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足迹

标题: 另一种休闲--休闲潜水(原创) [打印本页]

作者: 唐韵秦风    时间: 2011-9-8 11:01
标题: 另一种休闲--休闲潜水(原创)
潜水这项活动在欧美等西方国家是一个很流行也是很普及的活动。以前在国内不怎么流行,主要是因为国民收入水平,对潜水的了解以及国内适合潜水的水域少,而没有普及起来。随着国人家庭财富的提高,潜水这项活动在国内也流行起来了。就上海一个城市而言,就有8家潜水中心。大多数潜客都是去东南亚潜水度假。这项运动以后会在国内很火。

澳洲四面环海,有着丰富的潜水资源。遗憾的是,由于中国文化中的“水火无情”,造成大多数华人水性不好,不敢接近水,怕水。因此,对潜水这项运动敬而远之。实在叫人遗憾。

人类历史上无数事实证明,大多数人类的恐惧源自于无知。由于无知加上各种负面信息的影响,因而对一种新事物在为了解之前就下了“恐怖,危险,不能碰”等结论。下面我给大家讲讲什么是潜水。潜水的历史,安全性,如何学潜水,和潜水的乐趣吧。下面我用问答的方式来介绍一下这项有趣的运动(下面说的潜水,除非特别指出,都是休闲潜水)。

潜水是什么时候有的呢?

潜水自古就有。在古时候人类采摘珍珠,珊瑚等就生产活动就是潜水。起初人类利用憋气,练习提高肺活量来加大水下停留时间来提高产量,最出名的是我国的南海蛋民,有的高手可以在水下停留15分钟,肺活量惊人。后来到了19世纪,西方出现了用手动压气机给水下工作人员提供空气,主要应用在水下工程,如桥梁的桥基建设,轮船的螺旋桨修理等工业用途。到了20世纪30年代,欧洲人开始研究个人携带的水下呼吸装置并取得了成功,开始用于军事用途,随后由退役军人开始玩个人水下潜水。经过几十年的改良,目前的个人水下呼吸装置已经十分可靠并且经济性也使普通百姓玩潜水成为可能。

潜水有哪些分类?

潜水从用途上讲分为工程潜水,军事潜水和休闲潜水,从压力变化分为减压潜水和非减压潜水,从携带的装备上分为,呼吸管浮潜,自由潜和水肺潜水等(下面说的潜水除非特别说明,都是水肺潜水)。

普通百姓玩的是休闲潜水,在某种意义上说也是非减压潜水(当然在休闲潜水中也有技术休闲潜水,属于减压潜水范畴,但是玩的人相对较少)。因为一般人玩潜水主要是去看一些鱼群,珊瑚等水下生物。一般来说,美丽的生物群落都生长在距离水面40米之内。根据哈登潜水压力理论中的科学分析与计算,一般在40米范围之内进行的水下活动(指携带呼吸装置的),在上升回到水面的速度在18米/分钟的情况下,理论上是不需要减压停留,就是说,不用在某个深度停留就可以回到水面,不会得减压病(俗称潜水夫病)。从大多数休闲潜水员的活动来说,基本上下潜的深度在30米之内,在合理的范围之内活动,的减压病的几率几乎没有。


潜水安全吗?

根据国际上有关运动组织的运动伤害分类,潜水对人类的伤害几率小于足球。只要是在训练和个人能力的范围之内活动,受伤害的几率非常小。关于鲨鱼攻击人类的事情,基本上鲨鱼见了人逃走的几率远远大于攻击人的几率。实际上鲨鱼攻击人类的案例非常的小,但是因为新闻的效应被无限放大。就目前为止,因休闲潜水而被鲨鱼攻击的案例在近几年在澳洲没有听说过。关于近几年因潜水而发生的伤亡事件,相当一部分是自由潜水造成的而非水肺潜水。


潜水有那些组织?

国际上成规模的潜水组织有PADI(职业潜水教练联合会),NAUI,SSI等。这些组织有各自的训练标准和管理体系。但是最基本的标准是一个凌驾于这些组织之上的一个标准委员会来监督管理潜水标准的制定。目前最大最出名的潜水组织是PADI,在全球有3000多以上个潜水中心会员,基本上已经开发的适合潜水的地点都有PADI的潜水中心。

学潜水难吗?

不难。目前PADI的标准是,学潜水的前提条件是会游泳,至少要能徒手游动200米(不论何种姿势),和水面漂浮10分钟。如果这些条件具备,基本上用2天时间就可以学会潜水拿到初级牌照,这两天不包含自学理论的时间,学生必须要经过游泳池潜水和自然环境潜水共9趟课的训练。学员只有在掌握基本潜水技巧之后才能得到初级证书。这个牌照是被全世界认可的,凭执照可以租借气瓶,装备等。如果没有牌照而去玩潜水,首先潜水店不会租借装备给你,如果真想玩,只能玩体验潜水,要有专业人士陪伴,而且不能自由活动(我们称之为遛狗)。体验潜水的费用高(需要支付额外的专业人员费用),自由度少,不划算啊。

潜水员的级别有哪些?

PADI的潜水员级别分初级潜水员(OPEN WATER DIVER), 进阶潜水员(ADVANCED OPEN WATER DIVER),救援潜水员 (RESCURE DIVER), 潜水长( DIVING MASTER), 助理教练( INSTRUCTOR ASSISTANT),教练(OPEN WATER SCUBA INSTRUCTOR),专长教练( MSDT), 参谋教练,教练长,课程总监十级。其中从潜水长开始就算是专业潜水员。从进阶潜水员之后还可分一些专长潜水如沉船潜水,水下摄影潜水员等。这些专长类不属于专业潜水员。

大多数玩家考到救援潜水员。初级潜水员的最大下潜深度是18米。进阶潜水员的下潜深度是30米(极限40米)。其他潜水员不论任何登记都不能下潜超过40米(除非接受过额外的训练和拿到相关的资格证书)。

潜水需要什么装备?

水肺潜水的英文名称叫SCUBA DIVING. SCUBA 的意思是 Self-Contained Underwater Breathing Apparatus, 水下自给式呼吸器。水肺潜水需要面镜(MASK),呼吸管( SNORKEL),BCD (BUOYANCY CONTROL DEVICE,浮力控制装置.就是人们常看到的潜水员穿在身上的一件象夹克一样的东西),REGULATOR(呼吸调节器,根据水压变化给潜水员提供压缩气瓶里的空气),WET SUIT(湿衣,在水下保护潜水员的体温和皮肤),FIN(脚蹼,提供水下游泳时的动力)。

万一装备在水下坏了怎么办?

这个问题早在潜水发展时就经常遇到并且引起业内人士的注意。目前所有的潜水装备,尤其是水下呼吸器,都是故障安全式。即就是,万一呼吸器出了故障,不会不供给气源给潜水员,而是源源不断的漏气来提醒潜水员尽早回到水面。同时,每个潜水员的装备都必须有两个呼吸咬嘴,当同伴的气耗尽或者万一因故障不出气,那么同伴可以提供一只备用气源给他/她,同时尽快回到水面。总之,只要是在训练的范围内活动,安全是有保障的。

悉尼什么潜水季节最好?

基本上悉尼一年四季都可以潜。能见度最好的时候是冬天,当然夏天比较暖和,潜水舒服,但是水下的能见度比起冬天那如水晶般的清澈比起来差了一点。

悉尼那些地方可以潜?

悉尼适合潜水的地点有几十个,从PALM BEACH 到LA PAROUSE之间分布着。有的地方直接走到岸边就可以玩,有的地方要做船出海才能看到好看的。比如MAROUBRA外海的MAGIC POINT,水下有个鲨鱼洞,里面有7,8条护士鲨。非常好看。

先介绍这么多,如有朋友想知道更多的,尽管提问。我会一一解答。

谢谢!

[ 本帖最后由 唐韵秦风 于 2011-9-8 15:55 编辑 ]
作者: neco    时间: 2011-9-8 11:47
精品文章,先坐沙發再細看。
作者: tomboylx    时间: 2011-9-8 11:52
好帖  学习了
作者: neco    时间: 2011-9-8 11:53
我就被溜过一次。哈哈。
哪里能学潜水?比如你说的PADI。大概需要多少钱?多小的孩子可以开始学潜水?
作者: adi6636    时间: 2011-9-8 12:04
好帖子,麻烦LZ介绍一下如何克服潜水时的耳压平衡问题,相信这是初学者们很关心的
作者: flyt    时间: 2011-9-8 12:09
哇,羡慕死了
作者: 虞宅与美丽    时间: 2011-9-8 13:07
这个有趣,我抓紧练游泳先。
作者: 虞宅与美丽    时间: 2011-9-8 13:09
标题: 回复 唐韵秦风 1# 帖子
被遛一次多少钱?向往很久了,要试一下才好。
作者: neco    时间: 2011-9-8 13:16
原帖由 虞宅与美丽 于 2011-9-8 13:09 发表
被遛一次多少钱?向往很久了,要试一下才好。

在gold coast 被溜了一次,大概100左右吧。忘记了。6,7年前的事情。
作者: 唐韵秦风    时间: 2011-9-8 15:01
原帖由 neco 于 2011-9-8 11:53 发表
我就被溜过一次。哈哈。
哪里能学潜水?比如你说的PADI。大概需要多少钱?多小的孩子可以开始学潜水?

悉尼学PADI初级证书大多数潜店的价格是AUD399包书,装备和训练。小孩子学的最小年龄是10岁。但是建议16岁以上学,因为孩子太小,装备比较特殊,一般潜水店没有。而家长买了,小孩子长大了又用不了,不合算。
作者: 唐韵秦风    时间: 2011-9-8 15:05
原帖由 adi6636 于 2011-9-8 12:04 发表
好帖子,麻烦LZ介绍一下如何克服潜水时的耳压平衡问题,相信这是初学者们很关心的

耳压平衡是初学者常见的问题。负责任的教练会在你耳朵不适时,停止下潜,并带着你想上升半米到一米,这个时候大多数人会做开,然后在继续下潜,如此往复。理论上说,如果没有严重的感冒和鼻炎的话,耳压平衡做开一次后,基本上在玩潜水耳压平衡不是问题。当然也有谢人耳压一直做不开。但是实际上,如果能适应坐飞机时的压力变化,并且在飞机起降时耳朵里面有响声或者自己调整一下就好的人,潜水的耳压平衡都不是大问题。
作者: qyan17    时间: 2011-9-8 15:27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neco    时间: 2011-9-8 15:31
原帖由 唐韵秦风 于 2011-9-8 15:01 发表

悉尼学PADI初级证书大多数潜店的价格是AUD399包书,装备和训练。小孩子学的最小年龄是10岁。但是建议16岁以上学,因为孩子太小,装备比较特殊,一般潜水店没有。而家长买了,小孩子长大了又用不了,不合算。

谢谢
作者: 喔喔佳佳    时间: 2011-9-8 17:29
过两天去浮浅
作者: HALAN    时间: 2011-9-9 20:40
好贴子
作者: kuxxc    时间: 2011-9-10 00:07
原帖由 qyan17 于 2011-9-8 15:27 发表
是我找错了?墨尔本的课程都要$999?


我替楼主答。是你错了。

带证书的入门课程 (open water diver) aud$399 算是“豪华”型课程。你要是到处问问,$200多的也有。不过这事儿都是一分钱一分货,不建议贪便宜。$399 一般上领证前会用船带你出海潜两次(必要的经验)。$200多块的顶多从海边涉水由浅入深,比较费力,也体会不到出海的乐趣(或者晕浪的痛苦。。。呵呵)
作者: kuxxc    时间: 2011-9-10 00:09
$999 可能是去某地方度假几天同时考证书的价钱吧。那个不出奇。
作者: 唐韵秦风    时间: 2011-9-13 17:11
自己的帖子自己顶啊!
作者: 喔喔佳佳    时间: 2011-9-14 22:19
请LZ推荐悉尼浮潜的地点
作者: neco    时间: 2011-9-15 10:13
标题: 回复 喔喔佳佳 19# 帖子
Clovelly 那里的那个小海湾适合初学者。因为在海湾,而且海口那里用石头拦住了,里边很安全,水温也比较高,也有不少水下生物。那里很多人游泳,浮潜。
http://maps.google.com.au/?ll=-3 ... mp;z=18&vpsrc=6
作者: 猫儿宝2006    时间: 2011-9-16 00:16
LZ有什么俱乐部推荐么?
想找组织。
作者: Kingluo    时间: 2011-9-16 14:38
谢谢分享
作者: lxk    时间: 2011-9-17 17:31
澳洲有这么好的海岸,不“玩水”真是可惜了!lz能不能介绍浮潜的知识,这个好像更简单易学。水肺潜水以后再学。
作者: 唐韵秦风    时间: 2011-9-17 21:45
标题: 回复 lxk 23# 帖子
浮潜有两种,一种叫呼吸管浮潜( SNORKELING),一种叫自由浮潜(SKIN DIVING)。呼吸管浮潜就是浮在水面,看下面的生物并且自由游动。自由潜(SKINDIVING),就是在呼吸管潜水的基础之上,憋一口气潜入水中活动,当身体组织缺氧时,回到水面换气的潜水方式。

这两种浮潜方式有需要装备,潜水面镜,呼吸管,脚蹼。根据水性和水温,也需要防晒服或者湿衣。

浮潜的前提是不怕水,在呛水时有足够的经验换气。因此,会游泳很必要。

浮潜的基本技巧是呼吸管排水。很简单,就是在感觉到呼吸管里面进水,呼吸不畅时,用肺中残留的余气用力吹,将水吹出呼吸管,同时吸入新鲜空气。呼吸管呼吸方式是深且长,短促的呼吸会让部分二氧化碳残留在呼吸管中,导致每口吸入的空气中氧气含量较低。

浮潜应该选择风量小的水域,或平静的港湾活动为宜。根据水性高低可以选择,直通式呼吸管,半干式和全干式。全干式呼吸管顶部有一个装置可以防止水进入呼吸管,适合水性一般的人。

关于安全性,可以说自由浮潜(SKIN DIVING)的危险性最高。比水肺潜水的危险性高。因为身体对肺部空气中氧气的浓度和外部的水压相关。水深没增加一米,身体承受的压力增大0.1帕斯卡。在5米处,身体承受1.5个帕斯卡的压力。因此此时身体组织对肺部氧气浓度的感知也增加到水面的1.5倍。在自由潜水员从5米处上升回到水面的过程中,身体承受的压力迅速变小,组织对肺部氧浓度的感知也迅速变小,此时,如肺活量不够的潜水员会出现脑部缺氧的情况,而昏迷溺水。这个现象叫“潜水黑视症”。这也是自由浮潜的危险性很高的原因。而水肺潜水因为有压缩空气源源不断的向肺部供气,因此组织缺氧的情况不会出现。

为了浮潜安全,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观察水情。浪大不玩。
2.观察水温,太冷不玩。(会失温引起抽筋,严重会休克)
3.下潜不玩。如果水性不佳,不要潜的太深。潜下去一米就是极限。
4.无伴不玩。任何时候潜水都是潜伴制度。相互照应,把风险降到最低。

先介绍这么多,谢谢!
作者: hr6970    时间: 2011-9-17 22:07
我潜水时会觉得头痛(就前额痛),也是属于耳压平衡的问题吗?
作者: 唐韵秦风    时间: 2011-9-17 23:19
原帖由 hr6970 于 2011-9-17 22:07 发表
我潜水时会觉得头痛(就前额痛),也是属于耳压平衡的问题吗?

可能是鼻腔管有点充血造成的压力不平衡的原因。下潜时慢一点可能会消除。还有如果潜水服,头套在紧,尤其是颈部紧也会造成头痛。
作者: revelc    时间: 2011-9-19 18:39
我也想学潜水啊
作者: lxk    时间: 2011-9-19 20:30
谢谢lz的答复。特别是那些注意事项对想学的人来说很重要。
作者: 唐韵秦风    时间: 2011-9-19 22:28
原帖由 lxk 于 2011-9-19 20:30 发表
谢谢lz的答复。特别是那些注意事项对想学的人来说很重要。

LXK同学不用客气。任何一种活动都需要熟练的技巧加小心才能玩的安全开心。希望上面的内容对大家有所帮助啊。
作者: 唐韵秦风    时间: 2011-9-20 15:29
标题: 引用最近的一条新闻
在悉尼港水中游泳的青年被载有朋友的游艇撞上后死亡
发布: 2011-9-20 12:44 |  作者: BOC |   来源: 网络媒体 |  查看: 20次

在悉尼港水中游泳的青年被载有朋友的游艇撞上后死亡一名青年在悉尼港被载有朋友的12米长游艇撞上后死亡。

昨天下午5点30分,急救人员接到通报后赶到Athol Bay,在水里发现一名重伤的男子。

18岁的青年被送到医院,但是不久后死亡。

-------------------------------------------------------------------------------------------------------------------------
潜水时,我们一般都在往来船只少的地点。如果有过往船只,潜水员都会带一只叫“象牙帮”的柱状充气袋。在上浮会到水面时,在距离水面5米处充气打出象牙帮。象牙帮是橘红色,写有"SCUBA DIVER"的字样,很醒目。相关规定要求船只看到这个标志必须避让至少15米,以避免潜水员回到水面被船只撞伤的情况发生,保证了潜水员的安全。
作者: 忽然一周    时间: 2011-9-20 16:53
Ding yi xia
作者: ado2012    时间: 2011-9-20 18:37
刚看完Sanctum,我决定只潜水不探洞
作者: Tiger_Karen    时间: 2011-9-20 18:41
这个一定要玩儿,海底世界太奇妙了
作者: kuxxc    时间: 2011-9-20 19:10
原帖由 ado2012 于 2011-9-20 18:37 发表
刚看完Sanctum,我决定只潜水不探洞


wise
作者: 忽然一周    时间: 2011-9-21 09:54
有哪位同学推荐一下大布里斯班地区比较适合浮潜的地方,下面有点鱼或者水下的景点最好
作者: 喔喔佳佳    时间: 2011-9-21 12:07
LZ和各位童鞋有没有比较好的买wetsuit的网站的推荐
澳洲这个地方wetsuit买的比较贵,美帝的几个网站貌似便宜不少
打算买个5MM或者4/3的wetsuit,snorkeling用
另外hood需不需要买?如果夏天玩的话
作者: kuxxc    时间: 2011-9-21 13:01
Go to surf dive ski and look for last year model?

5mm for snorkelling? Only needed for winter (as is hood). In summer 3mm is enough. A lot lighter too.

A "springsuit" is what you need (full length 3mm surfing wet suit). A good spring suit with sealed seams and mobility cutting and reinforced high-wearing area costs upwards of $300. Dont buy anything under $100. :)
作者: 老装哲学    时间: 2011-9-23 15:13
楼主你好,我是Open Water潜水员,虽然是个菜鸟但是有证的呦,人也在悉尼,就是苦于没有伴儿,你们什么时候去潜水能不叫上我啊,多谢啦。。。悉尼会潜水的朋友们应该组织组织
作者: tony12    时间: 2011-9-25 22:03
前天去Clovelly bay发现那里的rock pool有蛮多人在玩浮潜
作者: wTam    时间: 2011-9-26 09:38
标题: LZ 能介绍一下装备吗?
Aqualung 的 zuma 好用不?
作者: kuxxc    时间: 2011-9-26 14:06
要不10/11月咱们大家组织一个。。。我想试试那个Jervis Bay 2 天船潜的。楼主不妨成立一个名单,人数够了咱们自己可以开团。

wtam 也潜水哦!!不错不错!zuma 看起来很轻小啊,比我的 seaquest balance 还简单(也是 wing)。我潜的不多,也常晕浪,所以就是觉得 wing 不比 conventional design 好用。不过如果常带出门的话,wing set up 还是比较方便。你如果在悉尼潜的不多,我觉得是很好的考虑。

没用过 zuma。看起来和 balance 的结构差不多,所以用起来应该也是差不多。
作者: kuxxc    时间: 2011-9-26 14:09
想考个nitrox 证。楼主有认识的开班不?
作者: leski    时间: 2011-9-26 14:14
原帖由 唐韵秦风 于 2011-9-8 15:05 发表

耳压平衡是初学者常见的问题。负责任的教练会在你耳朵不适时,停止下潜,并带着你想上升半米到一米,这个时候大多数人会做开,然后在继续下潜,如此往复。理论上说,如果没有严重的感冒和鼻炎的话,耳压平衡做开一次后,基本上在玩潜水耳压平衡不是问题。当然也有谢人耳压一直做不开。但是实际上,如果能适应坐飞机时的压力变化,并且在飞机起降时耳朵里面有响声或者自己调整一下就好的人,潜水的耳压平衡都不是大问题。


我就是耳压平衡没弄好,第一次潜下去时,惊慌,最后被人救上来的。

我坐飞机时,耳朵是很痛的,怎么调整都痛。估计这辈子没有潜水的命。
作者: wTam    时间: 2011-9-26 17:51
原帖由 kuxxc 于 2011-9-26 14:06 发表
要不10/11月咱们大家组织一个。。。我想试试那个Jervis Bay 2 天船潜的。楼主不妨成立一个名单,人数够了咱们自己可以开团。

wtam 也潜水哦!!不错不错!zuma 看起来很轻小啊,比我的 seaquest balance 还简单(也是 wing)。我 ...


我是准备学。希望十月底能考到初级证。十一月跟你去 Jervis Bay 潜。

你意思是 Wing set up 容易晕浪?
作者: kuxxc    时间: 2011-9-26 20:41
原帖由 wTam 于 2011-9-26 17:51 发表

你意思是 Wing set up 容易晕浪?


不是。 wing set up 在浮在水面时候没那么舒服。不过在水里和传统型的没什么分别。
作者: 唐韵秦风    时间: 2011-9-26 21:53
原帖由 wTam 于 2011-9-26 09:38 发表
Aqualung 的 zuma 好用不?

首先免责一下,一下内容为本人的看法。纯属个人见解,请诸位潜友参考采纳。

AQUALUNG是个不错的牌子,ZUMA是为了降低重量开发出来的一款BCD.我曾经大概看过这款BCD。如果没有记错,应该是背负式气囊。我个人的看法是这款BCD对经常出国旅行潜水的老鸟来说有用。对初学者未必合适。
一, 背负式气囊(WING),的好处是容易在水下保持一个水平的姿态。但是在水面上潜水员必须要用力挺腰来保持在水面脸朝上的姿态,时间长了腰很不舒服。一般情况下不是大问题,可是在水面长时间等船的情况就很吃力了。
二, ZUMA的气囊是单层材料,貌似比较薄。技术不好容易被珊瑚,岩石刮破。
三,貌似没有背架,气瓶处只有一个加厚的棉垫,可能会用着硬。

个人看法是,如果想轻便,SCUBAPRO的GEO是个不错的选择。轻便,看着也结实。
作者: 唐韵秦风    时间: 2011-9-26 21:57
原帖由 kuxxc 于 2011-9-26 14:06 发表
要不10/11月咱们大家组织一个。。。我想试试那个Jervis Bay 2 天船潜的。楼主不妨成立一个名单,人数够了咱们自己可以开团。

wtam 也潜水哦!!不错不错!zuma 看起来很轻小啊,比我的 seaquest balance 还简单(也是 wing)。我 ...

你说的2天船潜是船宿么?我倒是知道一个在度假村,周末前2天的。感觉不错。
我在攒潜水员,这个长周末去北边的鲨鱼洞。会多认识几个潜水员,到时候看看能不能先组团去探探阿德雷德号沉船啊。
作者: 唐韵秦风    时间: 2011-9-26 21:59
原帖由 leski 于 2011-9-26 14:14 发表


我就是耳压平衡没弄好,第一次潜下去时,惊慌,最后被人救上来的。

我坐飞机时,耳朵是很痛的,怎么调整都痛。估计这辈子没有潜水的命。

如果捏住鼻子吹气吹不开,不要使劲硬吹,会把耳朵的耳圆窗吹破,会产生刺痛和晕眩。以后要注意哦!
作者: kuxxc    时间: 2011-9-26 23:19
原帖由 唐韵秦风 于 2011-9-26 21:57 发表

你说的2天船潜是船宿么?我倒是知道一个在度假村,周末前2天的。感觉不错。
我在攒潜水员,这个长周末去北边的鲨鱼洞。会多认识几个潜水员,到时候看看能不能先组团去探探阿德雷德号沉船啊。


不是船宿。。。那个会晕浪死。陆地上有住宿的。

Where is the Adelaide wreck? How deep? Technical dive?
作者: kuxxc    时间: 2011-9-26 23:26
原帖由 leski 于 2011-9-26 14:14 发表


我就是耳压平衡没弄好,第一次潜下去时,惊慌,最后被人救上来的。

我坐飞机时,耳朵是很痛的,怎么调整都痛。估计这辈子没有潜水的命。


I assume you passed your medical check before taking the course?
作者: wTam    时间: 2011-9-27 09:17
原帖由 唐韵秦风 于 2011-9-26 21:53 发表

首先免责一下,一下内容为本人的看法。纯属个人见解,请诸位潜友参考采纳。

AQUALUNG是个不错的牌子,ZUMA是为了降低重量开发出来的一款BCD.我曾经大概看过这款BCD。如果没有记错,应该是背负式气囊。我个人的看法是这款BC ...


非常感谢你的详细分析!

Zuma 是没有背架的,这个我也有点担心。我个子又小又弱,担心超重的气瓶压的我喘不过气
作者: jamyi    时间: 2011-9-27 09:36
原帖由 唐韵秦风 于 2011-9-26 21:57 发表

你说的2天船潜是船宿么?我倒是知道一个在度假村,周末前2天的。感觉不错。
我在攒潜水员,这个长周末去北边的鲨鱼洞。会多认识几个潜水员,到时候看看能不能先组团去探探阿德雷德号沉船啊。


你是和Abyss的人一起去吗? 他们这个长周末好象就是去south west rock. 我是每次他们去south west rock我都有事, 去不了.

一起组团去看阿德雷德号沉船是个好主意, 大家在悉尼潜水的也可以认识一下, 以后可以一起活动了.

[ 本帖最后由 jamyi 于 2011-9-27 09:41 编辑 ]
作者: 唐韵秦风    时间: 2011-9-27 12:06
原帖由 kuxxc 于 2011-9-26 23:19 发表


不是船宿。。。那个会晕浪死。陆地上有住宿的。

Where is the Adelaide wreck? How deep? Technical dive?

阿德雷德号在TARRIGEL(在悉尼北边靠近NEW CASTEL),最深的地方30米,需要AOW证书。不需要技术潜水和沉船潜水证。只要你别进船舱就行。如果想呆的时间长一点,可以用高氧。

[ 本帖最后由 唐韵秦风 于 2011-9-27 12:09 编辑 ]
作者: kuxxc    时间: 2011-9-27 12:44
标题: 回复 唐韵秦风 53# 帖子
行。。有机会试试~~谢谢
作者: kuxxc    时间: 2011-9-27 12:46
原帖由 wTam 于 2011-9-27 09:17 发表


非常感谢你的详细分析!

Zuma 是没有背架的,这个我也有点担心。我个子又小又弱,担心超重的气瓶压的我喘不过气


上了课去玩几次了才决定要不要买吧。很多人玩儿了一会儿就不玩了。
作者: salesman    时间: 2011-9-27 13:06
标题: 加入加入
PADI OW大概40瓶气左右,东南亚的一些潜点玩过一些。不过没有自己的装备,只有浮浅的。

悉尼的话,现在潜,是不是还冷了点?要12月份吧?
作者: jamyi    时间: 2011-9-27 13:52
原帖由 salesman 于 2011-9-27 13:06 发表
PADI OW大概40瓶气左右,东南亚的一些潜点玩过一些。不过没有自己的装备,只有浮浅的。

悉尼的话,现在潜,是不是还冷了点?要12月份吧?


悉尼的dive club 基本上是全年都有活动的, 因为悉尼的水温即使冬天有时也有20度左右, 主要是出水后比较冷(我自己比较懒,基本冬天不潜).
作者: 唐韵秦风    时间: 2011-9-27 13:53
原帖由 salesman 于 2011-9-27 13:06 发表
PADI OW大概40瓶气左右,东南亚的一些潜点玩过一些。不过没有自己的装备,只有浮浅的。

悉尼的话,现在潜,是不是还冷了点?要12月份吧?

悉尼一年四季都可以玩。冬天5-7毫米湿衣+头套完全没问题。就算是夏天,也需要3毫米的湿衣(只能玩一潜,两潜有点冷)。不知道你的浮潜装备里有没有湿衣呢?
作者: azurechris    时间: 2011-9-27 16:37
标题: 提醒我了!
我去年买了个PADI 的voucher, 4天的课程,到现在还没用,估计都过期了!
作者: 唐韵秦风    时间: 2011-9-27 17:52
原帖由 kuxxc 于 2011-9-27 12:46 发表


上了课去玩几次了才决定要不要买吧。很多人玩儿了一会儿就不玩了。

同意楼上的,先玩一阵子,觉得长期玩在买装备。毕竟租不划算。如果你个子小,还是买件重量轻带背架的BCD。强烈建议买夹克式,背飞不适合啊。
作者: wTam    时间: 2011-9-27 18:18
标题: 回复 唐韵秦风 60# 帖子
谢谢你推荐夹克式!

看了资料,你介绍的SCUBAPRO的GEO,挺不错的。好像没有Integrated weight system,是不是用weight belt 呢?
作者: 唐韵秦风    时间: 2011-9-27 18:34
原帖由 wTam 于 2011-9-27 18:18 发表
谢谢你推荐夹克式!

看了资料,你介绍的SCUBAPRO的GEO,挺不错的。好像没有Integrated weight system,是不是用weight belt 呢?

没错,没有整合式配重。只能用配重带。
作者: salesman    时间: 2011-9-27 20:37
原帖由 唐韵秦风 于 2011-9-27 13:53 发表

悉尼一年四季都可以玩。冬天5-7毫米湿衣+头套完全没问题。就算是夏天,也需要3毫米的湿衣(只能玩一潜,两潜有点冷)。不知道你的浮潜装备里有没有湿衣呢?


浮潜不用湿衣的,以前在东南亚住了两年,周末就去潜水,属于热带,从来没想过要多厚的衣服的,水肺衣服都是潜水店提供的,浮潜一件沙滩服就跳下去了,防太阳的;) 秦风大哥组织的时候,叫我一声呢。多谢多谢
作者: 舞美拉    时间: 2011-9-27 20:48
之前只是浮潜~前段时间去了cairns,尝试到了真正的潜水,真的很好玩!~
一开始由于没有掌握到要领,耳朵剧痛,后来慢慢的潜到海底,好美好美!~
作者: wTam    时间: 2011-9-28 06:40
原帖由 唐韵秦风 于 2011-9-27 18:34 发表

没错,没有整合式配重。只能用配重带。


谢谢!
Regulator 那个好,有推荐吗?
作者: 唐韵秦风    时间: 2011-9-28 22:44
原帖由 wTam 于 2011-9-28 06:40 发表


谢谢!
Regulator 那个好,有推荐吗?

还是先免责,以下为个人意见,请朋友们参考:

Regulator 一般买起来都是一起买一级头和二级头一起买。有人喜欢DIY,一级头,主二级头用不用厂商的。本人的意见是一级,二级头都用一个牌子,这样整个呼吸器是一个质量标准,规格下生产出来的产品,使用起来可靠性高。

价格经济型一般都是训练装备,价格在澳币400-500元。牌子有很多选择,MARES ROV, IST,SCUBAPRO MK1一级头+R295二级头,AQUALUNG COLYPSO。这样的调节器便宜,但是呼吸器来比较紧,咬嘴上向时易漏气。

中间型的推荐SCUBAPRO 的MK25一级头+ S600二级头, APEKS XTX20

性价比比较好的是APEKS XTX50, 女孩子建议选用APEKS FLIGHT 粉色装。

因为APEKS这个英国品牌是专做技术潜水调节器的。其APKES XTX200就是针对技术潜水设计的。XTX50,XTX20是针对休闲面减压潜水的产品。当然也有的技术潜水员用XTX50技术潜水。

澳洲本地常见的牌子是OCEANIC, Mares,scubapro , aqualung.OCEANIC是美国牌子,在澳洲有分公司,旗下的品牌很多,以BCD,WETSUIT,电脑表为主。

个人认为,MARES的BCD,WETSUIT还算凑合。但是调节器还是不建议买。质量问题太多。
作者: 老装哲学    时间: 2011-9-29 16:57
这贴人气很旺啊,我今年12月初去新加坡开会,想在东南亚潜水,现在两眼一抹黑,只知道诗巴丹,请问有什么好推荐吗,一个人穷游打算住backpacker之类的,多谢多谢
作者: aco20ma    时间: 2011-9-29 17:05
近视怎么办?700度呢,戴隐形?
作者: wTam    时间: 2011-9-29 17:08
原帖由 唐韵秦风 于 2011-9-28 22:44 发表

还是先免责,以下为个人意见,请朋友们参考:

Regulator 一般买起来都是一起买一级头和二级头一起买。有人喜欢DIY,一级头,主二级头用不用厂商的。本人的意见是一级,二级头都用一个牌子,这样整个呼吸器是一个质量标准,规格下生 ...


你太太太太太太有才了!

找到 Scubapro MK2 Plus/R295 和 MK11/R395。 它们分别大吗?

APEKS FLIGHT 很不错,但太贵了,谢谢你的好意。

Regulator 的 DIN / Yoke 什么的意思?

Camaro 的 wetsuit 好吗?

售货员说 Billabong的wetsuit 是用来滑浪的,不是潜水的。而且它最厚的wetsuit只有4mm。真的??

[ 本帖最后由 wTam 于 2011-9-29 17:09 编辑 ]
作者: 唐韵秦风    时间: 2011-9-29 17:09
原帖由 老装哲学 于 2011-9-29 16:57 发表
这贴人气很旺啊,我今年12月初去新加坡开会,想在东南亚潜水,现在两眼一抹黑,只知道诗巴丹,请问有什么好推荐吗,一个人穷游打算住backpacker之类的,多谢多谢

马来西亚比较贵,穷游建议去菲律宾。不要去长滩,薄荷,宿务等旅游点,人多,水下也不好玩。最实惠的是去菲律宾的PG,从马尼拉机场坐车2-3个小时,在坐螃蟹船一个小时就到。这个地方是专做潜水员生意的旅游地点。潜店服务好,价格低。东南亚潜水的特点是经济,水温高舒服,水下的东西多,服务的到位简直就是少爷潜水啊。
作者: 唐韵秦风    时间: 2011-9-29 17:11
原帖由 aco20ma 于 2011-9-29 17:05 发表
近视怎么办?700度呢,戴隐形?

近视不是问题,如果你戴隐形眼镜没有大问题的话,可以戴隐形,然后戴普通平光面镜。前提是,面镜进水时要闭眼,然后排水。否则眼镜掉了很麻烦。或者配一副带近视镜片的面镜。700度近视配一个500度就够了,因为海水折射自动增加200度。

[ 本帖最后由 唐韵秦风 于 2011-9-29 17:33 编辑 ]
作者: 唐韵秦风    时间: 2011-9-29 17:29
原帖由 wTam 于 2011-9-29 17:08 发表


你太太太太太太有才了!

找到 Scubapro MK2 Plus/R295 和 MK11/R395。 它们分别大吗?

APEKS FLIGHT 很不错,但太贵了,谢谢你的好意。

Regulator 的 DIN / Yoke 什么的意思?

Camaro 的 wetsuit 好吗?

售货员说 Billab ...

首先,光说有才不给加分不行啊。哈哈。
你的问题一一回答;

Scubapro MK2 Plus/R295 和 MK11/R395的二级头区别应该不大,主要是在一级头上。你最好看一下一级头的技术参数,对比一下就知道了。主要区别应该是是否是全密闭的一级头。你找找资料吧。看不懂发给我我帮你看看。

DIN/YORK的区别是在上OPEN WATER时教练必须传授的内容,如果他/她没教你。那就悲催了。简单说DIN阀里有个螺口(母的),调节器的一级头是个公的螺栓。使用时将螺栓旋紧,好处是可以耐受更大的气压。这个DIN在欧洲极为普遍。但是在亚洲,美国和澳洲不普遍。 YORK阀是一个平面出气阀,调节器一级头的进气口是被一个中空的装置旋紧顶在气瓶出气口上。这种阀门很普遍,多数一级头的阀门都是这种的。如果想全世界乱跑玩潜水,好办,买一个转换头,装在一级头上就可以转换了。

关于湿衣,澳洲潜店的牌子很多。如果买潜水用的,最好买5毫米,里面带MARENO羊绒的那种。一分钱一分货,别图便宜以后冷了在去买件贵的。如果怕冷,去买半干式(很好区分,背后的拉链是从右往左横拉的大多是半干,从腰部向上拉到脖子的是湿衣。)或者买7毫米湿衣,本人就是买的7毫米。冬天也能下水。如果去东南亚或大堡礁潜,3毫米,或者直接穿沙滩裤+T-SHIRT下水啦。很拉风!(被水母蛰了本人不负责哦)。

希望上面的答案你满意。

[ 本帖最后由 唐韵秦风 于 2011-9-29 17:37 编辑 ]
作者: kuxxc    时间: 2011-9-29 17:47
原帖由 aco20ma 于 2011-9-29 17:05 发表
近视怎么办?700度呢,戴隐形?


700 度去做镭射矫正吧。。还等啥。。。 还是不让做?
作者: kuxxc    时间: 2011-9-29 17:48
原帖由 唐韵秦风 于 2011-9-29 17:29 发表

首先,光说有才不给加分不行啊。哈哈。
你的问题一一回答;

Scubapro MK2 Plus/R295 和 MK11/R395的二级头区别应该不大,主要是在一级头上。你最好看一下一级头的技术参数,对比一下就知道了。主要区别应该是是否是全密闭 ...


Whats the benefits of a sealed first stage? never know...
作者: 唐韵秦风    时间: 2011-9-29 17:55
原帖由 kuxxc 于 2011-9-29 17:48 发表


Whats the benefits of a sealed first stage? never know...

在低温的水中一级头不会结冰。这是最主要的好处!
作者: kuxxc    时间: 2011-9-29 18:01
原帖由 唐韵秦风 于 2011-9-29 17:55 发表

在低温的水中一级头不会结冰。这是最主要的好处!


哦 thanks... guess I'll never need it. :)
作者: 唐韵秦风    时间: 2011-9-29 18:06
原帖由 kuxxc 于 2011-9-29 18:01 发表


哦 thanks... guess I'll never need it. :)

高压气体在降压的过程中会从周围吸收热量,因此即便不再接近0度的水里潜,也有结冰的可能。如果不是全密闭的一级头,建议不要在水温10度以下潜水。
作者: kuxxc    时间: 2011-9-29 18:17
That's 2 times dry suit territory.... no plan in my life to do that yet... :S
作者: wTam    时间: 2011-9-30 10:40
原帖由 唐韵秦风 于 2011-9-29 17:29 发表

首先,光说有才不给加分不行啊。哈哈。
你的问题一一回答;

Scubapro MK2 Plus/R295 和 MK11/R395的二级头区别应该不大,主要是在一级头上。你最好看一下一级头的技术参数,对比一下就知道了。主要区别应该是是否是全密闭 ...


我穿草鞋加不了分呀,前阵子买种子变了光脚,等我穿上鞋一一给你补上分,先白条。

对你的回答万分满意,你对装备太有研究了。。。
作者: 路天涯    时间: 2011-9-30 10:52
俺不会游泳可以学吗?
作者: aco20ma    时间: 2011-9-30 11:25
原帖由 kuxxc 于 2011-9-29 17:47 发表


700 度去做镭射矫正吧。。还等啥。。。 还是不让做?

家里人不让做,说不好,而且做了后不能用电脑,出门还得戴墨镜,要一年呢。
作者: kuxxc    时间: 2011-9-30 15:43
原帖由 aco20ma 于 2011-9-30 11:25 发表

家里人不让做,说不好,而且做了后不能用电脑,出门还得戴墨镜,要一年呢。


您这是哪儿听来的?这个技术已经很进步了。过一两天就可以开车。

您多大了?还需要听家里人的?自己做不了 research 自己做主? :)
作者: kuxxc    时间: 2011-9-30 15:47
原帖由 路天涯 于 2011-9-30 10:52 发表
俺不会游泳可以学吗?


教练们告诉你不可以。需要徒手游至少两百米。

我告诉你潜水不必急着学。学好游泳,花两三年时间多去沙滩和海岛玩浮浅,把自己水性提升,才来考虑潜水。到时候珊瑚还是一样的。

很多水里事故都是微不足道的小事儿,可是就是当事人水性不好而致命。。。

我说的严重了。不过生活吗。。。放慢节奏才是享受。。。
作者: 路天涯    时间: 2011-9-30 20:06
原帖由 kuxxc 于 2011-9-30 15:47 发表


教练们告诉你不可以。需要徒手游至少两百米。

我告诉你潜水不必急着学。学好游泳,花两三年时间多去沙滩和海岛玩浮浅,把自己水性提升,才来考虑潜水。到时候珊瑚还是一样的。

很多水里事故都是微不足道的小事儿,可是就是当事人水性不好而致命。。。

我说的严重了。不过生活吗。。。放慢节奏才是享受。。。


小时候被水淹了两次,淹怕了,实际上我是很喜欢玩水的
作者: arlernss    时间: 2011-9-30 20:20
请问带眼镜的人可以潜水吗?
作者: 唐韵秦风    时间: 2011-10-3 20:34
原帖由 arlernss 于 2011-9-30 21:20 发表
请问带眼镜的人可以潜水吗?

可以潜水,去配一副带近视镜片的潜水面镜就可以了。
作者: leski    时间: 2011-10-3 22:11
原帖由 唐韵秦风 于 2011-9-26 22:59 发表

如果捏住鼻子吹气吹不开,不要使劲硬吹,会把耳朵的耳圆窗吹破,会产生刺痛和晕眩。以后要注意哦!


收到。

我就是拼命吹,然后耳朵奇痛。

不过吃口香糖好点。
作者: leski    时间: 2011-10-3 22:12
原帖由 唐韵秦风 于 2011-9-29 18:09 发表

马来西亚比较贵,穷游建议去菲律宾。不要去长滩,薄荷,宿务等旅游点,人多,水下也不好玩。最实惠的是去菲律宾的PG,从马尼拉机场坐车2-3个小时,在坐螃蟹船一个小时就到。这个地方是专做潜水员生意的旅游地点。潜店服务好,价格低。东南亚潜水的特点是经济,水温高舒服,水下的东西多,服务的到位简直就是少爷潜水啊。


我去马来西亚时,50马币一次。还ok吧?
作者: 唐韵秦风    时间: 2011-10-3 22:25
原帖由 leski 于 2011-10-3 23:12 发表


我去马来西亚时,50马币一次。还ok吧?

如果是体验潜水(就是教练带着不会潜水的人下去玩),50马币不离谱。
作者: wTam    时间: 2011-10-4 16:52
标题: 关于BCD的 size
跟据Scubapro Geo的size chart,我应该穿 XS, 但我担心胖了浮不起来,可以买大一个 size 吗?
作者: 唐韵秦风    时间: 2011-10-4 20:38
原帖由 wTam 于 2011-10-4 17:52 发表
跟据Scubapro Geo的size chart,我应该穿 XS, 但我担心胖了浮不起来,可以买大一个 size 吗?

亚洲男子165-170CM,体重60-70公斤,穿S号。亚洲女子155-165CM,体重50-60之间的穿XS够了。不能买大一号,因为肩带部分太宽松,浮力大BCD浮在上面你的人沉在下面,BCD无法有效的托起你在水面上。希望这个答复你能满意。
作者: wTam    时间: 2011-10-4 20:50
原帖由 唐韵秦风 于 2011-10-4 21:38 发表

亚洲男子165-170CM,体重60-70公斤,穿S号。亚洲女子155-165CM,体重50-60之间的穿XS够了。不能买大一号,因为肩带部分太宽松,浮力大BCD浮在上面你的人沉在下面,BCD无法有效的托起你在水面上。希望这个答复你能满意。


原来这样! 我以为像救生衣大点没问题。
作者: arlernss    时间: 2011-10-4 22:44
原帖由 唐韵秦风 于 2011-10-3 21:34 发表

可以潜水,去配一副带近视镜片的潜水面镜就可以了。



配一副会很贵吗?
我近视400左右,普通的潜水面镜可以吗?
作者: kuxxc    时间: 2011-10-4 23:07
原帖由 wTam 于 2011-10-4 17:52 发表
跟据Scubapro Geo的size chart,我应该穿 XS, 但我担心胖了浮不起来,可以买大一个 size 吗?


胖了=脂肪多了=浮力更大,需要加铅块。
作者: wTam    时间: 2011-10-5 07:56
那我要努力曾增肥了,万一BCD漏气也能浮上来
作者: 唐韵秦风    时间: 2011-10-5 08:58
原帖由 arlernss 于 2011-10-4 23:44 发表



配一副会很贵吗?
我近视400左右,普通的潜水面镜可以吗?

水的折射会给你200度左右的矫正视力。但是你还是需要配200度近视片才能清楚的欣赏水下的景色啊。
作者: 唐韵秦风    时间: 2011-10-5 09:01
原帖由 wTam 于 2011-10-5 08:56 发表
那我要努力曾增肥了,万一BCD漏气也能浮上来

没有必要刻意增肥,只要你穿的是湿衣,在正确使用教练交给你的技巧的情况下,安全回到水面没有问题。反而,浮力太大会给从水下回到水面过程中的你带来危险。
作者: danny1    时间: 2011-10-5 09:12

作者: wTam    时间: 2011-10-5 10:50
标题: 关于Fin
长的 Fin 不方便,短的是不是不好?有推荐吗?
作者: kuxxc    时间: 2011-10-5 11:04
原帖由 wTam 于 2011-10-5 08:56 发表
那我要努力曾增肥了,万一BCD漏气也能浮上来


别买 MIC 的就没问题。。。




欢迎光临 新足迹 (https://oursteps.co/bbs/forum.php/bbs/)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