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精华好帖回顾

· 庆祝一周年的蛋糕--New York cheesecake (2008-1-30) cctang · 种萝卜 (2015-7-12) qld
· shefanie买房追踪 8 明天约了VALUER 做VALUATION。 (2007-1-26) shefanie · 献给即将、正在、已经成为单亲妈妈的妈妈们 (2014-11-18) Poppy123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楼主:shine_on

[欧洲] Alta Via 1,和意大利景点乱糟糟打卡之旅(更新比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2-18 18:5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hine_o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hine_o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shine_on 于 2024-3-17 08:41 编辑

我是不是很久没贴这张图了,今天从Passo Staulanza经Rifugio Coldai走去Rifugio Vazzoler。



早晨出门,见有人穿过马路,继续接着昨天来的472号路走,径直往Pelmo山侧的树林里爬。那也是AV1的一个variant,472转474再转564,先往东南再往西。这条路线比AV1主线长,notes上说,它最大的好处是会经过Passo Palafavera,那里有两间山屋(还有一个营地),可以饱餐一顿。

AV1的主线是先往西再往南,出门先走一公里左右的公路(SP251)。途中可以预览一下今天要去的地方:下图正中浅色的山是Civetta,右侧稍近一点有些许植被的是Coldai,今天要先去Coldai山下,然后再沿着Civetta山侧走过。



到了公路的一个发卡弯,离开公路,走上568号track。很快我就被一阵音乐声吸引住了。



这不过是十头牛,响亮程度已经堪比大教堂的钟声了。

在这个track上走大概一公里吧,会看到一个标有"Malga Vescovà Belamont, Burro - Formaggio - Ricotta"大木牌,在这里左转上另一条track。

路边一个很新的小神龛。



这就是Malga Vescovà Belamont了,有个餐厅,当然也卖之前大木牌上宣传的乳制品。至此走了大概有三公里吧,不是公路就是平整的track,很简单。



561号上山路就在这座房子背后(上图右上方隐约可见),还蛮陡的,所幸不长。

爬上坡顶回头望,除了昨天经过的Lastoni di Formin、Monte Mondeval、Croda da Lago外(在画面最右边标出的三座山),竟然还看得到小Lagazuoi(它左边那小小的尖顶是奥军炮台所在的Sass de Stria,图中未标出)。



横跨一片大草坡,走上一条track,Coldai便出现在眼前。上Coldai的556号路是从山脚的Malga Pioda出发的,即画面左下的石头小屋,有shortcut直接下山过去,不用沿着track兜圈子。如果走Passo Palafavera那个variant,也是在这里与主线汇合。



小石屋没开门,应该是季末结束营业了。从这里去Rifugio Coldai有320米爬升,距离却只有1.8公里,还是很陡的。况且这1.8公里还是建成之字形的步道,那步道太绕路了(就是大家都往肉眼可见的终点爬你一个人哒哒哒往相反方向走那种),几乎没有人沿着走,都是走直奔垭口而去的shortcut,所以实际走的距离更短,平均坡度更陡。

整个爬升过程中,Pelmo始终占据着视线焦点。爬到高处,望向远方,从最左侧的Sass de Stria和小Lagazuoi,一路描摹我走过的山,到Sorapiss,再到Pelmo这个庞然巨物,最后定格在山谷中Mareson-Pecol一带小镇上亮晶晶的房顶。



爬到“肉眼可见的终点”,一扭头,哈,原来在肉眼看不到的地方,拐个弯,还有更多路要爬。新目标是给Rifugio Coldai的运货缆车作中转的两座小屋。

上来了



Pelmo



道路又拐了个弯,正当我准备迎接新的爬升时,Rifugio Coldai到了。





山屋前的平台上望出去的风景



有人同我打招呼,原来又是那两名灰衣女性。因为从来没与她们在同一山屋住过,每次遇到都有一种“嘿,原来你们还在”的亲切感。

从山屋出发,沿560号路往Forcella Coldai爬。560号路一直通往我今晚的住宿地Rifugio Vazzoler。



到了垭口,回头看山屋和Pelmo。



垭口的另一侧是Lago di Coldai。这一路上来见到不少日归客,也有一家大小一起来的,应该是从Alleghe坐缆车或从Passo Palafavera上到山脚,爬到湖边玩一圈,有精力的再去爬个Cima di Coldai(较难),然后原路返回的。



远方竟然还看得到Marmolada(右边最高那座)。



我坐在湖边小小休息了一下。



步道沿湖的右侧绕湖半圈。我走到高处,看到了下方的小镇Alleghe和Lago di Alleghe。



用Peak Finder标了一下山峰。看着远处的Marmolada和Sella山群(Piz Boè),想我从第一天开始就见到它们,虽然从未走近,它们却一直在那里,做行山人亘古不变的参照物。



此时回望Coldai湖,还能看到Pelmo在垭口另一侧倔强地露出尖顶,跟我说再见。AV1南边的步道海拔不高,常常在峭壁下行走,再加上我后面几天遇到的天气也不好,像之前那样爬到高处望向远方、一览众山小的机会不多了。



走过两个小山口,抵达一个岔路口。左手边的小路直通悬崖下,就在碎石破上前行,早年的路标也是往那个方向指的,但路口明确贴出崭新的路标,指示人们沿着右手边的小路,从碎石间下山。路标下甚至还有打印在A4纸上的意英双语警示(好几个感叹号那种),说悬崖下高处那条线有落石风险,千万不要走。事实上总会有人想试一下,我见走在我后面那两个人就这么做了。回来后刷到一篇游记,作者不小心走上了高处那条路(当时可能还没有警示语),因为落石很多,会把path堵上,时时走着走着就没路了,需要手脚并用爬去高处另一条path上继续走,在这样的陡坡上往上爬其实十分惊险,而且爬上去一次,往前再难走也没法掉头回来了,因为爬下来更难。



左手边这片悬崖就是Civetta,垂直的峭壁绵延向前,长达四公里。登山者称它为"Wall of Walls",属于难度级数最高的山,有些山峰垂直降落高达一千米。



道路正前方尖尖角的大斜坡是Cime di Col Rean,仔细看,临近坡顶有一座建筑,是Rifugio Tissi。这座山屋不在AV1的主线上,需爬高140米才能抵达,但因为各种徒步指南把AV1南半部分排得十分松散(四天的路分成五六天走),再加上山顶风景很好,不少人选择在Tissi住一晚。



右手边的山与山的间隙中,偶尔见得到Alleghe湖。



突然见到一只跑得很快的动物,从离道路不远的地方窜上右边山侧,是狗吗,我看愣了,等回过神掏出手机来时它已经跑远了。后来想想,这种山地怎么会有狗,应该是chamois(臆羚)。



下到谷底,有个Trans Civetta越野跑的站点,前方的道路在右手边蜿蜒而上。



旁边一块大石上有个memorial,纪念一位在冬季攀登勃朗峰时不幸遇难的登山者。



在爬到垭口(Forcella di Col Rean)之前,右手边有通往Tissi的路。我见那两名灰衣女性往那个方向爬了,此时大约下午1点40,她们应该今晚就住在那里。我一方面是因为懒,另一方面也想早点去Vazzoler抢个好点的床位,便决定不上去了。

如果说我走AV1有什么遗憾的话,没有爬去Tissi是其中之一,因为这是全程最后一个好天,而Tissi门前不仅有无敌的Civetta全景,还可以居高临下几乎是垂直地望到下方的Alleghe湖,风景很好。如果说第一天因为上Croda del Becco太难而略过,或后面因为天气不好而看不到美景,都是无可避免的遗憾的话,上下Tissi这140米却是力所能及的,所以才特别觉得可惜。

再往前一直到Vazzoler,基本都是平路和下坡,Civetta一直在左手边,时远时近,每个角度望过去都不同。





一个为前苏联时期格鲁吉亚最著名的登山运动员Mikhail Khergiani而立的memorial。在他1969年登顶Civetta的过程中,落石斩断了他的绳子,导致他垂直跌落600米而死。Memorial上方是个折断的冰斧,下方挂着格鲁吉亚国旗。



下到一片大草场,有个废弃的石屋,一半已倒塌。



我拍了很多张Civetta全景。





渐渐走到Civetta的南端,道路就要转向东,南面的山也渐渐显现出来。Civetta最南端这座垂直的巨石是Torre Venezia,它的南墙垂直降落500米,是攀岩者的天堂,当然这在Civetta山群里还算是简单的。



从一片树林里钻出,仰头就是高耸的Torre Venezia南墙。2020年时南墙曾有一次很严重的落石,数条攀登线路被毁,在图中可以很明显地看出,缺口还很新。



另一个角度



周围的山。画面左边那座瘦瘦的山峰是Torre Trieste,Civetta的另一座攀岩名塔,垂直降落700米。



最后一公里是一段碎石track,蜿蜒而下,宽度可以行车。走到这片林子,Vazzolar就差不多到了。Torre Venezia在左,Torre Trieste在右。



Rifugio Vazzoler的小教堂



山屋正门







这个山屋条件一般,居住空间局促,但门口摆有数个木桌长凳,正对着Torre Trieste,所以大伙儿晚饭前都在那里休息聊天。



院子里还有个小植物园,每种植物都标出名称和属性,可惜花期已过,不少都得靠想象。

我住四人间,房间很小,两张bunk,已经有一个纽约来的姑娘入住了,我便住在另一张下铺。但这床非常矮,在下铺根本坐不直身子,相反上铺抬脚就能上,估计比下铺住得还舒服。好在这间房最终也只是我们两人入住,纽约妹子十分安静,所以睡得还不错。房内没有充电口,充电要去楼下大厅,WiFi约等于零。

洗澡三欧三分钟,照旧是打肥皂时关水便暂停计时,所以时长是够的。但是水温不高,洗得不爽。最要命的是洗澡的三个小隔间与外面洗漱的地方都是男女共用的,只有一帘相隔,小隔间里也没有放衣服的地方,所以只能在勉强遮住的帘后脱好衣服进隔间,洗完出隔间也只能祈祷外面帘子恰好是拉上的,总之非常狼狈。

上楼请脱鞋。



晚餐的餐垫画的是周围的山屋,我今天从Coldai经Tissi到达Vazzolar,明天会继续走去Passo Duran(画面右上角)。



同桌的是一对年轻的德国夫妇,今天在路上遇到过,对他们的萨摩耶印象深刻,自己背着自己的小包裹,毛茸茸乐呵呵的,而此刻它就趴在我脚下打盹。

我跟隔壁两个鹿特丹来的小伙聊得很投机,他们一个叫Sander,一个叫Marvin,跟我讲他们这趟统共也没预订几个山屋,所以背着帐篷,有山屋住就住,没得住就睡帐篷。结果昨天在Passo Staulanza遇到一对姓Yates的美国夫妇,预订了全程却不打算继续往下走了,直接把打印出来的预约邮件给了他们。俩小伙今天商量了一路到了Vazzolar以什么身份入住,要不要说实话,结果一拿出Yates的预约邮件,对方二话没说就给他们办了入住手续,两人还就此住上了双人房。

Sander颇有艺术天赋,路上经过风景优美的地方,便设计好角度和pose,让Marvin给他拍照。我笑说,you are like the Asian girlfriend,引来一通狂笑。Marvin的固定项目则是在风景优美的地方背着他那十几公斤的背囊做十个俯卧撑,由Sander录下来。两人是学生时代水球队认识的,后来每隔一两年就一起走个长线徒步,友谊持续到现在。

两人热情地给我介绍他们的Dutch Mountain Trail,说不是开玩笑的,真的存在。我回来后查了一下,全长100公里,总爬升1550米,连接全国全部七座海拔150米以上的山,宣传语是"a serious trail in the real mountains!"   Sander还掏出他们荷兰的AV1徒步指南给我看,说上面照片拍得太赶客了,应该替换成(Marvin给)他拍的照片;实话实说,Sander的照片角度和构图都很好,确实比书上的照片更吸引人。

晚饭很简易,各有三四道可选,其中只有主菜中的两道有肉。

Barley soup



Meatballs with vegetables



Panna cotta with berries sauce



晚上跟纽约妹子聊起未来两天天气预报有雨,她说刚刚在院子里遇到了一对法国夫妇,已经是第十次走AV1了,告诉她雨天千万不要上Cime de Zità(后天的下半段路),会很危险。我听了心事重重,那段路是我AV1最想走的路段,错过了会很难过,如果这次不走,未来再来的机会约等于零。妹子则很想得开,说自己是个Italophile,未来肯定会再来的,这次也是随遇而安。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评分

参与人数 3积分 +20 收起 理由
Maryland + 2 感谢分享
peanut + 10 感谢分享
violinlearner + 8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2018年度勋章

发表于 2024-2-18 20:5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violinlearner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violinlearner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你说那些牛脖子上挂个铃会不会很烦?想静静都不成

好想看萨摩耶背着自己的小背包跟爹妈一起走

发表于 2024-2-19 00:2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hine_o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hine_o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shine_on 于 2024-2-19 03:41 编辑
violinlearner 发表于 2024-2-18 20:50
你说那些牛脖子上挂个铃会不会很烦?想静静都不成

好想看萨摩耶背着自己的小背包跟爹妈一起走 ...


唉呀萨摩耶没有拍,她爸妈说肯收狗狗的山屋很少,他们在Dolomites十天的线路都是根据哪家山屋肯收他们排的,所以第二天就跟我们分道扬镳了
还记得我早饭时不小心掉了一小块ham,小家伙在下面舔得很香

发表于 2024-2-25 18:1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hine_o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hine_o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shine_on 于 2024-3-17 10:06 编辑

早晨出门的时候,看左边太阳照到了山尖,右边却是漫天的云。也许天气预报有误,云最终可以散去呢?我心存侥幸。





我的notes标出了每个stage在AV1中的相对难易度,九天中有四天是“难”,包括第一天,第三天,和今明两天。虽然今天的距离只有11.5公里,但路比较“野”,要在乱石中找路走,加上天气不好,我不敢掉以轻心。

先是沿着昨天来的大track(此时编号变成555),继续往下走两公里。



当看到云层变成这样时,就知道这场雨怕是躲不过了。



云层聚集的方向就是我要去的方向。



而track则会再经过几个之字形发卡弯,然后一路延伸至下方Val Corpassa山谷中的Rifugio Capanna Trieste。从那里便接上公路,可以去最近的小镇Listolade,或者任何公路可达的地方,天气不好的时候,这就是escape route。



我大概只走了两个发卡弯,便左转上了554号path。后来看到很多篇游记,都说错过了这个路口,一路走到谷底才发现,又不得不再爬回来。

小路上刚走没多久,便听到前方热热闹闹,过去一看,原来是走着走着没路了,要跳下一个一人多高的深沟才能接上对面的路,而昨晚同在Vazzoler住的一个徒步团的导游,正站在坑底把队员一个一个接下去。他们接过我的背囊,教我脚踩在坑壁哪里,怎样像个(反向的)壁虎一样扒在坑壁,再跳下去。他们走后,我正收拾行装,后面来了一对印度夫妇,我帮男方下来,然后再由他帮女方。如果走到这里前面没有人接应,还真不好下来。这是我爬上对面后回头拍的,印度夫妇之后还有昨晚的室友纽约妹子,庆幸她也有人帮。



爬了一段乱石坡,此时抬头看到的应该是Moiazza山群的西侧。今天基本都在这个山群的石壁下走,从西侧绕向南侧。



随后钻入一片树林,爬很陡的坡,再加上天气又潮又闷,体感很差。等我终于从树林里爬出来时,看到的路是这样的:



很明显右手边就是悬崖,但此时显然什么也看不见,路就是面前碎石堆上被前人沾满湿泥的鞋底踩出来的这条。

能见度这么差,notes中提到的四周用于定位的山峰便没什么用了,navigation成了首要任务。好在红白路标和前人堆的小石堆出现得还算频繁,天开始下雨后云也没那么厚了,即使只着眼于眼前能看到的路,也没遇到什么困难。

这一段基本都是贴着悬崖走。



到了Col dell'Orso回头看,我就是从这石壁下的小路一路走过来的。这一路如果天气好,回望是看得到昨天从Civetta南侧走来的路的,可我目前连眼前的山都只能望到下半部分,上半部分还掩在云雾中。



道路转向左,下一个目标是Forcella del Camp,从下图中央两个山峰之间穿过去,垭口在山的背面。



雨越下越大,虽然我早就穿上了防水衣,但此时裤子也湿了,便也拿出防水裤来换上。这身防水服不算轻,背了一路,这会儿终于用上了。前方的路树根与石块交错,雨天不算好走。

最后70米的高度爬升是在一个小土坡(泥坡)上完成的。我的notes上说这一带可以看到一种很稀有的名为Lady’s Slipper的兰花,我出门前还特地搜了它的样子,然后低头找了一路。Lady’s Slipper没找到,各种野花倒是拍了一路。当时没有意识到,这都已经九月中旬了,Lady’s Slipper的花期怕是早已过了。

到了垭口,面前有好几条路,我不确定走哪条,前前后后折腾了好一会儿,最后根据地图确认是走最左手边那条。

接下来的路就相对简单了。先是一个下坡,路过一个神龛。



接下来是在Moiazza山群南侧走,总体来说比较平。





远方已经可以看到Rifugio Carestiato。



45分钟后,我从一片树林里钻出来,抵达Rifugio Carestiato。之前帮过我的那个徒步团刚刚结束休息,正准备出发。





我想叫一杯热巧克力,被告知没有,便要了一杯茶(Twinings+热水),蘸我的小饼干吃。这时Sander和Marvin也到了,跟我说他们走错路了(估计是没看到554岔路口走去了谷底),太辛苦了,决定再扮演一次Yates夫妇,今晚就在这里住下了。如果今晚住这里,明天本就很长的路会变得更辛苦,我问你们明天怎么办,他们说,我们要走"walk of shame"(他们的原话)下山,明天就在威尼斯逍遥快活了。



山屋门前有548号路通往山下大镇Agordo,便是两人口中的"walk of shame"。事实上,这基本上也是全程最后的escape route之一,如之前纽约妹子所说,雨天是不能上Cime de Zità的,如果明天下大雨,那么不管今晚是住这里,还是住我要去的Passo Duran,都只能放弃。



Marvin背着他那十三四公斤的背囊,在山屋前做了最后十个俯卧撑。



告别了两人,下山去Passo Duran就很快了。走着走着,突然见到那两名灰衣女性迎面而来。我问你们昨天不是住Tissi吗,怎么会从那个方向过来?她们说雨天路没法走,只能搭taxi到Passo Duran,然后倒着走回今晚的住宿地Carestiato。她们还说明天就下山了,同我告别。

我的notes上有这么一段话:
Passo Duran can be a popular stopping point for motorists and bikers. At quiet times it is almost melancholy, the twisty road connecting the Val di Zoldo to the North, with the town of Agordo to the South and bringing only occasional traffic.

我走完最后那段泥泞的下坡,来到Passo Duran,看阴云密布,许久也没有一辆车经过,想起同伴也纷纷要离开了,倒也真有点莫可名状的伤感。

马路对面的造型奇特的小教堂,它背后之前下山时还清晰可见的San Sebastiano Nord,现在已经被云遮住了。



这个山口有两座山屋,离track较近的一座是Rifugio C. Tomè,我去敲了个章,厅里只有两三名客人在聊天。





我住的是离track较远的Rifugio San Sebastiano(章见上图)。



我住八人间,连我共七人入住,同屋有那三名荷兰大叔,一对路上遇到过几次的脚程飞快的年轻荷兰情侣,还有一位走慕尼黑到威尼斯"Der Traumpfad" (the Dream Way)的德国大叔。洗手间兼浴室在房内,有门锁,虽然这浴室有面墙是没封死的,透风,但水流超大,也不限时,比起昨晚在Vazzolar花三块钱冲的那个憋屈澡,可是爽太多了。

我睡上铺,梯子是垂直搭在上铺床尾板上的。我见同住上铺的荷兰妹子哒哒哒往上爬,每爬一步那梯子下沿都把床尾敲得很响,便没有细想,以为只是梯子设计不好,爬起来又辛苦又危险。事实上第二天晚上我又遇到了同样的梯子,也是一样哒哒哒地爬,直到第三天早晨见有人的梯子斜撑在上铺床沿才意识到,那梯子只是收纳在上铺床尾板上(挂在那里不占地方),用的时候取下,斜撑在床沿就可以往上爬了!

山屋装修cosy,店家在大厅生了火,旁边架上衣架,让我们把湿衣服烤干。墙上挂着店主弟弟画的素描。



那队徒步队也住这里,热热闹闹玩到很晚,一点也没有第二天要上Cime de Zità的紧张感。



我与一对刚退休的加拿大夫妇坐在一桌。他们是通过另一间英国旅游公司订的行程,跟我说用下来还不错。那位女士告诉我,这本来是COVID之前预定的girls trip,几个同伴问她要不要去英国徒步,她以为是Coast to Coast,兴奋得不行,结果同伴告诉她是Cotswold Way COVID之后再也凑不齐人,她也顺水推舟,同旅游公司换了自己想走的路线,把同伴的定金还给了她们。两夫妇明天也会继续向前走,但不上Cime de Zità,而是在上山前的Rifugio Pramperet先休整一晚。

晚餐只有两道菜加色拉,前菜主菜各有三个选择,看起来平平无奇,甜品需要另点。

Lasagne with meat sauce



Grilled beef steak with French fries
这块肉非常多汁,很好吃。



我见店主老先生很忙,自己又挂住预习明天的线路,便skip了甜点,只是预订了明天午饭的三明治就上楼了。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评分

参与人数 4积分 +26 收起 理由
Maryland + 3 感谢分享
吃鱼不吐骨头 + 4 感谢分享
violinlearner + 11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2018年度勋章

发表于 2024-2-25 22:4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violinlearner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violinlearner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真有点惊心动魄啊,lz爬山路上遇到过危险吗?

扮演Yates夫妇的梗太好笑了

那块牛排居然被我半夜看饿了

发表于 2024-2-26 01:5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hine_o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hine_o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shine_on 于 2024-2-26 02:02 编辑
violinlearner 发表于 2024-2-25 22:46
真有点惊心动魄啊,lz爬山路上遇到过危险吗?

扮演Yates夫妇的梗太好笑了


这些是成熟的徒步路线,只要做好功课,stick to既定路线,并且知道自己的极限,问题不大。

不过AV1最后这段比较wild,能否走完要看天气。接下来那天要走的最后一段路,我是在小雨中完成的,不得不承认,如果雨再大些,会非常危险,再不舍得也得放弃,所以上山前都研究过escape route。

人们常常提起“对山的敬畏”,这一路上看到那么多memorial,更有感触。

我也很喜欢Yates夫妇这个梗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2015年度奖章获得者 2021年度勋章获得者 2017年度勋章

发表于 2024-2-26 05:4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peanut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eanut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shine_on 发表于 2024-2-26 02:52
这些是成熟的徒步路线,只要做好功课,stick to既定路线,并且知道自己的极限,问题不大。

不过AV1最后 ...

太好了,lz还是走成了呀
He is not a dog. He is a Golden Retriever!

发表于 2024-2-26 06:3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hine_o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hine_o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peanut 发表于 2024-2-26 05:41
太好了,lz还是走成了呀

走成了
不然想想我把两天好天浪费在rest day(而一同出发的人则基本一路好天走完全程),得觉得多亏

发表于 2024-2-27 08:5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吃鱼不吐骨头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吃鱼不吐骨头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仔细观察了半天,就看到几块沾了泥巴的石头,没看到路在哪。

发表于 2024-2-27 13:2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hine_o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hine_o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吃鱼不吐骨头 发表于 2024-2-27 08:59
我仔细观察了半天,就看到几块沾了泥巴的石头,没看到路在哪。

嘿嘿,走到跟前就看到路了,rocky的路也比普通的路走起来有意思

发表于 2024-2-28 16:0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Clayzo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Clayzo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意大利可以玩很久,全是古迹和美食。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24-3-16 13:2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hine_o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hine_o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shine_on 于 2024-3-17 05:07 编辑

这天的路线是从Passo Duran爬到Rifugio Pramperet,再从Pramperet爬上Cime de Zità,最后走陡坡下山到Rifugio Pian de Fontana。我notes说,如果天气不好,就从Passo Duran搭taxi到Pont di Costa Granda,再从那里爬回Rifugio Pian de Fontana,可即使这样,也要爬升近一千米,还是在树林里爬,对比原定路线中Cime de Zità暴露山脊带来的兴奋感,可是天差地别。

一觉醒来是个阴天,没下雨也没太阳,我决定按原定路线走。在抵达Rifugio Pramperet前还有三个escape route,但下山后去今晚的住宿地Rifugio Pian de Fontana都不是很方便,都要坐车到Pont di Costa Granda再往回爬那一千米。可不去Rifugio Pian de Fontana的话,最后一天的路线也要放弃了,也就意味着我的AV1要提早结束了。

早晨七点钟开饭,我早早下去等,可过了好久大堂还是黑黑的,一点不像要供应早饭的样子。一伙儿人大眼瞪小眼,直到十几分钟后店主噔噔噔走上来,说你们愣着干嘛来吃饭啊。原来早餐餐厅在地下室,餐桌早已布置好。



吃的是火腿芝士,给了我一整篮面包。后来拿到午饭那个三明治,你猜里面夹的是啥?



出门时拍了这张照片,回来想了好久,我拍辆垃圾车做什么?原来背后的山是Pelmo、Sorapiss和Antelao,虽然云山雾罩的看不太清楚。如果天气好的话,今天路上也可以远远看到它们;我最终也没有看到(它们完整的轮廓),算是就此说了再见。



出门先是沿着公路往南走。右手边是昨天来的Moiazza山群方向,草坪上有马和驴子。



南边的山都不算很高,但一样隽秀。



被大牛小牛行注目礼,你们好呀。



道路转向东南,向San Sebastiano-Tamer山群进发。这个山群分为三大片,北边是San Sebastiano山群(下图左侧),也就是昨天Passo Duran小教堂身后那座山,中间是Tamer山群(下图中间),南边(东南)是Castello di Moschesin。我要先沿着Tamer的西侧和南侧走,再围着Castello di Moschesin绕半个圈,才能抵达Rifugio Pramperet。



到了notes上说要离开公路左转上543号path的地方,我看到一个标志牌,说AV1改道了,请继续向前走。连忙掏出旅游公司给的季度update查看,果然因为此地正在进行伐木工程,改道了。再仔细一看,公路沿儿上还用红白两色做出标记,指引人往前走。



这是告诉你该左转上山了。路边还有个很新的标志牌,说543号路请往这边走。



起初还能看到伐木工人在工作,很快进入一片树林,开始向上爬。下过雨的道路湿滑泥泞,树林里也很闷。十几分钟后抵达Forcella Dagarei,便与旧543号路汇合了。

还要继续在树林里走,起初较平,随后又有爬升。突然间,面前出现一片山,豁然开朗。



这山就是Tamer。接下来要沿着它走,整个setting跟昨天沿Moiazza山下走差不多,都是横跨悬崖下的碎石堆,但比昨天简单。



天气也比昨天略好,至少可以看见南面的山。



Tamer Davanti(左)和Tamer Grande(右),造型让我想起Pelmo双塔Monte Pelmo和Monte Pelmetto。Tamer Grande背后还有Tamer Piccolo。



右边这座就是Castello di Moschesin。



后面又爬了一段湿滑林地,来到一片草地两座小屋,是Malga Moschesin。小屋从内里来看就是那种废弃的shelter,只适合紧急情况使用,但外面有个水龙头可以续水。我琢磨着我的水足够撑到Rifugio Pramperet,便没有续。我昨晚的6个室友都在此休息,其中荷兰情侣和德国大叔都属于飞毛腿级别的,出门也比我早,之所以现在才走到这里,是因为一早出门时走错了路。



再往上是一段之字形爬升,绕着Castello di Moschesin南端的尖尖走。而南面的山躲进云层中,若隐若现。



随后抵达Forcella del Moschesin。这里有个一战前建的军营,早已废弃,杂草丛生。





Notes上描述,接下来有两条路可选,都通往Rifugio Pramperet。我选了较高风景也较好的那条来走,看标志牌上标的时间似乎这条也相对较快。这条路要走过军营,沿前方大石左边的小路往前走。另一条路则标有AV1的蓝色三角,是543号路的正式路线,在大石前左转,先下降大概100米海拔,然后从低处走。

看别人游记很多人说在此走错了路,都说是在军营前左转了,我猜他们是走543号路然后左转上了540号路,而没有沿着正确的543号路继续走下去。540号路是下山去Forno di Zoldo小镇的路,也是今天第二条escape route。

接下来爬坡的时候,我犯了个愚蠢的错误。路标不是很明显,我便觉得爬上右手边那个碎石坡应该可行,似乎也能抄点近路。结果就是坡越来越陡,上到半山腰也还是没找到路,往前走愈发艰难,最后只能灰溜溜从坡上下来,走回那条更像正式路线但远一点的路。这一来一回也浪费了不少时间。

接下来是沿着Val Balanzola边缘走,风景确实不错。这个山谷应该是冰川退去后形成的冰斗,山谷尽头便是Forno di Zoldo小镇。往山谷方向看去,左边是Castello di Moschesin,右边是Cima di Pramper,云遮住了Castello di Moschesin背后的Pelmo,也遮住了山谷之外其实并不算远Sorapiss和Antelao山顶,无法描摹出它们的轮廓。想我第一天站在Forcella Sora Forno那个垭口往南看,这几座山在云层之外,只露出轮廓和尖顶;如今我向南走了百公里,改向北看,它们还是在云层之外,若隐若现。



继续沿着543向着Cima di Pramper方向走,Rifugio Pramperet(见下图中间偏下处)就在这座山脚下、Val Pramperet山谷的边缘。乌云飘过来了,情况不是很妙。



如果不去山屋,可以直接在543跟514的岔路口右转上514,去Cime de Zità。从这个岔路口到山屋还有几分钟路程,去山屋算是略绕点道。现实并没有给我选择的机会,我根本就没看到去514号路的路标,径直往前走了;是看到在山屋休息好往回走的荷兰大叔迎面而来,拿着手机一脸疑惑地找路,才发现自己早已走过那个岔路口了。

这一带路标混乱,各种光鲜亮丽的标志牌上画着514的大概方向,就是没有指往真正的514岔路口的。如果不是碰到了荷兰大叔,我根本不会想到自己从山屋出来后要往回走那么远才能走上514。喏,真正的标志牌是这个,是我在回来路上才发现的。一来这里根本就不像个岔路口,二来它就是一小块牌子钉在路边一棵不起眼的树上,还是在你前进方向的背面,如果你不知道在这个时刻这个地点要抬头看这棵树的背面的话,根本就不会发现它。



天飘起小雨,我来到山屋,心事重重。昨晚那对加拿大夫妇已经到了,一路上没见到他们超越我,想来要么是出发得比我早,要么就是在废弃军营处选了另一条岔路来走。那队徒步队伍出发得比我晚,但一路上也没见超越我,不晓得去了哪里。





我问前台买水,答曰,厕所水龙头直接接吧,能喝,免费。那热巧克力呢?没有。我兜里还揣着那个三明治,哪里好意思又吃外带食物又接免费水还去免费厕所,好歹要消费的样子,最后花两块钱买了一杯热水一个立顿茶包。结果一坐下,把背囊往旁边一放,蹭倒了茶杯,哗,全洒了,还要耗费店家好大一卷纸来擦。

三明治照旧很干,芝士厚度惊人(跟早饭那张图一模一样),我吃了一半便吃不下了,匆匆收起来,告别加拿大夫妇,出了门。雨不大,此时如果下山,可以走523号路去Forno di Zoldo小镇,这也是全程最后的escape route了。我不甘心,决定按既定路线上Cime de Zità。从此处到最高点Forcella de Zità Sud共3公里,555米爬升。

走着走着天开始放晴了。背后的Val Pramperet山谷沐浴在阳光下,随着越爬越高,Rifugio Pramperet和下方草地上的废弃石屋也清晰可见。



Cima di Pramper方向



前方却不甚明朗,云遮蔽太阳,仙气笼罩着我要爬去的垭口。



爬过最后一段之字形小道,道路猛地往右一转,到了Portèla dei Pezedèi,彻底把Val Pramperet抛在了身后。垭口的另一侧(西侧)是Castello di Moschesin,再远便看不到了。



道路则继续往南。面前的情景如月球表面般荒凉,我其实并不知道自己最终要去的垭口在哪里,事实上直到最后一段爬升之前,我都看不到那个垭口,只知道寻找路标,再寻找下一个路标,以保证不偏离既定路线。这段从Portèla dei Pezedèi到Forcella de Zità Sud的路在地图上是用点线标注的,实际terrain并不难,但路标稀疏,只能靠远处石头上偶尔出现的一抹红,或一抹蓝,或好心人堆砌的小石堆来辨认方向,如果天气再差些雾再大些,navigation会很难。







这片山脊之外应该是Castello di Moschesin山群,而画面正中云层里若隐若现的,想必就是我心心念念的Pelmo。



此时有一家三口追上我,两夫妇都背跟我同样的背包,先生澳洲口音,太太英国口音,带个十岁左右的小男孩。我昨天和今天上午分别被他们超越过,知道他们速度飞快,爬陡坡跟走平地一样速度那种。中午抵达山屋前才被他们超越过,在山屋没见到他们,此时他们却又从我身后出现,不知道是不是在抵达山屋前走错了路。之前只与那位妈妈打过招呼,默认为他们一家是英国来的,昨晚与那对加拿大夫妇聊天时,才得知这一家三口来自澳洲。这次寒暄恭维过对方的背包后,果然他们问起我是不是来自澳洲,想来是在山屋遇到了那对加拿大夫妇,告诉他们前面有个澳洲来的亚洲人独自一人上了山。这次AV1上遇到了很多德国人(前半段居多)、荷兰人、操北美口音的人,澳洲人却只遇到了这么一组。

他们同我道别后,很快变成了上山路上的三个小黑点,倒是很好地给我指引了方向。



最后这段上山路,起初还算平缓,最后变成陡峭的之字形,通往AV1那段著名的暴露山脊。山脊两侧都是悬崖,要手脚并用往上爬,但其实不难,而且很短。见下图,可以清楚看到那位澳洲妈妈正在山脊上爬。



半山腰的回望



上到垭口时,云从各个角度卷过来,很快除了我站的这一小块山脊,什么也看不见了。一对中午在山屋外遇到过的法国情侣赶了上来,试图往右边的山脊处找路。如下图,他们那时就在这个石峰背面。虽然身处云雾中,但估计他们也很快意识到,除了滚下山,那个方向是没有出路的。



路是左边的山脊,其中一块石头上有一抹非常不起眼的红漆,算是指引了方向。我把法国情侣叫了过来。下图没有拍出它的陡峭程度,总之是不好站直了身子走的,必须手脚并用爬,但同时脚下抓地力是很好的,所以不难爬。因为云雾,看不到两边悬崖有多陡,反而更兴奋,肾上腺素爆表!



等法国情侣走后,我回头拍了垭口方向,还是没拍出这段山脊的陡峭程度。右边的波浪线就是我爬上垭口的之字形路,而法国情侣呆过的那片山脊,此时已经被云雾盖过了。



相比之下接下来的路就显得宽且平了。法国情侣在前面走,吹了两声哨子,应该是告诉我前面的路是对的,我便也吹了哨子作回应。



在爬往今天真正的最高点,Forcella de Zità Sud途中拍的,嘿嘿。



Forcella de Zità Sud是AV1最后一个高山垭口,天气好的时候从这里,或者多走两步爬上Cima de Zità Sud山顶,往北看,风景很美。用我晚上在Rifugio Pian de Fontana遇到的美国阿姨的话来说,看得到“层层叠叠的山”。我看过别人游记里的图,近的Pelmo(真的很喜欢)、Civetta这种就不消说了,远的连Tofana、La Varella都看得到,也算是对AV1一个很好的回顾。可惜我什么也看不到,也没有充足的时间等云散开(怕不会等来等去等到了雨),转身向南,准备下山。

望向南面时,我惊呆了。虽然云层还是很厚,但云是白的,天是蓝的,山是绿的,仿若世外桃源。



跟我身后乌云笼罩的Cime de Zità,是截然不同的两个世界。



接下来去Rifugio Pian de Fontana有3.2公里,下降780米,足见有多陡。我一直听说这段路很难,但有种谨慎的乐观,一来是我从来不惧怕下坡,二来是在低能见度下爬过山脊的那种劫后余生的兴奋劲儿还没过去。

前方的山谷叫Van de Zità,由冰川作用形成,有个很好看的弧度。正对的那座山是Talvena。





渐渐深入山谷,四面环山。这一带据说有很多土拨鼠,但这样的天气它们都不愿意出来。





我站在山谷深处,仰头拍了一圈。



回望Cime de Zità(下图右上),依旧在云层中。



抵达下一个峡谷前有一段短暂的平路,望向前方,眼前的路消失的地方,应该就会是下一个峡谷边缘了吧,不知道会有怎样的场景呢。突然,猝不及防地,在眼前的路消失的地方,我看到了彩虹。



然后看到前方峡谷边缘,Schiara那漂亮的山顶。



但当我真正走到那个峡谷边缘时,云上来了,天阴了下来。



路边有警示,前方的路是EE级别(for expert hikers),很陡,要小心。走上这条小道,我迅速理解了人们为什么说雨天不要上Cime de Zità,恐怕不是因为上山前的路段navigation难,也不是因为那段暴露山脊雨天会湿滑到不能爬,而是下山时这后半截路,窄路上有无数大大小小的石头,不下雨已经很光滑,需要膝盖非常吃重地保持平衡,如果再下雨,那滑倒简直是不可避免的,而在40度的陡坡上滑倒,后果不堪设想。

然后天飘起小雨,一滴一滴打在石头上。我意识到,自己走完前半截看到彩虹、以为胜利就在前方时,怕是高兴得太早了。

道路转了个弯,已经可以看到下方的Rifugio Pian de Fontana。但从看到这座山屋,到站在山屋前,中间还有很艰难的一段路要走。



法国情侣在前方,时不时在我视线中出现。我听到他们的交谈声,然后就看到好几只chamois在悬崖上奔跑。我有过试图用手机镜头捕捉chamois的经历,知道试图拍奔跑中的它们是做无用功,便静静看了一会儿,继续往下走。

走着走着,我听到头顶一声嘶鸣,仰头一看,悬崖上有一只chamois正盯着我看。我跟它对视了好一会儿,那感觉非常奇妙。在这样人迹罕至的山岭间,我走了四个小时统共才遇到五个人,大部分时间都是在与山与自己对话,却有一只chamois叫住了我,欢迎我从它的家里路过。



我继续往下走,过了一会儿抬头看,它还在那里。



云开始散了。



胜利的曙光仿佛就在前方,



但那只是我的错觉。当看到这样的路时,我想,我就是想下山吃个饭而已,用不用搞到这么艰难啊。



当Schiara漂亮的山顶再次被夕阳包裹时,我发现已经6点了。山屋的规矩是如果6点没有抵达,店家就有权把你预留的位置给别人。幸好手机有信号,我打电话给山屋,告诉他们我会迟一点到。其实会迟多少我也不知道,你也看到下图前方那条羊肠小道,谁知道会不会转一个弯,有更滑更陡的路在等着我呢?



山屋和它的直升机停机坪,一个大大的H。



6点一刻,我终于到了。这个山屋地处这样陡峭的悬崖上,物资都要靠缆车从山下运上来,所以比较匮乏。建筑是牛棚改造的,只有两间大宿舍,一间住十几个人。没有热水澡可洗,店家说,往好的方面想,至少冷水澡是免费的(大概多年前店家供应过收费的热水澡)。我做足心理建设,一part一part往那强劲的冷水龙头下伸,三分钟结束了这个冷水澡。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评分

参与人数 3积分 +27 收起 理由
joaquin + 8 偶对你的景仰如滔滔江水
violinlearner + 9 感谢分享
peanut + 10 你太有才了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4-3-16 13:3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hine_o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hine_o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写了好几个晚上,结果超字数了
晚饭明天再贴吧

2015年度奖章获得者 2021年度勋章获得者 2017年度勋章

发表于 2024-3-16 16:2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peanut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eanut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还以为lz的午饭三明治里会变出一颗荷包蛋呢

发表于 2024-3-16 17:3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hine_o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hine_o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peanut 发表于 2024-3-16 16:25
我还以为lz的午饭三明治里会变出一颗荷包蛋呢

啊,你要求太高了,就是火腿和芝士
即使这样,在第二天一早第一次吃了没肉的早餐后,我收拾包裹发现前一天剩的半个三明治,还把里面的火腿芝士挑出来吃了

2018年度勋章

发表于 2024-3-16 20:1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violinlearner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violinlearner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根据我学习隐秘版的帖子,那个跟你对望的chamois是前世有缘人

听说有花粉病的人洗冷水澡就能治愈,哪怕洗一次就会有良好效果,不知道lz之前有没有花粉过敏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24-3-17 04:4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hine_o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hine_o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violinlearner 发表于 2024-3-16 20:11
根据我学习隐秘版的帖子,那个跟你对望的chamois是前世有缘人

听说有花粉病的人洗冷水澡就能治愈,哪 ...

哈哈哈哈前世有缘人

我没有花粉症,不知道你有没有见过一个“在危险的边缘试探”的表情包,那就是我洗冷水澡的写照

发表于 2024-3-17 04:4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hine_o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hine_o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shine_on 于 2024-3-17 04:53 编辑

晚饭时坐在一位犹他来的美国阿姨旁边。这位阿姨看着好面熟,但又不是最近见过的,所以我愣了一会儿。她说这是她第十晚,那么就是跟我同一天出发的,估计是严格按照Gillian Price的推荐,11天走完。我突然想起来,第二晚在Rifugio Fanes,在我与同桌不说英文的意大利大叔默默低头吃饭时,这位美国阿姨就在三米开外的桌子,高谈阔论,声音洪亮。因为我中间休息日耽误了两天,跟我一同出发的人不是已经走完了,就是(估计)drop out了,这是唯一一个再次遇到的,那感觉就像遇到了上辈子来的人一般陌生。阿姨说她为了这次徒步准备了好久,一整个COVID期间都在向往,结果年初得到噩耗,要做膝关节置换手术。医生劝她先不要取消行程,因为there's nothing to lose。她最终坚持复健,来到了这里,是个励志故事来着。

这一晚二十几名住客,除了这名阿姨、三名荷兰大叔、和今天才遇到的法国情侣外,都是我之前没见过的,想来是我赶上了几名比我晚一天出发、前一晚住在Rifugio Pramperet人(羡慕他们可以看到“层层叠叠的山”),而昨晚同住的几个飞毛腿,还有那澳洲一家三口,想必已经下山,赶去前面一个山屋住宿了。那队徒步队伍最终也没有出现,不知道是不是在Rifugio Pramperet住下了。

因为明天是全程最简单的,只需半天就能出山,所以饭桌上洋溢着一种大功即将告成的轻松喜庆氛围。美国阿姨称赞食物好吃,我没有觉得,毕竟物资匮乏,有什么便做什么,前菜主菜各三个选项,各只有一个选项是荤菜。

Pasta with sausage and olives



Roast sliced pork, string beans
这猪肉挺柴的,不过说实在的山郊野外,也不知道多久才能运物资上一次山、肉类运上来后好不好保存,即使他们是先把肉弄熟了再储存,也是可以理解的事。美国阿姨主菜点了fried cheese,据她说很好吃。回想起来,如果我不是那么执着地非要点荤菜,得到的食物可能会好很多。





餐厅兼公共休息室很cosy,饭后我拿notes和地图来,重新预习了一下明天的路线,再与店家确认明天出山后、去Belluno的巴士时间。店家拿出一张昨天才开始实行的冬季巴士时刻表,指出两个合适的时间给我看。啊,真的是季末了呢。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8 收起 理由
peanut + 8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4-3-20 05:3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hine_o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hine_o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shine_on 于 2024-3-21 18:47 编辑

早晨没有特地去看日出,但洗漱的间隙站在宿舍门口随手一拍,仍旧拍到了不错的朝阳。







当我终于下定决心,趿拉着拖鞋走到十几米之外的悬崖边准备正经拍一拍时,太阳反而躲进云层中去了。



在我身后的山屋前,那挂在钢索滑轮上的筐便是运货上下山的缆车。屋后的那片山就是我昨天走下来的地方。



早餐很简陋,就是麦片酸奶之类的,连片象征性的淀粉肠都没有。吃完回到房间,收拾行囊时突然摸到昨天没吃完的那半个三明治,赶紧把里面的火腿芝士拣出来吃了。

我磨磨蹭蹭,倒数第二个出门,后面只剩两个年轻的德国妹子,一看就是脚头飞快那种,估计很快会超越我。今天走12.2公里,下降1440米,只有短暂的250米爬升,是全程最简单的一天。

出门时看着天气挺好的。



其实走出去二三十米就看见云飘过来了。



很快进入一片树林,才意识到我低估了这段下坡的难度。不算特别陡,也就三十几度吧,但是下过雨的地面湿滑泥泞,要想保持平衡不滑倒,膝盖照样很吃重。我通常休息一晚膝盖都会恢复的,这天没有,这段路走得跟昨天最后一段差不多吃力。但往好的一方面想,至少滑倒了只是啃口泥,不会滚下悬崖呀。

我从来没有像此时这么期待过上坡赶快出现。到了一片干枯的河床,是514同520号路的交界处,我沿着514号继续走,开始上山。随后的树林路面干爽很多,今天难走的路至此结束了。



远远地看到Rifugio Pian de Fontana,此时已经在山谷的另一边。



爬到Forcella La Varéta,回头与Rifugio Pian de Fontana告别。昨天就是从下图云层开始遮住的地方,这么一路走下来的。



路的右侧有几座小屋,天气不好时可以用作shelter。



道路绕到Cime De La Scala山前,右手边的山是Col Dei Gài,绿油油还挺好看。



悬崖边的一个神龛



接下来是沿着Cime De La Scala山侧的羊肠小道走。两个德国妹子此时超越了我,很好,剩下的就是我的独处时间了。



对面是Schiara,可惜山顶被云雾遮住了。如果不是见识到过它夕阳下有多美,单是这日我看到的,很容易让人觉得它平平无奇。画面左下角是接下来蜿蜒的下山路(甚至能看到我下面会提到的三角形大石)。



下方是Val Vescovà,今天就要沿着这个山谷出山。仔细看,下图下方林中一片空地上有座房子,那是Rifugio Bianchet,全程最后一座山屋。最右边是我走过来的路。



开始下山了,即使是九月中旬,路边也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野花。后面我会把全程拍的野花拼一下,专门开一楼贴出来。



走到一个三岔路口,三角形巨石上标明三个方向:514 Pramper是我来的方向,518 Rif. Bianchet是我要去的方向,而514 Rif. 7° Alpini,则是AV1的传统路线,要翻过Schiara:先爬上Bivacco del Màrmol,从那里走Ferrata Màrmol(又名Ferrata Piero Rossi,Piero Rossi是AV1的设计者)下山,抵达Rifugio 7° Alpini,然后再下山去Belluno结束。Ferrata Màrmol不是初学者可以handle的难度,何况是下山,何况还要把装备背一路,所以绝大多数走AV1的人都不会去尝试,徒步指南中没有详细描述,甚至网上的信息都很少。



我在YouTube上找了个video,虽然镜头很晃,但如实记录了这段下山路,2分45秒处的红色小屋是Bivacco del Màrmol,可以选择在那里住一晚,然后第二天一早再走Ferrata Màrmol下山。



而你我这般普通人,绝对是要向右转,向山谷中前进,沿着简单的track,经Rifugio Bianchet走到公路上的La Pissa,然后坐巴士去Belluno。

Rifugio Bianchet,两个德国妹子坐在屋外悠闲地喝咖啡。本来黑板上写着有卖巴士票的,结果给擦掉了,应该是卖光了,在巴士上现买也行,就是会贵一些。



全程最后一个章



路标上说,从这里沿503号路走到公路,大概两个小时。这段剩下的路是7公里,下降800米左右。



前面一个半小时就是沿着很宽的track蜿蜒下坡。没什么难度,但是走到后来脚踩在碎石上开始觉得痛了,走得有点烦了。



随着越来越深入山谷,仰头便都是高山巨石。



离公路大概还有几百米(直线距离)的时候,左手边有个小路shortcut去公交车站。主路和小路都是503号路。德国妹子在此时超越了我,一路高谈阔论下山去了。

这个小路不是零难度那种,但在平时我是可以轻松handle的。可此时,自昨天下午开始的那两千多米下坡的副作用终于体现在了我的膝盖上,侧身下也没有用,只能指望登山杖多吃点力,然后祈祷这一脚踩下去,我那膝盖能战巍巍勉强支持住。德国妹子的交谈声很快就听不见了,公路上的车声越来越响,可感觉终点怎么也走不到。

当走到一座横跨深沟和水塘的桥时,就意味着终点快到了。



终点就是这么不起眼的水泥台阶。唉,好累。



沿着公路往回走300米,就是La Pissa巴士站,往Belluno的方向站头新修了个候车棚,想必是为了给登山客提供方便。有几名前晚同住Rifugio Pian de Fontana的同伴在等,德国妹子已经不见踪影。我要坐的是从Agordo开往Belluno的1号线,此时上一班巴士刚走十分钟左右,下一班还有十分多钟来,错过下一班,再下一班就要近三个小时之后了。

巴士来的方向



巴士来了,掏出五块钱给司机,居然还不够。要知道自己在DolomitiBus的app上买只要两块九(我的卡app付不成款)。往车后去找座位,惊讶地发现同住Passo Duran的那队徒步队也在车上,那么他们昨晚就是住在Agordo,也就是说错过了昨天和今天全部的路程。徒步队伍是要规避风险的,只要有一丁点风险(天气不好,或者某个队员感到不适),领队就会选择最安全的方案。对我这样的purist来说,加入徒步队伍恐怕不是一个好的选择。

巴士二十多分钟后抵达Belluno火车站,明天我就要从这里坐火车去威尼斯,开始新的旅程了。我的AV1结束了,很不舍。



很多年前,林夕写《任我行》,写年少气盛爱特立独行,人到中年却毫无例外地开始“合群”,走回世人认可的康庄大道,有一句,“从何时开始忌讳空山无人,从何时开始怕遥望星尘”,赚过很多人的眼泪。很多个月后,搬砖搬得辛苦的时候,或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我翻看走AV1时的照片,庆幸人到中年的我,还能enjoy(字面意义上的)空山无人。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评分

参与人数 3积分 +19 收起 理由
Maryland + 2 感谢分享
violinlearner + 9 感谢分享
peanut + 8 你太有才了

查看全部评分

2015年度奖章获得者 2021年度勋章获得者 2017年度勋章

发表于 2024-3-20 10:4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peanut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eanut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啊写完了?!我都还没有出发呢

把《任我行》翻出来听了一遍。顽童大了,老了。人到中年多牵挂,还能按照计划一件件完成向往之事,不容易呢。感谢分享。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3 收起 理由
shine_on + 3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He is not a dog. He is a Golden Retriever!

发表于 2024-3-20 11:0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hine_o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hine_o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peanut 发表于 2024-3-20 10:49
啊写完了?!我都还没有出发呢

把《任我行》翻出来听了一遍。顽童大了,老了。人到中年多牵挂,还能按 ...

啊呀,false alarm了,没写完,后面还会简单写写景点打卡,主要是大胡子摆pose
你这周就出发了吧,等直播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2015年度奖章获得者 2021年度勋章获得者 2017年度勋章

发表于 2024-3-20 11:1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peanut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eanut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shine_on 发表于 2024-3-20 12:02
啊呀,false alarm了,没写完,后面还会简单写写景点打卡,主要是大胡子摆pose
你这周就出发了吧,等直播 ...

我要下周。哎,反正樱花还没有开
He is not a dog. He is a Golden Retriever!

2018年度勋章

发表于 2024-3-20 13:4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violinlearner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violinlearner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从何时开始忌讳空山无人,从何时开始怕遥望星尘

我觉得我是相反的,比起年少时更懂得enjoy四处无人唯有眼前明月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2 收起 理由
Maryland + 2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4-3-20 15:0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hine_o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hine_o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violinlearner 发表于 2024-3-20 13:43
从何时开始忌讳空山无人,从何时开始怕遥望星尘

我觉得我是相反的,比起年少时更懂得enjoy四处无人唯有眼 ...

这句话在歌词里是个比喻,被我借来,偷换概念了

我一直很喜欢独处,i人本色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2 收起 理由
Maryland + 2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4-3-24 08:2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hine_o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hine_o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谢谢管理员!!

贴一些路上遇到的野花,没有Edelweiss,没有Lady’s Slipper,可对于我这样的外地人,一切都是新鲜的,是不是稀有品种又有什么所谓呢。

这些花儿,有的从本应寸草不生的高山石缝中顽强地钻出,有的被雨打风吹花瓣都掉了几瓣,总之都不是Wikipedia上完美的样子。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8 收起 理由
peanut + 8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4-3-25 04:5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hine_o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hine_o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shine_on 于 2024-3-27 18:42 编辑

在Belluno我住Suites Hotel Astor,每间房都以一座山命名,大部分都是我看到过或去过的。



我住的是Pelmo(比心)。









窗外的风景



这回有真正的英语新闻看了,我翻来滚去,磨蹭到五点才出门看看。Belluno不算是个旅游城市,虽然建筑上贴着意英双语的标牌简略介绍建筑历史,在几个古迹点也有帮游客规划好去附近景点的路线图,但大街上走着的除了我们少数几个山上下来的,绝大多数还是本地人。告示栏里贴着小城最近去世的人的讣告,广场上有老师指挥少年乐队在排练,就是这个小城本来的样子。

Belluno城堡只剩这么一点。



从城堡对面望向河岸,与我在房间里看到的差不多,但另一个角度可以看到Belluno大教堂的背面。





转个弯就是Piazza del Duomo,也算是这个城市的主广场。最先看到的是Palazzo dei Rettori。在Belluno虽然有很多被称为Palazzo的建筑,但大多也只是建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大户人家的住处(Belluno在1873年曾经历过一次大地震),这座Palazzo dei Rettori建成于16世纪,是给教区牧师住的,无论从规模还是历史性来说都大很多。



这个周五的傍晚,我就在少年乐队的演奏声中,在这个没什么人的广场闲逛。



市政厅门口的招牌



大教堂和钟楼





Porta Rugo是老城的南门。



里面那个尖的拱门可以追溯到13世纪。



路上遇到了两个小教堂。Chiesa di S.Maria dei Battuti像是一个举着手的小可爱。



Chiesa di San Pietro



Monte Di Pieta建于16世纪初,在过去是开当铺的地方,由威尼斯的统治者来保护。现在也还保留着原汁原味,除了墙上各种统治者的coat of arms,门和铁窗也都是当铺时代的遗留物。



底楼有个小教堂。



Porta Dojona,这是老城的东北门,又高又深,从13世纪起历经炮火和改建。





在去Chiesa di Santo Stefano的路上,看山就不经意间从路的尽头露出头来。







Porta Dante是一个相对较新的小门,1865年为了庆祝结束了奥地利50年的统治而开的。



穿过公园回家





去吃饭路上经过的电影院,建于约一百年前。



晚饭是在Tripadvisor上找的一间名为Terracotta的小店吃的。刚从山里放出来,点了很多样,以山里吃不到的海鲜为主,从人家7点半开门吃到9点半关门。味道不错,海鲜都清甜可口,就连那个蟹都好吃——我以为自己点的是蟹肉,结果上来的是带壳的,一只大闸蟹能吃一小时的手残党一下子慌了,但最后我还是花了好几十分钟把那些犄角旮旯全吃干净了,很香,不知道用了什么调味料,吃起来有一点点酱油的味道。后来我去大城市,在Tripadvisor找的大部分高分餐馆都也只是觉得okay,不知道那些高分是刷出来的,还是口味被游客群体带偏了,在这样不知名小城里的不知名小店,反而吃得很舒服,价钱也不贵。



Bourguignonne snails



Raw shrimps



Cold spaghetti with raw fish, lemon and chives



Rosmary and garlic stewed crab



Peach sorbet



期间还遇到了另一个徒步团的英国妹子,跟她两个团友来吃饭。妹子跟我同住Averau和Passo Staulanza,当时跟我说他们下一站很短,在Coldai就住下,所以我默认她会比我晚一两天到,没想到这么快就出现在了这里。我问她是不是今天走了很久才到,她说不是的,由于种种原因他们AV1后半段没走,昨天就到Belluno了。再次印证了徒步团行程的不确定性。但她告诉我,可以去Belluno游客中心,出示这一路走来的证据,领一个AV1的徽章。我明天一早就要出发去威尼斯,没时间去游客中心等开门了,便借妹子的徽章拍了张照,见过当作拥有了。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评分

参与人数 3积分 +21 收起 理由
violinlearner + 11 感谢分享
yeqingyezhunan + 2 感谢分享
peanut + 8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24-3-27 00:1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hine_o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hine_o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shine_on 于 2024-3-27 00:17 编辑

为了翻页,分篇帖图

清晨的Piave河



吃过早饭,告别宁静的小城,坐火车南下去拥挤嘈杂的威尼斯。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3 收起 理由
buddha11815 + 3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4-3-27 00:1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hine_o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hine_o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火车是地区性火车(Regionale),本以为是类似中国绿皮车那种破破烂烂的,没想到还很新很现代化。后来地区性火车坐多了,才知道并不是每辆都是新车,要看运气的。



两个小时的车,在车上做了一会儿日文作业,打了个盹,再睁眼就是威尼斯的lagoon,车缓缓驶向Santa Lucia车站。下了车,明晃晃的太阳,乌泱泱的人,与我已经习惯的山里生活是天壤之别。

特地拍了一下十年前,教会我拖行李上台阶的Ponte degli Scalzi。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发表于 2024-3-27 00:2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hine_o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hine_o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与小伙伴会合,放下行李,去码头买了两张48小时公交票,35欧一张。如果提前三十天以上买,每张可以省5欧(官网链接如下)。
https://www.veneziaunica.it/en/e-commerce/services

买完票去码头等船来,发现游客太多,至少要再等两班才能挤上,便决定靠走了。

Ponte di Rialto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发表于 2024-3-27 00:2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hine_o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hine_o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shine_on 于 2024-3-27 00:57 编辑

过去这些年,我从旅游美食节目里记下了几间威尼斯的餐厅,号称老饕知道游客却不易寻着那种,一一预约了。吃下来味道确实不错,比自己去Tripadvisor上盲找的要好。以致后半段这几个旅游城市里,威尼斯是最游客化的一个,却是我吃得最好的。

Antiche Carampane是我在Rick Stein的From Venice to Istanbul里看到的(真的好多年了呢),墙上贴的" No Pizza, No Lasagne, No Menù Turistico"还在,又新加了一条"No Solo Una Pasta"。总之是让你好好坐下来享受几道菜,喝一杯的地方,不卖面向游客的快餐。



除了画外,店家还用了很多面镜子来装饰。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2 收起 理由
Maryland + 2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