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足迹

标题: 职业发展大讨论专栏 [打印本页]

作者: 老大卫    时间: 2007-7-10 09:42
标题: 职业发展大讨论专栏
开栏宣言

应当年好兄弟小快的邀请,来austeps做三个月的客座专家,在工作版开栏主持一些讨论。(在这里也向版主老妖问个好,3个月的时间,望老妖多多关照)仗着这十年来纵横中日澳三地五十余场500强公司面试的失败经历来和大家交流一下体会。本人兴趣爱好就是找工,每年不面试几家公司就不舒服(一般有这样兴趣爱好的人自己都混得不怎么样的。)近年来在也帮助了很多兄弟姐妹成功地找到了工作,成人之美,自诩为人生一大快事。找工二字包含万千,本人才疏学浅,不能覆盖所有话题,要我来回答所有问题恐怕一定是十问九不知的。所以所谓主持只是起一个引导作用,希望抛砖引玉能和大家在讨论中共同提高。更希望本人这次的客座之行能成为austeps和freeoz两大论坛良性交流的一个契机,大家共同提高,共同发展。

闲话少说,开栏说说职业发展。从办移民到现在有快8年了。期间看到了很多兄弟姐妹在澳洲开始了自己的新生活。有的彻底放弃了自己的专业,舒服地做起了稳定的累脖工,有的捧着专业技术做起了IT或会计的累脖工,还有的则成功地找到合适职业发展的长期道路。对我们这些新移民来说,出国的职业发展就是一个凤凰涅槃的过程。有烧成乌鸦的,有变成烤鸡的,当然也有真正涅槃的。这个专栏就是邀请大家来谈谈自己的长期职业发展规划。做乌鸦,做烤鸡,还是继续想做凤凰。智者见智,仁者见仁。希望大家踊跃参与。
作者: melbourne_mm    时间: 2007-7-10 09:44
写得真好,支持一把。
作者: 月亮    时间: 2007-7-10 09:45
支持支持
作者: baolqun    时间: 2007-7-10 09:57
支持~~

地板
作者: 青山75    时间: 2007-7-10 10:10
祝贺祝贺,老大卫兄把两个论坛的工作版都搞得红红火火,实在是功德无量。
希望新移民童子们,都能很快找到自己心仪的工作。
作者: melbren    时间: 2007-7-10 10:15
先加点分鼓励。
作者: microhard    时间: 2007-7-10 10:22
congradulations! you are awesome!
作者: 老大卫    时间: 2007-7-10 10:27
原帖由 microhard 于 2007-7-10 10:22 发表
congradulations! you are awesome!


谢谢老硬来捧场啊,要不回头你也和austeps商量商量咱们两大网站搞个摄影对抗大赛?
作者: 典    时间: 2007-7-10 10:30
我一天到晚想着 退休 退休
作者: ivy_cn    时间: 2007-7-10 10:33
老大卫现在在哪里?日本?
作者: 老大卫    时间: 2007-7-10 10:35
我在悉尼了。
作者: chubbycat    时间: 2007-7-10 10:37
支持老大卫一把!
作者: 黑山老妖    时间: 2007-7-10 10:39
谢谢老大卫了。
先捧个人场。
作者: villa    时间: 2007-7-10 10:39
加分支持!
作者: 休    时间: 2007-7-10 10:40
欢迎,欢迎,热烈欢迎
作者: 老大卫    时间: 2007-7-10 10:44
楼上捧场的各位老大名字已经记录在案,请于一周内自觉交作业一篇捧场谈谈自己的职业发展规划或火鸡烧烤经历
作者: jasonnewman    时间: 2007-7-10 10:45
原帖由 老大卫 于 2007-7-10 09:42 发表
开栏宣言

应当年好兄弟小快的邀请,来austeps做三个月的客座专家,在工作版开栏主持一些讨论。(在这里也向版主老妖问个好,3个月的时间,望老妖多多关照)仗着这十年来纵横中日澳三地五十余场500强公司面试的 ...


对我们这些新移民来说,出国的职业发展就是一个凤凰涅槃的过程。有烧成乌鸦的,有变成烤鸡的,当然也有真正涅槃的。
作者: wasskinnyhenry    时间: 2007-7-10 10:48
标题: support u!!!
you r my idol!!!
作者: airice    时间: 2007-7-10 10:53
都是支持的,没有展开讨论呀
作者: 眼镜高个子    时间: 2007-7-10 11:31
同一个“老大卫”,却是不同凡响的人。
强力支持!
作者: 老大卫    时间: 2007-7-10 11:42
肥猫大哥,眼镜大哥也都来了啊,多谢多谢。freeoz和austeps的老大都来捧场了,领导们的支持啊,兄弟一定把这次组织上交给的派遣任务做好,不让austeps的兄弟们失望了。

回头老大们别忘了也都来交篇作业,别把兄弟一个人晾这里了。
作者: icelemontea    时间: 2007-7-10 12:03
都表示支持,我第一个来请教一下老大卫吧。因为我面临着要转行的很大的困惑,一直想请教一下老大卫。
原来做老师的我,教外国人中文,又学了会计,想转行很多年了。来澳后,经过考虑,还是想放弃教书,准备进入会计行业。可是简历和 cover letter 怎样写才能让中介注意到我呢。我念的事acca,NIA评估是相当于澳洲的bachelor.我投了graduate programme,assistant accountant  没有回音。
没有本地承认的文凭,国内国外都没有经验,嗬嗬,转行,难。
请多指教。:si9

[ 本帖最后由 icelemontea 于 2007-7-10 12:06 编辑 ]
作者: microhard    时间: 2007-7-10 12:16
原帖由 老大卫 于 2007-7-10 10:27 发表


谢谢老硬来捧场啊,要不回头你也和austeps商量商量咱们两大网站搞个摄影对抗大赛?

good idea!
我记得原来这好像也有摄影版来着,跑哪去了?
作者: big    时间: 2007-7-10 12:3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铁枪    时间: 2007-7-10 13:23
同支持,老大卫真是个热心人!
作者: elmbh    时间: 2007-7-10 13:27
ding david....
作者: 典    时间: 2007-7-10 13:57
原帖由 icelemontea 于 2007-7-10 12:03 发表
都表示支持,我第一个来请教一下老大卫吧。因为我面临着要转行的很大的困惑,一直想请教一下老大卫。
原来做老师的我,教外国人中文,又学了会计,想转行很多年了。来澳后,经过考虑,还是想放弃教书,准备进入会 ...


不懂,帮顶
做中文老师不挺好的吗? 以后大家都把小孩放你那学中文
作者: 老大卫    时间: 2007-7-15 20:32
前天有人问回国职业发展的事情,服务器故障帖子给丢了, 在这里说说偶的看法.

其实回国不回国是由很多因素说决定的.比如家庭成员倾向, 照顾老人, 孩子教育, 生活环境等等,既然这里说的是职业发展,我就来说说我对从职业发展方向来谈谈对回国的一些想法.

从职业发展上,出国前后的地位(不说工资)大多属于low-low, high-low, high-high,low-high四种. 第一种人本来在国内也混得不怎么样,一个小白领或公务员而已, 出国也不在于做什么, 有份稳定得基层工作也满足了. 这样的人并不太愿意回国发展. 第二种人是出国前有了较高的地位,一般是中层干部, (偶很少看到高层干部出国移民的,倒是有些高层把老婆送过来坐牢的). 咬牙放弃了一切从头开始. 这种人是最想回去的, 因为在这里没有自己的用武之地. 第三种人如果纯说地位我没有碰到过, 在国内做高层,过来马上继续做高层的. 如果说工种,那么很多IT的则属于此类. 在国内就是高新, 过来了马上找到工作, 继续高新.从工资上讲,这些人并不想回去, 如果想回去的, 那么多是想在职位上进一步有所发展的. 第四种人是在国内没有太高的地位,太多的工资, 出国求发展, 在国外做到中层. 这种人多是年轻时出来,在国内没有几年的工作经验, 从零开始在这里努力的.这种人很想回去, 有野心的人总想在更广阔的天空发展, 但他们有些对于国内的环境已经不熟悉,所以不知道回去后是否真的适合他们的发展. 有些没有经历过国内的明争暗斗, 回去了很难适应.

但我还是认为认为最适合回去的应当是low-high种的人,  如果在国外没有很好的工作经历, 那回去也是没有发展的机会的. 只有在国外真正学到了东西, 回去才能更好地发挥才能. 真正地与那些土鳖区别开来. 所以,只有做到了low-high才会想回去. (这也是我现在在奋斗的目标.)从职业发展的角度讲,中国无论什么时候都有机会的.既然当初没有卡住位, 现在回去和过5年回去都一样的. 多一点海外好的工作经验回去更值钱一点.不过象我这样30岁才出国,东混西混地等到想混出了点名堂来,估计也四十了吧,当时候还有没有动力回去还不知道. 至少我现在还在努力.

其实再退一步说, 其实我觉得到哪里都无所谓的. 不一定是中国或澳洲, 去第三国也是可以接受的. 哪里有机会去哪里.

都是个人想法,仅供拍砖.
作者: 西门吹哨    时间: 2007-7-15 23:35
原帖由 老大卫 于 2007-7-15 20:32 发表
前天有人问回国职业发展的事情,服务器故障帖子给丢了, 在这里说说偶的看法.

其实回国不回国是由很多因素说决定的.比如家庭成员倾向, 照顾老人, 孩子教育, 生活环境等等,既然这里说的是职业发展,我就来说说我对 ...


说得不错,祝成功:si139
作者: william23    时间: 2007-7-16 12:12
最近看了坛子上很多工作的帖子都讲国内移民来的筒子的, 象我这种在澳洲读完本科找工的帖子几乎没有,各位大仙也不不要忽略我们这帮人啊, 刚毕业的学生没有任何专业经练,找起工来更是困难丛丛, 希望能得到你们的帮助.
作者: 老大卫    时间: 2007-7-16 12:55
本科出来找工作,其实就是体力活,多发简历,多问多跑。
但关键是多找一个过来人谈谈,自己想要什么,自己能做什么。有时候一步走错,回头就很难了。我当年本科毕业,做了工程师,整整花了我4年才转到marketing,宝贵啊。
并不是有了工作就要去做得,更要想想自己是否喜欢这条职业发展道路。 一张白纸,画上了山水再想改画人物就难了。
作者: william23    时间: 2007-7-16 13:26
感觉没有大卫说的这么容易呀,现在发出去的简历没有一百也都80 了吧,一个电话没有收到呢, 只有几个不成功的的回复,现在这里读会计的太多了,
我好几个朋友找不到工作pr以后还是只有回国, 留在这里的很多打体力工,找到会计工作的朋友很少,而且大多都是朋友给介绍的, 还有就是说运气好, 真的能交流的经练根本没有.
在有就是从来没有找过这种正式的工作, 可能简历什么的根本不符合要求.
迷惑中....
作者: astina    时间: 2007-7-16 13:29
accounting没有经验的是比较难办. 除了进大公司的GRADUAGTE PROGRAM,另外的就是从比较小的公司做起,哪怕是华人公司,有的做也要做,慢慢积累了经验了,再往较大规模的公司跳
作者: 老大卫    时间: 2007-7-16 13:41
偶说了,本科出来找工就是体力活,多发简历,多打电话,多问多找关系。大家都是这样过来得。这里还比中国得本科生好找一点呢。

入了门就好多了。大家都有那么一关得
作者: william23    时间: 2007-7-16 13:41
说来惭愧, 在一家华人会计所找到一份不用倒交钱的volunteer , 已经很庆幸了, 老板还只给排2天班, 因为要去的人太多了
作者: bob0227    时间: 2007-7-16 22:23
标题: 谈谈我的看法,40岁刚过来的新移民
对于这个题目我感到很有意思,我是刚到这里一年多的中年移民,感触良多,也许久了,也就麻木了,说不出来什么了。

先说一说我们这样年龄段的移民对于现在的老移民对我们的感觉,6、70的老的东南亚,香港、台湾对我们这类人的看法最有意思,一般都很愿意走极端,要么就认为我们是水深火热,暗无天日中走过来的,拿那些块过期的食品救济我们,突然发现我们还不是吃不上、穿不上,就立刻认为我们是祖国大陆跑过来的贪官,其实国内也在发展,我们也是就职于跨国公司,实际到手的钱就算换成澳元,也算这里的中等偏上水平吧,我们也到欧美各国出差,看见的东西也不算少,对最新的东西也有所耳闻,有所接受。记着那时有一次在东南亚自费旅游,导游一脸不屑看着我们几个车上的中国人,巴结看着几个老美,结果散团的时候看我们几个走入五星级酒店,那几个家伙背包进入青年旅社,一脸的惊愕。

再说一下大陆刚开放出来的那些移民,其实他们是最忍辱负重的一群人,当年他们正年轻,意气风发,在中国刚开放的初期就跑出来了,什么活都干过,什么苦都吃过,为了身份居留,什么路都走过,有学神学的,有委屈自己嫁人的,他们这些人看见我们会有种潜意思的代偿心理,就是也要给你们多提供点苦难,让你们这些后来者也体验一下我们当初的难处。对于我们偶尔流露出来的中国情结大为不屑,好像说你们在国内开车才几年,我们这里已经开了100年了,如果再说多一些,他们就会认为是大国沙文主义抬头,是恐怖因素之一。其实我认为也大可不必,今天看到一个消息,说中国经济总量有可能在年底前超过德国,变成全球第三,当然我也知道现在中国也是全球石油消耗第一,温室气体排放全球第一,没什么可夸耀的,可是我们也应该知道自己还是个中国人,至少Local这么看你,我到认为他们真的是澳洲人了,而我们这些新移民,还是在澳洲的中国人,即使国籍已经改成澳洲的了,也许几年后才能变成真正的澳洲人。另外,我们在国内的打拼也不容易,换一下位置,谁也不敢说谁会做得更好,就像毛泽东和华盛顿都不能离开自己的国家到对方区建立一套机构一样,没有可比性。

对于楼上说的low-high的观点,我感觉有理,可也不尽然。举个例子,我在北京的时候有个同事,是从英国毕业回来进我们公司的,月薪只有6000人民币,如果按照他的在英国读书几年花的钱来算,绝对是得不偿失的,当然他爷爷是财政部的一个副部长,家里有钱,另当别论,可我也知道许多家境贫寒的普通百姓家,卖了房子也供孩子出国念书,而且孩子也不学好,原来是说从来纨绔少伟男,可现在纨绔子弟也一样出自布衣啊。

也许有人会问,那你跑出来干什么,我想说这就是一人一个活法,没有什么道理可讲,我有时也在扪心自问,到底是为什么呢?总结出来这么两条,一是到了40左右的年龄,看到已经没有什么向上的发展空间,急流勇退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那就是所谓的glass roofing,看起来有空间,实际是没有指望了,我的更上一级都是“老外”,有外国户口,大部分也都是中国人,我们曾经私下里聊起过,他们也都是华人,脱不开华人的陋习,工资水平可能和国外差不多(他年薪20万美元左右吧),可是在国外找不到那种前呼后拥的感觉,我想在澳洲这个收入的人也不会有秘书和司机连你家的事务都给打理妥帖的吧。还有就是现在国内流行优客一族的说法,就是40岁开始退休,从新开始生活,认认真真考虑做人的道理,干自己喜欢干的东西,然后50岁以后再回去工作,反正现在世界各地都面临老龄化的问题,每个年龄段有每个年龄段的精彩,活出个真正的自我来。

所以我现在在澳洲做的是Builder的工作,自己喜欢,不愿意干就去海边钓鱼,也许那天你家来一个身穿脏兮兮工作服,给你家换屋顶瓦的就是我。

本来有感于工作的讨论,还是把我自己刨开给大家借鉴来得更好,欢迎各位拍砖。
作者: astina    时间: 2007-7-16 22:27
知道自己要什么,而主动去选择,并乐在其中的人,是幸福的
作者: purpleme    时间: 2007-7-17 08:32
bob0227 不错,心态好,自己开心就好;)
作者: microhard    时间: 2007-7-17 11:49
原帖由 big 于 2007-7-10 12:33 发表

取消袅~~~

摄影对抗赛  ---肯定 freeoz 赢

还是想个其他的吧

pity! what else?
作者: marshen    时间: 2007-7-23 13:43
标题: 老大卫,你好!
看到你的名字很眼熟啊!

我曾收集过你的一个帖子,是申请配偶移民时的,

我们准备材料时就是按照你们的做法,

我6月份已经来了澳洲,我的签证35天下来的,

呵呵,非常感谢你啊,
作者: tyxzh    时间: 2007-7-23 14:40
bob0227写的好,赞一个
作者: 老大卫    时间: 2007-7-23 15:46
其实讨论职业发展,最根本的问题是讨论一个人的价值观,你在你的人生中追求的是什么?这点也就决定了你的人生道路。
当然,也不排除有些眼高手低的朋友们,有很多追求却不知道怎么去做。希望这些讨论能给这些朋友一些帮助和启迪。
作者: zhengtao    时间: 2007-7-23 21:34
想想国内招人一眼望去全都是脑袋的壮观场景,这边竞争的压力其实已经很小了。当然也有一个很大的障碍,就是要狠狠地跟其他国家的人PK英语。PK不过,就输了。
作者: jasonnewman    时间: 2007-7-23 23:11
原帖由 bob0227 于 2007-7-16 22:23 发表
对于这个题目我感到很有意思,我是刚到这里一年多的中年移民,感触良多,也许久了,也就麻木了,说不出来什么了。

先说一说我们这样年龄段的移民对于现在的老移民对我们的感觉,6、70的老的东南亚,香港、台湾 ...


Good on you, mate!
作者: yaofanny    时间: 2007-7-24 22:48
原帖由 bob0227 于 2007-7-16 22:23 发表
对于这个题目我感到很有意思,我是刚到这里一年多的中年移民,感触良多,也许久了,也就麻木了,说不出来什么了。

先说一说我们这样年龄段的移民对于现在的老移民对我们的感觉,6、70的老的东南亚,香港、台湾 ...


写得很不错,赞
作者: 老大卫    时间: 2007-7-26 09:48
昨天朋友推荐了一本好书[追逐日光],一口气看完了。感慨万千。找工得过程中我一直以职业发展为目标,自诩自己是非常professional的。但可能这些年来偶也忽视了很多东西。或许有一天象尤金那样,走到人生和事业巅峰的时候才回首知道要珍惜生命。
人生真的是很奇妙的,最近老婆怀孕,期待小生命的来临,更有这种体会。职业发展其实只是人生中的一个小部分。在思考自己的职业发展时,如果能对自己的人生有深刻透彻的认识,那么对于自己的长期职业发展则也能从更高的角度和更平和的心态去看待了。
一点点感触,与大家分享。


追逐日光” 简介:
   时年53岁的尤金·奥凯利正处于人生和事业的巅峰,担任全美最大会计事务所——毕马威的董事长和首席执行官,然而噩运忽然降临!他被诊断为脑癌晚期,最多活上3到6个月,原本光明的未来一下变得黑暗。本书是他人生最后旅程的告白,饱含深情记录下自己步向新生的每一天,与病魔抗争的点点滴滴,对生与死、爱与成功的不断追思。他深刻的感悟不啻于给了我们一记棒喝:人生不可以重来,我们只能选择最有意义的方式度过——活在当下,追逐日光
http://lz.book.sohu.com/serialize-id-6874.html
http://www.manaren.com/tag/100/206201380/
作者: g2000    时间: 2007-7-26 13:01
原帖由 老大卫 于 2007-7-26 09:48 发表
昨天朋友推荐了一本好书,一口气看完了。感慨万千。找工得过程中我一直以职业发展为目标,自诩自己是非常professional的。但可能这些年来偶也忽视了很多东西。或许有一天象尤金那样,走到人生和事业巅峰的时候才回 ...


讲得太好了
这些道理看似简单,但身处纷繁的世界中很容易就迷失了方向
真正能感悟到的,非得要一定的人生阅历不可
再赞一个!!!
作者: 黑山老妖    时间: 2007-7-26 13:05
恭喜老大卫找到人生目标。
一起努力。
作者: wshr11    时间: 2007-7-27 09:57
原帖由 bob0227 于 2007-7-16 22:23 发表
对于这个题目我感到很有意思,我是刚到这里一年多的中年移民,感触良多,也许久了,也就麻木了,说不出来什么了。

先说一说我们这样年龄段的移民对于现在的老移民对我们的感觉,6、70的老的东南亚,香港、台湾 ...


其实人最终还是要自己活得洒脱,自在。我感觉您现在生活得很安逸。祝您幸福。
作者: Iris_Su    时间: 2007-7-28 16:46
老大卫,我们在悉尼2003年001的聚会上有过一面之缘,很高兴在这里再见到你, 几年不见,别来无恙. 我那时才来了一两个月,现在已经快5年了。

以前不知道你也是做marketing的,要不然早就向你请教了。一直想在澳洲FMCG里做marketing, 可几番跳槽,倒是进了FMCG, 却还在marketing的外围. 我们公司还真有外国人做marketing, 印度人, 40左右,女的, 听口音, 应该至少是来了很多年, 或是这里长大的, 做 catagory manager, 虽然是最小的 catagory, 也足够我羡慕的了. 应该坚持, 还是在转回industrial呢. 个人觉得industrial 对外国人作marketing的障碍小些. 烦请指点.
作者: 飞天小猪    时间: 2007-7-29 20:16
原帖由 老大卫 于 2007-7-16 12:55 发表
本科出来找工作,其实就是体力活,多发简历,多问多跑。
但关键是多找一个过来人谈谈,自己想要什么,自己能做什么。有时候一步走错,回头就很难了。我当年本科毕业,做了工程师,整整花了我4年才转到marketing, ...


非常同意,刚毕业的学生找工作,关键是知道自己想做什么,能做什么。想做什么,是你的目标,知道自己能做什么,才不会眼高手低,把自己以合理的价格卖出去。。。可是,现实往往是,没有工作的人,并不一定真正知道自己想做什么。不知道这里有没有从事IT行业的过来人,讲一讲自己的看法。
作者: doublezz    时间: 2007-7-30 14:17
我是冲着“老大卫”这个ID过来的,不知道和我当时在网上经常看到的那个ID是不是同一个人,不过还是来捧场一下。

在我看来,个人要怎么发展, 最主要是要想明白 “我这辈子想要有什么成就“, 我问过很多人类似于 "今年有什么打算?"这种问题,
大多数的回答就是 ”不知道,混呗“, 或者 ”随遇而安“, 而我恰恰最讨厌的就是 ”随遇而安“, 记得当时还在澳洲读书的时候, 有一次唐林跑我们学校来做讲座, 其他的我记不得了, 但是唯独记得他说过 ”人在澳洲, 不拼怎么能行?“

是啊,说的一点也没有错, 听到很多朋友说, 我们现在是活在别人的屋檐下, 好像是拿人家的手短似的, 但是恰恰就是因为我们是外来人口, 我们没有别人的基础, 所以我们才更加要拼!但是我们为什么而拼?当然是为了自己的理想,自己的理想是什么?这才是在找工作前要考虑的问题
作者: 飞天小猪    时间: 2007-7-30 15:24
楼上的前辈,你的理想是什么呢?
作者: babino    时间: 2007-7-31 01:25
激动啊,足迹上看到了老大卫---我在freeoz上最崇拜的大虾的帖子,心潮澎湃之余俺也忍不住想跟各位前辈探讨探讨,水平有限,权当给大哥们顶一把了!
从小到大一直喜欢思考人生,但是可能由于智商问题,很多时候有感而发的言论常常把人家吓一跳,记得有一次,我的一句话愣是把老公吓的从床上跳起来,我的原话是:“我希望现在地球爆炸,这样我们的生命和爱就能在瞬间成为永恒。”--呵呵,大家就当笑话看看啊!
不过,我一直认为人生不能浑浑噩噩的过,所以年纪越大,到某个阶段,我总会问问自己:“是否这是你想要的生活?如果不是,怎么改变?”记得去年申请移民的时候,很多人,包括父母都不理解,当时我24岁,结了婚,买了房,工作稳定,婚姻美满。似乎一切都很好,但是我跟我老公说,这不是我要的生活,我可以一眼望到我死亡的那天。幸好有老公支持,他说,我知道你爱折腾,谁要我是你老公呢,陪着你一起折腾吧!---多好的老公啊!表扬一下,呵呵
登录澳洲也有一个多月了,新鲜劲过去后,开始仔细考虑自己的人生规划了,听了很多新老移民的或积极或消极的言论(消极的居多),觉得现实是严峻的,在理想和面包的斗争下,很多人选择了后者。
但是我个人认为,既然我是为了过更有意义的生活而移民,还是应该为理想先奋斗一下。
我目前的计划是,先学语言,明年学child care,找个工作,然后继续在幼儿教育领域深造,我的目标是把国外先进的幼教理念介绍到国内,虽然个人力量有限,但是很感兴趣,而且我觉得这是个很有意义的事业,不晓得大家怎么看?
作者: 东门吹风    时间: 2007-7-31 17:49
原帖由 bob0227 于 2007-7-16 22:23 发表
对于这个题目我感到很有意思,我是刚到这里一年多的中年移民,感触良多,也许久了,也就麻木了,说不出来什么了。

先说一说我们这样年龄段的移民对于现在的老移民对我们的感觉,6、70的老的东南亚,香港、台湾 ...

说的好, 赞一个! 其实澳洲挣的不多,换成人民币与国内比也不多。enjoy your own life in Aus
作者: 老大卫    时间: 2007-8-1 09:48
原帖由 doublezz 于 2007-7-30 14:17 发表
我是冲着“老大卫”这个ID过来的,不知道和我当时在网上经常看到的那个ID是不是同一个人,不过还是来捧场一下。

在我看来,个人要怎么发展, 最主要是要想明白 “我这辈子想要有什么成就“, 我问过很多人类似 ...


谢谢兄弟捧场!

自己的理想是什么,这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够想得清楚得事情。这句话说起来容易,但想起来并不容易。一个人得理想也随着他得境遇和经历在改变。特别是对于一些年轻人来说,涉世未深,根本不知道自己要什么想做什么。每个人遇到得机会也不同,所以并不是你想做什么就能做什么得。很多时候造化弄人,可能你还是选择了自己没有想到得职业发展之路。

偶刚毕业得时候做了工程师,当时觉得不喜欢,于是跳了sales,做了sales才知道有个叫marketing得职业发展,于是努力找工跳了marekting, 又发觉工业品得marketing不好做,又跳了FMCG 得marketing.然而到了澳洲找不到marketing得工作,又跳回sales.整整找了1年才跳回marketing.
你看看,我在不断得成长过程中不断地在摸索适合自己得道路。既有自己想做得行业和目标,但职业道路得发展又被外界得很多机会所制约不能一帆风顺。认准一个道路固然重要,但具有flexibility也不可忽视。有些人很幸运,虽然他们没有多去思考自己得职业发展,但在他们入行得早期已经走了一条正道,比如论坛中比较活跃得qqyang兄弟,他得职业发展就是属于根正苗红得一类,(虽然过来洗了1年得盘子)。有些人则没有那么幸运,走得是一条坎坷得道路。或者就此入了歧途。

但不管在哪条路上走,不断地抬头看路,不断地充实自己是必须得。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下一个机会来临得时候抓住。
作者: 老大卫    时间: 2007-8-1 09:52
原帖由 babino 于 2007-7-31 01:25 发表
激动啊,足迹上看到了老大卫---我在freeoz上最崇拜的大虾的帖子,心潮澎湃之余俺也忍不住想跟各位前辈探讨探讨,水平有限,权当给大哥们顶一把了!
从小到大一直喜欢思考人生,但是可能由于智商问题,很多时候有 ...


谢谢MM捧场。

职业规划听上去很不错,不过由于还没有入门,所以好像有点理想主义了。或许你真的了解了国内外child care得现状后会重新考虑你自己得规划。anyway, 起步很重要。目标和理想可以在前进过程中不断改变和修正。但努力每一天是前进得基本。即使地球明天爆炸,你也不会为自己过去得人生感到遗憾。如果有这样得心态去做事就会珍惜每一天了。

[ 本帖最后由 老大卫 于 2007-8-1 10:11 编辑 ]
作者: 老大卫    时间: 2007-8-1 10:16
原帖由 Iris_Su 于 2007-7-28 16:46 发表
老大卫,我们在悉尼2003年001的聚会上有过一面之缘,很高兴在这里再见到你, 几年不见,别来无恙. 我那时才来了一两个月,现在已经快5年了。

以前不知道你也是做marketing的,要不然早就向你请教了。一直想在澳 ...



偶个人认为做FMCG比做工业品marketing的要好。工业品主要是做marketing communication,比如展览会,catalogue,等等。另外有product manager做价格。但由于是对于特定客户,所以mass marketing的东西不多。在公司里低于sales的地位。而消费品公司做的是mass marketing,有ATL和BTL,marketing的地位很高,而且在各公司间或国家间跳槽就容易多了。在这里做marketing的外国人不多,我觉得主要是语言问题,但只要你入了这一行,还是有机会的。毕竟marketing和数字打交道,不用面对客户。只要能做出好的plan就可以了。而且做fmcg的marketing也给自己留了一条后路,以后如果想回国发展也可以。

你在哪家公司做? 如果有机会我们一起探讨探讨
作者: qqyang    时间: 2007-8-1 11:41
原帖由 老大卫 于 2007-8-1 09:48 发表
你看看,我在不断得成长过程中不断地在摸索适合自己得道路。既有自己想做得行业和目标,但职业道路得发展又被外界得很多机会所制约不能一帆风顺。认准一个道路固然重要,但具有flexibility也不可忽视。有些人很幸运,虽然他们没有多去思考自己得职业发展,但在他们入行得早期已经走了一条正道,比如论坛中比较活跃得qqyang兄弟,他得职业发展就是属于根正苗红得一类,(虽然过来洗了1年得盘子)。有些人则没有那么幸运,走得是一条坎坷得道路。或者就此入了歧途。 ...


汗一个~~~当初大学毕业,真是误打误撞进了auditing这一行。紧接着经历了AA帝国崩溃,SARS行业裁员,和后来经济复苏后的P记Senior集体怠工事件,苟延残喘。

来澳以后,求职不顺,头1年就靠洗碗挣点零花钱,然后就是啃老。首先是耽误了加入本地Big4或者Second Tier的最佳时机,然后失去信心,萎靡不振,最后在1年前老婆找到office工后才抖擞精神,在austeps上贴个大字报痛诉家史,引来老大卫的关注,遂调整战略,修改简历,屡战屡败不依不饶的打电话发简历给各大中介,最后,碰上一个有心栽培我的consultant,用两个contract工养肥我,然后以不错的价钱卖到现在的职位。

总体来讲,自己随着命运飘飘荡荡,懂事以来无非就做了三个重要的decision,按时间顺序,一是选择AA而不是羊城晚报,二是大学临毕业追到了我现在的太太,三是办移民。做出以上三个decision的理由不复杂,一是好奇心,二是安全感。其实没有太多的career planning,很幸运的走到了现在。

遇到老婆后,知道了要planning自己的生活,遇到老大卫后,知道了要planning career。虽然,还不知道自己究竟要走去那里,但近期目标还是很明确的。只是,觉得对自己的认识还不够,以至于无法想得太远。

有时候自己很矛盾,一方面很好奇自己的whole picture,但如果真是了解了,有了安全感,又会没了好奇心,失去兴趣。
作者: 我不睡觉我唱歌    时间: 2007-8-1 13:33
可是,怎么样才能知道是正路还是歧路呢?
作者: qqyang    时间: 2007-8-1 13:35
我是后知后觉,往回看,才知道。
作者: 老大卫    时间: 2007-8-1 13:41
原帖由 我不睡觉我唱歌 于 2007-8-1 13:33 发表
可是,怎么样才能知道是正路还是歧路呢?


多抬头看路,多找过来人谈心,多来本专栏发帖。。。。
作者: qqyang    时间: 2007-8-1 13:56
自省。
作者: 老大卫    时间: 2007-8-1 16:45
标题: 七个心理寓言
一)成长的寓言:做一棵永远成长的苹果树

一棵苹果树,终于结果了。

第一年,它结了10个苹果,9个被拿走,自己得到1个。对此,苹果树愤愤不平,于是自断经脉,拒绝成长。第二年,它结了5个苹果,4个被拿走,自己得到1个。“哈哈,去年我得到了10%,今年得到20%!翻了一番。”这棵苹果树心理平衡了。

但是,它还可以这样:继续成长。譬如,第二年,它结了100个果子,被拿走90个,自己得到10个。

很可能,它被拿走99个,自己得到1个。但没关系,它还可以继续成长,第三年结1000个果子……

其实,得到多少果子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苹果树在成长!等苹果树长成参天大树的时候,那些曾阻碍它成长的力量都会微弱到可以忽略。真的,不要太在乎果子,成长是最重要的。

心理点评

你是不是一个已自断经脉的打工族?

刚开始工作的时候,你才华横溢,意气风发,相信“天生我才必有用”。但现实很快敲了你几个闷棍,或许,你为单位做了大贡献没人重视;或许,只得到口头重视但却得不到实惠;或许……总之,你觉得就像那棵苹果树,结出的果子自己只享受到了很小一部分,与你的期望相差甚远。

于是,你愤怒、你懊恼、你牢骚满腹……最终,你决定不再那么努力,让自己的所做去匹配自己的所得。几年过去后,你一反省,发现现在的你,已经没有刚工作时的激情和才华了。

“老了,成熟了。”我们习惯这样自嘲。但实质是,你已停止成长了。

这样的故事,在我们身边比比皆是。

之所以犯这种错误,是因为我们忘记生命是一个历程,是一个整体,我们觉得自己已经成长过了,现在是到该结果子的时候了。我们太过于在乎一时的得失,而忘记了成长才是最重要的。

好在,这不是金庸小说里的自断经脉。我们随时可以放弃这样做,继续走向成长之路。

切记:如果你是一个打工族,遇到了不懂管理、野蛮管理或错误管理的上司或企业文化,那么,提醒自己一下,千万不要因为激愤和满腹牢骚而自断经脉。不论遇到什么事情,都要做一棵永远成长的苹果树,因为你的成长永远比每个月拿多少钱重要。



(二)动机的寓言:孩子在为谁而玩

一群孩子在一位老人家门前嬉闹,叫声连天。几天过去,老人难以忍受。

于是,他出来给了每个孩子25美分,对他们说:“你们让这儿变得很热闹,我觉得自己年轻了不少,这点钱表示谢意。”

孩子们很高兴,第二天仍然来了,一如既往地嬉闹。老人再出来,给了每个孩子15美分。他解释说,自己没有收入,只能少给一些。15美分也还可以吧,孩子仍然兴高采烈地走了。

第三天,老人只给了每个孩子5美分。

孩子们勃然大怒,“一天才5美分,知不知道我们多辛苦!”他们向老人发誓,他们再也不会为他玩了!

心理点评

你在为谁而“玩”

这个寓言是苹果树寓言的更深一层的答案:苹果树为什么会自断经脉,因为它不是为自己而“玩”。

人的动机分两种: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如果按照内部动机去行动,我们就是自己的主人。如果驱使我们的是外部动机,我们就会被外部因素所左右,成为它的奴隶。

在这个寓言中,老人的算计很简单,他将孩子们的内部动机“为自己快乐而玩”变成了外部动机“为得到美分而玩”,而他操纵着美分这个外部因素,所以也操纵了孩子们的行为。寓言中的老人,像不像是你的老板、上司?而美分,像不像是你的工资、奖金等各种各样的外部奖励?

如将外部评价当作参考坐标,我们的情绪就很容易出现波动。因为,外部因素我们控制不了,它很容易偏离我们的内部期望,让我们不满,让我们牢骚满腹。不满和牢骚等负性情绪让我们痛苦,为了减少痛苦,我们就只好降低内部期望,最常见的方法就是减少工作的努力程度。

一个人之所以会形成外部评价体系,最主要的原因是父母喜欢控制他。父母太喜欢使用口头奖惩、物质奖惩等控制孩子,而不去理会孩子自己的动机。久而久之,孩子就忘记了自己的原初动机,做什么都很在乎外部的评价。上学时,他忘记了学习的原初动机———好奇心和学习的快乐;工作后,他又忘记了工作的原初动机 ———成长的快乐,上司的评价和收入的起伏成了他工作的最大快乐和痛苦的源头。

切记:外部评价系统经常是一种家族遗传,但你完全可以打破它,从现在开始培育自己的内部评价体系,让学习和工作变成“为自己而玩”。



(三)规划的寓言:把一张纸折叠51次

想象一下,你手里有一张足够大的白纸。现在,你的任务是,把它折叠51次。那么,它有多高?

一个冰箱?一层楼?或者一栋摩天大厦那么高?不是,差太多了,这个厚度超过了地球和太阳之间的距离。

心理点评

到现在,我拿这个寓言问过十几个人了,只有两个人说,这可能是一个想象不到的高度,而其他人想到的最高的高度也就是一栋摩天大厦那么高。

折叠51次的高度如此恐怖,但如果仅仅是将51张白纸叠在一起呢?

这个对比让不少人感到震撼。因为没有方向、缺乏规划的人生,就像是将51张白纸简单叠在一起。今天做做这个,明天做做那个,每次努力之间并没有一个联系。这样一来,哪怕每个工作都做得非常出色,它们对你的整个人生来说也不过是简单的叠加而已。

当然,人生比这个寓言更复杂一些。有些人,一生认定一个简单的方向而坚定地做下去,他们的人生最后达到了别人不可企及的高度。譬如,我一个朋友的人生方向是英语,他花了十数年努力,仅单词的记忆量就达到了十几万之多,在这一点上达到了一般人无法企及的高度。

也有些人,他们的人生方向也很明确,譬如开公司做老板,这样,他们就需要很多技能———专业技能、管理技能、沟通技能、决策技能等等。他们可能会在一开始尝试做做这个,又尝试做做那个,没有一样是特别精通的,但最后,开公司做老板的这个方向将以前的这些看似零散的努力统合到一起,这也是一种复杂的人生折叠,而不是简单的叠加。

切记:看得见的力量比看不见的力量更有用。

现在,流行从看不见的地方寻找答案,譬如潜能开发,譬如成功学,以为我们的人生要靠一些奇迹才能得救。但是,在我看来,东莞恒缘心理咨询中心的咨询师毛正强说得更正确,“通过规划利用好现有的能力远比挖掘所谓的潜能更重要。”


四)逃避的寓言:小猫逃开影子的招数

“影子真讨厌!”小猫汤姆和托比都这样想,“我们一定要摆脱它。”

然而,无论走到哪里,汤姆和托比发现,只要一出现阳光,它们就会看到令它们抓狂的自己的影子。

不过,汤姆和托比最后终于都找到了各自的解决办法。汤姆的方法是,永远闭着眼睛。托比的办法则是,永远待在其他东西的阴影里。

心理点评

这个寓言说明,一个小的心理问题是如何变成更大的心理问题的。

可以说,一切心理问题都源自对事实的扭曲。什么事实呢?主要就是那些令我们痛苦的负性事件。

因为痛苦的体验,我们不愿意去面对这个负性事件。但是,一旦发生过,这样的负性事件就注定要伴随我们一生,我们能做的,最多不过是将它们压抑到潜意识中去,这就是所谓的忘记。

但是,它们在潜意识中仍然会一如既往地发挥作用。并且,哪怕我们对事实遗忘得再厉害,这些事实所伴随的痛苦仍然会袭击我们,让我们莫名其妙地伤心难过,而且无法抑制。这种疼痛让我们进一步努力去逃避。

发展到最后,通常的解决办法就是这两个:要么,我们像小猫汤姆一样,彻底扭曲自己的体验,对生命中所有重要的负性事实都视而不见;要么,我们像小猫托比一样,干脆投靠痛苦,把自己的所有事情都搞得非常糟糕,既然一切都那么糟糕,那个让自己最伤心的原初事件就不是那么疼了。

白云心理医院的咨询师李凌说,99%的吸毒者有过痛苦的遭遇。他们之所以吸毒,是为了让自己逃避这些痛苦。这就像是躲进阴影里,痛苦的事实是一个魔鬼,为了躲避这个魔鬼,干脆把自己卖给更大的魔鬼。

还有很多酗酒的成人,他们有过一个酗酒而暴虐的老爸,挨过老爸的不少折磨。为了忘记这个痛苦,他们学会了同样的方法。

除了这些看得见的错误方法外,我们人类还发明了无数种形形色色的方法去逃避痛苦,弗洛伊德将这些方式称为心理防御机制。太痛苦的时候,这些防御机制是必要的,但糟糕的是,如果心理防御机制对事实扭曲得太厉害,它会带出更多的心理问题,譬如强迫症、社交焦虑症、多重人格,甚至精神分裂症等。

真正抵达健康的方法只有一个———直面痛苦。直面痛苦的人会从痛苦中得到许多意想不到的收获,它们最终会变成当事人的生命财富。规划利用好现有的能力远比挖掘所谓的潜能更重要。”

切记:阴影和光明一样,都是人生的财富。

一个最重要的心理规律是,无论多么痛苦的事情,你都是逃不掉的。你只能去勇敢地面对它,化解它,超越它,最后和它达成和解。如果你自己暂时缺乏力量,你可以寻找帮助,寻找亲友的帮助,或寻找专业的帮助,让你信任的人陪着你一起去面对这些痛苦的事情。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曾是最孤独的人,但当他面对这个事实并化解后,他成了真正的人际关系大师;美国心理学家弗兰克(见本报1月7日的《每一次磨难都是生命的财富》)有一个暴虐而酗酒的继父和一个糟糕的母亲,但当他挑战这个事实并最终从心中原谅了父母后,他成了治疗这方面问题的专家;日本心理学家森田正马曾是严重的神经症患者,但他通过挑战这个事实并最终发明出了森田疗法……他们生命中最痛苦的事实最后都变成了他们最重要的财富。你,一样也可以做到。
作者: 老大卫    时间: 2007-8-1 16:46
(五)行动的寓言———螃蟹、猫头鹰和蝙蝠

螃蟹、猫头鹰和蝙蝠去上恶习补习班。数年过后,它们都顺利毕业并获得博士学位。不过,螃蟹仍横行,猫头鹰仍白天睡觉晚上活动,蝙蝠仍倒悬。

心理点评

这是黄永玉大师的一个寓言故事,它的寓意很简单:行动比知识重要。

用到心理健康中,这个寓言也发人深省。

心理学的知识堪称博大精深。但是,再多再好的心理学知识也不能自动帮助一个人变得更健康。其实,我知道的一些学过多年心理学的人士,他们学心理学的目的之一就是要治自己,但学了这么多年以后,他们的问题依旧。

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他们没有身体力行,那样知识就只是遥远的知识,知识并没有化成他们自己的生命体验。

我的一个喜欢心理学的朋友,曾被多名心理学人士认为不敏感,不适合学心理学。但事实证明,这种揣测并不正确。他是不够敏感,但他有一个非常大的优点:知道一个好知识,就立即在自己的生命中去执行。这样一来,那些遥远的知识就变成了真切的生命体验,他不必“懂”太多,就可以帮助自己,并帮助很多人。

如果说,高敏感度是一种天才素质,那么高行动力是更重要的天才素质。

这个寓言还可以引申出另一种含义:不要太指望神秘的心理治疗的魔力。最重要的力量永远在你自己的身上,奥秘的知识、玄妙的潜能开发、炫目的成功学等等,都远不如你自己身上已有的力量重要。我们习惯去外面寻找答案,去别人那里寻找力量,结果忘记了力量就在自己身上。

切记:别人的知识不能自动地拯救你。

如果一些连珠的妙语打动了你,如果一些文字或新信条启发了你。那么,这些别人的文字和经验都只是一个开始,更重要的是,你把你以为好的知识真正运用到你自己的生命中去。

犹太哲学家马丁•布伯的这句话,我一直认为是最重要的:

你必须自己开始。假如你自己不以积极的爱去深入生存,假如你不以自己的方式去为自己揭示生存的意义,那么对你来说,生存就将依然是没有意义的。

躲在某一时间,想念一段时光的掌纹;躲在某一地点,想念一个站在来路也站在去路的,让我牵挂的人。



(六)放弃的寓言:蜜蜂与鲜花

玫瑰花枯萎了,蜜蜂仍拼命吮吸,因为它以前从这朵花上吮吸过甜蜜。但是,现在在这朵花上,蜜蜂吮吸的是毒汁。

蜜蜂知道这一点,因为毒汁苦涩,与以前的味道是天壤之别。于是,蜜蜂愤不过,它吸一口就抬起头来向整个世界抱怨,为什么味道变了?!

终于有一天,不知道是什么原因,蜜蜂振动翅膀,飞高了一点。这时,它发现,枯萎的玫瑰花周围,处处是鲜花。

心理点评

这是关于爱情的寓言,是一位年轻的语文老师的真实感悟。

有一段时间,她失恋了,很痛苦,一直想约我聊聊,希望我的心理学知识能给她一些帮助。我们一直约时间,但快两个月过去了,两人的时间总不能碰巧凑在一起。

最后一次约她,她说:“谢谢!不用了,我想明白了。”

原来,她刚从九寨沟回来。失恋的痛苦仍在纠缠她,让她神情恍惚,不能享受九寨沟的美丽。不经意的时候,她留意到一只小蜜蜂正在一朵鲜花上采蜜。那一刹那间,她脑子里电闪雷鸣般地出现了一句话:“枯萎的鲜花上,蜜蜂只能吮吸到毒汁。”

当然,大自然中的小蜜蜂不会这么做,只有人类才这么傻,她这句话里的蜜蜂当然指她自己。这一刹那,她顿悟出了放弃的道理。以前,她想让我帮她走出来,但翅膀其实就长在她自己身上,她想飞就能飞。

放弃并不容易,爱情中的放弃尤其令人痛苦。因为,爱情是对我们幼小时候的亲子关系的复制。幼小的孩子,无论从哪个方面看,都离不开爸爸妈妈。如果爸爸妈妈完全否定他,那对他来说就意味着死亡,这是终极的伤害和恐惧。我们多多少少都曾体验过被爸爸妈妈否定的痛苦和恐惧,所以,当爱情———这个亲子关系的复制品再一次让我们体验这种痛苦和恐惧时,我们的情绪很容易变得非常糟糕。

不过,爱情和亲子关系相比,有一个巨大的差别:小时候,我们无能为力,一切都是父母说了算;但现在,我们长大了,我们有力量自己去选择自己的命运。可以说,童年时,我们是没有翅膀的小蜜蜂,但现在,我们有了一双强有力的翅膀了。

但是,当深深地陷入爱情时,我们会回归童年,我们会忘记自己有一双可以飞翔的翅膀。等我们自己悟出这一点后,爱情就不再会是对亲子关系的自动复制,我们的爱情就获得了自由,就有了放弃的力量。

切记:爱情是两个人的事情,两个完全平等的、有独立人格的人的事情。你可以努力,但不是说,你努力了就一定会有效果,因为另一个人,你并不能左右。

所以,无论你多么在乎一次爱情,如果另一个人坚决要离开你,请尊重他的选择。

并且,还要记得,你不再是童年,只能听凭痛苦的折磨。你已成人,你有一双强有力的翅膀,你完全可以飞出一个已经变成毒药的关系。

躲在某一时间,想念一段时光的掌纹;躲在某一地点,想念一个站在来路也站在去路的,让我牵挂的人。



(七)亲密的寓言:独一无二的玫瑰

小王子有一个小小的星球,星球上忽然绽放了一朵娇艳的玫瑰花。以前,这个星球上只有一些无名的小花,小王子从来没有见过这么美丽的花,他爱上这朵玫瑰,细心地呵护她。

那一段日子,他以为,这是一朵人世间唯一的花,只有他的星球上才有,其他的地方都不存在。

然而,等他来到地球上,发现仅仅一个花园里就有5000朵完全一样的这种花朵。这时,他才知道,他有的只是一朵普通的花。

一开始,这个发现,让小王子非常伤心。但最后,小王子明白,尽管世界上有无数朵玫瑰花,但他的星球上那朵,仍然是独一无二的,因为那朵玫瑰花,他浇灌过,给她罩过花罩,用屏风保护过,除过她身上的毛虫,还倾听过她的怨艾和自诩,聆听过她的沉默……一句话,他驯服了她,她也驯服了他,她是他独一无二的玫瑰。

“正因为你为你的玫瑰花费了时间,这才使你的玫瑰变得如此重要。”一只被小王子驯服的狐狸对他说。

心理点评

这是法国名著《小王子》中一个有名的寓言故事,我曾读过十数遍,但仍然是直到2005年才明白这一点。

面对着5000朵玫瑰花,小王子说:“你们很美,但你们是空虚的,没有人能为你们去死。”

只有倾注了爱,亲密关系才有意义。但是,现在我们越来越流行空虚的“亲密关系”,最典型的就是因网络而泛滥的一夜情。

我们急着去拥有。仿佛是,每多拥有过一朵玫瑰,自己的生命价值就多了一分。网络时代,拥有过数十名情人,已不再是太罕见的事情。但我所了解的这些滥情者,没有一个是不空虚的。他们并不享受关系,他们只享受征服。

“征服欲望越强的人,对于关系的亲密度越没有兴趣。”广州白云心理医院的咨询师荣玮龄说,“没有拥有前,他们会想尽一切办法拉近关系的距离。但一旦拥有后,他们会迅速丧失对这个亲密关系的兴趣。征服欲望越强,丧失的速度越快。”

对于这样的人,一个玫瑰园比起一朵独一无二的玫瑰花来,更有吸引力。

然而,关系的美,正在乎两人的投入程度和被驯服程度。当两个人都自然而然地去投入,自然而然地被驯服后,关系就会变成人生养料,让一个人的生命变得更充盈、更美好。

但是,无论多么亲密。小王子仍是小王子,玫瑰仍是玫瑰,他们仍然是两个个体。如果玫瑰不让小王子旅行,或者小王子旅行时非将玫瑰花带在身上,两者一定要黏在一起,关系就不再是享受,而会变成一个累赘。

切记:一个既亲密而又相互独立的关系,胜于一千个一般的关系。这样的关系,会把我们从不可救药的孤独感中拯救出来,是我们生命中最重要的一种救赎。
作者: coolioo    时间: 2007-8-1 17:14
very thought provoking.... thnx a lot
作者: Aus    时间: 2007-8-1 22:38
good article, up
作者: microhard    时间: 2007-8-2 23:42
good stories
作者: 2bnot2b    时间: 2007-8-3 00:22
不只是职业发展讨论了,更多的是做人的道理...
作者: jasonnewman    时间: 2007-8-3 07:38
原帖由 老大卫 于 2007-8-1 16:45 发表
一)成长的寓言:做一棵永远成长的苹果树

一棵苹果树,终于结果了。

第一年,它结了10个苹果,9个被拿走,自己得到1个。对此,苹果树愤愤不平,于是自断经脉,拒绝成长。第二年,它结了5个苹果,4个被拿走 ...


譬如,我一个朋友的人生方向是英语,他花了十数年努力,仅单词的记忆量就达到了十几万之多,在这一点上达到了一般人无法企及的高度。

作者: jasonnewman    时间: 2007-8-3 07:49
Food for thought.
作者: 黑山老妖    时间: 2007-8-3 08:05
原帖由 jasonnewman 于 2007-8-3 07:38 发表


譬如,我一个朋友的人生方向是英语,他花了十数年努力,仅单词的记忆量就达到了十几万之多,在这一点上达到了一般人无法企及的高度。


作者: microhard    时间: 2007-8-3 18:54
原帖由 jasonnewman 于 2007-8-3 07:38 发表


譬如,我一个朋友的人生方向是英语,他花了十数年努力,仅单词的记忆量就达到了十几万之多,在这一点上达到了一般人无法企及的高度。

my god! so how abt his/her english now?
作者: blackbird    时间: 2007-8-4 23:36
标题: 大事着眼,小事着手,心想事成
it is so difficult to type Chinese here, as i only use 五笔字型 and it dissapearred from my
computer without any notice.

i have simliar experiences and understandings as the new immegrants coming from china. i came here in July,2004 and i was 40 years old. i got a letter from the Australian ambassary in Beijing one month before that and told me my whole family must land in Australia before 26 of July,2004. i just took my annual leave with my wife and my kid in his summer holiday and landed in Melbourne. Even today i still remember the embrassment when we were told there were not any airline tickets available from Beijing to Australia. But finally we were in Melbourne.

In the first week i got here, one local Australian recruiment agent told me my best choice was to do some business, like sort of Chinese food restraunant. i had to be realistic to be  a 40 year-old family man.

in my first week i here, i started to work, just forgeting everything back there in China, giving
up any hope and possibility to go back China.i need to start a new and different life here.

Finally, in July,2007, after 3 years in Melbourne, i got a very enjoyable and rewarding job, I
am a public servant in the Victory state government while i am still not a Australian citizen. And i have a  business in a very good big shoppingcentre. My son has a very good highschool.

Before i came to Australia, i do not speak much English. After i came to Melbourne, i did not  have any time to go to school. I have been working in the first week after I landed in Melbourne.

All here i want to say,do not give up any hope,have belief in yourself. Get involved in the mainstream community,make friends as many as possible as friends are the best school we can have.
作者: tracy@syd    时间: 2007-8-4 23:52
ls强的,佩服!
作者: azpc    时间: 2007-8-5 14:21
原帖由 老大卫 于 2007-8-1 13:41 发表


多抬头看路,多找过来人谈心,多来本专栏发帖。。。。


潜台词:多和老大卫吃饭
作者: sujiea    时间: 2007-8-5 20:50
佩服各位老大,受到鼓舞!!
作者: jasonnewman    时间: 2007-8-5 21:51
原帖由 blackbird 于 2007-8-4 23:36 发表
it is so difficult to type Chinese here, as i only use 五笔字型 and it dissapearred from my
computer without any notice.

i have simliar experiences and understandings as the new immegrants com ...


Wow! It's amazing how much you have achieved in a short three years.
作者: 西贝贝    时间: 2007-8-6 20:13
楼主能否给我一些建议呢?

我是刚来澳洲的新移民,女,今年28.

现在正在上AMEP的免费英语课程,才是LEVEL-2,

我的计划是读完语言去上TAFE 的Business Administration,先从Certificate 2 开始,

但据学校老师说,想上TAFE要读一年半的语言才可以的,(以我现在的情况 )

我觉得时间太长了,想明年二月份就开始上专业课, 主要是年龄也不小了,没有太多的时间,

但又怕英语打不好基础,过几年总不能再回过头学英语了,

所以现在很矛盾,不知该怎么办好,

我现在的情况上多久的语言才可以呢,是好好打基础呢还是赶紧上专业课?

另外听说Business Administration 对英文的要求很挺高,

怎样的英语程度才能上呢?

希望你能我点建议,

有了明确的目的,我就会去好好努力了.

非常感谢!

:si91

[ 本帖最后由 西贝贝 于 2007-8-6 20:17 编辑 ]
作者: 老大卫    时间: 2007-8-8 15:15
楼上的那位同学,可能移民办的很匆忙,所以在国内没有打好英语的基础。如果我是你。我会报business adminstration. 然后发奋苦读几个月的英语考亚斯。full time读,几个月就出来了。何必去花1年读了。如果你有决心和信心!



说点题外话。很多人都喜欢说“如果有明确的目的,那我会努力的。我现在只是找不到方向啊。”
我个人认为有明确的目的去努力,那是正常的。在没有明确的目的下,也不断投入也是必须的。
一份投入一份回报。这固然可喜。但有很多投入是没有回报的,我们也要坦然。特别是出国的人。更要懂得有1%的机会就要做100%的努力。我当年学日语,其实并没有明确的目的,只是在日本公司做,觉得机会很好。虽然不想在日本公司做一辈子,但还是学了再说。想不到现在日语成了我在海外找工的一大法宝。如果不是当年的无目的的努力,或许不会有现在的收获。人的时间是有限的。但我相信,只要在不断地充实自己,总有回报的。不必去追究是否每一份努力都有相应的回报。
一点点个人想法,供大家讨论
作者: jasonnewman    时间: 2007-8-8 15:56
原帖由 老大卫 于 2007-8-8 15:15 发表
楼上的那位同学,可能移民办的很匆忙,所以在国内没有打好英语的基础。如果我是你。我会报business adminstration. 然后发奋苦读几个月的英语考亚斯。full time读,几个月就出来了。何必去花1年读了。如果你有决心 ...


Well said!
作者: marshen    时间: 2007-8-8 18:30


[ 本帖最后由 marshen 于 2007-8-8 18:32 编辑 ]
作者: 西贝贝    时间: 2007-8-8 20:13
原帖由 老大卫 于 2007-8-8 15:15 发表
楼上的那位同学,可能移民办的很匆忙,所以在国内没有打好英语的基础。如果我是你。我会报business adminstration. 然后发奋苦读几个月的英语考亚斯。full time读,几个月就出来了。何必去花1年读了。如果你有决心 ...


多谢了!

不过我上TAFE不用要雅思的,你的意思是去考个雅思来衡量一下英语水平吗?

那几分才可以读专业课呢?
作者: talpey    时间: 2007-8-10 19:42
老大的场子,一定要砸。。。opps,我是说,要捧。。。
作者: crystalreal    时间: 2007-8-13 11:16
标题: 请楼主指点迷津
楼主的故事我都细心读过,也许道理没有全懂,所以内心的困惑依然存在。

我在国内是做印刷图像设计的,出于想提高英语水平的考虑,是在概念很模糊的状态下报了多媒体TAFE课程的。在没学这个专业之前,我的选择只有一个,找个中国人的印刷厂做工,可是学了这个专业后,我开始喜欢上了它。由于不想做自断经络的苹果树,所以我要飞的高一点,做自己的老板来做网页设计。

我的苦恼是:想成为专业的网页设计者,至少还得学两年的课程,而且两年过后还不知道自己是否有足够的信心来实现自己的梦想。我的年龄也三十多了,老公为我的发展也做了很大的牺牲,对此我很有负罪感。

我真的很困惑,希望楼主能指点迷津。
作者: 富贵老虎    时间: 2007-8-18 23:02
一定要顶一下所有的人, 受益匪浅!
作者: 老大卫    时间: 2007-8-19 14:21
原帖由 crystalreal 于 2007-8-13 11:16 发表
楼主的故事我都细心读过,也许道理没有全懂,所以内心的困惑依然存在。

我在国内是做印刷图像设计的,出于想提高英语水平的考虑,是在概念很模糊的状态下报了多媒体TAFE课程的。在没学这个专业之前,我的选择只 ...



走那条路永远是每个人在前进过程中时刻要面临得抉择.

从你得话中我觉得你还没有想好. 你没有分析清楚每一条路上可能发生得事情. 当年在概念很模糊得情况下报了tafe得课程. 现在又想在没有调查清楚得情况下选择一条自己不熟悉得道路, 这样是很危险得.

你读了这个专业,看到了好得地方,所以想走这条路.但你还是没有想清楚象你这样背景得人是否能走这条路. 建议你找找做网页设计得朋友问问他们是否有自创业得,是否做得好. 澳洲得市场有多大,如果要做这一行,你得客户在哪里, 你和同行比竞争优势在哪里.

抛去这些客观因素,还有你主观得因素,比如你自己是否适合做一个创业者.(从你的话中,偶看出你并不自信),家庭因素是否租碍你涅槃.


思前想后, 两句话:

值得赌吗?
偶还赌得起吗?

想清楚了再决定.


个人意见, 供参考. 不了解你得具体情况, 只能泛泛而谈了.
作者: 老大卫    时间: 2007-8-19 14:30
顺便说说最近面试别人得一点心得. 最近招聘, 看了30份左右得简历. 都是亚洲人得. 很关注这些人得carrer path desgin. 有很多人,特别是印度人, 在国内得title是director得, 过来做technical support, analyst, 这样得人,基本简历是不看得,为什么呢? 职业发展落差太大. 很不稳定.

还有一些人, 有明显得转行痕迹, 面试时就特别问他为什么要申请这个职位. 很多人说不上来. 估计就是为了跳槽而跳槽. 没有长期得职业发展考虑. 这样得人也是不能进入下一轮面试得

一个良好得career path design, 反映在你得简历上,就是在同一个行业不断地上升, 技术拓展, 职责加强, 职位提高. 这样得背景才吸引人.
作者: allen007    时间: 2007-8-19 21:16
职业发展落差太大. 很不稳定.

还有一些人, 有明显得转行痕迹, 面试时就特别问他为什么要申请这个职位. 很多人说不上来.  


老大卫,这也正是我的苦恼之一,国内已有中高级职位,这儿没有local qualification and experience, 根本拿不到;原专业涉及野外作业和体力活,身体吃不消,只好重修相近专业,但不知从何职位申请?

过去一年中,申请过几十个工作,凡跟我的背景,经历和我学过的有关的,沾边的,我都试了,职位低到学徒,P/T,CASUAL, 高到RESEARCH FELLOW,地点从SYDNEY,MELB,CABERA,到PERTH,NZ,甚至INDIAN,MALASIA.面试也有十个,就是没有成功的.理由大都是they have more closer.原只盯准中高级职位,后家里经济吃紧,连学徒,P/T,CASUAL也不放过了.特郁闷.

有空请你帮我看看简历,帮我出出主意.但我经历多样,学业不一,申请的职位也多样,故简历也有多重version,不知该给你其中之一二,还是笼络综合的?

至今职业发展还没搞定,家里也没的安心.年龄不小了,再学也没劲了.特烦.

[ 本帖最后由 allen007 于 2007-8-19 21:46 编辑 ]
作者: 老大卫    时间: 2007-8-21 22:36
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情况,我也不一定说得上来.怕误人子弟了.
人在海外,长时间找不到工作的确会慢慢失去自信心.你有面试,但没有中,说明你还是有机会得,只是面试发挥不好而已. 所以路应该还是对得.多练习总结一下面试吧.

一年没有找到.肯定找工得技巧上也有点问题.建议多看看austeps和freeoz找工方面得帖子,再反思一下原因. .

要想职业发展,首先要了解得是失败得原因,这才知道自己哪条路不能走
作者: chinesegirl2007    时间: 2007-8-24 01:24
My Gosh, I am so nervous, as i will land in Australia in the coming days, but i do not have any oversea experience, and i am so worry about my future there, basically i do not know how to make a  fresh start. will i say " I love australia" after landing there, i do not know.
作者: crystalreal    时间: 2007-8-25 10:48
谢谢老大卫,你说得很对,我是得好好地了解情况后再做决定。其实,不管将来道路有多艰难我都得坚持走下去。我总是对自己说这样的话:不放弃不一定成功,但放弃了就永远不能成功。现在对于我来说就是如何定位,如何走的问题。再一次感谢老大卫,如果你有做网业设计的朋友,请推荐给我。
作者: 老大卫    时间: 2007-8-25 21:28
"不管将来道路多么艰难我都得坚持走下去. ", 显得有点被动了.
这句话要改一个字: "不管将来道路多么艰难我都会坚持走下去!"

知难而上是好事, 但在埋头耕耘得同时不断抬头看路也是很重要得. 偶看到过很多人, 埋头走路, 结果走上了不适合自己得职业发展得歧路回不了头了.

看看我得签名, 在体会一下自己这些年来走过得路, 或许你也会有更深得体会.

多问问, 多看看, 咱们出门在外得人更要多小心.
作者: 老大卫    时间: 2007-8-25 21:36
最近在帮一个朋友辅导面试. 他在国内有很好得经历. 4年日本大公司+3年大咨询公司.
但过来后这三年却连着跳了3次. 都不怎么样. 是小公司. 而且职位也不高.

很明显,自从过来后他得职业发展开始走下坡路了. 再过几年, 他中国得大公司经验也就不值钱了. 可惜啊.

如果来了以后快点努力, 前半年找到大公司熬一熬. 那么国内得经历也就能显示附加值了. 简历丢出来会好看很多.

当然, 每个人都有自己得运气和机会. 或许是他这些年来得运气还没有到吧.

人在海外,是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所以建议在职得各位有空也update一下自己得简历, 多review一下自己这些年来走过得道路. 看看自己是不是愈来愈值钱了.

职业得发展, 其实就是两个性, 可持续发展性和抗风险性.

你现在得职位, 能保证你长期发展吗? 3年后你能在现在得基础上上一个台阶吗?
你现在做得事情和学到得技能, 能保证你下岗了马上找到同样pay的工作吗? 3-5年后呢?

如果以上回答都是NO,
那么你真该好好想想自己的职业发展计划了.
作者: crystalreal    时间: 2007-8-27 12:14
老大卫总能说到我的弱处, 如果我的身边能有一个像你这样的朋友就好了.
作者: 老大卫    时间: 2007-8-27 20:24
网上认识也好, 现实中认识也好. 出门在外都是兄弟姐妹. 有什么问题尽管问好了.
作者: maccat    时间: 2007-8-27 22:50
从头看过来,受益匪浅,偶也要好好定位一下偶的发展方向了,谢谢老大卫和各位TZ分享经历,继续学习其他帖子去~~
作者: crystalreal    时间: 2007-8-28 20:48
http://raws.adc.rmit.edu.au/~s3171105/ 这个是我的网页,上面有我的简历,请老大卫给我看看.这是我的第二个网页设计,所以有许多问题,还在更新中.多谢了老大卫.
作者: loushenghong    时间: 2007-8-29 14:11
想请教楼主帮我看看这两个工作我该选哪个?

(1) 我现在在一个big 4 工作,senior consultant,工作强度大,客户portfolio很好,工资一般,没有什么其他福利,每年有升职,工资涨幅15%。再过2年可以做经理(按照现在的评级)。有secondment机会,和其他部门rotation的机会。

(2) 现在有一家ASX top 30的公司,internal audit,工作强度低,工资高(多1万底薪),福利有share&rights,可以内部晋升,但是速度不会有四大那么快。工资每年会调整8~10%。1个月3~4天出差,去澳洲首府城市,一年一次去英国或者新西兰分部。

(1)在CBD,离家里远;(2)在离家里开车子15分钟的地方。

我要很快做决定了。希望能有人给意见。其实感情上不是很想离开四大,毕竟做了4年了,但是后者机会不错,很想安定下来做一件事情,好好做。谢谢。

[ 本帖最后由 loushenghong 于 2007-8-29 14:14 编辑 ]
作者: 老大卫    时间: 2007-9-1 13:38
原帖由 crystalreal 于 2007-8-28 20:48 发表
http://raws.adc.rmit.edu.au/~s3171105/ 这个是我的网页,上面有我的简历,请老大卫给我看看.这是我的第二个网页设计,所以有许多问题,还在更新中.多谢了老大卫.



网页设计得很好, 但简历写得完全不行. 建议你网上看看简历模版, 也可以到freeoz得蕾蕾简历工作室去看看人家得简历时怎么写得,我们是怎么给他们改得. 然后再好好改一下你得简历




欢迎光临 新足迹 (https://oursteps.co/bbs/)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