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精华好帖回顾

· 除夕 流年 (2016-2-8) bosstong · 参加活动: DIVA Angelina Jolie (2015-5-10) ayeeda
· 2015年悉尼新年烟花 (2015-1-1) 大米星星 · (加长标题,最后更新在138这个吉利数字的楼)和房地产中介捣浆糊 (2012-6-7) roy99883630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查看: 16501|回复: 39

[选车买车] Ford Everest vs Toyota Landcruiser Prado体积小的反而重量大?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8-18 21:1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xhchris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xhchris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rblover 发表于 2017-8-18 14:49
越重越落后
越轻越先进

要看怎么变轻的,使用铝合金,碳纤维和偷工减料都能让车辆变轻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7-8-18 21:1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xhchris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xhchris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lanboo1 发表于 2017-8-18 14:31
这两款具体有何区别不了解不敢胡说。
但这两年车辆设计的整体趋势是轻量化设计。而框架结构的优化以及高强 ...

碰撞测试是碰撞硬物,相当于两辆相同的测试车对撞,现实生活中这样的碰撞很少出现。
你可以试试让5星的YARIS和3星的Y61迎头对撞,看看哪个安全

发表于 2017-8-19 16:2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xhchris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xhchris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rblover 发表于 2017-8-18 22:35
请明确定义“偷工减料”,否则这种指责毫无道理

没有指责谁,不要对号入座。绝大部分的车辆减重都是靠使用新材料,但也有些车不是,比如CX9

发表于 2017-8-19 21:1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xhchris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xhchris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rblover 发表于 2017-8-19 17:39
不是对号入座,只是很有兴趣如何客观公正地辨别一辆车是否属于“偷工减料”。请指教 ...

光明正大的用更轻更贵的材料减重,一般都会拿出来当卖点宣传。然而,有些车减重减的很低调。

发表于 2017-8-19 21:4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xhchris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xhchris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rblover 发表于 2017-8-19 21:29
原来如此,所以“偷工减料”的定义就是偷偷减重了却不拿来宣传对吗?
按照这个定义,马自达CX-9显然不符 ...

我很好奇,马自达为什么不宣传说CX9比竞品车型轻百分之十几

发表于 2017-8-19 22:5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xhchris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xhchris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xhchris 于 2017-8-19 23:33 编辑
rblover 发表于 2017-8-19 21:53
别岔开话题,请举出偷偷减重了却不宣传的例子。我可举了四个减重以后深怕别人不知道的例子,还有一个偷偷 ...


很简单,数字不会说谎,以下全部是承载底盘7座SUV
2017 Mercedes-Benz GLS350D        5120 x 1934 x 1820 2451KG
2017 Audi Q7 TDI Auto Quattro        5052 x 1968 x 1741  2310KG
2017 Nissan Pathfinder Ti AWD        5042 x 1960 x 1766 2070KG
2017 Volvo XC90 T6 Inscription        4950 x 2008 x 1776  2043KG
2017 Toyota Kluger Grande AWD     4890 x 1925 x 1730 2030KG
2017 BMW X5 xDrive30d                  4886 x 1938 x 1762  2008KG
2017 Kia Sorento SLi Auto                4780 x 1890 x 1690 1875KG
2017 Hyundai Santa Fe Active 4x4   4700 x 1880 x 1690 1847KG
2017 Mazda CX-9 Azami Auto          5075 x 1969 x 1747 1800KG

以上车辆排列,除了CX9,不管欧洲日本韩国,都是一样的规律,尺寸由大到小,重量由重到轻。
CX9真厉害,用了外星科技,外形尺寸和Q7相当,比Q7轻510公斤。
比SANTA FE长了375毫米,竟然还轻了47公斤。
奔驰宝马奥迪沃尔沃太坑爹了,比CX9贵那么多竟然还重那么多,科技含量太低了。

评分

参与人数 2积分 +5 收起 理由
桉笛 + 2 感谢分享
chere + 3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7-8-19 23:2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xhchris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xhchris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tphilsun 发表于 2017-8-19 23:11
2017 Mercedes-Benz GLS350D    3.0-litre turbo diesel V6
2017 Mazda CX-9 Azami Auto       2.5-litre ...

你的意思是,CX9比GLS350D轻了651公斤是因为2.5T汽油机和V6柴油机的关系?

那么我也只贴事实

2017 Volvo XC90 T6 Inscription   4950 x 2008 x 1776 2043KG   2.0-litre turbo charged four cylinder engine
2017 Mazda CX-9 Azami Auto     5075 x 1969 x 1747 1800KG   2.5-litre turbo charged four cylinder engine

发表于 2017-8-20 09:3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xhchris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xhchris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rblover 发表于 2017-8-20 07:27
首先,我只是想请教客观公正评判“偷工减料”的方法。你给了个方法却给不出例子,结论是你的方法纯残废没 ...

别再吹了,再吹NB就破了
还是这句话,数字不会说谎
你再去比较下最新改款的2017款同样吹所谓skyactive的CX5和RAV4,Tiguan,Forester,CR-V等尺寸相近的车
请你用一般逻辑分析下,为什么skyactive在CX5上减不了重了?
马自达减重黑科技只有CX9一辆车做到了,其他马自达车型和尺寸差不多的同类车型重量都是差不多的
有些事是技术问题,有些则是基本逻辑问题

发表于 2017-8-20 10:2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xhchris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xhchris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rblover 发表于 2017-8-20 09:41
我说的每一句话都有根据。哪句没有根据,请明确指出。如果这也叫吹,那请定义什么才不是吹

> 请你用一般 ...

逻辑就是skyactive车身和减重没什么关系,除了CX9,没看到任何其他skyactive车型比类似尺寸的车型轻很多
逻辑就是欧洲车拼命用高成本的材料减重,最后被你证明比马自达落后一大截

发表于 2017-8-20 11:3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xhchris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xhchris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rblover 发表于 2017-8-20 10:39
>skyactive车身和减重没什么关系
这句话是你说的。请问根据在哪里?
SkyActiv的核心目标就是减重,这句话 ...

数据不是告诉你了?!你看看CX9以外所有用skyactive技术的车型,没有一款是比同类型尺寸轻很多的。skyactive原来只在CX9上有效啊

发表于 2017-8-20 12:5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xhchris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xhchris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rblover 发表于 2017-8-20 12:47
再次强调,想讨论安全性,请讨论安全性,不要扯重量。同级最轻照样可以在安全性测试里拿到满分好评,足以 ...

重量对安全有没有影响最简单就是Q7和CX9对撞。实验室的测试方法相当于两辆CX9对撞
我问你5星Yaris和3星Y61对撞,你觉得坐哪辆车里比较容易挂?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7-8-20 13:1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xhchris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xhchris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rblover 发表于 2017-8-20 13:09
只能说不要尝试用愚昧的思维理解科学,会显得很可笑
敢问:地球上这么多汽车安全性测试机构,有哪一个用 ...

貌似你和我讲得不是一回事,请你真面回答5星的yaris和3星的Y61对撞你更愿意坐哪辆车里?

发表于 2017-8-20 13:3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xhchris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xhchris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rblover 发表于 2017-8-20 13:23
不回答你的问题,是因为“5星的yaris和3星的Y61对撞你更愿意坐哪辆车里”和“安全性与重量有无关联”这一 ...

你这么说,只能证明你连安全测试最基本的测试方法都没搞清楚
CX9的5星正面碰撞,只说明CX9撞CX9是5星,不说明CX9撞Q7也是5星
集卡车头如果按照现在的安全测试,基本都是2星以下,但可以爆全部5星乘用车
车辆越重,其实越难拿5星,应为同样的速度,更重的车要承受更大的动能。也就是说同样是5星,重量大的更安全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3 收起 理由
chere + 3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7-8-20 14:2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xhchris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xhchris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rblover 发表于 2017-8-20 13:54
你这么说,只能证明你连安全测试的结果都不会阅读。
怎么阅读?12345数星星啊。星星多的安全性高,星星少 ...

你回避问题的能力很强,数完星星3星的Y61还是能把5星的Yaris撞出翔
我就问你一辆车承受了2.3顿60公里时速的动能和一辆车承受了1.8吨60公里时速的动能结果得分是一样的,请问哪辆车承受撞击的能力更强?

发表于 2017-8-20 14:4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xhchris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xhchris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xhchris 于 2017-8-20 15:01 编辑
rblover 发表于 2017-8-20 14:37
“3星的Y61还是能把5星的Yaris撞出翔”,也许,不知道,对没有事实根据的猜想无法发表评论
就算是真的吧 ...

我可从来没说过重量越大星级越高这样的话,不过你自己可以看看重量和尺寸对安全的影响而不是所谓的数星星

发表于 2017-8-20 15:0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xhchris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xhchris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rblover 发表于 2017-8-20 15:01
这个视频的观点是“对撞中更大更重的车给予乘员更好的保护”。这个观点我100%赞同
但是视频的观点“对撞 ...

好了,给你的神论拍张照,讨论结束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7-8-21 15:1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xhchris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xhchris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danielz158 发表于 2017-8-21 14:08
扯了这么多我就想问同样是y61或者prado同型号一辆就1个人一辆拉了500公斤砖头,对撞哪个更安全?我就想知道 ...

同样的车当然轻载比重载安全

发表于 2017-8-21 21:5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xhchris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xhchris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garysu 发表于 2017-8-21 18:52
我再科普一次

碰撞测试多少个星星,是只和同级别车子相比的,人家测试说明里描述得非常清楚

版主,你搞清楚为什么会说Y61和YARIS没有啊?是有人硬要把星级高低作为绝对安全指标。
我的观点很清楚,同星级或者相近的安全得分下,车子更大更重更安全。

发表于 2017-8-21 22:0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xhchris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xhchris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rblover 发表于 2017-8-20 15:01
这个视频的观点是“对撞中更大更重的车给予乘员更好的保护”。这个观点我100%赞同
但是视频的观点“对撞 ...

要说绝对的碰撞安全,只能用固定动能测试。
打个比方,数学考试,小学,中学,大学3个等级。
小学生考小学题目得了A,不代表考中学题目会及格。所以成绩是相对于对应组别的。
要说绝对成绩,那么只有大家一起考大学题,看谁的成绩更高。
一辆1.8吨的车60公里速度的碰撞拿了5星,一辆2.3吨的车60公里速度的碰撞也拿了5星,难度是不一样的。
1.8吨的车如果要和2.3吨的车一样安全,必须用高于60公里的速度去碰撞。而一辆2.3吨的车如果只需达到1.8吨的5星标准,碰撞速度是要低于60公里的。
我只想说,数星星不是绝对的安全标准,同样星级的车,更重更大更安全。

发表于 2017-8-21 22:3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xhchris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xhchris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rblover 发表于 2017-8-21 22:22
“绝对的安全标准”?对不起,我从来没说过类似的话。我只说过安全性的衡量标准就是数星星。而且这个衡量 ...

动能只和速度质量有关,碰撞的本质就是对动能的抵抗。这不是天马行空,这是基本物理常识。更重的车和更轻的车,用相同的速度进行碰撞,请问承受的动能一样吗?
“安全性的衡量标准就是数星星”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在比不同车辆的绝对安全性。
3星的Y61不如5星的LC200安全,因为尺寸重量接近。但5星的YARIS就是完全不具有可比性。
既然你说数星星就是唯一安全标准,如果Y61和YARIS撞,你应该更愿意坐在YARIS里才对。

发表于 2017-8-21 22:5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xhchris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xhchris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rblover 发表于 2017-8-21 22:52
又转移话题。引用呢?找不到根据统统算是主观臆断哦

另外,现在的讨论重点是重量对安全性的影响,而不是 ...

“现在的讨论重点是重量对安全性的影响,而不是级别”
请问你的“级别”又是个什么概念?重量尺寸?
你只要回答我一个问题,不同重量的车,用同样的速度碰撞,保持乘员舱不变形,哪辆车承受的动能高?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7-8-21 23:1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xhchris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xhchris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rblover 发表于 2017-8-21 23:07
咦还是没有根据啊,急死我了。。。

级别=尺寸

以下是IIHS的原话
All other things being equal, occupants in a bigger, heavier vehicle are better protected than those in a smaller, lighter vehicle. BOTH size and weight affect the forces people inside a vehicle experience during a crash. The magnitude of those forces is directly related to the risk of injury.

Weight comes into play in a collision involving two vehicles. The bigger vehicle will push the lighter one backward during the impact. As a result, there will be less force on the occupants of the heavier vehicle and more on the people in the lighter vehicle. Heavier vehicles also fare better in some single-vehicle crashes because they are more likely to move, bend or deform objects they hit.

http://www.iihs.org/iihs/topics/t/vehicle-size-and-weight/qanda

发表于 2017-8-21 23:2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xhchris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xhchris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rblover 发表于 2017-8-21 23:07
咦还是没有根据啊,急死我了。。。

级别=尺寸

Vehicle Weight is a Crucial Safety Component

Crash test ratings do not account for the relative weight of your vehicle compared with vehicles you may collide with. The laws of physics control the apportionment of forces between colliding vehicles and therefore a vehicle is not a "safe" choice if it is lighter weight than the average vehicle, despite receiving excellent crash ratings by both agencies.

http://www.informedforlife.org/viewartcl.php?index=83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3 收起 理由
chere + 3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7-8-21 23:2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xhchris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xhchris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xhchris 于 2017-8-21 23:34 编辑
rblover 发表于 2017-8-21 23:26
不错,终于学会引用而不是臆断了

首先,这段话无法支持你前面的观点“重量大的车达到同等安全标准难度更 ...


The IIHS also published a study in 2011 that seemed to indicate heavier equalled safer for vehicles that were similar in size. A hybrid version of a Toyota Camry, for instance, is about 10 per cent heavier than its pure gasoline version, but has roughly the same safety features; according to the study, your odds of sustaining an injury in a crash were 25 per cent less in the hybrid version over its standard crossover and sedan counterparts.

有些是基本物理常识,肯定是会被实践支持的。

http://driving.ca/auto-news/news ... tter-in-a-car-crash

发表于 2017-8-21 23:4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xhchris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xhchris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rblover 发表于 2017-8-21 23:26
不错,终于学会引用而不是臆断了

首先,这段话无法支持你前面的观点“重量大的车达到同等安全标准难度更 ...

BOTH size and weight affect the forces people inside a vehicle experience during a crash.

BOTH的意思你能理解吧

发表于 2017-8-21 23:5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xhchris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xhchris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rblover 发表于 2017-8-21 23:53
Both 没错啊

更大更重=更安全。但其实这里的“更重”是废话。都大了能不重么?要是把那段关于重量的单独 ...


更大和更重当然不是废话

2017 Volvo XC90 T6 Inscription        4950 x 2008 x 1776  2043KG
2017 Toyota Kluger Grande AWD     4890 x 1925 x 1730 2030KG
2017 BMW X5 xDrive30d                  4886 x 1938 x 1762  2008KG
2017 Kia Sorento SLi Auto                4780 x 1890 x 1690 1875KG
2017 Hyundai Santa Fe Active 4x4   4700 x 1880 x 1690 1847KG
2017 Mazda CX-9 Azami Auto          5075 x 1969 x 1747 1800KG

上面5辆更小的车都更重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7-8-22 09:4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xhchris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xhchris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rblover 发表于 2017-8-22 09:15
你这是同级别,可iihs那视频是说跨级别啊。前面跨级别还没说完呢这又变成同级别了,思维跳跃程度很高嘛

...

Vehicle Weight is a Crucial Safety Component

Crash test ratings do not account for the relative weight of your vehicle compared with vehicles you may collide with. The laws of physics control the apportionment of forces between colliding vehicles and therefore a vehicle is not a "safe" choice if it is lighter weight than the average vehicle, despite receiving excellent crash ratings by both agencies

以上这段话你读了没有?

这里面也有IIHS的数据,不管什么车种,司机死亡率都是随车重上升而下降的。

http://www.informedforlife.org/viewartcl.php?index=83


我都没急,你急什么?你到现在都没回答我,1.8吨60公里,和2.3吨60公里撞不会移动的硬物,哪个承受到的冲击力大?
承受冲击力大的和承受冲击力小的都要达到一样的驾驶舱不变形,哪个难度高?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3 收起 理由
chere + 3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7-8-22 09:5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xhchris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xhchris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rblover 发表于 2017-8-19 09:49
如果讨论安全性,请讨论安全性,不要扯重量。自古以来就没有任何一个安全性测试会去幺重量的。以重量讨论安 ...

减重毫无疑问是趋势,减重会有更好的操控和油耗
奥迪宣称Q7同级最轻,很自豪的说自己使用了铝合金门。即使这样,Q7仍旧有2.3吨
而且奥迪显然没意识到,同尺寸级别,还有一个神一样存在的比自己轻半吨的CX9
CX9只说SKYACTIVE,没有铝合金,没有碳纤维,但比自己小一号的车都轻
同样用了SKYACTIVE,其他马自达车型却都和同尺寸级别车型重量相近,解释不通啊

发表于 2017-8-22 10:1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xhchris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xhchris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deltadelta 发表于 2017-8-22 09:09
都是便宜车,重了有什么好的?便宜车没好的制动和控制系统,重了惯性大,反而不安全。 ...

现在是贵的车重,便宜的车轻啊

2017 Mercedes-Benz GLS350D        5120 x 1934 x 1820 2451KG
2017 Audi Q7 TDI Auto Quattro        5052 x 1968 x 1741  2310KG
2017 Volvo XC90 T6 Inscription        4950 x 2008 x 1776  2043KG
2017 BMW X5 xDrive30d                  4886 x 1938 x 1762  2008KG
2017 Mazda CX-9 Azami Auto          5075 x 1969 x 1747 1800KG

楼上有人大力鼓吹CX-9在这些车里最先进

发表于 2017-8-22 10:3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xhchris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xhchris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coolbbb 发表于 2017-8-22 10:17
拜托,你在说什么?要对比你也拿同级别比呀,4缸带套和4缸带套对比才是同级别啊,你那个2.5T和奥迪的V6  ...

我找的是澳洲丐版的Q7和顶配的CX9 AWD
TARE MASS分别是2310KG和1865公斤
如果要比2.0T的Q7和2.5T CX9,我是不是应该说Q7用了更小的发动机加铝合金车门才和CX9重量相当,是不是CX9更先进啊?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