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精华好帖回顾

· 小小木匠升级版-可移动花坛-更新制作过程! (2011-4-26) zackwu · 咖啡空心饼(实际上就是泡芙) (2009-9-5) big_beast
· 日暮乡关(上部完,一楼二楼设电梯直达,4楼小标题!25楼形象代言!2845楼另类形象代言!) (2012-3-26) 明河素月 · 澳洲基础教育中的考试 - NAPLAN (2008-9-16) patrickzhu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楼主:闻木樨香

继续研究和分享--钢琴的教与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6-14 21:0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dandan1980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dandan1980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今天看到这个帖子,好感动!感谢闻木樨香老师跟我们分享音乐人生和感悟。
我也算是从小学琴的,小时候去上海参加比赛的时候还是赵晓生老师颁的奖。虽然没有走音乐专业的路,考完十级到现在二十年了,钢琴一直没有丢下。真的感觉喜欢音乐、会弹奏乐器,对一个人的一生会有深远的影响。
现在准备开始让孩子学琴了,在寻觅好老师的过程中。好希望在墨尔本也能遇到像闻木樨香这样真心热爱音乐、热爱音乐教学的好老师。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6-6-24 22:3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闻木樨香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闻木樨香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看这个就明白什么是卡农,还有巴赫的伟大了。

发表于 2016-6-24 22:3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闻木樨香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闻木樨香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Tim_judy 发表于 2016-5-29 23:51
老师对suzuki 教学认同吗?

有利有弊,在弦乐上操作和在钢琴上操作也有区别。Suzuki博士本人操作起来和其他一些suzuki teacher 操作起来也有差别。

发表于 2016-6-24 22:3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闻木樨香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闻木樨香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acheng 发表于 2016-6-3 22:05
请问楼主,现在市面上那些高级电子钢琴真的是很好啊,可以买来给孩子做学琴吗 ...

你说的应该是digital piano, 开始阶段可以的。程度越高,学得越好,对琴的需求越高,有些孩子弹了很少一阵子,就发觉老师的大grand piano不一样,可以做出在家里不一样的效果,这就是对触键和音色敏感的小孩。

发表于 2016-6-24 22:3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闻木樨香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闻木樨香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dandan1980 发表于 2016-6-14 21:08
今天看到这个帖子,好感动!感谢闻木樨香老师跟我们分享音乐人生和感悟。
我也算是从小学琴的,小时候去上 ...

哈哈,
赵晓生老师现在还在疯狂地学习练琴,广播乐种。前两天他的朋友圈一大早晒出照片:练琴练得汗滴了满地

我也不是总nice的,有学生写作文说我是incredible, tiny, mad teacher 有时候对他们太挑剔, 我的工作就是挑剔别人弹琴。我有时候也告诉他们:不要怕,我总是挑剔的,这就是我的工作,要不然你来干嘛

发表于 2016-6-24 22:4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闻木樨香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闻木樨香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去歌剧院听音乐会



我常常推荐学生去听一些音乐会。他们也会跟我分享他们对音乐会的感受。有一家三口几个月前去opera house看芭蕾舞剧《天鹅湖》,回来后跟我分享说:如果小朋友不学钢琴,他们不会认识我,如果不认识我,他们不会在这里看芭蕾舞剧,还因为《天鹅湖》的主题,这位妈妈喜欢上了双簧管。
就在几周前悉尼狂风暴雨的那天,朋友圈里很多家长都风雨无阻地带孩子们去听音乐会了,因为更早前我推荐了一场音乐会给他们,Sydney Youth Orchestra专门为家庭准备的音乐会,音乐包括从迪斯尼到古典。除了天气状况恶劣,据孩子们回来说:音乐会很有趣,指挥爷爷还给他们介绍了交响乐队里面不同的乐器。

这阵子又有不少学生和家长问我有什么音乐会好推荐。我翻翻自己年初就买好的一大叠音乐会的票,感觉很幸福。真好,悉尼有个opera house,我们可以常常听到世界一流的音乐会。我是应该在自己幸福地去听音乐会的同时,把非常值得的音乐会介绍给大家。那么今天就先推荐其中两场吧。

如果说钢琴家的话,后半年一定不能错过的是‪Nelson Freire
。如果你要听大师,那就是他了。1944年出生于巴西,三岁开始学习钢琴,四岁首次公开演出, 十三岁在里约热内卢国际钢琴大赛中获奖后赴维也纳拜师Bruno Seidlhofer,1964年得到里斯本Vianna da Motta International Music Competition大赛第一名与伦敦Dinu Lipatti Medal奖章。1968年首次在伦敦威格摩厅演出后,Freire很快就被唱片公司注意并开始灌录唱片。1969年,Freire在美国洛杉矶爱乐、布列兹巡回演出巴尔托克第一号钢琴协奏曲,这也是他第一次在美国露面,紧接着又在好莱坞碗型剧院与纽约演出。Freire的演出地点踏遍全球各地,包括南美、欧洲、美国、加拿大、以色列与日本,1990年定居巴黎。Freire一年的演出场次不超过六十场,他的演奏技巧常被拿来和霍夫曼、柯尔托与拉赫曼尼诺夫相提并论。Freire钢琴功力深厚、技巧好得惊人,却不以炫技来获得掌声;他曲目量庞大,从巴赫到当代的钢琴文献作品都有涉猎,却直到57岁,才在环球DECCA唱片公司发行个人专辑。他的演奏既有南美人的激情和律动感,也有德奥的严谨和理性;他把纵向的主旋律和内声部线条捏合成横向的绵延不断、一泻千里的音符流,制造出巨大的情感张力和戏剧能量。美国钢琴家 Ivan Davis在谈到Freire的迈阿密音乐会时评论道:“过去我常常半开玩笑的说,听现场钢琴独奏会实在很累人。因为弹得不好会让我焦躁不安,弹得太好会让我更焦躁不安!随着年龄与心智的增长,我已经很少听独奏会,除非这位演奏家是我特别亲密的友人,或是能刺激我愈趋枯竭的乐感。这两点都是我去听Freire独奏会的原因。”

Nelson在悉尼opera house会演奏著名的勃拉姆斯的钢琴协奏曲。

http://www.sydneyoperahouse.com/ ... /Nelson_Freire.aspx

在City Recital Hall Angle Place还会有一场独奏音乐会,演奏曲目包括:
JS BACH Partita No.4 in D
BEETHOVEN Sonata No.32 in C minor, Op.111
SHOSTAKOVICH Three Fantastic Dances
RACHMANINOFF
Prelude in B minor, Op.32 No.10
Prelude in G sharp minor, Op.32 No.12
CHOPIN
Mazurka in B minor, Op.33 No.4
Mazurka in G sharp minor, Op.33 No.1
Ballade No.4 in F minor, Op.52

https://www.cityrecitalhall.com/events/nelson-freire-recital
15岁以下的听众需要全场由成年人陪同。


中国作曲家谭盾的《狼图腾》低音提琴协奏曲将于8月份在悉尼上演。这首低音提琴协奏曲是由阿姆斯特丹皇家音乐厅管弦乐团、皇家利物浦爱乐乐团、圣路易交响乐团、澳洲塔斯马尼亚交响乐团与台湾爱乐乐团等世界五地乐团共同委托谭盾创作的。全曲由三个乐章组成,主题是围绕着中国元素的旋律展开的。作曲名为《狼图腾》,取材自姜戎的同名小说,灵感来自于狼的故事以及这个物种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性, 通过狼这面镜子讲述人与自然的关系。这是一首受到中国传统影响很深的、以西方音乐载体体现的一首曲目。虽为传统协奏曲形式,却使用了许多特殊技法,例如表现幼狼低吟的五声音阶、表现狼搏斗的大跳音程、模仿狼奔跑的抛弓等。用谭盾自己的话说,这是一首“草原与蓝天的挽歌”。
在同一场音乐会里,我们还将欣赏到Stravinsky的《彼得鲁什卡》还有澳洲当代作曲家Elliott Gyger 的作品。这场音乐会适合对当代音乐有兴趣的听众,对于学琴初级阶段的小朋友不太适合。

http://www.sydneyoperahouse.com/ ... ushka_Immortal.aspx



今天先推荐这两场,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订票了。以后我还会不断向大家推荐好的音乐会。如果节目单上遇到不认识的音乐术语,比如Concerto, Aria之类的,可以请教你家琴童。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2 收起 理由
小雪初晴 + 2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6-6-24 22:4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闻木樨香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闻木樨香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听音乐会应该什么时候鼓掌?

在很严肃正式的音乐会中在不对的时候是很尴尬的事情,会打断演奏者的思维和情绪。一般是看节目单,多乐章作品,请不要在乐章之间鼓掌,要在整部作品结束后鼓掌。如果实在搞不明白节目单,请看以下图片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发表于 2016-6-24 23:2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走走看看聊聊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走走看看聊聊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喜欢的话题。留个脚印,慢慢看。

发表于 2016-6-25 00:3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Gwendolyn5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Gwendolyn5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慢慢拜读和学习

发表于 2016-7-5 02:4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whatever.0121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whatever.0121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闻木樨香 发表于 2016-6-24 22:48
听音乐会应该什么时候鼓掌?

在很严肃正式的音乐会中在不对的时候是很尴尬的事情,会打断演奏者的思维和情 ...

go ahead
爱我请留言

发表于 2016-7-10 22:47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chlily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chlily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new-hs 发表于 2014-8-6 19:58
今天什么也没干,光看闻木老师这个帖子了。受益匪浅,相见恨晚。写得太好了,对孩子,对喜欢音乐的大人都太 ...

好在我本身对音乐有兴趣,就当是自己也在学音乐,享受音乐。不然真的坚持不了多久。我们去听交响乐,钢琴演奏会,常常他到后半场撑不住睡着了,我听得百感交集的
———————————————————————————————————
跟我家的一样一样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6-7-10 23:5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weetheart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weetheart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有同学去听  Sydney International Piano Competition吗?

发表于 2016-7-11 12:3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taow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taow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chlily 发表于 2016-7-10 22:47
好在我本身对音乐有兴趣,就当是自己也在学音乐,享受音乐。不然真的坚持不了多久。我们去听交响乐,钢琴 ...

Quite normal. Hardly my son can last the whole concert. Normally only the first half. He now know he can not make noise even if he loses interests though.

发表于 2016-7-11 18:43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chlily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chlily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有一次带我孩子去听他老师的钢琴独奏演奏会。演奏会在一所私校的表演大厅举行,结果到了那里,放眼望去,会场里大多是六七十岁以上的西人老人,除了我们爷仨没有第四张亚裔面孔。整个演奏过程中听不到任何不和谐的掌声,结束后还有好多老观众在场外和老师热情交流....那时我明白了西方古典音乐在鬼子们的心目中就像中国人心目中的梨园戏曲。没有几代人的熏陶是无法理解或是对这些旋律抱有巨大热情的。我非常同意"钢琴古典音乐是一种精英文化,是一脉相承"的说法。

发表于 2016-7-13 16:1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angelinss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angelinss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这个帖子学了两个星期终于看完了..很多高端的教学暂时由于技术不够拜读不了..但所得甚多 很感谢,会持续关注

发表于 2016-7-27 09:05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一叶小舟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一叶小舟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闻木樨香 发表于 2016-6-24 22:48
听音乐会应该什么时候鼓掌?

在很严肃正式的音乐会中在不对的时候是很尴尬的事情,会打断演奏者的思维和情 ...

连续两天读完了老师的贴子,受益非浅。我们住在南区,请问老师有认识的好的老师介绍吗?住在kogarah附近的。非常感谢!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6-7-27 16:1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angelinss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angelinss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想听听老师对踏板使用的看法 不知什么时候方便分享

发表于 2016-7-31 23:11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小水牛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小水牛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闻木樨香 发表于 2016-6-24 22:48
听音乐会应该什么时候鼓掌?

在很严肃正式的音乐会中在不对的时候是很尴尬的事情,会打断演奏者的思维和情 ...

呵呵,在今年四月份的下午茶、认识了你,非常开心!
我现在遇到一个难题,女儿在group lesson学琴一年多了,感觉她学得比较快,group lesson进度有些慢,于是想转成一对一的课程,可是又担心一对一的课程太枯燥,让她失去了学琴的兴趣。group lesson比较好玩,有唱又跳的。非常为难,想听听您的看法。目前她马上6岁了。到底何时转成私教,能二者兼顾呢?
非常感谢您的时间!

发表于 2016-9-15 12:1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大成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大成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请楼主PM您的联系方式,小儿想学钢琴啊

发表于 2016-9-15 12:2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teven991010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teven991010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LZ在EASTWOOD附近吗,求联系电话

发表于 2016-9-17 22:2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Feb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Feb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刚刚才看到大师的贴,受益匪浅!!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6-10-7 16:2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dudu2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dudu2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孩子学钢琴已经7年多了,踏板一直是他的弱点。而且会听到他踩踏板时发出干扰声。
请教闻木樨香老师,如何提高踏板技巧,如何避免发出声音。

发表于 2016-10-7 16:28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nba2007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nba2007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dudu2 发表于 2016-10-7 17:21
孩子学钢琴已经7年多了,踏板一直是他的弱点。而且会听到他踩踏板时发出干扰声。
请教闻木樨香老师,如何提 ...

换一个踏板

发表于 2016-10-7 16:3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dudu2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dudu2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nba2007 发表于 2016-10-7 17:28
换一个踏板

问题是考试时也会有声音。

发表于 2016-10-15 08:4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Pannytam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annytam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感谢分享,不错呢

发表于 2016-10-25 18:4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闻木樨香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闻木樨香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dudu2 发表于 2016-10-7 17:21
孩子学钢琴已经7年多了,踏板一直是他的弱点。而且会听到他踩踏板时发出干扰声。
请教闻木樨香老师,如何提 ...

踏板是钢琴里面最难的技巧之一,需要终生磨练的。主要是踏板和耳朵联系起来。你说的发出噪音可能有两个原因:一个是踏板本身有问题,找tuner看一下。另一个是踏板动作太大了,太不细致了。好的钢琴家把踏板的深浅程度可以控制到很细微的差别。有个钢琴家就说,他把踏板的深浅可以分为八个层次。很多时候需要很贴合轻微的动作,动作太大一是声音不对,二是会发出噪音。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6-10-25 18:5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闻木樨香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闻木樨香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angelinss 发表于 2016-7-27 17:12
想听听老师对踏板使用的看法 不知什么时候方便分享

踏板的技法需要洋洋洒洒,但是概括的话,就是把用踏板的脚和耳朵紧密结合起来。随着耳朵的判断脚会自觉作出反应。所以你去问钢琴家,你那首曲子的踏板怎么用的,很多人都不会回答的,因为我们长久的训练后,脚会随着直觉动作。这个训练不在脚,在耳朵。
踏板有时候是起到连接的作用,帮助手指做得更连,在这方面不可依赖踏板,手指上的连奏功夫要很强。还有时候是润色作用。耳朵听到声音干了,就加点踏板,听到声音糊了,就减少点踏板。还有时候,踏板是为了制造层次,比如在Rachmaninoff and Debussy的音乐里面。但是都离不开耳朵的密切工作。踏板做的都是耳朵的需求。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3 收起 理由
DIY2013 + 3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6-10-25 18:5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闻木樨香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闻木樨香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sweetheart 发表于 2016-7-11 00:52
有同学去听  Sydney International Piano Competition吗?

我听了每一场。

发表于 2016-10-25 19:0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闻木樨香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闻木樨香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让饼干们来告诉你什么是奏鸣曲式

古典音乐也不知是了解相关故事就能欣赏的,也要有点知识装备。恐怕很多人去听音乐会都会在节目单上见到“奏鸣曲式”这个词,今天我准备讲讲“奏鸣曲式”是个神么,了解这个词会使你带着全新的耳朵去听很大一批音乐,诸如众多的奏鸣曲、小奏鸣曲、三重奏、四重奏、交响曲等等。

首先我们说说奏鸣曲, sonata, 也就是在老一代比如丰子恺等书中提到的“朔拿大”(这个翻译太神奇了,我是百思才得其解的)。 在拉丁语中,这个词的原意是“to sound”即(用乐器)发出声响。相对应的词是康塔塔cantata, 在拉丁语中原意“to sing”人声音乐。

在两百多年前的古典主义时期,奏鸣曲变成一种主要的音乐形式。简单一句话概括的话:奏鸣曲是大型多乐章器乐独奏曲。经过18世纪前半页斯卡拉蒂、阿尔贝尼、C.P.E Bach等人的发展,18世纪下半叶,海顿和莫扎特基本就把奏鸣曲定型为快、慢、快三个乐章,偶尔有两个或四个乐章。被钢琴家视为“新约圣经”的贝多芬32首钢琴奏鸣曲则是二、三、四乐章不等。贝多芬那么有个性,怎么会被常规三乐章框住呢?


说完了奏鸣曲,什么是奏鸣曲式呢?奏鸣曲式就是上述那些奏鸣曲、室内乐、交响乐等的第一乐章通常所用的曲式结构。通常分为三部分,我们术语叫做:exposition呈示部、development发展部、recapitulation再现部。名字很复杂,但是其实就跟小星星一个道理:

Twinkle, twinkle, little star
How I wonder what you are
Up above the world so high
Like a diamond in the sky
Twinkle, twinkle little star
How I wonder what you are

为什么奏鸣曲式在音乐史中越来越流行,并且变成最重要的一种结构形式呢?第一,因为这种三段式的结构是最平衡的。第二,可以很好的展现音乐中令人激动的对比、冲突。有了平衡,有了对比,这种艺术形式就完美了。


还想具体了解一下这种三段式的结构?那么看看下面这幅饼干组成的图片就了解了。



大家可以一边看图片,一边听听莫扎特的一首令人熟悉的F大调奏鸣曲Kv.332第一乐章。开头的咖啡色和粉色饼干分别代表呈示部(第一部分)里面的两个有对比的主题(two contrasting themes)。呈示嘛,就好像告诉你:现在讲一个故事,首先讲讲咖啡色饼干,他是一个很简单爽朗的饼干,有时会有点活跃和有趣,他的家住在F大调平原;然后,再讲讲家住C大调高地的粉红色的饼干,她咋一看起来很安静恬美,其实也有很叛逆的时刻。有些听众没听清楚?我们再来讲一次,一般呈示部都是要重复一次的。


接下来,音乐进入发展部。意思就是看看两块饼干接下来发生了什么事情。这俩人说好无聊啊,我们一起旅行吧,接下来开始进入 wild adventure(探险旅程),充满各种不安分、动荡不安、颠沛流离,两人一起从粉红饼干的家C大调出发,一会C小调,一会 G小调,一会D小调(仔细看,有规律的,都是五度五度地上行转调)…两人在旅途中一会甜蜜、一会打仗,最后都累的快成了饼干渣了,说,我们还是回家吧。如果是贝多芬奏鸣曲的发展部,且得再玩(干仗)一会呢,甚至把发展部当成battlefield(战场)那样来制造激烈的冲突。

在动荡不安后,画风一转,回归了。并且这次两人都出现在整曲的主调F大调,这就是为什么最后那块粉红饼干也变咖啡色了,虽然还带着一颗粉红的心,不管怎样,这是一个happy ending, they live happily ever after(他们幸福的在一起,直到永远)…


知道了奏鸣曲和奏鸣曲式,大家去音乐厅见到节目单上的小奏鸣曲、三重奏、四重奏、交响曲等都统统会大大地明白。小奏鸣曲sonatina,顾名思义,就是小型的奏鸣曲,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三重奏trio、四重奏quartet都属于室内乐chamber music范畴,三重奏其实就是三样乐器演奏的奏鸣曲,四重奏就四样乐器,依此类推五重奏等等。音乐结构形式一样,但是除了独奏曲被称为奏鸣曲sonata, 这些重奏就被直接称为几重奏了。比如你在节目单上看到The String Quartet No. 12 in Eb Major, Op.127  by Ludwig van Beethoven, 贝多芬降E大调第12号弦乐四重奏,Op.127,就是说这就是一首由四样弦乐(两把小提琴、一把中提琴、一把大提琴)演奏的一首降 E大调的奏鸣曲。交响曲symphony指的就是一首大型的由交响乐团orchestra演奏的奏鸣曲, 但不会再以“奏鸣曲”来命名了。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2 收起 理由
DIY2013 + 2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6-10-25 19:0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闻木樨香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闻木樨香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弹钢琴,千万别把你的手当成五齿钉耙

今天我要说的是我的其中一位老师,我在硕士期间的其中一位钢琴老师 David Lockett 教授,他在澳大利亚钢琴教育界可谓德高望重,他12 岁就进入专业音乐学院学习。桃李满天下,学生中也是人才辈出。他还是最新版澳洲考级 AMEB 的教材主编。


要说钢琴教学呢,真是一门高深的技术、科学和艺术。弹出来和教出来之间还是有着很大不同的。成熟的钢琴家已经把各种复杂精细的动作和微妙的声音控制等融化为自己身体的本能, 所以通常是不会去有意识地客观地解剖:我到底是怎么弹的?我应该如何解释给学生?


我常常在教学中思考很多问题,也常常想和一些演奏很好的大师们交流,通常很难得到清晰的答案。原因是很多演奏的人,真的是上面那种情况,不知道如何解释已经变成自己本能的技术,因为不擅长或者对教学没有热情。但是 David Lockett 不同,当我对教学的思考充塞了大脑以后,常常会 email 他谈谈我的想法。然后,我就会收到一封长篇巨信,里面充满了各种细节探讨。他会说:我也思考这个问题很久了。他对我的教学方法的肯定,也是刺激我不断探索的源源动力。我们两个的邮件往来加起来,应该真的就是一步关于钢琴教学的著作。

前几天,他发了正在编辑还未出版的书稿给我看,是关于钢琴技术训练的,他在那边等着我的反馈,所以我看得很仔细。看完这一部分最大的感受就是:我们的双手不是五齿钉耙。



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看看五齿钉耙,五个齿,一样长短、粗细、重量、并且平行排列。但是我们的十个手指呢,各不相同。听起来废话一样,但是,如果弹钢琴的不察觉这个,就没办法好好利用我们的双手。他的书里引用了一句肖邦的话:For a long time we have been acting against nature by training our fingers to be all equally powerful. As each finger is differently formed, it’s better not to attempt to destroy
the particular charm of each one’s touch but n the contrary to develop it.

在 Lockett 的书稿里面,有一部分是 Finger: their nature and capacity,里面很详细地从解剖学角度讲解了每个手指的特性,以及如何使用。比如大拇指,通常是最调皮的手指,因为它,大家很难弹得很均匀,因为它太粗,太重,并且和胳膊连接的方式和其他手指也不一样,它总是造出比其他手指们更大的动静。但是,有些作曲家刚好利用了他的特殊性营造出特别的效果。比如李斯特。所以,一定要说:不会弹钢琴的作曲家,很难是一个好作曲家。如果用以上的指法,不仅可以用大拇指把旋律很饱满滴带出来,并且会达到高度放松、协调的动作。如果不了解大拇指的特性和作曲家的意图,用其他指法是很难达到这样效果的。

同时大拇指,因为和大家都不挨着的关系,可以自由旋转,是一个很好的pivoting finger,就是手在钢琴上移位时的拐点、转轴。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上课总要强行改掉一些学生乱用的指法。很多时候,都要根据一串音符的黑白键configuration来排列好指法,就是设计好在哪个音符转指。大拇指可以从其他手指下面穿过去、或者其他手指可以从大拇指上方翻过去来使手移到下一个位置。而其他手指就很难有这个功能。(少数情况除外,比如肖邦练习曲里面的一些片段)


再比如四指(无名指), 因为三四五指之间联系紧密的肌腱,导致这三个手指中间的四指是最没有独立性的。这就是它的特性,但是有些老古板偏偏要反其道而行,真的把学生的手当成五齿钉耙,每个手指都要“独立地”高高地抬起来。其实,这是没有必要的。四指在其他手指的合作参与下,可以一样的有速度和力度。比如,右手上行时,四指可以和五指合作,并且加上前臂的一点横向动作,就可以达到很好的速度和力度了。违反手指特性的拼命练习,不但不会有太大效果,反而会导致伤痛,是一定要避免的。


有些人会问:弹钢琴的和教钢琴的要知道那么多吗?其实,这就是西方钢琴教育为什么一直不断发展的原因,这三百多年来,有很多人是很serious得在做钢琴演奏和教学的研究的。前面说过,教学是门艺术,也是门科学,各种做法都要有其理论根据,单纯凭借直觉和经验是很难教好的。前阵子看到某欧洲钢琴家呼吁中国钢琴老师多多research, 我深有同感。

知道这些有那么重要吗?当然有。不但可以教学生合理的协调的动作,还可以帮学生很好地安排指法。读David Lockett的书稿促使我想说说指法的重要性。

我想起来,当时音乐学院同学们对David Lockett的最大印象就是:他很会改指法。碰到一些“音乱如麻”的片段不知如何下手的时候,他过来给你标个指法马上就好了。或者,你明明按照谱子上指法弹的,却怎么都绕不过去,他过来给你改一下,诶,轻松绕过去了。并且他给每个学生改的指法还不一样,因为他很了解手的骨骼构造和肌肉分布,也很知道我们每个人的手指差异。

(科普,什么是指法?常常听到学生家长说某某的指法不好,我都要反应一下,因为他们说的指法跟我们的指法是两回事,他们其实是在说姿势、手型或者广泛点叫技术。我们说的真正的指法(fingering),其实很好理解,就是一系列的安排,哪个手指要弹哪个琴键。

钢琴有88个琴键,曲子里面的音符排列组合有无限种可能,但我们只有10个手指,显然我们不能随便用哪个手指弹下去,那样根本达不到预期的速度、流畅性和音色要求。指法安排其实决定了弹琴时的运动轨迹,并且有时候直接影响音符之间的连接或断开方式,所以非常重要。大部分钢琴谱是标有指法的,但是为什么还要操这个心呢?其实你会发现同一首曲子,不同版本里面的指法是完全不同的,那是不同的editor写上去的,钢琴家们的手和他们对音乐的理解都是千差万别,所以他们对指法的安排当然也不可能适合所有的人。我就清晰记得,给我上课的一个荷兰钢琴家,他是早期古典作品的权威,对莫扎特曲子的 phrasing(断句)有着很多自己的理解,不同的指法会造成不同的 phrasing,他对我带去的权威版本琴谱上的指法标注很不满意,直接翻到第一页找到 editor 的名字在上面画个大大的叉,然后旁边画个骷髅。)



好了,David Lockett 会继续把他的书稿其他章节发过来给我预览,我到时候再慢慢分享。总之,今天想告诉大家的就是:第一,我们的手不是五指钉耙,要了解并善于每个手指。第二,要很重视指法的安排。小朋友不要不看指法练琴,大朋友不要太相信一个版本的指法安排,要会思考、怀疑和比较。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