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足迹

标题: 聊聊悉尼 [打印本页]

作者: 士多可    时间: 2024-1-11 20:26
标题: 聊聊悉尼
读者问我,为什么来悉尼,其实,我不想搬来悉尼,只是太太觉得维多利亚太冷了,悉尼暖和点,所以我们搬来了。

聊聊悉尼

我87年到了澳洲以后就一直住在维多利亚,早就习惯了维多利亚的一切了,妹妹,女儿,外孙女,同事和朋友都在那里,气候,邻居,环境也都很熟悉了,现在,一切从头来过,很具挑战性。

来悉尼一个多月了,差不多每天都会出去,徒步explore 悉尼,去什么地方玩或者办事,来回十五公里以内,都是徒步,发现悉尼和墨尔本很不同:

悉尼的房子都建在“山里”,如果顺着什么lane 走,你就是在“丛林”中徒步,无比的美。比如说,从Wollstonecraft走到城里,上山下坡,很爽。我差不多每天选一个地方,从家里出发,要么办事,要么观光,要么购物,我都是徒步。我去过St Marys Cathedral , 很喜欢Archibald Fountain,;我去过The Rocks, 还在Fortune of War--那个悉尼历史最长的酒吧里喝了一杯啤酒;我还去过Redfern,只是为了圆一个梦---刚来澳洲时,那时看中文报纸,常会看到“红坊”,所以一直想到一到那个地方;还去过Darling Quarter,发现很多很诱人的饭店;我也走了Nurse Walk,走的时候突然发现,自己有一个很大的误区,讲到旅游,我会想到欧美,东南亚,然而,就在自己身旁,却有着很多很多世界级的好东西,只是因为它们就在自己身旁而被忽视了;我还去过MCA,Museum of Contemporary Art,看了展品以后,我还在楼顶喝了一杯咖啡,一边欣赏Darling Harbour;(所以在悉尼大桥上来来回回走了很多次了)也去过Chatswood好几次,(来回10公里也不到),是去The Service NSW办事,发现,在Victoria, 我们有RWC,road worthy certificate,但是,在NSW,这叫“blue Slip”;在Victoria,是教育局VIT帮你办一个能让你Work with children的证的,在NSW,你必须去The Service 办WWCC, Work With Child Check,发现The Service 可以帮你做很多事,(我的驾照也是在那里改的,改车牌也在那里办…..,,真不知道The Service 还能做些什么。

但最大的不同是气候,悉尼太闷热了,这几天甚至有点像新加坡,湿度太高了,我已经很久很久没有不停的出汗了,上一次不停地出汗还是在台湾徒步的时候,但这几天在外徒步,浑身湿透,回家洗澡以后,过了没几分钟,就会想,“我是否洗过澡了“?

悉尼不错,和墨尔本很不一样。

作者: echoxyz    时间: 2024-1-11 20:28
悉尼刚好这几天比较闷热
夏季大部分时间还好
作者: peanut    时间: 2024-1-11 20:32
前几年的悉尼不这样的,这2年真是越来越湿热到不行
作者: violinlearner    时间: 2024-1-11 20:35
刚刚有个新闻说悉尼度过了有记录以来最闷热的一天
作者: 水小米    时间: 2024-1-11 20:36
今年悉尼的气候很反常 非常难受
作者: 微风细雨    时间: 2024-1-11 21:33
LZ 脚头厉害的
悉尼港湾有许多路径可以走一走
作者: 士多可    时间: 2024-1-11 21:35
微风细雨 发表于 2024-1-11 22:33
LZ 脚头厉害的
悉尼港湾有许多路径可以走一走

有没有具体的路径名字?谢谢
作者: oldqin    时间: 2024-1-11 21:47
悉尼确实很多小道给人的感觉很好,宁静悠闲,风景优美
作者: shine_on    时间: 2024-1-11 22:03
楼主住Wollstonecraft?那我们住很近,我每天下班都走海港大桥回家的(今天没有,加班到现在),说不定什么时候就偶遇了

你会惊讶就连North Sydney Council这样的区域都有不少线路可以走的,Balls Head,Berry Island,Gore Cove,都曾经是我的后花园
https://www.northsydney.nsw.gov.au/directory/15/walks/category/56
作者: shine_on    时间: 2024-1-11 22:11
本帖最后由 shine_on 于 2024-1-12 09:15 编辑
士多可 发表于 2024-1-11 21:35
有没有具体的路径名字?谢谢


海岸线很长,北至Manly的North Head circuit,沿海岸线一路向南,穿过海港大桥去东区,继续沿海岸线走,南至Malabar,都很popular,易走,晴天风景也好,下面这个页面有几个brochures可以看看
https://www.sydneycoastalcouncil ... ing-coastal-sydney/

想去内西看看不一样的可以试试seven bridges walk
https://www.7bridgeswalk.com.au/the-course

要为山地徒步training的话去走the Great North Walk
https://www.thegreatnorthwalk.com/
作者: bbc007    时间: 2024-1-12 12:27
悉尼房价高于墨尔本是有原因的
作者: john-2204    时间: 2024-1-12 12:44
来悉尼只有一个多月就去过这么多地方,很了不起!

Museum of Contemporary Art,在环形码头边。  

经过停下看过N次,如今还没有进去过⋯
作者: saken    时间: 2024-1-12 12:51
住在下北岸这么好的区,风景好,干净整洁,绿树成荫,气候好,居民素质高,交通便利,当然感觉很好。
住在悉尼其他不好的或者没那么好的区,那感觉就不是这样了,感觉估计就是脏乱差了。
作者: weisong8    时间: 2024-1-12 13:19
City 有一条世界上最长的人行步通,城市景和海景融合在一起,相当怡人。不妨一试。另外坐渡轮去各个区走走,风景相当了得。
作者: wuyuan8    时间: 2024-1-12 14:25
库克河自行车道,从河湾到海湾,沿河绿荫路穿行,清爽凉快省又脚力。有一次在公园遇雷阵雨,周围旷野无人,一群小葵花鹦鹉在树顶兴奋地鸣叫,前方深黑色的天空被闪电划破,飘来的负离子超级养肺,令人终身难忘。

内西一河两溪的沿河步道,也可以分段走一下,其中有顶级的总理步道。
作者: Acu    时间: 2024-1-13 07:39
悉尼的天气就像土澳的经济,以前可不是这样的。
之前是如假包换的冬暖夏凉,夏天最热的时候也就是白天热一点,晚上没问题,那时候悉尼装空调的应该不是太多;冬天也不怎么冷;还有下雨主要也是在晚上,白天通常一阵子就过去了,不太需要用雨伞的。
作者: Backer    时间: 2024-1-13 08:40
悉尼近几年天气越发不好,平常根本不用的空调这几天都要开,不然太闷热了。
作者: 士多可    时间: 2024-1-13 08:56
本帖最后由 士多可 于 2024-1-13 09:57 编辑

悉尼人很热情,只是问了一下,就有人给了一些建议---哪里可去走走,还有人解释了悉尼的气候,带有安慰的口吻,很让人感动,这里一并说声谢谢了。

昨天去了Art Gallery of NSW,太震撼了,回来上网看了看,才知道,这个Art Gallery之所以能如此震撼是有道理的,举几个例子:

1,        酝酿计划多年。1885年决定在现在的地址Domain建造Art Gallery,一些艺术家先造了了一个临时的艺术馆,然后寻找建筑师,筹集资金,听取建议,花了几十年的时间;
2,        1884年,就有人提出:Why not wed the gardens and the gallery?所以,艺术馆包括了一个大花园,(或者一个漂亮的花园里有一个艺术馆?)
3,        1927年,一个艺术评论家William Garrick 提出: Art objects should not be buried in the gallery. Let them be placed in positions where they will become part of the daily life of the people. 所以,在参观Art Gallery of NSW时,你会感到你不是一个第三者在旁观,你就身处艺术品之中。

我举这几个例子是因为这给了我很深的印象,当然,还有许许多多的人给了很多建议,这些建议成就了今天这个辉煌的艺术馆。

昨天又热又闷,回来时觉得很累,大桥下来很想在midsons point 坐火车回家,后来,咬了咬牙,还是走回来了,晚上为自己的“坚韧”干了一杯。

下一次去Art Gallery时买一张年票,昨天只看了很小很小一部分,而且只是公共展览部分,应该有很多东西可看。

作者: meya    时间: 2024-1-13 09:07
Costal walks 在东边,很多条,节前刚走了Coogee to Bondi. Breadly head 往北走也行。还走过一条从spit bridge往南!
作者: 剪刀石头布    时间: 2024-1-13 09:12
士多可 发表于 2024-1-13 09:56
悉尼人很热情,只是问了一下,就有人给了一些建议---哪里可去走走,还有人解释了悉尼的气候,带有安慰的口 ...

以前住在悉尼的时候常常去Art Gallery of NSW,现在住在墨尔本时常去NGV看看。大爱。

作者: 缓缓    时间: 2024-1-13 09:20
我就觉得楼主太太厉害
作者: 士多可    时间: 2024-1-13 12:16
缓缓 发表于 2024-1-13 10:20
我就觉得楼主太太厉害

你得出这个结论不难,你毕竟有50/50的chance, 很想听听背后的逻辑,你是如何推断出来的,这个推断一定很有趣,估计很多读者也会感兴趣的,好吗?
作者: moody    时间: 2024-1-13 12:32
今天早上家里有人还在赞美墨尔本的气候认为澳洲最宜居的是墨尔本,我说花粉太多悉尼才好。
悉尼应该只是这几天才闷热吧?
作者: 缓缓    时间: 2024-1-13 12:32
士多可 发表于 2024-1-13 13:16
你得出这个结论不难,你毕竟有50/50的chance, 很想听听背后的逻辑,你是如何推断出来的,这个推断一定很 ...

能说服老伴放下所有人际关系和熟悉环境,做出跨州搬家这样的决定,就因为气候好一点,说明你很尊重配偶。她肯定也有值得被尊重被爱的点


作者: half-understand    时间: 2024-1-13 12:50
来回十五公里以内,都是徒步


这个厉害了,北区还有坡地。
作者: 士多可    时间: 2024-1-13 13:55
moody 发表于 2024-1-13 13:32
今天早上家里有人还在赞美墨尔本的气候认为澳洲最宜居的是墨尔本,我说花粉太多悉尼才好。
悉尼应该只是这 ...

同意,我的花粉症很厉害,而且还有鼻窦炎,在维多利亚,一年四季不停的。来了悉尼以后,至少到现在没发过。
作者: 士多可    时间: 2024-1-13 13:57
缓缓 发表于 2024-1-13 13:32
能说服老伴放下所有人际关系和熟悉环境,做出跨州搬家这样的决定,就因为气候好一点,说明你很尊重配偶。 ...

似乎讲得通,只是觉得,人的联想能力很奇特,是所有动物中独有的。谢谢关注。
作者: 士多可    时间: 2024-1-13 14:02
本帖最后由 士多可 于 2024-1-13 16:16 编辑
half-understand 发表于 2024-1-13 13:50
来回十五公里以内,都是徒步


谢谢夸奖,但还是觉得有一点过奖了,因为走这点路,和能力或者体力无关,只和动力/意愿有关-----你愿不愿意去走。记得以前,我每年要去深圳看我的朋友W,他住在松岗,在福永开了一个饭店,每天上午他去饭店,张罗开门买菜之类的事,我一般比较晚去,是走去他的饭店的,晚上坐他的车我们一起回家,(记得他告诉我大概是十几公里的距离。)有一次,我们聊天,他说,你厉害,我是走不了这点路的。我开玩笑地问他,如果给你一万美金让你走这段路,你能走吧?他说,能的。

我常想,更多时候,让我们停滞不前的不是因为我们的体力不够,而是“我不愿意”而已,你说呢?

记得以前我曾跟我的学生说过:I don't want to hear you say "sir, I can't do it", but rather "sir I don't want to do it. It doesn't sound so pleasant, but at least it's truth.

作者: yuxuanlin    时间: 2024-1-13 14:51
67岁的楼主,活法不一样,任性自在,赞一个。
作者: yang5637    时间: 2024-1-13 15:23
总是赶脚稀泥和桑海气候环境差不多?
作者: BlueMountainAu    时间: 2024-1-13 15:38
Bondi to Manly walk

大家不要抱怨闷热天气,赶紧去海边游泳,我最近天天去Clovely ,和blue groper各种各样彩色的鱼一起游泳,就像是天堂
作者: 老豇豆    时间: 2024-1-13 16:03
yang5637 发表于 2024-1-13 16:23
总是赶脚稀泥和桑海气候环境差不多?

上海的夏天还要潮湿闷热。上海人的夏天床上必须铺席子。
作者: yang5637    时间: 2024-1-13 16:15
老豇豆 发表于 2024-1-13 17:03
上海的夏天还要潮湿闷热。上海人的夏天床上必须铺席子。

稀泥早晚还是比脚凉爽的。
作者: flytsyd    时间: 2024-1-13 17:30
本帖最后由 flytsyd 于 2024-1-13 18:31 编辑

看了楼主的描述,汗颜,觉得自己是不是身在福中不知福了。和家人提过搬去别的州,被告知别的州都没有悉尼好。那是住过布里斯班,阿德莱德和墨尔本多年以后的感受
作者: xming    时间: 2024-1-13 21:02
悉尼真的是举世无双的。前有几十个沙滩,后有作为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的蓝山,无需空调与暖气(当然也有不少人在用)。符合这三点的还有吗?
作者: 老豇豆    时间: 2024-1-13 21:30
yang5637 发表于 2024-1-13 17:15
稀泥早晚还是比脚凉爽的。

在我小时候记得马路上没那么多车,家家户户,商场里都没有空调,上海的夏天也没有如今那么闷热不堪,每年夏天的高温天气也是屈指可数的。
悉尼每天傍晚凉风习习的时候总让我想起小时候周围一大群邻居搬着小板凳,或者一张折叠躺椅,在楼前的人行道上,摇着蒲扇,吹着自然风,聊家常的情景。
作者: 老豇豆    时间: 2024-1-13 21:33
xming 发表于 2024-1-13 22:02
悉尼真的是举世无双的。前有几十个沙滩,后有作为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的蓝山,无需空调与暖气(当然也有不少 ...

生活在悉尼真的很幸福。
作者: Leighsutton    时间: 2024-1-13 21:51
生活在悉尼真的很幸福。
作者: mhh    时间: 2024-1-13 22:36
BlueMountainAu 发表于 2024-1-13 16:38
Bondi to Manly walk

大家不要抱怨闷热天气,赶紧去海边游泳,我最近天天去Clovely ,和blue groper各种 ...

感谢分享
请教是在人工堤之外才能看到大蓝吗?潮水高还是低更合适?谢谢呀
(歪了一下下楼,还请徒步达人lz海涵)
作者: mhh    时间: 2024-1-13 22:40
本帖最后由 mhh 于 2024-1-13 23:55 编辑

一直很喜欢读lz的文
钦佩lz的行动力!
每每能从lz对生活的态度和感悟中学到很多~
悉尼这几天比较闷热,以往不是这样的,应该过几天就好了。
北岸沿海很多很好的风景和上上下下的步道。居民区里也有高高低低的路,脚力好的话走起来很有趣味。
(曾经辛苦的向上爬连续很长的台阶时候被高高瘦瘦的当地白发couple平平淡淡地轻松超过,真是神仙伴侣)
期待看到lz更多的文

作者: yang5637    时间: 2024-1-13 22:46
老豇豆 发表于 2024-1-13 22:30
在我小时候记得马路上没那么多车,家家户户,商场里都没有空调,上海的夏天也没有如今那么闷热不堪,每年 ...

八十年代初,经常去五角场君部学习,一待就是个把月。周日就去南京路、外滩瞎溜达,买点日常用品。那时的上海里弄,生活气息非常浓厚:家家窗户都是搭着竹竿,晾着滴答水的衣服。路边摆满了刷干净的马桶和晾晒的白萝卜干,竹椅子上躺着打赤背的老年人。走不远处就有卖水煎包的街边摊,又便宜又好吃,结棍
作者: Pippa    时间: 2024-1-13 23:23
楼主爬过悉尼大桥吗?感觉你会喜欢。悉尼真的很美,美得多样化。美食众多,包容性强。以前每天上班都要经过悉尼大桥,但从没看厌过如斯美景。悉尼的美,天下少有,我们都是幸运的。欢迎楼主搬来悉尼!
作者: half-understand    时间: 2024-1-14 06:11
Pippa 发表于 2024-1-14 00:23
楼主爬过悉尼大桥吗?感觉你会喜欢。悉尼真的很美,美得多样化。美食众多,包容性强。以前每天上班都要经过 ...

最好是选一个纪念日爬。
作者: socutegrace    时间: 2024-1-14 06:57
士多可 发表于 2024-1-13 15:02
谢谢夸奖,但还是觉得有一点过奖了,因为走这点路,和能力或者体力无关,只和动力/意愿有关-----你愿不愿 ...

记得楼主曾经说过,妈妈家就算有清洁阿姨,也要每天自己下楼扔垃圾,还说,人走不动是因为不走动
作者: austeptor    时间: 2024-1-14 07:22
这个夏天的悉尼也是很不典型的气候,悉尼以前是很干的
作者: zl5431    时间: 2024-1-14 09:26
几年前去悉尼就觉得有潮湿的感觉,也可能只是因为我在破寺住习惯了
作者: 士多可    时间: 2024-1-14 09:52
有意思,我说天气闷热,有人觉得我在抱怨悉尼的天气,我说我enjoy悉尼很多landmarks,也有人得出结论,我更喜欢悉尼,甚至还有人推断出,我的太太是一个很厉害的人,其实,这都是想多了;我只是在描述我看到过的地方,就像我描述去过的地方。

摘录我在“上个星期我去了一趟上海和澳门”里写的一段话:

1966年,我爸被打成历史反革命,全家被扫地出门,搬到那里。这是一个被几块薄薄的木板拦出来的楼梯过道,而且,木板还没做到顶,离天花板还有至少三十公分的空隙,冬天还得用报纸糊住空隙挡风。地方很小,里面放着红卫兵允许我们带的几个箱子,一张桌子,两张单人床,一张我爸睡,一张我妈和我妹挤在上面,弄来几块木板和两张长凳,晚上在仅有的空地上搭起来,是我哥和我的床,搭了床就没法走路了。除此之外,里面还放了一个马桶,供全家拉屎撒尿,再放一个煤炉做饭。冬天,房间里的水都结成了冰,夏天,屋里热得不能睡,我爸,我哥和我只能睡在露台上,住在这种地方,人是没有半点尊严的。

有过这种经历的人是很幸运的,(我不是在歌颂苦难,我的意思是,有时换个角度看问题是有利于身心健康的,)所以,对我来说,澳洲每个州都不错,都有特色,不管住在哪个州,都很enjoyable,如果我们愿意尽量撇开好坏之分,而是从“不同”去理解,并能拥抱不同,和世界其它地方相比,澳洲每个地方都十分“适于居住”的。

从维洲搬来悉尼,也许需要勇气“放下所有人际关系和熟悉环境”,也许是出于“尊重配偶”,也许只是出于一个想法:“换个地方住住应该也不错吧!“

想当初,辞去大学老师的工作,注销了上海户口,怀里揣着几十块美金来到澳洲,从在餐馆打工开始,不也安然地混到了今天?那么今天,从维洲到新洲,What’s the big deal?

作者: 缓缓    时间: 2024-1-14 10:19
换地方住确实不错,只是楼主开篇说自己不愿意来悉尼。也许后面改变主意了

也许都是读者如我,想多了,想多了,不会聊天
作者: mylt    时间: 2024-1-14 10:32
悉尼好
作者: wuyuan8    时间: 2024-1-14 10:49
本帖最后由 wuyuan8 于 2024-1-14 10:50 编辑

那么喜欢徒步,不妨去健行软件 Kiwiloc看一下,那里有许多徒步者上传的路线和照片,我以前都曾上传过二三十条自己喜欢的路线。
Wikiloc
作者: zzn    时间: 2024-1-14 10:54
下载一个 AllTrails app 也很好,各种徒步路线
作者: BlueMountainAu    时间: 2024-1-14 11:07
mhh 发表于 2024-1-13 23:36
感谢分享
请教是在人工堤之外才能看到大蓝吗?潮水高还是低更合适?谢谢呀
(歪了一下下楼,还请徒步达人 ...

在堤内,挺多的,每次去都能看到,还可以潜下去摸,这些鱼巳经不怕人了


作者: wdliz168xa    时间: 2024-1-14 11:36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微风细雨    时间: 2024-1-14 12:10
本帖最后由 微风细雨 于 2024-1-14 19:54 编辑
士多可 发表于 2024-1-11 22:35
有没有具体的路径名字?谢谢


https://www.sydney.com/things-to ... walks/coastal-walks

这里是港湾的路径
抱歉 回复晚了

我想我把所有的港湾路径都是走了
最喜欢一早 坐船去Watsons Bay  沿海岸线一路停停走到灯塔然后原路返回 一早的光线非常漂亮

作者: 微风细雨    时间: 2024-1-14 12:19
BlueMountainAu 发表于 2024-1-14 12:07
在堤内,挺多的,每次去都能看到,还可以潜下去摸,这些鱼巳经不怕人了

...

最近人太多了 能见度不够好 太浑浊了
作者: Mushroom    时间: 2024-1-14 12:58
恭喜楼主搬到悉尼生活!
跟楼主有同样的爱好,能够用脚丈量的地方我尽量不用车,一是锻炼身体,二来在路上行走的亲身感受和坐在汽车上开过是完全不同的。更重要的是,路途上出其不意的惊喜,可能是一杯咖啡、一个冰激凌,或者跟路边人友好的闲聊。
作者: 方言    时间: 2024-1-14 13:27
BlueMountainAu 发表于 2024-1-14 12:07
在堤内,挺多的,每次去都能看到,还可以潜下去摸,这些鱼巳经不怕人了

...

有空发点照片看看啊
作者: BlueMountainAu    时间: 2024-1-14 13:37
方言 发表于 2024-1-14 14:27
有空发点照片看看啊

我没有水下摄像的装备啊
作者: sungrace    时间: 2024-1-14 18:38
楼主住在Wollstonecraft啊,哪我们是邻居呢!
作者: 士多可    时间: 2024-1-14 18:39
今天又去了Art Gallery。

一边走,一边想:悉尼有三多,一是蜥蜴多,大的大概有十五公分长,小的三五公分长,到处串来串去,蜥蜴在维州也有,但没那么多,有一次差点踩到一条;二是“小孔雀”多,我是说那种身体黑黑的,头是红的小动物,我知道,这大概不是孔雀,但你们懂的,我在说什么。它们到处走来走去,不怕人;三,上海人多,如果我一天没听到上海话,(我太太说的不算),我基本可以肯定,我这天还没有出过门。

接近Milsons Point 火车站时,远远望过去,看到桥洞下很多人,走近一看,是临时market,问一摊主,又涨知识了:这叫Kirribilli market,每个月第一,第二个星期天和最后一个星期的星期六人们来这里设摊,还看到,这个market的利润是给Kirribilli community,这大概是帮助本地土著人的吧。我对当地的市场情有独钟,总觉得这些市场很接地气,提供了一个很纯真的本地文化,在里面逛了逛,在想,下次吃午饭以前去,在那里吃一个午餐。上网查了查Kirribilli这个词的来源,有两个说法,一个是说,这是土著语,意思是 good fishing spot “钓鱼的好地方”,还有一个说法是,Kirribilli 是另一个词Carabella的变形词,是一个早期殖民地定居者James Milson给自己房子起的一个名字,意思不重要,我喜欢这个词的发音,kirribilli,很好听。

路上下过几次阵雨,看到很多人拿出随身带的伞,在想,是不是今后也要备一把,在维州36年,没买过一把伞。

今天走的一条路是穿过悉尼图书馆的,图书馆很大,看到里面还有一个Gallery,下一次去图书馆看看。

作者: shine_on    时间: 2024-1-14 19:41
哈哈哈哈小孔雀,是brush turkey吧,那玩意儿能上树
作者: peanut    时间: 2024-1-14 19:50
本帖最后由 peanut 于 2024-1-14 20:51 编辑

lz有没有拐去Kirribilli House看看?总理府之一。那位置和景观大概是悉尼最好的了。但外人看不到,只能靠想象。一年倒是有一次open house。
作者: mhh    时间: 2024-1-14 19:56
士多可 发表于 2024-1-14 19:39
今天又去了Art Gallery。

一边走,一边想:悉尼有三多,一是蜥蜴多,大的大概有十五公分长,小的三五公分 ...

说到蜥蜴多,估计lz早晚会去lane cove national park走走的,在那里看到过一米多长的
作者: kc_zhang    时间: 2024-1-14 20:18
wuyuan8 发表于 2024-1-12 15:25
库克河自行车道,从河湾到海湾,沿河绿荫路穿行,清爽凉快省又脚力。有一次在公园遇雷阵雨,周围旷野无人, ...

库克河自行车道,可以告知起点和终点?
作者: kc_zhang    时间: 2024-1-14 20:20
BlueMountainAu 发表于 2024-1-13 16:38
Bondi to Manly walk

大家不要抱怨闷热天气,赶紧去海边游泳,我最近天天去Clovely ,和blue groper各种 ...

这条步行路可以穿越一个海边的墓地,面朝大海长眠于此。
作者: john-2204    时间: 2024-1-14 20:24
士多可 发表于 2024-1-14 19:39
今天又去了Art Gallery。

一边走,一边想:悉尼有三多,一是蜥蜴多,大的大概有十五公分长,小的三五公分 ...

悉尼图书馆里还有中文书等可借,印象中办張借书卡很方便,现在不知是否需要收费。
作者: 水月境天    时间: 2024-1-14 20:36
在悉尼确实不用出去旅游了。
昨天又游览了一次waston bay 的 vaucluse house.
房子没啥惊艳的。倒是路过的私校那些校园, 面朝大海,景色太好了。
悉尼内西和东部 都有能看见海景的学校。 真是幸福生活啊。
感叹那些在里面学习的孩子已经看到世界顶尖的海景一边学习。
作者: wuyuan8    时间: 2024-1-14 20:46
本帖最后由 wuyuan8 于 2024-1-14 20:57 编辑
kc_zhang 发表于 2024-1-14 20:18
库克河自行车道,可以告知起点和终点?


库克河自行车道从奥林匹克公园到悉尼机场,全长30公里。



[attach]2483348[/attach]






作者: wuyuan8    时间: 2024-1-15 07:58
本帖最后由 wuyuan8 于 2024-1-15 08:02 编辑

[attach]2483373[/attach]
库克河自行车健行步道
作者: Gauβ    时间: 2024-1-15 10:32
好美的蓝色!
作者: 士多可    时间: 2024-1-15 18:09
mhh 发表于 2024-1-14 20:56
说到蜥蜴多,估计lz早晚会去lane cove national park走走的,在那里看到过一米多长的 ...

偶哟,好怕人,这么大,会咬人吗?
作者: 士多可    时间: 2024-1-15 18:10
peanut 发表于 2024-1-14 20:50
lz有没有拐去Kirribilli House看看?总理府之一。那位置和景观大概是悉尼最好的了。但外人看不到,只能靠想 ...

有机会会去看一看的
作者: 士多可    时间: 2024-1-15 18:12
shine_on 发表于 2024-1-14 20:41
哈哈哈哈小孔雀,是brush turkey吧,那玩意儿能上树

of course, it looks like a turkey and is walking in the bush.
作者: 士多可    时间: 2024-1-15 18:15
sungrace 发表于 2024-1-14 19:38
楼主住在Wollstonecraft啊,哪我们是邻居呢!

是吗?哪一天,你看到一个傻乎乎的上海人独自在路上走,千万不要忘了和你这个邻居打个招呼哟!
作者: 士多可    时间: 2024-1-15 18:16
Mushroom 发表于 2024-1-14 13:58
恭喜楼主搬到悉尼生活!
跟楼主有同样的爱好,能够用脚丈量的地方我尽量不用车,一是锻炼身体,二来在路上 ...

that's what I like.
作者: 士多可    时间: 2024-1-15 18:20
half-understand 发表于 2024-1-14 07:11
最好是选一个纪念日爬。

好几次在大桥上走的时候,看到有人在上面走,肯定会去走一次的。
作者: 士多可    时间: 2024-1-15 18:23
缓缓 发表于 2024-1-14 11:19
换地方住确实不错,只是楼主开篇说自己不愿意来悉尼。也许后面改变主意了

也许都是读者如我,想多了,想多 ...

哈哈,其实我跟你一样,也常想多了,应该比你想的更多,是好事,还有,喜欢看你的评论,很有个性,谢谢关注。
作者: 士多可    时间: 2024-1-15 18:27
mhh 发表于 2024-1-13 23:40
一直很喜欢读lz的文
钦佩lz的行动力!
每每能从lz对生活的态度和感悟中学到很多~

谢谢,也注意到你的一路支持,很感激。
作者: 士多可    时间: 2024-1-15 18:43
yang5637 发表于 2024-1-13 23:46
八十年代初,经常去五角场君部学习,一待就是个把月。周日就去南京路、外滩瞎溜达,买点日常用品。那时的 ...

八十年代初的上海已经变了很多了,我75年初离开上海去农场,79年上大学,直接搬去了大学,83年毕业工作,忙忙碌碌,到87年来澳洲,所以对上海的印象大多停留在75年以前,那时的上海才是最美的。
作者: mhh    时间: 2024-1-15 18:49
士多可 发表于 2024-1-15 19:09
偶哟,好怕人,这么大,会咬人吗?

不惹它应该不会吧
其实应该它们更怕咱们

作者: 士多可    时间: 2024-1-15 19:10
mhh 发表于 2024-1-15 19:49
不惹它应该不会吧
其实应该它们更怕咱们

是吗?差一点吓死宝宝了。
作者: ywolf    时间: 2024-1-15 20:53
悉尼确实举世无双,当当Bondi to Manly Walk 就有80公里,而这只是悉尼水岸线的一小部份,脚力好的话可以去走走,每次去徒步都很感叹,悉尼房价贵是有道理的.
作者: john-2204    时间: 2024-1-15 21:38
士多可 发表于 2024-1-15 19:23
哈哈,其实我跟你一样,也常想多了,应该比你想的更多,是好事,还有,喜欢看你的评论,很有个性,谢谢关 ...

不仅有个性的评论,也有長篇文章在足迹..
作者: half-understand    时间: 2024-1-16 05:28
士多可 发表于 2024-1-15 19:20
好几次在大桥上走的时候,看到有人在上面走,肯定会去走一次的。

如果2024年登顶的话,站在92岁的大衣架最高处看51岁的流量明星歌剧院,多数人都不会觉得自己年纪大。

作者: 士多可    时间: 2024-1-16 19:51
今天去了State Library of NSW,很令人赞叹。

去大桥那头,我会走上Union Street, 当过了Blues Point Road以后,就是Lavender street, 因为对这段路已经比较熟了,所以,过了Blues Point Road, 我就开始玩一个mind game,我开始倒数,十,九,八,七。。。。。。,坦白地说,我有一点作弊,开始数的时候很快,最后几个数字数得很慢,让自己数到一的时候,大桥在我的右前方“突然”出现。

但还是很壮观。

上了大桥,走了一段,你就会看到在The Rocks那里的码头上停着一艘大游轮,记忆中,只有一次,连着两天看到同一艘艘邮轮,如果一天没走过大桥,下次看到的邮轮都是不同的。

下了桥,沿着Cumberland st走,然后上Youk street, 转去Hunter st, 走到底,就是图书馆了。

悉尼图书馆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图书馆了:一个储藏书的地方,人们在那里可以借书看。我是从边门进去的,在里面看了两个小时,一本书都没看,却看了很多很多,在从主要入口处准备离开的时候,看到墙上刻着的一段话,这让我对图书馆的意义有了一个新的认识,

IN BOOKS LIES THE SOUL OF THE WHOLE PAST TIME:
THE ARTICULATE AUDIBLE VOICE OF THE PAST
WHEN THE BODY AND MATERIAL SUBSTANCE
OF IT HAS ALTOGETHER
VANISHED LIKE A DREAM

这段话是苏格兰历史学家Thomas Carlyle 说的,大意是:

当身体和物质像梦一样彻底消失了,整个过去的时代仍然蕴藏在书中,(那是)清晰可听的过去的声音。

很明显,悉尼图书馆就是按照这个宗旨来建立的,当然,阅读大厅了坐满了看书的人,在地图室里,好几个学生一边看着屏幕里放映的地球图像,一边做作业,但是,从莎士比亚到原住民,都有他们的专题。现在,很多地方都把图书馆改成“信息中心“ (我以前的学校也是如此),其实,这都是换汤不换药的,因为还是把图书馆仅仅看成是汲取知识的地方,悉尼图书馆,就像Thomas Carlyle, 都已认识到,书,不仅是传播知识,更是传承历史。又涨知识了。

两个继子老是吵着要吃方便面,(我也喜欢)但他们妈不同意,今天好不容易同意了一次,我也跟着吃方便面当午饭,所以出图书馆大门时,肚子很饿(差不多四点了),又回图书馆的咖啡厅吃了一块甜点,喝了一杯咖啡,补充一点能量好走回去。

回去的路上,在大桥上看到,那艘游轮正缓慢地离开码头,我站了下来看了一会,看到游船上上下下站满了人,在向悉尼告别,我似乎能感觉到他们的激动。

以前,我一直认为,坐游轮很boring,除非哪一天坐在轮椅上,才会去坐游轮旅游,走得动的时候,我是不会去坐游轮的;今天下午,受她们的感染,我也有一种冲动,对自己说,我应该坐一次游轮了。

作者: keyboardgod    时间: 2024-1-16 22:34
士多可 发表于 2024-1-16 20:51
今天去了State Library of NSW,很令人赞叹。

去大桥那头,我会走上Union Street, 当过了Blues Point Road ...

你这走的路我也经常走….下北沿水边走很漂亮,不知道你有没有沿着luna park ,Wendy secret park 这外围走?
作者: Beauchamp    时间: 2024-1-18 11:38
john-2204 发表于 2024-1-14 21:24
悉尼图书馆里还有中文书等可借,印象中办張借书卡很方便,现在不知是否需要收费。 ...

Chatswood 图书馆里中文书很多。可以办张卡。
作者: Beauchamp    时间: 2024-1-18 11:46
士多可 发表于 2024-1-15 19:43
八十年代初的上海已经变了很多了,我75年初离开上海去农场,79年上大学,直接搬去了大学,83年毕业工作, ...

楼主74届,79级大学。我太太和你情况一样也是74届,分配去了农场,79年考回上海,读了医学院。我们也住在North Shore。
作者: xming    时间: 2024-1-18 14:36
悉尼好
好在有蓝山
平视白云俯瞰瀑
家家户户山顶立
何不去隐居?
作者: 士多可    时间: 2024-1-18 19:26
Beauchamp 发表于 2024-1-18 12:46
楼主74届,79级大学。我太太和你情况一样也是74届,分配去了农场,79年考回上海,读了医学院。我们也住在 ...

是吗?海丰农场?
作者: Beauchamp    时间: 2024-1-18 23:36
士多可 发表于 2024-1-18 20:26
是吗?海丰农场?

奉贤的
作者: Aquarius    时间: 2024-1-21 00:22
欢迎LZ来悉尼定居,让我们可以看到更多悉尼游记。
作者: 士多可    时间: 2024-1-21 09:57
星期五去了Parramatta,这和上次去Redfern 的理由一样的,是几十年以前就有的想法。

三十多年前,刚来澳洲,还没有时间或者心情关心歌剧院或者大桥那些名胜之类的东西,那时,常看青岛日报或者留学生办的报纸,更关心的是有关留学生生活的新闻,希望能从中找到共鸣,这有点像当时看“上海人在东京”或者“北京人在纽约”一样;我猜想,当时在上海或者北京的人看这类电影,多少会产生一种神秘感,恐惧感,同情感甚至浪漫感,而留学生是不会从第三者的角度去欣赏这类故事的,身临其境,是没有什么神秘和浪漫的,脑子里只有抓紧时间赚钱还债,所以,他们更理解这些电影里的情节和人物的情感。那时我们常看那些报纸也是去寻找共鸣和安慰,在墨尔本看悉尼,觉得很多留学生住在Parramatta或者红坊,所以一直想去看看。多年后,来过悉尼很多次,去了歌剧院,去了海鲜市场,去了Bondi beach, 去了唐人街,去了达令港,却从来没去过红坊或者parramatta,搬过来了,就要去看一看,前几天去了红坊,所以星期五去看Parramatta。

是坐火车去的,去Wollstonecraft车站,问站台工作人员,去Parramatta,是否要在Central 转车,站台人员看了看他的时刻表,说,下一班车可以直达Parramatta,有点小惊喜,没几分钟就上车了。过了红坊,我这班车好像就变成了express了,从红坊到Parramatta,只有三站,发现这几站特长,用手机查了查,发现每站都有十几公里,这在墨尔本好像没有。

在Parramatta站下车,如同任何现代化的城市车站,先看到Parramatta车站广场,很多现代化大楼,有美食广场,但是,和任何其它地方一样,澳洲人对传统和历史是很珍惜的,(记得在红坊看到过一座1917年建立的纪念碑,是当时的市长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牺牲的当地人建立的,很漂亮)。走出车站,就在车站广场内,你就能看到ST. John’s Anglican Cathedral。就在此地,早在1802年,就建立了澳洲最早的教区,而Parramatta 这个教堂特殊之处在于,它不是一个只供参观的历史遗物,而是自1803年4月10日开始向公众开放做礼拜以后,直到今天,依旧如此,人们还是来这里做礼拜。还去看了1880年建造的市政大厅(应该翻修过的吧),还有那个双塔教堂。看到这里,想起一个读者曾留言,“在悉尼就不用出去旅游了”,此话虽有些夸大,却也有一定道理,就一个月多点,我就看了很多地方,已经让我目不暇接,而且,去到每个地方都只能浮光掠影。悉尼(澳大利亚 to be exact ?),从古(土著人的历史)到今(现代科技),就是与众不同:你既能欣赏到悠久的历史,也能享受到现代的文明;你既能观赏到超群的人工建筑,也能随时融入无瑕的大自然。所以,住在悉尼,(当然包括墨尔本或者澳洲其它城市),你就是一个幸运的人,

如果时间多点,还会更深入一点,但是要回去煮饭了,喝了一杯啤酒就回家了。

几个月以前,带继子来悉尼,去学校面试,住在一家旅馆里,旅馆旁边是一个酒吧,叫“Rag & Famish  Hotel“,里面有卡拉OK,那天晚上就去了,很开心。几个星期前,又去了,被告知,圣诞节卡拉OK暂停,要到一月二十号回来,记下日期。昨天晚上去了。

回中国时,朋友常带我去卡拉OK,那种坐在包厢里,有D姐,有吃有喝,有猜拳,有比谁唱得好,但没什么Fun。我的朋友告诉我,大陆早期的卡拉OK也是如此,在大厅里大家点歌轮流唱,现在这已经都过时了,但我还是更喜欢这种“过时”的形式。

在Rag & Famish,没有人在意吃什么(但必须有喝的),也没有人在意谁唱得好,一首歌开始了,旁人就加入了,跟着吼,跟着唱,跟着跳,记得在哪里看到过这样一段话,”want to be happy? …..sing as no one is listening; dance as no one is watching….”,在Rag & Famish, 悉尼人就这么演绎了No worry, be happy”。

喜欢悉尼。

作者: peanut    时间: 2024-1-21 10:11
士多可 发表于 2024-1-21 10:57
星期五去了Parramatta,这和上次去Redfern 的理由一样的,是几十年以前就有的想法。

三十多年前,刚来澳洲 ...

Parramatta这几年的改变很大,多了很多高楼和印度裔移民。周五下班吃了晚饭也在Parramatta附近沿着河散了个步,自行车道天桥座椅休闲设施建的很好。
作者: shine_on    时间: 2024-1-21 11:36
Redfern到Parramatta之间有无数个站,只是你恰好坐了一班express的,很多没停而已
喜欢历史的话,Wollstonecraft附近也有很多有历史的地方可看
https://www.northsydney.nsw.gov.au/directory/15/walks/category/59
事实上Wollstonecraft,Berry这些都是早期殖民者的名字,Wollstonecraft还是早期女性主义作家Mary Wollstonecraft的侄子
作者: 士多可    时间: 2024-1-21 17:34
shine_on 发表于 2024-1-21 12:36
Redfern到Parramatta之间有无数个站,只是你恰好坐了一班express的,很多没停而已
喜欢历史的话,Wollstone ...

我也猜是这么回事,回来的时候也是这样,快了很多。
作者: 士多可    时间: 2024-1-21 17:35
peanut 发表于 2024-1-21 11:11
Parramatta这几年的改变很大,多了很多高楼和印度裔移民。周五下班吃了晚饭也在Parramatta附近沿着河散了 ...

记得逛的时候也到了一条河边,很漂亮。
作者: 士多可    时间: 2024-1-21 17:49
Aquarius 发表于 2024-1-21 01:22
欢迎LZ来悉尼定居,让我们可以看到更多悉尼游记。

你不是悉尼人?
作者: 士多可    时间: 2024-1-21 17:50
Beauchamp 发表于 2024-1-19 00:36
奉贤的

记得74届是最后第二届有去农村的,75届是最后一届。
作者: 士多可    时间: 2024-1-21 17:53
keyboardgod 发表于 2024-1-16 23:34
你这走的路我也经常走….下北沿水边走很漂亮,不知道你有没有沿着luna park ,Wendy secret park 这外围走 ...

记得走过,因为我是走过lunar park,还进去看了看,是否和墨尔本的差不多。




欢迎光临 新足迹 (https://oursteps.co/bbs/forum.php/)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