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精华好帖回顾

· 。。。。。 (2014-3-15) vilatang · 关于 IB课程 的信息与讨论的集合贴 (2013-12-20) ahj
· 关于首次置业和房价走势的一些看法--- 4月30日签订合同 (2009-2-1) 目光降落 · 聊天----是我们和孩子最好的沟通方式 (2018-4-29) yuxuanlin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楼主:stephenlo

[NSW] 个人感觉澳洲培养出来的小孩大多都经不起风浪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6-9 00:54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ISIMAM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ISIMAM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个例不能代表全部,应该都有出色的,也都有不行的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23-6-9 01:0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pb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pb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中国人口那么多,能挑出来的人才肯定比澳洲多。前几年大批技术移民中肯定有不少人才。能力自然比澳洲本地普通人要强一些。他们的子女也占据了精英学校大量名额。但澳洲本地真正的精英还是占据着好的行业中好的职位。


发表于 2023-6-9 08:26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ippe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ippe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楼主提到的这个点刚好是我前阵子产生的一个疑问。当时是我看《Alone Australia》之后萌发的。我以为10个参加节目的应该都是非常有能力的人,但是当第二天就有人退出的时候着实让我惊讶,我感觉他们的情感崩溃的也太容易了,很容易放弃,还有些人原本都可以顺利找到食物了,即便有失败,完全可以重复多试几次,然而我还是就放弃了,很难理解,不知道有没有人跟我有同感。也或者就是做节目的安排而已,不具备真实意义?。

发表于 2023-6-9 08:3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Purplelight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urplelight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蛮喜欢澳洲成长的小孩子们的.

不过 生在福中 有时候有的孩子 有点儿不知道珍惜 轻易放弃,这个也是有的.

能轻易放弃不用有后顾之忧,说到底还是澳洲这个大环境好. 为孩子们能在澳洲幸福成长开心.
风吹麦浪

发表于 2023-6-9 08:39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闲人看海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闲人看海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楼主,有些Christian boys 简直就是“圣斗士”。

发表于 2023-6-9 08:5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indapipi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indapipi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楼主说的中国来的吃苦耐劳是不是都是有点年纪的了? 你去看看现在国内的00后10后20后有多么的娇气再做结论吧。。。。

评分

参与人数 2积分 +3 收起 理由
stephenlo + 2 我很赞同
天晓得 + 1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23-6-9 09:0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outdance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outdance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换个方式说
澳洲长大小孩不会像国内来的一样当老黄牛而不争取下自己的权利
我刚来那会也是任劳任怨,周末无偿加班
现在我也不干了,公司又不是我开的,凭什么要拼命

发表于 2023-6-9 09:24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rockbox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rockbox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timer000 发表于 2023-6-8 22:48
楼主提到的抗压能力是包括处理和疏通负面情绪的能力,和你理解的是相反的
相反我觉得本地人特别是白人, ...


我晓得他的意思,也知道你讲的,以前我也有过这样的疑问。但要搞清楚负面情绪的及时宣泄,并不都是一件坏事。
打个比较极端的比方,说铁链女那样的女子,被锁在屋里,她老公天天打她骂她甚至强奸她,她也不会有什么反应反抗,但你当街骂一句谷爱凌试试?你觉得世上的女子都会希望成为她们之中的哪一个呢?
世间生死劫未尽,天下苦乐事不停。(Copy right reserved.)

发表于 2023-6-9 09:3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akosakos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akosakos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抗压能力不好说,
但是这里的小孩普遍比较粗糙(悉尼东区和北区的一些不错的私校)

退役斑竹 2012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9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23-6-9 09:3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缓缓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缓缓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stephenlo 发表于 2023-6-8 23:24
比如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在我看来很小的问题.基本google就能解决的问题都不会.
还有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

第一点,如果是ABC的普遍现状,比如你接触了50个,过半数都有这毛病,那确实要重视。但你教一下自己孩子就行啦,不至于要回国教育

第二点,有点模糊,还是不明白楼主指啥

据我观察,这里的孩子在非必需情况下不无偿加班,是普遍现象。如果这算缺点,需要回国打磨,好吧,那就回吧

发表于 2023-6-9 09:4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Dualis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Dualis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澳洲比较多元化,素质差的有,但是也有素质好的下一代,而且这里年轻人很早就经济独立,一边打工一边学习,知道生活不易,知道自己需要什么,所以内驱力非常强。我辅导过一个大学女生,工程学的,一周三天全天打工赚生活费,其他四天学习,一个FULL TIME工程学位,一个part time建筑学位,试问国内有几个同龄人可以做到?放假了也不休息,联系了矿场实习,去离市区几百公里的地方吃住一个多月。个人是非常佩服她的能力和毅力的。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2 收起 理由
stephenlo + 2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23-6-9 09:43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eelingqi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eelingqi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没有爱折腾人民的政府,自然少吃苦。

发表于 2023-6-9 09:4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pb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pb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spb 于 2023-6-9 09:51 编辑

其实对于孩子的教育,家庭很重要。有的父母想培养孩子成为足球明星,有的想培养奥数金牌,有的想培养音乐家,有的想当医生。澳洲的好处就是自由度比较大,你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自己爱好的道路。选精英,选私校,还有人选择不上学在家教育,带着孩子周游世界,经风雨见世面。自主性强,社会干扰少。





发表于 2023-6-9 10:30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XyZ010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XyZ010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吃苦?人生又不是用来吃苦的

发表于 2023-6-9 10:5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Beauchamp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Beauchamp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个人觉得在澳洲培养出来的华人孩子普遍比国内同龄人更独立。

你看看国内那些孩子,从一线城市到小县城都有,工作,买房,娶妻样样都要靠父母,(也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还出现了讨老婆要彩礼的歪风, 这都是电视剧里看到的,上海,北京应该没有这种事)。父母过的惨兮兮的,当儿女的照样享受着。

反观澳洲小孩也包括华人二代,一上大学就搬出去了,当然条件差的住在父母家的也有。结婚没房就租房,也没听说要死要活的。很少听到一定要家长给买房的。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2 收起 理由
stephenlo + 2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3-6-9 11:1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红泥小火炉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红泥小火炉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进来就是想看看‘风浪’到底指啥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23-6-9 11:1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xueshuyz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xueshuyz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觉得澳洲的孩子大部分在生活上都相对独立,从思想意识上有很强的独立意识,一般从14岁开始,大部分孩子受同学、同龄人的影响,已经开始思考如何财政独立了,而国内的大学生也基本没有这种意识呢。
但是,在心理上,可能和这边的鼓励教育有关,澳洲孩子面对挫折的心理调整能力都比较差,而且看上去全社会都很重视心理问题,但是实际上调整的方法并不科学,所以,澳洲人的心理问题非常普遍而且严重。

退役斑竹 2012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9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23-6-9 11:1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缓缓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缓缓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红泥小火炉 发表于 2023-6-9 11:10
我进来就是想看看‘风浪’到底指啥

哈哈,看明白了吗?反正我还没怎么明白

发表于 2023-6-9 11:2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红泥小火炉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红泥小火炉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缓缓 发表于 2023-6-9 11:17
哈哈,看明白了吗?反正我还没怎么明白

完全不明白,坐等‘风浪’的出现

发表于 2023-6-9 11:2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红泥小火炉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红泥小火炉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红泥小火炉 于 2023-6-9 11:27 编辑
spb 发表于 2023-6-8 23:56
曾经看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大陆留学生在美国工作。他跟朋友谈起同样的话题,就是感觉身边的美国人水平都不 ...


我咋觉得人家这意思正好相反

通常来说如果感觉身边的人都很不行,往往是因为自己也半斤八两啊,否则不会在一个环境里啊。。。

反正我每当嫌弃同事能力不行的时候,都是这么告诉自己的,我也没比他们强多少,如果强的特别多,根本不会跟他成为同事

发表于 2023-6-9 11:26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Thinker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Thinker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红泥小火炉 发表于 2023-6-9 11:22
完全不明白,坐等‘风浪’的出现

楼主看来忘记了初心啊,难道当初不是为了躲风浪才来澳洲的么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23-6-9 11:2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红泥小火炉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红泥小火炉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ThinkerA 发表于 2023-6-9 11:26
楼主看来忘记了初心啊,难道当初不是为了躲风浪才来澳洲的么


自己可以躲,但孩子得能经得起风吹雨打,社会锤炼

发表于 2023-6-9 11:29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aoqi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aoqi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穷死不能怨社会饿死不能找政府,自然从小拼命干长大靠自己。不像这里很多人埋怨政府给的不够花。

发表于 2023-6-9 11:3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小卡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小卡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有些孩子刻苦的超过我想象,很早出来打工,自己租房子,买房子,大学打工很普遍

发表于 2023-6-9 11:4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guggj007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guggj007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这不就是盲人摸象 管中窥豹么
一人之言 还都是感觉。也没有solid数据支持。

我身边的鬼佬同事都挺tough的,爱加班的多的是。
环境是一方面,家庭教育占比也不小。你对孩子三观的引导才是根本,环境只是打磨一下吧。
你经的了风浪 你孩子也差不到哪去

吹吹水,说到风浪 那应该送去哥伦比亚,墨西哥。巴西这样的国家。

发表于 2023-6-9 12:0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har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har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吃苦不等于经得住风浪。努力不等于会成功。没有成功不代表他们当初不努力。

罗翔老师的这段话跟大家共勉:

“其实我不是宿命论,宿命论会导致懒惰。同时我个人其实也不太相信天道酬勤,它会导致人走向骄傲或者虚无。当你成功的时候,你会觉得这是你努力拼搏来的,你配拥有这一切,所以你就瞧不起那些失败的人。但当你努力了拼搏了,最后依然失败,还是一无所成,你会陷入一种极大的抱怨,会认为天道不公。”

“我认为人生95%的事情可能是你自己决定不了的,但是我们依然要用5%的努力去撬动这95%你无法决定的事情,凡事尽力而为。”

评分

参与人数 3积分 +5 收起 理由
香草蝴蝶 + 3 你太有才了
half-understand + 1 感谢分享
berserkyjc + 1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陪孩子长大的过程中再长大一次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23-6-9 12:11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aoqi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aoqi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现代人类社会文明的一个标志就是互相帮助。
在你有能力的时候为别人做贡献,在你丧失能力的时候别人为你做贡献。
显然这种社会的小孩长大了比较不能抵御风浪,指望别人来救他。

发表于 2023-6-9 12:12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红泥小火炉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红泥小火炉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红泥小火炉 于 2023-6-9 13:31 编辑
shara 发表于 2023-6-9 12:05
吃苦不等于经得住风浪。努力不等于会成功。没有成功不代表他们当初不努力。

罗翔老师的这段话跟大家共勉: ...


这意思就是澳洲孩子不够坚韧,面对困难不够拼搏?

因为这边不鼓吹那一套啊。工作只是人生中很小的一部分,甚至名利都只是很小的一部分。

工作只是为了赚钱支持下班之后的自己。

我同事下班之后,有的是铁人三项运动员,有的是理发师,有的是马术师,你要他们在工作中兢兢业业勤勤恳恳,遇到困难百折不挠,一门心思听领导的话,怎么可能呢?

再说了,以50岁的心智去看20岁的孩子还觉得孩子不行,这向下兼容的能力是不是也有待提高啊

发表于 2023-6-9 13:25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david72s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david72s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觉得不是经不起风浪,会不会是澳洲孩子普遍缺乏国内那种极强的竞争性和好胜心。所以,碰到矛盾冲突时属于可有可无的状态,在楼主看来就是不够tough

发表于 2023-6-9 13:4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waterjuice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waterjuice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自以为是 井底之蛙

我还以为是要骗分呢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