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足迹

标题: 悉尼 - 音乐考级分享 - 抛砖引玉 [打印本页]

作者: chermside    时间: 2009-9-13 21:36
标题: 悉尼 - 音乐考级分享 - 抛砖引玉
昨日女儿音乐考级归来,有些经验分享。也是想抛砖引玉,请一些更有经验的老师、家长们来分享自己的经验和感受。这是女儿第一次音乐考级,我们完全没有任何经验,甚至于前一天晚上还在讨论如果市区不方便停车的问题。上新足迹搜索了好几遍,没有找到这方面的贴子,于是想到自己回来后写一篇。

(Austrlian Musinc Examinations Board)AMEB MUSIC EXAMINATIONS

地点:Sydney Conservatorium of Music, Macquarie Street, Sydney
不知道怎么翻译更加贴切,相当于 悉尼音乐学院附中 吧。大名鼎鼎的中学,好像叶多妈妈就是这里毕业的。我进了学校就找什么名人榜之类的,看看叶多妈妈的中学照片,结果自然是没有找到。。(注:叶多妈妈澄清了,她在这儿读的是大学,悉尼大学音乐学院,而中学是音乐学院的附中)  不过这学校真是名气响亮啊,2008年高考排行榜上,除了精英中学和私校外,它是排名第一的公校。难怪叶多妈妈在她的学钢琴 ---- 献给那些苦恼的家长们帖子里说过,钢琴弹得好的,没有成绩差的。还有啊,这学校的地理位置真是棒极了,毗邻 Government House,就在 Domain 里面,绿草如茵,鸟语花香,碧水蓝天的,真是:你想不谈恋爱都困难。但我想音乐附中里的孩子,肯定个个都是抓紧时间练习乐器或者埋头学业的,估计很少有花时间在风花雪月上的。

日期:老师说每月的五月和九月开始,依照区号来的。所以同一区的孩子会安排在几周里面。各种乐器一起来。我们就看见了不少种类的乐器,从小提琴到大提琴,再到长笛等管乐。空着手来的估计是考钢琴吧?呵呵,我猜的,一定是大个的乐器。

考试经验:

停车——通知上明确规定没有停车位的,所以家长自行解决。第一次实在是没有经验,我在对面 Macquarie Street 上找了最近的收费停车场,flat rate 25元。 为了值回停车费,我们在考试之后,在皇家植物园那里转悠了一大圈,加上吃吃喝喝的,否则这停车费是够贵的。

着装——没有着装要求的。但是,我坚持给女儿穿了裙子,以显得对音乐、对考官、对自己的尊重。很庆幸这样做,别的考生也是啊,女孩穿裙子的多数,不用穿成上台表演的正式裙子,但至少干净整洁的裙子。当然,你穿着牛仔裤进去考试也没问题的,我见到好几个穿运动装进去的,估计是刚刚从比赛中下来的。

热身——我们完全没有任何经验来的。见到老师,老师提议在外面就可以把乐器拿出来热身了,因为进去后,是直接考试的!那我们都知道,一般来讲,总是要热身一下后,状态达到最好的。所以,可以在外面先稍微热身一下,进入状态。

进入考场——只有考生和伴奏才能进去,家长只能等在外面。幸好外面的风景很棒,否则一定要自己带本书之类的。

伴奏——我们的老师对每个学生第一次考级,都是亲自伴奏,为了缓解考生压力吧。但是之后的考级她就不会亲自来伴奏了。听说是,老师会安排统一有钢琴伴奏的老师,大约5个学生共用一个伴奏钢琴,每人出90元。

考试内容——每个乐器大同小异吧:音阶、独奏曲目、听觉测试、sight reading(读谱能力??)、乐理知识。老师都会提前教授的,也会预习考试的过程,以免学生紧张。

考试成绩——考试完毕后,立即知道成绩。稍等片刻以后,收到个信封,就是你的成绩了。成绩有:A+ High Distinction,A Honours, B+ or B Credit, C+ or C Satisfactory, D Not Satisfactory。  也就是说,C以上都是通过了,同样是通过的情况下,A+当然是最好的。

[ 本帖最后由 chermside 于 2009-9-14 08:39 编辑 ]
作者: chermside    时间: 2009-9-13 22:20
标题: 培养音乐的兴趣比考级重要
我完全同意这句话:培养音乐的兴趣比考级重要。具体原因大家可以参考叶多妈妈的帖子 - 学钢琴 ---- 献给那些苦恼的家长们

我绝对不是一个重视考级的妈妈。确切地说,我不知道有考级这回事情。老师在考试前一个月通知了我们:给孩子报名考级了,时间和地点。  那个时候起,我的脑袋嗡的一下就大了,心想,糟糕了。 为啥糟糕了呢? 因为从来没重视过。  我们做父母的,虽然喜欢听音乐,自身从未学过任何乐器。给女儿选择了长笛,原因有三:第一是因为我个人的浪漫情怀,长发飘飘,一笛在手,可以古典可以现代,可以奏鸣曲可以一曲笑傲江湖,而且女孩向下吹的时候,脸被拉长了,好看。具体请参考 魉呼的帖子 - 给需要的爸爸妈妈们 - 学长笛 在线听 88楼有“神童”表演。第二是,吹长笛可以参加学校的乐队活动,多些集体活动对孩子也是个体验。 第三个原因呢,长笛体积小,重量轻,方便携带,每当看见有妈妈帮孩子提着沉沉的大提琴,我就特别庆幸长笛真是轻巧,孩子自己拿。  正因为神经大条,不知道有考级这一说的,所以女儿在家里不练习。是真的,不练习。  我们平时喜欢听音乐,但不是古典音乐。我有时找来几个耳熟能详的曲子问问女儿能不能吹出来。女儿不讨厌长笛,而且有时写作业累了,自己跑去吹吹,倒更象是休息和放松。 一年多中有四个月根本没碰,是因为女儿的手上皮肤不好,越发的不敢让她的手接触乐器了。  从老师通知我要参加考级,我们开始练习了,但肯定每次不会超过15分钟,为什么呢,因为长笛吹得累啊。吹着吹着,没力气了,只能作罢。

考试出来,我上前搂住女儿,女儿说 “我得了B“。呵呵,说实在的,我特高兴,一点都不失望,就我这样没有操心过的,能够磕磕碰碰拿个B,对老师交代啦。 我抱住女儿就说了 well done!真心的。  倒是老师,把我拉到一边,悄悄的说了句:很不容易了,今天这个考官,Hard to impress。  我事后查了这考官的姓名, 考级的材料就是她编的吗?似乎。      我们感谢了番老师,高高兴兴地走了。  

我有个朋友,两个儿子都在拉小提琴,一个3级,一个5级,每次考级不是A 就是A+。 她事后才知道我们去考级了。非常热心地分享了她的经验:

练习 —— 是的,她说:练习非常重要。可以的话,妈妈跟着一起学。这一点又是和叶多妈妈的观点一致的。 小提琴大约每天一个小时。听说练钢琴的每天要两个小时。天哪,我都不敢想象。我再那个啥,去想想。。。。。。

乐队 —— 小提琴和长笛一样,要得到好听的音乐,靠的是团队精神 team work。参加乐队,不仅仅是多个集体活动。乐队带给你的节奏感以及对整个乐曲的把握,是靠个人的 solo piece 无论如何修炼不出来的。

读谱 —— sight reading 非常重要。朋友的儿子报名今年的 悉尼青年交响乐团了。其中audition最难的就是读谱能力。你可以考级到6级,到8级,但是有的人读谱能力很差。如果拿到一个新曲子,没有老师指点,他自己就是拉不出感觉。

[ 本帖最后由 chermside 于 2009-9-14 08:36 编辑 ]
作者: 阿Ka    时间: 2009-9-13 22:30
谢谢lz,有了你们的前车之鉴,我和我女儿一定不会重蹈覆辙的
作者: chermside    时间: 2009-9-13 22:33
原帖由 阿狗 于 2009-9-13 22:30 发表
谢谢lz,有了你们的前车之鉴,我和我女儿一定不会重蹈覆辙的


笑死人了,阿狗你有女儿了吗?

我真是来抛砖引玉的,我在足迹里找不到相关文章啊,急得我满头大汗找停车位的时候我就发狠心回来发贴了。怎么会没有人发贴提醒大家去哪里停车呢?
作者: 第一名    时间: 2009-9-13 22:35
我中学照片是肯定找不到的,因为我在这儿上的是大学

以前这儿是总督府的马廐,后来我们把马儿全赶了出去。。。开始练琴。
作者: 第一名    时间: 2009-9-13 22:36
原帖由 chermside 于 2009-9-13 22:33 发表


笑死人了,阿狗你有女儿了吗?

我真是来抛砖引玉的,我在足迹里找不到相关文章啊,急得我满头大汗找停车位的时候我就发狠心回来发贴了。怎么会没有人发贴提醒大家去哪里停车呢?

怎么没人发贴提醒大家千万不要开车去呢
作者: 阿Ka    时间: 2009-9-13 22:38
原帖由 chermside 于 2009-9-13 22:33 发表


笑死人了,阿狗你有女儿了吗?

我真是来抛砖引玉的,我在足迹里找不到相关文章啊,急得我满头大汗找停车位的时候我就发狠心回来发贴了。怎么会没有人发贴提醒大家去哪里停车呢?


暂时没有而已
作者: Mylittlelover    时间: 2009-9-13 22:49
搬个小凳子看看风景,果然是名校啊,真是漂亮。LZ请继续填坑。:)
作者: chermside    时间: 2009-9-13 23:05
原帖由 叶多妈妈 于 2009-9-13 22:35 发表
我中学照片是肯定找不到的,因为我在这儿上的是大学

以前这儿是总督府的马廐,后来我们把马儿全赶了出去。。。开始练琴。


啊?    叶多妈妈在这里读的是大学吗?  这难道。。。不是个中学吗?  还是说,中学部和大学部是连在一起的?
作者: chermside    时间: 2009-9-13 23:07
原帖由 叶多妈妈 于 2009-9-13 22:36 发表

怎么没人发贴提醒大家千万不要开车去呢


的确是不用开车。  从 Wynyard 火车站走过去也可以,大约 20分钟吧。
作者: 第一名    时间: 2009-9-13 23:12
原帖由 chermside 于 2009-9-13 23:05 发表


啊?    叶多妈妈在这里读的是大学吗?  这难道。。。不是个中学吗?  还是说,中学部和大学部是连在一起的?

这个音乐学院是属于悉尼大学的,那个中学是附属于音乐学院的。又称附中。
作者: chermside    时间: 2009-9-13 23:13
叶多妈妈,你是说,这个漂漂亮亮的城堡以前是总督府的马廐?

   琴声绕厩?
作者: 第一名    时间: 2009-9-13 23:13
原帖由 chermside 于 2009-9-13 23:07 发表


的确是不用开车。  从 Wynyard 火车站走过去也可以,大约 20分钟吧。

哪儿要20分钟,走习惯了我5分钟都能办到的。
作者: chermside    时间: 2009-9-13 23:15
原帖由 叶多妈妈 于 2009-9-13 23:12 发表

这个音乐学院是属于悉尼大学的,那个中学是附属于音乐学院的。又称附中。


再次敬仰一下!悉尼大学音乐学院
作者: 第一名    时间: 2009-9-13 23:17
原帖由 chermside 于 2009-9-13 23:13 发表
叶多妈妈,你是说,这个漂漂亮亮的城堡以前是总督府的马廐?

   琴声绕厩?

是的,马儿们都听得发疯了。

以前没这么漂亮,也很小。后来掘地N尺挖出了个三层楼来,挖坑途中挖到了很多小梳子瓶子啥的,摆在大厅中央全当文物供起来。
作者: chermside    时间: 2009-9-13 23:20
标题: 总督府的照片
总督府的照片
作者: chermside    时间: 2009-9-13 23:22
原帖由 叶多妈妈 于 2009-9-13 23:13 发表

哪儿要20分钟,走习惯了我5分钟都能办到的。


我知道,叶多妈妈一定腿长
作者: chermside    时间: 2009-9-13 23:25
说真的,听说叶多妈妈以前在这里读书,我走在路上都念叨了叶多妈妈几句,想着叶多妈妈在哪棵树等过谁,又伤过谁的心。那时候的叶多妈妈,是急匆匆赶时间的那种学生,还是悠哉悠哉的学生?
作者: patrickzhu    时间: 2009-9-13 23:30
原帖由 叶多妈妈 于 2009-9-13 22:35 发表
我中学照片是肯定找不到的,因为我在这儿上的是大学

以前这儿是总督府的马廐,后来我们把马儿全赶了出去。。。开始练琴。
In 1816 Governor Macquarie commissioned architect Francis Greenway to design a grand residence and stables in the castellated style. Macquarie's passion for building was considered the chief extravagance of his administration and while the stables were built, the Home Government prevented him from proceeding with his plans for a new vice-regal residence. Macquarie's stables, currently the Conservatorium of Music, occupied a prominent position in the Government Domain and their distinctive Gothic style determined the style and site of the second Government House.

去看了一下government house的网站,原来那个这么漂亮城堡一样的房子原来是马廐啊,真是想不到啊。


The Stables 1817-1821

In July 1817 Governor Lachlan Macquarie commissioned architect Francis Greenway to prepare plans for a new government house, associated offices and stables. Macquarie chose the site for the new house and stables, instructing Greenway to design the stables 'in the castellated style'.

Greenway had planned the stables to be part of the picturesque landscape surrounding the proposed Government House. With horse stalls, boxes and staff quarters arranged around a central courtyard, the stables were typical of the period, but were the most elaborate to be constructed in New South Wales.

During the nineteenth century alterations were made to the interiors of the stables to provide additional staff accommodation and in the early 1900s provision was made for a motor garage. In 1912 the Advisory Committee for an Academy of Fine Arts recommended that a Conservatorium of Music be established, preferably in an existing building. It was decided that the stables be altered to house the new Conservatorium. Existing rooms were converted to offices, an auditorium was constructed in the central courtyard and the entrance gates to Government House were moved back from Macquarie Street to provide a public space in front of the building. The Conservatorium was officially opened in 1915.

[ 本帖最后由 patrickzhu 于 2009-9-13 23:33 编辑 ]
作者: 第一名    时间: 2009-9-13 23:34
标题: 回复 18# 的帖子
我即不匆忙也不悠哉,因为我每天7,8点去学校抢琴房,到晚上8,9点才离开学校。时间很多,能做很多事情。包括浪费时间。

音乐学院是个很小很自我的空间(好像世界各地的音乐学院都有这个特征),不象其他大学的校园范围很大。上至老师校长下到搬琴保安门房,每个人都对别人了如指掌。你这个帖子让我一下回到了那个年代。
作者: chermside    时间: 2009-9-13 23:54
标题: 考场如人生
人生百态,原来在考场可见一斑。在我等待女儿出来的过程中,看得到家长脸上的期望、兴奋和失望,还有老师忙于赶场的疲惫,和家长学生攀谈片刻的神情。

一个老外女孩,十来岁吧,一走出门口,脸色非常尴尬,等到妈妈过来,开始痛哭了。估计考场发挥得不好吧。我看了都难受,应该也是付出了许多吧,才会这样难过。  我是从这里开始,才开始担心我女儿的成绩的。

也有两个朋友家庭一起过来考试的,索性在树下野餐了,叫上老师一起。两个女孩儿一起出来,一个考得好,另一个差了。唉,自然也是老师在那里得体地分析了一下原因,家长们也是在那里连连点头。转头一看,两个女孩儿早就在旁边玩开了,玩得开心着呢。

最让我看着也揪心,听着也揪心的一个,是个男孩。手上没有乐器的,估计是钢琴之类的大家伙。妈妈一共有三个孩子,男孩是老大。妈妈一定对这男孩寄予了很大的期望。知道是B,不由得失望。老师和妈妈逐条的分析评分报告,大致是那个 key 不对的样子。最后妈妈严肃地总结了说:现在你知道了哦,如果这个key对了,可以拿到A。老师和他们谈话的时间最长,应该是为了确保妈妈心理上舒服了,有个交代吧。最后老师走了。男孩背上一个重重的双肩包,嗖嗖地跳上滑板去追弟弟妹妹了。  看得出,这应该是个非常懂事的大儿子。 唉,A 和 B 的差别很大吗?不过对于那些寄希望于走上音乐道路的孩子来讲,也许真的差别很大。
作者: chermside    时间: 2009-9-13 23:58
原帖由 叶多妈妈 于 2009-9-13 23:34 发表
我即不匆忙也不悠哉,因为我每天7,8点去学校抢琴房,到晚上8,9点才离开学校。时间很多,能做很多事情。包括浪费时间。

音乐学院是个很小很自我的空间(好像世界各地的音乐学院都有这个特征),不象其他大学的校园范围很大。上至老师校长下到搬琴保安门房,每个人都对别人了如指掌。你这个帖子让我一下回到了那个年代。


哇,叶多妈妈应该是个勤奋的人。

如果这帖子让你怀旧了,写点出来吧, 曾经的那个象牙塔年代。
作者: chermside    时间: 2009-9-14 08:44
从网上搜了些长笛演奏的美图,来分享。那个啥,转图不侵权吧?

我还是喜欢魉呼帖子里的漫画里的长笛美图 给需要的爸爸妈妈们 - 学长笛 在线听 88楼有“神童”表演

[ 本帖最后由 chermside 于 2009-9-14 10:22 编辑 ]
作者: 魉呼    时间: 2009-9-14 09:42
Chermside的女儿几岁,学了多久啦?话说平时不练习都能过厉害啊......
作者: chermside    时间: 2009-9-14 10:21
原帖由 魉呼 于 2009-9-14 09:42 发表
Chermside的女儿几岁,学了多久啦?话说平时不练习都能过厉害啊......


10岁啊,9岁开始学的,因为老师的确说三年级以后学长笛,我就真是三年级以后才报名的。 学了一年多,中间由于手的皮肤问题,搁置了四个月。

也不是故意不练习的。因为长笛比较容易的,真的,这也是我给女儿选择长笛的原因之一。要学会吹长笛,是容易的,可以从recorder开始的,一年级或者二年级吹吹 recorder,然后三年级以后吹长笛。  当然我想要达到专业水平是需要苦练的。

因为长笛容易吹出曲调,所以思想上根本没有多大重视,没有在家里练习。   就是喜欢听而已。   但自从老师一个月前通知考级,我就开始出汗了,和孩子商量要不咱们还是在家里练习练习?  幸好老师的考试指导方针很清楚,照着老师的考试内容练习的。

不可能算是厉害的,大汗一个。这才一级啊。再回头看看魉呼在帖子里的7岁女神童吹的,哇,那才是真的厉害。 魉呼说这神童过8级没问题。
作者: 魉呼    时间: 2009-9-14 10:26
你女儿不会是金属皮肤过敏吧?现在怎么样了?
作者: chermside    时间: 2009-9-14 10:37
原帖由 魉呼 于 2009-9-14 10:26 发表
你女儿不会是金属皮肤过敏吧?现在怎么样了?


谢谢关心,我很感动你问起这个。

女儿皮肤过敏的问题揪心了许久。目前找到的原因是 每到春夏之交,天气暴热的时候,就开始过敏了,出小水泡,然后脱皮,直到皮肤全部裂开。我上网查了无数资料,什么汗疱疹,什么金属皮肤过敏,看着就很象。就医无数,同仁堂的中医,直到专家西医门诊。化验无数,从血液检查到皮肤刮片检验,到皮肤过敏测试。我掉眼泪无数。烧香拜佛,直到请基督教徒加入每日祷告名单。   西医说是接触了什么东西,于是每次都仔细回忆到底碰了什么。  最后一个专家皮肤医生通过血液检查,说是缺铁!  我彻底晕了,医生说要多吃红肉(牛肉和羊肉)。  当然医生也给开了药膏。  最后到了三月份,自然就好了。也不知道是怎么就好了。我认为,应该是和季节有很大的关系,到了秋天天气转凉自然就好了。

我当时也很担心是接触长笛过敏,于是给停了,不许碰长笛。  但细想一下,不可能啊,她根本在家里没有练习啊,就是兴趣来了,拿起来吹个一小会。  

悉尼的夏天又要来了。我又要开始紧张了。每天检查女儿的手。
作者: rdcwayx    时间: 2009-9-14 10:41
我家小孩参加的第一次小提琴音乐会就是在那个音乐附中 (Sydney Conservatorium of Music )表演的 ,我们也不知道什么来头, 没想到这个学校这么出名。
作者: 魉呼    时间: 2009-9-14 10:55
我一开始是想问来着,不过这金属过敏是很nasty的东西,我怕说了成乌鸦嘴

按说如果真的是金属过敏的话,她的嘴唇应该也有症状才对。如果症状类似疱疹,小孩子肯定疼死了,安慰安慰 。夏天出汗多皮肤容易感染,平时多留意她接触的东西,不要太紧张,先排除过敏源,耐心治疗,要有信心一定会好的。
作者: jasonliu234    时间: 2009-9-14 10:56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chermside    时间: 2009-9-14 10:56
原帖由 rdcwayx 于 2009-9-14 10:41 发表
我家小孩参加的第一次小提琴音乐会就是在那个音乐附中 (Sydney Conservatorium of Music )表演的 ,我们也不知道什么来头, 没想到这个学校这么出名。


是啊,出名的很呢。如果查 HSC 的排名,除去精英中学和一些私立的好学校,排名第一位的赫赫就是这个 音乐学院附中!

一般来说家长就自动过滤掉这个中学,呵呵,是因为我们没有天才音乐神童啊,就从来没有妄想过
作者: chermside    时间: 2009-9-14 11:01
原帖由 jasonliu234 于 2009-9-14 10:56 发表
收藏


有用就好

还没有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等着叶多妈妈、北京洋娃娃、魉呼、吹吹、dancingkey 这些高手过来 分享音乐考级的经验呢。

我这点小小的经验实际上是痛苦的摸索(指的是停车),加上稀里糊涂的过关。
作者: snowcat    时间: 2009-9-14 11:04
老公的母校啊.
BTW,这学校没传说中那么神,只不过读这学校的学生少,所以才让人觉得好像高不可攀,其实其他有名私立学校乐团比起这中学的一点都不差。
另外SYO也不是很难考进去的。

[ 本帖最后由 snowcat 于 2009-9-14 11:11 编辑 ]
作者: chermside    时间: 2009-9-14 11:06
原帖由 snowcat 于 2009-9-14 11:04 发表
老公的母校啊


哇,又来个牛的。  景仰一下! 你老公和叶多妈妈是校友吗?大学的校友?
作者: snowcat    时间: 2009-9-14 11:14
标题: 回复 34# 的帖子
俺老公在附中读完6年就说要尝试新的方向,于是自动放弃跟叶多妈妈做校友的机会了。
作者: 旋木    时间: 2009-9-14 11:17
好贴,非常感谢楼主mm分享考级经验,也恭喜你的女儿顺利pass考试
作者: chermside    时间: 2009-9-14 11:24
原帖由 snowcat 于 2009-9-14 11:04 发表
老公的母校啊.
BTW,这学校没传说中那么神,只不过读这学校的学生少,所以才让人觉得好像高不可攀,其实其他有名私立学校乐团比起这中学的一点都不差。
另外SYO也不是很难考进去的。


说起学校乐团,你知道哪些私立学校乐团是有名气的吗?

北岸的公校我所了解的就是:Artarmon 小学的学校乐团很出名, Chatswood 小学的 string group 也算有名气了。对吗?
作者: chermside    时间: 2009-9-14 11:25
原帖由 旋木 于 2009-9-14 11:17 发表
好贴,非常感谢楼主mm分享考级经验,也恭喜你的女儿顺利pass考试


谢谢旋版
作者: jasonliu234    时间: 2009-9-14 11:29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旋木    时间: 2009-9-14 11:42
标题: 回复 39# 的帖子
哈哈,这个‘要’字听起来很焦虑
作者: chermside    时间: 2009-9-14 11:47
原帖由 jasonliu234 于 2009-9-14 11:29 发表
我孩子要会 跳舞 和 弹钢琴

跳国标舞就行


国标舞最难了吧?
作者: jasonliu234    时间: 2009-9-14 11:54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jasonliu234    时间: 2009-9-14 11:56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chermside    时间: 2009-9-14 12:02
原帖由 jasonliu234 于 2009-9-14 11:56 发表


就先学学基本步,偏向拉丁舞,不太喜欢现代舞。

男孩子能身材挺拔
女孩子能腿部修长


我还记得小S 跳的那一段,她真聪明,只是学了一段时间吧,跳得那么好
作者: jasonliu234    时间: 2009-9-14 13:2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chermside    时间: 2009-9-14 13:28
分享一个中文的长笛演奏的音乐资料下载网站。  去下载过几首,有些是简谱,糟糕了,我不懂怎么转换,孩子当然也看不懂。。。  大汗
作者: 绿茶    时间: 2009-9-14 13:40
哪里可以学送孩子去学国标啊?

恭喜LZ的女儿啊.
我也很喜欢长笛, 有心想让女儿学 ,可人家要学 DRUM。这哪敢随便答应, 如果练, 不把邻居吵死了.
作者: tyxzh    时间: 2009-9-14 13:42
这么好的文章给大家分享,特别有意思的是,

我也有过这种碰到什么事情是足迹没有写过的时候就想回家赶快记录下来,发到足迹来和大家共享

还有就是孩子手的皮肤过敏妈妈焦虑的心情,我是特别有体会的,安慰安慰,一切都会好的
作者: chermside    时间: 2009-9-14 13:57
原帖由 tyxzh 于 2009-9-14 13:42 发表
这么好的文章给大家分享,特别有意思的是,

我也有过这种碰到什么事情是足迹没有写过的时候就想回家赶快记录下来,发到足迹来和大家共享

还有就是孩子手的皮肤过敏妈妈焦虑的心情,我是特别有体会的,安慰安慰 ...


感谢田园加分。   是啊,我在考级之前来足迹上搜索过,“考级”,“音乐考级”。。。 没有搜索结果。我急啊,主要是不知道怎么停车,早上还有别的安排,怕改成做火车时间上来不及了,所以硬着头皮就开车去了。一路上就想,很多孩子都应该考级了,可是好像没有这方面的经验分享。 体会最深的就是:停车,还有之前的热身。

哈哈,由于不知道热身,老师见到我们的时候,我女儿正在玩 iPhone。老师皱眉头,说:把长笛拿出来稍微吹两个音就好,稍微热身一下。  我一愣,问:难道进去了没有热身时间的吗?老师说:没有啦,直接考试。幸好是先考音阶,也是给你一个热身的机会。
作者: chermside    时间: 2009-9-14 14:04
原帖由 绿茶 于 2009-9-14 13:40 发表
哪里可以学送孩子去学国标啊?

恭喜LZ的女儿啊.
我也很喜欢长笛, 有心想让女儿学 ,可人家要学 DRUM。这哪敢随便答应, 如果练, 不把邻居吵死了.


等 jasonliu234 来回答你的问题吧,我也不清楚在悉尼哪里可以学国标的。以前知道 Ashfield 那里有个大厅,每周都有国标跳舞时间的。我没有看到过,只是听说而已。

学打鼓吗?  我有一个朋友,她儿子学打鼓的,可以在家里练习的。她买的是那种 只有鼓的一面的,所有的位置大小和鼓是一样的,(不好意思,不知道那个东西叫什么名字,等高手指点),所以可以在家里练习的。
作者: jasonliu234    时间: 2009-9-14 14:35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chermside    时间: 2009-9-14 14:50
原帖由 jasonliu234 于 2009-9-14 14:35 发表
学国标的话
看下面的网站:
http://www.ballroomdancing.com.a ... a=&cat=Teachers


谢谢 jasonliu234
作者: MAX_SUSAN    时间: 2009-9-14 15:10
多谢LZ分享。明年也许我女儿也要考级,可以做参考了。
作者: chermside    时间: 2009-9-14 15:14
原帖由 MAX_SUSAN 于 2009-9-14 15:10 发表
多谢LZ分享。明年也许我女儿也要考级,可以做参考了。


信息共享,我的经验就是你们的经验了,你女儿没问题
作者: 旋木    时间: 2009-9-14 15:17
原帖由 jasonliu234 于 2009-9-14 14:35 发表
学国标的话
看下面的网站:
http://www.ballroomdancing.com.a ... a=&cat=Teachers

我想学,就是苦于没有时间
作者: chermside    时间: 2009-9-14 15:27
原帖由 旋木 于 2009-9-14 15:17 发表

我想学,就是苦于没有时间

拉着老公一起去学 :)

学国标是否要有个舞伴一起去比较好?
作者: JuJu    时间: 2009-9-14 20:33
原帖由 chermside 于 2009-9-14 14:04 发表


等 jasonliu234 来回答你的问题吧,我也不清楚在悉尼哪里可以学国标的。以前知道 Ashfield 那里有个大厅,每周都有国标跳舞时间的。我没有看到过,只是听说而已。

学打鼓吗?  我有一个朋友,她儿子学打鼓的, ...


在ASHFIELD那个跳的全是中国老头老太, 我打赌你们不会想在那里学的:)
作者: 小铁匠    时间: 2009-9-14 20:57
这个要顶的
作者: Oversea    时间: 2009-9-15 14:07
原帖由 rdcwayx 于 2009-9-14 10:41 发表
我家小孩参加的第一次小提琴音乐会就是在那个音乐附中 (Sydney Conservatorium of Music )表演的 ,我们也不知道什么来头, 没想到这个学校这么出名。

能不能透露一下你儿子在哪学的小提琴能得到这么好的表演机会。羡慕中。
作者: chermside    时间: 2009-9-15 14:15
原帖由 Oversea 于 2009-9-15 14:07 发表

能不能透露一下你儿子在哪学的小提琴能得到这么好的表演机会。羡慕中。


是啊,同问。

不过我女儿学校(是个公校)里的 string group 也是有机会去 歌剧院表演的,看乐队的组织能力吧,我猜想。
作者: 旋木    时间: 2009-9-15 14:16
原帖由 JuJu 于 2009-9-14 20:33 发表


在ASHFIELD那个跳的全是中国老头老太, 我打赌你们不会想在那里学的:)

我们想的是像dancing with the stars的那种人
作者: 第一名    时间: 2009-9-15 14:16
标题: 回复 59# 的帖子
con的演奏厅提供出租,只要老师或家长愿意付钱就可以办到
作者: Oversea    时间: 2009-9-15 14:51
原帖由 叶多妈妈 于 2009-9-15 14:16 发表
con的演奏厅提供出租,只要老师或家长愿意付钱就可以办到

叶多妈妈能不能给介绍一下上哪学小提琴有比较多的表演机会,比如说什么音乐学校比较出名等等,由于我们喜欢搬家,钢琴太费事,想还是小提琴比较现实些。儿子马上岁了这个该考虑了。谢谢先
作者: 第一名    时间: 2009-9-15 15:00
标题: 回复 63# 的帖子
我还真不清楚小提琴,不过小提琴的表演机会本身就比钢琴多。上了小学后参加学校乐队也有很多机会表演
作者: Oversea    时间: 2009-9-15 23:03
原帖由 叶多妈妈 于 2009-9-15 15:00 发表
我还真不清楚小提琴,不过小提琴的表演机会本身就比钢琴多。上了小学后参加学校乐队也有很多机会表演

这就好,要的就是表演机会多嘛,练练胆子,咱家那个胆小。那你知道有什么比较的知名音乐学校吗,要是学钢琴就上叶多妈的waiting list去了,多简单,就是那个东东实在太大了,一年搬一次家折腾不起。
作者: 花生    时间: 2009-9-16 12:09
好像学长笛的都是女孩子,有男孩子学长笛的吗
作者: 魉呼    时间: 2009-9-16 13:09
花版,长笛大师是男性居多,给你看这个:柏林爱乐首席长笛,帅哥一枚

[ 本帖最后由 魉呼 于 2009-9-16 13:24 编辑 ]
作者: 绿茶    时间: 2009-9-16 13:21
电晕了。

喜欢听黑管
作者: 绿茶    时间: 2009-9-16 13:22
旋版,要不我们两搭伴去学?
想起来大学跳舞时,一宿舍的就是女生跟女生跳的。
作者: 花生    时间: 2009-9-16 13:23
标题: 回复 67# 的帖子
好帅的大师啊。

儿子的学校3年纪以后才可以参加乐队,到时候看他有没有兴趣学。
作者: 旋木    时间: 2009-9-16 13:26
原帖由 绿茶 于 2009-9-16 13:22 发表
旋版,要不我们两搭伴去学?
想起来大学跳舞时,一宿舍的就是女生跟女生跳的。

我曾经和叶多妈妈搭伴学过芭蕾,一堂课后不了了之, 你还敢和我搭伴吗?  MM住在哪里?
作者: 魉呼    时间: 2009-9-16 13:28
他二十出头就成了柏林爱乐的首席,非同一般哦

年纪小可以先给你儿子学竖笛recorder,培养感情。到时转长笛会很顺利,长笛大师James Galway就是从竖笛开始学的。
作者: 绿茶    时间: 2009-9-16 13:32
原帖由 旋木 于 2009-9-16 13:26 发表

我曾经和叶多妈妈搭伴学过芭蕾,一堂课后不了了之, 你还敢和我搭伴吗?  MM住在哪里?


住在南边。
看到DANCE WITH STAR, 就心痒,脚痒,可是苦于没有时间。
要不,送孩子去学,然后在旁边跟着学。。。
作者: 旋木    时间: 2009-9-16 13:39
标题: 回复 73# 的帖子
可惜啊,咱们住得太远了,要不然真可以学试试
作者: chermside    时间: 2009-9-16 23:58
原帖由 魉呼 于 2009-9-16 13:28 发表
他二十出头就成了柏林爱乐的首席,非同一般哦

年纪小可以先给你儿子学竖笛recorder,培养感情。到时转长笛会很顺利,长笛大师James Galway就是从竖笛开始学的。

结婚了没有?

真的,很帅。真是德国人吗?总觉得德国人不该这么帅。
作者: 魉呼    时间: 2009-9-17 09:57
他生于瑞士,今年三十九岁,结过婚,目前好像单身。老爸是瑞法混血,老妈是法国人。四岁开始学长笛,生于非专业音乐家庭。他去中国开大师班的时候,音院的女生不管是不是管乐的都去争相参观。根据和他近距离接触过的人描述,是个非常温柔有魅力滴银。
作者: chermside    时间: 2009-9-17 13:06
原帖由 魉呼 于 2009-9-17 09:57 发表
他生于瑞士,今年三十九岁,结过婚,目前好像单身。老爸是瑞法混血,老妈是法国人。四岁开始学长笛,生于非专业音乐家庭。他去中国开大师班的时候,音院的女生不管是不是管乐的都去争相参观。根据和他近距离接触过的人描述,是个非常温柔有魅力滴银。


这些话,又让我的小心脏怦怦跳了几下。

看回照片,真的很帅,头发好,眼神略带忧郁。
作者: chermside    时间: 2009-9-17 13:51
转贴魉呼在另外一个帖子 学钢琴 ---- 献给那些苦恼的家长们  里的发言,放在这里对准备在孩子音乐上投入的家长有所提示。

魉呼说:

现在讲这个可能晚了一点,没赶上学乐器有助学业/智商的讨论。我从一个学生的角度来支持一下叶多妈妈。

很久前我们和阿朱讨论过学钢琴的事情,后来我说阿朱没学过乐器是鸡同鸭讲。阿朱女儿既然开始学乐器,那我就不妨展开一下当初未展开的话题。

如同叶多妈妈所说,天才和笨蛋都是少有的,绝大多数人是中间的这一块,只是靠左或靠右的区别而已,智商相差10点是几乎无法从生活学习中区别出来的。那作为普通人,从学琴的过程中能获得什么?撇开奖学金考级和音乐修养不谈,我认为关键是获得优化的学习方法和培养素质品质,这也就是为什么说乐器学的好的孩子读书一定能好的重要原因。

重点举例来说说这学习方法。直接告诉学生答案的老师不是好老师。我们都是那么多年学过来的,都明白掌握学习方法的重要性。方法不对,不得其门而入。方法对了,一通百通。学琴如何能优化孩子的学习方法?比如,读谱。做家长的都看过五线谱吧,特别是练习曲的,黑压压的一片,很恐怖。哪怕对于有音乐天赋后来成为大师级的音乐家,在他们学琴的时候,谱子看上去也是恐怖黑压压的一片。不会学习的孩子,会退缩,没有示范没法按谱子演奏,勉强弹了也是错的。会学习的孩子,听从老师的指导,把曲子拆开了练,再难的曲子,把它break down到很小的一节一节练习,攻克难点,寻找规律,然后再把整首曲子拼凑起来。看上去很慢,其实却是最快的方法。有意思的是,这方法恐怕所有学琴的孩子都知道,但是愿意用而且能用的好的却是不多。掌握好此方法的孩子,琴练的好,在学习中碰到复杂的题目,解题的步骤和思路早已经在那里了。


再比如,练习方法。练习是绝大多数学琴的人都想方设法避免的,原因很简单,因为boring,加上难度一高一快就出错,没了信心和心情。但只要用心练过的人都知道想提高唯此无他法。这时候,当每个人都练同样的东西,其练习方法便是区别关键。我的老师曾经告诉过我,一次她和音院的老同学聚会,一个拉大提琴的同学很有感慨的跟她说:我们现在年纪都大了,时间越来越少,练习的时候不用方法是不行了。不像以前年轻,有的是时间一天6个钟头傻练,练到后来总有点进步。花大量时间练习为的是什么?无他,唯手熟耳。练习方法为的是什么?无他,唯效率耳。我不懂钢琴,就来说说长笛。比如,每天最简单的音阶练习,真的是那么简单吗?要看你怎么练。你可以花20分钟在一个大调一个小调爬上爬下,一看表,好了,二十分钟到了,练其他的。你也可以在爬的时候发现E的音色要差很多,然后反复在这个音的上下用连音吐音尽可能的减少音色差别。20分钟之后,你把一个大调爬的很顺畅但可能没来的及练小调。前者可能天天都能把功课做完,但最后所有音阶总有这个不顺那个不对。后者可能今天没来的及做完所有的,但克服了一个难关,从此以后都不会有E音的问题或至少知道如何很快的去克服。大家都去听课,都做同样的作业,在听课和做作业的过程中,这便是培养如何主动的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能力。

有同学说,琴练的不好不等于功课不好。这话也是事实,因为本来学习,你可以学的很轻松,或花一定的力气,或花很大的力气,效率不高可以花时间去补。这便是一个比较的问题。我相信能在学琴的过程中,善于运用恰当练习方法的孩子一定可以将它们在生活学习中融会贯通。当然,大多数孩子不会天生领悟到这些方法的重要性,更需要家长在旁引导提醒,这也是家长一同学琴的好处之一,成人在经历过生活工作的历练,往往能较快的发现和采用好的学习方法。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我已经罗里罗嗦了一大堆。当然,在其他的活动中比如打球舞蹈也可以发现类似的例子。希望以上对陪孩子练琴练球的家长有所启发。
作者: 魉呼    时间: 2009-9-17 13:58
你动作真快呀 ,让我干完点活再来回答你关于听孩子练习的问题。
作者: chermside    时间: 2009-9-17 14:25
原帖由 魉呼 于 2009-9-17 13:58 发表
你动作真快呀 ,让我干完点活再来回答你关于听孩子练习的问题。


我对于抄袭和剽窃别人劳动成果的事情,动作一向很快  
作者: 魉呼    时间: 2009-9-17 22:53
标题: 回答Chermside的问题
“练习方法这一段,我是很心虚的,因为我自己听不出来哪个音阶的音色差了。魉呼能推荐什么长笛的CD,我去买来练练自己耳朵的吗?”

如果家长能一起去听课的话,这个问题就比较容易解决。但是,Chermside和阿朱的女儿好像都是学校band的老师教的,没有一对一的上课。这样的话,我就要罗嗦一点了。

家长要练耳的话,CD是一方面,但是CD的音色都很完美,和孩子的初学音色没有什么可比性。和孩子一起听长笛的CD,一点就是让他们对完美音色有所概念,从而形成一种长期的追求。

初学者在音色上往往有较多的缺陷,如果家长不清楚原因而一味的指出问题的话,恐怕会打击孩子的积极性。毕竟好些音色问题不是一天两天就可以解决的,有的甚至是长笛的问题。初学口型和技术都不稳定,完全有可能今天好些,明天就差些。家长要注意听的是孩子一贯的表现,是否有音吹破了,或气声过大,吹之前气有没有吸够,这些错误还是很容易分辨的。

在这一点上,我认为练孩子的耳朵更重要些。有机会多带她们去听些现场,对主观上区分音色好坏很有帮助。家长还可以将练习录音,让他们自己听自己吹,会很震撼 ,因为毛病全出来了。

最后要向孩子灌输一点:练习就是要练自己掌握不好的,对掌握不好的地方能找出原因加以改正才是练习的真正目的。另外别忘了时常让孩子表演个拿手的曲子并多多表扬,保持兴趣也必要的。
作者: chermside    时间: 2009-9-17 23:01
原帖由 魉呼 于 2009-9-17 22:53 发表
家长还可以将练习录音,让他们自己听自己吹,会很震撼 ,因为毛病全出来了。


谢谢魉呼回答我的问题,很有启发,尤其是这个建议:录音。很有趣,我从未想过这个方法。女儿倒是要求过把她的录像放在 youtube 上面,我大汗不已,这个初级水平,岂不是会淹死在口水里。。。   我来试试录音这个方法。

非常感谢。

下次魉呼知道有什么长笛专场在悉尼,请一定通知我哦,我可以带她去现场感受。  听过交响乐团的现场,但还真的没有听过长笛的专场。
作者: chermside    时间: 2009-9-17 23:03
糟糕了,分数还没有回来,明天补上。
作者: chermside    时间: 2009-9-17 23:07
我女儿的问题是:声音太轻了。老师每次教课后的留言,永远都是 blow hard!louder!  相比之下,我朋友的女儿(也是足迹网友),底气就非常之足,随便一吹,嘟的一个漂亮的音色就出来了。
作者: 魉呼    时间: 2009-9-17 23:13
标题: 回复 82# 的帖子
不用客气。Youtube上拉小提琴走音的多了去了,长笛怎么也不比那个难听,不用担心。说不定她还会有粉丝呢

社区报比如North Shore Times上面有时会有长笛专场的信息。你去考级的地方有免费的音院学生演出,都可以带她去看看。
作者: chermside    时间: 2009-9-17 23:16
Emmanuel Pahud
Mozart Flute Concerto No.1 K.313
魉呼MM,为啥他显老了呢?好像没有那么英俊了,唉。。。岁月催人啊。


http://www.youtube.com/v/09apuEikT8Y&hl
作者: chermside    时间: 2009-9-17 23:20
原帖由 魉呼 于 2009-9-17 23:13 发表
社区报比如North Shore Times上面有时会有长笛专场的信息。你去考级的地方有免费的音院学生演出,都可以带她去看看。


看来社区报 真是个好东西,我之前注意的也就是房地产 和 handyman的小广告,还真不知道原来还会有长笛专场的信息。
作者: 魉呼    时间: 2009-9-17 23:22
标题: 回复 84# 的帖子
老师有没有指出声音轻的原因呢,是她能够吹的更响,还是已经尽力了?气声大不大?初学声音都会偏轻,如果呼吸和发音的方法正确则不用太过顾虑。
作者: chermside    时间: 2009-9-17 23:28
老师肯定地说,她能够吹得更响的,但是她需要注意要每时每刻都吹得那么响,而不是其中的一个piece或者一个小节吹的响。

气声?  呵呵,说来好笑,我的确听的见 吐、吐 的像是吐唾沫的声音。只要吹响了就听不见了。
作者: 魉呼    时间: 2009-9-17 23:37
估计还是气息的问题吧,慢慢来。你听到的那个不是气声,是她吐音的声音。气声是在吹出声音的同时,还有呼呼的风声。有空把你女儿的音频传上来,咱们也来欣赏欣赏
作者: topslei    时间: 2013-8-21 23:20
chermside 发表于 2009-9-13 22:20
我完全同意这句话:培养音乐的兴趣比考级重要。具体原因大家可以参考叶多妈妈的帖子 - 学钢琴 ---- 献给那 ...

弱弱的问一下,让儿子学架子鼓,有考级这么一说吗?


作者: innerwest    时间: 2014-3-4 06:10
好文章!学习很多。 5月去考小提琴。 欢迎琴童家长多交流
作者: Juliaxhchen    时间: 2014-3-4 06:33
chermside 发表于 2009-9-14 00:54
人生百态,原来在考场可见一斑。在我等待女儿出来的过程中,看得到家长脸上的期望、兴奋和失望,还有老师忙 ...

真让人郁闷!老师教的好的话拿a应该是一点也不难吧!这小朋友真可怜。我看着我那些拉的歪梨烂枣的学生居然都可以拿到a或者a+,根本就离标准动作差得远。考试的时候拉音阶也是错一堆。不得不感叹大多数考官们都很松啊!
作者: Juliaxhchen    时间: 2014-3-4 07:00
innerwest 发表于 2014-3-4 07:10
好文章!学习很多。 5月去考小提琴。 欢迎琴童家长多交流

让班上的学生选乐器,有快一半想选架子鼓!一个班级乐团那需要这么多架子鼓!就算是学校四五十人的乐团也只需要一个啊!




欢迎光临 新足迹 (https://oursteps.co/bbs/forum.php/bbs/forum.php/)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