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精华好帖回顾

· 【柠檬塔】 (2012-7-14) jocegirl · Cold Sores(冷疮/感冒疮/唇疱疹)---信息分享与方法讨论 (2012-10-16) ayeeda
· 迟到的新西兰南岛八日自驾经济游攻略 19/07/2013更新完毕 (2013-7-3) kajidzz · 小儿女记事系列2--大花朵学中文(47楼新增两首花朵的中文诗) (2009-6-26) 清凉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楼主:deli0305

《蜗居》观后(转)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2-5 12:1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winfield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winfield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这片子能在国内播属于社会进步现象,如果被禁也是在所难免。
年轻时有个机会去做区长秘书,不屑争取,现在想想有点后悔。
宋思明也算号人物,可惜了。
现实中有多多少少个宋思明啊。
屁股指挥脑袋,在什么位置上就做什么角色,扮演好不容易。
仕途不易啊。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09-12-5 12:5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icetea2007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icetea2007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其实不知道大家为什么看好宋思明。我看海萍海藻的悲剧,根源就是宋思明这样的官员,勾结房产商,把房价推高了,造成了向海萍这样的勤勤恳恳拿小工资的家庭买不起房,海藻才需要向宋借钱。反过头来,宋反倒成了好人,这可真是搞笑了。6万块钱对他来说九牛一毛,为什么?不是因为他通过不法渠道赚了钱么?否则,他就凭自己的工资,怕也不可能轻巧地拿出6万块给海藻吧。

而海藻本身也是个虚荣的女孩子。第一次去宋思明的办公室,就敢拿宋给的手机,不是虚荣是什么?几乎还陌生的男人给一个几千块钱的手机,女孩子好算便拿的么?没有点目的,为什么人家要把手机给她啊。要说她不知道宋对她有企图,我不信。所以说女孩子要富养,或者起码要懂这个道理,不要看别人给点甜头,就觉得对方是个好人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2 收起 理由
nikyxin + 2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9-12-5 13:2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olid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olid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小贝不借钱,从道理上讲没有什么说不过去的,自己的钱,不想借就不借,高兴了找个冠冕堂皇的理由,不高兴了理由都不用找。至于情理上说得过去说不过去,就看和借钱人的关系以及借钱人的感受了。他没借钱,海藻也没说什么(也不能说什么,还生抢不成?),但是他和海藻的关系从此心存芥蒂了,海藻说了,原来海萍只是海藻的姐姐,不是小贝的。他们俩从此就生分了。我想小贝之后那么痛苦的一个原因,也是他心中有愧有悔,如果他之前能预料到,不借钱海藻就会跟了别人,他是万万不会不借的。

发表于 2009-12-5 13:4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olid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olid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觉得海藻妈妈后来对宋思明的评价挺客观的,他这个年龄这种职位的男人,在单位做秘书要收敛,在家里老婆孩子也要跟着低调,但是他也需要炫耀,炫耀他的成功和权势,于是海藻就成了他炫耀权势的工具。看着海藻哭天抹泪地只为了6万块,宋思明能不得意吗?男人需要这种成就感。
为啥那么多自身也优秀的女人,陪着男人打拼到功成名就时,男人却可以为了一个不经世事的黄毛丫头抛妻弃子?还不是一种成就感无处释放?因为妻子是知根知底的,她看得见你光鲜背后的伤痕累累,而二奶们只看到你华丽的外表,你无论怎样去炫耀,二奶们都会一味地陶醉。

评分

参与人数 3积分 +5 收起 理由
jasonliu234 + 1 你太有才了
两条鱼 + 2 有共鸣
nikyxin + 2 有道理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9-12-5 20:2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micfox001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micfox001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大家好像忽略了一个小细节:当初海藻开口向小贝借钱的时候,并不是说借她姐向她要求的2万,而是全部。小贝当然不可能借了。其实如果海藻改口说是借两万,估计小贝就肯定愿意了。还有一点就是海藻也不是完全看不出宋想啥,所以手机跟那两万都很快地还给了宋,暗含着从此无瓜葛。不过后来由于她姐的事跟她老板,又跟宋缠上而已。
I am Micfox

发表于 2009-12-10 17:1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bbqbbq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bbqbbq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看看这个片子,然后又看了双面胶。看的我基本崩溃了,人活着可真难啊。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09-12-13 10:1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pegasus1028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egasus1028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生活太沉重了,
还是看看海派清口
体验一下上海人的生活智慧

发表于 2009-12-13 10:3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紫萱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紫萱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winfield 于 5-12-2009 11:16 发表
这片子能在国内播属于社会进步现象,如果被禁也是在所难免。
年轻时有个机会去做区长秘书,不屑争取,现在想想有点后悔。
宋思明也算号人物,可惜了。
现实中有多多少少个宋思明啊。
屁股指挥脑袋,在什么位 ...

后悔啥
普陀区区长刚挂
才45岁啊

发表于 2009-12-13 10:3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紫萱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紫萱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icetea2007 于 5-12-2009 11:58 发表
其实不知道大家为什么看好宋思明。我看海萍海藻的悲剧,根源就是宋思明这样的官员,勾结房产商,把房价推高了,造成了向海萍这样的勤勤恳恳拿小工资的家庭买不起房,海藻才需要向宋借钱。反过头来,宋反倒成了好人, ...

房价过高是一方面
另一方面是海萍不自量力
3000多月薪也想在上海扎根?
自己找死 还把妹妹拉下水
最后还自以为是个成功者
可笑之极

[ 本帖最后由 紫萱 于 2009-12-13 09:42 编辑 ]
头像被屏蔽

禁止访问

发表于 2009-12-13 11:0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买房子啊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买房子啊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哪里可以下载 - -""

发表于 2009-12-17 01:3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now_white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now_white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按我的观察来看,喜欢这部片,喜欢宋思明的人都是穷人。

不是一时穷的穷,是一直都很穷的穷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退役斑竹

发表于 2009-12-17 05:1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kingkongfei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kingkongfei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不觉得小贝不借钱有错,除了这个孩子最后不理性的发神经有的过了,总的来说他还是不错的。
也不觉得宋有多大魅力,就像孙书记说的,观点不对零分。道技器,道不对了,有再好的技,再好的器,都没用。这是聪明反被聪明误最好的例子。

发表于 2009-12-17 07:2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kawar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kawar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买房子啊 于 2009-12-13 11:02 发表
哪里可以下载 - -""

verycd就可以。下载后如果觉得好请及时购买正版。

发表于 2009-12-17 08:4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无店一身轻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无店一身轻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snow_white 于 2009-12-17 01:31 发表
按我的观察来看,喜欢这部片,喜欢宋思明的人都是穷人。

不是一时穷的穷,是一直都很穷的穷


按你的逻辑,不屑这部片,不屑宋思明的人才是富人。
不是一时富的富,是一直都很富的富。

猜测您也是位富人,不是一般的富,是贵族的富。
没有宋思明们,您能富起来吗?或者您上一代能富起来吗?
不要过河拆桥嘛。
不要说谁谁是“穷人”,那不是下意识显示自己是“富人”嘛。
说我是穷人,那可以理解为无奈的自嘲,说别人是穷人,不应该是富人文明的举止。

发表于 2009-12-17 09:0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无店一身轻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无店一身轻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后悔啥
普陀区区长刚挂
才45岁啊
[/quote]

区长一任内得到的人生享受或者称之为感觉,那是普通老百姓一辈子都未必能获得的。
所以,才会有那么多宋思明们明知道自己终有一日,但始终还是放不下,越陷越深,无法激流勇退的原因。
明知有毒,无法戒除。
如果能辉煌一时,何必苟且一世。
45岁,够本了。

发表于 2009-12-17 09:3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猪猪的宝贝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猪猪的宝贝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这贴充分显示我为什么喜欢上足迹的原因。

莴苣看到一半多一点,评论倒是看了不少,大部分评论我是在百度等国内网站上看的,看的我那气不打一处来。
还是足迹的评论比较中肯,比较有道德感,至少不会象国内的小姑娘老姑娘们,一味的在那里说“宋思明这样的男人,多好阿,多有情调阿,”之类的话,甚至有的还说“如果我是海藻,我也选宋”

我感慨万分,不知道是怎么样的社会,怎么样的价值观,让当代年轻人居然赞颂一段充斥着金钱和欲望的婚外恋,并切羡慕不已。说实话,我看了心理添堵。这还有没有道德伦理可言??

就算是谴责的人,也是讽刺宋,讽刺贪官,极少数人才敢勉强加个括号里面放和谐的说“有这样的政府,才有这样的社会”。不过生存在那样的大环境下,有此等纵观全局的觉悟实属不易。

某位同学楼上提到,喜欢宋的人大多数是一直很穷的人。
这样的观点虽然会引起不少不满,不过我觉得是有一定道理的。喜欢宋的人大多数是挣扎在生活里的女人,梦想着有一天也有个宋能让她飞上枝头。说穿了,也是这个社会“笑贫不笑倡”的写照。

当然有人会说,你以为你是谁?你以为你在国外就可以说风凉话?
的确,如果我没有出国,象其他人一样一直在国内读书,毕业,也许我的想法不会跟现在一样,也许我也会被宋这样的男人迷住。社会是个染缸,能够出污泥而不染,需要多么强大的意志和思想境界阿。

评分

参与人数 2积分 +13 收起 理由
zsygirl + 3 我看了心理添堵.me too
dickson + 10 有共鸣

查看全部评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09-12-17 11:5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olid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olid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当某些事物变成时代的产物的时候,不是我们谴责一两个人就能解决问题的。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海藻这样的女孩儿很多,有着名牌大学的学历,但是找不到一份与学历相匹配的工作。独自生活在异地他乡,唯一相依为命的就是姐姐。她说自己不爱虚荣,但是哪个女孩儿不爱漂亮的衣服?如果没有姐姐的负债,如果她长得不像宋以前的女同学,她可能就和小贝幸福地生活了。但是事与愿违,“如果“都变成了事实,那么她走向陷阱就是最简单的一步了。我们都知道不应该“不劳而获”,可是谁又不想走捷径呢?人性都是不完美的,当我们站在一个道德高度谴责这个那个的时候,想一想我们是主人公,处在主人公的环境下,未必能做出什么明智的举动。我们之所以能够站在这儿对他们说三道四,还不是因为我们没有碰上这样的姐姐,没有碰上宋思明,没有长着那副让宋魂牵梦绕的面孔?

发表于 2009-12-17 12:39 |显示全部楼层

殷谦:1/2评《蜗居》

此文章由 猪猪的宝贝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猪猪的宝贝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前几天有朋友对我说,他不打算再拼命工作了,也不打算结婚了。看他沮丧又认真的表情,我就有点儿不解,一直都踏实稳重的他怎么会说出这样的话。我问他何出此言,他说,你没看《蜗居》吗?社会都黑成这样了。惊愕之余再问他,社会黑成啥样了?他不屑地埋怨,工作一辈子都买不起房子,没房子就结不了婚,不如得过且过。我大致明白了他的意思,当时我并没有对他说什么,当然我知道,除了重复几句无关痛痒的鼓励或安慰外,我也不能对他说些什么。回到家,我按照朋友的指点,在某个视频网站上看了这部名为《蜗居》的电视剧,也许不对我的胃口,我按了一路快进键,昨天终于看完了。
    感觉如何?(一般在视觉感官下,我不大习惯用“感受”这个词)个人感觉有点复杂。首先我想到了该剧的编剧六六,这个女作家,(据说《蜗居》2007年出版,销量不怎么好,而随着电视剧搬上荧幕一夜走红,出版社准备加印以满足市场需求。)她究竟是个怎样的作家?我问这个问题并无人身攻击的动机,首先我们要弄明白,因为一部作品之所以是那样的而不是这样的,这大概要决定于写这部作品的人,也就是说,作品可以反映作者的人格修养,作品也是作者的心灵镜像,我们看一部作品,首先看到的是作者,其次才可以看到作品中的其他人物。有其作,必有其人,所以,如果要批评或责备的话,那么,我们首先要批评或责备的是作者,而不是作品中的其他任何人。有很多读者或观众,愚蠢到首先将作品中的人物架上了审判台,譬如,大骂宋思明不是人,骂郭海萍小女人,骂陈寺福没良心……可是在批评这些人物的时候却忽略了一个重要的人物,那就是“生”他们的“母亲”六六。
    有人会说,为什么要批评六六?六六写出了现实社会的黑暗,写出了我们的心声,写出了别的作家都不敢写的作品,为什么还要批评她?难道现实社会的黑暗就不应该批判吗?电视剧《蜗居》深受观众喜爱,其实我并感到惊讶,因为人就是这样,作品越刺痛他,他就越对作者表示敬意,越认为作者很伟大,受作品伤害越深,越认为作者值得尊敬。其实,这就是所谓的“刺激”,在这个浮躁的现实中,很多人是寻求和期待“刺激”的,也就是他们大多都有点典型的受虐狂心理。看了反映社会阴暗面的《蜗居》,他们的内心方佛得到了巨大的安慰,他们把所有的忤怨统统归咎于社会,乃至大骂当权者或执政者。这也是《蜗居》被禁播的根本原因。
    这么说来,如果谁要批评批评《蜗居》,谁就站在了大众(主要指80后)的对立面,谁要批评六六,谁就是动了他们的精神领袖。有批评才会有进步,世界上可以缺少赞美,但绝不能缺少批评,所以,我打算将批评进行到底。通过六六的两部大作《双面胶》和《蜗居》,殷谦突然有一种感觉,那就是六六是一个心理比较阴暗的人,感觉她的窗户未曾打开过,阳光从未进来过。苏淳说:“在这个世界上到处都是地雷,和平年代更是如此。”六六喜欢沉湎于黑暗,似乎只有在没有光明的地方才能找到真实的自己,才能体验到残酷的激情。海萍说:“爱情那都是男人骗女人的把戏。”在爱和恨之间,六六倾向于叙写自私和冷漠;宋思明说:“现在的社会太现实太残酷了,没有人再认为亲情是重要的了。”在恶和善之间,六六倾向于叙写残忍和无情;海藻说:“人情债,我肉偿啦!”在崇高和卑鄙之间,六六对前者缺乏应有的敬意,而倾向于叙写世故、油滑、无耻、无畏;宋思明说:“我是来干你来的”,在兽性和人性之间,六六更是倾向于赞美兽性而摧毁人性,嘲笑人的文明和道德,而宣扬野性和下流。
    其实,六六的作品缺乏对纯真、善良的信仰,缺乏对人物的爱意,缺乏伦理上的健康,如果说六六能叙写人性中的残忍、阴暗、丑恶的一面,从而获得观众的拥戴的话,那么她就更应该创造出美好和善良的人物,来显示她的正义与崇高,可是她没有。是的,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有很多毛病,即便像六六说的“到处都是地雷”,那么,六六应该帮助大家如何避免这些地雷,而不是拉着大家去踩地雷,六六很耐心地告诉女孩们如何才能当上二奶,却没有告诉女孩们如何不去当二奶。优秀的作家总是在追求善良和完美方面很有激情,而当今像六六这样的作家却与之相反,在冷漠和仇恨方面显得尤其固执和倔强,她是有调动观众胃口的激情,但那是一种怪异而阴冷的激情。
    说到这里,也许有人会为六六打抱不平:“难道生活中不是布满了地雷吗?难道生活中不是充满了堕落、颓废、浮躁吗?六六真实的记载了生活,这有过错吗?”可以理解。你有充分的理由为六六的眩惑和消极的《蜗居》辩护,难道就不能写人性的丑恶和社会的残缺吗?殷谦认为,不但能写而且要必须写,因为文学和艺术本来就是一种对抗黑暗的精神努力。但是,与其说她是写“生活”,不如说她在写黑暗本身,优秀的作家是为了追求美好才写丑恶的,为了追求光明才写黑暗的,因为光明的意义和价值远比黑暗本身要重要的多,所以才要表现人性的伟大和高贵,才要表达人们对光明的追求与渴望,人生来就是要与外部社会和心灵世界的黑暗斗争,以此来实现自己的道德完善和人格发展。我们就是要批评和反对《蜗居》,因为它本质上就是一部背叛文学和艺术基本道德原则的作品,它陶醉于叙写黑暗本身,也就助纣为虐地成为了黑暗的盟友。
    凡是为六六及《蜗居》辩护都是无知可笑的,这在文艺批评上是一种常见的奴隶性格和懦夫做派,这是为六六的不负责任以及任性进行狭隘、偏激、自私的辩护,为什么?因为文学艺术是一种向生活显示自由意志和精神力量的自觉行为,而并非“生活”驱使或奴役下的被动的行为。文学或艺术并不是对生活无条件的随同、放任和随顺,而是对生活的拒绝、拷问和质疑,如果像六六一样,将写一部作品的笔触仅仅停留在外在的层面来反映现实生活,那就不能使其成为一部真正意义上的作品,更不能使其成为一部具有精神力量的作品。因为六六无法超越“高于生活”的道德立场、情感态度以及人格气度,她只是满足于与生活保持一种异化性质的一致性与相似性,而缺乏超越现实的道德激情和内在自觉,以及缺乏对现实生活应有的质疑,所以她的《蜗居》是一部消极的,没有任何精神力量的作品,《蜗居》的追捧者除了满足于安抚自己的对社会的抵触情绪外,他们并没有体验到诗意的激情,也不可能感受到雄厚的力量。
    事实上,在我们这个价值迷失、信仰缺乏、人欲横流的时代,我们比任何时候都需要一种积极的、力量的文学和艺术作品——它虽然也写黑暗,但它从不忘以光明作背景;它虽然也写丑恶,但从来都是以美好作底子;它不但帮助人将自己从野蛮的深渊和兽性的桎梏中解放出来,而且能够从积极的方面影响别人的生活手段,并教会人懂得尊严、高贵、优雅、得体的意义,而不是蛊惑人沉溺于冷漠的残酷和自私的道德放纵,更不是纵容人为了追求物欲而出卖自己的灵魂和尊严;它任何时候都怀着温柔的善念,向人和世界表达深深的祝福的情感,从不诅咒生活,从不否定道德,从不逃避崇高,从不贬低人的尊严,从不把爱情视为“骗人的把戏”,而是沿着可靠、稳定的道德基础,无论遭受什么样的艰难和不幸,都能够深沉地、强烈地爱一切值得爱的人和事物……





                                                 2009年12月11日于北京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759f69e0100ftqv.html


殷谦:二评《蜗居》——令人费解的无畏和偏执

写“二评”前我要先发几句牢骚,因为“一评”招来很多人的不满,他们几乎是恼羞成怒、歇斯底里的。对一切针对我的那些近乎于撒泼的大骂,我表示理解和同情。我并没有完全否定六六和她的《蜗居》,即便是有不同看法,也是一家之言,所以,没有必要暴跳如雷。
    我不否认《蜗居》的现实,也不否认《蜗居》的生动。我在“一评”中所说的意思,那大概是有点遗憾,就是它还不够深刻,《蜗居》本来还可以写得更好。其实我强调的就是,这部作品缺乏一种积极的东西,因为文艺作品本身就是一种与人们的伦理体验以及道德感受紧密关联的精神现象,并不是一部作品揭露了什么现实黑暗面,它就一定是好作品。就如媒体,如果一个媒体整天报道社会的阴暗面,那绝对算不上是什么好事情,说白了还会有很大的负面的作用。我就听到几个小女孩说,就喜欢“宋思明”那样的男人,做小三没什么不好,有大房子住,有大把的票子花。真是现实到了令人寒心的地步,在一个价值混乱的时代,一切皆有可能被轻易地“颠倒”过来,流氓成为偶像,下流变为高雅,无耻变成荣耀,《蜗居》以令人费解的无畏和偏执,裸奔而来,一头扎进“万恶”的“旧社会”,让我们看到了它的严重后果和喜剧情景。
    文艺作品之所以为文艺作品,是因为它有一个不可忽视的使命,那就是通过作品的精神力量来影响人,继而向上提升人,而不是降低人。《蜗居》部电视剧虽然反映了现实中的一些污点(值得表扬),但它缺乏优秀的文艺作品那种向上提升人的精神力量。所以,作者在叙述人物的伦理体验和道德痛苦的时候,必须以巧妙的方式显示自己对世界的情感态度——当然要追求真实、准确、客观、可信的艺术效果,但绝不能冷冰冰的描写和展示,优秀的作家和艺术家之所以优秀,除了他们为观众或读者提供了耐人寻味的细节和真实感人的情节,塑造了典型的、真实的人物,最主要的是,他们通过积极的情感态度和修辞行为,对自己笔下的人物以及对观众和读者显示出崇高而伟大的伦理境界,表现出温暖而健康的道德情感。人不可以太自私,你可以不负责任地“玩完”你的一生,你绝不能不负责地“玩完”下一代的一生。是不是让我们告诉大家,甚至告诉孩子们,只要当小三,房子就没问题,只要出卖肉体生活就没问题,只要牺牲亲人,幸福就没问题?《蜗居》迎合了一部分底层人的消极心理,为一部分人找到了心灵慰籍,这一部分人可以理所当然地接着消极下去:买不起房子是因为社会太黑暗,找不到老婆是因为女孩都当了二奶,没有好工作是因为官场太腐败。
    揭露黑暗,痛斥黑暗,好的作品就应该包含这种否定的“指向”,但这还远远不够,还要求一种积极的肯定的“指向”:相信真正意义上的爱情是美好的,而不是一种男人与女人之间的“把戏”;相信只要两个相爱的人携手努力,通过勤劳的双手就可以创造出美好的生活;相信幸福的意义,绝不仅仅是拥有一套大房子或者拥有花不完的钞票;相信人还是要有自己的尊严、人格、正确的价值观。影视也好,小说也好,都是面向人类的艺术,是向他者伸展的艺术,作家不能以自己幽闭的心灵和狭窄的视野,以及情感上的自私和冷漠向大众去展示一个毫无希望、毫无情感的灰蒙蒙、冷冰冰的世界,不能以自己身上的利己主义倾向,导致大众心灵麻木、内心封闭,甚至导致幸福快乐的减少,直到丧失。
    《蜗居》是那种怀着恶意对人物进行贬低和挖苦的作品,没有良好的伦理精神和情感道德,始终把人不当作人,不当作值得同情和怜悯的对象,虽然《蜗居》有些批判力量和反讽精神,但却看不到作家的祝福感,《蜗居》似乎不希望人们活的更有尊严,更体面,更高尚,更纯洁,更幸福。六六是“利己主义世界观”的信徒,沦落为这个时代流行价值观的牺牲品,在她看来,利己主义是理所当然的,而“利他主义”则是虚伪和落后的,她只把《蜗居》当做“自己”的事情,好像与他人无关,总是炫耀着自己的“堕落”,陶醉于自己的“颓废”,沉溺于自己的“痛苦”,总是兴致勃勃地表现那种扭曲的情感和阴暗的心理。海藻和宋思明躺在被窝里媟狎,却在电话里敷衍着小贝,淫恣地尖叫……六六是一个对纷杂、琐屑的生活表象有较强的摄取能力的作家,她缺乏对“混乱的感受”进行升华与理性化的整合的能力,她分不清爱情和欲望的界限。从《双面胶》到《蜗居》可以看出,六六把羞辱人当做自己的事业,她不懂得“人道主义”的真正含义,觉得人与人之间除了相互伤害、相互施暴,就毫无其它生活内容;她的作品几乎只有低级的快乐,几乎只有否定的“指向”,几乎只有反社会性冲动;她不知道也意识不到“祝福”的意义,很难在她的作品中看到传达真正的情感和祝福的善念。
    《蜗居》播出后,对剧中涉黄的台词非议四起,六六对媒体以一种不屑的口气说:“性难道不正常吗?对于这些纯洁的观众,我感到很抱歉。” 无可非议,“性”当然是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健康的性生活和健全的性观念,是构成和谐而完整的生活的重要内容,当然应该受到尊重和保护。但是,绝不能将“性”当做“救世”的良方。“性”并不是终极目标或生活的惟一,也不是武器,它消灭不了人对权利、地位、名望、金钱的贪欲。把“性”话题当做吸引观众眼球的主要手段,并且还缺乏节制地炒作和渲染它,就极有把人降低为禽兽的可能。《蜗居》中的一些台词,比如什么“此处不留奶,自有留奶处”,什么“吃棒棒糖、我想咬你”,什么“鞭长莫及”,什么“我就是疯狗、小钢炮”,还有什么“九浅一深、天天翘着”、“我就睡在你和你老婆中间”……诸如此类,把一种私我化的体验搬上电视屏幕,写进文艺作品,这无论对读者还是作者都是一件有伤尊严和体面的事情,既没有引起人的道德反映,也没有引起人的美感反映,反而作者使自己的作品成为一种缺乏德性的作品。
    影视和小说作品都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力,作家或艺术家的伦理态度和道德情调,很大程度影响着观众或读者,尤其影响着未成年观众或读者的道德成熟和人格成长。殷谦认为,作为编剧、作家,在创作时,至少要遵守最基本的道德原则,无论叙写多么混乱、多么复杂的生活事象,都不能放弃对观众,对读者的道德责任。然而,从《蜗居》中看到的是野蛮和粗俗,而不是教养与文明,它无畏、无耻地告诉人们,“肉偿人情债”完全是合理的。不是说不能写“性”,但必须要以富有诗性和教养的方式来写,身体修辞就是道德修辞,我们有理由反对那种把人降低为禽兽的、让人脸红的野蛮行为。
    我们的时代已经够孱弱,够破烂了,我们应该认识到凡是象《蜗居》这样的文学和文艺作品所带来的消极后果。



                                                              2009年12月14日于北京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759f69e0100fv3b.html

[ 本帖最后由 阿狗 于 2009-12-20 21:58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5 收起 理由
阿狗 + 5 谢谢奉献

查看全部评分

退役斑竹

发表于 2009-12-17 23:0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阿K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阿K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最近蜗居实在太火了,今天在下班的火车上,听两个中学生小p孩儿谈蜗居

2010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09-12-17 23:0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魔头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魔头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密密麻麻地。。。


最近也在天天看

发表于 2009-12-17 23:1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pegasus1028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egasus1028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那么喜欢看恐怖片的人是不是心理变态?因为心理黑暗面太强大?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09-12-26 13:5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江上往来人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江上往来人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不喜欢殷谦的评论。
伟大和崇高我们听到的太多,我们确实需要睁眼面对现实。
不认清现实,再伟大和崇高的文艺作品,也不可能用精神的力量来提升人,相反可以迷惑人。

发表于 2009-12-26 18:1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大西瓜皮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大西瓜皮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没看过蜗居
有人把禁蜗居与文化大革命相提

发表于 2009-12-26 19:2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HZZTT99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HZZTT99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蜗居有一点想不通,1998年名牌大学毕业的海萍,在日资公司若干年后的工资税后只有2千多,海藻刚工作还有3000多呢。总觉得作者把海萍和苏淳故意写的比较惨。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3 收起 理由
91联队帅克 + 3 说得对,复旦的毕业生不可能这么惨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9-12-26 19:4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tevenche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tevenche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殷谦在放臭屁!

发表于 2009-12-27 09:0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audream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audream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icetea2007 于 2009-12-4 22:28 发表

其实年息10%根本算不上高利贷吧,算不上什么紧急情况。小贝也说了,如果是海藻家谁病了,需要借钱,他肯定愿意出手。而且,他本来就打算第二年和海藻结婚,如果钱借给了海萍,不知道那年才还得上呢。这里不借钱,我 ...

我家当年只有5万,买了50万的房子,后来卖出还有得赚。你是没有穷过吧?知不知道捱穷是什么滋味?我和海萍同一个学校出来的,感同身受。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09-12-27 09:1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audream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audream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HZZTT99 于 2009-12-26 19:22 发表
蜗居有一点想不通,1998年名牌大学毕业的海萍,在日资公司若干年后的工资税后只有2千多,海藻刚工作还有3000多呢。总觉得作者把海萍和苏淳故意写的比较惨。

这个是有点夸张。存7年才存8万,都不知道钱都花哪去了,搞得跟个大专毕业的一样。

发表于 2009-12-30 22:4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cityofmelbourne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cityofmelbourne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snow_white 于 2009-12-17 01:31 发表
按我的观察来看,喜欢这部片,喜欢宋思明的人都是穷人。

不是一时穷的穷,是一直都很穷的穷

不敢说百分百正确,但有道理。这个需要品。

发表于 2010-1-1 19:1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yans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yans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audream 于 2009-12-27 09:11 发表

这个是有点夸张。存7年才存8万,都不知道钱都花哪去了,搞得跟个大专毕业的一样。


这个确实夸张
两个人月收入9千,刚毕业那时估计少,但也有5千吧
租的那个房子,最多最多1千
即使每个月平均存下来3千,工作7年,怎么也能存20万吧

发表于 2010-1-3 00:0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diablo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diablo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看到了28集,后面几集不小心被同事剧透了之后就不看了。这戏前面部分一般般,中部矛盾加剧挺好看,里面的人物都很敢说,难怪国内会禁播。不过戏是看的心里憋憋的,既同情海萍苏淳两夫妇,又觉得他们真是自讨苦吃。想留在大城市这一点能够理解,但是好好的一个家庭,两个相爱的人,一个可爱的女儿,本来可以快快乐乐的生活在一起的,却因为房子的问题,家里弄得鸡犬不宁,省钱省到天天吃挂面(基本的生活质量总得要保证吧),女儿又不能在身边,哭哭闹闹,怨气冲天……如果是我,我宁可选择在小城里的简单快乐的生活。可能每个人的追求都不一样吧。 不过话说回来,如果认定了要过怎样的生活,就要坚持走下去,在这一点上,海萍是显示了她非常坚定的意志的。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