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精华好帖回顾

· 冰与火-澳大利亚土著人帐篷大使馆 (2015-7-15) workflow · 2017-18跨年日本十回目- 鹿儿岛指宿云仙长崎广岛出云京都东京 全文完 (2018-1-12) violinlearner
· 2014捕捉光线 -- 光影传奇 (2014-7-19) wangbo1118 · <<瞬间回想>>难忘一刻----征文(向1000分努力啊) (2005-2-4) 茉莉桔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查看: 29355|回复: 124

[信息讨论] 谈一谈投资股票一年来的感慨及自己的投资理念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10-18 10:3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cathzkp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cathzkp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cathzkp 于 2020-9-7 13:44 编辑

2020年九月 New Update

过得好快呀,转眼三年就过去了。希望在足迹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的目的没有达到,不过好在。实践自己的理念在投资大有斩获。 后来很少上足迹了 因为足迹们的兴趣似乎更倾向于澳股和一些投机股。这次因为女儿同时获得了 Caringbah High School 和 St George Girls High 的 offer, 拿不定主意 所以上足迹来看看。

Update 一下我的情况吧, 我在2016年开始持有 TESLA, 从 $200 多开始,经过多次加仓,平均成本 三百多吧,因为有信仰所以基本上没怎么卖,一直持有到现在两千多一股,是我整体回报最好的股票。单个涨幅最高的是 AMD , $10 多入的,现在八九十刀,不过仓位不大,所以回报一般。AMZN 和 英伟达也是我的重仓股 回报也相当不错。 我很看好的 FACEBOOK 反而涨得一般 完全没有我没那么看好的 APPLE 涨得好。

以下是2017年的原贴

大概一年多钱在知乎看到一篇奇文,是熊猫君对“为什么有很多名人让人们警惕人工智能?” 回答。谈道 我们正站在变革的边缘,Ray Kurzweil的人类的加速发展又为加速回报定律(Law of Accelerating Returns)简单的讲Kurzweil认为整个20世纪100年的进步,按照2000年的速度只要20年就能达成——2000年的发展速度是20世纪平均发展速度的5倍。他认为2000年开始只要花14年就能达成整个20世纪一百年的进步,而之后2014年开始只要花7年(2021年),就能达到又一个20世纪一百年的进步。几十年之后,我们每年都能达成好几次相当于整个20世纪的发展,再往后,说不定每个月都能达成一次。按照加速回报定,Kurzweil认为人类在21世纪的进步将是20世纪的1000倍。如果Kurzweil等人的想法是正确的,那2030年的世界可能就能把我们吓尿了,而2050年的世界会变得面目全非。(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己去看看那个回答,很长,但非常有启发性。)

当时看了觉得豁然开朗,把自己心目中隐隐约约的一些东西挑明了。简单来讲,科技的发展其实是以指数发展的,人类的常识是建立在线性发展上,不能理解指数发展的真实含义,往往低估未来的发展速度。我们现在刚好处于巨变边缘的前夕,未来三四十年会有由科技推动翻天覆地的变化,大部分人还没意识到这点。(这是非常简化的论述,背后的逻辑其实非常完备,有兴趣请去细看那篇长文。)

一般来说像我这样到而立之年的人基本上三观都基本上固定了,上一次像这样的感觉还是在中学大学。结果一发不可收拾,去 原文 “The AI Revolution: Road to Superintelligence”,  接 RAY KURZWEIL 的 ” The Singularity is Near“ 及相关的是 书来看。做了很多research,越来越认可。就得这是一个很好的投资机会。十年前 top 10 的公司是 Wal-Mart, Exxon, GM, GE..,  二三十年前就更不用说了,都是些石油,汽车 制造业的公司。现在市值最高的前几位差不多都是像GOOGLE, APPLE, AMAZAN, FACEBOOK, 阿里巴巴 什么的科技公司。归根到底是科技改变世界,而且如果 Law of Accelerating Returns 是对的,那未来的二三十年变化会更大,科技会有更重的影响而且是赢者通吃。那我们应该把资金投资到那些LEADING 的科技公司就应该是合乎逻辑的结论。

先写到这里,下回接着写。我打字太慢实在是硬伤。


评分

参与人数 13积分 +57 收起 理由
superdigua + 12 我很赞同
Lomo + 2 我很赞同
living123 + 3 你太有才了

查看全部评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7-10-18 10:41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cppbu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cppbu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楼主先说说盈利了吗

发表于 2017-10-18 10:4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macro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macro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cppbug 发表于 2017-10-18 11:41
楼主先说说盈利了吗

楼主一年前想到就去做得话,现在盈利至少50%了吧

发表于 2017-10-18 11:5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datou1981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datou1981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好混乱。。。基本没搞懂是啥?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7-10-18 12:1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九月风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九月风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九月风 于 2017-10-18 13:25 编辑

从世界大区域来看,楼主的思维完全正确。可惜的是澳洲只是个传统经济国家,经济发达的领域只有矿业加农业再加半个金融业。澳洲科技公司的产品在本地的市场小的可怜,在国际上又没有竟争力。所以在澳洲也只有长期投资看那些高股息股如银行股,趁金融危济后期买进并长期持有,中短期根据矿和金属世界需求或价格做优质的矿业股,或做热门股如A2M等,小资本投机的做做那些仙股(包含毛股)。。。
今后世界新科技经济将出现飞速发展,而对于澳洲来说能带动的恐怕只有材料这个最原始的一块吧,最大的资本投资应该在中国和美国。


发表于 2017-10-18 13:1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cathzkp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cathzkp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cathzkp 于 2017-10-18 14:19 编辑

好,接着写。 既然主要是投资美股 broker就选了IB (Interactive Brokers), 总的来说IB还不错吧(我也没用过其它的Brokers), 功能非常多,佣金也低,但非常复杂(我一年了好多功能也没弄清。不过我现在也不做LONG 或 SHORT只简单的买卖), 澳币入金可以Bpay很方便, 美金要转账到纽约,耗时有费用。花了两三星期终于在去年十月左右开好户,入金。
因为以前从来没有炒过股,在国内又听过很多当韭菜的传闻,什么鸡蛋不要放在一个篮子里什么,自然很谨慎。澳股选几个跌得比较多 TLS, TPM, SGR,或 当时比较看好的BHP, QAN, WOW 每个买$7K(因为最低佣金这个量)。 美股是重点,当然要重点研究,当时看好 NVDA(NVIDIA) 六十多美元左右徘徊,NVDA 在2015初到2016 已经从19美元过来的,美股又在历史高位。虽然我极度看好,(NVDA的芯片在人工智能, 自动驾驶方面都有非常好的位置,有点像淘金热中卖水卖工具的),想着等它回调再买入。QUARTLY REPORT 一出来,盈利超出预期,直接跳到80多。好吧,不要等了,上船再说,$80的买100股,到$100 再补50股。中间卖,补. 不细说。昨天NVDA $197.75. 总的来说我在NVDA身上赚了不少,教训是如果真的看好,可以稍微重仓一点,不要为了所谓的分散投资投到一些自己不熟的公司。

TESLA, 也是同样的故事,非常看好,但仓位不够。 不过TESLA还是情有可原,毕竟它现在还不盈利,风险还是有的。但不把钱多投到GOOGLE, APPLE,FACEBOOK(虽然它们在高位) 上,而放在TPM(TPG) 身上,就因为它跌得多。这绝对是个错误。

总结:一点要有重点,不能为了省佣金,为了分散而分散,每个股票都散胡椒似的买个7~8千刀。如果怕TESLA, NVDA 这样的成长股风险高,就应该投在GOOGLE, APPLE这样风险低的股上,不要投到TLS,TPM这种行业下行的股票。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评分

参与人数 4积分 +31 金币 +3 收起 理由
superdigua + 12 我很赞同
brahmasky + 6 + 3 你太有才了
may263263 + 3 你太有才了

查看全部评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7-10-18 13:3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tyw4000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tyw4000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nvidia好股

发表于 2017-10-18 13:3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cathzkp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cathzkp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有网友抱怨说得太乱,没弄懂我在说什么。那我就照熊猫君的回答都讲几句关于加速回报定律,指数发展的含义。

我们正站在变革的边缘,而这次变革将和人类的出现一般意义重大 – Vernor Vinge

如果你站在这里,你会是什么感觉?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发表于 2017-10-18 13:4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cathzkp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cathzkp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看上去非常刺激吧?但是你要记住,当你真的站在时间的图表中的时候,你是看不到曲线的右边的,因为你是看不到未来的。所以你真实的感觉大概是这样的: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发表于 2017-10-18 13:4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cathzkp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cathzkp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稀松平常。


那么为什么你会觉得“2050年的世界会变得面目全非” 这句话很可笑呢?有三个原因让你质疑对于未来的预测:

1. 我们对于历史的思考是线性的。当我们考虑未来35年的变化时,我们参照的是过去35年发生的事情。当我们考虑21世纪能产生的变化的时候,我们参考的是20世纪发生的变化。这就好像1750年的老王觉得1500年的小李在1750年能被吓尿一样。线性思考是本能的,但是但是考虑未来的时候我们应该指数地思考。一个聪明人不会把过去35年的发展作为未来35年的参考,而是会看到当下的发展速度,这样预测的会更准确一点。当然这样还是不够准确,想要更准确,你要想象发展的速度会越来越快。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4 收起 理由
papayabu + 4 你太有才了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7-10-18 13:4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thinkorswim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thinkorswim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very interesting! mark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7-10-18 13:4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cathzkp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cathzkp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2. 近期的历史很可能对人产生误导。首先,即使是坡度很高的指数曲线,只要你截取的部分够短,看起来也是很线性的,就好像你截取圆周的很小一块,看上去就是和直线差不多。其次,指数增长不是平滑统一的,发展常常遵循S曲线。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发表于 2017-10-18 13:4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cathzkp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cathzkp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S曲线发生在新范式传遍世界的时候,S曲线分三部分

- 慢速增长(指数增长初期)

- 快速增长(指数增长的快速增长期)

- 随着新范式的成熟而出现的平缓期

如果你只看近期的历史,你很可能看到的是S曲线的某一部分,而这部分可能不能说明发展究竟有多快速。1995-2007年是互联网爆炸发展的时候,微软、谷歌、脸书进入了公众视野,伴随着的是社交网络、手机的出现和普及、智能手机的出现和普及,这一段时间就是S曲线的快速增长期。2008-2015年发展没那么迅速,至少在技术领域是这样的。如果按照过去几年的发展速度来估计当下的发展速度,可能会错得离谱,因为很有可能下一个快速增长期正在萌芽。

3. 个人经验使得我们对于未来预期过于死板。我们通过自身的经验来产生世界观,而经验把发展的速度烙印在了我们脑中——“发展就是这么个速度的。”我们还会受限于自己的想象力,因为想象力通过过去的经验来组成对未来的预测——但是我们知道的东西是不足以帮助我们预测未来的。当我们听到一个和我们经验相违背的对于未来的预测时,我们就会觉得这个预测偏了。如果我现在跟你说你可以活到150岁,250岁,甚至会永生,你是不是觉得我在扯淡——“自古以来,所有人都是会死的。”是的,过去从来没有人永生过,但是飞机发明之前也没有人坐过飞机呀。

发表于 2017-10-18 14:25 |显示全部楼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