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足迹

标题: 漫漫辅食之路--- [打印本页]

作者: AgeanSea    时间: 2007-4-12 15:05
标题: 漫漫辅食之路---
Susan要带小宝宝,还腾出手来写了关于辅食的长篇,我不贡献一点,实在说不过去。
Susan的长篇http://www.oursteps.com.au/bbs/v ... &extra=page%3D1 32楼
Susan的观念,是偏西式的观念。我的两个宝宝,都是在国内带大,因此观念是中式传统的。
多听,多看,甄别选择,外加勤于实践,寻找一条最适合自己宝宝的辅食之路----是我们每个做妈妈的责任。

开始啰嗦之前,先提几点,这个虽是大家普遍认同的,但还是要强调:
1.        一岁以内,奶是主食,要严格把握辅食的量,不要喧宾夺主
2.        辅食原则:一种一种地慢慢添,不要一次添两种,要不然,你不知道是哪种引起问题。
              第一次试的时候,要少量(一小勺足以),观察,没发现问题,逐渐增量

给孩子增加额外的营养,这只是辅食的作用之一,并不是最重要的作用,因为1岁以内的孩子,奶(母乳或者配方奶粉)为主要的营养源。那么辅食最重要的作用是什么呢?我认为辅食最重要的作用是帮助宝宝完成从流质到最后正常膳食的过渡。宝宝长大后以什么为主食,对于中国人来说,是米饭(北方人还有馒头,包子)加菜(如果你准备让孩子长大后以西餐为主,就不用往下看了),为了帮助吃奶的孩子顺利过渡到此,中式传统的辅食添加过程大致是这样的:
---米汤4个月一满,就可以试了,开始只一小勺,观察几天没问题,再逐渐增加,米汤浓度开始较稀,逐步加浓。米汤我都是煮饭过程中,从电饭锅里舀点,舀得早,就是比较稀的米汤,晚点舀,就能得到稠一点的。不麻烦,是吧?   米汤试上两个礼拜,就可以过渡到下一阶段---。
---米糊,国内主要是 亨氏米粉,这边应该也有相应的产品,准备起来很方便,用点温水一调就可以了。第一天,也是只能一小勺,没问题了,再逐渐增加量。这种米糊产品,像奶粉一样,分阶段的,4个月的,6个月的,8个 月的,等等,如果上班没时间,可以让宝宝顺着吃下去。我时间多,可以在家天天熬粥,所以到了6个月就给孩子停了,过渡到了---
-----粥。粥的浓度也是要慢慢来,先稀一点,再慢慢稠一点。逐渐的可以在粥里面混一点切碎的青菜。我还偷偷混过豆腐,不过宝宝不喜欢那个味道,遗传了我的。我也混过撕碎的面包和馒头,宝宝都能接受。
   其实,在这个阶段,煮得很烂的面条饺子皮也是可以的,搭配着,多样化一点。
   到了宝宝10个月的时候就应该给宝宝开荤了(我等不及,9个月就开始了)。建议最一开始选鱼肉,切碎了清蒸,鱼肉可以蒸得很软,宝宝容易嚼碎咽下,另外,鱼的那种腥味,宝宝天生喜欢,会乐于接受。也不错,但是,虾比较容易引起过敏,所以要非常小心,要仔细观察宝宝的反应。 鱼肉和虾,还有一个优点,不用加任何调味品,宝宝都能吃下去。  
猪肉末,我都是自己剁,要剁的很细,很累人,全当减肥吧。这个猪肉末不容易蒸得太烂,不加调味品的话很难吃,宝宝不是很爱吃。
另外,排骨和胡罗卜煮汤,取那个汤熬粥,这个宝宝好像很喜欢。我在9个多月的时候开始尝试这种汤粥。家里如果哪天炖排骨胡罗卜汤,宝宝那一天就有汤粥喝。汤里炖得软软的胡罗卜,也可以用勺碾碎了喂给宝宝。
话说那个粥的稠度逐渐增加,如此过渡四、五个月,或者五、六个月(建议各位妈妈视宝宝的具体情况循序而进,不要拘泥于医生护士给出的时间表,早一点,晚一点,问题都不大,因为那个时间表,是综合了很多宝宝的情况后取得一个中间值,只有参考价值),你会发现,粥实际上已经是 ----
----软烂饭。宝宝这是大概一岁左右。随着宝宝逐渐长大,饭里面可以混的菜的种类可以逐步增多,切块的体积也可以逐渐增大,你的宝宝,离正常膳食的目标越来越近了。
  我是怎么做软烂饭的。很简单,就是电饭煲里做好的正常米饭,取出宝宝要吃的量,加点汤汤水水,用小奶锅再炖。炖得时间可以慢慢缩短,逐渐过渡到最后目标:不用另外炖,你吃什么,宝宝吃什么---
----正常米饭 加 正常的菜   如果一切顺利,在1岁半左右,宝宝可以过渡到吃软硬程度和大人差不多的饭菜。但是,一定要注意,菜的盐度。小孩子不能吃大人那么咸的东西,小孩子的菜要淡一点,那是不是要另外给小孩子炒菜呢,不用,其实事情很容易解决:做菜时,先放少少的盐,菜好后,舀出孩子的那一份,余下的,你再使劲加你自己喜欢的调料,爱加多少加多少。嘻嘻,简单吧----我以前在新浪亲子版混的时候学来的,粉佩服那些妈妈的创造力。
就这样,你的宝宝完成了由奶到正常饭菜(他从今往后的主食)的过渡。我在这里还要提的是,在这个过程中,你不仅协助宝宝在生理上建立了从正常饭菜中摄取营养的能力,你同时还给了他一种饮食习惯----健康的饮食习惯,是你做妈妈给他的最好的礼物。


下面谈谈水果:
苹果:用勺挖泥,我四个月的时候开始试的
香蕉:用勺挖泥,也是四个月就开始试了
牙齿多点后,可以再逐渐增加其他的品种。


鸡蛋也要重点谈谈:
鸡蛋会引起过敏,我女儿现在在的班上,好多西人孩子有这个毛病,以前在国内听到的例子就比较少。我就猜这可能是西人体质的原因。
鸡蛋是很方便的营养源。四个月的时候,我就开始加蛋黄了。取白煮蛋的蛋黄,碾碎,要碾得很碎,用橙汁拌成稀糊糊,是很好的铁质来源。开始吃四分之一个,慢慢到给到半个。
6个多月的时候,我开始迫不及待地试全蛋。每天蒸一个蛋羹(就是蒸鸡蛋),不过开始只给宝宝吃一半,慢慢给她全部。

[ 本帖最后由 AgeanSea 于 2007-4-12 15:37 编辑 ]
作者: 老实和尚    时间: 2007-4-12 15:10
这个正是我需要的,先加分后看.
作者: 老实和尚    时间: 2007-4-12 15:12
啊,还有后续啊,不好意思,时了一把髦.
作者: AgeanSea    时间: 2007-4-12 15:24
原帖由 老实和尚 于 2007-4-12 15:12 发表
啊,还有后续啊,不好意思,时了一把髦.

没有了,写这点东西,已经把我累了个半死
作者: mileswei2006    时间: 2007-4-12 15:38
标题: 辛苦了,
中国式的食物,我喜欢。
作者: astina    时间: 2007-4-12 16:42
AGENSEA做版主很上心,写这么多辛苦了!
作者: susan    时间: 2007-4-12 19:23
谢谢版主分享,也谢谢给我的帖子加分~~

刚刚喂宝宝吃完饭,准备等下就让她睡觉,趁现在说两句。

版主码了这么多字,赞同的地方我就不说了,不赞同的地方我还是要提出来。请版主多多见谅。

有句话叫 You are what you eat。我觉得说的很好。每个人身体的情况不同,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一直以来你吃的是什么。所以,我觉得吃其实是人生中非常重要的事情。所以我觉得不妥的地方,实在忍不住不说。

中国人普遍来说比较鬼老身体要瀛弱,口味重,吃的咸。并且多糖尿病体质,这点从得妊娠糖尿病得比例就可以看出来。生宝宝得时候,听医生这样说:亚洲人得妊娠糖尿病的比例比其他人种高。
这真的是天生的体质问题嘛?或者天生本来体质就不如鬼老强健,后天饮食又不是很合理,所以造成了这种结果?!

宝宝洗澡睡着了,我回来接着说。

其实关于婴儿的辅食,无所谓中国做法和西方做法的。因为宝宝其实吃的不是口味,而是营养。我的宝宝将来也是要和家里人一起吃中餐的,但是1岁以前的辅食,我还是选择按照西方的配比来做。

1、关于婴儿米粉。
相对于自己家熬的粥来讲,米粉其实是宝宝最好的碳水化合物的食品。澳洲市场上卖的米粉,都是rich in iron的。有最早从4+开始的。拿heinz的7-9months的米粉来说,里面rice的含量才占48%,剩下的就是生产商额外添加的营养了。flour 16%,soy flour 16%,pear jiuce&banana puree 3.5%, vitamins C,B3,B1..iron。
自己家里熬粥用的大米,都是精大米,他能提供给宝宝热量,但是不能提供给宝宝足够的营养。

2、关于粥和软烂饭。
粥一般家长也就是弄点青菜碎进去,说白了,还几乎都是淀粉。软烂饭也是以淀粉为主。中国人普遍血糖水平偏高,这和淀粉类食品吃的太多有绝对的关系。青菜有维生素,但是,放在粥里的量实在是太少太少了。软烂饭配的菜有营养,但是相比起饭的比例来说也同样太少了。

3、关于肉类。
宝宝在6,7个月的时候,就可以添加肉类了。猪肉,羊肉,牛肉,鸡肉都应该给宝宝换着吃。因为每种肉各有不同的营养成分。不能因为家长偏食,比如不爱吃牛肉,不爱吃羊肉,就不尝试给宝宝吃。尤其是我们都生活在澳洲,澳洲的牛羊肉品质那么好,如果不吃,就太可惜了。

4、关于食物的切块问题。
从7个月以后,宝宝已经不能光吃稀糊糊了,要添加很多块状的食物。比如整颗蒸熟的豌豆,切成比豌豆稍小的小丁的土豆,胡萝卜之类的。这些食物有一定的硬度,宝宝吃的时候,要用舌头搅拌并且用牙床压烂。这对于宝宝,不光是一个学习咀嚼和吞咽的过程,也是宝宝锻炼了宝宝的语言能力。宝宝不是光看着妈妈天天不停的说话,就可以学会如何说话的。宝宝要在他的舌头到达一定的灵巧程度以后,才有可能开口说话。

5、关于食物调味的问题。
有些食物,如果不加调味料,的确很难下咽(比如肉类。)
在这点来说,罐头食品做的很好。(这不是推销罐头食品,而是说,妈妈想自己给宝宝做新鲜的饭菜,可以参照罐头食品的配料来做。)一般他们会把熟南瓜,或者西红柿搅成泥,配上不同的肉碎,再加上少量的面片(类似pasta碎),之后再加上不同种类的蔬菜来调味。(因为每种蔬菜的味道不同,配合好了,也能很好吃)比如甜玉米粒,红薯,豌豆、南瓜都是可以提升甜味的。butter和cheese可以提供香味。等等。。
这样既营养丰富,味道也让宝宝能接受。

6、关于鸡蛋。
我想中国人有过敏体质的应该也不在少数,不光只是西人。
我曾经在5个月的时候,给宝宝试着喂过蛋黄。喂很少很少的时候,没有什么问题。后来慢慢加到1/4多。结果吃完之后,宝宝的脸蛋就变成熟透的红苹果了。还略微有点发热(脸蛋哈不是脑袋)。那天除了蛋黄,其他都是以前总吃的。所以出现这种反应,应该是蛋黄引起的。我想这多少应该是有点过敏。
不过并不严重,第二天就好了。等我在宝宝8个月的时候,就是前几天啦。我再次喂她蛋黄,她吃了就没有再出现这种反应。我想应该是宝宝的肠胃可以接受蛋黄了。

关于蛋青,护士的要求是不要在12个月以前给宝宝吃。因为蛋青不容易消化。我记得国内也曾说过这个问题。就是有时候,成人或者儿童发烧,胃口不好。家里人喜欢蒸鸡蛋羹给病人吃。我看到有相关的资料表明,这样做其实是错误的。因为鸡蛋清是很不好消化的东西。病人发烧时,肠胃功能很脆弱,这时候吃鸡蛋羹,会给病人的肠胃带来很重的负担。



下面帖张宝宝的辅食怎么做的图。
作者: AgeanSea    时间: 2007-4-13 00:16
你仍然在强调营养的问题,我觉得这不是辅食最重要的作用。因为营养主要从配方奶粉中来,你再额外给孩子一些也是经过了配方的营养食物,这种食物如果和配方奶粉不是很match的话,就可能会造成某些营养成分的过剩。营养并不是越多越好。营养过剩也是非常可怕的,可惜,很多人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我觉得辅食最重要的作用,是协助宝宝的肠胃逐渐适应从流质到固体的过渡,建立起从正常膳食中摄取营养的能力,所以,一个循序渐进的系统过程是必需的。你文章中反复说了哪样东西更有营养,但是并没有看到一个系统的过程。市面上提供的婴儿营养食物很多的,如何系统地把它们串起来,顺利地完成过渡,这个比孤立分析哪种哪种食物更有营养要来的更加重要。
在我文中提到的中式传统婴儿食谱中:配方奶粉(或者母乳)为婴儿提供蛋白质,维生素,微量元素,肉类、蛋类为婴儿提供同类型的东西,碳水化合物类食物(当然,这个是辅食)为婴儿提供活动所需的能量,新鲜的蔬菜、水果为婴儿提供额外的维生素 以及 纤维素。 所以,我觉得这种食谱在营养方面是不缺的,现在中国的城市儿童,营养不良的情况很少见,倒是营养过剩问题在逐渐向西方靠拢。
西人确实体格壮实一些,但是代价也是惨重的,看看周围的西人(特别是女人),痴肥得太多了,其中很多人,也就在我这个年龄,有些甚至才二十多岁,还没生过孩子。权衡之下,你选择哪种?  我会选择看上去也许瘦弱一点,但是体型从小到老都比较匀称。我觉得 健康这个东西,并不是比谁的力气更大,也不是比谁游泳、跑步更快。健康,就是慢慢均匀释放能量,让自己的身体始终保持在一种顺畅运转的状态。从这一点上说,我觉得我们完全没有必要羡慕西人。我们虽然没有他们壮实,但在健康方面并不输给他们,相反,我们可能做得更好。
饮食习惯很重要,我们来到异邦,仍然坚持中餐,很大原因是习惯在主导我们。给婴儿添加辅食的过程,并不完全是一个生理机能的成长发育过程,也是一个习惯的培养过程。你希望他/她以后吃什么,那就从婴儿期就开始施加影响。这种影响会深入骨髓,就像我们的前辈影响我们一样。

[ 本帖最后由 AgeanSea 于 2007-4-13 00:35 编辑 ]
作者: AgeanSea    时间: 2007-4-13 00:31
刚刚看到这个帖子,健康调查,感兴趣的TX可以看看,新洲身体超重的比例接近50%,http://www.oursteps.com.au/bbs/v ... id=54581&extra=
作者: 丫丫ma    时间: 2007-4-13 01:07
两位都是非常非常认真负责的妈妈, 感动.....讲的都有道理, 思考ing......向你们学习.....回头我也整理一下以前帮丫丫收藏的一些婴儿食品的做法share给大家....
作者: avocado    时间: 2007-4-13 09:27
原帖由 AgeanSea 于 2007-4-13 00:16 发表
我觉得辅食最重要的作用,是协助宝宝的肠胃逐渐适应从流质到固体的过渡,建立起从正常膳食中摄取营养的能力,所以,一个循序渐进的系统过程是必需的。



版主LZ和Susan说的都很好!可能是我妈帮我带孩子时间长,所以,他的食谱还是按照我们中国人的方式。无论是哪种方式,其作用都是一样的。但是,个人对罐头食品的确是没有好感。

我儿子从4个月开始我就迫不及待的给他开始添加辅食了,先是亨氏米粉,一勺开始,并且同时给1/4个蛋黄,压碎后跟米粉一起喂,第2天的大便也很好,也没有什么不良反应,也给过米汤,什么也不加,他还是很喜欢的。辅食就这么开始的。半岁后回国,就几乎没有吃过米粉了,都是我妈用汤给煮的粥,里面有时放西红柿,有时放红萝卜,有时是冬瓜等等,不过那个时候虾是没给的。间隙有吃水果泥。到1岁左右,可以吃饺子,粥也变干一些了,鸡蛋黄1个。1岁半后回到这边,一般都是和我们一起吃饭,每天单独给他蒸个鸡蛋,里面配些剁碎的鱼肉,牛肉,虾肉,或者猪肉等,当然青菜也是少不了的。他也吃我们的菜,但是不给他菜汤,就算给也是炒青菜的,然后兑些水给他喝。水果不再做什么处理,他自己吃,不过就是切小块给他。
早上喝牛奶的时候溶一块cheese(单吃他不吃),然后吃玉米糊一碗,下午睡觉起来吃个酸奶。全天差不多这样,他现在2岁+3个多月。
作者: susan    时间: 2007-4-13 09:40
我强调营养问题,并不是我自己想象出来的,而是完全依照护士医生的建议参考的。我觉得护士医生的建议,毕竟是专业的,当护士的建议和自己养孩子的方法出现矛盾的时候,家长是应该把护士医生的建议放在第一位的。而不是依照自己认为或者老人认为怎么样就要怎么样。

宝宝添加辅食,一方面目的确实是因为6个月是为了让宝宝的肠胃逐渐的开始适应固体食物。但是另外一方面,也确实是因为配方奶或者母乳中的营养成分已经不足够宝宝的需要了。所以说,宝宝的营养完全是从奶中来的想法是完全错误的。配方奶的营养确实是宝宝营养的主要来源,但是并不是唯一来源。所以辅食一样有他的营养方面的重要性。

对于辅食中的营养是不是能和配方奶中的营养配合,是不是适合宝宝吃。护士也给出了具体建议。小孩能吃什么不能吃什么,都是有明确的表格参照的。(罐头食品,之所以分根据宝宝的月龄分不同种类,也是因为这样,不同月龄的宝宝,里面添加的食物是不同的)如果按照护士的要求,家长没有给孩子乱吃东西的话,孩子是不会出现营养过剩的问题的。

我说的鬼老体格强健,不是指他们肥胖。鬼老的肥胖是因为太喜欢吃cheese,sugar,油炸食物造成的。这和他们长大以后的饮食结构是分不开的,并不是因为他们婴儿时期饮食不当。相比华人给婴儿吃的粥,馒头来讲,他们提供的多种蔬菜和少量的肉类相比起淀粉,反而更不容易造成脂肪堆积。

我看到的例子是,鬼老中的小婴儿或者是几岁以内的儿童,很少有身材肥胖的,他们最多就是长的壮而已。而我在中国,倒是看到婴儿和小孩很多肥胖的例子,身体素质不好,脂肪倒是不少。

我说的鬼老体格强健,是指他们的身体素质。不可否认,鬼老的身体素质就是比华人强很多。(不是肥胖)就好像华人生宝宝住院的时候,总是说,瞧人家鬼婆,生完小孩下地到处走。或者我有时在超市或者shopping center里经常看到,宝宝才不到满月的样子,就被妈妈爸爸抱着满世界招摇了。那妈妈看起来一点也不像刚生完宝宝的。这就是我说的身体素质的一方面体现(仅仅只是一方面)。

按照华人老式的方法养孩子,不会怎么样,孩子也会很健康。但是长大以后,身体素质就是和鬼老不同。这是不争的事实。
作者: pisces    时间: 2007-4-13 09:47
说说我对罐头的看法,罐头对我来说是方便食品,也就是没时间为宝宝做副食的时候的替代品,如果有时间的话我绝对选择自己做副食。。。从营养的角度来说,罐头基本是以牛肉,羊肉,鸡肉为荤菜,胡萝卜,青豆,土豆,南瓜,红薯为蔬菜,而且肉的比例一般在10-15%,没有绿叶菜,也很少海鲜类。

我对宝宝副食的要求是每顿有新鲜蔬菜,午饭和晚饭一顿肉类,一顿海鲜类,搭配一点豆制品,我觉得罐头很难满足我对营养的要求。现在宝宝16个月了,副食还是单独做的,但大人桌上的菜清淡一点的我都会给他吃的。11个月之前他的副食没有任何调料,11个月以后少量调味。
作者: 另类老年    时间: 2007-4-13 09:49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pisces    时间: 2007-4-13 09:51
原帖由 另类老年 于 2007-4-13 09:49 发表

,我儿子一向是我吃什么他吃什么,小的时候不算,一岁以后就一直这样,今天早上我杯子里的咖啡还喝了好几口呢。

偶尔什么东西我也会给他尝尝味道的,红茶,红酒,啤酒他都吃过了,开心的呀~~小孩子好奇心强:si2
作者: pisces    时间: 2007-4-13 09:56
原帖由 蓝色心情 于 2007-4-13 09:52 发表



你干什么? 培养酒鬼啊?

不过小孩子的好奇心真的非常~~~~~~~~~~~~~强烈啊


他吃到老酒就眉开眼笑的,怎么办啊~~
作者: 另类老年    时间: 2007-4-13 09:58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pisces    时间: 2007-4-13 10:00
原帖由 蓝色心情 于 2007-4-13 09:57 发表



你家还有谁吃老酒的啊?

那就饭桌上不要放酒

我婆婆,老年人吃点红酒好像对心血管好的,小牛就沓进了。。。
作者: 另类老年    时间: 2007-4-13 10:04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pisces    时间: 2007-4-13 10:12
严肃一点,继续讨论副食~~

请教各位妈妈,牛肉羊肉怎么做,做成肉糜肉圆小人好像不喜欢吃,还有什么好办法?
作者: goldenapple    时间: 2007-4-13 10:17
原帖由 pisces 于 2007-4-13 10:12 发表
严肃一点,继续讨论副食~~

请教各位妈妈,牛肉羊肉怎么做,做成肉糜肉圆小人好像不喜欢吃,还有什么好办法?


做好吃点就可以了。。。
作者: 另类老年    时间: 2007-4-13 10:2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另类老年    时间: 2007-4-13 10:2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susan    时间: 2007-4-13 10:33
原帖由 pisces 于 2007-4-13 09:47 发表
说说我对罐头的看法,罐头对我来说是方便食品,也就是没时间为宝宝做副食的时候的替代品,如果有时间的话我绝对选择自己做副食。。。从营养的角度来说,罐头基本是以牛肉,羊肉,鸡肉为荤菜,胡萝卜,青豆,土豆, ...

双鱼。我不是说罐头食品是最好的食品。也不是要建议妈妈们都用罐头喂宝宝。我从来也没有这个意思。

我说这么多,就是为了表明,精白米面,不是宝宝的良好食品。华人在宝宝1岁前给宝宝吃的蔬菜,肉类品种和数量太少了,80%全被淀粉占据了。
。另外,如果一定要给宝宝吃大量的淀粉,也要吃全麦或者粗粮的。

我选择罐头食品,有我自己的原因。没有帮手,家里的事情都得我自己来,做饭收拾屋子,带宝宝。在这种情况下,罐头食品就是最好的选择了。熬粥不费什么时间, 但是我不会给宝宝做这种饭的,因为我觉得这种饭不能提供给宝宝足够的营养。

至于宝宝1岁以后,那时就可以和大人吃一样的饭了,少放盐和调料就是了。

PS:双鱼千万不能给宝宝喝酒的,会伤害宝宝的大脑。
        罐头里也有切的很碎的绿叶青菜的,我看到过。目前罐头里我指找到tuna一种海鲜类的,我想时因为海鲜比较容易引起过敏,所以罐头厂家不愿意冒险生产吧。
作者: pisces    时间: 2007-4-13 10:37
原帖由 susan 于 2007-4-13 10:33 发表

双鱼。我不是说罐头食品是最好的食品。也不是要建议妈妈们都用罐头喂宝宝。我从来也没有这个意思。

我说这么多,就是为了表明,精白米面,不是宝宝的良好食品。华人在宝宝1岁前给宝宝吃的蔬菜,肉类品种和数 ...

理解理解,做副食很费时间的,我要不是婆婆在帮忙根本没可能顿顿自己做的。。。酒是好玩吃吃的,筷子头蘸一点,不过还是谢谢提醒
作者: susan    时间: 2007-4-13 10:44
原帖由 pisces 于 2007-4-13 10:37 发表

理解理解,做副食很费时间的,我要不是婆婆在帮忙根本没可能顿顿自己做的。。。酒是好玩吃吃的,筷子头蘸一点,不过还是谢谢提醒

有个过来人和我说过,千万别尝试用筷子占酒给宝宝喝。
作者: pisces    时间: 2007-4-13 10:44
原帖由 susan 于 2007-4-13 10:44 发表

有个过来人和我说过,千万别尝试用筷子占酒给宝宝喝。

是吗,那我以后不给了
作者: 飞儿    时间: 2007-4-13 10:44
原帖由 pisces 于 2007-4-13 10:12 发表
严肃一点,继续讨论副食~~

请教各位妈妈,牛肉羊肉怎么做,做成肉糜肉圆小人好像不喜欢吃,还有什么好办法?


双鱼MM,我最近才开QIAO,用粉碎机磨把肉磨得很细,混到蔬菜、PASTA等,全吃了。我家宝宝吃的方面象他爸,特刁,太粗糙、口感不好的食物是会吐出来的。当然也可能是我在他从半岁开始的那几个月喂得不够好的缘故。

没有细骨头的鱼肉一次蒸多一点,然后分成一二十克一份,放到冰格里,吃时每次拿一份放到微波炉里叮一下,也混在其他食物里一起吃。

基本上我也倾向于苏三的喂养方式,但是我几乎从不买罐头食品,一般只在货架面前看一下里面都有些什么,回家照做更好。那种擦菜板, GRADER非常有用,可以把水果、硬的蔬菜擦碎一点,给宝宝吃,还可以把sweet potato 、potato,carrot等也磨碎,混pasta作成糊状食物。即使是淀粉类的食物,我也多让宝宝吃面食,少吃米饭。即使在中国,北方人多吃面食,通常比南方人高大,我还看过有关文章说面比饭营养更丰富。。。

我受林光常观念的影响,基本上每天给宝宝吃一点sweet potato,营养丰富,宝宝POO POO 也好了。当然其他的食物也有功劳。宝宝近两个月通常每天早上POO POO,一到两次,不稀不硬,呵呵。我带他外出,基本上不需要在外面给他处理POO POO过的NAPPY(多少会有些GAN GA和麻烦一些)

一岁多一点的宝宝可以自己吃sandwich了。尽管一岁后就可以和大人一起吃,但操作起来要一段时间。我们MOTHER GROUP都是单独为宝宝准备食物的,半上午有snack、水果,然后是品种丰富搭配过的午餐。我们大人吃的反而简单、粗糙得多。

总之第一个宝宝在吃的问题上颇让我折腾了一阵,到喂第二个宝宝的时候,我会非常有经验且自信得多了。

[ 本帖最后由 飞儿 于 2007-4-13 11:04 编辑 ]
作者: 另类老年    时间: 2007-4-13 11:1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susan    时间: 2007-4-13 11:18
护士说要切小粒粒。
作者: 另类老年    时间: 2007-4-13 11:18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susan    时间: 2007-4-13 11:22
红薯是个好东西,一定要多吃。
作者: 飞儿    时间: 2007-4-13 11:28
原帖由 愚过添情 于 2007-4-13 11:09 发表
我从来没用粉碎机把肉打的很碎给宝宝吃,也不建议,这样对宝宝的牙齿生长不利。
我有一个朋友就是这样的,她的孩子现在快7岁了,还是要把肉类弄得很细,否则就不吃,很瘦的~~
没帮手的妈妈选择罐头食品也不错 ...



我们把猪肉牛肉打碎也是暂时的权宜之计,象鸡肉什么的我们就是吃粒状的,还吃玉米、碗豆等,宝宝吃sandwich 也嚼得较多。

喂养宝宝要坚持大的方向但又不好太教条,每个宝宝的情况不完全相同,要具体情况具体对待,尽量做到各方面均衡就好了。
作者: 飞儿    时间: 2007-4-13 11:30
原帖由 susan 于 2007-4-13 11:18 发表
护士说要切小粒粒。


咦,打碎后可以做成任意大小的粒粒或是肉丸,大人小孩通吃!
作者: AgeanSea    时间: 2007-4-13 11:56
圆球状颗粒(比如豌豆)的食物不要喂给年龄小的孩子,这个比较容易滑入气管,引起窒息。
作者: susan    时间: 2007-4-13 11:59
豌豆可以的,豌豆蒸熟了是软的,小孩可以咬的动。
硬的比如花生,坚果仁是不能给宝宝吃的。
作者: AgeanSea    时间: 2007-4-13 12:01
我家老二也是喜欢喝酒的,不过只喝红酒,我们喝酒的时候,她都要拿过杯子喝上几口的。
酒这个东西,我觉得小孩子偶尔为之,满足一下好奇心,未尝不可。
作者: AgeanSea    时间: 2007-4-13 12:10
熬粥,选材很广的,除了大米,还有小米,紫米,黑米。熬粥用精白米的现在已经比较少见了吧。
我觉得一岁以内的孩子,豆类直接食用不是很好,比较容易引起肠胃胀气,我家孩子偶然吃点排骨汤里的煮黄豆,就会闷屁不断。我试过给孩子喝豆浆,可惜豆腥味她不喜欢。后来试豆腐脑,放点糖,就超爱吃。不过,一天一个大妈告诉我,豆腐脑石膏比较重,少吃,就变得不敢多给了。
一岁之内,我还给孩子试过酸奶,也很对她的胃口。
作者: 飞儿    时间: 2007-4-13 12:13
原帖由 AgeanSea 于 2007-4-13 12:10 发表
熬粥,选材很广的,除了大米,还有小米,紫米,黑米。熬粥用精白米的现在已经比较少见了吧。
我觉得一岁以内的孩子,豆类直接食用不是很好,比较容易引起肠胃胀气,我家孩子偶然吃点排骨汤里的煮黄豆,就会闷屁不 ...


酸奶拌水果,也蛮好的
作者: AgeanSea    时间: 2007-4-13 12:15
原帖由 susan 于 2007-4-13 11:59 发表
豌豆可以的,豌豆蒸熟了是软的,小孩可以咬的动。
硬的比如花生,坚果仁是不能给宝宝吃的。

也要小心为妙,圆粒状的东西滚得都比较快。可以用勺子稍微碾扁一下。

另外,果冻引起窒息的风险也是粉高的。喂果冻,建议先将大块果冻切成小方丁再用勺喂。

[ 本帖最后由 AgeanSea 于 2007-4-13 12:17 编辑 ]
作者: mileswei2006    时间: 2007-4-13 12:27
标题: 细心热心的妈妈们,谢谢你们
支持一下。
作者: AgeanSea    时间: 2007-4-13 15:21
原帖由 蓝色心情 于 2007-4-13 13:59 发表



我连喝白水都要躲着喝



在我小女儿面前,我连动一下嘴巴都不敢,我要动了,她肯定要问:妈妈你在吃什么呀?
---- “什么也没吃”
----“你张开嘴巴让我看看”  ----然后就开始来掰我的嘴巴
----我只好张大嘴巴,让她看个够。。。
作者: goldenapple    时间: 2007-4-13 15:27
哈哈,这么好玩。。。
作者: 另类老年    时间: 2007-4-13 15:37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老实和尚    时间: 2007-4-13 15:38
问一个和辅食不相干的话题哈,我大概是宝宝5个月大的时候回去上班,正在犹豫到那时候要母乳+奶粉还是全奶粉喂宝宝.都知道母乳好,但母乳喂压力也挺大的,不敢吃这个不敢吃那个,每天就算不饿也要硬塞下去.
作者: pisces    时间: 2007-4-13 15:41
原帖由 老实和尚 于 2007-4-13 15:38 发表
问一个和辅食不相干的话题哈,我大概是宝宝5个月大的时候回去上班,正在犹豫到那时候要母乳+奶粉还是全奶粉喂宝宝.都知道母乳好,但母乳喂压力也挺大的,不敢吃这个不敢吃那个,每天就算不饿也要硬塞下去.

我觉得哦,5个月断奶也差不多了,再说你要上班,奶水肯定越来越少的,一点点过渡吧~~
作者: AgeanSea    时间: 2007-4-13 15:44
原帖由 老实和尚 于 2007-4-13 15:38 发表
问一个和辅食不相干的话题哈,我大概是宝宝5个月大的时候回去上班,正在犹豫到那时候要母乳+奶粉还是全奶粉喂宝宝.都知道母乳好,但母乳喂压力也挺大的,不敢吃这个不敢吃那个,每天就算不饿也要硬塞下去.


我觉得顺其自然吧,不要刻意去断,让奶水自然消退。 确实,上班压力增大,会抑制奶水分泌,上班了,喂的次数减少了,奶水也会慢慢少下去。
作者: 老实和尚    时间: 2007-4-13 15:46
原帖由 pisces 于 2007-4-13 15:41 发表

我觉得哦,5个月断奶也差不多了,再说你要上班,奶水肯定越来越少的,一点点过渡吧~~

嗯,我想5个月大的宝宝自己的免疫系统也差不多建立起来了.但总是看到书上提倡要喂到一岁左右,嘎嘎,第一个孩子,还真的是照书养.
作者: maribel    时间: 2007-4-13 15:53
原帖由 老实和尚 于 2007-4-13 15:46 发表

嗯,我想5个月大的宝宝自己的免疫系统也差不多建立起来了.但总是看到书上提倡要喂到一岁左右,嘎嘎,第一个孩子,还真的是照书养.


:si36 和尚帮我把书留留好,以后问你借
作者: 老实和尚    时间: 2007-4-13 15:59
原帖由 maribel 于 2007-4-13 15:53 发表


:si36 和尚帮我把书留留好,以后问你借

这回看来是真的有情况,随时恭候~~~~~
作者: 安州人    时间: 2007-4-13 17:11
谢谢爱情海和SUSAN的分享,均加分表谢意  

SUSAN讲到的 “我们亚洲人吃的精米,白面太多,所以糖尿病患病比例高”==俺绝对赞成。
而且据说,澳洲的水土种缺乏一种元素,亚洲人的饮食习惯在这边更容易患糖尿病。==所以大家都注意饮食结构为好。==最好要GP开单验个血。(全部COVER)

[ 本帖最后由 安州人 于 2007-4-13 17:13 编辑 ]
作者: 会飘的木偶    时间: 2007-4-13 17:39
"亚洲人得妊娠糖尿病的比例比其他人种高"
但是那只是妊娠糖尿病罢了,真正的糖尿病的人西方人居多。
作者: happylad    时间: 2007-4-13 20:25
仔细学习了,谢谢斑竹和susan
作者: AgeanSea    时间: 2007-4-14 18:17
原帖由 会飘的木偶 于 2007-4-13 17:39 发表
"亚洲人得妊娠糖尿病的比例比其他人种高"
但是那只是妊娠糖尿病罢了,真正的糖尿病的人西方人居多。

糖尿病分两种,一种是基因缺陷,生下来就有,这种叫I型.

另一种, II型, 成人期发病, 又称成人糖尿病.

成人糖尿病(目前还是不治之症)--- 发病率和富裕程度成正比 ----发达地区高于贫困地区---西人的比例高于亚洲人(大家看那个健康调查的帖子就知道了)

另外 , 中国在80年代 , 糖尿病的发病率 不到 1%  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 但是近来,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 ,  在一些发达城市 , 糖尿病发病率飞快上升.  

如果说 糖尿病 是因为 饮食构成中 淀粉类食物比例高引起的 ---  那中国的80年代及以前应该糖尿病发病率更高才对 ,因为那个时候大家更穷,吃肉的机会少,比较而言,淀粉类食物的比例就比现在高很多.

所以我觉的, 成人糖尿病(获得性,非遗传性)其实是因为吃得太好 ,   同时缺乏自控能力,经常暴食引起的--- 这正好解释了为什么糖尿病又称为 富贵病

[ 本帖最后由 AgeanSea 于 2007-4-14 18:50 编辑 ]
作者: AgeanSea    时间: 2007-4-14 19:06
得妊娠糖尿病的妈妈, 虽然大部分产后恢复为正常人, 但是5-10年内,三分之一的人会变成 成人糖尿病 .

我以前一直以为生完就没事了,糖妈妈们要注意了  ---从今往后 都要节食 ---控制体重
作者: susan    时间: 2007-4-14 22:24
原帖由 AgeanSea 于 2007-4-14 18:17 发表

糖尿病分两种,一种是基因缺陷,生下来就有,这种叫I型.

另一种, II型, 成人期发病, 又称成人糖尿病.

成人糖尿病(目前还是不治之症)--- 发病率和富裕程度成正比 ----发达地区高于贫困地区---西人的比例高于亚 ...


对不起,我又来和版主抬杠了。

为什么80年代中国人得糖尿病的人比较少?
这个要从什么食物会引发高血糖说起。很不幸,我在怀孕的时候,刚好就得了妊娠糖尿病,所以我想我对糖尿病的状况还是有一些了解的。
在我确诊为妊娠糖尿病以后,不可避免的,我见了营养医生,报告了我每天的饮食。在医生的建议下,我戒掉了饼干,糖,大部分的米饭,面食、全部的油炸食品。
会造成饭后血糖急速升高的食物是:糖(这个最厉害,因为糖就是糖,吃了它,当然会血糖增高)、淀粉(大米,白面)、脂肪(不光是肥肉,还有油炸类的食物也含有大量脂肪)。
并不像版主想象的那样。相反的,其实肉类并不会造成血糖大量升高(指的不是肥肉fat,是瘦肉哈。)

我在怀孕的后几个月内,每天4次,早上空腹一次,3顿饭后2小时扎手指监测血糖变化。吃什么东西,不吃什么东西,血糖的变化相当的不同。

糖我就不说了,每当我嘴馋偷吃甜的东西时,2小时后,再监测血糖,一定高到了吓人的数字。油炸类的食物我怀孕后期就基本没吃过,所以无从监测。
当我米饭或者馒头吃多了,哪怕就只有半碗,我的血糖一定会超标。

那时候我基本是在半饥饿的状态下度过的。(后来有一次,吃火锅,完全没有吃米饭等主食。只是吃了很多涮羊肉和还有些豆腐,外加了些青菜吃了个撑。那天我想豁出去这一次了,超标我也认了。结果2个小时以后监测血糖,居然非常正常,比我从前只吃1/4碗米饭和炒菜的血糖还要低。)

现在的中国人和80年代的有很大不同。一个在于饮食。一个在于运动。
现代人的糖类和脂肪摄入量大大超出了身体需要,于是就堆积在那里。中国人比西人更多了一条,大量淀粉的摄入。
而整天沉迷于电视和电脑,使得身体没有足够的运动来消耗这些能量。于是胰岛的负荷大大增加,长期下去,就引发了胰岛功能下降衰竭,造成了II型糖尿病。
作者: susan    时间: 2007-4-14 22:29
原帖由 AgeanSea 于 2007-4-14 19:06 发表
得妊娠糖尿病的妈妈, 虽然大部分产后恢复为正常人, 但是5-10年内,三分之一的人会变成 成人糖尿病 .

我以前一直以为生完就没事了,糖妈妈们要注意了  ---从今往后 都要节食 ---控制体重

我得到的数字是10-20年,65%的会转为II型糖尿病。
作者: icelemontea    时间: 2007-4-15 20:58
两位妈妈说得都有道理。中餐和西餐各有优缺点。
两者结合,相互补充,就是很好的选择了。
中西结合,孩子既能和家人吃到一起,又能和同龄朋友吃到一起。
作者: AgeanSea    时间: 2007-4-18 17:17
我想    susan搞错了因果关系,得了糖尿病,肯定不能吃糖类多的食物,这是常识,谁都知道;问题是,亚洲人的饮食习惯,到底是不是糖尿病的诱因?这个susan 一定要明确,如果是,那么亚洲人的糖尿病发病率一定要高过西人才对,问题是,现在是西人的发病率高,这个上网查一下就知道了。
糖尿病的诱因,应该是暴食才对!无论哪种饮食结构,只要不暴食,应该都是不会引起问题的。
作者: AgeanSea    时间: 2007-4-18 17:21
原帖由 susan 于 2007-4-14 22:29 发表

我得到的数字是10-20年,65%的会转为II型糖尿病。


这个数字我在网上我也看到了!

另外还有一点,唐妈妈生育次数越多,以后变为成人糖尿病的可能性就越大!
作者: susan    时间: 2007-4-18 18:50
原帖由 AgeanSea 于 2007-4-18 17:17 发表
我想    susan搞错了因果关系,得了糖尿病,肯定不能吃糖类多的食物,这是常识,谁都知道;问题是,亚洲人的饮食习惯,到底是不是糖尿病的诱因?这个susan 一定要明确,如果是,那么亚洲人的糖尿病发病率一定要高 ...

不是的,我说的那些都是能够诱发糖尿病的食物,而不是因为得了糖尿病才不能吃的食物。(这个随便问个营养医生或糖尿病医生就知道啦)
当然,得了糖尿病也不能吃那些食物。

我想我得妊娠糖尿病,就是因为吃面,米和饼干太多。
我家家族没有糖尿病史,两个姐姐生小孩也都没有出现过妊娠糖尿病。到我这就出问题了。所以肯定不是遗传的原因。
我怀孕初期,反应很大,什么都不能吃,只能吃点稀面条,或者发面大饼。饿了的时候,就吃苏打饼干加餐。其他东西根本就吃不下。所以吃的食物构成里面,粮食占了95%以上。
我的反应一直到5个半月才好。刚好不久就开始测血糖了。
我想,这期间我的胰岛一直在超负荷工作。结果到28周测血糖的时候,由于孕激素的作用以及我的胰岛一直以来疲惫工作的状态,我不得妊娠糖尿病都是不可能的。

另外,我觉得不能用西人的例子和华人来比较。为什么呢?我想你吃过西人的糕点吧?!那个有多甜大家应该都是心里有数的。西人吃的过多的糖以及很多的脂肪,比我们华人吃的米饭面粉更能诱发糖尿病。淀粉最终要转化为糖,吃再多,也比不上直接大量吃糖来得更猛烈。

现在中国的糖尿病比例上升很快,是因为大家的伙食改善了。生活变好了。可是,你要知道,中国还有很多人(很大一部分人)在贫困线上挣扎。让他们因为饮食的原因得上糖尿病实在太难了。(因为贫穷的人,靠吃很多粮食来充饥,那点能量,身体完全能消耗光,也就不会有多余的储存下来)所以,中国的这个分母是很大的。如果这么比较起来,用中国的糖尿病人数百分比和西方发达国家糖尿病人数百分比对比来看待粮食对于糖尿病诱发的影响,是不准确的。

[ 本帖最后由 susan 于 2007-4-18 18:56 编辑 ]
作者: susan    时间: 2007-4-18 18:52
原帖由 AgeanSea 于 2007-4-18 17:21 发表


这个数字我在网上我也看到了!

另外还有一点,唐妈妈生育次数越多,以后变为成人糖尿病的可能性就越大!

我得数字,是从糖尿病医生那里来的。
得了妊娠糖尿病有个好处,就是医生免费给你单独上课,讲解糖尿病是怎么回事,妊娠糖尿病是怎么来的,胰岛怎么工作,怎么把血液里的糖输送的肌肉细胞里的之类的。。。。
作者: mileswei2006    时间: 2007-4-18 20:01
当妈妈真不容易。

谢谢你们 的辛苦努力。
作者: susan    时间: 2007-4-19 10:36
原帖由 蓝色心情 于 2007-4-18 20:15 发表



看来我要注意

我就是糖妈

好像足迹上就有好多糖妈妈,555555~~

蓝色怀孕的时候,反应大吗?
作者: susan    时间: 2007-4-19 10:47
原帖由 蓝色心情 于 2007-4-19 10:39 发表



头两个月有点小小的反应,

去香港的时候, 看着那么多美食,我谗啊, 反正是吃下去了吐掉了, 吐完了, 回来再点一遍, 再接着吃


这样也不错,反正还吃的下。
想想我都亏死了,那时候还上班,圣诞节公司组织在lakes entrance玩,期间买了4只超级大的龙虾请职员和客户吃。结果,我家那位吃的那个高兴啊。我恶心的连碰都不想碰,光捧着大饼啃了~~现在想想,真是气死人了。我的龙虾啊~~
作者: susan    时间: 2007-4-19 11:18
原帖由 蓝色心情 于 2007-4-19 10:52 发表



现在补, 现在多吃点

:si168

还补呢,全补她爹身上去了。出差这一个月,都吃了4只南极蟹了。恨~~~
作者: nala    时间: 2007-4-19 15:16

有意思的话题,好像游水了。
说说我给女儿添加辅食的经验吧。女儿出生在国内,因为没有老人帮忙,我基本都是比照育儿书籍,杂志喂养的。在女儿4个月时,添加蛋黄,就是煮的溏心
蛋,第一次,就喂一小口,观察是否过敏,过几天加1/4,然后逐月增加。到6个月时,可以蒸蛋黄 ,(就是蛋羹,把蛋白分离出去) ,比较好消化。还可以加米粉,比照配方加量。蔬果汁可以小量加上,可以添加罐头食品。当时查找好多资料,担心这种罐头有添加剂或防腐剂,后来发现,进口的婴儿食品不含这些东西,而且因为加工时间短,营养流失比较少,所以就选用罐头食品做主要辅食。自己加工辅食,一个花时间,还有掌握不好火候,营养成分流失比较多,到8个月时,就可以鸡肉加鱼肉了(都是剁碎的),还有鸡汤鱼汤煮的粥,可以加一滴生抽调味。我推荐一种鱼肉胡萝卜的做法:把2条鱼片蒸10钟,拿炒锅,放一点点油,加入擦碎的胡萝卜,翻炒几下,放入蒸鱼的鱼汤汁,煮约3分钟,在放捣碎的鱼肉,煮约2分钟,至软。放入几个 小瓶中 待凉后,放入冰箱 备用,味道很鲜美,孩子会喜欢的。1岁断奶后,可以加肉末,和切成快的水果了 ,个人感觉配方奶粉是首选,营养比较全面。给孩子做些小馄饨,包些小饺子 也不错。当然,1岁孩子可以吃好多东西了,不过我一直坚持女儿2岁后,才不单独给她做饭 。
在孩子8个月时,最好给她试各种味道的东西,刺激味蕾的感觉。
再附几句话:糖尿病有一部分原因,是生活不规律造成的,不单单是吃的问题,当 然个人机体不同,形成的原因也不同,无论何时,都要注意饮食。现在只有营养过剩,不均衡,很少有营养不良的。
作者: icelemontea    时间: 2007-4-20 11:57
普通人得糖尿病和妊陈糖尿病是一回事吗?
不懂。
鱼肉萝卜的菜谱记下来了
作者: AgeanSea    时间: 2007-4-20 12:31
原帖由 icelemontea 于 2007-4-20 11:57 发表
普通人得糖尿病和妊陈糖尿病是一回事吗?
不懂。
鱼肉萝卜的菜谱记下来了


google 一下,资料很多

糖妈妈是成人糖尿病的高危人群  ---- 怀孕后血糖会增高,  正常的妈妈,能够分泌更多的胰岛素来跟上这个变化,因此血糖仍然维持正常,但是糖妈妈们在这方面的自我调节能力就比较差,于是就表现出糖尿病症状 ----基于胰岛素分泌的调节能力低于正常水平,糖妈妈们被归为成人糖尿病高危人群 ,饮食定时定量,不能吃得过饱(我曾经看过一片资料,说吃饭,当你觉得吃饱了,那就已经‘过‘了,应该在你觉得还差一口才饱的时候,就坚决地、排除万难地放下碗筷),不仅怀孕时是这样,正常生理时期也要这样,要不然,就是真刀真枪的糖尿病找上门来了 ----

这些都可以google 到

糖妈妈们在自我保健方面要比正常人多费些心---
作者: AgeanSea    时间: 2007-4-20 12:44
原帖由 susan 于 2007-4-18 18:50 发表

不是的,我说的那些都是能够诱发糖尿病的食物,而不是因为得了糖尿病才不能吃的食物。(这个随便问个营养医生或糖尿病医生就知道啦)
当然,得了糖尿病也不能吃那些食物。

我想我得妊娠糖尿病,就是因为 ...


susan,妊娠糖尿病的原因,你的饮食结构(其实,照你的说法,你的孕期的饮食结构确实有点太偏了)只是一方面的原因,妊娠糖尿病患者 的胰岛素分泌和调节能力低于正常人的水平  ----这一点,你的医生有没有告诉过你?

建议你上网google一下
作者: AgeanSea    时间: 2007-4-20 13:05
随便google来的一篇糖尿病的病因  

http://www.tnbzy.com/book/diabetes/byyf/t20050712_5809.htm

糖尿病病因和发病机制


--------------------------------------------------------------------------------

    糖尿病病因及发病机制十分复杂,目前尚未完全阐明,传统学说认为与以下因素有关:
  一、遗传因素
  举世公认,糖尿病是遗传性疾病,遗传学研究表明,糖尿病发病率在血统亲属中与非血统亲属中有显著差异,前者较后者高出5倍。在糖尿病1型的病因中遗传因素的重要性为50%,而在糖尿病2型中其重要性达90%以上,因此引起糖尿病2型的遗传因素明显高于糖尿病1型。
  二、精神因素
  近十年来,中、外学者确认了精神因素在糖尿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认为伴随着精神的紧张、情绪的激动及各种应激状态,会引起升高血糖激素的大量分泌,如生长激素、去甲肾上腺素、胰升糖素及肾上腺皮质激素等。
  三、肥胖因素
  目前认为肥胖是糖尿病的一个重要诱发因,约有60%~80%的成年糖尿病患者在发病前均为肥胖者,肥胖的程度与糖尿病的发病率呈正比,有基础研究材料表明:随着年龄增长,体力活动逐渐减少时,人体肌肉与脂肪的比例也在改变。自25~75岁,肌肉组织逐渐减少,由占体重的47%减少到36%,而脂肪由20%增加到36%,此系老年人,特别是肥胖多脂肪的老年人中糖尿病明显增多的主要原因之一。
  四、长期摄食过多
  饮食过多而不节制,营养过剩,使原已潜在有功能低下的胰岛素B细胞负担过重,而诱发糖尿病。现在国内外亦形成了“生活越富裕,身体越丰满,糖尿病越增多”的概念。
  近年来,随着对糖尿病研究和认识的不断深入,从分子生物学、电镜超微结构、免疫学、生理生化学等多角度进行控索,对糖尿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又有了新的认识。
  五、感染
  幼年型糖尿病与病毒感染有显著关系,感染本身不会诱发糖尿病,仅可以使隐形糖尿病得以外显。
  六、妊娠
  有关专家发现妊娠次数与糖尿病的发病有关,多次妊娠易使遗传因素转弱诱发糖尿病。
  七、基因因素
  目前科学认为糖尿病是由几种基因受损所造成的:1型糖尿病——人类第六对染色体短臂上的HLA-D基因损伤;2型糖尿病—胰岛素基因、胰岛素受体基因、葡萄糖溶酶基因和线粒体基因损伤。总之,不管哪种类型的糖尿病,也不论是因为遗传易感而发病,还是环境因素、病毒感染发病,归根结底都是基因受损所致。换言之糖尿病是一种基因病。
【关闭本页】
作者: nala    时间: 2007-4-20 14:37
原帖由 icelemontea 于 2007-4-20 11:57 发表
普通人得糖尿病和妊陈糖尿病是一回事吗?
不懂。
鱼肉萝卜的菜谱记下来了

我父亲得糖尿病快20年了,当时因为医疗知识很贫乏,错过了初期的最佳治疗,就成了2型糖尿病,真是富贵病,不过现在血糖控制很好。记得我怀孕的时候,有一次查血糖,我刚吃过一块糖分很高的蛋糕,结果就是很高的血糖值,医生建议我查空腹血糖,最后还是排除了。妊娠期的糖尿病只是在孕期不正常,产后大多会恢复正常,但属于高危人群,因为父亲的原因,我也属于高危人群。时刻都得注意饮食,控制体重,少吃淀粉类糖分高的食物,还有适当的体育锻炼。
有个在国内的朋友,就是产后糖尿病——1型糖尿病,现在靠注射胰岛素控制血糖。
作者: susan    时间: 2007-4-20 16:04
原帖由 AgeanSea 于 2007-4-20 12:44 发表


susan,妊娠糖尿病的原因,你的饮食结构(其实,照你的说法,你的孕期的饮食结构确实有点太偏了)只是一方面的原因,妊娠糖尿病患者 的胰岛素分泌和调节能力低于正常人的水平  ----这一点,你的医生有没有告诉 ...


唉,我说爱琴海啊。我的医生怎么能没和我说过得糖尿病得原因呢?!我没说我得妊娠糖尿病是完全因为饮食造成的,我的原话是饮食和孕激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我知道的关于妊娠糖尿病的知识比google来的更准确些,因为毕竟是直接从医生那里学习来的。
如果要将孕激素是怎么造成糖尿病的原因写出来,就又是一大片文章了。
这并不是象你所说的是因为妊娠糖尿病患者 的胰岛素分泌和调节能力低于正常人的水平。
在妇女怀孕期间,胰岛素的分泌要比正常人多很多。因为不光要满足母体的需要,还要满足婴儿的需要。
大家都知道,胰岛素的作用,就是运输血液里面的糖份到肌肉细胞,用来给肌肉细胞提供能量的。当妇女怀孕的时候,孕激素会在肌肉细胞的外面形成一层膜。而这层膜阻挡了糖份的传输。这时候,要想将糖份成功的传送给肌肉细胞,就需要比平时多很多的胰岛素才能攻破这层膜,将糖份传送给肌肉细胞。于是胰岛的负担就会比平时大很多。如果此时吃更多让血糖增高的食品,对于胰岛来讲,无疑就是雪上加霜,让胰岛更加重工作负担。
我呢,是因为我的胰岛因为我孕初期的饮食结构而更加的超负荷工作,所以就有点受不了了,到后期就开始要消极怠工了,所以我就注定会患上妊娠糖尿病。
作者: pisces    时间: 2007-4-20 16:10
有点晕,那到底妊娠糖尿病是遗传引起的还是怀孕期间饮食不当引起的呢?
作者: susan    时间: 2007-4-20 16:15
原帖由 AgeanSea 于 2007-4-20 13:05 发表
随便google来的一篇糖尿病的病因  

http://www.tnbzy.com/book/diabetes/byyf/t20050712_5809.htm

糖尿病病因和发病机制


------------------------------------------------------------------------
七、基因因素
  目前科学认为糖尿病是由几种基因受损所造成的:1型糖尿病——人类第六对染色体短臂上的HLA-D基因损伤;2型糖尿病—胰岛素基因、胰岛素受体基因、葡萄糖溶酶基因和线粒体基因损伤。总之,不管哪种类型的糖尿病,也不论是因为遗传易感而发病,还是环境因素、病毒感染发病,归根结底都是基因受损所致。换言之糖尿病是一种基因病。-
...

如果要说糖尿病是基因病,该得就会得,不该得怎么吃都得不了得话。那么又何来前面的某些饮食习惯会导致糖尿病,又何来由于国内大家生活改善而造成糖尿病比例大大增加呢?

所以说,网络上查来的东西,不能直接用,要理解分析去其糟粕以后再用。就好像上面红色的句子很容易让人造成误解。好像其实糖尿病和饮食习惯没关系,都是因为基因生的不好造成的。

糖尿病根本上是由于基因缺陷造成的,可能这个世界上大多数的人都有这个基因缺陷。但是,如果有的人饮食合理,生活规律,运动适量,可能一辈子也不会发糖尿病。有的人不该多吃的东西吃的太多,又不爱运动,这个缺陷就更加暴露出来,就引发了糖尿病。
作者: susan    时间: 2007-4-20 16:18
原帖由 pisces 于 2007-4-20 16:10 发表
有点晕,那到底妊娠糖尿病是遗传引起的还是怀孕期间饮食不当引起的呢?

要说是遗传,那为什么我两个姐姐都没有,我妈生了3个孩子也没有。而到我这里就有了?!
其实亚洲人的基因里几乎都有这个缺陷的,好像是缺少个什么东西。只是有人爆发出来,有人没有。不好的饮食和生活习惯,确实能够引发糖尿病。
作者: 安州人    时间: 2007-4-20 16:34
我也是糖妈妈,我个人的看法是 :妊娠糖尿病同基因和饮食结构都有关系

我们大多数中国人的饮食结构基本相同,起码我知道同我基本同期怀孕的几个朋友,我们吃的都基本相同,可最后的结果是我是糖妈妈,一个是第一次结果没有达标,另一个是第一次就达标了。说明基因的确是个重用的因素了。也就是有些人(在一个时间段内),无论她怎么吃,无论是否怀孕,她的胰岛素分泌作用功能都很强,她就不会得这个病;而另一方面,胰岛功能差者,也可以通过改变饮食结构来帮助胰岛的工作。

还有胰岛的工作能力也不是一成不变得。现在你的胰岛功能很强,并不代表你两年后还是很强。所以改变饮食结构,将得糖尿病的可能性降低到最小,也许才是王道。

同时定期体检,警醒自己也是不错的选择。
:si5
作者: AgeanSea    时间: 2007-4-20 16:35
原帖由 susan 于 2007-4-20 16:04 发表


唉,我说爱琴海啊。我的医生怎么能没和我说过得糖尿病得原因呢?!我没说我得妊娠糖尿病是完全因为饮食造成的,我的原话是饮食和孕激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我知道的关于妊娠糖尿病的知识比google来的更准确些 ...


找到一个愿意讨论的人挺不容易的,这段时间我一直上网研究,糖尿病的知识突飞猛进。

Susan,如果你的医生使用英语跟你交流的,哪样更精确就不一定了。因为即使医生说对了,你也未必能全理解对。你就忘了你以前的关于胎儿是头朝上还是头朝下的问题了。
碳水化合物会引起血糖升高,这个是正确的,但是碳水化合物是否是糖尿病的诱因这个问题,医学界还处在有争议的阶段。
下面是一段非常专业的阐述:
全文在此http://info.lib.gov.cn/data/118/ ... news59850/59850.htm
下面是节选:
为什么肥胖易患糖尿病?

  当人们长期摄取高热量饮食,或过多膳食,而体力活动较少时,进食的高蛋白、高碳水化合物被消化吸收,血液中氨基酸、葡萄糖浓度增高,刺激B细胞分泌较多的胰岛素。胰岛素可促进脂肪合成,身体发胖。发胖以后,靶细胞上胰岛素受体数量减少,出现胰岛素抵抗,胰岛素不能发挥正常的生理作用,血糖水平就可能升高。

  肥胖有家族遗传的倾向,也与生活水平提高、长期摄取高热量饮食以及体力活动减少有关。40岁以后发病的糖尿病病人中,60%以上起病时体重超重或肥胖。肥胖是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发生与发展的一个重要环境因素。肥胖的程度与肥胖持续时间均能影响高血糖的出现。肥胖程度越重,持续时间越长,则越易发生糖尿病。

事情并不像你的营养师说得那么简单!
作者: 安州人    时间: 2007-4-20 16:43
在我们糖妈妈班中,的确是亚洲人占到了80%的比例
而且很多人并不胖,中等甚至偏瘦 (象我,就不胖的说。)哈哈
作者: susan    时间: 2007-4-20 16:45
原帖由 安州人 于 2007-4-20 16:34 发表
我也是糖妈妈,我个人的看法是 :妊娠糖尿病同基因和饮食结构都有关系

我们大多数中国人的饮食结构基本相同,起码我知道同我基本同期怀孕的几个朋友,我们吃的都基本相同,可最后的结果是我是糖妈妈,一个是第 ...

欢迎加入讨论。的确是每个人不同的。
作者: AgeanSea    时间: 2007-4-20 16:45
原帖由 安州人 于 2007-4-20 16:34 发表
我也是糖妈妈,我个人的看法是 :妊娠糖尿病同基因和饮食结构都有关系

我们大多数中国人的饮食结构基本相同,起码我知道同我基本同期怀孕的几个朋友,我们吃的都基本相同,可最后的结果是我是糖妈妈,一个是第 ...

还有胰岛的工作能力也不是一成不变得。现在你的胰岛功能很强,并不代表你两年后还是很强。所以改变饮食结构,将得糖尿病的可能性降低到最小,也许才是王道。


安安,正确的表述应该是:严格定时定量才是王道----  什么都不能多吃,别以为瘦肉就没事

[ 本帖最后由 AgeanSea 于 2007-4-20 16:49 编辑 ]
作者: susan    时间: 2007-4-20 16:54
原帖由 AgeanSea 于 2007-4-20 16:35 发表


找到一个愿意讨论的人挺不容易的,这段时间我一直上网研究,糖尿病的知识突飞猛进。

Susan,如果你的医生使用英语跟你交流的,哪样更精确就不一定了。因为即使医生说对了,你也未必能全理解对。你就忘了你以前的关于胎儿是头朝上还是头朝下的问题了。
碳水化合物会引起血糖升高,这个是正确的,但是碳水化合物是否是糖尿病的诱因这个问题,医学界还处在有争议的阶段。
下面是一段非常专业的阐述:
全文在此http://info.lib.gov.cn/data/118/ ... news59850/59850.htm
下面是节选:
为什么肥胖易患糖尿病?

  当人们长期摄取高热量饮食,或过多膳食,而体力活动较少时,进食的高蛋白、高碳水化合物被消化吸收,血液中氨基酸、葡萄糖浓度增高,刺激B细胞分泌较多的胰岛素。胰岛素可促进脂肪合成,身体发胖。发胖以后,靶细胞上胰岛素受体数量减少,出现胰岛素抵抗,胰岛素不能发挥正常的生理作用,血糖水平就可能升高。

  肥胖有家族遗传的倾向,也与生活水平提高、长期摄取高热量饮食以及体力活动减少有关。40岁以后发病的糖尿病病人中,60%以上起病时体重超重或肥胖。肥胖是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发生与发展的一个重要环境因素。肥胖的程度与肥胖持续时间均能影响高血糖的出现。肥胖程度越重,持续时间越长,则越易发生糖尿病。

事情并不像你的营养师说得那么简单!
...


我哪里有那么专业的英语词汇啊,都是医院专门的翻译翻译给我听的。所以我的理解肯定没有问题啦。
关于上次胎头的问题,我没有错,的确医生说UP的时候,胎头就是向上的。不是我理解错误,翻译翻的也完全正确。我是在临到预产期的那周,胎头才终于转下来。

你说的都是肥胖对于糖尿病的影响。可是瘦子还有很多得糖尿病得人呢?!瘦子有很多都因为家族遗传而得糖尿病,但是并不都是因为遗传,也有后天环境影响发病得把!
你说的这些和我的糖尿病医生说的并不冲突。高淀粉的饮食,确实不好~~
作者: 安州人    时间: 2007-4-20 16:59
原帖由 AgeanSea 于 2007-4-20 16:45 发表


安安,正确的表述应该是:严格定时定量才是王道----  什么都不能多吃,别以为瘦肉就没事



什么都不能多吃==这是绝对的。
严格定时定量==这个很难衡量和做到。相反改变饮食结构和习惯,可能更容易。而且有个误区:不是说我们吃的大米就是不好的。大米有好几种,我们常吃的 JASMINE 对血糖控制很不利,那个分解指标是110 左右,而另外一种 BASMATI 的分解指标却只有35 左右 (比瘦肉还要低)。所以你说我们如果换种米吃,算不算改变饮食结构呢?
作者: 安州人    时间: 2007-4-20 17:03
原帖由 susan 于 2007-4-20 16:54 发表


我哪里有那么专业的英语词汇啊,都是医院专门的翻译翻译给我听的。所以我的理解肯定没有问题啦。
关于上次胎头的问题,我没有错,的确医生说UP的时候,胎头就是向上的。不是我理解错误,翻译翻的也完全正确。 ...



高淀粉的饮食,确实不好

==这句完全同意

N周的饭后测试结果,就几次达到了9点多的结果,而每次基本都是因为吃了水饺,而且我每次吃的没有超过10个(我本来就不喜欢吃面食类的)
作者: 安州人    时间: 2007-4-20 17:06
[quote]原帖由 susan 于 2007-4-20 16:18 发表

要说是遗传,那为什么我两个姐姐都没有,我妈生了3个孩子也没有。而到我这里就有了?!

==这句不同意,哈哈
长相也都是遗传来的,可为什么生十个,十个样了。
遗传有显性和隐性之说的。
作者: susan    时间: 2007-4-20 17:15
原帖由 安州人 于 2007-4-20 16:59 发表



什么都不能多吃==这是绝对的。
严格定时定量==这个很难衡量和做到。相反改变饮食结构和习惯,可能更容易。而且有个误区:不是说我们吃的大米就是不好的。大米有好几种,我们常吃的 JASMINE 对血糖控制很不 ...

对的,我也是吃那种米,吃了就好很多,不怎么会超标。
不过一般的中国人都不会爱吃那种米的。实在太柴了。
作者: AgeanSea    时间: 2007-4-20 17:25
原帖由 安州人 于 2007-4-20 16:59 发表



什么都不能多吃==这是绝对的。
严格定时定量==这个很难衡量和做到。相反改变饮食结构和习惯,可能更容易。而且有个误区:不是说我们吃的大米就是不好的。大米有好几种,我们常吃的 JASMINE 对血糖控制很不 ...


如果改变饮食结构只是变一下大米的种类,没有问题 ----我以为你准备从亚洲饮食结构 改成 西方饮食结构

膳食要均衡,----高淀粉  高蛋白 高脂肪,无论谁高,都不行 ---相信这个也是共识

安安和susan认为,碳水化合物是引发糖尿病的一个重要原因 ---- 这个比较容易迷惑人  ----事实上,碳水化合物是否和糖尿病发病有直接关系--- 这个医学界还处在争议阶段

目前普遍认同的成人糖尿病病因是 :长期进食高营养  高热量 的食物     并长期吃得太多
作者: AgeanSea    时间: 2007-4-20 17:35
susan   下面这个健康调查结果我以前推荐过的,不知道你看过了没有,这个调查是在NSW进行的,避开了巨大的“分母”问题   
http://www.oursteps.com.au/bbs/v ... &extra=page%3D1

最后一段,我节选在下面:
患糖尿病或高血糖最少的是中国大陆移民(2.6%)和香港人(2.8%);相比最多的是希腊人18%,黎巴嫩15.2%及意大利10.8%。新州的平均数是6.6%。
作者: 安州人    时间: 2007-4-20 17:43
原帖由 AgeanSea 于 2007-4-20 17:25 发表


如果改变饮食结构只是变一下大米的种类,没有问题 ----我以为你准备从亚洲饮食结构 改成 西方饮食结构

膳食要均衡,----高淀粉  高蛋白 高脂肪,无论谁高,都不行 ---相信这个也是共识

安安和susan认为 ...



安安和susan认为,碳水化合物是引发糖尿病的一个重要原因 ---- 这个比较容易迷惑人  ----事实上,碳水化合物是否和糖尿病发病有直接关系--- 这个医学界还处在争议阶段

姐姐,我没有说碳水化合物是引发糖尿病的一个重要原因,其实我连碳水化合物是啥都不是很清楚。汗

不过我自己的成功控制血糖经验就是:(这个是我想同糖妈妈分享的,希望能帮助到大家,本来是计划写个相关的帖,现在就表述入下)

大米要吃BASMATI的,
一般的面食我是基本不吃(只有面包一次只吃 1-2片,而且一定是LOW GI 的)做饭时,混和点玉米面,红薯这些没问题,
一天吃自己手掌大的瘦肉,
炒菜不用VEGETABLE OIL,动物脂肪油绝对不用
水果尽量少吃,(可以吃黄瓜,西红柿)桃子也不错,
一般的蔬菜都可以吃
少吃多餐非常重要,所有东西都一次不能吃太多,
餐后散步也是好办法(不过饮食控制比运动重要)
。。。
(还有的想到侯补充):si10
作者: susan    时间: 2007-4-20 18:42
原帖由 AgeanSea 于 2007-4-20 17:35 发表
susan   下面这个健康调查结果我以前推荐过的,不知道你看过了没有,这个调查是在NSW进行的,避开了巨大的“分母”问题   
http://www.oursteps.com.au/bbs/v ... &extra=page%3D1

最后一 ...

我回来了,刚刚喂奶去了。

爱琴海,我不是说过很多次,用中国人(不管是哪里的哈)得糖尿病的比例和西人做比较是很不合适的了嘛!
中国人有中国人饮食上的问题:粮食吃的太多,炒菜太油,食物偏咸等。
西人有西人饮食上的不当:糖类摄取太多,太爱吃垃圾食品,cheese,butter都摄取的过多。西人的这方面的饮食,相比其起粮食来讲更容易引发高血糖。
这即是他们为什么得糖尿病的比例比中国人多的原因。
但是不能因为西人比中国人饮食更不合理,就认为中国人吃的就是很科学的。
作者: susan    时间: 2007-4-20 18:44
原帖由 安州人 于 2007-4-20 17:43 发表



安安和susan认为,碳水化合物是引发糖尿病的一个重要原因 ---- 这个比较容易迷惑人  ----事实上,碳水化合物是否和糖尿病发病有直接关系--- 这个医学界还处在争议阶段

姐姐,我没有说碳水化合物是引发糖 ...

我也没有认为碳水化合物是引发糖尿病的一个重要原因哈。
我想引发糖尿病的最重要原因就是遗传了~其次就是糖类和不运动。
整天运动的人很少有得糖尿病的。(先天遗传的除外)
作者: AgeanSea    时间: 2007-4-20 21:35
我也回来了,接着讨论 ----

碳水化合物  是什么?  简单----google一下就行了  
原文在此http://www.southcn.com/sports/fitness/food/200301030537.htm 节选要点如下:
碳水化合物有三种类型:糖类,淀粉和纤维.

碳水化合物会引起血糖升高  ---- 这是肯定的,没有争议的---但是---是否就因此导致胰岛不堪负荷,逐渐工作能力低下----这一点目前还没有定论 ----胰岛为什么会功能低下,不能满足需要 ,从而引起成人糖尿病 --- 实际上,医学界也目前还没有完全闹清楚 ---现在只有一些比较公认的原因,我在前面92楼也列出了,这里再摘要一下:
糖尿病病因及发病机制十分复杂,目前尚未完全阐明,传统学说认为与以下因素有关:
  一、遗传因素
  二、精神因素
  三、肥胖因素
  四、长期摄食过多
  五、感染
  六、妊娠
  七、基因因素

因此,再明确一下:1。  第一个论点:碳水化合物  引起血糖升高  ---- 没问题, 完全正确
             2。  第二个论点:碳水化合物 引起血糖升高 --- 胰岛超负荷工作从而导致功能低下 ---最后引起糖尿病     ----这个论断看似非常正确   , 但实际上,医学界没敢这样肯定,导致胰岛工作能力低下原因非常复杂,还没有完全闹清楚,只有比较公认的原因,没有定论。


我一直致力于要说明的问题是:中国人的膳食结构 比 西方人的 更合理,更健康   ----凡事都有缺点,中国人的膳食也不例外。
作者: icelemontea    时间: 2007-4-20 23:22
中国人有中国人饮食上的问题:粮食吃的太多,炒菜太油,食物偏咸等。
西人有西人饮食上的不当:糖类摄取太多,太爱吃垃圾食品,cheese,butter都摄取的过多。西人的这方面的饮食,相比其起粮食来讲更容易引发高血糖。

这个我完全同意。

我一直致力于要说明的问题是:中国人的膳食结构 比 西方人的 更合理,更健康   ----凡事都有缺点,中国人的膳食也不例外。

“中国人的膳食结构 比 西方人的 更合理,更健康“

为什么你这样想?我觉得西餐也有健康的吃法。西餐很多做法在保存食物营养方面做得很好。比如salad,pasta,soup,还有用butter,milk,cheese做菜或点心,对小孩子的骨骼发育很好。
作者: 红袖    时间: 2007-4-22 21:25
偶也来说说我加副食的事情。

      宝宝6个月的时候,要加副食了,我很是觉得有心理压力,不知道该怎么加副食,去看midwife,我把这个问题和他说,结果他说,你回家问问你父母,该如何给宝宝加中国的副食。我倒了,我父母都是7老8十的人了,自己吃饭都成问题呢,怎么可能知道21世纪的他们的孙儿该吃什么呢。
     
     看了很多宝宝食谱,问了很多的妈妈,得到了很多的经验。可是我家宝宝不吃米糊和糊糊。嘴巴闭的紧紧地。我很是郁闷阿,到处问,慢慢的偶 就从一个没有多少主见的人变成了一个没有主见的妈妈了,谁说什么好,我就给宝宝试,效果也不怎么好,最后爸爸说,米糊这么难吃,宝宝当然不吃,给肉试试?结果 我家宝宝就是从吃肉开始了他的副食历程。
      
    一开始把肉撕成条给宝宝吃,然后肉汤,一点青菜都不加,否则宝宝不吃。
   
    慢慢的开始加青菜,米,或者面条,面包。

    慢慢的宝宝吃得越来越多了。
   
    宝宝的副食绝大部分是我做。
   
    关于罐头:超市里几乎所有亨氏的罐头我都给宝宝试过了,宝宝很少喜欢的,爸爸说里面的肉太少 ,所以宝宝不爱。有的时候想给宝宝吃,宝宝吃得很少,最后还是我自己做。我没法管中餐还是西餐,都是以宝宝喜欢吃为准。

     宝宝的早饭:一半稀饭,一半亨氏的米糊。
作者: 红袖    时间: 2007-4-22 21:26
坑。回来继续
作者: 红袖    时间: 2007-4-22 22:49
宝宝现在11个月。
宝宝的早饭:
1、蛋黄一个,用橙汁调制,半碗亨氏的袋装的porridge,用米稀饭调制。
2、蛋黄一个,自制稀饭:大米一半,玉米一半;或者大米一半,小米一般煮成粥。里面加上红薯或者南瓜。如果不加,另外水煮青瓜一块。
3、蛋黄一个,米一半,青豆和胡萝卜一半煮成稀饭。
4、蛋黄一个,肉汤加米和青菜煮成稀饭。
5、不想做了,蛋黄一个,肉汤蘸面包。
早饭基本就是这样,不吃肉。我总觉得太单调了,吃来吃去就这几样。
大家的宝宝早饭吃什么?

宝宝的中饭和晚饭里都有肉或者鱼或者虾。一般的比例:肉等三分之一,青菜三分之一,米饭或者面包,馒头,面条三分之一,有的时候米饭等主食不到三分之一的量。

我是这样做的,肉等和青菜煮熟,绞碎,然后拌饭。至今还没有加任何调料。

看到大家给宝宝加的副食, 我发现我有一些错误的做法:比如给宝宝吃得东西都绞碎了成糊糊装。对宝宝不好。可是现在宝宝已经习惯了,我给他吃剁碎的东西,可是不吃,我该怎么办呢。还有的错误 做法就是宝宝吃得还是太单调了,就几种青菜,而且每顿都是一种青菜。

另外,我家宝宝是过敏的体质,很多东西不能随便吃,但是测试虾对宝宝是不过敏的,宝宝也爱吃虾,所以基本上一天两支虾。搅拌出来有半碗呢。有朋友说,虾里面的蛋白宝宝不容易消化,而且容易引起其他东西的过敏,不宜吃。大家说说呢。宝宝的爸爸总是说宝宝吃了大虾都长高了,为什么不给吃,俩只都不够宝宝吃了,要加到三只大虾。我听了别人说,一个都不敢给吃了。现在折中,一周吃2-3次,每次2只。大家说多不多?
作者: 红袖    时间: 2007-4-22 22:55
我家对门的宝宝吃得可丰富了,还有morning tea ,afternoon tea,我家宝宝除了睡觉,基本上就是在吃饭了,所以没法再加什么tea了,否则宝宝的嘴一刻也没有停止的时候了。
除了吃饭,宝宝下午的时候吃水果。想给他吃酸奶,可是宝宝有点过敏,吃了嘴边的脸都是破的,红的。我冒险2-3天才给吃一次。
作者: 红袖    时间: 2007-4-22 22:56
先想到这些,大家继续。
作者: 安州人    时间: 2007-4-23 10:03
原帖由 红袖 于 2007-4-22 22:49 发表
宝宝现在11个月。
宝宝的早饭:
1、蛋黄一个,用橙汁调制,半碗亨氏的袋装的porridge,用米稀饭调制。
2、蛋黄一个,自制稀饭:大米一半,玉米一半;或者大米一半,小米一般煮成粥。里面加上红薯或者南瓜。如果 ...



全力加分。谢谢分享。
作者: pisces    时间: 2007-4-23 13:39
原帖由 红袖 于 2007-4-22 22:49 发表
宝宝现在11个月。
宝宝的早饭:
1、蛋黄一个,用橙汁调制,半碗亨氏的袋装的porridge,用米稀饭调制。
2、蛋黄一个,自制稀饭:大米一半,玉米一半;或者大米一半,小米一般煮成粥。里面加上红薯或者南瓜。如果 ...

虾只要不过敏,就可以吃,我买虾仁给小牛吃,一顿可以吃大的8,9个




欢迎光临 新足迹 (https://oursteps.co/bbs/forum.php/bbs/bbs/)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