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精华好帖回顾

· 到底哪最好,看上海悉尼之争有感 (2008-12-20) BILL27 · 理发 (2008-7-14) youyuan
· 墨尔本第三次足迹宝宝聚会作业及分辨率画廊第三展(作业完,片片还在更新中) (2007-9-23) 分辨率 · 计划外的香港之行,计划中的美食之旅:从路边摊到米其林 (2014-3-15) 胡须康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查看: 4027|回复: 29

[往事如烟] 狗二点五和我的童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12-16 20:4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bhua9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bhua9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bhua9 于 2018-12-17 10:09 编辑

我这人平时不怎么怀旧的, 起了回忆童年的念头, 纯粹是最近在微博上被一群大V写《狗十三》的影评给触动了。 片子我还没有看过, 看过片子也许也就不能那么纯粹地回想自己童年, 就免不了会拿自己和李玩做比较, 拿自己的狗和爱因斯坦做比较了。

好吧, 言归正传, 希望不会烂尾。

严格说来我的童年最初是在上海的农村, 父母是农民, 和爷爷奶奶还有大伯一家同住。 村子里的大姓是朱, 村里有条河经过, 村民们除了农民, 就属渔夫最多了。关于这条河的记忆, 除了到了采菱角的季节那一萝萝从河里新鲜采下的菱角, 就是隔壁邻居骂女儿读书读不进, 笨得要命, 把女儿赶到了我们家门口的河塘口, 隔壁家的姐姐半个身体都浸在河里哭着听骂。 哦, 对了, 还有一次傍晚, 妈妈骑自行车从村子里的托儿所把我们接回家的路上, 不知道是她自己不小心, 还是我的脚卡进了前轮, 所以我们娘三一起掉进了河里。 因为有这么一条河, 所以我们村, 哦, 不对, 是爷爷奶奶的村子, 叫朱家荡。 为什么不说是我们村呢? 因为我们家没一个人姓朱。  

不姓朱的我们一家人在村里住了4年吧, 就搬走了。 搬去了一个同样没有我们姓的村子, 名叫桂家宅。 关于这个村子, 我记忆里最多的, 有村长一家人和众多上世纪80年代末搭着邓小平爷爷南下的春风福起来的暴发户们。 有开理发店的, 有做家庭旅馆的, 有在大路边开餐馆和冷藏库的, 最大的也许就是一家依着一条小河而建的木地板厂。 合伙开地板厂的有三个老板, 写到这里, 我不知道应该怎么称呼一个人, 是我母亲的前夫, 我的生父, 名叫二毛, 也是其中的一位。

未完待续~~~

评分

参与人数 4积分 +14 收起 理由
aumount + 3 感谢分享
grace_zhao2002 + 5 感谢分享
闻樱 + 2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8-12-16 21:0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cocobai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cocobai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顶上

2014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5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8-12-16 21:4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蚝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蚝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好复杂的故事,需要看第二遍

楼主加油

发表于 2018-12-17 09:2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bhua9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bhua9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二毛的主要工作, 就是出差进原料, 加工管理和销售这部分呢, 就归另外两个老板管。 搬来这个村子前, 父母跟村长买了地, 造了一栋三上三下的楼房, 虽然大部分时间只有我们母女三人住着, 但想起来刚搬过去的头1,2年, 我们的生活也算风光和美过。 我们家前面的邻居是养猪的, 左边的邻居是本地的三代人同住, 我还记得小时候最喜欢给隔壁的奶奶扎小辫子, 也觉得长大了当了理发师应该很适合我。 右边的邻居是地板厂的会计一家, 也是因为在厂里工作从其他地方搬过来的。 他们家的女儿比我们小, 胖嘟嘟的, 如果你听到左邻右舍叫她崇明小蛤(上海话螃蟹的意思), 你就明白了他们家是从崇明过来的。我们家后面就没有邻居了, 因为是条河。

好像是搬家之后的第二年, 二毛去进货的时候同原材料一起从东北带回了3条狗。 两条狼狗胃口甚大, 我记得妈妈要每天去菜场买满盆的猪肺烧给他们吃, 不久就被二毛送给了爷爷奶奶看家。 另外一条是2,3岁的京巴, 黑白色,虽然体型小却是最凶悍的一只。 我们给它起名叫小虎。 小虎跟着我们长大, 伴着我们读隔壁村的幼儿园中班, 大班, 然后被父母在小学开学前的一个晚上送去了他们所谓知识分子的朋友家, 开始了我们寄养在别人家的小学时代。 所以其实我们和小虎一起生活的时间并没有很长, 就像我们和自己的父母, 从此以后再也没有长时间地生活在一起了。

发表于 2018-12-17 09:3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bhua9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bhua9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小虎是我们家的第一条狗, 我也不知道二毛为什么买它回来。 因为它实在是凶悍又聒噪, 我和妹妹都没有很喜欢和它玩, 只是习惯了它的存在。 可能妈妈挺喜欢的吧, 家里没个男人的时候, 有条狗看家也可以给她壮胆。 而且小虎是观赏犬, 不仅仅是条看门狗, 比旁人的本地土狗显得就洋气多啦。 反正回想起来在桂家宅的那几年, 我妈养小虎养的挺顺心惬意的。 她虽然文化水平不高, 体力和手工活却是厉害, 地板厂遇到大订单需要工程队出去铺地板的时候, 我妈都是一把手和领队。 但是活也是2, 3 月才有一个吧。 其他时间, 在办公室和邻居家串串门打打麻将, 两个女儿也花钱交给朋友负责读书和起居了, 有小虎在, 日子也算挺充实自在了。

评分

参与人数 2积分 +6 收起 理由
aumount + 2 感谢分享
rickysmum + 4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8-12-18 12:5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bhua9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bhua9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一转眼5,6年过去了, 地板厂的三个老板不知道为什么原因合作不下去要散伙。 有一个原因据妈妈后来告诉我, 是因为二毛。 地板厂的另外两个老板, 一个是本地的倒插门女婿, 一个是从浦西过来的, 浦西女人么都很精明强悍会管老公的,所以 这两个人都是怕老婆的。 而二毛呢, 常年出差在外, 除了带回来一批批的原材料, 还把东北的女人也一起带回来了, 风评实在是差。 那两外厂长夫人就是怕二毛带坏了自己的老公, 所以要分道扬镳。

于是乎三家人, 就分了钱, 分了机器和一部分原材料自立门户去了。 二毛找到一个当村支书的高中同学, 又重新在那个村里买了地造了厂房, 也和我妈表示要告别彩旗飘飘的过去, 在一个大家都不知道他历史的地方重新开始。 于是我们带着小虎举家搬进了新厂房。 这第三个不能算是家的落脚点,是我记忆中最模糊和晦涩的断落, 时至今日我都庆幸乃至感恩, 我童年后半部分只有2/7是在那里度过的。

话说新厂成立的头两年, 二毛当厂长, 我妈负责会计出纳和后勤, 两人忙忙碌碌的应该也是挣到一些钱的。 不然我妈不会每每在心情不佳的时候,就带着我和妹妹坐一个多小时的公交去城隍庙买首饰。 女人的心理大概都是一样的, 不开心了就出门买买买。这样的光景好像到97年前后就难以为继了。 我对这个时间点记得那么清楚, 一是那年夏天我们小升初。 二是后来大学读了经济学, 了解到97年国内经济硬着陆, 想必厂子的生意一下子颓了是赶上了大环境不好。

评分

参与人数 2积分 +7 收起 理由
aumount + 2 感谢分享
南飞雁 + 5 你太有才了

查看全部评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8-12-19 13:1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南飞雁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南飞雁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也刚看了《狗十三》的影评,有感动到。

期待后续。thumbup:

发表于 2018-12-19 13:17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Fy_1015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Fy_1015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楼主文笔不错等待下篇

发表于 2018-12-19 14:0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闻樱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闻樱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平白直叙,是老百姓自己的故事,赞楼主。

发表于 2018-12-19 14:1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Maggie622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Maggie622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发表于 2018-12-19 15:3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cocobai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cocobai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好故事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8-12-19 20:3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bhua9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bhua9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97年感觉是沉淀感满满的一年。 虽然香港回国了, 但是一国两制的总设计师, 我父母和那些提前富起来了的人最应该感谢的邓爷爷去世了。 那年夏天我们小学毕业, 父母面临为我们择校的重要决定。 我和妹妹虽然生长在农村, 但是小学是在靠近市区的好小学读的。当时父亲为了给生意越来越艰难的地板厂节流, 去学开车的时候恰好结识了位大哥,介绍我父母送我们去上海当时第一批私立制初中。 由于我们并不在学校的学区里, 所以我们需要在成绩达标的同时缴纳每人3万元的赞助费。 已经在我们的小学教育上花了至少5,6万的父母, 咬着牙顶着所有亲戚朋友的反对, 把我们送进私立学校了。 我那个时候已经能感觉到经济压力带给父母的是什么了, 因为妈妈是和学校财务部的老师反复商量之后才得以分期付款付清了6万元的赞助费。

前阵子教育版有帖子问, 低收入的家庭是否要去读私校的帖子。 我进私立初中的时候, 我父母的地板厂已经进入吃老本和苟延残喘的阶段了, 我和妹妹每个星期住宿的伙食费可能加起来都比其他同学一个人的少。 所以低收入家庭的孩子去读私校什么感受, 我以为我还是有点发言权的。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2 收起 理由
aumount + 2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8-12-19 20:5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bhua9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bhua9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bhua9 于 2018-12-19 21:52 编辑

进入初中, 和其他同学相比经济上的差距并没有影响我对初中生活的喜爱。 我记得妈妈在入学前一直和我们说, 我们不比其他同学家有钱, 但是我们可以成绩比他们更出色。 我妈的洗脑,在我身上的确行的通, 因为我好像天生对物质的东西不那么在乎, 另外我的成绩到了初中好像也是棋逢对手还是开了窍一般越来越好。 但是这思路在我的妹妹身上却完全不好用, 我不知道我妹妹对初中的回忆如何, 我记得最深的, 一次是她和同寝室的女生打架, 互相撕扯头发两眼通红; 一次是连续几次数学考试不理想,她一拳一拳砸在墙壁上破皮流血的手指关节。她也总是会和母亲抱怨, 为什么我们要穿母亲找人做的土气的衣服,为什么我们的饭菜票那么少。   但是于我在校的日子那真正是阳光灿烂的。 难熬的是周末回到厂子, 是周日晚上再搭两部公交辗转一个半小时回到学校宿舍的路途。

评分

参与人数 3积分 +12 收起 理由
Fy_1015 + 4 感谢分享
想买房的草 + 4 感谢分享
vichybaby + 4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9-5-13 18:15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Fy_1015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Fy_1015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写的真好 没有下文了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