。如果在英美交女朋友,以后对方跟你回澳洲还是你留在外国,又是一番折腾,说不定就维持不了。而且不管是英国还是美国,出了国肯定是没几个认识的人,遇到困难连个support都难找。留在悉尼就不同了,同学、师兄、师弟、朋友都很多,什么事情都好办。开会之后他跟我说了两个例子,一个师兄高考满分,悉尼大学法律和商科双学位也是top毕业,去了投行工作,收入很高,但是不开心。他家是经营葡萄种植园的,他其实特别喜欢种葡萄和酿酒。另一个师兄也是高考满分,拉丁语学得非常好,大学念了冷门的古代史,现在在牛津大学当讲师,因为做的是自己喜欢的事情,就很开心。



现在我已经十分明显地感受到人际关系对他的影响了。我其实从八九年级那时候开始就有跟他提过,高考选地理挺好的,因为很简单就能拿满分。这一类人文科学的学科,其实他很多门科目都读得很好,包括历史、地理、宗教哲学,但可惜高考的时候只能选一科。当时他很不以为然,说我大学又不会去读地理,以后工作也不会接触地理,为什么要选这个,多么无聊。但是最近排练歌舞剧的时候跟师兄们聊天,想法转变得很快,其中一个说地理的内容真挺无聊的,但就是easy 7,所以非常值得选;另一个选了历史,说there's a lot of work.那就代表要花挺多时间和精力在这上面,他就有点打退堂鼓了。两个人都说英语科应该选个HL的,因为只比SL多写一篇文章,还是很合算的。他原本觉得不喜欢英语,多一篇文章也不想写。但后来想想,如果英语、地理和音乐选了HL,那数学、物化生(三选一)和拉丁这些相对的弱项或者比较难的科目就可以选较简单的SL了,这样一来自己的负担和压力都大大减轻,于是又动心了。其实这些考量我以前也跟他分析过,但人家根本就听不进去,结果师兄才说几句,马上照单全收。


评分

参与人数 2积分 +9 收起 理由
Yueliang123 + 3 感谢分享
kc_zhang + 6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2-5-10 18:0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wordmich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wordmich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swordmich 于 2022-5-12 10:10 编辑

阿森因为上学期参加音乐剧的表演,认识了不少女校的学生,放假的时候跟女孩子们出去玩,可开心了。现在的孩子通过社交媒体交朋友真简单,认识人都是一串串的,认识一个会带出一群闺蜜,大家聊聊又认识了闺蜜的朋友,朋友认识的男生原来又是我们学校的。上课的时候也可以通过社交媒体群聊,相比之下,私校在手机使用上比公校要求得严一些,私校的男女学生都不允许把手机带在身上(但有些学生懂得用翻墙软件在手提电脑上登录社交媒体的账户),公校学生可以把手机带到课室,有时候上课也在聊天。我老公知道了开玩笑地说,现在这么先进啦,以前我们上中学,跟女同学只能传纸条,现在男女学生在不同空间上课都能实时聊天了。以前知道一些家长对于孩子送去男校女校,会对于单姓别学校有顾虑,不过现在孩子们的社交机会这么多,完全不用担心,我看绝大部分的孩子都非常正常,到这个年龄就会开始对异性有兴趣。他们也不是非要有交往对象不可,就是想认识一些异性朋友,因为男孩子和女孩子的兴趣、做事方式都很不一样,阿森现在就对这个挺好奇的。比如他们男孩子发信息经常就是有事说事,说完就结束了;女孩子就天马行空地聊不同的话题然后经常说走题,而且要是显示你“已读不回”,有些女孩还不高兴。不过我觉得跟女孩子一起出去玩玩挺好的,阿森出去了一趟,回家马上跟我说要买polo衬衫,说跟女孩子出去还穿运动衣运动裤太幼稚了。这可是前两个月跟我说生日的时候给他买耐克T恤当礼物并且认为运动服酷的同一个人。

我们家从小给孩子买东西不会太吝啬,但也不会奢侈。以前也是他提到需要买指定的牌子例如Nike, Clarks或者Garmin的运动手表,或者苹果的手机、耳机、电脑之类的,我们都会给他买。阿森的性格就是他不想stand out(出位),不管这种“出位”是你用的东西特别好还是特别差,反正他只要求“人有我有”,差不多就行,不是说什么东西都要求买最贵的、最新款的。我们也从小就这么教育的,好的牌子的物品,质量肯定会比较好,贵的东西比便宜货好用、好穿也肯定有它的道理,但是我们没有必要什么都追求最高级的,否则就是浪费了(我们家还不是富豪嘛,富豪当然是不在乎浪费的)。所以他要求买衣服,这也是十几年来第一次有这个打扮的要求,我们做家长的也是非常配合的,正好放假,周末就带他去买衣服了。他看的都是Tommy Hillfiger, Kathmandu, Vans这些牌子,就是去货舱每样捡几件需要的而已,不过也是花了我们六七百。老公的意思就是,他现在需要在女生面前充面子,你给他买了,是雪中送炭;要是以后他出去工作能自己赚钱买衣服,都不需要你了,你锦上添花也没什么意思。结果没过两天,女孩子约他出去玩,他开心得要命,迫不及待地把衣服鞋子都换上,乐滋滋地出去赴约了。衣服换上之后整个人看起来一下子成熟了,精神面貌也不一样,自信满满的。

那天出去之后,阿森在火车上跟我发信息,说他朋友小哈利问我,是不是在他这么多朋友里最喜欢他。我说是呀,小哈利就回,阿森的妈妈也是我最喜欢的妈。阿森跟我说的时候,我说我是酷妈,他喜欢我正常啊!本来以为他会调侃我臭美,没想到他很实诚地说,你是挺酷的,我的朋友们也都这么认为。我说为什么呢?他说因为你给我许多自由啊,不是特别严格。我说其实我有时也挺严格的,只是没有all the time而已。他说但是我的朋友们不知道啊!他们只知道你不严格的那一面,孩子都喜欢自由,也因此他们觉得你酷。我也趁机捧了他一下,说那看来让我在你朋友面前有这个酷酷的形象也是你的功劳呢,得感谢你!聊完之后我有点感概,家长并不是不能教育孩子,但是对于青少年,在教育的时候实在需要顾及他们的面子。关起门来怎么严格都可以,但千万不要管到孩子的朋友面前去。你照顾了他的面子,让他的朋友觉得酷,他会感激你,会投桃报李,也会给你塑造良好的形象,那你要管教他的时候就更轻松,他也听得进去你说的话。







我最近有点八卦地问阿森有没有喜欢的女孩,他说有好感,但是也没有说非要交往拍拖不可,大家一群朋友有男有女放假一起出去玩玩,平时私信聊聊天也挺开心的。按他的的说法是有些师兄的确是交了女朋友,但他们中的许多人心里都明白中学的交往对象往往都没什么好结果,大部分到了上大学的时候就分手了,主要是因为大家也许去不同的城市或者上了不同的大学,对将来有了不同的追求和规划。但作为中学生其实他们也没有考虑太多,更不会想对方是不是合适的结婚对象,或者到时分手怎么办?他们就是很单纯地觉得自己现在这个年龄应该要交个异性朋友,合得来、在一起开心,就当男女朋友,要是一直合得来,将来再考虑结婚;哪天彼此觉得不合适了,也没什么,双方和平分手就行,也说不上什么仇恨的,毕竟在青春年华里遇见彼此,也互相给予了对方快乐的时光。

上星期阿森参加年度协奏曲演奏会,这是每年一次的独奏机会,他说我不用去看他了,但他的法国号老师去了现场看,还拍了视频给我发过来,说他表现出色,让她非常自豪。我先留意到的却是他站在那里吹了四分多钟,结束的时候不但跟观众鞠躬致意,还不忘向钢琴伴奏老师致谢。回想他七年级第一次参加演奏会的时候,吹得不好不但忘了致谢、还哭了,现在简直不要太大方,镇静自若的,真是判若两人。演奏会结束之后,他得了前五,特意发信息给第一和第二的师兄祝贺,又跟其他没有得到名次的同学和师兄称赞了他们的表现,比如说这首曲子好听、人家说自己表现不好他就说你挑的这首比较难、或者这是你第一次参加不适应,以后会好的。相比于得到名次,他的行为表现更令我欣慰和高兴。以前有家长跟我说,实在是不习惯鬼佬的商业互吹模式,现在看起来阿森虽然学得慢,家里也没这个环境,随着年龄渐长也慢慢学会了。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评分

参与人数 3积分 +9 收起 理由
always_pig + 6 感谢分享
小小白虎 + 1 感谢分享
mirrorle + 2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2-5-11 10:0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mirrorle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mirrorle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看着楼主娓娓道来,竟莫名的感动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2 收起 理由
swordmich + 2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2-5-12 20:01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kc_zha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kc_zha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swordmich 发表于 2022-5-10 16:12
2022年第一学期,也是大流行后,开放与病毒共存的第一个学期。学生们不可避免地中招,但我们学校不会通报 ...

哈哈,阿森是不是那个长了一脸青春痘的帅牛仔?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3 收起 理由
swordmich + 3

查看全部评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22-5-13 08:34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wordmich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wordmich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kc_zhang 发表于 2022-5-12 20:01
哈哈,阿森是不是那个长了一脸青春痘的帅牛仔?

哈哈,你也去看啦?表演、戏服、道具、灯光都好好看。我就想为啥不打点粉,他说八个女孩子三个化妆师,但是男生都不要打粉 :) XD

发表于 2022-5-13 17:06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kc_zha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kc_zha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swordmich 发表于 2022-5-13 08:34
哈哈,你也去看啦?表演、戏服、道具、灯光都好好看。我就想为啥不打点粉,他说八个女孩子三个化妆师,但 ...

节目单上印着所有演员的彩色照片呢,华人就那么2个,很容易找。

发表于 2022-5-27 17:24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Carnatio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Carnatio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们year 7 课外活动已经不听我了。
上学期期末有通知year 7去参加戏剧,我鼓励他去,可是儿子不听,觉得他已经参加了辩论和公共演讲,三个下午晚回家,不想再加一个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2 收起 理由
swordmich + 2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2-7-2 18:0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wordmich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wordmich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这两天,阿森对我说,他和他的好友们决定不去参加年底的舞会了。舞会是师奶群组织的,早早就订好了场地,时间定在年底,但是四五月份就开始卖票了。票价是每位150,男校要带舞伴的话,理论上当然要把舞伴的票也买了。可以不带舞伴,但孤家寡人去参加这种舞会没什么意思。因为这是家长自己组织的活动,所以也不强制必须去。儿子玩在一起的这群朋友,有华人也有鬼仔,在我看来都是有点怪胎的宅男+龟毛男组合,当然也是因为性格合得来,“臭味相投”才成为好朋友的。很搞笑吧,在我们的认知里,鬼仔给人的印象都是运动型的、充满阳光的、长得高大帅气的,其实我看着他们从小跟阿森一起长大,各种各样,跟华人孩子也没有不同,人跟人之间交朋友就是玩得来、谈得来,兴趣相同,长相啦、肤色啦,并没有特别在意。至于这个年龄的私校男生,有没有什么有钱人的观念,我只能说,通过阿森认识的几百个学生里,还没碰到表现明显到让我能察觉出来的。十岁八岁的时候,孩子们还会说说谁家很有钱,爸爸开兰博坚尼或者麦卡伦送他来上学,或者谁家有价值八百万的银柱子、或者谁家比较穷只能住公寓。刚上中学那会,有一部分学生会谈论稍微“高级”一点的内容,谁家住的区比较烂、谁家住豪宅或者有钱人的区。但是到了现在高中了,他们的想法都成熟了不少,别人家怎么教我不知道,但是从阿森日常聊天中,我体会到他们的想法是这样的:父母送他们去比较好的学校,是因为家庭条件还不错,至少是属于“不贫穷”的中产阶层。父母对自己是有期望的,至少是不能学坏、走了邪路。父母给他们付了学费,也是放弃了一些东西的,所以作为子女需要体谅。大家都只是普通人,再有钱也有比你更有钱的人,何况就算父母真有多少钱,也不是你自己的本事,没什么值得拿出来显摆的。所以,在学校里,要成为一个受人尊敬的学长,你的价值不是靠自己家里是否富有去体现,而是靠你本身的能力。



言归正传,还是说说这个舞会。表面理由是他们不乐意花几百块去参加“不喜欢的同学的妈妈组织的”舞会,但被我取笑的理由是他们找不到女伴陪他们去。阿森被我笑了也不在意,说这也是原因之一啦,不过他真的没所谓去不去。好友一,被喜欢的女孩子发了“朋友卡”,虽然也努力并死皮赖脸地开口邀请对方以朋友身份一起去,最终还是被拒绝。好友二的故事就复杂了。性格使然,他特爱跟不同的女孩聊骚,之前招惹上一个女生,两人亲密到大家都觉得他们在交往,结果他却到处嚷嚷双方是朋友,搞得女孩很尴尬。不但如此,他还请女孩以朋友身份当他的舞伴,女孩也答应了。女孩还带来了自己的闺蜜团,也不知道是不是她跟闺蜜说了舞会的事,或者提了自己一个人去参加男校舞会有点不安,她的其中两个跟阿森和他的好友三聊得比较近的闺蜜就强行要求他们邀请她们去舞会。其实他们一起玩,我不怎么干涉的,虽然影响了学习,比如天天各种社交媒体聊天、甚至因为我们校内不许带手机,阿森还翻墙用手提电脑登陆,在课堂上聊天,我明明知道但一句话也没说。其实他们并不是在交往,但我还是认为跟女生的社交也是人生很重要的一课,所以一直鼓励孩子跟女生们交朋友。对于被女生强行要求跟去舞会的事,他和好友三很是苦恼了一阵子。他们的想法是对方并不是自己喜欢的女孩,却被强迫请她们去舞会,我就劝他们说,男孩子不能太小气,反正你们也没有女朋友,她们就算不是女朋友也起码是朋友,她们想去玩,你们请客又怎么了。虽然你们要出钱买票、买西装,女孩子去一趟也是有成本的,要买裙子、首饰、化妆,说不定还要做头发,不要觉得自己吃亏了。他们在这一点上表现还不错,没有说任何不恰当的话让对方下不来台,而且阿森也打算放寒假的时候跟其中一个女伴敲定舞会的细节。结果天有不测风云,计划赶不上变化,还没放假,好友二出尔反尔,不准备带那个女孩去舞会的消息突然在女孩群里炸了锅。结果其她两个闺蜜被逼着表态,同时发短信给阿森和好友三,说不参加舞会了。不管怎么说,现在大家的女伴都没了着落。对于我的调侃,阿森说,好友二要再找别的女伴是轻而易举的,但要是他敢这么做,那群女孩子的唾沫会把他淹死的;好友三要再找女伴应该也能找到,但那个女孩是他不喜欢的,他应该也不想勉强邀请她。至于他自己,他觉得无所谓,要是朋友们都去,他大概也会去凑个热闹;朋友现在都不去,他也没什么兴趣去。而且他还说,十年级的男生正是刚刚有意识想交女朋友的时候,但舞会订得那么急(人家师奶们年初就订好了年底的舞会,你居然还嫌急,我也是无语了),等于要在半年之内就敲定女朋友,还是挺有难度的,尤其对于他这种男校出身又不交游广阔的人来说。十二年级的舞会可能就好些,从现在开始找女朋友,时间还蛮充裕的,到了十二年级基本上多数人都有女朋友了,到时一起去舞会就比较顺理成章啦!就这样,他们这个小圈子里轰轰烈烈各种谣言、戏码上演了几个月,就这样偃旗息鼓了,这次放假也不提一起约出去玩了。好友三放寒假跟家人去了夏威夷,还是天天跟他社交媒体聊游戏,我有一次就说他,这就是为什么我不喜欢带你们这种半大小子去旅行的原因。父母花钱花时间,带你们去玩,条件差了还不行,现在你比我们还高了,床也得订大张的,吃的也比我们多,花钱也比小的时候多。你不好好玩、不appreciate, 还天天想着打游戏、玩手机,还不如让你们跟着学校出去玩,大家都开心。自从阿森七年级时跟学校去了一趟欧洲,就特别喜欢参加学校的旅游团,自由自在的,跟同学一起旅游聊不完的话题,觉得很有意思。可惜因为疫情的影响这几年都没机会组织出行,不然的话每一两年一次海外游,每年一次国内游应该跑不掉的,这样大概每年要额外预留一万块当作旅游资金,这几年倒是省钱了。



十年级作为一个承上启下的关键学年,中学阶段比较重要的高考选课、大学专业、将来的就业考虑也在此时提上了日程。当然对于十五六岁的孩子来说,现在让他们考虑将来的就业方向还言之过早,而且人的想法和兴趣其实也在不断的变化中。但是不妨碍渐渐开始让他们思考这些问题,自己擅长什么、喜欢什么、追求什么。现代科技也给这个时代的学生提供了最大的便利。这时候学校开始让他们做一些测试,通过测试会给出这个人的语言、数字、空间等各方面的能力参数,还通过了解该学生喜欢的工作环境,以此匹配适合他的工作和职业。每个职业下面还会有相关的资源,包括要通过什么途径才能获得相关的资格、哪些学校有相关课程,等等。这个测试还挺脑洞大开的,不过只能拿来参考,也不能全盘相信。比如好友一和三测试的结果都是绝对适合当特务,好友二是绝对适合当医生。但好友三想念法律、好友二不愿意努力考医,因为根据阿森的说法,他“讨厌一切需要用功和努力的事情”。阿森的结果也很搞笑和出乎我们意料之外,说他百分百适合当数学家,也很适合当天文学家和纳米技术科学家,这跟我一直以来把他当文科生的认知完全背道而驰。根据他目前的意向,他似乎想去悉尼大学念一个普通的理科学士学位,我查了一下分数线,高考80分就能轻松进,好像完全没压力。对于这一点,我也没啥感觉,很坦然地接受了。虽说按他的说法,他还算是年级中学习比较好的,大概是top 10%的样子,不过这也没什么值得骄傲的,毕竟年级排名前二十五和排名前五之间的差距会非常大,但如果跟其他大多数的同龄学生来比较,好像也应该满意了。我们家一直以来的想法都没有改变,就是让孩子能够自由自在地成长,选择自己喜欢的道路。这些年来,我渐渐发现他其实是一个没什么野心和追求的孩子,也没什么崇高的理想,就想着安安稳稳地过日子,我们也没觉得这样有什么不好,并不因为他从小上私校、或者成绩还可以、或者他拿到音乐的奖学金,就把我们自己认为适合他的未来强加在他身上,要求他去做什么职业或者怎么发展。而且我通过这个测试,发现自己的见识还是十分有限的,原本以为阿森跟我们的亲子关系已经挺不错的了,原本以为自己对他也有足够的了解了,没想到其实还是完全不了解他的特点和能力,完全理解相反了。要是自以为是地给他指点方向,那得错得多离谱啊!而且以前也不知道这些什么数学家、天文学家啥的职业,都是怎么回事?靠我们自己那是完全一星半点的门路都没有,如果那是孩子喜欢的、擅长的,我相信就算父母一点也不懂、也没有门路,他们只要愿意继续攀登,总有一天能靠自己达到他应处的那个位置上吧!人这一辈子,不就是应该找到自己的位置吗?所以我们打算完全放开手,让他选择自己的人生。


评分

参与人数 5积分 +18 收起 理由
途中 + 6 感谢分享
水月境天 + 3 行文感觉, 是一个很自由的男孩 ,家长很信.
Yueliang123 + 3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