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足迹

标题: 清关、物流,海运,空运,货代,关税,GST,仓储,配送- 19/06/2017更新 [打印本页]

作者: 大熊    时间: 2011-12-15 18:37
标题: 清关、物流,海运,空运,货代,关税,GST,仓储,配送- 19/06/2017更新
本帖最后由 大熊 于 2017-6-19 11:07 编辑

经常看到有人在开贴问清关、物流,关税,GST,进出口运输方面的相关规定。我在一家本地货运代理及清关公司工作,是一名澳大利亚 Licenced Customs broker,这里根据自己经历,共享一些存在普遍性的问题,供大家参考,欢迎讨论。



免责条款:限于文字表述的限制,以及进口时各种细微条件的区别,下面发表的一系列贴子可能与你需要处理的情况有所不同。下面这些信息只供参考,任何人或组织按照下面这些信息进行操作,产生的后果本人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果需要我们提供相关服务,请直接与我们联系

文章目录,可以直接转到相应的页面



09.07 永远给你的货物做保险

10.24 澳洲海关法规体系(02)--海关法(1)

08.24 转一个旧文:由于运输和清关问题,圣诞老人今年不能造访

正常通关整柜的大约一周之内就可以见到你的货。

02.06 带着墨鱼、红枣、木耳进澳洲海关

最近碰到一个本地客户,也是想蒙混过关的

分开寄运输费远大于关税数字

免GST的进口and免关税的

duty and GST 计算

是否要注册GST

5月普现航企涨价“唱涨”变“真涨

04.18 混乱的市场何时休?


03.07 食品类或原料类的产品进口基本流程

产品进口条件数据库

03.27 进口时注意产品的关税和GST费率

回答朋友关于个人物品进关问题的跟贴

港口费用基本术语

急!货被海关HOLD住4天---由于工作失误,导致客户损失几百澳币的案例----这个不是我的贴,但我在里面发言也比较多

很多小商品单价低,却需要中国商检和牵涉知识产权问题

中国产的铝制车轮遭遇反倾销调查。

06.10 (转)荷兰合作银行报告:中国葡萄酒市场,前途美好,道路曲折

商品外包装上必须要有英文标识相关

06.28 旅客携带燕窝被没收

与食品直接接触的瓷器有含铅量的限制

澳大利亚AQIS禁止DMAA成分存在于食物中

澳洲商检局在试验电子证书系统

1.06 关于澳洲奶粉出口中国的问题

11.27 澳洲对于熏蒸证书有新的要求

01.04 澳大利亚 清关结束之后的送货方式之一:FCL 整柜

01.04 澳大利亚 清关结束之后的送货方式之二:LCL 拼柜

04.17 旅客出境退税项目最喜人的变化

05.09 国航公布锂电池的运输规定
05.17 [澳洲资讯] 澳洲海关与联邦警察的联合行动,二个人因为进口72升脱氧麻黄碱而被捕

公司在悉尼办公室照片

澳大利亚对于食物进口清关有新规定 - 要求注册生产厂商

11.10 整柜FCL海运行李入境攻略--重点在入境

07.30 不完善的增值税政策影响中国的航运业

08.14 海关及商检加大货物的检查强度

07.16 澳大利亚政府准备出台新的《生态安全法案 2014》来保护澳大利亚

2015-03-27 【拖车】到码头提柜需要多久

[生意经营] 被黑运输公司摆了一道

由于安排不妥贴,个人搬家案例 --求助!各位货运大神,帮看20尺集装箱来悉尼,这收费合理吗?持续更新中,恶劣货代引以为戒

RE: 中国海运到澳洲有推荐的淘宝物流吗?

LED 灯进口 与 2017年海关编码大幅调整

2月25日一艘货船触礁,160个集装箱落水 -- 记得给货物做保险

一张熏蒸证书引发的“血案”

2017年7月1号起澳大利亚ATO将开始对低货值的货物征收GST

新版包装声明开始使用,旧版本在6月17号之后停止使用

从物流的角度分享澳大利亚葡萄酒出口到中国的流程
作者: happy888    时间: 2011-12-15 18:45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fishes    时间: 2011-12-15 19:42
别瞎说,人大熊同学可是好意.。 要知道licenced customs broker可不容易考呢
作者: 大熊    时间: 2011-12-15 21:09
标题: 09.07 永远给你的货物做保险
补:这里补一些国际运输的基本做法:

当客户与运输环节的各个公司打交道时,往往会发现这些公司都会强调根据公司的服务条款来提供服务,象海运提单之类的格式文本的背面往往用小字密密麻麻的规定了责任和义务。普通客户根本不会注意这些条款,往往直到有些事情发生,才会注意到这些公司条款。一般来说,只要货运公司提供了标准服务,他们就会免除任何责任,他们从来不对损失进行赔偿,最多只会赔偿收取的服务费用。这对于动辄几万人民币一箱的货物来说,可以说是天差地别。

国际运输保险费率一般0.2-0.4%,另外加上一小笔单证费用。一般的保险基数是为了补偿各种损失,包括理赔费用计算出来的。最好是用产品价格加上门到门费用的110%。进口国的关税和流转税可以不包括在内,因为这一部分往往是可以退回的。

有的小公司为了降低费率,有时只提供海运部分的保险,对于之前或之后的部分,不进行保险,从而为责任认定留下巨大的问题。我们公司提供的保险可以提供门到门的保险范围。在这种全程保护下,所有的损失都可以由保险公司来承担,而再也不必纠结是哪个运输环节出了问题。





这二天处理一个私人搬家的事情,开始挺美好,但是结局却不尽于人意。



客人从国内运了一大堆的家俱,甚至包括做成半成品的厨房厨具,上面的台面是大理石的。



根据规定,私人物品进口,基本上100%都要经过海关和商检的,而检验之前需要由官方认可的机构卸货拆箱。直到清关放行之后,客户才能见到自己的东西。



上周客户终于可以去提货了,可是却在提货时发现大理石台面的一部分碎了。由于在澳洲无法找到相同的材料,这一小部分的损坏可能意味着整个台面的更换,可见客户产生了损失了。

09.07 <wbr>永远给你的货物做保险

当时仓库写了一个声明:货物完好,但在放到卡车上的时候产生了损坏



结果很简单,但是在责任认定时,各方却有了不同的说法:

客人认定:仓库出了一个声明认为货物是好的,那当时可以看到是坏的,所以坚持认定是装卸的损坏

仓库事后说: 我们根本不知这东西什么时损坏的,我们只负责卸货。

中国的保险公司说,你的保单只做到目的港,我也不知道是哪里产生的损坏



综合起来,就是大家谁也说不服谁,扯皮了.....



其实,说实在的,也有确说不清到底是哪里的问题。当货主在中国装货,在澳洲提货时,他们看到的就是安静的躺在那里的一个集装箱,他们下意识的也认为在里面摆上东西就象家里摆家俱一样就可以了。他们不会想到,从中国到澳洲,8000公里的海路,要遇到什么样的风浪,船要怎么样的颠簸,受到怎么样的折腾。而其中的货物也在其中晃来晃去,有的还互相碰撞,如果措施不当,有多大的损失太正常了。



09.07 <wbr>永远给你的货物做保险

09.07 <wbr>永远给你的货物做保险


09.07 <wbr>永远给你的货物做保险



我看过很多从中国来的箱子,在打开的时候可以说一片混乱,东西七扭八歪的比比结是。可能就是在国内装船时没有责任心,或者为了降低成本,偷工减料吧。



从头到尾,经过了太多的过程,有不同的公司经手,的确难以确认谁是谁非。扯皮,其实很正常。



处理这种事情很简单,就是找一家有信誉的保险公司,为货物的全程做好足够的保险。



呵呵,有很多客户为了省钱,根本不做,或者图便宜随便找了一个公司做保险,最后让自己处于尴尬的境地了。
作者: senlin    时间: 2011-12-16 11:03
标题: 请问
我想从国内进口小量的货,价值不超过一千澳元,需要报关吗?这种情况有什么手续?谢谢
作者: 白雲山民    时间: 2011-12-16 16:52
9494幫到了人就好,
作者: 大熊    时间: 2011-12-16 21:38
原帖由 senlin 于 2011-12-16 12:03 发表
我想从国内进口小量的货,价值不超过一千澳元,需要报关吗?这种情况有什么手续?谢谢


原始短消息: 请问
引用:

    我想从国内进口小量的货,价值不超过一千澳元,需要报关吗?这种情况有什么手续?谢谢

如果是邮政或快递的,寄东西时申报1000以下,他们会自动清关,如果是走LCL, 大多数时要清关。
作者: 大熊    时间: 2011-12-16 21:41
标题: 10.24 澳洲海关法规体系(02)--海关法(1)
澳洲海关的基本法Customs Act(CA)是所有海关法律的总纲,它共分为四卷,囊括了有关海关法律的

各个方面,其它法律都是在这部法律的某一部分的基础上进行细化之后形成的。可以说,这就是一部

独孤九剑的剑谱,试图在这短短的一篇文章中把它介绍清楚是绝对不可能的,可能大部分看到一半,

就已经跑到一边累个半死、喘粗气了。所以这里只能是把较为常见的一些章节点到即止,有些东西可

以参阅以后的文章来回对照吧



   为了清晰起见,我还是采用原法中的章节编号,而不强行翻译了。

PART I 基本介绍



PART II 管理规定



PART III 海关控制及保证(security)
  这里讲的Security 多是指在某些特定情况下,货物并未清关完成,但是提前放行,而采用的

方式,举例来说,在某个产品的倾销案件还在调查过程中,该种产品在进口时,往往采用提供某种形

式的保证,以保证海关的利益不受到损害,具体的方式包括书面保证、预付款保证等等



PART IV 货物进口
DIV 1A 基本概念
DIV 1 禁止进口的物品:例如有毒有害危险品等等。这又根据物品的种类分为绝对不能进口和获得许

可证的可以进口等不同情况。

DIV 2 登机及登船检查

DIV 3 货物到港报告

DIV 4 进口清关(ENTRY)、卸货、上岸以及货物检查
在这一个DIV里,有一个章节专门涉及到低值货物的处理,有一个章节讲清关的环节,还有一

个章节讨论的是清关文件

DIV 5 为了公众利益扣压货物:这里包括权限、流程、处理结果等等



PART IVA DEPOT(这里应该译作,装卸货物的场所),涉及到海关监管和AQIS的检查,所以也是需要

相关许可证的



PART V Warehouses(指保税仓库)功能比DEPOT更广,有些未付关税的货物可以存放在这里。这种特别

适用于那些关税率非常大的货物。象一些酒类或香烟大型进口商甚至都会建立自己的保税仓库,暂时

存放尚未付关税的货物,随着货物的销售而分阶段把关税付掉,以便节省资金。



PART VA 关于饮料类产品的特殊规定,其实这里主要是讲含酒精饮料的问题



PART VAA 关于Excise duty 产品的特别规定,这个应该叫国内税、消费税之类的,它是指某些产品为

了抑制消费而征收的一种税,最典型的产品就是酒。



PART VI 出口清关相关事宜:相对于进口清关叫ENTRY,出口被称为EXIT。对于澳洲这样一个以进口为

主的国家,出口的相关规定简单的多,这里不展开了。



PART VIA 电子数据沟通: 报关公司、货代公司、船公司等相关机构都是通过电子数据方式向海关进

行申报,各家公司使用的软件不同,但接口都采用相同的EDI文件格式,生成的数据通过电子邮件的方

式自动在海关与各公司之间传递。这一章节主要是讲相关文件纪录的保留、相关规定、系统临时崩溃

时的应对方式



PART VII 飞机与轮船上的商店--主要是涉及到免税店的问题



PART VIII 关税
DIV 1 关税支付,以及应税产品的范围

DIV 1AA 部分含酒精饮料关税的计算。举例来说,以普通的蒸馏方式的酒(LIQUOR)来说,它所付的

税包括二部分,一部分是以发票金额为基础的关税,另一部分就是excise duty,这是以酒产品中的实

际酒精含量为基础计算的。

DIV 1A 关于一些关税特惠国的原产地规定:这里讲的一般情况,包括发展中国家,欠发达国家等等的

认定、产品应用标准等等

DIV 1B 与新加坡的自由贸易协定SAFTA: 各种条件,文件要求等等

DIV 1C 与美国的自由贸易协定AUFTA

DIV 1D 与泰国的自由贸易协定TAFTA

DIV 1E 与新西兰紧密贸易经济体贸易协定

DIV 1F 与智利的自由贸易协定

DIV 1G 与东盟国家的自由贸易协定

对于适用于一般原产地规则的国家,认定的标准主要是50%原产的这种方式,而对于那些签订了自由贸易协定的国家,适用的认定方式就更多了,象PS、P50、RCV、P30等等。

DIV 2 进口货物价值的确定
与大部分国家采用俗称的“到岸价”(CIF)作为认定标准不同的是,澳洲采用的是“离岸价”(FOB)作为核定货物的基准。在这一章节里,讨论了买方佣金、许可证、包装、装卸各种影响到货值的因素,并在进口销售合同无法公正的体现产品价值时,还提供了各种替代办法。

DIV 3 尚未支付关税部分的支付、多余预付款的退回

DIV 4 (进口方与海关)在应税数额不同意见时的争议处理方式---很简单,如果觉得自己理直气壮,那就直接把海关告上法庭好了


PART IX DRAWBACK:进口的商品再次出口,退回当时已经交纳的进口关税



PART X 边境贸易



PART XI 海关代理及报关员
  这一章节虽然内容不多,但实际上却是整个海关运行体系中非常重要的一环。由于澳洲是采用的小政府的管理方式,海关的工作人员数量比较少,很多报关、检验以及沟通协调之类的事情都由各种代理及报关员来承担。所以作为一个报关员,不仅要有广博的知识和深厚的经验,还要一个绝对正直的品格。对于每一票申报的货物,报关员要为其真实性负责5年,随时准备着海关来抽查。而一旦在海关的检查过程中,发现了欺诈性或者误导性的行为时,报关员所受的惩罚可能会到倾家荡产的地步。所以,其严重性可想而知。
作者: alalala    时间: 2011-12-16 21:42
mark
作者: sydemu    时间: 2011-12-17 17:32
标题: 好文
要顶!!
作者: redfred    时间: 2011-12-17 17:49
谢谢大熊分享,慢慢学习。。
作者: yy67    时间: 2011-12-17 18:07
mark
作者: 大熊    时间: 2011-12-17 21:19
我发现这里面的broker好象也有几个。只有我在献丑,其它高人都在看我热闹呢。

玩笑话。

大家要是有什么具体问题,我们互相交流,也供大家参考一下。
作者: 大熊    时间: 2011-12-17 21:22
有人对酒类进口,保税储存,转出口,二次清关这些事感兴趣吗?
作者: ozsk317    时间: 2011-12-17 21:24
原帖由 大熊 于 2011-12-17 22:22 发表
有人对酒类进口,保税储存,转出口,二次清关这些事感兴趣吗?

Lz能说下海运进口流程么
作者: ozsk317    时间: 2011-12-17 21:26
能说说Underbond movement和outturn report 具体什么意思
作者: realkogarah    时间: 2011-12-17 21:3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白雲山民    时间: 2011-12-17 21:33
再頂
作者: 大熊    时间: 2011-12-17 21:37
原帖由 ozsk317 于 2011-12-17 22:26 发表
能说说Underbond movement和outturn report 具体什么意思


Underbond movement : 这个是指在没有清关的状态下把货物从码头移到保税仓库或者从一个保税仓库运到另一个保税仓库

outturn report  这个一般是指LCL的货,consolidator在拆箱之后给了一个报告,确认是不是实物数量与单据相符
作者: 大熊    时间: 2011-12-17 21:41
原帖由 realkogarah 于 2011-12-17 22:32 发表
你只对文件负责。。。。。。。象你上面说的对货物负责,那整个货运行业大家都不用做了。。。。。。。。

因为工作倾家荡产的报关员应该不住在澳洲吧?


被取消资质的也听说过。

理论上只对文件负责,但是如果 某个产品的价格已经严重偏离实际,报关员要做出调整的。
装着不知道混过去,如果要被海关发现,麻烦也不小的。
作者: realkogarah    时间: 2011-12-17 22:1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大熊    时间: 2011-12-17 23:07
原帖由 realkogarah 于 2011-12-17 23:10 发表
一般来说取消资质的只是公司执照,个人资格不受影响, 除非你是个体户。。。。澳洲最近10年应该只有一位澳洲土炮被吊销,倒是自宫转行和升职跳出操作的占了报关员半数以上。

产品价格方面,报关员除了能对无价值的样品礼品 ...



我们这边价格调整的比例还比较多的。比较普遍的就是出口商前票货发得不够,或定单不及时,有时就空运过来一批,往往货值会很低,

由于长年做类似产品,这种产品的价格大多有个数,而且电脑系统里调得出很多以前的清关单,这种明显不符的,还是要调整的。

当然,我们会知会客户,这个必须按多少申报。好象西人客户接受的比较好。如果是华人客户,往往要多费些力气。
作者: 大熊    时间: 2011-12-17 23:08
标题: 08.24 转一个旧文:由于运输和清关问题,圣诞老人今年不能造访
注:收拾电子信箱时发现了一个去年圣诞收到的旧文,上面提到由于清关文件、运输、清关、原产地、动植物检疫等原因,圣诞老人无法向全世界投送礼物。

原文很长,身处物流行业的人才能理解这里面的幽默,如果翻译加上额外的注释,可能要花不少的时间,现在没空弄这个,那就先把文章贴在这里,过段时间再说吧。



Import Alert: Santa is on the “Watch List”



Because of incorrect Incoterms and incomplete documentation, the gifts for all the world will have to be returned to the North Pole (at Santa’s own expense).



He decided to ship everything DDP and even though we handled the forwarding on all the gifts, we were unable to determine who the correct broker was. We tried to have FEDEX, UPS and DHL to clear them but they were fighting over the Customs Power of Attorney requirements.- they were tired of getting fined by Customs.   Determining importer of record turned out to be a nightmare since EVERYONE  in the world wants a visit from Santa but no one was willing to be the importer of record.



Since the North Pole is nearest to Canada, Santa was trying to claim NAFTA but he could not prove where he got the materials to make the toys (and the North Pole is not on the Customs approved country of origin list) . He incessantly tried to prove that he makes all of his own gifts, but since there are not defined tariff classifications on "Santa-made" materials, they rejected his claim. Hearing all this, Labor Union officials have contacted his elves about their wages, benefits and working conditions.



We thought that we could try a Warehouse entry but then we got tons of census warnings and rejections because the charges, dimensions,weights and values were out of line.  Santa kept saying: “No Declared Value- Gifts- Not for re-sale” , under-declaring the actual weight and not using IATA freight rates.  Customs was willing to allow Santa to do a “Manipulation” and cut or mark the gifts so he could claim “mutilated samples” but Santa declined that proposal.



Imagine little kids receiving a Customs “Request for Information” Form 28, a “Reclassification” on a Form 29, an additional bill for duties or having to “Re-deliver” their gifts back to Customs for exportation or destruction under threat of penalty or imprisonment.  It’s just not worth it.



Other problems encountered:



v  Santa's Sleigh has no SCAC Code or Int’l Carrier Bond, it cannot be transmitted in AMS.

v  Immigration would not allow entry because Santa's passport expired on December 24, 1603

v  The FAA will not approve the sleigh for U.S. Airspace as Rudolph's nose does not meet aircraft lighting standards and was missing his EASA Certificates and FAA registration.

v  The sleigh doesn’t meet EPA standards due to excessive emissions of reindeer gases & droppings.

v  The TSA says that Santa is an unknown shipper and would require a site verification.

v  The F.D.A. wants Prior Notice done for the fresh or frozen foods or they will put them on FDA hold.

v  CITIES laws and regulations regarding entry of exotic animals had the U.S. Fish and Wildlife department forcing Rudolph and his crew back out before they could even land.

v  All the electronics need FCC but Santa failed to keep detailed test results and couldn’t file in time to get his FCC I.D. numbers

v  Santa could not provide the valid, actual factory address for the wearing apparrel and textiles

v  The Lacey Act presented a problem too. The USDA said: “Since there are no trees in the North Pole, where did he get the wood from?”

Anyway, plan to provide your Christmas cheer another way since Jolly Old Saint Nick will not be sliding down your chimney this year unless he can get a Time Sensative Letter and an ABI Certified Entry filed in time.   Maybe next year he’ll ship Ex-works.   

Merry Christmas Everyone!!!!!
作者: senlin    时间: 2011-12-19 18:02
LCL指什么?谢谢
作者: Cole    时间: 2011-12-19 21:50
大熊,没有相关经验或对海关法规不了解的人是无法领悟到信里的幽默的。
LS,LCL是拼柜,就是很多人把小件物品凑够一个集装箱运过来。
作者: 大熊    时间: 2011-12-20 21:11
这个文章还是挺全面的,包括了进口清关的大部分内容。
作者: dickson    时间: 2011-12-20 21:15
澳洲有没有那种把集装箱从尾部卸下去的卡车?
作者: 白雲山民    时间: 2011-12-20 22:21
好像沒見過,
作者: realkogarah    时间: 2011-12-20 23:14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wells1688    时间: 2011-12-22 16:12
标题: 回复 大熊 1# 帖子
谢谢!本来就是交流的平台,广告要是服务大家,应该受到欢迎才对。
作者: 侃侃    时间: 2011-12-22 16:24
顶,支持个~
作者: realkogarah    时间: 2011-12-22 17:0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Cole    时间: 2011-12-22 19:32
大部分的集装箱都是垂直起落,所以这样弄的并不多。
我见过很多柜,整个柜也就那么一两板货物,也就这么放着的。
所以这种斜着卸柜的车很少有。
作者: 大熊    时间: 2011-12-22 23:47
原帖由 realkogarah 于 2011-12-22 18:02 发表
才想起来个事情,上次看见国内来的集装箱靠门的地方钉了一个木架把所有的剩余空间都塞满。。。。。。原来是斜着拉集装箱上车的时候不让货物溜下去的意思。。。。

国内没有sideloader, 原来都是这么弄得。

海运过程中的颠簸才是订这些木架的原因。
作者: smile168    时间: 2011-12-23 08:52
MARK
作者: xiaochouyuok    时间: 2011-12-23 16:21
学习了一下
作者: 大球球    时间: 2011-12-23 16:29
原帖由 dickson 于 2011-12-20 22:15 发表
澳洲有没有那种把集装箱从尾部卸下去的卡车?

有的,我帮客户用过,布里斯班肯定可以
作者: 大熊    时间: 2011-12-28 18:02
客户去休假了,我却忙晕了。
作者: 大熊    时间: 2012-1-7 21:13
马上又要过年了,从中国出发的货物又要陷入混乱了
作者: melgrace    时间: 2012-1-20 19:44
请教,如果是从国内进口皮包,按照一个20尺货柜来算。进口需要交纳哪些费用,从货柜到澳洲港口后要多长时间才能办好清关手续,提货。

谢谢。
作者: 大熊    时间: 2012-1-23 21:00
原帖由 melgrace 于 2012-1-20 20:44 发表
请教,如果是从国内进口皮包,按照一个20尺货柜来算。进口需要交纳哪些费用,从货柜到澳洲港口后要多长时间才能办好清关手续,提货。

谢谢。

正常通关整柜的大约一周之内就可以见到你的货。
如果海关认为你的货可疑,或AQIS认为你的货物有濒危动物皮,可能会扣货检查,时间不定,一般额外一周就可以出关

港口费--各个船公司价格不同
清关费--报关服务费
关税--有的包是免税,有的5%,按用途区别
GST
政府费用--申报费之类
作者: melgrace    时间: 2012-1-26 13:25
感谢答复。
作者: 大熊    时间: 2012-2-6 21:05
不客气
作者: 绿色的精灵    时间: 2012-2-7 00:2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大熊    时间: 2012-2-7 09:15
标题: 02.06 带着墨鱼、红枣、木耳进澳洲海关
今天回澳洲,行李里有好几包朋友托着带进来的墨鱼、红枣、木耳,结果正常入关,这里记录一下。

入境之前,每个乘客都需要填乘客入境卡,如下图,有食物随身携带,那就在右侧第6项上声明“Yes”即可。


根据AQIS的规定,在商业进口这些物品时,需要商业包装,批量生产,提供生产者声明,在AQIS与FS检验之后可以放行,而对于私人物品,一般来说,真空独立包装,能够通关的可能性较大。


在海关通关时,我和海关人员说这包里有一些食物,于是,我就被直接引导到AQIS的柜台检验。官员看了我的行李之后,直接放行了。

这里放一个AQIS关于各类食物进口要求的网站:
www.aqis.gov.au/ICON
海关网站的专题介绍:
http://www.customs.gov.au/site/page4224.asp
海关的小册子:















作者: OAKHILL    时间: 2012-2-7 09:53
图片看不到了。
作者: 云妈    时间: 2012-2-7 11:36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sunrongsz    时间: 2012-3-7 01:22
mark
作者: lqyhannah    时间: 2012-3-7 08:00
mark
作者: m2thez    时间: 2012-3-7 10:47
如果是瓷砖sample,需要报关清关吗?价值可以随便开单。1 个pallet?

具体流程应该怎么样作?
作者: 大熊    时间: 2012-3-8 21:56
价格需要合理,不能太离谱。
海关的电脑系统有一系列的审核标准,比如以重量计算,太低会被拦住。

空运,海运都要清关,不需要清关的就是快递和邮政少于1000AUD的
作者: tophoi    时间: 2012-3-9 00:28
原帖由 大熊 于 2012-3-8 22:56 发表
价格需要合理,不能太离谱。
海关的电脑系统有一系列的审核标准,比如以重量计算,太低会被拦住。

空运,海运都要清关,不需要清关的就是快递和邮政少于1000AUD的


请问大熊,如果经常邮寄$1000以下的货物, 海关会查吗?
作者: 大熊    时间: 2012-3-9 06:06
原帖由 tophoi 于 2012-3-9 01:28 发表


请问大熊,如果经常邮寄$1000以下的货物, 海关会查吗?

不会
你次数多了,运费太大
作者: supra    时间: 2012-3-9 07:01
呵呵,说到这个货物价值的事情,我也来插句嘴。

我家先生(AUSSIE)是老报关员了,家里还有做其他进口的生意。有一次先生去给进口培训班讲课,有人就问到这个货品价值发票的问题。先生说,货品价值的问题不但涉及到海关DUTY的问题,还涉及到GST的问题,所以问题不来则以,来了就是海关加税局,所以建议大家尽量用真实的发票。然后补充一句chinese are very famous for 2 invoices (倒,原来大部分鬼佬都知道)。

另外,货代一般对虚报漏报而产生责任,损失都是货主自己负责。所以小心挑选一个认真负责的货代非常重要,可以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和COST。
作者: kidz821    时间: 2012-3-9 07:26
chinese are very famous for 2 invoices

not limited to chinese
every business
作者: 大熊    时间: 2012-3-9 08:16
最近碰到一个本地客户,也是想蒙混过关的。不止中国人的。

实际上,报关公司是对文件负责,提供的文件如果通过报关公司的标准,报关公司不会有任何责任。将来要是被查,责任全是进口商的。

报关资料需要保存四到五年,海关需要时可以随时要求提供。客户想混过去,将来被查的话,麻烦会很大,所以报关公司不接受某些货值过低的发票,实际上是为客户负责。

中国采用的方式是后账不算,进了关就没有人管了,这种混过去的想法还可以试一下,在澳洲不值得。

曾经计算过某一个发票,货值6万澳币,结果客户想按6000报关。这个发票算下来,海关罚款差不多6万澳币
作者: kidz821    时间: 2012-3-9 08:33
原帖由 大熊 于 2012-3-9 07:06 发表

不会
你次数多了,运费太大


custom web page 上邊說
如果1000以下分開來寄
都會被查嗎?
作者: kidz821    时间: 2012-3-9 08:33
原帖由 大熊 于 2012-3-9 09:16 发表
货值6万澳币,结果客户想按6000报关


太假了吧?
作者: 南飞雁    时间: 2012-3-9 08:50
原帖由 大熊 于 2011-12-17 22:37 发表


Underbond movement : 这个是指在没有清关的状态下把货物从码头移到保税仓库或者从一个保税仓库运到另一个保税仓库

outturn report  这个一般是指LCL的货,consolidator在拆箱之后给了一个报告,确认是不是实物数量与单据相符



提一下这个“outturn Report",这个report最重要的一点告诉货代或运输公司, 散货(LCL)已经拆好箱,现在有3天免费时间,要赶快安排运货了!在这个环节,还往往附有Damage Report, 要及时通知客户,如果有货物有严重损害,请仓库拍照,看看损害程度。司机提货时,也要叮嘱司机拍照。客户收到货物,客户如果要Claim这个保险如果他有买),拍照为证。一层层下来就是希望能在有限规则下,能够找到责任的一方。不然皮球还不知要踢到哪里。

LZ写的很好,我现在看看还是很有受益,谢谢了。(我今天才看到你的文章)

在一些中大公司了, Customs Broker一般都是做Paper work,和掌握海关和政府的相关政策。但在实际工作中,客户打交道最多是Cartage部门,因为客户不管那么多中间步骤,就是希望能准时收到无破损的货物,不要付额外的仓储费用。这个部门收到客户投诉也最多。记得有一年圣诞,一个做Cartage雇员因为跟客户吵架,被客户气的,把公司的厕所门给踢烂了。(当然只是很极端的例子)。所以如果除了做Broker外,多关注Cartage方面的事,你做这一行,会跟全面些。
作者: jasonliu234    时间: 2012-3-9 08:54
进来学习
作者: 南飞雁    时间: 2012-3-9 08:57
原帖由 kidz821 于 2012-3-9 09:33 发表


custom web page 上邊說
如果1000以下分開來寄
都會被查嗎?


海关是会有疑问的, 低于1000AUD是指一票货物(这个指一个Consignment),如果有人故意把一票货物分开两次运输,每次低于1000AUD,海关会要求你提供银行转账证明,或者你当时订货合同。如果发现你两次运输,实际上是一票货物,那么这两次低于1000AUD的货物都需要交关税和GST。

这个你可以理解吗?
作者: tophoi    时间: 2012-3-9 10:28
原帖由 南飞雁 于 2012-3-9 09:57 发表


海关是会有疑问的, 低于1000AUD是指一票货物(这个指一个Consignment),如果有人故意把一票货物分开两次运输,每次低于1000AUD,海关会要求你提供银行转账证明,或者你当时订货合同。如果发现你两次运输,实际上是一票货物,那么这两次低于1000AUD的货物都需要交关税和GST。

这个你可以理解吗?


如果一个月进货3次, 每次都是AUD1000以下, 因为货物价值都不高,这样有问题吗?
作者: 大熊    时间: 2012-3-9 11:59
原帖由 kidz821 于 2012-3-9 09:33 发表


太假了吧?

真实案例,特别某些不透明产品
作者: 大熊    时间: 2012-3-9 12:04
分开寄运输费远大于关税数字

很多产品是免税或者5%关税,3000块的货值,才150,分开走费用不低。

除非你低值品走邮局,其它的还是合在一起走划算
作者: 南飞雁    时间: 2012-3-9 12:08
原帖由 tophoi 于 2012-3-9 11:28 发表


如果一个月进货3次, 每次都是AUD1000以下, 因为货物价值都不高,这样有问题吗?


如果海关不问,是没有问题。 但在AUD1000以下,海关会要求你提供额外的文件,如果不能及时清关,可能产生仓储费用。而且你一票货物分3次运,省了关税,但运输费用增加了。这个帐你算算,合算不合算?
作者: Kurtgui    时间: 2012-3-9 12:09
进来学习
作者: marsmars23    时间: 2012-3-9 13:38
最近寄的人造草皮老是被海关开包检疫。发生了一些费用。是人造不是真草皮。检疫也不放过。请问有什么办法解决这个问题。更清楚的清单有帮助吗?
作者: 大熊    时间: 2012-3-9 14:05
我碰到过这样的事,偶然一二次不算什么,如果是连续的,你可以投诉
作者: jasonliu234    时间: 2012-3-9 14:09
camera 是免关税,但不免GST

请问 什么样的物品,是关税和GST都免除的?

谢谢
作者: 大熊    时间: 2012-3-9 14:12
原帖由 jasonliu234 于 2012-3-9 15:09 发表
camera 是免关税,但不免GST

请问 什么样的物品,是关税和GST都免除的?

谢谢


免GST的进口,大部分是食品,饮料,医疗品,残疾人用品
另一类是以前进口,然后离境再回来的,或者澳洲生产的,短期离境再回来的 这个是免duty and gst

免关税的,多了
作者: jasonliu234    时间: 2012-3-9 14:16
原帖由 大熊 于 2012-3-9 15:12 发表


免GST的进口,大部分是食品,饮料,医疗品,残疾人用品
另一类是以前进口,然后离境再回来的,或者澳洲生产的,短期离境再回来的 这个是免duty and gst

免关税的,多了


谢谢,这么快速。

还有一个问题想请教

关税一般5%,GST是10%,
请问是什么价格的5%, 10%。 包含运费吗?
作者: 大熊    时间: 2012-3-9 14:33
duty = about FOB * 5%

gst = (fob +insurance +sea freight+duty)*10%
专业人士别揪我,因为上面没有考虑其它税的因素,还有出口地也要确认,不一定是FOB价格的。
作者: jasonliu234    时间: 2012-3-9 14:43
原帖由 大熊 于 2012-3-9 15:33 发表
duty = about FOB * 5%

gst = (fob +insurance +sea freight+duty)*10%
专业人士别揪我,因为上面没有考虑其它税的因素,还有出口地也要确认,不一定是FOB价格的。


我一直以为gst是CIF的价格,CIF之上还要加一次duty关税,税上税啊。
作者: tophoi    时间: 2012-3-9 16:23
原帖由 大熊 于 2012-3-9 15:33 发表
duty = about FOB * 5%

gst = (fob +insurance +sea freight+duty)*10%
专业人士别揪我,因为上面没有考虑其它税的因素,还有出口地也要确认,不一定是FOB价格的。


请问如果海关收了duty+gst, 卖货给客人时税局又收gst,不是收了两次吗?
作者: 南飞雁    时间: 2012-3-9 16:30
原帖由 tophoi 于 2012-3-9 17:23 发表


请问如果海关收了duty+gst, 卖货给客人时税局又收gst,不是收了两次吗?


卖货给客人,是收客人的GST。如果做生意, 在入关时交的GST,在做Business Statement,是可以claim回来的,相当于生意Cost。GST最终的承担者是只有终极消费者。
作者: 南飞雁    时间: 2012-3-9 16:35
原帖由 marsmars23 于 2012-3-9 14:38 发表
最近寄的人造草皮老是被海关开包检疫。发生了一些费用。是人造不是真草皮。检疫也不放过。请问有什么办法解决这个问题。更清楚的清单有帮助吗?


邮件是吗? 请在邮件上明确表明人造草坪的材质, (如果是塑料就写清楚, plastics )这样可能就会避免检查。如果你在品名上写的是Grassland,是100%检疫检查。

[ 本帖最后由 南飞雁 于 2012-3-11 11:39 编辑 ]
作者: lefulur    时间: 2012-3-21 20:19
请教楼主,在澳洲怎么取得BROKER资格?需要参加什么考试?需要参加什么课程吗?多谢
作者: 大熊    时间: 2012-3-22 09:29
要参加指定课程,然后通过考试
www.cbfca.com.au
作者: llsusan    时间: 2012-4-4 17:33
请问楼主,我3月10日左右进口一点服装,货值低于1000元,已成功清关并提货。现在我申请了ABN,生效日是3月6日,那3月10日的这批货是否要交GST?如果要交的话,清关时没有交怎么办?
作者: hpwa032    时间: 2012-4-5 16:23
请问楼主哪里可以查 那些物品是否交duty???
谢谢
作者: Robbie2018    时间: 2012-4-5 20:09
打印机的墨盒碳粉这些在申报的时候算化学品吗?
作者: 大熊    时间: 2012-4-5 22:02
碳粉 就是碳,不是化工品,如果是液体的,那就是化工品了,然后要MSDS,如果是水性的,非危品,问题不大的。

--前提是厂家有出口资质或可以开出增值税发票,正常报关,可能要涉及到化验。如果是买单出口,基本上是不行了。

[ 本帖最后由 大熊 于 2012-4-6 21:01 编辑 ]
作者: 大熊    时间: 2012-4-5 22:04
原帖由 llsusan 于 2012-4-4 17:33 发表
请问楼主,我3月10日左右进口一点服装,货值低于1000元,已成功清关并提货。现在我申请了ABN,生效日是3月6日,那3月10日的这批货是否要交GST?如果要交的话,清关时没有交怎么办?



不用交
作者: 大熊    时间: 2012-4-5 22:05
原帖由 hpwa032 于 2012-4-5 16:23 发表
请问楼主哪里可以查 那些物品是否交duty???
谢谢


如果你自己查,那就在海关网站上进口下面有tariff里面有

要不你发给我,我给你查。
作者: hpwa032    时间: 2012-4-6 19:08
熊哥,给你发短消息了。谢谢
原帖由 大熊 于 2012-4-5 22:05 发表


如果你自己查,那就在海关网站上进口下面有tariff里面有

要不你发给我,我给你查。

作者: fun    时间: 2012-4-6 20:34
请问数码相机,手机的电池:锂电池或者镍氢镍镉电池,少量进当样品(比如40尺柜只放一箱),第一个问题是,电池允许这么进口么?报的话关税是多少?
谢谢!!
作者: 大熊    时间: 2012-4-6 21:15
原帖由 fun 于 2012-4-6 20:34 发表
请问数码相机,手机的电池:锂电池或者镍氢镍镉电池,少量进当样品(比如40尺柜只放一箱),第一个问题是,电池允许这么进口么?报的话关税是多少?
谢谢!!


电池海运问题较小,空运我个人认为麻烦大一点。如果涉及到化学品,易爆品的话,船司一般要求出示MSDS然后进行批准的。如果确认是危险品,费用会高很多。
关于危险品我的了解不是很全面,只是通过自己的实际工作涉及到了一些,下面大球球的观点可能更专业一些,你看一下。

锂离子或锂聚合物电池:免税

镍镉电池Nickel-cadmium battery,通常简称NiCd--这个比较复杂,你要提供产品的容量,电压,电流,外壳的材料,我帮你查一下,如果没有符合的,应该是5%。这种电池现在用得少了,好象以前VHS摄像机用得多

Nickel-metal hydride battery--这个是免税的。

[ 本帖最后由 大熊 于 2012-4-7 09:24 编辑 ]
作者: 才子    时间: 2012-4-6 22:18
感谢大熊和热心的朋友,给了大家很多帮助,希望坚持下去,也希望能得到你的联系办法,有生意好找你!
作者: 大熊    时间: 2012-4-7 08:35
原帖由 才子 于 2012-4-6 22:18 发表
感谢大熊和热心的朋友,给了大家很多帮助,希望坚持下去,也希望能得到你的联系办法,有生意好找你!

oursteps@onlyshanghai.com

[ 本帖最后由 大熊 于 2012-4-7 09:11 编辑 ]
作者: 大球球    时间: 2012-4-7 09:01
原帖由 fun 于 2012-4-6 20:34 发表
请问数码相机,手机的电池:锂电池或者镍氢镍镉电池,少量进当样品(比如40尺柜只放一箱),第一个问题是,电池允许这么进口么?报的话关税是多少?
谢谢!!

这个要具体查,不是说不能空运,很多电池都可以运。海运如果是拼箱其实比空运更麻烦,整箱号一点。
空运的话要找专门的危险品操作公司咨询下。很多讲究,比如多大的容量,多少电池一起运,是和机器一起运还是单独运,是合格品还是退货品,都有不同要求。

这个和海关没有任何关系。决定能不能运的,是航空公司和船公司,拼箱公司。
不管是海运空运,最基本的就是MSDS, 如果没有,很难。

[ 本帖最后由 大球球 于 2012-4-7 09:05 编辑 ]
作者: 大球球    时间: 2012-4-7 09:04
原帖由 tophoi 于 2012-3-9 16:23 发表


请问如果海关收了duty+gst, 卖货给客人时税局又收gst,不是收了两次吗?

如果你没有注册GST,卖给客人应该不用交GST给ATO吧。如果你注册了,海关进口的GST税单可以抵扣你交给ATO的GSI税额。如果你注册了GST, 可以咨询你的会计师
作者: 大球球    时间: 2012-4-7 09:07
原帖由 llsusan 于 2012-4-4 17:33 发表
请问楼主,我3月10日左右进口一点服装,货值低于1000元,已成功清关并提货。现在我申请了ABN,生效日是3月6日,那3月10日的这批货是否要交GST?如果要交的话,清关时没有交怎么办?

这个和你有没有ABN没有关系,只要海关认可了按照低价值进口,有没有ABN都是一样税单,零零零
作者: 大球球    时间: 2012-4-7 09:14
原帖由 大熊 于 2011-12-17 21:37 发表


Underbond movement : 这个是指在没有清关的状态下把货物从码头移到保税仓库或者从一个保税仓库运到另一个保税仓库

outturn report  这个一般是指LCL的货,consolidator在拆箱之后给了一个报告,确认是不是实物数量与单据相符

空运也有OUTTURN, 主要是告诉海关货UNDERBOND以后的货物情况
Underbond 如果错误或者没有正确完成之前,货物不能清关。海运的SEA CARGO REPORT,国内叫报仓单,比较复杂,不允许任何错误,空运简单很多。不过里面还是有很多玄机。
作者: 大熊    时间: 2012-4-7 09:19
原帖由 大球球 于 2012-4-7 09:01 发表

这个要具体查,不是说不能空运,很多电池都可以运。海运如果是拼箱其实比空运更麻烦,整箱号一点。
空运的话要找专门的危险品操作公司咨询下。很多讲究,比如多大的容量,多少电池一起运,是和机器一起运还是单独运,是合格品还是退货品,都有不同要求。

这个和海关没有任何关系。决定能不能运的,是航空公司和船公司,拼箱公司。
不管是海运空运,最基本的就是MSDS, 如果没有,很难。


大球的观点更专业一些,这里提几个真实案例:
1.澳洲这边买了几台IPHONE,想快递回中国,各个快递都不收,最后因为我们是联邦快递大客户,后来帮着寄掉了
2.上海过来的一票货,是一个客人想把他的自行车改成电池助力的所需要的配件,里面包括一个车后轮和一套电池,后来是LCL过来,空运中国不接。

液体的的确比固体的麻烦,铅酸电池是危险品。
作者: 大熊    时间: 2012-4-7 09:34
原帖由 大球球 于 2012-4-7 09:04 发表

如果你没有注册GST,卖给客人应该不用交GST给ATO吧。如果你注册了,海关进口的GST税单可以抵扣你交给ATO的GSI税额。如果你注册了GST, 可以咨询你的会计师


最简单的例子是你进口货值1000块,最后卖给客人3000块(不考虑币种,不考税关税)

海关收你100GST,你要是注册了GST,你可以卖3000+300GST,你收了客人300GST,其中100用于抵扣你交给海关的100GST,另外200就是你的增值服务带来的税,将来你交给ATO。

最后的结果是,你在GST上0支出,0收入,所有的钱是你下面的客人承单,GST都是交给政府。

你的客人要是再销售,GST再向下转,直到最后消费者

如果没有注册GST,那么海关收的GST是你成本的一部分,你销售总价是你的收入,收入减去成本,计算企业所得税

[ 本帖最后由 大熊 于 2012-4-7 10:02 编辑 ]
作者: 大熊    时间: 2012-4-16 20:00
从四月十五号开始,海运费用出现较大上海,中澳航线基本上以上涨300USD,个别船司没有涨足。

在全球油价上涨的背景下,成本上涨再次显示出不可阻挡的力量。

detail content is pasted on my blog.

[ 本帖最后由 大熊 于 2012-4-16 22:21 编辑 ]
作者: 大熊    时间: 2012-4-17 09:37
5月普现航企涨价“唱涨”变“真涨”(2012-04-11 11:49:42)转载▼标签: bdi财经船东干散货海运费航运集装箱金融煤炭秦皇岛运价运价交易 分类: 上海航运集装箱运价交易SSEFC  
年初,在集装箱海运龙头船公司马士基的带头下,全球航运价格发出了“涨声一片”的预期。而此前的几次行业整体提价也让“唱涨”实现了“真涨”行情。
从已公开的数据可看到,2011年,航运上市企业的经营业绩惨淡,仅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旗下的中国远洋一家净利润即亏损104.48亿元,同比下滑254.4%。中国海运集团旗下主要从事集装箱运输及相关业务的中海集运亏损27.43亿元,同比下滑165.27%。
而近期BDI指数持续稳定在900多点,散货运输需求缓慢回升;同时,此前集运市场也有几次大幅提价,来自货主方的反映:调价后“对我们来说基本上没什么影响,当成本上升至1%时,我们可能会调整出口价格。”
一面是亏损的航企急需业务扩张,一面是货主的“良好”反馈,市场大势看上去似乎提价是顺势可行。
5月集装箱运输公司集体涨价
5月1日起:中远集运上调亚欧航线运费425USD/TEU。赫伯罗特、地中海航运也决定自5月1日起,上调亚欧航线运费400USD/TEU(20英尺标箱)。
马士基、日本邮船也宣布自5月1日起,上调该航线运费500USD/FEU(40英尺标箱)。
5月1日起:中海集运拟再次提价500美元/标准箱


2012年航运公司涨价轨迹:
3月1日起:中海集运将远东至欧洲、地中海航线每标准箱运价上涨750美元,远东至中东航线每标准箱上涨150美元。
3月15日起:马士基航运公司在远东到美国、加拿大航线上执行最新的集装箱运价,上调幅度分别为240美元/标准箱和320美元/标准箱。这也是马士基春节后率先调涨亚欧航线运价后,再度上调重要航线的运价。
2至4月间:长荣、达飞、赫伯罗特、东方海外、中远集运、中海集运等中外航运公司更新了亚欧线的运价方案,上调运费标准为200至750美元/标准箱。
作者: 漂泊汉    时间: 2012-4-17 19:52
mark
作者: 龙少爷    时间: 2012-4-17 20:18

mark一下,以后用的上。
作者: 大熊    时间: 2012-4-18 15:53
04.18 混乱的市场何时休? (2012-04-18 13:17:07)[编辑][删除]转载▼标签: 交通运输澳洲海运运费新浪博客许可证进口杂谈 分类: 中澳物流  
今天收到了一份邮件,居然是发到我新浪博客的邮箱里的,上面列了一堆从中国到国外主要港口的价格。主要是散货拼箱的价格。主要是发给货运同行,然后把货物集中起来运输的操作模式。



应该说这是一个较好的模式,有助于形成更大规模,然后减少总体费用。但是有的公司却把这个方式运用到了超过了合理的范围。

看下面的贴图:

[attach]554157[/attach]



在上图中,每一个目的港的栏目后面,是这家公司给出的运价。以我熟悉的澳洲港口来说,可以得到每个立方70美元的补贴。

很简单的一个数字公式,假定从中国到澳洲的运费是每立方50元,港口费用150元,那总成本200元。如果海运采用倒贴的形式,货代在运费上赚到钱了,甚至可以补贴一部分给发货厂家,假定按上面的70块的补贴,那么最后在港口时,买家至少要付270元一立方才能提到货。



其后果如何,可想而知。买家必定在下一票货中要求采用指定货代,自己控制海运全程的方式来达成交易。那些靠拼价格的代理,只能是做“一硾子”买卖。客户是做一次,丢一个。



在我的观点里,我从来不和别人拼价格,合理的价格报出之后,我们会坚持,如果客户不认可,我们会主动放弃生意。我主要采用优质服务的方式来留住客户,我一直认为这是最重要的部分。比如说,关于目的港的法律、法规的咨询,关于目的港许可条件的咨询,最后必然会留住自己的客户。而且我们也不怕对客户说,我们需要有一个合理的利润,大家都是需要生存的。



希望国内的市场早日能从这种最低级的价格战中解放出来,让这个行业能够有序的发展起来。




欢迎光临 新足迹 (https://oursteps.co/bbs/forum.php/)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