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足迹

标题: [转载]世界很大,人生很短----1个人,1年,4大洲,14国---走,到叙利亚去! [打印本页]

作者: 微服出巡    时间: 2014-11-28 20:22
标题: [转载]世界很大,人生很短----1个人,1年,4大洲,14国---走,到叙利亚去!
本帖最后由 微服出巡 于 2015-2-9 20:09 编辑

您看到的是一篇转帖
它来自国内驴友网站”磨房”
作者June的夏天 ,一位深圳小女纸
忽然厌倦了朝九晚五的“办公室民工”生活
“强烈地觉得这个世界真的很大,我们的人生却真的很短”
于是,这位勇敢的MM,跟随着“一颗像长了翅膀一样想往外飞的心”
成为一位不折不扣的沙发客及背囊客,用了1年时间,1个人,跨越4大洲,行走14国
       
这不仅仅是一篇游记
它更像是一篇心灵的鸡汤
通过作者那流畅自如,朴实无华的文笔
透过那颗善良感恩,坚韧勇敢而又充满感情的心
在字行间之中,向我们传递着“善意,勇气,温暖,和美好”

作者: 微服出巡    时间: 2014-11-28 20:24
本帖最后由 微服出巡 于 2014-11-29 20:11 编辑

选择转帖这篇精华游记,是因为两年多来,每每打开网页追踪更新,都会不由自主地重新翻阅之前的文字,那丝丝的温暖,丝丝的感动, 常常湿润了我的眼眶,尤其是关于澳洲的一段,相信在足迹的TX中,大部分都未曾有过作者的体验和经历,尽管,我们本身就生活在澳洲.
转帖,只是为了分享,而分享对我来说是一种享受,所以,建议TX们不需要为我加分.希望TX们就像作者June的夏天在序言中所希望的, “透过这字里行间偶然读到善意,勇气,温暖,和美好,那便是文字和旅行所能给我们最好的礼物”。
原帖发表于2年前,现在还在不断更新中,这里只转载正文及部分照片,如要看精彩的原帖,请看以下链接:
http://www.doyouhike.net/forum/globe/digest/852946,0,0,1.html
(作者June的夏天在原帖中有时会被网友们昵称为小丸子)


[attach]1209459[/attach]
作者: 微服出巡    时间: 2014-11-28 20:42
本帖最后由 微服出巡 于 2014-11-30 20:13 编辑


2011年4月,我从香港出发,离开中国。经过新加坡,来到了南半球那片红色大陆,在澳洲广袤的农场里学会了种菜剪羊毛开拖拉机。一路向北游过印尼,马来西亚,斯里兰卡来到尼泊尔的雪山森林和峡谷,南下印度从东往西又惊又喜,然后搭乘西飞的夜航来到了一千零一夜传说中的阿拉伯世界,途经约旦,战火纷飞的叙利亚,黎巴嫩,跨过地中海拜访了优雅恬静的南欧岛国塞浦路斯,一路向南去到非洲大陆尼罗河畔,再折回波斯古国伊朗,来到洲际交汇处色彩纷繁的土耳其,于2012年4月从伊斯坦布尔回国。

因为总觉得这样的旅行在这一生只会发生这么一次,所以想在遗忘之前把它记录下来,想要分享很多感受,想要说很多感谢的话。要讲的故事,也许不够惊天动地,风花雪月。不过是一个小人物,和她在路上遇到的其他小人物们之间的小事。不过是吃喝拉撒,记流水账。如果各位看官在字里行间偶然读到善意,勇气,温暖,和美好,那便是文字和旅行所能给我们最好的礼物,也便是你我之幸。


澳洲珀斯郊区的黄昏
[attach]1209354[/attach]

节后巴厘岛
[attach]1209360[/attach]

斯里兰卡春克莫里的渔民
[attach]1209361[/attach]

最美还是喜马拉雅
[attach]1209357[/attach]

恒河暮色
[attach]1209355[/attach]

叙利亚伍麦叶清真寺
[attach]1209356[/attach]

遍布南塞浦路斯的小东正教堂
[attach]1209359[/attach]

伊朗波斯波利斯和穿着黑袍的女人们
[attach]1209358[/attach]

http://www.doyouhike.net/forum/globe/digest/852946,0,0,1.html
第一页Post#1
作者: Carrie1110    时间: 2014-11-28 20:59
感谢分享!
作者: Farmerchris    时间: 2014-11-28 21:02
强帖留名
作者: 微服出巡    时间: 2014-11-28 21:09
本帖最后由 微服出巡 于 2014-11-28 21:16 编辑

(原帖第一页Post #2)

世界很大,人生很短

2010年10月,我毕业3年3个月,去过3个国家旅行,刚从一个3星期的长假中回到居住的城市。不知道发了什么神经,忽然强烈地觉得这个世界真的很大,我们的人生却真的很短。想去的地方那么多,年假却那么少(刚休了三个星期假的人还抱怨这个真的不要被人打啊!)。要不把工作辞了,去看看世界吧!虽然这疯狂的念头并不是第一次出现,却是第一次认认真真地考虑将它付诸实现。2010年的漫长冬天,每天都在挣扎与徘徊中度过。每天晚上睡觉前因为周游世界的想法激动地两眼发光无法入眠,早上醒来躺在温暖的被窝又觉得折腾什么呀,在家睡得暖和和地不是比什么都强么,外面多冷啊。

直到2011年3月点击辞职信的“发送”那一刻自己还有点不敢相信,真的,迈出这一步了?真的,准备好了去面对人生中最大的未知了吗?原来,还是不够坚定的,眼泪哗地流了出来。发了一天烧了,这个巨大的决定严重影响了我的身体状况,我稀里糊涂的,完全失去了食欲,失去了行动的力量。中午勉强逼自己喝下去的那点粥,因为这一整天的犹豫与忐忑,很快消化地一干二净,简直是扶着墙出的公司。那好吧,想哭就哭出声来吧。我喜欢这个工作啊。我喜欢这个城市啊。我也喜欢现在的自己啊。我真的,要对一切说不雅 OFF了吗?我的生活,似乎也没什么可以挑剔的不是吗?这颗心,为什么一直像长了翅膀一样就想往外飞呢?我真是不明白。

在准备离职的这个月,我拿到了澳洲签证,打包了并不多的家当,搬离了租住的房子,和很多同事朋友吃了散伙饭。要去哪?还不是很清楚,先去澳洲看大石头吧。以后边走边说。要去多久?想回来的时候就回来。或者钱花完了就回来。。。

这一晃,一年过去了。





作者: viewinside    时间: 2014-11-28 21:14

作者: 小铁匠    时间: 2014-11-28 21:15
认真看!
作者: mickey_shao    时间: 2014-11-28 21:23
都是有勇气的人啊

作者: 微服出巡    时间: 2014-11-28 21:30
本帖最后由 微服出巡 于 2014-11-30 20:17 编辑

新加坡:只是路过

我在新加坡Commonwealth地铁站口见到了我的沙发主人ZW。ZW和室友YX是新加坡国立大学的中国留学生。虽然在新加坡这个华人世界里,中国人还是让我觉得心安,有种找到了组织的感觉。这是我的第一次沙发经历,我却没有一丝的不安全感,从一开始就充满了信任感。

ZW和YX住在政府公租的组屋,是个两室一厅的房子,其实就是男生宿舍。因为是学生,所以按标准是两个人一间房。两室一厅里的另一间房虽然没有人住,但却被政府锁起来了,也就是说,即使没有人住,你们也不能占政府的便宜。家里唯一的那个单人沙发是不能睡人的,于是ZW把他的床垫拖到了客厅的一角便成了我的第一个“沙发”,我把从家里带来的床单往身上一盖美美地在这个乱七八糟的男生宿舍地板上睡了过去。

快要毕业的两个人每天都很忙。ZW每天为毕业设计忙得没日没夜,同时还要找工作参加各种面试。而YX已经拿到了斯坦福大学金融系的OFFER,除了准备毕业论文他每天都积极锻炼准备下个月要去尼泊尔EBC的徒步。这两个善良又热情的大男孩不仅在百忙之中接待了我这个陌生人,还带着我在坡大的校园里逛了个遍,和他们一起自习,吃饭,认识了很多同是留学生的其他中国朋友。同学们很怕我闷到,恨不得把他们知道的所有新加坡好玩的地方都告诉我,生怕我的行程不够满会觉得无聊。虽然我并不期待去看什么风景名胜,但看他们你一言我一语地给我各种建议,仍然觉得非常感动。我们从未谋面,在此之前人生也没有任何交集,他们却给予了一个陌生人如此大的善意,即使是在意料之中,却也难免感慨。

我每天都按照他们给我的建议在新加坡闲逛。这个号称花园城市的国家,天是蓝蓝的,水是清清的,路面上干干净净的,海滩上热热闹闹的。简直就是一个稍稍完美版的深圳嘛。也许是因为心早已经飞到了南半球,我并没有很用心地去欣赏这个路过的城市,现在回过头去看,这个赤道边上的国家已经完全面目模糊了。我能记住的片段反而是第一次见到ZW时他从林荫小路上走过来看到背着大包的我露出的大大笑容,还有YX在大太阳下带我去数学楼,我跟在他后面,看他已经湿透了的后背。

谢谢,ZW,YX。虽然我早知道与你们的相处会是积极的经历,仍然感谢你们用行动证明了这个想法。“You knock at people’s door as a stranger and say goodbye as a friend”,这,就是Couchsurfing吧。


http://www.doyouhike.net/forum/globe/digest/852946,0,0,1.html
第一页Post#2
作者: 飞儿    时间: 2014-11-28 21:38
真好!
作者: @TM    时间: 2014-11-28 21:45
好有勇气,大赞
作者: 微服出巡    时间: 2014-11-28 21:49
mickey_shao 发表于 2014-11-28 21:23
都是有勇气的人啊

有时亦在问自己,如果时光倒流,自己是否亦会有这样的勇气呢,答案是:想也不敢想
作者: 微服出巡    时间: 2014-11-28 21:54
本帖最后由 微服出巡 于 2014-11-30 20:21 编辑

你好,南半球

新加坡到珀斯(Perth)要飞5个小时,我却眼睛都没闭一下,像刚从笼子里放出来的鸟儿,心情灰常鸡冻,很没出息地对着窗外面的云拍了个不停。南半球的云啊,长到20几岁还是第一次见呢!真的越飞越远了,想起了小时候学校教学楼上写的“冲出亚洲 走向世界”,不禁抿嘴一个人偷偷乐了起来,听起来很牛气冲天啊。我们可以走多远,我们的人生除了按部就班又有怎样的可能性,你要试了才知道。

5个小时很快过去了,虎航的飞机在晚上九点半准时降落在珀斯机场。我的沙发主人Laurie说会开车来接我,我虽然一开始很客气地推辞说自己可以搞得定,但初到一个国家人生地不熟而且Laurie一再地说没问题我也就没有再推辞。我推着行李刚出了海关大门就看到了他,嗯,和网上的照片一样,有一个奇怪的发型,想不注意到都很难。Laurie也立马看到了我,向我招手过来。旁边有一个40来岁的中年男人,来自米兰,经Laurie介绍是他的上一个沙发客,他现在是送他来机场,也就顺便来接我。我们和意大利人在机场寒暄了几句互相祝福了几句告了别。

睡在一个单身陌生男人的客厅沙发上,你怕不怕?你晚上能不能睡得着?万一碰上个变态怎么办?我并不是没有顾虑。做一个沙发客需要信念。你需要相信人性本善,需要相信友善仍然是这个世界上最普遍的态度,需要去信任这个把你接到家里去的人,需要去相信并不是每一个友善对待你的单身男人都在想着另外一件事。如果没有基本的信念,那么沙发可能不是你的菜。当然,你也要相信自己的直觉和判断力,因为这个世界上还是有一些人渣。

Laurie是一个单身男人。他开着一辆破破烂烂的现代车,说着飞快的澳式英语。不仅有个奇怪的发型,还穿着奇怪的衣服。他是一个奇怪的人。这辆看起来快要报废的现代车将我和50L的背包载到了珀斯郊区的大房子。我就这样开始了在这个半球的旅行。


http://www.doyouhike.net/forum/globe/digest/852946,0,0,1.html
第一页Post#20
作者: daniello    时间: 2014-11-28 22:04
你确实每天都在度假啊
作者: poorjacky    时间: 2014-11-29 07:09
为啥连接点开了什么都没有呢
作者: 微服出巡    时间: 2014-11-29 07:45
poorjacky 发表于 2014-11-29 07:09
为啥连接点开了什么都没有呢

我今天有空看看
作者: Yuchendd    时间: 2014-11-29 08:57

作者: poorjacky    时间: 2014-11-29 09:05
百度了一下 找到帖子了。 太精彩了。 但是害我在马桶上蹲了2小时  也只刚看到印尼。感谢分享。
作者: jhjhjhjhjh    时间: 2014-11-29 09:21
poorjacky 发表于 2014-11-29 10:05
百度了一下 找到帖子了。 太精彩了。 但是害我在马桶上蹲了2小时  也只刚看到印尼。感谢分享。 ...

你输入什么找到帖子的?我找半天没找到
作者: rosey123    时间: 2014-11-29 09:23
勇敢。到了我这个年纪却只想在家里过稳定的生活了
作者: megumi    时间: 2014-11-29 09:25
mark
作者: 6543    时间: 2014-11-29 09:28
本帖最后由 6543 于 2014-11-29 12:19 编辑

感谢分享

看了这篇文,突然自己也蠢蠢欲动,和老公计划了下要一起去背包旅行,把小孩仍给老妈.....
作者: 微服出巡    时间: 2014-11-29 10:02
jhjhjhjhjh 发表于 2014-11-29 09:21
你输入什么找到帖子的?我找半天没找到

百度-磨房-异域之旅-在一(连串的地区名末端)精华-走,到叙利亚去
试试看,应该找到的,因为在外面,手机不会发链接
作者: poorjacky    时间: 2014-11-29 10:10
jhjhjhjhjh 发表于 2014-11-29 10:21
你输入什么找到帖子的?我找半天没找到

http://www.doyouhike.net/forum/globe/852946,0,0,0.html


我就google楼主贴的第一段前面几句话。找doyouhike的连接。.


帖子的标题是
#1889:走,到叙利亚去!
作者: 微服出巡    时间: 2014-11-29 10:24
daniello 发表于 2014-11-28 22:04
你确实每天都在度假啊

呵呵,是我的心每天在度假,真是很没出息:-!
作者: floodp    时间: 2014-11-29 10:27
好帖, mark。
原帖也mark了一起看。
作者: 6543    时间: 2014-11-29 11:20
实在是好文,了解了很多不一样的世界
作者: 微服出巡    时间: 2014-11-29 11:25
6543 发表于 2014-11-29 09:28
感谢分享

看了这篇文,突然自己也蠢蠢欲动,和老公计划了下要一起去背包旅行,把小孩仍给老妈..... ...

哈哈,回不去了,老老实实地过有娃的日子吧,这也是另外一种体验。
作者: 微服出巡    时间: 2014-11-29 11:30
rosey123 发表于 2014-11-29 09:23
勇敢。到了我这个年纪却只想在家里过稳定的生活了

是啊,我现在是心理和生理到都受不了这种折腾了。
年轻多好,单纯多好!
作者: eirlye    时间: 2014-11-29 13:37

作者: maviswql    时间: 2014-11-29 14:10
谢谢推荐,看的我热血沸腾啊
作者: 自游自在    时间: 2014-11-29 14:20
年轻,真好。
作者: jhjhjhjhjh    时间: 2014-11-29 14:54
poorjacky 发表于 2014-11-29 11:10
http://www.doyouhike.net/forum/globe/852946,0,0,0.html



找到了,但是要注册帐号才可以读,对吧
作者: poorjacky    时间: 2014-11-29 15:13
jhjhjhjhjh 发表于 2014-11-29 15:54
找到了,但是要注册帐号才可以读,对吧

不用啊。我快看完了
作者: 微服出巡    时间: 2014-11-29 16:05
jhjhjhjhjh 发表于 2014-11-29 14:54
找到了,但是要注册帐号才可以读,对吧

:si1 不用注册
作者: 微服出巡    时间: 2014-11-29 16:12
maviswql 发表于 2014-11-29 14:10
谢谢推荐,看的我热血沸腾啊

用小丸子的话讲---,淡定,淡定:si84
作者: 微服出巡    时间: 2014-11-29 17:00
poorjacky 发表于 2014-11-29 15:13
不用啊。我快看完了

哇,这么快,78页近2千帖,一目十行,想问一下,你家的马桶没被你坐垮吧

再推荐一篇,同一版面,作者:秋凉

» 论坛 » 异域之旅 » 精华和推荐» 这几年,加拿大

是关于新移民小白领的酸甜苦辣,相信很多TX会有共鸣
作者: poorjacky    时间: 2014-11-29 17:22
微服出巡 发表于 2014-11-29 18:00
哇,这么快,78页近2千帖,一目十行,想问一下,你家的马桶没被你坐垮吧

再推荐一篇,同一版面,作者: ...

一天都在看,除了吃饭。
作者: 微服出巡    时间: 2014-11-29 20:05
Hotel Laurie奇遇记(一)

Laurie的家里很热闹,一大帮男人在露台上喝酒聊天,叫的名字全是神马Giovani, Dario,典型的意大利名。Laurie是意大利移民第一代,父母小时候就来到了澳洲,到Laurie这一辈已经不怎么能说意大利语了,但要好的朋友却基本和他们一样有着意大利血统。男人们在讨论和深圳的一家服装厂做生意,听说我居然就来自这座神奇的城市一下子叭叭叭飞过来无数个问题。

客人们离开的时候已经快12点了。Laurie打开了客厅里角落的折叠床,抱过来干净的床单被罩。他说,你应该很累了,早点睡吧。这虽然是个折叠床,不过以前的沙发客都说很舒服。你如果不喜欢这个,可以睡到我房间去,我睡这个。

我把折叠床铺好,趁Laurie去洗漱的间歇好好地打量了一下这个房子。这是一个整齐干净装修豪华的奇怪房子。房间里有很多石头,摆放在各个角落。客厅里摆放着一些奇怪的照片,星星,月亮,神像。餐桌上放着Laurie未完成的美术作品,居然写着“风水”两个字。院子里供着佛像。没错,这个房子,有点像座神庙,我却又说不出来是哪个教派,似乎都是,似乎又都不是。

我可能真的累了,一旦结束那像打了鸡血的兴奋状态就眼皮都有点抬不起来了。我和Laurie道了晚安,很快,便在这张柔软的折叠床上沉沉睡去,觉得温暖又安全。

第二天Laurie起床上班我便也跟着起来了,一起吃了早餐。Laurie问我今天有什么安排,我说没有,今天就只想休息一下,在附近走走,要把从出国以来的脏衣服全部洗了,然后研究一下LP。他交待好我怎么用家里的各种电器,告诉我家里的食物都放在哪里。因为昨天晚上我看到院子里的烧烤机表现地很惊讶,Laurie便说要不我们晚上就吃烤肉吧,我今晚回来的时候去买一些好的肉。他给了我一把家里的钥匙便出门去了,留下目瞪口呆的我。我只是来蹭住的,没有想到要蹭吃啊。我只是来借宿的,没有想到要拿钥匙啊。而这个家伙,不仅给我了房子的钥匙,所有的房间包括他自己的卧室门也没有锁,就这样敞开着。好呆你也把自己的房间锁起来嘛。遇到我算你好运,万一碰到个江洋大盗把你家里的东西全部卷跑了怎么办。我居然因为陌生人对我的信任开始为他担心起来。当然更多的是感动。

我把这些天换的衣服洗了满满一筒,花花绿绿地晾在朝北的院子里。这个世界好大呀,居然有的地方太阳是从北边照过来的。居然连马桶里冲水的漩涡方向和北半球都是相反的。这南半球的阳光明晃晃地照地我眼睛都要睁不开来。我决定在附近走走。

Laurie家门口有一个公交车站,我正在研究要去哪,走过来一个亚洲女人。她瞪了我一眼,说,
你从哪来的。
中国。
你是学生吗?
不是。
那你来这干嘛?
旅游。
旅游?多久?
不知道。大概三个月吧。
三个月?你开玩笑吧。这个国家这么无聊,三天就够啦!又没有人气,有什么好玩的?第一次听说有人来这里旅游。所有人都是来挣钱的!
我愣了一下。哦,不,我拿的是旅游签证,我不可以工作的。
什么不可以工作啊?不要信他们!我的朋友都是拿旅游签证来的呀,工作三个月,然后拿大把的钱回去!可以花好几年!这才是你应该做的事情你知道吗?
哦。

亚洲女人见我没什么反应,也便失去了再教育我的兴趣,惺惺离去,却还是回过头来,用食指和拇指狠狠地对我做了一个钱的姿势,意思是这才是你,一个亚洲人,在这个富裕而昂贵的西方国家应该做的事情。

我不是刚辞职吗?我是来旅行的不是吗?工作在短期内都应该与我无关了吧。我这样想着。却没想到没几天自己就加入了澳洲求职的大军队伍。

晚上Laurie带回来了蔬菜和牛肉,做了澳洲牛排。用他的话说,在澳洲每个人家里都有一个烧烤机,如果没有的话那简直是一项反人类(anti human)的罪过。的确,在后来我借宿过的澳洲人家,不管贫富,住别墅还是公寓,每家都或大或小或繁或简有一个烧烤机。天气暖和的时候,家庭或者朋友聚在一起,女人做沙拉,男人做烧烤,孩子在院子里玩耍,这就是典型的澳洲生活,也是澳洲文化的一部分。

我和Laurie在晚餐的对话中熟络起来,乱七八糟地聊了一大堆。Laurie是个有神论者,但如之前我已经感觉到的一样,他并不属于任何一个宗教(religion)。他相信神的存在,也相信宇宙的能量,相信超能力。他每天早晚都会冥想(meditate),他还会练气功,会打太极。他对东方的道啊禅啊非常感兴趣,对阴阳、八卦也有研究,认为这些东方智慧西方人拼死也别想赶上。而来自这个古老而智慧国家的我,对这些几乎一无所知。后来,我每天都跟他在院子里练气功,打太极,并在他冥想的时候也拿个垫子坐在旁边假装自己也在冥想。这个神神叨叨的澳洲人,也是很会讲脏话的。刚接待过两个香港沙发客的他学了很多香港的脏话,一边咕嘟咕嘟冒着我听不懂的白话,一边扬着眉毛得意地说,怎么样,我是不是很厉害。我只好一边抹汗一边责怪自己粤语没学好。。。不过,拜托,是我粤语听力不好,还是这个人讲的根本就不是粤语啊!


http://www.doyouhike.net/forum/globe/digest/852946,0,0,2.html
作者: 微服出巡    时间: 2014-11-30 20:06
标题: RE: [转载]世界很大,人生很短----1个人,1年,4大洲,14国游记--Hotel Laurie奇遇记(二) ...
Hotel Laurie 奇遇记(二)

晚饭后Laurie的表姐Cathy和表姐夫Richard来家里串门,听说我对在澳洲的三个月还没有明确的计划,Richard很热心地给了我N个方案,用他的话说,你就在西澳呆着就可以了,这地方什么都有你玩几年都玩不够,东澳很无聊的,人又多,就不用去了。Richard来自一个叫阿尔巴尼(Albany)的小城市,在澳洲的西南角,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地方”。他还推荐了珀斯附近的一个国家公园,叫Laurie周末的时候可以带我去玩。表姐Cathy有着典型的意大利女人的长相,每次Laurie有新的沙发客她都会过来聊天,对她来说,既然不能拜访世界上所有的地方,那就去遇见来自这些地方的人们吧。我们越聊越起劲,不一会儿就快十二点了。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我好奇地问现在澳洲的新总理Julia是不是也像之前的陆克文一样会讲中文呢,Richard白眼一翻,那个女人?我看她连英文都不怎么会讲!

这是开心又美妙的一天。

休息了一整天后,我决定去珀斯市区转一转。Laurie从钱包里拿出一些零钱塞到我手里,说公交车可能没有零钱找这些钱你先拿着吧。这样,我不仅蹭了住蹭了吃还拿了沙发主人的钱。这个人是谁?我真的是才认识他两天吗?我的脑细胞不够用啦!

我在市中心的威灵顿车站下了车,来到了这座冷冷清清却号称澳洲第四大的城市,才150万人口,和中国比这是哪儿跟哪儿啊。木有人啊!真的木有人啊!果然和那个亚洲女人说的一样,没什么好逛的,无聊的很,要不是看到几幢高高的房子我真要以为还在Laurie住的郊区了。我应该坐哪趟车去哪里逛逛呢。我看着车站的指示牌没理出个头绪。这时候过来一个穿制服的老爷爷,很热心地帮我指导公交路线,又告诉我一个“世界上最美丽的地方”让我去玩。好吧,既然这个最美丽的地方就在附近,我决定今天就去看看。老爷爷大手一挥,指了辆公交车说上车吧!然后他把门打开坐到了驾驶员的位子!我擦,给自己的路线拉生意也不用这么带劲的吧!

老爷爷没有让我买票,用他的大公交车一路把我载到了那个“世界上最美丽的地方”,然后他便回了家。搞了半天,原来这个“最美丽的地方”就是他家附近啊!每个澳洲人眼里最美丽的地方原来都是自己的家乡,还真是不得不佩服他们对故乡的认同感。

我在这个“世界上最美丽的海滩”玩了半天便坐火车回了珀斯,去拜访我在沙发网上交流过却从未谋面的朋友米塔和布鲁诺。米塔是马来西亚华人,她是一个佛教徒,尤其对藏传佛教着迷,是大敏感词的忠实粉丝。这个勇敢的女孩有一天突然决定要离开出生以来一直生活的国家,于是一个人告别了家人和朋友毅然决然地搬到了澳洲开始新的生活。现在她已经渐渐融入了这个陌生的国度,有了稳定的工作,租住在市中心一个小小的一室一厅公寓里,公寓的地毯上经常躺满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旅行者。布鲁诺就是她的沙发客之一,用她的话说他在这里“赖死不走”已经在她家地毯上睡了两个多月了。这个26岁的阿根廷人来自布宜诺思艾利斯,一天之内在自己的城市被抢劫三次最后只穿着内裤回了家,于是他觉得不能再呆在这个需要用枪来保证自己安全的地方了。从18岁开始流浪的他已经走遍了世界上的大部分地方,学会了很多种语言,做过各种工作,再没有回过阿根廷。

有时候你会不会有这样的感觉,你第一次见某人,却像已经认识一辈子了?见到米塔和布鲁诺的时候,我以为我们已经认识了十年。我们横七竖八地躺在客厅的地毯上东拉西扯,无话不谈。因为是周五,我们仨再加上另一个沙发客法国女孩美兰妮,以及米塔的两个朋友一起去了附近的禅修中心,有大师讲禅,还有一小时的冥想。Laurie没有来加入我们,却告诉我把朋友们都带回家里去玩。想想,Laurie认识我两天,我认识这些人一天,现在他却要把这么一大群人都叫到家里去做客,我的小脑袋真是有点不够用啊。万一我们这一群人都是坏蛋怎么办?就算要把他埋了都不用再找人来挖坑啊。这个人啊,还真是叫人不放心呢。

Laurie像招待我一样热情地招待了我带来的新朋友们,除了吃吃喝喝,曾经是西澳一个知名乐队吉他手的他还给我们表演了一个现场秀。在接下来的这个周末,Laurie带我去了扬切普野生公园和附近的海滩玩。到了海滩后他把相机钱包这些往地上一扔,说要不我们往另一边走走吧。我惊讶地指着地上这些价值不菲的东西,睁着大眼睛说,这个,就放在这吗?不带着吗?他耸了耸肩:没事的,没人拿。这下我便彻底无语了。但他是对的,一小时后相机们还是老老实实呆在原地,钱包里一个子儿也没少,这些贵重物品像穿了隐身衣一样。原来Laurie不仅信任我,也信任这个星球上的每一个人类。

因为怕我吃不惯西餐,米塔专门开车到Laurie家给我们带来了她做的午餐,还载我去国王公园玩。来到这个城市不过几天而已,我却觉得自己已经有了一个圈子,一点都不觉得自己是来旅行的,似乎本来就生活在这里。很难想象如果自己背着包住进背包客栈是不是也会有这种感觉。

可是,我是来旅行的不是来这里蹭吃蹭住蹭着不走的不是吗?复活节马上要来了,Laurie和家人要去附近的一个城市度假,虽然他说我可以和他们一起,或者自己住在他家也行,但我已经在这里住了五天了,该是时候动一动了。去哪呢?我还是没有概念。要不,就先去Richard说的世界上最美丽的阿尔巴尼吧。

我就这样离开了Hotel Lauire,这座世界上最棒的“家庭旅馆”,和这个世界上最善良大方的“旅馆主人”。


http://www.doyouhike.net/forum/globe/digest/852946,0,0,2.html
作者: 微服出巡    时间: 2014-11-30 20:10
[/quote]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我好奇地问现在澳洲的新总理Julia是不是也像之前的陆克文一样会讲中文呢,Richard白眼一翻,那个女人?我看她连英文都不怎么会讲![quote]


这一句有点意思
作者: Yuchendd    时间: 2014-12-1 08:40

作者: 微服出巡    时间: 2014-12-1 20:16
标题: RE: [转载]世界很大,人生很短----1个人,1年,4大洲,14国游记--.初识WWOOF..
初识WWOOF

我订了去墨尔本的机票,打算在天气还不算太冷的时候在南边转一转然后沿着东海岸往北走。在等待飞行的这几天我决定去阿尔巴尼看一看。布鲁诺第一个泼了冷水。你知道澳洲有多贵吗?现在复活节来了你又找不到沙发,就算住背包旅馆的床位都要30澳元,交通和食物都很贵,你一天没一百澳元下不来啦。还不如在珀斯找个短期工作做几天。

没错,我当然知道这个国家有多昂贵。第一次坐公交车才不几站就近20块人民币。我一边在脑子里飞快地换算着汇率,一边数着钱包里不多的澳币倒吸了一口气。超市里的东西标价大都和中国差不多,只不过是澳元,也就是说你以中国的价格再乘个七就对了。在外面吃饭最便宜的麦当劳一顿也至少五六十,我偏偏还不喜欢吃麦当劳。如果不是承蒙了Laurie和米塔的照顾,这短短几天至少几千块出去了。照这个速度我什么国家也不用去澳洲还没走几步就弹尽粮绝打道回府了。

可是,拿着旅游签证的我怎么可以工作呢?这天布鲁诺带我去参加一个沙发客的午餐聚会,聚会后大家都往各个职介中心跑,登记信息,等待工作。而混际在这一大群拿着工作度假(Working Holiday)签证的西方人中间的我,似乎是唯一一个只能去亚洲超市打黑工的人。难道亚洲女人说的是真的,没有人来这里旅游,全是来工作的吗?澳洲消费高昂,连欧洲人都负担不起。而平均工资是西欧两三倍的这里,自然也就吸引了很多欧洲的年轻人。大多数背包客都在农场里做着摘葡萄摘苹果这些简单应季的体力劳动,然后在下一份工作到来前就开着二手车四处旅行。澳洲的二手车很便宜,差一点的一两千澳元就够了,旅行完了还可以转手卖掉,油价也不贵。自驾算是最便宜的一种旅行方式,吃住都可以在车里进行。可惜,我又不会开车。我一边为自己没做好功课贸贸然跑到这个f**king expensive的岛上来感到郁闷,一边又不想去打什么黑工,根本和我出国前想的不一样嘛!我不是来打黑工的,不是啊!

我咬了咬牙,决定还是去阿尔巴尼玩几天。拜托,我是来旅行的!这个预算,我还是有的!

布鲁诺看出我不想做“违法”的事,便好心告诉我说,那你可以尝试一下WWOOFING。
什么是WWOOFING?我问。
你居然不知道WWOOFING?布鲁诺很吃惊。就是Willing Workers On Organic Farms啊。做WWOOFer不用工作签证,但你也得不到报酬,只能免费吃住。这个在澳洲很流行的。
哦,原来是有机农场里的义工啊,这个我以前在杂志上看到过。听上去不错啊,可以和当地人住一起,体验当地人的生活,还可以免费吃住。我似乎看到了一线希望。那,这个WWOOF要怎么申请呢?
首先你要成为会员,要交60多澳元买一本书,上面有所有接待WWOOFer人家的介绍和联系方式。如果你的请求被接受了就可以开始工作了。
啊?还要交钱成为会员??万一我买了这本书,却没有一家接受我呢?这钱岂不是打水漂了?我又开始犹豫起来。

不管了,先去了阿尔巴尼再说吧。走一步算一步。我居然在心里开始计算起银行里的那点点钱够在这个大岛上生活多久,却不知道自己人生中最美妙的一段时光即将来临。

幸福,原来是计划外的事情。。。


http://www.doyouhike.net/forum/globe/digest/852946,0,0,2.html
作者: 微服出巡    时间: 2014-12-2 20:06
阿尔巴尼:海风吹又吹

去阿尔巴尼的车其实从来不曾远离过海岸,可是虽然是在大陆的边缘,仍然能感觉出内陆的无边无际。连绵的草原,大群的牛羊,低矮的植物,红色的土地,笔直的公路。这一切都在提醒我,这是另一个大陆。就这样,我又找到了旅人的感觉,在这一望无际的景色里,在这睡与醒之间一成不变的蓝天大地中。这,不就是当初把我吸引到这片土地来的那张照片里的情景吗?我曾经把它当成MSN头像。现在,我正真真切切地看着这一切。看梦中的风景,是旅行的意义之一吧。即使还没有看到阿尔巴尼,我已经知道选择来这里没有错。喜欢在路上。喜欢从一个空间到另一个空间,就像从一个时间到另一个时间,从一个自我到另一个自我。

阿尔巴尼是个只有两万人口的小城,依山靠海,城里全是大陡坡。我在青年旅店见到的第一个室友是个一米八的德国女孩Kristina,胖胖的。Kristina来这里好几天了,却哪里也没去,整天在旅馆呆着,心情非常低落。郁闷的原因说起来就比较搞笑了。房间里有一个体重称,她一来发现自己胖了25磅,立马陷入了绝望,连续几天几乎不吃不喝就为了减回去。经过我的验证这个称的确比正常体重重不少,这个姑娘的脸立即变成了一朵花,马上冲到楼下餐馆点了一份意面。恢复了精气神的她开始健谈起来,讲起她的下一份工作是到布鲁姆(Broom)的一个养牛场,因为公共交通不方便,是农场的直升机到机场接人。虽然没有工资,她仍然觉得这个工作酷毙了。

没有工资?是WWOOF吗?
是啊,就是WWOOF。
那你有那本WWOOF的书?
有啊。
可以借给我看看吗?
当然。Kristina很爽快地答应了。

上天安排我来阿尔巴尼,是为了下一次的奇遇吧。生活让你失去方向,其实是在给你感恩的机会。一个星期后我开始了在一个叫Cg的农场的工作。打下Cg这两个字我的眼泪已经在眼眶里打转了。

因为复活节的原因旅馆里人一下多了起来,外面的店铺却冷清地很,大多数都关门停业了。Richard听Laurie说我来了阿尔巴尼,又很热心地告诉我这个地方有什么好玩的。这个小小的城市有着一条很长的沿海绿道,只允许自行车和行人通过,边上就是无限海景。我一个人,沿着海走走停停,看到慢跑的妇女,骑车的少年,溜狗的夫妇,散步的老人。我在这个小城里每天到处乱走,从早到晚。上午沿着海,吹海风,听海浪。下午沿着山,走山路,看山花。阿尔巴尼就是这么一个地方,可以无所事事地整天走来走去。我几乎走到连吃饭都可以忘记掉。

这条路,也许我可以一直走下去吧。一直走到天黑,走到潮水涨起来,走到太阳下了山,走到灯亮起来,走到星星出来,月亮出来。走到街上没有了行人,走到世界安静地只剩下自己和呼吸。


http://www.doyouhike.net/forum/globe/digest/852946,0,0,2.html
作者: 大花猫    时间: 2014-12-2 21:48
好推荐
作者: 微服出巡    时间: 2014-12-3 06:42
大花猫 发表于 2014-12-2 21:48
好推荐

谢谢鼓励,原文很长,每天会更新一篇,希望您可以继续喜欢
作者: 微服出巡    时间: 2014-12-3 20:38
夜访墨尔本

飞机到机场已经凌晨一点多了,最后一趟回市区的大巴慢慢悠悠地像开了一个世纪,最终在Southern Cross车站停靠。我一个人背着个大包,手里拿着本LP,游荡在两点多钟的墨尔本街头。这样的情景是熟悉的,两年前在河内,也是没有着落地走在深夜的街头。感觉却完全不一样了。岁月原来一直在给我们上课。我们每一天都在变得更加勇敢。

找了三家店,都已经满员了。我真是不长脑子,明知道这是个这全民休假的黄金周,在阿尔巴尼的时候就差点因为没有订房被踢出旅馆,怎么就没想到应该在墨尔本订一个床位呢。我在青年旅店前台的指引下找到了一家通宵营业的麦当劳,打算在那度过黎明前的几个小时。比起珀斯来,这个城市要热闹太多,这个时候还有在街上游荡的男女,24小时便利店还开着门。

麦当劳里坐着一大帮学生,像是刚派对完。听说我要在这里过夜,过来搭讪的女孩觉得这事非常不酷,开始大声地和她的同学喊,这怎么行,我们应该给她找个住的地方!但同学们推荐的旅馆要么太贵要么太远,最后我还是决定就在这里呆到天亮。

这时坐在旁边吸烟的两个女孩站起身要走,探过头来问我,你是不是没有地方住?我点了点头。然后她们说,我们家里有一个沙发,也许你可以和我们一起走。我想都没想,立马答应了。也许,这大半个月的经历,已经使我丧失了对危险的感知,完全从勇敢变成了盲目,背起包就跟着她们往外走。搭讪的女学生一个劲在远处向我暗示说不要啊,要小心啊。我回头笑了笑,没事的,我会小心。

女孩们打了个车,像是电影里专门用来绑架人质的那种面包,空间非常大。司机是个印度人,和这个民族大多数人一样,有着锐利的眼神,那时候还没有去过印度的我被莫名的偏见左右着,回避着与他的四目相对。住的地方很远,车开了很久,一路上女孩们不时用我听不懂的语言交谈。这件事看起来很不靠谱,Couchsurfing你至少可以看沙发主人的简历以及其他沙发客留下的评价,眼前这两个女孩却是连名字都不知道从未相识的陌生人啊。不过,与害怕和怀疑相反,我坐在这辆在墨尔本凌晨三点的灯光下像是开不到尽头的车上,前所未有的淡定。

这就是我吗?三年前在珠海,没有订酒店,坐在公交车上觉得每个人都信不过。现在在国外,就这样跟着两个陌生女孩去到不知所云的地方,反而没有一丝不安的感觉。我什么时候起变成了一个不知道害怕的人?以前的那些不安全不安定的感觉,又是什么时候离开的? 面对我一再的道谢,这两个来自芬兰的女孩说,我们也是Backpacker,曾经有过同样的经历,所以我们觉得你也许需要帮助。

墨尔本已经是秋天了,毛毯有点薄,我躺在这张计划外的沙发上,蜷缩在背窝里,在离开中国的这么多天,第一次,悄悄地流下了眼泪。为人性的善意和信任,也为自己的勇敢,与无所畏惧。

谢谢:Ines和Tooli。


http://www.doyouhike.net/forum/globe/digest/852946,0,0,2.html
作者: 微服出巡    时间: 2014-12-4 19:55
MCG看球记

第二天早上我的沙发主人Adam开车到女孩们家里接我,听说了昨晚的胡乱借宿经历,不禁为我捏了一把汗,在这个安全的城市里,犯罪也不是没有。很傻很天真的结果可以很黄很暴力。正如后来被问到很多次的,我们都相信这个世界上还是好人多,但如果你偏偏就遇到了那一个坏人,怎么办。可是,我们真要因为那仅有的一个坏蛋而拒绝掉另外九十九份善意吗?这样的问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于我,直觉从来没有让我失望过。

Adam是一个纪录片导演,和女朋友Catherine租住在郊区一个三室一厅的老房子里,两人各有一间房,还共享一个工作室。Catherine是一个钢琴教师,同时也是一个狂热的亚洲分子,冰箱里全是她从超市采购的亚洲叶子蔬菜,但Adam却很不客气地对我说,Catherine基本上没搞清楚怎么合适地烹调这些东西 还好,现在他们有了一个“大师”,那就是我而我这三脚猫的中餐烹饪水平,还真是为以后的沙发生涯增色不少,不仅在加尔各达主持了一场生日派对,在亚历山大操办了一顿海鲜大餐,还集结了十几号沙发客在贝鲁特包饺子过了一次国际春节。

Adam是个澳式足球爱好者,他支持的队伍是Hawthorn,也就是澳洲人简称的Hawks。第二天有Hawks的比赛,早听说了这是一个能把两公里外睡觉的狗狗都吵醒的比赛,爱看热闹的我当然不能错过。我兴致勃勃地对Adam说,明天我可以帮你们的队伍加油,Catherine在旁边做了一个鬼脸,放心吧,你不帮他们加油的话他不会带你去的!果然,还没出家门呢,我已经“被迫”戴上了Hawks标志的围巾和帽子,打扮地像一只老鹰,连什么时候该喊什么口号都规定好了。对于平时各自忙碌的澳洲人来说,这也是一个家庭聚会的好时机,球迷们几乎都是一大家子一大家子,我们当然也少不了和Adam的爸爸哥哥嫂子小侄女们一聚。你支持哪个队伍都取决于来自哪个家庭,没得选啦!生下来就是这样的!听起来很专断啊!

作为一个不折不扣的伪球类,要去理解那些乱七八糟的澳式足球规则实在太难了,不过这可不影响我去享受一场热烈的比赛哦。坐在前排的小帅哥把旗杆摇断的时候我的嗓子也快喊哑了呢。鸡冻啊!大场面啊!我就是这么没见过世面,没办法。。。


http://www.doyouhike.net/forum/globe/digest/852946,0,0,2.html
作者: poorjacky    时间: 2014-12-4 20:08
楼主知道小丸子是什么病么?
作者: apollo16    时间: 2014-12-4 20:18
那里看出来有病的?
作者: 微服出巡    时间: 2014-12-4 20:40
poorjacky 发表于 2014-12-4 20:08
楼主知道小丸子是什么病么?

同问,那里说小丸子得病了?
作者: poorjacky    时间: 2014-12-4 21:01
微服出巡 发表于 2014-12-4 21:40
同问,那里说小丸子得病了?

就看到她最后几个帖子说什么得了病,不想说话了
作者: 微服出巡    时间: 2014-12-5 21:16
poorjacky 发表于 2014-12-4 21:01
就看到她最后几个帖子说什么得了病,不想说话了

原来如此,可能只是回到了现实生活中,长着翅膀的心被现实捆住了,情绪有点低落吧,又或者忙于结婚生孩子,忙得没时间说话了,她已经很久没有更新了
作者: 微服出巡    时间: 2014-12-5 21:18
Welcome to Commonground(Cg)


---- Life is not measured by the breath we take, but by the people and moments that take our breath away.

描述一段幸福时光,你会不会感觉无从下笔?怕细腻的感觉在自己平淡的文字下像白开水一样无味。我想了好几天,居然一个字也憋不出来。也罢,既然只会吃喝拉撒,那就继续记流水账吧。

我到墨尔本的第一件事,就是去WWOOF代理买了那本昂贵的书,规规矩矩地觉得,不能这样占人家便宜。这时候我已经找到了工作,因为暂时可以摆脱吃上顿愁下顿的赤贫状态,也便心甘情愿地交了这笔“中介费”。

Commonground不是一个简单的农场,而是一个慈善机构,坐落在离墨尔本1小时火车的S小镇。从小镇的火车站驾车10多分钟我们就来到了丛林中的这座泥房子,居然不是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牧场景色。Isobel微笑着对我说,看,这个地方漂亮吧,全是树。我的心里却在嘟囔着,不会吧,怎么都是树啊,这可不像澳洲呢。

Commonground成立于1984年,是一个致力于推进社会进步的组织,由几个志趣相投的年轻人创办。他们认为人们可以更和谐地生活在一个社区里,并通过共同的努力推进社会发展。在各大慈善机构及个人投入下,他们买了一大片土地,花了7年来建设这个地方,栽了很多树(这也就是为什么这地方这么多树),就地取材建起了房子,泥墙,木门,挖出了水坝,规划了果园和菜地。整个社区采用自给自足的方式,太阳能发电,水坝采集雨水供给生活及饮用,素食,垃圾发酵,尽量减少对环境的压力。

我们居住的主建筑是座迷宫般的大房子,周围遍布着迷宫般的林中小道。主建筑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我们叫做Venue,是Commonground的非盈利机构,包括会议厅,餐厅,客房,体育中心,娱乐中心,用于低价或免费接待各民间慈善机构,非政府组织的短期会议活动。比如难民组织需要一个地方安置新难民,便可以来这里。或者环境保护协会有一个讨论会、短期拓展,也可以来这里。同时,Commonground本身也积极参与一些社会活动,比如推进大阳能使用,促进土著居民文化教育水平等。

主建筑的另一部分是居民区,也就是community,居住着我的朋友们。当初的年轻人们倡导大家生活在一个屋檐下,一个钱包,一个厨房,彼此帮助,互相信任。26年来,居民们有的来有的走,这个社区也在不断变化着,人们仍然使用一个厨房,却不再使用一个钱包;人们仍然认同集体生活,却不再严格地生活在一个屋檐下。

我在这个并不Common的Commonground生活了6个星期,遇见了一群可爱的人们,度过了人生中最美妙的一段时光。

Jessica是个纽约客,但已经在这片土地上生活了四十年的她觉得比起作为一个美国,她更算一个澳洲人了。她没有上完大学,年轻的时候忙着反战,过着阿甘正传里Jenny那样的嬉皮生活。我有时候开玩笑叫她big sister,但她其实比我妈还“罗嗦”还会操心,不仅偷偷地给我安排相亲,在我离开Commonground后每次给我写信总会告诉我,孩子,我们很爱你,很想念你。

Brian是Jessica的生活伴侣。用Jessica的话说他是个work-holic(工作成瘾者)。他声音宏亮,高大挺拔,常年的户外劳作给了他红润的肤色,显得格外健康。他也没有上完大学,读到一半就觉得这世界上还有很多事情比金属学有意思,开始去帮人家盖房子,栽果树,对大自然有着深切的热爱。在我们的通信中他总会告诉我昨天种了大蒜,今天摘了南瓜,明天给果树剪枝,他总告诉我果园美极了,菜园美极了,马儿美极了。

Kate在我看来是Commonground的领导人物。她是个心理咨询师,有着知性的美,即使穿着打了补丁的衣服也掩饰不了优雅。我觉得她有点像赫本老了的时候。她说,等你回国之后,告诉我们你在你们国家的生活好不好?走了这么多路,你也许变了。

Phil在Kate的生活伴侣,两人共同生活了近30年,养育了两个孩子。初见他的时候觉得他有点清高,他似乎看起来不太喜欢来自社会主义国家的我。但熟悉了之后他其实非常随和,很喜欢开玩笑,还很喜欢取笑人。他会写信说,你什么时候再回来??你做的那个财务表格我快要搞不定啦!

Ellise特别爱笑,永远精力充沛的样子。看到她我总是想起我的好朋友Alice,觉得格外亲切。 她住在树林里人迹罕至的一个小房间,旁边就有一个露天浴缸,用柴火加热,泡澡的时候就能看到满天繁星,着实把我羡慕坏了。

Isobel是苏格兰人,她永远衣着得体,化着淡妆。她把我接到Commonground,也把我送离这个地方。她负责着东帝汶一个妇女组织。

Jimmy是Kate和Phil的儿子,是个17岁的瘦高小巨人(快两米啦!),12年级的学生。

Koen是荷兰人,和我一样是个WWOOFer,比我晚来一个星期,喜欢大冬天光着脚在屋子里走来走去。他是个记者。

http://www.doyouhike.net/forum/globe/digest/852946,0,0,3.html
作者: U2BB    时间: 2014-12-6 19:06
谢谢推荐,一下子就被吸引了
作者: 微服出巡    时间: 2014-12-6 21:45
我不是吃素长大的。。。

我第一天的工作很简单:把花园里过季的西红柿砍掉。才过了两个小时,Brian就过来说,不行,你今天不能再工作了,再工作就超量了。对于一天工作八个小时的办公室民工来说,今天的工作简直就是才刚刚开始啊!而且,一边给西红柿剪枝,一边看袋鼠在旁边蹦来蹦去,这工作不要太有爱啊。不过,我已经两天没吃肉了。。。我知道这是个吃素的地方,我来之前就知道。可是,我不是吃素长大的!我万万没想到自己原来一天不吃肉就要死啊!要命,翻遍了冰箱和储物柜,就是没找出点肉腥来。最近的小卖部也要驾车15分钟,走路去我怕要晕倒在路上了。还好,Venue晚上有生日派对,呵呵,烤肉派对。澳洲人真的不会别的,一有派对就只会烤肉。Ellise问我是在这边吃晚饭还是去那边参加派对。本来并不喜欢热闹的我一听说有肉吃,眼睛都开始发光了,几乎尖叫起来,我要去那边!吃素的头两天很艰难,其实很快也就习惯了。但这事后来还是成了大家的谈资。即使在路上碰到不认识的朋友,一经介绍,就会说,哦,你就是那个想吃肉的中国姑娘啊!说起来怪不好意思的。祖国,我给你丢脸了!

爱吃肉的我一个人去了烤肉派对,谁也不认识。周围全是嗡嗡嗡的英语,听得我头晕。我坐在篝火旁一声不吭,懒得去听别人在讲什么,更懒得去参与什么讨论,呆呆的,什么也不想。虽然有些无聊,但我倒也不介意。旁边坐了个高高的男人,30来岁,也许是看出了我的无聊,开始和我聊起来。他叫Robbie,原来也是Cg的居民,现在在S镇上经营着自己的菜地,是个gardener。和Lauire一样,他对东方乱七八糟的东西很感兴趣,还说自己很喜欢magic monkey。原来是西游记,呵呵。除了这个magic monkey,我完全想不起来那天晚上我们还聊了什么,也丝毫不知道我们的生活在未来的日子将出现一些有趣的交集。


http://www.doyouhike.net/forum/globe/digest/852946,0,0,3.html
作者: 微服出巡    时间: 2014-12-6 21:48
U2BB 发表于 2014-12-6 19:06
谢谢推荐,一下子就被吸引了

不用客气,被小丸子吸引了一点也不奇怪
作者: poorjacky    时间: 2014-12-6 22:29
那天楼主首发蹲了半天马桶看了一遍,现在慢慢等楼主更新又有另外一种观感。 太多正能量了。
作者: 商务车    时间: 2014-12-6 22:52
很好奇为什么这种类似的游记都不带小孩呢?为什么几乎没有单亲爸爸或者单亲妈妈带两个未成年boys or girls走遍几十个国家的呢?
作者: 微服出巡    时间: 2014-12-7 20:10
和Phil的讨论

Commonground的居民都是社会活动家,或者不能用“家”来称呼,只是比较有社会责任感。他们不仅是嘴上说一说,也把自己对这个社会的见解与看法付诸实践。Phil一直坚持给政府写信施加压力要增加太阳能的利用;Jessica的朋友因为反对政府在南部建大坝,连夜驱车一千多公里到政府选址的地方去扎营,每天在那放声歌唱。因为不担心会有**之祸,他们不时会参加或组织一些游行示威,抗议政府的政策。而他们参加的上一次游行居然是反对澳洲政府大量售卖能源给中国。。。

一天晚饭后,我们坐在客厅里聊天,壁炉里生了火,整个客厅暖烘烘的,Phil问了我很多问题。他觉得很奇怪,从93年开始接待WWOOFer的Cg,几乎有来自世界各地的WWOOFer,但从来没有中国的,我几乎是他们认识的第一个正宗的中国人(正宗是指此前一直生活在中国)。虽然中国现在已经是澳洲的旅客来源大国,这样闲散的游客他们却还是第一次见过。他们以为中国人都是跟着小旗子后面拿着长枪短炮大声说话的那些人。

有时候你会碰到一些让人很无语的西方人,他们对中国一无所知,却以为自己无所不知。有些人愚蠢到你想上去给他两拳打扁他的嘴巴。幸运的是,Phil并不是这类人。他很坦白地告诉我,他们对中国和中国人民几乎没有了解,但是他们非常好奇。这几乎是我们第一次比较深入的谈话,他问了很多问题:言论,环境,贫困,工业化,人口,文化大革命,改革开放,天*门事 件。。。 他甚至是一个激进份子,一个中国威胁论者。用他的话说,现在澳洲国内反对售卖能源给中国的呼声越来越高,如果有一天政府真的停止这一贸易,将会极大地伤害到中国的经济,到时候很有可能,中国很生气,后果很严重。

因为大家其实还不算太熟,Kate不时地提醒Phil要注意自己的言论,以免太过刺激我,这样并不礼貌。好在我并没有认为Phil有失礼的地方,反倒觉得一个人到了这个年纪,还对社会,对世界有这样大的热情,还试图去改变,非常让人感动。我的父辈们,或者我们,已经习惯了在看不惯的事物前低头接受了吧。我们,已经接受了自己成为不明真相的那群人了吧。我们,是不是都在心里暗想,我不问政治,希望政治他老人家也不要来问候我。

经过这样一晚的谈话,我们真正变成了熟人,没有了往日的客套。我从心里接纳了这个集体也被这个集体从心里接纳了。Kate说得没错,不管在哪个国家,其实大家只是想生活地开心,仅此而已。


http://www.doyouhike.net/forum/globe/digest/852946,0,0,3.html
作者: 微服出巡    时间: 2014-12-7 20:52
商务车 发表于 2014-12-6 22:52
很好奇为什么这种类似的游记都不带小孩呢?为什么几乎没有单亲爸爸或者单亲妈妈带两个未成年boys or girls ...

楼上啊,做独行侠已经不容易,还单亲爸,单亲妈的带2个,(为什么不是1个?),还要未成年,难度够大的em11
作者: poorjacky    时间: 2014-12-7 21:03
个人觉得commonground这一段最精彩!特别喜欢Brian. 教人学会什么叫做content.
作者: 微服出巡    时间: 2014-12-7 21:39
poorjacky 发表于 2014-12-7 21:03
个人觉得commonground这一段最精彩!特别喜欢Brian. 教人学会什么叫做content.

是啊,小丸子在澳洲3个月,一半时间住在Cg,相信Brian是对她影响最深的人,她在后面的某一段说道
[/quote]他哪里一无所有了,他分明,应有尽有。[quote]
,是啊,如果人们有一点Brian的境界,烦恼也就少了很多.

作者: 微服出巡    时间: 2014-12-8 20:48
本帖最后由 微服出巡 于 2014-12-8 20:50 编辑

一无所有的布莱恩

Brian和我爸爸一个年纪,头发和胡子都白了,随和又慈祥。他常年穿着连体工装,像个粉刷匠,高大又挺拔。VENUE没有工作的时候我就跟着他混,而他的工作方式非常飘移。。。比如吧,上午要去拿大蒜种子,在路上碰到了熟人A,好,没问题,先帮你去运马粪,又碰到了熟人B,你家的果树长虫子啦?行,我这就去看看。熟人C在建新房子,要去给他运水,熟人D家里栅栏坏了。。。一直忙乎到下午,才想起来自己的种子还没拿呢。Jessica经常向我抱怨Brian是个大忙人,却总是在忙别人的事。

热心的Brian同时又是我的专职导游,每天都会带我到附近闲逛。因为我是个只吃过猪肉没见过猪跑的孩子,他特意带我到邻镇的养猪场看那些刚出生几天的粉红小猪。话说澳洲的猪猪们真的好幸福,像牛儿和马儿一样,生活在广阔的草原上,每天胖嘟嘟地夹着小尾巴在草地上拱来拱去。知道我是个爱吃肉的孩子,本来不吃午饭的Brian和Jessica总会在午餐的时候给我准备一个意式香肠(salami)三明治,或者带我去镇上吃炸鱼薯条。可是,每次看到在湖边游泳的野鸭子,我还是忍不住贱兮兮地叹口气:它们看起来好美味啊!祖国,我又给你丢脸啦。。。虽然我不爱喝酒也不会喝酒,我们还是去拜访了镇上的葡萄酒厂,从第一个程序的葡萄汁一道一道品尝到最后出厂时的成品。我们总是不费任何功夫就会得到热情的招待,因为所有人都是Brian的朋友。在我的眼里,Brian什么都会,什么都懂,只要愿意,他可以是养猪的,种菜的,打猎的,酿酒的。。。

然而,万能的Brian却是个穷光蛋。在澳洲,我有点不太知道怎么去判断人们的贫富,他们似乎都开着轿车,住着别墅,环岛旅行,烤肉派对。可Brian无疑是个穷人。他不修边幅,说话大声,没有自己的房子,只有一辆破旧的拖车。他热爱劳动,又乐于助人,每天都在不索取报酬的义务劳动中度过。他在附近的山上有一片巨大的320公亩的土地,却什么也没干,没有盖房子,也没有养牛羊。只养了一匹马,任他在那野着,一两个月才去看一次。因为这片土地人迹罕至,这里真正成了动物的天堂。草地上,土路上全是便便,各种各样动物的。想在这里走路也不踩到一坯便便的概率?几乎为零。我为在地上捡到的蛇皮而吓得花颜失色,而Brian却经常蹲下去扒开便便,闻一闻,嗯,这个还很新鲜,一只袋熊(wombat)刚刚来过。他对动物,对自然的爱,全在这一举手一投足间显露出来。

Brian在这座山上有一个简陋的铁皮屋,他曾经一个人在这个山上野了多年,自己做了陶罐桌子椅子酿了果子酒烘培了小面包。他没有孩子,也没有结过婚。他说有那么几年,所有的家当都装在一个袋子里,放在车上,辗转于各个朋友家的杂屋和后院,也没觉得不开心。他没有房子也没有财产,因为这些都是负担,会极大地影响自由的生活。拥有的物质太多,手脚就放不开了。

是的,成为一个穷光蛋,正是Brian的选择。我还不清楚自己是否可以这样洒脱地生活,但他说起自己选择成为一个一无所有的人时那种骄傲与坦荡,深深地影响了我,激起了一层又一层鸡皮疙瘩。我,是不是一定,要车子房子和票子来肯定自己。我要的,到底是自由,还是安稳。我会慢慢地,慢慢地,找到答案。有一天,我会听到那个声音,它会来到我的心里。

一起生活了几十年的Jessica和Brian都已经头发花白了,经常手牵着手在日落的时候在菜园里散步,总是低声地说着什么。这时候我总是不无欢喜地觉得,他哪里一无所有了,他分明,应有尽有。

做一个好人,上天就会善待你


http://www.doyouhike.net/forum/globe/digest/852946,0,0,3.html
作者: 微服出巡    时间: 2014-12-9 20:14
Brian和他的马"Little" Little可是一点也不little哦
[attach]1217192[/attach]

Brian & Jessica
[attach]1217193[/attach]

作者: 微服出巡    时间: 2014-12-9 20:16
记忆中的南十字星

Jessica不仅是个甜点高手,她也会做一些墨西哥菜,我很喜欢她做的餐前小点dips,把牛油果捣烂,蒜叶,姜,柠檬,葱碾碎和在一起蘸薯片吃。周五的晚上一般是大餐,Ellise烤了茄子和蔬菜,Brian还特意烤了几根香肠,我知道,他是为了照顾我。这一顿吃得灰常开心,吃完饭大家都在客厅闲聊。照例壁炉里烧着柴,整个房间暖烘烘的,时间越来越晚。Phil是个性情中人,取笑起人来一点也不客气,一边哈哈大笑,却又喜欢用手把嘴捂住,像是努力不让自己显得过于高兴,这样的表情在一个快60岁的老人身上搭配着,显得非常可爱。我记不清他有多少次这样“嘲笑”我,当他听说我每周都追看绝望的主妇,看到我带劲儿地在吃巧克力,穿着Ellise的大号衣服。。。这天晚上,我又被狠狠地“嘲笑”了一把。

也许因为红酒喝了一杯又一杯,Phil兴致上来了,跑去扒他书架下面的老唱片。那些唱片堆在书架的最下面一层,至少有几百张,原来我以为是旧报纸。晕,这个家里还真是老派啊,居然有个留声机!小学时当“红领巾广播员”的时候用过这玩意,远得像上个世纪,的确,也是上个世纪的事了。这帮音乐发烧友,一边喝着酒,一边谈着喜欢的歌手,在间或的沉默中是老唱片缓缓的沙沙声。灯光很暗,炉火很温暖,我的身体和心灵都完全放松下来,像进入了冥想状态。人生的际遇多么奇妙,此刻的我,在离家万里的地方,和几个平均年龄快60岁的家伙听音乐,谈人生。恍惚中真的像回到了上个世纪。

因为听到了狐狸叫,Brian跑出去看,然后一脸兴奋的进了屋:外面的星空美极了!天哪,可不是繁星满天嘛。Phil问我知不知道南十字星(Southern Cross),我点点头,知道啊,是墨尔本那个车站吗?大家都哄笑起来,同样的,Phil又是那种哈哈大笑。南十字星是只有南半球才能看到的星座,所以通常也用来代表南半球,是这个国家的象征,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国旗上都有。知道航海的Brian还教会了我怎么通过南十字星来识别南方,这样,不管在南半球的哪个角落,只要有星星的夜晚,我就能通过南十字星找到南方,找到回家的路。

那天晚上,我试图记录下那满天的繁星和在星空下格外明亮的Southern Cross,但出来的照片都是黑乎乎的一片。那些距离我们上亿个光年却又触手可及的恒星们,最终没能存储在相机中。Jessica安慰我说,孩子,没事,你有你的记忆。

后来,我回到了没有南十字星的北半球,但这秋夜的星空,这个秋风沉醉的夜晚,却留在了最好的胶片上 ---- 我的记忆里。



http://www.doyouhike.net/forum/globe/digest/852946,0,0,3.html
作者: 微服出巡    时间: 2014-12-10 20:05
Robbie的邀请

Robbie在烤肉派对后去了昆士兰州一个冥想集中营,我们便没有再见过面,我差点也把这个人忘了。这天忽然收到他的邮件,他要自驾大洋路两天,可以借宿他阿姨家,问我要不要同行。哇塞,大洋路哎!超级想去的!因为不会开车又找不到旅伴我本来已经放弃了,现在居然有这么好的机会?!这不是天上掉馅饼嘛!我在澳洲的小日子过得简直是顺风顺水啊!

晚饭的时候我跟大家说我要去两天大洋路,和Robbie一起。Jimmy小同学第一个反应,哇,Robbie!我一下子听出了他话中的含意。第二天我和Jessica说了Robbie的邀请,她有点担心地我和说,你知道的,他是个好人,而且也很迷人。但是,我们都觉得他似乎有点怯于承诺,并不是一个长期相处的对象。我瞪大了眼睛看着Jessica:我只是和Robbie结伴旅行而已,与谈婚论嫁可是一毛钱关系也没有啊!这个人害不害怕long term commitment(长期承诺)跟我真是毫不相干啊。而且,类似的担心之前Brian和Ellise都已经传达给我了,我都记着呢。我向Jessica保证我会好好的,她这才露出了放心的笑容:那就好好玩吧,大洋路美着呢!

我这次长途旅行的第一个旅伴,Robbie,晚饭后开车到Cg来接我。我一看那带着小拖斗的卡车,嘴巴都要合不拢了。这不是《菊次郎的夏天》里环球旅行小青年开的那种车嘛!我做梦都想开着这样的车去旅行啊,太牛掰了!这个小卡车可不是空的哦,车斗里装满了菜。今天晚上的任务先是送菜,然后才是度假。我兴致勃勃地坐在这个菜车上,觉得那些环岛的房车和这比起来简直弱爆了。

除了magic monkey(魔力猴),我对这个人了解并不多。可毫无疑问,我们是两类完全不同的人。澳洲的年轻人或多或少有些疯狂的过往,休学,药物,滥交。。。这些荒唐往事在他们嘴里说出来轻描又淡写,似乎只不过是平淡人生中不平淡的一部分,不足以为傲,却也不以为耻。我们一路听着音乐一路闲聊,终于在午夜皎白的月光下赶到了阿姨家与世隔绝的海边小屋。

这座叫阿波罗湾(Apollo Bay)的小镇是个旅游热点,镇上停放的旅游大巴一半以上都有汉语标识,咖啡馆里有好多讲着细软吴语的叔叔阿姨,树林里路边停着的吉普上前一搭讪,都是讲粤语的广东驴友,一下子像回到了华人世界。我们开车沿着大洋路走走停停,海滩,树林,小溪,一旦离开小镇几公里便再也看不到一个人影。Jessica说的没错,大洋路美呆了。可回到Cg后她问的第一句话却不是风景有多美,而是:他表现地怎么样?唉,我觉得她超像我妈的!只好扔给她一个很无奈的表情:放心啦,Robbie不是我喜欢的类型。


http://www.doyouhike.net/forum/globe/digest/852946,0,0,4.html
作者: 微服出巡    时间: 2014-12-11 20:07
Robbie,那个种菜的

从大洋路回来的路上,Robbie问我可不可以到他的菜园里去帮忙一天。我想起这几天结伴旅行吃住都在他亲戚家,也没有分担油费,连喝咖啡都是他买的单,为他工作一天算还个人情吧,便答应了。

周末我起了个大早,Robbie八点钟过来把我接到了他的农场。今天的工作是采摘(picking),和我们一起的还有Robbie的雇佣工人Angus,是个25岁的农业学硕士,每个周末固定从墨尔本过来学习种菜。我以为自己起得早,其实他们已经干了两个小时,日出前就起床了。与Cg自给自足的菜园相比,这里的规模大多了,光摘个生菜也能忙乎一上午。我一直听着我的ipod闷头干活。Robbie话也不多,不像结伴旅行时那样眉飞色舞滔滔不绝,变得正经起来。

Robbie并不是S小镇的原住民,而是墨尔本郊区人家五个儿子中的一个。高中没毕业,吸了一年大麻,又骑着个疯狂摩托车绕着澳洲玩了一圈,和所有失去目标的年轻人一样,他不知道自己可以做什么,也不想做什么。后来他认识了Brian,学会了种菜,搬到Cg生活,有了自己的菜园子,干起了事业。听起来像个活体励志标本。

中午吃完饭Robbie没有休息马上又回到了地里干活,而我和Angus则在家里呆了一会。回到地里时,看到远处的Robbie蹲在地上手里拿着两个胡萝卜兴奋地向我们挥舞着,叫喊着。这个人怎么回事?像疯子一样。Angus朝我一笑:他在庆祝他的萝卜呢。我若有所思地朝疯子Robbie的方向看了看,脑子里却想起了别的事。

好吧,我其实,并不太喜欢他。我想,我们真的是不同的两类人。虽然一直告诉自己工作不分贵贱,但心里却不受控制地有了贵贱之分。高中都毕不了业,跑到乡下种菜来了,这事,真有这么值得骄傲吗?这个种菜的,他怎么看起来那么拽!总是一副天地我为王的屌样。

可是,在那个胡萝卜飞舞的瞬间,我的感觉变了。没错,他是个种菜的。一个热爱种菜的种菜的。因为种出了漂亮的蔬菜,他开心地像个孩子般手舞足蹈。他为毛那么拽?因为在这片绿油油的菜地上,他就是magic monkey ---- 齐天大圣。

下午洗萝卜的时候我很认真地对Robbie说,我觉得你工作的时候迷人极了。他愣了一下,再回头认真看了我一眼:过来,抱一个。我们就结结实实地抱了一个。然后他说,你知道在澳大利亚我们是怎么拥抱的吗?还没等我做出反应,他哗地一下把我举了起来,我像个考拉一样趴在了他的身上。现在,我们真正成为了朋友。

太阳下山的时候我们仍然在工作。有风吹过来,我站在菜地里,看着夕阳西下,自己的影子长长地打在地上。我有一点点可以理解Robbie了,看日出日落,地里就是自己用汗水和爱心浇灌的植物。这是人与自然亲近的幸福。这就是自然的力量。我们怎么能不热爱它。


http://www.doyouhike.net/forum/globe/digest/852946,0,0,4.html
作者: poorjacky    时间: 2014-12-11 22:34
继续顶
作者: 微服出巡    时间: 2014-12-12 08:56
poorjacky 发表于 2014-12-11 22:34
继续顶

谢谢
作者: 微服出巡    时间: 2014-12-12 20:22
被相亲了

那一周我们摘了很多柿子,接下来的工作就是把它们都削皮晒成干。我巨喜欢这种重复不动脑的工作,一个简单的动作似乎可以永远进行下去,尤其是当这个柿子像是永远削不完的时候。我们的工作在Brian的朋友A先生家进行。怎么突然要跑到别人家去啊?自己这没地方了吗?管它呢。现在懒得想问题,头脑越来越简单了。不行啊,这种状态持续下去真的可能变脑残哎!不过,管它呢。虽然是在别人家,这一天的工作和其他的那些天也没什么不同,我们三个人在家削柿子,直到A先生下班也加入了我们的工作队伍。总之,这是一个平淡的不能再平淡的一天,和往常一样,我们在嘻嘻哈哈中结束了工作。Brian开车送我回去,我在副驾驶的位子还没坐稳,他突然来了一句:你觉得A怎么样?问得我一愣一愣的:哦,看上去挺好的呀。

这是我第二次见到A先生。第一次是他在盖新房子我和Brian去送过水,我连人家的名字都没记住。后来听Jessica提起过他几次,他们是一个乐队的,经常一起玩音乐,A先生弹吉他,Brian是贝司手,Phil打鼓,Jessica是键盘手。用Jessica的话说,A先生是镇上的eligible bachelor(钻石王老五),家世良好,有一份好工作,而且也年轻(和乐队其他人比起来40岁还真算是“年轻”哪。。。),追他的女的不要太多啊。不过这些闲话我只是听听,想都没想这个老太太三番五次地提起原来另有目的。真是太后知后觉了。

Brian看我一脸的茫然,又接着说:他就是在女孩子面前有些腼腆不怎么说话,但他人很好的!我哦了一声,是吧。Brian看我还没踩到重点上,似乎还没明白他的意思,急了:我们觉得你应该嫁给他!!我这才反应过来,敢情这两个老人家在为我安排相亲哪!Brian游说我的同时,Jessica又留在A先生家干啥呢?想到这,我开始爆笑起来。除了觉得好笑,还是觉得好笑。长这么大,还是第一次相亲啊!还是被相亲的!我连那男的长什么样都没看清啊!

http://www.doyouhike.net/forum/globe/digest/852946,0,0,4.html
作者: 微服出巡    时间: 2014-12-13 22:06
Koen爱上了餐厅老板娘

Koen是个30岁的荷兰青年,姓Van De Kamp。Van De Kamp?哇,不会吧!这不是绝望的主妇里Bree的姓吗?是的,没错。他身高1米86。不过在据说是全世界最高的民族的荷兰人中,他其实只是中等身材。这个“中等身材”的巨人,很喜欢强调自己是个man。虽然同是WWOOFer,我们却很少一起工作,我做的那些整理财务报表,种大蒜,削柿子的工作在他看来实在太女性化了。他一听说我做的是这么girly的工作,立刻毫不客气地皱起了眉头。

因为平时并不一起工作,我们一直未曾真正地熟悉起来。我只知道这个人曾经是个记者,而且他真的好喜欢光脚走路,即使是在寒冷的大冬天里。每次看他连袜子都不穿在屋子里走来走去,我总是忍不住觉得自己的脚也冷了起来。他还是个乒乓高手,在刚来的第一周就打赢了在Cg的所有比赛。Kate是Cg的种子选手,却三下两下就败下阵来。这个欧洲小子,还真是有点无法无天了啊!那你和Robbie比过了没?输了球的澳洲人觉得很没面子,很自然地想起了要搬救兵。没错,Robbie才是最厉害的乒乓选手,虽然已经不住在Cg了,但关键时刻还是可以代表澳大利亚出场滴。可惜,澳洲人如意算盘还是落空了,Robbie也没能实现为国争光的使命,虽然每场比分都很接近,最终还是以5:0败下阵来。荷兰人居然在这里称王了!真是不像话!赢了球的Koen兴奋地快步绕场好几圈,高兴地直接捶起胸来。这个捶胸的动作,让我联想起了帝国大厦顶楼的金刚。

金刚人Koen不仅会打乒乓球,还会五国语言。他来自良好的家庭,父亲是中学校长,母亲是外科医生,他是家里的独子,上的是荷兰最好的大学。一个人如果非常骄傲,那他总该是有一些骄傲的资本的。Koen就是非常骄傲的一个人,我想,他的字典里应该没有modest(谦虚)这个词。即使知道这里所有人都不是他的对手,他仍然很喜欢和大家打乒乓球,而且他从来不会故意让着你。他很喜欢叫我和他一起打球,却每次都秒杀我,似乎专门为了看我捡球的。我一生气,再也不要和金刚人打球了! 每次都11:0,不觉得无聊吗?一个人如果总是赢,其实也会蛮无趣的啊,但Koen似乎不这么认为。他似乎很满足于成为一个赢家。他见多识广,说话直率,因为之前在布里斯本听了一场Bob Dylan的演唱会觉得他的水平下降严重,他居然在餐桌上发表了人老了就不要再创作音乐这样的言论,这话一出口立即引起了公愤。Koen啊Koen,真是胆大包天啊,也不想想,这一桌子可都是上了年纪还喜欢玩音乐的老人家啊。Jessica和他辩论了几句几乎生气地想站起来走人了。还好,这里是Cg,大家虽然看法不同,却也彼此尊重。

这么骄傲的Koen,有一天吃早餐的时候突然宣布,他爱上了一个女人。我们的眼珠子差点没都掉桌上。这个人看上去,似乎不可能会爱上任何人啊。到底是谁,居然有这么大的魔力?这个人就是镇上餐厅的老板娘Rachel。Rachel是个四十多岁的单身女人,经营着一家餐厅。前一天晚上Koen和来S镇上旅行的朋友一起去餐厅吃饭,很晚了,只剩下他和朋友两个客人,开始和餐厅的招待闲聊起来,聊着聊着老板娘也加入了,大家一起跳起舞来。最后居然都站到桌子上去了。

大致是这么一个故事。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为Koen出主意,该怎么去对老板娘表白。一会儿功夫就把Rachel的Facebook,餐厅安排这些找出来了,顺便利用八卦网络打听了一下她现在到底是不是名花有主。只有Isobel担心却又开玩笑地说了一句:你不是要生八个孩子吗?我看Rachel这个年龄有点够呛。。。

30岁的有为青年爱上了四十几岁的乡村餐厅女老板,当然也就没有按计划离开S小镇,不仅延长了签证,还在镇上的葡萄酒厂找了份稳定的工作。荷兰人和澳洲人的情感问题,离开Cg后我便没有再去八卦。我想,不论结局怎样,奋不顾身地去付出去喜欢,本身就是那么美好,那么值得骄傲的事情。在Koen的眼里,Rachel多大,来自怎样的家庭,读过多少书,做着什么样的工作,银行里有多少存款,有几个房子几辆车,结没结过婚,有没有过孩子,还能不能生孩子,都不重要。喜欢她,因为她就是她。You are amazing, just the way you are。在这一点上,西方人的确比中国人简单多了。


http://www.doyouhike.net/forum/globe/digest/852946,0,0,5.html
作者: 老麦客    时间: 2014-12-13 22:15
看成上了餐厅老板娘。误入。  思想有问题
作者: 微服出巡    时间: 2014-12-14 20:47
Goodbye, Commonground

幸福生活到永远,这样的话只会在童话中出现吧。即使理想主义者如我,也知道,就算我在Cg快乐地像只猪一样,最终还是要离开的。就算这地方温暖地像家一样,也不过是漫长漂泊中的一站而已。而分别来得很快。

我本打算在这里呆一个月的,却像忘记了寒假之后还有开学的小丸子一样,呆了一天又一天。我有点,不知道怎么开口去向我的朋友们说要离开这里这样的话。是的,我要去悉尼了,在剩下的这一个月里,我还有许多事情要做。听说是因为签证快到期了,Brian乐观地建议我去延签,这样就不用着急走了呀,他们可以在移民局做担保人。可是,我为难地看着自己签证上的“non extendable”标识,再一次明白人与人之间是不平等的,国与国之间也是不平等的。荷兰人不仅可以在这里打工挣钱,还随随便便想呆多久就呆多久。而我,比起周围的很多亲戚朋友,能够来到这片红色大地上看一看已经是幸运了。不管心中有多么不舍,是时候说再见了。

我想,这也许就是旅行吧。你去到一个地方,遇见一些人,然后去到另一个地方,遇见另外一些人。这条路,本来不就是不停地说你好和再见的吗。旅行,不就是keep moving吗。我终于决定离开这里。

我先和Robbie告了别。Brian开车送我到Robbie的农场,我向远处的菜地跑去,看到了蓝天白云下高高瘦瘦的他,兴奋地像个孩子般大声喊起来:Robbie!Robbie!Magic monkey朝我走过来,再一次把我举过了头顶:真的很高兴认识你。我努力地点点头:嗯,我也是。没有人跟我讲在海里尿尿很爽这样的“下流”话,估计还真是有点不习惯呢。

Phil要去海边冲浪,也提前道了别,并和我约定要在xi 藏 du 立那天再见。我瞪了他一眼,那你就是再也不希望见到我咯。那你那堆财务报表,自己一个人慢慢搞吧。 可是,如果再也见不到Phil,谁来嘲笑我谁来打击我的自信呢。

Kate,Kate永远那么激励人心。她握着我的双手:孩子,我们很高兴能有你在这里。通过你,我们对中国更了解了。你身上有一种自信,你知道自己做的事情,这是你的能量。对于女生来说,这是非常重要的。我们欢迎你随时回来。如果我老了,也能像Kate一样优雅自信,该是件很幸福的事吧。她的美,来源于身上散发出的人文关怀,自然又亲切。

Jessica把我叫到她房间,给了我一件礼物,是一支superb blue wren形状的银质胸针。她说这种鸟个子虽然很小,却是superb的,充满了能量,就像我一样。通常他们并不会给WWOOFer买礼物,但因为是我,因为我们像一家人一样亲近。听着Jessica的话,我们一起相处的无数个片断一下子全都涌到脑海中,在这里的40多个日日夜夜,她像个母亲,姐姐,又像是一个最贴心的好朋友关心我照顾我,我终于没有忍住,眼泪开始大颗大颗往下掉。我们拥抱着,Jessica也哭了。一直以来,我不是以为自己很强大吗?泪水,不是脆弱的产物吗?Ellise走过来抱着我们两个:不是的,泪水是坚强的表现,是需要勇气才能流出来。那时候的我并不知道,在后来的旅途中,我还有很多次像这样,不受控制地泪流满面。在这条路上,数不清的陌生人们一次又一次用他们的真诚与善良打动着我。我的心越来越敏感,越来越柔软,却也越来越平静,越来越坚强。

Brian没有和我说告别的话。乐观的他一直觉得,既然我们都想念彼此,再见面不是必然的事么?反正澳洲和中国也不算太远。直到我离开Cg半年多以后,有一天忽然收到他的邮件:孩子,今天我又把你在留言本上的留言看了一遍,这让我伤心了。你看上去似乎不会再回来了。我希望这不是真的。你知道你永远是受欢迎的。我们都很想念你。

6个星期前,Isobel把我接到这里,这次,又是她把我送离这个地方。满头银丝的她再次亲吻了我的额头:姑娘,你很特别。

就这样,我离开了Cg,离开了S小镇。再一次站在冬天的墨尔本街头,我想起了小时候摘抄在读书笔记中的一段话:我知道,我这一生就要靠这双脚,靠内心的信念,在自己选择的路上走着。一步步地走过驿站,走过风雨,走向心中那片开满丁香花的农场。我突然发现,别离只是岁月里最小的痛苦,为了远方的风景,即使我们的双脚,也要承受一次又一次的别离。

Goodbye, Commonground


http://www.doyouhike.net/forum/globe/digest/852946,0,0,6.html
作者: miaowu    时间: 2014-12-15 11:33

作者: 微服出巡    时间: 2014-12-15 20:46
本帖最后由 微服出巡 于 2014-12-15 20:49 编辑

去Gabe&Kim的农场帮忙。这里和Commonground是完全不同的风景。

羊儿们似乎很抗拒剪羊毛啊 怎么赶都赶不进去
[attach]1221391[/attach]

不过只要被抱在手里就变得很温顺
[attach]1221387[/attach]

Sabine和我在围观 穿着农场的工作服。。。太大了。。。
[attach]1221388[/attach]

传说中的神兽?
[attach]1221390[/attach]

免费的免费的,照片想拍多少张都随你。。。
[attach]1221403[/attach]

喂牛喂马喂神兽是每天的日常工作
[attach]1221389[/attach]

Sabine在车库里晒面包。这是动物们的辅食
[attach]1221386[/attach]
作者: 微服出巡    时间: 2014-12-15 21:04
[/quote]我知道,我这一生就要靠这双脚,靠内心的信念,在自己选择的路上走着。一步步地走过驿站,走过风雨,走向心中那片开满丁香花的农场。我突然发现,别离只是岁月里最小的痛苦,为了远方的风景,即使我们的双脚,也要承受一次又一次的别离。[quote]


这何尝不是足迹TX的内心写照
作者: 微服出巡    时间: 2014-12-15 21:14
那些年追过我们的男孩


我打算在墨尔本再呆一天。米塔的朋友L接待了我。L也是马来西亚华人,高大,白净,斯文,有独生子的气质,好温和的笑容。和米塔不同的是,他不怎么会讲中文,偶尔简单地蹦出一两个词总是遭到我无情的嘲笑。因为从小接受的是英文教育,他已经不认识汉字了,文盲一个,不过粤语却很流利。鉴于他的中文很烂我的粤语也不行,英语便成了我们这两个炎黄子孙的沟通语言。

L在墨尔本郊区接我,听说我很想念中餐便把我带到了唐人街的川菜馆。水煮牛肉干煸四季豆!吃的好开心啊!我的眼睛简直眯成了一条缝。来了澳洲之后可是第一次下馆子哦(快餐不算的啦),虽然按照老规矩价格还是中国的7、8倍(一百多块钱的干煸四季豆!!他们怎么不去抢啊不去抢!!!),但对于思乡情切的味蕾来说也算物有所值了。而且。。。反正也是被人请。。。

市中心的公寓很豪华。但似乎更像是个工作室,居然有四把吉他!一个架子鼓。一套复杂音响设备。两个笔记本。。。墙壁上有一副书法作品,写着L的中文名,这也是他唯一会写的几个汉字。书架上摆满了法律方面的书,他是个律师。可是。。。这个房子,别说沙发了,我连床都没看到一个,只看到客厅里晾衣架子支起来一床被子。我正在纳闷,L从卧室里变戏法一样地变出一张大床----原来在柜子后面,不用的时候被巧妙地藏起来了。今天晚上你就睡这吧,我睡客厅。L从柜子里拿出床单被罩边铺床边说。我想这也许是亚洲人的待客之道吧,便也就没有推辞,允许了自己的喧宾夺主。

可是第二天早上。。。 我起床推开门,居然发现他身上什么也没盖躺在客厅地毯上。客厅里不是有床晾着的被子么?他怎么不盖?原来,那床被子还有点潮,L发现的时候我已经睡了,其他的被子都在卧室里,他怕吵到我,就这样和衣睡了一晚。唉。。。这个人。。。敲下门也不会怎样啊。。。反正我是被吵醒后第二秒就能睡着的猪啊。。。我内疚极了。

你想不想去骑自行车?吃完早饭后L提议。原来,这人不仅吉他有四把,自行车也有两辆!我们骑车去了他的母校墨尔本大学。墨大并不大,法学院却很古典,维多亚利时期建筑在秋日落叶的印衬下很有种燃情岁月的感觉。不过这并没有让两个神经大条的人怀旧起来,反而在明媚的阳光下讲起了鬼故事(要不是这么好的天咱也不敢干这事啊!)。那一天是轻松的,逛校园,喝咖啡,压马路。我们还一起去了有名的维多利亚市场,买了洋葱和鸡肉,回来用这两样材料就着不同的调料做了四道菜(有才吧)。。。也许因为很放松,我像是脑袋进了水,说了很多话。那些总是试图在人前掩藏的小我,一个个蹦出来,丑陋的,无助的,愚蠢的,矛盾的。。。反正今晚就走了,也无所谓什么面子不面子。是啊,头天晚上我还在公寓里因为看YOUTUBE的搞笑视频从椅子摔到了地毯上,这天下午又因为切洋葱搞得泪流满面。这个又哭又笑丑态百出的女孩,他以后也不用再见到了。再闹心也就一天。

我的墨镜坏了,L帮我用万能胶修好了,可是半天后又坏了。他轻松地说,没事,修的时候就觉得这个方法不管用,还好,我已经有back up plan(备选方案)了。他从抽屉里拿出一副墨镜,长得几乎跟我的一模一样:这个墨镜我十几岁的时候就有了,后来长胖了就戴不了了,送给你吧。我想反正他也戴不了了,我这不是废物利用么,便欣然收下了这个礼物。看上去质量很好啊,应该不会那么容易坏了吧。我得意地想着。

然而,这不是一个普通的墨镜。这居然是个Armani。。。我是后来才发现的。是啊,如果不是很好的眼镜,为什么即使戴不了了都还保存了十几年。蹭吃蹭喝也就算了,但这个礼,似乎太重了。没事,也许是个假货。或者,即使是真货又怎么样,反正他有钱。我心虚地安慰着自己。

然而,他似乎喜欢上了我。两天后,在悉尼,我们又见面了。感觉却不一样了,我却又说不出来是哪里不对。都是阿玛尼在做祟,我心想。L开着车带我在悉尼四处逛,又带我去他喜欢的餐馆吃马来菜,照例是他买的单。我虽然觉出不对劲,已经很不想占他便宜了,但这顿晚餐对他来说可能不算什么,对我这个毫无收入的旅行者可不是小数目。虽然心怀内疚,却也没有坚持AA。因为人穷,我似乎志也短了。我越来越不安。可L却丝毫没有要放我走的意思,几乎是半劫持地又把我带到他在悉尼最喜欢的地方,就在海港大桥和歌剧院之间的沿海小路上。天气很好,有柔柔的海风,CBD的灯光恰到好处地投影在海面上。我们停了车,在海边走着。我完全没法放松下来,一反常态地一言不发。他应该有话要说吧,不然也不会这么快就跑到悉尼来“出差”。神哪,这个男人,到底乱七八糟地在说些什么!他为什么,还坚持要问我的感受!没错啊,我和他在一起是很放松,很开心啊。可是。。。我完全不知道怎么去回答他问的一个又一个问题。这时候朋友打来电话,问我怎么还不回家,我鼓足了勇气,僵硬地说:我要回去了。

L送我回去的车上,我终于出了声,忍不住问了一句:当你说觉得和我connected(有感觉)的时候,你知道我是在旅行的吧?似乎想要提醒刚才他在海边说的话有多么地不切实际。是啊,我知道啊,但我没想那么多。而且你也不可能一直旅行下去吧?总有要停下来的时候啊。我可以等你啊。我再次低下了头,自己何德何能,配得起这般的倾慕。眼前的这个高富帅,他到底,看上了我哪一点。我们认识才几天啊。是嫌我在他面前出的丑还不够多吗?他居然说,连我的气味都很吸引他。什么气味?不就是潘婷洗发水和多芬淋浴露吗?是不是因为澳洲人民不用这些廉价货它们也开始显得特别起来。

在后来的日子,我不停地收到他的电话和邮件,要和我结伴旅行。让我照顾你吧,让我照顾你吧。他总是不厌其烦地告诉我一遍又一遍。如果有一天你累了,不想再这样四处乱走了,回来澳洲和我生活一段时间吧。这样你也许会发现,呆在一个地方不动也是能找到自己的。对于这些,我开始总是说不,后来干脆不再答复。

如果我妈知道我把这样一只蓝筹股拒之千里,她会怎么想。还好,她并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的通话变成了对人生观婚姻观的辩论,因为争辩无果又变成了无声的期望与沉默的抗挣。我悲哀地发现,自己与父母之间的话题越来越少了。我居然,选择成为了一个自私的人,对他们的期待不管不顾。不是不内疚的。我不是一直以让他们开心为己任吗?我不是一直按他们的期待去发展自己的吗?可是这人生,终究是我的。不是其他任何人的。爱不能成为捆绑的理由。成年之后的某一天,我突然发现,也许就是因为做了太久的三好学生和优秀员工,我没法按时成为贤妻良母了。我不想再套公式。这个骨子里充满躁动和梦想的孩子,因为面目模糊地度过了没有个性的青春期,毫无悬念地有了后青春期。

而对于L,说不感动是假的。说不喜欢,也不完全对。我想,是时机不对吧。我是有多明白,爱情不是出走的原因。我根本,没有期待过要去遇见另一个人。我要遇见的,是自己啊,是自己啊。一个真实的,不加掩饰的,美好的自己。


http://www.doyouhike.net/forum/globe/digest/852946,0,0,8.html
作者: 微服出巡    时间: 2014-12-15 21:40
  1. [/code]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的通话变成了对人生观婚姻观的辩论,因为争辩无果又变成了无声的期望与沉默的抗挣。我悲哀地发现,自己与父母之间的话题越来越少了。我居然,选择成为了一个自私的人,对他们的期待不管不顾。不是不内疚的。我不是一直以让他们开心为己任吗?我不是一直按他们的期待去发展自己的吗?可是这人生,终究是我的。不是其他任何人的。爱不能成为捆绑的理由。成年之后的某一天,我突然发现,也许就是因为做了太久的三好学生和优秀员工,我没法按时成为贤妻良母了。我不想再套公式。这个骨子里充满躁动和梦想的孩子,因为面目模糊地度过了没有个性的青春期,毫无悬念地有了后青春期。[code]
复制代码
跟随小丸子的文字,仿忽回到了青葱岁月,有点模糊,却又激起片片涟漪,我不是也这样走过来的吗?
作者: tcmum    时间: 2014-12-16 02:39
太好看了,顶
作者: ailsalu    时间: 2014-12-16 09:37
太棒啦
作者: 微服出巡    时间: 2014-12-16 20:14
暂停转载一晚

RIP
人质事件的英雄Tori Johnson,Katrina Dawson
作者: 北京琳达    时间: 2014-12-16 22:33
期待下文
作者: 微服出巡    时间: 2014-12-17 20:02
对不起,我是墨尔本派

悉尼本来不在旅行计划中,但我的朋友Xavier说服了我:来了澳洲不看海港大桥和歌剧院岂不是和到了法国不看艾菲尔铁塔一样吗?Xavier是个IT工程师,长驻在悉尼,在Cg工作的那段时间我们成为了好朋友。他是个巴斯克人,来自Basque Country。你们应该也和我一样从来没有听说过这个所谓的巴斯克地区吧,这是位于法国南部和西班牙北部的一块自治区域,并不是一个国家。Xavier从来不承认自己是法国人,他说,虽然我大多数时候说法语,我的护照和我的一切证件都说我是法国人,但我就是个巴斯克人。我们有着世界上最美丽的森林和海滩,我们的葡萄酒和烤鱼是世界上最美味的。悉尼是Xavier到澳洲两年来一直居住的地方,他对这个城市有着深厚的认同感,虽然“充满了肤浅的人”,这里仍然是“除了巴斯克地区之外世界上最美丽的地方”。

因为Xavier的盛情邀请以及短期内得以延续的各种蹭各种省钱,我背着包坐上了去往悉尼的夜班车。的确,很难有比悉尼更漂亮的城市了。既有现代的酒吧餐馆商业中心,也不乏老式的狭窄街道高耸教堂,延绵的海滩,遍布的绿地。在后来我去过的地方中,抛开文化和历史这些因素,单论市容市貌只有伊斯坦布尔可以与之媲美。遗憾的是,我和这座城市似乎磁场不对。

阴冷和潮湿彻底把我打败了,从抵达那天的清晨大雨开始,这座城市一直阴霾满天阴雨连绵,白天也如黑夜般阴沉着脸。我呆在屋里哪也不想去,却依然强打起精神在这座繁忙的城市中游走。有一天我在Xavier上班的附近等他下班,天已经黑了,风很大,又下起雨来,我的伞却被风吹坏了。我坐在街边,看着周围匆忙来往面无表情的人们,觉得这个城市遥远又冷漠。我非常想念Cg,想念我的朋友们。Jessica每天都给我写信,我也开始抱怨起来:我不喜欢悉尼啊,这里和Cg比差远了,人们见面不打招呼也不笑。不过我的朋友对我很好,每天煮饭给我吃,还带我和他的朋友们去喝酒。虽然我只喝橙汁,但是我跟他们在一起很开心很温暖。你们不用担心我了。

除了天气,还有更现实的问题要考虑:下一步去哪。我冒着大雨去了印度悉尼领事馆,却被告知没法拿到签证,那原计划的从澳洲去印度的计划就没法实现了。因为两三句话就被领事打发走了,我的心情非常低落。那我还能去哪呢,手里可是一个签证都没有啊。另一方面,钱很快又成了令人头疼的问题。老天爷,从悉尼飞到爱丽丝泉(Alice Springs)居然要300多美金!航空公司怎么不改名叫抢钱公司!如果坐火车居然要跑回阿德莱德去坐!我又发现如果提前预定从达尔文出境的机票只需100多美金,但一个月以内的已经涨到300多了!!我早干嘛去了!掐指一算,去看乌鲁鲁的交通费及其他费用要至少1000美金,这个数字令人沮丧极了。这个昂贵的国家果然不是我这种穷人呆的,要不赶紧逃离吧!可短期内直接可从悉尼飞出的票价也是高得令人发指。冒冒失失跑到这里来,想走也不是那么容易的。而且,那块世界中心的大石头不正是我不远万里跑到这块大陆来的原因吗?就这么放弃了?我陷入了无限的矛盾中。不做计划的后果就是这样。蠢蛋。

我花了一整天,终于研究出来一个曲线到达印度的路线图:先去印尼,再去马来西亚,然后斯里兰卡和尼泊尔。在尼泊尔我就可以拿到印度签证了。而真正到达印度,已经是五个月以后了。因为吃了没计划的亏,我一下子把接下来两三个月的行程都定了,悉尼飞阿德莱德,阿德莱德坐火车去爱丽丝泉,爱丽丝泉坐火车北上达尔文,达尔文飞巴厘,雅加达飞吉隆坡,吉隆坡飞科伦坡,科伦坡飞加德满都。因为深知自己无法独立承担接下来四个星期在澳洲境内的开销,我又一次想到了WWOOFing,这的确是个便宜而又可以深入到本地生活的绝佳选择。幸运的是,我的请求很快就被爱丽丝泉的一家有机农场接受了,我将在那里度过两个星期。老实说,深不深入当地生活我都已经不care了,当务之急是用最少的钱在这个国家生存下去。买了那本WWOOF的书果然是明智的。因为又找到了临时饭票,行程也定了,我的心暂时安定了下来,却不知道大额的信用卡透支即将给我带来一场巨大的灾难,令我对自己产生了深切的怀疑。

在我即将离开这里的最后两天,悉尼终于放晴了。一扫阴霾的城市再次显示了它阳光海港的魅力。然而,也许因为天气,也许因为心境,或者是其他说不清道不明的细微感受,我始终没能爱上这座美丽的城市。在澳洲,人们总是分成两派,一派喜欢悉尼,一派喜欢墨尔本。而我,似乎从一开始就是后者的坚定支持者啊


http://www.doyouhike.net/forum/globe/digest/852946,0,0,10.html
作者: 微服出巡    时间: 2014-12-18 20:46
Yes, shit happens

直到到了悉尼机场我才发现手机没了。估计是落在朋友家了----毕竟,我那手机防盗功能很强大,失物归还的可能性几乎为百分之百。还好,我也不怎么心疼,没有手机也没什么。但很快却发现了一个严重的事实:因为没有手机,我也没有了时间。这下麻烦大了。

就这样没有时间概念地在夜色中落地阿德莱德(Adelaide),这里和悉尼有半小时的时差。因为失去了时间,我脑子也变得不好使起来,觉得很累。我在机场上车时随口问了巴士司机是否知道一些便宜的青年旅店,他非常当一回事地在车上广播了,问所有的乘客有没有去任何酒店的,是否知道任何消息可以帮到我。这让我有点受宠若惊。然后大家就热心地开始告诉我他们知道的任何消息,似乎帮助这个看来起很疲倦的女孩找到住宿成了他们的责任。最后几个加拿大女学生把我带到了Blue Galay。我住下后发现这家青旅的名字竟然大大地在LP推荐的第一行,而自己却连LP都懒得翻一下,像随时等着路上有好人出现来拯救我似的。幸运的是,这些好人真的一路上都在不断现身。

我是这样落魄的一个旅行者,拖着个大包,没有手机,没有时间,第二天还有个火车要赶。不仅如此,还得在到达爱丽丝泉前联系上农场主。上网可以,4澳元(约合27元人民币,全澳统一价)一小时,但我说我不想付这个钱,我没钱,没手机,什么也干不了。摆明了一副我很狼狈我怕谁的模样。前台的印度小伙看我可怜于是给了我一张15分钟的免费上网卡。

房间里住着一个日本女孩Makiko(牧子),在附近的寿司店上班,虽然在澳洲呆了近一年了,却仍然讲着不怎么近情理的英语。牧子很好心地帮我调了闹钟。但那消失了的时间感觉,我仍然没有找回来。一夜无眠。几乎是间隔地看着天亮起来的。

终于坐上了这辆号称世界上最美丽的火车之一的罕(Ghan)。Brian说的没错,一旦离开海岸风景就变得一样了。但当火车煸情的广播响起:今天晚上您还在澳洲的乡村(Coutryside),明天清晨您就将在澳洲的内陆(Outback)了,我仍然像第一次看到这广袤无垠的大地一样兴奋不已。然而,麻烦又找上了我。

在车上吃了两片吐司后,我的头皮开始变得像一百天没洗头那么痒,我的舌头变得像针扎了一样。我在心里大叫一声我擦。我对青稞和大麦过敏,却忘了检查一下吐司的成份:天杀的kibbled barley!!很明显,我中招了。我的胃开始爆炸起来,剧烈的疼痛令我直冒冷汗,红色的块斑布满了全身,我快把皮肤挠破了。还好,毕竟是个有经验的过敏者,我知道一两个小时以后这恐怖的一切就会过去。坐在旁边的老太太却不淡定了,她一定是看出了我的不对劲,一个劲地问我,你没事吧。虽然我解释说这只是正常的过敏,她看上去仍然非常担心。我于是很冷静地去了洗手间,避免在车上引起一场骚乱----几年前在北京地铁站同样因为谷物过敏胃痛到在地上打滚,工作人员差点打了120。我把自己锁在洗手间里面,度过了这炼狱般的两小时,活着抵达爱丽丝泉。

丢手机、食物中毒我都挺过来了,但两个星期后当我完成农场的工作回到爱丽丝泉打算去乌鲁鲁的时候,在澳洲旅行最大的shit发生了。Mulgas Tour的人面无表情地告诉我,小姐,你信用卡上没钱了。晕,我怎么会忘了这一茬呢,当初在悉尼刷卡刷得表太爽啊。信用卡是以前在学校办的,额度五千。因为卡上印有学校的名字和图案,算是有点纪念意义,所以毕业很多年都没换,由于平时消费不多,也没有申请调整额度。没想到万恶的资本主义两下下就把我的额度耗净了。那就只能用现金咯,却又发现了件郁闷事:在这个连打出租车都能刷卡的国家,因为太久没有取钱,我居然把卡的密码给忘了(可能当时太紧张了)!!输入了两次都提示密码错误,我再也不敢尝试第三次,吞卡比取不出来钱更麻烦。还好,我还有第三招!赶紧用网上银行转钱到信用卡里,问题不就解决了?嘿嘿。可是小姑娘,别高兴地太早。悲惨的事情发生了:我的手机一个小时内都没有收到任何平安银行发来的短信验证码,所以无法进行任何转帐交易。这就是我花了四澳元巨款买一小时上网卡的结果吗?我当然可以再花四澳元来赌赌运气,但很明显,我不再愿意承担这巨额的“手续费”,尤其是这还不一定靠谱。前后折腾了两个小时大汗淋漓却一事无成,我只好硬着头皮又跑到Mulgas Tour的前台:这样好不好,我身上有三百美金现钞,可以先押在这里,我的朋友马上会给我的银行存钱,等从乌鲁鲁回来我就可以刷卡了,你再把这美金还我。前台很干脆地拒绝了我的请求。我想她也许觉得美金不如澳元值钱,万一我溜了他们就亏了吧?于是又提出把自己仅剩下的一百多澳元中的一百也押在这。三百美金加一百澳元你们总不吃亏了吧我心想。但再一次地,她说,不好意思,小姐,我们只刷卡或接收澳元现钞。

于是我只好要求见经理。经理来了,但她看上去更傲慢更不好说话。对不起,美金对我们来说不代表任何东西。她几乎都懒得看我。难道美金不是钱吗?我开始有点生气了,因为完全看不出来我的提议对他们有任何不利。是的,美金对我们来说不代表任何东西,而且你的信用卡也是无效的。她又重复了一遍,语气更加冰冷了。我知道自己无法说服这个眼睛长在天上的女人美帝国主义的钱比TMD愚蠢到极点的澳元好用多了,只好出了个下下策:那我把护照押在这吧。照不离身是出国旅行的基本原则:护照和生命一样重要,现在我连命都押在这里了,那个全世界最丑的女人却轻蔑地扬了扬嘴角:我要你的护照干嘛?你随时可以再办一个新的。你不是说你朋友要给你存钱吗?那存够了钱再来报团吧。她的表情似乎告诉我,这种第三世界国家的护照在她的眼里不名一文,甚至找街角卖大麻的毒贩都可以复制出比这更好的,当然也不相信几天后我那张“无效”的信用卡里会变出钱来。我终于火了。虽然我的猪肝红护照确实不好用,但我想我自己绝不是可以为了三百澳元而让中国护照持有者如此蒙羞的人。我激动地和她理论了起来!老实说,当时说了什么我现在已经忘了,因为愤怒和尊严充满了血液里的每一个细胞,我红着脸英语像连珠炮般蹦出来,连自己都吃惊原来自己还有用英语吵架的天赋啊。吵架的结果是他们收下了我的一百澳元(他们认为最有价值的东西),我可以在参团后刷卡付清剩下的二百澳元。

也许有的同学会说既然这些人这么拽又没品,干嘛还要给他们赚钱的机会。这其实也是我所想的。虽然他们是最便宜的,这几十澳元的差价可没法浇灭我的怒火。可当时镇上的所有旅行社都关门了,而因为已经订了三天后去达尔文的火车,我必须在第二天参团(自己租车那是天价)。当然我也可以放弃不去乌鲁鲁,但我已经花了这么多钱来到这块不毛之地,这样吵一架就走实在太说不过去了。直到吵完架我的心还在扑通扑通狂跳。有一滴眼泪流下来,不过就一滴。因为愤怒而流泪,这可不是我的风格。但接二连三的状态却让我对自己产生了深切的怀疑,我意识到自己真是个糟糕的旅行者,如果没有人照顾,天知道这个马大哈可以走多远。要不,回家算了!!好房住着好东西吃着,不是比这种四处奔波天天吃无聊吐司还被人瞧不起的日子强多了?我有点退缩了。可是。。。我已经付了N程的飞机票了哇!管不了那么多了,走一步算一步吧。最终,在这个并不讨人喜欢的Mulgas Tour带领下,我见到了梦中那块大石头。

离开以后当我对别的旅行者说起对这片土地的热爱,不少人总会眉头一皱:澳洲人?他们不是有点racist(种族主义)吗?我想这些人说的是真的。因为我自己,就因为肤色,受到过不公平的待遇。但这也不是真的。大多数的澳洲人,还是喜欢对陌生人微笑打招呼(即使这可能只是表面工作),也乐于对有需要的人提供帮助。他们非常友善,至少我遇到的人都是这样。在这里,我收获了无数的温暖和善意,一两个愚蠢的人无法改变这个事实,当然也不会改变我对这个国家的看法。

三天后当我从乌鲁鲁回来,我那张“无效的”信用卡里已经有了一万块。我的好朋友倪倪和小白几乎是收到邮件的下一秒钟就在着手处理这件事了。倪倪一直是我在所有国家旅行卡上的紧急联系人,而小白则帮忙照顾了这一年我在国内所有像购汇买保险存手机费这样的一切琐事。在这一路上,我一直尽量花最少的钱走最远的路,却从来没有计算到底花了多少还剩多少。其他人听说了我的不明财务状况,总会露出坏坏的笑容:那你一定非常有钱----有钱到可以不用担心银行里的余额。很遗憾,这不是真的,虽然我也希望是这样。原因其实很简单:我知道如果哪天银行里余额真的显示为零了,我有好多个朋友可以为我买一张飞回中国的机票。因为他们的存在,我可以安全地,没有后顾之忧地,勇敢前进。

Yes, shit happens. 但踩到狗屎的同时,我们通常会发现事物的另一面:这个世界除了狗屎,还有很多美好和可爱的东西,比如,你的朋友们。

http://www.doyouhike.net/forum/globe/digest/852946,0,0,11.html
作者: 微服出巡    时间: 2014-12-19 21:43
临近圣诞,节目多多,今天太晚,明天不上

作者: 微服出巡    时间: 2014-12-20 20:27
爱丽丝泉的土著人

时间回到两周前,我刚到达爱丽丝泉。

爱丽丝泉在澳洲内陆的中心,人们也管这叫red center(红色中心),这里离澳洲任何地方都很远,被隔离地厉害。这是座沙漠中的城市,却有着一定规模的绿化。当处在城市中间时,你并不会觉得是在沙漠里,可是如果走远几步,到达这座小城的边缘,沙漠的力量便可怕地向你展现出来。到处是红褐色的石块,砂粒,裸露的荒山,枯草,干涸的河流。陶德河(Todd River)长年干燥,所以当地的帆船比赛是把船底挖空,人抬着船赛跑,据说这是世界上唯一一项因为有水而需要取消的水上项目。呵呵,有意思。

澳洲内陆是土著人(Aboriginal)世代生活的地方。对于土著人我已经不陌生了。Commonground曾经参与过一个土著教育计划,Kate和Phil在内陆工作过一年,在Cg的时候我整理了不少这方面的画册和资料。Kate为了让我更了解澳洲政府早期对待土著人的残忍政策,还和我一起观看了好几部纪录片和电影,其中包括最有名的一部《防兔篱笆》(Rabbit Proof Fence)。虽然臭名昭著的“漂白”政策已经废止了多年,而且为了表达歉意,在澳洲从1998年开始每一年的5月26日被定为道歉日(Sorry Day),但这片土地的原始所有者与入侵者们之间的相处仍然存在很多问题,政府一厢情愿的改善土著人生活的文化教育项目总是收效甚微。也许,从骨子里,他们并不愿意被“改善”。

土著人的身体适应不了酒精(他们很容易醉),可白人统治者带来的这一新事物如今却与他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他们爱上了爱不起的酒精。北领地州因此执行了严格的限酒令,即使是成人,也只能用ID在指定地点买到限定数量的酒。旅馆更是严禁酒精。如果发现在旅馆饮酒,不仅会立即被赶出去,还可能被送到警察局。传闻说北领地到处是走路摇摇晃晃的醉鬼,但不仅仅是土著,这里的白人似乎也更好斗更易被激怒。也许因为醉鬼太多,爱丽丝泉被称为澳洲最不安全的城市,我一去便被前台告知天黑后最好不要出门。同宿舍的台湾女孩有一天晚上骑着自行车去超市买东西,结果路边有个人冲上去把她打倒了!没有劫财也没有劫色!完全没有原因!只能解释为有人喝醉了!

晚上不能出去,白天应该没事吧?我于是一个人大着胆子在周围闲逛。在干燥的河床上我遇到了几个土著朋友,四五个女人和一个男人。他们就在河边喝酒吃东西,每个人手里都拿着罐啤酒,看上去都喝得有点高了,看到我便招手叫我过去。他们的英语并不太好,为首的一个自称名字叫Princess(公主)的女人告诉我他们天天都在这里野餐。我心想难道他们都不用工作的吗?那些关于土著人不爱劳动,靠政府补助过日子的传言,多多少少有点可信度吧。不过这是人家的生活方式,我也管不着。当得知我是从中国来的之后,他们便很可爱地问我,Jacky Chan(成龙)还活着吗?我愣一下,说,嗯,活着呢,活得好好的。然后他们又问,那,Jack Li(李连杰)还活着吗?我说,嗯,也活着呢,活得好好的。托澳洲人民的福,他们老人家身体安康,家庭幸福


http://www.doyouhike.net/forum/globe/digest/852946,0,0,12.html
作者: 微服出巡    时间: 2014-12-21 15:45
与世隔绝的金子农场和沙漠里的基督少年


金子农场距离爱丽丝泉一百公里,就踩在南回归线上。产的却并不是金子,而是蜜枣和无花果。Tim到旅馆来接我,他看上去50多岁,留着浓密的大胡子,皮肤红润,穿着宽大的工作服,像个典型的澳洲农民。

门口停了辆大卡车,车后斗上放满了乱七八糟的一大堆东西。Tim打开车后门:上车吧,他说。可是。。。这不宽的后座上已经坐了一个男孩,以及,三只金毛!!!这怎么看也不像是有我的地方啊!确定是让我坐后面吗?不会吧。。。Tim憨厚地笑了笑,把他们挤到一边去!说完就真动手使劲地把狗狗们往男孩的方向推,还真腾出了一点地方,对我说:hop on。于是,我坐上了这座满是狗毛的大卡车,和车上的一个大胡子男人,一个八十多岁的老太太,一个毛头小伙,三只金毛,以及车斗里那些七七八八,一起向荒漠里的金子农场开去。

男孩叫Simon,刚满19岁,是个荷兰人。因为不喜欢大学里的专业辍学了,现在正在等待第二所大学开学,因为做post man(邮差)攒了点钱,一个人跑到了澳洲来体验生活,和我一样是个WWOOFer。他有着大多数十几岁少年所没有的认真态度,工作很勤奋,不工作的时候就和狗狗们泡在一起。有一次他把spring roll(春卷)说成了summer roll(夏卷是神马??),遭到了我无情的嘲笑,但他一点也不生气,真是个三好少年。Bessie是Tim的妈妈,平时住在阿德莱德,每年来这里过冬。她已经87岁了,虽然眼不明耳不聪,身手却仍然敏捷,帮忙做些简单的体力劳动,她开玩笑说自己也是个WWOOFer,免费吃住,不拿工资。作为一个传统女性,虽然已经快90岁了,她的所有话题几乎都是以我爸爸,我老公,我小时候这样的话语为开头,语气像个小女孩。

车开到了地方我才意识到什么叫真正的澳洲农场。方圆百公里只有三户人家,我们最近的邻居也在50公里以外。因为成本太高,这里没有电话线和电网,电话是卫星电话,发电则靠太阳能和柴油机。总之,别指望国家来管你了,既然选择生活在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就自己照顾好自己吧!这个巨大的宽广莫测的农场,长满了棕榈树和无花果树。如果绕着农场的边缘走,估计要走两天!我们日复一日地把套在棕榈树枝上的蓝色袋子收集起来搬回仓库,但这工作似乎根本看不到尽头。走路在这里是非常不靠谱的事,连87岁的Bessie都开着一个四轮小摩托。Tim说,你要学会开拖拉机。开拖拉机?可是我没驾照啊?在澳洲没有驾照可以开拖拉机吗?Tim嘿嘿一笑,在澳洲你的确要驾照才能开,不过在我的农场里就不用啦!然后完全不顾我的顾虑与不安,教了十分钟之后就不耐烦地把拖拉机托付给我,似乎开车这项技能应该是人与生俱来的,根本不用教啊!这辆拖拉机将是今后两周里我的坐骑和工具。反正也撞不到人,怕什么!

我们每天固定工作六个小时。早上七点到九点,十一点到一点,下午三点到五点,其他的时间全部在吃饭和等吃饭。沙漠里早晚温差大极了,缩在被窝里根本不愿意起来。Simon每天到我住的Caravan(房车)叫我起床(没有手机的人就是这么惨啊!),天还没亮,冻地直打哆嗦。我们于是集体抗议,为什么要用两个小时吃早餐,完全可以只吃一个小时然后推迟一个小时起床啊。不过我们的提议完全没有被考虑就被驳回了。Tim已经这样生活了三十多年,任何人也无法改变他的做事方式。他的伴侣叫Anne,住在爱丽丝泉,是个公务员,现在虽然退休了,但那些志愿者工作让她比原来更忙了她也更少来农场了。周末Tim进城,我和Simon不用工作,早早地计划好了去丛林徒步(bush walking)。Tim也提前Google好地图告诉我们路线,哪里走大路,哪里走小路,哪里有小溪,哪里有洞穴,还建议我们带上他的无线通讯装置以免迷路。Simon对自己的方向感很自信,于是我们决定无线就不用了,沙漠其实也没这么可怕。

我们终于有了睡懒觉的机会,可遗憾的是,即使Simon没来叫我我仍然六点半准时醒了。Simon也一样,早早地起了床,大清早我就听到院子外他和狗狗们的欢闹声。因为Tim不在,做早餐的任务就落在了我头上,我觉得有责任要照顾Simon这个小弟弟。我煎火腿的功夫真是一流呀,哈哈!平时Tim根本不给人机会,他太爱做饭了!不过他还真是个大厨,烤的比萨比必胜客好吃一百倍。Simon则做了三明治装在冰淇淋盒子里当野餐,背了两个苹果两瓶水。我们一大一小,向着丛林进军了。

我们一路走一路聊,在这之前,我从来没有想过自己会和一个十几岁的孩子有任何深度对话,但那一天,我们却聊了很多。Simon来自一个基督家庭,从小便和父母去教堂并成为了一名虔诚的基督徒,笃信人类及万物是上帝创造的。宗教极大地影响了他的生活方式和价值体系,他的所有好朋友都是在教堂认识的,喜欢的女孩子也是在教堂里遇见的。他的哥哥21岁就结婚了,因为严格的基督徒不提倡婚前性行为,当他们觉得自己遇到了对的人,早婚是很有可能的一种选择。进化论曾经带给Simon很大的困扰,这似乎是个毋庸置疑的理论,不过他最终消化了这一切。他认为,进化论其实是一种想象而非科学,人们根据自己的推测去寻找证据,然后用这些证据来证实自己的推测,这并不是科学。虽然过程很艰辛,但不管怎样他最终坚信了上帝创造万物。他带着圣经旅行并每天阅读,不断地坚实着自己的信仰。

其实,我也是带着圣经旅行的。难道,即使不承认自己的生活有任何缺失,其实我也和很多人一样,在隐约寻找着什么?信仰是怎样一种力量,它真的,可以帮我们找到答案?在这个夜凉如水又与世隔绝的沙漠里,星空总是特别明亮,人也总会情不自禁地去思考一些傻傻的问题。那些遥远的星辰们,在这个宇宙中存在了多久。在那些星球上,有没有和我们一样渺小的人们。他们,相不相信上帝。他们是否,也思索着一些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无解之题。

那本厚重的圣经,最终当我旅行到尼泊尔的时候托热心的驴友带回了国,一页也没有翻过。我想,宗教,也许不是我需要的答案。至少,暂时不是。[/
b]

http://www.doyouhike.net/forum/globe/digest/852946,0,0,13.html
作者: 微服出巡    时间: 2014-12-21 16:03
看上去很挤。。。
[attach]1224745[/attach]

Zack(8岁),Ruby(10周)和Bella(12周)要下车尿
[attach]1224746[/attach]

通往金子农场的路
[attach]1224741[/attach]

哈哈,我的房车!!!
[attach]1224743[/attach]

Simon的任务是把套了戴子的树枝剪下来
[attach]1224744[/attach]

我的任务是把它们装到拖拉机里运回仓库
[attach]1224742[/attach]



作者: 微服出巡    时间: 2014-12-21 16:25
本帖最后由 微服出巡 于 2014-12-21 20:59 编辑

沙漠中的大房子
[attach]1224747[/attach]

周末的早餐。老人,大人,小孩与狗。好温馨
[attach]1224748[/attach]

这帮有着奇怪名字的美国小客人对于捡袋子工作非常感兴趣
[attach]1224753[/attach]

捡完就开始了“跳袋”运动
[attach]1224755[/attach]

玩得不亦乐乎
[attach]1224758[/attach]

农场里的太阳能仓库
[attach]1224927[/attach]

作者: 微服出巡    时间: 2014-12-22 20:55
乌鲁鲁:在世界的中心呼唤爱

我终于看到了乌鲁鲁。在巴士上昏昏欲睡的我,迷迷糊糊中睁眼看到了一马平川的荒野上那块横空出世的大石头,如同《飞屋环游记》里那云层中的仙境。我贪婪地望着窗外,刹那间睡意全无。西方人管它叫艾亚斯岩(Ayers Rock),可我更喜欢它的土著名字,古老又悠远,Uluru,像一个可以把奔马从悬崖边唤回的会巫术的酋长。

17岁的亚纪在电影中没能看到的,我看到了。我为了这块石头来到南半球,它果然没有让我失望。可当我们看过了美景,就会发现,在这条路上,让我们一直想起的,永远不会是醉人的景色,而是那些温暖的人们,以及与他们一起度过的美好时光。

敬请期待澳洲最后一集:甜心达尔文


http://www.doyouhike.net/forum/globe/digest/852946,0,0,15.html
作者: 微服出巡    时间: 2014-12-23 20:32
甜心达尔文

达尔文是一座有鳄鱼的热带城市。甜心(Sweetheart)就是这座城市最有名的咸水鳄鱼。他曾经几次袭击了游客,最后被捕获并制成了标本陈列在达尔文博物馆里。将一条巨大而凶猛的鳄鱼命名为甜心,还真是不得不佩服当地人独特的幽默感。

LP说北领地图书馆可以免费上网,这真是个让人振奋的消息。因为承担不起高昂的上网费用,我已经积累了太多事情要做。我已经懒到不想去看任何风景了,大多数时间都呆在图书馆上网看书。总之我只想呆着,等待着在澳洲最后几天的到来。等待着离开这个国家。

我在图书馆第一次遇到了Paul。很久以后他在邮件里描述了我们见面时的样子:I remember the four times we meet in Darwin. The first time you walked up to me in library to ask about using internet for free I thought you were funny, very sweet and innocent. I hope you never loose that.(我记得我们在达尔文遇到过四次。第一次在图书馆你走过来问我是否可以免费上网。我觉得这个姑娘有意思,很可爱很天真。我希望你永远不会丢掉这些东西。)天真?真难想象我的任何一个朋友会用这个词来形容我。我的好朋友Moya说完美的人生是小时候内心苍老地长满了抬头纹,但它随着时光的消逝越来越年轻,年轻地像个无所畏惧的浑蛋。也许,Paul正是透过那些逐渐消失的抬头纹,看到了我难得一见的天真吧。达尔文真小。我们不停地遇到。在超市。在街头。

在澳洲的最后一天,图书馆五点关门后我就在议会大厦外的草地上呆着,什么也不想,什么也不干,脑子一片空白。我在草地上站着像个孩子般打转,转到天旋地转,跌倒在地上。我在草地上打滚,滚来,滚去,滚来,滚去。我看着太阳慢慢落下来,夕阳打在议会大厦的墙上,由白转红,由红转暗,然后天渐渐黑下来。原来生活还可以这样慢下来,什么也不用干,什么也不用想。我沿着草地走到海边,居然在黑暗中看到有人向我招手,原来又是Paul。

Paul来自布里斯班(Brisbane),是个建筑师。出生在英国,在澳大利亚长大。虽然已经44岁了,看上去却像29岁。他从没组建过家庭,他说生活从来没有把他引到那个方向,即使当他停下流浪的脚步安定下来的时候,适当的人也始终没有出现。现在他已经学会了独自相处而不觉得孤独。像《爱上大胡子男人》里写到的那个旅行者一样,他害羞地躲在他的大胡子后面,有着40多岁男人少有的青涩。现在他要回伦敦看他的姑妈,出发前他发了封邮件给她:姑妈,我打算来看望你。明天我就出发,大约一年之后抵达。

离去机场的时间还早,但我还得吃晚饭。Paul从袋子里拿出从超市打包的快餐,说如果不嫌弃可以吃这个。本来留了25澳元打算好好慰劳一下自己苦逼的胃,但既然有白食我也就不客气地开心吃了起来。即使到了最后一天,我还是没有放开手脚。银行里的那一点点钱,需要走很远的路。Paul去过很多地方,90年代初就来过中国。在我的眼里他简直就是驴友班的高年级学长,是可以膜拜的对象。我边吃饭边滔滔不绝地变成了一个话痨,兴高采烈地说起旅行中遇到的好人好事。他一直默默地听着,没怎么插话。我意识到自己话很多,不好意思地低下头说,你肯定觉得我很幼稚吧。Paul笑了,不,你并不孩子气,你只是非常善良,你愿意去相信别人。这是你的Karma。因为你相信美好和善良,把心打开,所以把人们心里善良和美好的东西带出来了。当旅行者对旁人倍加防备的时候,人们的心也就锁起来,很多美好的东西就看不到了。

Karma,多么熟悉的词啊。Jessica和Brian都对我提过这个词:你遇到好人,也因为你自己是个好人。原来我这样糟糕的旅行者稀里糊涂地闯世界,靠的不仅仅是良好的直觉和判断力,还有善良的心。这真是美好的发现。我在澳洲最后一天学到了关于旅行最重要的一课。

Paul和我约定,也许我们可以一起走一段路。哪一段呢,要不就从尼泊尔的雪山森林和峡谷开始吧。


http://www.doyouhike.net/forum/globe/digest/852946,0,0,17.html
作者: 微服出巡    时间: 2014-12-23 20:46
本帖最后由 微服出巡 于 2014-12-23 20:47 编辑

这次用截图转载小丸子的澳洲完结篇

[attach]1226008[/attach]

而楼主我亦将于明天去一个没有网络的无人之地度假,,小丸子的故事就留待2015年元旦继续更新,祝愿大家有个安全,开心的圣诞和新年假期
作者: 微服出巡    时间: 2015-1-1 22:49
巴厘岛:比屁股还懒

我决定从Denparsa机场走到Kuta,这是一个巨大的错误。昨晚在达尔文飞机晚点一夜未睡,巴厘岛天气潮湿闷热,已经筋疲力尽的我居然干起了烈日下负重徒步这种事,我一定是省钱省疯了。内裤外穿这种事是男人们才有种干的,一个小女子就算披上斗篷也不会成为Miss Incredible啊。更疯狂的是,我对这座叫Bali的岛屿一无所知。住哪,睡哪,吃什么,干什么,完全没有概念。我以为它只是座像龟岛一样的小岛,却没想到是一个海南岛的规模啊!每次停下来想着要不打个车吧,又觉得:我已经走了这么远,这样打个车岂不是刚才的苦都白吃了?终于,在路人的指引下,历尽了千辛万苦来到Poppies One,经济旅店的集中地,我已经快到了崩溃的边缘,150000卢比(约17美金)一晚的价格已经非常能取悦我,我一步也不想多走了,就在看到的第一个旅店住下来。睡了一天,然后又睡了一天。终于恢复了精气神。

Kuta是个热闹的地方,我却不喜欢热闹。相比满街叫卖的小贩,我宁愿呆在旅馆里。我哪也不想去,懒得要命,除了吃饭睡觉就是每天在泳池里游来游去。因为在旅馆呆的时间太长,我认识了Glendy和Joe,从雅加达来的一对学生情侣。Joe是印尼华人。印尼的华人们几乎都不怎么会讲中文,街上也极少见到汉字。在苏哈托统治时期,为了保护自己,大多数华人都改了名姓,不再讲华语,对自己的血统也比较低调。这就是融合之庠吧,就算他们已经在这个国家生活了几百年,仍然被看作外乡人,即使拥有巨额资产,仍然是被排斥和打压的对象。据Joe说,现在排华的现象已经好多了,华人们似乎也不像以前那样努力地想去融入本地文化,而满足于生活在自己的小圈子并为自己的身份感到自豪。因为在印尼,华人的另一个意思就是富人,他们掌握着这个国家大多数的财富。Joe年底要去北京学习中文,因为“是华人,要学会讲自己的语言”。我觉得这点很可爱。

Glendy是个非常有个性的姑娘。她有四分之一荷兰血统,但看起来已经完全是个印尼人了。她抽烟,穿着暴露,英文流利,我行我素,待人礼貌,开朗大方,和我想象的传统的印尼女孩完全不一样。我很喜欢她。后来我在雅加达呆了一天她还接待了我。听说我是一个人,他们很热情地邀请我同行,因为他们租了一个车,可以带上我。就这样,我才挪动了懒洋洋的屁股,一起去了巴厘的几个景点,还认识了他们的同学Patsy,另一个可爱善良又单纯的女孩。Patsy是中印混血,眼睛超大,有着甜美的笑容。从我们认识开始她就粘着我,找我说这说那,我感觉和她特别亲切,这应该就是人与人之间的磁场吧。Patsy是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在巴厘岛一家酒店实习,所以Glendy和Joe回雅加达之后她还一直呆在这里,我们每天都和她的朋友们(都是不会说汉语的华人)一起吃晚饭,在她的带领下,我们找到了远离旅游区的一家本地餐馆。餐馆没有名字,只卖一个菜,叫做Ayam Betutu,一种用很多香料熬成的鸡,巨辣无比。虽然每次吃完大家都是一把鼻涕一把泪的狼狈样子,但如果给我个理由再回巴厘岛,Ayam Betutu可能排在第一位哦。幸福的吃货。

在巴厘岛的阳光海滩陪伴下,我一点也没有变得比一开始更勤快,每天吃饭睡觉打豆豆,懒得和“比屁股还懒”的麦兜有一拼了,再呆下去也只会变得更懒。实际上,这种懒惰伴随了我在印尼的整整三个星期,我似乎在这里什么也没干。那种从机场出来对当地一无所知不知住哪不知吃啥的状态一直伴随到我离开这个国家。一个初级班驴友,因为没有旅行指南的陪伴而十分茫然。我果然,很菜很菜啊。

第七天,我终于决定挪挪地方。我要去一个叫Solo的城市。Tim的哥哥Michael一家生活在那里。我还在爱丽思泉的时候Tim就已经和他联系好了我可以去拜访他们。于是,我坐上了巴士,巴士上了船,从巴厘岛前往爪哇。


http://www.doyouhike.net/forum/globe/digest/852946,0,0,20.html
作者: 微服出巡    时间: 2015-1-1 23:08
Kuta海滩,没有安静的时候


作者: 微服出巡    时间: 2015-1-1 23:15
本帖最后由 微服出巡 于 2015-1-1 23:17 编辑

以为是一场葬礼,其实是庆祝仪式(celebration)。白色是纯洁的象征
[attach]1230879[/attach]

这才是一场葬礼
[attach]1230897[/attach]

一位老太太仙去了
[attach]1230894[/attach]

巴厘岛很多这样装修典雅的餐馆,播放着淡淡的音乐
[attach]1230895[/attach]

是不是很有东南亚feel啊
[attach]1230878[/attach]

Kuta很多冲浪爱好者,多是澳洲人
[attach]1230896[/attach]

BINTANG,巴厘岛的啤酒品牌。真想不通这么丑的T恤居然这么火爆,据说都是澳洲人在买。澳洲人的审美真是不敢恭维啊。。。
[attach]1230877[/attach]
作者: 微服出巡    时间: 2015-1-2 21:19
乌布德(Ubud)公认最有巴厘神韵,不过我的相片真是拍的不咋的。大家往一百倍的美里想哈。。。

一座小寺。每个人进寺庙都要围Sarong(好像是叫这个名字)。
[attach]1231350[/attach]

[attach]1231348[/attach]

[attach]1231347[/attach]

乌布德的每一幛建筑都是艺术品,供奉着神像,随处可听到的像流水和风一起弹奏的音乐,听起来有点像风铃声,看过《Eat Pray Love》的同学应该知道我说的是哪种音乐,电影最后一段就是在乌布德取景的。
[attach]1231351[/attach]
作者: 微服出巡    时间: 2015-1-2 21:20
异域夜班车

巴士在日落的时候离开巴厘上了船,等下船到达爪哇(Java)时已经天黑了。在这神奇的爪哇国,街上的建筑开始是天蓝色或淡绿色,开始有圆顶,开始有半月的窗户,街上的行人裹起了头巾。我从信奉印度教的巴厘岛,来到了穆斯林的爪哇国,这变化如此明显,如此迷人。夜班车缓缓地经过一幢幢房子,一片片街市,一个个行人。

异域夜班车,听起来多么富有诗意。每一次深夜的旅行,我都会想起当初从河内到惠安的晚上,下了一夜雨,雨水从窗户缝隙透进来,打湿了窗帘,溅到了身上。汽车在忽明忽暗的路灯下越走越南,一路上有人上车有人下车,找位子,拿行李,大声或小声地说话。我缩在汽车的角落,透过车窗,看到紧闭的房门半开的窗户泛黄的灯光。那些住在里面的人们,他们在做什么,过着什么样的生活,是否笑得比哭得多。我好想走进去,问问他们。

我没有听音乐,就这样听着车上人的呼吸声,鼾声,行人的喧闹声,车窗玻璃透过的风声,车胎与路面的摩擦声,脑子里有一搭没一搭地想着各种事情,或许什么都想了,或许什么都没想。我的脑子经常长时间一片空白,记性越来越差,记不住很多东西,计算也不会了,对钱也没有概念了。因为用得少,头脑越来越不好使了。在Cg的时候,Phil说,我们大家都奇怪这么聪明的一个女孩子怎么会总喜欢做那些mindless(不用思考)的工作。我想,我已经做过了太多的思考,现在是让大脑休息一下的时候了。就像过去的二十几年,已经为太多事情努力过,去取悦了太多人,现在我只想让自己高兴,什么也不做,什么也不想。

我们所寻找的,或许,就是曾经缺失的吧。也许因为从小品学兼优,所以才会喜欢上樱桃小丸子和蜡笔小新这样的不良儿童。也许因为深谙优胜劣汰的生存法则,所以总被麦兜这样心思单纯又天真好骗的傻小猪感动。我们的人生,应该可以懒一点吧?如果不可以,那至少让我在这一年懒一点吧。

这条路,我要慢慢地,慢慢地走。我想干嘛,就干嘛。


http://www.doyouhike.net/forum/globe/digest/852946,0,0,21.html
作者: poorjacky    时间: 2015-1-3 11:54
顶"你遇到好人,也因为你自己是个好人。"




欢迎光临 新足迹 (https://oursteps.co/bbs/forum.php/bbs/forum.php/bbs/)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