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精华好帖回顾

· 简易葡式蛋挞 (2007-8-16) jintangtang · 南岛意境,峡骨柔琴 - 偶的新西兰南岛米佛之旅杂记 (2007-1-13) clickle
· 新移民租房,买房流水帐 (2007-8-29) chijyy · 世上最棒的美味,是妈妈的味道 (2007-3-18) 笨猫猫lala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楼主:河水洋洋

[全澳] 家有牛蛙初长成:说说3岁儿子是怎么自学成才的(7岁马驹进军创意动画界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1-8 11:1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cheercherry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cheercherry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3岁太牛了,我家一岁半小娃最爱拿着笔到处比划话还不太会说,只会肢体语言说不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8-1-8 12:3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wifts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wifts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也想问楼主是开玩笑还是认真的?拿自己孩子的病沾沾自喜?

前面有好几位网友提供了很深入的见解/宝贵经验,总结一下:

自闭症根本没有值得自豪的,患者家长最希望的就是能做到正常孩子能做的事
一些自闭症孩子年龄小的时候有某种对一些数字等等的“敏感”、“惊艳”,这个随着年龄增长是会变的(没有那么“聪明”了),因为本来就是一种不正常。
楼主对自闭症,阿斯伯格等认识很不够。(但是沾沾自喜就有点过了。)

评分

参与人数 2积分 +6 收起 理由
what + 4 我很赞同
河水洋洋 + 2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8-1-8 14:1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xuanxuanbox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xuanxuanbox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cherrieshowshow 发表于 2017-12-26 06:06
楼主看到你描述的细节。我很有共鸣。我家儿子也是3岁,对某几件事情也是非常执着,比如跟你们一样的衣服 ...

小孩子固执也正常吧,我家老二就很固执,但是交朋友什么的都没有问题。

发表于 2018-1-8 22:3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河水洋洋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河水洋洋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squareliang 发表于 2018-1-8 11:02
楼主是开玩笑还是认真的?如果真是自闭症还能如此想得开那真是佩服楼主了。雨人里面的哥哥也是阿斯伯格吧 ...

谢谢你。

雨人里面的主角(就是那位哥哥)如果不被送进精神病院,也许能有更好的成就,至少生活会更加幸福一些。这部电影背后有两个真实的“雨人”,一个Kim Peek ,天生脑白质缺损,到了四岁还不会走路,医生认为他完全没有任何希望,要求把他送进精神病院,还好他爹就是不信这个邪,坚持把他带在身边,Kim Peek后来练就了一副读书的绝技,左眼看左边一页,右眼看右边一页,两页书二十秒就能看完,读完之后能够记住其中90%以上的内容,他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呆在图书馆里阅读。Kim Peek终生都没能独立生活,始终和爸爸生活在一起,他去世后没多久他爹也走了,给这个温暖的故事画上圆满的句号。另外一个原型是Peter Guthrie。Peter的父母都是超级厉害的人物,他爹是普林斯顿毕业,主导了美国第一枚卫星的研发,后来成为驻韩、驻日美军的最高指挥官。Peter很早就被几个医生诊断为严重智障,可是人家两岁不到的时候就开始用磁性字母拼单词,然后用手绘出精确的美国地图。他妈妈对他的这些爱好非常支持,而不是企图“医治”这些与众不同的热情。到了十岁的时候Peter就凭借一本巴掌大的字典学会了西里尔文字,然后一股作气又学会了法语、阿拉伯语、希伯莱语、西班牙语和古英语。成年之后Peter可以独立生活,不过却是严重的“脸盲”,汤姆.克鲁斯和达斯汀.霍夫曼拜访他之前,他研究了两个人主演的所有电影的细节,不过当这两个人站在他面前的时候,他的反应却是“What‘s your first name?“。

的确不是每个阿斯伯格都能功成名就,不少人都要在日常生活中苦苦挣扎,对他们来说,”正常“人之间那种微妙的关系是完全不能理解的谜团。心理辅导对他们应该会有所帮助,不过很多试图去”医治“他们的种种干预反而会给他们留下心理阴影,这就是许多阿斯伯格儿童成年后都非常坚决的反对这类干预的原因。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10 收起 理由
XIAOTUDOU + 10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8-1-8 22:5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河水洋洋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河水洋洋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懒懒lanlan 发表于 2018-1-8 12:03
现在这个年代应该不会有电击这种可怕的治疗了吧。我个人对干预的理解就是多花时间和精力的在语言社交方面给 ...

谢谢你。

电击目前在很多国家都已经是非法的了,目前据说在美国只有一家“干预”机构还在用电击来“治疗”自闭症。现在流行的看法依然认为自闭症孩子的种种表现是病态的,是不正常的,需要“矫正”,比如他们焦虑的时候会摇晃身体、转圈、摆手等等。很多所谓的干预就是要抑制他们的这种行为,好让他们看起来更“正常”一些,可是这样做并不能缓解他们内心的焦虑,就像人困了会打哈欠,你把他们的嘴巴捂住不让他们打哈欠,但是他们一样还是很困。

大多数自闭症儿童的大脑发育遵循了另外的路径,并非某种损伤或者障碍,他们在某些方面的发育会超前,某些方面的发育会滞后。斯坦福大学曾经做过研究,让一些自闭症的孩子和正常的孩子一起算算术题,在正常孩子还在扳手指头的时候那些自闭症孩子早就靠心算给出了答案,脑扫描结果表明,自闭症孩子用来算题的那部分大脑正好是普通人用来识别人脸的区域,这也就是自闭症孩子经常存在“脸盲”问题的一个原因。

发表于 2018-1-8 23:0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河水洋洋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河水洋洋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河水洋洋 于 2018-1-9 00:19 编辑
swifts 发表于 2018-1-8 13:39
我也想问楼主是开玩笑还是认真的?拿自己孩子的病沾沾自喜?

前面有好几位网友提供了很深入的见解/宝贵经 ...


我想如果把自闭症看成一种“病”,那就是只能让自己,让孩子终生活在阴暗里,因为自闭症本身就是一种不同基因表达方式,它比人类本身还要古老,企图医治这种“病”对父母来说是自欺欺人,对孩子来说相当于变相的折磨。

从大人物说,牛顿就是最典型的自闭症,卡文迪许、麦克斯韦、狄拉克这些科学史上闪闪发光的名字都是自闭症,比尔.盖茨,乔布斯,如果晚生三十年,顺顺当当的会被幼儿园的老师看出来是自闭症,如果他们的父母比较明智,让他们自由成长,他们还是一样能够作出伟大的成绩,如果他们的父母也送他们去做干预,要把他们”矫正“成正常的孩子,到后来找个工作都成问题。Temple Grandin说过硅谷里50%以上的人都是自闭症,没有这些人,整个现代高科技产业都将不存在。

孩子某些方面出色,当然要沾沾自喜,自闭症孩子对于数字、模式或者空间想象方面的超常能力是他们独特的大脑发育过程决定的, 这种优势是终生存在的,也是其它人无法超越的。他在某些方面的欠缺,我们当然也会尽力帮助他,其实就这么简单。

其实我写这么多并不是想让大家认为我家孩子有多么了不起,他将来能成名成家自然很好,马马虎虎考个大学找个工作平平淡淡过一辈子我一样为他感到高兴,主要还是想让更多的人真正能够理解自闭症,为自闭症的孩子和成人创造一个更加宽容的环境。

自闭症不是病,就像左撇子不是病一样,它只是一种不同的生存方式而已。

评分

参与人数 10积分 +53 收起 理由
amata924 + 3 我很赞同
MyMelody + 4 我很赞同
9900pp + 3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8-1-8 23:11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拙泥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拙泥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河水洋洋 发表于 2018-1-8 20:52
谢谢你。

电击目前在很多国家都已经是非法的了,目前据说在美国只有一家“干预”机构还在用电击来“治疗 ...

我对自闭症没什么了解,直观地认为, 不冒犯他人的行为,比如fidgiting之类的,不需要"纠正"; 有侵犯性的行为, 需要dicipline 像所有孩子一样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2 收起 理由
河水洋洋 + 2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8-1-8 23:2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河水洋洋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河水洋洋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拙泥 发表于 2018-1-9 00:11
我对自闭症没什么了解,直观地认为, 不冒犯他人的行为,比如fidgiting之类的,不需要"纠正"; 有侵犯性的行为 ...

所言极是!

当然对于自闭症孩子来说,因为在沟通方面存在欠缺,更需要用心去观察去了解他们,避免让他们因为无法沟通导致的沮丧情绪而诉诸暴力行为。

发表于 2018-1-8 23:5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what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what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swifts 发表于 2018-1-8 10:39
我也想问楼主是开玩笑还是认真的?拿自己孩子的病沾沾自喜?

前面有好几位网友提供了很深入的见解/宝贵经 ...

这个妈妈沉浸在google 搜索来的信息里别人难以跟她沟通,尽引用些极端的例子电击啊或早期的信息,沉浸在名人都有自闭特征的幻想海洋里。你要跟她说矮,她肯定跟你谈拿破轮邓小平,洋洋洒洒大篇幅,我算是怕了她了。
她对早期干预治疗的无知让人侧目,最强大脑里的周玮也是数学天才,然并卵,自闭症重要的是语言表达沟通能力,生活自理能力,着重关注孩子的数学天份舍本逐末

发表于 2018-1-8 23:59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懒懒lanla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懒懒lanla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河水洋洋 发表于 2018-1-9 00:07
我想如果把自闭症看成一种“病”,那就是只能让自己,让孩子终生活在阴暗里,因为自闭症本身就是一种不同 ...

楼主因为孩子的缘故 想必相关自闭的很多知识了解的比旁人多。不过有些我不是很认同的
比如高知父母更容易生出自闭这条,我个人觉得很多人有这种印象,其实因为高知父母的影响力更巨大而已。更多普通人家孩子是自闭的,高功能自闭儿童,可能父母不愿意别人知道,怕被别人歧视。更或者低功能的自闭儿童家里条件差,根本没被确诊,被家人当作精神病来对待。
也有很多人觉得自闭儿童必定有某方面有天才,其实智商超常的自闭症只是极少数,大多数低功能的自闭智商偏下。很多低功能的儿童,家长终其一生努力,也无法令他自理,更别提自立。
要说硅谷有50%的自闭患者,绝对夸大了,大多数都是不善社交的人怀疑自己自闭而已,个人觉得这些用性格内向形容更合适。不善社交和完全没有社交能力是两回事。
现代医学对自闭的定义比以前更宽泛,但确诊是有严格标准的,被怀疑自闭的名人 我觉得很多都不是。牛顿年代太久远了,比尔盖茨 乔布斯这些都是很有商业天分的人,社交和交流能力都是非常优秀的。自闭的定义基本是在社交,沟通,刻板行为这三大项至少两项有能力缺失。作为典型的高功能自闭,阿森伯格也是至少在社交和刻板行为两大类有能力缺失,智商正常也有少数超常的。很多知名的自闭人士,应该都是阿森伯格。
还有我觉得干预并不是什么坏事,自闭的孩子每个表现出色症状都不一样,父母是最了解他们的人,在他们薄弱缺失的领域加以训练,是有必要的。专业人士给予的建议是可以参考的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2 收起 理由
河水洋洋 + 2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8-1-9 06:16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ydneysteps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ydneysteps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楼主我单位有个美国同事,他是高级律师,还是我们公司美国总部的Chief Legal officer,他爬山徒步旅行跑步健身不间断,工作关系交了好多朋友。他有个很美满的家庭,三个孩子。后来才听说他有自闭症...我想说你的想法是对的,自闭症只是生活的另一种方式而已……be positive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3 收起 理由
河水洋洋 + 3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8-1-9 21:2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河水洋洋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河水洋洋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sydneysteps 发表于 2018-1-9 07:16
楼主我单位有个美国同事,他是高级律师,还是我们公司美国总部的Chief Legal officer,他爬山徒步旅行跑步健 ...

是啊,自闭症本身就是一个很宽的频谱,从最严重的完全无法与外界沟通需要终生被人照料到比尔.盖茨等商业成功人士。不少自闭症孩子成长过程中会不断的自我学习,学会处理各种人际关系。其实自闭症人士本身也有两种社交模式,一种是Withdraw,非常内向,不愿意和他人交往,还有一种是“Active but awkward”,他们喜欢跟别人交往,只是交往的手法颇为笨拙,这一类人通过学习完全可以在社交场合貌似如鱼得水左右逢缘。

谢谢你的分享和支持,就像你说的,积极面对才是对孩子最大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