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精华好帖回顾

· 《下乡记》上部,完。 —— 餐中闲聊,餐后登小山看风景。(P6 4月8号更新。) (2009-3-17) Tiger_Karen · 我爱我家征文活动 我的第二故乡 (2010-9-4) lilierong
· 我爱我家征文活动: 我的第二故乡——Hurstville (申精) (2010-8-31) linnanren · 造房记 (2010-6-17) jessica_cao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查看: 79632|回复: 819

[NSW] 文化,中国文化,到底什么是中国文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2-22 13:28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maxiaoc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maxiaoc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maxiaoc 于 2015-12-23 18:52 编辑

看完了兔小D同学的帖子,凭良心说,他说出了大多数ABC的心声,除了让父母高兴,究竟为什么我们要学中文,到底有有哪些中国文化需要学习和传递?有许多所谓的文化,其实并不是中国文化所独有,例如尊老爱幼。

所以各位做父母的,能不能大家说说,中国文化倒底包括什么具体内容,哪些是我们希望孩子们了解的?

评分

参与人数 5积分 +32 收起 理由
Anbiru + 3 我很赞同
daniello + 10 你太有才了
清墨水 + 8

查看全部评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7-12-20 10:2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HundredFlowers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HundredFlowers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Quin 发表于 2017-2-26 19:59
去年11月辞职了,本来想休整一下,想想做什么?当了16年的会计,想想已经在国外了,放贷也没有了,儿子也大 ...

朋友的学校是中国文化的供应者给这里的当地学校。

上面这句话什么意思呢?

发表于 2017-12-20 10:2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HundredFlowers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HundredFlowers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ausox 发表于 2015-12-22 15:14
尊师重教, 温良恭俭, 诚实守信, 厚积薄发, 见义勇为, 这些我都没从澳洲文化, 西方文化中看到有, 或者说不够 ...

我倒是觉得所有这些在澳洲文化氛围里更常见, 尤其是 诚实守信和见义勇为。

发表于 2017-3-1 23:1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5wego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5wego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搬运工


中国人的信仰是什么?

大陆出身的中国人到了西方,大概每个人都与洋人发生过类似这样的对话:
“请问你来自哪里?”
“中国。”
“哦,中国……请问你信什么宗教?”
“我不信宗教。”
“那么你根据什么来判断对错,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
根据我的观察,如果事先没有准备,一般中国人很难对这个问题做出比较有条理和令人信服的回答。这是因为中国的国民教育中并不包括真正意义上的信仰教育,对于“人生的意义”、“人应该遵守什么样的道德规范”、“人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这些问题,并未给出明确而自成体系的答案。我这样说,并不是在说中国人没有信仰,而是要表达这样一个认识:绝大多数中国人对自己的信仰没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知,处于“日用而不自知”的状态。目前在美的中国留学生呈现“数量很多,越来越多”的局面,而且中国留学生如果日后留在美国的话,大部分最终会进入美国平均收入较高的群体。这样一群人对于美国的教会,特别是华人教会来说,简直就是一块空旷而又肥沃的“未开垦的处女地”。
根据我的观察,基督教会对中国留学生的工作,往往从留学生还未踏上赴美之路的时候就开始了。在动身之前,留学生必须为自己抵达人地两生的美国之后的接机、租房等一系列问题进行准备,这个阶段里,留学生就会主动的或被动的(经人介绍)与相应的教会组织发生接触。相对于同学、学生会或者亲朋好友,华人教会的实力相当雄厚,从接机到联系住处,都能提供很大的帮助。这样,通过接机、安排住处,甚至可能还会有免费家具赠送等,教会与中国留学生建立了联系。由此入手,教会就会开始逐渐对留学生们施加影响,比如周末把留学生接到教会参加礼拜日活动,组织户外活动,等等。教会对留学生的传教工作一般就是从这时候开始。大多数时候是通过熟人介绍,动员留学生参加教会里的“查经班”活动,与其他人读圣经谈体会,这些查经班都热心鼓励新人提问讨论,在这个过程中,教会对留学生的思想攻势正式展开。我认为,他们的这个突破口选的很准,因此工作成绩斐然。
“信仰”这个东西,在美国具有双重属性。一方面,美国是个移民国家,这使得美国的宗教非常多元,而美国社会最重要的政治正确就是“没有歧视”,所以任何机构都不能因为某人的宗教信仰而歧视之。另一方面,对美国有所了解的人都知道,美国是一个基督教氛围很浓郁的国家,在这方面它远超过英法等欧洲国家,大街上经常能见到有人在喋喋不休的传教。可以说,基督教是美国“软实力”的核心所在。从这个角度来说,在美中国留学生,是中美“软实力”较量的重要战场。值得一提的是,美国的基督教会对访问学者群体的工作尤其到位。这可能主要是因为,中国人在美国交流的时间越短,越容易相信他们在美国所听到的东西,这对于基督教在中国的传播也是有利的。
在这种大环境下,中国人,特别是初来乍到的留学生,处境就显得有些尴尬。因为中国人从小受的是无神论教育,对美国有所了解的人都知道,“无神论”在美国是一个被严重污名化和妖魔化的词汇。在许多美国人的眼里,“无神论者”(Atheist) 依然是邪恶、道德败坏的代名词,甚至比强奸犯更不值得信任。按照美国无神论者协会(American Atheists)主席戴维·西尔弗曼(David Silverman)的说法,无神论者大概占全美人口的25%。但只有4%的人会公开承认自己是一个“无神论者”(Atheist),而大部分人会选择其他一些五花八门的称谓,比如“人本主义者”(Humanist)、“不可知论者”(Agnostic)、“怀疑主义者”(Skeptic)、“世俗主义者”(Secularist)等等。造成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在美国,“必须尊重其他人的宗教信仰”是最基本的“政治正确”之一,但无神论不是一种宗教,于是“在社会的巨大压力和歧视下,很多人都不敢自称为‘无神论者’。”(http://culture.ifeng.com/a/20150729/44296794_0.shtml
一方面,由于从小受到的是无神论的教育,使得中国人对美国这种浓郁的基督教氛围往往感到不适应;而另一方面,由于无神论在美国被严重吴明华和妖魔化,再加上中国人普遍对自己的无神论信仰处于“日用而不自知”的状态,使得一般的中国人很难对自己的信仰作出清晰而明确的表述,因而无法有效的利用美国的反宗教歧视来保护自己,特别是保护自己免遭各路传教人士的骚扰。同时,这些初来乍到的中国留学生,如果每周去教堂参加各种活动,往往更容易受到其他居民的接纳。这样一来二去,很多人被基督教拉了过去,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了。
如何扭转这种被动的局面?我认为,挖掘儒家,具体的说,儒家中的荀子学术思想资源,是一条值得重视的路子。
荀子(约公元前313年-公元前238年),名况,字卿,战国末期赵国人。他是孔子的学生子夏的再传弟子,曾游历齐、秦、赵、楚等国,在齐国的稷下学宫担任过“祭酒”。以后又做过楚国的兰陵令,后来又曾回赵国和入秦,晚年回到楚国,教育弟子,著书立说,终老兰陵。
但是,荀子是一位在中国当代“国学”热中完全被忽视的思想家。这种忽视不仅表现在众多“国学”爱好者对荀子的无知——很多人只知道他是韩非和李斯的老师;而且表现在,我们在今天的众多“国学”出版物中,除了一些早年的作品,竟很难找到一本现代人原创的研究荀子的著作。
但实际上,荀子却是如此重要——他不但是先秦儒家三巨头(孔子、孟子、荀子)中最后出场的一位,也是先秦诸子中最后一位大师,不但集儒家之大成,也集百家之大成。如果说,孔子是儒家学术的奠基人,那么荀子全面继承和发展了儒家学说。他上承孔孟,下接两汉经学,是中国思想史上一个承上启下的关键人物。他在孔子的基础上,将春秋以后的自然主义世界观与儒家政治学和伦理学进行了系统整合,从而奠定了儒家学说的世俗底色,与形形色色的宗教神秘主义划清了界限。这是荀子对儒家的最大贡献,也是他对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最大贡献。
作为先秦诸子百家的集大成者,和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明确的无神论思想家。荀子基于春秋时期形成的自然主义世界观,主张“天人相分”。荀子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荀子·天论》)“天”的运行有自己的规律,和人没关系,全看人怎么去应对。应对得好就是好事,应对得不好就会遭殃。所谓“天命”根本不存在,人间的事情与“天”无关,要办成人间的事情,关键就在“人”身上。由此,“人”和“人性”就成了荀子的主要研究对象。
提起儒家,人们往往就会想到孔子说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进而认为儒家主张的是不平等的等级制度。但令人感到饶有趣味的是,在荀子这里,“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恰恰是从“人人平等”衍生出的。
荀子认为,凡是人,都有若干共同的、与生俱来的特点,这就是“性”(《荀子·正名》:“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不事而自然谓之性”)。荀子对人的研究,就是从研究人之“性”入手。
“性”是与生俱来,那么与生俱来的都是什么呢?《荀子·荣辱》中说:“人之所以为人者,何以也?曰:以其有辨也。饥而欲食,寒而欲暖,劳而欲息,好利而恶害,是人之所生而有也。”感到饥饿就想吃东西,感到寒冷就想要暖和,感到疲劳就想休息,喜欢好的而厌恶坏的,这就是人与生俱来的“性”,无论是禹还是桀都一样。这就是荀子从儒家的角度给出的“人人生而平等”的论述,在我看来,这种论述是非常有力的。
但是,现实世界资源是有限的,而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为争夺有限的社会资源,就会引发种种争权夺利、尔虞我诈,乃至相互残杀的恶行。因此,荀子认为,人性本身就是恶的,是罪恶的根源。这就是荀子著名的“性恶论”。
人性是恶的,如果放纵人性,结果就将是罪恶泛滥,给人类带来严重危机,甚至导致人类的灭亡。但现实是人类并没有灭亡,这是为什么呢?荀子的回答是:这是因为圣人为人们制定了一套维护人类群体的礼制,使人们按出身、年龄、才能等等差异分别处在不同的社会地位,承担不同的社会责任,从而使人类社会“群居和一”,成为一个结构有序、协调统一的整体,从而维护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荀子说:“百技所成,所以养一人也。而能不能兼技,人不能兼官,离居不相待则穷。”(《荀子富国》)因此,不能每个人都做同样的事情,过同样的生活,而必须有社会组织和分工,这就是儒家所说的“礼”。荀子说:“礼起于何也?曰: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使欲必不穷乎物,物必不屈于欲,两者相持而长,是礼之所起也。”(《荀子礼论》)这就是荀子理论的最后落点:隆礼。
按荀子所说,礼的作用可划分为三个层次:
一是“养”,即满足人的需求。“礼者,养也。”前面说过,荀子认为,人性的基础就是人的自然需求,因此礼首先要做到的就是满足人的需求。这是人类能存在的基础,自然也就是礼能存在的基础。
二是“分别”。荀子认为,由于人的身份、地位等方面的差异,不应所有的人都一样的养,而应有所区别。礼的作用就是根据贵贱、长幼、尊卑等明确的规定等级差别,有了差别,才有社会秩序。
三是“损有余,益不足”。荀子主张社会应有不同的等级差别,但也反对将差别扩大化。礼就是起到将差别控制在一个适当的程度上的作用。
荀子说:“礼者,人道之极也。”礼是做人的头等大事。不按“礼”办事,社会就会瓦解,陷入混乱;人将无法生活。因此,荀子把“隆礼”作为了自己的理论落点,同时也是他的学说的核心。
由此可见,荀子将从无神论自然主义的角度论证了儒家的“礼治”的必要性和合理性,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明确的树立了“人”在“天”面前的强有力的高大形象。早在欧洲文艺复兴前2000多年,荀子就已经确立了儒家的无神论人本主义的价值观。正是这个价值观,构成了中国文化的基石。如果能够通过对儒家荀子学说加以适当重新包装,让儒家以无神论哲学的外衣的形式出现,就能让无神论在西方获得一个“类宗教”的“合法身份”,一方面,能够让无神论有效的抵御宗教信徒的歧视和攻击;另一方面,也有助于传统文化“走出去”,完全可以作为中国对外“软实力”输出的主打。

发表于 2017-2-28 15:1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dongchexiche123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dongchexiche123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学习汉语是一种工具,就想学习钢琴一样,以后自然会有很多好处。abc一定不能放弃学习汉语。

发表于 2017-2-26 19:0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铭宝妈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铭宝妈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太高深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7-2-26 18:5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Qui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Qui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去年11月辞职了,本来想休整一下,想想做什么?当了16年的会计,想想已经在国外了,放贷也没有了,儿子也大了,做些自己想做的,喜欢做的吧!没有想到去了一次朋友的学校,朋友的学校是中国文化的供应者给这里的当地学校。然后就参与了一次沉浸式的中国文化体验。是一次当地学校来中国文化中心的活动。说白了,我真的也搞不清什么是中国文化,也真是难为情,自己是中国人。不过,看了这个贴,也不难为情了,因为我跟很多人是一样的。那么当地学生体验的是啥呢?中国的茶道,中国的礼仪,中国的书法,中国的舞龙,中国的舞狮,中国的书法,中国的乐器,就是大家知道的民族乐器,中国的剪纸,中国的民族舞蹈,中国功夫,武术,中国的水墨画,中国的京剧脸谱,中国的泥人,中国的水饺,汤圆?中国的诗词。中文,自己这才总结了一下,中国文化,就是中国制造。对吧?真的该努力学习。对中国文化了解的太没有文化啦。

发表于 2017-2-26 15:0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幸运蛾子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幸运蛾子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中国和中国人的一切都是中国文化,语言只是中国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

发表于 2017-2-9 10:1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总有刁民要害朕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总有刁民要害朕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没有什么中国文化,学语言就是为了沟通。

发表于 2017-2-9 09:2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maxiaoc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maxiaoc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LittleKing 发表于 2017-2-9 10:21
那个楼?

咋办呢? 80多岁的父母养老问题?---更新在一楼
http://www.oursteps.com.au/bbs/f ... ead&tid=1287964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4 收起 理由
LittleKing + 4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7-2-9 09:21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ittleKi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ittleKi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maxiaoc 发表于 2017-2-4 15:37
刚刚追完了老爸老妈版的那个新楼,让我对中国文华刮目相看。

那个楼?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头像被屏蔽

禁止发言

发表于 2017-2-9 08:5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igotowhere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igotowhere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以钱为宗教!

发表于 2017-2-6 23:1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WangHanTa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WangHanTa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发表于 2017-2-4 14:37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maxiaoc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maxiaoc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刚刚追完了老爸老妈版的那个新楼,让我对中国文华刮目相看。

发表于 2017-2-4 13:2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aoqi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aoqi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任何文化都有精华和糟粕,取决于继承人的理解水平。在这个文化经历的每个时代,对大多数人有利的就是精华,反之就是糟粕,这是动态调整的,不是一成不变的。

发表于 2017-2-4 13:0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高飞澳洲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高飞澳洲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高飞澳洲 于 2017-2-4 14:07 编辑

中国文化就是:努力读书-找到赚钱的工作-养下一代-好好培养下一代-努力读书-找到赚钱的工作-把下一代养成精英-然后继续循环下去.............子子孙孙一直传承下去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7-1-22 10:5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古-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古-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看到这个标题,做为一个中国人,我们都应该很惭愧。
我们也可以说都是不肖子孙!
对祖先,对古圣先贤传承给后代最宝贵经验智慧毫无了解,或误解,甚至抛弃!

中国文化,古圣先贤的教育,是自然规律的教育,让你遵循自然规律的去生活。这样做可以让你趋吉避凶,平安幸福!

(每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都有自己的命运,一万个人就有一万种命运,命运就象已经铺设好的一条无形的轨道,牵引着人们一步一步走下去,命运到底是什么?为什么人与人的命运,会如此的不同。有的人幸福美满、有的人灾祸不断,这其中到底有没有规律,有没有真理的存在呢?

中国古人讲:命运的真理是命由心造,福自我求。也就是说:命运是由人们的心念造就的,这个心念通俗地说就是,人们的想法、看法或者叫着价值观,思想观念正确了,命运自然就吉祥平安;思想观念错了,命运自然就凶灾祸患。

人效法天地,天地效法自然,这句话所揭示的真理是,人类是可以通过领悟和学习,使自己的德性和自然规律相吻合,所谓:与天地合其德,能够做到这一点,也就是说能够通达明了,宇宙人生的真相,并且能够完全落实在生活中的,这样的人就叫做圣贤、这样的教育就叫神圣的教育。)

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就是儒释道

儒家的根之根是弟子规
道家的根之根是感应篇
佛家的根之根是十善业

经常听到口号性的说和谐社会,和谐世界

怎么才能实现和谐社会这个理想?方法和路径在那里?核心就是家庭。家庭是社会最基本的细胞,如果每一个家庭不和谐,这个社会怎么和谐。家庭怎么才能和谐呢?就是和谐自己的身心。如果每一个人自己跟自己都不能和谐,家庭就不能和谐,家庭不能和谐,社会绝对不能和谐

怎么做到让自己和自己和谐呢?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学习自然规律的教育,你就能得到!

第一步先做到明伦

由于我自己才疏学浅,我只是在这里正面的回应下标题的内容。希望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有说的不对的地方,请大家批评指正。非常感谢!


发表于 2016-11-22 11:4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fuzzylogic115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fuzzylogic115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文化这东西,还是要有承载。中国文化的承载就是国学。其实国学并不特制几类,我个人感觉很多有中国特色的文化都可以叫国学。只不过谈到国学,不谈四书五经,不谈文化沿革,那会有人说你谈的不到位。我个人比较偏好的几个方向其实就是诗歌,中医,道家及修炼。这些看的比较多,其他倒也涉猎。希望以此文给大家简单的解个惑。说的不对,大家轻拍就是。

国学四书五经,我们一本一本过正常人就迷糊了。咱还是按爱好方向来讲。

喜欢诗的,可以读诗经(往后唐宋的诗词也是很好,但这个是开始)。诗陶冶情操,培养人的感情,让你更富有想象力和激情,也更加的热爱生活。顺带说说我的体会,其实感觉咱这一代对情感的培养真是不够。科学知识素养的确是高,但论及作为人之最大特征的情感,我们这一代人可以说实在是差了一些。为什么?因为这一代对物质的关注太重了。诗歌的存在,就是可以培养一个人的情感。有情感和人相处,才会让人感觉到这是个人?懂赞美?懂感恩?懂孝道?这些都是以情感为基础。所以情感很重要。

喜欢哲学的,可以去看易经。易经很多白话解,算命倒在其次,其解释世界法则可以让人更佳富有智慧和洞察力。
易经我学了挺久,感觉并没有拿他作为一个术数层面的书再看。里边的很多卦辞其实都是对应了道理,易经六九之数是演化,也对应了天地间各个事物的发展规律。其实研究这个,还是在理的层次让自己更加通达。举个例子,现在很多家庭不和睦,说实话,易经已经明说了。男子,天行健,以自强不息。男子就得跟太阳月亮一样,时时刻刻转动,带动这个家,向前走,自强不息。女子呢,地势坤,以厚德载物。女子就要以承受一切的精神来托起扶持这个家,对家人要包容宽厚。家不和谐,这两个有一条达不到恐怕都是不和谐的。观察下去,还真是这样。

喜欢医学的,弄一本黄帝内经。素问前十篇你要是都读懂了,那对整个人体的功能和人与自然界变化的关系,就认识的很透彻了,反过来养生的东西再到你眼里,是渣是宝那就真的扫一眼就知道。家人的保健你也可以直接拿过来负责一下了。中医的确是中华一大瑰宝,学了这个你基本就已经站在世界医学之巅峰了。大家谁都不傻,真的因为我就是搞这个的,说伪科学也好,骗子也罢,其实说到底,真正在医学界混的人,尤其是西医,基本没有敢说这个的。因为他知道中医比西医有效得多。说骗子的基本都是遭遇到骗子,这哪个行业都有,说伪科学的基本都是门外汉。因为到现在连科学自身的定义和外延人类都还没有搞清,都在更新中,这种只盯着几个标准就下结论的,还是太武断。医学要看临床疗效,这些人没有临床经验,不在医门,聪明人不会轻易为期所惑就是。

你要是喜欢佛道,想要延年益寿,那可以去看南怀瑾的《我说参同契》。这本书其实是注《参同契》来的,参同契是东汉魏伯阳所煮,写的是道教炼丹和周易的关系。这本书基本就是凡人修仙的宝典。哈哈哈,不要问我凡人究竟能不能修仙,这个真的不是我告诉你你就信的,要看缘分。但参同契太难懂,朱熹王阳明都注不出来啥,因为他们根本就不修真。但南师从小就寻仙问道,真的修过,所以他注的不错,广征博引,即便不准备修道,这本书开示佛道儒以及基督和印度教的理解那也算是高屋建瓴,很有助益。这里也有具体的修行法门。南师是比较推崇佛教的白骨观的,佛教修心,但这个白骨观也可以延年益寿,很容易修。

你要是想让自己在做人的层次上更进一步,那就去读论语吧。慢慢背下来。你会发现你的行为举止慢慢的不同,潜移默化的,这本书会改变你。让你温润如玉,让人如沐春风。很多做人做事的道理也就懂了,处事也就通达了,很多也就不纠结了。现代人还是需要一些行为准则,看现在中国真是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这种同龄人世界观的巨大撕裂,真的是很让人叹为观止。。。

还有很多其他选择,比如古天文可以看看史记里的天文志,古地理研究一下山海经等等等等。都很有意思。

这样兴趣一广,周围的人跟着受益,这样就联动起来。

所有这些,等到你教孩子的时候,孩子也能受益匪浅,因为现在懂这些的太少了,而这些东西,恰恰是咱们几千年最精华的文化积淀。

这帖子我待会发到教育栏目里,希望更多人能看到。

发表于 2016-11-12 12:2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碧姐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碧姐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blue_maomao 发表于 2015-12-22 18:51
我倒是有点同意楼上某同学的发言,阳明的心学是比较高度归纳的。

     西方人,日本人与中国人的文化 ...

“做生意时讲爱国,爱国的时候讲道义,。。。”
真的太精辟了!

发表于 2016-11-12 12:0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碧姐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碧姐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hsqhugh 发表于 2015-12-22 21:04
标题有错别字

哪个字错了?

发表于 2016-11-12 11:5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碧姐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碧姐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dedge 发表于 2015-12-22 23:12
弟子规………原谅我立即就联想到下图

“五道杠少年”嘛,跟“弟子规”不是一回事。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6-11-12 11:5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碧姐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碧姐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唐三马 发表于 2015-12-23 09:17
最主要的区别是,
弟子规是人
根据传统和习俗

有薄熙来,习近平,王健林,马云。。。

发表于 2016-11-12 11:5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碧姐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碧姐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大牛哥 发表于 2015-12-23 11:57
站得高些。。。再高些。。。

共产党能夺取政权,绝对是人民的选择!

“共产党夺取政权,是人民的选择”。这个我同意。“解放战争”的时候,人们自动参加中公的解放军,而国民党就要拉壮丁。

发表于 2016-11-12 11:4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大牛哥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大牛哥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碧姐 发表于 2016-11-12 12:42
坚持文化大革命1000年?!

不一定够呢

毕竟中国有3000多年将近4000年的历史,从根上就发展歪了。纠正这些是否需要重新进化一次?
苏格拉底怎么死的?!

发表于 2016-11-12 11:4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碧姐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碧姐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大牛哥 发表于 2015-12-23 13:46
解释起来太多太复杂。

不过,简单说:中国人,因为文化原因,天生都是无政府主义者。

坚持文化大革命1000年?!

发表于 2016-11-12 11:4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大牛哥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大牛哥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碧姐 发表于 2016-11-12 11:58
文言文,诗词歌赋,武术,中医药。。。

中国象棋、围棋、麻将以及扑克牌传入中国后的斗地主、80分。。。

这些才是国粹!

不开玩笑地说,这些东西是中国仅有的几样有规则且相对公平的东西。
苏格拉底怎么死的?!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6-11-12 11:2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陶华碧and王守义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陶华碧and王守义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碧姐 发表于 2016-11-12 11:58
文言文,诗词歌赋,武术,中医药。。。

文言文在五四运动后就没落了,继续使用的话只能徒增文盲率

诗词歌赋倒是不错,仍然还是文言文诗词歌赋最美,属于过去式了,新诗歌在网络时代已经死了,海子顾城都是精神病

武术,好像是自我陶醉,花拳绣腿的招式太多,实战打不过泰拳和跆拳道,老年人练练太极拳养生还不错,最关键的是,现在有多少人习武,根本就不是大众文化

中医药,伪科学的代名词

我觉得中国文化的精髓就是儒表法里,厚黑学,神秘主义,没一样好东西。很难过,但是却不得不承认。

只有拥抱科技,民主,法治,市场,才能让人过上有尊严的生活,才能发展出超越生存之外的绚烂文化
No

发表于 2016-11-12 11:1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碧姐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碧姐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mlink3 发表于 2016-3-2 11:09
楼主 请让你的小孩 了解以下事实。

孔孟之道和老子的道学就是中国文化底蕴的大纲。

共产党和文化大革命只是小浪花吗?是冲天巨浪好不好?

发表于 2016-11-12 11:1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碧姐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碧姐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小婶婶 发表于 2016-4-11 13:00
你在说谁啊?因为我没看到你要说的对象

应该是说楼主,但我不觉得能提出这个问题的人是“无知”,起码他/她愿意思考并且有能力思考。

发表于 2016-11-12 11:0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碧姐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碧姐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谷寻寻的妈咪 发表于 2016-8-16 17:50
赞!

有首歌词唱道:“三皇五帝平天下,四书五经和为贵”。很茅盾嘛。“以和为贵”怎么能“平天下”呢?!

发表于 2016-11-12 10:5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碧姐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碧姐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陶华碧and王守义 发表于 2016-10-18 11:03
除了饮食文化,八大菜系,其他的好像都没有什么可以拿得出手的东西

文言文,诗词歌赋,武术,中医药。。。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