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精华好帖回顾

· 纯白(人像几张 (2010-11-7) 薰衣 · 一点GPS的使用心得 (2005-11-9) melbren
· 全程记录3个月全屋前后院landscaping的过程【全部工程完成】 (2018-12-2) dell007 · 小镇的名字叫橙 (2015-6-23) bosstong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查看: 9424|回复: 68

[其他讨论] 加拿大最大的非银行房贷供应商Home Capital Group挤兑风波。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5-11 20:2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datou1981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datou1981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加拿大涨了多少,中介每次都提出来给大家看。出事了,就装聋作哑。
http://cj.sina.com.cn/article/detail/1680937367/245905原文链接。
日本房产泡沫带来经济大崩盘的警钟还在,加拿大版的“次贷危机”又让咱们惊出了一身冷汗。加拿大又一地产巨头破产,房贷公司地产公司纷纷受挫,一场危险的银行挤兑正在发生。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银行挤兑、危机蔓延、资金外逃......一切都和当年美国的次贷危机如此相似。同时,也给中国楼市敲响了警钟!

一、加拿大楼市大溃败
最近几天,加拿大最大的非银行房贷供应商遭遇大的流动性危机,一连七天,资金持续流出,总共减少了5.91亿美元。以致该公司不得不举债20亿加元(约合15亿美元)作为紧急流动性贷款。

在高悬的楼市泡沫下,储户们对加拿大最大的非银行房贷供应商Home Capital Group失去了信任,于是引发了一场流动性危机。

HomeCapital公司发表公开宣言:我们公司...没钱了!现在需要$20亿元信用贷款,以缓和压力。

紧接着,这个最大的房贷供应商,股价暴跌61%,随后又引发了36%的资金从该公司出逃,濒临倒闭。

储户们纷纷提现,导致该机构的高利储蓄账户存款额从3月28日至4月24日急速减少了5.91亿美元,一场危险的银行挤兑正在发生。


我只截了一部分。其他的自己看吧。真出事了,加拿大华人又背锅了。
有一种人叫荣誉马莱人!!贴切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7-5-11 21:0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EN25817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EN25817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发表于 2017-5-11 21:2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114890015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114890015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发表于 2017-5-11 21:34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xhpuam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xhpuam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你以为澳洲好哪去

发表于 2017-5-11 21:36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icebreaker88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icebreaker88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icebreaker88 于 2017-5-11 21:38 编辑

虽说是最大的非银行贷款商

不过也就和澳大利亚的那些credit union一个性质

市场份额不足加拿大整个市场的1%

根本无足轻重好不好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7-5-12 00:08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tevenh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tevenh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加拿大第五大银行cibc有他20%股权,其中15%还是股价跌之前买的,损失惨重,cibc现在还帮hcg背书,借的20亿用最优质的40亿贷款抵押,利率20%,估计要等人收购,如果被五大银行并购或者政府bail out就证明事情很严重了,剩下的资产估计没啥好货了,本来就是次级贷款商:sleepy: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2 收起 理由
datou1981 + 2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7-5-12 00:10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tevenh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tevenh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stevenhu 于 2017-5-12 00:11 编辑

加拿大五大银行标榜自己没有次级贷款,收购hcg就拉低等级,应该轻易不出手,看市场信心了。盯hcg好几天了。同时今天穆迪对加拿大五家银行信用等级降了一级

评分

参与人数 2积分 +4 收起 理由
BIH + 2 感谢分享
datou1981 + 2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7-5-12 09:3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tevenh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tevenh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可以关注下这个人的推特Marc Cohodes

发表于 2017-5-12 09:3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datou1981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datou1981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stevenhu 发表于 2017-5-12 09:30
可以关注下这个人的推特Marc Cohodes

不懂英文这是 硬伤。。所以我只能看K线
有一种人叫荣誉马莱人!!贴切
头像被屏蔽

禁止访问

发表于 2017-5-13 11:5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icac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icac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这次HCG拥挤媒体有些夸大其辞说是“第二次次贷危机”

加拿大拥有世界上最稳定的金融系统,在各公司与银行之间筑起了多道防火墙,该公司的“流动性危机”发酵成系统性危机的概率不大。  

当年雷曼兄弟之所以轰然倒台,主要还是栽在了住房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BS)业务过度上,且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也不仅仅因为房价大跌,更是因为金融衍生产品的无度成倍放大了危机的破坏性,并传染至全球。  

当年,MBS被卖完,银行家发明了风险较大的担保债务凭证(CDO),然后又发明了CDO的CDO,风险不断升级。一层套一层,直到人们可以对不属于自己的资产下注,然后再也没有人能说清基础资产的风险到底有多大。  

CDO指投资银行通过特殊目的实体(SPV)收购了一批金融资产(大多为房屋抵押贷款),然后由SPV发行多种不同清偿顺序和利率的债券。风险承受度低的就购买清偿优先的债券,风险承受度高、要求回报高的就购买清偿顺序靠后、利率更高的债券。  而信用违约掉期(CDS)当时则成为了为CDO上的保险。如果债务违约,CDS卖方则需要向买方支付赔偿金;反之,CDS买方则需要支付保费。当各界都认为房价会涨时,CDS就变成了一个稳赚保费而不会亏损的买卖。  

简单而言,B银行持有A银行的CDS,而C银行又向B银行买这个CDS,B银行得以换得流动性。此后,CDS在市场上不断被炒作、转手,最终持有者可能已为G银行。据公开资料,危机前CDS的市场总值已经抬高到了逾60万亿美元。然而,最终房价大跌之时,市场便整体崩盘。  

相比之下,加拿大似乎还不存在这种疯狂的局面。此外,资料显示,HCG只占有加拿大总体住房抵押贷款市场的1%不到,且问题贷款仅占0.3%,这意味着没有实质性证据证明加拿大整体房贷市场出现了问题。虽然持怀疑观点者将HCG的遭遇同雷曼兄弟联系在了一起,但HCG更像是一个独立事件。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10 收起 理由
大牛哥 + 10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7-5-13 12:0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ZxxxxZ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ZxxxxZ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icac 发表于 2017-5-13 11:57
这次HCG拥挤媒体有些夸大其辞说是“第二次次贷危机”

加拿大拥有世界上最稳定的金融系统,在各公司与银行 ...

抠脚老汉花了一晚上打了这么多字自我麻醉
签名被屏蔽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头像被屏蔽

禁止访问

发表于 2017-5-13 12:0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icac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icac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简单来讲这次更像是加拿大某机构周转不灵所影响,和房产价格并无直接关系

不过我完全同意加拿大房价已经到了疯狂地步,至少温哥华很疯狂

澳洲其实目前除了悉尼house市场,别的地区以及大部分apartment市场还是相对合理的

发表于 2017-5-13 12:0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datou1981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datou1981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icac 发表于 2017-5-13 12:02
简单来讲这次更像是加拿大某机构周转不灵所影响,和房产价格并无直接关系

不过我完全同意加拿大房价已经到 ...

问一个问题。。你经历过某个崩盘没有?
有一种人叫荣誉马莱人!!贴切
头像被屏蔽

禁止访问

发表于 2017-5-13 12:0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icac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icac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datou1981 发表于 2017-5-13 12:04
问一个问题。。你经历过某个崩盘没有?


有的,97金融风暴我家股市上输了两个亿

幸好当年深圳还有几个铺位以及房子,现在翻身了

你信吗?

发表于 2017-5-13 12:1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datou1981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datou1981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icac 发表于 2017-5-13 12:09
有的,97金融风暴我家股市上输了两个亿

幸好当年深圳还有几个铺位以及房子,现在翻身了

对啊。。。如果那个时候是贷款的就没有机会翻身了。。道理是一样的。牛市就做多。熊市就做空,牛市和熊市之间的时候。就控制债务和仓位。

现在就在牛市和熊市之间。
目前世界的经济模式和各国的经济衰退都没有以前的模板可以参考。衰退造成的低利率,每个国家的房地产都在疯长。自己挖的坑还是要自己填啊。投资公司和投资房地产对经济来说是两回事。投资房地产的国家最后都没有好结果。
有一种人叫荣誉马莱人!!贴切
头像被屏蔽

禁止访问

发表于 2017-5-13 12:4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icac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icac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datou1981 发表于 2017-5-13 12:14
对啊。。。如果那个时候是贷款的就没有机会翻身了。。道理是一样的。牛市就做多。熊市就做空,牛市和熊市 ...

那时候贷款多了去啦,外债千万而且还不是正规银行贷款

相比起股市或者汇市的风险,房地产稳健许多

不要把杠杆(贷款)看成风险,要把它看成一件工具

就跟你出门一样,开车可能有风险但是比起自己走路能更快去到目的地;你驾驶的时间越长经验越充足风险越小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头像被屏蔽

禁止访问

发表于 2017-5-13 12:4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icac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icac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ZxxxxZ 发表于 2017-5-13 12:00
抠脚老汉花了一晚上打了这么多字自我麻醉

大胸叔你房东催你交房租啦~~~

发表于 2017-5-13 12:50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Baby98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Baby98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这种公司不是最赚钱公司吗只要房子涨稳赚的。 怎么也会倒的

发表于 2017-5-13 12:59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Coolbananas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Coolbananas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datou1981 发表于 2017-5-13 12:14
对啊。。。如果那个时候是贷款的就没有机会翻身了。。道理是一样的。牛市就做多。熊市就做空,牛市和熊市 ...

贷款是指房贷?

发表于 2017-5-13 13:18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icebreaker88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icebreaker88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Coolbananas 发表于 2017-5-13 12:59
贷款是指房贷?

房贷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好的投资工具

爱信不信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7-5-13 13:22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ds1024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ds1024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ZxxxxZ 发表于 2017-5-13 12:00
抠脚老汉花了一晚上打了这么多字自我麻醉

到周末了,这个周末不出文章了吗?期待着......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7-5-13 13:3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ZxxxxZ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ZxxxxZ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ds1024 发表于 2017-5-13 13:22
到周末了,这个周末不出文章了吗?期待着......

一起尽在掌握
签名被屏蔽

发表于 2017-5-13 14:1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datou1981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datou1981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Coolbananas 发表于 2017-5-13 12:59
贷款是指房贷?

对啊。如果你是国内的铁饭碗加公积金就可以忽略。问题就是澳洲不是。
有一种人叫荣誉马莱人!!贴切

发表于 2017-5-13 14:1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datou1981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datou1981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icac 发表于 2017-5-13 12:45
那时候贷款多了去啦,外债千万而且还不是正规银行贷款

相比起股市或者汇市的风险,房地产稳健许多

你试试外汇和期货试试。。。都是杠杆。。。
房地产幸运的是现在至少还是牛市。。一旦熊起来。。大家算算。。有几个人能扛得起。
有一种人叫荣誉马莱人!!贴切
头像被屏蔽

禁止访问

发表于 2017-5-13 14:56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icac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icac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datou1981 发表于 2017-5-13 14:18
你试试外汇和期货试试。。。都是杠杆。。。
房地产幸运的是现在至少还是牛市。。一旦熊起来。。大家算 ...

几点吧,一来我不是“很懂”外汇期货所以不碰(我以前做过财务策划Financial Planner,见过外汇期货股票亏的倾家荡产的客户);二来身边通过地产发家的多,靠外汇期货发家的基本没有所以不打算投资期货外汇。

我投资房地产并不期待增值,更看重现金流。所以我负债比例很低现金流很足,就算明天房价跌50%我都不怕。

其实大部分的投资者情况都不会想你想象般高风险高杠杆,只有少量的人敢赚10w年薪买500w的物业投资。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3 收起 理由
datou1981 + 3 你风控做得很好啊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7-5-13 15:2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datou1981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datou1981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icac 发表于 2017-5-13 14:56
几点吧,一来我不是“很懂”外汇期货所以不碰(我以前做过财务策划Financial Planner,见过外汇期货股票 ...

一看就是老司机。。风控做得很好。。
我周围朋友貌似很多都是你说的10w收入贷了4套以上的房子。其实他们第一套就已经很吃力了,降20%。。一套都只有抵押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2 收起 理由
icac + 2 祝你朋友好运了

查看全部评分

有一种人叫荣誉马莱人!!贴切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7-5-13 17:41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tevenh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tevenh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icac 发表于 2017-5-13 14:56
几点吧,一来我不是“很懂”外汇期货所以不碰(我以前做过财务策划Financial Planner,见过外汇期货股票 ...

危机永远是财务状况差和高杠杆的人违约引起的,并不是每一个人都有很健康的财务状况,05年左右美帝人民光明正大的次级贷款,美帝加息房市玩崩了,现在商业银行偷偷摸摸的把钱给贷款造假的人,原理都是一样的。同样的商业银行把这些贷款打包上市卖给投资者,一样的东西,换一种玩法。当房价到了真正崩的时候,big4也逃不掉,估计最后政府会bail out。牺牲一部分在高位接盘的人,毕竟这部分人也不多

推荐大家看看the big short (大空头)

评分

参与人数 2积分 +5 收起 理由
berserkyjc + 3 我很赞同
icac + 2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7-5-13 17:59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civ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civ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用现金在加拿大买房的。。表示没压力,准备再买一tao

发表于 2017-5-13 18:0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datou1981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datou1981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stevenhu 发表于 2017-5-13 17:41
危机永远是财务状况差和高杠杆的人违约引起的,并不是每一个人都有很健康的财务状况,05年左右美帝人民光 ...

不能说实话啊。。一会中介又来了
有一种人叫荣誉马莱人!!贴切

发表于 2017-5-13 20:0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chcfy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chcfy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datou1981 发表于 2017-5-13 12:04
问一个问题。。你经历过某个崩盘没有?

有,  1987環球股災. 不過, 我是贏家.

87股災前, 我只持有一隻匯豐銀行的股票, 很多年前買的, 價錢很低, 而且, 那時是打工仔, 所以股數很少.

87股災後, 我見那些股價摔得很慘, 但我沒有立即入市, 我看了很多期的財經月刊,  大部份是以前的舊刊, 我只看那些大的藍籌股公司過去三年的業績, 入市大約三個月吧, 賺了30%.

那時的股票是紙張的, 買賣要做交收的, 每次都要去銀行保管箱, 很麻煩, 不似現時的電子過戶, 也因為有自己的公司生意, 所以三個月後便上岸了.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