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足迹

标题: 联邦教育拨款的公平性背景研究 [打印本页]

作者: patrickzhu    时间: 2010-8-8 21:04
标题: 联邦教育拨款的公平性背景研究
在澳洲联邦大选来临之际,工党和联盟党在教育政策上许诺的“支票”很多。媒体报道很热闹。我最近看了一些澳洲媒体的报道和分析,续续的编译出来给大家看,这些事情我觉得我们大家都需要关心下,我一向主张我们华人移民要多关心澳洲教育界主流社会的各种意见,不要只局限在自己的小圈子里,知道的多才能融入,才能把澳洲当中自己真正的家。

同时我也要说明,我编译这些文字的时候从来就是有我个人的倾向性的,也就是说我并不客观,希望大家能够了解。

今天第一篇我们来谈谈最近针对联邦教育拨款对于私立系统和公立系统的分配而导致的差异问题,这从来就是一个焦点议题。

无可否认,每一个澳洲的孩子都有权利得到澳洲联邦政府的教育拨款支持,这是讨论这个热门议题的大前提,也就是说,公立学校,私立学校和教会学校都应该得到教育拨款,但是如何分配是个大问题。

下面这个编译就是来看看其背景研究。

澳洲最近有一份新的研究报告是来自于堪培拉大学和国立大学的两位博士Watson, L. & Ryan所起草的。
Choosers and Losers: The Impact of Government Subsidies on Australian Secondary Schools.
Australian Journal of Education

报告说在过去的四十年里,针对给私立学校政府教育拨款来说,公立学校绝对是最大的“失败者”。澳洲政府给私立学校的教育拨款已经扩大了私校和公校之间的社会经济差距,特别是拨款允许私立学校只提高他们的学校质量而不是减少他们的学费收费。

政府对私立学校的拨款已经导致了公立学校高度集中了大量的低社会经济状态的学生(SES - socio-economic status)。这已经扩大了公立和私立学校之间的整体表现的差距,并且迫使联邦政府对公立学校有更高的费用负担。报告说,结论就是公立学校应该比私立学校得到更多的每个学生的拨款数字。

报告还说私立学校将继续利用联邦政府的教育拨款,通过减少“学生/教师”比率来提升学校的质量,并且吸引有着较高SES的学生离开公立学校转向私校。除非联邦政府的教育拨款对于私立学校学费政策和学生入学条件上有条件限制,否则这个趋势无可逆转。

这份报告的数据上说,政府对私校的周期性拨款按实值计算(考虑通货膨胀因素):
每个天主教会中学学生1970年代初是500刀,2007年增加到了6000刀;
每个私立中学学生1970年代初是不到1000刀,2007年增加到了5000刀;

这些数据说明了私立学校已经利用了增加的拨款来增强学校的质量,最主要的方式就是减少“学生/教师”比率,而不是降低学费来吸引低SES家庭的学生。

私校的学费一直在持续上升按实值计算:
天主教会学校的学费从1970年代到2002年上涨了160%,而私立学校的学费同期上涨了70%。私立学校的学费上涨超过了同期家庭实质收入的增加幅度,统计数字是从1972年到2002年澳洲实值家庭可支配收入增加了46%,而澳洲男性作为主要家庭收入者的周薪同期只增加了26%。

对私立学校来说,从联邦政府增加的拨款和日益上涨的学费得到的额外资源,让他们能够显著地改善“学生/教师”比率。在1970年代初,在天主教会中学每个教师对应23-24个学生,到2007年变成了每个教师对应13个学生。私立学校的学生/教师比同期从每个老师对应超过14个学生下降到了10.5个学生。而公立学校同期从15个学生/教师只下降到12个学生/教师。

私立学校对“学生/教师”比率的改善要远远好于公立学校。天主教会学校相对于公立学校的学生/教师比从1.4下降到了2008年的1.0,而私立学校相对于公立学校的学生/教师比从1.1下降到0.9。

研究报告显示了,私校和公校的学生/教师比和学生入学总人数之间有明显的关联。联邦拨款和上涨的学费改善的学生/教师比,从1980年开始,已经成为了公立学校学生向私立学校流动的一个影响因素了。

研究报告也显示了日益增加的高昂学费已经确保了,主要是由更高SES家庭对提高私校质量起了主要作用。从1975年到2006年间由公立学校转到私立学校的学生主要是来自于高中端SES家庭。期间有60%的公立学校学生下降的人数是来自于SES高端的家庭。

更高的SES学生流向私立学校已经显著地改变了公立中学的社会经济成分结构。与1975年相反,2006年公立学校的大部分学生是来自于平均SES之下的家庭。而且公立学校里来自于低端SES家庭的学生集中度从1975年到2006年大幅增加。

在1975年,澳洲有两种以上的政府公立学校:一种是学生的SES背景明显低于社区的平均水平,而另一种是SES背景在平均水平之上的类型。到了2006年,高于SES平均水平的政府公立学校已经不是主流类型了,相反,所谓相对高的SES的公立学校的平均SES水平其实是低于社区的平均水平的。

报告说他们的发现揭示了对教育政策的两个显著的可能影响。

首先,可以预料公立学校和私立学校的整体表现差距会进一步拉大,这是因为公立系统学生的更低的平均SES所致。现在的研究已经证明学生的SES值对应最终的教育成就获得有最显著的影响。由于目前低SES的学生构成的公立学校入学的大部分,那么可以预期公立学校的平均学业成绩表现会低于私立学校。此外,低SES学生在公立学校的更高集中度也将进一步地拖累现有的学生整体表现。

第二个影响是,可以预计政府公立系统每个学生投入的财政拨款数字将继续增加。这意味着给一个公立学校里学生到一个可接受的教育水平的平均费用总是会远高于私立学校。公立教育系统也要负担接受所有类型学生而产生的额外费用,因为公立学校没有选择,无论学生是何种背景总是要收的,另外在偏远地区的小规模学校也是个不小的负担。

这个报告明确的指出,建议政府公立学校理应比私立学校得到更多的学生单位人头水平上的拨款,报告说:
。。。当政府设立对所有学校的拨款标准的时候,需要预先假设私立学校在同样的低学生单位人头资金水平上比公立学校运营得更有效率。只要私校继续比公校招收更低比例的低端SES学生的现实继续下去的话,这就是一个合情合理的假设,没有例外情况会干扰这个假设。

报告也建议对政府在对私立学校拨款的时候,要求私校放宽在学费和招生政策上的限制条件,这样才能扩大真正的公平教育机会。
作者: patrickzhu    时间: 2010-8-8 21:06
何老师的发言我引用一下,作为这个帖子的有用补充:


此文章由 洋八路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和作者 洋八路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SES:socioeconomic status (SES) --(社会经济指标)是霍华德政府在2001年实施的,对非政府学校(私校)财政补助政策时推出的一个概念。是用在校学生父母的职业,教育和收入状况(该数据从统计局的人口普查中获得而不是来自原来的直接调查家长的方法)作为一个样本,计算出学校的综合SES指数值,总体反应在校学生的教育和收入背景。这个指数用来决定邦政府对私校的拨款数额(注:公立学校虽然也有计算SES值,但这些政策同他们不直接相关,因为公立学校是有州政府负责财政的)。高SES的私校获得较低援助;低SES学校获得拨款高。比如,如果全澳洲学校的计算结果,SES值最低80, 最高130, 那么可以从低到高分为四块(80-92.5,92.6-105.1,105.2-117.7,117.8-130),每个期间(12.5)称为SES的Quarter。这样,如果一个学校的SES是120,那么它处于SES的TOP 25%的那一个块,是属于“富人学校”。Patrick 这里指的是私校大多处于TOP 25%的。

一个主要的争议点是,学校的NAPLAN (National Assessment Program in Literacy and Numeracy:全国统一语文数学考试)的成绩同学校的SES值相关性很大,而同学校老师的教学水平关系不大。这样,在NAPLAN成绩全国myschool网站上公布后,学校成绩差的老师觉很受“冤枉”,因为是家长在作怪(比如补习,父母重视程度等),而不是他们自己的能力问题。换句话说,同一首学校,如果一下子只招家庭背景好的学生,SES就变高,成绩自然就好了。老师还是那样的老师,碗还是那只碗,只要将汤换成药,结果就不一样了 --- 注:有争议。

另:ICSEA(Index of Community Socio-Educational Advantage)是一个传统的人口普查指标。SES只是参考借用了它的计算方法,被用来衡量学校学生的家庭教育和收入背景。

又另:现在的竞选中,Julia 答应如果连任,会将原来的SES援助私校政策延长下一个任期。私校很担心这个政策被废除,因为这项政策向来被认为是对富人的补助,所以代表“穷人”的工党是迟早要废掉,到那时,私校费用又要涨了。想上私校的同志们看来选Tony比较划算,因为,Tony答应不会废除此项联盟党原有的政策。

(SES计算方法见https://schools.dest.gov.au/ssp/ ... oreIsCalculated.pdf)以及http://www.dest.gov.au/archive/schools/ses/index.htm
作者: patrickzhu    时间: 2010-8-8 21:09
另外,把我在另外一个帖子的发言也放到这样,让大家了解OC/Selective High产生的背景和这个主题是紧密相关的。

============================================================================================
另外,NSW的OC和精英体系可以预期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不可能消失,因为这是一场NSW公立教育体系对抗私立学校集团的“斗争”里的一种重要手段,其本质是要让穷人家庭有奔头,挽救公立系统的颓势。
州政府或者是联邦政府最担心的事情就是大量学生从公立学校系统留向私立和教会学校系统,最后造成公立系统的垮台。NSW采取公立精英学校和班级的政策已经有近二十年了,可以预见,解决或者说是缓和外来移民子弟“占领”精英学校的矛盾的办法可能还是继续扩大Selective High和extension class的规模,更大规模的设立“Partial Selective School”,放权给公立学校的校长和家长委员会以改善教育拨款和师资的合理利用,让公立系统能够留住优秀教师,有好的竞争性的环境培养优秀教师,从而提升公立系统的教学水平。

2007-2008年州教育部的数据说,每个公立小学生平均大概得到州政府(NSW)11000刀,每个公立中学生得到14000刀的资助。如果这个国家放弃公立体系,全面私立学校化,把这笔钱补贴给家长们去交私立的学费,那么对这个国家是种灾难。马太效应只会越来越严重。
一句话,公立系统对澳洲至关重要。

============================================================================================
在教育政策里拨款的分配方式上,我个人是绝对支持工党政府要改革目前的SES Funding模式。无论这件事情什么时候做,也无论Gillard目前是妥协(延长SES Funding到2013年),但是作为工党政府如果在台上,就会一定会去做的。
而自由联盟党就是代表了富人阶层的利益,就一定会继续执行这个模式。
现在的状况是SES低端的学生都在向公立学校集中,越来越多的相对高的SES背景的家庭的孩子正在流向私校。
教育界世界上公认的结论就是SES和schoo achievement关联度最大,为达成相同标准的performance,对于low SES students需要的投入要远远高于top SES students,结果就是政府在公立系统上每个学生上的投入越来越高。
而私立学校得到的政府拨款作为补充,有效的降低了student/teacher ratio,也没有降低或者延缓school fees的上涨。这样就把low SES背景的家庭赶出了私立系统,而公立系统因为接受了大量的low SES背景的孩子,school achievement进一步恶化,势必要求联邦政府的更高财政支持,这个恶性循环最终就可能导致公立系统的垮台,将来很有可能公立系统只能对比如家庭年收入低于5万刀的家庭开放。这就是我说的公立系统的垮台对这个国家的人民是个灾难。

我觉得墨尔本的公立系统就有这个趋势,相比于新州,维州的私立和教会学校势力更强大,对家长的吸引力更大。。。将来如果有公立垮台的事情发生的话,一定是从墨尔本开始的(我个人意见)。

二十年前,NSW的学生从公立流向私立的情况在全国各州和领地最为严重,所以NSW教育部进行了精英学校包括OC的改革,意义就在这里。

很多对OC和精英痛恨或者无可奈何的人也需要了解这些背景,OC和Selective High不是十恶不赦的。

[ 本帖最后由 patrickzhu 于 2010-8-8 21:13 编辑 ]
作者: suel    时间: 2010-8-8 21:11
原来教会学校是1:13,公立已经是1:12的师生比啦?不过我有个疑问啊,很多好的公立学校附近的房子贵的离谱,这个不是再说SES高的人也要去公立学校吗?至于拨款是如何提高学校教学质量的,我就不清楚了。不然,为什么同样是公立学校,获得差不多的拨款,有的就能特别突出,有的就一点也不好呢?是否同生缘有关?
作者: patrickzhu    时间: 2010-8-8 21:24
精英学校和各个普通学校里的Selective Class对于公立系统来说有效的留住SES中高端学生的一种有效手段。悉尼是这样,墨尔本也是这样的。只不过在这方面墨尔本没有悉尼一样得到州教育部的大力支持。
作者: patrickzhu    时间: 2010-8-8 21:33
我过几天再来写一个帖子批Tony Abbott的Education Rebate的大选支票,对澳洲的公立系统很不利。
如果你通读这个帖子,到时就能够理解为什么澳洲教育界的大部分人都反对自由联盟党的背景了。
作者: 老猫    时间: 2010-8-8 22:30
Pat, you know too much. Thx!!!
作者: Ian    时间: 2010-8-9 14:49
个人以为全精英学校是一种治标不治本的政绩工程,仅仅是维持了公立教育的一些表面风光,事实上加剧了公校内部的分化,变相把不少人推向私校。而现在精英学校补习教育一定程度上的畸形发展,把更多人推向私校。公校两极分化,悉尼恐怕要比墨尔本严重,如果说破产,仅靠几十所精英学校,已经失去了公立教育的意义。
作者: Ian    时间: 2010-8-9 15:05
从朱版的数据看,私校公校的师生比基本是一样的,这说明公校管理上的问题至少和资金同样严重。有关BER出现的问题,很理解公校的困难,不过管理强敬业热忱的校长,学校的项目就进行的相对好。

澳洲的私校拨款制度有缺陷,也有一定的合理性。把很多事情都归咎于此并不妥当。过度强调SES带来的问题容易一种倾向掩盖另一种倾向,针对性的对策非常有必要,不过即使关闭所有y私立学校,公立学校在不同SES分布区的差异一样解决不了。

[ 本帖最后由 Ian 于 2010-8-9 15:07 编辑 ]
作者: patrickzhu    时间: 2010-8-9 15:17
关于大选里自由联盟党Tony Abbott的支票,具体举措可以看这个帖子
http://www.oursteps.com.au/bbs/viewthread.php?tid=249562

我们这篇就来谈谈阿伯同学给家长们的教育回扣支票有什么害处。

自由联盟党如果当选将通过学费税务回扣的方式给予私校另外一种利好。这种做法会留下一扇后门将来可能提高对私校的拨款数字和让更多的学生流向私校,进一步地损害澳洲公立教育和增加私校和公校系统的之间社会隔离。

自由联盟党说将对教育费用增加税务回扣力度,扩大可报的项目比如学费。
给每个小学生提供50%的税务回扣,也就是最高可以是每年1000刀的教育花费中拿回500刀。
给每个中学生提供50%的税务回扣,也就是最高可以是每年2000刀的教育花费中拿回1000刀。

孩子上私校的家庭可以从这项政策里得到最大限度的好处,因为私校系统里的高昂学费,家长要得到税务回扣的上限很容易。相反因为在各州的公立学校收取的费用不是强制的,大部分都是自愿性质的家长捐献。因此所有针对公立学校自愿性质的费用,家长们无法申报税务回扣。另外,在公立系统里一个典型的小学每年的学费大概是250刀,一个中学的学费大概是500刀,很显然是远远低于联盟党所提出的税务回扣可申报的最高上限的。

如果自由联盟党真得对学校之间的中立性有很严肃态度的话,那么Abbott就应该让公立学校的自愿捐助学费可以申报税务回扣。但是即便如此,私校家长还是可以从回扣政策里收到最大的好处,因为平均私校学费和公校自愿捐献/学费之间因不公正对待引起的差距。

这笔回扣对所有已经有孩子在私校就读的家庭来说是一笔飞来横财。但是这些家长必须要符合拿FTB A的收入要求才行,FTB A的收入限制按家庭孩子数量的不同最高到年收入15万刀。这个数字接近是澳洲平均(周)工资的三倍。在澳洲只有不到15%的家庭的年收入是超过15万刀的。

所以澳洲Daily Telegraph的教育专栏记者Maralyn Parker在7月21日撰文说:“自由联盟党最近许诺如果当选给于中小学生学费上的税务回扣,这是我看到的在澳洲选举里对于中产阶级家庭最无耻露骨的竞选承诺。对于已经在付上万刀学费的选民们会十分欢迎这项举措。但是这肯定不是一项对于孩子上公立学校的工作家庭的税务回扣。”

她说:“这是短视和政治性的自我利益政策的一部分,有潜在的危险带领我们在孩子的学校生涯上走错误的道路。”
作者: patrickzhu    时间: 2010-8-9 15:17
这个回扣政策将鼓励更多的家长转向私校,因为他们要付的学费有有效的减少。这个回扣大概给中等学费的私校10%的补贴,给较低收费的私校25%的补贴,而给最低收费的私校近50%的补贴。

这毕将进一步损害公立教育体系,因为它鼓励在收入分配里边缘阶层转向私校,也意味着公立学校里学生的构成成为低收入家庭的集中地。

当然一些上私立的家庭可能损失部分回扣补贴,甚至于全部补贴。而一些私立学校很有可能借机提高他们的学费。这样这个补贴政策就有可能为私校要求更多的联邦拨款开了一扇后门。

回扣政策最有可能导致有着长长的waiting list的热门私校提高学费。招生名额有限的私校最有可能,当然相反的情况是招不满的私校为了吸引更多的学生限制学费上涨。然而无论怎样,肯定有很多私校要提高学费以获得这个回扣的最大利益。

很多私校肯定会根据他们现有的入学人数和收费情况,结合这个回扣的比例来重新调整其收费,以确保不损失现有的招生人数或者尽量吸引额外的生源以最大化其总收入。

当然上私校的家庭也会尽量在其他地方而不是学费上申领回扣,除非他们确认申请学费上回扣不会导致死校学费的上涨。

然而,这是不可能的,因为学费上的政府补贴对家长们的吸引力巨大。在任何情况下,为了从中分得一杯羹,所有和教育税务回扣相关的商品和服务都可能涨价。

因此,回扣的钱可能留下一扇对私校教育拨款增加或者减少的后门。这个政策为霍华德政府的SES拨款模式提供了一种新飞来横财,如同霍华德政府当初对私校的保证,是no loser的额外担保。

这确保了私立学校在总体资源上对公立学校的继续领先优势。根据澳洲官方每个学生平均总体教育费用的统计,2007年-2008年,除去资产推算成本的花费,每个公立学校学生的费用是10771刀,天主教会学生是10826刀,而私立学生是15576刀。

这是一项给私立系统真正的后门,因为这项回扣政策不需要和直接的教育拨款认可程序一样要经过国会的的常规审核。结果是这个政策程序上的漏洞使得在回扣上增加的钱变成了不需要问责和缺乏了透明性。现在估算为大概是每年10亿刀。这笔钱其实如果用在减少澳洲穷学校和富学校之间整体表现的巨大差距上会更好。或者如果用在提高在那些大部分在公立学校里的有学习障碍的学生身上也合理。
作者: qqyang    时间: 2010-8-9 15:21
只能继续push老板涨工资了。
作者: patrickzhu    时间: 2010-8-9 15:26
原帖由 qqyang 于 2010-8-9 15:21 发表
只能继续push老板涨工资了。

呵呵,你说的没错了。
无论给多少补贴,私校的学费仍然会继续上涨,Education Tax Rebate的offer给了私校新的上涨学费理由。(这个和房产里的政府补贴产生的市场后果差不多)
所以前面何老师说的上私校的要投阿伯也未必就好,呵呵。
作者: Holly2010    时间: 2010-8-9 17:13
好文章!应该投票给工党。
作者: 点com    时间: 2010-8-9 17:29
作为一位教育工作人士,我们历来反对自由党
作者: 缓缓    时间: 2010-8-9 19:38
我想知道“继续扩大Selective High和extension class的规模,更大规模的设立“Partial Selective School”,放权给公立学校的校长和家长委员会以改善教育拨款和师资的合理利用”,这个难度有多大?应该不需要巨大投资,只要适当放权就可以解决。

我注意到NSW的partial selective school 正在增加,可速度缓慢

至于OC,我还是没看出来有啥必要性
作者: patrickzhu    时间: 2010-8-10 14:58
关于SES (socio-economic status)和student/school achievement之间的关联度问题,有一些数据可以来说明。

澳洲的最近的调查结论是:来自于low SES学校里的低收入家庭背景的学生在阅读、数学和科学上,比来自于high SES学校里的高收入家庭背景的学生最大要落后将近四年。

澳洲的学者们使用经合组织(OECD)的PISA(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s)在2003年-2006年间对澳洲15岁学生(Year 10)的学业表现的数据得到这个结论。

在lowest SES学校里lowest SES家庭背景的学生比在highest SES学校里highest SES家庭背景的学生在数学成绩上落后128分,相当于落后3.5年。在科学成绩上落后142分,相当于落后4年。

在相似SES学校里不同SES家庭背景学生的比较数据

如果算平均值的话,在average low SES学校里low SES家庭背景的学生比在average high SES学校里high SES家庭背景的学生在数学成绩上落后60分,在科学成绩上落后68分,相当于落后将近2年。
而算相似SES学校的比较的话,
在high SES的学校里,low SES家庭背景的学生比high SES家庭背景的学生数学和科学成绩落后52分和67分。
在low SES的学校里,low SES家庭背景的学生比high SES家庭背景的学生阅读成绩平均落后89分,相当于落后了2年多。

在不同SES学校里相似SES家庭背景学生的比较数据

相似的low SES家庭背景的学生,在low SES学校里比在high SES学校里数学平均成绩落后76分,科学落后75分,相当于2年的差距。阅读是落后57分。
相似的high SES家庭背景的学生,在low SES学校里比在high SES学校里数学平均成绩落后67分,科学落后74分,阅读落后54分。

从上面的数据可以看出,无论是从学生个人的SES家庭背景,还是从学校的SES平均值来做比较,“富人学生”和“穷人学生”在学业表现上有着巨大差别。
作者: patrickzhu    时间: 2010-8-10 14:58
除了学生素质(SES)这个因素之外,前文已经说了现存的联邦教育拨款模式政策进一步拉大了富学校和穷学校之间的学校表现,在私立学校实际只招收很少数量的low SES学生的情况下,私立学校还是得到了比公立学校在单位人头上更多的教育拨款。

澳洲最富有的私立学校比公立学校拥有二倍甚至更多倍于的资源,然而在单位学生人头上仍然收到政府额外的2000刀-4000刀的拨款,这些拨款的理由是因为私校也招收low SES学生,但是实际上私校招收到的low SES学生的比例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联邦政府给私校的单位学生人头上的教育拨款也高于政府对于澳洲disadvantaged school的人头拨款数字。澳洲政府对于disadvantaged school有新的额外拨款,但是这个额外拨款的数量非常少,大概是每个学生500多刀,占公立学校单位学生人头花费总量的5%都不到。

相反,前面的研究报告说,有资格拿到这个额外拨款的学校如果要提升low SES学生的成绩到国家的平均水平,需要花现在单位学生人头上平均国家投入的2-3倍才有可能。

现在工党和联盟党对此都没啥说法,也没啥具体的长期对策,反正就是妥协加上蒙混。。。     。
作者: JuJu    时间: 2010-8-11 07:29
精品文章! 这两天严重缺分中, 不过这个不欠白条说不过去了.
作者: JuJu    时间: 2010-8-11 07:31
原帖由 Ian 于 2010-8-9 14:49 发表
个人以为全精英学校是一种治标不治本的政绩工程,仅仅是维持了公立教育的一些表面风光,事实上加剧了公校内部的分化,变相把不少人推向私校。而现在精英学校补习教育一定程度上的畸形发展,把更多人推向私校。公校两极分化,悉 ...


lan 同学也特别有见解, 每次你的帖子都让我学到东西, 佩服一下.
作者: suel    时间: 2010-8-11 07:55
我虽然没有研究过这里的教育制度,但是作为一个家长,为孩子今后学习考虑一般都是这样想的:
1.能花多少钱?
2.想让孩子学到什么?
对比公立和私立学校,我会更加偏重于私立,虽然由此会产生很大的经济负担。但是我无法接受这里很多公立小学的教学。我家对面就是个有100多年历史的公立小学,但是我们已经放弃,理由就是他们没有让人信服的教育.尤其对于我们这些技术移民来说,教育是让我们有机会走出国门,我们当然非常重视能学到什么。至于私立,家长支付了更多的钱,那么理所当然希望获得额外的高质量教育,如果私立拿了钱也做不到,那么他们自然无法生存。如果公立能够有私立的教育质量,那么私立也很难真正的普及化。

澳洲公立系统应该好好研究自己的教育内容,借鉴其他国家成功的教材体系,而不是让每个小学自己来,弄的教育质量差距那么多。至于说去公立的学生很多是低SES的,那么我想很多有名的公校的房价是高到离谱吧,那么请问是谁在那里居住呢?低收入家庭造成孩子文化水平不好是个社会现象,不是光在澳洲有的,这个同家庭背景非常重要.如果家长是重视教育的,他们会自己努力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机会.这里低收入能够获得很多国家的补贴,你说能真的有多穷?除非真的是把钱都花在自己享乐上去了.我认识的本地鬼佬家庭,妈妈不工作,爸爸4万多.2个孩子,一个在读书了.这样的家庭基本可以获得政府大部分的福利吧.,他们非常重视孩子的教育,虽然送的是公立学校,但是平时自己会在家里认真监督孩子读书.他们家里有着50寸的LCD电视机,房子有270度的VIEW,人家就是自己辛苦工作,节约下来的.

对于国家对私立学校的拨款,我觉得可以给予专项用途,比如增加奖学金,用于接纳低收入家庭的优秀孩子.不过话说回来,就算这些孩子真的去私立学校免费读书,他们获得的不仅仅是教育,他们更加要面对如何面对富有家庭的孩子,这个其实会更加的影响他们的身心发育.我们虽然想把孩子送去读私立,但是却非常担心孩子将来会无法面对一些来自富人家庭的攀比,因为我们只是普通工薪家庭,送孩子去私立的仅仅出于学习.
我非常痛恨所有的补习班,他们的存在是对现有教育体系的一个严重讽刺.我也非常同意IAN同学提出的精英学校其实就是维护了公立教育的面子,但是结果就是:分裂了公校的体制,内部打造3.6.9等.

最后补充,我不是选举人,所以无法用我的票来说话,但是以上只是我个人的感受.简单一句就是公立并没有少受到国家补贴,但是钱不知道用那里去了.公立教育质量不提高,私立现象会更加普遍,就算家长送不起私立,但是这些钱一样会用在补习班.

[ 本帖最后由 suel 于 2010-8-11 05:58 编辑 ]
作者: patrickzhu    时间: 2010-8-11 09:04
原帖由 JuJu 于 2010-8-11 07:31 发表
lan 同学也特别有见解, 每次你的帖子都让我学到东西, 佩服一下.

同意。ian同学很了解这里的教育情况的。
希望ian同学有更多的发言。
作者: 黑山老妖    时间: 2010-8-11 09:09
标题: 回复 8# 的帖子
很同意。当初NSW推出精英学校的大环境是这样的:
那时候只有几个老牌精英:James ruth,North Sydney boys, North Sydney Girls等。一只手可以数过来。
公立学校大多教育水平比不过同区的私立学校和教会学校。大量学生流向这些私校和教会学校。
省政府非常难堪,有没有好的办法提高教学质量。于是出此下策,把大量的公立学校变成精英学校。
结果就是,精英学校得利,普通学校遭殃。差的越来越差,好的越来越好。
作者: chatchat    时间: 2010-8-11 10:08
标题: 回到上次那本OUTLIER 的书
就美国的数据看,不同SES学生间的学业差距,更多是在假期造成的!说明还是家庭对孩子教育的影响大于学校。
但澳洲公立学校制度在很多方面是“国营企业”“大锅饭”的感觉,校长没有人权,财权,也不对家长负责,这个是最大的毛病。
作者: patrickzhu    时间: 2010-8-11 11:15
原帖由 黑山老妖 于 2010-8-11 09:09 发表
很同意。当初NSW推出精英学校的大环境是这样的:
那时候只有几个老牌精英:James ruth,North Sydney boys, North Sydney Girls等。一只手可以数过来。
公立学校大多教育水平比不过同区的私立学校和教会学校。大量学生流向 ...


谢谢老妖的补充。
现在来看今年前自由联盟党议员Ross Cameron的文章就很有意义了。

新南威尔士州的普通公立学校是在公共政策里还没有改革的的一块。My School网站的出现代表了现任政府(Rudd/Gillard时代)的第一个重大的成功的改革,也代表了工党对于工会几十年来对亟需改革的教育方面的阻扰的修正。

教育是一块充满了神秘和既得利益的领域,对我们来说几乎无法相互告诉对方其真相。冒着不公平责难教师们的危险,我也来说几句。

新南威尔士州的教育体系有五个截然不同的的部分:
-公立精英中学
-顶尖私立学校
-其他私立学校(英国圣公会,穆斯林和其他宗教和非宗教)
-天主教会学校
-公立普通中学

教育主管机关以其影响力来排的话有:
-州教育部
-州教育工会
-联邦教育部(负责教育拨款和考试)
-校长
-老师
-家长

现在所有的努力方向应该集中在提升公立普通中学的教学环境上面。

从“消费者的价值”的观点来看,公立精英中学是在整个食物链的顶端 。上精英中学不需要花很多钱,也不需要家长们过多的参与,是一个最残酷的独特模式。

几乎所有的精英中学的学生都是来澳第一代移民的子女,主要是来自于东亚和南亚次大陆。这些聪明孩子的聪明父母们很快的就领悟到了应该在那个方向上使劲。花费几千澳币的钱在小学阶段的补习班里,他们就可以避免要花可能50倍之多的钱去求得高质量的教学水平和他们想让他们的孩子去的那种同龄好学生的环境(指上昂贵的私校)。

从结果来看,这个钱花的很值。英国裔的澳洲人(Anglo Australians)要么太笨要么就是太自大而没法对他们子女的未来做出相同的努力和承诺。

新南威尔士州的公立精英中学制度在1980年代和1990年代有过两次大的发展,这是作为日益严重的学生从公立系统流失到私立系统的风气的应对措施 – 当时在新南威尔士州这样的现象比其他各州都要严重。 州教育部扩展了精英选拔的范围 – 从纯粹的学术和农业学校扩大到了在体育,科技和表现艺术方面有出色表现的学校。这个改革在培育出色的公立学校上得到了巨大的成功,吸引了一大批高质量的教师和创造出了一个正面积极的同龄人竞争压力的学校环境。

公立学校的问题总体来说一直是一个文化的真空。非公立学校能够通过一致的宗教,道德和社区文化认同自己。而公立系统在缺乏特定选拔的情况下,仍然庇护在包容宽容的概念之下,因此就缺少对于家长教师和学生承诺的动力。

作为结果,公立学校的文化真空已经被有行为问题的学生和保守的不参与学校互动的家长们填补 – 这个问题在公立精英中学和私立学校吸取了大部分天资聪颖和勤奋好学的学生之后日益恶化。所谓“comprehensive school”失去了学生行为榜样。一个公立高中的校长对我坦白说,他说面对的困难在于,当学生在被公开授予学业成就奖之后他在学校操场上被同学嘲笑和欺负的现象。在这样的环境下,学业成绩和总体学校纪律就一起堕落了。很多郊区的普通公立中学没有有效的手段对付长期存在的学生行为偏差,这些学校已经成为了故事梗概里的一个章节了。欺凌、虐待、教师员工的高流动率、教室纪律差、破坏公物和校园暴力的泛滥淹没了整个教育系统。

教师成了纯粹的孩子的看护者,忍受着他们所恨的工作,绝望地试图为少数真正想要学习的孩子做些事情。只有有限的政府财政拨款,没有学校社区的支持,没有钱投入到新的教学方案里去。

全制的公立小学经常缺少男性教师。低报酬、低职业奖励的预期、在低信任度文化里的性骚乱指控的风险、和教师工会里的激进女权主义,这些产生了一个对男性极度不友好的环境。缺乏强壮的爱好体育的男老师对于男孩的教育是一个灾难。教育工会对一切可能对其不利的事务极度敏感,采取了反抗任何形式的对老师和学校表现的问责的策略,反对扩大校长的职权而让其领导的学校脱颖而出的做法。大部分校长无法选择他们自己的员工和培养他们自己的道德文化,而只能忍受州教育部的直接人事任命。

教师工会已经在维持一种“受害者文化”,每一个问题的回答都是“更多的拨款”,把他们所有的创造性的精力都投入到了政治运动,而这样的运动就是为大部分(不是全部)远郊的全制公立学校(outer-suburban comprehensive public school)的糟糕表现提供保护伞。

然而还是有着希望。所有的研究显示最强的对抗黑暗力量的稳定因素是,要有一个令人鼓舞的校长。我已经目睹了非精英中学吸引各个阶层的学生(包括低收入的区),自豪、激情、礼貌和学习这些特性总是围绕着一个鼓舞人心的校长。。。

My School网站,针对家长自主权和参与度的走出了出色的第一步。它让表现出色的公立学校得到他们应该得到信用,并且能够在昂贵的私立学校的自满氛围里脱颖而出。

My School网站应该进一步扩展包括:教师缺勤的数字,教师员工的流动率,因为压力而休假的教师数字,离职教师和教育部打官司的数字,体罚的数字,男老师和女老师的比例,学校委员会和家长/公民协会运作的有效性。

现在必须有真正的改革,让教育预算的授权和政策自主权从教育部下发到到校长手里,让职业奖励的机会和更多的金钱投入到我们亟需维持的优秀教师上去。

作者: patrickzhu    时间: 2010-8-11 11:22
原帖由 chatchat 于 2010-8-11 10:08 发表
就美国的数据看,不同SES学生间的学业差距,更多是在假期造成的!说明还是家庭对孩子教育的影响大于学校。
但澳洲公立学校制度在很多方面是“国营企业”“大锅饭”的感觉,校长没有人权,财权,也不对家长负责,这个是最大的毛病。 ...

Outlier里提到美国的例子,作者说富人阶级和穷人阶级在学业成就和其他社会活动上表现的差距的另类分水岭就是HOLIDAY,富人阶层的孩子在假期里在继续学习(不是单指在academic上的学习,而是指全面的学习),而穷人阶层的孩子在假期里大部分属于idle状态(你也可以理解成一种无所事事),结果在数十年的学校生涯里,产生了巨大的差异。
这是很有趣的观察,结论虽然不全面,但是也是一个方面。

另外我同意chatchat说的,校长(包括家长委员会)的人事权和财政权的确是一个改革方向,逐步的放权对于公立学校至关重要,工党和联盟党在这次的大选里都对此有了承诺,这是一件大好事。

[ 本帖最后由 patrickzhu 于 2010-8-11 11:23 编辑 ]
作者: patrickzhu    时间: 2010-8-11 12:47
再来说说联邦拨款对于残疾学生的情况。

最近NSW议会否决了私立学校组织要求政府给予私立学校里残疾学生更多的额外拨款的要求。

长久以来,私立学校一直认为对比于公立学校,政府对于私立学校里残疾学生的特别拨款是under-funded。

但是在NSW议会的报告里说,有广泛的证据表明政府对于NSW公立学校里残疾学生的拨款不够,应该大幅增加才是。

这里的残疾学生包括了身体残疾和有学习障碍的学生(SWD – student with disabilities).

和私立学校集团的诉求相反,事实是,NSW的私立学校目前得到的对残疾学生的拨款远大于公立学校。2008年的数据是,NSW私立学校在残疾学生上得到的额外拨款要比公立学校高26%-38%。具体数字是,NSW天主教会学校是每个残疾学生平均24680刀,比公立学校多23%。私立学校每个残疾学生35800刀,比公立学校要高80%。

私立学校声称他们是under-funding是不正确的。因为他们只考虑了对每个残疾学生的直接额外拨款数字,而忽视了实际上对私校每个残疾学生间接的特别拨款。主要原因在于,现在对于私立学校的拨款数字是基于公立学校每个学生花费的数字来计算的,其中已经包括了花在残疾学生上的费用。

公立学校有着比私校高得多的残疾学生比例(在NSW是5.9% 对3.5%),理应会产生更高的花费。而私立学校在即便有着比公立更小比例的残疾学生人数反而得到了更多的特别拨款,这就为私校用这些针对残疾学生的多余拨款转到其他私校的其他学生身上。简单的说,这些拨款就是给了私校“两笔钱”。

现在政府对私校的拨款制度包含了让私立学校限制残疾学生入学的诱因。残疾学生的私校入学人数比例越低(也就是公立学校的残疾学生越高,政府的给每个学生的计算数字就越大),给他们的额外拨款数字越大,或者转到其他非残疾学生的数字越大。是这样的和公立学校残疾学生费用的链接造成了现在的状况 – 那就是在鼓励私立学校不要招收更多的残疾学生(有一定的小比例就行)。

现行拨款制度里另一个荒谬之处是,在NSW最富裕私校里的残疾学生收到了NSW政府最高数字的额外拨款,而那些在最落后私校里的残疾学生反而收到了最低水平的额外拨款。

所以NSW议会拒绝私校的要求看起来就很有理由了。

同时,如果要有改革的话,那么为了避免继续给私校“双重补贴”的现状,公立学校残疾学生的花费应该从公立学校学生平均花费的计算中剔除,因为私校拿的钱是基于这个计算而来的。
作者: Ian    时间: 2010-8-12 15:41
原帖由 JuJu 于 2010-8-11 07:31 发表


lan 同学也特别有见解, 每次你的帖子都让我学到东西, 佩服一下.


谢谢鼓励。我更喜欢翔实严整的帖子,那才是学习啊。
作者: patrickzhu    时间: 2010-8-16 14:38
今天SMH的报道,再次凸显了对于education funding的政策问题会是个左右marginal seat选区的重要因素。

This story was found at: http://www.smh.com.au/national/e ... 20100815-1257k.html

Julia Gillard总理曾经是个对霍华德政府260亿的私校教育拨款政策的激烈反对者,现在好像已经屈服于来自天主教会学校和私立学校游说的压力了。

她的立场反映了新的政治现实,那就是威胁改革对私立学校的拨款政策会左右边缘选区的选情。

大选活动以来的三周里,因为天主教会学校和私立学校强有力的游说活动,Gillard总理已经答应延长现有对私校的拨款模式到2013年底,虽然她曾经说过在2012年之后要冻结现有的拨款模式。

这个被澳洲教师工会认为是权宜之计的妥协决定,将在选举之后延迟先前Gillard已经认定的要改革联邦政府教育拨款模式的任何行动。

但是Gillard强调这个决定的现实性,她说这将确定学校拨款,暂时搁置由独立第三方所做的拨款政策的审核结果。

在2000年9月,Gillard告诉国会说,霍华德政府新的拨款模式有很大的问题。她质疑当时政府坚持的对私立学校额外拨款是提供了选择。她说,这个模式其实是在“制造一个最富阶层有最多选择的教育市场”。

她当时说:“这不是一个真正的选择,我们工党认为,如果你真正地要选择,那么你一定要支持一个恰当的对私立和公立系统学校的拨款是基于实际需要的做法。”

后来,当Mark Latham 2004年威胁要从私立学校拿走拨款并当年输掉了选举的时候,工党再也没有勇气去挑战被联邦教育部认定是在保护拨款政策里的不平等现象了。

在2007年选举之前,陆克文大唱霍华德的颂歌 – 他说他将不会从私校拨款里少给一分钱。然而陆克文政府不能忽视在一份政府内部审核里认定的SES拨款模式的不公平性。

这个基于SES拨款模式于2001年引入,使用人口普查的数据来衡量基于居住地的学生家庭富裕程度,由此作为指导来进行教育拨款。学校拿到的拨款不会因为收取学费或者是因为有家长捐助的财富而有所降低。

受前任教育部长Julie Bishop的委托,2006年12月教育部完成了拨款政策的审核工作。但是报告没有被公开和采纳,即使在2007年11月工党上台以后,政府也拒绝公开相关的文件。

澳洲Herald报业在2008年初得到了这份报告并公布在网上,当时的教育部长Gillard发誓说要改革SES拨款模式。

这份分析报告已经认定要改革超过半数的天主教会学校的拨款安排,因为他们在SES模式下得到了超过其应得的拨款。

报告说现有的拨款模式“进一步地维持了历史上拨款分配的不公平性”,大概有27亿刀的拨款是多给了私校系统。

霍华德政府的“no-losers”政策已经确保了即使在非公立学校的SES值已经提高由此应该少给教育拨款的情况下,他们也不会少拿一分钱拨款。

继续增加给私立学校拨款额政策对于Gillard政府政治上的压力,在天主教会教育系统要求拨款保证的游说下,已经很明显了。天主教会系统欢迎联盟党关于锁定拨款的许诺并要求工党给予相似的保证。注意到当今年4月Gillard宣布第三方机构对拨款政策审核的时候,她说“没有一个学校会少拿一分钱”。

天主教会系统的Greg O’Kelly主教说,如果拨款被冻结那么天主教会学校的生存就受到了威胁。

即使一个对于私立学校家长们投票倾向里一个小小变动就可能会左右边缘选区的席位。

NSW绿党议员John Kaye说:“天主教会教育当局和私立学校游说集团已经很快的利用了这一弱点来取得自己的利益,而公立学校在竞赛里落在了后面。”

Kaye议员估计,在工党的Macquarie选区,只要0.3%的倒戈也就是270张票就能够变天,而在Robertson选区只要0.1%也就是90张票就能够席位易手。

澳洲基督教学校联盟的主席Stephen O'Doherty说,毫无疑问对学校的拨款问题的确左右着选票。工党要争取的是在边缘选区里那些送自己孩子去低学费有宗教信仰的私立学校的家长们。工党赢得2007年大选的其中一个因素是工党第一次在教育政策上改变自己不惹恼私立学校。

澳洲教育工会的主席Angelo Gavrielatos则说,现任政府屈服于私立学校的利益。
作者: Ian    时间: 2010-8-16 15:08
工党除了选票压力外,财政应该也有很大困难,据说现在私校生已经占在校中学生的45%以上了,换言之,可能有超过20%的公立教育经费省了下来,那部分由私校家长自己付了。完全取消补贴是不太可能,调整是应该的。不过保持现有模式也不是特别大的问题。

我认为工党政府目前适当保持私校补助计划,加大公共教育基础投资,加强学校管理和奖励,方向上是不错的。治国是調和鼎鼐,不一定要搞成大食堂。

如果某政府要中产及以上家庭额外交五千教育税,这政府一定会下台的。现在不少这样的家庭却愿意交两万多税后款去上私校,政府的补贴是吃小亏占大便宜。

问题是省下钱来做什么?当真把教育医疗推向市场,去充储备第一,让穷人去练什么功?

我认为自由党或霍华德时期教育方面的最主要问题不在于补贴私校,而是十一年对无论从中小学到大学的投资停滞,在补贴私校的同时,任由公校荒芜,没有负起一个现代政府应该负起的责任。

另一方面教师工会那一套我也并不认同。我觉得澳洲这样半社半资的教育和医疗体制比加拿大的社会主义制度可能更灵活也更有生命力。

我接受的原则就是,中等及以上收入的国民要承担多一点的社会责任,多一点付出,但也不是纯粹的无私奉献,可以享受相对好一点的服务,而给政府腾出一些财力去提高和改善基础公共服务。我认为这是一个双赢的处方,也是两党的中道和平衡,也有助于良性循环。

[ 本帖最后由 Ian 于 2010-8-16 15:15 编辑 ]
作者: patrickzhu    时间: 2010-8-16 15:24
原帖由 Ian 于 2010-8-16 15:08 发表
如果某政府要中产及以上家庭额外交五千教育税,这政府一定会下台的。现在不少这样的家庭却愿意交两万多税后款去上私校,政府的补贴是吃小亏占大便宜。

Ian说的真好,非常的理性。

不过我对引用的这段有不同意见。
问题不在于那些顶尖私校的家长们的选择,因为20000刀的学费不是一般的middle class可以承受的,如果把目标对准那些low-fee和middle-fee的私立学校,就可以看到真正的问题是那些不是很富但是能够承担low-fee或者middle-fee的家长对于公立系统失去了信心转向私校,我想这是政府补贴吃小亏占大便宜的主要部分(因为他们也是在付non tax deductable fee)。这个“大便宜”的代价也不小,是牺牲了公立系统的繁荣和整体提高。如果普通公立的整体还是健康的话,那么就不会有如此高的(45%)的比例在私立和教会系统了。
我个人觉得重点是,私立公立有差距是没问题的,但是如果公立和私立的差距过大,私立系统的学生进一步的超过公立(代表middle class对公立的彻底放弃),那么政府在私立家长税后交学费而省下的钱就不划算了,因为要把落后很多的公立系统的学生提高上来要花可能是现在好几倍的钱。

[ 本帖最后由 patrickzhu 于 2010-8-16 15:32 编辑 ]
作者: Ian    时间: 2010-8-16 16:30
朱版说的对,不过我倾向于认为工党敢动天主教学校的可能性非常非常小。

六七年前的时候,我还关心不到这些事情,不过隐约记得听朋友说马克雷的办法也不过是影响全澳洲十几所或者几十所顶尖私校,把补贴率从百分之十几降到个位数。

前两天在这看见一个有关加拿大的帖子,那里公校经费多,设备好,教师资历好,工资高,私校却仍然很有吸引力,问题并不全在资金上。补贴能调当然不错,其实也调不了多少。只要加大投资公立教育,加强管理,公校不是不可以改进的。低收费学校学费大概也不少于五六千吧,公校达到基本水准之上,不少人就不一定要去私校,这样就建立起良性循环。

加强管理,老师的负担就要加大,工会一定有意见。不过对付工会工党的本事稍大,自由党对工会容易翻桌。

[ 本帖最后由 Ian 于 2010-8-16 16:33 编辑 ]
作者: H妈妈    时间: 2010-8-18 21:03
原帖由 patrickzhu 于 2010-8-9 15:17 发表
在澳洲只有不到15%的家庭的年收入是超过15万刀的。


这个不准确。远远小于足迹水平啊,原来我们中国新移民已经远远超过澳洲平均水平了啊
作者: patrickzhu    时间: 2010-8-19 12:08
原帖由 H妈妈 于 2010-8-18 21:03 发表


这个不准确。远远小于足迹水平啊,原来我们中国新移民已经远远超过澳洲平均水平了啊

我没有具体的ABS在2006年人口普查的数据。
但是我在翻译的很多新闻里不止一次的看到说,household gross income大于15万到的只占澳洲家庭比例的15%(或者10%-15%之间)。

我们来看看新足迹的调查,现在已经有了近2000人参与了投票,在新足迹的华人论坛的小华人圈子里算是有相当的统计学意义了。
这个调查的收入是指家庭年度总收入(税后),包括工资,福利,投资和各类“灰色”收入,SUPER不计算在内。

[attach]302699[/attach]

我们大致可以认为12万刀的税后家庭收入对应了税前家庭总收入是15万刀(假设夫妻两人都工作75000每人税前)。
那么新足迹上12万刀以上的税后家庭收入的比例是大概不到13%。
和这个说法(15%)还是相吻合的。
所以新足迹上的华人并没有特别出众也没有特别落后。
作者: chatchat    时间: 2010-8-19 12:12
标题: 这个不是很同意,
上新足迹这个事情本身已经是一次过滤了。
作者: bulaohu    时间: 2010-8-19 12:13
强烈推荐此贴升精3
作者: patrickzhu    时间: 2010-8-19 12:18
原帖由 chatchat 于 2010-8-19 12:12 发表
上新足迹这个事情本身已经是一次过滤了。

嗯,没错。
这个调查如果放到澳洲华人的圈子里当然就没有意义了。就只在新足迹的圈子里有效 - 就是有相当的统计学上的意义了,因为近2000人的投票应该是新足迹投票帖里最高的数字了。
作者: JuJu    时间: 2010-8-19 19:59
如果新足迹的讨论都能这样理性而有内容多好啊, 当然这是不可能的, 只是做做梦而已.

不过还是希望这样的人和帖子越来越多.
作者: patrickzhu    时间: 2010-8-21 22:37
今天SMH的报道,天主教会学校和私立学校的反击也是非常赤裸裸的。

Vote to save funding, schools warn Anna Patty
August 21, 2010
http://www.smh.com.au/federal-el ... 20100820-138yo.html


私立学校和天主教会学校已经写信给学生的家长们,敦促所有的家长们不要投绿党和工党的票,目的是为了保护目前被联邦政府认定为“overpayment”的27亿刀的教育拨款不被影响。

在悉尼富人区Hunters Hill的St Joseph's College,每年从联邦政府收到350万刀的拨款和新南威尔士州政府的170万拨款,校长Ross Tarlinton写信给学生家长们警告他们不要投绿党。

他说:“那些因为对工党和自由党的抗议和失望而把投票给绿党的澳洲人,应该意识到如果绿党握有平衡参议院席位的权利,那么对于未来非公立学校来说会有一个非常严重后果。”

Tarlinton先生同时也警告家长们说,联盟党已经承诺继续过去的私校拨款计划不变,而工党如果执政将从2013年开始废除现有的拨款计划。

天主教会教育联盟在悉尼办公室的执行董事Dan White也已经给家长们一个通知警告他们要反对绿党的学校拨款政策,通知里说绿党将会减少给天主教会学校的联邦教育拨款。

在2006年联邦教育部的审核中告诫说,根据现有的联邦教育拨款的计算模式,私立学校和天主教会学校将在2009-2012年间得到超过其实际资格的27亿刀。SES拨款模式是根据人口普查区域的数据里学生家庭的富裕程度来衡量学校的实际需要。

超过半数的天主教会学校的拨款还是保持着在2001年引入SES模式以后采取的特别过渡期安排时候的数字。这意味着天主教会学校仍然在按照2000年霍华德政府引入SES模式之前的老的安排收到拨款。

这个10年前的老古董拨款安排现在居然还是对天主教会学校有效。然而,新的SES模式系统已经严格地适用于圣公会学校和低学费的基督教学校,这些学校比天主教会学校拿到的钱要少得多原因就是因为这个2000年前的“过渡安排”仍然有效所致。

新南威尔士州的绿党议员John Kaye说,参议院的估计显示St Joseph's College每年收到联邦政府的拨款是每个学生3805刀,或者说1是按照老的”过渡安排“政策每年370万刀,而按照2001年使用的新的拨款模式,这个学校应该是拿到每个学生3595刀。

Kaye议员说:”当在赞扬SES拨款模式的好处的时候,St Joseph的校长Ross Tarlinton显示忘记了在霍华德政府所谓的“no loser”拨款安排下,他的学校每年(比以执行SES模式)被多给了20万刀。”
作者: 旋木    时间: 2010-8-21 22:55
标题: 回复 39# 的帖子
是的,我也收到了学校的信,和我本来的投票选择不谋而合:)
作者: patrickzhu    时间: 2010-8-22 00:16
今天的投票结果表明,在澳洲,两党的教育政策并不是选举中选民们考虑的一个最重要的因素。。。
作者: patrickzhu    时间: 2010-8-23 17:55
这两天的新闻报道,和主题密切相关,也帖到这里记录一下。
作者: patrickzhu    时间: 2010-8-23 17:55
今天Daily Telegraph的报道,我们可以看到公立学校的学费是怎么回事,这些学费其实是自愿性质的捐献,但是不交的家长比例应该不会太高的。

http://www.dailytelegraph.com.au ... rewt0-1225908227720

新南威尔士州教育部的数字揭示,去年有157所公立学校得到了家长们的自愿捐助,大概是每个学校10万刀。而有悉尼的精英中学 - Sydney Boys High得到了家长们捐献的学费将近100万刀。

精英中学和HSC成绩优秀的中学得到的捐助占了这些自愿捐献的大部分。

在众多小学中,悉尼北岸North Shore地区的小学的自愿捐献的学费最高。

公立学校去年从家长们手里收到了5300万的捐助,这个数字让联邦家长和公民协会新南威尔士州的发言人Sharryn Brownlee很惊讶。

她说很多家长对于这笔费用甚感压力,因为学校提供教学资源和设施的能力依赖于来自家长们的捐助。

Brownlee女士说:“家长们对于捐助有很大的压力特别是在那些规模小的学校里。在学校的日常学生集合和家长/公民委员会的会议中会有微妙的和不是那么细微的信息传递给家长。有些学校很不恰当地在给学生和家长的信里强调那些没有付的“自愿”捐助。”

名列第一的Sydney Boys High School去年收到了902,804刀的家长捐款,比名列第二名的Pennant Hills High School的518,663刀高出了380,000刀。

Sydney Boys High的P&C主席Julie Connolly说,Sydney Boys Hill的家长们非常的慷慨因为他们可以很清晰地看到其捐助的成果。

她说:“作为唯一的公立政府GPS学校,我们为男孩们的体育活动提供比其他任何一个公立学校多得多的发展机会。”

Cherrybrook Technology High(悉尼普通公立高中里HSC的佼佼者)的家长自愿捐献了364,740刀,而Killara High (另一所悉尼著名的老牌普通公立高中)的家长们去年付了344,870刀。
作者: patrickzhu    时间: 2010-8-23 17:56
新南威尔士州最富有的私立学校们公布了去年的财政盈余,在得到联邦政府去年1000万刀的教育拨款之后仍有840万刀的财政盈余。

有些私立学校没有公布它们的财政盈余数字,但是在财政盈余名列第一的悉尼Bellevue Hill的顶尖私校Cranbrook School的校长要求所有的私立学校和他一样透明公布它们的财务数据。

登录在Australian Securities and Investments Commission上去年的年度报告显示在悉尼富人区Mosman的Queenwood School for Girls去年有470万刀的净盈余,而这个学校去年收到了1680万的学费,106万的家长捐款和320万的联邦政府教育拨款。

在悉尼Edgecliff的另一个著名私校Ascham School有304万的盈余,而去年这个学校收到了2160万的学费和250万的政府教育拨款。

Cranbrook School在盈余名单上名列第一,它有840万刀的财政盈余,这个数字考虑了所有收入的来源包括了270万的遗产捐赠和一般捐款。

今年退休的Cranbrook的校长Jeremy Madin说,学校全部净盈余包括了联邦政府BER项目的已批准建设资金,而这些建设资金已经花了。而学校日常运作资金包括了2990万的学费去年实际上只有有968,585刀的盈余.

Madin先生说,学校依赖于这些盈余来保证建设资金的运作和维护成本。“我们得依靠我们自己来筹措资金建设教室和实验室。在BER项目投资之前,联邦政府从来没有给我们钱来进行学校基建。”

根据澳洲公司法,Cranbrook和其他私校是注册为非盈利的公司,并在ASIC的监管下提供年度报告审核。但是有很多其他私校包括the Kings’ School,Shore和Sydney Grammar没有被要求向ASIC提供年度报告审核,因为这些学校是由不同的机构负责监管,其中有些学校是由英国圣公会教会组织来管理的。

Madin先生说他的学校相信透明性和支持所有学校的财务数据应该在My School网站上向公众公开。

他说:“我们应该知道学校要花的钱的全部情况。”

绿党的议员John Kaye说,公众的资金正在“非常健康地支持私立学校”。他说Gillard政府今年已经资助了全国161个最富有私立学校4亿3千2百万刀。他说:“每年得到4.32亿的政府拨款,这些精英私立学校当然应该在他们如果花费这些钱方面被完全的问责。”

新南威尔士州的私立学校联盟的执行总长Geoff Newcombe说,去年私校的盈余数字里包括了一些政府BER项目的资金。他说:“学校保持财政盈余是为目前和未来的建设项目提供资金,而这些建设项目资金的80%是来自于学生家长们的学费和捐赠。”

Herald报业要求得到最近向公立学校提供拨款的数据,而新南威尔士州教育部拒绝了这个要求。

悉尼的公立全制精英中学Sydney Girls High School的网站上的记录表明学校收到了862464刀资金,而学校现在在信托账户里有247068.91刀的留底。

州教育部的发言人说,学校也收到了对于教师员工,维护,清洁,基建和技术支持的资金。

但是当被问及到底有多少钱用在了这些地方的时候,州教育部的发言人说不知道具体数字,因为这些服务是基于政府拨款的集中拨付没有相应对于每个学校的具体子项名录。

州教育部的网站上显示Sydney Girls High School去年收到了260967.50的家长志愿捐款,而在学校银行账户里有284万刀的资金留底。
作者: bulaohu    时间: 2010-8-23 18:00
有钱好办事,这个对公校私校都是一样的

我家宝宝的小学最近要全部换装空调,大概需要70,000AUD,也可能是缺口这么多,学校就不客气地向家长们伸手了。平均下来一个小孩要大概90块
作者: patrickzhu    时间: 2010-9-9 15:34
今天SMH的报道,我们可以看到什么是“澳洲的模式”
==========================================

http://www.smh.com.au/national/e ... 20100908-151cj.html

Bad mark on school funding
Anna Patty
September 9, 2010

澳洲的教育拨款给公立学校的金额在发达国家里排在倒数第三,而给私立学校的拨款则在发达国家里排在正数第四。

经合组织最新的教育概览报告里把澳洲联邦政府的对公立学校的教育拨款排在29个国家里的第26位,落后于美国,加拿大,奥地利,新西兰,墨西哥,法国,德国和英国。

但是给私立学校教育拨款的比较层面上,澳洲则名列第四,仅仅落后于比利时,智利和韩国。英国,新西兰,加拿大,意大利和美国则排在最后几名。

这份报告显示16.9%的澳洲教育上的费用花在了私立学校上,而71.9%的费用花在了公立学校上。

而美国有99.8%的联邦政府教育拨款是用在了公立学校上,只有0.2%给了私立学校。比利时则给了53.2%的拨款给私立学校,而只有44.3%的拨款是给公立学校的。

在澳洲,65.7%的学生在公立学校就读,其余在私立和教会学校就读。

墨尔本大学的高等教育系的教授Simon Marginson说,澳洲过去二十年来一直在增加给私立学校的拨款,主要原因是因为这些来自于联邦政府的拨款受到了政府选举的压力。

负责提供公立学校拨款的澳洲各州政府则因为相对较少的收入因而花费的也少。他说:“这是澳洲的模式。”

Marginson教授说,经合组织的数字将会从2007年开始有变化,因为Rudd/Gillard工党政府上台后对教育拨款政策的进行了改革。

“当Gillard政府的拨款政策实施以后,两年内你可以发现政府公立学校上教育费用的比例会上升一些,但是我们澳洲仍然在私立学校的教育费用上有很高的比例。”

[ 本帖最后由 patrickzhu 于 2010-9-9 15:38 编辑 ]
作者: chatchat    时间: 2010-9-9 16:00
标题: 今天广播也说这个事情,不过没有什么新鲜的观点
虽然我女儿在公立学校,我对私校经费比例没有意见,因为按人头,他们还是得到比公校的少,但是既然有政府拨款,就要透明账目,这个对哪个学校都一样。
不过我对于“公立”的概念总体上不赞同,尽管在民主社会,执政党对选民负责,但公立的效率总没有私营的来得直接,有效。
这学期参加家委会了,几点补充,1)家长捐款包括家委会各项活动收益,包括学校newsletter 等的广告收入, 这同学校的ses太有关系了,同家委会的能力也很有关系,我女儿的小学校人均贡献就蛮大的,还负担半个老师的钱;2)教育部效率很低,我们的新图书馆4月底就好了,到现在还没有投入使用;3)校长的能力很影响学校的运行,但公立的校长实在是权限有限,人权,财权基本没有,所以,难办事也是正常的。
作者: patrickzhu    时间: 2010-9-9 16:49
原帖由 chatchat 于 2010-9-9 16:00 发表
不过我对于“公立”的概念总体上不赞同,尽管在民主社会,执政党对选民负责,但公立的效率总没有私营的来得直接,有效。

chatchat是对“公立教育”这个模式不认同吗?
作者: patrickzhu    时间: 2010-10-20 06:37
精英私立中学盈利高 政府资助受质疑

2010-10-15| 17:23| 来源:澳洲新快网| 编辑:轩渺     

http://www.xkb.com.au/html/news/shehui/2010/1015/44862.html

每年获得澳洲政府数百万资助的顶尖私立中学在去年录得了高达1400万的盈余。

其中三所全国最富有学校的凈资产价值更超过1亿元。从这些最出名的精英私校的财务报表可看出,它们累积的财富非常惊人。
Melbourne Grammar留存收益达1.283亿元,Scotch College资产价值达8770万,Ascham资产价值达6730万。
在悉尼,Cranbrook的凈资产价值达8770万。

这些学校在上个财年也获得巨额利润,Scotch College获利1390万,Geelong Grammar获利1060万,Cranbrook和Melbourne Grammar均获得超过800万利润,Ascham获利300万。这些学校都是非盈利机构,会把利润投入到学校中。

有五所私校获得了联邦及州政府的资助,其中,Ascham和Geelong Grammar分别获得260万和630万资助。去年,这些学校也成为建筑教育改革计划的对象,各获得了超过300万的资助。

这些学校有如此稳健的财务状况,不禁让人对政府是否要继续对他们提资助产生疑问。去年,政府的资助占了他们盈余的很大一部份,所占比例最高的是Ascham,为84%,而Cranbrook的比例也为42%。

联邦、各州各领地教育厅长于周五在堪培拉会面,商讨制定报告学教资源的结构。不过,据《澳洲人报》获悉,这次商议的重点在于学校的营运成本,而不是学校的资产。

澳洲课程、评估及报告局(Australian Curriculum, Assessment and Reporting Authority)只会报告私校的每位学生经常性收入和经常性开支,以及在基本工程的开支。
作者: patrickzhu    时间: 2010-10-20 06:45
标题: 新闻原文
Private school profits spark debate about government funding
http://www.theaustralian.com.au/ ... 9niix-1225938922877

Justine Ferrari and Brett Clegg
From: The Australian October 15, 2010

ELITE private schools that receive millions of dollars in government funding recorded surpluses last year as high as $14 million.

Three of the nation's richest schools holding net assets worth more than $100m.

Financial statements for some of the most prestigious private schools reveal a staggering accumulation of wealth, with Melbourne Grammar holding retained earnings of $128.3m, Scotch College in Melbourne boasting net assets of $116.6m and Geelong Grammar $108.9m.

In Sydney, available statements for schools show that Cranbrook holds net assets worth $87.7m and Ascham has $67.3m.

The schools also posted large surpluses last year, with Scotch College reporting a "profit" of $13.9m and Geelong Grammar $10.6m, followed by Cranbrook and Melbourne Grammar with surpluses of more than $8m and Ascham $3m. All schools are not-for-profit and surplus funds are reinvested in the school.

The five schools received substantial grants from federal and state governments, worth between $2.6m for Ascham to $6.3m for Geelong Grammar, which last year included more than $3m for each school under the Building the Education Revolution.

The financial health of the schools raises the question of whether they should be receiving government funding, given their grants last year were a substantial proportion of their surplus, from 84 per cent of Ascham's surplus to 42 per cent of Cranbrook's.

As a condition of government funding, all school financial resources will be reported on the My School website from the end of the year, but the public school lobby is concerned the accumulated wealth in private schools will not be put on the website.

Federal, state and territory education ministers will meet in Canberra today and are expected to approve a framework for the reporting of school resources.

But The Australian understands the focus is on the operational costs of a school rather than the assets held and the model proposed by the Australian Curriculum, Assessment and Reporting Authority responsible for My School will report only recurrent income, recurrent expenditure per student and what is spent on capital works.

Schools will also be able to deduct future capital expenditure from the declared expenditure per student.

For public schools where budgets are managed centrally by education departments, operational costs such as teacher salaries and maintenance as well as the cost of the bureaucracy has been allocated on a per student basis to each school.

Melbourne Grammar headmaster Roy Kelley yesterday said the school's financial details were already publicly available through its reporting to ASIC, so he had no issues about reporting again on My School but it was important school details were interpreted consistently.

Mr Kelley said one in three students attended independent schools, but received only 23 per cent of state and federal education spending: "The important issue is that both independent and government schools should be provided with adequate government funding, rather than this discussion being polarised into an 'us versus them' debate."

Australian Education Union president Angelo Gavrielatos said the ACARA proposal ran counter to the level of transparency on financial reporting promised by Julia Gillard in 2008, when she told parliament: "Only by understanding the total amount of funds at the disposal of individual schools is it possible to underst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esourcing and educational outcomes."

Mr Gavrielatos said millions of dollars kept in trusts, bequests, share portfolios and property portfolios will not be included in the financial reports on My School, presenting a "distorting and misleading" account of the financial resources of many private schools.

A spokesman for School Education Minister Peter Garrett said while ministers were yet to decide, the government wanted financial information reported in an aggregated form, to show the mix of income between private and public sources of funding.
作者: patrickzhu    时间: 2010-10-20 11:57
This story was found at: http://www.smh.com.au/national/e ... 20101019-16sll.html

新南威尔士州教育部长Verity Firth,批评澳洲联邦政府计划在My School网站上隐瞒私立学校累积的财政盈余和资产状况。

联邦政府打算要求私立学校公布他们的收入,但是不要求私立学校公布他们的资产,信托或者基金方面的财富数字。

SMH今年曾经报道过,私立学校有高达800万的年度财政盈余(包括来自于信托基金和捐助的收入)。

根据联邦政府的计划,不要求私立学校在今年12月更新的My School网站上报告在资产,信托或者基金形式的任何收入情况。

报社了解到,Verity Firth上星期五参加了在堪培拉举行的澳洲教育部门的秘密会议。在会上,她强烈反对目前联邦政府对私校宽松的财政公布政策。

ACARA(Australian Curriculum Assessment and Reporting Authority)将在My School网站上报告每一所政府公立学校的财政收入,同时也会公布公立学校的其他收入来源的情况。

在悉尼富人区的Bellevue Hill的著名私校Cranbrook School向公众展示了其“透明性”,这所学校向ASIC(Australian Securities and Investments Commission)公布了所有的收入来源情况,去年Cranbrook School有来自于营运方面的330万财政盈余, 同时学校报告总共有800万的财政盈余,其中包括那些不需要在My School上公布的捐献和遗产捐赠收入。

新南威尔士州私校联盟(NSW Association of Independent Schools)的执行总长Geoff Newcombe说,私校没有必要公布来自于所有渠道的全部收入情况。

他说:“我不认为公布私立学校的资产情况有很大的相关必要。这些财政数据几乎是无法在My School上进行比较的。我们只需要关注于在学生教育上的直接相关收入/费用情况就可以了。”

澳洲教育工会的主席Angelo Gavrielatos则说:有成千上百万的钱隐藏在信托,基金,遗产捐赠,股票组合和房地产组合账户里,这些钱将不在My School网站上的财政报告里公布,这就意味着公众对于私立学校产生了一个“扭曲的和误导的”财政来源情况的认识。

他说联邦政府的这种做法违背了Julia Gillard对于其要求教育方面透明性的承诺,在2008年,Julia Gillard(作为联邦教育部长)告诉国会:”只有通过了解每所学校的所有拨款和资产的运营情况,才有可能了解在教育资源和教育产出之间的关系。“

悉尼著名私立学校Ascham School基金会(Ascham Foundation)说,在2007年,基金会给了位于悉尼Edgecliff的私立学校Ascham School 100万建设和资助拨款用于学校的图书馆建设。而对于基金的捐助是税务抵扣的(tax deductible),因而不需要在My School网站上公布其详情。

悉尼另一所著名私校Sydney Grammar基金会,到2008-2009年度公司来自于捐赠和利息收入的利润有$652,268。基金会给Sydney Grammar 拨款了150万。将来从基金会转到学校的任何拨款将需要在My School网站上公布,但是在基金会里留存的钱则不会公布。
作者: 澳洲桉树    时间: 2010-10-20 16:1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chatchat    时间: 2010-10-21 13:20
标题: 楼上,你的数据哪里来的?
引用朱版的数据:
每个天主教会中学学生1970年代初是500刀,2007年增加到了6000刀;
每个私立中学学生1970年代初是不到1000刀,2007年增加到了5000刀;

2007-2008年州教育部的数据说,每个公立小学生平均大概得到州政府(NSW)11000刀,每个公立中学生得到14000刀的资助。

公立比私立得到的拨款要多很多!
作者: patrickzhu    时间: 2010-10-21 15:12
这个问题要这样看,教育拨款有两个方面:
- 澳洲联邦政府的教育拨款(Federal Funding)
- 澳洲各州政府的教育拨款(State Funding)

澳洲学校来自于联邦政府和州政府的教育拨款的钱是State Funding占了大头,大概是State Funding占了75%,Federal Funding占了25%。
举例澳洲2004-2005年的数字。
澳洲所有学校(公立+私立)得到的政府资助比例 - 州政府/联邦政府
State Funding - 77.5%
Federal Funding - 22.5%
而州政府的State Funding里有91.3%给了公立学校。但是澳洲联邦政府(Federal Government)的Federal Funding (也可以叫做是Commonwealth Education Funding)里的大头却是给了非公立学校(私立学校+天主教会学校。。。),比例为73%。

[attach]320731[/attach]      [attach]320732[/attach]

这里大家应该可以看清楚了,澳洲的模式就是:
州政府把钱都给了公立学校,这也很好理解,公立学校真正的老板是州政府(State Government),公立学校事实上就是州政府开的和直接运营的。
而澳洲联邦政府把钱都给了私立学校,这就是很多人想不通的地方!




具体单位人头上的拨款数字我也不是很清楚(我没有看到具体的官方数据),如果找的话,我再来更新。

从新闻报道上来看,
http://www.smh.com.au/national/education/private-school-gain-means-public-pain-report-20100117-mecq.html
目前的工党政府已经决定保持原来霍华德政府的SES关联的拨款模式,就意味着,在联邦拨款(Federal Funding)2009-2012的四年的周期里,私立学校将会得到470亿的政府拨款,而公立学校只得到350亿(这还包括了BER的钱)。
作者: chatchat    时间: 2010-10-21 15:30
标题: 对的呀,22.5%里面即使私校多拿了,也不改变整个饼的分配:
两极政府给公立学校的拨款总合远远多于给私立学校的拨款.
大概地说,私立学校从政府手中拿到1/4个饼,私校家长在没有相对税务优惠的情况下出钱出力,加上私校的资产积累,让近一半的孩子得到了比公校更好的教育;
公校消耗了3/4个饼,除了大概1/10的孩子受到了较好的教育(精英),其他孩子(整个受教育的近半)受到远低于一般私校水准的教育--公校的钱用得不是地方.
作者: patrickzhu    时间: 2010-10-21 15:48
原帖由 chatchat 于 2010-10-21 16:30 发表
公校消耗了3/4个饼,除了大概1/10的孩子受到了较好的教育(精英),其他孩子(整个受教育的近半)受到远低于一般私校水准的教育--公校的钱用得不是地方.

我反对这样的说法。。。有些太简单了。

前文已经说了,
私立和公立的竞争里私立学校高学费收费和高效率的运营,再加上澳洲联邦政府对私校日益增加的拨款,导致公立系统学生低平均SES,高SES的学生都在向私立系统流动。虽然有公立精英中学的存在,但是比例太小,所起的作用有限,而低SES学生在公立学校的更高集中度已经进一步地拖累现有的公立系统学生整体表现。

澳洲公立学校里学生到一个可接受的教育水平的平均费用总是会远高于私立学校,主要原因是因为公立教育系统也要负担接受所有类型学生而产生的额外费用,不像私立系统可以使用高学费和考试制度挑选学生入学,从而挡住低SES类型的学生入学。而公立学校没有选择,无论学生是何种背景总是要收的,加上残疾学生和在偏远地区的小规模学校也是个不小的负担。
教育界的研究都支持,把低SES类型的学生(也就是低SES类型的公立学校)提升至可以接受和预期的水平,或者说是提升到高SES类型的私立学校的水准,政府的教育投入要多花2-3倍的钱才行。

所以,公立学校在单位学生人头上要花更多钱是合理的。

另外,我看到一些对澳洲教育系统的说法:澳洲是经合组织国家里(也就是发达国家中)SES和学生performance关联度最高的国家之一,这样的关联越高,说明了这个国家教育制度不公平性就越大。理想的社会里的教育应该是SES基本和performance无关,这方面世界的领先者是芬兰。
记得过去论坛里有人说过,新中国成立后有相当一段时间,也做到了教育的公平性,大概也是基于这个原因。

[ 本帖最后由 patrickzhu 于 2010-10-21 16:54 编辑 ]
作者: 缓缓    时间: 2010-10-21 15:58
从逻辑上分析,SES和学生performance关联度高是正常的。

新中国早期的所谓公平性,事实证明不能持续发展,也说明问题。
作者: chatchat    时间: 2010-10-21 19:12
标题: 澳洲在OECD里面,教育投入是倒数的
澳洲在教育上,很多地方令人汗颜,完全不像发达国家,最好的例子:幼儿园里钢琴的普及率极低.
毛主席还是很有魄力地,在教育公平,男女平等方面做了很多工作.
作者: patrickzhu    时间: 2010-10-29 08:24
在最近澳洲教师工会发起的Schools Funding Review Campaign的网站http://forourfuture.nswtf.org.au/里,有一些关于澳洲工党政府正在进行的对澳洲学校教育拨款的评估的基本事实报告,我在这里摘录一些。


•澳洲联邦政府在2010年4月15日宣布要对澳洲所有公立学校和私立学校的教育拨款进行Funding Review,这是有当时还是联邦教育部长的Julia Gillard宣布的。

•这是澳洲30年来第一次进行这样大规模的广泛的Funding Review,上一次这样的review发生在1973年。

•Review预期在2011年有结论,而新的拨款政策将根据这次review的结论而建立并实施

•Review的专家组的负责人
主席是David Gonski AC,他是一位成功商人,慈善家,同时也是新南威尔士大学的Chancellor, 还是澳洲证劵交易所(ASX)的主席,澳洲可口可乐公司的主席,澳洲投资银行的主席。


---未完待续---
作者: patrickzhu    时间: 2010-10-29 08:36
- Julia Gillard在2009年3月28日的澳洲公立教育论坛上说:“澳洲的学校拨款系统是发达国家中最复杂,最不透明的和最难理解的。。。”

- 在Andrew Dowling博士的【澳洲学校拨款系统 ACER 2007】的报告中说,现在的教育拨款系统已经被教育界人士所批评,看看他们的评价:
“considerable deficiencies” (Burke, 2003)
“quite remarkable difficulties which makes it “very frustrating” (Hayward, 2004)
“unsatisfactory and “deficient” (Australian Senate 2004)
“failure” (Watson 2007)
“exceedingly complicated” (Bonnor 2007)
“inequitable and inefficient” (Vickers 2005)
“irrational” (Connors, 2007) and “unhelpfully complex and exceedingly opaque” (Angus 2007).

- 根据澳洲统计局2009年澳洲学校的数据,澳洲一共有9500所小学和中学,其中6800所是公立学校,而2700所是私立学校。

- 根据澳洲统计局2009年澳洲学校的数据,澳洲一共有350万中小学生,其中230万(66%)在公立学校里,120万(34%)在私立学校里。

---未完待续---
作者: 粉猪妈妈    时间: 2010-10-29 08:50
说起这个

昨天校长和家长们说:家里父母会讲第二种语言的,孩子都我们都将作为ESL,我们就assume,学生在家里或者和祖父母讲第二种语言。这个对学校来说很重要,我们需要这个funding...


作者: patrickzhu    时间: 2010-10-29 11:16
标题: 继续
- 澳洲联邦政府和州(领地)政府负责对澳洲学校进行拨款。这两极政府都提供拨款对学校的日常运作进行资金支持(recurrent funding),也都对学校的基建设施提供资金支持(capital funding)。

- 澳洲对于学校日常运作的联邦的教育拨款(recurrent funding)是基于中小学里的学生数量来决定的,也就是按照人头给钱。

- 和衡量州/领地政府对于学校日常运作上的财政花费(recurrent expenditure)相联系的指标叫做Average Government School Recurrent Costs (AGSRC),这是一个决定中小学得到拨款的照人数分配的金额的指标公式。因为公立学校里有特殊学习需要的学生、土著学生,新移民学生和那些非英文母语背景的学生的比例占了压倒性的多数,同时在乡村、偏远地区和极偏远地区的公立系统的学生也占了大多数,所以,公立教育系统里的学生平均花费要高于私立学校的学生。而对于私立学校的拨款没有教育上和道德上的责任应该和AGSRC这个指标联系在一起。

- Jim McMorrow博士在2010年7月的【Schools Funding Futures】报告里指出,公立学校每年(按人头算钱)只得到按AGSRC里的10%,大概每个学生1000刀。公立学校的学生人数占了三分之二,而对于公立学校的日常运作的拨款却只有不到190亿(2008年的数字)。

- 澳洲联邦政府对于私立学校日常运作拨款则超过了460亿,补贴范围是在AGSRC里的13.7%到70%,这相当于每个学生1300刀-7000刀之间。根据由霍华德政府2001年引入的SES拨款模式计算,政府对每所学校的补贴金额应该是由学校里学生学生来自于的地区的社会经济状态(socio-economic status)来决定。学校的资源没有被充分考虑。

- Jim McMorrow博士在2010年7月的【Schools Funding Futures】报告里指出,2008年澳洲联邦政府对于只占学生总人数三分之一的私立学校日常运作拨款超过了55亿,几乎三倍于对公立学校的拨款(2008年是19亿)。

- 根据MCEETYA的【National Report on Schooling in Australia, 2008】所述,如果考虑到所有的资金来源,包括州/领地政府和联邦政府的拨款,学费,资金筹款,私人捐助等等,那么政府公立学校每个学生的平均开销每年要比私立学校的学生少好几千刀。
作者: patrickzhu    时间: 2010-10-29 14:53
标题: 继续
目前基于SES拨款模式中的原则性错误:

- 当2001年引入对私立学校的SES拨款模式的时候,有特别的条款规定只有这个模式只适用于当学校将得到更多拨款的时刻开始运作。有一半比例的私立学校仍然得到历史水平上的资金支持,但事实是,这个资金分配的水平正在比私校现在有资格得到的水平要高。

- 霍华德政府在2006年对拨款系统的一次review中暴露出了这个系统是多么的不公平:
根据DEST Review Dec/2006的报告指出,SES拨款模式的持续性和公平性正在被一个令人吃惊的事实而遭到破坏,这个事实就是几乎有一半比例的非公立学校得到的拨款没有按照联邦政府的SES拨款模式。在目前的拨款模式安排下,天主教会学校中的40%和私立学校中的75%得到钱是高于按他们实际的SES分数而计算出的金额的。

- DEST Review Dec/2006的报告指出,这个现状和联邦政府基于一贯需要的对于所有学校拨款的目标是相违背的,并且反而加强了拨款系统在历史上的不公平性。

- DEST Review, McMorrow August 2008中说,2008年完成的研究显示,如果联邦政府的SES拨款模式在接下来的4年周期里执行的话,那么私立学校得到钱会比他们实际有资格拿到的钱要多出27亿刀。

- 虽然工党政府在对学校拨款的总体事务上已经作出了显著的和受欢迎的改变,但是事实是,工党政府仍然保留了霍华德政府对于私立学校政府拨款的计算方式,这意味着工党政府政策的不公平性仍然是明显的。

- McMorrow的【The Myth of Increased Funding Following Enrolments】中指出,在2012年目前的拨款安排结束之前,私立学校将会从工党政府得到470亿的拨款(比2007/2008年度高出了50%),而公立学校将得到340亿(比2007/2008年度高出80%)。

- 霍华德前总理和他的教育部长,和现在的总理Julia Gillard为政府对私立学校拨款的增加辩护说,他们这是因为私立学校学生人数增加了。这是一个假象,1996年到2006年间,私立学校的学生人数只增加了22%(ABS Schools Australia)。

-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Employment and Workplace Relations的数据表明,很多富有的私立学校得到的联邦政府拨款增加了最高至200%,而很多私立学校的学生人数并没有增加。有一些甚至在学生人数在减少的情况下仍然得到了联邦政府更多的拨款。

- Jim McMorrow博士在【Schools Funding Futures, July 2010】中说,展望未来,对私立学校的拨款将继续增加,而这个增加和其学生人数来说是不成比例的。

[ 本帖最后由 patrickzhu 于 2010-10-29 15:54 编辑 ]
作者: patrickzhu    时间: 2010-10-29 20:10
标题: 继续
- 2010年经合组织(OECD)的国家教育概览报告显示,澳洲比经合组织里的其他大部分国家给私立学校更多的国家拨款。

- 在对于公立学校上的国家拨款,澳洲在经济组织国家里长期以来一直是名列倒数几名。

- 经合组织的报告指出,2008年,澳洲在教育上的财政开支有16.9%是给了私立学校,而71.9%给了公立学校。比较美国同年的数字,美国有99.8%的政府拨款给了公立学校,而给私校的仅仅是0.2%。
作者: 澳洲桉树    时间: 2010-10-29 22:16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patrickzhu    时间: 2010-10-31 12:31
标题: 还有
- 公立学校有法律和道德上的责任向所有的孩子开放,而私立学校则没有这样的义务和责任。因此澳洲联邦政府应该充分地认识到公立学校这个基本责任来对公立系统进行教育拨款。

- 对澳洲所有学生所要求达到的高质量教育成果,必须考虑因为学生背景和环境的多样性而产生额外(更多)教育费用。

- 低SES类型学生的日益集中在公立学校里,而高SES类型学生则向天主教会学校和私立学校集中。

公立学校和私立学校之间的一些比较:

- 学生人数:66:34
- ”At Risk Students"学生的相当比率:79:21
- ESL New Arrival Program:91:9
- 残疾和有特殊学校需求的学生:80:20
- 土著学生:86:14
- 边远地区学生人数比例:1.8% : 0.8%
- 极边远地区学生人数比例:1.2% : 0.3%
作者: 缓缓    时间: 2010-10-31 20:08
标题: 回复 66# 的帖子
这些数据,让人越看心越凉
作者: patrickzhu    时间: 2010-10-31 21:28
原帖由 D妈妈 于 2010-10-31 21:08 发表
这些数据,让人越看心越凉

上个星期四的Daily Telegraph上Fight For Power的专版上关于电费上涨的报道,其中就说到了一个很穷的公立学校付不起电费账单的事情。

这个名叫Appin Public School的公立小学,2008年时候全年的电费账单是8500刀,而今年三个季度下来已经到达了10500刀。学校不得不向NSW州政府求援,恳请州政府能够有额外的财政资助来帮助学校付账单。
这个有200个学生的小学到底穷到什么程度呢?
校长说,他们非常的节俭,因为经费不够,学校不得不砍掉一些开支,比如买铅笔的钱,买绘画用品和停止位学校图书馆购书。
这样做是因为他们学校一年的预算每个学生只有57刀。
而学校全年的预算是80000刀,其中超过三分之一的部分得付各种能源开支账单。

报纸还报道说,去年整个NSW州,有714所公立学校因为日益上涨的能源开支被迫向州教育部申请“Supplementary Utility Funding”,这个项目上州政府去年多花了700万刀。
作者: wytiger    时间: 2010-10-31 21:33
没有钱上私立,孩子又考不上精英,也买不起好学区的房子的父母该怎么办?越想越绝望。。。
作者: 缓缓    时间: 2010-10-31 21:38
标题: 回复 69# 的帖子
还可以培养孩子健全人格,好人品,好性格,好身体。。。
作者: wytiger    时间: 2010-10-31 22:12
原帖由 D妈妈 于 2010-10-31 22:38 发表
还可以培养孩子健全人格,好人品,好性格,好身体。。。

多谢开导,不过这些只靠家长培养,好像更难。学习上我还能帮他检查下作业,其他方面好像学校,老师,同学的影响都很大。
作者: patrickzhu    时间: 2010-11-1 08:29
在严肃的帖子里,八卦一下一个人David Gonski。
在这次的政府拨款政策Review专家组里,这个David是主席。
网上看到了他的经历,赫赫,牛人一个。。。
SMH对这个人评价是one of the country's best-connected businessmen。

[attach]323896[/attach]

他1953年10月出生在南非开普敦,和他一家1961年移民到了澳洲。
他中学就读于悉尼著名私立学校Sydney Grammar School,大学毕业于UNSW的Commerce and Bachelor of Laws,值得一提的是,他大学是拿着University Medal毕业的。1977年到1986年在Freehill律师事务所当律师,并在他25岁的时候成为当时最年轻的合伙人,后来跳槽去了一家投资银行。

他过去的职位和头衔:
- Chair, Australia Council for the Arts, 2002-2006.
- Director, John Fairfax Holdings, 1993-2005.
- Director, ANZ 2001-2007.
- President of the Board of Trustees, Art Gallery of New South Wales, from 1997
- Chair, National Institute of Dramatic Art (NIDA).

Gonski was appointed as a Companion of the Order of Australia (AC) in 2007. In 2002 Gonski had been appointed an Officer of the Order of Australia (AO) for service to the community through Australian visual and performing arts organisations, through the development of government policy, and through the promotion of corporate sponsorship for the arts and for charitable organisations.He received the Centenary Medal in 2003.

他最近的职位和头衔:
Business:
- Chair, Investec Bank (Australia) Ltd
- Chair, Coca-Cola Amatil
- Director, Westfield Group
- Director, ING Group
- Director, Singapore Airlines
- Chair, Australian Stock Exchange.

Other:
- Chancellor, 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 from 2005.
David Gonski is the first person to hold the position of Chancellor at UNSW who is also an alumnus of the University.
- Chair, Board of Trustees, Sydney Grammar School, from 2003
- Chair, National e-Health Transition Authority (NEHTA)
- Chair, Sydney Theatre Company, from February 2010
- Ambassador, Australian Indigenous Education Foundation

他和已经去世的澳洲首富老帕克(Kerry Packer)是好朋友,他是Packer's estate的executor。但是有趣的是,他在给老帕克服务并出谋划策的时候,他同时也担任了老帕克的竞争对手Fairfax的director。
作者: patrickzhu    时间: 2010-11-1 08:32
因为他是毕业于Sydney Grammar School,并且现在担任着Sydney Grammar School的Chair, Board of Trustees,因此,他的这个Funding Review Panel Chairman的职位就受到了教育界人士的质疑 - conflict of interest。
作者: patrickzhu    时间: 2010-11-2 21:06
National Convenor of Save Our Schools, Trevor Cobbold本周给联邦政府Funding Reviw小组的报告,非常的详细,就是这个帖子里的大部分内容。
如果你想看澳洲教育的一些现状的总体概览,那么这两个英文原文的附件可以研读。
作者: patrickzhu    时间: 2010-12-3 10:42
原帖由 patrickzhu 于 2010-11-1 09:32 发表
因为他是毕业于Sydney Grammar School,并且现在担任着Sydney Grammar School的Chair, Board of Trustees,因此,他的这个Funding Review Panel Chairman的职位就受到了教育界人士的质疑 - conflict of interest。 ...

http://www.smh.com.au/national/e ... 20101202-18ia8.html
根据SMH今天的报道,David Gonski已经宣布他明年一月将辞去他已经担任了17年之久的 Sydney Grammar School董事会主席的职位。
因为这个利益冲突的大帽子放在那里,他的辞职行动是顺理成章的。

The head of the federal government's review of school funding, the businessman David Gonski, has announced he will step down from his 17-year role as chairman of the Sydney Grammar School board in January.

Some public education advocates have argued Mr Gonski's position on the board represents a conflict of interest, but he said his decision was not related to his review role , but something he had ''always planned to do''.

He said his involvement with the independent school sector would not influence his review. ''If I take on a review I do it passionately and with rigour,'' he said.

作者: 粉猪妈妈    时间: 2010-12-3 10:46
原帖由 patrickzhu 于 2010-11-1 09:29 发表
在严肃的帖子里,八卦一下一个人David Gonski。
在这次的政府拨款政策Review专家组里,这个David是主席。
网上看到了他的经历,赫赫,牛人一个。。。
SMH对这个人评价是one of the country's best-connected businessmen。

...


小声问一句,他是犹太人吗
作者: 粉猪妈妈    时间: 2010-12-3 10:50
我的猜测是对的
作者: patrickzhu    时间: 2010-12-3 10:51
原帖由 粉猪妈妈 于 2010-12-3 11:46 发表
小声问一句,他是犹太人吗

Yes
作者: chatchat    时间: 2010-12-3 11:17
标题: 朱版是铁定支持公立教育的
我觉得有好些地方可以ARGUE:
1)认为所有人种智商在INNATE层面是无差别的,这个政治正确,实际上即使用逻辑推断也是有问题的;
2)现代发展心理学及相关研究一般认为基因和后天环境协同发展造成人发展上的差异,虽然各个流派侧重不一样,但基本主流教育界是认同这个观点的;
3)对于整个社会来说,教育公平(equity)要同教育效率(efficiency) 平衡,如果从经济学角度思考,低端的竞争可以保持在国内,特别因为澳洲的地理位置,但高端人才更加MOVABLE,而即使政治不正确,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很多事情是由LEADER决定的。澳洲社会要增加自身的竞争力,在国际上提高地位,精英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4)分摊到人头上的费用,我个人也同意LOW SES的应该多分一点,但怎么多分,什么比例,在民主社会应该是可以争论的,上面文章强调增加的比例私校比公校多,刻意忽略实际人头数,非常技巧,但是不公平,同样朱版提供的饼图非常显著地表明人头数公校大大多于私校;
作为公校家长,我还有以下两点认识:
1)澳洲整体教育投入太少,不符合发达国家身份;而教育投入中,各项LITERACY的投入(语文,数学,艺术等)比SPORTS少太多;
2)公校效率低,亟待提高。
作者: patrickzhu    时间: 2010-12-20 17:19
标题: 记录一下在另外一个帖子里的相关讨论
引用:
原帖由 frankielynna 于 2010-12-19 23:19 发表
到是不能理解,私校从政府拿到的钱,还比公立学校要多,这个不知道是什么道理。



澳洲是两级政府:联邦政府和州/领地政府,所以教育拨款有两个:
- 澳洲联邦政府的教育拨款(Federal Funding)
- 澳洲各州政府的教育拨款(State Funding)

把两级政府给学校单位人头上的钱一起加起来,公立学校所得要大于私立和教会。

澳洲学校(无论是公立还是私立)从两级政府得到的拨款75%来自于州政府,25%来自于联邦政府。
州政府的的拨款有90%以上都给了公立学校,10%给了私立和教会学校。
联邦政府的拨款有75%给了私立和教会学校,25%给了公立学校。

所以,假设澳洲联邦政府和州政府打算平均投资在一个学生上的钱每年是10000刀的话,那么
公立学校的学生得到:10000x75%x90% + 10000x25%x25%=7375刀
私立学生的学生得到:10000x75%x10% + 10000x25%x75%=2625刀
作者: patrickzhu    时间: 2010-12-20 17:20
标题: 记录一下在另外一个帖子里的相关讨论
此文章由 Ia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和作者 Ia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楼主有一个很好的观点,现在有些对私立教育的“揭露”实际是对私立教育最好的义务广告。有些公校学者可能是出于为公校争取投资的目的片面夸大了澳洲教育的不公平性,而让一些家长对公校望而生畏。

他们也滋长了公校的失败气氛,并给了公校一个推诿的接口:一切都是钱的问题。按前些天朱版转的一个分析,投资实际上大约能影响10%的学校学术表现。而且记得有研究显示,私校教育占一定比例,可以为政府节省10%以上的经费用于改善公立教育。同时公私校的竞争可以推动公校表现有5%(?)以上的改善。事情都是有两面性的。

应该有不少家长被教师工会的广告误导,以为私校比公校拿到更多的政府投资。实际上按朱老师的模型,私校生平均拿到的25%,而公校生拿到75%。

另外,有不少报道说私校一方面如何如何奢华,另一方面却张开大口吞下大笔政府资金。其实奢华的学校得到的投资是比较少的,拿走大部分政府投资的低收费私立和一些教会学校说不上奢华,倒是在管理上比较有序。实际上也有不少管理良好的普通公立小学和中学。

更合理的拨款制度和加强对公立学校的支持是非常重要的。不过俺个人认为澳洲教育并不像某些报道讲的那样不公平。对公校来讲,加强自身管理永远是重要的事。
作者: patrickzhu    时间: 2010-12-20 17:21
标题: 记录一下在另外一个帖子里的相关讨论
Ian说的很有道理。

的确有不少家长被新闻报道和教师工会的广告有所误导,认为私校比公校拿到更多的政府投资,实际是两级政府加起来的投资,公校和私校之比是3:1,公校要远远多过于私校。

但是还是有些细节要澄清下,也许可以让大家知道更多。

公立学校得到了州政府教育投资里的90%以上拨款,这是有道理的,因为所谓Public School或者是Comprehensive High School实际上就是州政府开设和负责运营的,也就是说公立学校的老板就是州政府,州政府的投资当然要对其下面的“公司”- 公立学校负责,公立学校按照人头得到的7375刀里州政府投入的6750刀,里面的大头是教师员工的工资和日常营运费用,真正用在和学生有关的直接教育投资其实比例不高。

而私立学校教师薪水和日常营运支出本来就是不属于州政府管,学生每年上万的学费、家长日常捐赠和私校的各种投资受益运营一个私校才是所谓“私立”两个字的真正含义。

来源于联邦政府的教育投资可以理解成是真正的投在学生身上的钱,是真正用在和学生教育直接相关的投资,因为联邦政府不管教师员工工资和负责学校日常水电账单,联邦政府在一个国家的层面上要保证无论是公立还是私立学生都能够得到其直接的教育投资。

而联邦政府投入的这部分的比例是学者们和教师工会不满的地方,因为联邦政府把大部分的钱75%都给了私立学校,公校只有25%。

这个比例应该有很多年了,本来也无事,但是新闻媒体和学者们一直揪住私立学校不放,主要是因为对于澳洲所有学校(公立+私立)的现有的基于学生社会经济状态(SES)的拨款分配模式并没有被真正严格的执行,大部分私校拿到的联邦政府教育拨款其实是多拿了大概10-15%。

[ 本帖最后由 patrickzhu 于 2010-12-20 18:22 编辑 ]
作者: patrickzhu    时间: 2010-12-20 17:21
标题: 记录一下在另外一个帖子里的相关讨论
原帖由 Ian 于 2010-12-20 16:36 发表
关于这一点,霍华德曾经说过,州政府不给,只好我给了。
霍华德的个人取向虽然比较偏,不过我想他还不至于在联邦拨款上搞什么猫腻。关键还是拨款制度。
如朱版说,私校目前多得10-15%,而私校目前得到教育经费的25%。也就是说调整后,大约会降到21-22%的水平。
如果这样评价不公平度,我觉得是比较合理的。
即使经过这个调整,联邦政府对私校的支持仍然是大头。所以我认为,过度强调联邦给了私校更多的钱没有多少意义。


谢谢Ian的补充。

的确,联邦政府无论谁当政,相信在拨款上任何人都是很清白的,按照制度办事。所以Ian说的没错,关键是拨款制度。
如果这次David Gonski所领导的School Funding Review的结果,促使Gillard政府打破霍华德政府对私校No One Cent Losing政策(也就是不严格按照SES Funding Model对私校的保护政策),那么如Ian所言,私立所得比例大概会下降5%,我认为这就是最好的结果了。
至于AEU所要求的彻底改变目前的分配方式是不可能的。
作者: smiletolife    时间: 2010-12-20 20:23
所以,假设澳洲联邦政府和州政府打算平均投资在一个学生上的钱每年是10000刀的话,那么
公立学校的学生得到:10000x75%x90% + 10000x25%x25%=7375刀
私立学生的学生得到:10000x75%x10% + 10000x25%x75%=2625刀
  



那这样看来,还是公校的学生得到的钱多很多啊。

[ 本帖最后由 smiletolife 于 2010-12-20 21:25 编辑 ]
作者: patrickzhu    时间: 2010-12-20 20:25
原帖由 smiletolife 于 2010-12-20 21:23 发表
所以,假设澳洲联邦政府和州政府打算平均投资在一个学生上的钱每年是10000刀的话,那么
公立学校的学生得到:10000x75%x90% + 10000x25%x25%=7375刀
私立学生的学生得到:10000x75%x10% + 10000x25%x75%=2625刀   
那这样看 ...

嗯,是的,看82楼的解释。
作者: smiletolife    时间: 2010-12-20 20:26
所以私校现在都在涨学费呢。
作者: patrickzhu    时间: 2011-1-15 16:59
根据最近报道的Funding Review的进程,记录一些数据如下
http://www.smh.com.au/national/e ... 20110114-19r9j.html

天主教会学校的学生人数占澳洲总学生人数的20%,平均在每个学生身上的开支是9410刀,私立学校是13081刀,公立学校是10760刀。

平均来说,天主教会学校学费比私立学校要便宜5300刀/人。

天主教会学校的学生/教师比率最高,平均每个教师面对超过15个学生。而公立学校是每个老师面对14个学生,私立学校最低,为每个老师面对12个学生。
作者: patrickzhu    时间: 2011-1-18 09:17
SaveOurSchools的Trevor Cobbold继续在向私立学校开炮。

http://www.saveourschools.com.au ... assive-govt-funding

Elite Private Schools are Becoming More Exclusive With Massive Govt. Funding

[attach]352433[/attach]

[attach]352434[/attach]

澳洲最富有的私立学校在最近的十年来已经变得更奢华和高级(exclusive),即便它们得到百万刀的联邦政府教育拨款的资助,而这些联邦资助本来的目的是为了让这些私立学校不要那样更奢华和高级。

富有顶尖精英的私立学校(所谓的elite school)的学费2001年以来几乎已经翻倍。在新南威尔士州的8所顶尖私立学校的学费在2001年到2011年间上涨了平均96%,而维多利亚州的16所顶尖私立学校的学费十年里上涨了87%。

相反地,私立教育所规定的费用成本在十年间只上涨了44%,也就是差不多只有学费上涨幅度的一半。

在新南威尔士州有些私校的学费的上升幅度超过了100%,包括:
Kincoppal (108%)
Pymble Ladies College (112%)
SKEGGS (107%)
St. Catherine’s (97%)
[查看Chart 1]

相似地维多利亚州一些私立学校学费的上涨幅度如下:
Geelong Grammar (96%)
Melbourne Girls’ Grammar (96%)
St. Leonard’s (104%)
Trinity Grammar (98%)
Wesley College (99%)  
[查看Chart 2]

[ 本帖最后由 patrickzhu 于 2011-1-25 15:05 编辑 ]
作者: patrickzhu    时间: 2011-1-18 09:17
[attach]350202[/attach]
作者: patrickzhu    时间: 2011-1-18 09:17
[attach]350203[/attach]
作者: patrickzhu    时间: 2011-1-18 09:18
标题: 继续
[attach]352430[/attach]

私立学校长久以来一直声称为了适应日益上升的教育费用成本,他们的高收费是必须的。然而,过去十年间学费的上升幅度二倍于教育费用成本的上涨幅度。澳洲统计局发布的澳洲工资价格指数(wage price index)显示,私立教育和培训的费用成本在2001-2011年只增加了44%。薪水占了私立学校总费用的80%或者更多。

以因为教育费用成本的上涨为理由的学费大幅度上涨已经意味着,顶尖的私立学校已经变的更奢华和高级。新南威尔士州的15所私立学校和维多利亚州的16所私立学校(除了一所)现在12年级的学费已经超过了20000刀一年。有几个学校的12年级学费以后超过了25000刀一年。其中Geelong Grammar是全澳洲收费最昂贵的私立学校,它的12年级收费到达了29200刀一年。只有澳洲最富有的家庭才有能力幅度如此高昂的学费。

虽然联邦政府教育拨款在过去的十年间有大幅度的增加,但是私立学校的学费仍然在持续上涨。联邦政府对于上述新南威尔士州顶尖私立学校的教育拨款2001-2011年间平均增加了122%,而对于上述维多利亚州的私立学校的拨款则十年中平均增加了207%。

联邦政府给新南威尔士州顶尖私立学校的教育拨款增加超过200%的有:
the King’s School (256%)
Newington College (226%)
[Chart 1]
接近200%的有:
PLC (178%)
St. Andrew’s Cathedral School (181%)
另外一些则有超过100%的增加。

联邦政府给维多利亚州顶尖私立学校的教育拨款增加比例甚至更高:
Geelong College (389%)
Geelong Grammar (315%)
Haileybury College (359%)
Peninsula School (359%)
PLC (270%)
[Chart 2]
16所私立学校里有15所收到的联邦政府教育拨款增加了100%。

这些拨款增加的结果是,澳洲最富有的私立学校和最富有的家庭正在被每个学生平均每年被联邦政府补贴3000-5000刀。有几个新南威尔士州的私校在2011年将得到联邦政府教育拨款单位人头超过3000刀,它们是:
The King’s School ($3589)
Newington College ($3290)
St. Catherine’s ($3135)
PLC ($3733)

维多利亚州的16所顶尖私立学校中的8所2011年将得到超过3000刀/学生的联邦资助,而有几个学校所得超过了4000刀/学生:
Geelong College ($4929)
Geelong Grammar ($4187)
Haileybury College ($4630)
the Peninsula School ($4630)

[ 本帖最后由 patrickzhu 于 2011-1-25 15:04 编辑 ]
作者: patrickzhu    时间: 2011-1-18 09:18
标题: 继续
联邦政府给予私立学校大幅度增加的教育拨款的本意,是为了让它们对于澳洲来说能够减轻负担和增加普通家庭上私校的机会。但是很明显的是,这个目的并没有在这些顶尖的私立学校中实现。它们仍然继续保持着它们只为澳洲最富有家庭服务的地位。

私立学校高昂的收费和联邦政府教育拨款的增加已经远远超过了其教育费用成本的增加,这已经很明显地让这些顶尖私立学校保持其奢华高级的特征,并让这些私校通过减小班级规模、增加教育机会、更多的教育科技和采购新的体育和其他设施来提高教育水准。

联邦政府没有理由提供上百万刀的教育拨款资助这些学校让它们保持其最富有的状态。保持对私立学校高额的补贴就意味着对于那些有着最弱势学生、土著学生和残疾学生学校拨款的不足。每年几百万刀的对最不需要资助的私立学校的政府资助,和对于最需要资助的学校资助的不足,充分反映了目前联邦政府基于SES拨款模式的不公平迹象。
作者: patrickzhu    时间: 2011-2-9 12:16
标题: Trevor Cobbold的最新评论文章
Private Schools are Desperate to Avoid Financial Disclosure
Tuesday February 8, 2011

私立学校正在使用一切办法竭力阻止在My School 2.0里公布学校的财务数据。它们正在诉诸于任何借口来质疑这些数据。某些地区的顶尖精英私立学校尽一切可能来阻止它们财务数据被公布。它们害怕公开这些数据将会影响未来联邦政府的教育拨款,联邦政府的教育拨款政策现在正在进行大规模的评审工作。

反对党的教育方面发言人Christopher Pyne已经公开承认这是一个理由为什么要反对公布学校的财务数据。他说:“当对于学校拨款安排政策在评审的时间点上,(公布财务数据)将会削弱公众对于非公立学校的支持。”

这个理由充分说明了富有的私立学校拥有比公立学校更巨大的资源优势。代表着精英私立学校发言的Christopher Pyne害怕联邦政府对于澳洲最富有家庭的(私校)补贴被曝光而引起的公众愤怒,与此同时,弱势的公立学校和弱势的私立学校继续在被拒绝有更多的资助,而这样的资助可以帮助它们克服因为资源不足而带来的教育表现的负面影响。

事实上,Pyne先生说的话正在告诉澳洲的纳税人应该继续保持对最需要财政支持的公立学校的忽略。这是一个真正的,来自于一个想要给私立学校联邦政府教育拨款计划的人令人震惊的做法。
作者: patrickzhu    时间: 2011-2-9 12:17
为了支持其诉求,私立学校正在使用一份为Australian Curriculum, Assessment and Reporting Authority (ACARA)准备的秘密报告,来试图质疑即将在My School网站上公布的财务数据的可靠性。这份报告是由会计事务所德勤(Deloittes)为评估ACARA在My School公布的财务数据的审计方法而起草的。

然而,这份报告实际上证实的ACARA审计方法的正确性。报告指出,ACARA的方法“提供一个在全国范围内收集可比较的学校间财务数据的合理基础”,并且ACARA的方法是符合澳洲财务审计标准的。

ACARA的审计方法甚至都已经被大部分的私立学校所签字认可。澳洲天主教会教育委员会和澳洲私立学校理事会都有代表在ACARA的工作组工作,参与制定了ACARA目前的财务审计方法,并得到了德勤的认可。

然而,私立学校的代表们现在正在试图使用德勤报告里的一些限制条件来质疑将在My School 2.0里公布的数据。这的确是非常虚伪的做法了。

德勤报告里的确列出了几项对于数据的限制条件。然而,它们只限于特定的数据因子,例如在一些州学前班的花费是否包括,不同州之间不同的财务审计系统。这些限制本质上是关于州际之间的不同,不太可能对于公立学校和私立学校拨款比较上产生显著的差别。

事实上,即将在My School网站上公布的财务数据是在对学校拨款提供可比较的数据方面迈出了一大步。这是在最近的官方数据上的一个巨大的进步。

这些新的数据移除了官方数据的主要不兼容性,这些官方数据导致了长久以来公立学校的花费在和私立学校的花费比较的时候被高估。一些项目比如,资产的使用成本、工资税和政府对于学生通勤交通的补贴将从公立学校的花费中排除,因为这些项目并没有包含在私立学校的花费中。这是一个大的进步。
作者: patrickzhu    时间: 2011-2-9 12:17
然而,My School网站所使用的财务报告方法和德勤报告都似乎忽略了很明显的公立学校花费一些项目,这些项目仍然会让公立学校在和私立学校比较其花费的时候被高估。

首先,联邦政府教育部管理对于私立学校的政府教育拨款的花费没有包含在私立学校拨款项目中,但是州政府管理公立学校的行政成本花费却包含在公立学校的花费中。州政府在对于私立学校的拨款管理行政开支和规章制度仍然不是很清楚,而私立学校的花费中是否已经包含了这部分的开支也不是很清楚。

第二,很多私立学校收到的大额捐赠都是有税务抵扣的( tax deductible)。例如,很多精英私立学校每年收到2-3百万的捐赠,而有些会收到4-5百万的捐助。这些税务优惠对于联邦政府是一种开支成本,但是并没有作为对于私立学校联邦教育拨款中的一部分。每年私立学校得到的捐赠将近10亿刀,这些有税务抵扣的钱可能在国家计算税式支出上会花费联邦政府每年200-300万的成本。对于澳洲最富有的私立学校的税务抵扣的捐赠单个计算的话,可能会平均每个学校花费联邦政府超过100万刀的支出。
(收入放弃法(revenue foregone method),即计算政府在每一年度内由于实施税收优惠而减少的税收收入,或者是国家放弃某一征税权力,而给予纳税人的退税额。也就是纳税人获得政府税收优惠之后少缴纳的税款。这是对于某种税收优惠成本的事后测量。利用收入放弃法来估算税式支出规模,适用于所有的税式支出项目。它以包含有关税收优惠条款的实际税制与没有包含税收优惠条款的标准税制之间的比较为基础,估算由于税收优惠的存在而减少了多少税收收入。)

私立学校,特别是最富有的私立学校有很充分的理由来害怕大规模的财务数据公开。因为这些数据将显示最富有的私立学校比公立学校有2-3倍的资源,然而它们中的很多学校仍然每年收到联邦政府教育拨款3-5百万,平均是每个学生人头3000-5000刀。

联邦政府对于弱势公立学校每个学生人头500刀一年的额外补助,和私立学校所得相比就显得少的可怜了。然而,是公立学校每年在招生大部分的低SES背景学生,土著学生和偏远地区的学生,而这些公立学校因为学生背景的关系而有着低水平的学校表现。

这些精英私校害怕这些特权性质的拨款会被取消。Gonski的教育拨款评审委员会说,评审小组致力于提高教育表现的平等性。这个宗旨就意味着给公立学校更多的拨款,同时减少给私立学校的拨款。

私校这样的担忧甚至会更大,因为最近揭示的数据表明私立学校学费的涨幅远快于其和教育相关的支出,而与此同时,私立学校继续在给家长们压力要求更多的捐赠并产生大额的营运盈余。甚至选择这些私校的家长们也开始质疑私校的财务开支情况。

这些学校正在竭尽所能避免由My School 2.0所承诺的财务监察。它们正在抓住任何理由来阻止财务报告的公开。我们只希望Gillard政府不要像过去一样向私立学校低头让步。Gillard总理应该要坚定地保持她长久以来许诺公布私立学校财务数据的立场。
作者: 澳洲桉树    时间: 2011-2-9 12:4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澳洲桉树    时间: 2011-2-9 13:25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缓缓    时间: 2011-2-9 19:18
精英私立和弱势私立,怎么定义?按学业排名?
作者: 缓缓    时间: 2011-2-9 19:19
原帖由 澳洲桉树 于 2011-2-9 14:25 发表
《每日电讯报》一则有关英国大学改革的报道的标题说:“穷学生将较容易进入顶级大学”。

报道说,英国政府将于本周表示,牛津、剑桥和其他顶级大学将定立不同的入学条件,对来自私立中学的学生的要求比来自公立学校的穷学生 ...


听说在美国也开始了。于是乎,某些家长故意把聪明的孩子往差校送,以期望达到长远的目的
作者: patrickzhu    时间: 2011-2-9 19:24
原帖由 D妈妈 于 2011-2-9 20:18 发表
精英私立和弱势私立,怎么定义?按学业排名?

官方说法
就看ICSEA值就可以了,不需要看学业成绩。

民间版本看论坛里妈妈们要送的私立学校就可以了,论坛里大家谈论的基本都是elite private school,D妈妈自己看一下就知道哪些是精英私校了。
其他没人提的很多都是比较穷的私立学校,大概就是弱势私校了,呵呵。




欢迎光临 新足迹 (https://oursteps.co/bbs/)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