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精华好帖回顾

· 我是护士,病患不是人。大坑已甜,送真狗照,谢谢分分! (2013-1-19) peanut · 2014”饱倒“之旅正在进行时,更新完毕,第五天,中正纪念馆,西门红楼 (2014-9-14) ylbeethoven
· 北非摩洛哥之行(完结) (2018-7-4) gracehyh · 喝茶白霍谈电影 (2008-10-10) 孔武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楼主:fengyush

[修房建房] 铝合金门窗方面的知识要点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11-20 16:23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ozkids2011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ozkids2011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顶一下,楼主说的很中肯,利弊优劣都说到

不过换个角度看,等于啥都没说,更像一篇心情感悟?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20-11-20 16:2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hibor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hibor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fengyush 发表于 2020-11-20 17:14
是吗?我看你资料来自福建的南平,我和南平铝业上下都很熟悉,说不定我们还能有共同的熟人,你加我微信11 ...

已加!

发表于 2020-11-20 16:3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fengyush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fengyush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ozkids2011 发表于 2020-11-20 14:23
顶一下,楼主说的很中肯,利弊优劣都说到

不过换个角度看,等于啥都没说,更像一篇心情感悟? ...

你如果需要我量化的话,确实很难做到,我只能是泛泛而谈。
太专业的一般人也看不懂,比如说我说普通门窗,我们用的材质是6063-T5,我们也做旭格门窗,你可以查一下,旭格是什么窗,他的型材是6061-T6。
粉末等级,需要量化的话,更复杂。
还有玻璃,五金等等。
我只是给大家一个概念,你说心情感悟,也成。
行以致远,守望相助

发表于 2020-11-20 19:00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ozkids2011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ozkids2011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一群邻居在闲聊,来了个小伙,说我以前开饭馆的跟大伙讲讲做菜吧

我们饭店是米其林三星的,明星政要达官贵人都来光顾

我们的食材都是精挑细选,没法跟你们说清楚反正就是好

我们的做工那是一个讲究,跟你们也说不清总之就是高级

总之在外面吃饭,千万别去便宜馆子,当然贵的也未必好

发表于 2020-11-20 19:1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erenasuntycolb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erenasuntycolb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感谢专门的细致讲解。

发表于 2020-11-20 19:2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johnson2016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johnson2016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澳洲的铝合金门窗很土的款式,而且颜色单调不上档次。感觉是国内20几年前用的那种铝合金门窗。

就算几百万的所谓豪宅的铝合金门窗也只是国内最普通的那种水平。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20-11-20 20:2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fengyush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fengyush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ozkids2011 发表于 2020-11-20 17:00
一群邻居在闲聊,来了个小伙,说我以前开饭馆的跟大伙讲讲做菜吧

我们饭店是米其林三星的,明星政要达官贵 ...

你么,就喜欢抬杠,我无所谓。
你做的比喻确实很形象,我相信要能让你理解,估计整个中国就算有这样的人,也没有这个时间去写这个论文一般的文章。
存在肯定有合理性,米其林三星肯定有他三星的道理,当然我相信不是每个人都认同,他也不需要所有人来认同。
饭店的事情,毕竟隔行如隔山,我不能多评论。
门窗的好坏,我自认为懂的不少,我就这么说吧,说个大家比较直观的,铝材的厚度问题吧,这个一看就明白。
我不说材质,热处理工艺,等等,只说一点,厚度。
很多人认为,越厚越好,真的是这样吗?不是的。
型材的强度和厚度是有关系的,但是最重要的是截面的惯性矩,这个是需要计算的,国标都是拍脑袋拍出来的,以前的国标是1.4mm,现在新国标,从2021.1.1实行是1.8mm,为什么不能是1.79或1.81?一定要1.8mm,里面乱七八糟的事情很多,有利益集团的表达,有安全的原因,有国内生产企业的尿性,等等,干脆平衡了各方面的要求之后,一刀切,就1.8mm。
其实这个学工科的人都知道,壁厚上去了,惯性矩不够有屁用,一根5mm后的扁铝有强度吗?型材的界面形状才是重点,蜂窝状大断面的壁厚1.0保证比你5mm的扁铝强度高。
还有欧式门窗为什么看起来大同小异,万变不离其中,当然是有原因的,因为欧标的槽口决定了型材的大小结构,只要你采用了欧标,那么设计的结果必然是大同小异的,这个可以写一篇论文。要说明白这个道理,我要从欧标槽口的起源说起。
所以我说,这些太复杂的专业知识,我也没有时间写,写了很多人也不懂。
行以致远,守望相助

发表于 2020-11-20 20:3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fengyush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fengyush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johnson2016 发表于 2020-11-20 17:21
澳洲的铝合金门窗很土的款式,而且颜色单调不上档次。感觉是国内20几年前用的那种铝合金门窗。

就算几百万 ...


就这个问题,我去看过好几个墨尔本的工地,我专门问过墨尔本的做门窗的公司,我说就这种窗你也好意思说是豪宅?
他们回答我,这个是建筑公司定的,又不是他们定的,他们要便宜,这样利润才会上去,这个和国内做装修,清包工和总包一样的,清包工都是自己买主材,基本都是选好的,总包的话,那个装修公司会给你用好的?能糊弄过去就行。
我一个朋友在墨尔本自己买地,自己找人盖房子,我们的关系他自然看不上那些烂门窗,总包,和他说,你要换可以,第一不退钱,第二安装你自己找人干,第三,整个房子售后不管,你愿意你就自己来吧,他后来想想还是算了。我去他家看过,就地摊水准,整个房子在5-6年前的造价还要70-90万澳币了。
行以致远,守望相助

发表于 2020-11-21 10:2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rainbowuniverse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rainbowuniverse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多謝樓主的分享。
所以如果價錢不是問題,請問樓主你會用阳极氧化(20μm以上/高端的)還是粉末喷涂 ?
粉末喷涂是大品牌的質量都ok嗎?如Dulux/Interpon這些。

发表于 2020-11-21 10:4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fengyush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fengyush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fengyush 于 2020-11-21 08:49 编辑
rainbowuniverse 发表于 2020-11-21 08:22
多謝樓主的分享。
所以如果價錢不是問題,請問樓主你會用阳极氧化(20μm以上/高端的)還是粉末喷涂 ?
粉末 ...


你这个问题问的很好。
阳极氧化如果做到15-20μm的要求,再高端的,据我所知,国外可能有工厂能做,国内应该是没有厂能做,按这个标准做,那么当然是很不错的,不过阳极氧化还分砂面和光面,砂面没有问题,非常耐用,澳洲所说的阳极氧化都是砂面的,光面我们曾经做过一个订单,吃了很多苦头,所以以后不会再做了,道理是,光面的类似镜面,稍微有点刮伤就非常明显,在运输环节和制作环节报废的太多了,我们基本用了二倍多的型材才完成这个订单,而且还做的不是很好,砂面就没有这个问题,小的刮伤根本看不见。
现在回答你说的,你让我选,我肯定选粉末喷涂,用到十年户外质保粉末,就是你说的多乐士和阿克苏二个品牌,还有PPG,北美用的多,这些大厂的户外十年耐候粉都可以的,没有问题,基本和15-20μm的阳极氧化,我没有做过比较,我认为是差不多了,但是能做十年质保粉末的厂家要多很多,价格还便宜,最重要一点是选择面太多了,颜色丰富,现在流行做哑光面的,非常漂亮。
粉末更好的还有十五年,二十年的,这些和阳极氧化比,只好不差的。
所以国内,现在已经很少见阳极氧化了,都是清一色的粉末喷涂,要么高端的就是氟碳,阳极氧化更多的是一种情怀。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2 收起 理由
rainbowuniverse + 2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行以致远,守望相助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20-11-21 10:53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figtree1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figtree1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问个不太专业的问题,旧的铝合金窗,如果不想拆掉重做,可以翻新吗?比如喷涂什么的。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20-11-21 11:2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fengyush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fengyush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figtree1 发表于 2020-11-21 08:53
问个不太专业的问题,旧的铝合金窗,如果不想拆掉重做,可以翻新吗?比如喷涂什么的。 ...

如果使用上没有问题的话,那么只是看起来旧了,当然可以翻新,不过你自己喷漆什么的,也就一年二年的,根本不可能有耐候性。这个和木器不一样,木器的油漆,你自己做还能达到,甚至超过原来的,铝材么有这个可能。
铝材表面一般有颜色都是粉末,粉末是静电吸附后需要高温烘烤的,工艺的好坏就是体现在这个前道基材处理和后道的喷涂工艺上,设备和用料,这个说起来又是很复杂的,你只需要知道,你手工喷涂,就是用那种自喷漆或类似的喷涂,像修汽车用的喷漆这种,只能看个新,一般最多一年,二年就是褪色,严重的甚至表面裂开和剥落等等。
你做翻新是卖房子无所谓,自己住么,类似钢窗一样,一二年弄一次也行。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5 收起 理由
figtree1 + 5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行以致远,守望相助

发表于 2020-11-27 18:4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fengyush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fengyush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fengyush 于 2020-11-27 20:03 编辑

关于型材的表面粉末
澳洲一般用阿克苏D1010系列,也就是说同这个档次的,15年户外质保。这个最常用。
高标准的用D2015系列,25年户外质保。这种用的不多,但是也有,一些大的建筑,标志性的,大楼会用。
再高就是D3020,30年户外质保,这种很少见,几乎没有。
粉末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型材的外观,但是说实话,很多低档的窗,别说阿克苏D1010系列了,就是阿克苏普通粉末也不舍得用,国产优质还是贵,用的是国产普通的,差了好几个等级了。
这种窗,你看新的时候真没有多大的区别,几年太阳暴晒就会有明显的区别。
所以有时候小业主会看到,怎么新换的窗过几年本来很鲜艳的颜色变的灰暗,光泽度没有了,除非原来就是低光的哑光表面,但是褪色之后,也是会呈现一种破旧的感觉,这些都是用的粉末不行。
这种褪色现象,和家具在太阳暴晒之下的褪色是一样的道理,白色最明显。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2 收起 理由
rainbowuniverse + 2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行以致远,守望相助

发表于 2020-11-27 23:1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icewd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icewd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icewd 于 2020-11-28 00:14 编辑

感谢分享,powder coating说得很有实用价值。能不能谈谈隔音?
最近我换了2扇窗户,分别用了两家不同厂家但规格相似的产品。
A家只做设计,交由合作的加工厂生产安装。50mm轨道给我用了6.5mm的V-lam hush玻璃,据销售说实验室测试有35dB减噪。
B家自己的厂生产,安装交由合作的施工方。50mm轨道用的6.76mm acoustic夹胶玻璃,厂家答复说减噪指数RW30。
安装时都给框架周围打了泡沫,据说不打泡沫等于白用隔音玻璃。
装完后减噪效果是大大优于原来的4mm普通玻璃。但我听不出6.5mm的Vlam Hush和6.76mm的acoustic laminate哪个更好。

发表于 2020-11-28 10:1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fengyush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fengyush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fengyush 于 2020-11-28 08:21 编辑

你说的6.5mm的V-lam hush我知道,据说隔音效果不错,那也是实验室数据,我曾经有项目制定要用这个,后来价格太贵了,最后不了了之,以我的经验是没有必要很多产品吹的好,实验室数据不等于实际使用效果。
6.76mm acoustic夹胶玻璃我的理解就是3+0.76+3的夹胶玻璃,夹胶和中空一样,对隔音是有明显效果的,但是说要达到30分贝,那也是说说而已。
所以我说了,要隔音好,首先是玻璃要有总厚度和中空夹胶都做,以我的实际经验,用6+0.76+6+12A+6的中空加夹胶效果最好。做三层玻璃,在国内的价格很便宜,3层钢化,又夹胶又中空的,还充氩气的价格,每平米也就300多人民币,折合澳币也就60-70AUD。其次是门窗本身的性能要好,我一直强调这一点,好的门窗的气密,水密和抗风压数据都很好,气密和水密上去了,隔音效果自然就好,抗风压性能是保证气密和水密数据,在强风的作用下,还能保持住。
打发泡的用意,首先是弹性连接,为什么需要弹性连接,水泥墙体的热胀冷缩律和铝材的热胀冷缩律是完全不一样的,如果零碰零的安装,铝制窗框会涨坏,所以需要墙体和窗框之间有间隙,这个和道路的热障连接缝是一样的道理,这个缝就用发泡剂来填充。其次的说法就是你的厂家和你说的,堵缝降低噪音,这个是次要作用。
发泡在中国用的很多,因为中国基本都是混泥土墙,在澳洲用的不多,因为实际安装用不到,大多数是木质的墙体,窗的洞口有一圈木材,澳洲的安装方式是,窗框的周围做一圈木材,这个木材和房子洞口的木材直接用钉子连接,结合面一遍用硅胶处理就好了,其实硅胶效果更好,缝隙小,用硅胶没有问题,成本在承受范围之内,如果缝隙大,用硅胶成本太贵了,需要用发泡剂来填充。
行以致远,守望相助

发表于 2020-11-28 11:3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giant528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giant528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giant528 于 2020-11-28 12:39 编辑
icewd 发表于 2020-11-28 00:12
感谢分享,powder coating说得很有实用价值。能不能谈谈隔音?
最近我换了2扇窗户,分别用了两家不同厂家但 ...


两张玻璃的RW rating 都是36    你那30可能是加了铝合金框
对比到时候 玻璃和玻璃比, 整窗和整窗比
6.5mm Hush CTR 略差, 就是低频噪音表现差点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20-11-28 13:0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fengyush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fengyush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隔音光看玻璃没有任何用处,而且实验室数据远高于实际使用的效果。门窗是一个整体的系统工程,所以撇开门窗性能,只说玻璃是不对的。
隔音的效果,是受各种因素影响的,影响最大的是玻璃的结构,总体来说,夹胶玻璃和中空玻璃对隔音有明显的减弱作用,对于低频的,比如说胎噪声,夹胶要略优于中空,对于高频的,二者相差不大,但是中空玻璃比夹胶玻璃有明显的隔热效果,所以一般做门窗就直接做中空了,而不会选择夹胶玻璃。
所以在国内,如果优先考虑隔热,又要兼顾隔音效果,从高频到低频段的,一般都是三层玻璃,做即夹胶又中空的结构,另外,玻璃的总厚度越高,隔音效果越好,我说的总厚度是指光玻璃的厚度,而不算夹胶层和中空层。
夹胶一般我们做0.76,好一点的做1.14,再好一点做1.52,为什么是这个数据?因为一层胶片的厚度是0.38,夹胶层的厚度区别就是几层胶片,按倍数往上加好了。
一般来说,根据木桶理论,最薄弱的环节影响整体效果,所以玻璃做到,6+0.76+6+12A+6的这种结构,完全已经足够了,再好,对隔音效果的降低已经几乎没有效果了,因为门窗本身的密封结构跟不上,这个时候就是要考虑门窗本身的密封和隔音结构和效果了。
大多数人对门窗自己本身的性能没有概念,一味的强调玻璃,你的门窗性能很烂,玻璃做的再好,那也是没有用处的,实验室检测数据可以明确的说明这一点。
所以最后的总结,对于隔音,玻璃很重要,在提高玻璃性能的同时,也需要考虑门窗的整体性能,如果门窗的性能很烂,玻璃做的再好,也是白搭。
行以致远,守望相助

发表于 2020-11-29 16:2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fengyush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fengyush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fengyush 于 2020-11-29 14:35 编辑

玻璃本身,好的牌子和一般的牌子,区别大不大?
很多人对这个很关注,国内一般喜欢指定耀皮,台玻之类的,我这么说吧,这个称谓原片,就是大的版面的玻璃片,差距是客观存在的,你不能说没有差距,只是这个差距很小,作为最终的使用者,你的目视感觉是相差不大的。
我不是做玻璃专业的,只是我对这个产品的了解,原片最要的区别是玻璃的通透度,或称谓洁净度,不同品牌原片的这个通透度是不一样的,通俗来说,原片有杂质,感觉不那么干净,但是这种差距,你目视是看不出来的,只是实验室数据有区别,一个平方内,有小于0.1mm的杂质点,是4个还是8个,你觉得有差距吗?另外是平整度,现在浮法玻璃工艺,这种区别真的很小。
其实影响比较大的是玻璃的可钢性,或说自爆率,不同品牌的玻璃,在玻璃深加工厂,钢化的时候,自爆率是不一样的,但是到你手,都已经钢化好了,生产过程中的这种区别,对你影响也几乎说没有。
还有不同品牌的玻璃,不同的地方,就是所谓的国标和非国标的区别,比如说,国标5mm的玻璃,好的品牌原片厚度都是在国家标准的误差范围之内的,杂牌的,很多说5mm的,你都能量到4.5mm。甚至4.5mm都不到。
最后总结,原片重要不重要,当然不能说没有影响,但是不是你所认为的那么重要,不同原片的价格差距,在每平方米上,不会超过1澳币,所以从价格上就能看出。
那么重要的是什么?玻璃的深加工厂,但是往往太多的人对这个根本没有概念。
玻璃的深加工厂,把原片买回来,做成玻璃制品,比如说中空,夹胶,钢化,防火玻璃等等。
第一步是清洗,从设备到工艺,差距是及其明显的,有些洗的很干净,有些就是上面总有灰尘的残留。
第二部是钢化,钢化的工艺水平和品控,直接影响玻璃的质量,很多看不见的成本,集中在这个地方体现出来。
第三部,开始分流,有后道做中空的,也有后道做夹胶的,也有做弯园的,林林种种,质量的好坏,小作坊或差的工厂和优质生产工艺的工厂,成本和质量,都是不可比拟的,我很想详细说,但是这种很难说的清楚,有机会你看过不同的工厂,不用我说就能明白。
第四部,合片。合片质量靠二个因素,一个是工艺,一个是物料的质量,我就不说工艺和设备了,就说物料的质量,丁基胶,聚硫胶和硅酮胶,还有铝隔条和夹胶用的胶片等等,原片有品牌的区别,难道这个没有?当然有不同品牌的区别,而且对质量的影响,远比原片的质量好坏影响大的多,但是我可以说,大多数人事不懂的,听也没有听说过。
还有一些小的工艺流程和工序,我就不一一说明了,
总结一句话,玻璃是有区别的,但是都是在你看不到,不明白的地方,你所知道的,原片有区别,但是没有你想的那么重要。
行以致远,守望相助

发表于 2020-11-30 11:1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Direct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Direct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Pippa 发表于 2020-11-18 22:49
楼主直接推荐在澳洲怎么买到质量好的门窗吧。太专业的东西,如果澳洲没有门店,我们这些小老百姓也没用处啊 ...

https://www.directaluminium.net.au/
你看看参考。本地工厂,售后质保看得见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2 收起 理由
Pippa + 2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头像被屏蔽

光脚族

发表于 2020-11-30 11:17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该帖被管理员或版主屏蔽

发表于 2020-11-30 11:2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fengyush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fengyush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Direct 发表于 2020-11-30 09:17
Feng,你已经来澳洲了吗?这边你如果有家装项目可以推荐给我们当地工厂。
澳洲本地白人15年加工经验。你是 ...

没有啊,我在办理中,等我办好了,去你工厂看看吧。
行以致远,守望相助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20-11-30 11:3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Direct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Direct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fengyush 发表于 2020-11-30 12:27
没有啊,我在办理中,等我办好了,去你工厂看看吧。

好的啊。直接打这个电话 (03) 9408 7322 找John 就好。前台会转过来。

发表于 2020-11-30 11:3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fengyush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fengyush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Direct 发表于 2020-11-30 09:30
好的啊。直接打这个电话 (03) 9408 7322 找John 就好。前台会转过来。

哦,我对这个地址不熟悉,是在哪个城市?
行以致远,守望相助

发表于 2020-12-8 16:5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fengyush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fengyush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今天下午比较空,那就继续写。
说完了铝材,玻璃,那么接着说五金。
五金就是指执手,合页,开窗机,铰链和一些零碎的窗户上用的金属件或塑料件。
先说材质吧,很多上来第一个就说,你这个执手重不重,重就是好的,是锌合金件,轻的就是不好的,有时候我真觉得,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谁说重的一定是好的?
铝材都用在飞机上,航空业上大量使用,也没有见谁说不行,做你这点门窗五金是搓搓有余的。
问题出在什么地方呢,大量的五金厂家使用的是劣质的铝合金,便宜是王道,而锌合金呢,在基础建材上,确实要好于铝合金,主要表现在机械机构强度,还有螺丝连接的强度,通俗一点说是铝合金太嫩了,用不多久就打滑,但是这些是因为使用的铝合金材质的问题,使用正确的牌号铝合金,质量不会比锌合金差的,所以在材质上,没有锌合金和铝合金好坏之说。
门窗五金是一个运动部件,所以材质是一个方面,配合公差,运动部件之间的润滑部件用的恰当也是非常重要的,这点上,进口品牌的五金还是好那么一点,国产的基本是天下文章一大抄,拷贝不走样,你做什么样,我也做什么样,至于为什么要这么做,不知道,所以造成国产的五金质量低下的主要原因,你就是想做好,也不知道怎么做。
热处理和表面处理,一直说国内企业的短板,原因很多,一个是不愿意花成本,另一个就是不知道怎么做,所以一般阳极氧化的把手,我是极力反对的,颜色是好看,亮晶晶的,金色的,银色的,古铜色的,用几年基本都会褪色,还是粉末喷涂是正路。
最后说一点,澳洲的所谓本地品牌,基本都是在广东贴牌做的,质量么,优于一般国产的,但是和德国品牌还是有不小差距的。
行以致远,守望相助

发表于 2020-12-8 17:35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ctsnzakl12@gmai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ctsnzakl12@gmai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fengyush 发表于 2020-12-8 17:59
今天下午比较空,那就继续写。
说完了铝材,玻璃,那么接着说五金。
五金就是指执手,合页,开窗机,铰链和 ...

想请问一下,是不是可以理解为,出口的贴牌产品质量标准比一般国产要高?

本人在八九十年代直接负责过电子厂的生产,基本上凡是挂外国品牌的产品,质量卡的很死,打个比方只要QC检查超过某个比例千分之几的不良品,整批打回头。而对于挂国产品牌,基本上放的很松,打个比方,外国品牌的公差只接受十一5MM,国产一般10mm之内都放,不良品率不超百分之五都放

发表于 2020-12-8 18:0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fengyush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fengyush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fengyush 于 2020-12-8 16:09 编辑
ctsnzakl12@gmai 发表于 2020-12-8 15:35
想请问一下,是不是可以理解为,出口的贴牌产品质量标准比一般国产要高?

本人在八九十年代直接负责过电 ...


其实最主要的问题是价格问题。
国内现在是比烂的市场,当然你可以说,也有需要做好的,确实是存在的,但是数量根本养不活工厂,长期的劣币驱逐良币,能存活下来的,坚持初心的已经不多了。
国内不是不能做好,是价格卖不上去,想要坚持做品牌的道路,往往是还没有等你品牌起来了,就已经破产了,除非老板有情怀,资金又能坚持下来的,但是这种情况我基本就没有看见过。

就拿五金来说吧,几个德国品牌,其实,大部分配件都已经是国内做的,所谓的全进口,大多数也是在东欧做的,或是土耳其这种地方做的,根本也不是在德国本土做的,所以在哪里做其实不重要,重要的是德国公司的验收标准。
关于这一点,你说的很对,国外公司的验收标准高,所以质量也高,但是价格贵。
就拿执手来说吧,进口德国品牌的执手,一般报价60多元人民币,打完折扣也是在40上下,成本在25-30的,国产的卖就只能卖15元,他要不要赚钱?拿只能压缩成本,成本都控制在10元一下,你说能做好吗?
但是你不要说,还有更便宜的,我就见过几元钱的,还有更差的,掉在地上就是分成二瓣的,只有你没有想到的,市场上都有。

澳洲的五金,总体来说,对质量的要求不是很高,而且澳洲的五金也简单。
你说的意思是,我的理解是这样的。
在同一个工厂,即做国产品牌的,也做出口贴牌的产品,对质量的控制不同,是这样吗?
这个确实是这样的,我去参观过很多工厂,从原材料到工艺管控和质检都是不一样的,出口是一个标准,国内又是一个标准,这个也是没有办法的,价格是王道,说什么情怀和责任,生存是第一要素。
行以致远,守望相助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2012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20-12-8 18:2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gordon37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gordon37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干门窗五金的路过.

发表于 2020-12-8 18:34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ctsnzakl12@gmai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ctsnzakl12@gmai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fengyush 发表于 2020-12-8 19:05
其实最主要的问题是价格问题。
国内现在是比烂的市场,当然你可以说,也有需要做好的,确实是存在的,但 ...

对沒错,完全两套质检标准,想不到几十年过去还是这样子,已经成第二大经济体还跟开放之初差不多。所以有时候在国外买东西某种程度上还是比国内有质量保证。
就连Kmart卖的地摊货也是有其一套质量标淮规范,比那种纯粹从中国直接进过来卖的还是有质量差别

发表于 2020-12-8 18:38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ctsnzakl12@gmai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ctsnzakl12@gmai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fengyush 发表于 2020-12-8 19:05
其实最主要的问题是价格问题。
国内现在是比烂的市场,当然你可以说,也有需要做好的,确实是存在的,但 ...

在我那个年代,面对国产品牌价格反而高,但国产的量很少,外国品牌的量大很多。打个比方国产的一个月量两三千都保证不了,外国品牌基本上每个月基本上保证十万以上

发表于 2020-12-8 19:1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nuomituanzi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nuomituanzi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写的很好,长知识了。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