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精华好帖回顾

· 澳洲Super(Superannuation)的基本知识 (2006-1-6) bctransit · 四张。。 (2010-11-28) samxsam
· 悉尼宝宝大聚会暨摄影活动 –欢声笑语(老song 的 宝宝照片有更新,大家快来看啊) (2008-10-12) 老陶 · 终于结束两个多月的再就业找工计划,PROJECT ENGINEER(BUILDING ESD) (2007-8-26) Devil_Star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楼主:冬瓜猪

谈移友对两洲三地(美澳加)移民的误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5-12 20:4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冬瓜猪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冬瓜猪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tanshen兄(?)也过来了,呵呵。多说说加拿大吧,我不是太熟。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08-5-12 21:3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tanshe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tanshe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加拿大移民太多,中国大陆自1998年开始每年都是3万多人,中国大陆移民澳洲最多一年(2007年)也才12009人,而且加拿大不认可大陆的学历和教育背景,尤其是非IT的,例如工程,会计,基本是大多没找到专业工作,所以那边情况不好,并非在加拿大人不行,如果移民澳洲的,IT除外,去加拿大,我相信大部分人根本也是找不到什么好工作,不信,可以亲自去试试!

我朋友在国内10多年土木工程经验,新加坡2年多土木工程经验,到了加拿大就只能打工,而国内的有的移民就工作2年,过来马上找到土木工程专业工作。

[ 本帖最后由 tanshen 于 2008-5-12 22:50 编辑 ]

发表于 2008-5-12 21:3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bulaoh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bulaoh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120009?哪里来的数字?

发表于 2008-5-12 21:3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tanshe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tanshe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目前在澳洲的大陆移民就20万,还只是移民加拿大的零头,1980-1998年N年移民加拿大的中国大陆移民基本是每年1万多,那时移民澳洲的就只有4千,6千,7千不等。

[ 本帖最后由 tanshen 于 2008-5-12 22:50 编辑 ]

发表于 2008-5-12 21:3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tanshe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tanshe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bulaohu 于 2008-5-12 21:38 发表
120009?哪里来的数字?


www.immi.gov.au

STATISTICS

发表于 2008-5-12 21:4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bulaoh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bulaoh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tanshen 于 2008-5-12 21:36 发表
加拿大移民太多,中国大陆自1998年开始每年都是3万多人,中国大陆移民澳洲最多一年(2007年)也才120009人,而且加拿大不认可大陆的学历和教育背景,尤其是非IT的,例如工程,会计,基本是大多没找到专业工作,所以那 ...


应该是两万三

http://www.abs.gov.au/AUSSTATS/a ... 118E71?OpenDocument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08-5-12 21:4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tanshe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tanshe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在澳洲的中国人拿了个澳洲的注册会计,好象宝一样,基本工作就没问题了,澳洲的注册会计没有美国的难考把!但在加拿大如果拿了加拿大或美国的注册会计,依然不容易找到工作,N个例子我已经看到了。

这样说把,如果是IT,美国,加拿大,澳洲,日本,新加坡就业都相对容易,如果是工程,那么在北美,如果没有发达国家的工程师资格,那么基本没戏,就是不好找到工作(能找到工作有,但绝对不多);如果是会计,那么早到加拿大,可以在银行找到工作,因为银行要招外国客户,新来的很难就业。

还是澳洲好找工作,因为中国的或新加坡的学历,经验都有一定认可度。如果在北美,那就不行。

发表于 2008-5-12 21:4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tanshe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tanshe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http://www.immi.gov.au/media/sta ... ettlers/setdatb.htm

DIAC HomeClient Service CharterCompliments-ComplaintsContact Us
Search  Entire Site Visas & Immigration Living in Australia Business Services Managing Australia's Borders Forms & Booklets Media Centre About the Department Contact Us Citizenship for   
Publications, Research & Statistics
Overview Publications Research StatisticsSettler Arrival Data
Settler Arrival Data: Selected Countries of Birth by Migration Stream for the Financial Year 2006-07

Country of Birth Family Migration Skill Migration Special Eligibility Total Migration Humani-
tarian NZ Citizen Other Total
Afghanistan 669 2  671 1 504 11  2 186
Australia (includes External Territories) 18 286 2 306  276 10 592
Bangladesh 368 521  889  16 3 908
Brazil 212 180  392  5 3 400
Burma (Myanmar) 136 44 1 181 1 444 3 1 1 629
Cambodia 644 25  669  48 7 724
Canada 353 286 5 644  36 43 723
China (excludes SARs and Taiwan) 5 317 6 422  11 739 34 204 32 12 009
Colombia 128 96 3 227 1 1 3 232
Congo Democratic Republic of 10 11  21 548   569
Czech Republic 22 27  49  2 1 52
Egypt 272 322  594 131 17 14 756
Eritrea 49 2  51 86 1  138
Ethiopia 315 16  331 236 5 3 575
Fiji 680 627  1 307  172 13 1 492
Former Czechoslovakia 52 46  98  5  103
Former Serbia and Montenegro 282 124  406 47 72 10 535
Former USSR nfd 399 59  458 5 42  505
Former Yugoslav Republic of Macedonia 281 16  297  5 10 312
Germany 378 539 3 920 1 19 23 963
Hong Kong (SAR of China) 236 691  927  57 11 995
India 3 041 10 161  13 202 7 272 15 13 496
Indonesia 1 064 602 1 1 667 1 21 15 1 704
Iran 214 442  656 381 38 2 1 077
Iraq 471 37  508 1 639 66  2 213
Ireland 304 816 1 1 121  9 33 1 163
Japan 430 348  778  8 25 811
Kazakhstan 13 23  36  2 1 39
Kenya 88 277  365 325 9 2 701
Korea 319 1 675  1 994  91 7 2 092
Lebanon 1 167 89  1 256 8 1 125 1 390
Liberia 6 1  7 532   539
Malaysia 426 2 396  2 822 20 54 3 2 899
Montenegro 3   3    3
Netherlands 137 364  501  27 20 548
New Zealand 2 13  15  23 875 16 23 906
Pakistan 624 726  1 350 59 22 15 1 446
Peru 157 143  300  2 4 306
Philippines 2 674 2 576  5 250  226 85 5 561
Russian Federation 98 214  312 2 21 3 338
Serbia 33 1  34    34
Sierra Leone 10 3  13 506   519
Singapore 213 1 397  1 610  43 5 1 658
Slovakia 17 11  28    28
South Africa 818 2 726 3 3 547 4 425 20 3 996
Sri Lanka 700 1 887 3 2 590 49 80 2 2 721
Sudan 174 3  177 2 333 2 1 2 513
Taiwan 178 373  551  105 15 671
Thailand 1 351 130  1 481 453 20 35 1 989
United Kingdom 3 837 18 115 63 22 015  706 502 23 223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830 453 7 1 290  202 129 1 621
Uzbekistan 19 28  47 2  1 50
Viet Nam 2 883 175 2 3 060  29 46 3 135
Zimbabwe 94 777  871 28 33 3 935
Not stated 6 46  52  1  53
All Other Countries 3 916 3 385 15 7 316 1 861 920 275 10 372
Total 37 138 60 755 109 98 002 12 247 28 307 1 592 140 148

Top
people our business
Departmental Sites Sitemap Privacy Copyright & Disclaimer

http://www.immi.gov.au/media/sta ... -info/oad/index.htm

发表于 2008-5-12 21:4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tanshe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tanshe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China (excludes SARs and Taiwan) 12 009
United Kingdom 23 223

India 13 496


New Zealand 23 906

[ 本帖最后由 tanshen 于 2008-5-12 21:51 编辑 ]

发表于 2008-5-12 21:4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tanshe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tanshe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中国大陆在历史上从来没有移民人数达到移民澳洲的第一,就算今年也不会是第一,你要知道是英国或新西兰轮流坐庄,而且,这两个国家已经移民澳洲100年以上。

[ 本帖最后由 tanshen 于 2008-5-12 21:53 编辑 ]

发表于 2008-5-12 22:1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冬瓜猪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冬瓜猪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回Fuxingtop的帖,兄台又犯了只看表面现象的错误,不然也不用本猪总结这么多误区了。首先,美国总体工作数量比澳加多得多,澳洲人在美国找到第一份工作甚至比在本土还要容易,因为他面对的是全美浩瀚的就业市场,一头扎进去,应该能找到不错的工作(本猪要去美国找工作,也不难。但你如果硬要我在费城找到好工作,好像有点难度 ,就算找到了也不敢贸然买房 – 走题了)。但你知道他脑子里在想什么吗?会不会在想,趁年轻到美国捞一票,然后回澳洲养老?单凭表面现象甚至具体数据,是不能解释哪个国家生活更好这么复杂的问题的。老猪通篇论述,从没下结论说哪个地方更好,只是点出很多人(包括澳洲人)的认识误区。这可不是坐在家里就能悟出来的。你看看人家tanshen, 那种觉悟都是历尽风风雨雨才到这种境界的。如果光看数据,你怎么解释英国人移民海外最多的是澳大利亚、西班牙和法国呢?这是随手拈来的:http://www.ce.cn/xwzx/gjss/gdxw/ ... 0827_12691284.shtml
我没空去考究真假,也没必要。不能再写了,得上网找产前教育片了,呵呵。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08-5-12 22:3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tanshe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tanshe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冬瓜猪,谈谈美国的情况把。

最近2个朋友在美国拿到博士学位,夫妻两都到上海的华东理工大学当老师了,因为美国找不到工作,学化学的。他是国内硕士毕业就直接去美国读博士的。

清华大学要的老师基本都是美国名校博士毕业,美国不好混啊!

发表于 2008-5-12 22:4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cattor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cattor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怎么会不敢贸然买房呢?找个律师一问,该交多少钱就清楚了。我知道有些州的房产税高是因为它们没有个人所得税。

发表于 2008-5-12 22:4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tanshe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tanshe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所以现在留学回国当老师的很多,以前少。主要还是美国不好混,工作不好找,就算找到,也不容易,生活质量未必就好!

发表于 2008-5-12 22:4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bulaoh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bulaoh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tanshen 于 2008-5-12 21:47 发表
China (excludes SARs and Taiwan) 12 009
United Kingdom 23 223

India 13 496


New Zealand 23 906



你在32楼的数字是120009,38楼移民局的数字是12009。这是误解的来源。

发表于 2008-5-12 22:4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tanshe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tanshe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cattor 于 2008-5-12 22:43 发表
怎么会不敢贸然买房呢?找个律师一问,该交多少钱就清楚了。我知道有些州的房产税高是因为它们没有个人所得税。



加拿大如同美国有地产税,这税是政府调节的,基本每年都要增加,每年都要交钱。

而且美国贫富差距大,穷人不少(没有基本福利),枪支好买到(EBAY等),我知道许多地方有黑人,说西班牙语的人(HISPANIC)居住的城市,白人都慢慢搬走,房价便宜,比如DETROIT的的三BEDROOMS的房子就9.7万美元,那你敢去买吗?

美国的社会福利,治安,教育高受费都是美国的弊端!

[ 本帖最后由 tanshen 于 2008-5-12 22:52 编辑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08-5-12 23:2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红苹果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红苹果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看问题的角度不错,说得很好!收藏了!
头像被屏蔽

禁止访问

发表于 2008-5-12 23:2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wmpasl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wmpasl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看看瑞士联合银行UBS的最新调查数据,澳洲近两年经济真的发展的很快啊,以前看过一篇报道说澳洲是所有发达国家中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

税后收入排名
2008最新全球70个著名大城市的税后收入排名
Rank Cities Index
  New York =100
  
  1 Zurich 140.3
  2 Dublin 132.3
  3 Oslo 131.7
  4 Geneva 130.4
  5 Luxembourg 120.0
  6 Copenhagen 114.1
  7 London 110.0
  8 Helsinki 108.7
  9 Frankfurt 102.4
  10 Munich 101.4
  11 New York 100.0
  12 Berlin 98.3
  13 Vienna 97.9
  14 Los Angeles 96.7
  15 Sydney 95.8
  16 Chicago 94.1
  17 Brussels 93.3
  18 Stockholm 92.2
  19 Toronto 91.6
  20 Tokyo 89.3
  21 Montreal 87.7
  22 Auckland 87.5
  23 Amsterdam 87.3
  24 Lyon 83.3
  25 Nicosia 83.3
  26 Paris 81.4
  27 Barcelona 81.4
  28 Madrid 78.6
  29 Miami 74.4
  30 Milan 71.0
  31 Dubai 64.2
  32 Athens 59.3
  33 Rome 59.0
  34 Seoul 50.6
  35 Lisbon 46.1
  36 Singapore 45.0
  37 Taipei 43.4
  38 Manama 38.1
  39 Ljubljana 36.4
  40 Sao Paulo 35.9
  41 Johannesburg 35.4
  42 Hong Kong 35.4
  43 Prague 34.7
  44 Moscow 31.6
  45 Istanbul 31.3
  46 Tallinn 29.3
  47 Bratislava 26.6
  48 Santiago de Chile 26.4
  49 Rio de Janeiro 26.1
  50 Budapest 25.6
  51 Warsaw 24.8
  52 Caracas 22.6
  53 Vilnius 21.0
  54 Riga 21.0
  55 Buenos Aires 19.6
  56 Lima 18.2
  57 Kuala Lumpur 17.8
  58 Bucharest 15.9
  59 Bogota 15.7
  60 Shanghai 15.5
  61 Mexico City 14.0
  62 Sofia 13.4
  63 Kiev 13.1
  64 Nairobi 13.0
  65 Beijing 12.9
  66 Bangkok 12.8
  67 Mumbai 10.8
  68 Manila 9.8
  69 Delhi 9.7
  70 Jakarta 8.3

来源: 
http://www.citymayors.com/economics/richest_cities.html

[ 本帖最后由 wmpasl 于 2008-5-13 00:18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2 收起 理由
o2h2o + 2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8-5-12 23:29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3# 的帖子

此文章由 冬瓜猪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冬瓜猪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想象一下你刚到一个地方,也不知道下一份工作能不能在同一个洲找得到,也不知道现在的工作混不混得长,房子一倒一卖的花费,银行利息,家具,装修,对了,还有你找的那个律师的薪水,加上该地区的实际情况,治安,太多太多东西要考虑了。买房买错了,要毁了好几年的快乐的。我现在讲的是要安顿下来过中产生活,而不是到处打游击,能不看清楚吗?至于有些州的特殊情况,请你查清楚,必定有其它不利条件,如收入低等。总之在美国州与州之间政策总能取得一定的平衡,不会相差太远。要不然人们都涌进好的洲去了。请注意我们要比较的是总体中产阶级的生活,而不是具体某一两项事实数字,这样的比较是比不出什么来的,只会误导人。
头像被屏蔽

禁止访问

发表于 2008-5-12 23:3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wmpasl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wmpasl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物价综合排名
2008全球70个著名大城市的物价排名

  Rank Cities Index
    (New York = 100)
    
    1 London 120.2
    2 Oslo 112.3
    3 Dublin 105.2
    4 Copenhagen 102.6
    5 New York 100.0
    6 Zurich 97.7
    7 Geneva 96.0
    8 Tokyo 94.4
    9 Helsinki 92.8
    10 Paris 92.8
    11 Luxembourg 91.9
    12 Stockholm 90.8
    13 Vienna 88.3
    14 Amsterdam 86.2
    15 Munich 84.9
    16 Frankfurt 82.4
    17 Sydney 82.2
    18 Chicago 81.8
    19 Brussels 81.7
    20 Milan 81.2
    21 Los Angeles 80.8
    22 Madrid 80.7
    23 Rome 80.5
    24 Toronto 80.4
    25 Montreal 80.0
    26 Barcelona 79.9
    27 Nicosia 79.2
    28 Lyon 78.5
    29 Istanbul 76.6
    30 Berlin 76.4
    31 Seoul 76.0
    32 Lisbon 74.6
    33 Miami 73.1
    34 Dubai 72.8
    35 Hong Kong 72.3
    36 Auckland 71.8
    37 Moscow 71.2
    38 Singapore 70.5
    39 Athens 70.0
    40 Caracas 68.6
    41 Rio de Janeiro 66.5
    42 Sao Paulo 64.9
    43 Tel Aviv 64.6
    44 Warsaw 63.5
    45 Tallinn 63.0
    46 Budapest 62.0
    47 Ljubljana 60.2
    48 Santiago de Chile 59.7
    49 Taipei 56.4
    50 Prague 55.9
    51 Riga 54.8
    52 Manama 54.8
    53 Bucharest 53.7
    54 Bratislava 53.5
    55 Sofia 52.8
    56 Mumbai 49.6
    57 Bogota 49.4
    58 Mexico City 49.1
    59 Vilnius 48.3
    60 Kiev 48.0
    61 Bangkok 47.2
    62 Nairobi 46.3
    63 Jakarta 45.9
    64 Johannesburg 45.5
    65 Beijing 43.4
    66 Manila 43.3
    67 Shanghai 43.2
    68 Delhi 41.4
    69 Lima 39.3
    70 Buenos Aires 34.4
    71 Kuala Lumpur 31.0
来源:
http://www.citymayors.com/economics/expensive_cities2.html

此物价统计中包含了房价,车价,国民医疗,小孩教育,食品等等等等各个方面的综合物价.


详细数据请见UBS官方网站:
http://www.ubs.com/1/e/ubs_ch/wealth_mgmt_ch/research.html
点击: Prices and Earnings, 2008 update

[ 本帖最后由 wmpasl 于 2008-5-12 23:46 编辑 ]
头像被屏蔽

禁止访问

发表于 2008-5-12 23:3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wmpasl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wmpasl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以前的数据)2006年统计的数据详细比较


  2006年世界70个具代表性大城市的人均收入比较. 以时薪(美元/小时)为单位计算:
  
   税后(美元/小时) 税前(美元/小时)
  1 Zurich 苏黎世(瑞士北部城市) 19.5美元/小时 26.2美元/小时
  2 Geneva 日内瓦(瑞士城市) 18.2美元/小时 25.2美元/小时
  3 Oslo 奥斯陆(挪威首都) 17.4 美元/小时 26.6美元/小时
  4 Dublin都柏林(爱尔兰首都) 16.5 20.1
  5 New York纽约(美国) 15.7 22.7
  6 Luxembourg卢森堡(位于德、法、比利时之间) 15.4 19.1
  7 Los Angeles 洛杉矶(位于美国加州西南部) 15.3 19.6
  8 Copenhagen 哥本哈根(丹麦首都) 15.1 26.9
  9 London 伦敦(英国首都) 15.1 20.3
  10 Chicago 芝加哥(美国) 14.9 20.1
  ---------------------------------------------------------------------------------------------
  11Helsinki 赫尔辛基(芬兰首都) 14.0 19.3
  12Tokyo 东京(日本首都) 13.7 17.7
  13 Frankfurt法兰克福 (德国) 13.5 19.9
  14 Munich 慕尼黑(德国工业城市) 13.3 19.3
  15 Berlin 柏林(德国首都) 12.9 19.2
  16 Vienna 维也纳(奥地利首都) 12.8 17.9
  17 Toronto 多伦多(加拿大城市) 12.7 16.9
  18 Sydney 悉尼(澳大利亚一城市) 12.5 17.0
  19 Brussels 布鲁塞尔(比利时首都) 12.3 19.7
  20 Montreal 蒙特利尔(加拿大东南部港市) 12.2 16.8
  21 Stockholm斯德哥尔摩(瑞典首都) 12.1 18.3
  22 Miami迈阿密(美国佛罗里达州东南海岸都市) 11.6 15.4
  23 Auckland 奥克兰(新西兰城市) 11.5 14.9
  24 Amsterdam 阿姆斯特丹(荷兰宪法上规定之首都) 11.4 17.5
  25 Lyon 里昂(法国) 11.1 15.7
  26 Nicosia 尼科西亚(塞浦路斯首都) 10.9 12.6
  27 Paris 巴黎(法国首都) 10.8 15.6
  28 Barcelona 巴塞罗那(西班牙东北部港市) 10.5 13.1
  29 Madrid 马德里(西班牙首都) 10.1 12.3
  30 Milan 米兰(意大利) 9.4 12.7
  ---------------------------------------------------------------------------------------------
  31 Dubai 迪拜(阿联酋) 9.1 9.2
  32 Rome 罗马(意大利) 7.8 10.7
  33 Seoul 首尔(韩国首都) 7.6 10.1
  34 Athens 雅典(希腊) 7.6 9.7
  35 Taipei 台北 6.8美元/小时 8.1美元/小时
  36 Lisbon里斯本(葡萄牙首都) 6.1 7.5
  37 Singapore新加坡 6.1 7.3
  38 Johannesburg 约翰内斯堡(南非东北部城市) 5.9 8.3
  39 Manama马纳马(巴林国首都) 5.8 6.0
  40 Hong kong 香港 5.5美元/小时 6.2美元/小时
  ---------------------------------------------------------------------------------------------
  41 Sao Paulo 圣保罗(巴西) 4.6 5.6
  42 Ljubljana 卢布尔雅那(斯洛文尼亚共和国首都) 4.5 7.1
  43 Istanbul 伊斯坦布尔(土耳其港市) 4.1 5.7
  44 Prague 布拉格(捷克首都) 4.1 5.5
  45 Moscow 莫斯科(俄罗斯) 4.0 4.5
  46 Santiago de Chile 圣地亚哥(智利) 3.8 4.8
  47 Tallinn 塔林(爱沙尼亚共和国首都) 3.5 4.7
  48 Rio de Janeiro 里约热内卢(巴西共和国的旧首都) 3.3 4.2
  49 Budapest 布达佩斯(匈牙利首都) 3.2 4.5
  50 Kuala lumpur 吉隆坡(马来西亚) 3.0 3.6
  ---------------------------------------------------------------------------------------------
  51 Bratislava 伯拉第斯拉瓦(捷克斯洛伐克一城市) 2.9 3.8
  52 Warsaw 华沙(波兰) 2.9 4.4
  53 Caracas 加拉加斯(委内瑞拉首都) 2.9 3.2
  54 Buenos Aires 布宜诺斯艾利斯(阿根廷首都) 2.8 3.5
  55 Lima 利马(秘鲁首都) 2.5 3.1 56 Vilnius 维尔纽斯(立陶宛共和国首都) 2.4 3.6
  57 Riga 里加(拉脱维亚共和国首都) 2.4 3.3
  58 Bucharest 布加勒斯特(罗马尼亚首都) 2.1 3.0
  59 Shanghai 上海(中国) 2.1美元/小时 2.6美元/小时
  60 Bogotá 波哥达(哥伦比亚) 2.0 2.3
  61 Kiev 基辅(乌克兰首都) 1.8 2.2
  62 Nairobi 内罗毕(肯尼亚共和国首都) 1.8 2.1
  63 Mexico city 墨西哥城(墨西哥) 2.2 2.5
  64 Bangkok 曼谷(泰国) 1.7 1.8
  65 Beijing 北京(中国) 1.7美元/小时 2.0美元/小时
  66 Sofia 索非亚(保加利亚首都) 1.6 2.1
  67 Mumbai 孟买(印度) 1.4 1.6
  68 Jakarta 雅加达(印度尼西亚) 1.3 1.4
  69 Manila 马尼拉(菲律宾) 1.2 1.4
  70 Delhi 德里(印度) 1.2美元/小时 1.4美元/小时

UBS(United Bank of Switzerland 瑞士联合银行)调查报告
  来源: http://www.ubs.com/1/e/ubs_ch/wealth_mgmt_ch/research.html
  Prices and Earnings, 2006 issue
  

[ 本帖最后由 wmpasl 于 2008-5-12 23:44 编辑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头像被屏蔽

禁止访问

发表于 2008-5-12 23:5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wmpasl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wmpasl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New York=100
   Los Angeles=96.7
   Sydney=95.8
   Chicago=94.1
           Miami =74.4
  悉尼的收入和洛杉矶差不多,高于芝加哥和迈阿密.
  而统计物价悉尼和芝加哥,洛杉矶相当.
  
  美国是发达国家而且拥有3亿人口,所以国力强,名气大,
  但这并不代表它的人均收入是最高的,一些欧洲小国的人民反而比较富裕.
   
如果能力很强的牛人,当然美国最好,发展空间大。但美国社会福利一般,都要花钱买。贫富悬殊很大.
  如果能力一般,那澳洲就好点,贫富差异小,蓝领白领的税后收入差不多.福利很好.而且就业比较容易.治安好.黑人极少.(美国有13%的人口是黑人).
 另外有些专业人才例如生物工程博士等等,如果到只有2千万人口的澳洲可能很难发展,因为专业就业机会少.但是到有3亿人口的美国就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 本帖最后由 wmpasl 于 2008-5-12 23:54 编辑 ]

发表于 2008-5-13 00:0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Fuxingtop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Fuxingtop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冬瓜猪 于 2008-5-12 22:10 发表
回Fuxingtop的帖,兄台又犯了只看表面现象的错误,不然也不用本猪总结这么多误区了。首先,美国总体工作数量比澳加多得多,澳洲人在美国找到第一份工作甚至比在本土还要容易,因为他面对的是全美浩瀚的就业市场,一头 ...


别这么称呼,俺不一定比你大。俺丝毫不怀疑你的能力,俺也坚信足迹网大多数人和你一样有能力,更适合去美国发展,当然你愿意留在澳大利亚享受福利是另外一回事。

俺的意思仅仅表达像俺一样的人,国内没上过名牌大学,英语四级上学的时候考了3遍才过,差点没学位,没有什么工作经验,跟风在澳大利亚读了两年学,现在不思进取地在澳洲混着,特满足,真地,特满足,俺说的就是这个意思,澳大利亚适合俺而已,俺是土人,美国仅仅是俺的向往,所以俺说俺吃不着葡萄。

发表于 2008-5-13 00:1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floodp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floodp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好帖,打消了我过两年转去美国的想法。就在澳洲干到退休了。

发表于 2008-5-13 00:31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2# 的帖子

此文章由 冬瓜猪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冬瓜猪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美国的不好混,是分很多层的。最底层的,最惨的,当然是那些还在为学位甚至学费苦苦挣扎的。第二层的,是为了找工作而烦恼的。第三层的,是为了期待绿卡而在公司里忍气吞声的(有个哥们在vodafone干,公司帮忙申请绿卡,连房子都买了,semi-detach,50万。后来还是熬不住跳了槽,绿卡得重排。现在算来都快到五年大限了,也不知道怎样,现在连MSN都见不到人了)。第四层,是熬出头的苦主,好像可以圆满了,才发现生活原来也不过如此。当然,那些混得好的当然爽,不过在哪儿混得好的都爽。头三层的苦大家很清楚,老猪的长篇大论,主要是针对第四层的苦主 - 在美国中产真的不容易混。很多美国第一代华人移民回过头来看走过来的路,期间的辛酸与他们能得到的是不成正比的。个人觉得反而到澳加的移民总体来说赚了。

发表于 2008-5-13 00:4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江上往来人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江上往来人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有个闺密在芝加哥.博士和硕士,投资和IT,生活不是很轻松的说.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08-5-13 00:5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micfox001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micfox001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楼主的分析挺客观。不过在美国拼搏的辛酸跟所得的相比到底值不值的问题就见仁见智了。不过我觉得呢,在美国最不爽的还是明摆的歧视。在申请绿卡的优先分级的过程是最明显的。

[ 本帖最后由 micfox001 于 2008-5-13 00:58 编辑 ]
I am Micfox

退役斑竹 2007 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8年度奖章获得者 参与宝库编辑功臣 2012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9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0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4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5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08-5-14 17:2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patrickzh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atrickzh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把楼主写的文章转给美国和加拿大的同学看了,有一位转了一篇别人写的文章给我,和楼主写的相比内容比较浅和泛泛。
我贴上来给大家看看。


加国移民和美国移民的比较

本人从中国出来后曾先后在加拿大几个不同的城市共居住了四年,然后移居美国中部近四年,对新移民在二个不同国家作了一些比较,体会如下:

1. 年龄

一般来说,加拿大移民的年龄偏小一些,多数是90年代后期移民出来的人,年龄在30--40岁左右。而美国移民则年龄偏大一些,多数是80年代后期及90年代前期出来的,这批人年龄多已40出头了。当然也有一批幸运者,他们在30岁前就直奔美国,在这
里30而立了。


2. 技术实力

我相信在美国的移民都会感到他们自己是各自公司或部门技术上的骨干,事实也基本如此。因为到美国的人,多数是走读书这条路的,尤其是早期出来的人,他们本身就是国内出类拔萃的人物,到美国后艰苦奋斗,几年后几乎都持有博士学位,最起码也
拿个硕士,即便是女的,博士,硕士也比比皆是。他们凭着挣来的学位,进入各自的公司或大学,凭着他们的聪明以及读书几年闯过的各种关卡,尤其是语言关,大多能够顺利地胜任自己的高薪工作。

回头看一看加拿大,在加国的一部分早期留学生有着和美国移民相似的经历,他们的生活也还自在。但大批新移民却没有踏上读博这条“苦船”,他们偏于急功近利,他们比“长辈”有较多的选择,他们可以利用国内的经验直接进入国外公司。也有迫于
生计,选取短,平,快的学业,快速找到了工作,但他们多数难以进入技术“上层”,即便工作几年后,也较难得到像美国移民们苦熬几年学业出来的高薪。


3. 居住

居住环境的好坏直接反映出移民的经济实力。由于美国移民的技术实力较强,相应他们的收入便偏高些。我周围的朋友,只要夫妇一方博士毕业,年薪基本是八万以上,这已步入当地中产以上阶层,更不用说双方都是高学位了。我居住的这个城市中国
人不少,主要集中在几个大公司和学校工作。他们几乎都是“一栋房子二部车”一族了。他们大多居住条件不错,生活比较稳定。拿我本人来说,我的居住环境在我的一批朋友中是属中等的。因为我只持有国内本科文凭,在加拿大时属“急功近利”一族,没有读学位,来美后由于身份问题,不能工作,后来身份解决了,有了工作,但终究薪水不高,主要靠先生的收入买房。我们量力而行,在较好的学区内建了一栋不到30万的房屋。二年多前,我们搬进了在新开发小区内的新居。我们小区内住了几十户中国人,个个都对自己的居住条件满意,大家觉得来美国生活,衣,食,住,行,唯有这“住”还使我们对这里有些留恋,不思“海归”。正当我为自己五个睡房的住宅陶醉时,我的好朋友(她十年前移民来美国)在离我不远的富人区,一举建造了价值130万的住宅。这在美国中部地区就算“豪宅”了,绝对进入当地居住的上层。

再看看加拿大的朋友,他们多数还没有买房,因为有一部分人想往美国走,即使买了房,他们的居住条件也相对小一些。我曾在加拿大的一个小城镇居住过,虽然小城镇的房价偏低,但也不表示人们住大房子。我的朋友,即使是我公司的老板也居住着比
我现在还小的房子。而对于多伦多周围的住房,那就更小一些了。我去过一个朋友在离多伦多一小时远的城市买的一栋新房,新房在一片新开发区内,给人的感觉是房子比较密集,房子也比较小。


4. 心境

美国的移民,由于他们早年的奋斗,现在多数已是苦尽甘来。他们大多已解决身份,生活平静,安居乐业。他们也很忙,忙于工作,忙于培养小孩。闲暇时考虑室内,室外的改造。夏天更可以看见他们忙碌于前院后院的身影。他们经常聚在一起吃饭,打
牌。他们更看国内的新连续剧,新电影,好多国内朋友都没听过名字的电视剧,在这里已经传得热火朝天了。当然他们也不乏各式各样的烦恼,如何使自己的生活更上一层楼,如何使自己的奋斗更具价值,“海归”,办公司,小孩读私校, ……… 他们有很多想
法。

而加拿大的移民,则显得要浮躁些。因为他们当中很多人还有美国梦。他们觉得凭着在加拿大的工作经验,完全有能力在美国得到更好的发展。加拿大的冬天让他们不愿意在那里扎根,他们的目标是美国。而美国的移民政策难度比加拿大难,这些身份问
题会让他们感到心烦。另外,加拿大移民比较愿意了解美国移民的信息,而美国移民对加拿大移民的情形却不太关心。就像在美国电视里很难见到有关加拿大的新闻一样,他
们显得对加拿大比较漠然。加国移民的心情没有那么靚,因为他们还在爬坡,还有很多愿望等着他们去实现。


以上讲的是我在美国中部生活得到的体会,而东西两岸的情形可能有些不同,不能一概论之。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8 收起 理由
steveking + 8 谢谢奉献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8-5-14 18:2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tanshe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tanshe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PATRIKZHU,你所说的是美国留学,然后工作,再拿绿卡的人,工作肯定是PROFESSIONAL,才可以申请绿卡的。

事实有很多中国人因为有亲戚担保,或结婚,也移民美国,这些人和偷渡的都日子不好过。

美国只有通过留学拿到专业工作的,和部分做生意的(如开馆子),他们日子不错。但实际美国1/3的中国人生活也如同加拿大,日子不好过,1/3的是中等,1/3才是你所说的。

发表于 2008-5-14 18:2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tanshe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tanshe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再者加拿大经济不如美国,确实工作机会少。走美国移民的,如果是读书,然后有专业工作,再申请绿卡,这部分人大部分都日子很好过,除此以外的,那就不行。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