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精华好帖回顾

· 昨日小餐--凉拌粉丝(做法附),蒜蓉豆苗,还有豆腐的另外一种吃法(附做法),另附大肉包子 (2007-7-25) 豆豆猫 · 悉尼的zouzou :(伊伊妈谈如何为孩子选幼儿园) (2007-6-22) yiyisweet
· 装修点滴 (二) :家具 电器 和 如何砍价 (2011-6-26) pengzhao · 新西兰南岛14天圣诞节房车图文游记 (2013-12-22) arthurchn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楼主:莽撞人

炼琴记(耳朵的敏锐,心灵的追求;机能的协调,灵魂的升华 ;一生的财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10-29 13:44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zfsunny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zfsunny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有天赋的孩子,非常棒!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8-10-29 13:4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yddlx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yddlx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这是真正有天赋的孩子

发表于 2018-10-29 14:1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快乐的小旗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快乐的小旗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jinluo 发表于 2018-10-28 21:37
巨著啊,楼主。你娃太太太厉害了,为音乐而生啊……

VCE音乐考49,50真是够神啊……

哪里看到"49,50"了? 我听说去年SKC 去年music performance 最高分47是乐团很有名的Joshua Gun Park, 也是提前考的

发表于 2018-10-29 14:2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APRILGIRL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APRILGIRL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值得父母为他骄傲

发表于 2018-10-29 14:2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APRILGIRL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APRILGIRL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问一下楼主,准备七级钢琴的娃一天至少应该练多长时间合适?孩子的老师居然不要求

发表于 2018-10-29 14:4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金牛座的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金牛座的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太牛了!学小提琴不到一年就学到了门德尔松e小调协奏曲。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8-10-29 14:5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Andy234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Andy234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发表于 2018-10-29 16:3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jinluo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jinluo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快乐的小旗 发表于 2018-10-29 15:10
哪里看到"49,50"了? 我听说去年SKC 去年music performance 最高分47是乐团很有名的Joshua Gun Park, 也 ...

别的学校的呀……
赠人茉莉,手留余香

2016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8-10-29 17:29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小小白虎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小小白虎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莽撞人 发表于 2018-10-29 14:40
谢谢您。钢琴会继续学下去,不管是读专业还是业余学,小提琴不大可能再学了,开始太晚,永远不可能达到钢 ...

真的是学无止境啊
想念变成一条线 在时间里面漫延 
长得可以把世界切成了两个面
他在春天那一边 妳的秋天刚落叶 刚落叶

发表于 2018-10-29 17:44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梨涡的浅笑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梨涡的浅笑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请问一下楼主,怎么判断钢琴老师的好坏?或者适合与否呢?

发表于 2018-10-29 19:0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莽撞人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莽撞人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APRILGIRL 发表于 2018-10-29 15:25
问一下楼主,准备七级钢琴的娃一天至少应该练多长时间合适?孩子的老师居然不要求 ...

这个很难说,个人情况不一样,但真要弹好,不要说7级,就是再低级别的曲目也不容易。我孩子当时并不是只弹这些考级曲目,考级只不过是水到渠成很自然的事情。具体到考级演奏曲目,音阶琶音及曲目并不很花时间,倒是aural,sight reading,general knowledge需要花时间。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8-10-29 19:1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莽撞人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莽撞人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梨涡的浅笑 发表于 2018-10-29 18:44
请问一下楼主,怎么判断钢琴老师的好坏?或者适合与否呢?


观人品,听口碑,看成绩。学生取得考级和奖学金考试,钢琴演奏高考成绩如何,自己是否是音乐学院钢琴演奏专业毕业的还是音乐学院看大门的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3 收起 理由
梨涡的浅笑 + 3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8-10-29 19:1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莽撞人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莽撞人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金牛座的 发表于 2018-10-29 15:47
太牛了!学小提琴不到一年就学到了门德尔松e小调协奏曲。

瞎胡闹的

发表于 2018-10-29 19:1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莽撞人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莽撞人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zfsunny 发表于 2018-10-29 14:44
有天赋的孩子,非常棒!

谢谢您

发表于 2018-10-29 19:1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莽撞人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莽撞人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yddlx 发表于 2018-10-29 14:49
这是真正有天赋的孩子

谢谢您过誉

发表于 2018-10-29 19:57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梨涡的浅笑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梨涡的浅笑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莽撞人 发表于 2018-10-29 20:11
观人品,听口碑,看成绩。学生取得考级和奖学金考试,钢琴演奏高考成绩如何,自己是否是音乐学院钢琴演奏 ...

感谢。但这样的老师很难遇到啊,尤其是还愿意教初学者的。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8-10-29 20:1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Yike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Yike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Yike 于 2018-10-29 21:26 编辑

是今年参加 2018 Bach Competition的那位吗?

如果是的话,确实很棒。

谢谢。

发表于 2018-10-29 21:0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莽撞人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莽撞人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莽撞人 于 2018-10-29 22:33 编辑
Yike 发表于 2018-10-29 21:13
是今年参加 2018 Bach Competition的那位吗?

如果是的话,确实很棒。


其实钢琴三个都很棒。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3 收起 理由
Yike + 3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8-10-29 21:4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Yike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Yike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莽撞人 发表于 2018-10-29 22:07
其实钢琴三个都很棒。

今年钢琴比较多,去年钢琴进决赛的只有一位

发表于 2018-10-29 21:5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莽撞人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莽撞人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莽撞人 于 2021-5-14 20:11 编辑
Yike 发表于 2018-10-29 22:45
今年钢琴比较多,去年钢琴进决赛的只有一位


今年钢琴可能是历届最强的,不过这种比赛就是扯淡,那么多乐器如何评比。其实音乐哪里是拿来比赛的,但比赛嘛没办法,得第一的不一定真是音乐最好的,往往是不犯错的那个,不得奖的不见得比得奖的差,所以认真对待但别太当真。



评分

参与人数 3积分 +8 收起 理由
Yike + 5 感谢分享
小小白虎 + 1 感谢分享
2KMUM + 2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8-10-30 07:2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donotgo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donotgo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莽撞人 发表于 2018-10-29 22:58
今年钢琴可能是历届最强的,不过这种比赛就是扯淡,那么多乐器如何评比。其实音乐哪里是拿来比赛的,但比 ...

你家公子弹得真好
不知道是不是长得太高了,驼背很厉害诶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8-10-30 08:1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莽撞人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莽撞人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donotgo 发表于 2018-10-30 08:27
你家公子弹得真好
不知道是不是长得太高了,驼背很厉害诶

谢谢您,下次上台背个十字架弹琴

发表于 2018-10-30 09:41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帅得不象样子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帅得不象样子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搞音乐的孩子气质形象跟搞奥数差不多啊,怎么能像朗朗那样恶补而无痕呢?

发表于 2018-10-30 18:0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莽撞人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莽撞人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莽撞人 于 2021-5-27 17:13 编辑

炼琴记( 十七 )

舞台

乐器演奏是performing arts, 所有学习乐器的娃都离不开舞台锻炼。展示才华的舞台无外乎两大类,一类是指各种各样的演出机会,另一种则是比赛,比赛往往是通向拥有更大舞台的通道。比赛最终的追求是为了永远不再需要比赛,听起来就像拥有了核武器是为了永远不使用核武器。

对于琴童来说任何展示其才华的演出机会都是弥足珍贵的,我的孩子在初中之前很少有演奏的机会,细想一下一共才有三次这样的机会。我至今清楚地记得娃4岁时在上海幼儿园的表演, 娃给他妈妈演唱的歌曲南泥湾钢琴伴奏,这是琴童人生第一次公开展示琴艺。第二次小学Prep时学校音乐会上表演钢琴独奏,不记得弹的曲子,只记得由于紧张弹的稀里哗啦,听到坐在隔壁位置上的家长说,这孩子太紧张了,其实就是缺少舞台锻炼。第三次则是小学二年级时老师想试试她学生的水平让参加一个钢琴比赛,比赛决赛在 Scotch College举行,比赛的两个评委分别是Scotch College和PLC Melbourne的Director of Music, 娃得了第一名并赢得了奖金100澳元,花了20块买了盒巧克力送给老师,但接下来就更换了钢琴老师。

换到新老师那里直到离开的几年里都没有参加过任何一项比赛,后来才知道老师曾经不少资质非凡的学生出去比赛而都被人挖走,据说因此也成就了某著名钢琴老师,而我们非常尊重和信任老师,个性上是那种后知后觉且不会来事的琴童家长,所以,当时根本不了解比赛对于学习钢琴的重要性或者说根本不知道学习钢琴还有必要参加比赛。

中学起学校各种场合的演奏机会就开始多了起来,不管是独奏,重奏还是伴奏,尤其是学校重大活动的音乐演出。7年级时钢琴老师让娃去参加Eisteffodd比赛,也就是那一年才开始接触到Eisteffodd,中学第一次比赛记忆犹新。老师往往跟学生提一下去哪个比赛,但比赛曲目的选择,甚至学生最终去不去比赛老师都不会大过问。第一个比赛弹的是巴赫平均律BWV860,得了个HM,certificate上发现评委明显把原先打的分数改低了,他的评语是关于我们提供的谱子版本问题,因为我们比赛提供的是另外一个较便宜的西方出版的版本,而没有提供家里另一个净版Henle版。比赛第一名弹的是肖邦摇篮曲,但水平则明显不如娃的摇篮曲。这个比赛有两个收获,一个是了解了谱子版本的重要性,所以如果条件允许尽量买德国Henle或其他西方大牌出版社出版的谱子,而不要使用国内出版社的谱子,尤其是参加一些较大的比赛,国内出版的谱子会给孩子带来不必要的负面影响; 第二个收获是比赛曲目的选择其实非常讲究,而当时根本不懂而很随意地拿了个曲子去比赛,其实完全可以向老师请教。

从7年级到10年级每年参加3到4个Eisteffodd比赛项目,比赛的目的就是为了准备考试而去历练一下,9年级时就有作为评委的演奏家认为娃的演奏具备了professional level,11年级起就不再参加Eisteffod的比赛了。Eisteffod最大的特色是为广大业余乐器学习的孩子们提供了一个展示其才华的舞台,并且由职业演奏家水平的评委提供反馈意见,除了受邀请的评委外其他工作人员都是志愿者,而低廉的报名费也不可能以盈利为目的。Eisteffod钢琴比赛基本上都是亚裔的天下,偶尔有个把西人娃,要么是不知深浅,不知天高地厚的,比如亚裔一出手已经是德彪西了,西人娃还在两只老虎程度的,所以这样的以后打死也不敢再来了,西人娃如果不错的往往则是出身音乐世家或父母来自东欧,白娃如果水平还可以的,那亚裔就不要想赢了,这道理其实很简单。比赛看似是选手在场上的比拼,但比拼的却是选手背后老师的实力,尤其是老师的江湖地位,而后者或许更重要,就是那些大牌的国际大赛也是如此。所以但求认真对待并力争把自己最好的水平展示出来,不必太在意结果,这里面的水很深很深。

2017年在老师的提议下加入了组织Music Society of Victoria( MSV ),这是一个由志愿者组成并运作了150多年的机构,除了提供比赛外,还向其会员提供一系列的免费音乐会演出机会。娃仅在2017年加入组织的那一年参加了三个年龄段的比赛,而且由于太忙至今还没有参加过其中任何一场音乐会,说起来有点遗憾。这是个特别让我感动的机构,那些个组织者的志愿者显然都年事已高,还保持着最古老的通讯联系方式: 书信。我在此推荐维州的琴童们加入这个具有150多年历史的民间组织,MSV设立的初衷就是为学习音乐的孩子们提供一个比赛和演出的舞台,而学习音乐的琴童最最需要的恰恰就是舞台。

不管舞台有多小或者多大,每一次登台演出都需要演奏者精心去准备,为了尽可能把平时练习中最好的状态展现出来,而这种认真体现了演奏者对于音乐的敬畏,对于作曲家的尊重,对于观众的尊重,久而久之多年来形成的这种严谨作风,于琴童而言不管是做人还是做事都是有益的。

发表于 2018-10-30 19:0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莽撞人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莽撞人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莽撞人 于 2019-4-13 19:51 编辑

几年前网络上看到的文章。

中国孩子学钢琴

1
我在DC工作的时候,同事莱斯丽的母亲去世了。我本来是很害羞的人,不愿意办公室间来回窜。但是母亲去世是很大的事,莱斯丽的办公室又在我的隔壁,我就到她办公室站在门口说了几句慰问的话。

我知道莱斯丽是宗教信仰很强的人,因为我太太怀孕时和她聊天,谈到唐氏综合症,她说她自己没有做羊水穿刺,因为即使查出来,她也不会堕胎,仍然要把孩子生下来。
如此有宗教信仰的人,对待母亲的去世自然有宗教的态度。她平静地说,母亲因为肺癌去世,她们几个孩子围坐在母亲身边弹钢琴,陪伴母亲安静地离去。莱斯丽原来是护士,上护士的时候工作之余读了个博士。我离开那个单位后,她也离开,在盖茨和美琳达的基金会里管理非常大的一个项目。她是我一生中遇到值得尊敬的几个人之一。有时尊敬一个人也不用什么原因,就觉得为人处世和教养真是让人佩服。

那次谈话已经是七八年前的事了。谈话的时候我女儿还没有出生,现在我的女儿已经快八岁,也在练钢琴。就因为我女儿的练琴,我又想起和莱斯丽的那次谈话。

我问我自己一个问题,我或者我的妻子临终的时候,我的女儿会不会在床边为我们弹钢琴?之所以问这个问题,因为我在加拿大的一个朋友,从小一手把女儿养大,什么都学,自然也有钢琴。这课那课,每天每一分钟都安排得满满的。孩子也确实没有辜负母亲的期望,上了加拿大非常有名的一所大学。但是悲惨的事情发生了。女儿在上大学的第一天起,就再也没有和母亲说过一句话。学费从父母那拿,就是不接母亲的电话,也不回家看母亲。经济不好,大学毕业没找着工作,回家让父母养着,还是不理母亲。心灵受到沉重打击的母亲,没从自己身上找原因,一骨脑怪罪当父亲的,说当爹的脾气太好,所以女儿才对她产生了敌意。

我刚听到这个故事,怎么也不理解,为什么母女关系可以搞到僵成这种地步。直到我的女儿开始上小学,开始学钢琴。原来钢琴这个东西是可以成为父母折磨孩子的工具的,也会成为成为孩子一辈子痛恨父母的原因。

回到前面我问自己的问题,我或者我的妻子临终的时候,我的女儿会不会在床边为我们弹钢琴?答案是,按照现在我妻子的教法,肯定不会,我现在祈祷的是,孩子长大了不会象我朋友的孩子有什么心理疾病。

2
写到此,本应该说说我妻子是怎么教我女儿弹琴的。但是字字血声声泪的极端不一定代表所有中国人,也免得她说我公开揭她的短,此处省略三千字。

继续说莱斯丽和我加拿大朋友的女儿。我不知道她们的钢琴水平怎样,但我敢说,很大可能技巧上,我朋友被逼着练的女儿比莱斯丽要强得多。结果呢?除了上面说
的心理变态,很可能从小就痛恨钢琴,一辈子再也不摸钢琴。

在国内的时候,有一次在香山饭店开会。大厅里放了一架非常好的三角钢琴。与会的一个小伙子小时候弹钢琴有点名气,得过奖,上过报纸。大家就撺着他,给我们弹一曲听听。他漠然地说,我都好几年没摸钢琴了。扭头上了电梯。

这就是中美教育孩子,教钢琴的区别。当莱斯丽的母亲把钢琴买回家的时候,她买回家的不是琴。是音乐。她也许给孩子找了钢琴老师,也许每天有固定的时间和孩子一起弹琴。但是,最重要的,是她没有想过把孩子教成什么样子,而是给孩子接触音乐的机会。孩子挫折了也不会打骂,因为本身就是一件愉快的事情。孩子弹琴只是和谐生活中的一小部分。她们还会定时去听各种音乐会,买古典唱片,开车的时候听交响台,圣诞节一边弹琴一边唱歌,过一个圣诞夜。所以莱斯丽和她的兄弟姐妹才会在母亲临终的时候,围坐在一起为母亲弹琴,因为那架钢琴代表了她们童年无数美好的记忆,也在她们成年离家后,让她们的母亲一边琴一边沉浸在记忆的温馨里。

中国人中国父母,有几个 是出于这样的目的,以这样的方式教孩子学琴的?莱斯丽在和我共事的时候,有两个十岁左右的女儿。我突然想起来,她那时一定用她母亲的方式教育两个女儿弹琴。想起我的女儿被一个几乎是乐盲的母亲拖在钢琴前面哭,那两个女孩子是多么的幸福啊。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4 收起 理由
nikyxin + 4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8-10-30 19:1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莽撞人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莽撞人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3
说到底,中国人和美国人教孩子学东西的不同,一是为什么学,二是怎么学。买钢琴之前,我嫌钢琴又重又占地方,问我妻子,为什么非要钢琴,笛子不好吗,一个女孩子吹长笛是多么优雅的一件事啊。小提琴不好吗?都是乐器。我妻子很雄辩,雄辩的武器就是语气非常强烈的反问句,这你都不知道?我老实说真不知道。她认为我在撒谎,给我特藐视的一个斜眼,这个讨论就算是有结论了。等钢琴买回来我才体会到,之所以作曲家音乐家家里都放台钢琴,完全是因为钢琴音域宽音准好,不管作曲还是演奏,它是最好的定音工具。从乐器的角度上讲,它不比乐队里的大多数乐器高级。如果一个孩子是个音乐天才,那么从小有台钢琴是必须的,因为这个天才需要在很小的年龄把所有八度的音节全部BUILDIN到大脑里。如果你的孩子连两个八度都听不准,恕我直言,笛子黑管之类的可以让孩子少受不少心灵折磨。

那么中国人为什么非让孩子学钢琴?我听到最都的论调是,我们小时候没条件,现在有了条件,自然要满足他们。但是我还是那就话,为什么非得钢琴?没有人回答过我这个问题。我的结论是,第一,小时穷又是乐盲,就觉得钢琴高雅。第二,因为钢琴难。没有任何一种乐器有那么多键,又有那么多吃饱了撑的为凑难度的作曲家家写那么多两只手忙不过来的曲子。又贵又高雅又难的才是我们中国人追求。如果是大人这也不能说错,说你没品味罢了,但是把无能为力的孩子往火坑里推,就不人道了。

一个有趣的现象是,越是码农,乐盲,越让孩子学钢琴,反尔懂音乐的真谛的,象我的同事莱斯丽,不会把学钢琴当作那么严肃的事情。

我的朋友两口子,一个教画画,一个教钢琴。教钢琴的正经中央音乐学院的科班出身。问他,女儿学不学弹琴,答曰学。怎么学,想弹的时候教教,不想弹拉到。学不学画画,学。怎么学,天天看着我画就是学。如果天天看着画家父亲画画连笔都不想拿,这块朽木你也别雕了。这是他和我这么说,因为我和他不在一个城市,不用向他两口子学东西,对那帮SB(他原话)学生的家长,他就另一个腔调了,画画弹琴多么有用,对大脑的发育,对人的修养多么有好处,一套一套的。那帮SB学生是他饭碗啊。

 4
中国父母教孩子学钢琴最大的误区就是把钢琴当钢琴,没有把钢琴当艺术。如果你认识到钢琴是艺术,你就会理解,艺术最大的功能是欣赏。而让孩子懂得欣赏最好
的方式是熏陶。至于能够演奏创作,不过是欣赏的延伸。

码农乐盲父母把学程序考GRE的方法用在学艺术上,以为题海战术,做多少遍就可以
熟能生巧,就算学会了。什么拜恶,小汤,都是扯淡。如果一个钢琴老师一首首过那上面的曲子,不是那个
老师没品,就是那个老师和我的朋友一样,把你孩子当SB,只顾从你口袋里掏钱。举个码农比较容易理解的例子吧。我当年出国的时候,许多人是把整本大英字典背
下来考GRE,人是绝顶聪明,能考满分。出了国,和我一起工作,写封EMAIL还经常出语法错误。我要问诸位的问题是,这位大英词典都背下来的,能欣赏莎士比亚吗,更别提写诗了。

拜恶,小汤相当于背字典,离莎士比亚还十万八千里呢。如果父母有耐心,陪孩子慢慢练,没坏处。怕就怕父母一点品味没有,为了个手指头拿着鸡毛当令箭瞎PUSH,
和孩子急,不让孩子睡觉吃饭也得过了。那真是又伤孩子又拣了芝麻,把真正的艺术西瓜给丢了。

艺术是要先懂得欣赏才可以演奏的。如果你的孩子主动要求去听一场交响乐,又能沉浸在音乐里,那比弹一百首拜恶,小汤都管用。前几年王朔犯贱,写文章说看不出齐白石那好。画家们马上出来说,你丫不懂画,最好住嘴。王朔是不懂画,所以被认为瞎说,但是他要是看不出红楼梦的好来,这个作家肯定当不成。

琴童的父母们,请先教孩子欣赏音乐,再学琴。这就是最大的问题了。让孩子叮叮当当拜恶,小汤容易,让孩子学会欣赏音乐又没硬性指标,太难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5 收起 理由
chinatom + 5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8-10-30 19:1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莽撞人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莽撞人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5
所有读了这篇文章的琴童家长,今天晚上找你们家孩子来做个测试。在钢琴上找一个八度,弹一遍,然后别让你家孩子看见,在这个八度里随便弹个音。如果孩子能把这个音听出来,接着练。如果三个八度的都听出来了,推着练。如果一个八度都听不出来,由着他去吧,把肖邦全弹熟了,也是弹棉花的。

我怎么知道这个方法的?我小时候,军乐团一个独奏家和我父母一个干校,刚才搜了一下,现在是军乐的首席长笛。那时他也就二十几岁。一表人才,大连人,特精
神一小伙子,他亲口告诉我的。那时文革,年轻人没出路,不当兵进文工团就得下乡。军乐团每年到青岛大连的中学里挑人。为什么青岛大连,因为那小孩漂亮。把你们学校漂亮孩子全叫来,站一排,这是一个八度,听好了没有。这是那个音?听出来的,留下。没听出来的,回家,三年后下乡。他就是这么被挑上的。所有军乐团的小伙子全是这么挑上的。

有了耳朵,什么技巧学不会?如果这个故事没说服力,你再听听我下面的。文革的时候,小孩全学乐器。学好了乐器,进个文工团之类的,就不用下乡。我们家一邻居,自学吹笛子,还不是西洋铜笛,买不起,就是竹笛。也没少练,吹的不错了,去考中央广播交响乐团。我现在也不明白,他一个吹竹笛的,考什么广播交响乐团。结果,广播交响乐团通知他,你考上了,你个高,一米八几,团里正缺一拉大贝司的,来了拉贝司吧。没几个月,电视里播北京喜讯到边寨,拉贝司的就是他。几年后小泽征尔访华,台上还是他。

我讲这些故事,是给码农乐盲父母普及一下常识,别让只认钱的钢琴老师忽有了。所谓你们家孩子又弹了几手小汤拜恶,都是瞎掰,有点音乐天份的,两个月能把你
们家孩子三年的全弹了。你们家孩子要是没点天份,叮叮当当,考过十级也骂也不是。你还觉得挺有成就感,
因为你屁也不懂。有那钱那时间,还不如教你们孩子写两行java,毕竟你还懂。
 
6
 有人出来说了,这听因的能力叫绝对音准.中央音乐学院80%的学生有,朱丽叶音乐学院四分之一有.据说没有的也可以当音乐家.不知道当什么音乐家. 叫我说,赶快从音乐学院退学,转行.连音都听不准,这不是等于没腿跑步,色盲当画家,太监生孩子吗?

再说个故事吧.AMERICAN IDOL大家都看吧.一开始那帮跑调大王大家都领教了吧.你们家孩子要是连音都听不准,在行家眼里,弹出来的也和那帮跑调大王没什么区别.你
也别沾沾自喜又进步了,因为你不懂.我把绝对音准一说,那几个所谓从小练琴的马上不吱声了.为什么,她们根本没有,所
以只能当当家教,误人子弟.

再说AMERICAN IDOL. 那么多年居然很少看见有中国孩子上去唱的.那么多学钢琴的孩子哪去了,都考级去了?好不容易出来个香港人唱SHE BANG的还成了跑调的代表人物,成了小丑.终于在地二年还是第三年,见到了一个华人姑娘.哈佛毕业.一张嘴,被SIMON损了个溜够.SIMON说,你一哈佛毕业生,干什么不行,偏跑这搀和你一点天份没有的.SIMON其实愿望了那姑娘.那姑娘哈佛都上了,从小被父母逼着练钢琴的概率肯定在90%以上.

一开始也是也是哭呀喊呀,看着别的孩子跳皮筋自己却弹琴,委屈,故意把手指头咬破了,逃避.后来,斯德哥尔魔综合症,认命了,还感谢父母给了自己机会学音乐.于是就练,一天半小时不够,一个小时,还自觉了呢.这是什么自觉,是用二十年画一幅画,把天画成绿的,因为她蓝绿色盲.

AMERICAN IDOL不仅揭露了她不会唱歌,连二十年的钢琴也白学了.
 

发表于 2018-10-30 19:1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莽撞人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莽撞人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7
还是AMERICAN IDOL。有一届的第一范太傻居然是个文盲,连她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艺术教育和码农教育是两码事。你要找个弹琴的给他讲爪洼里的阶级(CLASS),超级阶级,阶级继承,阶级目标,估计一辈子也白搭。可是你找个高中生,让他抄一千遍X=X+1,他也能琢磨出个Y=Y+1来。艺术不成。艺术就是一水龙头,开了就有水,
不开就没水。

这个水龙头是什么?就是品味。范太傻一文盲,稍微一点拨,水龙头就开了。她唱的葛士温的夏夜,自己边唱边哭,全场跟着哭。

说了那么多,好多人说我恨钢琴。不是。相反,我挺喜欢钢琴,有时间坐下来当个玩具弹弹,很享受。绝对音准我肯定没有,相对音准有点。就是一个曲子,告诉我
从那个音开始,我不看谱,能弹个大概。特别是中国的曲子,缺两个音,少半音,我基本能弹出来。我看不上的是中国父母瞎PUSH,自己乐盲,音乐会从来不去,古典音乐从来不听,除了和孩子发火敲琴,平时沾都不沾。孩子弹怎么样自己也不知道,天天一首首过,还以为进步挺快。
这就是把孩子往没品的方向上培养。

好多中国人钢琴老师也这么培养出来的。见第一面,先不说钢琴,就觉得他们没艺术修养,怎么可能把孩子教好呢?

8
 有一阵我老出差,在机场里看见一架自动钢琴。很有意思,没人演奏,键盘自动上下飞舞,象有两支无形的手在上面。研究了一下,好像有个软盘,把曲子存在软盘里,
插进去,钢琴有个读曲子的软件,在再琴键下面装个步进马达,就行了。

我感触良深啊。那么多琴童,学了十几年,一百个里面有九十九个最终比不上这台自动钢琴。有人马上说了,那是机械,没有音乐的情感。对了,就是这么个没情感的机械,你们家孩子练了十几年也赶不上。

我的POINT是,练钢琴里面,什么手形,速度,力量,百分之九十的东西都是机械。家长们天天就逼着孩子天天苦哈哈练机械。剩下那百分之十才是艺术。偏偏剩下那
百分之十的艺术,家长们不是不懂就是不CARE。

说实在的,论速度,论准确度,谁也不是这台自动钢琴的对手。要是有个无聊作曲家,非给自动钢琴写首曲子,比目前最快的曲子也快十倍。朗朗也得气死。再说感情。这台钢琴是比较木,不会发挥,但是,要弹得和朗朗乱真的地步,一点
问题没有。

相信琴童家长里有不少学EE的。不妨给你孩子分配个SCIENCE PROJECT。自动钢琴的缺点是机械,轻重和节奏是准确了,就是太单调。拿盘朗朗的CD过来,连电脑里,写个软件,做个波形分析,把节奏和力度变量存下
来,送回自动钢琴去,在原谱上加点VARIATION。我保证,结果朗朗自己都听不出来那个是他弹的,那个是自动钢琴弹的。音乐会好多人不喜欢朗朗那尿不出来的表情,把你们家孩子的PROJECT搬上去就成了。

估计你孩子做完这个PROJECT,起码可以进INTEL奖决赛。不比浪费大把的时间在练习手指头强?

发表于 2018-10-30 19:2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莽撞人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莽撞人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莽撞人 于 2018-10-31 10:34 编辑

9
如何作琴童家长

1.想让孩子学钢琴,父母一定得干净.钢琴这东西,是和明窗净几配套的.如果你们家一 个月才吸一次地,袜子乳罩到处扔,一进门一股子中国菜的油烟味,钢琴上面乐谱乱扔 ,还是教教自己如何持家,再教孩子学钢琴.一架钢琴,放在乱糟糟的环境里,很可能没 教会孩子音乐,反尔让孩子学会了勒里勒塌.如果你自己脏乱差改不了,退而求其次,可 以让孩子学画画,雕塑,那东西就该脏.

2.自己要有教养.本来想写好脾气的,突然觉得教养更贴切.放开音乐不说,学钢琴的 目的不就是让孩子将来有点修养吗?为钢琴个孩子呕气是难免的.但是生气的时候象 一个泼妇,孩子钢琴学得怎么样不知道,泼妇先学会了.这教养本身就包括绝对的耐心 和讲理.说到讲理,就涉及到下面的一条了.

3, 要公平.设身处地把自己放在孩子的位子上,你就会发现让孩子学钢琴对许多孩子 已经是非常不公平的事了.中国女孩学钢琴的几乎100%,男孩也得有百分之六七十.钢 琴又不是数学,不过是个手指体操,需要这么高普及率吗?对那些不喜欢的孩子,这不 是折磨人吗.好了,假使你折磨人有折磨人的道理.折磨的时候你也要公平.指责孩子 弹得不好的时候,有没有想过,你能不能比孩子谈得更好?指责孩子浪费时间的时候,有 没有想过孩子弹琴的时候你自己在干什么?是不是在上网看电视?凭什么自己享受喜 欢的东西的同时,让孩子做不喜欢的事. 这又涉及到下面的一点了.

 4,一定要和孩子一起练.即使你是什么也不懂的乐忙,也要坐在孩子什么边谈你的感受弹琴已经够枯燥的了,孩子需要的不是你教,而是陪伴.

5,鼓励.弹得好与不好,都要鼓励.你不是说了吗,目的就是增加修养吗?对内行的人来说,90%孩子谈的都是垃圾,不论你觉得好不好,全是垃圾.所以鼓励是你修养的一部分也是目的的一部分.

6,艺术不是教的,是熏陶的.如果你自己对音乐的兴趣,就在中国好声音的层面上,不能说不好,我说的是,何必要求你的孩子一定谈钢琴呢?所以,既然决定了让孩子学钢琴,即使自己不是那块料,也要努力培养.大城市都有当地交响乐团的年票,不贵,穿上西装定期去,那钱比花在钢琴老师身上值.家里多放点古典音乐,增加氛围.说实在的中国孩子学钢琴相当于老外学京剧.你不懂京剧也知道老外唱的不灵.关键是没环境氛围.别以为出了个朗朗你们家孩子就有希望了.你们家孩子还是老外唱京剧.

7,孩子摸琴,你也一定要摸.我知道你肯定跟不上孩子的进度,学首茉莉花总可以吧.这也是公平的一部分.

8,所有琴童都是老师的摇钱树.老师怎么来的,从小被别的老师摇出来的,找不找MUSICIAN的工作,继续摇下一代.这么周而复始下去,结果就是老师们全是手指体操运动员,对音乐没有感觉.所以找老师一定找个有品味的.中国人都愿意找中国或者俄国老师.俄国人我不知道,中国人本来就是老外唱京剧,有品味的真的不多.

评分

参与人数 4积分 +10 收起 理由
icebear + 1 很理智的看法
DIY2013 + 5 我很赞同
shadan + 3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8-10-30 19:46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Purplelight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urplelight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看了视频,非常棒!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