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精华好帖回顾

· 别弄脏了回忆(197楼更新) (2016-5-3) 双鱼妈妈 · 家里的小兔子来打个招呼~+兔兔种类和养兔经验 (2010-4-20) forevermary
· 成功的转型 - Michael的故事 (2011-4-3) patrickzhu · E&E -- 杏仁虾球 (大家新年快乐及美食斑竹感言) (2009-12-30) 闲夏采薇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查看: 2010|回复: 22

[信息讨论] 2008,A股崩溃之路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16 21:5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page0023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age0023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昨天看到这个贴,想转,可是网站处于非常时期,没有贴成。仅供参考。

【 原创:海海人生  2008-01-15 11:59】  
  
呵呵,这个题目是乎有点“危言耸听”,当下A股市场欣欣向荣,交投活跃,6000点下来的调整好象也基本完成,市场和很多投资者又找到了大牛市的信心…..有投资者会觉得巴西、俄罗斯、澳州等国这几年股市上升近10倍都没如此担忧,何况是涨幅仅5倍的A股。
  进行适当的对比是有必要的,首先我们来看这些国家的股市的规模和结构,金砖四股中的巴西、俄罗斯以及澳州股票市场的上市公司能源矿产公司所占比例很高,在近年的能源危机中,经营业绩出飞速提升,但是指数上涨10倍后,其能源矿业公司的市盈率也在15倍左右,整体市场市盈率没有超过20倍,与中国公司构成差别不大的印度市场,整体市盈率也没超过25倍。试想当初中石油、中石化一元的价格、中国人寿以三元的价格在国内而不是在H股上市,A股市场涨幅可能远远超过10倍。从股市泡沫成因来看,货币升值方面,巴西、俄罗斯等国货币对美圆都出现了较大的升幅,巴西雷亚尔累计升值超过50%,07年就超过20%;得益于能源矿产价格大涨,这些国家外汇储备增幅也非常大,仅1亿人的俄罗斯外汇储备已经超过4000亿美圆,同样存在流动性“泛滥”的问题,基于货币升值和货币流动性因素,这些国家与中国股市的外围环境基本相同,但是其股市却不存在严重的泡沫,估值体系相对合理。
  A股市场如此严重的泡沫并没有引起投资者的足够重视,随着高位调整时间的延长,很多人适应了,也麻木了,甚至有人认为认为“A股市场将长期保持高市盈率”。
  
  这里暂不谈充满危机的将来,先回顾充满机会和希望的2007年中国股市。一年前的现在,也就是2006年底到2007年初,A股市场就象个迷局,无论是机构和个人投资者对07年的A股市场充满疑问,在06年整个市场已经上涨近2倍的基础上,07年A股市场是盘局还是下跌?在最具成长性的二线蓝筹股已充分上涨的前提下,还有什么力量来推动A股市场进一步走高,是成长性较差、当时定位已超过国际市场定位的大盘蓝筹股?还是业绩差,前景暗淡的低价垃圾股?04年强行炒作大盘蓝筹损失巨大的基金不敢去预测,01年后在垃圾股上受伤最重的散户也不敢去梦想。
  但是出人意料,一股巨大的力量在推动这个市场超越过往,超越理性,把A股市场推向一个又一个高潮。首先是1月到5月垃圾股走出了波澜壮阔的行情,升幅普遍在2--3倍,这一时期,垃圾股的巨大赚钱效应,带动了A股新开户出现96-2000年大牛市后又一高潮,这些新进的中小投资者无一不把最大的投资热情放在涨幅大、价格低的垃圾股中。正当他们为垃圾股行情处于极端亢奋,沪深股市日交易也接近5000亿,满街的退休老人都在说自己一天都赚了几百上千元,比自己一个月的退休工资还多时,垃圾股在5月低6月初突然大跌,此后的半年再也难见其表现,大部分出现30%--50%的调整。
  6月以后,我们整个市场突然回归“理性”,大盘蓝筹股又回到投资者的视野,金融、钢铁、化工、券商等国际市场上定位普遍很低的行业出现异乎寻常的走势, 07年预期市盈率普遍达到40倍以上,地产、金属股也被炒到70倍市盈率甚至更高,全球20家最大市值上市公司,中资竟占到一半,中国铝业、中远太平洋、武钢等大盘股在50个交易日内涨幅超3倍,这种疯狂让人联想到期货和最疯狂的投机。正是这种疯狂的行情再一次上演,基金的净值开始大幅度飚升,我们又看到一批新的接盘者,他们就是相信基金理性投资的基民,很多新基金发行都出现3—5倍的超额认购,这些新的基金发行又成为这一疯狂行情的助推力量和接盘者。
  我们能冷静的思考一下,07年的行情谁在主导?是散户的自发行情?呵呵,我们去看看4月份以前的新开户情况,4月以前的新开户数量并不高,反而是行情进入末期的5-6月新开户数量才出现新的历史高点,也就是说散户新增资金是垃圾股行情接盘者而不是行情发动者。6月份以后的大盘蓝筹股行情是基金主导?可以肯定是基金参与而不是主导,04年大盘股行情的失败已经让国内基金失去了“抱团取暖”的勇气,看看很多周期性行业和大盘蓝筹公司的半年报和三季报就知道,这期间基金持股比例变化不大,甚至在金属、券商等行业还有减仓现象,只有广发、南方这两类投机风格较浓的基金参与较多。
  是谁如此有计划的主导了07年的A股行情?谁如此紧密的考量A股市场的资金结构,然后最大限度的发动从垃圾到大盘蓝筹的疯狂行情?并让国内投资者最终成为接盘者?可能性只有一个,就是国际投机资金。一、从资金量来看,这波牛市启的06年年初,整个A股市场的可流通市值不到2万亿人民币,进入300亿美圆(2000-3000亿人民币)的国际投机资金就足以改变整个市场的方向,何况他们在市场的上升过程中总能捕捉先机,07年年初的资金能估计能占到A股可流通市值的20%;二、从资金的性质来看,国际投机资金一般进入一个市场都有高度的组织性,能过把力量集于一点,扦一发动全身。同时这类资金都有丰富的国际投机经验,对市场进行过周密分析,对其投机行为有周密的作战计划,对A股市场资金流向和市场趋势非常了解;三、在中国目前较严密的外汇管理体制下,很多人会考虑进入渠道,和很多国内个人投资者能顺利地把资金投到H股市场一样,有香港这样一个与大陆比邻的国际金融中心存在,国际投机资金要进入A股市场也绝非难事,何况中国对直接投资限制不多,这一渠道资金进出都会比较顺畅;四,从其资金目的来看,投机A股市场可以一箭双雕,一方面利用人民币估值偏低这一特点,套取人民币升值和投机双重利润,同时拉高流通市值小、估值高的A股,能顺利兑现其在H股市场的浮利,QDII和个人投资者港股直通车的推出,很大程度得益A股市场价值高估的影响。
  回顾07年的中国股市,应该更清醒地认识到A股市场目前的行情并不健康,这一行情的爆发很大程度是国际、国内资金的人为投机,A股市场巨大而绚丽的“泡沫”迟早会灰飞湮灭,甚至会使国内宏观经济恶化。
  

评分

参与人数 2积分 +14 收起 理由
黑山老妖 + 6 感谢分享
villa + 8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融智若水,生生不息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08-1-16 21:5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page0023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age0023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08年的A股行情又如何衍变?这些“聪明”的国际投机资金会如何走?市场会怎样把中国股市和中国经济带入充满危机的地步?这里只能站在国际投机资金的立场上考量未来的市场方向,采取何种战略战术以取得投机利润的最大化。
  目前的国际投机资金并没有大规模的出货(如果是,A股市场也不是现在的点位),它们在等待一时机:那就是A股指数期货推出以后。A股指数期货推出后,先出少部分筹码,让指数下一个台阶运行,以上证综指为例,将其打到4500—5500点做一段时间的箱体,必要时击穿4500点,到这种点位,国内很多机构和中小投资者都会选择做多,包括指数期货,甚至07年上半年在4000点附近空仓很久的私募资金也出迫不急待的入场。在此前提下,国际资金悄然在指数期货上放空,静候时机成熟,在现货市场抛出大量获利筹码,最后甚至可以不计成本,将上证综合指数做到2000点以下甚至1500点,充分利用期货保证金8%-12%的杠杆效应,获取3--5倍的超额利润。简单计算一下,国际投机资金从入场的300亿美圆到指数做空完成后,起码能从A股市场获利数万亿人民币(几千亿美圆),这一投机计划比索罗斯在东南亚危机中获利几百亿美圆不知要高多少倍,而且政治风险较小。如此浓烈的血腥味,难道这些国际大鳄不会嗅到?不会把“你”吃掉?
  当然最重要的不是步骤,而是采取这些步骤并实现目标的原因,下面就来分析一下国际投机资金作战计划的合理性:
  
  一.中国资本市场和房地产严重的泡沫化。
  中国资本市场目前的07年动态市市盈率已超过50倍,如此高的市盈率只在日本、台湾和纳斯达克的最高峰期出现过,这三个市场此后的结局大家都看到了,这里就不多说;如果中国资本市场长期保持分割和封闭的情况下,这一市盈率也许会多次在高峰出现,但是这两个前提都不存在了,首先是国内A股市场国有法人股的概念成为历史,目前9万亿的流通市值不可能化解30万亿总市值全流通压力,08年到09年又是大小非上市的高峰期,大量的低成本筹码完全可能击跨A股目前的估价体系,价值回归之路就在眼前;其次是国内资金逐步可以走出国门,资本的逐利性和选择的多样性必然导致A股市盈率趋与国际化,资源丰富的俄罗斯10倍市盈率的石油股和40倍的中石油中石化,你选择谁;何况A股上市公司的业绩已达到阶段性的顶峰,类似07年这样火暴的证券行情带来大量短期投资收益,疯狂的房地产行业带动房产、钢铁、水泥、银行利润大增的前提也不会持续。A股市场必然有一价值回归过程,只是时间早晚和速度快慢的问题,以目前的公司业绩和经济发展趋势,上证综指2500点迟早会再见。
  中国目前的房地产价格已严重脱离国情和人民的生活水平,以上海房价为例,基本接近香港、纽约等国际大都市,即使房价不在上涨,如果人民币按预期上涨,以美圆计算的价格超过这些城市也只是时间问题,虽然上海的人均GDP07年也接近1万美圆,但是由于社会再分配过程中,中央集权的国家政权过多的参与分配,能拿大人民手中的国民收入却很低,只占GDP的40%,房价与收入之比超过国际水平数倍。如果国际投机资金同时做空房地产,只需要房地产价格下降20%,整个中国金融体系就会变盘。在房地产增幅最大的07年,国内银行业房地产贷款的增量资金就占其整体存量的30%以上,如果房价下跌20%,30%的房地产贷款就会成为坏帐,中国刚刚新建的金融体系可能不堪一击,07年最景气的银行业和地产就会把A股带向深渊,到时候2000点都不会是底。
  二.中国的经济面临转型,前景不容乐观。
  任何国家的经济转型期都充满变数和危机。90年后日本经济走过20年的发展空白期,除了房地产资本市场泡沫破灭的影响外,还有一重要成因就是经济转型不成功,制造业在90年代到达高峰后,IT行业和新生物行业发展缓慢,以致后来与美国差距越来越大。中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模式是建立在国内劳动力和要素资源价格低廉这一优势上的粗放制造业,这一发展模式已达到顶峰。特别是近几年作为经济发展的龙头行业,房地产经过疯狂跨越之后已达到周期性顶点,以钢铁、水泥为例,5亿的钢铁、12亿吨的水泥已经接近极限,无论是资源还是环境都快无法承受。在新经济成型之前,中国经济高增长难于持续,发展前景不容乐观,无论是国民经济和资本股票市场都可能经历一段萧条时期。
  三.中国现行经济政策存在明显漏洞。
  中国目前的经济政策一直摇摆不定,特别是在汇率和利率政策制定,一方面考虑宏观经济的稳定性,特别是出口产业的稳定,同时基于国际压力,采取了有管制的浮动汇率机制,希望通过有节奏的汇率变化来保持国内出口产业的竞争力。但是这一政策却强化了国际上对人民币升值的预期,通过各种渠道进入的国际流动资金给资本市场和房地产行业带来很大冲击,实际上给国民特别是中下阶层带来了很大损失,通货膨胀的恶化就是征兆;中国在利率的制定上也存在很多问题,首先过高的存贷利差(比亚洲国家平均水平高20%--30%)虽然让金融业利润大幅度增加,却“抢劫”了民众的应得利益,加物价上涨形成的“实际负利率”,把民众的血汗钱逼到股市和房市,加剧了资本市场和房产市场的泡沫化,给国民经济留下重大隐患。呵呵,这个问题不多说了,太敏感。
  因经济政策上存在弊端,国际投机资金通过股票资产和房地产传导,完全可以改变中国现有的汇率甚至利率政策。比如,股市的房市泡沫突然破裂后,有管制的浮动汇率机制可能会变为市场化的汇率机制,人民币汇率可能会爆涨爆跌,国际投机资金完全可以疯狂套利,并全身而退。由于股市房市泡沫破灭及汇率波动的影响,国内消费需求会大幅度委琐,利率政策也会由升转降,让资本市场出现更大的波动。
  四、 中国市场有一大批盲从的机构和中小投资者
  中国虽然已经有市值近3万亿的基金,但是这些基金管理部门国际化水平低、缺乏有专业深度和广度、真正敬业的人才,举一简单例子,当前A股市场如此严重的泡沫特征下,竟然没有一个基金经理站出来评论此事,也没有一家基金减少股票仓位,几乎所以的基金都把尽可能多保持股票仓位,做多,而同一时期的保险资金在4000点以上已没有建新仓位。这种现象可能只有中国才会存在,原因只有两个:一是没有职业道德,基金公司是按净值提取管理费用,基民的钱亏了与他们关系不大,也只有通过看多、做多来吸引更多的基民,增加管理费提取基数;二是没有职业远见,既看不到国际市场的基本规律,也看不到中国经济的前景。甚至有南方基金和广发基金这样以投机为策略,把60倍市盈率和金属、房产、50倍的证券概念作为投资主题,与国际投机炒作方式一致的机会主义份子。
  还有就是中小投资者,自身缺乏理性的分析,同时能够委托理财的机构又缺乏职业操守的情况下,他们又去相信谁?这里就不多说了,只是觉得可惜…..
  
  以上对国际投机资金的分析,纯属个人意想。但是2008年的中国股市充满危机和变数,很多中小投资者在这轮大牛市积累的财富很可能灰飞湮灭…….
融智若水,生生不息

退役斑竹

发表于 2008-1-16 23:0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老杏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老杏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1. 作者显然对股指期货没有概念。期货比的就是谁的钱多,这就是为什么当年老索在香港败退的原因。QFII为什么集中持股,就是因为资金量的不足。只有在有限的个股上才能实现相对的控盘。而且这种集中控制对市场的影响是很有限的。因为中国的股票市场不能卖空,就凭他们控制的集中的那几十支股票都天天跌停也不能把股市打回2000点。
2. 中国暂停了港股直通车就是不让资金往外跑。只要内外的差别还这么大,就不可能让资本自由流动。
3. 房价下跌20%会变成坏账,这种说法没有根据。中国和美国是不同的。让中国人因为房价下跌20%就把房子抛弃了自己跑到外地这种情况绝对不会发生。
4. 说什么有管制的汇率机制会变成完全市场化,这种猜测没有根据。中国明确的表示就要有管制,不可能市场化。

评分

参与人数 2积分 +16 收起 理由
黑山老妖 + 8 原创内容
villa + 8 谢谢奉献

查看全部评分

x^2+(y-(x^2)^(1/3))^2=1

退役斑竹 2007 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8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08-1-16 23:1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vill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vill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clur 于 2008-1-17 00:04 发表
1. 作者显然对股指期货没有概念。期货比的就是谁的钱多,这就是为什么当年老索在香港败退的原因。QFII为什么集中持股,就是因为资金量的不足。只有在有限的个股上才能实现相对的控盘。而且这种集中控制对市场的影响是 ...

有道理。中国股市还是比较有中国特色,呵呵。

今天亚洲股市遭遇小股灾,港股暴跌1500点,机构在大量沽货。而中国股市虽然也受到拖累,但个股依然活跃,很多前期涨幅较大的小盘股走势仍很强劲。。。
岁 月 如 歌

欢迎到我的博客澳洲新闻小屋坐坐

发表于 2008-1-16 23:2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我是老人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我是老人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只要有万能的D在, 这些都是瞎担心.

退役斑竹 特殊贡献奖章

发表于 2008-1-17 01:0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飞行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飞行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国外资金哪里能吸到足够的货去打压哦。。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退役斑竹 特殊贡献奖章

发表于 2008-1-17 01:1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飞行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飞行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villa 于 2008-1-17 00:10 发表

有道理。中国股市还是比较有中国特色,呵呵。

今天亚洲股市遭遇小股灾,港股暴跌1500点,机构在大量沽货。而中国股市虽然也受到拖累,但个股依然活跃,很多前期涨幅较大的小盘股走势仍很强劲。。。

跌袅好几天袅~~,超跌,可是HKD又在涨,大概大资金已经介入袅~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08-1-17 11:5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alex1031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alex1031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飞行,你再这么总是鸟呀鸟的,小心哪一天真的腾空飞起来

退役斑竹 特殊贡献奖章

发表于 2008-1-17 12:2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飞行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飞行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有这好事?~偶正盼着呢~~

发表于 2008-1-17 16:0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page0023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age0023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呵呵,看来作者的水平还真有点的问题?

[ 本帖最后由 page0023 于 2008-1-17 21:50 编辑 ]

退役斑竹

发表于 2008-1-17 21:0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Devil_Star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Devil_Star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其它的不知道,澳洲股市何来这几年涨十倍了!? 背景调查都没做好,这样的预测可信度可想而知,中了都是碰巧~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08-1-17 21:1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JK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JK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lz看来是mf论坛的拥趸啊。

发表于 2008-1-17 22:4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page0023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age0023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呵呵,jk, 应该是故人,换新马甲?

退役斑竹 2007 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8年度奖章获得者 特殊贡献奖章 参与宝库编辑功臣

发表于 2008-1-18 08:2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黑山老妖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黑山老妖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JK 于 17/1/2008 22:10 发表
lz看来是mf论坛的拥趸啊。

mf是哪个?
Happy Wife = Happy Life

发表于 2008-1-20 22:0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alyss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alyss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看来老妖不知道闽发的。

发表于 2008-1-20 22:0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油花生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油花生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闽发论坛,还有和讯论坛,都曾经是国内一流的股票论坛, 可惜啊,当年阿!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08-1-22 15:3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page0023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age0023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股市开始下血,冷得让人无法承受。

高手可以逐步考虑抢反弹,快进快出,尾盘30分钟左右操作相对安全。

反弹目标位是缺口位置。

[ 本帖最后由 page0023 于 2008-1-22 16:42 编辑 ]
融智若水,生生不息

发表于 2008-1-22 17:0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油花生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油花生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你这个股绳同学,才逐步抢反弹? 全仓杀入吧。

发表于 2008-1-22 17:4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maxsmart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maxsmart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还是坚持价值投资理念不变,这也是抵御系统风险和市场风险最有效的手段。好货莫怕无人识,好酒不怕巷子深

发表于 2008-1-22 18:2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江南叶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江南叶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昨天全部清出离场了,等过了春节再看看。

发表于 2008-1-22 21:5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page0023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age0023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刚刚看到一篇观点对立的贴,再转这里,供大家参考。观点的碰撞,才有思想的火花。

探汤之势----泡沫何时破掉?
【 原创:立春  2008-01-22 08:12】  
  
  古语说: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就是说见到好的事,生怕迟了就做不了。看到了坏事,就像是触到热得发烫的水一样,要立刻离开,避得远远的,这句话放在股市,对用在中短期的涨与跌的态度上,大概就不是那么好的警句了,当然,长期的看,对于判断牛熊市的大趋势上,那是很中肯的。
  
  现在的A 股,有没有大泡沫?肯定有的,什么时候破掉?不知道!但可以肯定地说,不会在2008年,而且6124点,也不是本轮牛市的最高点;此外,奥运前,市场表现不会好的,奥运中,市场应该是相对平稳的,奥运后,市场才会再次走出一个普涨的牛市,其幅度是会令人激动和信服的;总体上说,2008的市场脉络,大致会如此;
  
  当然,对未来的预测,都是自说自话,没有信誓旦旦的,要说依据,有几个简单的ABC ,是最基本的,但其可信度,我以为要高于很多洋洋洒洒的理论论证。
  
  去年10月5号,在写给友人的判市信中称:国内等一次大跌,什么时候发生和结束?市场自发的还是政策性的?我们的持股会如何表现,这都不好预测,但我比较肯定是这将是一次调整,而不是牛转熊,这次大跌之后的大涨,再创出历史新高,那就是最后的晚餐了;因为自05年一轮牛市涨起来,24个月的上涨,不对应一次超过半年的调整,那绝对是不平衡的,而且幅度上,一定会去碰年线,所以我一直坚持自去年10月开始的调整,应该是大幅度的大时间跨度的,要去碰年线的,当时看到4500点,现在看可能要远低于4500点了,因为这是一个所谓的C浪下跌,力度会远高于10月到11月底的那一波,不过在目前指数被大盘股垄断的前提下,这个幅度不是很夸张的,而且很有隐蔽性;如果要数浪的话,本轮牛市的大三浪走完了,现在是四浪回调,而四浪回调,往往是符合大烈度大时间跨度这个特征的,当然,我不是数浪好手,我更愿意从常理来判断。
  
  常理就是要对称,24个月上涨,不会跌三二月就草草收场,也不会就此一直就跌下去熊掉,因为相对足足四年的大熊市,两年多的牛市是不能消解的,涨幅巨大也不能替代时间的对称,新世纪以来经济总体一直上涨,增长率一直快速,虽然一直问题不断,危机重重,但结果仍是增长,7年的超过10%的年增长率,其间大熊了四年,牛了两年, 就算危如累卵,离某种危险越来越近,但真的要爆发,现在还不是时候,牛市从来就是在群体的欢乐颂中结束的,就像现在的房市,你要说跌会遭到大多数人的强烈抵触和反对,本轮牛市对5000点的坚信度是一直很摇移的,未来,等到大众都认为5000点是一个坚实底部时,等到大多数人都相信世界上中国是正在替代美国的唯一力量时,那个崩溃也就来了,至少在股市上是来了,实体经济上,我期盼我党能高瞻远瞩,避免或充抵未来我们将遇到的一次大的衰退。
  
  相对A股,最近更多的时间花在美国股市的判定上,不管我们怎么感觉良好,美股还是当仁不让的世界龙头,不管在大势还是在具体的板块行业上,他都是领先的,自03年开始的本轮牛市,因次贷终于迎来了最长最大烈度的滚动式下跌,但从大趋势上看,即便经历如此凌厉的下跌,本轮美股牛市的上行通道并没有有效跌破,次贷之虞,始于07年春之初,“终了” 于花旗美林的单季巨亏,会不会利空出尽?不知道,会不会真的陷于衰退,仅仅在猜测,一月份消费信心指数大好过市场预计,这是个很好的信号,可惜这个淹没在股市的一片四面楚歌中,华尔街MM如此下重手,伯南克也没怎么附和,小布什的动作也引不起哀号中人的兴趣,但那可是动真格的动作,1500亿的减税计划,经济发展的判断本来只限于增长减缓,这笔钱加上去一定会起作用,加上月底的已经没有悬念的大幅度降息。。。。。可叹的是,对中国来说,因此的货币调整空间更受挤压了。
  
  根本上,我觉得现在还是要清醒一些,不要轻言美国衰退,如果美国确定衰退,那么石油、有色金属等资源价格也会大跌特跌,以出口为主要动力拉动经济的中国也会大受创伤;截至目前,我的判断还不悲观,如果美国人的消费能力真的疲软掉而政府又无力挽回时,那我就认同衰退是现实了,但是现在,市场完全被次贷挡住,一周年了,华尔街该换新故事讲了;
  
  总之,美股也好,A 股也罢,牛市并未结束,走着看吧
融智若水,生生不息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08-1-22 21:5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油花生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油花生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这个立春是个名人啊,他的宏观面还是比较准确的。  

还有一个牧羊先生,老道,都是我的偶像阿。

[ 本帖最后由 油花生 于 2008-1-22 23:03 编辑 ]

发表于 2008-1-22 22:1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page0023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age0023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原来不太注意品牌的,不过这几年好像也陆续记住的一些人的名字。觉得自己再怎么写,也写不出人家的境界,咱就当美食家,油童鞋你的菜炒的不错。
融智若水,生生不息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