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精华好帖回顾

· 自由自在川北行(全部坑均已填) (2007-12-14) 苏苏 · 酸奶机买回来了,以后可以吃自制新鲜酸奶了!#106新增第三次试验结果,空前成功! (2009-6-26) dorin
· 在不能出门的日子,我也来写温泉酒店吧…… (2020-3-16) joaquin · 终于今天去看了急诊。。。 (2007-5-5) lesli1109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楼主:tryso

现在听高品质的音乐,还要用CD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1-23 02:0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karaoke_oz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karaoke_oz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tryso 于 2011-11-22 22:17 发表

是不是有的音响专门擅长环绕声?还是说环绕声是个普通要求,只要是音响,都会有这个特点?

叫个av功放或者组合音响都有这个.
如果我不在线, 就是吃药去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1-11-23 05:4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ThinkPader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ThinkPader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xzjleo 于 2011-11-21 14:55 发表
结贴问问,这个如何呢? 在 eastwood hifi 卖700,但是没有iPod dock

http://www.trustedreviews.com/On ... Sound-System_review


功放不错。喇叭需改进。

可以查看一下 Tannoy, Infinity, Paradigm 等。

发表于 2011-11-23 05:4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ThinkPader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ThinkPader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siyingliu 于 2011-11-22 16:17 发表
有比CD还好的音源吗


DVD audio

Super Audio CD

发表于 2011-11-23 05:5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ThinkPader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ThinkPader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蓝爸爸 于 2011-11-21 16:41 发表


这两个是HiFi入门的比较经典的物件,物美价廉,而且两者的搭配也算得当。



好选择!

发表于 2011-11-23 08:0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alfredbird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alfredbird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还是先去多听听各个档次的箱子,我觉得首先需要确认你自己的耳朵能够消费哪个级别的东西。

2012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1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1-11-23 10:0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交易人生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交易人生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alfredbird 于 2011-11-23 09:00 发表
还是先去多听听各个档次的箱子,我觉得首先需要确认你自己的耳朵能够消费哪个级别的东西。

这个很有道理,每个人的感觉不同,即使同样价钱不同牌子的东西,每个人的感觉不同,别人觉得好的,你并不觉得好。

对声音的感觉是很个性化的东西;另外一个还有居住环境,房子大小,房间布置都对音箱有要求。如果是硬地面,门窗多,比较开放的空间,你放一对比较亮的音箱,可能不见得效果好;而只有一扇窗有有地毯的卧室,可能会是另一种音箱,反正是不同房间布局感觉不同。

反正悉尼还是有几个试音室的,lane cove有一家,不同牌子的功放、音箱排在一起,可以自己选。拿着自己常听得cd去听一下,能找到自己喜欢的。

谁要是拿mp3去会被人打出去。
0  to 1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1-11-23 20:3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蓝爸爸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蓝爸爸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Lane Cove 那里是 Len Wallis Audio,从低端的B&W 6系列到旗舰800D都有,Focal的全系列乌托邦很威风。我都不好意思进那些天价器材视听室,只在一个摆低端喇叭的房子里混了一阵子。
两年前去蹭听的时候,听他们saleman说刚卖了对鹦鹉螺出去!不知道是被哪个煤老板搬走的,光一对喇叭就要12万澳元!

[ 本帖最后由 蓝爸爸 于 2011-11-23 21:33 编辑 ]

发表于 2011-11-23 20:4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蓝爸爸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蓝爸爸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karaoke_oz 于 2011-11-23 03:09 发表

叫个av功放或者组合音响都有这个.


LZ可能说的是90年代很流行的那种声音从左喇叭移动到右边,又从右边移动到左边那种“环绕”效果,那时候这个好像很时髦。那效果只是碟或者磁带制作的时候耍的小花样,这些东西在HiFi老烧那里会被骂死的,HiFi追求的是还原音乐演奏现场效果,哪家的钢琴演奏能在弹的过程中把钢琴挪来挪去的,还那么快

发表于 2011-11-23 21:0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tryso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tryso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蓝爸爸 于 2011-11-23 21:42 发表


LZ可能说的是90年代很流行的那种声音从左喇叭移动到右边,又从右边移动到左边那种“环绕”效果,那时候这个好像很时髦。那效果只是碟或者磁带制作的时候耍的小花样,这些东西在HiFi老烧那里会被骂死的,HiFi追求的是还原音乐演奏现场效果,哪家的钢琴演奏能在弹的过程中把钢琴挪来挪去的,还那么快

我原来这么土,我追求的,就是这种挪来挪去的效果。。。。
头像被屏蔽

禁止访问

发表于 2011-11-24 10:0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ah123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ah123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鹦鹉螺这么贵?靠

2012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1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1-11-24 10:48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蓝爸爸 127# 帖子

此文章由 交易人生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交易人生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lane cove那里的音箱从几百刀起,什么档次都有,好处是随便去听。何况音箱是耐用消费品,用几十年也行,没有过时之说,不向其他电器,比如电视,5年基本过时了。
0  to 1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2012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1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1-11-24 10:52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tryso 129# 帖子

此文章由 交易人生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交易人生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看电影,还是需要环绕的,或者听音乐会现场,也需要环绕,不过后面的喇叭基本是掌声,所以是 5.1或者7.1。

如果音乐,基本上是2或者2.1,主音音箱低音不足的话,用sub补。那些花大钱的,基本就是一对主音箱听音乐。
0  to 1

发表于 2011-11-24 11:3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tryso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tryso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交易人生 于 2011-11-24 11:52 发表
看电影,还是需要环绕的,或者听音乐会现场,也需要环绕,不过后面的喇叭基本是掌声,所以是 5.1或者7.1。

如果音乐,基本上是2或者2.1,主音音箱低音不足的话,用sub补。那些花大钱的,基本就是一对主音箱听音乐。

我还以为,非得5个音箱全方位才高级呢。这个周末去听。

再问个小白问题,我家只有一个iPod,这些音箱都是可以直接接的吧?还要买个供放吗?

发表于 2011-11-24 12:2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go2home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go2home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楼主别听这些器材党蛊惑,这个和相机一样没止境的。

不用考虑Bose C3了,低音太重,缺中音,弄个C2听音乐还好些。其实我比较喜欢Soundsticks的造型,一直想弄套玩玩。

发表于 2011-11-24 12:5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general_ta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general_ta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go2home 于 2011-11-24 13:24 发表
楼主别听这些器材党蛊惑,这个和相机一样没止境的。

不用考虑Bose C3了,低音太重,缺中音,弄个C2听音乐还好些。其实我比较喜欢Soundsticks的造型,一直想弄套玩玩。


同意,ipod随便买个dock听听就可以了。

真要玩,无底洞。当然还要一双好耳朵。

发表于 2011-11-24 13:2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neco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neco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如果lz觉得CD音质不够高的话,可以考虑一下SACD。比如邓丽君的一张SACD,19首歌,做成ISO文件以后2.61GB。单从文件大小来看,就几乎是普通CD的4倍了。

以下内容截自网上:

什么是SACD?
SACD是Super Audio CD的简称,或者你可以称它为Super Audio Compact Disc;于1983年问世的与传统CD不同的音乐载体。简单的说,它旨在提供更好的音质,无论是在更高的保真度,或是在多声道(环绕立体声)的形式上。该技术同时保持CD机的向后兼容性。 有关详细信息,请阅读。

谁发明了SACD?
SACD制式由飞利浦和索尼共同研发。哪家负责哪个部分至今依然是两个厂家之间的商业秘密,但有趣的是,最后索尼持有了SACD的商标所有权,而飞利浦仅获得了SACD商标的使用许可权。


什么是Scarlet Book?
Scarlet Book是SACD格式的正式规范的名称。


为什么SACD格式会被叫做Scarlet Book?
传统意义上,光盘的技术信息指标书的名字,一般会以一种颜色来命名,但很多颜色已经被使用,比如说: Red Book (音频CD),Yellow Book (CD-ROM), Orange Book (可刻录CD),Green Book (CD-interactive),White Book (VCD),Blue Book (Enhanced CD),以及Rainbow Book (MiniDisc)。
但Scarlet却不仅仅只有Red Book,它的标准内包括了一层Red Book。但据我们所知索尼和飞利浦也称Scarlet Book为Crimson Book或是 Burgundy Book。


什么是Hybrid SACD?
(混合SACD)Copy codeHybrid SACD(混合SACD)是一种可以在普通CD播放器上播放的SACD光盘。原则上,在这种情况下的音质会不会比普通CD好。(虽然CD兼容层(Hybrid Layer)通常是从更高采集率的母带中制作的,但技术层面上,CD兼容层依然是16位/44.1KHz采集率的音质)混合光盘的明显的好处是,你不需要完全升级播放机。而且你也可以在你拥有SACD播放器前,提前开始收藏SACD。

Hybrid SACD的工作方式和纯SACD不太一样。混合SACD的CD层和SACD高密度层都是从同一侧进行读取。但低密度的CD层有不同的标记,可供传统CD机或是光驱放入支持的制式进行读取。而高密度层是部分反射,部分透明。在读取低密度CD层时候采用的波长(780纳米)读取时,SACD层对CD机来说是透明的,CD机只能读取道普通的低密度层;而在DVD/SACD播放器中,读取时所用的波长为650纳米,这时候高密度层才会反射。(这也就是为什么EAC,XLD这类CD抓取软件只能抓取CD层而无法抓取SACD层;因为CD机通过读取Label信息后,归入为普通CD交给系统)

SACD中的音频技术称为DSD (Direct Stream Digital),是一种纯数码格式,为了抗衡模拟音频在数码化过程中丢失丢失信息而造成锯齿的有效技术。

由于SACD中的DSD被加入了物理水印(PSP, Pit Signal Processing),导致抓取几乎成为了不可能。不过索尼百密一疏,PS3被破解后,PS3内的解密芯片被利用,成功做出了完美的SACD Rip。




什么是DSD?
Direct Stream Digital(DSD)是一项属于Sony和飞利浦的专利,利用脉冲密度调变(pulse-density modulation)编码将音频讯号储存在数位媒体上的科技,这项技术的应用对象是SACD。
讯号本身以Delta-Sigma调变后的数位音讯储存,连续单一个位元的序列以64倍于CD取样率(44.1 kHz)的频率来取样,即2.8224 MHz。藉由64倍过取样(oversample)来达成noise shaping,把以往由于量化不精确的声音讯号而造成的噪音和失真,减少至一个位元以内的误差。可议的是,1-bit Sigma-Delta运算是否真的可能解决失真问题[1]。由于1-bit Sigma-Delta转换的运作方式,以DSD编码的声音在低频上有着比标准CD更好的解析度,然而在较高的频域比CD差,因而它的保真性也较低。




什么是PSP?
此PSP非彼PSP。这里的PSP是Pit Signal Processing而非PlayStation Portable。

PSP是SACD的物理水印技术,是SACD中最为突出的反盗版手段。PSP的模块化水印信息是随光盘的数据槽一起存储并一起读取的。当读取的时候,需要有解密芯片来验证读取出的信息是否正确,否则将无法读取。(所以普通的未加载揭秘芯片的光驱无法读取SACD内容,这也就是为什么即使修改DVD-ROM的韧体来达到绕过CD层,却也无法正确读取SACD内容的道理。)




PCM对比DSD
PCM是一种使用数字来代表模拟信号的一种抽象手段和技术。也是在80年代最为成熟的音频技术。该技术将信号的强度依照同样的间距分成数段,然后用独特的数字记号(通常是二进制)来量化,藉此来还原模拟信号的Sine函数。而DSD,在先前已经讨论过。

在DSD或者PCM编码方式之间的孰优孰劣之间有着许多争议。University of Waterloo的教授Stanley Lipschitz和John Vanderkooy主张单位元的转换器(如DSD所使用的)有高度失真的缘故,并不适合高阶的音讯应用。即使只有8-bit和四倍过取样的PCM和noise shaping,加上适当的dithering,仅有DSD一半资料量,在底噪和频率响应上也比DSD来得好。但是在2002年,飞利浦发布了一篇论文反驳这样的说法。James Angus教授在Audio Engineering Society发表会上具细节地反驳Lipschitz和Vanderkooy的论文。Lipschitz等人对此也做了回应。


*虽然PCM和DSD没有真正的输赢,但我记得看过一篇论文;在24bit/192KHz的PCM下,和DSD对比,能够被人类所听到的差别几乎没有,所以可以理解为两种信号均是优秀的。在24/192的情况下,PCM堪比DSD。但24/192距离我们所熟悉的CD,16/44.1相差甚远。

**以上观念仅代表个人


PCM对比DSD





什么是DSDIFF?和DSD有什么关系?和DSF又有什么区别?
DSDIFF和DSF均为DSD格式文件,两者之间可以互换,互等。

*据作者所知飞利浦常用DSDIFF而索尼的却为DSF。

**以上观念未经验证。




DST是什么?
DST是DSD的一种无损压缩形式。是Direct Stream Transfer的所写。

就像PCM的FLAC,APE和WAV的区别一样,DST能将DSD源文件压缩后存储,并在解压后,保持所有DSD源文件的完整性。




DSD-CD又是什么?和SACD有关系么?
DSD-CD的最终唱片为普通CD,只是由DSD技术录音后制作成的CD产物,理论上和CD的音质无差别。




什么是DSD128?
DSD128是一种新技术,拥有比传统DSD多出一倍的采样率,也就是1位,5.6448MHz。DSD128一般只有在高端录音室才会被使用到,作为录音,编辑;当传统DSD和DSD128放在一起讨论时,传统DSD也可以被成为DSD64




说了那么多,那请问我们能听出CD和SACD的区别么?
可以。即使你是木耳,你也能轻松听出区别。就CD的PCM信号而言,从16位上升到24位,人的耳朵就已经能分辨地很清楚了,更别说更加优秀的DSD技术了。

如果家里有混合SACD,以及SACD兼容设备,不妨自己尝试一下吧!



一直听到有人抱怨,说某某SACD是PCM录制的,这是怎么一回事?
这种往往出现在较老的录音或是PCM录音环境。

很多出版商现在依然使用PCM录音,在母带制作完毕后,利用硬件或是软件将高采PCM转成DSD以发布,这样既不需要引入新的设备,也不需要太多DSD处理经验,对唱片公司来说是一大快事。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2 收起 理由
tryso + 2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2012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1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1-11-24 13:3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交易人生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交易人生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tryso 于 2011-11-24 12:33 发表

我还以为,非得5个音箱全方位才高级呢。这个周末去听。

再问个小白问题,我家只有一个iPod,这些音箱都是可以直接接的吧?还要买个供放吗?

你可以带几张自己常听得cd去试验一下,反正也不用费用,也没人催你,有一个大房间摆满了各种音箱,从bookshelf 到落地的都有,价格都是可谈的,如果实在满意,你也可以online 订购。

你的 ipod不能直接驱动这些音箱,稍微大点的音箱需要很高能量,所以需要receiver或者amp。
0  to 1

发表于 2011-11-24 13:3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karaoke_oz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karaoke_oz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go2home 于 2011-11-24 13:24 发表
楼主别听这些器材党蛊惑,这个和相机一样没止境的。

不用考虑Bose C3了,低音太重,缺中音,弄个C2听音乐还好些。其实我比较喜欢Soundsticks的造型,一直想弄套玩玩。

对, 不要听他们瞎忽悠,器材的价格和价值是不成比例的.
如果你承认你是一般人,有一对普通的耳朵,这样买个几百块的有源2.0音箱就可以了.
hifi这个东西,成本几十块几百块,被一堆人一忽悠就成千上万了。而且声音这个东西主官性很强,你认为好就是好。
你既然喜欢加味精的声音就不要去碰hifi,这里的猫腻太多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2 收起 理由
tryso + 2 谢谢你,我就是普通耳朵。。。

查看全部评分

如果我不在线, 就是吃药去了...

发表于 2011-11-24 13:4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karaoke_oz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karaoke_oz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neco 于 2011-11-24 14:24 发表
如果lz觉得CD音质不够高的话,可以考虑一下SACD。比如邓丽君的一张SACD,19首歌,做成ISO文件以后2.61GB。单从文件大小来看,就几乎是普通CD的4倍了。

以下内容截自网上:

什么是SACD?
SACD是Super Audio CD的简称,或者你可以 ...

别听人瞎忽悠,文件尺寸是4倍就代表音质好过cd?
邓丽君是什么年代的了,当时录音棚母带还在不在,即使在模拟介质的东西能没有损耗?
那个什么sacd纯粹是厂家出来忽悠钱的,厂家还那么好,从母带从新给你转到新的格式?
他们能做的顶多是把cd重新编码成新格式,在用个新概念包装下忽悠人,看是尺寸大了,可是音质呢?雇几个专家点评下忽悠所谓的发烧友...
我敢说如果盲听,99.999999%的人听不出sacd和cd的区别。
如果我不在线, 就是吃药去了...

发表于 2011-11-24 13:4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neco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neco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karaoke_oz 于 2011-11-24 14:46 发表

别听人瞎忽悠,文件尺寸是4倍就代表音质好过cd?
邓丽君是什么年代的了,当时录音棚母带还在不在,即使在模拟介质的东西能没有损耗?
那个什么sacd纯粹是厂家出来忽悠钱的,厂家还那么好,从母带从新给你转到新的格式?
他们能做的顶多是把 ...


我只是拿邓丽君的举个例子而已。至于真正的SACD是不是比CD音质好,这个随便搜搜就一大堆答案了。当然,SACD必须用SACD的播放机来播放。用CD机播的话,和CD没什么太大区别。

发表于 2011-11-24 13:5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neco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neco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当然,我也相信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即便用SACD的播放机播放,也还是听不出SACD和CD的区别。但是对于hifi迷来说,就不一样了。

我其实只是看了lz的标题就进来了。lz似乎是想要找比CD更高质的媒介,那我就不得不提一下SACD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1-11-24 13:5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tryso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tryso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karaoke_oz 于 2011-11-24 14:37 发表

对, 不要听他们瞎忽悠,器材的价格和价值是不成比例的.
如果你承认你是一般人,有一对普通的耳朵,这样买个几百块的有源2.0音箱就可以了.
hifi这个东西,成本几十块几百块,被一堆人一忽悠就成千上万了。而且声音这个东西主官性很强,你认为好就是好。
你既然喜欢加味精的声音就不要去碰hifi,这里的猫腻太多了。

你说的有源2.0音箱是不是就是这个:http://worldwide.bose.com/axa/en_au/web/201/page.html

那跟这个有什么区别?http://worldwide.bose.com/axa/en_au/web/companion_20/page.html

发表于 2011-11-24 14:0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karaoke_oz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karaoke_oz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tryso 于 2011-11-24 14:53 发表

你说的有源2.0音箱是不是就是这个:http://worldwide.bose.com/axa/en_au/web/201/page.html

那跟这个有什么区别?http://worldwide.bose.com/axa/en_au/web/companion_20/page.html

第一个是传统的书架无源箱,av和hifi可以兼顾些,毕竟适合你,但是需要一个功放来推。
第二个是有源音箱,看起来只有高音和中音单元,低音可能达不到你的要求。

如果是我,我会用1 + 一个av功放,效果好过2数倍。
如果我不在线, 就是吃药去了...

发表于 2011-11-24 14:1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karaoke_oz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karaoke_oz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如果你不介意多花100多快,我建议买一对bose 301 + 一个300-500块的av功放,301比201的低音单元大,同时多一个中音单元,中频听起来很好,低音下的也比较到位。非常适合听流行音乐,而且以后如果你家想弄卡拉ok系统,301也可以胜任。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2 收起 理由
tryso + 2 听起来太诱人了。。。

查看全部评分

如果我不在线, 就是吃药去了...

发表于 2011-11-24 14:5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tryso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tryso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karaoke_oz 于 2011-11-24 15:17 发表
如果你不介意多花100多快,我建议买一对bose 301 + 一个300-500块的av功放,301比201的低音单元大,同时多一个中音单元,中频听起来很好,低音下的也比较到位。非常适合听流行音乐,而且以后如果你家想弄卡拉ok系统,301也可以胜任。

那是不是用iPod直接接功放,这样放出来?
听起来很诱惑人,但是budge比我原来的差不多贵3倍,我要去音响店实听一下。顺便问一下,bose音响那里可以打折呢

发表于 2011-11-24 15:0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karaoke_oz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karaoke_oz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tryso 于 2011-11-24 15:55 发表

那是不是用iPod直接接功放,这样放出来?
听起来很诱惑人,但是budge比我原来的差不多贵3倍,我要去音响店实听一下。顺便问一下,bose音响那里可以打折呢

对,最好弄个带ipod dock的功放,这样音频信号会走line out,不经过ipod的耳机放大,会比较纯净。
bose的音响去专卖店或myer,dj都可以讲价。

如果预算比较紧,就弄套300 - 400百块的2.0组合音响也可以满足你的需求,像前面的yamaha。 总之x.1是不适合听音乐的。
如果我不在线, 就是吃药去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1-11-24 15:2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ohomel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ohomel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karaoke_oz 于 2011-11-21 15:37 发表
回tryso
bose201比较便宜,功率比301低,好推,声音也处于中上,最重要的是有中频,这个是听歌必备。
歌手录制cd的时候就是两声道了,那些x.1非得活活给弄出个.1,这个是最不能容忍的,看片子还可以,但是听歌怎么听怎么别扭。

如果你的预算有1000左右,建议你随便上2个有源监听,这个是听歌利器


cannot agree more, 真的听音乐,不想走纯hifi路线,这个属于性价比最高的。百灵鸟B2030A一对估计600差不多了,Richmond有卖。

发表于 2011-11-24 15:3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general_ta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general_ta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sohomel 于 2011-11-24 16:29 发表


cannot agree more, 真的听音乐,不想走纯hifi路线,这个属于性价比最高的。百灵鸟B2030A一对估计600差不多了,Richmond有卖。

你说的是百灵达吧?
我以前买的2031也没这么贵啊。

发表于 2011-11-24 15:4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Yonny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Yonny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看这么多楼下来

楼主其实对音乐啥都不懂,对音乐质量要求也不高的,一个环绕声的需求就知道她到底喜欢什么质量的音乐了。

一个IPOD CLASSIC外加一个几百块的耳机就可以完全满足她的需求了。当然IPOD里面装的音乐不能是网上下来的MP3,至少得是苹果那里买的256K AAC。或者无损。
江南有佳丽 出于帝王州 繁花未曾见 王谢纸上闻
茕茕影孑立 烟雨两凄迷 凭栏望楼台 四百寺安在
------陈叁

发表于 2011-11-24 20:4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tryso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tryso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Yonny 于 2011-11-24 16:43 发表
看这么多楼下来

楼主其实对音乐啥都不懂,对音乐质量要求也不高的,一个环绕声的需求就知道她到底喜欢什么质量的音乐了

一个IPOD CLASSIC外加一个几百块的耳机就可以完全满足她的需求了。当然IPOD里面装的音乐不能是网上下来的MP3,至少得是苹果那里买的256K AAC。或者无损。

同学,你太了解我了,但是,能不能说得含蓄一点啊。。。。。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