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精华好帖回顾

· sheeta's DIY - 圆弧滚边零钱包 (2010-1-6) sheeta · P&O Pacific Explorer 2017 17-27 Dec 10晚南太平洋4岛游 (基本完结) (2017-12-29) kinny129
· 春·流韵(中篇) (2021-10-10) wasserbogen · 一年了,随着奶奶的离去,父亲的家族也散了。。。 (2009-6-21) JuliaTung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楼主:AgeanSea

漫漫辅食之路---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4-18 18:5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usa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usa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AgeanSea 于 2007-4-18 17:17 发表
我想    susan搞错了因果关系,得了糖尿病,肯定不能吃糖类多的食物,这是常识,谁都知道;问题是,亚洲人的饮食习惯,到底是不是糖尿病的诱因?这个susan 一定要明确,如果是,那么亚洲人的糖尿病发病率一定要高 ...

不是的,我说的那些都是能够诱发糖尿病的食物,而不是因为得了糖尿病才不能吃的食物。(这个随便问个营养医生或糖尿病医生就知道啦)
当然,得了糖尿病也不能吃那些食物。

我想我得妊娠糖尿病,就是因为吃面,米和饼干太多。
我家家族没有糖尿病史,两个姐姐生小孩也都没有出现过妊娠糖尿病。到我这就出问题了。所以肯定不是遗传的原因。
我怀孕初期,反应很大,什么都不能吃,只能吃点稀面条,或者发面大饼。饿了的时候,就吃苏打饼干加餐。其他东西根本就吃不下。所以吃的食物构成里面,粮食占了95%以上。
我的反应一直到5个半月才好。刚好不久就开始测血糖了。
我想,这期间我的胰岛一直在超负荷工作。结果到28周测血糖的时候,由于孕激素的作用以及我的胰岛一直以来疲惫工作的状态,我不得妊娠糖尿病都是不可能的。

另外,我觉得不能用西人的例子和华人来比较。为什么呢?我想你吃过西人的糕点吧?!那个有多甜大家应该都是心里有数的。西人吃的过多的糖以及很多的脂肪,比我们华人吃的米饭面粉更能诱发糖尿病。淀粉最终要转化为糖,吃再多,也比不上直接大量吃糖来得更猛烈。

现在中国的糖尿病比例上升很快,是因为大家的伙食改善了。生活变好了。可是,你要知道,中国还有很多人(很大一部分人)在贫困线上挣扎。让他们因为饮食的原因得上糖尿病实在太难了。(因为贫穷的人,靠吃很多粮食来充饥,那点能量,身体完全能消耗光,也就不会有多余的储存下来)所以,中国的这个分母是很大的。如果这么比较起来,用中国的糖尿病人数百分比和西方发达国家糖尿病人数百分比对比来看待粮食对于糖尿病诱发的影响,是不准确的。

[ 本帖最后由 susan 于 2007-4-18 18:56 编辑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07-4-18 18:5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usa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usa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AgeanSea 于 2007-4-18 17:21 发表


这个数字我在网上我也看到了!

另外还有一点,唐妈妈生育次数越多,以后变为成人糖尿病的可能性就越大!

我得数字,是从糖尿病医生那里来的。
得了妊娠糖尿病有个好处,就是医生免费给你单独上课,讲解糖尿病是怎么回事,妊娠糖尿病是怎么来的,胰岛怎么工作,怎么把血液里的糖输送的肌肉细胞里的之类的。。。。

发表于 2007-4-18 20:0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mileswei2006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mileswei2006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当妈妈真不容易。

谢谢你们 的辛苦努力。

发表于 2007-4-19 10:3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usa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usa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蓝色心情 于 2007-4-18 20:15 发表



看来我要注意

我就是糖妈

好像足迹上就有好多糖妈妈,555555~~

蓝色怀孕的时候,反应大吗?

发表于 2007-4-19 10:4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usa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usa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蓝色心情 于 2007-4-19 10:39 发表



头两个月有点小小的反应,

去香港的时候, 看着那么多美食,我谗啊, 反正是吃下去了吐掉了, 吐完了, 回来再点一遍, 再接着吃


这样也不错,反正还吃的下。
想想我都亏死了,那时候还上班,圣诞节公司组织在lakes entrance玩,期间买了4只超级大的龙虾请职员和客户吃。结果,我家那位吃的那个高兴啊。我恶心的连碰都不想碰,光捧着大饼啃了~~现在想想,真是气死人了。我的龙虾啊~~

发表于 2007-4-19 11:1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usa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usa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蓝色心情 于 2007-4-19 10:52 发表



现在补, 现在多吃点

:si168

还补呢,全补她爹身上去了。出差这一个月,都吃了4只南极蟹了。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07-4-19 15:1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nal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nal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有意思的话题,好像游水了。
说说我给女儿添加辅食的经验吧。女儿出生在国内,因为没有老人帮忙,我基本都是比照育儿书籍,杂志喂养的。在女儿4个月时,添加蛋黄,就是煮的溏心
蛋,第一次,就喂一小口,观察是否过敏,过几天加1/4,然后逐月增加。到6个月时,可以蒸蛋黄 ,(就是蛋羹,把蛋白分离出去) ,比较好消化。还可以加米粉,比照配方加量。蔬果汁可以小量加上,可以添加罐头食品。当时查找好多资料,担心这种罐头有添加剂或防腐剂,后来发现,进口的婴儿食品不含这些东西,而且因为加工时间短,营养流失比较少,所以就选用罐头食品做主要辅食。自己加工辅食,一个花时间,还有掌握不好火候,营养成分流失比较多,到8个月时,就可以鸡肉加鱼肉了(都是剁碎的),还有鸡汤鱼汤煮的粥,可以加一滴生抽调味。我推荐一种鱼肉胡萝卜的做法:把2条鱼片蒸10钟,拿炒锅,放一点点油,加入擦碎的胡萝卜,翻炒几下,放入蒸鱼的鱼汤汁,煮约3分钟,在放捣碎的鱼肉,煮约2分钟,至软。放入几个 小瓶中 待凉后,放入冰箱 备用,味道很鲜美,孩子会喜欢的。1岁断奶后,可以加肉末,和切成快的水果了 ,个人感觉配方奶粉是首选,营养比较全面。给孩子做些小馄饨,包些小饺子 也不错。当然,1岁孩子可以吃好多东西了,不过我一直坚持女儿2岁后,才不单独给她做饭 。
在孩子8个月时,最好给她试各种味道的东西,刺激味蕾的感觉。
再附几句话:糖尿病有一部分原因,是生活不规律造成的,不单单是吃的问题,当 然个人机体不同,形成的原因也不同,无论何时,都要注意饮食。现在只有营养过剩,不均衡,很少有营养不良的。

发表于 2007-4-20 11:5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icelemonte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icelemonte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普通人得糖尿病和妊陈糖尿病是一回事吗?
不懂。
鱼肉萝卜的菜谱记下来了

退役斑竹

发表于 2007-4-20 12:3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AgeanSe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AgeanSe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icelemontea 于 2007-4-20 11:57 发表
普通人得糖尿病和妊陈糖尿病是一回事吗?
不懂。
鱼肉萝卜的菜谱记下来了


google 一下,资料很多

糖妈妈是成人糖尿病的高危人群  ---- 怀孕后血糖会增高,  正常的妈妈,能够分泌更多的胰岛素来跟上这个变化,因此血糖仍然维持正常,但是糖妈妈们在这方面的自我调节能力就比较差,于是就表现出糖尿病症状 ----基于胰岛素分泌的调节能力低于正常水平,糖妈妈们被归为成人糖尿病高危人群 ,饮食定时定量,不能吃得过饱(我曾经看过一片资料,说吃饭,当你觉得吃饱了,那就已经‘过‘了,应该在你觉得还差一口才饱的时候,就坚决地、排除万难地放下碗筷),不仅怀孕时是这样,正常生理时期也要这样,要不然,就是真刀真枪的糖尿病找上门来了 ----

这些都可以google 到

糖妈妈们在自我保健方面要比正常人多费些心---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退役斑竹

发表于 2007-4-20 12:4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AgeanSe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AgeanSe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susan 于 2007-4-18 18:50 发表

不是的,我说的那些都是能够诱发糖尿病的食物,而不是因为得了糖尿病才不能吃的食物。(这个随便问个营养医生或糖尿病医生就知道啦)
当然,得了糖尿病也不能吃那些食物。

我想我得妊娠糖尿病,就是因为 ...


susan,妊娠糖尿病的原因,你的饮食结构(其实,照你的说法,你的孕期的饮食结构确实有点太偏了)只是一方面的原因,妊娠糖尿病患者 的胰岛素分泌和调节能力低于正常人的水平  ----这一点,你的医生有没有告诉过你?

建议你上网google一下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退役斑竹

发表于 2007-4-20 13:0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AgeanSe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AgeanSe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随便google来的一篇糖尿病的病因  

http://www.tnbzy.com/book/diabetes/byyf/t20050712_5809.htm

糖尿病病因和发病机制


--------------------------------------------------------------------------------

    糖尿病病因及发病机制十分复杂,目前尚未完全阐明,传统学说认为与以下因素有关:
  一、遗传因素
  举世公认,糖尿病是遗传性疾病,遗传学研究表明,糖尿病发病率在血统亲属中与非血统亲属中有显著差异,前者较后者高出5倍。在糖尿病1型的病因中遗传因素的重要性为50%,而在糖尿病2型中其重要性达90%以上,因此引起糖尿病2型的遗传因素明显高于糖尿病1型。
  二、精神因素
  近十年来,中、外学者确认了精神因素在糖尿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认为伴随着精神的紧张、情绪的激动及各种应激状态,会引起升高血糖激素的大量分泌,如生长激素、去甲肾上腺素、胰升糖素及肾上腺皮质激素等。
  三、肥胖因素
  目前认为肥胖是糖尿病的一个重要诱发因,约有60%~80%的成年糖尿病患者在发病前均为肥胖者,肥胖的程度与糖尿病的发病率呈正比,有基础研究材料表明:随着年龄增长,体力活动逐渐减少时,人体肌肉与脂肪的比例也在改变。自25~75岁,肌肉组织逐渐减少,由占体重的47%减少到36%,而脂肪由20%增加到36%,此系老年人,特别是肥胖多脂肪的老年人中糖尿病明显增多的主要原因之一。
  四、长期摄食过多
  饮食过多而不节制,营养过剩,使原已潜在有功能低下的胰岛素B细胞负担过重,而诱发糖尿病。现在国内外亦形成了“生活越富裕,身体越丰满,糖尿病越增多”的概念。
  近年来,随着对糖尿病研究和认识的不断深入,从分子生物学、电镜超微结构、免疫学、生理生化学等多角度进行控索,对糖尿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又有了新的认识。
  五、感染
  幼年型糖尿病与病毒感染有显著关系,感染本身不会诱发糖尿病,仅可以使隐形糖尿病得以外显。
  六、妊娠
  有关专家发现妊娠次数与糖尿病的发病有关,多次妊娠易使遗传因素转弱诱发糖尿病。
  七、基因因素
  目前科学认为糖尿病是由几种基因受损所造成的:1型糖尿病——人类第六对染色体短臂上的HLA-D基因损伤;2型糖尿病—胰岛素基因、胰岛素受体基因、葡萄糖溶酶基因和线粒体基因损伤。总之,不管哪种类型的糖尿病,也不论是因为遗传易感而发病,还是环境因素、病毒感染发病,归根结底都是基因受损所致。换言之糖尿病是一种基因病。
【关闭本页】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07-4-20 14:3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nal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nal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icelemontea 于 2007-4-20 11:57 发表
普通人得糖尿病和妊陈糖尿病是一回事吗?
不懂。
鱼肉萝卜的菜谱记下来了

我父亲得糖尿病快20年了,当时因为医疗知识很贫乏,错过了初期的最佳治疗,就成了2型糖尿病,真是富贵病,不过现在血糖控制很好。记得我怀孕的时候,有一次查血糖,我刚吃过一块糖分很高的蛋糕,结果就是很高的血糖值,医生建议我查空腹血糖,最后还是排除了。妊娠期的糖尿病只是在孕期不正常,产后大多会恢复正常,但属于高危人群,因为父亲的原因,我也属于高危人群。时刻都得注意饮食,控制体重,少吃淀粉类糖分高的食物,还有适当的体育锻炼。
有个在国内的朋友,就是产后糖尿病——1型糖尿病,现在靠注射胰岛素控制血糖。

发表于 2007-4-20 16:0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usa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usa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AgeanSea 于 2007-4-20 12:44 发表


susan,妊娠糖尿病的原因,你的饮食结构(其实,照你的说法,你的孕期的饮食结构确实有点太偏了)只是一方面的原因,妊娠糖尿病患者 的胰岛素分泌和调节能力低于正常人的水平  ----这一点,你的医生有没有告诉 ...


唉,我说爱琴海啊。我的医生怎么能没和我说过得糖尿病得原因呢?!我没说我得妊娠糖尿病是完全因为饮食造成的,我的原话是饮食和孕激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我知道的关于妊娠糖尿病的知识比google来的更准确些,因为毕竟是直接从医生那里学习来的。
如果要将孕激素是怎么造成糖尿病的原因写出来,就又是一大片文章了。
这并不是象你所说的是因为妊娠糖尿病患者 的胰岛素分泌和调节能力低于正常人的水平。
在妇女怀孕期间,胰岛素的分泌要比正常人多很多。因为不光要满足母体的需要,还要满足婴儿的需要。
大家都知道,胰岛素的作用,就是运输血液里面的糖份到肌肉细胞,用来给肌肉细胞提供能量的。当妇女怀孕的时候,孕激素会在肌肉细胞的外面形成一层膜。而这层膜阻挡了糖份的传输。这时候,要想将糖份成功的传送给肌肉细胞,就需要比平时多很多的胰岛素才能攻破这层膜,将糖份传送给肌肉细胞。于是胰岛的负担就会比平时大很多。如果此时吃更多让血糖增高的食品,对于胰岛来讲,无疑就是雪上加霜,让胰岛更加重工作负担。
我呢,是因为我的胰岛因为我孕初期的饮食结构而更加的超负荷工作,所以就有点受不了了,到后期就开始要消极怠工了,所以我就注定会患上妊娠糖尿病。

退役斑竹

发表于 2007-4-20 16:1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pisces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isces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有点晕,那到底妊娠糖尿病是遗传引起的还是怀孕期间饮食不当引起的呢?

发表于 2007-4-20 16:1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usa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usa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AgeanSea 于 2007-4-20 13:05 发表
随便google来的一篇糖尿病的病因  

http://www.tnbzy.com/book/diabetes/byyf/t20050712_5809.htm

糖尿病病因和发病机制


------------------------------------------------------------------------
七、基因因素
  目前科学认为糖尿病是由几种基因受损所造成的:1型糖尿病——人类第六对染色体短臂上的HLA-D基因损伤;2型糖尿病—胰岛素基因、胰岛素受体基因、葡萄糖溶酶基因和线粒体基因损伤。总之,不管哪种类型的糖尿病,也不论是因为遗传易感而发病,还是环境因素、病毒感染发病,归根结底都是基因受损所致。换言之糖尿病是一种基因病。-
...

如果要说糖尿病是基因病,该得就会得,不该得怎么吃都得不了得话。那么又何来前面的某些饮食习惯会导致糖尿病,又何来由于国内大家生活改善而造成糖尿病比例大大增加呢?

所以说,网络上查来的东西,不能直接用,要理解分析去其糟粕以后再用。就好像上面红色的句子很容易让人造成误解。好像其实糖尿病和饮食习惯没关系,都是因为基因生的不好造成的。

糖尿病根本上是由于基因缺陷造成的,可能这个世界上大多数的人都有这个基因缺陷。但是,如果有的人饮食合理,生活规律,运动适量,可能一辈子也不会发糖尿病。有的人不该多吃的东西吃的太多,又不爱运动,这个缺陷就更加暴露出来,就引发了糖尿病。

发表于 2007-4-20 16:1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usa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usa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pisces 于 2007-4-20 16:10 发表
有点晕,那到底妊娠糖尿病是遗传引起的还是怀孕期间饮食不当引起的呢?

要说是遗传,那为什么我两个姐姐都没有,我妈生了3个孩子也没有。而到我这里就有了?!
其实亚洲人的基因里几乎都有这个缺陷的,好像是缺少个什么东西。只是有人爆发出来,有人没有。不好的饮食和生活习惯,确实能够引发糖尿病。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07-4-20 16:3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安州人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安州人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也是糖妈妈,我个人的看法是 :妊娠糖尿病同基因和饮食结构都有关系

我们大多数中国人的饮食结构基本相同,起码我知道同我基本同期怀孕的几个朋友,我们吃的都基本相同,可最后的结果是我是糖妈妈,一个是第一次结果没有达标,另一个是第一次就达标了。说明基因的确是个重用的因素了。也就是有些人(在一个时间段内),无论她怎么吃,无论是否怀孕,她的胰岛素分泌作用功能都很强,她就不会得这个病;而另一方面,胰岛功能差者,也可以通过改变饮食结构来帮助胰岛的工作。

还有胰岛的工作能力也不是一成不变得。现在你的胰岛功能很强,并不代表你两年后还是很强。所以改变饮食结构,将得糖尿病的可能性降低到最小,也许才是王道。

同时定期体检,警醒自己也是不错的选择。
:si5

退役斑竹

发表于 2007-4-20 16:3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AgeanSe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AgeanSe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susan 于 2007-4-20 16:04 发表


唉,我说爱琴海啊。我的医生怎么能没和我说过得糖尿病得原因呢?!我没说我得妊娠糖尿病是完全因为饮食造成的,我的原话是饮食和孕激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我知道的关于妊娠糖尿病的知识比google来的更准确些 ...


找到一个愿意讨论的人挺不容易的,这段时间我一直上网研究,糖尿病的知识突飞猛进。

Susan,如果你的医生使用英语跟你交流的,哪样更精确就不一定了。因为即使医生说对了,你也未必能全理解对。你就忘了你以前的关于胎儿是头朝上还是头朝下的问题了。
碳水化合物会引起血糖升高,这个是正确的,但是碳水化合物是否是糖尿病的诱因这个问题,医学界还处在有争议的阶段。
下面是一段非常专业的阐述:
全文在此http://info.lib.gov.cn/data/118/ ... news59850/59850.htm
下面是节选:
为什么肥胖易患糖尿病?

  当人们长期摄取高热量饮食,或过多膳食,而体力活动较少时,进食的高蛋白、高碳水化合物被消化吸收,血液中氨基酸、葡萄糖浓度增高,刺激B细胞分泌较多的胰岛素。胰岛素可促进脂肪合成,身体发胖。发胖以后,靶细胞上胰岛素受体数量减少,出现胰岛素抵抗,胰岛素不能发挥正常的生理作用,血糖水平就可能升高。

  肥胖有家族遗传的倾向,也与生活水平提高、长期摄取高热量饮食以及体力活动减少有关。40岁以后发病的糖尿病病人中,60%以上起病时体重超重或肥胖。肥胖是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发生与发展的一个重要环境因素。肥胖的程度与肥胖持续时间均能影响高血糖的出现。肥胖程度越重,持续时间越长,则越易发生糖尿病。

事情并不像你的营养师说得那么简单!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发表于 2007-4-20 16:4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安州人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安州人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在我们糖妈妈班中,的确是亚洲人占到了80%的比例
而且很多人并不胖,中等甚至偏瘦 (象我,就不胖的说。)哈哈

发表于 2007-4-20 16:4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usa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usa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安州人 于 2007-4-20 16:34 发表
我也是糖妈妈,我个人的看法是 :妊娠糖尿病同基因和饮食结构都有关系

我们大多数中国人的饮食结构基本相同,起码我知道同我基本同期怀孕的几个朋友,我们吃的都基本相同,可最后的结果是我是糖妈妈,一个是第 ...

欢迎加入讨论。的确是每个人不同的。

退役斑竹

发表于 2007-4-20 16:4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AgeanSe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AgeanSe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安州人 于 2007-4-20 16:34 发表
我也是糖妈妈,我个人的看法是 :妊娠糖尿病同基因和饮食结构都有关系

我们大多数中国人的饮食结构基本相同,起码我知道同我基本同期怀孕的几个朋友,我们吃的都基本相同,可最后的结果是我是糖妈妈,一个是第 ...

还有胰岛的工作能力也不是一成不变得。现在你的胰岛功能很强,并不代表你两年后还是很强。所以改变饮食结构,将得糖尿病的可能性降低到最小,也许才是王道。


安安,正确的表述应该是:严格定时定量才是王道----  什么都不能多吃,别以为瘦肉就没事

[ 本帖最后由 AgeanSea 于 2007-4-20 16:49 编辑 ]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07-4-20 16:5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usa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usa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AgeanSea 于 2007-4-20 16:35 发表


找到一个愿意讨论的人挺不容易的,这段时间我一直上网研究,糖尿病的知识突飞猛进。

Susan,如果你的医生使用英语跟你交流的,哪样更精确就不一定了。因为即使医生说对了,你也未必能全理解对。你就忘了你以前的关于胎儿是头朝上还是头朝下的问题了。
碳水化合物会引起血糖升高,这个是正确的,但是碳水化合物是否是糖尿病的诱因这个问题,医学界还处在有争议的阶段。
下面是一段非常专业的阐述:
全文在此http://info.lib.gov.cn/data/118/ ... news59850/59850.htm
下面是节选:
为什么肥胖易患糖尿病?

  当人们长期摄取高热量饮食,或过多膳食,而体力活动较少时,进食的高蛋白、高碳水化合物被消化吸收,血液中氨基酸、葡萄糖浓度增高,刺激B细胞分泌较多的胰岛素。胰岛素可促进脂肪合成,身体发胖。发胖以后,靶细胞上胰岛素受体数量减少,出现胰岛素抵抗,胰岛素不能发挥正常的生理作用,血糖水平就可能升高。

  肥胖有家族遗传的倾向,也与生活水平提高、长期摄取高热量饮食以及体力活动减少有关。40岁以后发病的糖尿病病人中,60%以上起病时体重超重或肥胖。肥胖是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发生与发展的一个重要环境因素。肥胖的程度与肥胖持续时间均能影响高血糖的出现。肥胖程度越重,持续时间越长,则越易发生糖尿病。

事情并不像你的营养师说得那么简单!
...


我哪里有那么专业的英语词汇啊,都是医院专门的翻译翻译给我听的。所以我的理解肯定没有问题啦。
关于上次胎头的问题,我没有错,的确医生说UP的时候,胎头就是向上的。不是我理解错误,翻译翻的也完全正确。我是在临到预产期的那周,胎头才终于转下来。

你说的都是肥胖对于糖尿病的影响。可是瘦子还有很多得糖尿病得人呢?!瘦子有很多都因为家族遗传而得糖尿病,但是并不都是因为遗传,也有后天环境影响发病得把!
你说的这些和我的糖尿病医生说的并不冲突。高淀粉的饮食,确实不好~~

发表于 2007-4-20 16:5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安州人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安州人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AgeanSea 于 2007-4-20 16:45 发表


安安,正确的表述应该是:严格定时定量才是王道----  什么都不能多吃,别以为瘦肉就没事



什么都不能多吃==这是绝对的。
严格定时定量==这个很难衡量和做到。相反改变饮食结构和习惯,可能更容易。而且有个误区:不是说我们吃的大米就是不好的。大米有好几种,我们常吃的 JASMINE 对血糖控制很不利,那个分解指标是110 左右,而另外一种 BASMATI 的分解指标却只有35 左右 (比瘦肉还要低)。所以你说我们如果换种米吃,算不算改变饮食结构呢?

发表于 2007-4-20 17:0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安州人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安州人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susan 于 2007-4-20 16:54 发表


我哪里有那么专业的英语词汇啊,都是医院专门的翻译翻译给我听的。所以我的理解肯定没有问题啦。
关于上次胎头的问题,我没有错,的确医生说UP的时候,胎头就是向上的。不是我理解错误,翻译翻的也完全正确。 ...



高淀粉的饮食,确实不好

==这句完全同意

N周的饭后测试结果,就几次达到了9点多的结果,而每次基本都是因为吃了水饺,而且我每次吃的没有超过10个(我本来就不喜欢吃面食类的)

发表于 2007-4-20 17:0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安州人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安州人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quote]原帖由 susan 于 2007-4-20 16:18 发表

要说是遗传,那为什么我两个姐姐都没有,我妈生了3个孩子也没有。而到我这里就有了?!

==这句不同意,哈哈
长相也都是遗传来的,可为什么生十个,十个样了。
遗传有显性和隐性之说的。

发表于 2007-4-20 17:1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usa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usa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安州人 于 2007-4-20 16:59 发表



什么都不能多吃==这是绝对的。
严格定时定量==这个很难衡量和做到。相反改变饮食结构和习惯,可能更容易。而且有个误区:不是说我们吃的大米就是不好的。大米有好几种,我们常吃的 JASMINE 对血糖控制很不 ...

对的,我也是吃那种米,吃了就好很多,不怎么会超标。
不过一般的中国人都不会爱吃那种米的。实在太柴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退役斑竹

发表于 2007-4-20 17:2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AgeanSe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AgeanSe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安州人 于 2007-4-20 16:59 发表



什么都不能多吃==这是绝对的。
严格定时定量==这个很难衡量和做到。相反改变饮食结构和习惯,可能更容易。而且有个误区:不是说我们吃的大米就是不好的。大米有好几种,我们常吃的 JASMINE 对血糖控制很不 ...


如果改变饮食结构只是变一下大米的种类,没有问题 ----我以为你准备从亚洲饮食结构 改成 西方饮食结构

膳食要均衡,----高淀粉  高蛋白 高脂肪,无论谁高,都不行 ---相信这个也是共识

安安和susan认为,碳水化合物是引发糖尿病的一个重要原因 ---- 这个比较容易迷惑人  ----事实上,碳水化合物是否和糖尿病发病有直接关系--- 这个医学界还处在争议阶段

目前普遍认同的成人糖尿病病因是 :长期进食高营养  高热量 的食物     并长期吃得太多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退役斑竹

发表于 2007-4-20 17:3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AgeanSe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AgeanSe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susan   下面这个健康调查结果我以前推荐过的,不知道你看过了没有,这个调查是在NSW进行的,避开了巨大的“分母”问题   
http://www.oursteps.com.au/bbs/v ... &extra=page%3D1

最后一段,我节选在下面:
患糖尿病或高血糖最少的是中国大陆移民(2.6%)和香港人(2.8%);相比最多的是希腊人18%,黎巴嫩15.2%及意大利10.8%。新州的平均数是6.6%。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发表于 2007-4-20 17:4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安州人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安州人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AgeanSea 于 2007-4-20 17:25 发表


如果改变饮食结构只是变一下大米的种类,没有问题 ----我以为你准备从亚洲饮食结构 改成 西方饮食结构

膳食要均衡,----高淀粉  高蛋白 高脂肪,无论谁高,都不行 ---相信这个也是共识

安安和susan认为 ...



安安和susan认为,碳水化合物是引发糖尿病的一个重要原因 ---- 这个比较容易迷惑人  ----事实上,碳水化合物是否和糖尿病发病有直接关系--- 这个医学界还处在争议阶段

姐姐,我没有说碳水化合物是引发糖尿病的一个重要原因,其实我连碳水化合物是啥都不是很清楚。汗

不过我自己的成功控制血糖经验就是:(这个是我想同糖妈妈分享的,希望能帮助到大家,本来是计划写个相关的帖,现在就表述入下)

大米要吃BASMATI的,
一般的面食我是基本不吃(只有面包一次只吃 1-2片,而且一定是LOW GI 的)做饭时,混和点玉米面,红薯这些没问题,
一天吃自己手掌大的瘦肉,
炒菜不用VEGETABLE OIL,动物脂肪油绝对不用
水果尽量少吃,(可以吃黄瓜,西红柿)桃子也不错,
一般的蔬菜都可以吃
少吃多餐非常重要,所有东西都一次不能吃太多,
餐后散步也是好办法(不过饮食控制比运动重要)
。。。
(还有的想到侯补充):si10

发表于 2007-4-20 18:4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usa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usa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AgeanSea 于 2007-4-20 17:35 发表
susan   下面这个健康调查结果我以前推荐过的,不知道你看过了没有,这个调查是在NSW进行的,避开了巨大的“分母”问题   
http://www.oursteps.com.au/bbs/v ... &extra=page%3D1

最后一 ...

我回来了,刚刚喂奶去了。

爱琴海,我不是说过很多次,用中国人(不管是哪里的哈)得糖尿病的比例和西人做比较是很不合适的了嘛!
中国人有中国人饮食上的问题:粮食吃的太多,炒菜太油,食物偏咸等。
西人有西人饮食上的不当:糖类摄取太多,太爱吃垃圾食品,cheese,butter都摄取的过多。西人的这方面的饮食,相比其起粮食来讲更容易引发高血糖。
这即是他们为什么得糖尿病的比例比中国人多的原因。
但是不能因为西人比中国人饮食更不合理,就认为中国人吃的就是很科学的。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