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精华好帖回顾

· 自制美味卤肥肠 (2005-12-4) 可可 · 看生意记 (2007-6-8) cindylu
· 谢谢管理员和版主;另问一个与房子有关的问题 (2005-11-18) 闲云 · 甜蜜11月 - 彩虹蛋糕 (2007-11-3) angelhair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楼主:大成若缺

[原创作品] 三国群英之我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9-13 22:0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micfox001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micfox001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高密公主 于 2011-9-13 22:01 发表

(没要求一定说出叫什么“名字”)
她叫金乡公主,她老公叫何晏。


这个有什么理据吗?金乡公主的老公是何晏不假,但是你怎么那么肯定金乡公主的老妈是杜氏啊?
I am Micfox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1-9-13 22:1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高密公主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高密公主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micfox001 于 2011-9-13 22:09 发表


这个有什么理据吗?金乡公主的老公是何晏不假,但是你怎么那么肯定金乡公主的老妈是杜氏啊?

因为金乡公主的同母哥哥是沛王,沛王的亲娘是杜氏
思う事 思うがまゝに なしとげて 思う事なき 家の内哉

发表于 2011-9-13 22:1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micfox001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micfox001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高密公主 于 2011-9-13 22:11 发表

因为金乡公主的同母哥哥是沛王,沛王的亲娘是杜氏


OK,那我问你,何晏的老妈姓什么?她的前夫是谁?后夫是谁?他老妈跟后夫生的儿子叫什么?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1 收起 理由
大成若缺 + 1 你没完了,晕

查看全部评分

I am Micfox

发表于 2011-9-13 22:3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大成若缺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大成若缺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高密公主 于 2011-9-13 21:27 发表

我也出一个,秦宜祿的前妻姓什么?后妻姓什么?儿子名叫什么?前妻的后夫叫什么?前妻和后夫生的女儿叫什么?前妻和后夫生的女儿后来嫁给的男人叫什么?
全答对了送20分,不骗你们


我认栽,,,,

发表于 2011-9-13 22:33 |显示全部楼层

孙权 - 早年的择善而从到晚年的昏庸嗜杀

此文章由 大成若缺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大成若缺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提到孙权就会想起曹操那句“养子当如孙仲谋”。自打哥哥孙策死后,孙权经历了几次生死攸关的战役并获得胜利从而确保了江东的霸主地位。从火烧赤壁,计取荆州,夷陵抗刘到后来的平定交广展现了他集思广益,择善而从的特点。年仅十八岁就成为江东之主没两把刷子是不行的。虽然在初期靠周瑜一帮旧臣的辅佐帮他渡过了信任危机,但之后的择贤而任完全是靠他自己的本事。孙权用人不同于刘备。刘备倾向于请大贤(诸葛亮,庞统)挖别人墙角(赵云,法正),而孙权用人不拘卑贱,不计旧怨,唯效之于事,比较喜欢扶植自己的亲信。说他不拘卑贱,出身贫寒的吕蒙和周泰就是孙权一手扶植的。看孙权调和甘宁和凌统的关系就可知他不计旧怨。唯效之于事可以看他提拔吕岱从一个小小的吴县县丞到后来的交州刺史。纳鲁肃于凡品,拨吕蒙于行阵,识潘睿于系虏,这都说明了孙权在其统治的早期知人善任啊。

可是到了晚年孙权就像换了个人似的,开始猜忌有功之臣。从先前的任才尚计到最后的‘多嫌忌,果于杀戮’,搞得和隋文帝有的一拼了。是不是明君到了晚年都会因为太子问题犯浑啊?看来只有国家在有外患的时候主子才会关照功臣,用完了就像卫生纸一样放到马桶里冲掉。看孙权后期犯的浑,感觉和以前都不是一个人了。虞翻为人耿直多次酒后失言,又不怕得罪人。一次孙权与张昭讨论神仙之事,虞翻指着张昭说“彼皆死人而语神仙,世岂有仙人也!”孙权大怒,把虞翻贬到交州。大臣顾雍为人严肃少言,孙权每次喝酒都不喜欢他在座,说“顾公在座,使人不乐”。之后孙权一边让陆逊接替顾雍成为丞相,一边相继流放了陆逊外甥顾谭,顾承,姚信。杀了亲近陆逊的吾粲。卸磨杀驴呀!

然后孙权又开始重用吕壹监视大臣,听信杨竺对陆逊在太子问题上的谗言,逼死陆逊,灭掉陈正和陈象全族,赐死骠骑将军朱据。这能怪谁?还不是孙权自己在太子问题上摇摆不定。先是立了孙登,结果早亡。又立了孙和为太子,同时册封孙霸为鲁王。出于自己的偏心让孙霸享受和太子一样的待遇。因此造成了孙和孙霸两太子的不睦。大臣也因此分为两派,陆逊同诸葛恪等大臣站在孙和这边主张废鲁王,结果孙权详装因为对孙和的不满气死了世江东大族背景的陆逊。又赐鲁王孙霸以死,废了孙和,再立幼子孙亮为太子。这不是吃饱了撑的吗,嫌儿子太多吗?孙权对于武多文少的吕蒙,凌统,朱然等病死后,都极为哀悼。可陆逊死后,他还去责问陆逊的儿子陆抗。说明他的确是对陆逊有顾虑啊。孙权后期在太子问题处理的不得当也为后来孙琳的篡位埋下了隐患。

发表于 2011-9-13 23:1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micfox001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micfox001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孙权其实挺没有主见的,看他在几个重大问题上的处理 - 赤壁之战之前是战还是和, 擒获关羽之后是杀是放,这些都完全是听了一家就算一家。如果说袁绍是“好谋无断”,那么孙权就是 “无谋无断”。
I am Micfox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1-9-13 23:4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mlstri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mlstri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呵呵,大家都是三国高手呀。。。佩服佩服。觉得那个时代的人名字应该都是标准的单名加双字吧。所以在猜想三国里双名的人会不会是以字行呢?

发表于 2011-9-14 00:1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大成若缺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大成若缺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micfox001 于 2011-9-13 23:14 发表
孙权其实挺没有主见的,看他在几个重大问题上的处理 - 赤壁之战之前是战还是和, 擒获关羽之后是杀是放,这些都完全是听了一家就算一家。如果说袁绍是“好谋无断”,那么孙权就是 “无谋无断”。


这点不敢苟同。在做大决策的时候,作为统帅是必须要三思而后行的。像赤壁那样的决策更是要十思而行。岂不闻“兼听则明,偏听则暗”。孙权心里绝对是想打的,但是被曹操的百万雄师的确也是唬住了。更何况朝里的大臣分左右两派,如果不搞明白情况就贸然作决定那才是庸主。你看官渡之战,沮授和田丰都认为不要出战,可郭图审配却又支持袁绍出战,就在这样矛盾重重的争议下,袁绍做了个错误的判断去打曹操,结果惨败。孙权这人是心里有主意,但嘴上还要客套客套的主。再看鲁肃向孙权提出‘进取荆州,全据长江以图天下’的战略部署,孙权是很赞赏的。但张昭看不惯说‘肃年少粗疏,未可用’。孙权鸟也木有鸟他,反而对鲁肃更加重用。以此可见孙权是个很有主意的人,只是不表现出来。

发表于 2011-9-14 00:1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大成若缺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大成若缺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第一次被加精,老泪纵横,在这里烧香拜拜版主。

发表于 2011-9-14 10:0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高密公主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高密公主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micfox001 于 2011-9-13 22:16 发表


OK,那我问你,何晏的老妈姓什么?她的前夫是谁?后夫是谁?他老妈跟后夫生的儿子叫什么?

这个比较容易,何晏的娘姓尹,前夫何咸,后夫曹操,他娘和后夫生的儿子叫曹矩,再给你补上点,前夫的爹叫何进,前夫的姑姑是何太后,前夫的表弟是汉少帝刘辩,前夫的表弟的庶出弟弟是汉献帝刘协。
思う事 思うがまゝに なしとげて 思う事なき 家の内哉

发表于 2011-9-14 10:2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高密公主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高密公主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大成若缺 于 2011-9-14 00:12 发表


这点不敢苟同。在做大决策的时候,作为统帅是必须要三思而后行的。像赤壁那样的决策更是要十思而行。岂不闻“兼听则明,偏听则暗”。孙权心里绝对是想打的,但是被曹操的百万雄师的确也是唬住了。更何况朝里的大臣分左右 ...

表示严肃的赞成
孙权小子是很长进的(曹操语)
思う事 思うがまゝに なしとげて 思う事なき 家の内哉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1-9-14 11:3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高密公主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高密公主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你给我加多少分?

发表于 2011-9-14 11:4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gifox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gifox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大成若缺 于 2011-9-14 00:12 发表


这点不敢苟同。在做大决策的时候,作为统帅是必须要三思而后行的。像赤壁那样的决策更是要十思而行。岂不闻“兼听则明,偏听则暗”。孙权心里绝对是想打的,但是被曹操的百万雄师的确也是唬住了。更何况朝里的大臣分左右 ...

我不认为袁绍出兵打曹操是个错误的决定.曹操冒起但是未够强大,附近又有强敌环绕,袁这边兵强马壮.难到要等曹羽翼丰满才开战?如果他布置得当,一个耗字诀是可以拖死曹的.粮道守不好是战术错误.出兵的战略我看没有错.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2 收起 理由
micfox001 + 2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1-9-14 21:3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micfox001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micfox001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赤壁的时候,孙权其实摇摆不定,如果他主战的决心很强,就不存在周瑜反复给定心丸他吃了。至于后来擒获关羽之后的处理就更狗血了,演义里面就是凭一个无名谋士左咸说了几句:“曹操对关羽那么好,最后却被水淹七军,几乎要迁都,放他等于是放虎归山。” 孙权就杀了关羽,接着给东吴带来一连串严重的恶果。等到张昭点醒他,孙权就又开始后悔,这还叫有主意啊?至于楼主你后来说的,孙权在自己的继承人问题上更加变得摇摆不定,一时孙和,一时孙亮,这就更充分说明他是个没主见的人。

[ 本帖最后由 micfox001 于 2011-9-14 21:34 编辑 ]
I am Micfox

发表于 2011-9-14 21:5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micfox001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micfox001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再补一句,曹操看人的评语其实很多时候都即兴随口说说的,算不了真。最典型的就是“煮酒论英雄”。在当时来说,孙策怎么都比刘备能力要高,靠自己一手一脚, 雄霸江东六郡,怎么能算曹操口中的 “籍父之名”呢?至于后来的“生子当如孙仲谋“就更是看到孙权打扮得标致, 即兴而发。

[ 本帖最后由 micfox001 于 2011-9-14 21:54 编辑 ]
I am Micfox

2013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1-9-14 21:5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teprego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teprego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大成若缺 于 2011-9-9 17:40 发表


我最早玩得三国是世嘉公司出的战略游戏,通宵啊。后来玩三国群英传,koie的三国志,都是超经典的游戏。


比世嘉早的还有NAMCO在红白机上出的中原霸主,后来出了2就是超级经典的霸王的大陆,记得当时因为游戏卡记忆电池没电了不能存档,就开着机器连玩两个通宵最后居然把电源烧了,真的烧啊,就是电源线接口那块因为温度太高化了

PC上还是从光荣的三国志3开始玩的,就是因为要了解所有的武将才有动力把三国演义通读了几遍啊啊啊。。。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2 收起 理由
大成若缺 + 2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查看全部评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1-9-14 22:1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micfox001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micfox001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霸王的大陆?无论用谁,第一步都是首先去把吕布挖过来- 高难度下好像忠诚度到10以下都挖不过来,接着就给电脑其他的诸侯给挖走了,真叫郁闷啊。然后开打,每次就在敌人能用计的范围的边缘待机,然后储够机动力(30点),然后就逼近一点狂用计把敌人的兵力弄光,接着过去抓人。。。
I am Micfox

发表于 2011-9-14 22:2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大成若缺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大成若缺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gifox 于 2011-9-14 11:48 发表

我不认为袁绍出兵打曹操是个错误的决定.曹操冒起但是未够强大,附近又有强敌环绕,袁这边兵强马壮.难到要等曹羽翼丰满才开战?如果他布置得当,一个耗字诀是可以拖死曹的.粮道守不好是战术错误.出兵的战略我看没有错.


至少时间选的有问题。刘备在徐州约他举事的时候袁绍没去,这实在是失策啊。和后来曹丕一样,在刘备和陆逊交战时做壁上观。之后却又两次出重兵伐吴,均大败。官渡之战的确是不可避免的,为了争夺中原霸主的地位,作为当时的一哥袁绍迟早要和曹操交火的。当时袁绍也为次战役足足准备了两年,以号称70万的兵力伐曹,不能说没有准备。但曹操也没闲着,虽说只有7万但都是精兵。我觉着沮授的建议是可以的,就是打消耗战。袁绍没有必要集成功与一役。

发表于 2011-9-14 22:20 |显示全部楼层

曹丕-大奸似忠? 孙皓-人格分裂? 刘禅-大愚若智?

此文章由 大成若缺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大成若缺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中国有句俗话叫老子英雄儿好汉。可是纵观三国,当刘备曹操孙权相继退出历史舞台之后,他们子嗣的表现大多是差强人意。先看曹操这边,曹丕可以说是三国众多公子中最有城府和心机的一个,这也是拜司马懿所赐。作为曹操的次子,他最终被定为嗣子还是几经周折。自曹昂在宛城之役中被张绣杀害后,按照‘立子以长不以贤’的传统习制,曹丕成了最有竞争力的嗣子人选。可是他论材不及曹植(以作‘洛神赋’成名,号称建安之杰),论智不及曹冲(曹冲称象的典故),论勇不及曹彰(被曹操溺称‘黄须儿’)。其中以丁仪杨修为羽翼的曹植对他威胁最大。怎么办呢?一边曹丕安插了自己的亲信在曹操身边,一边自己拉拢朝中的大臣(贾诩吴质等)。比才不是比不过你曹植吗,那我就跟你比品德比对爹地的情感。曹植喜欢持才自傲,任性而行,饮酒不节。曹丕在曹操面前就装成宽厚仁德,兢兢业业,行事如履薄冰的样子。时间久了曹操虽然欣赏曹植的才华却怀疑其曹植来,觉着还是简约勤勉的曹丕厚道。最后曹丕以自己良好的演技顺利登上皇位。称帝后就开始对自己的兄弟们磨刀了,曹植的七步成诗和曹彰后来在京邸的暴病而亡都可以看出曹丕的狠啊。不过相比于后来被司马家族废立的曹芳曹奂,曹丕算是强的很多了。曹操虽有为子孙谋万世基业的意图,但是当他立刘协为傀儡杀伏皇后之日,何曾想到自己的子嗣也是落得同样的命运。

看看孙权这边为了争夺帝位众位公子业都没闲着。从孙和被废鲁王死了之后,十六岁的孙亮登基后不久就被大将军孙琳废为会稽王。之后孙琳又被孙休所杀,直到孙皓登基。孙皓是孙和的长子,刚登皇位时还做了些‘恤士民,开仓禀,振贫乏’的好事,不久后就开始人格分裂了。先是杀了孙休两个儿子,然后把举荐自己为帝的张步濮阳兴也给杀了。为了过起声色犬马的皇帝日子,孙皓开始苛政重赋,大兴土木,还在民间进行选美。十五岁以上的都要报道,大臣的女儿也不放过,他看不上的才许出嫁。简直是色中厉鬼啊?要不是朝中还有陆抗,陆凯,丁奉,钟离斐一干忠诚匡扶军政。东吴可能灭亡的还要快些。当王濬打到石头城下,孙皓叫人反绑了自己的双手,抬着棺材到西晋军门前投降。这和当年面对百万曹军的孙权实在是差得太远了。

再看刘备的儿子刘禅。我只能说投胎是门技术活。既没有兄弟和他抢皇位,又有一批被他老爸洗脑的死士辅佐。刘备死后刘禅把诸葛亮当亲爸爸一样的供奉着,到了诸葛亮死了吧。出了蒋琬,费袆,董允,姜维四大护法。刘禅啥都不用做,无为而治。最后当邓艾提着两千残军抵达成都,姜维还在剑阁死磕钟会时,刘禅已经脱光了内衣裤,屁颠屁颠地出城投降了。把他老爸凤凰男刘备白手起家的那点家当全部友情奉献,当时记载‘户二十八万口,甲士十万二千,吏四万人’。想当年孙权为刘备讨还半个荆州都累死人啊!只能说作为富二代的刘禅大手笔。00后坑爹啊!不过我总觉着刘禅是装的,有点大愚若智,哦不,大智若愚的味道。不信你看刘禅乐不思蜀的表演,一点不输给那个道貌岸然的刘备啊。当司马昭试探他的时候,他以天份的演技阐释了啥叫傻蛋哥。让司马昭免去了杀他的心,反而册封了刘禅安乐公。比起刘备的假仁假义,阿斗很好地继承了父亲的DNA,力压司马匹夫夺得三国最佳男佩角。

纵观以上诸位三国公子的事迹,我的结论是“老爸太聪明儿子基本都是傻蛋”所以现在每当我lp吼道“你怎么笨的跟猪一样时”,我会非常淡定地和她说“亲,其实这都是为了我们今后的孩子好,亲”

发表于 2011-9-14 22:2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大成若缺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大成若缺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大愚若智的阿斗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发表于 2011-9-14 22:2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micfox001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micfox001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纵观以上诸位三国公子的事迹,我的结论是“老爸太聪明儿子基本都是傻蛋”所以现在每当我lp吼道“你怎么笨的跟猪一样时”,我会非常淡定地和她说“亲,其实这都是为了我们今后的孩子好,亲”

==========》
那么孙坚跟孙策,司马懿跟司马师,司马昭,乃至司马炎,这几对父子怎么解释呢?

[ 本帖最后由 micfox001 于 2011-9-14 22:29 编辑 ]
I am Micfox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1-9-14 22:3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大成若缺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大成若缺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micfox001 于 2011-9-14 22:27 发表
纵观以上诸位三国公子的事迹,我的结论是“老爸太聪明儿子基本都是傻蛋”所以现在每当我lp吼道“你怎么笨的跟猪一样时”,我会非常淡定地和她说“亲,其实这都是为了我们今后的孩子好,亲”

==========》
那么孙坚跟孙策,司马懿跟司马师,司马昭,乃至司马炎,这几对父子怎么解释呢?


还有陆逊,陆抗。哎呀,基因也会突变的呀。

发表于 2011-9-14 22:3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mlstri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mlstri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跟多愁善感的大才子李煜相比,刘禅同学是聪明太多啦。亡国之君像他这样子活得不错的,史上是少之又之少。多数都是一杯毒酒去跟祖宗们团聚去啦。
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发表于 2011-9-14 23:3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高密公主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高密公主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micfox001 于 2011-9-14 21:52 发表
再补一句,曹操看人的评语其实很多时候都即兴随口说说的,算不了真。最典型的就是“煮酒论英雄”。在当时来说,孙策怎么都比刘备能力要高,靠自己一手一脚, 雄霸江东六郡,怎么能算曹操口中的 “籍父之名”呢?至于后来的“生子当如孙仲谋“就更是看到孙权打扮得标致, 即兴而发。

曹操说的那些评语强就强在都有事实背景。还永远不会因为夸奖对方把自己的威风落下去。
就拿和刘备聊天那次,明显是在看刘备的反应。
夸孙权那个是千古绝活,他自己嘴上占了个大便宜。
思う事 思うがまゝに なしとげて 思う事なき 家の内哉

发表于 2011-9-14 23:3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高密公主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高密公主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micfox001 于 2011-9-14 22:27 发表
纵观以上诸位三国公子的事迹,我的结论是“老爸太聪明儿子基本都是傻蛋”所以现在每当我lp吼道“你怎么笨的跟猪一样时”,我会非常淡定地和她说“亲,其实这都是为了我们今后的孩子好,亲”

==========》
那么孙坚跟孙策,司马懿跟司马师,司马昭,乃至司马炎,这几对父子怎么解释呢?

狐仙贵人多忘事,忘了司马炎的儿子是个智障吧
思う事 思うがまゝに なしとげて 思う事なき 家の内哉

发表于 2011-9-14 23:3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高密公主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高密公主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还有司马懿跟他的老婆张春华不止生司马师,司马昭,还有个小儿子司马干,智力挺好,就是性取向有点异于常人的地方,别误会了,咱指的不是gay。

[ 本帖最后由 高密公主 于 2011-9-14 23:40 编辑 ]
思う事 思うがまゝに なしとげて 思う事なき 家の内哉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1-9-14 23:4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micfox001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micfox001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高密公主 于 2011-9-14 23:36 发表

狐仙贵人多忘事,忘了司马炎的儿子是个智障吧


所以我觉得不单单是父亲,可能跟母亲也有很大的关系。
I am Micfox

发表于 2011-9-15 11:0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咋地办哩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咋地办哩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高密公主 于 2011-9-14 23:39 发表
还有司马懿跟他的老婆张春华不止生司马师,司马昭,还有个小儿子司马干,智力挺好,就是性取向有点异于常人的地方,别误会了,咱指的不是gay。

那难道是…………
ps:高密知道的真多啊

发表于 2011-9-15 14:0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micfox001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micfox001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高密公主 于 2011-9-14 23:39 发表
还有司马懿跟他的老婆张春华不止生司马师,司马昭,还有个小儿子司马干,智力挺好,就是性取向有点异于常人的地方,别误会了,咱指的不是gay。


不止这三个儿子吧(看以下列表)。 司马干活到八十多岁,如果有特殊的性取向,一般不可能活那么久。

# 晉景帝司馬師 ,張春華所生。司馬炎建晉後追尊為晉景帝。
# 晉文帝司馬昭 ,張春華所生。曹魏時任相國,封晉王。兒子司馬炎代魏立晉後追尊為晉文帝。
# 平原王司馬榦,張春華所生。
# 汝南文成王司馬亮,伏夫人所生。西晉八王之亂中八王之一。
# 琅邪武王司馬伷 ,伏夫人所生。晉元帝祖父。
# 清惠亭侯司馬京,伏夫人所生。
# 扶風武王司馬駿,伏夫人所生。
# 梁孝王司馬肜,張夫人所生。
# 趙王司馬倫,柏夫人所生。西晉八王之亂中八王之一。曾一度稱帝

   1. 南陽公主,張春華所生。
   2. 高陸公主,嫁杜預。
I am Micfox

发表于 2011-9-15 16:51 |显示全部楼层

曹爽-凡品庸人 VS 司马懿-情深阻多权变

此文章由 大成若缺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大成若缺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在曹叡执政期间,曹爽又是一个经典的曹氏家族傻蛋哥。看看他是怎么被老谋深算的司马懿蹂躏的。先说曹叡,在曹丕死后统治魏国的近十二年中,还算小有成就。作为历经曹氏三代的重臣刘晔,他对曹叡的评价是‘秦始皇,汉武帝之俦,才具微不及耳’。这里面有拍马屁的成分,但是看的出曹叡还算是一个比较有文化的君王。在容忍臣下直谏,不乱杀功臣方面做的算是不错的。自己在位期间运气也算可以,诸葛亮死后,魏国西面的威胁剪除不少。但是在确定继承人和辅政大臣上犯下大错。曹叡本人没有儿子,按道理说他应该从父祖后裔中选择有才干的立为太子。可是他却收养了曹芳,曹询作为自己的继承人。私心啊,这样做曹叡虽然有了自己的后裔接替帝位,但为魏国国祚是否可以得到确保埋下了隐患。

在此同时曹叡又赋予司马懿于重权。当时的司马懿南擒孟达,西据诸葛亮,东灭公孙渊,在朝野上下有着很高的声望。而且他身边还有掌握军政机要的刘放,孙资一干人为羽翼。可以说对曹氏的皇权已经构成了足够的威胁。陈矫曾经提醒曹叡留意司马懿的为人,可是曹叡还是疏忽了。到了后期,曹叡为了抑制司马懿的权势,在司马懿头上又加了曹爽这样一个曹氏亲族辅政。可是凡品庸人的曹爽怎么可能斗的过情深阻多权变的司马懿呢?这里比较一下孙权对相同事件的处理。在孙权袭南郡时,顾虑到吕蒙在军政上的影响。原本是让其堂弟孙皎和吕蒙分别为左右都督。但是吕蒙说‘如果孙皎可以担当重任,就让他一个人统领。如果你孙权信任我吕蒙,就独用我一人。当年周瑜程普共为左右都督一起攻取江陵。虽然事情决断在周瑜,但同样职位的程普未必服气。日子长了两人不免有矛盾,差点误了大事呀’随后孙权就改变了初衷独用吕蒙,最后因此定荆州擒关羽。可见孙权在选择人臣上比曹叡要强出很多。

曹叡死后,年仅八岁的曹芳上台。司马懿曹爽两派势力对其辅佐,这为司马家族后来的夺权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开始辅政期间,两人看上去还算和睦。但司马懿通过两次南征加强了自己的军权。反观曹爽,屡次和蜀军的战斗都是无功而返,死伤惨重。出于对司马懿的嫉恨,曹爽利用自己首辅的职权渐渐把司马懿架空。司马懿也为了避开曹爽耳目的监视,假装称病。于是乎在李胜面前演了一场可以入围奥斯卡的风瘫好戏。曹爽信以为真,从而疏忽了对司马老贼的防范。直到高平陵政变,当曹爽协同少帝一同出城祭祀明帝。司马懿父子发动了蓄谋已久的政变。曹爽得知后那个悔呀,但此时曹爽手里还握有重兵。要倒伐一击也不是没有可能。司马老贼开始玩阴的了,在奏章中声称保留曹爽的爵位,还指着洛水发誓决不加害曹爽。三国中有名的诱降之计由此诞生。曹爽个呆鸟终于犹豫了,想想就算兵权没了,做个富家翁也是不错的。最后终于投降了,不想回家没几天司马懿就给他和其他同党扣上了谋反的罪名,夷三族。想想曹操那么个人精,怎么就有了曹爽这样的笨蛋侄孙呢?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