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精华好帖回顾

· 冬日的巧克力brownie (2006-4-12) 小蜜早儿 · P&O Pacific Explorer 2017 17-27 Dec 10晚南太平洋4岛游 (基本完结) (2017-12-29) kinny129
· 父亲节 Mt Kosciuszko 徒步露营 (iPhone4s) (2013-6-19) 路天涯 · 怎样要求老板涨工资 - 4坑已填 (2009-1-2) 月亮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楼主:猫儿不笨

[外汇债券] 为什么比特币 ? 进展和争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4-19 21:5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猫儿不笨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猫儿不笨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比特币到底值多少可能不再是那么个神秘问题



https://www.bloomberg.com/news/f ... r-be-such-a-mystery

3道菜和2瓶酒过后,2位经济学家得出结论:$200
第二天发现是搞错一位小数点,币值应该是:$20


用同样原理和算法,也有人得出$600和$15000....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8-4-19 22:23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Hetbert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Hetbert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熊市疯狂套利本金翻6倍,专业搬砖党有多恐怖?
币圈邦德
04.12
区块链永不眠,牛市炒币,熊市搬砖。



上海的某个高档写字楼里,几个人轮流日夜不休。

“三月四月的行情还是有的,耐心等,基本上平均下来每天都能挣几个点。”他们的负责人老A(化名)说。

他们就是专业的搬砖团队,虽然寒冬来临,今年搬砖的底仓已经翻了6倍,不减牛市风采。

所谓的搬砖,就是利用同一种币在各个交易所之间的价差进行套利,套取固定收益。这是一宗稳赚不赔的生意,一年365天可能超过300天都有这样的套利机会。

Winter is coming。

我们都知道,去年9月央行等七部委发布《防范代币发行融资风险的公告》,将当时最火热的ICO归为非法金融活动,严重扰乱金融秩序。之后国内所有ICO项目和交易所关停,一直到今天,也不断有传闻说央行还要加强监管。



(图)央行9.4政策公告

每一次的监管动作,甚至传闻,对币圈市场都是一场冲击。现在的市场,没人能看得清,不知道国家下一步具体要怎样严控。尤其是在九四之后的那一阵,ICO禁令来临,导致币价大跌,币民情绪非常低落。

但严苛的政策对于老A的搬砖团队来说,非但不是坏事,甚至是件好事。

在去年九四过后,国家关停了中国交易所,因为失去了直接用人民币场内购买比特币便利渠道,再加上外汇限制,以及国外交易所的繁琐KYC认证,很多搬砖的人退出了市场。但这些并不限制老A团队的搬砖套利,反而给他们提供了更大的套利空间。

去年9月份,受到政策的影响,国内市场比特币大跌,当时国内外的价差非常大。老A通过在国内场外买币,搬到国外交易所卖,这来来回回一个多月他赚了一大笔。

“那时,最高一笔就有18%的利润,感谢政策。”老A感叹道,也是那时,老A组建了专业搬砖团队,雇几个人盯盘盯群里的买卖单。

搬砖也是要有策略的,需要做到同时买卖(对冲)。在出现价差时,同时在两个交易所,低价的那边买币,高价的那边卖币。当然要提前在交易所开好账户,建底仓,才能在第一时间反应,这样就不会承担在提币充币时币价变动的风险。

这些都是老A告诉我们的策略,“开好交易所账户是最关键的前期准备,其余的都是套路,让团队别人盯盘做交易就好了。”

还有去年12月份币市大涨,老A并没有参与到炒币狂潮中,依旧用过去的模式搬砖。当时涨幅大,套利空间也大。“我不喜欢风险大的方式,搬砖就能挣钱为什么要炒币?万一被套了?”,“当时总有人说我傻,这么好的市场为什么没进场炒币。但现在看,纯搬砖最稳,现在有多少大户还被套着呢。”

政策是他们最大的朋友,熊市同样也是朋友,他们要的是动荡。

今年1月份,币价大跌,熊市来临,市场上一片鬼哭狼嚎,但这与老A无关。和去年9月份币价下跌一样,这次的套利空间依旧大。“这次价差不如去年多,不过也不少。”一笔交易挣几个点,熊市对老A当然没影响,没准还偷偷笑呢。据老A粗略统计,从今年1月份到4月,从境外买币回国内卖出这样的操作底仓资金增加了6倍。多则一趟12%的收入,少则一趟0.8%,就算熊市还是有办法赚钱。

做搬砖交易,需要就是价差,市场越动荡,对他们越有利。政策是什么,他们是不关心的,各国政策越多,对市场冲击越大,币价就越动荡。各国交易所币价差距拉大时,就能做上一笔,管他政策是利好还是利空。熊市也不影响,前两天还有比特币十分钟暴跌700美金的事,赶在这个时间,各个交易所肯定有价差。利用这次价差,老A团队白捡两个比特币。

QQ截图20180412234127.png

当然,这种躺着赚钱的事谁不想做,但搬砖其实没老韭菜想得那么简单。

首先就是要开好境外大型交易所的认证账户,好在第一时间利用价差搬砖。但是境外大型有流动性支持法币充值的交易所,并不是那么容易进行开户的。对于某些交易所来说,需要繁琐的KYC证明,其中包括提交身份证照片,资金来源的解释,提交近三个月的水电费缴纳单的住址证明等等。这些材料,就把好多想搬砖套利的人拒之门外。

即使是准备好材料提交,交易所也会有漫长的审核过程,事实上,大多数交易所在牛市的时候都直接关闭了注册功能,也不欢迎庞大的用户群对他们进行法币充值。网上有人说即使他提供了完整的认证材料,等了半年了,一个交易所的KYC认证还没下来。人间半年,币圈都过了近两百年了。

有了交易所账户,剩下的就是用套路套利。

老A团队还会在做多久,邦德无法知晓。但是搬砖工也是比特币等数字货币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没有无数的搬砖工,比特币在世界范围内,各个交易所之间的价差就无法填平。可以说没有这些搬砖工,可能美国的比特币价值1万美元,韩国比特币价值2万美元,委内瑞拉的比特币价值5万美元,如果真的那样的话,比特币又怎么成为电子黄金呢?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5 收起 理由
猫儿不笨 + 5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8-4-19 23:22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Hetbert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Hetbert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为什么我觉得eos会是一场超级泡沫?
币圈小迷弟
12小时前


前几天跟一个做很多年投资的大哥聊天,他从今年开始也在关注数字货币投资,在他看来,数字货币正经历一波熊市,短期看,还有太多“信仰”者看多,所以这远远没到熊市的底部。只有这些坚定看多的人开始看空、唱空,熊市才可能结束。那么这个时间点会是什么呢?我们共同的答案是eos。一方面eos的基本面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另一方面eos是币圈韭菜的最后信仰,韭菜不绝望,怎么会有行情?

超级节点有悖去中心化

相信人还是相信代码?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任何人都是不靠谱的,他们都会本能的来保障自身的利益,这是人性。区块链一直以来被人称道的是通过一套精密完整的去中心化体系实现了“没有信任的信任”。因为分布式、因为完全公开、因为每个节点拥有同样的权益,因此在拥有平等、透明的前提下才有了一个不需要信任任何人,又彼此互相信任的一套价值网络。这也造成了在效率方面,一直不尽人意。于是eos创造性的提出了DPOS的共识机制,也就是说不需要每个节点来确认,通过选举制度,创造出超级节点,超级节点来“代替”节点进行表决,因为节点少了,所以效率提升了,据eos表示,可以提高到每秒百万级交易速度,要知道比特币每秒只有3-5笔,以太坊只有十几笔,这看起来是质变。

但问题来了,比特币因为平等、公开、透明解决了信任问题才被信任,而DPOS的机制实际上是创造了一种不平等,赋予了一部分人特权,大多数人没有的特权。根据eos白皮书显示,eos首发10亿枚,一共设立21个超级节点,相比于10亿,这是一个极小的比例。阿里巴巴一共7万多员工,但有不到40个合伙人,也就是说eos搭建了一套远甚于阿里巴巴的中心化机制。

当然,有人会说,阿里巴巴是听一个人的,只要参与过公司的高层运营就知道,群体博弈远大于独裁。

为了解决中心化的问题,eos也设立了竞选制度,这更可笑。看过《乌合之众》的人都知道,群体的情绪是夸张和单纯的,极易受到暗示和轻信,因此,经常会出现狂热的个人崇拜。一旦出现一个善于调动情绪的个体,很轻易的就能影响整个体系的走向。可以想象,未来会有几类人会成为“超级节点”:

第一类是拥有巨大财富的人,在数字货币领域拥有大量财富,可以控制很多节点,比如中国比特币首富、投资项目跑路后立即撇清关系的投资人,他们沆瀣一气,利用财富效应反复蹂躏韭菜,但韭菜很无奈,毕竟人家是超级节点,你只是个普通的节点,怎么办?大多数人会选择信任第二类人。

第二类是善于曝光,他们善于炒作自己,通过大量曝光赢取信任,比如90后币圈贾跃亭、00后资深创业者横跨电商微商数字货币多个领域。利用媒体的公信力,打造一个更加喜人的形象,赢取常人的信任。但这些人曝光的目的是获得更大的利益,一种利益是自己的,一种利益是背后的利益集团。

第三类是代理人,他们本身一般,但背后却代表了一股极强的势力,比如我们一直诟病的美利坚总统,他们上台后会天然服务于那些资助他上台“利益共同体”。还有一些经济学家,其实就是利益集团的门客。

15年翻一番的超级通胀

超级节点不仅有超级权力,还有超级利益。与eth的gas费不同,eos设计了一套增发的机制,每年eos会增发5%,按照eos总量10亿计算,每年会增发5000万个。不要小看这个速度,10年以后,eos将一共会有超过16亿枚,增加了超过60%。15年后将翻一番,超过20亿,后面的速度将更快,再过5年就会有26亿枚。换句话说,一旦持有eos,坚信eos的价值,就要面对eos每年价值增长速度要超过每年的通胀。“跑赢CPI”,多么熟悉的一个词,同样适用于eos中。

说到底,5%的通胀到底有多少呢?拿我们诟病的美元做比较,一直在快速贬值的美元的通胀率只有不到3%,只有eos的一半不到。

当然并不是所有人都要跑赢,超级节点就不需要,因为eos的白皮书显示,每年的增发将用于超级节点的“工资”,每个节点每年大约可以获得238万个eos的收益。稳稳的i跑赢通胀。

这么大的利益面前,自然有智者坐不住了,于是有了贿选、结盟事件,超级节点参与者承诺会把每年的收益分配给那些支持他们的人,言外之意,跟着我有肉吃。还有找到“志趣相投”,更准确的说是臭味相投的人,结为盟友,一损俱损一荣俱荣。前段时间,v神也撰文抨击eos“贿选”的事件。

至此,我们现实生活中经历的种种不平等要在eos体系里再次经历一次:自己的权力拱手他人,信任他们会“无私”的创造一个更美好的世界,自己则要时刻承受通胀的风险。

当然,eos也策划了很多手段来监督超级节点,但最简单的例子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设计了更为复杂的监督制度根本没有解决贪腐、贿赂的问题,因为存在中心就存在权力的倾斜也就存在暗箱,不要考验人心。人心本来就是恶的。

因此,超级节点很可能是一帮普通人拿出自己的血汗钱“供养”那些大户,让他们拥有更大的权力更便捷的侵占自己的利益,也就是俗称的“割韭菜”。

不足300分之一预期的交易效率

我们知道,eos的DPOS设计是为了解决交易效率的问题,但事实是根据现在的资料显示,eos测试网络3.0大致在3000多tps,远远没有达到百万级的tps。也就是说,eos为了提升交易效率,制造了一种畸形的“去中心化”系统,却远远没有实现自己的目的。

“巨大”的增值潜力

超级节点的超级权力,肆意扩大的通胀,严重不及预期的交易效率,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eos价格高呀。Coinmarketcap数据显示,eos排行第六,超过70亿美金,很多eos信仰者认为,eos还能上涨100倍,也就是超过7000亿美金,接近伟大的苹果公司、微软公司、Google的市值,超过亚马逊。更狂热的粉丝则看到了1000倍……

信仰的背面是一片血海

追涨杀跌是韭菜的典型特征。涨是唯一的买入逻辑,跌是唯一的卖出逻辑。庄家则相反,底部埋伏,高位卖出。于是便有了散户高位盲目自信,最终站岗的结局。

更可怕的是股市中,每一波大行情都以一个终极信仰的终结而告终。2007年,中国石油上市,第一天上涨48.6元,市值9万亿,市盈率超过三位数,远远脱离了这个股票的基本面,但那时有多少散户狂热的梦想着可以10个涨停直接涨到100元,但现实是48.6元是迄今为止的最高点,当时的6124点也是至今无法超越的顶峰。

2015年,这次换成了中国中车,同样是号称一股100元,市盈率同样三位数,同样严重脱离基本面,同样是疯狂炒作后,直接终结了这次闪电大牛市。

现在在数字货币市场中,eos也在扮演同样的角色,严重疑问的基本面,但粉丝极度狂热,梦想着100美元一个token,会不会像中国石油、中国中车一样,群体狂热的巅峰就是散户刀山油锅的开始。

2018年3月28日一则新闻显示eos团队套现了61.8万个eth,24小时内,已经有2.5万个ETH(价值1100万美元)进了Kraken交易所钱包。

有些人正在加速进场,有些人却在悄悄离场。

免责声明:转载此文为传递更多市场信息,不代表币世界的观点和立场,请自行参考。
下一篇
担心你的EOS还没映射?看完这5个问题答案就放心了为什么我觉得eos会是一场超级泡沫?
币圈小迷弟
12小时前


前几天跟一个做很多年投资的大哥聊天,他从今年开始也在关注数字货币投资,在他看来,数字货币正经历一波熊市,短期看,还有太多“信仰”者看多,所以这远远没到熊市的底部。只有这些坚定看多的人开始看空、唱空,熊市才可能结束。那么这个时间点会是什么呢?我们共同的答案是eos。一方面eos的基本面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另一方面eos是币圈韭菜的最后信仰,韭菜不绝望,怎么会有行情?

超级节点有悖去中心化

相信人还是相信代码?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任何人都是不靠谱的,他们都会本能的来保障自身的利益,这是人性。区块链一直以来被人称道的是通过一套精密完整的去中心化体系实现了“没有信任的信任”。因为分布式、因为完全公开、因为每个节点拥有同样的权益,因此在拥有平等、透明的前提下才有了一个不需要信任任何人,又彼此互相信任的一套价值网络。这也造成了在效率方面,一直不尽人意。于是eos创造性的提出了DPOS的共识机制,也就是说不需要每个节点来确认,通过选举制度,创造出超级节点,超级节点来“代替”节点进行表决,因为节点少了,所以效率提升了,据eos表示,可以提高到每秒百万级交易速度,要知道比特币每秒只有3-5笔,以太坊只有十几笔,这看起来是质变。

但问题来了,比特币因为平等、公开、透明解决了信任问题才被信任,而DPOS的机制实际上是创造了一种不平等,赋予了一部分人特权,大多数人没有的特权。根据eos白皮书显示,eos首发10亿枚,一共设立21个超级节点,相比于10亿,这是一个极小的比例。阿里巴巴一共7万多员工,但有不到40个合伙人,也就是说eos搭建了一套远甚于阿里巴巴的中心化机制。

当然,有人会说,阿里巴巴是听一个人的,只要参与过公司的高层运营就知道,群体博弈远大于独裁。

为了解决中心化的问题,eos也设立了竞选制度,这更可笑。看过《乌合之众》的人都知道,群体的情绪是夸张和单纯的,极易受到暗示和轻信,因此,经常会出现狂热的个人崇拜。一旦出现一个善于调动情绪的个体,很轻易的就能影响整个体系的走向。可以想象,未来会有几类人会成为“超级节点”:

第一类是拥有巨大财富的人,在数字货币领域拥有大量财富,可以控制很多节点,比如中国比特币首富、投资项目跑路后立即撇清关系的投资人,他们沆瀣一气,利用财富效应反复蹂躏韭菜,但韭菜很无奈,毕竟人家是超级节点,你只是个普通的节点,怎么办?大多数人会选择信任第二类人。

第二类是善于曝光,他们善于炒作自己,通过大量曝光赢取信任,比如90后币圈贾跃亭、00后资深创业者横跨电商微商数字货币多个领域。利用媒体的公信力,打造一个更加喜人的形象,赢取常人的信任。但这些人曝光的目的是获得更大的利益,一种利益是自己的,一种利益是背后的利益集团。

第三类是代理人,他们本身一般,但背后却代表了一股极强的势力,比如我们一直诟病的美利坚总统,他们上台后会天然服务于那些资助他上台“利益共同体”。还有一些经济学家,其实就是利益集团的门客。

15年翻一番的超级通胀

超级节点不仅有超级权力,还有超级利益。与eth的gas费不同,eos设计了一套增发的机制,每年eos会增发5%,按照eos总量10亿计算,每年会增发5000万个。不要小看这个速度,10年以后,eos将一共会有超过16亿枚,增加了超过60%。15年后将翻一番,超过20亿,后面的速度将更快,再过5年就会有26亿枚。换句话说,一旦持有eos,坚信eos的价值,就要面对eos每年价值增长速度要超过每年的通胀。“跑赢CPI”,多么熟悉的一个词,同样适用于eos中。

说到底,5%的通胀到底有多少呢?拿我们诟病的美元做比较,一直在快速贬值的美元的通胀率只有不到3%,只有eos的一半不到。

当然并不是所有人都要跑赢,超级节点就不需要,因为eos的白皮书显示,每年的增发将用于超级节点的“工资”,每个节点每年大约可以获得238万个eos的收益。稳稳的i跑赢通胀。

这么大的利益面前,自然有智者坐不住了,于是有了贿选、结盟事件,超级节点参与者承诺会把每年的收益分配给那些支持他们的人,言外之意,跟着我有肉吃。还有找到“志趣相投”,更准确的说是臭味相投的人,结为盟友,一损俱损一荣俱荣。前段时间,v神也撰文抨击eos“贿选”的事件。

至此,我们现实生活中经历的种种不平等要在eos体系里再次经历一次:自己的权力拱手他人,信任他们会“无私”的创造一个更美好的世界,自己则要时刻承受通胀的风险。

当然,eos也策划了很多手段来监督超级节点,但最简单的例子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设计了更为复杂的监督制度根本没有解决贪腐、贿赂的问题,因为存在中心就存在权力的倾斜也就存在暗箱,不要考验人心。人心本来就是恶的。

因此,超级节点很可能是一帮普通人拿出自己的血汗钱“供养”那些大户,让他们拥有更大的权力更便捷的侵占自己的利益,也就是俗称的“割韭菜”。

不足300分之一预期的交易效率

我们知道,eos的DPOS设计是为了解决交易效率的问题,但事实是根据现在的资料显示,eos测试网络3.0大致在3000多tps,远远没有达到百万级的tps。也就是说,eos为了提升交易效率,制造了一种畸形的“去中心化”系统,却远远没有实现自己的目的。

“巨大”的增值潜力

超级节点的超级权力,肆意扩大的通胀,严重不及预期的交易效率,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eos价格高呀。Coinmarketcap数据显示,eos排行第六,超过70亿美金,很多eos信仰者认为,eos还能上涨100倍,也就是超过7000亿美金,接近伟大的苹果公司、微软公司、Google的市值,超过亚马逊。更狂热的粉丝则看到了1000倍……

信仰的背面是一片血海

追涨杀跌是韭菜的典型特征。涨是唯一的买入逻辑,跌是唯一的卖出逻辑。庄家则相反,底部埋伏,高位卖出。于是便有了散户高位盲目自信,最终站岗的结局。

更可怕的是股市中,每一波大行情都以一个终极信仰的终结而告终。2007年,中国石油上市,第一天上涨48.6元,市值9万亿,市盈率超过三位数,远远脱离了这个股票的基本面,但那时有多少散户狂热的梦想着可以10个涨停直接涨到100元,但现实是48.6元是迄今为止的最高点,当时的6124点也是至今无法超越的顶峰。

2015年,这次换成了中国中车,同样是号称一股100元,市盈率同样三位数,同样严重脱离基本面,同样是疯狂炒作后,直接终结了这次闪电大牛市。

现在在数字货币市场中,eos也在扮演同样的角色,严重疑问的基本面,但粉丝极度狂热,梦想着100美元一个token,会不会像中国石油、中国中车一样,群体狂热的巅峰就是散户刀山油锅的开始。

2018年3月28日一则新闻显示eos团队套现了61.8万个eth,24小时内,已经有2.5万个ETH(价值1100万美元)进了Kraken交易所钱包。

有些人正在加速进场,有些人却在悄悄离场。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6 收起 理由
猫儿不笨 + 6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8-4-19 23:54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Hetbert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Hetbert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解不开的缠结和IOTA的泪
汤强
04.09
一、什么是DAG?

DAG:Directed Acyclic Graph,中文意为“有向无环图”。

有向无环图是一种存储数据的方式。“有向”指所有数据顺着同一方向存储;“无环”指数据结构间不构成循环。像条毛线织的围巾,可以一直编下去。



图1 DAG 有向无环图(缠结 Tangle)

你可以这样理解:区块链是每个区块记多笔交易,而DAG是每个区块存一笔交易,所以它们的本质相同。在IOTA白皮书里,把结扎在一起的交易称为缠结(Tangle),如图1。

你可能会奇怪,这些交易为什么要连线、标箭头?因为使用者每发起一笔交易,必须验证之前的两笔交易。

这很像让一个孤儿自己选择养父母。DAG是孤儿的世界,每笔交易天生是孤儿,但养父母不能随便乱选,他们必须根正苗红,否则孤儿自己就不会被下一代选为父母,不被选择意味着从此消失。

如果一笔交易不被后来的交易所验证,它就会变成真正的孤儿,从此在账本里失去合法性。

缠结图的本质上是订在一起的账本,而交易发起者的验证就是订书钉,可他们用什么方式验证交易?

答案是我们熟悉的工作量证明。

交易发起者自己选择两笔合法交易,花2秒钟找出一个随机数,让“随机数+信息”的哈希值符合系统要求。

验证所需的工作量与前手交易权重成正比,交易权重相当于验证难度,难度越高验证时间越长。IOTA中,权重是以3为底的指数增长:3的1次方、3的2次方、3的3次方……被验证次数越多的交易权重越大。

所以,如果你担心验证完两笔正确交易却没人来验证你,那这种担心是多余的,因为验证新鲜交易更容易,如果验证靠前的陈旧交易,工作量会指数级地翻上去:本来2秒钟能验证完的交易,现在要花2小时,何必?

另外,你可能会问,DAG下为什么不能只验证一笔交易,必须是两笔或两笔以上?

因为如果只往前验证一笔,网络会被大算力操控。

算力强者很容易抬高交易权重,拉长尾巴,以堵死后面的验证通路,让随后的诚实交易不得不屈从大算力;可验太多交易又会耗时过长。

所以,验两笔能兼顾安全和效率。

于是,发起者一边提交自己的交易,一边验证别人的交易,以此编织着一个去中心化网络。注意:这个网络不是缠结图,缠结图里的点是交易记录,而网络指参与交易的所有节点。

可是DAG下会不会发生双重支付呢?

会。

二、DAG下如何保证账本安全?

假如我转你价值100万元的IOTA,你非常高兴,确认后把100万元货物交给我,但此时我心生歹念。

我靠算力发起攻击,用一笔权重更大的交易验证合法交易之前的交易。



图2 大权重攻击

只要超过主体诚实的DAG,随后的交易都会接在我的DAG后面生长,这样我就赖掉之前的交易,白白从你手里拿走100万元的货。

关键问题是,我得汇聚多少算力才能实现双重支付?

需要全网34%的算力。

IOTA团队说,网络还没成熟,所以先找个协管员看场子,这名协管员就是一台名叫Coordinator的服务器。所有交易是否合法,暂时全由这位协管员拍板,拍板后告诉其他节点,该验证哪些交易。

官方说,2018年会撤下协管员,这也意味着,目前IOTA暂时并非一个去中心化的网络。可如果能确保账本安全,中心化并非不可行的方案。

影响账本安全的另一个因素是数字签名,因为攻击者无法使用他们没有的私钥签出和你一样的数字签名,而保障这件事的是哈希算法,它具有一个特征:哈希不同文本能得出不同结果。如果哈希不同文本出现同样的结果,这种情况称为“碰撞”。

MIT报告指出:

IOTA使用了自己开发的哈希算法curl,但是curl算法的哈希值极易发生碰撞,于是就能伪造数字签名。

IOTA的DAG是靠后手保护前手,一旦攻击者成功伪造数字签名,后手挑不出伪造者的错,非法交易就能大摇大摆地通过验证,这意味着别人用其他私钥也能撬走你账户里的钱。

现在IOTA有协管员保护,但如果撤下协管员,签名能否会被仿冒,就完全得寄希望于攻击者没有哈希出和你一样的签名。

你可能认为,有协管员的情况下这不会成为一个问题,因为协管员会公正地验证所有交易,至少它能取消不合法交易,但事情并非这么简单。

因为协管员自己也有私钥,一旦泄露,造成的结果将比服务器电源插座被拔还要严重,因为此时持有私钥者具备改动任意交易的技术可能,这就是集中管账的风险。

现在有协管员看家,技术上的确能过滤恶意,可IOTA的最终目标终究是脱离协管员、全网自治,除了面临伪造数字签名的问题,还要面临一道难题:

34%攻击。

防止这种攻击的一个办法是招募矿工,但由于IOTA无手续费,所有没有矿工会响应,与此同时,IOTA还面临着拒绝服务攻击的可能,就像不收物业费的小区,靠业主自治很难扫清不法份子,甚至扫不净地上的落叶。

包括IOTA团队在内,暂时没有人给出解决方案。当然,让人垂泪的棘手问题还不止这些。

iota.jpeg

本段与DAG无关,但由于采用DAG的加密货币不多,而IOTA又是持有范围较大的币种,所以写下这段,仅作安全提示。

IOTA用户的私钥由种子生成,种子长这样:

KJGH9YZXCYVYOWTV9YULOVYASDL99YGIAEQWEDFGHNSLNGHJFGHIJPCIYEC9GWOLMFGHGQ99Y9HNMRQASF

一共81位,看起来很长,但其实只有大写字母和数字9,人们除了质疑为什么不用小写字母和其他数字压缩种子长度之外,还有两点关键的质疑:种子如何凭空产生?种子如何生成私钥?

IOTA团队没有公开种子和私钥的生成算法。

我们专栏在《区块链资产朴素安全课》中提过,比特币的私钥是一个随机数,由256个0或1组成,文末配有转换工具网址,那就是公开的私钥生成算法。

但IOTA的私钥只能用官网钱包生成,如果私钥生成算法不公开,用户就无法验证眼前的是否是只有1000种可能的伪随机数私钥。

所以,IOTA用户的私钥有两层风险:

一、受curl算法的影响,私钥被冒签的风险;

二、受私钥生成算法未公开的影响,私钥被破解的风险。

如果还有第三层风险,那就是每次划转钱后,必须把余额转至新的地址,否则余额不保。

这源自于能抵抗量子攻击的温特尼茨单次签名(Winternitz one-time signature)的特性:每签一次,私钥就会暴露一半。这让每个私钥变成一根一次性筷子,每用一次都会被污染半截。

不知何时,IOTA才能平息这些质疑。

结语

DAG是一种数据存储结构,从它被发明的30多年来一直都有人使用,本身并没有问题。但它和区块链的区别在于DAG没有传统意义上的共识,每笔交易的可信与否取决于相信这笔交易的人数。

所以采用DAG技术的核心问题在于如何保护全网达成的一致?

IOTA使用了中心化方案:先协管员看护,以后慢慢放开。同样采用DAG的另一种加密货币Byteball就很淳朴,12名矿工通过收交易手续费的方式保护系统安全。

DAG曾经作为比特币扩容的方案,但最终没被采用,因为基于DAG的分布式网络在保护共识方面很难比区块更有效。

作为一种创新的存储方式,DAG和采用区块记录交易的方式相比,尽管很有趣,但它暂时没有明显的优势,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区块链项目没有选择DAG的原因。

IOTA现在还没有解开自己的缠结,但作为旁观者的我们,有一点值得我们警醒。

加密数字货币的技术复杂度远超我们想象,但并非不可理解,只要我们投入足够的时间,一定可以理清思路,理性决策。

最受伤的人,恰恰是在局势未明朗时,仅凭日涨一寸的K线图就匆忙入场者,他们生怕承受错过的痛苦,甚至会有人因为缠结图和物联网长得像而看好DAG在物联网领域的发挥。

未经深入思考的投资者很可怜,捧着一摞血汗钱走进用天罗地网,他们哪里会想到,编织这张网的可能不是别人的恶意,而恰恰是自己的认知偏差。

千万别眼红那些跑步进场、月赚10倍的朋友,他们可能有惊人的浮盈,但由于跑步进场这个动作本身就是未经深入思考的结果,于是,在迈出腿的一瞬间,就已经注定了大概率的结局。

投资大神乔伊·格林布雷(Joel Greenblatt)有个著名的类比:

买了股票但不知道买了什么,就如同手持火把穿过一个炸药工厂,你可能活下来,但你依然是一个傻子。

所以,拿出你的储备知识,启动你的逻辑链条,把思路里的缠结整理成区块,烘干认知偏差,时刻让自己的投资逻辑保持干爽。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6 收起 理由
猫儿不笨 + 6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8-4-20 00:10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Hetbert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Hetbert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康奈尔大学Sleepy Model PoS共识机制详解:“互联网规模”共识如何实现?
AI金融评论
04.08
雷锋网AI金融科技按:共识机制是区块链和分布式计算的基础。如比特币采用的PoW(工作量证明)就是一种是让计算工作完成最出色的节点获得系统的数字货币奖励的竞争机制,近年来,PoW共识机制逐步暴露出资源消耗大、运行成本高的问题,一些替代性的方案如PoS也被提出并引起了学术界的极大兴趣。例如康奈尔大学IC3(Initiative for Cryptocurrency and Contracts,虚拟货币及合同倡议)项目的Co-Director 石润婷教授(Elaine Shi)等在2017年提出了基于Sleepy Model的PoS共识,并对其进行了形式化描述和安全性分析。

与我们熟悉的各种加密货币的共识机制不同,Sleepy Model的提出旨在解决今天的互联网规模、数百万计甚至更多节点的情况下,如何保持系统的鲁棒性同时又保持系统效率的问题。石润婷教授认为,虽然区块链技术在虚拟货币得到了成功的应用,目前通用的共识机制不适合于推广到互联网级别规模,互联网规模的分布式系统需要新的理论框架,也需要可验证的安全协议以及实施方案,这也是让区块链技术从虚拟货币走向更广阔应用的一个关键点。

背景
在计算机科学中,为了解决计算机单机性能不足,某些应用中需要更大的存储、更强的计算能力的需求,有研究者将一组电脑连接起来,彼此进行交互以实现一个共同的目标,通过网络相互连接传递消息与通信后并协调它们的行为,这也是“分布式计算”的由来。

随着摩尔定律碰到瓶颈,越来越多的系统要依靠分布式集群架构来实现海量数据处理和可扩展计算能力。而区块链正是为了解决各个节点互不信任,又需要协同工作而产生的,与一般的分布式系统不同的是,一般的分布式系统通过一个共同的中心来实现相互信任,而区块链中的各节点是通过共识机制而实现相互信任,可以说,共识机制是区块链与分布式计算的基础。

关于分布式计算的文献以及密码学文献通常会考虑两种类型的参与者:诚实的和非诚实的。然后会分析上述弹性属性,假设对诚实参与者的比例下限。对于通常部署共识协议的传统环境如Google Wallet等应用程序,其中节点的数量大约是十几个,而在大规模的共识协议(雷锋网注:例如区块链协议)中,不仅用户数量大幅增加,同时达成共识也更为复杂,已有的共识机制不能很好的符合鲁棒性的要求。

在Real World Crypto 2017安全大会上,石润婷教授首次对基于Sleepy Model的PoS共识机制进行了解释,雷锋网结合论文进行了节略改编:

“互联网规模”的共识机制
我在这里想和大家讨论互联网规模的共识机制。你们有人可能会记得,去年八月有一天,达美航空的系统完全瘫痪,你无法预订机票,所有航班也被取消,这是因为达美的计算基础设施出现了鼓掌。类似的情况也出现在国家科学基金上,去年七月的时候也发生了系统宕机,你不得不继续等待。好吧,如果我不能飞这我还能忍受,但如果不能做科研,那我要说这就太让我伤心了。

我们关注两点:可复制性、鲁棒性。在计算机科学中,这被称为分布式系统,这一领域已经有了近30年的研究。在分布式系统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抽象概念,我们称之为“状态机复制”,这也被称之为“线性”或者“共识机制”。

那么什么是状态机复制呢?这里有一个应用场景:拿Google Wallet来讲,Google可能考虑将其服务器进行备份。你自然不会希望你放在Google那里的钱遭受损失,所以备份是一个好主意。当某个服务器出现问题,在所有这些服务器上会存有线性排序的日志,我们会关注两个安全属性:一致性、活跃度。一致性指的是所有诚实的服务器节点都同意这些交易日志,活跃度指的是,如果一个客户提交了一笔交易,那么这笔交易需要很快被记录在所有服务器中。

问他是:如果某些服务器安全受到了威胁呢?有问题的服务器会背叛其他服务器,这个问题非常重要。当我们讨论共识问题,通常来讲,这些服务器从属于一个团体,我们可以认为这些服务器是相互信任的。今天我们为什么认为比特币令人激动,是因为比特币开启了分布式计算的新的篇章,其提出的分布式共识令人惊叹,也使得互联网规模的共识存在可能。

然而我们知道,互联网存在着数百万计甚至更多的节点,这些节点节点可能不一定在线,有的在线,有的不在线,要形成共识有很多不可预测的情况。同时每个节点都是自私的,因此互相不信任,这也给“互联网规模”的共识机制提出了新的挑战。

康奈尔大学Sleepy Model PoS共识机制详解:“互联网规模”共识如何实现?


我和虚拟货币圈的很多人有过交流,他们或多或少认为目前的共识机制或多或少地无法适应互联网级别规模,原因在于这些共识机制在互联网级别的大规模、复杂状态下鲁棒性并不好。关于互联网规模共识的鲁棒性,这是一个非常大的话题,我在此处不再展开,但我们会从一些基本的问题入手,来解释什么是鲁棒性。

我们刚刚经历了美国总统大选。总共有三亿人(节点),1.6亿人亮相(并进行了投票),如果我们希望,如果这些亮相(投票的人)当中有51%是诚实的,否则我们就不能正确预测选举的结果,这就是一个共识的例子。

康奈尔大学Sleepy Model PoS共识机制详解:“互联网规模”共识如何实现?

这里我们假设一些节点是在线的,一些节点是睡眠的。在线意味着这些节点会主动参与共识协议,而睡眠节点可能会从睡眠中恢复,并继续加入共识协议,这就是一个“Sleepy Model”,关于这一模型我们有这样的额外假设:

作恶节点无法任意行动(无法偏离基本协议规则);

作恶节点可以延迟和修改消息;

在线诚实的节点可以快速接收消息,否则将被视为睡眠节点;

在这一环境中,我们提出的一个非常自然的问题是:

当仅有51%的在线节点诚实,我们能否达成共识?

康奈尔大学Sleepy Model PoS共识机制详解:“互联网规模”共识如何实现?

这当中的3个难点在于:

1)协议没有任何在线节点比例的先验知识。在线节点可能是30%,也可能是1%;

2)而且你无法进行假设,有可能你假设30%在线节点参与协议,但实际只有1%参与协议,而这99%的沉睡节点不会影响1%的在线节点的共识结果;

3)另一种情况是,而在此过程中,会有“沉睡”节点醒来,他们将受到所有之前待处理的信息,参与到共识投票中,随之而来的安全问题。

经典共识协议的失效
我们研究的结论可能令你吃惊:甚至在99%的在线节点诚实的情况下,目前所有的经典共识协议都无法在这样的场景中顺利运行。我来简单解释一下,经典共识协议可以分为两类,即同步共识协议和非同步共识协议,在同步协议中可以立即接收信息,而非同步协议中,作恶者可以随意的修改信息和延迟发出。为什么在同步协议中会失效呢?原因很简单,因为一直在线的节点按顺序接收信息,而在“Sleep Model”中,我们允许睡眠节点在苏醒后接收信息。而信息的延迟存在着不确定性。

康奈尔大学Sleepy Model PoS共识机制详解:“互联网规模”共识如何实现?

那么,为什么非同步协议也会失效呢?原因在于在非同步协议中,睡眠节点将会被视为作恶节点。假设某个协议可以在已知数量情况下允许1/3作恶者存在,但如果有99%节点为沉睡节点,那么这些节点被视为作恶节点,这样你无法得到足够选票达成共识。

康奈尔大学Sleepy Model PoS共识机制详解:“互联网规模”共识如何实现?

我们说比特币的中本聪区块链(PoW模式)具有鲁棒性,这有两方面含义:好处是,中本聪区块链在大多数在线节点诚实时可以达成共识;但缺点是:能耗太高。今日用于比特币挖矿的电力高达1.5GW,比美国最大的核电站发电量或者美国10%的太阳能发电量都要大。

康奈尔大学Sleepy Model PoS共识机制详解:“互联网规模”共识如何实现?

我们是否可以在达到中本聪区块链的鲁棒性的同时,又免于支付高额代价?办法是:保留中本聪的区块链结构,但去除PoW共识;其中的挑战在于,在达到这一点的同时保证安全性?

我来简单解释区块链的机制。中本聪区块链将前一个块数据和交易,进行hash,为什么PoW耗费资源?因为哈希函数具有随机性,为了找到适合的解,必须尝试各种随机数求解,而诚实节点只相信“最长的链”,如果某个作恶节点想要否定某笔交易双花,他需要获得大部分哈希算力来保证其提交的块结果被接受。

我们可以将PoW视为“领导人选举”,如果你提出一个正确的解,你就是具备下一个块的出块权并提交交易。我们的想法是:是否可以限定解法的范围,从而达到降低资源浪费的效果?

康奈尔大学Sleepy Model PoS共识机制详解:“互联网规模”共识如何实现?

基于Sleepy Model的PoS共识机制
让我们考虑一个简单的“允许协议”,这意味着我们知道哪些节点参与协议、每个节点都知道其他节点的公钥,稍后我会讲,如何在PoS下无需允许达成共识。假设所有节点有一个一周的同步期,在每一个时间周期,Dan将他的名字、当前时间结果一同计算哈希值,如果小于难度系数,那么Dan将会被选为出块者,并收集信息出块,其他人可以检查Dan是否是正确的出块者,以及通过公钥验证这一区块是否由Dan签署。

康奈尔大学Sleepy Model PoS共识机制详解:“互联网规模”共识如何实现?

问题在于:这个协议是否足够安全?在这一模式下,作恶者的收益更大:当诚实的节点当选,他会出一个块,当作恶者当选,他会出很多块,以及挖未来的块。因此我们做了进一步修正:

1.)每个块的时间戳是严格递增的;

2)诚实节点会拒绝“未来时间区块”。

这样,不诚实节点就不能为所欲为出块了。某种意义上这一协议的安全性得到了保证,但实际上通常不是这样,因为非诚实节点仍然可以使用已经选举的节点和他们的块制造出分叉。

为了证明我们的“休眠共识”机制有效,我们仍需要更多的证明。由于时间关系在此我不再展开,详细内容可以阅读我们的最新论文,在论文中我们介绍了:1)更详细的证明;2)更弱的假设;3)更强大的安全模型结果。我认为这一研究对于银行等联盟链非常有吸引力,每个银行成为一个节点,以去中心化的方式来管理他们的票据,从而实现更快的银行间结算;至于鲁棒性,银行可以随时重启机器进行检修,而无需与其他银行进行协调。

康奈尔大学Sleepy Model PoS共识机制详解:“互联网规模”共识如何实现?

关于互联网级别的共识机制,我们意识到有太多的问题比我们所理解的东西更难以理解,我们需要一个新的理论框架对于这些协议进行分析和推理,同时我们也可能需要安全的协议设计和实现,这对于加密社区来说也非常重要,无论从新的加密协议、或是分布式计算都是如此。另一方面,从理论研究到产生实际影响,这也需要可验证的安全协议以及实施方案。谢谢。

相关论文:The Sleepy Model of Consensus 摘要
分布式计算及相关密码学文献通常考虑两种类型的参与者:诚实的玩家和作弊的玩家,然后会分析弹性属性以假设诚实玩家的比例下限。

按照假设,诚实的玩家不仅被假定遵循规定的协议,而且在整个协议执行过程中被假定为在线。而在实际场景中,可能会出现数百万玩家的“大规模”共识协议(例如区块链协议),这种假设是不切实际的。在本研究中我们研究分布式协议,玩家的状态可以是在线(警戒)或离线(睡着),他们的在线状态可能在协议期间的任何时候改变。我们希望解决的主要问题是:

我们能否设计出在仅有零星用户参与下仍然保持弹性的共识协议?即,在任何给定的点上,都只有极少一部分用户实际在线参与?

据我们所知,即使我们假设,99%的在线玩家都是诚实的,目前的共识协议在这种零星参与的状态下都会崩溃。

本研究则发现了上述零星参与情况下仍然可以形成共识的可能性。我们提出了一个基于“Sleepy Mode”(沉睡模式)的共识协议,该模式弹性假设只有大多数在线玩家是诚实的。我们的协议依赖于公钥基础设施(PKI),一种通用随机字符串(CRS),并且在Dwork-Naor-Sahai(STOC'98)的时序模型中被证明是安全的。在该模型中,所有玩家被假定为具有弱同步时钟(所有时钟与实时时间的偏差在Δ之内),并且在网络上发送的所有消息都在Δ时间内传送,并且假设存在次指数安全的抗碰撞哈希函数和增强的陷门排列。

一个令人惊讶的发现是,我们的协议明显偏离了分布式共识的标准方法,而我们却依赖中本聪区块链协议背后的关键思路(同时不需要POW工作证明)。最后我们最终观察到,如果大多数在线玩家不诚实,“沉睡共识”是无法实现的。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6 收起 理由
猫儿不笨 + 6 感谢分享 居然看懂了

查看全部评分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