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足迹

标题: 如果你有钱在国内,赶快转到你爸妈名下!中国国家税务总局就要跟ATO联手啦!狗头闸刀已经提起。看第四页。 [打印本页]

作者: cantonese    时间: 2016-10-15 11:57
标题: 如果你有钱在国内,赶快转到你爸妈名下!中国国家税务总局就要跟ATO联手啦!狗头闸刀已经提起。看第四页。
本帖最后由 cantonese 于 2018-1-30 19:31 编辑

  国税总局明年起施行非居民金融账户涉税信息尽职调查

  2014年9月,我国在二十国集团(G20)层面承诺将实施由G20委托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制定的金融账户涉税信息自动交换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旨在通过加强全球税收合作提高税收透明度,打击利用海外账户逃避税行为。按照时间表,我国境内金融机构将从2017年1月1日起按照“标准”履行尽职调查程序,识别在本机构开立的非居民个人和企业账户,收集并报送账户相关信息,由国家税务总局定期与其他国家(地区)税务主管当局相互交换信息。我国首次对外交换非居民金融账户涉税信息的时间是2018年9月。

  为了指导和规范金融机构的尽职调查工作,国家税务总局以“标准”核心内容为基础,结合我国金融行业实际,研究起草了《非居民金融账户涉税信息尽职调查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并已征求相关部门意见。《管理办法》共7章43条,包括3个附表,主要规定了我国境内金融机构识别非居民账户并收集相关信息的原则和程序,包括对基本定义的解释、新开账户与存量账户的尽职调查程序、无需开展尽职调查的金融机构和金融账户的范围、金融机构需收集和报送的信息范围,以及对违规金融机构和客户的处罚措施等。考虑到我国金融机构的负担,《管理办法》在“标准”允许的范围内简化了相关合规要求,尽可能兼顾国内、国际两方面需要。

  鉴于《管理办法》的内容涉及金融机构的日常工作和广大公众的切身体验,国家税务总局在网站上就《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为了帮助金融机构和公众理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现就相关问题解答如下:

  1.《管理办法》出台的背景是什么?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纳税人通过境外金融机构持有和管理资产,并将收益隐匿在境外金融账户以逃避居民国纳税义务的现象日趋严重,各国对进一步加强国际税收信息交换、维护本国税收权益的意愿愈显迫切。

  受G20委托,2014年7月,OECD发布了“标准”,获得当年G20布里斯班峰会的核准,为各国加强国际税收合作、打击跨境逃避税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在G20的大力推动下,目前已有101个国家(地区)承诺实施“标准”。

  经国务院批准,2014年9月,我国在G20财政部长和央行行长会议上承诺将实施“标准”,首次对外交换信息的时间为2018年9月。两年来,国家税务总局会同金融主管部门积极推动“标准”实施相关准备工作。2015年7月,《多边税收征管互助公约》由第12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5次会议批准,已于2016年2月对我国生效,为实施“标准”奠定了多边法律基础。2015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国家税务总局签署了《金融账户涉税信息自动交换多边主管当局间协议》,为我国与其他国家(地区)间相互交换金融账户涉税信息提供了操作层面的多边法律工具。

  本次发布的《管理办法》旨在将国际通用的“标准”转化成适应我国国情的具体要求,为我国实施“标准”提供法律依据和操作指引,既是我国积极推动“标准”实施的重要举措,也是我国履行国际承诺的具体体现。

  2.“标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通过何种机制实现金融账户涉税信息自动交换?

  “标准”由主管当局间协议范本和统一报告标准两部分内容组成。主管当局间协议范本是规范各国(地区)税务主管当局之间如何开展金融账户涉税信息自动交换的操作性文件,以互惠型模式为基础,分为双边和多边两个版本。统一报告标准规定了金融机构收集和报送外国税收居民个人和企业账户信息的相关要求和程序。

  根据“标准”开展金融账户涉税信息自动交换,首先由一国(地区)金融机构通过尽职调查程序识别另一国(地区)税收居民个人和企业在该机构开立的账户,按年向金融机构所在国(地区)主管部门报送上述账户的名称、纳税人识别号、地址、账号、余额、利息、股息以及出售金融资产的收入等信息,再由该国(地区)税务主管当局与账户持有人的居民国税务主管当局开展信息交换,最终实现各国(地区)对跨境税源的有效监管。具体过程如下图所示:

 
 


  3.“标准”与美国海外账户税收合规法案(FATCA)是什么关系?

  2010年,美国颁布FATCA,要求外国金融机构向美国税务部门报告美国人账户的信息,否则外国金融机构在接收来源于美国的付款时将被扣缴30%的惩罚性预提税。FATCA主要采用双边信息交换机制,美国与其他国家(地区)根据双边政府间协定开展信息交换。

  “标准”是以FATCA政府间协定为蓝本设计的多边信息交换机制,可以说是全球版的FATCA。“标准”与FATCA内容上大体相同,但是在细节上存在一些差异,包括报送对象、个人账户的尽职调查门槛、处罚措施等。

  4.《管理办法》对我国金融机构有什么影响?

  根据《管理办法》,依法在我国境内设立的金融机构,包括存款机构、托管机构、投资机构和特定保险机构,应按照以下时间和要求,对在本机构开立的金融账户开展尽职调查,识别非居民账户,并收集账户相关信息:

  2017年1月1日开始,对新开立的个人和机构账户开展尽职调查;

  2017年12月31日前,完成对存量个人高净值账户(截至2016年12月31日金融账户加总余额超过600万元)的尽职调查;

  2018年12月31日前,完成对存量个人低净值账户和全部存量机构账户的尽职调查。

  有关后续信息报送的具体时间和要求,国家税务总局将会同金融主管部门另行制定非居民金融账户涉税信息报送办法。

  5.从现在开始,上述金融机构应做好哪些方面的准备?

  为了做好执行《管理办法》的准备,金融机构应建立完整的非居民金融账户尽职调查管理制度,合理设计业务流程和操作规范,并完成相关信息系统的开发和改造。此外,金融机构还需加强对本机构相关岗位工作人员的培训,使其具备开展非居民金融账户尽职调查的意识和能力。金融机构还可以通过印制宣传资料等形式对客户进行宣传,使其了解《管理办法》的相关背景,配合金融机构完成尽职调查工作。

  6.执行《管理办法》后,个人和企业在金融机构开立账户的程序有何变化,是否会很复杂?

  按照《管理办法》的要求,我国境内金融机构将从2017年1月1日起对新开账户开展尽职调查。对于在金融机构开立新账户的个人和企业来说,在开户时仅需额外填写一份声明文件,声明其税收居民身份。对个人而言,需要声明是否为中国税收居民或者非居民。对企业而言,需要声明是否为中国税收居民、非居民或者消极非金融机构。相关定义在《管理办法》中均有解释。

  由于在我国金融机构开户的绝大部分个人和企业均为中国税收居民,在填写声明文件时仅需勾选中国税收居民即可,因此整体来说开户程序变化不大,客户体验不会有较大变化。

  7.为什么新开户的个人和企业需要填写声明文件?

  “标准”根据国际税收规则采用的是税收居民的概念。税收居民与居住管理法规中的居民概念不同,除了税务主管当局开具的税收居民身份证明之外,税收居民身份无法通过普通的居民身份证件进行直接判定,因此需要开立账户的个人和企业自行声明其税收居民身份。

  在金融机构开立账户的个人和企业,应配合金融机构的尽职调查工作,真实、及时、准确、完整地向金融机构提供《管理办法》规定的相关信息,并承担因未遵守规定而引发的责任和风险。

  8.个人和企业如何判断自身是中国税收居民还是其他国家(地区)居民?

  根据我国税法,中国税收居民个人是指中国境内有住所,或者无住所而在境内居住满一年的个人(在中国境内有住所是指因户籍、家庭、经济利益关系而在中国境内习惯性居住);中国税收居民企业是指依法在中国境内成立,或者依照外国(地区)法律成立但实际管理机构在中国境内的企业。符合上述条件的个人和企业即构成中国税收居民。

  各国(地区)国内法有关税收居民身份的判定标准不太一致,多数情况下,在一国(地区)停留超过一定时间即可能构成该国(地区)的税收居民。为方便个人和企业了解各国(地区)有关税收居民身份的规定,国家税务总局网站将公布相关资料供金融机构和社会公众参考。

  9.对于在2017年1月1日以前开立的金融账户,个人和企业是否需要提供额外资料?

  按照《管理办法》的要求,金融机构应对2017年1月1日以前开立的存量账户进行信息检索,识别是否为非居民账户。一般来说,个人和企业无需向金融机构提供额外资料。但在个别情况下,为了识别账户持有人的税收居民身份,金融机构可能会要求个人和企业提供声明文件。

  10.我是中国税收居民,我的账户信息是否会被交换给其他国家(地区)?实施“标准”是否对我有不利影响?

  根据《管理办法》,中国税收居民应配合金融机构完成税收居民身份确认(仅需在声明文件上勾选中国税收居民即可)。确认为中国税收居民的,金融机构不会收集和报送相关账户信息,更不会将账户信息交换给其他国家(地区)。

  实施“标准”并非增加新的税种,而是各国(地区)之间加强跨境税源管理的一种手段,所约束和打击的对象是利用境外账户逃避税的个人和企业。对于依法诚信纳税的个人和企业,“标准”并不会增加其税收负担。但是,对于故意隐瞒收入、逃避纳税义务的纳税人,我国税务部门可根据其他国家(地区)提供的金融账户涉税信息,核实纳税人境外真实所得,对未按规定申报纳税的所得补征税款并进行处罚。

  11.在什么情况下我的账户信息将被报送和交换?

  根据《管理办法》,非居民个人和企业在中国境内金融机构开立的、符合一定条件的账户信息将被报送和交换给税收居民国主管当局。《管理办法》所称“非居民”,是指中国税收居民以外的个人或企业,不包括政府机构、国际组织、中央银行、金融机构或者在证券市场上市交易的公司及其关联机构。

  12.我是海外华侨华人,实施“标准”是否对我有影响?

  对于外籍华人、外国永久居留权取得者,或者在境外停留超过一定时间的华侨,如果根据所在国(地区)法律已经构成当地税收居民,即属于《管理办法》所定义的非居民个人,中国金融机构将按照《管理办法》的规定识别您在中国境内开立的账户,收集并报送账户信息,由国家税务总局交换给所在国(地区)税务主管当局。

  如果您仍是中国税收居民,国家税务总局将通过与所在国(地区)税务主管当局开展信息交换取得您的境外账户信息。目前,我国已经与104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双边税收协定(安排),我国居民在境外缴纳的税款可以根据相关协定享受境外税收抵免。实施“标准”不会造成双重征税,也不会增加个人和企业本应履行的纳税义务,如果已经依法申报所得并缴纳税款,则无须担心因账户信息被报送而产生额外税负。

作者: cantonese    时间: 2016-10-15 12:03
如果你有此烦恼,转到我名下呗,我帮你分担!
作者: 小胖子吃辣肉面    时间: 2016-10-15 12:05
想太多
作者: cantonese    时间: 2016-10-15 12:06
小胖子吃辣肉面 发表于 2016-10-15 13:05
想太多

恭喜你没有烦恼!
作者: cantonese    时间: 2016-10-15 12:10


官网:

http://www.chinatax.gov.cn/n810219/n810724/c2285504/content.html





国家税务总局就《非居民金融账户涉税信息尽职调查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
发布日期:2016年10月14日     来源:国家税务总局国际税务司
【字体:大 中 小】 打印本页
  2014年9月,我国在二十国集团(G20)层面承诺将实施由G20委托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制定的金融账户涉税信息自动交换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旨在通过加强全球税收合作提高税收透明度,打击利用海外账户逃避税行为。按照时间表,我国境内金融机构将从2017年1月1日起按照“标准”履行尽职调查程序,识别在本机构开立的非居民个人和企业账户,收集并报送账户相关信息,由国家税务总局定期与其他国家(地区)税务主管当局相互交换信息。我国首次对外交换非居民金融账户涉税信息的时间是2018年9月。
  为了指导和规范金融机构的尽职调查工作,国家税务总局以“标准”核心内容为基础,结合我国金融行业实际,研究起草了《非居民金融账户涉税信息尽职调查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并已征求相关部门意见。《管理办法》共7章43条,包括3个附表,主要规定了我国境内金融机构识别非居民账户并收集相关信息的原则和程序,包括对基本定义的解释、新开账户与存量账户的尽职调查程序、无需开展尽职调查的金融机构和金融账户的范围、金融机构需收集和报送的信息范围,以及对违规金融机构和客户的处罚措施等。考虑到我国金融机构的负担,《管理办法》在“标准”允许的范围内简化了相关合规要求,尽可能兼顾国内、国际两方面需要。
  鉴于《管理办法》的内容涉及金融机构的日常工作和广大公众的切身体验,国家税务总局在网站上就《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为了帮助金融机构和公众理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现就相关问题解答如下:
  1.《管理办法》出台的背景是什么?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纳税人通过境外金融机构持有和管理资产,并将收益隐匿在境外金融账户以逃避居民国纳税义务的现象日趋严重,各国对进一步加强国际税收信息交换、维护本国税收权益的意愿愈显迫切。
  受G20委托,2014年7月,OECD发布了“标准”,获得当年G20布里斯班峰会的核准,为各国加强国际税收合作、打击跨境逃避税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在G20的大力推动下,目前已有101个国家(地区)承诺实施“标准”。
  经国务院批准,2014年9月,我国在G20财政部长和央行行长会议上承诺将实施“标准”,首次对外交换信息的时间为2018年9月。两年来,国家税务总局会同金融主管部门积极推动“标准”实施相关准备工作。2015年7月,《多边税收征管互助公约》由第12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5次会议批准,已于2016年2月对我国生效,为实施“标准”奠定了多边法律基础。2015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国家税务总局签署了《金融账户涉税信息自动交换多边主管当局间协议》,为我国与其他国家(地区)间相互交换金融账户涉税信息提供了操作层面的多边法律工具。
  本次发布的《管理办法》旨在将国际通用的“标准”转化成适应我国国情的具体要求,为我国实施“标准”提供法律依据和操作指引,既是我国积极推动“标准”实施的重要举措,也是我国履行国际承诺的具体体现。
  2.“标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通过何种机制实现金融账户涉税信息自动交换?
  “标准”由主管当局间协议范本和统一报告标准两部分内容组成。主管当局间协议范本是规范各国(地区)税务主管当局之间如何开展金融账户涉税信息自动交换的操作性文件,以互惠型模式为基础,分为双边和多边两个版本。统一报告标准规定了金融机构收集和报送外国税收居民个人和企业账户信息的相关要求和程序。
  根据“标准”开展金融账户涉税信息自动交换,首先由一国(地区)金融机构通过尽职调查程序识别另一国(地区)税收居民个人和企业在该机构开立的账户,按年向金融机构所在国(地区)主管部门报送上述账户的名称、纳税人识别号、地址、账号、余额、利息、股息以及出售金融资产的收入等信息,再由该国(地区)税务主管当局与账户持有人的居民国税务主管当局开展信息交换,最终实现各国(地区)对跨境税源的有效监管。具体过程如下图所示:



  3.“标准”与美国海外账户税收合规法案(FATCA)是什么关系?
  2010年,美国颁布FATCA,要求外国金融机构向美国税务部门报告美国人账户的信息,否则外国金融机构在接收来源于美国的付款时将被扣缴30%的惩罚性预提税。FATCA主要采用双边信息交换机制,美国与其他国家(地区)根据双边政府间协定开展信息交换。
  “标准”是以FATCA政府间协定为蓝本设计的多边信息交换机制,可以说是全球版的FATCA。“标准”与FATCA内容上大体相同,但是在细节上存在一些差异,包括报送对象、个人账户的尽职调查门槛、处罚措施等。
  4.《管理办法》对我国金融机构有什么影响?
  根据《管理办法》,依法在我国境内设立的金融机构,包括存款机构、托管机构、投资机构和特定保险机构,应按照以下时间和要求,对在本机构开立的金融账户开展尽职调查,识别非居民账户,并收集账户相关信息:
  ► 2017年1月1日开始,对新开立的个人和机构账户开展尽职调查;
  ► 2017年12月31日前,完成对存量个人高净值账户(截至2016年12月31日金融账户加总余额超过600万元)的尽职调查;
  ► 2018年12月31日前,完成对存量个人低净值账户和全部存量机构账户的尽职调查。
  有关后续信息报送的具体时间和要求,国家税务总局将会同金融主管部门另行制定非居民金融账户涉税信息报送办法。
  5.从现在开始,上述金融机构应做好哪些方面的准备?
  为了做好执行《管理办法》的准备,金融机构应建立完整的非居民金融账户尽职调查管理制度,合理设计业务流程和操作规范,并完成相关信息系统的开发和改造。此外,金融机构还需加强对本机构相关岗位工作人员的培训,使其具备开展非居民金融账户尽职调查的意识和能力。金融机构还可以通过印制宣传资料等形式对客户进行宣传,使其了解《管理办法》的相关背景,配合金融机构完成尽职调查工作。
  6.执行《管理办法》后,个人和企业在金融机构开立账户的程序有何变化,是否会很复杂?
  按照《管理办法》的要求,我国境内金融机构将从2017年1月1日起对新开账户开展尽职调查。对于在金融机构开立新账户的个人和企业来说,在开户时仅需额外填写一份声明文件,声明其税收居民身份。对个人而言,需要声明是否为中国税收居民或者非居民。对企业而言,需要声明是否为中国税收居民、非居民或者消极非金融机构。相关定义在《管理办法》中均有解释。
  由于在我国金融机构开户的绝大部分个人和企业均为中国税收居民,在填写声明文件时仅需勾选中国税收居民即可,因此整体来说开户程序变化不大,客户体验不会有较大变化。
  7.为什么新开户的个人和企业需要填写声明文件?
  “标准”根据国际税收规则采用的是税收居民的概念。税收居民与居住管理法规中的居民概念不同,除了税务主管当局开具的税收居民身份证明之外,税收居民身份无法通过普通的居民身份证件进行直接判定,因此需要开立账户的个人和企业自行声明其税收居民身份。
  在金融机构开立账户的个人和企业,应配合金融机构的尽职调查工作,真实、及时、准确、完整地向金融机构提供《管理办法》规定的相关信息,并承担因未遵守规定而引发的责任和风险。
  8.个人和企业如何判断自身是中国税收居民还是其他国家(地区)居民?
  根据我国税法,中国税收居民个人是指中国境内有住所,或者无住所而在境内居住满一年的个人(在中国境内有住所是指因户籍、家庭、经济利益关系而在中国境内习惯性居住);中国税收居民企业是指依法在中国境内成立,或者依照外国(地区)法律成立但实际管理机构在中国境内的企业。符合上述条件的个人和企业即构成中国税收居民。
  各国(地区)国内法有关税收居民身份的判定标准不太一致,多数情况下,在一国(地区)停留超过一定时间即可能构成该国(地区)的税收居民。为方便个人和企业了解各国(地区)有关税收居民身份的规定,国家税务总局网站将公布相关资料供金融机构和社会公众参考。
  9.对于在2017年1月1日以前开立的金融账户,个人和企业是否需要提供额外资料?
  按照《管理办法》的要求,金融机构应对2017年1月1日以前开立的存量账户进行信息检索,识别是否为非居民账户。一般来说,个人和企业无需向金融机构提供额外资料。但在个别情况下,为了识别账户持有人的税收居民身份,金融机构可能会要求个人和企业提供声明文件。
  10.我是中国税收居民,我的账户信息是否会被交换给其他国家(地区)?实施“标准”是否对我有不利影响?
  根据《管理办法》,中国税收居民应配合金融机构完成税收居民身份确认(仅需在声明文件上勾选中国税收居民即可)。确认为中国税收居民的,金融机构不会收集和报送相关账户信息,更不会将账户信息交换给其他国家(地区)。
  实施“标准”并非增加新的税种,而是各国(地区)之间加强跨境税源管理的一种手段,所约束和打击的对象是利用境外账户逃避税的个人和企业。对于依法诚信纳税的个人和企业,“标准”并不会增加其税收负担。但是,对于故意隐瞒收入、逃避纳税义务的纳税人,我国税务部门可根据其他国家(地区)提供的金融账户涉税信息,核实纳税人境外真实所得,对未按规定申报纳税的所得补征税款并进行处罚。
  11.在什么情况下我的账户信息将被报送和交换?
  根据《管理办法》,非居民个人和企业在中国境内金融机构开立的、符合一定条件的账户信息将被报送和交换给税收居民国主管当局。《管理办法》所称“非居民”,是指中国税收居民以外的个人或企业,不包括政府机构、国际组织、中央银行、金融机构或者在证券市场上市交易的公司及其关联机构。
  12.我是海外华侨华人,实施“标准”是否对我有影响?
  对于外籍华人、外国永久居留权取得者,或者在境外停留超过一定时间的华侨,如果根据所在国(地区)法律已经构成当地税收居民,即属于《管理办法》所定义的非居民个人,中国金融机构将按照《管理办法》的规定识别您在中国境内开立的账户,收集并报送账户信息,由国家税务总局交换给所在国(地区)税务主管当局。
  如果您仍是中国税收居民,国家税务总局将通过与所在国(地区)税务主管当局开展信息交换取得您的境外账户信息。目前,我国已经与104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双边税收协定(安排),我国居民在境外缴纳的税款可以根据相关协定享受境外税收抵免。实施“标准”不会造成双重征税,也不会增加个人和企业本应履行的纳税义务,如果已经依法申报所得并缴纳税款,则无须担心因账户信息被报送而产生额外税负。
作者: thx1    时间: 2016-10-15 12:2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墅Y全SD大别    时间: 2016-10-15 12:4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cantonese    时间: 2016-10-15 12:47
thx1 发表于 2016-10-15 13:23
什么乱七八糟的。太长不看。都是废话。

国内没工夫管这些,放心

澳民众把头埋沙里
作者: cjc    时间: 2016-10-15 12:56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cantonese    时间: 2016-10-15 13:02
cjc 发表于 2016-10-15 13:56
太长不看

恭喜你,早已安排好!
作者: cjc    时间: 2016-10-15 13:1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cutejason    时间: 2016-10-15 13:10
墅Y全SD大别 发表于 2016-10-15 13:42
昂?

九?
作者: cantonese    时间: 2016-10-15 13:24
cjc 发表于 2016-10-15 14:10
我淘宝账户里面还有一千多大洋,随便查,哼!

没钱也要报ATO的,你报了?
作者: cantonese    时间: 2016-10-15 13:50
cutejason 发表于 2016-10-15 14:10
九?

狗狗!
作者: 2013dog    时间: 2016-10-15 13:58
没钱的飘过
作者: cantonese    时间: 2016-10-15 14:02
2013dog 发表于 2016-10-15 14:58
没钱的飘过

再想想,说不定你忘了!
作者: 2013dog    时间: 2016-10-15 14:03
cantonese 发表于 2016-10-15 15:02
再想想,说不定你忘了!

光脚哪来钱
作者: shiaojin    时间: 2016-10-15 14:24
动的不是我的奶酪,我那点小钱不值得为这事激动。
作者: luckycato    时间: 2016-10-15 14:35
执行起来又是另外一回事
作者: cantonese    时间: 2016-10-15 14:47
luckycato 发表于 2016-10-15 15:35
执行起来又是另外一回事

ATO会连夜敲门!
作者: 洽洽小雨123    时间: 2016-10-15 14:49
没钱了
作者: ljbit    时间: 2016-10-15 14:56
截至2016年12月31日金融账户加总余额超过600万元

放心了
作者: 馨以    时间: 2016-10-15 15:03
外国纳税居民
2017年12月31日钱,查上年度账户总额过600万rmb的账户。
2018年后所有账户。
账户信息分享给ato。
作者: cantonese    时间: 2016-10-15 15:31
馨以 发表于 2016-10-15 16:03
外国纳税居民
2017年12月31日钱,查上年度账户总额过600万rmb的账户。
2018年后所有账户。

让领导先走。
作者: paoqiqi    时间: 2016-10-15 15:35
转到父母名下就上当了,到时20%的遗产税等着你
作者: 阿德莱德的流氓    时间: 2016-10-15 15:36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渔妇    时间: 2016-10-15 15:51
cantonese 发表于 2016-10-15 13:47
澳民众把头埋沙里

很想知道他们抬起头来,多少人眼、鼻、口里进了沙?怎么处理的?
作者: 渔妇    时间: 2016-10-15 15:53
cjc 发表于 2016-10-15 14:10
我淘宝账户里面还有一千多大洋,随便查,哼!

真阔气!俺连淘宝账户都没有。
作者: 渔妇    时间: 2016-10-15 15:53
很想被查出600万
作者: cantonese    时间: 2016-10-15 16:09
paoqiqi 发表于 2016-10-15 16:35
转到父母名下就上当了,到时20%的遗产税等着你

没密码,要律师通过银行拿的遗产才要上税。


网上银行转呗!
作者: paoqiqi    时间: 2016-10-15 16:21
cantonese 发表于 2016-10-15 17:09
没密码,要律师通过银行拿的遗产才要上税。

你不知道深圳最近颁布的遗产税?
作者: cantonese    时间: 2016-10-15 16:46
paoqiqi 发表于 2016-10-15 17:21
你不知道深圳最近颁布的遗产税?

问题是,你设立好网银把钱转走,谁能收你的税?
作者: paoqiqi    时间: 2016-10-15 16:49
cantonese 发表于 2016-10-15 17:46
问题是,你设立好网银把钱转走,谁能收你的税?

可以往前追溯五年内的转移
作者: cantonese    时间: 2016-10-15 16:56
paoqiqi 发表于 2016-10-15 17:49
可以往前追溯五年内的转移

大吉利市,


看不对头就转钱啊,还等等等?


只要转钱的时间比SW证上的时间早一亿分之一秒,那就不是遗产。


谁也没权利冻结那钱,只要有密码就好办。
作者: lxk    时间: 2016-10-15 17:50
嗨!怎么办?!

作者: cantonese    时间: 2016-10-15 18:03
就算来不及转,日后转到阿猫阿狗那,谁知道谁转的款,打税?没门。
作者: cantonese    时间: 2016-10-15 18:36
lxk 发表于 2016-10-15 18:50
嗨!怎么办?!

爸妈信不过,转到兄弟我 名下也行啊!
作者: alyssa    时间: 2016-10-15 18:45
cjc 发表于 2016-10-15 14:10
我淘宝账户里面还有一千多大洋,随便查,哼!

准备买点什么?
作者: cjc    时间: 2016-10-15 20:47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alyssa    时间: 2016-10-15 20:48
cjc 发表于 2016-10-15 21:47
留着给未来女友买情趣内衣

先买套E的,再慢慢找人。。
作者: hermigervil    时间: 2016-10-15 20:49
太长,不想看
作者: cjc    时间: 2016-10-15 20:54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cjc    时间: 2016-10-15 20:55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Henry2015au    时间: 2016-10-15 20:56

作者: cantonese    时间: 2016-10-15 21:06
hermigervil 发表于 2016-10-15 21:49
太长,不想看

你不理财,财不理你!
作者: 渔妇    时间: 2016-10-15 21:12
cjc 发表于 2016-10-15 21:54
必须哒 给妹子买点小东西,这个是必备

用淘宝货色骗妹咋,不太厚道哈
作者: melinana    时间: 2016-10-15 21:14
paoqiqi 发表于 2016-10-15 16:35
转到父母名下就上当了,到时20%的遗产税等着你

这个局!简直就是连环计啊。
现在好担心我支付宝里的一千多,最近要赶紧想想把它花掉花掉。
作者: alee88    时间: 2016-10-15 21:18

作者: cantonese    时间: 2016-10-15 21:21
alee88 发表于 2016-10-15 22:18

笑得很心虚
作者: icebear    时间: 2016-10-17 06:26
过去的账户,已经笑了!
作者: Double1881    时间: 2016-10-17 07:44
赶紧买栋楼
作者: 碧姐    时间: 2016-10-17 07:49
馨以 发表于 2016-10-15 16:03
外国纳税居民
2017年12月31日钱,查上年度账户总额过600万rmb的账户。
2018年后所有账户。

好消息啊,喜大普奔。
作者: yuezhongli    时间: 2016-10-17 08:41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mdlp    时间: 2016-10-17 08:49
600万 cash 洗洗睡吧
作者: cantonese    时间: 2016-10-17 11:51
问题是很多人会有600X的现金。炒股什么的。
作者: tony_wang99    时间: 2016-10-17 11:57
别逗了, 连个电信诈骗都搞不定, 还税务局, 中国有税务局吗?
作者: rebeccamy222    时间: 2016-10-17 12:00
楼主准备怎么办?
作者: cantonese    时间: 2016-10-17 12:02
tony_wang99 发表于 2016-10-17 12:57
别逗了, 连个电信诈骗都搞不定, 还税务局, 中国有税务局吗?

看链接,国家税务总局! 不管电信诈骗滴。





电信诈骗,澳洲也搞不掂滴。
作者: 江苏小伙子    时间: 2016-10-17 12:20
这个是开玩笑的:

澳洲名:ZHANG,HUA
中国名:张华,张话,张花。。。。。。, 张桦:

怎么匹配?
作者: cantonese    时间: 2016-10-17 12:23
江苏小伙子 发表于 2016-10-17 13:20
这个是开玩笑的:

澳洲名:ZHANG,HUA

人家指的是用澳洲护照开户口的外国人。
作者: tony_wang99    时间: 2016-10-17 12:28
cantonese 发表于 2016-10-17 13:02
看链接,国家税务总局! 不管电信诈骗滴。

可以试试打电话给国人, 说自己税务局的, 100%被认为是诈骗的
作者: cantonese    时间: 2016-10-17 12:30
tony_wang99 发表于 2016-10-17 13:28
可以试试打电话给国人, 说自己税务局的, 100%被认为是诈骗的

电视电台整天说,人们的觉悟提高了。
作者: hellobottle    时间: 2016-10-17 19:00

作者: cantonese    时间: 2016-10-17 19:02
hellobottle 发表于 2016-10-17 20:00

欢迎围观,
作者: cantonese    时间: 2016-10-17 20:50
cjc 发表于 2016-10-15 21:47
留着给未来女友买情趣内衣

V棒棒最近特价!
作者: 白雲山民    时间: 2016-10-18 10:20
渔妇 发表于 2016-10-15 16:51
很想知道他们抬起头来,多少人眼、鼻、口里进了沙?怎么处理的?

做样子,坑而已,没埋
作者: 渔妇    时间: 2016-10-18 17:53
白雲山民 发表于 2016-10-18 11:20
做样子,坑而已,没埋

原来是骗子团伙
作者: sdxz2002    时间: 2016-10-18 17:55
羡慕有钱的
作者: cantonese    时间: 2016-10-19 07:07
sdxz2002 发表于 2016-10-18 18:55
羡慕有钱的

税务局退而结网。
作者: 即来之    时间: 2016-10-19 07:16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euronet    时间: 2016-10-19 07:27
先搞好國內偷稅漏稅吧
作者: cantonese    时间: 2016-10-19 07:31
即来之 发表于 2016-10-19 08:16
渴望被查出600亿,我一定主动上交599亿

大方
作者: 深海2010    时间: 2016-10-19 12:18
cantonese 发表于 2016-10-17 13:23
人家指的是用澳洲护照开户口的外国人。

应该是包括PR吧,有中国护照号码
作者: victor123    时间: 2016-10-19 12:28
我要是有六百万现金可以存银行,就退休了。真羡慕能被查的人。
作者: Gzeric    时间: 2016-10-19 12:46
要是有600万现金半夜都要笑醒拉
作者: xycc    时间: 2016-10-19 12:48
个个都是段子手啊!
作者: Colorfoot    时间: 2016-10-19 16:39
绝对不可能
作者: cantonese    时间: 2016-10-19 19:37
深海2010 发表于 2016-10-19 13:18
应该是包括PR吧,有中国护照号码

估计不包。现在查的是歪果仁!
作者: 惊天战神    时间: 2016-10-19 19:49
只能欺负我等屁民,有本事查查思聪,健林。。。
作者: 阿姨    时间: 2016-10-19 20:04

作者: cantonese    时间: 2016-10-19 20:17
惊天战神 发表于 2016-10-19 20:49
只能欺负我等屁民,有本事查查思聪,健林。。。

凸凹有屁民?
作者: 深海2010    时间: 2016-10-20 14:04
cantonese 发表于 2016-10-19 20:37
估计不包。现在查的是歪果仁!

真的? 我在一个微信上看的文章,只是以税务居民来区分,不管是什么国籍。

作者: 菲菲Fifi    时间: 2016-10-21 18:49
学习
作者: cantonese    时间: 2016-10-21 19:30
深海2010 发表于 2016-10-20 15:04
真的? 我在一个微信上看的文章,只是以税务居民来区分,不管是什么国籍。
...

感谢分享
作者: cantonese    时间: 2016-12-10 20:42
Colorfoot 发表于 2016-10-19 17:39
绝对不可能

世事无绝对,唯有真情趣!
作者: smurphy    时间: 2016-12-11 17:31
现在转来得及吗?如果信息互通的话,即使明年开始,但是之前的交易记录也是在的
作者: cantonese    时间: 2016-12-11 18:08
smurphy 发表于 2016-12-11 18:31
现在转来得及吗?如果信息互通的话,即使明年开始,但是之前的交易记录也是在的 ...

关户口。
作者: smurphy    时间: 2016-12-11 18:12
cantonese 发表于 2016-12-11 19:08
关户口。

关户口只是你自己看不到了
作者: mr_founder    时间: 2016-12-11 18:13
担心的,应该是那些官员吧
作者: cantonese    时间: 2016-12-11 18:25
mr_founder 发表于 2016-12-11 19:13
担心的,应该是那些官员吧

官员有外国护照的不多吧!
作者: yy88859629    时间: 2016-12-11 19:30

作者: cantonese    时间: 2016-12-11 20:01
yy88859629 发表于 2016-12-11 20:30

吃瓜没?
作者: yy88859629    时间: 2016-12-12 22:00
cantonese 发表于 2016-12-11 21:01
吃瓜没?


作者: sucen    时间: 2016-12-29 20:56
看看飘过
作者: cantonese    时间: 2016-12-29 21:03
sucen 发表于 2016-12-29 21:56
看看飘过

心中一颤?
作者: sucen    时间: 2016-12-29 21:10
没钱 国内连张卡都没有
作者: cantonese    时间: 2016-12-29 21:12
sucen 发表于 2016-12-29 22:10
没钱 国内连张卡都没有

魔都三环有四合院三个?
作者: flydragon68    时间: 2016-12-30 02:13
赶紧查了一下,出国前把所有卡都提空了,也没几千人民币,不用担心了,
作者: cantonese    时间: 2016-12-30 13:19
flydragon68 发表于 2016-12-30 03:13
赶紧查了一下,出国前把所有卡都提空了,也没几千人民币,不用担心了,

少了一个万字!
作者: 小果妈    时间: 2016-12-30 13:2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欢迎光临 新足迹 (https://oursteps.co/bbs/forum.php/)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