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足迹

标题: China Trip [打印本页]

作者: 士多可    时间: 2025-1-4 08:12
标题: China Trip
(一)

在学校上班时,我组织过15次中国旅游,带学生去中国看看,让他们体验一下中国的风土人情,我知道,两个星期的观光这只能是一些浮光掠影的浅尝,但却也能提高一些学生的兴趣,鼓励他们继续学汉语,每次开始筹备的时候,在学校打的广告一定是,比如说,China Trip 2003,所以我就用China Trip 作为我这些故事的标题了。还有,因为从没想过要系统地记录每一次中国旅游,所以,接下去讲的都是单个的经历和事件,是不连贯的,也无时间顺序。

我是1997年开始在一个教会学校上班的,1998年,我就组织了第一次去中国旅游,然而,就是这第一次的一开头,发生了一件令人意想不到的事。

1998年九月,学校假期的第一天,我们来到了墨尔本机场,大家都很激动,但我不激动,我只是在尽最大的努力去隐藏一个秘密:我害怕坐飞机。

我有恐高症。

1987年,我第一次坐飞机,飞来澳洲,飞机还没动,我已经开始紧紧地抓住座椅扶手,十个小时没松过手,直到飞机碰到地面,我才松了一口气,并暗暗对自己说,我不会再回中国了,除了坐船。所以,过去十年,我没回过中国一次,但这次,为了工作,我豁出去了。

登机的时候到了,广播说,因为飞机故障,飞机要延误两个小时,请大家耐心等待。

等了两个小时,又听到广播,说再要等两个小时,并请大家到登机口去领就餐券,听到这个广播,本来有些厌烦的学生一下子精神上来了,因为有免费的午餐可吃。我们去领了餐券,去到几个可兑换食物的机场小卖部,领了午饭。

吃了午饭不久,又听到广播,要我们再等两个小时,没有办法,只得再等。就这样,每两三个小时播一次,每次都有免费餐,学生好奇怪,他们无精打采地坐在那里,百般无聊,但一听到有免费的晚餐马上就兴高采烈,去领免费餐劵,去吃东西,感觉中,只要有免费餐,他们在机场等多久都无所谓。

天黑了,吃了最后一个免费餐以后不久,广播通知,今晚不飞了,去对面的旅馆住一晚,Technically, 我们已经“离开”了澳大利亚,所以,我们还要重新通过海关,“进入”澳大利亚,去到墨尔本机场对面的旅馆住一晚。那天,这个航班的机组人员也住这个旅馆,我还和他们聊了一会天,他们看上去很沮丧,告诉我说,因为这个折腾,他们这次航班奖金就没了。

第二天早上,回到机场,过海关,进入候机室,广播说,要延误两个小时,过了两个小时,广播说可以登机了,大家很高兴,终于可以登机了。上了飞机不久飞机就开始动了。我开始紧张了,两手紧紧抓住椅子扶手,飞机越来越快,突然,我感到飞机来了一个急刹车,从窗外望出去,看到几辆消防车紧紧跟着我们,飞机停下了,大家急匆匆地离开了飞机,回到了候机室,很奇怪,当时,我竟暗暗庆幸,我喜欢这个拖延,因为我怕。

然后听到广播,说,因为飞机故障,要我们等两个小时(自那以后,我已经不再相信机场广播要我等的时间了)。和前一天一样,每两三个小时,广播一次,每次有一个免费餐,直到晚上天黑。

此时,我们已经在机场等了两天一夜了。这么长时间的耽搁其实是不应该发生的,因为一旦知道飞机大概率飞不了,航空公司有责任去调另一架飞机,如果航空公司恰好在当地没有自己的飞机,它们要去别家航空公司租借一架飞机,第一时间把乘客送走,但东航没有这么做。

这是第一次China Trip,我们的校长也去了,因为是中国航空公司,我们的校长出于尊重,开始还是忍着,经过这两天一夜,他终于忍不住了,他带着我们来到登机口,这个时候,登机口挤满了人,都是这班飞机的乘客,在和几个穿着东航制服的工作人员交涉,校长挤进人群,开始和他们理论起来了,最后,他嗓音越来越大,说,我们有好几个孩子生病了,不管怎么样,今晚我们必须离开,否则,你们要负责的。

十分种以后,奇迹发生了,我们被告知,一个小时以后,有一架去日本东京的飞机将会起飞,东航已经把我们这二十多个学生和老师安排上了这家飞机,在东京,我们可赶上一架飞机飞去上海------我们的目的地,

不久,我们开始登机了(这一航班只有我们这个团有澳洲人-----白人),而那几百个同机的华人只能眼睁睁的看着我们进入登机口,嘴里小声地抱怨着。在今天,绝不会发生这种事:让乘客苦苦等待两天一夜,或者,这样明目张胆地区别对待乘客,但在1998年,这种事就是发生了,而且是在众目睽睽之下发生的。

The rest is history.

后记:虽然我们晚了两天一夜,但是,我们的旅行社,现在叫CBT Holidays,和中旅联系了,把我们的行程重新安排了一遍,本来在行程表上的items我们都没错过,再加上整个行程安排井井有条,令所有人都很满意,所以,以后的十多次China Trip,我都交给CBT Holidays安排的。


(征标题:我想不出一个好的标题给这个小故事,如果读者中有谁能加一个标题,一旦被采用,有一个金币奖励,以后每个小故事都是如此。)

作者: DataRecovery    时间: 2025-1-4 08:56
Hmm, this is China
作者: 慕贤    时间: 2025-1-4 08:56
这是楼主给我们上课之前的故事引导 ?
作者: sanbears    时间: 2025-1-4 22:46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士多可    时间: 2025-1-5 08:28
sanbears 发表于 2025-1-4 23:46
有后续吗

后续来啦!
作者: 士多可    时间: 2025-1-5 08:30
(二)

去中国的学生团是怎么组成的?

第一次我也不知道,当时,学生组团去中国还不是很多,在墨尔本还找不到一个像样的旅行社,我们在华人报纸上偶然看到了一家旅行社,当时它不叫CBT Holidays,忘了叫什么名字,我们是在墨尔本,而CBT Holidays是在悉尼,我们就和他们联系上了,他们说没问题,能帮我们组团。我们告诉他们去中国的日期,大概两个星期,他们就发给我们一个两星期的Itinerary,因为是第一次组团,看到那个行程安排,觉得它完美到不能再完美了,当即定下了,这个旅行社还派了一个人,专门从悉尼来我们学校,介绍了这个行程,并回答了学生,家长和学校提的问题,介绍很精彩,回答问题也很详细,就这样,第一次China Trip 成型,准备出发了。

为了推广学校的中文学习,扩大我们学校的影响,我们一开始就把China Trip定位在包括所有的人:学生,家长和学校的老师和职工,还包括学生的兄弟姐妹,家长和教职工的亲戚朋友等,谁想来都可以加入,以致有一次组团有七十多个成员,在中国需要两部大巴,我不怕团队有多大,反正人越多越好。

带学生去中国,个人认为,这两个地方是必须的,一个是北京,因为北京是中国的首都,而且有不少地标性的建筑和古迹,像天安门,故宫,颐和园和长城等,还有一个地方就是西安,那里的兵马俑以及其它一些古迹多少能代表中国的过去,除此之外,我们还会搭上一些其它的地方。

组织了几次以后,我就有了经验,其实,我不必被动的接受旅行社的安排,通过每次的经历,我会逐渐调节行程,比如说,有些地方我的学生觉得不好我就不再去了,我也加上一些自己觉得应该可以去看看的地方,有些地方玩了一次觉得时间不够,下一次我要求多一天,有些地方我可能会要求少一天。举个例子,一开始我们在北京呆五天,因为在北京我们有一个姐妹学校,我们安排学生去姐妹学校上一天课,并在中国学生的家里住一天,再加上去看北京所有的名胜,后来,北京的交通越来越坏了,在北京,太多时间是被堵在路上,最后,把在北京的时间改成两个晚上。在北京,我们只安排去故宫+天安门广场,还有长城,去一下姐妹学校,然后就撤出了,去别的地方。

还有个例子,最初几次旅行社给我们安排了很多庙宇,但在澳洲人眼里,庙都长一个样,所以,看了几座庙以后,所有的成员都对庙宇厌倦了,有时到了一座庙,很多人都不下车了,说要在车上等,最终,每次行程,我只安排参观一座庙。

后来我知道,不管我的要求是什么,对旅行社来说,操作都不难,中国的旅行社对每个地方都有一个固定的安排和标价,并把每个地方都弄成“区块链”一样的东西,旅行社只是寻找连接各个地方的飞机火车。有了经验,我每次组团的时候,行程就是北京加西安,其它地方我来选,我来定,就这样,“假公济私”,这些年我也把中国走得差不多了。

中国很多地方都不错,但对我来说,大多数的地方去一次就够了,除了长城。我喜欢长城,理由大概有两个,一个是,我觉得长城有一种“势”,身处长城你会被它的雄伟深深地震撼到,第二个是,长城没有被现代污染,它周围看不到现代建筑,原汁原味,这种地方在中国已经不多了;我不喜欢新的东西,更讨厌新的古迹。

当然,我的个人喜好不重要,在路上或者旅行结束了,我都会询问学生和老师家长,他们对行程安排有什么意见和建议,从他们的评价中,我了解了澳洲人对在中国旅行的要求和口味,下一次组团的时候,我会向CBT Holidays提出我的要求,加点什么,减点什么,记忆里我们的要求总是能得到满足。

澳洲学生和家长老师的口味?举个例子,我们的第一站往往是北京,参观了北京以后,学生和老师往往对北京赞不绝口,然后,下一站我们去了西安,他们都会说,西安更美,接下去我们去了内蒙,他们的评价是内蒙是这次中国之行他们最喜欢的地方,不难看出,澳洲人的口味是怎么回事;就繁华和现代化,北京和西安远远的排在蒙古前面,然而,我们的学生和家长却更喜欢大草原,这也就是我们为什么后来又去了内蒙一次。

当然,在了解了他们的喜好以后,我的决定是有一个宗旨的,那就是学生的要求永远是第一必须被满足的,如果学生的要求和成人的要求有冲突,满足学生的要求。

………...

一边写,一边回忆,过去带学生在中国旅游时的点点滴滴不知不觉地浮现在眼前,在写的过程中,我有时会停下来,慢慢地回味,就好像吃好吃的东西,慢慢地咀嚼,不舍得一下子吞下肚子,真的很留恋那段日子!

作者: 小昭    时间: 2025-1-5 09:32
感谢分享
作者: 春暖花开2020    时间: 2025-1-5 10:34
好看好看,楼主请继续!另外你通常是哪个季节去北京和西安?北方的城市在冬天,户外太冷了!而且到处灰秃秃的。
作者: Abbie0312    时间: 2025-1-5 11:49
感谢分享
作者: scoopy    时间: 2025-1-5 11:57
我知道有个学校以前每年也是有中国之旅,可惜疫情停了后就没有。
作者: 士多可    时间: 2025-1-6 06:57
(三)
 
导游MD
 
因为是国外团,我们有两个导游陪伴,一个叫“地陪”,一个叫“全陪”,我们的团以北京为中心,在北京,就只有一个导游,全陪兼地陪。到了中国,不管哪个城市,导游就等在那里了。如果第一站不是在北京,那么,接机的就一定是两个导游都在。地陪只是在本地陪伴,负责本地事宜安排和讲解,此时,全陪不出声,只是看着,地陪是全陪的“下级”,如果有地陪不能处理的事,全陪决定怎么做。举个例子,我们在重庆,吃了几餐,不习惯当地的饭菜,学生会对我说 “Sir , can we have Mac for dinner tonight please?”,  这时,我一般只对全陪说,学生有这个要求,全陪就会具体调整,取消预定饭店这个地陪是不能做主的,然后把餐标的钱发到团里每个人的手里,那餐饭大家就高高兴兴地去吃麦当劳了。去下一个地方,我们和地陪告别,全赔就跟我们坐飞机,坐火车,坐轮船,一路跟着,每到一个地方,地陪就会等着我们了。
 
最初几次,我的全陪是随机的,每次换人,大概是第三次还是第四次的China Trip,我又有了一个新的全赔,那天,在什么地方,参观茶具店的时候,我看到一套微型陶瓷的茶具,很cute,我买了下来gei我女儿,走出店门,那个全陪看到我,问我,你买了这个东西,我说是的,多少钱,我说五百块,他说这次算了,你是领队,一般不用花钱买东西,以后一万块以下的东西跟我说一声,我去帮你拿。
 
我很吃惊,因为以前几次,全陪地陪从来没告诉我有这种事,还鼓励我去买东西,自那以后,我每次组织China Trip,我都会指名要这个全陪。
 
这个全陪叫MD,北京人,是文革后中国第一批旅游学校毕业生,毕业后就开始做导游。他特别喜欢导游这个行业,到如今,他的同学都已经是中旅的总公司或者分公司的负责人了,他还是在做导游。在旅游界做着最底层的工作---导游,但是他却有着旅游界最深的资格和最广的人脉,所以,他在中国是带最大最好的团,他也带出国团,他已经游遍了全世界。在全国任何地方的景点看到别的旅行团,那些导游都认识他,叫他D老师,因为他还是旅游学校毕业生的考官。如果我们团有什么要求,超出了他的权限,他只要一个电话,打到中旅最高层,那些最高层的人都会出面帮他解决,哪怕赔钱,他也不会让自己带的团员失望的。
 
我喜欢看他办事,他做事极度细致负责,说一件事,坐在大巴上,我总是和他一起坐在前面,看了一个景点后,去吃午饭,路上要半个小时,他一上车就会给饭店打电话,告诉饭店我们大概什么时候到,然后,每隔十分钟他就会再打一个电话确认一下,保证我们一到就有饭吃。在车上,他不断地,反复地确认每一个细节,和旅馆,景点,商店和饭店等人打交道,他对各种人和情形拿捏得恰到好处,有时极度耐心,有时也会发火,不管怎么样,他的策略总是能让他最有效地解决问题,最快地解决问题是他唯一关心的问题。
 
我们的行程一旦定下来,MD就会收到我们的行程表和全团人员的名单,上面有我们的护照号码和生日,如果哪个成员的生日正好在行程日期中,他/她一定会在那天午饭或者晚饭时,突然听到饭店里响起了生日歌,服务员会推上一个蛋糕。我们学校的中国行一般是在四月或者九月的学校假期,我的生日是九月二十四日,如果我们是在九月的假期去中国,我也会有这个“惊喜”。
 
直到今天,MD还是每个新年会发一个短信,祝我新年快乐。我过去的学校恢复了中国行,是在今年四月(我相信,一定是叫China Trip 2025),我和CBT Holidays 说了一声,再一次点名要MD做导游,我也告诉了MD,他说他已经接到了通知,我还告诉他,如果可能,我会飞去上海,和他会一会面,疫情开始以来,就没再和他见过面,很想他 。

作者: violinlearner    时间: 2025-1-6 08:59
每行每业都有出色和用心的人
作者: 人在悉尼已中年    时间: 2025-1-6 09:27
去中国旅游的澳洲学生,中共政府都是有补贴的。澳洲的学生只需要花自己的往返机票钱就行。国内的所有费用,都是中共政府负责。每一年悉尼山区都有这种学生旅游。
作者: 人在悉尼已中年    时间: 2025-1-6 09:28
楼主亏大了,哪还需要找什么旅行社,应该直接找中共大使馆/领事馆。
作者: 人在悉尼已中年    时间: 2025-1-6 09:32
成人的可以参加这种,各旅行社都有(coles也有),就是相当于等于自己出往返机票钱,国内费用全免/中共政府负责

[attach]2534883[/attach]


作者: melinana    时间: 2025-1-6 09:39
赞!
作者: 人在悉尼已中年    时间: 2025-1-6 09:53
我家的孩子从来没去过回国的免费旅行团,一是非常不喜欢中国的环境(拥挤,嘈杂,满大街抽烟的人),二是从小吃鬼佬食物,不觉得中国的食物有多好吃。最重要的一点是,对现在的孩子来说,没油管毋宁死。
作者: 鲁非777    时间: 2025-1-6 11:03
人在悉尼已中年 发表于 2025-1-6 10:53
我家的孩子从来没去过回国的免费旅行团,一是非常不喜欢中国的环境(拥挤,嘈杂,满大街抽烟的人),二是从 ...

我是去年12月份回的上海,开通了OPTUS漫游,用漫游的话可以看谷歌和油管,跟在澳洲一样。但是如果不用漫游用酒店的网络就不能看谷歌和油管。不过我儿子有一点跟你们一样,不管去吃了多少高级饭店或者农家菜,他认为上海最好吃的是小杨生煎。
作者: maatthew    时间: 2025-1-6 11:36
鲁非777 发表于 2025-1-6 12:03
我是去年12月份回的上海,开通了OPTUS漫游,用漫游的话可以看谷歌和油管,跟在澳洲一样。但是如果不用漫 ...

哈哈哈哈 这妥妥成了鬼佬口味了。。。
作者: harbridge    时间: 2025-1-6 18:12
喜欢楼主娓娓道来的故事
作者: 人在悉尼已中年    时间: 2025-1-7 12:19
印象中,去中共国的学生团,老师的机票费用不但是中共政府负担,还额外有费用拿的,等于还有工资。所以楼主亏大了。
作者: melinana    时间: 2025-1-7 12:36
感觉这些年寻根之旅没有了吧
作者: 人在悉尼已中年    时间: 2025-1-7 12:43
melinana 发表于 2025-1-7 13:36
感觉这些年寻根之旅没有了吧

疫情的时候停了去中国的活动,前年又开始搞了。疫情的时候,也有网上寻根的活动。实际就一直没断
作者: Aquarius    时间: 2025-1-7 13:41
本帖最后由 Aquarius 于 2025-1-7 13:59 编辑

好故事 请问参加的学生都是中学生吗
作者: 士多可    时间: 2025-1-7 15:22
Aquarius 发表于 2025-1-7 14:41
好故事 请问参加的学生都是中学生吗

是的,是7年级到12年级的,都是男生
作者: 士多可    时间: 2025-1-7 15:34
人在悉尼已中年 发表于 2025-1-7 13:43
疫情的时候停了去中国的活动,前年又开始搞了。疫情的时候,也有网上寻根的活动。实际就一直没断 ...

有教中文的学校组织学生去中国已经有很多年了,因为是澳洲背景的的学生为主,为了鼓励他们学汉语,所以和寻根的关系不大,至少我们学校是百分之百的澳洲背景学生(非华人背景)。小孩子都喜欢玩,如同在澳洲的学习,都是以玩为主,我们学生到中国去也是为了玩。不知道有中国政府资助的旅游,知道了也不会去的,因为自己组织的旅游可以自己做主。还有,旅行社是十二个成员(学生,家长或者别的老师)给一个带队老师免费,而且为了安全,我们学校有时也会资助一两老师,让他们一同协助我带队,所以自己也不用掏钱的。谢谢关注。
作者: 士多可    时间: 2025-1-7 15:35
harbridge 发表于 2025-1-6 19:12
喜欢楼主娓娓道来的故事

喜欢你说的“娓娓道来”这个词
作者: ausox    时间: 2025-1-7 15:36
是的, 本地鬼佬对繁华大都市不太感冒, 就喜欢去古城,古迹

想想也是, 我们去欧洲游都是去看古堡,大教堂, 博物馆. 谁会去CBD看shopping mall呢

LZ与此旅行社有20多年的合作, 真的是打了半辈子的交道了, 缘分啊
作者: 士多可    时间: 2025-1-7 15:37
鲁非777 发表于 2025-1-6 12:03
我是去年12月份回的上海,开通了OPTUS漫游,用漫游的话可以看谷歌和油管,跟在澳洲一样。但是如果不用漫 ...

我的口味比较粗,什么都能吃,但生煎是我的一生最爱
作者: 士多可    时间: 2025-1-7 15:41
scoopy 发表于 2025-1-5 12:57
我知道有个学校以前每年也是有中国之旅,可惜疫情停了后就没有。

墨尔本和悉尼有很多很多学校组织去中国旅游,疫情这几年停了下来,现在又开始了
作者: 士多可    时间: 2025-1-7 15:44
春暖花开2020 发表于 2025-1-5 11:34
好看好看,楼主请继续!另外你通常是哪个季节去北京和西安?北方的城市在冬天,户外太冷了!而且到处灰秃秃 ...

我们要么是九月份那个假期,要么是四月份的假期,所以天气都还可以,不是很极端,大家都很享受的。
作者: 士多可    时间: 2025-1-7 16:19
violinlearner 发表于 2025-1-6 09:59
每行每业都有出色和用心的人

是啊,从他身上我看到,做什么不重要,做到极致,什么都能成非凡
作者: 士多可    时间: 2025-1-7 18:28
(四)旅行团用餐

行程表一定写清楚整个行程包含几餐,因为是学生团,所以会包含所有的早午晚餐。

在中国有“涉外旅馆”这个词,就是国外团必须住在政府指定的旅馆,必须是三星级以上的,在这些旅馆,早饭是很丰富的,除了一般标准的星级旅馆的continental breakfast以外,比如说,腌肉鸡蛋,烤面包,麦片一些标准的旅馆早饭,中国的旅馆还备有一套中式早餐,有炒面炒饭,馒头包子,粥和酱菜等,大概是为了满足本地游客的需要吧,丰富的早餐给学生老师留下很深的印象,但是,经验告诉我,不管学生和家长多么喜欢中餐,很快,他们就会吃腻的,所以,早饭我会鼓励学生们吃西式早餐,这样,他们可能就会更享受中式的午饭和晚饭。

午饭和晚饭都是在外面吃的,改革开放以后,旅游业是搞得很成功的,开发了很多旅游景点,在景点附近建了很多饭店,这些饭店都是和中国旅行社挂钩的,它们有几个特点,一,规模超大,一般都有好几层大楼,每层可放二三十个圆桌,一到吃饭的时间,来的都是世界各国的旅行团,小的团十几二十个人,大的团五六十个,比如说,去长城,往往是成千上万的游客,到吃饭的点了,大家离开长城,都去吃饭,所以,从长城到北京城的路上,有很多这样的饭店,成百上千的人同一时间来吃饭,没有这么大规模的饭店是无法应付的;第二,这些饭店都有类似的布局,一楼是一个巨大的商场,里面是几百个柜台,卖各种旅游纪念品,饭店餐厅是从二楼开始,而上二楼的楼梯一定是在商场的最里面,进去出来,你必须从商场里走个来回,还有,吃完饭,导游还给大家半个小时的休息,这时,大家都能去商场里逛逛,买点纪念品,很好的主意,因为有很多很好玩的东西,我的学生常常对吃饭都不敢兴趣了,只想到下面的商场买东西。

离开景点,导游早已安排好去哪家饭店,一到饭店,坐下,三五分钟,菜全上来了,十几个菜:炒茄子,炒卷心菜,炒豇豆,炒白萝卜,炒土豆片,红烧豆腐,炒青菜,大多数是蔬菜,一条清蒸鱼,(是整条鱼,所以往往没人要吃,有骨头),还有一两个炒肉片的菜,一大碗冬瓜番茄汤什么的,所以,常能听到家长和同事在饭桌上的感叹:怪不得中国人看上去都很年轻,原来你们吃得那么健康。

当然,有时还会有些小惊奇:上来了一盘炸薯条,这个菜往往最受欢迎,被学生一抢而光。还有一次,竟来了一盘柠檬鸡,这让我的学生彻底相信了,“柠檬鸡”是中国菜,当然,我没告诉他们,“柠檬鸡”是澳洲华人的发明。

我发现,导游从不和我们一起吃饭,当导游安排好一切,他就离开了我们,去别的房间吃饭。通常,一段时间以后,导游已经和大家都很熟了,我们常会邀请导游加入我们的饭桌一起吃,但导游从没接受过,后来得知,旅行社是有严格规定的,导游和司机是不能和客人同桌吃饭的,那么,他们去哪里吃饭呢?

我问MD他在哪里吃饭,他告诉我,饭店都有专门给导游司机吃饭的地方,有一次,我对MD说,我想去他们吃饭的地方看看,他说没问题,我去了,一看,是自助餐,带队的导游和司机都在里吃饭,他们吃得就远远没有我们吃得那么健康,全是大鱼大肉,MD还邀请我一起吃,自那以后,我常常装模作样地先和团里成员一起吃一点,然后,借口去找MD商量一点事,溜到导游司机吃饭的房间,吃他们的菜。

因为有很多和中旅挂钩的饭店,去哪家吃都是导游决定的,拉住导游当然就要先拉住他们的胃,记得,吃导游餐后来成了我的常态了。

一般来说,不出三天,团里大大小小的成员都会对中餐腻了,尽管导游会想方设法吃不同的东西,但对澳洲人的味蕾来说,差别不大,所以,隔三差五,学生就会来找我,说,他们今天中午不去导游安排的饭店吃,他们愿意自己花钱去吃KFC或者麦当劳,我理解他们。在中国,学生有任何要求,我都会想法满足他们,因为我们的团队往往有很多成人,有时候,意见可能会不一样,这个时候,我会安排MD带家长老师去已经订好的饭店吃饭,我带学生去麦当劳或者KFC,在麦当劳,我常看到,学生会吃好几份薯条,我能理解,我几天没吃米饭,想米饭想的慌。

澳洲人吃东西比较注意,他们要预先知道他们是在吃什么,吃饭时,如果有人不知道是什么菜,想知道,我一般都是有问必答,但有一次,一个菜里有猪血,学生问我是什么,我说是“红豆腐”,他们吃了以后都说很好吃,吃完饭,我问他们,“你们想知道你们刚才吃的那个红红的东西是什么吗”?看着我脸上“诡异”的笑容,他们急了,说 “Tell me sir, tell me sir”,我说是pig blood,他们都叫了起来,做呕吐状。

在饭桌上,我还注意到,有时候,我问他们对某一个菜的感觉,家长老师会回答说“很不同”,但孩子会说“很难吃”。他们不同的描述让我学到了,我们所经历的事物,绝大多数是属于“不同”,至于“好坏”,“难易”等,都只是我们的看法,“不同“才是事实,如果能养成习惯,多从”不同“这个角度开始思考,我们对世事和他人一定会更宽容,更能理解,并更能欣赏。

依旧在学。

作者: violinlearner    时间: 2025-1-7 18:45
本帖最后由 violinlearner 于 2025-1-7 19:47 编辑

哈,给学生吃得健康,导游牺牲自己吃不健康食品。用心良苦 感人

作者: 红蝴蝶    时间: 2025-1-7 21:13
没太理解团餐的含义,给游客提供更多的蔬菜,是因为价格便宜吗? 导游和司机吃大鱼大肉是什么原因?
作者: Janet    时间: 2025-1-7 21:45
士多可 发表于 2025-1-7 16:34
有教中文的学校组织学生去中国已经有很多年了,因为是澳洲背景的的学生为主,为了鼓励他们学汉语,所以和 ...

我儿学校组织的中国游就是这样的, 有旅游团负责接待, 但是国内有姊妹学校, 会有几天和姊妹学校互动, 有几天住在中国孩子家里; 国内对应的省市教育部门招待的还是不错的。 我孩子也和寻根之旅回国游, 对应的接口是侨办, 是要求有中国背景的孩子吧 ?
作者: 士多可    时间: 2025-1-8 08:34
红蝴蝶 发表于 2025-1-7 22:13
没太理解团餐的含义,给游客提供更多的蔬菜,是因为价格便宜吗? 导游和司机吃大鱼大肉是什么原因?  ...


不好意识,让你confused了,其实也没什么特别含义,我们团队吃的菜多是比较清淡的,也许主办方是为了降低成本,(我不想揣测)但只要团里的人能接受-我毕竟是领队,我也无所谓。至于导游司机吃得多有鱼肉,我也在文章里解释了,主要是为了让导游们多带团队去他们的饭店吧。谢谢关注
作者: 清墨水    时间: 2025-1-8 08:53
N年前国内旅行团就差不多是楼主说的那样,看起来对内对外都这个模式。

不知道澳洲旅行团是什么样子的
作者: itisperfect    时间: 2025-1-8 09:14
本帖最后由 itisperfect 于 2025-1-8 10:16 编辑
人在悉尼已中年 发表于 2025-1-6 10:32
成人的可以参加这种,各旅行社都有(coles也有),就是相当于等于自己出往返机票钱,国内费用全免/中共政府 ...


这个不可以换行程的。 楼主这个可以自己决定。 90 年代初学校组团去大陆玩, 飞机票都是领事馆出的。 自付100。
作者: echoxyz    时间: 2025-1-8 09:26
感谢分享,一直很喜欢lz的帖子
作者: 士多可    时间: 2025-1-8 10:15
清墨水 发表于 2025-1-8 09:53
N年前国内旅行团就差不多是楼主说的那样,看起来对内对外都这个模式。

不知道澳洲旅行团是什么样子的 ...

不知道。我很喜欢带学生去中国旅游,也很了解旅游团是怎么回事,所以自己是不会参加旅行团的(带学生去是工作)。
作者: 小水牛    时间: 2025-1-8 10:17
支持,一直喜欢楼主的帖子。对事情,人物的视角很不一样! ( 这里指非常独特,值得我学习)
作者: 士多可    时间: 2025-1-8 10:17
echoxyz 发表于 2025-1-8 10:26
感谢分享,一直很喜欢lz的帖子

谢谢关注,很开心你能喜欢
作者: 士多可    时间: 2025-1-8 10:23
本帖最后由 士多可 于 2025-1-8 11:26 编辑
ausox 发表于 2025-1-7 16:36
是的, 本地鬼佬对繁华大都市不太感冒, 就喜欢去古城,古迹

想想也是, 我们去欧洲游都是去看古堡,大教堂, 博 ...


完全同意,喜欢这个旅行社不是它能给我“最好的”,而是我们能得到“我们想要“的,还有比这更好的东西吗?谢谢关注
作者: 士多可    时间: 2025-1-8 10:25
小水牛 发表于 2025-1-8 11:17
支持,一直喜欢楼主的帖子。对事情,人物的视角很不一样! ( 这里指非常独特,值得我学习)  ...

谢谢关注,没别的意思,只是分享,很开心你能喜欢
作者: 红蝴蝶    时间: 2025-1-8 10:56
看楼主的文笔,我和#42 楼有同感,希望多多勤写一些文章,让我们看到更多精彩作品。
作者: 士多可    时间: 2025-1-8 12:29
(五)为什么组织去中国旅游

一些读者谈到了一些别的学校组织的中国行,有各种名称,有各种含义和方法,而我校的中国行有自己的理由。

我组织中国行没想过什么“传播中华文明”或者“寻根“什么的,如果一定要说有什么目标,有两个,一个是带学生玩玩,吸引他们继续学汉语,第二个是让他们在玩乐中成长。

我们学校是一个教会男校,可以说百分之百澳洲背景,二十多年来我好像只有过几个华人背景的学生,也都是在澳洲出生的,所以,如何让尽可能多的学生来学汉语是一个很大的挑战。澳洲孩子没有一个统一的学习目标,他们独特的个性决定了五花八门的选择理由,一般的宣传很难打动他们。举个例子:我们学校有很多学生是兄弟,有时候,哥哥不学汉语,学意大利语,他的弟弟来了,学汉语,我问弟弟为什么要学汉语,弟弟说,因为他哥哥不学汉语,真奇怪,这也能是学汉语的理由。

我们学校学生选择学汉语的理由是不同的:有一些学生确实认为,中国开放了,将来有可能去中国发展,也有是因为觉得写方块字很好玩,也有是因为高考有加分,(在维多利亚,12年级高考考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最多加分高达12分),也有是因为他的兄弟在学(或者不学),也有是因为被老师的魅力所吸引,也有就是,为了鼓励孩子去学汉语,父母许诺,如果学汉语,让他们参加中国行,我因此就不断组织去中国。

一开始我找旅行社也没什么特别的考量,当时,只是一个唯一的选项,后来,虽然听说有各种各样的中国行名称,我不感兴趣,理由是,在我们学校,对大部分家长来说,几千块钱不是一个很大的数目,很多家长是把去中国看成是对孩子的教育投资,所以是否有别人来资助从来不是我的考量,再说,我组织中国行有我的目标和安排,了解一点中国的历史文化和地理只是中国行中众多目的之一,而得到了外部资助就意味着这个中国行就被劫持了,更坏的是,外部人员并不了解我的学生想要什么,在那些得到资助的中国行中,大概率是学生只能得到别人要他们得到的东西,这样的旅行再便宜也是损失,我是不会选择的。

我带学生去中国旅游,当然是想让他们了解一些中国的文化,以便回来以后,在课堂里学习的时候多多少少有一点感性认识作基础;我也想让他们有机会练习一些课堂里学过的东西,比如,让他们看看路牌,商标,店名等一些中文字,这是一个贴近生活的阅读练习;我也鼓励他们和当地人做一些简单的交流,练练教室里学到的一点点口语,增加信心,但我知道,就了解中国文化和学习中文知识来说,他们这两个星期的收获不会很惊人,这我不担心,孩子们还有更重要的东西要学。

举个例子,每次出发前,我会组织几次旅行团成员和学生家长会议,讲一些中国行的注意事项,并回答一下家长们关心的问题,其中有一个家长必问的问题:两个星期孩子需要准备多少零用钱?理论上来说,你已经不必带多少钱,因为这是100%包括的旅程,当然你还应该带一些备用钱,我给家长的建议是五百澳币,这大概是是两三千RMB左右,这些钱让孩子have enough fun,是的,只是玩,不是serious shopping 。每年都会看到,有些孩子几天就把这五百块花完了,有些孩子回到澳洲还有些剩,不管他们如何处置了这五百块钱,他们都将得到一些安排生活的经验,而这个经验很可能影响他们的人生。

还有,我观察过我的学生,当他们出发时,在候机室,有些学生会显得忐忑不安,上了飞机,虽然有点激动,但又克制着自己,生怕说错什么,做错什么;但在短短两个星期以后,因为他们有机会处在一个全新的环境中,很多时候不得不独自面对一些 全新的挑战,所以,当他们回到澳洲,神情就和出发时截然不同了,挺着胸,稳稳地走下飞机,脸上流露出满满的自信,你甚至好像能看到他们的额头上写着:我看过世界了。看着他们,我也很骄傲,我知道,我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也做了一丁点贡献。


这难道不是一个老师---是的,你首先是一个老师,其次才是一个汉语老师---更应该关心的东西吗?

作者: violinlearner    时间: 2025-1-8 13:35
500块零花钱这个额度很有意思
作者: 士多可    时间: 2025-1-8 15:09
violinlearner 发表于 2025-1-8 14:35
500块零花钱这个额度很有意思

为什么?
作者: samuelwh    时间: 2025-1-8 15:16

作者: 士多可    时间: 2025-1-9 08:19
(六)和学生在一起是很开心的

我很喜欢带学生去中国,不断有开心的事,往往从上飞机就开始了。记得,有一次,在飞机上,一个空姐来到我面前,说,你是否能和你的学生说一说,让他们少喝一点可乐,你的学生差不多把飞机里的可乐都喝光了,最多的一个学生已经喝了11罐了,她是笑眯眯地跟我说的,口气里绝没有半点抱怨,相反,你听得出她很喜欢我的学生;

还有有一次,是在911事件发生前,我的学生受到机长的邀请,去机舱看机长驾驶飞机,并和机长合了影。

出发前,我会教学生一些买东西讨价还价的中文句子,在旅游点,喜欢看学生和小商贩讲价,很好笑的,比如说,

“多少钱?”
“十块。“
“太贵了!”,

还有,
“多少钱?“
“二十块。”
“怎么这么贵!“

还有,
“多少钱?
“二十块。“
”我是学生,很穷,没有这么多钱“  ;

走在街上, 常有一些漂亮的小姐姐会走上前,邀请我们的学生和她们合影,这给了我的学生一个启发:他们开展了竞赛,看谁能收集到最多的和美女小姐姐的合影;

男孩们喜欢挑战,在小吃街,看到烤蝎子或者臭豆腐,他们就会互相挑战,有钱的会问:谁能吃一个烤蝎子,我给他十块钱,喜欢赚钱的孩子会到处问,“谁给我一百块,我吃三块臭豆腐“;


在中国机场候机室等飞机,觉得无聊,我会教我的学生一句汉语,“请问,我可以去哪里大便?“,然后,我的学生就会去各个小卖部,挑一些年轻漂亮的小姐姐营业员,问她们,”请问,我可以去哪里大便?“,那些小姐姐常常憋着不笑,指给学生厕所方向,等我的学生走开了,会轻轻地告诉她的同事,刚才那个外国小孩说了什么,然后她们一起大笑了起来,我则躲在一旁,看着他们,自己笑得也要大便了。(我从小就不是一个省油的灯,现在还不是。);

在市场里学生买了BB gun,一种可以射塑料子弹的玩具手枪,两个男孩面对面站着,撩起衣服,露出肚皮,然后轮流互相射对方的肚皮,射到肚子上都是一个个红点点,不为什么,只是要看一看,谁先投降;

有一次,我带了两盒shapes,一种有flavour  的小饼干,超市里都有卖的,我把他们藏在箱子里,直到旅途差不多快要结束了,学生对澳洲零食的渴望已经到了无法抵抗的地步,这时,我拿出了shapes,进行拍卖,五块起叫(人民币),一盒卖了130块,一盒卖了120块,我用这个钱去买了爆竹,大家一起放;

有一年在内蒙,我的生日,学生们凑钱买了一个超大的烟火,吃了晚饭,我们去到大草原看烟火,庆祝我的生日;

有一次,我的学生买了一件T恤,每个人都在上面签了名,在旅途最后一天送给了我,…….;

回忆过去这一件件事,我常会忍不住笑出声来,会想:如有来生,我还要做老师!

作者: shine_on    时间: 2025-1-9 09:03
上班摸鱼在办公室笑出鹅叫怎么办,在线等
作者: vultureG    时间: 2025-1-9 16:11
人在悉尼已中年 发表于 2025-1-6 10:53
我家的孩子从来没去过回国的免费旅行团,一是非常不喜欢中国的环境(拥挤,嘈杂,满大街抽烟的人),二是从 ...

可以预先安装VPN app
作者: superbean    时间: 2025-1-9 16:12
士多可 发表于 2025-1-9 09:19
(六)和学生在一起是很开心的

我很喜欢带学生去中国,不断有开心的事,往往从上飞机就开始了。记得,有一 ...


这文笔清新自然,看着有趣,甚至有点泪目是为什么。为了看完甚至超过了下班时间,等后续。我都是自己带孩子回中国玩的,看楼主写的我也想某次一起报个合适的团去玩玩。楼主的学生都是多大年纪啊?
作者: 人在悉尼已中年    时间: 2025-1-9 16:15
vultureG 发表于 2025-1-9 17:11
可以预先安装VPN app

用过了,开网页没问题,看油管很卡。
作者: 士多可    时间: 2025-1-9 18:58
superbean 发表于 2025-1-9 17:12
这文笔清新自然,看着有趣,甚至有点泪目是为什么。为了看完甚至超过了下班时间,等后续。我都是自己带孩 ...

先谢谢你的kind words。

我们学校是中学,学生是七年级到十二年级,参加中国行各个年级都有,但9, 10 ,11年级居多,原因是家长会觉得7,8 年级还太小一点,到了12 年级,绝大多数的学生都已去过了。

有人向我解释了一下读者提到的中国政府资助的中国行,现在我知道了,这只和周末的中文学校有关,所以有寻根之类的说法,感觉中,主流学校好像是不在里面的,如果你的孩子学校里没中文或者不组织中国行的话,也许你只能加入周末中文学校的中国行,但这将会和主流学校的China Trip很不同,主流学校的中国行一般都有自己的agenda and purpose,所以比较适合这里长大的孩子----我还是坚持,两个星期的时间对文化文字不会有什么很大的帮助,它提供的是一个全方位成长机会。

还有,孩子有多少fun,和带队老师是否有一个“有趣的灵魂”有关。我们学生都有一个终身难忘经历,那是因为带队老师有一个“有趣的灵魂”。

谢谢关注,希望我以后的故事(不,是经历)不会让你失望。

作者: 小水牛    时间: 2025-1-10 07:42
本帖最后由 小水牛 于 2025-1-10 15:59 编辑

应征题目: 绝处逢生 or 实现“不可能”
作者: 士多可    时间: 2025-1-10 08:29
本帖最后由 士多可 于 2025-1-10 09:43 编辑

(七)China Trip 的购物  (上)

一旦决定去了,旅行团成员就要交定金,也要把护照带到学校交给我,我统一寄给悉尼的旅行社,等签证拿到了,旅行社把护照寄还给我,我就会召集最后一次会议,发还护照,并再叮嘱几句,回答一些问题。

上次我提到,家长们会问需带(给孩子)多少pocket money,我会告诉家长,根据经验,五百澳币可以 buy enough fun,至于成人(家长,同事)自行决定。在中国旅游时的shopping,特别是对学生而言,和我们中国人去日本旅游时的shopping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在中国,we don’t buy things, we buy fun,特别是在旅游景点。我还会告诉他们,不管你买什么,最终付的钱不应该超过开价的百分之二十,这听上去太精了,其实我已经两方面都照顾到了,在旅游景点,一百块的东西,最终十块就能成交,我之所以让我的团员给二十,那是因为,那些小贩也是很辛苦的,多给十块,对我们学生和家长来说,不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但对那些小贩却是一笔钱,我的宗旨是:不要让我的学生太吃亏,同时也给中国经济做一点贡献。我还会叮嘱学生,如果小贩开价只是五块,十块,就不要再还价了,这既是尊重别人,也是尊重自己。

旅游团去中国,这几个商店是必去的:丝绸店,珍珠店,茶叶店,玉器店,没有例外,但国外团是不会遭遇到像网上说的被关在商店里逼着买,还有,每个城市都有这种店,所以,一般都是不同城市去不同的店,但不会同一种商品的店去两次。

不要以为这是简单的走进商店让你买,进那些店,都是先“学习”,然后才让你进入商店看柜台里的东西,每个店铺大概都有几千平米。

举个例子:丝绸店,一进门,你会看到一个大厅,放着很多直径一米多的竹匾,每个竹匾上是不同阶段的蚕,从可爱的蚕宝宝到蚕蛹,蚕茧等,这时,有专职的讲解员用流利的英语讲解蚕的一生,有声有色,绝对让人涨知识。接下去就让你去买丝绸品?错,讲解员带着你穿过一道门,你就进入了一个工厂厂房,里面机器声隆隆,你看到女工把浸在热水里蚕茧捞出来,开始抽丝剥茧,此时,你已经知道,一根丝是多么来之不易的,你的思维定向已经形成:今天要买什么,多付点钱是必须的,也是应该的,不仅如此,自进入商店以来,你还没看到过成品,你已经急不可耐,你已经准备好掏钱了,这时,讲解员再带你穿过一道门,你突然眼前一亮,看到上千平米的大厅放着各种各样颜色绚丽的丝绸衣服,裤子,帽子,挂毯,领带,被子,讲解员不见了,上来了许许多多的店员,给客人介绍各种丝绸制品,对学生,她们会问,是否想给妈妈买一点什么礼物?比如说,一条真丝围巾?

再举个例子:玉器店,一进门,一个大厅,放着大大小小的石块,有些被剖开了,有些只是半剖开的,看得到里面的玉石,这时,讲解员出场了,讲着流利的英语,先欢迎了客人,然后开始介绍玉石,她会告诉你,这些粗糙的石头只是外表,而这些难看的外表往往包藏着美丽的玉石,讲解员还会告诉你,玉有很多种,有些不值什么钱,有些价值连城,她还会告诉你如何识别不同的玉,我听过很多次,发现,这些讲解员很厉害,他们不仅英语很好,而且讲解得很精炼,她们没有很多时间,她们要给你更多的时间去买东西,所以,她们要在很短的时间里,让你理解,让你准备好掏钱去买。讲解好了,她就会带你穿过一扇门,这时,我们又进入了一个工厂车间,一排玻璃房,隔着玻璃,你看得到一个个工人坐在打磨机前,在打磨着各种玉制品。这时,讲解员就会告诉你,一个 什么玉制品需要多少小时才能完成,此时,你已经知道,一个小小的玉制品,不算那美丽石头本钱,就是几十小时的人工就已经值几千几万块了,当然,这还没算上玉的辟邪和治病的功能。一般到这个时候,很多人已经在想,他们的信用卡额度是多少,今天准备出多少血。

这些店都不是在闹市区,都是在郊区,都是某一著名景点的必经之路,你不会错过,也不必专门花时间去那里,还有,这么多年来,我从来没看到过一个本地的旅行团,全是外国团。这些店商品的价格用当今的流行语来说,就是土豪价,动辄千,万,但“开价的百分之二十”的规则总是适用的。

顺便说一句,有一次当我们穿过最后一道门,进入了商店部分,我闲得无聊,就走回那道门,去看看刚才那个打磨玉器的车间,我推开门,发现,车间灯已经关了,工人也无影无踪了,看了看时间,我们离开那里两分钟都不到。

再顺便说一句,在这种商店,我对学生的advice是:不要买,因为任何一片小小的石头会让他们口袋里的五百块澳币瞬间消失。

作者: lelebird    时间: 2025-1-10 09:56
写得真好,有趣的灵魂可以透过文字凸显出来。
作者: meya    时间: 2025-1-10 10:17
楼主观察的很仔细,我20多年前也去过类似的购物行程,我们当时买了蚕丝被,就是被演示和工人热火朝天的干劲鼓舞。当时也觉得不是真正的工厂,但是没有楼主观察的这么仔细。
作者: bajie5    时间: 2025-1-10 10:56
士多可 发表于 2025-1-8 13:29
(五)为什么组织去中国旅游

一些读者谈到了一些别的学校组织的中国行,有各种名称,有各种含义和方法,而 ...

楼主,我以为你是被学校‘安排’的,因为你恐高恐飞。 没想到你是自己主动组织的
作者: bajie5    时间: 2025-1-10 10:58
士多可 发表于 2025-1-7 16:41
墨尔本和悉尼有很多很多学校组织去中国旅游,疫情这几年停了下来,现在又开始了 ...

请问这样组织去中国的,都是学校里二外是中文的才会组织的吗?(我孩子的学校就没有)
作者: 士多可    时间: 2025-1-10 14:41
小水牛 发表于 2025-1-10 08:42
应征题目: 绝处逢生 or 实现“不可能”

我的学生们去中国的tour,回来也比赛看谁收集了最多与美女的合影 ...

你是唯一的应征者,所以你是the winner,想给你一个金币,但说我没有金币了,谁能告诉我一个人多少时间有多少个金币可给?
作者: 士多可    时间: 2025-1-10 14:47
bajie5 发表于 2025-1-10 11:58
请问这样组织去中国的,都是学校里二外是中文的才会组织的吗?(我孩子的学校就没有) ...

应该是吧,都是本语言的老师会组织去相对应的国家,意大利语去意大利,法语去法国等,我们学校教意大利语,他们也组织去意大利,你孩子的学校学什么语言?他们组织去相对应语言的国家吗?我觉得,去哪个国家不重要,能让孩子半独立地出去看看才是目的。谢谢关注
作者: 小水牛    时间: 2025-1-10 15:08
士多可 发表于 2025-1-10 15:41
你是唯一的应征者,所以你是the winner,想给你一个金币,但说我没有金币了,谁能告诉我一个人多少时间有 ...

我记得初中的时候,我写好了一篇作文,死活想不出来题目。便命名为“无题”, 谁料题目和文章中心思想非常切合,还作为了班里的范文宣读。哈哈

不必在意,文字游戏,玩玩而已,期待你的更多分享,都大伙在摸鱼的时候,忍不住噗嗤一笑。我极度喜欢你的文字,能有机会读到就很开心,算是我赢得的金币啦!
作者: 清墨水    时间: 2025-1-10 15:59
一个几乎没什么华人孩子的本地学校开设了中文课,本就不容易,更不容易的是居然请到了楼主这样一个有趣的灵魂担任中文老师,真羡慕这些孩子
作者: Aquarius    时间: 2025-1-10 16:57
bajie5 发表于 2025-1-10 10:56
楼主,我以为你是被学校‘安排’的,因为你恐高恐飞。 没想到你是自己主动组织的  ...

我也没想到。楼主克服恐飞带队飞到中国这么多次,真是敬业!
作者: 士多可    时间: 2025-1-10 18:02
bajie5 发表于 2025-1-10 11:56
楼主,我以为你是被学校‘安排’的,因为你恐高恐飞。 没想到你是自己主动组织的  ...

我不是准备以身殉职,这大概属于“好了伤疤忘了疼”,十年没再坐过飞机了,已经忘了恐惧。谢谢夸奖,谢谢关注
作者: violinlearner    时间: 2025-1-10 18:12
哈哈2分钟前热火朝天的工厂已经关灯了,这个太有趣了
作者: 士多可    时间: 2025-1-10 18:19
清墨水 发表于 2025-1-10 16:59
一个几乎没什么华人孩子的本地学校开设了中文课,本就不容易,更不容易的是居然请到了楼主这样一个有趣的灵 ...

谢谢,觉得一辈子做老师做得还是比较顺手顺心,如果不是有一点别的追求,曾打算一直上课上到drop dead in the classroom那一天。
学生都知道你为什么来上课,他们既能从内心里真正感受到你是喜欢他们的,也能清晰地看到你额上写着:我只是来赚钱的。(你是学生的时候你知道哪个老师是喜欢他/她的职业吗?)只要你喜欢你的学生,做老师就不再是一个工作了,所以,你只说了一半--我的学生很幸运,其实,我也是很幸运的。谢谢关注,谢谢一路支持。
作者: 士多可    时间: 2025-1-10 18:24
violinlearner 发表于 2025-1-10 19:12
哈哈2分钟前热火朝天的工厂已经关灯了,这个太有趣了

你懂的。
作者: 春暖花开2020    时间: 2025-1-10 18:30
啊?也就是说,楼主你至少有 10 年不当老师了吗?我还以为这些都是最近的体验。10 年前,中澳直接的关系还很和谐呢。现在估计一切都不一样 了。
作者: 士多可    时间: 2025-1-10 18:30
meya 发表于 2025-1-10 11:17
楼主观察的很仔细,我20多年前也去过类似的购物行程,我们当时买了蚕丝被,就是被演示和工人热火朝天的干劲 ...

不一定是我观察仔细,只是看得太多了,熟悉了这一套流程。记得我曾和我的导游说,如果让我做讲解员,我一定会做得很好,因为我熟悉澳洲人,我对他们的爱好比较了解,用词也会比较恰当。你还记得他们演示拉丝绸,一层一层把丝绸叠起来,做成丝棉被吗?很有趣的。谢谢关注,很开心你能喜欢。
作者: 士多可    时间: 2025-1-10 18:36
春暖花开2020 发表于 2025-1-10 19:30
啊?也就是说,楼主你至少有 10 年不当老师了吗?我还以为这些都是最近的体验。10 年前,中澳直接的关系还 ...

我87年到澳洲,98年第一次组织学生去中国,这当中十年没回去过。我写的是98年到2019年当中,我做老师带学生去中国的经历。谢谢关注
作者: tanxunyiqie    时间: 2025-1-10 19:28
本帖最后由 tanxunyiqie 于 2025-1-10 21:55 编辑
士多可 发表于 2025-1-7 19:28
(四)旅行团用餐

行程表一定写清楚整个行程包含几餐,因为是学生团,所以会包含所有的早午晚餐。


很独特的行万里路视角。感谢分享。
以前看过楼主徒步的帖子。分享也非常与众不同。
关于说不同和难吃,我家正好相反。我从很早就在教我爸妈,不要每次都说难吃,说不喜欢或者吃不来就好了。我喜欢吃的,我妈有90%要说难吃。
作者: tanxunyiqie    时间: 2025-1-10 20:44
本帖最后由 tanxunyiqie 于 2025-1-10 21:48 编辑
violinlearner 发表于 2025-1-10 19:12
哈哈2分钟前热火朝天的工厂已经关灯了,这个太有趣了


我看那段就想起一个词,群演

珀斯造币厂也差不多,直接演示的时候就大大方方的说。他们的道具就是那么多金子,一天的工作就是浇铸成金砖,再化开。每天的损耗不能超过多少多少。
作者: 士多可    时间: 2025-1-11 05:08
(八)China Trip 的购物  (中)

卖茶叶的操作就有点不同了。

下了旅游大巴,踏进店门,你才知道,你来到的不是一个普普通通的茶叶店了,这是一个三进或者更多的进的建筑,到了最里面是一间很大的房间,放有一张张古色古香的桌子,有大有小,大的可以围坐二十几个人,小的可坐五六个人,我们有几十个人,坐的是最大的那张桌子。

我们的行程表每天的节目出发前都已定了,只是没有什么的具体时间没定,因为有交通状况的不确定性,每天大概哪个时段去哪个景点,商店,饭店等,导游都是在前一天定好的,不管去哪个地方,导游早一天会通知那里,我们有多少人大概什么时候到等,所以,到了茶叶店,那里早就准备好了。

刚坐下,几个服务员已经在我们每个人面前放了一杯茶,香香的,是茉莉花茶,这时,讲解员开始讲解中国茶,又涨知识了。

我对茶了解不多,在中国时,那时只有红茶,绿茶,还有什么龙井之类的,不像现在有那么多,来了澳洲以后,转喝咖啡了,对茶更不关心了,因此对茶的了解接近于零,没想到,来了澳洲,作为外宾,回到中国,又学到了什么“白茶“,“大红袍“,”铁观音“和“普洱茶”等。

讲解员讲了中国茶的历史,品种,制作方法等,还有各种图片助兴,她还对茶的的口味和功能做了详细的讲解,特别是茶的防治百病的功效。

讲完那些,讲解员拿出一颗茶,很不起眼,小指甲大小,放入一个透明的茶杯里,拿起一壶热水 ,慢慢的把热水倒入杯子,你会看到,这颗茶像一朵花一样慢慢的开了,上面还有一颗红色的花蕾,大家都“WOW!”了,然后她把杯子递给第一个人,一个个传下去,大家都仔细欣赏了这颗茶花;接着,讲解员又拿出一个杯子,又拿起茶壶开始朝杯子里倒水,因为茶杯是不透明的,所以大家都在猜测,茶杯里的茶叶不知又会变出什么花样,但讲解员却说,“看茶杯!” 这时,大家看到,茶杯的颜色慢慢地变了,不久,一个古代美女出现在茶杯上,众人又都”WOW!”了;大家看到讲解员手里拿着一块圆圆扁扁用纸包着的东西,她问大家,“知道这是什么吗?”我们都说不知道,她说,“这是普洱茶茶饼”,她又继续问。“知道这块茶饼多少钱一块?”,我们还是说不知道,她说,“你们是从澳大利亚来的吗?这块茶饼要澳币……,她停顿了一下,心算了一下, 说,2万块Australian dollar”,这次的“WOW声比前两次大很多。

讲解到此结束,众人开始往外走,再一次来到放满着茶叶,茶杯和茶壶的房间,经过了那三次WOW以后,再看到一千块RMB一小罐的茉莉花茶时,很多人已经不再会感到价钱很贵了,他们知道,如果你还觉得神奇的中国茶太贵,那是你自己有问题,你应该为此感到内疚!

众人开始shopping了。

到目前为止,这些购物都是为成人准备的,和孩子无关,他们对玉石不感兴趣,他们不喜欢喝茶,他们不要丝棉被子,逛这些店时,他们会觉得很boring,但我会安慰他们,告诉他们把钱留着,有一个大大的惊喜等着他们,他们都等不及了,他们都很兴奋,他们都相信我,他们知道,他们的张老师从来没有让他们失望过。

作者: 清墨水    时间: 2025-1-11 14:56
meya 发表于 2025-1-10 11:17
楼主观察的很仔细,我20多年前也去过类似的购物行程,我们当时买了蚕丝被,就是被演示和工人热火朝天的干劲 ...

楼主观察过N多次
作者: 清墨水    时间: 2025-1-11 15:00
WOW,我也很期待张老师的大大的惊喜
作者: 士多可    时间: 2025-1-11 19:27
清墨水 发表于 2025-1-11 15:56
楼主观察过N多次

的确如此,这种导购我经历了几十次,我很自信,我会成为这种类型的最好的导购。谢谢关注
作者: hohoho    时间: 2025-1-11 19:37
说点大实话, 不讨喜
10多年前参加了北京5日游, 被北京的导购狠狠的骗了几顿, 那时候总是怀揣满满的善良和信任, 在同仁堂被忽悠的像个二傻, 被专家骗了买虫草。 为支援边疆云南的茶农买的茶叶, 还有玉石。。。
后来才知道这旅游团的把戏

所以, 旅游买东西, 一定不要听什么导购导游,一定要心里有数, 再掏钱包


作者: 士多可    时间: 2025-1-12 06:57
九)China Trip 的购物  (下)

读者中有人是上了年纪从北京来的,应该知道“秀水街“的吧。

我对北京不熟,但我知道北京的“秀水街“,这里是外国游客必去的地方,我们团当然也不例外。

秀水街以卖fake货闻名,在这条街上,你想买什么假货就有什么假货,如果中国有什么世界唯一的东西,秀水街之类的商场在全世界也只有中国有,当然,在埃菲尔铁塔下或者在巴厘岛的海边你都会看到一些fake的东西,但是,像这种大规模的卖假货真的让人叹而关止。记忆中,秀水街我只去过一两次,不久以后,在秀水街旁建造了一幢大楼,五六层高,里面的铺位有几千上万个,这个大楼旁边是巨大的停车场,停的都是旅游大巴,所有的旅游大巴拉来的都是国外旅行团。记得第一次看到它,我站在那里,想起了八十年代初上大学的时候,那时,我是在外语系,所以,有时候会去上海福州路的外语书店买外语书,书店里面有一个小小的房间,门口站着一个带着红袖章的人,查学生证,只有读外语系的人才可以进去-----里面卖盗版书,如今,鸟枪换炮了。

如果我告诉你,耐克或者LV包的摊位只占千分之一,你就知道我说的规模有多大了;穿的,用的,电器等,you just name it,世界上只要稍微有一点点名气的东西那里都有,还包括某些厂商自己创造出来的世界名牌,那些东西价钱和正品比,及其便宜,还可以讲价,不过和景点的摊位不同,这里就没有这么大的幅度砍价了。

我们的车到了停车场,下车,我把学生带到大楼门口,集中起来,讲一点基本行为规则,并给了他们一段时间,比如说,两个小时,然后就让他们进去have fun了,有时也会和MD ,我的全陪,找个地方去喝杯咖啡。

商场里观察我的学生,很有趣,我的学生这个年纪,几岁的差别会展露出很不同的行为pattern,比如说,高年级的学生(十一,十二年级)往往比较淡定,不会在商场里“上蹿下跳”,他们走路也比较慢,会慢慢看,慢慢买,他们买的东西比较少,但质量都是比较好;低年级的学生走路很快,买东西也多,但便宜货居多,很快就会花光身上的钱,一会,一个学生到我这里来借钱,(我们都备有一些应急的钱),这时我就会借给他们一些钱,回去找他们父母去要回来,一会有一个学生找到我,要我带他去找AMT机去取钱。早期,我会和我的学生聊聊,和他们分享一下我的购物经验,比如说,买东西应注重物品的价值,而不是价钱,还会和他们探讨质和量的选择,是买“多一点”还是买“好一点”,但效果不大,后来,回想了一下,自己第一次也是贪便宜,在这里买了一双fake名牌鞋,回家只穿了两天,鞋底塌下去了,一看,里面不知是什么,从今以后,就绝不会在这里买东西了,自己在生活中慢慢悟出来的:人是教不会的,但人能学会的,而且,只能在错误中学会的,那我的学生也必定是如此,所以,不在“教育”他们了,let them have fun.

我曾经帮我的旅行团成员砍价,一个摊主恶狠狠地看着我,而且,从他的口型中我读出,他在骂我“汉奸”,“卖国贼”,自那以后,我就不再当面帮我的学生或者同事砍价了,只是去以前,我会教他们一点还价的技巧,比如,看上一双adidas  的鞋,摊主开价两百块,不用怕,还价五十,并坚持五十,如果摊主不卖,你就走开,摊主不追着你,拉着你,你就知道,也许要出价高一点,去下一个摊位,还价七十,反正摊位多的去了,不用急,一家家试。

在这里看人买东西很有意思的,因为有世界各国的人,讲各种语言,店主一般只会讲英语,但难不倒他们,所有的交流只靠一个计算器。客人指着一件衣服,摊主让他试了尺寸,开始谈价,摊主在计算器上打出价钱,客人抹去,打上自己原意出的价钱,然后,摊主不满意,再在计算器上打出比自己原价低一点的价钱,客人不接受,又打出比自己原先还的价钱高一点的,经过几个来回,成交。

所有这些经历给了我的学生the best time of their life,所以他们很开心,很兴奋,很感激,在商场里,每当我的学生遇到我,他们就会走到我的跟前,说”Sir ,you are the best!”, “Sir, you are the champion!”, “Sir, thank you for this wonderful experience!”, “Sir, you are a legend!”,每当他们这样赞美我时,我会说“Of course, I knew it!”。

上海也有这个fake商品市场,规模也是这么大,如果我们不去北京那个,我们就去上海那个,不管哪个,去fake商场购物是整个行程的高潮,也是每次组团必备的项目。

作者: shine_on    时间: 2025-1-12 07:10
上海是华亭路吗
计算器的使用比日本人还厉害
作者: AKB48    时间: 2025-1-12 07:13
LZ组织旅游那么多次,有没有遇到途中生病的情况?外籍人士看病方便吗?
作者: 老豇豆    时间: 2025-1-12 10:21
我从来没有去过上海的襄阳路,华亭路,倒是被曾经的老外同事带去了虹桥那里一个商场,里面也全是卖假货的,首饰衣服鞋箱包还有玩具应有尽有。游客也基本是金发碧眼的老外为主。08年我在那里花了200人民币买了一个帆布的“范思哲”拉杆箱一直用到现在,从拉链到缝合线,还有滚轮质量都杠杠的!
老外同事还得意地跟我说每个在上海的老外都知道这里。他们每次回国前都会到那里大采购,或者有朋友来沪,也会带他们去那里海掏,乐此不彼。
作者: 士多可    时间: 2025-1-12 13:54
shine_on 发表于 2025-1-12 08:10
上海是华亭路吗
计算器的使用比日本人还厉害

不是华亭路,华亭路还早了,他们不是卖假货,我有一个朋友曾在那里做过生意,他是去广州进货,都是当地加工厂做的,记得那时,还没有假货了
作者: 士多可    时间: 2025-1-12 13:57
本帖最后由 士多可 于 2025-1-12 15:04 编辑
AKB48 发表于 2025-1-12 08:13
LZ组织旅游那么多次,有没有遇到途中生病的情况?外籍人士看病方便吗?


有一些,以后会说到的,除了了生病,其实还有很多意外,以后会提到的,谢谢关注
作者: 士多可    时间: 2025-1-12 14:04
tanxunyiqie 发表于 2025-1-10 20:28
很独特的行万里路视角。感谢分享。
以前看过楼主徒步的帖子。分享也非常与众不同。
关于说不同和难吃,我 ...

谢谢你的kind words,很开心你能喜欢,一定努力多写一点东西,和大家分享
作者: 士多可    时间: 2025-1-12 17:02
Janet 发表于 2025-1-7 22:45
我儿学校组织的中国游就是这样的, 有旅游团负责接待, 但是国内有姊妹学校, 会有几天和姊妹学校互动,  ...

不好意思,漏了你的回帖。“寻根”游,顾名思义,参加者应该是要有华人背景的,我从没和有政府背景的机构打过交道,主要是从没想过,记得我说过,一旦让外人介入了,我就失去了主导权,这就不再是我的project 了,我也不会再感兴趣了。我们在北京也有姐妹学校,(以后会谈到的),也是自己联系,自己安排,我安排时,都是以我校学生喜好和利益为宗旨,更重要的是,我是他们的老师,我知道我的学生需要什么,而且,我是组织者,因此我有我的agenda,所以,我一直是“自说自话”的。谢谢关注,很开心你喜欢我写的东西。
作者: 士多可    时间: 2025-1-13 06:40
(十)火车经历

每次去中国,我都会尝试一些不同的地方和经历,经历以后,根据自己的体验和询问,我会去掉比较不受欢迎的项目,保留最好的,到最后,参加过我们学校中国行的旅行团成员都说:我校的China Trip里所有的项目都是highlight。

第一次由旅行社安排的行程里,有一段是坐火车,从北京坐火车去西安,我发现这个过程很有趣,以后,每次China Trip我都会安排坐一次火车。那时,我们坐的是那种绿皮火车,从北京到西安,或者西安到北京,这段路程要花十几个小时,下午上车,坐一晚,吃一餐晚餐,第二天早上到,这种经历谁都喜欢。绿皮火车分四个等级,硬座,软座,硬卧,软卧,我们是坐软卧,四个人一个包房,上车以前,我会带学生去超市买一点饮料零食,你能想象,上了车,七八个学生(他们会串门的)挤在一个包房里,一边喝着印有中文字的可口可乐(很多学生会把这个瓶子带回澳洲),一边啃着中国的零食,别提有多开心了;对学生家长和同事,我会建议他们买一点酒,带上火车,晚上,大人在自己的包厢里饮酒聊天,孩子在他们自己的包厢里进行competition ,看谁能吃完一整包鱿鱼干,在这些孩子眼里,鱿鱼干等同于我们眼里非洲马拉维部落人吃的白蚁,吃鱿鱼干对澳洲孩子极具挑战性,当他们回到澳洲再谈起China Trip时,火车上的经历永远是highlight of the highlights。

一般来说,软卧车厢是紧挨着餐车车厢的,有一次,我们这节软卧车厢是临时挂上去的,成了列车最后一节车厢,因此,去餐车吃饭要走过好几节硬座车厢。这是最初几次中国游的一次,当时,西方人在中国还不多,几十个外国小孩在一起更是一件“大事”,所以,晚饭前,餐车负责人反复和导游联系,确定我们的团队几点吃晚餐,到时,餐车负责人会把餐车上的其他中国乘客都赶走。

差不多到点了,通知了导游,我们就去餐车了。当我们走过硬卧车厢时,车厢里的情景令人震惊,可以用噩梦来形容,我觉得硬座的车票在当时好像是可以无限制地出售,导致车厢里充满了人。这话听上去很奇怪,应该是挤满了人吧?不是,是充满了人:行李架上坐满了人,椅子底下睡满了人,厕所的门开着,里面坐满了人,过道上坐满了人,零零散散站着几个人,只是因为已经没有足够大的地方可以坐下了;没有半点夸张,我们是从人体上走过去的-----已经没有半点空地落脚了。到了餐车,我们坐下吃饭,虽然我们这一行人没有坐满半节餐车,但是,火车负责人就是不让别人进来吃饭,透过餐车两头的玻璃,我可以清晰地看到,很多人挤在餐车两头,一边等着吃饭,一边好奇地看着外国小孩。

我们是男校,我们学校旁边有个女校,也是教会学校,和我们学校有点像姐妹学校,我们不仅分享一些科目,去对方的学校上课,每年,年级对年级的联谊活动也是和她们联合举办的。他们学校没有中文,所以,她们有谁要学汉语,就可以来我们学校上课。这次中国行,有两个11年级学中文的女生也加入了。当我们又踏着人的身体,回到自己的车厢后,其中一个女生哽咽着对我说:今后不管我妈妈给我什么,我都会满足了。

有时候,看到一个景象,听到一句话,遇到一个人,这些经历就像一个wake-up call,你醒了,你改变了,你成长了,至于为什么是这件事,是这个人,是这个时候,是这样发生的,你无法遇见,也无处可寻,你能做的就是不断把自己投身到一个全新的环境中,亲身体验,灵感会出现的。

看着她,我在想,我的学生在中国的的收获将会远远超出我的预想;出发前,谁会想到那个女学生会在这次China Trip会有这个收获?我也无法知道,中国之行的经历改变了多少学生,但我知道,肯定有很多。我常对我的学生说:我会认认真真教你们写汉字,说汉语,但我的希望是,当你们12年级结束了,最后一次走出学校大门的时候,你们能带着满满的自信向世人说:I am ready for the next stage of my life,只有当你们能这样说的时候,我才能安心地对自己说:”I did my job.” 至于那时你还记得多少个汉字,I don’t really care。

在想,没有这些经历和成长,那个女学生的汉语再好,她的教育能算是成功的吗?

作者: xiaoshizi    时间: 2025-1-13 07:17
士多可 发表于 2025-1-13 07:40
(十)火车经历

每次去中国,我都会尝试一些不同的地方和经历,经历以后,根据自己的体验和询问,我会去掉 ...

我们是男校,我们学校旁边有个女校,也是教会学校,和我们学校有点像姐妹学校,我们不仅分享一些科目,去对方的学校上课,每年,年级对年级的联谊活动也是和她们联合举办的。他们学校没有中文,所以,她们有谁要学汉语,就可以来我们学校上课。这次中国行,有两个11年级学中文的女生也加入了。当我们又踏着人的身体,回到自己的车厢后,其中一个女生哽咽着对我说:今后不管我妈妈给我什么,我都会满足了。

这段竟然看哭了, 一个人或者一个孩子的成长就在一瞬间当灵魂被触及。
士多可 真是一个好的老师
作者: 春暖花开2020    时间: 2025-1-13 07:18
绿皮火车连厕所都挤满了人的景象,我只是听说过,从来没有亲眼见过。可以想象一个外国女孩亲身经历过的震惊!

很希望这个当年被 shock 的女孩能再去一次中国体验一下高铁商务座的体验
作者: superbean    时间: 2025-1-13 11:46
人在悉尼已中年 发表于 2025-1-9 17:15
用过了,开网页没问题,看油管很卡。

大概这个vpn不够好吧。我用的付费的vpn,油管看着跟平时没差。
作者: 士多可    时间: 2025-1-13 14:00
本帖最后由 士多可 于 2025-1-13 18:20 编辑
xiaoshizi 发表于 2025-1-13 08:17
我们是男校,我们学校旁边有个女校,也是教会学校,和我们学校有点像姐妹学校,我们不仅分享一些科目,去 ...


我很少看我学生的汉语考试成绩,我更希望看到我的学生毕业后能走出去,去中国,去看看世界。有一年的中国行,我们在北京的时候,当时,有五个我过去的学生在北京学习工作,我把他们召集来,在我们住的旅馆大堂里和我的学生以及他们的家长聊聊,过了几天,我们去了上海,上海也有五个我过去的学生在那里工作学习,我也把他们叫来,也让他们和我带的学生和家长聊聊,(是的,那一年,有十个我的前学生在中国工作学习),那些一起去的家长和同事感到不可思议,我对学生的影响会如此之大。那两天,我的显摆及其成功,让我的虚荣心彻底爽了一把。
作者: 老豇豆    时间: 2025-1-13 16:56
士多可 发表于 2025-1-13 07:40
(十)火车经历

每次去中国,我都会尝试一些不同的地方和经历,经历以后,根据自己的体验和询问,我会去掉 ...

“有时候,看到一个景象,听到一句话,遇到一个人,这些经历就像一个wake-up call,你醒了,你改变了,你成长了,至于为什么是这件事,是这个人,是这个时候,是这样发生的,你无法遇见,也无处可寻,你能做的就是不断把自己投身到一个全新的环境中,亲身体验,灵感会出现的。”

不能同意太多……
作者: csk123    时间: 2025-1-13 22:51
本帖最后由 csk123 于 2025-1-13 22:55 编辑
春暖花开2020 发表于 2025-1-13 07:18
绿皮火车连厕所都挤满了人的景象,我只是听说过,从来没有亲眼见过。可以想象一个外国女孩亲身经历过的震惊 ...


这个我体验过,当时火车要运行26个小时一天一夜,差不多是这样,比楼主描述的稍微好一些,行李架倒没有人,但是洗手间,过道坐着站了人,还看到了隔壁车厢5岁小女孩因为只有站票在列车接缝处站了一路,那疲倦的脸庞还历历在目,现在她也许已经是个近30岁的女士了. 记得当时硬座车厢和餐车的门是锁住的,这意味着餐车只有卧铺车的乘客可以使用,而硬座旅客只能买推车上卖的盒饭和零食.

去年初旅行赶上了当地长假,没有买到高铁又体验了一次绿皮车,这次车厢也是很挤,但是没有人坐在地上了,就是到处都站着人包括连接处,进门后根本走不到自己已经被人占了座位,就这样那个售货车居然能挤开人群从头卖到尾
作者: 士多可    时间: 2025-1-14 08:16
本帖最后由 士多可 于 2025-1-14 09:18 编辑

(十一)只是一个有趣的小故事

我知道的几个学校,他们组织中国行是不包括成人的,但我组织中国行一开始的定位就是面向所有的人,不仅是学生,还包括学生的兄弟姐妹,家长,同事以及他们的亲戚朋友,我的想法是:想在学校里推广中文,离不开同事,校方,家长的支持,我要让大家知道,中文在学校里不是一个偏门冷门的科目,它和其它科目享有同等地位,而且,它远远比其它科目有趣:学中文至少还可以去中国玩一次。既然我相信中国行是一个好的program,为什么不让更多的人去了解中国行,并加入中国行呢?这是我的初衷,在实践中发现,有了成人加入的旅行团有很多好处:

一,        旅游团更容易组织起来,因为旅行社是每12个人给一个免费,所以带队的老师就是用这个免费名额,这种活动学校是不给钱的,因此,我们必须要有足够的人员加入旅游团来拿到免费名额,有了成人参加,人数就不成问题了;
二,        如果有足够的的人数,比如说,有48个人以上,我就可以得到4个免费名额,除了两个中文老师,校领导还可指派两个其它科目的老师参加,老师都希望有免费旅游,他们一旦参加过中国行,平时就会愿意支持学校里的中文教学;
三,        尽管成人只是普通旅行团成员,不负有任何责任,但成人的责任心也会让他们多多少少尽到一定的责任,很多时候,只要有足够的成人在旁边,一些调皮的孩子都会收敛点;
四,        和陌生人或者成人打交道也是现在年轻人要学的技能,当然还包括礼仪等,我发现,两个星期和成人朝夕相处,我的学生举止谈吐,思维方式等都有提高,旅途结束,你会发现他们成熟了很多。

98年的China Trip 很成功,回来以后我“大肆”宣传,很多孩子心动了,想要去中国,他们纷纷向父母保证,好好学汉语------一个世界上最重要的语言(不知谁想出来的),我做了一个调查,发现,如果我来年再组织一次中国行,参加的人会比前一次还多,于是99年我组织了第二次中国行,在这次中国行期间,发生了一件事,对我影响很大。

第一次的中国行有一些家长和学校同事参加了,他们都很满意,回来一说,引起了很多人的兴趣,所以,这一次成人也更多了,这个旅行团里有三兄妹:我校的一个老师,她的妹妹和哥哥,都是四十岁左右。

那天,我们在天坛参观,那个老师的妹妹东张张西望望,误走上了台阶旁斜斜的石板上,脚一滑,摔倒了,当即疼的昏过去了。导游打了电话,很快,救护车来了,我也一起上了救护车,一起去了中日友好医院---当时唯一能接受外国人的医院。

在医院里,她拍了X光,一条腿上有三处骨折,不过三兄妹决定,只让医院上一点石膏,不做任何治疗,第一班飞机回国。此时,大概打了止痛针或者吃了止疼药,妹妹已经不觉得很疼了。在等着付钱办手续时,妹妹躺在担架车上,她的姐姐和哥哥嘻嘻哈哈地把她推来推去,不断变换角度,给她拍照。当时,我很不安,作为领队,带着这么大一帮人,远离澳洲,感到压力很大,无法笑出来,让我不解的是,在异国他乡发生这么大的事,这三兄妹好像并不怎么care,他们都好像不是在医院里,而是到了一个有趣的景点,我和那个哥哥聊了聊,说出了我的困惑,那个哥哥对我说:Don’t worry, this time next year it will be just another interesting story. 不用担心,明年这个时候,这件事将只是一个有趣的故事。

这句话对我的影响很大,在以后带学生去中国的时候,我还会一如既往认认真真地去把握好每一步,关注行程中每个细节,给学生最大关心和照顾,但旅途中不管发生什么意外,我会去淡定地处理,不去焦虑也不去担忧,我相信了,不管今天发生什么事,明年的今天,它一定是一个有趣的故事。

后来很多年,在staff room休息时,和同事偶然还会聊起这件事,她哥哥说得没错,这个事件早已成为一个故事了,而且很有趣。

作者: violinlearner    时间: 2025-1-14 12:14
这种事故应该是旅行保险cover的?
作者: Aquarius    时间: 2025-1-14 15:01
士多可 发表于 2025-1-14 08:16
(十一)只是一个有趣的小故事

我知道的几个学校,他们组织中国行是不包括成人的,但我组织中国行一开始的 ...

心态真好
作者: 士多可    时间: 2025-1-14 16:35
violinlearner 发表于 2025-1-14 13:14
这种事故应该是旅行保险cover的?

是的,在出发前的会议上,保险也是一个常被问到的问题,我会建议,至少买一份医疗保险,但具体操作都是自己决定,感觉中大家都会买。谢谢关注,小提琴还在拉吗?




欢迎光临 新足迹 (https://oursteps.co/bbs/)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