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树立自我,提高业务
此文章由 simonwa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imonwa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融入公司的环境中以后,再想靠那种瞎吹牛继续被认可的可能性就不大了,总是要不断的给公司上级新亮点吧!提高业务方面的素质就是入门第二关,也是最重要的一个。
澳洲人其实脑子比较单纯,思想简单(或者真的是懒)。上班的时候常常人云亦云,要么就是照本宣科。有了那次几乎赔钱的惊吓,我暗自下定决心自学。那时公司培训方面的薄弱反而成为日后的契机。于是乎,平时笔记本一直不离身,有问题就记下来,先是去问几个较有经验的同事,然后下班在家搜索ATO网站找正解,实务操作上再勤加总结。法律条文总是晦涩难懂,辛苦至极,对于个人成长却真的受益颇多,最后竟然能用自己的平实的语言解释相关知识了。Know how and know why!只知道前者,永远只能踏着前人的脚步。掌握后者才能真正有朝一日开宗立派。
三个月后,虽然工作还局限于很小的一块,已经有机会带澳洲第一个徒弟了,一个克罗地亚后裔的女生。教会她之后,自己得以转换部门,更多更广的接触Fringe Benefit Tax。中国人就是应该比本地人聪明勤劳,嘻嘻,转岗之后级数增长的新信息新情况让还算好学的我不亦乐乎。不知TZ们有没有同感,当你解决一个百思不解的难题时,真是欢呼雀跃欣喜不已,这样又成为解决下一个难题的动力。千万不要做个囫囵吞枣的糊涂虫哦。
作为一个外来人员,哪怕本地人再懒再差学历再低,我们无法和本地人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的,甚至比不了印度香港等新移民(人家就是敢说英语啊,至今带了三个印度徒弟,听力暴涨),那么我们势必要付出更多的代价!还是以前说的心态问题,任何时候保持心态的平和。实在不行就找办法发泄,发泄完再继续。不要忘记,如若企业文化差的话,我们自己也是企业文化的一份子,做不到让公司天翻地覆,但至少也可以做出一些积极的变化改变周边的,要坚持哦。怨天尤人、自叹怀才不遇,只怕要恶性循环处处碰壁了。
业务的提高,乐于帮助新人,易于理解的传帮带,很快的公司有新admin员工全都让我先帮助培训了。自然而然,在那些新员工心里也有一本帐,谁值得信赖,有问题找谁寻求帮助。这样偶居然也慢慢有点群众威信了。记得印度徒弟在那年圣诞聚会上还夸偶真适合做老师,汗,偶真的作过老师嘀......
2004年底,公司从东区搬到City。因为一些老员工嫌交通远辞职了(他们辞职还真敢真轻松啊),来了几个新人,又是一阵忙乎。每每想到自己在公司资历上升的时候,总会想到被炒鱿鱼的经历,劝诫自己戒骄戒躁。怨天尤人和自大轻狂是办公室里一对恶魔,还是低调的好,至少在公司没到缺你不可的地步。况且一旦轻狂,那些新人朋友也会疏远,群众基础岂不损失殆尽!带过一个越南后裔,每次都是“我懂了我懂了”,结果我回国度假归来此君已然被辞退。在此有一个小小建议:工作中犯错误不可怕,勇于承认,切忌说某某人这样教我,那样是里外不是人了。承认错误,虚心接受,下不为例就好。
就这样,一边不断充实自己提高业务,一边不忘做人的道理谦逊处事,能力和人际关系是职场利器,在公司我也算渐渐的独挡一面了。从claim, new package, termination到alteration,一步步的把实务各个面都作了一遍。TZ们如果在公司被轮岗的话,请务必好好把握,因为你懂得越多越有价值。一旦价值高了,资本家剥削你的兴趣越高,前景也就越好了。论坛上的有些朋友一心要进大公司做高薪,其实小公司未必不好,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还有一些朋友看不起Part-time,casual之类的工作,吾也有一言相劝,借用一个不好笑的笑话:乡下土财主造宅子,两层楼房竣工之后,其对工匠言道,“这宅子还算可以,二楼尚且精致,你应该就只盖那二楼的,工钱只付你一半。”
在公司作Admin只能算是底层,一旦有机会一定要做到专业,只有专业才有提升的空间,才能让你的老板依赖你无法替代你!
个人浅薄的职场认知介绍的不少,江郎才尽,还是简述自己在公司的轨迹吧:05年11月,Admin Team Leader;06年11月,Quality Controller and Training Team Leader;07年7月,Compliance and Quality Controller。
[ 本帖最后由 simonwang 于 2008-7-15 00:21 编辑 ]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