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精华好帖回顾

· 涵式配诗菜点(一)•芝麻(巧克力)松饼 (2006-10-16) poloand · 【原创】Commodore 全隐藏保险盒取电,接顶灯稳压输出神器,接双记录仪全攻略。更新后记录仪和电压显示模块。 (2013-6-3) future2521
· 澳洲人物八卦帖 (2010-8-5) JuJu · 想想我们孩子的时候,是那么野蛮粗糙,竟然也活了过来 (2010-6-22) 分辨率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楼主:hugoyung

[往事如烟] 身為來自台灣的澳籍中國人,我深愛我的祖國,不卑不亢。(17年3月28日更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11-17 19:4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110211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110211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长篇啊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3-11-17 19:5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小信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小信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hugoyung 发表于 2013-11-17 14:22
若不是白澳政策的话,澳洲华人人口占的比重会跟新加坡差不多,这个说法我倒是不同意,白澳政策施行之前, ...

我去过broken hill,澳洲以前的旧矿区,听说过这样的故事。排华的一部分原因,是很多华人矿工,赚了钱就往国内寄,不在本地消费,也不太愿意参与社区建设。

我在澳洲这么几年,发现包括自己,真的是很难放开自己,去融入社区。所以我们有华人社区,房地产的讨论也往往局限于华人热衷的几块区,华人教会与本地的互动几乎为零。

除了语言的障碍,是不是华人自己的心理背景,以家为先这样的文化心理也有很大的影响呢。
我 已 經 與 基 督 同 釘 十 字 架 , 現 在 活 著 的 不 再 是 我 , 乃 是 基 督 在 我 裡 面 活 著 ;

发表于 2013-11-17 19:5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radar1016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radar1016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nikita17 发表于 2013-11-15 19:36
文章不错,不过标题有问题。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法,加入澳籍等于放弃中国国籍,不再是中国人了。同时 ...

貌似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法” 完全跟 中华民国国籍的楼主 没有任何关系吧
矢勤矢勇,必信必忠。一心一德,贯彻始终。

发表于 2013-11-17 19:5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junenc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junenc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aclv 发表于 2013-11-15 11:19
什么“澳籍中國人”,有 澳籍 必定不是中国人,是 中国人 就一定没有 澳籍;

足迹怎么突然冒出那么多企图 ...

人家是“澳籍“中国人没错啊

澳籍

中国指的是”中华民国“

双方都是承认双重国籍的



发表于 2013-11-17 20:0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南阳88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南阳88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喜欢楼主的文章,让我知道了过去不知道的有关台湾的一些人和事,但不喜欢有人不懂装懂就批评人家,先看下去嘛。不喜欢动不动就吵架!

评分

参与人数 2积分 +6 收起 理由
john-2204 + 3 我很赞同
凡戈 + 3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3-11-17 20:0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小信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小信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hugoyung 发表于 2013-11-17 17:30
很高兴您愿意分享您珍贵的家族故事,您无需描述地太详细我大概也能勾勒出一个背景出来了,您家里应该是南 ...

悲情城市看过,我个人很喜欢台湾。中正纪念堂里蒋先生读过的荒漠甘泉之上的批注让我很惊讶。一直以为他的基督徒身份只是随便说说而已,老人家的灵修其实很深的。

到过台南,高雄和台北。女孩美丽,说话温柔,书店里大家都席地而坐蹭书看,台北市民搭台唱戏,电视里街坊邻居鸡毛蒜皮的小事都是新闻,生活气息浓重。
我 已 經 與 基 督 同 釘 十 字 架 , 現 在 活 著 的 不 再 是 我 , 乃 是 基 督 在 我 裡 面 活 著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3-11-17 20:2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hunshu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hunshu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好帖,mark

退役斑竹

发表于 2013-11-17 20:3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大饼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大饼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其实我丈母娘哥哥一家都在台中。在澳洲,隔壁邻居也是台南来的。和台湾关系很紧密。
感觉上台湾保存了很多中国的风俗习惯等老传统,倒是大陆把很多东西给丢光了(其实英国也一样,倒是美国保留了很多)
楼主是否有兴致谈谈台湾的风俗习惯还有各种美食。估计很多吃货和喜欢旅游的会喜欢。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3 收起 理由
凡戈 + 3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专攻电子电路

发表于 2013-11-17 20:4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小信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小信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nikita17 发表于 2013-11-17 15:54
这东西不能说太细,大概就是
祖辈们闯南洋的时候,还没有护照这个东西。外祖父是做戏小手艺的,本来跟人 ...

谢谢您的分享。

历史缝隙里的疙疙瘩瘩,真是需要多看多听才会有一个比较真实的了解。年纪渐长,凡事却慢慢不敢随意发表意见了。
我 已 經 與 基 督 同 釘 十 字 架 , 現 在 活 著 的 不 再 是 我 , 乃 是 基 督 在 我 裡 面 活 著 ;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3-11-17 21:0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zkm2003210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zkm2003210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pink_maomao 发表于 2013-11-17 17:51
我虽然不是很了解台湾,但我了解中国人,一旦楼主说出台湾人可以有自己的选择,你们马上“台巴子” ...

你真了解中国人?

我就在这个坛子里骂过“台巴子”“矮黑人”。 我骂那些人是因为他们在这坛子里对大陆人尖酸克薄冷嘲热讽有种莫明其妙的优越感和莫明其妙的恨, 跟统独无关。像LZ这样的台湾人,就算他支持台独我也不会骂他。

我和我周围的大部分大陆人都不认为两岸一定要统一,台湾人口平均密度要远超大陆, 我们要统一他们干升么, 是要他们的资源还是科技?但是出于国家安全的原因, 大陆一定要能掌控台湾因为台湾是大陆关键的海上屏障, 这更台湾岛上住的是升么人无关。

说白了就是, 大陆在台湾岛有自己的核心国家和民族利益。 而且这个利益不是毫无道理的, 这是二战中大陆人花了千万人的代价赢得的。 核心利益怎么能说放手就放手?

发表于 2013-11-17 21:1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江南忆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江南忆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感谢分享!
楼主不卑不亢的描述让我了解了更多的台湾。感谢!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3-11-17 21:3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nikita17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nikita17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hugoyung 发表于 2013-11-17 17:30
很高兴您愿意分享您珍贵的家族故事,您无需描述地太详细我大概也能勾勒出一个背景出来了,您家里应该是南 ...

老实说,如果只是生活的苦或是物质的匮乏,到也没什么,但是华侨最惨的是里外不是人。比如
1980年代以前,总有人对我家说,国外生活那么好,你们还回来,一定是特务。
1980年代以后,总有人对我家说,国外生活那么好,你们还回来,一定是傻瓜。

当年下南洋的,基本就是在家乡走投无路的。到了国外,生活在最底层,是最彻底的无产阶级。在那个时代,倾向共产党是再自然不过的。可是另一方面,华侨在外做牛做马,为的就是寄钱回家买田买屋,好了,你在家乡就是地主了。于是就算你在外国干革命出生入死,一回国又成地主被打倒….

还有一个例子是农场的朋友,他们是印尼回来的,更有戏剧性。他爸和他叔两当年都是印尼共,印尼共当年号称百万大军,大部分是华侨,可是他们动手晚了,被苏哈托抢先一步。然后就被屠,他爸坐中国撤侨的船逃回去。他叔没赶上,幸好家里有点钱,买通警察把他的档案全部烧掉,逃过一劫。家里没钱的人就消失了。号称一百万,实打实也有几十万吧,中国只撤了几万,再扣除有各种手段的,剩下有…这些人都消失了,西方的资料有这些数据吗?然后他爸这边几万人回到中国,他们大部分是在印尼出生,在城里长大。可是当时中国刚过了困难时期,哪个城市能收几万人?结果只好在华南搞了几个华侨农场,这帮南洋城市长大的孩子在广东农村种地,收益可想而知。而他叔在印尼隐姓埋名,后来生意也做起来。到了1990年代他叔回国探亲,到农场一看你们才是水深火热啊。结果1998年他叔的生意又给烧了一次…

这些故事每个人有不同的解读,设身处地,我也未必能做更好选择,特别是现在回过头去,也很难说哪个选择更好。

你可以说这是那个时代的悲剧,可是我觉得只要差异存在,这种里外不是人的感觉就始终存在。

想想我爷爷外公他们闯南洋的时候,有什么国不国籍的,有什么护照签证,南洋连国家都不是。前几年还有媒体媒体炒作福建的偷渡村,可是记者不知道,他们只是重复他们祖辈的足迹而已。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2 收起 理由
john-2204 + 2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3-11-17 21:3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jy00064164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jy00064164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好文,感谢楼主分享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3-11-17 22:0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gary.smith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gary.smith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pink_maomao 发表于 2013-11-17 17:49
暗不是我,用不着指名道姓,平日里叫着“台巴子”的,都是你们,有政治无人性。 ...

那是留给馆长专用,正常人无缘享受

发表于 2013-11-17 22:0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hugoyu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hugoyu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nikita17 发表于 2013-11-17 22:32
老实说,如果只是生活的苦或是物质的匮乏,到也没什么,但是华侨最惨的是里外不是人。比如
1980年代以前 ...

这的的确确只是历史重复啊!记者不会知道,因为他们没经历过。想想,即便是日本殖民台湾的年代,台湾的普通老百姓又何曾被善待过呢?爷爷告诉我爸,即使他是替日本军人工作,不过是一个类似于日军帮佣的工作,在台湾,日本军人还是带着歧视性的言语,叫他清国奴,如今,又有一些不明事理的顽固者,称他的孙子是日军后裔,不也是里外不是人?您说可不可笑?呵呵.....其实一笑置之便罢了!太在意的话辛苦的是自己。

华人在国外的命运除了以华人为主的国家之外,到哪里都是差不多的,争取参政当然是改善命运的重要方法之一,但排华与否很大的层面还是取决于居住国的经济状况,入籍是个方法但还不能完全保证融入当地被当地人接受,唯一的方法还是得靠血统的融合,只有与当地占最多数的族群通婚而且还得过了几代被同化才有可能,当然我们希望有生之年都不会遇到如此不稳定的状况,真到那一天的话,大概也是面临第三次世界大战之时了。

发表于 2013-11-17 22:0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ydiaqq1985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ydiaqq1985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楼主眼界高出台湾人太多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4 收起 理由
hjx1000 + 4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3-11-17 22:1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白雲山民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白雲山民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感謝分箱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3-11-17 22:1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gary.smith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gary.smith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hugoyung 发表于 2013-11-17 23:05
这的的确确只是历史重复啊!记者不会知道,因为他们没经历过。想想,即便是日本殖民台湾的年代,台湾的普 ...

澳洲的种族歧视很难讲会不会有一天大规模排斥有色人种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3 收起 理由
1969 + 3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3-11-17 22:2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neinei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neinei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茶馆馆长 发表于 2013-11-16 15:13
第 11 條                
中華民國國民有下列各款情形之一者,經內政部許可,喪失中華民國國籍




第 11 條   中華民國國民有下列各款情形之一者,經內政部許可,喪失中華民國國籍

一、生父為外國人,經其生父認領者。
二、父無可考或生父未認領,母為外國人者。
三、為外國人之配偶者。
四、為外國人之養子女者。
五、年滿二十歲,依中華民國法律有行為能力人,自願取得外國國籍者。
依前項規定喪失中華民國國籍者,其未成年子女,經內政部許可,隨同喪
失中華民國國籍。


第 12 條   依前條規定申請喪失國籍者,有下列各款情形之一,內政部不得為喪失國
籍之許可:
一、男子年滿十五歲之翌年一月一日起,未免除服兵役義務,尚未服兵役
    者。但僑居國外國民,在國外出生且於國內無戶籍者或在年滿十五歲
    當年十二月三十一日以前遷出國外者,不在此限。
二、現役軍人。
三、現任中華民國公職者。


POINT: 依前條規定"申請"喪失國籍者...... if you didn't 申請 means you still have 中華民國國籍. try read properly b4 comment please.

发表于 2013-11-17 22:3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hugoyu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hugoyu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小信 发表于 2013-11-17 20:53
我去过broken hill,澳洲以前的旧矿区,听说过这样的故事。排华的一部分原因,是很多华人矿工,赚了钱就 ...

澳洲有一名研究澳洲华人史的著名教授名叫John Fitzgerald,一次的交谈,他说有些白人老说当年华人寄钱回中国没有帮助澳洲经济,脑子里老是要回中国祖家,以这种理由来排华根本就是bull,事实上也是像他说的这样,不知道您有没有听过与过Blue Mountains expedition三杰之一的William Wentworth? 即使是他们这些澳洲出生的英国白人后裔在澳洲发迹了,哪个不是想回英国光宗耀祖一番?其实排华说穿了就是以种族歧视为外衣抵抗华人在经济上的竞争,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他们先把自己洗脑,不把华人当成统一族类看待,之后对华人做什么自然都没有道德观的问题,就好像早期白人把澳洲原住民当动物看待一样。我本人很讨厌人家把aussie当澳洲白人来用,又不是只有他们的护照上面才注明Australian,凭什么他们都是aussie,其他人就是外人一般。抱歉....讲到这种种族议题就容易激动。哈哈!!

说到社区的选择,我能理解很多人需要情感上的依附以及便利性,其实这没有对错,个人的态度才是一切。我本身是不会住在华人区的,不仅仅是因为来这里有一段时间了,主要还是我负担不起啦!呵....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3 收起 理由
悠悠 + 3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3-11-17 22:3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hugoyu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hugoyu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gary.smith 发表于 2013-11-17 23:19
澳洲的种族歧视很难讲会不会有一天大规模排斥有色人种

是的,当年的Cronulla riot发生的时候很多华人还傻傻的说中东人活该、穆斯林该死,我就说你们是笨蛋,整完穆斯林下个就是我们了,少数民族更要团结而不是被分化,但偏偏英国人又最擅长搞种族分化.......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3 收起 理由
1969 + 3

查看全部评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3-11-17 22:3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ItsThere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ItsThere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hugoyung 发表于 2013-11-17 23:35
是的,当年的Cronulla riot发生的时候很多华人还傻傻的说中东人活该、穆斯林该死,我就说你们是笨蛋,整 ...

05年我在Hurstville,事件前后都没听过有华人说中东人活该这类的话。
而且,
你太小瞧穆斯林了。
别君去兮何时还,白鹿已老青崖间。。。

发表于 2013-11-17 22:4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hugoyu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hugoyu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小信 发表于 2013-11-17 20:53
我去过broken hill,澳洲以前的旧矿区,听说过这样的故事。排华的一部分原因,是很多华人矿工,赚了钱就 ...

对了,关于不愿参加社区建设这点我倒要提出反驳,有机会的话大家应该要看看各地:老华工聚集的旧矿区,华人其实才是捐款最力的,像是Old Beechworth Hospital的大捐款就是一个例子,华工其实才是最在意社区建设的,他们害怕被白人排斥,往往任何慈善捐款都是最出力的。他们之中很多人是王老五,像是医院这类的地方常常是他们人生最后的依归.....唉.....很悲惨啊!不要再信那些狗屁倒灶的谎话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2 收起 理由
hotelscombined + 2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3-11-17 22:4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ItsThere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ItsThere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gary.smith 发表于 2013-11-17 23:19
澳洲的种族歧视很难讲会不会有一天大规模排斥有色人种

窃以为没戏。
别君去兮何时还,白鹿已老青崖间。。。

发表于 2013-11-17 22:4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DIY2013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DIY2013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悉尼好 发表于 2013-11-15 09:57
身为来自上海的中国籍中国人,我深爱我的家乡上海。

上海人才是模子,不管哪里人一到上海,不出三年都被上海化。

发表于 2013-11-17 22:4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hugoyu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hugoyu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ItsThere 发表于 2013-11-17 23:39
05年我在Hurstville,事件前后都没听过有华人说中东人活该这类的话。
而且,
你太小瞧穆斯林了。

我从来没小看过他们之中的少数极端分子,当年敢拿着半自动步枪扫射Lakemba警察局的也只有他们了,但的确是有华人这样说的,有部分的华人本身就很不喜欢穆斯林。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3-11-17 22:4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ynette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ynette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2000年去过台湾开会,马英久任市长,还讲了话,记得人很帅,照了相,政治不懂,觉着民风淳朴。美食吗,正值早孕反应,什么也吃不下去。很想带孩子们去旅游。
喜欢楼主,支持

发表于 2013-11-17 22:4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nikita17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nikita17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hugoyung 发表于 2013-11-17 23:31
澳洲有一名研究澳洲华人史的著名教授名叫John Fitzgerald,一次的交谈,他说有些白人老说当年华人寄钱回 ...

说道这点,澳洲华人的误区就是把白人想象成一个整体,因此觉得他们无比强大。
可是想想,澳洲是个移民国家,除了原住民,哪个不是移民?欧洲人也分北中南欧,穆斯林也分什叶逊尼。前南斯拉夫各族裔照样在澳洲上演他们的恩怨情仇,即使英国移民,爱尔兰人跟正港英国人照样不对付,人类社会本性如此。我们对白人也要分而治之呀,就像他们对付我们一样。

发表于 2013-11-17 22:5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hugoyu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hugoyu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大饼 发表于 2013-11-17 21:30
其实我丈母娘哥哥一家都在台中。在澳洲,隔壁邻居也是台南来的。和台湾关系很紧密。
感觉上台湾保存了很多 ...

那些不是我的强项....呵呵 我是随遇而安的人,吃什么东西都可以,风俗习惯嘛.....我们这一辈的之中来看,我还真的算蛮差劲的。  
倒是您的台南邻居会不会懂得多一点呢?

发表于 2013-11-17 22:5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nikita17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nikita17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hugoyung 发表于 2013-11-17 23:41
对了,关于不愿参加社区建设这点我倒要提出反驳,有机会的话大家应该要看看各地:老华工聚集的旧矿区,华 ...

帮你补充一个,很多人(特别是香港人)认为华人在1960~1970年代澳洲土著争取民权的运动中无所作为,后来又坐享其成。这是不对的。当年虽然中国人也吃不饱,不过毛主席是帮我们出了大价钱的。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2 收起 理由
hugoyung + 2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