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精华好帖回顾

· 浅谈宝宝上CC!欢迎妈妈们加入讨论!! (2015-4-21) jennysying · 说一说墨尔本Doncaster Hill Strategy这个“龙脉”传说的前世今生。 (2015-4-12) MELGD
· 悉尼浮潜的点点滴滴 (2012-2-13) BLK · 记忆流淌的岁月 之洛带古镇 (2007-12-18) spicypig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楼主:lingjoy

一个钢琴陪练爸的五年心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7-31 00:3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ingjoy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ingjoy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lingjoy 于 2020-7-31 00:58 编辑

一个小提琴高手的家庭成员

找到一个非常棒的小朋友的表演,Karolina Protsenko,然后我们就能明白:真正天才高手的家庭成员都是高手。

为了体现效果,可以按照链接的顺序来看,链接分别如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bK62YW03Yk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8AwBkRj4F0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zhG-zER_xs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_CL8RIPH9NY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di0HV0--VY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20-7-31 01:1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ingjoy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ingjoy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另一个有亮点的视频,Colin Huggins,见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VxFvjAhToA

发表于 2020-7-31 09:3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GooseKi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GooseKi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MARK , 留着慢慢看

发表于 2020-8-1 15:0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ingjoy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ingjoy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lingjoy 于 2020-8-1 16:12 编辑

电钢是人造美女,看上去相貌漂亮。真钢是自然美女,除了漂亮,还有内涵。

人造美女一般都是成人再塑造,如果底子好,装扮起来会好看。自然美女都是从小培养,除了基因,还有各种基本功(童子功),形体操这些,到了成人后,可以选择继续做天然美女,也可以转型走人造美女路线,,绝世美女都出自天然美女这个阵营。

这么说吧:能想学琴的孩子都是【美女】。作为家长,有两个选择:走自然美女路线和人造美女路线。

塑造自然美女投入时间和金钱都比较大,要一级一级慢慢打磨,琴棋书画,美女气质由内向外发出来,旷世、绝世美女往往出自这个阵营。

塑造人造美女,投入时间和金钱相对比较小,化个妆,穿个流行款的衣服,染个发,扎个耳钉,就立竿见影了。“明星脸”是这个阵营的专属名词。

如果听不出来真钢和电钢的区别,就跟分辨不出人造和天然美女一样。

如果坚持说人造美女就是好过天然美女,那就只有两种情况:(1)个人偏好,这种情况无所谓对错;(2)这人是卖电钢的商人。

大家在争论电钢还是真钢的时候别跑偏了,我们讨论的焦点是小孩子学钢琴,重点在【小孩子】。我们到底要的是人造美女还是天然美女,答案一目了然。

发表于 2020-8-1 21:1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tonyto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tonyto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MARK , 留着慢慢看 谢谢楼主。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4 收起 理由
lingjoy + 4 好的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0-8-1 21:1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tonyto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tonyto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谢谢楼主,MARK , 留着慢慢看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20-8-2 00:1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investment2012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investment2012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lingjoy 发表于 2020-7-31 00:38
一个小提琴高手的家庭成员

找到一个非常棒的小朋友的表演,Karolina Protsenko,然后我们就能明白:真正天 ...

这个小女孩可算不上演奏的天才,她的成功是在于家庭的营销,她是一个成功的网红。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4 收起 理由
lingjoy + 4 你太有才了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0-8-2 10:4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wuli81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wuli81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4 收起 理由
lingjoy + 4 谢谢

查看全部评分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20-8-2 10:57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zhaogod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zhaogod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lingjoy 发表于 2020-8-1 15:07
电钢是人造美女,看上去相貌漂亮。真钢是自然美女,除了漂亮,还有内涵。

人造美女一般都是成人再塑造,如 ...

按照您的逻辑,是否可以说听cd也是人造美女,只有去听现场演奏才是自然美女呢?毕竟音响出来的声音和乐器出来的声音还是有所不同。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4 收起 理由
lingjoy + 4 好可爱啊

查看全部评分

签名被屏蔽

发表于 2020-8-2 12:4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ingjoy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ingjoy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zhaogod 发表于 2020-8-2 10:57
按照您的逻辑,是否可以说听cd也是人造美女,只有去听现场演奏才是自然美女呢?毕竟音响出来的声音和乐器 ...

你的理解有偏差。请从本文开篇开始仔细阅读吧,读完后,有分分奖励。

发表于 2020-8-3 00:5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ingjoy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ingjoy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刚看到足迹上一篇回复,写得挺好的,摘抄如下:

【上完大学之后,对于补习的反思】
明天,发表于 2018-2-17 22:44:44

我就是觉得人这一辈子该干什么,不管你走怎样的路,到最后兜兜转转都会回来的。而那个答案永远不在父母那,而是在你自己心里。做父母的不如多引导孩子往内看,而不是往外看。可惜的是,好多父母都不知道如何内观。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20-8-3 12:0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joshua_cas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joshua_cas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lingjoy 发表于 2020-8-3 00:57
刚看到足迹上一篇回复,写得挺好的,摘抄如下:

【上完大学之后,对于补习的反思】

感谢分享! 我们现在也想给小孩找一位启蒙老师,苦于不知道从哪里找,怎么样的才是合适的。可以加好友请教下吗?谢谢!

发表于 2020-8-3 17:4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ingjoy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ingjoy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joshua_cas 发表于 2020-8-3 12:02
感谢分享! 我们现在也想给小孩找一位启蒙老师,苦于不知道从哪里找,怎么样的才是合适的。可以 ...

您客气了。

老实说,我没有【合适的老师】的数据库,遇到我们现在的老师完全是【偶然+别人推荐】。如果需要我们这位老师的联系方式,我可以发给你。

发表于 2020-8-4 18:0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joshua_cas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joshua_cas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lingjoy 发表于 2020-8-3 17:48
您客气了。

老实说,我没有【合适的老师】的数据库,遇到我们现在的老师完全是【偶然+别人推荐】。如果 ...

明白。因为我的权限不够,不能加好友,还麻烦你加我一下。谢谢

发表于 2020-8-4 19:1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ingjoy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ingjoy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Irismm 发表于 2020-7-29 01:26
从头认真看到了尾,获益匪浅,家里有小童刚开始学几个月,他自己目前看着很有激情,每次下课不走缠着老师多 ...

很高兴能对你有所帮助。共勉

看着孩子一天天成长,开心地玩他们喜欢的大玩具(不局限于琴,可以延伸至孩子成人后的工作,爱好...),家长会觉得:这条路走得对。这点可能会是所有父母的最大满意程度了。

发表于 2020-8-6 14:2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ingjoy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ingjoy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lingjoy 于 2020-8-9 21:42 编辑

小提琴的教训

上周,学校给孩子做了小提琴考试测试,算是一个内部“考级”,通过了四级,这周开始学习五级。

关于小提琴的学习进程,我也不知道【结果】算是正确还是错误:一开始没有管,完全是孩子自己随意跟着老师打酱油,六年的时间考过grade 3。当时在grade 3上花了三年时间,这么久停留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每次练习前不调音,所以,错音一大堆。然后我就开始抓起业务来了,调音,调音,必须调音。严格起来后,立竿见影见到进步。但另一方面的“收获”是,孩子现在练小提琴,就要求我不要在场,以“结果”为导向的我,功利性地选择了“deal”:出门几十分钟,或是开车出门买东西,或是锻炼身体,遛狗。。。

之所以觉得可能正确,是因为虽然我们大人没有陪练,孩子还是不断进步中。

【结论】:能让人主动地,坚持做下去,这真不容易。庆幸在孩子很小的时候,稍微强迫地练习钢琴,已经形成固定习惯。反观小提琴,没在很小的时候形成好习惯,随着年龄增长,纠正起来不容易,不去管它了,自己喜欢就好。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1 收起 理由
shining1234 + 1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20-8-9 20:4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melholland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melholland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耐心的看完了, 楼主好耐心的做这事情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4 收起 理由
lingjoy + 4 给你加分,奖励你耐心看完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0-8-11 12:3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ingjoy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ingjoy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lingjoy 于 2020-8-11 15:10 编辑

在VIC Stage 4 State Disaster下,AMEB VIC婉转表示AMusA和LMusA在2020年不进行视频考级(基本上就是不会给A和L进行视频考级的意思)。官网声明链接如下:

https://ameb.vic.edu.au/gm-update-aug/

老师和我们商量后决定:继续原定计划,把四首AmusA考级曲子录制完交给一个线上考级机构。然后开始向LMusA进发。等疫情过去,AMEB VIC恢复现场考AmusA,再返回去考。

孩子在AmusA上用了两年半多,与grade 8相比,在以下方面得到了非常显著的提升:

(1)准确性

包括对节拍把握,高速跑动、大跨时对琴键的准确性。这些来自于对细节翻来覆去的打磨。

(2)稳定性

在各种速度和节奏下,保持速度和节奏的稳定性。这得益于节拍器枯燥并频繁的使用。孩子也不愿意用,但老师强调几次,并且在坚持使用一段时间后,随着稳定性的好处显现出来,孩子就能接受了。在一些高速跑动的曲子面前,因为高度的稳定性,弹起来不觉得累,自信心就更足,更愿意自觉地用节拍器来找准节拍。

有一天晚上,孩子上床睡觉时,打开电子节拍器,听着“嗒..嗒..”的声音居然也能睡着了。


(3)触键方法匹配音乐风格,有了进一步理解。

通过技巧提升表现力。这可能跟个人风格有关系。孩子一直喜欢莫扎特、巴赫的风格。对柔和、抒情的慢曲不太感冒。另外,换了186 cm的三角琴后,让触键方式带来的表演效果有了更大提升。一位调音师讲,三角琴和立式钢琴是两种不同的乐器。我现在对他这句话深以为然。

************************************************************************************************

昨天,我为了检验【成果】,问了孩子几个问题:

“你今年13岁,到了20岁还想弹琴么?”Ta毫不犹豫点头。

“那到了40岁呢?”,孩子又是毫不犹豫点头。

问:“小提琴呢?”;答:“当然要”;

问:“Clarinet呢?”;答:“不知道啊”。。。

*************************************************************************************************





发表于 2020-8-11 22:21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evileye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evileye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evileye 于 2020-8-11 22:39 编辑

感觉上学了以后空余时间少了很多,如果每天练琴几个小时可能就需要牺牲别的的时间了,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家长并不愿意做这样选择。

不过很同意楼主说的老师的重要性,老师对孩子音乐感受和表达的引导作用会促使孩子更发自内心的喜欢音乐喜欢乐器,愿意坚持练习,愿意让音乐一直陪伴着他们;而不是说考完了级就很开心的觉得终于不用弹了,然后再也不碰,这样也就违背了最初我们想让孩子学习乐器的目的。

发表于 2020-8-11 22:33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dianfa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dianfa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请问楼主到什么级别换的三角琴?

发表于 2020-8-11 22:5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ingjoy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ingjoy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joshua_cas 发表于 2020-8-4 18:01
明白。因为我的权限不够,不能加好友,还麻烦你加我一下。谢谢

已经把老师的联系方式发给你了。请查收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20-8-11 23:0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ingjoy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ingjoy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melholland 发表于 2020-8-9 20:42
耐心的看完了, 楼主好耐心的做这事情

一方面是给自己孩子留个纪念,如果将来有机会,ta或许能看到,就跟看家庭照片、录像一样。另一方面是想把我们的经验教训,尽可能不加主观因素的展现出来,给与我们情况差不多的家庭,多一些参考,让大家都能最大限度的实现“效用”。

所以,写起来,是很有耐心的。

发表于 2020-8-11 23:1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ingjoy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ingjoy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evileye 发表于 2020-8-11 22:21
感觉上学了以后空余时间少了很多,如果每天练琴几个小时可能就需要牺牲别的的时间了,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家长 ...

是的,感觉上八年级后,功课多了起来,即便现在是网课,各种课堂作业以及老师布置的兴趣任务还是挺多。每天练几个小时那种一般多是将来走专业路线的。如果不走专业路线,能天天坚持练习30-60分钟就很不错了。

另外,我其实对每天练习几个小时的这种方法也有疑问,因为如果在小孩子最需要读书的年纪,用音乐占据了大多数,反而是得不偿失。极端点讲:让孩子多读书远比练琴重要得多。如果想让孩子将来活得滋润、心理健康,情商又比智商重要得多。

评分

参与人数 2积分 +5 收起 理由
RZ的妈妈 + 3 感谢分享
shining1234 + 2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0-8-11 23:4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ingjoy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ingjoy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lingjoy 于 2020-8-12 00:13 编辑
dianfang 发表于 2020-8-11 22:33
请问楼主到什么级别换的三角琴?


在进入到AmusA学习阶段几个月之后换成了三角琴。

在Grade 8,131cm的Yamaha U3A还是有足够的、很棒的表现。进入AmusA阶段后,逐渐感觉到:以前浑厚的低音,在AMusA一些曲目里,变得模糊。就像锯齿被磨平,需要重新掰正;U3A最具辨识度的高音,在AmusA曲目里有时显得“喘不上气来”——前一个音符还没有表现完全,下一个音符就上来了,囫囵吞枣。另外在触键力度上,弹出来的音色也达不到层次感和渲染效果的要求。

毫无疑问,U3A本身条件不错,完全可以应付到Grade 8,只因立式和三角琴的击弦原理不同,在跑动时琴键恢复速度差别很大。对于高难度的曲目,如果平时在立式上练习,到了三角琴上演奏时,会出现手指反应比琴键恢复慢一些的情况,而导致演奏失误。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因素,琴弦长短、钢板、回音板等,三角琴比立式有了本质的提高。

经过仔细研究后,最终还是选择了186 cm专业演奏入门级的三角琴。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4 收起 理由
dianfang + 4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0-8-12 09:42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ilin0021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ilin0021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lingjoy 发表于 2020-8-11 23:17
是的,感觉上八年级后,功课多了起来,即便现在是网课,各种课堂作业以及老师布置的兴趣任务还是挺多。每 ...

最近我也很纠结这个练琴时间问题,不走专业路线,老师多次强调手指力度什么还没练出来主要还是练琴时间太少了....也确实是这样,但是我觉得要把时间加上去太难了!现在每天50分钟对我家已经算很多了,因为每天需要那么多时间做运动....而且还有小提琴,也得耗掉二三十分钟.....有时候后悔来个第二乐器太费时间。
但是老师说的又觉得有道理,即使不走专业路,既然学了肯定也想他尽量学更好。
而且老师也提到建议再过段时间可以考虑给孩子换台琴,说他对声音要求会越来越高,钢琴声更好也更容易激起孩子兴趣,这些我更是不懂......现在用的二手Yamaha U1,说实在的,在老师提之前我就准备一直用到大的....

发表于 2020-8-12 09:55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evileye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evileye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lilin0021 发表于 2020-8-12 09:42
最近我也很纠结这个练琴时间问题,不走专业路线,老师多次强调手指力度什么还没练出来主要还是练琴时间太 ...

二手琴水太深。。。我刚好也被普及了一下。。木头,弦,就算是一手琴怎么开琴保养维护,过一阵子都会差很多。。更别说二手琴之前被使用时是怎么保持的。。。我觉得你的老师提出来,应该是听出来琴的状态有点跟不上才会说的。就是可能你孩子弹现在这个level的曲子本来可以弹出来更好听的,但是琴限制了发挥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20-8-12 09:57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ilin0021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ilin0021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evileye 发表于 2020-8-12 09:55
二手琴水太深。。。我刚好也被普及了一下。。木头,弦,就算是一手琴怎么开琴保养维护,过一阵子都会差很 ...

嗯啦,肯定是的,老师懂琴咋们不懂啊……就是这个需要换琴感觉来得太快了……

发表于 2020-8-12 10:00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nikyxi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nikyxi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nikyxin 于 2020-8-12 10:02 编辑

楼主 看到你说的看着谱子很难弹出音乐感觉,很有共鸣。

另外你说的 老师建议两个手分开练习好了再合起来,我家的也是喜欢早早就上两只手,他学的suzuki所以不用识谱,就是两只手弹熟练了就合一起。但是我们的老师不让他合,说他单手只是弹出了notes没弹出感情,后来他自己在家合了也弹的很熟练了,老师非要他分开手,结果他反而分开手左手就记不清楚了。

我也是很纠结,如果按老师的方法,他几个月都是单手练一个曲子,很快就腻了,允许他合老师又不愿意
火鸡的味道,在将要吃和吃第一口之间,已经是最高峰了.

发表于 2020-8-12 10:0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ihe1314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ihe1314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lingjoy 发表于 2020-5-9 17:12
你提出的这个问题是好的。这是一个很复杂,而且对于不同个案都有不同具体对策的问题,这也是每个父母需要 ...

能有这么细心的父母作伴,孩子也是有福气

发表于 2020-8-12 10:58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dianfa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dianfa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lilin0021 发表于 2020-8-12 09:42
最近我也很纠结这个练琴时间问题,不走专业路线,老师多次强调手指力度什么还没练出来主要还是练琴时间太 ...

我们也高年级了每天最多半小时,一般15分钟。
反正到y12时不考音乐,我想孩子练琴就当解压吧,能保持住就行。
另一个乐器也不肯drop,一周就练两次加起来半小时。。。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