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Ian 于 2010-8-9 14:49 发表
个人以为全精英学校是一种治标不治本的政绩工程,仅仅是维持了公立教育的一些表面风光,事实上加剧了公校内部的分化,变相把不少人推向私校。而现在精英学校补习教育一定程度上的畸形发展,把更多人推向私校。公校两极分化,悉 ...
原帖由 黑山老妖 于 2010-8-11 09:09 发表
很同意。当初NSW推出精英学校的大环境是这样的:
那时候只有几个老牌精英:James ruth,North Sydney boys, North Sydney Girls等。一只手可以数过来。
公立学校大多教育水平比不过同区的私立学校和教会学校。大量学生流向 ...
新南威尔士州的普通公立学校是在公共政策里还没有改革的的一块。My School网站的出现代表了现任政府(Rudd/Gillard时代)的第一个重大的成功的改革,也代表了工党对于工会几十年来对亟需改革的教育方面的阻扰的修正。
教育是一块充满了神秘和既得利益的领域,对我们来说几乎无法相互告诉对方其真相。冒着不公平责难教师们的危险,我也来说几句。
新南威尔士州的教育体系有五个截然不同的的部分:
-公立精英中学
-顶尖私立学校
-其他私立学校(英国圣公会,穆斯林和其他宗教和非宗教)
-天主教会学校
-公立普通中学
教育主管机关以其影响力来排的话有:
-州教育部
-州教育工会
-联邦教育部(负责教育拨款和考试)
-校长
-老师
-家长
现在所有的努力方向应该集中在提升公立普通中学的教学环境上面。
从“消费者的价值”的观点来看,公立精英中学是在整个食物链的顶端 。上精英中学不需要花很多钱,也不需要家长们过多的参与,是一个最残酷的独特模式。
几乎所有的精英中学的学生都是来澳第一代移民的子女,主要是来自于东亚和南亚次大陆。这些聪明孩子的聪明父母们很快的就领悟到了应该在那个方向上使劲。花费几千澳币的钱在小学阶段的补习班里,他们就可以避免要花可能50倍之多的钱去求得高质量的教学水平和他们想让他们的孩子去的那种同龄好学生的环境(指上昂贵的私校)。
从结果来看,这个钱花的很值。英国裔的澳洲人(Anglo Australians)要么太笨要么就是太自大而没法对他们子女的未来做出相同的努力和承诺。
新南威尔士州的公立精英中学制度在1980年代和1990年代有过两次大的发展,这是作为日益严重的学生从公立系统流失到私立系统的风气的应对措施 – 当时在新南威尔士州这样的现象比其他各州都要严重。 州教育部扩展了精英选拔的范围 – 从纯粹的学术和农业学校扩大到了在体育,科技和表现艺术方面有出色表现的学校。这个改革在培育出色的公立学校上得到了巨大的成功,吸引了一大批高质量的教师和创造出了一个正面积极的同龄人竞争压力的学校环境。
公立学校的问题总体来说一直是一个文化的真空。非公立学校能够通过一致的宗教,道德和社区文化认同自己。而公立系统在缺乏特定选拔的情况下,仍然庇护在包容宽容的概念之下,因此就缺少对于家长教师和学生承诺的动力。
作为结果,公立学校的文化真空已经被有行为问题的学生和保守的不参与学校互动的家长们填补 – 这个问题在公立精英中学和私立学校吸取了大部分天资聪颖和勤奋好学的学生之后日益恶化。所谓“comprehensive school”失去了学生行为榜样。一个公立高中的校长对我坦白说,他说面对的困难在于,当学生在被公开授予学业成就奖之后他在学校操场上被同学嘲笑和欺负的现象。在这样的环境下,学业成绩和总体学校纪律就一起堕落了。很多郊区的普通公立中学没有有效的手段对付长期存在的学生行为偏差,这些学校已经成为了故事梗概里的一个章节了。欺凌、虐待、教师员工的高流动率、教室纪律差、破坏公物和校园暴力的泛滥淹没了整个教育系统。
教师成了纯粹的孩子的看护者,忍受着他们所恨的工作,绝望地试图为少数真正想要学习的孩子做些事情。只有有限的政府财政拨款,没有学校社区的支持,没有钱投入到新的教学方案里去。
全制的公立小学经常缺少男性教师。低报酬、低职业奖励的预期、在低信任度文化里的性骚乱指控的风险、和教师工会里的激进女权主义,这些产生了一个对男性极度不友好的环境。缺乏强壮的爱好体育的男老师对于男孩的教育是一个灾难。教育工会对一切可能对其不利的事务极度敏感,采取了反抗任何形式的对老师和学校表现的问责的策略,反对扩大校长的职权而让其领导的学校脱颖而出的做法。大部分校长无法选择他们自己的员工和培养他们自己的道德文化,而只能忍受州教育部的直接人事任命。
教师工会已经在维持一种“受害者文化”,每一个问题的回答都是“更多的拨款”,把他们所有的创造性的精力都投入到了政治运动,而这样的运动就是为大部分(不是全部)远郊的全制公立学校(outer-suburban comprehensive public school)的糟糕表现提供保护伞。
然而还是有着希望。所有的研究显示最强的对抗黑暗力量的稳定因素是,要有一个令人鼓舞的校长。我已经目睹了非精英中学吸引各个阶层的学生(包括低收入的区),自豪、激情、礼貌和学习这些特性总是围绕着一个鼓舞人心的校长。。。
My School网站,针对家长自主权和参与度的走出了出色的第一步。它让表现出色的公立学校得到他们应该得到信用,并且能够在昂贵的私立学校的自满氛围里脱颖而出。
My School网站应该进一步扩展包括:教师缺勤的数字,教师员工的流动率,因为压力而休假的教师数字,离职教师和教育部打官司的数字,体罚的数字,男老师和女老师的比例,学校委员会和家长/公民协会运作的有效性。
现在必须有真正的改革,让教育预算的授权和政策自主权从教育部下发到到校长手里,让职业奖励的机会和更多的金钱投入到我们亟需维持的优秀教师上去。
原帖由 chatchat 于 2010-8-11 10:08 发表
就美国的数据看,不同SES学生间的学业差距,更多是在假期造成的!说明还是家庭对孩子教育的影响大于学校。
但澳洲公立学校制度在很多方面是“国营企业”“大锅饭”的感觉,校长没有人权,财权,也不对家长负责,这个是最大的毛病。 ...
原帖由 chatchat 于 2010-10-21 16:30 发表
公校消耗了3/4个饼,除了大概1/10的孩子受到了较好的教育(精英),其他孩子(整个受教育的近半)受到远低于一般私校水准的教育--公校的钱用得不是地方.
原帖由 patrickzhu 于 2010-11-1 09:32 发表
因为他是毕业于Sydney Grammar School,并且现在担任着Sydney Grammar School的Chair, Board of Trustees,因此,他的这个Funding Review Panel Chairman的职位就受到了教育界人士的质疑 - conflict of interest。 ...
The head of the federal government's review of school funding, the businessman David Gonski, has announced he will step down from his 17-year role as chairman of the Sydney Grammar School board in January.
Some public education advocates have argued Mr Gonski's position on the board represents a conflict of interest, but he said his decision was not related to his review role , but something he had ''always planned to do''.
He said his involvement with the independent school sector would not influence his review. ''If I take on a review I do it passionately and with rigour,'' he said.
原帖由 patrickzhu 于 2010-11-1 09:29 发表
在严肃的帖子里,八卦一下一个人David Gonski。
在这次的政府拨款政策Review专家组里,这个David是主席。
网上看到了他的经历,赫赫,牛人一个。。。
SMH对这个人评价是one of the country's best-connected businessmen。
...
引用:
原帖由 frankielynna 于 2010-12-19 23:19 发表
到是不能理解,私校从政府拿到的钱,还比公立学校要多,这个不知道是什么道理。
原帖由 Ian 于 2010-12-20 16:36 发表
关于这一点,霍华德曾经说过,州政府不给,只好我给了。
霍华德的个人取向虽然比较偏,不过我想他还不至于在联邦拨款上搞什么猫腻。关键还是拨款制度。
如朱版说,私校目前多得10-15%,而私校目前得到教育经费的25%。也就是说调整后,大约会降到21-22%的水平。
如果这样评价不公平度,我觉得是比较合理的。
即使经过这个调整,联邦政府对私校的支持仍然是大头。所以我认为,过度强调联邦给了私校更多的钱没有多少意义。
原帖由 smiletolife 于 2010-12-20 21:23 发表
所以,假设澳洲联邦政府和州政府打算平均投资在一个学生上的钱每年是10000刀的话,那么
公立学校的学生得到:10000x75%x90% + 10000x25%x25%=7375刀
私立学生的学生得到:10000x75%x10% + 10000x25%x75%=2625刀
那这样看 ...
原帖由 澳洲桉树 于 2011-2-9 14:25 发表
《每日电讯报》一则有关英国大学改革的报道的标题说:“穷学生将较容易进入顶级大学”。
报道说,英国政府将于本周表示,牛津、剑桥和其他顶级大学将定立不同的入学条件,对来自私立中学的学生的要求比来自公立学校的穷学生 ...
欢迎光临 新足迹 (https://oursteps.co/bb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