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足迹

标题: 有能力上私校(经济上)而选公校的华人占的比例是不是最高? [打印本页]

作者: ZJXZZN    时间: 2013-7-22 13:35
标题: 有能力上私校(经济上)而选公校的华人占的比例是不是最高?
如果猜测正确,为什么会这样?
作者: 缓缓    时间: 2013-7-22 13:36
LS你先说说
作者: 懒懒lanlan    时间: 2013-7-22 13:37
因为钱都用来买房子了
华人对买房比较执着呗
作者: 云淡风轻    时间: 2013-7-22 13:38
有兴趣,关注
作者: aimom    时间: 2013-7-22 13:41
”有能力“的量化标准是什么呢
作者: mmllyy    时间: 2013-7-22 13:41
懒懒lanlan 发表于 2013-7-22 13:37
因为钱都用来买房子了
华人对买房比较执着呗

也不是都用来买房了。如过能上最好的公校,为啥花钱上私校呢?
作者: jands    时间: 2013-7-22 13:42
不是說華人最重教育嗎? 有能力上私校的話還會送孩子去公校?
作者: Serenity    时间: 2013-7-22 13:43
我们有好友,生意做得很大,大房子,BENZ & BMW,孩子进公校.
因为他们觉得没必要进私校, 不念大学也没什么,因为他们学问不高(BUT EQ 高),生意能这么成
功,孩子可以继承.
作者: ZJXZZN    时间: 2013-7-22 14:07
虽然还没拿到PASS登陆,但在等待期间在这里学到了很多,对孩子将来的学校,也是从公校--私校---公校--私校,几番肯定否定,最后才有了点粗浅的认识,感谢足迹,感谢各位爸妈的真诚奉献。就本主题的推测,我觉得华人这么做,主要是有几方面的原因

1.性价比,这是中国人比较在意的,因为我们过去太穷了,谁也不愿意无谓地浪费,只要考大学的成绩和私校一样,甚至更好,上不上私校无所谓。

2.眼界狭隘。认为澳洲是发达国家,教育比中国先进,所以无所谓私校,公校,只要脱离中国的应试教育就好。我知道的几个投资移民,亏10几,几十万刀拿PR,确不愿意送孩子去私校,美其名曰为了“省钱”。我听说,台湾的父母假期都带孩子出游,有钱的住宾馆,没钱的住GUESTHOUSE,但都出去,已形成了文化,目的就是让孩子开阔眼界。


作者: 缓缓    时间: 2013-7-22 14:13
ZJXZZN 发表于 2013-7-22 14:07
虽然还没拿到PASS登陆,但在等待期间在这里学到了很多,对孩子将来的学校,也是从公校--私校---公校--私校 ...

第2点没读明白。LZ能解释一下吗
作者: 肥羊    时间: 2013-7-22 14:15
mmllyy 发表于 2013-7-22 13:41
也不是都用来买房了。如过能上最好的公校,为啥花钱上私校呢?

太赞同了!
作者: denn    时间: 2013-7-22 14:19
还是用学区房的房价来回答吧
作者: ZJXZZN    时间: 2013-7-22 14:22
D妈妈 发表于 2013-7-22 14:13
第2点没读明白。LZ能解释一下吗

把靓版听糊涂了 ,罪过。

可能也可以归结为第一条吧。
作者: 缓缓    时间: 2013-7-22 14:26
ZJXZZN 发表于 2013-7-22 14:22
把靓版听糊涂了 ,罪过。

可能也可以归结为第一条吧。

嗯 有些父母可能愿意把钱花在旅游上,觉得性价比高。也无可厚非
作者: 缓缓    时间: 2013-7-22 14:28
另外,可能新移民第一代,还面临 要给两家老人付费移民啦,买房啦,生活赡养啦。也是开销
作者: ZJXZZN    时间: 2013-7-22 14:28
denn 发表于 2013-7-22 14:19
还是用学区房的房价来回答吧

我个人认为学区房的房价是恶性循环。

学区房就那么多,华人源源不断来,毕业一个,来3个,所以房价就涨xx%,学校的华人孩子越来越多,问题是,学区房价畸形涨,而收入跟不上,治安,犯罪的问题就会接着出现,所以将来学区房华人聚集的地方会很乱。
作者: 香橙    时间: 2013-7-22 14:29
这个问题没法统计,太多模糊定义,不同的人,不同的阶段都有不同认识。大陆新移民的孩子,如果已经到入学年龄,尤其比较大的,比如10岁以上,首要的是考虑孩子的英语是否能跟上,其次是学习成绩很否能跟上,如果在这个问题上,私校没有优势,新移民就不会选择。
作者: denn    时间: 2013-7-22 14:30
ZJXZZN 发表于 2013-7-22 14:28
我个人认为学区房的房价是恶性循环。

学区房就那么多,华人源源不断来,毕业一个,来3个,所以房价就涨x ...

这是二个问题!学区房的房价应该已经回答了你要问的问题
作者: 佳音妈    时间: 2013-7-22 14:35
年龄,生活的环境也有很大的关系,好像我妈那辈的 (70+), 吃大锅饭,住单位分的房,没有学区的概念, 哪个学校近就读那个。每个家庭都差不多。 我姐(40+) 好像也没多关心这个问题。 我就很不同,我女儿才2岁多,公校学区和私立学校一直是我关注的重点。

作者: vicki2011    时间: 2013-7-22 14:44
本帖最后由 vicki2011 于 2013-7-22 15:45 编辑

两个孩子如果中学送私校的话需要花费40-50万。这个还不能保证孩子就一定能成绩优秀,考上医律专业。很大的可能性,就是一般的成绩了。因为就算私校里面,考上这两个专业的也是极少数。既然私校不能100%保证孩子的成绩, 我宁可选择校区房+补习班这条路。就算到时候孩子还是成绩平平,至少房子也升值了,将来还能给孩子留下点钱财。

当然,除非很有钱的,不在乎这50万,为了给孩子个好的学习环境,认识人脉啥的。
作者: jasmineh    时间: 2013-7-22 14:51
每个州都不一样,如果我在墨尔本,我肯定会送私校,悉尼的公校提供了比其他州多很多的选择才会有这么多同学就算有能力也不一定上私校的。
作者: 姿娘仔    时间: 2013-7-22 14:53
离家近非常重要
作者: rabbit63    时间: 2013-7-22 14:55
ZJXZZN 发表于 2013-7-22 15:28
我个人认为学区房的房价是恶性循环。

学区房就那么多,华人源源不断来,毕业一个,来3个,所以房价就涨x ...

"将来学区房华人聚集的地方会很乱" 这个结论如何得出来的?
作者: cangaru    时间: 2013-7-22 14:58
墨尔本好的公校的学区房都贵得离谱
作者: ZJXZZN    时间: 2013-7-22 15:08
rabbit63 发表于 2013-7-22 14:55
"将来学区房华人聚集的地方会很乱" 这个结论如何得出来的?

可以看看现在华人聚集的学区房的房价和居住者的收入是否匹配,如,房价排名100,而收入排名400,就是不匹配。
http://media.news.com.au/fe/2012/06/census/index.html#

悉尼不清楚,布里斯班我看了,华人聚集的地方房价和收入相比是不匹配的。


http://www.police.qld.gov.au/forms/CrimeStatsDesktop.asp

这是区域犯罪的统计布里斯班的,华人区也高。


很简单,学区房数量一定,房价越来越贵,所以的人都相信买学区房不会亏,孩子上学还不花钱,毕业后卖了还能赚点,但忽略了,收入问题,房价如果和收入不成正比,这个区域就会乱,高房价,低收入会没隐患吗?
作者: 缓缓    时间: 2013-7-22 15:30
哪位同学能提供NSW和VIC的房价和收入,治安的数据
作者: ZJXZZN    时间: 2013-7-22 15:37
把上面 治安统计连接,QLD改为NSW
作者: rabbit63    时间: 2013-7-22 15:40
本帖最后由 rabbit63 于 2013-7-22 16:42 编辑
ZJXZZN 发表于 2013-7-22 16:08
可以看看现在华人聚集的学区房的房价和居住者的收入是否匹配,如,房价排名100,而收入排名400,就是不匹 ...


"房价如果和收入不成正比,这个区域就会乱,高房价,低收入会没隐患吗"

两点质疑:
1. "收入和高房价不成正比"并不等同于"低收入"!
2. "房价如果和收入不成正比"并不能得出"这个区域就会乱"的结论!
作者: wxy123    时间: 2013-7-22 15:45
本帖最后由 wxy123 于 2013-7-22 15:47 编辑

女儿的一个同学兼好朋友是俄罗斯人,家里也买好多处投资房,买了好些不同地区的,Cremorne, Chatswood,Parramatta。。。孩子也是上的公校。。。小学中学都是。。。。

还有个同学日本人,家里也特别有钱,North Bridge 巨大无比的豪宅,从小学到中学都公校。

另外一个日本人,Chatswood 开日本餐馆的(很多人知道那一间),在日本也有一栋楼的产业,从小学到中学全公校。

9台节目主持人Lisa的孩子小学公校,中学不知,毕业以后没碰到过。。。

N多澳洲人,家里很有钱的,小学都是公校的,不信的话,随时欢迎走进 Neutral Bay Public School, Middle Harbour Public School, Cammeray Public School, Mosman Public School, North Sydney Demo, Willoughby Public School,Gordon West Public, Roseville Public 等等等等。。。中学,如果考上了精英,他们也是会去精英的,考不上才考虑私校,不信的话请去 Manly Selective Campus 参观,看看里面澳洲白人学生是不是占三分之二。

其实我个人是非常支持有条件的家庭给孩子上私校的,这样可以多腾出些名额给没条件的孩子去读精英中学,这样整个社会多么和谐,皆大欢喜,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作者: 冬迹之樱    时间: 2013-7-22 15:45
ZJXZZN 发表于 2013-7-22 15:37
把上面 治安统计连接,QLD改为NSW

楼主这个问题很高深,一般人回答不了的
作者: jasmineh    时间: 2013-7-22 15:47
D妈妈 发表于 2013-7-22 15:30
哪位同学能提供NSW和VIC的房价和收入,治安的数据

NSW Assault hot spot

[attach]850115[/attach]
作者: jasmineh    时间: 2013-7-22 15:48
抢劫的
[attach]850117[/attach]

作者: jasmineh    时间: 2013-7-22 15:49
偷车的。
[attach]850119[/attach]
作者: nothingbutfat    时间: 2013-7-22 15:53
mmllyy 发表于 2013-7-22 13:41
也不是都用来买房了。如过能上最好的公校,为啥花钱上私校呢?

如果能有上好的公校的条件 那么必定有已经占据贵房子了 这个说不通
作者: ZJXZZN    时间: 2013-7-22 15:56
rabbit63 发表于 2013-7-22 15:40
"房价如果和收入不成正比,这个区域就会乱,高房价,低收入会没隐患吗"

两点质疑:

第一点部分同意,

第二点保留,举例,如果收入是5000,房贷就是4000,因为高房价引起的必须多付房贷,那就剩1000,如果这个收入买同样大小的房子,在其他区房贷只有3000,那2000 和1000的区域,那个地方发生抢劫的概率高呢?这里只是推测,因为大概率是越穷的区域犯罪率越高,这个应该没异议吧,你可以随口说出你知道的几个犯罪率高的区,是不是都是相对的穷区呢? 如果像华人这种抢学区房的趋势,房子再贵,也不代表你可支配的财富越多,因为房子是不动产,只能说房子贵,房贷就高,有限的收入可供支配的就少。
作者: rabbit63    时间: 2013-7-22 16:08
ZJXZZN 发表于 2013-7-22 16:56
第一点部分同意,

第二点保留,举例,如果收入是5000,房贷就是4000,因为高房价引起的必须多付房贷,那 ...

关于第二点给你个反例.

穷区治安差是我们两人的共识. 穷区房价低很多人没工作, 房价倒是和收入成正比!

作者: rabbit63    时间: 2013-7-22 16:14
jasmineh 发表于 2013-7-22 16:49
偷车的。

好象是有人的地方就有偷车的.
作者: ZJXZZN    时间: 2013-7-22 16:17
本帖最后由 ZJXZZN 于 2013-7-22 16:32 编辑
rabbit63 发表于 2013-7-22 16:08
关于第二点给你个反例.

穷区治安差是我们两人的共识. 穷区房价低很多人没工作, 房价倒是和收入成正比! ...


这个我觉得是个渐进的过程,大家还是属于第一代移民,请问你们的下一代会重复华人学区高价房的脚步吗?显然不会,因为他们学会了享受生活,而不是苦巴巴忍受高房价的华人学区房。尤其是出生澳洲的华人孩子,不会追随父辈的脚步的,所以,将来我预见华人区会衰落,因为后继力量薄弱,再下一代从大陆来的移民,思想也会越来越国际化,培养孩子的理念也会国际化,不会只圈在华人的圈子里。
作者: rabbit63    时间: 2013-7-22 16:19
"请问你们的下一代会重复你们华人", 你是华人吗?
作者: 澳洲水莲    时间: 2013-7-22 16:19
ZJXZZN 发表于 2013-7-22 16:17
这个我觉得是个渐进的过程,大家还是属于第一代移民,请问你们的下一代会重复你们华人学区高价房的脚步吗 ...

赞同。
作者: ZJXZZN    时间: 2013-7-22 16:20
rabbit63 发表于 2013-7-22 16:19
"请问你们的下一代会重复你们华人", 你是华人吗?

我目前是大陆华人,你们是澳洲华人,这样说错吗?
作者: fztt    时间: 2013-7-22 16:23
ZJXZZN 发表于 2013-7-22 16:17
这个我觉得是个渐进的过程,大家还是属于第一代移民,请问你们的下一代会重复你们华人学区高价房的脚步吗 ...

第二代移民和第一代移民养育孩子的方式会有很大不同。铺路的时候,眼光放的越长远越好。
作者: janice_xq    时间: 2013-7-22 16:24
私还是公,纯粹personal choice.无需把问题复杂化。
作者: ZJXZZN    时间: 2013-7-22 16:26
fztt 发表于 2013-7-22 16:23
第二代移民和第一代移民养育孩子的方式会有很大不同。铺路的时候,眼光放的越长远越好。 ...

学习,谢谢。
作者: rabbit63    时间: 2013-7-22 16:28
ZJXZZN 发表于 2013-7-22 17:20
我目前是大陆华人,你们是澳洲华人,这样说错吗?

这样说错得更离谱了! 无论大陆华人澳洲华人都是华人.
不然的话, "你们人..."的话都会成立了.
作者: ZJXZZN    时间: 2013-7-22 16:31
rabbit63 发表于 2013-7-22 16:28
这样说错得更离谱了! 无论大陆华人澳洲华人都是华人.
不然的话, "你们人..."的话都会成立了.  ...

接受批评

说实话,当时写时真没注意,没想到让你有想法了,抱歉。
作者: rabbit63    时间: 2013-7-22 16:35
ZJXZZN 发表于 2013-7-22 17:31
接受批评

说实话,当时写时真没注意,没想到让你有想法了,抱歉。 ...

没啥想法, 只是大家乐乐! 快乐中学习嘛.
作者: ZJXZZN    时间: 2013-7-22 16:36
rabbit63 发表于 2013-7-22 16:35
没啥想法, 只是大家乐乐! 快乐中学习嘛.

是,学习中快乐
作者: rabbit63    时间: 2013-7-22 16:40
ZJXZZN 发表于 2013-7-22 17:36
是,学习中快乐

又错了, 是快乐中学习!
作者: 冬迹之樱    时间: 2013-7-22 16:42
ZJXZZN 发表于 2013-7-22 16:17
这个我觉得是个渐进的过程,大家还是属于第一代移民,请问你们的下一代会重复华人学区高价房的脚步吗?显 ...

“华人学区高价房” 是现状,是供求关系决定的,也是有历史原因的。

首先,这个区的基础设施,交通等等都是比较好的,居住人口的素质背景也很不错,自然而然把学校带动好了。

近20年来,华人移民数量的剧增以及对学区房一致的推崇,导致了“华人学区房”现状特别显眼。

每个人在选区的时候都是综合考虑,全面比较过的,

要变得治安很差,成为什么隐患,过虑了。
作者: 新园丁    时间: 2013-7-22 16:43
jands 发表于 2013-7-22 13:42
不是說華人最重教育嗎? 有能力上私校的話還會送孩子去公校?

那你的意思是私校一定比公校好?
作者: juliez    时间: 2013-7-22 17:04
这个问题是无解的。所谓经济上有能力,本身每个家庭的定义就不一样。是私校费用占家庭收入的20%算有能力,还是40%算有能力?有些家庭觉得旅游是必须的,有些觉得买房是必须的。个人觉得孩子能上精英,就不会送私校。就跟一个GP聊天时说的,不管精英、私校,学校的作用真的那么大吗,最主要的还是家庭教育和孩子努力。
作者: ZJXZZN    时间: 2013-7-22 18:49
本帖最后由 ZJXZZN 于 2013-7-22 18:51 编辑
juliez 发表于 2013-7-22 17:04
这个问题是无解的。所谓经济上有能力,本身每个家庭的定义就不一样。是私校费用占家庭收入的20%算有能力, ...



这样钻牛角尖的问题,本不想回答,一个孩子非顶尖的私校一年学费2-3万,经济上有能力送孩子上私校,我想不是脑袋太笨的都能算出来收入是多少,怎么能无解呢?又没让你做哥德巴赫猜想


你的观点很明确了,能上精英就不去私校,所以和你的经济能力无关。
作者: wxy123    时间: 2013-7-22 19:23
janice_xq 发表于 2013-7-22 16:24
私还是公,纯粹personal choice.无需把问题复杂化。

非常同意~~~根据自己的情况来决定适合自己家的方案,没必要看别人的,别人爱送哪儿送哪儿,认准自己想送哪儿就得了~~~
作者: wxy123    时间: 2013-7-22 19:37
说起性价比和眼界狭隘,我想到我的澳洲朋友---一对老夫妇。。。。人灰常能干nice,老两口辛苦供两个孩子从小到大读私校毕业,现在孩子们都大了,出去过了,剩下老两口还在租房住, 上次见到他们,还跟我抱怨房东涨房租,负担不起,压力大。。。。我相信他们的眼界是不狭隘的,但是多少有一点“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的感觉~~
作者: jands    时间: 2013-7-22 19:48
新园丁 发表于 2013-7-22 16:43
那你的意思是私校一定比公校好?

用"一定"這個詞太過強烈,不過一般而言,私校確實是好過公校,畢竟私校的資源比公校豐富多了
作者: lo@syd    时间: 2013-7-22 20:31
ZJXZZN 发表于 2013-7-22 16:08
可以看看现在华人聚集的学区房的房价和居住者的收入是否匹配,如,房价排名100,而收入排名400,就是不匹 ...



为什么要去华人区住?

作者: tcmum    时间: 2013-7-22 23:32
ZJXZZN 发表于 2013-7-22 19:49
这样钻牛角尖的问题,本不想回答,一个孩子非顶尖的私校一年学费2-3万,经济上有能力送孩子上私校,我想 ...

我们早已经想明白了,支持第三代去私校,教育不仅仅是学习成绩问题。
作者: denn    时间: 2013-7-22 23:36
tcmum 发表于 2013-7-22 23:32
我们早已经想明白了,支持第三代去私校,教育不仅仅是学习成绩问题。

有远见。
作者: gifox    时间: 2013-7-23 00:16
本帖最后由 gifox 于 2013-7-23 00:17 编辑
ZJXZZN 发表于 2013-7-22 15:56
第一点部分同意,

第二点保留,举例,如果收入是5000,房贷就是4000,因为高房价引起的必须多付房贷,那 ...


不能认同第2点,因为居住地点是很轻易改变的。房价高会逼走那些不能负担的人,或者吸引他们套现。它是一个缓慢的过程。 所以中途会有人因为房子买的早,即使收入低也可以在贵区买房子的阿。出现这种状况我看是区内楼价增长很快,但是又有相当比例的房子没有在涨价后转手导致。

而且关键是,澳大利亚虽然犯罪破案率不高,量刑不重。但是犯罪所得,除非是经常性的如毒品交易,否则也是不高的。你靠偷抢,抢不到多少钱,连续频繁作案风险很高的。还不如老实回去上几个星期班。我甚怀疑一个有日常正当收入可以顺利申请房贷的人会用这种方法补贴经济。
作者: mmllyy    时间: 2013-7-23 11:42
nothingbutfat 发表于 2013-7-22 15:53
如果能有上好的公校的条件 那么必定有已经占据贵房子了 这个说不通

俺在布村,在布村最好的公校学区买了一个不错的公寓,6年新,2房2浴一车库,95M2,(包括阳台19M2) 价格还是不太贵滴。地点一流!所以住在布村不是一般的幸福啊!

作者: ZJXZZN    时间: 2013-7-23 11:49
gifox 发表于 2013-7-23 00:16
不能认同第2点,因为居住地点是很轻易改变的。房价高会逼走那些不能负担的人,或者吸引他们套现。它是一 ...

不是补贴经济,可能我没表达清楚,不单是治安问题,邻里之间的“计较”也会增加,社区可能就会不和谐。


作者: 缓缓    时间: 2013-7-23 11:57
我的下一代说,他的下一代应该也会选公校。公校需要大家的支持,需要好老师好学生的带动,国家的整体教育水平才能发展上去。我们不应该去鼓励"分化"。
作者: ZJXZZN    时间: 2013-7-23 12:08
D妈妈 发表于 2013-7-23 11:57
我的下一代说,他的下一代应该也会选公校。公校需要大家的支持,需要好老师好学生的带动,国家的整体教育水 ...

我认为分化是自然选择,人的本性还没有高尚到“牺牲下一代教育”而去支持国家提高教育水平的。


作者: 缓缓    时间: 2013-7-23 12:12
ZJXZZN 发表于 2013-7-23 12:08
我认为分化是自然选择,人的本性还没有高尚到“牺牲下一代教育”而去支持国家提高教育水平的。

...

这就是右派中年和左派少年的区别
作者: ZJXZZN    时间: 2013-7-23 12:18
D妈妈 发表于 2013-7-23 12:12
这就是右派中年和左派少年的区别


作者: patrickzhu    时间: 2013-7-23 12:19
D妈妈 发表于 2013-7-23 11:57
我的下一代说,他的下一代应该也会选公校。公校需要大家的支持,需要好老师好学生的带动,国家的整体教育水 ...

老左派进来支持下小左派
作者: tyxzh    时间: 2013-7-23 12:21
D妈妈 发表于 2013-7-23 12:12
这就是右派中年和左派少年的区别

支持一下HD,如果大家都有这个觉悟社会怎么能不进步
作者: wxy123    时间: 2013-7-23 12:22
D妈妈 发表于 2013-7-23 11:57
我的下一代说,他的下一代应该也会选公校。公校需要大家的支持,需要好老师好学生的带动,国家的整体教育水 ...

有理想有看法的少年,必须支持一下!晚上我也问问我们家下一代的看法~~~~
作者: 巴黎春天    时间: 2013-7-23 12:25
mmllyy 发表于 2013-7-23 11:42
俺在布村,在布村最好的公校学区买了一个不错的公寓,6年新,2房2浴一车库,95M2,(包括阳台19M2 ...

布村的公立中学再好跟私立的没法比,小学到区别不是太大。
作者: tianyahaijiao    时间: 2013-7-23 12:28
mmllyy 发表于 2013-7-23 11:42
俺在布村,在布村最好的公校学区买了一个不错的公寓,6年新,2房2浴一车库,95M2,(包括阳台19M2 ...

在布村最好的公校学区---where is it?
作者: mmllyy    时间: 2013-7-23 12:34
tianyahaijiao 发表于 2013-7-23 12:28
在布村最好的公校学区---where is it?

South Brisbane(South Bank)
作者: tianyahaijiao    时间: 2013-7-23 12:38
mmllyy 发表于 2013-7-23 12:34
South Brisbane(South Bank)

do you know the news that the school might be expanded to include more kids from other schools(going to be closed)
作者: mmllyy    时间: 2013-7-23 12:42
tianyahaijiao 发表于 2013-7-23 12:38
do you know the news that the school might be expanded to include more kids from other schools(goi ...

Yes, I got the letter from school. It's over now. Brisbane state High got extra $40m fund in this year.
作者: mmllyy    时间: 2013-7-23 12:46
mmllyy 发表于 2013-7-23 12:42
Yes, I got the letter from school. It's over now. Brisbane state High got extra $40m fund in this  ...

学校合并遭到家长强烈反对,提案已被洲政府取消.
作者: rabbitpoint    时间: 2013-7-23 12:49
本帖最后由 rabbitpoint 于 2013-7-23 12:50 编辑

我觉得买投资房和让孩子上私校都是给孩子的投资。唯一的区别是你活着的时候给孩子,还是死了以后给孩子。
作者: ZJXZZN    时间: 2013-7-23 12:57
每个家庭,每个人的背景不一样,所以对孩子的投资方式也不同,没什么对错之分。

我们对他的“投资”,无回报要求的,就是大学结束,以后再要求投资,投不投完全由我们决定,并且是要有回报的,否则借可以,给 no way.
作者: 缓缓    时间: 2013-7-23 13:49
ZJXZZN 发表于 2013-7-23 12:08
我认为分化是自然选择,人的本性还没有高尚到“牺牲下一代教育”而去支持国家提高教育水平的。

...

那啥 上公校为啥会"牺牲",也不至于这么惨啦
作者: jasmineh    时间: 2013-7-23 14:03
ZJXZZN 发表于 2013-7-23 12:08
我认为分化是自然选择,人的本性还没有高尚到“牺牲下一代教育”而去支持国家提高教育水平的。

...


如果人民不支持国家提高教育水平芬兰就没有这个世界公认最好的教育系统了。
作者: homeduties    时间: 2013-7-23 14:11
juliez 发表于 2013-7-22 17:04
这个问题是无解的。所谓经济上有能力,本身每个家庭的定义就不一样。是私校费用占家庭收入的20%算有能力, ...

上不上精英和私校对一个孩子成长的影响不是“真的很大”,但一定是不小。
当孩子Teenage的时候,所谓家庭教育和孩子的努力就无可避免地要与他们周围环境和气氛抗衡。
选择精英或私校,就是我们为人父母希望创造一个更“平稳”的环境,让我们的孩子在这个不稳定期相对平稳地过渡到成年人。
我没有说Local School不好的意思,但人总想往高处走不是嘛?
作者: ttmum2    时间: 2013-7-23 14:23
jasmineh 发表于 2013-7-23 14:03
如果人民不支持国家提高教育水平芬兰就没有这个世界公认最好的教育系统了。 ...

芬兰估计还是得益于高福利和低移民,而且人口也少,多少有"统一行动"的基础。澳洲这么个移民国家估计很难搞。
作者: wxy123    时间: 2013-7-23 14:34
ZJXZZN 发表于 2013-7-23 12:08
我认为分化是自然选择,人的本性还没有高尚到“牺牲下一代教育”而去支持国家提高教育水平的。

...

如果说上公校是“牺牲下一代的教育”的话,这个。。全澳洲有多少“被牺牲”了的公校生啊。。。有没有统计数据看看每年公校生和私校生的人数比例统计。。。
作者: jasmineh    时间: 2013-7-23 14:38
ttmum2 发表于 2013-7-23 14:23
芬兰估计还是得益于高福利和低移民,而且人口也少,多少有"统一行动"的基础。澳洲这么个移民国家估计很 ...

同样是在澳洲,我个人觉得新州的公立教育办的很出色,是唯一一个州可以有十多家公立中学与顶级私校抗衡的,移民比哪个州都要高,也没有什么“统一行动”的基础,是州政府的政策措施对路,人民也支持这个系统才有今天的成绩。
作者: ZJXZZN    时间: 2013-7-23 14:42
wxy123 发表于 2013-7-23 14:34
如果说上公校是“牺牲下一代的教育”的话,这个。。全澳洲有多少“被牺牲”了的公校生啊。。。有没有统计 ...

统计冬版已经给了 ,私校18%,教会22%,公校60%。


这是回复靓版的,您别误会了。



作者: ZJXZZN    时间: 2013-7-23 14:45
jasmineh 发表于 2013-7-23 14:38
同样是在澳洲,我个人觉得新州的公立教育办的很出色,是唯一一个州可以有十多家公立中学与顶级私校抗衡的 ...

移民局统计去年大陆移民澳洲2万多,新洲就11000多,维州8000多,昆州3000不到
作者: ttmum2    时间: 2013-7-23 14:45
jasmineh 发表于 2013-7-23 14:38
同样是在澳洲,我个人觉得新州的公立教育办的很出色,是唯一一个州可以有十多家公立中学与顶级私校抗衡的 ...

新州是得益于精英制,精英制和私校一样本身是提倡"分化",我认为也是相生的。芬兰没有私校也没有精英,而且做到了"一个不拉下",人为提高教师的录取标准和待遇,以高福利做基础平均提高整体教育水平,这套制度也不过几十年的历史,是否长远还很难说。
作者: allgone    时间: 2013-7-23 14:47
勒紧裤带也供得起,但何必,我怕孩子和那些富的在一起不开心。因为经济压力我自己头发白得会快一点。
作者: 缓缓    时间: 2013-7-23 14:51
ttmum2 发表于 2013-7-23 14:45
新州是得益于精英制,精英制和私校一样本身是提倡"分化",我认为也是相生的。芬兰没有私校也没有精英, ...

从长远来讲,是应该取消精英中学,把精英班开到每个学校
作者: jasmineh    时间: 2013-7-23 14:55
ttmum2 发表于 2013-7-23 14:45
新州是得益于精英制,精英制和私校一样本身是提倡"分化",我认为也是相生的。芬兰没有私校也没有精英, ...

所谓的分化,也可以看成是因材施教,只是资源不够才要“圈”起来因材施教,其实不少普通中学也有extension的提高班,如Willoughby,Killara,Cherrybrook,Cheltenham,Turramurra,Homebush等等公校在HSC也可以与普通私校一较高低。
作者: ttmum2    时间: 2013-7-23 14:55
D妈妈 发表于 2013-7-23 14:51
从长远来讲,是应该取消精英中学,把精英班开到每个学校

精英班也是分化,芬兰是提高师生比例加个性化教育,这就指望你家HD来实现了!我倒真很希望他们这一代人有这个理想
作者: ZJXZZN    时间: 2013-7-23 14:56
allgone 发表于 2013-7-23 14:47
勒紧裤带也供得起,但何必,我怕孩子和那些富的在一起不开心。因为经济压力我自己头发白得会快一点。 ...

这就不清楚了,我觉得如果是我儿子上公校和私校,他的价值理念,消费理念不会改变,他的理念就是如果是自己赚的,你可以买自己喜欢的东西,他很羡慕,如果是花父母的钱大手大脚的,他不感冒。

我一朋友孩子,去年在美国留学8个月生活费花了40W RMB(不含学费),朋友走后,我儿子还“狠批”朋友的孩子,他认为这样乱花父母的钱是不对的。
作者: allgone    时间: 2013-7-23 15:01
ZJXZZN 发表于 2013-7-23 14:56
这就不清楚了,我觉得如果是我儿子上公校和私校,他的价值理念,消费理念不会改变,他的理念就是如果是自 ...

物以类聚,如果同学聊的都是去哪里度假了,买了什么好东西了,孩子心理多少会受影响。
作者: ZJXZZN    时间: 2013-7-23 15:08
可能吧,
作者: juliez    时间: 2013-7-23 15:37
homeduties 发表于 2013-7-23 14:11
上不上精英和私校对一个孩子成长的影响不是“真的很大”,但一定是不小。
当孩子Teenage的时候,所谓家庭 ...

teenager的 peer support是很重要的,我从来不否认。其实我当时的回复是针对楼主有能力上私校而去公校。我觉得去不去私校是很个人的选择,华人比例高不高不清楚,就算是,也说明不了什么。大概就像朱爸爸说的教育就是个迷信,看信到什么程度。我自己的孩子上精英,起码同学的程度差不多,少担心一点。
作者: wxy123    时间: 2013-7-23 15:59
ZJXZZN 发表于 2013-7-23 14:42
统计冬版已经给了 ,私校18%,教会22%,公校60%。

没误会,公校60%,还是占多数的~~~
作者: wxy123    时间: 2013-7-23 16:13
jasmineh 发表于 2013-7-23 14:55
所谓的分化,也可以看成是因材施教,只是资源不够才要“圈”起来因材施教,其实不少普通中学也有extensio ...

同意。我相信这些好的公校不比普通私校差,不管是HSC还是其他方面。公校,政府是有统一考核标准的,就好像教师,是必须有政府认可的教师资格。私校目前并没有一个统一的量化的标准,教师也无须专门认可的资格(不是指他们不好,而是指没有一个明确的量化的执行标准),所以也就避免不了私校其实也是水平参差不齐的。。。我曾经想去学校当老师,了解了一些情况。。。并且,我就遇到过一个读幼教 C3 (起步证书)的澳洲女孩,在一所私校里给kindy 班做助教。。。我以前也有同事,TAFE Diploma 毕业,就找到了在一所私校给Kindy 做助教的工作。。。这在公校反倒是不行的,因为公校的教师必须有教师资格认证,私校是各自为政,没有统一规定。
作者: wxy123    时间: 2013-7-23 16:41
如果要说漂亮的建筑, 豪华的泳池,大厅等这些硬件设施, 自然是多数私校好过多数公校。但是要说教师水平,学生水平等软件设施,就很难统一地说了,必须具体案例具体分析。

新州的情况,就我目前了解到的,精英中学在除了建筑等其他的各方面水平应该是超过私校的。校长,老师对学生都有比较高的 expectation,教师的工作也尽职尽责,都希望保持自己学校的 high reputation。

我女儿学校8年级开放时转来一些附近私校的学生(考试合格被录取的),其中有几个跟我女儿关系不错,人都挺好的(澳洲白人女生),但是学习不太跟得上,assignment 常常不能按时交,比较struggling,问她原因,她说以前她的学校从来没有这么严格紧张过。
作者: ttmum2    时间: 2013-7-23 16:45
本帖最后由 ttmum2 于 2013-7-23 16:48 编辑
wxy123 发表于 2013-7-23 16:13
同意。我相信这些好的公校不比普通私校差,不管是HSC还是其他方面。公校,政府是有统一考核标准的,就好 ...


anyone who wants to teach in NSW, private or public school, has to be registered through state accreditation authority. the minimum requirement is diploma of education, and a lot of teachers in Australia, especially senior teachers (public or not) has only diploma. the rumour is that the bar will increase to "master of education" soon...

作者: wxy123    时间: 2013-7-23 16:50
本帖最后由 wxy123 于 2013-7-23 16:52 编辑
ttmum2 发表于 2013-7-23 16:45
anyone who wants to teach in NSW, private pr public school, has to be registered through state acc ...


这个的出处是哪里?链接?Diploma 吗?难道不是Degree? 我读书的时候问过 Crows Nest TAFE 的 coordinator ,关于教师资格的问题,我了解到的情况是她给我的答复。两个助教的情况,一个是我同学,一个是我同事。
作者: 大小可爱    时间: 2013-7-23 16:51
我觉得也和父母的消费理念有关,和父母的父母的经济条件和支持程度也有关系,有些家庭可能收入达到足迹平均水平,但是有4个老人要负担也挺难再多出很多钱供私校,有些家庭可能才十几万收入但是没放贷以及双方父母条件都比较好那供孩子上私校也没什么很大负担,毕竟没有后顾之忧哪怕今天用明天的钱都行





欢迎光临 新足迹 (https://oursteps.co/bbs/)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