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精华好帖回顾

· 江西婺源 2011初秋....#8 加連州 (2012-12-19) andychan · [心情日历 11月9日] 结伴去偷欢 (完成时) (2008-11-9) 飞儿
· 预告一下。。。演出开始。糯米排骨照片都在第2页。 (2007-9-6) 美讶 · 陕西小吃--炒凉粉 (2009-5-7) bluesummer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查看: 35793|回复: 237

[宝宝教育] 让我们一起学会尊重孩子!——由女儿初次和爷爷奶奶相处所想到的:中外育儿思维的大不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8-14 13:4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海边小妹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海边小妹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爷爷奶奶第一次来澳洲小住,虽然女儿松子三个月大时见过他们,但对孩子来说,这次才算是她第一次真正的认识爷爷奶奶。老人们还没来之前,我就总是用积极的语言让松子对爷爷奶奶的到来充满盼望。我想这对他们好好相处会有好处。果然,松子说她都等不及要看看爷爷奶奶什么样了。

初见面的前两天,内向的松子以更快的速度接纳了这一对陌生人,第二天就粘在爷爷身边了。

但,好景不长,从第三天起,情况大变,松子甚至是害怕单独和他们相处。以前,早上一起床,趁我洗漱的时候,松子总是自己下楼在厅里画画。现在,她不敢下去,怕单独和爷爷奶奶相遇。孩子显得很可怜,爷爷奶奶也有点难过,这是我们不愿意见到的。

到底发生了什么?

原来,是爷爷奶奶对爱的表达,那种在中国大人们眼中习以为常的爱的表达,恰恰伤害到了我的松子。由此,我体会到了中外思维的巨大差异,特别是对待孩子的方式方法。

细节有许多,我只举三个小例子。

一,为表达对孩子的喜爱和亲近,奶奶喜欢见着松子就去掐她的小脸蛋。对松子来说,奶奶还是个陌生人,当然不肯,于是松子会到处躲,奶奶还不依不饶,追着孩子要掐。在孩子还没熟悉他们的情况下,争着要抱松子,完全没意识到松子当时如何拼命的挣扎抗拒。以至于,松子只有在我和爸爸在场时,才敢和奶奶呆在一起。

回想一下,在中国,大人们,特别是老一代,自以为友好的去摸别人孩子的头,甚至摸脸蛋掐脸蛋,甚至不经孩子同意就强行去抱,是不是很常见?但在澳洲,这是非常不明智的举动。理解的会认为你喜欢孩子,但你不够尊重孩子。极端的甚至会认为你是在侵犯孩子。

其实,我并不觉得西人家长是大惊小怪。我很赞同他们的思维立场,因为,他们是站在孩子的角度去判断你的行为。真心的替孩子想一想,一个身材比你大两三倍的陌生大人,有时候,无异于一个很具危险的怪物。这个怪物不管你反对与否,强行碰你的头、脸甚至身体,你会不会怕?会不会讨厌?甚至在你无助的躲避的时候,怪物还要追着用武力强硬达到目的,这是不是不尊重孩子的人权?完全无视孩子的感受?

二,奶奶实在太喜欢松子了,对松子说:“奶奶把你带回中国去。”我明白她本意是不舍得和孩子分开,表达她的喜爱之情。算是真心话,也算是逗孩子。但问题在于她说这句话的语气,是降调的陈述肯定句,而不是征询意见的问句。没想到,极少哭的松子,立即大哭。松子的激烈反应仍然没引起奶奶的注意。第二天,奶奶又无意中开了同样的玩笑。这一次,松子又哭了。而且,从此,松子再也不敢单独和奶奶在一起,生怕奶奶真的把她带走,她害怕离开妈妈爸爸。甚至,松子表现得讨厌奶奶,奶奶给她水喝,她会怄气似的扭过头不理她。

我也经验不足,直到第二次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我和松子爹都找奶奶谈了。告诉她在澳洲,大人要尊重孩子,要把孩子当做具有独立思维的真正的人,而不是小猫小狗。不要以为孩子小不懂事,更不能拿孩子的单纯认真随便开玩笑。甚至看到孩子单纯的上当了,还要在旁边取笑,觉得有趣。

从此,奶奶不敢再开这种玩笑,也不再随便动手去碰孩子。慢慢的,松子的戒心淡了。我带着松子和爷爷奶奶一起捉迷藏,奶奶也找她感兴趣的事情来破冰,问她画的是什么啊?教奶奶画好不好啊?。。。。。。直到现在,松子完全和他们打成一片,我也算是放心了。

三,松子的堂哥在中国,和松子一样,是内向害羞的孩子。从奶奶跟我唠家常里,我听到许多细节,家长、幼儿园老师和别的大人,对孩子的方法,在我看来,都是不妥的。比如,见了老师不好意思问好。老师和爸妈就会说:“这孩子太内向了,害羞不说话,没礼貌。”堂哥参加幼儿园的跳舞表演,内向的孩子拘谨放不开手脚,妈妈说:“你不好好跳,别的小朋友和大人就瞧不起你了。”这句话让我不由得想起那些为了自己的面子而让孩子拼学琴拼考级拼成绩拼工作拼工资的家长。

同样的学琴考级成绩工作工资,追求它不是错,但关键问题是追求它的出发点是什么?要知道,活着是为了体验生命的快乐和感动,不是活给别人看的。社会上真正成功的人是绝对的少数,有必要给孩子压上这样的巨大负担吗?何况,别人看来成功的人,不见得内心就真正的快乐。与其做一个成功的不快乐的人,宁可让孩子做一个普通的快乐的人。

对比同样内向害羞的松子在澳洲的待遇。松子进幼儿园也不跟老师打招呼,起初我觉得尴尬,就说:“她是个害羞的孩子。”结果,老师找了个机会就把我叫到一边,告诉我不可以这样当着孩子的面给她贴标签。孩子很容易受标签的影响,认为自己就是个害羞的人,就应该不问好。正确的做法是:妈妈可以跟老师或大家说“松子现在还没准备好,等她感觉舒服了的时候就会问好的啦。”这样的说法一来解了围,二来暗示了孩子,她是需要问好的。

松子在playgroup跟着老师跳舞,有时候她不肯好好跳,我命令式的要求她听话,好好跳。老师的反应却是:“没关系。松子现在不想跳是吧?那就等想跳了再跳吧。”

想想也是,别说孩子,你自己不是也会在本应该起床的时候任性的发发懒,或者因为没睡好身上没劲儿而啥也不想干吗?孩子也是个人,也有这样那样的感受,也有发懒的时候,也有浑身没劲儿的时候。孩子不是机器,和你一样。

都说细节决定成败。在育儿上面,同样。细节,让我感受到了中西育儿思维的巨大差异。造成这个差异的其中一个根源,恐怕就是:大人是否真正把孩子当成独立的人来尊重。是否站在孩子的立场看问题。

在中国,我上述的三种情形相当常见,以至于我们就认为它是正常的,从来没认真想过它可能是不妥的。可见,大多数中国的孩子处在一个多么弱势的地位。

我常感叹,中国的孩子在家里是小皇帝,可是,一到了社会上,就象进了恐怖的陷阱。时刻要小心人犯子把孩子抢走当商品卖掉;许多幼儿园和学校仍然存在着体罚甚至打骂孩子的情况;在医院没有人把孩子当做有感情的恐惧而可怜的小家伙,孩子只是一具需要扎针的身体,见过多少护士和家长,一起把已经懂事的孩子强按在床上打针,我要强调的是已经懂事的孩子,而不是小婴儿。公园里少见为孩子设置的免费玩乐处;哪怕大城市的高档的购物中心里也难见婴儿哺乳室。

就连正在码字的现在(我在图书馆),突然听到有国语厉声喝斥:“站起来!快点!听到没!站起来!”我转头去看,是个中国奶奶或姥姥,拉着幼小的孩子,那是一个刚蹒跚走路的小孩子。小孩子可能因为贪玩或想休息,走了一半就坐在地上。回来继续写我的贴子,不由得很想对老奶奶说:可不可以换一种口气跟孩子说话呢?可不可以不把他只当成一个小猫小狗那样的去喝斥呢?如果你这样说"宝宝快站起来,地上脏。或者,我们要赶时间,故事时间快开始了。"不是更好吗?

让孩子知道你要求她站起来的原因,这样他才从内心愿意去听从,这才是把他当成有独立思维的交流方式。如果家长对孩子要求的每一个动作,都跟孩子讲道理,让他明白要求他这样做的原因,那么这个孩子将会是个讲道理的孩子。我自认为松子在这一点做得很好。爷爷奶奶带她去超市之前,她会告诉奶奶:“我感冒了,所以,你不要给我买甜的东西吃。”她能主动想到这个,是因为在她想买甜食的时候,我拒绝她一定是告诉她道理的,不可以说出类似:“我说不行就不行!”

当然,这些道理,并不是所有的中国大人都不晓得。我认识的许多人,包括松子的姥姥,就特别注意尊重孩子。就象有的人天生就受孩子的喜爱,有的人天生就不会和孩子相处。有的人,天性就很注意尊重他人的感受,很会替他人着想,当然,对待弱势的孩子,他们也更容易感受到孩子的弱小与无助。

因此,我并不是批判所有的中国成人。只是一种社会普遍存在的思维习惯,一种大现象。有些在西方国家人人都知道是不妥的事情,拿到中国,却相当常见,这本身就是一个值得反思和改进的问题。

说这么多,其实面向的群体,应该是身在中国的大人,特别是家长和老师。本意实在是好的,是真心的为受到不当待遇的孩子们感到心疼和担忧。都说西方人更注意遵守公共秩序,更注意尊重别人,更讲人权。这都是与他们小时候受到的对待和教育有关。想象一下,从小就受到大人暴力强制的孩子,长大了遇到问题,会不会首先也想到暴力强制?这里说的暴力可不仅仅是体力武力,更包括精神上的。包括大人对孩子说话的语气,是不是因为你是大人,就觉得你的孩子必须得听你的?你的话就必须是无条件服从?。。。。。。

同样做为一个母亲,我也时时反省自己。我总说全职妈妈的岁月,对我来说,绝不是无所事事无聊透顶。我真的觉得自己是在跟着孩子一起成长。因为孩子,我有机会进入一个全新的孩子的世界。从健康知识到幼儿心理学,甚至对人性的理解,都在不断的学习之中。

我相信,做每样事情,都是有意义的。只要你用心去做,用心去学,用心去体验,用心去享受,每一分钟都可以过得充实,哪怕是为孩子换尿片的那一分钟。以此,判断一个人的成功与否,不仅仅是事业上的成功、金钱上的收获和地位上的显赫。衡量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本应有着更为广阔的天地和视角。

我喜欢那些懂得和孩子相处的人,因为孩子的心灵是最纯洁的,孩子的内心是最细腻敏感的,孩子的眼睛是最容不得沙子的。一个能很快就赢得孩子喜爱和信任的人,一定是懂得体察他人情感需求的爱心大使。

[ 本帖最后由 海边小妹 于 2012-8-14 13:14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104积分 +390 收起 理由
Keira.H + 3 感谢分享
radiance88 + 2 感谢分享
bismarck01 + 4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2-8-14 13:5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kevin_a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kevin_a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写的真好 顶下!!

发表于 2012-8-14 14:0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海边小妹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海边小妹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在图书馆的难得的个人时间,完全属于我自己的时间。今天就贡献给了新足迹。呵。谁知道相关育儿杂志的投稿信箱,如果能发在国内杂志上,让更多的中国家长看到,也不枉我在这操心一场哈。

评分

参与人数 2积分 +6 收起 理由
紫衣 + 1 感谢分享
ozicome + 5 谢谢奉献 今天的分都给小妹

查看全部评分

退役斑竹 2012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9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2-8-14 14:0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缓缓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缓缓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中外对比” 是足迹必吵话题。我等楼下同学发表高见。

这类教育话题,把焦点放在三代相处,最后大团圆结尾,更皆大欢喜

退役斑竹 2012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9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2-8-14 14:0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缓缓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缓缓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海边小妹 于 2012-8-14 13:00 发表
在图书馆的难得的个人时间,完全属于我自己的时间。今天就贡献给了新足迹。呵。谁知道相关育儿杂志的投稿信箱,如果能发在国内杂志上,让更多的中国家长看到,也不枉我在这操心一场哈。

小妹不是已经在国内杂志投稿了吗?

发表于 2012-8-14 14:0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ausarah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ausarah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很有道理,学习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退役斑竹

发表于 2012-8-14 14:0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飞儿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飞儿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写得真好。。。

的确,关于帽子大小要谨慎些。。。帽子大了容易有争议。。。

发表于 2012-8-14 14:0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海边小妹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海边小妹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D妈妈 于 2012-8-14 13:01 发表

小妹不是已经在国内杂志投稿了吗?

那个杂志的选题不是这方面的,是偏向中产家庭的时尚亲子类的。
这种育儿经验谈的内容他们不发。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5 收起 理由
ozicome + 5 谢谢奉献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2-8-14 14:1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海边小妹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海边小妹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D妈妈 于 2012-8-14 13:00 发表
“中外对比” 是足迹必吵话题。我等楼下同学发表高见。

这类教育话题,把焦点放在三代相处,最后大团圆结尾,更皆大欢喜

多谢提醒!
但我想海边小妹的独特之处,恐怕就是海边小妹。
傻人爱冒傻气,就象当年写长文勇碰婆媳关系一样,实在是有话直说型的。
这也是为什么在职场上,虽然能获得群众的一致好评,却难攀得高枝的原因吧。不懂得婉转,不懂得自我保护,是人的秉性。要改也难。
好在论坛是网上相见,受伤了大可把网一下,电脑一关,了事。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1 收起 理由
Siva + 1 太给力了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2-8-14 14:1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Ronny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Ronny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有空要把lz的文章翻出来一一看过。

lz这些知识都是自学的么?

2011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2-8-14 14:1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dormimi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dormimi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来学习学习。。

老一辈的确会有这样的问题。。我婆婆最喜欢就是说妈妈不要你了,你跟奶奶走之类的话。。当初小茉还小,听不懂,现在小茉大了,下次再来,一定要防微杜渐了。。
失去的当作礼物,眼前的叫做幸福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退役斑竹 2012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9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2-8-14 14:1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缓缓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缓缓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海边小妹 于 2012-8-14 13:11 发表

多谢提醒!
但我想海边小妹的独特之处,恐怕就是海边小妹。
傻人爱冒傻气,就象当年写长文勇碰婆媳关系一样,实在是有话直说型的。
这也是为什么在职场上,虽然能获得群众的一致好评,却难攀得高枝的原因吧。不懂得婉转,不懂得自我保护,是人的秉性。要改也难。
好在论坛是网上相见,受伤了大可把网一下,电脑一关,了事。

我个人对此没问题,吵吵更健康

发表于 2012-8-14 14:1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banzhiya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banzhiya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觉得这不是尊重不尊重的问题。还是方式方法的问题,case by case吧。针对不同性格的小盆友区别对待吧

退役斑竹 2012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9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2-8-14 14:2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缓缓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缓缓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dormimi 于 2012-8-14 13:15 发表
来学习学习。。

老一辈的确会有这样的问题。。我婆婆最喜欢就是说妈妈不要你了,你跟奶奶走之类的话。。当初小茉还小,听不懂,现在小茉大了,下次再来,一定要防微杜渐了。。

大孩子心里明白着呢,这是大人开玩笑呢

发表于 2012-8-14 14:3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明月S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明月S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也是很不认同我父母一辈教育孩子的方法,但有时候没办法,需要老人在这边帮忙带小孩,他们怎么管,不好苛求,免得他们不开心...只有私下跟孩子多谈心,多关心孩子的想法状态

发表于 2012-8-14 14:36 |显示全部楼层

聊一个我的回忆

此文章由 海边小妹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海边小妹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提起来,不由得想起我的一段回忆,与大家共享。

那是在国内的时候,我在漫漫求孕路上,因为妇科慢性炎症,要连续一周在家对面的小门诊里打吊针,抗生素。也就是某天打针的时候,看到这一幕,让我永远难忘的一幕。

那是一对父母带着女儿,四五岁大的样子。孩子感冒发烧,父母带她在门诊看病,医生给开了吊针,不知是抗生素还是退烧药。父母说话有点农村口音。

整个打针过程,对旁边的我,简直是一种折磨。

孩子因为发烧,可能有点脱水,血管很细很扁,不好找。加上孩子害怕,大哭,激烈的挣扎。护士怎么也入不了针。连试了不下十下,还是打不进去。整个时间拖了能有半小时左右。在这么长的时间里,一个发着高烧的孩子,一个病弱的孩子,拼着小命的哭嚎,挣扎。那种声嘶力竭的哭喊声,象针一样扎在我心里。而父母呢,就跟着护士一起,用武力在强压孩子挣扎的小身体,不让她动。这更加剧了孩子的恐惧。

我几乎想冲过去制止他们这样“摧残”孩子。是的,我用了摧残这个字眼。因为,在我看来,在孩子的眼里,他们就是在摧残。虽然他们的目的是想给孩子治病。

我的理由是:

1,孩子已经四五岁了,完全能明白道理。为什么不提前跟她讲好道理,告诉她:“因为宝宝生病了,要打针才能好,打了针很快病就好了,打针的时候有一点疼,一下子就过去了,不要害怕。”我相信,父母一定没这样对孩子解释过,因为孩子那种拼了命的架式,那种弥漫了整个房间的恐惧。。。。。。孩子进来就诊的全程,我就在旁边看着,我没有听到父母哪怕跟孩子解释一句。父母有责任让孩子明白,将要对她的身体做些什么,把真实情况告诉她,不至于让她以为自己就要死了。

2,我相信,一个感冒发烧的孩子,我宁可让她多喝水,安静的睡上一小觉,好好休息,也比这样在恐惧中嚎叫挣扎半小时要强得多!我想冲过去告诉他们:放手吧,就让孩子安静的休息,也比这样受折磨要强得多!这样只会让病更严重!

3,我知道她的父母对健康知识知道不多,不然就不会如此过度相信门诊。换了是我,感冒发烧,如果受凉引起,一先保暖多喝水,二喝姜汤或姜粥,三按摩小儿退热的经络,四用物理降温法帮助退热。就这么简单,用得着让孩子受如此的精神折磨吗?

这件事对我印象如此深刻,是因为,我当时很不明白,为什么,我,一个陌生的旁观者,都快为这个可怜的孩子心疼的流泪了,甚至生她父母的气。为什么,作为孩子的亲生父母,能做到如此狠心。给孩子治病没错,但治病是为了孩子好,孩子好才是最终目的。我就不相信,这一针不扎下去,孩子就好不了?哪怕你想到换家医院,换个技术稍好的护士都是个做父母心疼孩子的起码表现。

我明白我又在多管闲事了,所以当时我克制了自己。我知道她的父母没错,只是一对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家长。这样的家长医院里到处都是。把孩子当成不懂事的动物一样,强按在窗口抽血,打针。。。。。。这种对孩子精神和内心世界的忽略,我认为挺可怕的。

当然,孩子不会记仇,他们也会长大,这些小东西或许造不成什么实质性的伤害,但,我只希望他们长大以后,懂得用更完美的方式去爱他们的孩子。

忘了说了,事情的最后,是女孩在长时间的挣扎后,终于体力不支,昏睡过去,护士在连自己都不信心的最后尝试下,终于入了针。孩子一边吊针一边睡着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5 收起 理由
guguji + 5

查看全部评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2-8-14 14:4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海边小妹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海边小妹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dormimi 于 2012-8-14 13:15 发表
来学习学习。。

老一辈的确会有这样的问题。。我婆婆最喜欢就是说妈妈不要你了,你跟奶奶走之类的话。。当初小茉还小,听不懂,现在小茉大了,下次再来,一定要防微杜渐了。。

你说的事,让我想起松子小时候的一件事。

松子不到一岁的时候,朋友到家玩,是很年轻的刚毕业的学生,所以自己肯定没有育儿经验,说话不注意也正常。朋友逗松子说:“爸爸妈妈不要你了,你跟叔叔回家吧。”当时我没在场,是朋友的女朋友告诉我的。当时朋友的女朋友听了,就立即责备了朋友,说他不能这样说。松子当时的表现是:眼泪立即就下来了,但没哭,是那种默默的流泪。看了让人特别伤心的那种感觉。

所以说,不要以为孩子小就不懂,不要觉得逗孩子是件好玩的事。让孩子害怕或上当,对大人来说,真的那么有趣吗?人的快乐难道要建立在别人的不舒服上吗?可能有点扩大化了,但我就是替孩子叫叫屈,见谅哈。大人不计小人过。

评分

参与人数 2积分 +7 收起 理由
maribel + 2 我很赞同
guguji + 5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2-8-14 14:4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海边小妹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海边小妹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S明月S 于 2012-8-14 13:32 发表
也是很不认同我父母一辈教育孩子的方法,但有时候没办法,需要老人在这边帮忙带小孩,他们怎么管,不好苛求,免得他们不开心...只有私下跟孩子多谈心,多关心孩子的想法状态

对大孩子,就是已经很明白什么是玩笑的那种大孩子,倒好说。我这里发的是幼儿养育版,讲的是四岁多的松子。

面对有这样不妥的老一代人,我觉得许多时候,肯定不是他们故意的,更不是他们不爱孩子,只是没意识到这个问题。这时候,我们有责任提醒告诉他们。当然讲的时候要注意方式方法,找一个老人能很好接受的方式,语气。我相信,为了孩子好,老人们会理解的。

我们做妈妈的,是孩子的第一监护人,是孩子第一道保护线,不能因为怕得罪老人,就任由孩子受伤害。不是说要跟老人对立,是说要自己寻找两全其美的办法,自己多动脑子,克服这些困难。

评分

参与人数 3积分 +8 收起 理由
起个笔名写文章 + 2 我很赞同
cragthog + 3 我很赞同
S明月S + 3 说得很对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2-8-14 14:4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opensolutionoz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opensolutionoz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中国古训是棍棒出孝子,按照澳洲的教育方法来,长大就是香蕉人,没有孝敬父母的观念,形同陌生人。

发表于 2012-8-14 14:4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海边小妹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海边小妹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banzhiyan 于 2012-8-14 13:18 发表
我觉得这不是尊重不尊重的问题。还是方式方法的问题,case by case吧。针对不同性格的小盆友区别对待吧

的确,因为松子是比别的小朋友更内向,更敏感,更细腻的孩子,所以遇到这样的问题,反应会比别人大,可能这种事情在别的家成天发生,孩子也没见有什么影响或反应。确实是case by case。

世上确实没有完全一样的孩子,也就不会有完全一样的问题。觉得没用的,就当看个热闹吧,呵。出发点只有一个:为了宝宝们好。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2 收起 理由
jameshu + 2 感谢分享你的育儿经验,不过,你家松子为啥内向 ...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2-8-14 14:5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海边小妹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海边小妹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这是第一个加分如此迅速的贴子,我发过的。
短短几分钟内,加分这么多啊。
不留恋了,快两点了,还没吃午餐呢,为了孩子,也要保证自己的健康不是。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2-8-14 14:5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豆包妈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豆包妈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国内是有老人有那个毛病
就是逗孩子
孩子害怕哭
他们就越乐
就越逗
我是看不惯的

发表于 2012-8-14 15:0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emontreehu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emontreehu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写的真好,谢谢分享

退役斑竹 2012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9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2-8-14 15:0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缓缓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缓缓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4-5岁的孩子,可以开始告诉他们,有些是大人开玩笑的话,比如某人说的某些话。。。听过就算了,别当真。

这样他们不至于太受伤

发表于 2012-8-14 15:0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霹雳猫咪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霹雳猫咪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MARK VERY GOOD

发表于 2012-8-14 15:1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豆汁小鼓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豆汁小鼓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D妈妈 于 2012-8-14 13:20 发表

大孩子心里明白着呢,这是大人开玩笑呢


我记得小时候有亲戚逗我,不停说抱我去她家养,不还给我爸妈了,我心里知道是说说而已,但觉得很尴尬,很烦,那个亲戚是农村来的,说话很大声,像吵架一样。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2-8-14 15:1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darlingxie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darlingxie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写得太好了,孩子不是小动物,在图书馆里的确看过很多年长的老人家,也包括一些年轻的父母,对孩子粗声喝气的,也许是孩子太调皮,可是有时候是根本不懂事的小婴儿。我这外人看上去都象是孩子是个多大的累赘似的。
Every Chid is a blessing from Heaven.

发表于 2012-8-14 15:1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迪克海德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迪克海德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MARk一下,可能快用到了

发表于 2012-8-14 15:1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小鸡仔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小鸡仔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写得真好

发表于 2012-8-14 15:2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Yvette_d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Yvette_d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写得太好了,今天分加完了,白条先,明天补上!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