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足迹

标题: 特朗普2.0想通过对华关税重振美国制造业,这次会奏效吗? [打印本页]

作者: dootbear    时间: 2024-11-29 05:57
标题: 特朗普2.0想通过对华关税重振美国制造业,这次会奏效吗?
南华早报:特朗普2.0想通过对华关税重振美国制造业,这次会奏效吗?

特朗普再次当选美国总统,预计将推出新一轮对华关税政策,但分析人士质疑,这能否真正实现制造业回流美国的目标。

当莱特希泽(Robert Lighthizer)谈起自己的早年生活时,他常提到自己成长于美国铁锈地带一个曾经繁荣的工业城镇。

他这位特朗普的长期盟友强调,振兴国内制造业对他来说既是政治使命,也是个人情怀。

莱特希泽在特朗普第一任期内担任美国贸易代表(USTR),他认为再工业化以及削弱中国在贸易中的优势既是爱国之举,也是经济的必要行动。

这位77岁的律师上个月在保守派教育非营利组织“大学间研究所”(Intercollegiate Studies Institute)的长时间演讲中表示,“我们需要对中国实施大规模关税,因为他们是对手,占了我们的便宜。我们现在必须重新恢复平衡”。

如今,随着特朗普准备重返白宫,由关税驱动的新一轮经济政策几乎已成定局。

特朗普已任命了一批强硬派成员进入内阁,虽然莱特希泽本人尚未获任重要职务,但总统当选人似乎准备推行其第一任期内的惩罚性措施,甚至更为严厉。

特朗普提名的商务部长、投资银行家勒特尼克(Howard Lutnick)在10月接受CNBC采访时,公开支持进口关税。

他说,“关税是非常有力的工具。如果我们想要在美国制造,就要对其征收关税。”

被提名为财政部长的对冲基金经理贝森特(Scott Bessent)也持类似观点。

他在上周发表的《福克斯新闻》评论文章中指出,“其它国家长期以来利用了美国的开放性,而我们则容忍了这种现象。”

他补充说:“关税是最终为美国人站出来的手段。”

对许多观察人士来说,有关关税的唯一问题是范围和时间,因为提高进口税符合特朗普的多个既定目标:吸引投资,重振国内工业,以及实现与中国的“战略脱钩”。

随着全球贸易格局自特朗普首次执政以来已发生重大变化,批评人士指出,新一轮关税是否能够实现特朗普的目标仍是个未知数。

莱特希泽,这位坚定的保护主义者,在担任美国贸易代表期间主导了对华贸易战。他认为关税是针对北京工业政策的一种“反制措施”。

他和其他贸易强硬派认为,中国的这种国家主导策略扭曲了公平竞争,使美国制造商处于劣势。

他表示,这种“人为优势”导致了经济困境和一系列社会问题。

因此,特朗普表示,振兴美国制造业将是他重新执政后的首要任务。

他提出对中国制造产品征收60%的关税,并对所有进口产品征收10%到20%的统一关税。

他上个月在接受彭博新闻采访时说道,“我们将让公司回归。我们会降低在美国制造产品公司的税负,并用强有力的关税保护这些公司”。

特朗普在竞选时,曾经说过,“对我来说,‘关税’是字典里最美的词。”

在特朗普及其盟友看来,进口关税是保护美国制造业的核心工具。

他们认为,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的一系列贸易政策摧毁了制造业。

莱特希泽常提到的两个关键事件是:1992年签署的《北美自由贸易协定》(NAFTA)和中国于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

无论原因如何,近年来美国在全球制造业中的份额急剧下降。

据《福布斯》6月的一份报告显示,这一比例从上世纪80年代初的约25%下降到如今的约10%。

莱特希泽强调,与现任总统拜登政府专注于“去风险化”不同,他主张的目标是“战略脱钩”。

这种方式包括对外来投资进行“非常仔细的监控”,而不是完全切断双边经济关系。

他指出,中国对外的每一美元投资都基于自身利益,美国也应遵循同样的原则。

然而,一些经济学家认为,如果特朗普在第二个任期内实施新一轮关税,其唯一目标将是提高全球市场的竞争力。

清华大学金融学教授、美国-中国贸易冲突专家居剑东表示,“无论特朗普声称目标是保护制造业工人,还是与中国脱钩。核心目标是争夺全球市场份额。”

他在复旦大学于11月11日举办的全球经济与世界秩序网络研讨会上表示,高科技行业规模越大,生产力和利润就越高。

居剑东说道,“这些利润会反过来促进创新,形成良性循环。这就是为什么美国决心争夺高科技领域更大的市场份额。同样的逻辑也适用于制造业。”

大多数分析人士预测,关税可能最早在2025年第二季度生效,距离特朗普于1月20日宣誓就职仅几个月。

但特朗普本周在其“Truth Social”平台上宣布,他将通过行政命令,在就职当天对所有中国商品征收10%的关税,并对来自加拿大和墨西哥的进口商品征收25%的统一税。

高盛在最近的《中国2025展望报告》中预测,这些关税可能在特朗普任期初期迅速实施,并预计新税主要影响中间商品和资本商品,使实际关税率提高20个百分点。

安联研究公司(Allianz Research)在一份报告中也指出,特朗普可能通过行政命令提高关税,对中国进口商品征收25%的税,对其他国家征收5%的税。分析师还预测,加拿大,墨西哥及某些关键商品可能会被豁免。

新加坡国立大学政治学副教授庄嘉颖(Ja Ian Chong)表示,特朗普提出的60%关税可能只是谈判的“起点”。

庄说道,“但特朗普的重点在于表现出他对中国的强硬,因为他将美国的问题归咎于中国”。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数据,自美国首次宣布关税以来,中国在全球贸易中的比例保持相对稳定。

2017年至2019年间,这一比例维持在9%至10%之间。

到2020年,在签署第一阶段贸易协议后,这一比例升至10.31%。

即使美国没有降低对中国的关税,中国的地位似乎也没有改变。根据浦发银行国际(SPDB International)本月早些时候的一份研究报告,与2018年相比,中国出口到美国商品的平均关税从3.8%上升到超过19.3%。

然而,特朗普和拜登都倡导的再工业化已在某种程度上开始将部分制造业带回美国。

根据凯捷咨询公司(Kearney)的一份报告,自2022年以来,美国制造业已显现回归趋势,一些大公司愿意投资。

但是否能够形成高效的制造业仍然存疑。

数据显示,69%的美国制造商已开始将供应链转移回国内,其中94%表示这一过程取得了成功。

例如,苹果公司表示,其供应商在过去五年内已投资超过160亿美元,将部分中国生产转移到包括美国在内的多个国家。

但特朗普提议的关税这次可能带来不同的结果。

全面关税的实施将包括东南亚和拉丁美洲,这两个地区在最近的制造业回流和近岸生产努力中受益最多,以确保所有可能的投资都回归美国。

澳洲麦格理集团首席中国经济学家胡伟俊(Larry Hu)表示,在贸易战初期,中国能够保持贸易韧性的原因在于通过越南和墨西哥等国家重新调整供应链,然后再出口到美国。

野村证券(Nomura)发达市场首席经济学家塞夫(David Seif)指出,特朗普下一任期内的关税将比第一任期更广泛,包括的国家和产品范围更多。

他说,“这意味着中国”。

塞夫还指出,特朗普提议的关税将对美国的物价产生“最大的影响”,与其他经济学家的担忧相呼应,即关税将推高通胀。

但莱特希泽在ISI演讲中坚称,关税导致通胀的观点是错误的。

他说,“关税是一种增加生产的工具。如果增加生产,就会产生反通胀效果,而不是通胀效果。”

特斯拉首席执行官马斯克是特朗普最知名的支持者和商业领域的捐赠者之一。他在特朗普获胜前夕的一次采访中表示,美国应该“谨慎对待关税”。

他在喜剧演员罗根(Joe Rogan)主持的播客中说,“我认为我们需要对关税进行深思熟虑,给企业一个缓冲时间,但我总体上同意美国应该增加制造业”。

在特朗普当选后,马斯克被任命为一个新部门“政府效率”的联合主席,负责削减行政浪费。

尽管支持关税,但他也指出,美国无法完全独立制造所有产品。

马斯克说,“贸易能提升繁荣,你需要劳动分工。国家需要专注于擅长的领域并生产相关产品”

他补充道,这会促进竞争和创新。









来源:

https://www.scmp.com/economy/glo ... amp;pgtype=homepage

6 minutes

Mandy Zuoin ShanghaiandMia Nulimaimaitiin London
Published: 6:00am, 27 Nov 2024Updated: 6:08am, 28 Nov 2024


作者: dootbear    时间: 2024-11-29 05:58
本文要点:

1. 特朗普计划连任后实施新一轮对华关税,提出对中国商品征收60%的关税。

2. 莱特希泽认为再工业化是爱国和经济必要的行动,主张使用关税抵制中国的工业政策。

3. 新关税目标包括吸引投资、重振工业并与中国“战略脱钩”。

4. 特朗普内阁成员勒特尼克和斯贝森特支持关税政策。

5. 批评者质疑新关税能否实现特朗普的目标,并担忧可能推高美国通胀。

6. 数据显示,美国制造业比例自上世纪80年代的25%下降至如今的10%。

7. 一些分析认为关税将提高生产力,促进技术创新,但实施效果仍存在疑问。

8. 苹果等企业已开始将部分生产转移出中国,但特朗普新关税可能对全球供应链产生更广泛影响。

9. 特朗普提议的全面关税或包括东南亚和拉丁美洲,试图吸引更多投资回归美国。

10.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数据显示,中国在全球贸易中的比例保持稳定。

11. 经济学家担忧,新关税可能对美国物价和全球经济产生深远影响。

12. 特斯拉首席执行官马斯克支持制造业回流,但警告关税政策需谨慎制定。

作者: fanhyacinth    时间: 2024-11-29 06:20
既要又要还要,这是无法做到的,美国人均收入远远高于大多数国家,大部分制造业是无法在美国生产,除非用 ai 生产,那并不增加多少就业。
作者: Rocher1895    时间: 2024-11-29 06:26
制造业利润太低工会权力太大,美国近200多年历史制造业唯二好的时期一个是黑奴时期廉价劳动力,另一个是一战,二战后大量军人成为廉价劳动力,帝国大厦就是当时代表作。

钱只会流向ROE最高的行业,金融科技,其他的行业没戏。
作者: 挑灯亮剑    时间: 2024-11-29 06:32
二三十年代关税大战,欧美都过得苦哈哈,然后美洲以外打烂仗,美国制拯救全球,美国自此伟大。

现在美国的经济结构如何搞高就业率的制造业?搞军火吗?画面太美。。。。。。
作者: 泥巴潭#2    时间: 2024-11-29 06:48
挑灯亮剑 发表于 2024-11-29 07:32
二三十年代关税大战,欧美都过得苦哈哈,然后美洲以外打烂仗,美国制拯救全球,美国自此伟大。

现在美国的 ...

军火产业目前其实早就产能过剩了,除非扩大市场,大规模的扩大市场,拿血肉去填坑。
作者: 清风不写字01    时间: 2024-11-29 06:51
可不止是对华关税,是对全世界关税

作者: 独步闲庭    时间: 2024-11-29 07:32
清风不写字01 发表于 2024-11-29 07:51
可不止是对华关税,是对全世界关税

这样才能让制造业无处可藏,只能搬到美国,懂王自此成千古一帝
作者: 清风不写字01    时间: 2024-11-29 07:52
独步闲庭 发表于 2024-11-29 07:32
这样才能让制造业无处可藏,只能搬到美国,懂王自此成千古一帝

懂王这么干4年,制造业肯定是会回流一些的。只是到底能不能让美国再次伟大就难说。
美国的制造业成本会不会让物价高涨?

作者: moonhope    时间: 2024-11-29 08:08
美国物价那么低,全世界人民补贴,内部利益分配不均,就总觉得别人占他便宜。
作者: yuzilu    时间: 2024-11-29 08:20
试试呗,不试怎么知道。
作者: abcd12345    时间: 2024-11-29 08:52
川普对关税情有独憧  吸引投资。提升美国工业  增长国际市场份额竞争力   最初阶段 肯定会推高通胀  所以用效率部来挤一些资金对冲   他用48岁的他自己前一任内的白宫预算办公室主任拉斯沃特做局长坎外援 保内需 规划驱非法移民也好夺取对司法部更多控制权也好 目的都是尽量行使权力不使联邦预算定向分配流向官僚机构 一切都是钱的问题。实际上 风险的确很大 但以川普的个性  成王败寇  就在此一举了
作者: figtree1    时间: 2024-11-29 09:17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MaxZLassie    时间: 2024-11-29 10:05
墨西哥和加拿大的製造業肯定可以回流
作者: yeshu    时间: 2024-11-29 10:14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作者: Yfcc    时间: 2024-11-29 10:26
500刀一月,中国工人一天15小时都抢着干;5000刀一月,美国工人一天8小时都打鱼。和中国怎么去拼制造业?
作者: 交易人生    时间: 2024-11-29 10:34
关键是资本,制造业回报太低,资本不感兴趣。投资金融,科技ai,回报短平快;高利润的制造业也就是飞机和军品还有些奢侈品。
作者: blankzhou    时间: 2024-11-29 11:46
澳洲的HOLDEN,也没保住呀!
怎么办?
进口汽车加税!
消费者,会不会一片骂…
作者: HolyHH    时间: 2024-11-29 11:55
交易人生 发表于 2024-11-29 11:34
关键是资本,制造业回报太低,资本不感兴趣。投资金融,科技ai,回报短平快;高利润的制造业也就是飞机和军 ...

其实不是,首富的产业全是制造业。
AI其实也就是芯片制造业的竞争。现在只有NVIDIA能看。
作者: 朝花夕拾杯中酒    时间: 2024-11-29 11:57
Yfcc 发表于 2024-11-29 11:26
500刀一月,中国工人一天15小时都抢着干;5000刀一月,美国工人一天8小时都打鱼。和中国怎么去拼制造业? ...

只有大规模减少福利,不干活就饿死,他们才会去拧螺丝
作者: 交易人生    时间: 2024-11-29 12:37
本帖最后由 交易人生 于 2024-11-29 13:38 编辑
HolyHH 发表于 2024-11-29 12:55
其实不是,首富的产业全是制造业。
AI其实也就是芯片制造业的竞争。现在只有NVIDIA能看。 ...


美国top 10甚至top 100的富豪没几个搞制造业的,马斯克是个另类,最重要包括航天,再往下看估计是dell,其他大佬不是金融就是科技。nvidia我觉得是科技公司,核心技术是科技研发和销售,台积电代工的,这点像apple。

前两天视频恶搞老马,挺有意思。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CXUCI7u_nQ
作者: HolyHH    时间: 2024-11-29 14:07
交易人生 发表于 2024-11-29 13:37
美国top 10甚至top 100的富豪没几个搞制造业的,马斯克是个另类,最重要包括航天,再往下看估计是dell, ...

我觉得自动化程度越高(如果那个天马行空的optimus能成功),
制造业回流发达国家的可能性越大。

马斯克多次说制造业才是最高端的产业,
设计东西和做几个样品是1%,大规模廉价的生产才是最难的99%。

他那个星舰的设计思路也是要可以大规模流水线批量生产。
做特斯拉的工厂也是模块化,上海建厂一年投产,柏林建厂不到一年投产。
做AI也是一下子就搭建几个最大的数据中心。

希望他的成功能让大佬们发现制造业也能发财。
作者: hankz    时间: 2024-11-29 14:17
Yfcc 发表于 2024-11-29 11:26
500刀一月,中国工人一天15小时都抢着干;5000刀一月,美国工人一天8小时都打鱼。和中国怎么去拼制造业? ...

所以要加关税啊。60%不够, 就100%,再不行200%,总能加到国产比进口贵。

美国人就可以穿着30刀一件的t-shirt, 用着2000刀的电脑,开着70000刀的特斯拉3,欢欢喜喜的去工厂拧螺丝了。
作者: Yfcc    时间: 2024-11-29 14:34
hankz 发表于 2024-11-29 15:17
所以要加关税啊。60%不够, 就100%,再不行200%,总能加到国产比进口贵。

美国人就可以穿着30刀一件的t-s ...

你加别人也会加,美国靠那点逆差还放弃不了全球市场,总归还是要在世界拼得起,才能干翻中国。




欢迎光临 新足迹 (https://oursteps.co/bbs/)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