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精华好帖回顾

· 谁在自己车上装了倒车雷达? (2005-12-6) cn214 · 【推荐】 几个在澳洲常用的网站-地图相关 (2005-6-16) powermao
· 迟到的记录:纪念来到澳洲的129天 (2005-11-1) booper · 小安短篇小说---爱如蔷薇 (2009-3-3) aitingwang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楼主:酸菜小鱼1212

[全澳] 把中文当成母语学还是当成外语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3-27 09:3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fhjp01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fhjp01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黛玉 发表于 2019-3-27 07:46
华人觉得英文好才是融入本地,根本不在乎中文水平。

这么短视的父母能教出什么样的孩子 ...

有些家长的确在面对英文环境时,有点压迫感。会比较偏激地觉得一心不可二用。
其实,个人一直觉得,就像孩子到了高中,不但要学英文,还要学数学,还要学科学,学心理学,或者历史之类的课程。不能因为我们要学数学把其它的科目都抛弃掉了。
小学,中学就是打基础的阶段(现在大学本科都变成了通才教育了 ),抛开学习为了成绩这个根深蒂固的落后思维之后,有时会有种“豁然开朗”的感受。
还有一点很重要,中文的学习对大多数华人的孩子来说都会影响到自我认知的(大)话题。
自我认知,自我身份认同,只有孩子到了比较大的时候,才会慢慢地显现出来。
这也是为啥有些华人的孩子到了大学,突然开始学中文了。虽然有点晚了,但是的确是一件让人欣慰的事情。
互相鼓励,互相分享对各自孩子有效的方法,应该是互联网后时代的好处之一。
教育: 一半是科学,另外一半是艺术。与孩子共同成长是人生的一大乐趣!再加一句: 分享是一种快乐。 [img]http://www.oursteps.com.au/bbs/static/im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2016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9-3-27 09:36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小小白虎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小小白虎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小小白虎 于 2019-3-27 10:41 编辑
酸菜小鱼1212 发表于 2019-3-27 07:39
非常同意陪孩子学中文就是PROBLEM SOLVING的过程。
保持信心,什么方法都试试,相信总有一些会起作用。



请教一下,你对于学好中文的理解标准是啥?
是你之前说的:“必须学到可以作为工作语言的程度”吗?
想念变成一条线 在时间里面漫延 
长得可以把世界切成了两个面
他在春天那一边 妳的秋天刚落叶 刚落叶

发表于 2019-3-27 09:49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酸菜小鱼1212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酸菜小鱼1212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小小白虎 发表于 2019-3-27 09:36
请教一下,你对于学好中文的理解标准是啥?
是你之前说的:“必须学到可以作为工作语言的程度”吗? ...

这只是我对我家娃的要求(包括一岁来的小娃),各家情况不同,没多大参考价值。

现在大娃读的中文课,用国内小学教材,每周一课,作业是一周抄一页生词和一页阅读理解作业,每周两小时上课加两小时作业我觉得并不难完成。跟着读的话,一年学一本书,十二年学完国内小学六年级程度,回国工作应该够用了。
就是爱八卦

发表于 2019-3-27 09:5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飞飞鱼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飞飞鱼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海之女 发表于 2019-3-26 13:47
我也说说我家孩子的经历。
在小学开始,去了附件的周末中文学校,大概学了一年吧,没有什么效果,后来跟着 ...

左撇子往往图像思维能力强,学习象形文字有优势

发表于 2019-3-27 09:53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酸菜小鱼1212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酸菜小鱼1212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除了身份认同问题,澳洲工作机会有限也是现实情况。

我见到很多悉尼学霸大学毕业后去伦敦/新加坡/香港工作,长期看对职业生涯不但有好处,甚至是通往某些高阶职位的必须。

父母爱孩子,则为之计深远,中文不要随便放弃,不然太可惜。
就是爱八卦

发表于 2019-3-27 09:5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飞飞鱼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飞飞鱼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fhjp01 发表于 2019-3-22 22:44
好帖子。支持楼主的想法和行动。
有几个建议:
1: 不要期待当作母语来学,而是当作第二语言来学。母语,第 ...

九月份回去一月份回来,这三四个月的假期一般双职工家庭很难啊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9-3-27 10:04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酸菜小鱼1212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酸菜小鱼1212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飞飞鱼 发表于 2019-3-27 09:54
九月份回去一月份回来,这三四个月的假期一般双职工家庭很难啊

双职工家庭一般不差钱,改成一年回去两次好了,每次父母一方陪:)
就是爱八卦

发表于 2019-3-27 10:0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飞飞鱼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飞飞鱼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适合海外华人小孩阅读的书籍简直是凤毛麟角,狄仁杰妈妈推荐的usborne英国史大部头,小朋友看的津津有味,我想找一本类似的少儿版中国史,research了一个多小时,勉强网上买了本回来,简直就是天地之别!

发表于 2019-3-27 10:0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飞飞鱼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飞飞鱼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酸菜小鱼1212 发表于 2019-3-27 11:04
双职工家庭一般不差钱,改成一年回去两次好了,每次父母一方陪:)

那工作就没了。。。也影响夫妻关系吧

发表于 2019-3-27 10:2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fhjp01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fhjp01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飞飞鱼 发表于 2019-3-27 10:54
九月份回去一月份回来,这三四个月的假期一般双职工家庭很难啊

的确是蛮难的。
唉, 人生就是一个充满了遗憾和不完美的过程。
教育: 一半是科学,另外一半是艺术。与孩子共同成长是人生的一大乐趣!再加一句: 分享是一种快乐。 [img]http://www.oursteps.com.au/bbs/static/im

发表于 2019-3-27 11:26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etherw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etherw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ucxpikpo 发表于 2019-3-5 13:14
国内什么英文环境?我孩子上的是外籍人员子女学校。里面超过半数其实都是拿着各种证件的中国孩子。我可以 ...

不清楚你孩子送的什么类型的外籍子弟学校,如果是大城市口碑还可以的国际学校或者国际部,华裔孩子多的,基本上英语读写平均水平比美国平均水平要高,这可以从他们参加的每年美国学术水平测试看出来,无论是阅读还是写作。


这也是可以理解的,哪怕国外,基本上华人多的学校也总是相对成绩更好。国内口碑好的国际学校,华人家庭的父母大多数也是高学历,也愿意为孩子的教育付出。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9-3-27 11:5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fhjp01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fhjp01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莽撞人 发表于 2019-3-26 12:45
膜拜的一踏糊涂。华人家长最终的命运不是成长为哲学家思想家就是变成神经病精神病人。哲学家思想家没见几 ...


引领这个世界前行的是:实践家而非理论家。
理论是用来帮助实践的,但是理论应该是自己实践过程中参考前人或者别人的经验和理论慢慢地学习,消化,反思之后总结出来的。
而我们文化的特点之一就是:培养很多能隔空喊话的理论家。
不能从实践中去证明理论的正确性,但是却可以从理论上去反驳你的可操作性。

正如您所说的那样:许多人都成了精神病学家了。
教育: 一半是科学,另外一半是艺术。与孩子共同成长是人生的一大乐趣!再加一句: 分享是一种快乐。 [img]http://www.oursteps.com.au/bbs/static/im

2016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9-3-27 13:3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小小白虎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小小白虎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酸菜小鱼1212 发表于 2019-3-27 10:49
这只是我对我家娃的要求(包括一岁来的小娃),各家情况不同,没多大参考价值。

现在大娃读的中文课,用 ...

“可惜有很多家长压根不相信海外二代能学好中文这件事,没怎么开始就放弃了。”

我是针对你的这句话提出我的疑问的,确实是每个家庭不一样,我眼里的学好中文(听说我不担心,担心的是读写)的要求比较高,读写能达到小学毕业水平肯定是不能达到我期望的标准了。
fhjp01提到的“关键中的关键是能自由地阅读。这是最重要而且没有之一的最低要求。”,自由阅读应该不仅仅是包含认识绝大部分的字,还要加上明义,加上了解文章背后作者想表达的思想。

我是想字面意思好理解(靠翻译软件以后都不是问题),后面两点难啊,有限的精力放在后面两者之上了。
想念变成一条线 在时间里面漫延 
长得可以把世界切成了两个面
他在春天那一边 妳的秋天刚落叶 刚落叶

发表于 2019-3-27 14:24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飞飞鱼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飞飞鱼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飞飞鱼 于 2019-3-27 15:26 编辑
小小白虎 发表于 2019-3-27 14:31
“可惜有很多家长压根不相信海外二代能学好中文这件事,没怎么开始就放弃了。”

我是针对你的这句话提出 ...


好就是能用一种语言文字来审美,来表达思想情感。

翻译软件可以做到信,将会做到达,目前看不到雅的可能。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1 收起 理由
小小白虎 + 1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2016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9-3-27 15:2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小小白虎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小小白虎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飞飞鱼 发表于 2019-3-27 15:24
好就是能用一种语言文字来审美,来表达思想情感。

翻译软件可以做到信,将会做到达,目前看不到雅的可能 ...

对于极少数能做到的人,我致意敬意。
他们付出的精力和时间肯定不少,我这方面可能做不到那么好。
想念变成一条线 在时间里面漫延 
长得可以把世界切成了两个面
他在春天那一边 妳的秋天刚落叶 刚落叶

发表于 2019-3-27 15:44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unnie205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unnie205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小小白虎 发表于 2019-3-27 16:29
对于极少数能做到的人,我致意敬意。
他们付出的精力和时间肯定不少,我这方面可能做不到那么好。 ...

对有语言天赋的孩子,这是应该的。但是对每个华人二代的要求,信雅达是不可能的。所以我们家这种从小说话就不利索的,能基本交流就行了。以后还有翻译软件,不能因为因为他爸妈是中国人,就让一理工男死磕语言啊。。。。。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1 收起 理由
小小白虎 + 1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9-3-28 10:1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酸菜小鱼1212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酸菜小鱼1212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写这个帖子,源于听完一场中文讲座后的一时兴起,因为在现场听到很多对中文学习的绝望,于是一时起意,写写关于父母期望值和孩子中文学习的一些看法。
如果戳到了谁的痛点,在此说声“对不起”,套用李宗盛的一句歌词“我无意隐藏,也无意让你感伤。。。”
并且,中文也是我心头之痛,既心痛老大的中文退化,又忧虑老二的海外中文学习之路。

现在回过头来想想,这个帖子应该是写给两类家长看:
第一类,小娃的家长。
大家都是第一次为人父母,娃还小的时候,看看前人的各种经验之谈,觉得有用的就尝试一下,说不定就能少走很多弯路。
比如我是从什么时候开始频繁光临足迹教育版的呢?大概就是从看了小虎妈关于KUMON的那个帖子开始。当时我们来澳洲差不多一年了,由于我骨子里对补习根深蒂固的反感,在登陆第一年没送娃去任何补习学校,但事实是——我高估了自己教娃的水平! 娃来了一年英文还不能开口,还在ESL班级混。看了小虎妈的帖子后,我们尝试了KUMON,没料到从国内题海战术中淌过来的娃特别适应这种枯燥无聊的学习方式,一年就从KINDY刷到了Y6,顺利开始了英文自主阅读,并在后来的OC考试中,学校英文打分87,算是赶上平均水平了吧。如果时光可以倒流,我一定会一来就送娃去KUMON或者补习的。
又比如,我家小宝是一岁多来的,我们暂时回不了国,也不舍得把她邮寄回去给爷爷奶奶带,所以必然就要走跟大多数二代一样艰难的中文学习道路了。她说了好几次想学钢琴,因为姐姐是学了钢琴的,家里也买了钢琴,但我一直哄她再等等,再等等。等什么呢?等着看她上了中文课以后,还有没有余力练琴。我得把中文这块大石头先塞进她的时间表,然后才考虑钢琴这块我觉得略小的石头。如果一开始就练了钢琴,哪怕每天只练上半小时,娃还有多少自控力能留给中文呢?希望孩子样样都好是人之常情,奈何娃的时间/精力就这么多,还不能全排满,总得适当留白给她们自由发展,所以排排各个兴趣爱好的轻重缓急就考验家长的价值观了。

第二类,像我这样在中文学习道路上屡受挫折但还未放弃的家长。
每年新州参加HERITAGE CHINESE考试的才一百个左右学生。能坚持中文学习看来实在是一件极其小众的事情。
非常感谢大家的回帖,让我觉得自己并不孤单。
尤其感谢那些娃已经学有所成的家长,以及奇思/兔小D/和田美玉这样的二代,给我们看到希望和榜样,让我们知道中文与英文并不矛盾,中文学习也不会因为占用太多时间而影响到一个优秀二代的成长。

最后,想分享我身边的两个好朋友的例子。
第一个好朋友,是三代华裔,爷爷来澳洲挖金子的(并且据说真的挖到了!)。据说小时候被父母送去中文学校四年,极其痛恨中文学校,后来也一句中文不会说。但现在年近五十了从头开始学习中文,并且坚持送两个儿子(第四代华裔了)也学中文。我们讨论过身份认同的问题,她当然认为自己是澳人,对大陆和华国的认识也跟一般外国人差不多,但她提到:虽然有很多白人朋友,但最好的朋友全都是华裔,并且在择偶时也只考虑华裔或混血(原因省略一万字)。她的经历和看法,给我很多启发,让我真正开始关注二代的身份认同问题。
关于这个问题,知乎上有个精华帖,很多层楼,都是各国二代华裔分享自己亲身经历的,建议大家有空去搜一搜,当八卦看个乐子也好。
中文学习是应对二代身份认同问题最有效的方法,奈何中文学习往往是“童子功”,而身份认同的问题要到TEENAGE阶段才开始浮出水面,往往家长认识到重要性了,已经错过了好时候,悔之晚矣。(或者到了TEENAGE阶段,孩子只讲英文,家长英文又没有好到能讨论人生哲理的高度,可能直接就被关在孩子心门之外了,连孩子遭遇身份认同困扰都不清楚。)

第二个好朋友,是祖宗八代没有半点华裔血统的纯正英裔澳人,因为两家小孩是好朋友,所以每一两周总要聚一聚的。她大儿子在SG念书,去年选课时主动选修了中文。当时她很忧虑,说:儿子啊,咱家没一个人会讲中文,你怎么跟你那些华人同学拼?要不咱还是选个法语拉丁语啥的,做爸妈的好歹能给你点建议。儿子坚定地要求学中文,说:英文是全球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中文是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我英文这样好,再把中文也学好,岂不是无敌了?于是就开始学了,到现在学了一年多,前段时间我跟我朋友发短信,她让她儿子用中文回复的,除了一个句子念起来有点别扭外,居然没大毛病。他们也没有请私教,就是在SG校内学的。

这两个好朋友,家里都没有半点中文环境的,所以多次对父母至少一方能说一门外语表示羡慕。并且这种羡慕之情,我在学校P&C,听多位白人妈妈提到过:“真羡慕你们可以在家说中文/日语/法语。。。,我们是英国的,所以只有英语。。。。。。所以要多带孩子出国走走开开眼界才行。。。”

最后的最后,请允许我以此贴向马来西亚华人致敬。
生活中接触过多位马来西亚华人,虽然家族离开大陆已经不知道几代了,居然还能用中文进行简单的交流,并且还蛮字正腔圆的。
马来华人,经济上贡献了马来一大半GDP,文化上保持了华人的语言和文化自信。
真的很厉害!

评分

参与人数 2积分 +4 收起 理由
xueshuyz + 3 感谢分享
小小白虎 + 1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就是爱八卦

发表于 2019-3-28 10:2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飞飞鱼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飞飞鱼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酸菜小鱼1212 发表于 2019-3-28 11:11
写这个帖子,源于听完一场中文讲座后的一时兴起,因为在现场听到很多对中文学习的绝望,于是一时起意,写写 ...

歪个楼。。。不要打我,中国传统文化vs马来土著文化属于优势文化,中文使用群体经济地位高于马来土著人,加上马来传统对华人的敌视与打压华人坚持抱团自己的传统是很可以理解的,但对于ABC的情况不一定适用。。。

发表于 2019-3-28 10:3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一口气上八楼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一口气上八楼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中文确实很重要, 但是如果达到母语水平我觉得在国内读书至少到15岁以上然后家长不懈的努力才有可能, 如果没在国内读过书达到母语水平是不可能的, 如果读几年小学在国内打个基础, 然后家长不懈努力可以维持一个还可以的水平,但也没有可能达到母语水平。
母语只能有一个, 英语和中文平行水平, 我感觉是不存在的, 如果有, 那就都是达不到很高的水平。
很遗憾, 我也很担心孩子将来的中文, 打算送回去读几年小学达基础呢,但是操作起来也不容易,哎
电工

发表于 2019-3-28 10:3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酸菜小鱼1212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酸菜小鱼1212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飞飞鱼 发表于 2019-3-28 10:28
歪个楼。。。不要打我,中国传统文化vs马来土著文化属于优势文化,中文使用群体经济地位高于马来土著人, ...

原来是这样啊!
再歪个楼,哪为啥泰国华人/印尼华人/印度华人和非洲华人从来没有派代表队参加什么**国际大专辩论赛呢??为啥只有马来华人不管从汉语的普及性还是其中个别高手的中文高度(比如奇葩说的马来辩手颜如晶)都让人叹服呢?

我以为肯定是马来的中文学校比较牛,并且不是一家学校牛,是已经成体系的牛。
就是爱八卦

发表于 2019-3-28 10:3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酸菜小鱼1212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酸菜小鱼1212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一口气上八楼 发表于 2019-3-28 10:35
中文确实很重要, 但是如果达到母语水平我觉得在国内读书至少到15岁以上然后家长不懈的努力才有可能, 如果 ...

除非父母正好回国工作,不然伤筋动骨送回去还是算了,在这里找个靠谱中文学校+父母坚持不懈亲子共读比较靠谱。
足迹已有成功案例。
就是爱八卦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9-3-28 10:3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飞飞鱼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飞飞鱼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酸菜小鱼1212 发表于 2019-3-28 11:36
原来是这样啊!
再歪个楼,哪为啥泰国华人/印尼华人/印度华人和非洲华人从来没有派代表队参加什么**国际 ...

这个东西扯起来太多,偏题太厉害了,但我觉得东南亚华人的情况和ABC完全不一样的。

如果这个帖子的背景是马来语或者印尼语作为母语,然后中文怎么学,那答案会是毫无疑问的统一。

发表于 2019-3-28 10:58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earlylul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earlylul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earlylulu 于 2019-3-28 12:00 编辑

1

发表于 2019-3-28 11:00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yemeo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yemeo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earlylulu 发表于 2019-3-28 11:58
我就想知道把中文当成母语学的是为了什么呢? 和家人一起的话, 能交流就可以了吧。 要是说去外交部上班的 ...


哈哈,估计是因为放不下祖国,有颗中国心吧。
区别在于是把中文当成母语学和把中文学的跟母语一样好。

2016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9-3-28 11:01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小小白虎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小小白虎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小小白虎 于 2019-3-28 12:35 编辑
酸菜小鱼1212 发表于 2019-3-28 11:11
写这个帖子,源于听完一场中文讲座后的一时兴起,因为在现场听到很多对中文学习的绝望,于是一时起意,写写 ...


谢谢分享,你给我打了强心针了。
本来是不勉强孩子选修中文的(关于外语他自己给自己选了法语或意大利语),但你和楼上另外一位妈妈说从中学里跟着学校学也能达到一定水平,那我要现在就开始计划了,旁敲侧击也好,晓之以情诱之以利也罢,让孩子能主动选中文就好了。
想念变成一条线 在时间里面漫延 
长得可以把世界切成了两个面
他在春天那一边 妳的秋天刚落叶 刚落叶

发表于 2019-3-28 11:04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earlylul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earlylul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yemeo 发表于 2019-3-28 12:00
哈哈,估计是因为放不下祖国,有颗中国心吧。
区别在于是把中文当成母语学和把中文学的跟母语一样好。 ...

嗯! 我一直觉得双语是可以实现的。但是双语是不能强求的。 你说的观点我认同。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9-3-28 11:13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yemeo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yemeo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earlylulu 发表于 2019-3-28 12:04
嗯! 我一直觉得双语是可以实现的。但是双语是不能强求的。 你说的观点我认同。
...

可以实现,家长和孩子要付出相当的努力,我身边有这样的ABC朋友。

发表于 2019-3-28 11:2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chatchat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chatchat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酸菜小鱼1212 发表于 2019-3-28 11:11
写这个帖子,源于听完一场中文讲座后的一时兴起,因为在现场听到很多对中文学习的绝望,于是一时起意,写写 ...

SG这个事情,我还有点了解,有些纯洋人家庭,就是那些华人移民心心念念想达到的地位,孩子学中文,看毛主席语录,而且越来越多人学中文。中文的重要性在我们想要融入的“主流”思想里可见一斑。
所以,华人家庭一定要双语养育啊,最无本万利,事半功倍。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1 收起 理由
小小白虎 + 1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奇思同学签了工作,近年不会回悉尼。考虑处理以下物品:kawaii 三角钢琴,珠江专业架子鼓,及各种学习用品,衣物。有兴趣短我。

发表于 2019-3-28 11:23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yemeo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yemeo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chatchat 发表于 2019-3-28 12:21
SG这个事情,我还有点了解,有些纯洋人家庭,就是那些华人移民心心念念想达到的地位,孩子学中文,看毛主 ...

学中文,看毛主席语录?

发表于 2019-3-28 11:2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chatchat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chatchat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一口气上八楼 发表于 2019-3-28 11:35
中文确实很重要, 但是如果达到母语水平我觉得在国内读书至少到15岁以上然后家长不懈的努力才有可能, 如果 ...

你感觉同事实出入很大啊!
不但有双母语甚至有三母语呢,当然后者稀缺一点。
奇思同学签了工作,近年不会回悉尼。考虑处理以下物品:kawaii 三角钢琴,珠江专业架子鼓,及各种学习用品,衣物。有兴趣短我。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