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精华好帖回顾

· 2014款 mazda touring,$28,300 悉尼 (2014-8-3) hnsc789 · 超级cute的Tuna玉米餐包和莲蓉小点心!! (2005-8-8) 酸奶
· 家乡的降暑小吃-浆水凉鱼 (2009-1-11) bluesummer · 8月活动 - 麻婆豆腐,香不辣豆花水煮鱼 (2010-8-24) 大胃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查看: 8653|回复: 71

[外汇债券] 关于RBA加息讨论 [复制链接]

退役斑竹

发表于 2017-4-7 21:0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dingyip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dingyip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最近由于各大银行自主加息,RBA加息的压力减少很多。所以澳币的走势可见一斑。总的来说2018年4月以前的加息概率基本为0。如果大家关注市场的话可以算出来。当然,降息概率也不大,一年内降息概率顶多20%。如果RBA维持不动,目前的利息率主要由银行主导,银行最近又被APRA不停提高资金成本。就看这空子会不会被外国资本的银行占便宜吧。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7-4-7 22:00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一条大鱼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一条大鱼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没办法讨论,rba rate 全看经济数据。无数言屌啊,可是没有人能准确预测未来经济数据。

所以这个讨论直接改成讨论cpi 吧。

发表于 2017-4-8 00:4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wdmznzd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wdmznzd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一条大鱼 发表于 2017-4-7 22:00
没办法讨论,rba rate 全看经济数据。无数言屌啊,可是没有人能准确预测未来经济数据。

所以这个讨论直接改 ...

现在RBA考虑的不只是CPI, 失业率和工资增长也是关键。澳洲的高失业率和低工资增长很难在短期改变,RBA 加息将进一步遏制消费信心对内需打击很大,所以RBA在2019年前都可能不会加息。
阅读之前,没有真相

退役斑竹

发表于 2017-4-8 06:1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dingyip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dingyip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wdmznzd 发表于 2017-4-8 00:45
现在RBA考虑的不只是CPI, 失业率和工资增长也是关键。澳洲的高失业率和低工资增长很难在短期改变,RBA 加 ...

是的,现在数据看起来如此。

发表于 2017-4-8 06:2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大黑天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大黑天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鉴于澳洲是个严重的债务国,所以,rba基本丧失主动加息降息收发钞票的功能,如果在美国明确进入持续加息步伐后,澳洲很难不跟,不跟就是货币贬值,扩大债务负担,一般在美国加息到1.25%时候开始被动式加息,要保持1.25-2%的息差才能继续借到钱。

评分

参与人数 3积分 +9 收起 理由
风中的旋回 + 3 我很赞同
gracegenie + 2 我很赞同
蜂蜜 + 4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7-4-8 06:45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arinya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arinya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现在rba利息1.5%, 美联储1%,美国再加两次息就没有息差了,不加息澳元汇率就保不住了吧?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7-4-8 07:17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zxy1234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zxy1234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arinyang 发表于 2017-4-8 06:45
现在rba利息1.5%, 美联储1%,美国再加两次息就没有息差了,不加息澳元汇率就保不住了吧? ...

不错

发表于 2017-4-8 07:41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ujie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ujie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央行需要保汇率吗?

发表于 2017-4-8 07:45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李十三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李十三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arinyang 发表于 2017-4-8 06:45
现在rba利息1.5%, 美联储1%,美国再加两次息就没有息差了,不加息澳元汇率就保不住了吧? ...

现在看不到保汇率的需要

发表于 2017-4-8 08:0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大黑天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大黑天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chenyunsun 发表于 2017-4-8 07:45
现在看不到保汇率的需要

汇率不保就是扩大债务,债务扩大就是无法保持aaa评级,无法维持评级就是增加借贷成本,澳洲不跟着加息就是死路一条。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3 收起 理由
TigerBNE + 3 我很赞同,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7-4-8 08:04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李十三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李十三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大黑天 发表于 2017-4-8 08:02
汇率不保就是扩大债务,债务扩大就是无法保持aaa评级,无法维持评级就是增加借贷成本,澳洲不跟着加息就 ...

杞人忧天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7-4-8 08:12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冲出藩篱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冲出藩篱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版主的贴子要积极参与
首先现在是一个对经济最舒服的阶段,汇率和利率都在低位,有助于经济的复苏和发展。没有特别的理由去改变现状,所以RBA不会轻易加息。
其次 全球的流动性确实在收紧,资本的价格是会传导的,所以即便RBA不加息,得到的也只是汇率上的实惠,实际社会中的融资成本还是会升高的。
再次 全球的经济在减税和基建的双重刺激下,正开始了复苏之旅,汇率上的实惠容易带来cpi上的压力,但这也正是RBA想看到的。
总之,我赞同CPI是加息与否的主要参考变量。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7-4-8 08:1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iu88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iu88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chenyunsun 发表于 2017-4-8 08:04
杞人忧天

搅屎棍一出,这个帖子还讨论个屁啊

发表于 2017-4-8 08:4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Coolbananas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Coolbananas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chenyunsun 发表于 2017-4-8 08:04
杞人忧天

你总是这么直接,无趣 , 一开口就揭开了真相

其实,他们就是找个由头刷分

发表于 2017-4-8 08:41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nnii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nnii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目前rba被悉尼和墨尔本的房价搞得缩手缩脚
按目前澳洲经济 尤其是除了东海岸以外的地方 减息是应该的
铁矿石去年下半年的涨幅是暂时的 澳洲的整体国家税收都和大宗价格有关
汇率跌澳洲确实背更多外债 但是rba的首要责任还是保持澳洲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
[

发表于 2017-4-8 10:2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wdmznzd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wdmznzd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wdmznzd 于 2017-4-8 10:28 编辑
nnii 发表于 2017-4-8 08:41
目前rba被悉尼和墨尔本的房价搞得缩手缩脚
按目前澳洲经济 尤其是除了东海岸以外的地方 减息是应该的
铁矿 ...


但是悉尼和墨尔本的房地产市场繁荣实际上支持了澳洲经济,尤其是地方财政。各国央行都从日本地产泡沫中汲取了教训,都会疏导而不是主动刺破泡沫。现在澳洲的问题不是央行的货币政策而是政府的财政政策,澳洲政府在收入减少短期内不会逆转的情况下必须扩大税基,减少政府开支,其实就是提高GST, 削减福利和政府机构,同时保持相对宽松的利率政策刺激消费,就是低息。但是澳洲的政治环境使得所有的财政政策改革都不可能。艾伯特试了,但是他失败了。没有一个人可以比他更有决心。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4 收起 理由
BIH + 4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阅读之前,没有真相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7-4-8 11:20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一条大鱼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一条大鱼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wdmznzd 发表于 2017-4-8 10:27
但是悉尼和墨尔本的房地产市场繁荣实际上支持了澳洲经济,尤其是地方财政。各国央行都从日本地产泡沫中汲 ...

生吃洋葱的神父试了哪些改革呢?
走路的人多了,路才越来越宽;而不是路越来越宽,走路的人才多了。
...pursuit; ...love;...desire.

发表于 2017-4-8 12:05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ujie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ujie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wdmznzd 发表于 2017-4-8 10:27
但是悉尼和墨尔本的房地产市场繁荣实际上支持了澳洲经济,尤其是地方财政。各国央行都从日本地产泡沫中汲 ...

人走了就值得怀念。
开心是硬道理!

发表于 2017-4-8 12:3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hupikitty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hupikitty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在台上就被骂死

发表于 2017-4-8 13:1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wdmznzd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wdmznzd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wdmznzd 于 2017-4-8 13:12 编辑
sujiea 发表于 2017-4-8 12:05
人走了就值得怀念。


这里并不是怀念艾伯特,只是说明现在的政治环境是一种僵局。
阅读之前,没有真相

发表于 2017-4-8 13:1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01121999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01121999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wdmznzd 发表于 2017-4-8 10:27
但是悉尼和墨尔本的房地产市场繁荣实际上支持了澳洲经济,尤其是地方财政。各国央行都从日本地产泡沫中汲 ...

对付房租的和新贷款的人来说,房价的增长是严重的打击,这个从零售行业的惨淡就可见一般,如果餐饮不是靠现金,一半会关门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7-4-8 13:1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wdmznzd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wdmznzd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01121999 发表于 2017-4-8 13:11
对付房租的和新贷款的人来说,房价的增长是严重的打击,这个从零售行业的惨淡就可见一般,如果餐饮不是靠 ...

如果房市崩盘会更加惨淡。现金流会枯竭。
阅读之前,没有真相

发表于 2017-4-8 13:29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01121999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01121999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wdmznzd 发表于 2017-4-8 13:16
如果房市崩盘会更加惨淡。现金流会枯竭。

任何泡沫都靠新资金不断进场来支撑,如果撑不住就说明是泡沫,如果撑住了就是没泡沫。任由房价上涨到一定程度撑不住下跌,银行会破产。这就是美国08年的情况。现在悉尼如果只靠工资收入,不做投资房的贷款额度,平均家庭连一房都买不起。就是说买不了自己住的起的房子。目前银行和政府的期望是让房市平稳下来,撑个几年,等工资涨上来。

发表于 2017-4-8 13:3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TigerBNE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TigerBNE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Brisbane地产从2015年8月高峰期过后,就已经横盘了,之后的海外收入贷款限制,更加打击高端房市。澳洲低效率政府也只能学中国,加压贷款,限制杠杆。用时间挤压泡沫,意思就是市场横盘3年-5年,泡沫自然就没有了,这是对澳洲地产最好结局。

发表于 2017-4-8 13:4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TigerBNE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TigerBNE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澳洲政府控场能力太弱了,如果是中国,悉尼,墨尔本开始第三套加Stamp duty,首付提高,第四首付继续提高。其实广大的澳洲,需要降息,地产还是死死的。。。

发表于 2017-4-8 13:5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wdmznzd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wdmznzd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wdmznzd 于 2017-4-8 14:00 编辑
01121999 发表于 2017-4-8 13:29
任何泡沫都靠新资金不断进场来支撑,如果撑不住就说明是泡沫,如果撑住了就是没泡沫。任由房价上涨到一定 ...


等工资增长那是结构性的问题,谁知道什么时候能追上,实际上银行和政府是通过间歇性的交替实施收紧银根和放松银根的方法来维持一个泡沫,就好像你没钱过不下去了,银行发给你一张信用卡来维持,你尝到甜头了,一想这也不错不如干脆多申请几张信用卡来花,这时候银行就会说你丫挣的不如花的多,我不发了。等到你什么时候真的又过不下去了,银行一想你破产了那之前歉的就都打水漂了,好吧看在你平时老实的份上再给你一张信用卡续命去吧,这样周而复始,你和银行都会说等那天爷有钱了一下子连本带利都还上,但实际上你就是朝东墙补西墙而已。美国次贷危机那就是玩大了,你去银行申请了一张信用卡,你不知道你前脚一走,银行就拿着你的个人资料又去别的银行再申请一张信用卡留着自己花,大家有样学样如此类推,那等到有一天你说我不玩了,破产就破产,反正破产也不用偿命,可以你一个人破产不算啥,当初用了你的个人资料的银行也得跟着破产了。
阅读之前,没有真相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7-4-8 14:0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01121999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01121999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wdmznzd 发表于 2017-4-8 13:50
等工资增长那是结构性的问题,谁知道什么时候能追上,实际上银行和政府是通过间歇性的交替实施收紧银根和 ...

政府一直都是拆东墙补西墙的,全世界都这样,所以一直到次贷,才猛然醒悟信贷不可能永远无限制膨胀下去,人们的思维已经有了惯性,反正政府会兜底的,但是目前已经到政府的极限了,政府自己都快撑不住了,且看美国怎么玩缩表,不知道是找个冤大头下家,还是别的什么花招。多看几遍大空头,里面的信息还是不少的。金融,真是一个天大的骗局,全世界的人都在里面疯狂着。但是总有一天这个系统会被彻底玩坏的,我们现在在尽头还是边缘,没有人知道,只是已经离得不远了。

发表于 2017-4-8 14:0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wdmznzd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wdmznzd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01121999 发表于 2017-4-8 14:06
政府一直都是拆东墙补西墙的,全世界都这样,所以一直到次贷,才猛然醒悟信贷不可能永远无限制膨胀下去, ...

我们的生命是有限的,但是我们却可以借无限多的钱,个人如此,政府银行也是如此,这就是金融市场,至于谁来还钱,who care。
阅读之前,没有真相

发表于 2017-4-8 14:1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01121999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01121999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wdmznzd 发表于 2017-4-8 14:09
我们的生命是有限的,但是我们却可以借无限多的钱,个人如此,政府银行也是如此,这就是金融市场,至于谁 ...

没有人能借无限多的钱,你不能,银行不能,政府也不能。泡沫,终究会破的,历史不断的重演,从来没有一个不破灭的泡沫,更何况现在的国际情势如此糟糕,唯一能够破局的,似乎就是一场战争了。

发表于 2017-4-8 14:2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wdmznzd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wdmznzd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wdmznzd 于 2017-4-8 14:35 编辑
01121999 发表于 2017-4-8 14:19
没有人能借无限多的钱,你不能,银行不能,政府也不能。泡沫,终究会破的,历史不断的重演,从来没有一个 ...


个人无需抵押就可以拿到1:1000的杠杆,政府和银行就不用说了吧。希腊政府和银行早就应该倒闭几个来回了,可是人家一样活的风生水起。债务不是被还上的,而是被抹去的。
阅读之前,没有真相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