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精华好帖回顾

· 吉利大QQ R-design T6 提车一周作业 (2016-4-26) 小Q新视野 · 小儿初离家--在Day Care的生活(续完) (2008-9-5) 风再起时
· 生煎包 (2009-1-29) 高寿财 · 【大家一起来过年】Quantum年糕贺岁三重奏◎清爽韧滑的椰汁千层马蹄糕 (2012-1-27) Quantum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查看: 3729|回复: 4

[北美] 特朗普签署行政令解密肯尼迪和马丁·路德·金遇刺档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1-25 12:2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xq052b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xq052b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paulaxing 发表于 2025-1-25 13:19
我觉得西方的左右两派,他们的共同点是反独裁,在这个共同点下,他们再有有观点不同,不是什么大政府还是 ...

西方的left,不管哪个流派,核心思想都可以追溯到大革命时的卢梭写的《社会契约论》

卢梭痛恨他所处的人类社会,他痛恨富人强者,他为穷人弱者感到惋惜;他认为,不平等既是罪恶的结果,也是罪恶的根源,他的理想是铲除不平等、而后建立一个人人平等的美好社会;他为理想社会设计了政治制度:在人民之上设置一个绝对权威,这个权威有权剥夺每个人的所有权利及一切力量(包括财产),使每个人都成为权利和力量均等的个体;为了保证这种平等状态不被破坏,决不允许有任何例外,每个均等的个体要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体,谁离开这个统一体就无法生存,这也是为什么要建立绝对权威的道理;为了保证这个权威的统治地位,他要采用强迫和斗争的办法,以及改造人性的办法,把任何异议者和反对者的言行扼杀在萌芽状态之中;他认为人民是愚昧盲目的,人民不知道自己的根本的长远的利益,必须有一个把握唯一真理的最高智慧来指引和领导人民,才能使人民得到彼此相同的幸福;他认为他就是这样一位具有最高智慧的非凡人物,他是为了拯救人类,为了人民的利益,为了铲除罪恶,因而有权无视人的尊严,剥夺他人,改造他人,强迫他人,组织一部分人去斗另一部分人,甚至可以举道德诛心、借理想杀人,把个体生命视作鸿毛;他认为他有把握实现他的抱负,因为他深知人的偏私是他创建平等状态的人性依据,他知道他可以轻而易举地煽动群众对社会的不满和积怨,可以把一盘散沙聚成一股不可一世的力量

罗素就认为:卢梭是「那种与传统的君主专制相反的伪民主独裁的政治哲学的发明人」,卢梭的学说「虽然对民主政治献嘴皮殷勤,倒有为极权主义国家辩护的倾向」。卢梭的政治学说之所以引起种种歧义,关键就在于他的「主权者」和「公意」这两个概念上。

从雅各宾派,马克思主义,到纳粹,无不从这个「公意」中获得了其独裁的理论基础
"Free speech is meaningless unless you allow people you don't like to say things you don't like. "

By Elon Musk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25-1-25 13:0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xq052b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xq052b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xq052b 于 2025-1-25 14:08 编辑
paulaxing 发表于 2025-1-25 13:55
牵强附会的硬把民主体制的左派说成卢梭式伪民主真独裁,真实社会的左派是理想些,创新些,和独裁无关。成 ...


作者:Floyd Zhou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8053836/answer/39406194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罗素此言出自《西方哲学史》第三卷十九章,卢梭条目的开头,原文如下:

JEAN JACQUES ROUSSEAU ( 1712-1778), though a philosophe in the eighteenth-century French sense, was not what would now be called a "philosopher." Nevertheless he had a powerful influence on philosophy, as on literature and taste and manners and politics. Whatever may be our opinion of his merits as a thinker, we must recognize his immense importance as a social force. This importance came mainly from his appeal to the heart, and to what, in his day, was called "sensibility." He is the father of the romantic movement, the initiator of systems of thought which infer non-human facts from human emotions, and the inventor of the political philosophy of pseudo-democratic dictatorships as opposed to traditional absolute monarchies. Ever since his time, those who considered themselves reformers have been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those who followed him and those who followed Locke. Sometimes they cooperated, and many individuals saw no incompatibility. But gradually the incompatibility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evident. At the present time, Hitler is an outcome of Rousseau; Roosevelt and Churchill, of Locke.

注意加粗的一段话。罗素原文中是把卢梭作为浪漫主义在政治和哲学领域的代表性人物来批判的。

在罗素的西方哲学史中,将文艺复兴以降的近代哲学中,自由主义的发展大体上分为两期,一期他称之为Early liberalism,罗素的态度大致较为赞许。后一期中具代表性的是一个他称之antithesis of liberalism的运动,罗素认为其导致了文化领域的浪漫主义和政治领域的民族主义或国家主义。这三个词在罗素的语境中是具贬义的。马克思的哲学被罗素认为是自由主义的一个旁支,算作另外一派。

在罗素看来,自由主义具有个人主义的特征,早期自由主义在有关知识、经济的问题上是个人主义的,但是与浪漫主义不同,在情感和伦理方面不带自我主张。这一派在法国大革命前的代表是十八世纪英国、美国宪法创制者和法国百科全书派,大革命期间代表是吉伦特派,大革命后在法国绝迹,英国以功利主义和曼彻斯特学派为代表。美国被罗素认为是自由主义成功最大的国度。可见,以罗素观点,自由主义在政治领域的实践,以英美为代表,而洛克被罗素认为是这一派在哲学领域最早详细论述者与近代影响最大者。丘吉尔与罗斯福分别作为这两个政体的首脑在这里象征洛克一系哲学对政治领域的影响(需要说明的是,罗素对罗斯福本人的“新政”是否属于自由主义传统至少怀有疑问,在卷三的第十二章他提出也许自由主义在美国的优势应该算作1776年到1933年罗斯福新政止)。

浪漫主义运动被罗素视作自由主义对立面的典型,罗素最看不上的是以十八世纪法国人所赞赏的,所谓la sensibilité(中译做“善感性”)。罗素认为这种浪漫主义通过民族主义进入到政治领域,以审美的标准代替功利的标准。这种价值标准会导致猛烈的反社会倾向,不是无政府的叛逆者,便是好征服的暴君。哲学领域在罗素的批判下中枪的是卢梭、德国唯心主义以及尼采,罗素认为民族原则是这种哲学的推广,因此,极端民族主义和反犹主义也是与之相连的,希特勒作为这种政体的代表其根源要追溯到卢梭开启的浪漫主义运动。

罗素本人受英美哲学传统影响较深,以英宪与受其影响的美宪治下国家作为自由典范,对于大陆哲学及受其影响的政治实践总体持否定态度(法国启蒙哲学-法国大革命、德国古典哲学-民族主义、唯意志论,罗素称之“浪漫主义的反抗”-国家社会主义)。
"Free speech is meaningless unless you allow people you don't like to say things you don't like. "

By Elon Musk

发表于 2025-1-25 13:1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xq052b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xq052b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potter.leon 发表于 2025-1-25 13:38
人民对“平等”的美好愿望,又容易被人利用,纵观历史,哪个独裁者不是在人民的拥戴下上位的?从凯撒,到 ...

这套乌托邦最大的逻辑bug是,真正的“好人/圣人”是不会愿意去充当“公意”来替别人做决定的
"Free speech is meaningless unless you allow people you don't like to say things you don't like. "

By Elon Musk

发表于 2025-1-25 13:1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xq052b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xq052b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paulaxing 发表于 2025-1-25 14:11
罗素以前极力赞扬苏联体制过。过去的人说的话不一定适合今天。以当前的坐标观察比较清晰。 ...



20世纪影响最大的哲学家伯特兰·罗素,是西方世界当时的公知领袖、才子班头,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刚爆发时,他既兴奋又期待,他不断向英国驻彼得格勒的大使打听俄国的近况,却因为隔得太远不得要领。

1920年,罗素甚至亲自去了一趟俄国,与列宁等人做了长谈。就在这之后,他对“俄国革命”的看法改变了。

亲自了解到俄国情况的罗素认为,列宁的理论有两大谬误:一个是人性上的,一个是理论上的。

人性上的谬误,是幻想通过宣扬仇恨,以斗争的形式促成美好结果,以天下大乱带来天下大治——却不去想,那些养成仇恨习惯的人,一旦得逞,就会马不停蹄寻找新的仇恨目标。

理论上的谬误,则在于他们坚信,经济力量是唯一起支配作用的权力形式,如果国家成为唯一的资本家,就能马上消除剥削和压迫。但他们却没有意识到,这种做法只是造出了更加可怖的结果。

后来罗素写了“布尔什维克的理论与实践”,对在俄国发生的一些事情公开进行了否定的判断。罗素认为,古今中外的人们总在幻想“医治百病的灵丹妙药、毕其功于一役的社会革命”,这样的想法很不错,但只能是痴人说梦。因为事实恰恰证明,给人类带来了最多、最大灾难的,正是那些高尚的野蛮和狂热的信仰。

当年,罗素这种不与时俱进的反对态度惹恼了很多人,罗素成了当时舆论的靶子,左右两派都给他起了外号。

罗素还因为自己的观点,引发了不小的家庭内部矛盾,夫妻关系也搞得很狼狈。

罗素《论布尔什维克的理论与实践》甫一出版,徐志摩就找来读了,他还针对俄国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俄国人相信天堂是有的,可以实现的,但在现实与那天堂中间隔着一座血海,人类得渡过这血海,才能登彼岸,于是,他们决定先实现那血海。”

胡适当时还没弄明白,也不遗余力地为苏联鼓掌,他认为苏联人是理想主义的政治家,正在做一个空前伟大的政治实验。

为此,徐志摩曾经专门与胡适展开讨论,胡适后来的转变和认识应该也与徐志摩的影响有关。

离开俄国后,罗素应梁启超邀请来华讲学,对俄国模式提出批评,罗素对俄国的态度影响到了中国知识分子对罗素的态度。

罗素来中国后,力挺俄国的鲁迅先生率先发难,写文章讽刺罗素。李大钊、陈独秀、李达、陈望道、邵力子、蔡和森等人火力全开,讥评四起。

评分

参与人数 4积分 +14 收起 理由
hikeman + 5 感谢分享
cutebaby + 2 感谢分享
looflirpa + 4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Free speech is meaningless unless you allow people you don't like to say things you don't like. "

By Elon Musk

发表于 2025-1-25 20:4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xq052b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xq052b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sun-shine 发表于 2025-1-25 15:47
希望政府权力扩大就是左派。  拥有权力的政府可以用社会资源为民谋利 -- 比如 北欧,西欧, 也可以用来发 ...

+1

left与right最大的区别就是对自由的限制
"Free speech is meaningless unless you allow people you don't like to say things you don't like. "

By Elon Musk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