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精华好帖回顾

· 把旧桌子改成复古风的vanity (2021-1-15) jz1215 · 想念不如实践-煎饼 (2006-11-19) datou2z
· 我要做最好的肉包子给你吃! (2008-11-8) 西式唐人 · 爱吃凉粉的进来~~~ (2005-8-23) liz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楼主:mohan29

[原创作品] ASDFASDF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10 13:3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mohan29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mohan29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Faith, or fear. It is your choice.

-----Ken Duncan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2-1-10 13:3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mohan29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mohan29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如果没有柏拉图的理念------普遍原理、一般规律、理想模型,那么世界对于人,就是象刚张开眼睛的婴儿看到的一样,不过是一堆混乱的物质和无意义的感觉。

因为只有事物只有在经过分类归纳、找出存在的规律与其行动的目标和目的之后,才有意义。

发表于 2012-1-10 13:3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mohan29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mohan29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抛开其他所有俗务,国家卫士才能全身心专注于保护国家的自由。

发表于 2012-1-10 13:3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mohan29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mohan29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柏拉图的理想国与其说是贵族制,不如说是精英民主制。那里没有阶级,没有世袭地位和权利,出身贫寒可以靠才华而出众,无论是统治者的儿女还是鞋匠的儿女,都站在平等的起跑线上,享有同等的机会和教育。

如果统治者的儿子是个呆瓜,第一次就会被淘汰,如果鞋匠的儿子是个能人,没有什么会阻挡他成为国家卫士。

-----柏拉图的理想,就是每一个国家的理想,美国只是稍微靠近它一点而已。

发表于 2012-1-10 13:3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mohan29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mohan29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柏拉图的理想国,与马克思笔下的共产主义社会,几乎是共通的:

按需分配,消灭家庭,共产共妻/选择性交配,社会教育。。。。

唯一不同的是,柏拉图的理想国,建立的严格的教育和训练之上;而马克思笔下的共产主义,是发自于自然。到底N年之后的自然究竟如何,谁也无法判断。所以现在的一切,例如私有财产制,等价交换,发自自然,象热力学定律一样,从无序到有序。

发表于 2012-1-10 13:3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mohan29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mohan29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柏拉图对正义的解释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位置,做自己的事情。

这种解释显然只在奴隶制度社会才有效。因为那些倒垃圾、洗衣、做饭、扫厕所这些事情全部由没有人权的奴隶做了,公民爱干什么干什么。

在现代社会,以前由奴隶做的事情,要么强迫、要么出钱收买,由人来做,这其实也就是一个另一种形式的奴役,金钱和劳动永远不能形成等价交换,因为没有一个人愿意天天扫厕所。

所以,除了到共产主义社会,所有卑贱的劳动由机器取代人来完成。正义才有可能。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2-1-10 13:3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mohan29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mohan29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每一个人都是一个宇宙,或者说是欲望、感情、想法的混沌世界。

发表于 2012-1-10 13:3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mohan29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mohan29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当他的一个面临婚姻深渊的学生,邀请柏拉图去参加婚礼,这位80岁的耄耆,带着岁月的沧桑,欣然加入欢快的人群。

当时光大笑而过,老哲学家引退至偏僻一遇,寻坐休息片刻。清晨,当欢宴派对结束,疲倦的狂欢者发现,柏拉图已经安静祥和地,经由小憩,进入了无尽的梦乡。

第二天,所有的雅典人,都来为他送葬。

师徒两代人,死法两样,却同样永存于世界。

发表于 2012-1-10 13:4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niure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niure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大哥,能写到一层楼里吗

发表于 2012-1-10 14:12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niuren 69# 帖子

此文章由 mohan29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mohan29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不能,此楼非一天砌成。且尚未完工。

发表于 2012-1-10 22:0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mlstri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mlstri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LZ一定要一句一贴吗?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2-1-10 22:1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烟波蓝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烟波蓝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这样很好啊,眼睛看着不累,我在追着看,呵呵。

发表于 2012-1-10 22:23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烟波蓝 72# 帖子

此文章由 mohan29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mohan29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欢迎您来指点。

这是上班空闲之余的读书笔记,一段一段贴。

因为是重读英文版,所以有些笔记是翻译过来的。

[ 本帖最后由 mohan29 于 2012-1-10 23:25 编辑 ]

发表于 2012-1-10 22:4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烟波蓝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烟波蓝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您是老师,我是慕名来学习的,谢谢您翻译,我看不懂英文。

发表于 2012-1-11 09:5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小越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小越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学习。

退役斑竹 2011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2-1-11 11:5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老猫晒太阳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老猫晒太阳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楼主这种读书方式让我想起了小学的时候,贴墙上的警句,给我们多一点的背景联系,我们才好学习啊。 (monkey11)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2-1-11 14:1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mohan29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mohan29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一切都是自然的奴隶。
这个概念之下,无新鲜事。真的,我们的确可以怀疑一切闪亮光鲜登场的教条。真理的外衣时常变换,但是在新的俗套下,它还是一贯的。在道德中,我们不必指望让人瞠目结舌的创新:尽管那些智者和尼采门徒的有趣的冒险,所有的道德概念都围着整体的善而发展。道德始于联系、互存、组织;社会生活要求将个体主权的一部分,为了整体的秩序而让渡出来;最终行为规范成为这个团体的福祉。自然的要求如此,是自然的最终断定;一个团体在与另一个团级的竞争和冲突中存活下来,靠得是它的集体的共性和力量,也靠的是它的每一个个体为了一个共同目标而协作的能力。有什么比一个团体中所有人都做其最擅长的事情更好的协作呢?这是任何一个社会都必须追求的。

道德,耶稣说,是对弱者的善;尼采说,是强者的勇敢;柏拉图说,是整体的有效和谐。也许这三种教条必须结合起来,我们就可以发现一个完美的伦理,但是哪一个才是最基本的呢?


我们中国,作为个团体,目前成为了全世界的半成品和原材料的加工厂,的确是因为我们团体合作能力,在全球化的竞争和冲突中,找到的这个合适的位置。目前国内那些不合理的制度,造成的内耗和浪费,是所有人有目共睹的。多少寄生虫不事生产,专门吸血;多少人的青春年华,浪费在无意义的钻营上。哪里谈得上一个共同的目标和协作?更谈不上人尽其才,物尽其用了。整体上的善,更是遥不可及。

发表于 2012-1-11 14:3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mohan29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mohan29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柏拉图的理想国,在中世纪欧洲得到了充分的体现。那时的欧洲人民被基本上不靠强力地统治着;而且他们轻易地接受了这种统治,1000多年里,他们为统治者提供充足的物质支持,而且毫不要求参与政府。而且这种沉默也不仅仅体现在普罗大众中;商人、士兵、封建地主、市民力量,均屈膝于罗马教廷。这是一种毫无卑鄙政治精明的贵族制;是这个世界上已知的最为强大和壮观的组织。

发表于 2012-1-11 14:5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小越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小越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LZ这帖让我想起,足迹可以鼓励网友开读书笔记贴。差不多就是这种方式。

发表于 2012-1-11 15:5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mohan29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mohan29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从亚里斯多德时代到现在,对《理想国》的批判和怀疑络绎不绝。

“这些类似的东西,”Stagyrite不无嘲弄地说,“被发明了很多次了。”设计一个所有男人都是兄弟的社会,是很美妙的;但是把这个东西延伸到我们所有当代雄性上,便会使其失去所有的意义和温暖。对于公共财产也是如此:它必定会稀释责任;当所有的东西属于所有人,那么就没有人会照顾任何东西。最后,这个保守主义者争论到:共产主义会把人民置于不可忍受的不断的接触;于是便没有个人生活和隐私的空间;这样的忍耐和合作的品质恐怕只有少数圣人才拥有。"我们不应当假定一个高于普罗大众的的德行标准,更不应该假设一个格外被自然环境厚爱的教育系统;反而,我们应该尊重一个大多数人能否分享的生活方式,和一个普通国家就可以获得的政府形式。"

发表于 2012-1-12 13:2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mohan29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mohan29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哲学家需要真理,比光棍需要妻子的心情还迫切。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2-1-12 13:4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mohan29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mohan29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柏拉图低估了一夫一妻制的传统积累下来的力量,以及这种传统所带的道德标准;他低估了男性的占有欲嫉妒心,以为一个男人居然会满足于与别人分享一部分妻子;他把母性本能最小化,假定母亲们会同意把孩子在一个没有爱心的匿名家庭里长大。最重要的是,他忘记了废除家庭,他便消灭了道德的温床和合作交流的主要源泉,而这个,是他的理想国家的心理学基础;因此,他雄辩地锯掉了自己所坐在的树枝。

[ 本帖最后由 mohan29 于 2012-1-12 15:18 编辑 ]

发表于 2012-1-12 14:1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mohan29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mohan29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但是,这种批判实际上只摧毁了一个稻草人。
柏拉图明确表示,普罗大众是不在共产主义计划内的。他知道,只有很少一部分人才能杜绝物质,作为一个统治阶层,这是一个前提条件。只有国家卫士才会把其他的国家卫士成为兄弟姊妹;只有国家卫士才会不需要黄金和商品。占绝大多数的普罗大众仍然可以获得他们尊重的东西----私产、金钱、奢侈品、竞争和他们需要的各种隐私。只要愿意,他们会享有一夫一妻制的婚姻,以及一切源自于婚姻和家庭的道德观;丈夫拥有妻子,母亲拥有孩子。对于国家卫士而言,他们的需求与其说是一种共产主义品质,不如说是一种荣誉和对它的爱;骄傲而不是善良才是他们的动力。
至于母性本能,在生育前,甚至在孩子成长前,并不强烈;普通的母亲接受新生儿这个事实而不是喜悦;对它的爱是慢慢发展的,而不是一个突然的奇迹,这种爱随着孩子的成长而成长,而且是以母亲的艰难照料的形式出现的;直到它成为母性艺术的具体实现的时候,它才不可避免地打动人心。

发表于 2012-1-12 14:2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mohan29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mohan29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因为没有足够的智慧去兼收并蓄,所以最简单的办法就是铲除异己。

发表于 2012-1-12 14:5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mohan29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mohan29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另一个对柏拉图的致命批判,来自于经济学领域而不是心理学领域。由于国家卫士阶级只有政治力量而没有经济力量。那么控制经济的阶级,如果他们对统治者不满,则会切断他们的物质供应,犹如当今的国会搁置财政预算一样。没有经济力量的统治阶级如何统治?马克思和哈灵顿以及其他许多人,不是揭示过,所谓的政治力量,其实就是经济力量的体现吗?一旦经济力量转入到另一个群体,政治力量便岌岌可危,正如十八世纪的中产阶级那样?

这的确是最为致命的反对。唯一的应答也许是罗马天主教廷,那使得所有的世俗国王屈膝于卡罗撒的中世纪统治,基于循循善诱的教条而不是经济手段的统治。但是那时的农业欧洲,屈服于长期的教廷统治,原因在于农业人口对基本生产因素的无助依赖和超自然的迷信倾向。无法控制自然,而导致恐惧和崇拜;当工商业发展起来了,新的意识和人形成了,他们更为现实和世俗,于是一旦教廷的力量与这种新经济元素冲突,它的力量便慢慢开始消减。政治的力量不断与经济力量的平衡想适应。

柏拉图的卫士阶级对经济阶级的依赖,必定导致他们变成那个阶级的政治玩偶。即便是军事力量亦不能抑制这个不可避免的结局。

柏拉图只剩下一点可取之处:尽管政治制度决定于经济占主导地位的阶层,政策还是最好要被那些专门从事这个工作的人来管理,而不是被那些从商业或者手工业里打拼进入政治领域、没有任何政治家素养和训练的人来安排。

发表于 2012-1-12 15:2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mohan29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mohan29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柏拉图缺乏的,归结结底,是赫拉克利特那种流动和变化感。他太急于把这个移动的世界变成一个固定静止的场景了。象很多胆小的哲学家一样,他只热爱秩序;他被雅典的混乱的民主吓坏了,走进了一个忽视个体价值的极端世界;他象一个昆虫学家分类苍蝇一样,把人分成阶级;且不惜使用祭司的骗术来达到目标。他的国家是一个静态的东西,容易成为一个老顽固的社会,被一群固执的、敌视发明创造、嫉妒变化的老人统治。这是没有艺术的技术,把秩序看得太宝贵,以至于忽视了作为艺术的灵魂的自由;它崇拜名义的美,却驱逐可以指出或者创造美的艺术家。它是斯巴达或者普鲁士,而不是理想国。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2-1-12 15:40 |显示全部楼层

梁园虽好,非吾故土;居止安逸,终是他乡

此文章由 mohan29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mohan29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归去来兮,
田园将芜胡不归!
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
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舟摇摇以轻扬,风飘飘而吹衣。
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乃瞻衡宇,载欣载奔。
僮仆欢迎,稚子候门。
三径就荒,松菊犹存。
携幼入室,有酒盈樽。
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
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
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
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
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景翳翳以将人,抚孤松而盘桓。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
世与我而相遗,复驾言兮焉求?
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
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
或命巾车,或棹孤舟。
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遑遑欲何之?
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
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
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
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发表于 2012-1-12 15:5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mohan29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mohan29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The wise don't need to ask, the fool asks in vain.

发表于 2012-1-12 20:58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mohan29 88# 帖子

此文章由 mlstri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mlstri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一句一贴还是太短了。聊哲学嘛,还是多展开些才有意思呀。

发表于 2012-1-13 00:5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春来草自青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春来草自青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mohan29 于 2012-1-12 14:28 发表
哲学家需要真理,比光棍需要妻子的心情还迫切。



要是并不存在“真理”呢?还要不要活下去?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