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精华好帖回顾

· 小儿女记事系列18--小花朵的故事(三岁1个月到三岁3个月之间) (2009-12-22) 清凉 · 第一名参加美食版7月活动 —— 简单家庭简单晚餐--更新第三天--將海鲜進行到底!! (2010-7-6) jiayang
· 3年之后的十一回目! (2022-12-20) joaquin · 怎样护理轮状病毒肠胃炎(rotavirus)的孩子 - 妞妈经验谈 - 补充(谢谢5楼) (2012-1-27) gubinandliuyao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查看: 2611|回复: 6

通识教育的一些想法与实践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6-22 20:3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飞飞鱼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飞飞鱼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飞飞鱼 于 2025-6-24 15:25 编辑

想写这个话题有一段时间了,但通识教育确实内容繁博,而自己的受教育水平,见识阅历乃至价值观,无疑会影响到个人对教育理念的解释与实践。写下此文,权做心得小结与下一步实践的规划,但求诚实对己,坦荡与人,希望能和同好家长们建设性讨论,互通交流,

余英时在《我走过的路》里回忆当年”......大学的最初两三年,我比较集中精力读西方的史学和思想史。所以我正式研修的课程包括罗马史,西方古代与中古政治思想史,历史哲学,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等”,文中还特别回忆了钱穆先生治学的“以通驾专,由博返约”。

无独有偶,在看芯片圈张忠谋的亲撰回忆录中,也讲述了他当年在重庆南开中学原本是励志要做作家的,然后大学去上海转读金融,再到美国留学时第一年由做教授的叔叔安排在哈佛读了一整年的闲书,记得的有海明威,罗马帝国衰亡史等等,第二年才转去MIT念机械系。

文史艺数理化,博雅教育liberal art,自己娃从小的教育也是秉承着All Rounder的思路,虽然辛苦不易,但总算还是坚持了下来。十几年与孩子在学习上的关系,从无所不知的老师,到亦师亦友,到现在的恰同学中年。自己几十年的读书心得,做事体会,职业训练,一开始真的是把孩子当做传承弟子一般的耳提面命,逐渐过渡到职场带graduate一样的mentoring,一直到现在与孩子的一同学习,平等讨论。

数理化就不写了,华人的强项,娃在学校也不太用我操心,虽然需要很努力才能与同学们保持队形。体育方面也无须多言,无论体格还是习惯,娃已然是一个道地的Aussie,热爱运动,也算是补上了土肥圆父母最欠缺的一课。文史艺等方面,有一些事情是已经做了的,有一些是正在做的,当然还有更多是计划做的。

我们使用了大量MOOC,播客,油管,可汗学院,开源教育项目,纪录片等等公开免费教育资源,在这里向这些伟大的教育机构致敬。虽不能至心向往之,我们会继续坚持对开源免费教育机构的捐款,并分享个人的心得。


附注一些资料:
• Very Short Introductions - Oxford Publish
https://www.reddit.com/r/greatbooksclub/
https://www.thegreatcoursesplus.com

评分

参与人数 17积分 +124 金币 +1 收起 理由
sunnycoder + 4 你太有才了
神探狄仁杰 + 8 感谢分享
清墨水 + 20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25-6-22 20:3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飞飞鱼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飞飞鱼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飞飞鱼 于 2025-6-22 21:59 编辑

History & Literature
中国读书人的传统是文史不分家,俄也继承了这一习惯。我们并没有在HSC考History的计划,也没有在Y11选修History拿高分的打算。

学习资料:
1. World History Project (WHP) courses: https://www.oerproject.com/Courses
Video:
https://youtu.be/_4aJVHxfwY8?si=thtt4fSsTV62-QgJ
https://www.khanacademy.org/humanities/whp-1750
https://youtu.be/iZBO87MfTjk?si=MsW7TnYV77z_ihHi
Textbook:
https://assets.openstax.org/oscm ... ry_Volume_1-WEB.pdf
https://assets.openstax.org/oscm ... e_2-WEB_LdwoslB.pdf

2. The Early Middle Ages, 284–1000
https://oyc.yale.edu/history/hist-210

3. European Civilization, 1648-1945
https://oyc.yale.edu/history/hist-202

4. Introduction to Ancient Greek History
https://oyc.yale.edu/classics/clcv-205
https://www.coursera.org/learn/ancient-greeks

Others
Mary Beard's ancient Roman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3IIRiSTc3g&t=265s
Mary Beard's Pompeii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nIY6AE4m6E
Odyseey
https://www.youtube.com/@odyssey


Literature:
1. Hemingway, Fitzgerald, Faulkner
https://oyc.yale.edu/american-studies/amst-246

Podcast: Grammar Girl

评分

参与人数 4积分 +20 收起 理由
xxmdidi + 4 感谢分享
小小白虎 + 1 感谢分享
astina + 12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5-6-22 20:3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飞飞鱼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飞飞鱼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飞飞鱼 于 2025-6-23 11:01 编辑

Music & Painting & Art History

我们没有参加各种比赛的计划,更没有走专业路线的天赋,主要是从文化修养兴趣爱好的角度,也就是重点在欣赏艺术上,而不是学习绘画。音乐则是欣赏与实践并重,听音乐会的投入逐渐增加,而乐器学习是利用现有的AMEB体系,一年一级慢慢的以自我检验进步为目的年考。

艺术史的学习很有意思。

孩子养成了听音乐会,看画展的习惯,我们家庭旅行中小镇的art gallery也是孩子喜欢去转一转的地方,平时假期也会喊上同好的同学一起去歌剧院美术馆,这应该是我们在Art教育上最开心的结果。

Music:
Introduction to Classical Music
https://www.coursera.org/learn/introclassicalmusic
Music Composition: Starting a Piece
https://www.coursera.org/learn/music-composition-starting-a-piece
The Modern and the Postmodern (Part 1)
https://www.coursera.org/learn/modern-postmodern-1

Painting
NSW Art Gallery
https://www.artgallery.nsw.gov.a ... on-2025-in-gallery/
British National Gallery
https://www.youtube.com/@nationalgallery

Art History
https://www.khanacademy.org/humanities/art-history (Accompany the History study)
Waldemar Januszczak Documentary
https://www.youtube.com/@PerspectiveArts/playlists
The Commonplace | Classical CM Home Education
https://www.youtube.com/@thecommonplacehomeschool/featured

一些书籍:
《艺术的故事》《The Story of Art》Gombrich
《艺术的故事》笺注
《Power of Art》Simon Schama https://vimeo.com/  BBC Documentary
《A History of Art》 Jamson
《世界美术名作二十讲》傅雷
《美术史十议》巫鸿

Podcast:
Classical Kids

Radio:
ABC Classic 92.9 FM

评分

参与人数 2积分 +24 收起 理由
胡须康 + 20 感谢分享
Saihu + 4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5-6-22 20:3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飞飞鱼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飞飞鱼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飞飞鱼 于 2025-6-24 15:12 编辑

经济&社科&时政

因为我自己是整个家族或者说同姓宗族里的第一个大学生,加上从小在不同方言区迁徙,一直到中学才相对稳定下来接受系统的教育,形成了读书自学享受Solitude的习惯,但孩子却是在完全不同的环境长大,养成了外向的性格,特别是Year*的时候英语老师在评语中用了Eloquent这个形容词,这引起了我们的注意。我们知道娃在同学中是属于看书不够多,特别是读Non Fiction比较少的,平日里我们夫妻二人有时候也会悄悄吐槽娃少年不识愁滋味,读书少,不够深刻,这种知识储备下的“雄辩”只能是为辩而辩的争强好胜。

此后,在接送娃上下学的路途之中开始有意识的与娃就ABC News,Conversations,The Foreign Affairs的内容讨论各种话题,引导娃发现个人不自觉的各种assumption,逻辑漏洞,特别是历史,经济等基础知识的欠缺。

另外,对于教育界一些比较流行的社会思潮观点,我们特别订阅了保守自由主义大本营的期刊Quadrant,让孩子听到不同的声音。

经济学的学习已在另外的帖子里有分享,不再赘述。
https://www.oursteps.com.au/bbs/ ... ead&tid=1844262

资料
Magazine:
Times Magazine
Quadrant Magazine
Quarterly Essay  Magazine

Podcast:
ABC News
ABC Conversations
The Foreign Affairs
Friends with Money
UNSW Centre for Ideas

Yuval Harari
https://www.youtube.com/@YuvalNoahHarari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6 收起 理由
astina + 6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5-6-24 14:5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飞飞鱼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飞飞鱼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飞飞鱼 于 2025-6-24 15:00 编辑
Saihu 发表于 2025-6-24 08:00
哈哈,回想起来好多故事。我那时候为了省钱,住同学宿舍。后来她们学校开始查宿舍,不让住。然后被在新东 ...


哈,我也算是新东方的学生吧,尽管没有在新东方的课堂里听过课。

我也是暑假和一群同学搭伙去北京上课,借宿在别的大学学生宿舍里两个月,期间有一个周末投宿在另外一所大学学生宿舍里的同学多出一张俞敏洪讲座的票,特意呼我,说是票子难搞不要浪费,我就屁颠屁颠的跑去了

脑洞大开啊!我们这些假期跑去帝都求学的一票同学都是英语成绩不错的,全都在大二就过了四六级,但是因为所处的偏远环境信息闭塞,完完全全的不知道人生要有寄托这种事情,但是当时已经来不及了,暑假结束,回到学校就接着做毕业设计,领派遣证,路费,然后各奔东西到分配单位报到。

不过跟着我行李走的,还有十几本新东方编写的复习资料和几十盒新东方的课堂录音磁带,真的有几十盒!后面又接触了徐小平,王强,特别是王强介绍自己读书的心得与思路,真的是大受启发。

发表于 2025-6-24 15:0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飞飞鱼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飞飞鱼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飞飞鱼 于 2025-6-24 15:18 编辑
小小白虎 发表于 2025-6-23 17:26
我们很多理念是相通的,不过我对比了一下发现会有些不同侧重

我家也是力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不过音乐和 ...


我们突出历史,可能主要是因为。。。我喜欢吧

玩笑放一边,我们全家都是Mary Beard的粉丝,历史可以包括经济史,政治史,当然还有科技史,数学史。历史书籍和节目提供了我和孩子无数的话题,也提供了很多古今印证的素材。

我不让孩子多辩论,因为我觉得没有必要,不可能也不想去说服他人,私下和小圈子里针锋相对的讨论就很好,Agree to disagree。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1 收起 理由
小小白虎 + 1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25-6-24 18:1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飞飞鱼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飞飞鱼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飞飞鱼 于 2025-6-24 18:17 编辑
小小白虎 发表于 2025-6-24 16:23
哈哈,这些年下来感觉:说服别人(尤其是预设了对立立场的人)几乎不可能,但可以

1.某种程度暂时影响裁 ...


嗯,道理是没错的,我只是提醒孩子在这个阶段花更多的时间精力去做好知识储备。而且个人具体情况不同,我们已经是外向Eloquent的性格,喜欢在外面参加各种活动发言,如果不摁着点青春期很容易招人 也容易心浮气躁。

我们在职场蹉跎了这么多年,各种客户销售,交流沟通,行文言谈的训练,年轻的时候意气风发,人到中年见多了各种办公室政治口舌之外的交易勾兑刀光剑影,可能会有一些另外的想法

你们喜欢辩论,有机会可以试下这个。我有带孩子去高院参观一次,旁听一次。虽然我们没有推娃读法的计划,娃还是看的挺开心的。
https://www.hcourt.gov.au/about/visiting-the-high-court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1 收起 理由
小小白虎 + 1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