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精华好帖回顾

· 冬日里,那一碗的温暖——番茄牛肉丸子汤! (2007-6-24) 美味春卷 · ... (2009-2-17) LENNY_DONG
· 纪念我的发小-贝贝 (2019-12-22) 小信 · 关于面试经验,有问必答!(包括CV/Resume) (2020-10-29) chezycsco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查看: 7485|回复: 64

[电影] 科幻片中的异数——Contact /接触未来 /超时空接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10-23 19:5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wasserboge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wasserboge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wasserbogen 于 2021-10-24 13:07 编辑

看过不少科幻影视和小说,各种风格都看,但要说一部最喜欢的,应该还是1997年的Contact,中译名接触未来或超时空接触,改编自著名科学家科普作家卡尔萨根1985年的同名小说。可以说它是一个比较另类的科幻片,情节平淡,氛围平静,几乎没有悬念,也几乎没有激烈的大场面(除了一场恐袭),却仍做到了大气磅礴,细致入微,意境深远,很多片段值得反复咀嚼,至今也看不厌。前段,艾丽独自在甚大天线阵下倾听,和导师因为科学家的前途而争论,一句This is my life,多年后我在雷神里听到娜塔莉波特曼用几乎一模一样的口气再次说出。来自宇宙的质数次讯号,以三维方式解码图纸,26年前希特勒的电视信号,都非常精彩。中段,艾丽和导师、政客还有神学家恋人帕尔默的辩论,代表了科学与现实、科学与政治、科学与宗教的碰撞,一幅众生百态的微型画卷,而她和国防官员的不同观点也体现了科学思维和国防思维的区别。后段,静静立在海岬的球形机器,穿越虫洞的过程中,那把人类擅自添加的座椅差点让她受伤,是帕尔默送的指南针救了她,绚丽宏伟的宇宙观光,本不必那么痛苦的穿越过程,以父亲形象出现交流的外星文明,18个小时的静电噪音录像,都是有深意经得起推敲的细节。见过一些观众的评论,说原来她父亲没死,外星人就是她父亲——不知道他们怎么看片的,能有这么大的误解,简直无语。穿越虫洞是卡尔萨根征询了基普索恩的意见后从黑洞修改的,后来在星际穿越里索恩的虫洞又再次被阐释,所以我一直觉得星穿是contact的姐妹篇。还有最后国会听证会,是各方观点碰撞的最高潮,艾丽说得太好,有没有可能一切都是幻觉,我必须承认,有可能——真正的科学精神,令人震撼,而帕尔默在国会外替她说的那句话,我们都追求真理,就此点睛,科幻片里能有这样一段令人震撼的纯文戏很少见。

但我最喜欢的应该还是艾丽独自在甚大天线阵下倾听的画面,配上那段音乐,这就是contact的基调了,宁静,隽永,余韵悠长,回味无穷。我有contact的原声音乐,经常听这段配乐,听着音乐就像再次看到了那个画面,一直到最后,星空中出现For Carl的字样,因为影片上映时卡尔已经去世。

说来有趣,我和contact遇见也算意外,contact作为科幻片不是太出名,太多文戏,哲思,不符合很多人对科幻片的印象,还有不少人因为片中用了不少真实白宫人物和媒体人物的合成片段,还以为这故事是真的。当时会看到这片完全是因为租片的同学喜欢朱迪福斯特,一看是她演的就借回来了。第一次看完我也不是太明白,但之后就不断地回想起它,终于忍不住又借了回来,反复看。后来我也找来了小说,小说改动挺大,有人觉得小说更合理,但我还是觉得电影的情节更顺,而且卡尔自己操刀了改编,取舍应该都是他自己意志的体现,再说拍这个电影的念头其实早于写小说。小说最后用圆周率给出了答案,电影是开放式结局,我觉得是各有所长。科学家写出来的科幻味道就是不一样。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评分

参与人数 7积分 +47 收起 理由
澳云哦 + 5 感谢分享
闲人看海 + 4 感谢分享
缓缓 + 11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22-1-11 20:3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Muffin0211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Muffin0211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wasserbogen 发表于 2022-1-11 18:26
我觉得是各有所长
前一阵刚好看到消息小说会再次出中文版,可以关注一下
...

谢谢推荐,不过我看书不看中文版的只看英文版

发表于 2022-1-11 18:33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wasserboge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wasserboge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pinkswan 发表于 2022-1-11 18:33
要是不介意免费资源

http://www.localmv1.com/play/34059-0-1.html

非常感谢!正想找免费资源呢

发表于 2022-1-11 17:3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pinkswa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inkswa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wasserbogen 发表于 2022-1-10 15:30
没有呢,感谢分享!会去找来看的

要是不介意免费资源

http://www.localmv1.com/play/34059-0-1.html

或者 下载版

http://so.hao6v.com/dy/2019-03-24/HaiShiShenLouHD.html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3 收起 理由
wasserbogen + 3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文集太多写不下

发表于 2022-1-11 17:26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wasserboge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wasserboge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Muffin0211 发表于 2022-1-10 16:57
这书听起来真的很不错啊,比电影强很多的感觉,电影可能时间太短,而且要照顾的观众种类太多  ...

我觉得是各有所长
前一阵刚好看到消息小说会再次出中文版,可以关注一下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发表于 2022-1-10 15:5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Muffin0211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Muffin0211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wasserbogen 发表于 2022-1-10 14:58
书很好,不过节奏更慢,思辩更多,比较冗长,但很值得一看的。有些设定区别,比如艾丽的妈妈没有死,艾丽 ...

这书听起来真的很不错啊,比电影强很多的感觉,电影可能时间太短,而且要照顾的观众种类太多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2 收起 理由
wasserbogen + 2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22-1-10 14:30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wasserboge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wasserboge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pinkswan 发表于 2022-1-10 15:02
2018年的西班牙语电影 mirage (Durante la tormenta)
我觉得也是这种科幻 平行时空的上乘之作


没有呢,感谢分享!会去找来看的

发表于 2022-1-10 14:0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pinkswa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inkswa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2018年的西班牙语电影 mirage (Durante la tormenta)
我觉得也是这种科幻 平行时空的上乘之作

不知各位看过没?

整个影片不仅表现了更新形式的接触  影片的结构  而且细节的表现 和人性的表达上 个人认为  也是多年来不多见的科幻电影

当然了  小语种点电影 得加字幕才行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3 收起 理由
wasserbogen + 3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文集太多写不下

发表于 2022-1-10 14:01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wasserboge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wasserboge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Muffin0211 发表于 2022-1-10 14:44
这样看书还是很不错的嘛,写得挺真实深刻的,不像电影过于渲染美好和Faith. ...

谢谢MM加分,没分了明天给你加

发表于 2022-1-10 13:58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wasserboge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wasserboge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Muffin0211 发表于 2022-1-10 14:44
这样看书还是很不错的嘛,写得挺真实深刻的,不像电影过于渲染美好和Faith. ...

书很好,不过节奏更慢,思辩更多,比较冗长,但很值得一看的。有些设定区别,比如艾丽的妈妈没有死,艾丽有了个继父;艾丽和帕尔默不是情侣,但惺惺相惜,最后艾丽把一个很关键的证物交给了他;大机器在美国、苏联各造了一架但都毁坏了,最后在日本北海道造了第三架;还有中国的科学家叫习乔木,是个挖秦始皇陵的考古学家,等等…

发表于 2022-1-10 13:54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wasserboge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wasserboge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Muffin0211 发表于 2022-1-10 14:43
原著果然听起来就靠谱多了。如果5个人遇到的外星人不同,那确实是很让人怀疑这些只是每个人的幻想。。。 ...

5个人遇到的外星人是不同的,但他们互相又看到了各自的外星人,但这并不能削弱集体幻觉一说,这一点也是卡尔自己的设计。卡尔是参与了编剧的,我相信这个改动是出于他的本意,因为对电影来说有益无害,原著的结局其实是理想化的了,现实中更有可能就是像电影结局那样没有确定结果的,电影的侧重点也主要在于刻画这种探索精神。我倒是很喜欢电影前半段,那种氛围让我入迷呢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22-1-10 13:4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Muffin0211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Muffin0211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wasserbogen 发表于 2022-1-10 10:50
谢谢分享,是的:) 关于信,艾丽和帕尔默有过不少探讨,各自从科学和宗教的层面,书里更多,所以小说更有 ...

这样看书还是很不错的嘛,写得挺真实深刻的,不像电影过于渲染美好和Faith.

发表于 2022-1-10 13:4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Muffin0211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Muffin0211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wasserbogen 发表于 2022-1-10 10:40
不客气!我也只是看得早,次数多一点。是的原著是美苏中印非各一名科学家,5人一起经历了大 ...

原著果然听起来就靠谱多了。如果5个人遇到的外星人不同,那确实是很让人怀疑这些只是每个人的幻想。。。电影的前半个小时其实也是比较拖沓,如果能把这些时间哪来好好按原著讲故事多好。原著里即使5人相互映证在国防部没能起决定性作用,也能让观众得到更多信息;删减成只有女主一人的体验, 不管是骗局、幻想还是真实,都大大削弱了观众的判断基础而带来疑问。科学还是得有证据来证实证伪的吧,电影这种在关键部分过于简略的处理,想光是用Faith 来让大家信还是很难令人信服的,不是像宗教那样说信就能信的。

导演还是编剧应该是虔诚信上帝的吧,就比较重点渲染这种虽然找不到证据也能凭Faith 前行追寻真理的理念。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3 收起 理由
wasserbogen + 3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2-1-10 09:50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wasserboge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wasserboge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闲人看海 发表于 2022-1-9 17:48
讲解的好啊。

在原本设计外添加的椅子被破坏,差点带走艾丽; 这是情节上非常合理的安排,又题点了本片的 ...

谢谢分享,是的:) 关于信,艾丽和帕尔默有过不少探讨,各自从科学和宗教的层面,书里更多,所以小说更有深度但节奏不好,较冗长。书里大卫的形象更正面一点,爆炸发生时艾丽和他在一起,艾丽没有死是因为他挡在前面推了她一把,所以她认定导师是用生命救了她,而她在看到导师死去的瞬间第一个念头是自己可以上机器了,她被这个念头震惊了

发表于 2022-1-10 09:40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wasserboge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wasserboge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Muffin0211 发表于 2022-1-9 16:36
谢谢分享!还是楼主懂得多!
原来原著里是有5个人的啊,不知是不是5个人都看到了一样的事物?
反正如果设 ...

不客气!我也只是看得早,次数多一点。是的原著是美苏中印非各一名科学家,5人一起经历了大约一天的漫游,由艾丽录像,但也只录到了噪音。他们除了各自看到的人不同之外其它都一样,但口说无凭的,没有录像这样的硬证据,仍被安全部质疑为不是骗局就是集体幻觉,甚至说他们5人都是制造骗局的成员,后来迫于被刑事起诉的压力,5人和各自国家的安全部达成协议,由当局对外宣称第一次启动失败,什么也没发生,会给他们授勋但他们要向公众保密,机器也封了。电影简化成1人,电影要做加减法,这样改一是为聚焦主角,二也因为原著里即使5人相互映证也没能起决定性作用,所以直接改掉;而加强了录像时长的关键性也是因为在电影里基斯至少没有指控艾丽是制造骗局的始作俑者,在认可艾丽诚实的基础上,录像时长的作用就很凸显了。做这个修改也是因为此时政治气候已和成书时不一样了,小说发表时仍在冷战,科学家们更容易面临政治风险。电影拍的较含蓄,也没有像小说一样用圆周率最后给出了一个很理想化的结论,它就停留在公众尚无定论、可信可不信,而艾丽继续其研究事业的那个时间点上,这也更像很多前沿理论物理学家天文学家的真实状况,即使可能一辈子也无法证实或证伪,他们仍将凭信念继续探索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3 收起 理由
Muffin0211 + 3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22-1-9 22:1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旧手迹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旧手迹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谢谢推荐,找来看了—下。不错。克林顿后期特色,thought provoking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22-1-9 22:08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mickey_shao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mickey_shao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好电影,非常喜欢。

发表于 2022-1-9 16:48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闲人看海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闲人看海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wasserbogen 发表于 2022-1-9 10:43
感谢分享观后感。我看了Interstella后倒是觉得它虽然更先进,更精彩,但可能因为它想表现的 ...


讲解的好啊。

在原本设计外添加的椅子被破坏,差点带走艾丽; 这是情节上非常合理的安排,又题点了本片的一大主题,"信任"。

因为艾丽的研究太前卫,产生了很多争议,信任问题一直是剧情助推器。卓穆林砍掉艾丽的项目,艾丽四处寻求资金,海登企业里的演讲,政府对项目的质疑和安全考虑,都围绕着信与不信展开。

指南针也是神来之笔,一石二鸟,又安排合理。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3 收起 理由
wasserbogen + 3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2-1-9 15:3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Muffin0211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Muffin0211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wasserbogen 发表于 2022-1-9 15:41
不需要宇航服是因为这是一趟观光之旅,在外星人的设计的旅程里,旅客只有在到达终点织女星时才会出舱,而 ...

谢谢分享!还是楼主懂得多!
原来原著里是有5个人的啊,不知是不是5个人都看到了一样的事物?
反正如果设备没坏,多去一些人体验实验一下,这样多一些不同的见证还是多一些可信度和参考价值的吧。不知到电影为什么改成一个人,弄的我那么多疑问,可能电影还是拍得不够周到   Interstellar 我就觉得没什么疑问,整个故事还是很顺畅合理的。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3 收起 理由
wasserbogen + 3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2-1-9 15:2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parkroad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arkroad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WOW!足迹论坛里还是有很多高人的

感谢分享!

发表于 2022-1-9 14:41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wasserboge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wasserboge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wasserbogen 于 2022-1-9 15:47 编辑
Muffin0211 发表于 2022-1-9 12:54
宇航服都不需要怎么在外太空生存呢?整个看下来就感觉有点像那个患癌富商的幕后操纵的骗局:他发的信号, ...


不需要宇航服是因为这是一趟观光之旅,在外星人的设计的旅程里,旅客只有在到达终点织女星时才会出舱,而迎接她的目的地是一小块改造成能适应人类无需宇航服就能生存的时空(织女星本身未必如此),就好像宇航员也在空间站里是不需要穿宇航服的。宇航服和座椅清晰地表达了作者借艾丽想表达的,就是在这件事上要信任外星人,因为如果不信任外星人,那根本也不会开始造机器、准备去太空这件事了,按基斯的说法:谁知道是不是造了一个特洛伊木马呢?要么就全不信,要么就全信,有选择性的信在这个项目上毫无必要。当然,作为科学家她也知道所信的未必是事实,需要她去证实,所以她也做好了牺牲生命的准备。

18个小时的静电录音的确不是铁证,而是给观众的强力暗示,是一种点到即止,才更有回味。它为什么不出现在国会山听证会之前而是之后呢,连已经觉得自己摸透了海顿的诡计并能以海顿解释一切现象的基斯都说:这就有意思了…这表示了什么呢?有时我们不能靠影片一句句地告诉我们事实,而要通过相关人物的反应来推测它的意图。我个人认为18个小时不是做假,首先录像机是工作人员给艾丽的,艾丽还检查过,她后来也自己录了,如果录像做假,她的旅途为假,她看到的那些就是幻觉,那么做假录像的长度还刚好能和她幻想的时长基本一致?不可能在前期预料得到她能产生什么幻觉,产生多久的幻觉,所以前期录像要能吻合基本不可能。录像做假只有一种可能,就是海顿死前预先买通了研究人员,后期进行调包,在听过她的汇报说看到了18个小时的银河美景后,按她描述的紧急录个18个小时的静电噪音,那么问题又来了:这里有个时间顺序,在她说18小时的时候,静电录像已经被当作证据,被买通的人员还能再偷偷修改它的时长,补录删录吗?感觉越想问题越多,倒不如相信,18个小时就是真的,影片就是最后给了观众一个暗示,看观众接不接翎子了,毕竟这不是悬疑片。

让机器再启动一次,让别人再去一次,先不管是否可行,如果可行,我也觉得这并不能加强这件事的可信程度。其实小说里是有5个人一起,电影改成了她一个人,一是为了简化,突出艾丽个人,二应该也是因为卡尔自己也觉得多几个人有同样的经历其实并不能更说明问题,原因他在先前已经借帕尔默之口说过了,当时艾丽和帕尔默是在讨论宗教:成千上万人声称有过相同或相似的经历,经历了神,却依然可以被认为是一场大规模的集体幻觉,那么1个人、2个人还是5个人的相同经历又能证明什么呢,也完全可以是一场规模很小的集体幻觉。除非有录像,而录像只有静电噪音。这时,录像的重要性就更凸显了,也是因为这个,录像的时长才成为一个关键的暗示点,有了这个点,无论从影片叙事角度还是从意义来说都是不需要再赘述又一场机器开启过程,用来证明任何事的了。

艾丽经过的虫洞是一种道路,是宇宙穿越的捷径,她在虫洞里穿行18小时的时候地球过了多少时间,只和虫洞的两个开口在时间轴上相邻多远有关,她的这次旅程是去了一次26光年之外的织女星,绕路去的,因为要观光,再回地球,而那个出口是设在入口的一秒之后,也就是说她在18个小时里经过的地方,如果不用虫洞只用光速旅行会需要52年以上,如果用光速以下那就不知道是多少万年了,距离太阳系65光年的毕宿五,按1972年发射的先驱者10号的速度,需要200万年才能到达,可做参考。所以正确的时长比应该是:18小时vs多少万年。也因为这个,大家都认为一般会是山中一日世上千年的情况,先前帕尔默才会不希望艾丽去,怕她一离开就是几百年,艾丽一回来也是先问这是哪一年,但没想到其实虫洞的开口可以任意设置,既可以在一个苹果内部走直线最短路线到达正对面,也可以在苹果里绕大圈回到出发的那一点的旁边。所以库珀在黑洞几分钟外界几十年和艾丽在球里18小时外界1秒钟,看起来虽然相反,性质却是差不多的,毕竟这都是以同一个科学家的理论设想的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9 收起 理由
Muffin0211 + 9 你太有才了

查看全部评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22-1-9 11:5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Muffin0211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Muffin0211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Muffin0211 于 2022-1-9 16:57 编辑
wasserbogen 发表于 2022-1-9 10:43
感谢分享观后感。我看了Interstella后倒是觉得它虽然更先进,更精彩,但可能因为它想表现的 ...


宇航服都不需要怎么在外太空生存呢?整个看下来就感觉有点像那个患癌富商的幕后操纵的骗局:他发的信号,他发的图纸,他教女主怎么解密图纸,女主在封闭仓看到的是他设定好的图像或幻觉,18个小时的经典录音也可以是事先设置好。。。椅子的飞脱也可以是富商没想到制造者会不按指示非给加个安全椅子,在他设计的剧烈震动下反而不安全了。只不过他没让女主拍个照片证明,像1969年的美国宇航员登月有照片为证,但照片上飘扬的美国国旗就让人质疑了: 月球上基本没有空气,没有风,那旗子是怎么飘动的?然后就来个硬解释:是宇航员把旗子插下去的震动 ------ 也感觉是个骗局,毕竟50年过去了,没见有宇航员再登月的,最多就是在空间站晃晃。按理说过50年科技发达了好多好多的,反倒没有登月成功的了。

想要弄清楚是不是骗局,要么影片中的人再依着图纸造一个那样的设备,再找个另一个科学家进去看是不是也看到和女主一样的外太空和外星人。其实女主用的那个设备也没损坏吧,可以找人再试几次吧。设备的造价是很庞大,但万一真是外星人,那这些投入也就值得了。算是开放式结局,啥都不继续交代又成谜了。

另外还有个奇怪的点,Interstellar里在太空的 Wormhole, Black hole 里呆个几分钟,地球上就几十年了; 而在Contact里女主也号称穿越了 Wormhole, 倒是她过了18小时, 地球监控室才过了几秒还是几分钟? 感觉倒过来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3 收起 理由
wasserbogen + 3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2-1-9 09:43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wasserboge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wasserboge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wasserbogen 于 2022-1-9 10:56 编辑
Muffin0211 发表于 2022-1-8 17:03
之前看你们的讨论对本片垂延已久

不过看完 Interstella再来看 Contact, 觉得作为科幻片,后者没法跟前者 ...


感谢分享观后感。我看了Interstella后倒是觉得它虽然更先进,更精彩,但可能因为它想表现的科技点更多,所以有一种我先前所说的拼贴感,缺少Contact特有的自然顺畅的感觉。Contact肯定不是追求情节跌宕起伏的故事,它就是波澜不惊的,也因此更纯粹。

18个小时的静电录音可以证明艾丽去过了天外世界,而没有像样的宇航服,这肯定不是因为当时的电影没有条件这样做,弄一套宇航服多简单的事呀,而是因为要表现作者的观点:不需要。艾丽曾和上级就座椅争论过,甚至连椅子都不应该有,因为图纸里没有,外星人的指示是怎样的,就相信,接受,作者也就是假借她的口表达了这个观点,并通过后续情节:椅子剧烈震动,被吸上顶部压坏,艾丽因为指南针才侥幸没有受伤,证明了这个观点是正确的,所以和宇航服问题一样这体现了一种统一性。
男女主的感情是比较简单的,我倒不觉得突兀,而是点到为止,两个既有颜值又有趣的人在鸟不拉屎的地方遇见了,会有火花几乎是不可避免的事了,后来没有多少时间给他们进入更深层的关系,但已足以相互扶持,并肩作战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3 收起 理由
Muffin0211 + 3 你太有才了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2-1-8 16:0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Muffin0211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Muffin0211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Muffin0211 于 2022-1-9 16:36 编辑

之前看你们的讨论对本片垂延已久

不过看完 Interstellar再来看 Contact, 觉得作为科幻片,后者没法跟前者比啊。这技术也太磕碜简单了,连个像样的宇航服都木有。众目睽睽之下封闭仓直接掉下去,而女主就是经历了Wormhole看到了宇宙的另一边也是有点不可思议,难以置信。全片意境还是很美的,浩瀚星空,宁静壮阔的宇宙,无不摄人心魂。女主看到的外星人的高级文明,遇到了早已亡故的父亲,而且能全身而退毫发无损,也许一切也太完美了,确实就是跟梦境一样,少了几分真实和残酷,难怪遭到民众的质疑。

倒是从女主接收到信号到破译出几万张设计图纸的过程还挺惊心动魄的,令人不由屏住呼吸竖起耳朵,一起搜寻和解码这神秘的天外来客。。。这是全片最精彩最吸引人的一段了,就跟小时候如饥似渴地去看各种外星人及飞碟的书和纪录片的感觉一样,而且经过一番折腾,还是发现没有确定的答案,或许有答案,但被政府捂住了没放出来,广大民众还是云里雾里。还有一种可能,跟影片中国防部质疑的一样,这一切也许只是某些富商故意发送的造假信号逗大家玩的,并非来自外星人。总之看完影片还是不确定外星人到底有没有来过。

可能这更是个政治、宗教、哲学、文化片吧,复杂人类社会的典型映射,但并没什么意外、算是描绘得温柔的了;而男女主角的爱情也比较简略突兀,看到后半部都困得差点睡着了  不过毕竟是个1997年的片子,还是不能用现在的电影标准来衡量,搁在20多年前应该还是很前卫震撼的。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4 收起 理由
wasserbogen + 4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1-11-22 09:2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xfym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xfym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可惜现在的美国人已经把最大的锅砸了

现在最大的锅在东方

发表于 2021-11-16 10:2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tomw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tomw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wasserbogen 发表于 2021-11-16 10:02
这次沙丘也是他配乐,摄人心魄

“摄人心魄” - 说的太好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21-11-16 10:2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tomw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tomw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purebliss 发表于 2021-11-15 19:10
By the way
Interstellar 的配乐是好莱坞最有名的电影配乐 hans zimmer. 他做的配乐数不胜数,都是有名的 ...

Hans Zimmer的蓝光音乐会LIVE IN PRAGUE强烈强烈推荐!!!我这种下载无数的人也最后买了正版支持收藏

真的是神人。这个时代能出这么一个人才真是我们的幸运

音,画俱佳。不过对播放器材要求很高很高。Hans Zimmer的音乐都是大场面,很多低音。本来交响乐这种对音响要求就是奇高,加了那么多的低音更是要求高的变态:)大家可以音响升级起来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4 收起 理由
purebliss + 4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1-11-16 09:0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wasserboge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wasserboge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purebliss 发表于 2021-11-15 19:10
By the way
Interstellar 的配乐是好莱坞最有名的电影配乐 hans zimmer. 他做的配乐数不胜数,都是有名的 ...

这次沙丘也是他配乐,摄人心魄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4 收起 理由
purebliss + 4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1-11-15 21:18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ampyre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ampyre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刚好最近也重看了这部,比以前年纪小的时候看感悟深一些。没想到还有书,要去找来看看。星际穿越也是时不时拿出来重温的,家里还挂着海报。

发表于 2021-11-15 18:10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purebliss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urebliss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bigwood 发表于 2021-11-15 09:01
非常认同,一直很喜欢诺兰的电影,之前一直觉得inception在我心中封神,因为拍出了我梦境的感受,而且更 ...


By the way
Interstellar 的配乐是好莱坞最有名的电影配乐 hans zimmer. 他做的配乐数不胜数,都是有名的电影, inception也是他的配乐

记的看汤姆汉克斯的inferno时,当影片结尾音乐一响起时我立马起了一身鸡皮疙瘩,硬撑着一直看完最后演职员表,果然,配乐是Hans
Zimmer

Hans zimmer COVID前来过澳洲几次举办演奏会,墨尔本 perth都去过,当时没有去现场感觉非常遗憾
记得门票300多好像

下次他再来我一定要去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