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精华好帖回顾

· 从中国到澳洲,挨踢10年中国篇(全文完)-10月22日更新随笔312楼 (2009-9-7) Melbourner1978 · 学钢琴练习中遇到的问题汇总 (2011-5-20) 第一名
· 野兔!我的澳洲情结 (2014-3-3) 银狐 · 新IT移民澳洲找工记 (2007-1-28) flyspiri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查看: 2597|回复: 24

[评书论文] 人生的意义——阿德勒心理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3-19 22:1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xiangwangruya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xiangwangruya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为什么有些人一辈子寻求幸福,却求而不得?为什么有些人坐拥金山银山,忙碌到头只得出一句:人生总是虚无?人生的意义究竟为何?是吃遍天下美食,看遍天下美景,还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阿德勒心理学或许能帮助我们找到答案。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Alfred Adler,1870年2月7日-1937年5月28日)是一位奥地利精神病医生。他创立了“个体心理学”,代表著作有«What life could mean to you»(常译为«自卑与超越»)。本文的观点主要源于此书。阿德勒认为,人生的意义有三:关心他人,共同合作,以及自我奉献。而这三者的关系其实密不可分。只有当人们真心地关心他人,贡献与合作才会由此而生。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不难发现人类合作的成果。就算一个人独坐家中,他使用的家具、身上穿的衣服、嘴里吃的食物等等,不可能全部出自一人之手。人类的进步,一向都是建立在互相合作的基础之上的。而合作的最终目标,则是为全人类的福祉做出贡献。      

或许会有人觉得这个目标宏大、不切实际,但其实,这就是幸福的奥秘。生活中很多不快乐的人,感到无聊空虚的人,都是没有奉献精神的人。他们只顾着思考自己如何获利,如何让别人服务于自己,却未曾真心主动地付出。他们没有为人类谋福祉的奉献精神,只等着别人来臣服于自己,以此获得虚无的优越感。而那些真正觉得人生有意义的人,却不一定大富大贵或大权在握。无论财富多少、地位高低,真正幸福的人有主动贡献的精神。只考虑自己的富人,即使积攒了再多的财富,也会感到空虚;而有奉献精神的穷人,即便生活困苦,也能乐在其中。他们对自己的工作或付出有自信,而这份自信来源于他们知道自己做的事情是有助于别人的。而他们这么做的目的也不是为了获取名利、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否则就和那些利己主义者没什么两样。只有当奉献的动力源于真心为他人好、真心想让人类进步,人们才会真正享受生命。

在物资丰富的现代社会,心理疾病的发病率却居高不下,这与当代人推崇的享乐主义与个人主义不无关系。总有人问,幸福在哪里?我如何能获得幸福?做这件事对我有什么好处?阿德勒也常碰到这种病人。他们问道,为什么我要帮助别人?其他人又没有帮助我?阿德勒的回答是,你只能改变自己,其他人的问题会由他们自己解决。不要问别人能给你什么,先想自己能为别人做些什么。当你停止询问,抬头看看,自己能为这个世界做什么,付出才是幸福。从事同样工作的人,有些人每日浑浑噩噩,混吃等死,周一就盼着周末,周末就呆坐家中,无事可干;而另一些人,每日上班再苦再累也不抱怨,因为他们知道自己做的事是有意义的,是能带给其他人幸福的,而这就是把他们从温暖的被窝里拉出来的动力。不要觉得这种人不存在,例子其实有很多。乔治·何克,一名毕业于牛津大学的英国记者,在日本侵华战争时来到中国,一待就是七年。在物资匮乏的年代,他接下管理一所学校的重担,带领三十几名中国学生重建荒废的校园。他跟学生们一起开辟菜地,购入机器设备,学习生产技术,让这些战时孤儿拥有了在社会上立足的一技之长。为了逃离战乱,他领着学生们跋涉1100公里,在新地址重建学校,后来学校扩张至一百多名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下,他有无数可抱怨的理由;可远离家乡的何克,寄回家的信函中总是描述着自己的幸福。他多次在信中拒绝了母亲希望他回国的请求。在他的信件中,学生的进步、今天吃的食物、甚至穿草鞋走在泥地里的感觉,都是他开心的时刻。他相信自己的付出是有意义的,他的孩子们(学校的学生)的进步是他能忍受艰苦环境的动力。作为牛津大学的优秀毕业生,他并不是没有机会选择物质条件更好的工作,但他选择将自己的青年时代奉献给异国他乡战乱中的孩子们。

为什么有些人有这种奉献精神,而有些人只图个人享乐?因为合作奉献的基础源于对他人的兴趣。很多人过得不快乐,其实都是犯了太过于关注自我的错误。当一个人表现得胆怯,甚至抑郁,归根结底是他没有把兴趣放在其他人或事上,他只关注自己。这种过度的自我关注常见于被宠大的孩子。他们从小就习惯了周围人对自己全身心投入,而家长也没有能够帮他把注意力转移到自己以外的人身上。因此,当这些被宠的孩子长大以后,他们不习惯自己不再是周围人的焦点,于是他们会采取各种方式希望自己找回关注。表现得胆怯或过得抑郁都是这种方式之一,因为这样他们就有理由一直不长大,一直获得同情。因此,家长从小就应培养孩子的合作精神,帮助孩子把兴趣转移到其他人的身上。对他人有兴趣,是乐于合作奉献的基础。还有一类人,天生有生理上的劣势,比如身体上一些异于常人的表现,从而引发了自卑情绪。这类人往往会利用自己的缺陷,来寻求关注。身体缺陷成为了他们退缩的借口。同样地,如果家长能够帮助这些人转移注意力,帮助他们将兴趣放到其他人身上,他们也能够通过训练来克服自己的身体残疾,比如失明失聪的海伦·凯勒。自甘堕落的人,往往都是在用这种手段获取关注或同情。真心为他人贡献的人,会懂得照顾好自己的身体。因为他知道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身体健康不是他用来炫耀的道具,而是他能够继续为人类贡献的基础。

这里需要提一句,对他人有兴趣、关心他人,不等同于强迫他人的行为。任何人际关系的基础都应是相互尊重。《被讨厌的勇气》一书的作者也是阿德勒心理学的奉行者,书中倡导不介入他人的生活,也不要让他人介入自己的生活,这一观点与阿德勒提倡的对别人有兴趣并不相左。阿德勒倡导的这种兴趣,指希望他人过得更好(与目前的生活水平相比),因此愿意做出奉献。这与将自己的喜好强加到他人身上的那种控制欲完全不同。从小被宠大的孩子,长大后往往喜欢控制他人。只有通过这种控制感,他们才能重新找回小时候在家里呼风唤雨的感觉。他们控制的目的源于寻求个人优越感,而非真心为他人着想。“我这么做都是为了你好”,这只是为自己的行为合理化而找的一个幌子,本质上只是为了他自己好。若这些人能将自己的注意力转移到其他人身上,便不会想着如何控制别人以获取优越感,或者每天自怨自艾以寻求关注同情。阿德勒经常给他的病人开的处方就是,从现在起,每天做一件让他人幸福的事。坚持去做,自己的心理问题也会迎刃而解。

动画电影«千与千寻»里的无脸男令我印象深刻。初看时我无法明白为何他会越吃越饿,那被撑大的胃似乎永远无法被填满。现在回想,茅塞顿开。他用美食想填补自己内心的空虚,和现代人用各种享乐方式来满足自己其实是一样的,他们心中都有一个填不满的无底洞。而只有当无脸男拿起针线,用自己的双手与他人合作、做出贡献时,他才真正感到满足与快乐。片中的巨型婴儿也是如此。最后,回答本篇开头的问题,为什么总有人找不到幸福?因为他们找错了方向。幸福不是源于个人所得,而是源于对世界的贡献。祝大家幸福。

本文的观点来源于阿德勒著作«自卑与超越»(What Life Could Mean to You)。篇幅有限,无法完整展现书中的内容。如有兴趣,请大家阅读原著。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评分

参与人数 9积分 +47 收起 理由
虞宅与美丽 + 8 感谢分享
浅浅 + 6 感谢分享
猪胖胖 + 6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退役斑竹 2012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9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23-3-19 22:2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缓缓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缓缓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缓缓 于 2023-3-19 22:25 编辑

题目宏大

楼主是读的原版吗

发表于 2023-3-19 22:3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yuxuanli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yuxuanli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是说雷锋吗?

发表于 2023-3-19 22:38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icicle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icicle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幸福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
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
这句话就是阿德勒说的。

我个人觉得,相比于荣格和弗洛伊德的心理学观点,阿德勒的理论更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或者说解惑。

比方,关于童年阴影,他的理论和弗洛伊德的就不一样,更积极,更给人希望。

还有,关于讨好型人格,他的阐述也很有启发,所以有了[被讨厌的性格]这本书。 也许是我读的译本不是很好,[被讨厌的性格]读得不太顺畅,不如看阿德勒自己书,包括别人写他的生平。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5 收起 理由
虞宅与美丽 + 5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3-3-20 03:46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xiangwangruya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xiangwangruya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缓缓 发表于 2023-3-19 22:24
题目宏大

楼主是读的原版吗

感谢点赞。

题目看似宏大,其实人生的意义存在于每个人的日常生活中。每天做的工作、在家照顾孩子,都是一种贡献。

我读的是原版,也许我的翻译不太合适,让这个题目听起来很遥远。阿德勒的原话是,The meaning we give to life should be contribution, interest in others and cooperation。这个contribution贡献不是指多么伟大的贡献,就算没有工作,也会有contribution。比如阿德勒在书中就指出,带娃就是一项常常被现代社会低估的贡献。如果母亲在家带娃,没有出去工作,她的付出就经常被轻视。但其实在维持家庭方面,母亲的贡献不比父亲少。他们只是不同分工、互相合作而已。父亲不可因为自己提供经济来源就轻视母亲,合作的基础就是互相尊重。可惜现代社会的性别偏见,往往形成了两性合作的重大阻碍。而母亲也经常受这种偏见的影响,低估自己的价值,因此郁郁寡欢。试想两位同样在家带娃的母亲,一位终日抱怨带娃的辛劳得不到认可,另一位觉得自己的付出都是有意义的、对孩子的成长很重要的,哪位过得更幸福呢?

简言之,人生的意义离每个人都不遥远。不要只关注自己得失,多想想如何为他人做出贡献,这是人生的意义。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5 收起 理由
缓缓 + 5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3-3-20 03:53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xiangwangruya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xiangwangruya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yuxuanlin 发表于 2023-3-19 22:32
是说雷锋吗?

雷锋确实是一个伟大的例子。但普通人的生活也是有意义的。只要不是只为自己谋利,而懂得为他人做出贡献的人,都会觉得自己的生活有意义。

做慈善的人,如果他的目的是成为另一个被他人永远铭记的雷锋,那么他不会快乐,因为他的本质是利己。一旦他发现别人不认同他的付出,或者发现自己达不到名垂千史的目的,他会愤怒,他的慈善事业也不会长久。

真正想付出的人,他的快乐是源源不断的。他不需要活成雷锋那样被人牢记才会快乐,他每天的善举都是幸福的源泉。因为他知道自己做的事是有益于他人的。这种人不会在乎别人的评价,因为获得赞美本原不是他的本心。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23-3-20 04:04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xiangwangruya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xiangwangruya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icicle 发表于 2023-3-19 22:38
“幸福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
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
这句话就是阿德勒说的。

感谢分享与点赞。阿德勒确实注重童年的教育,他常说人一生的理念往往在四五岁就成型了。到了四五岁的时候,他会形成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他的往后行为都会符合他的价值观。比如被过度宠爱的孩子会觉得只有别人服务于他,他才有价值。他不关心别人,他的兴趣全放在自己身上。因此他的行为都会朝这个目标努力,除非有人告诉他,这个目标是错的。但是等他长大了,这个目标会被隐藏起来,更不容易被看出。

阿德勒在书中有直接反驳弗洛伊德的理念,比如弗洛伊德关于梦的解析,阿德勒明确表明不赞同。我没有读过«梦的解析»,但是我觉得阿德勒对梦的理解更符合情理。阿德勒说梦是白天意识的延伸,而弗洛伊德说梦和白天的意识是截然不同的。

发表于 2023-3-20 04:06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xiangwangruya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xiangwangruya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感谢各位的阅读与点赞。如果我的文章能让您对阿德勒心理学产生兴趣,推荐您阅读原著«自卑与超越»(What Life Could Mean to You)。祝大家生活愉快。

发表于 2023-3-20 06:05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ozkids2011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ozkids2011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看着像希特勒的大表哥啊

发表于 2023-3-20 07:19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Pipp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ipp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xiangwangruyan 发表于 2023-3-20 04:04
感谢分享与点赞。阿德勒确实注重童年的教育,他常说人一生的理念往往在四五岁就成型了。到了四五岁的时候 ...

三岁定八十,古人也总结出来了

发表于 2023-3-20 07:20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Pipp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ipp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谢谢楼主分享。深感以然。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23-3-20 07:42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ghj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ghj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Man's Search for Meaning” by Viktor Frankl 也很有名啊

发表于 2023-4-1 15:33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xiangwangruya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xiangwangruya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Pippa 发表于 2023-3-20 07:20
谢谢楼主分享。深感以然。

很高兴有同道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