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足迹

标题: 数据说话,看看是国内一本难考,还是墨大悉大难进 [打印本页]

作者: investment2012    时间: 2021-7-17 01:06
标题: 数据说话,看看是国内一本难考,还是墨大悉大难进
本帖最后由 investment2012 于 2021-7-17 02:30 编辑

先发一个2013-2019年的各省国内一本录取率

[attach]2290537[/attach]

[attach]2290538[/attach]

再发一个2019年一本,985,211的录取率

[attach]2290539[/attach]

以上录取率是按照参加高考的人数和录取的人数来计算的。因为从初中到高中的分流,最后上了高中参加高考的人数这几年大致是略高于50%。下图为2018年各省市中考普高录取率。全国平均录取率在51%。

[attach]2290540[/attach]

以2018年参加高考的学生举例,这一届学生是在2006年开始小学,我们大致上就算这一届学生最后有50%的人参加高考,如果按照2018年的数据,取个各省市的中间值,差不多18%,也就是说2006年入学的孩子只有不到10%的人可以考入一本。转换成ATAR,类似于90。

墨大悉大的ATAR最低线是多少?到90了吗?

2021年澳洲大学的cut-off score,包括g8。

University        Arts        Bus        STEM        Avg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88        93        85        89
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        80        95        85        87
University of Sydney        80        95        80        85
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        80        86        80        82
University of Queensland        75        87        79        80
University of Western Australia        80        80        80        80
Macquarie University        75        80        75        77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ydney        74        81        72        76
Western Sydney University        75        70        76        74
Monash University        70        75        75        73
Queensland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70        79        70        73

所以,一本真的比想象中难考。这还是高考扩招后的数据。国内的内卷可想而知。

如果是高考扩招之前的竞争,99年之前,能考上一本的更可以算凤毛麟角了,而且那个时候上高中的比例也不高。

98年的时候国内初中升高中的比例其实只有25%,逐渐上升到现在的高于50%。数据如下,再贴。

[attach]2290541[/attach][attach]2290541[/attach]

再以98年高考为例(考生大多80年左右出生),本科录取率仅有20%。那一年参加高考的人数为320万,80年出生人口为1800多万,也就是说同龄人中只有17%的人参加了高考,折算下来最后进入本科的人数只有在那年出生的孩子中只占3.4%。

所以,在座家长,如果你们是在国内读完一本,那至少是十里挑一的优秀了。


作者: limaaa    时间: 2021-7-17 01:23
国内以大学名气为重,澳洲以专业名气为重。澳洲把高等教育视为人民福祉,国内的确资源还是稀缺。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政府说现在和西方平起平坐了,不用出国留学了那就继续扩招,好让更多想读好大学的孩子实现他们的强国梦!
作者: xueshuyz    时间: 2021-7-17 05:58
管理方法不同,澳洲大学易进难出,数据应该包含每年从一本毕业的比例和从澳洲大学毕业的比例。
作者: 黑眼圈    时间: 2021-7-17 06:26
有一个很关键的问题,每个人的智力水平是不一样的,地区差异也是存在滴。
作者: chenv1982    时间: 2021-7-17 07:02
有没有两者毕业率?再分析分析。
作者: xddt    时间: 2021-7-17 07:31
这么好的大学就留给非洲兄弟们上吧
作者: shurman    时间: 2021-7-17 08:23
从生源来说,澳洲的大学有些专业确实比较容易进。不如国内一本。
作者: ldw4567890    时间: 2021-7-17 08:33
这么看澳洲的娃太幸福了
作者: xiangjia    时间: 2021-7-17 08:37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wuyuan8    时间: 2021-7-17 08:43
本帖最后由 wuyuan8 于 2021-7-17 08:53 编辑

嗯。有两个朋友的小孩,成绩一般,在澳洲上不了好学校,都去中国上名校,一个复旦一个北医。
作者: SOSHELPPLZ    时间: 2021-7-17 08:43
本帖最后由 SOSHELPPLZ 于 2021-7-17 08:46 编辑

一类名牌大学清华一类的,主要是靠生源好。

招生名额:30%比例给关系户,20%给各种名额到校,一小部分给特招,余下的名额才是通过高考录取的。

高考录取的蛋糕里面再分给一线城市大一些,录取比例定得高一些,然后靠人口大省的考生来冲成绩。

去看看招生名额分配比例吧,通过高考成绩分配的招生名额,其实挺低的。
所以并不能完全根据高考录取成绩,来判断一个学校的入学难度。如果你进入了清华分配了名额的中学,基本上入学就比那些只能参加高考的人容易了70%以上。
作者: FML133    时间: 2021-7-17 09:13
今年惊闻河北考稍好点的大学要630分以上
作者: Backer    时间: 2021-7-17 09:18
这咋比呀,整个模式都不一样。墨大悉大科系这么多,入学门槛相当低。
作者: qwert227    时间: 2021-7-17 09:22
真好笑,如果这个世界公平,我们还移民干嘛???
作者: michael128    时间: 2021-7-17 09:29
1本难多了,不读书肯定考不上,这边HSC如果只要求拿个8,9十分的话,除了上课听讲,放学就可以随便玩了,闭着眼睛考。
作者: realandrew    时间: 2021-7-17 09:32
确实如此,所以一直以来的观点,中国的大学是严进松出,而澳洲的大学是松进严出。
作者: 在下雨    时间: 2021-7-17 09:36
基于两国国情大不一样,生源相差更大,比如国内初升高已经杀了一大半,所以可比性不大。
作者: findcaiyzh    时间: 2021-7-17 09:39
michael128 发表于 2021-7-17 09:29
1本难多了,不读书肯定考不上,这边HSC如果只要求拿个8,9十分的话,除了上课听讲,放学就可以随便玩了,闭 ...

真的吗?
作者: yelleft    时间: 2021-7-17 09:39
羊群里面,即使万中选一,也还是羊.  要跳出羊圈才行
作者: ajian_lj    时间: 2021-7-17 09:53
谢谢你的肯定
作者: limpson    时间: 2021-7-17 10:03
yelleft 发表于 2021-7-17 09:39
羊群里面,即使万中选一,也还是羊.  要跳出羊圈才行

跳出羊圈,你仍然是一只羊,要重新投胎才行
作者: xiaomt    时间: 2021-7-17 10:06
yelleft 发表于 2021-7-17 09:39
羊群里面,即使万中选一,也还是羊.  要跳出羊圈才行

这样讲吧,我985的,偶班15个清华,3北大,5个北医,1复旦,1科大,还有1孟加拉同学也是清华。全班47人,除1人考砸了,其他全是一本。但如今看来,混得最好的是家里有矿的。还有一个同学是首长的后代,和大家已断联。不是说学习无用,而是学习好的高光时刻也仅仅是在学校里,仅此而已。
作者: MangoLiang    时间: 2021-7-17 10:08
xiaomt 发表于 2021-7-17 10:06
这样讲吧,我985的,偶班15个清华,3北大,5个北医,1复旦,1科大,还有1孟加拉同学也是清华。全班47人, ...

你是人大附中还是四中
作者: hxwj2004    时间: 2021-7-17 10:08
外籍护照免试进清华,这个难度来讲一讲。
作者: yuanlin1988    时间: 2021-7-17 10:10
国内大学是入学难,但是毕业容易得多。澳洲正好相反,门槛低,但是毕业难得多。我当时的室友是来读本科的,到毕业的时候跟我说他当时的大一同学基本上都已经成了他的学弟学妹,说白了就是挂科延毕了。
作者: MU    时间: 2021-7-17 10:11
想想都知道,国内多少人竞争。。这边条条大路通罗马
作者: MU    时间: 2021-7-17 10:11
研究一下印度理工大学
作者: kc_zhang    时间: 2021-7-17 10:18
本帖最后由 kc_zhang 于 2021-7-17 10:25 编辑
wuyuan8 发表于 2021-7-17 08:43
嗯。有两个朋友的小孩,成绩一般,在澳洲上不了好学校,都去中国上名校,一个复旦一个北医。 ...


这是不是利用了中国对外籍学生考国内名校降低考试难度的倾斜政策,可以肯定他们不是和国内学生一样的高考试卷。
作者: hxwj2004    时间: 2021-7-17 10:19
楼主搞这种分析真是无聊,国内高考,上一本,即便对于不同户籍的国人难度也是天差地别不可同日而语。北京上海的,山东河南的,新疆西藏的,怎么比?高考,上一本,最大的难度是投胎吧?你要是有外国护照,比方说黑哥们,恨不能给你吃住全包学费全免再配俩异性学伴,有难度吗?这个还是又回到投胎难度上了吧。

至于澳洲普通大学普通专业,“上”几乎没有难度,所谓的有教无类,只要你出得起学费愿意上,都能来,再不济还能先上预科。
作者: Coolbananas    时间: 2021-7-17 10:20
国内高考竞争激烈,生源的学术成绩比澳洲大学强很多。 澳洲好点的大学入校难度要看科目。热门科目难入, 冷门科目很容进
作者: xao    时间: 2021-7-17 10:21
MangoLiang 发表于 2021-7-17 08:08
你是人大附中还是四中

我高中的实验班也是这个水平,20左右北清每年的高中。不一定要你说的两个
作者: kc_zhang    时间: 2021-7-17 10:21
yuanlin1988 发表于 2021-7-17 10:10
国内大学是入学难,但是毕业容易得多。澳洲正好相反,门槛低,但是毕业难得多。我当时的室友是来读本科的, ...

那为何针对大学科目补习机构很少,你看悉尼中小学补习产业非常大,内卷越来越疯狂。如果说大学也很紧张,要毕业很不容易,为啥没有针对这些考试的补习?
作者: kiddkidd    时间: 2021-7-17 10:22
kc_zhang 发表于 2021-7-17 12:18
这是不是利用了中国对外籍学生考国内名校降低考试难度的政策了,肯定不是和国内学生一样的高考试卷。 ...

外海學生難度降低很多 所以很多移民大馬的
作者: investment2012    时间: 2021-7-17 10:24
本帖最后由 investment2012 于 2021-7-17 10:30 编辑
yuanlin1988 发表于 2021-7-17 10:10
国内大学是入学难,但是毕业容易得多。澳洲正好相反,门槛低,但是毕业难得多。我当时的室友是来读本科的, ...


不尽然。国内大学没有想象得那么好毕业,澳洲大学也没那么难。澳洲大学基本是70-80%。墨大接近90%,悉大是80%多一点。国内大学中清华毕业率93%,中科大85%,南京大学90%左右,复旦85%-90%,同济92%。这几所的考生可以算是千里挑一,万里挑一了。

我国内读的大学是首批985中间的一个。我同学中除了北京来的学生分数比其他人差一大截外,其他都是各重点中学的佼佼者,但是,我们系每年至少有10%的人无法拿到学位证书。我们是文科系,学业没有理工科难,但是还是有各种原因学生无法顺利毕业,比如英语四级证书之类的
作者: investment2012    时间: 2021-7-17 10:28
hxwj2004 发表于 2021-7-17 10:19
楼主搞这种分析真是无聊,国内高考,上一本,即便对于不同户籍的国人难度也是天差地别不可同日而语。北京上 ...

所以隔壁楼里墨大悉尼大学毕业的被鄙视了。

墨大和悉尼大学的水平当然很高,人家鄙视的原因是生源啊
作者: alven    时间: 2021-7-17 10:30
澳洲娃去美帝读名校难么?需要和全世界的学生一起竞争么?
作者: kc_zhang    时间: 2021-7-17 10:31
investment2012 发表于 2021-7-17 10:24
不尽然。国内大学没有想象得那么好毕业,澳洲大学也没那么难。澳洲大学基本是70-80%。墨大接近90%,悉大 ...


对,这议题答案显而易见,人口基数差那么多,中国那才是千军万马,残酷竞争,才能考上一本大学。
所以待着澳洲对孩子是幸运的,即使也去补习,压力根本没国内那么夸张,内卷程度明显不高(但悉尼小升初精英中学考试的华人内卷非常厉害了)。当然等大学毕业后,踏上社会,最后能成才的比例是中国高还是澳洲高,见仁见智。大学也是中点站,人生路还长。
作者: hxyconan    时间: 2021-7-17 10:32
国内选择成本很高,这边哪怕毕了业也可以再选择换个专业读书
作者: yn0521    时间: 2021-7-17 10:33
这不明摆着么。我10年级来澳洲,11年级和12年级是打网游度过的,凭着初中累积的知识轻松考上墨大商学院。在澳洲 不存在什么挑灯夜读
作者: investment2012    时间: 2021-7-17 10:34
本帖最后由 investment2012 于 2021-7-17 10:39 编辑
alven 发表于 2021-7-17 10:30
澳洲娃去美帝读名校难么?需要和全世界的学生一起竞争么?


当然难。但是美帝名校就真的是名校。不要说top50总体上碾压g8,就是top100都可以在财力,师资和硬件上把g8按在地上摩擦,除了个别专业
QS排名真是很抬举澳洲大学了。在美国读过书的人都会对这个排名困惑。
我建议大家有可能的话,带孩子去美国旅游时,可以参观一下名校校园,各州旗舰大学也不错。
作者: lg2000    时间: 2021-7-17 10:37
michael128 发表于 2021-7-17 09:29
1本难多了,不读书肯定考不上,这边HSC如果只要求拿个8,9十分的话,除了上课听讲,放学就可以随便玩了,闭 ...

这就要看学校了!如果是精英中学应该还可以这么说,普通公校就似乎不是这样了!
作者: yanjy011    时间: 2021-7-17 10:4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cr4p    时间: 2021-7-17 10:51
国内考大学肯定不澳洲难。供给和需求决定不是
作者: investment2012    时间: 2021-7-17 10:52
本帖最后由 investment2012 于 2021-7-17 11:06 编辑

再放一组澳洲大学和国内重点大学财力的对比。
先上一个澳洲大学的收入
Institution        2013[2]        2014[3]        2016[4]        2017[5]        2018[6]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1.86 billion        $2.12 billion        $2.28 billion        $2.50 billion        $2.53 billion
University of Sydney        $1.88 billion        $1.90 billion        $2.17 billion        $2.35 billion        $2.50 billion
Monash University        $1.61 billion        $1.86 billion        $2.07 billion        $2.24 billion        $2.50 billion
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        $1.54 billion        $1.66 billion        $1.82 billion        $2.02 billion        $2.13 billion
University of Queensland        $1.67 billion        $1.69 billion        $1.75 billion        $1.83 billion        $1.97 billion
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        $977 million        $996 million        $1.18 billion        $1.23 billion        $1.34 billion
RMIT University        $903 million        $966 million        $1.11 billion        $1.16 billion        $1.29 billion
Deakin University        $810 million        $856 million        $971 million        $1.08 billion        $1.20 billion
Queensland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889 million        $907 million        $993 million        $1.06 billion        $1.06 billio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ydney        $670 million        $700 million        $860 million        $954 million        $1.05 billion
Macquarie University        $745 million        $765 million        $872 million        $943 million        $1.01 billion
Griffith University        $820 million        $845 million        $917 million        $957 million        $971 million
University of Western Australia        $960 million        $957 million        $924 million        $965 million        $926 million
University of Western Sydney         $650 million        $741 million        $764 million        $800 million        $909 million
University of Adelaide        $888 million        $840 million        $895 million        $929 million        $900 million
Curtin University        $851 million        $890 million        $915 million        $912 million        $897 million
La Trobe University          $628 million        $666 million        $730 million        $766 million        $799 million
University of Newcastle        $677 million        $676 million        $752 million        $760 million        $767 million
University of Tasmania        $548 million        $544 million        $603 million        $665 million        $764

再来国内41所重点高校收入,都在10亿澳币以上。说白点,钱就是排名的基础。相同的预算,国内大学的购买力更高。坦白的说吧,在高等教育这一块,澳洲的g8其实已经被国内赶超了很多了。

[attach]2290585[/attach]

过个10年,如果孩子是那种喜欢竞争又有竞争力的,有机会去中国或美国读书大概更好。

我也不想黑澳洲大学,但是我们多留意一下外面的世界,才会对自己有更客观的理解


作者: wuyuan8    时间: 2021-7-17 11:00
kc_zhang 发表于 2021-7-17 10:18
这是不是利用了中国对外籍学生考国内名校降低考试难度的倾斜政策,可以肯定他们不是和国内学生一样的高考 ...

应该是吧。澳洲差生的家长,一般会从孩子小的时候兴奋状态,情绪跌落下来成为沉默的大多数,不怎么和外界联系,因而也没告知具体情况。
作者: suguoguo    时间: 2021-7-17 11:08
河南考生觉得还是高考难一些,除了录取率,高三班的那个氛围更是压抑,让十七八岁的我们承受了不该承受的一切
作者: haohaohao    时间: 2021-7-17 11:14
本帖最后由 haohaohao 于 2021-7-17 11:21 编辑

国情不同,制度不同,这么比较完全是扯淡。澳洲上大学比的是专业,不是名牌大学。千军万马都是直奔医学专业,其次是法律专业。烂大学纽卡锁的医学专业也是要求99.9%。对比中国的医学专业,澳洲的难度要高100倍。

其次西方教育除了分数还比软件能力,比如你的演讲交际领导创新能力,中国的书呆子在中国真是幸福百倍了。

再次澳洲的工程专业学的辛辛苦苦,毕业大都即失业。听说过毕业三年还失业,同班同学只有10%找到工作干本行。机械电子建筑这些中国热门专业在澳洲都是无出路专业,中国工程专业再难进,毕业找个工程师也是易如反掌。

在澳洲,大学不是圣堂,澳洲流行的是技工学校Tafe, 工资高工作稳定自由。千军万马进Tafe, 最后能熬出来拿到证书的也不过是10%,特别是水管工一点不比一本容易。
作者: hec66    时间: 2021-7-17 11:22
本帖最后由 hec66 于 2021-7-17 11:26 编辑

墨大悉大的医学专业和清华北大的生源一个水平
其他没法类比 国情不一样
墨大悉大可以有状元和差生一同录取
国内一本不存在这种情况




作者: yelleft    时间: 2021-7-17 11:29
yanjy011 发表于 2021-7-17 10:40
感觉澳洲的孩子才是羊群里面的羊。天天浑浑噩噩,谈谈恋爱,抽抽大麻,喝喝小酒。高中毕业男的做个学徒技 ...

你这个圈子不错。好玩
作者: yuanlin1988    时间: 2021-7-17 11:30
kc_zhang 发表于 2021-7-17 10:21
那为何针对大学科目补习机构很少,你看悉尼中小学补习产业非常大,内卷越来越疯狂。如果说大学也很紧张, ...

都大学了,还要补习的话那这能力也太差了。
作者: 海之女    时间: 2021-7-17 11:35
澳洲大学里学生转专业的学生很多的,很多原因就是挂科读不下去了,然后换个容易的专业再读下去。
作者: investment2012    时间: 2021-7-17 11:38
hec66 发表于 2021-7-17 11:22
墨大悉大的医学专业和清华北大的生源一个水平
其他没法类比 国情不一样
墨大悉大可以有状元和差生一同录取 ...

你说的好像清北没有热门专业一样。要比就比热门专业录取率,国内一年出生人口1700万,清北最好的专业全国录几百人;澳洲17岁人口总数差不多30万,医学专业两校加起来能录100个吗?前者是几万人录一个,后者是几千人录一个,不是一个竞争数量级的吧
作者: hec66    时间: 2021-7-17 11:42
investment2012 发表于 2021-7-17 11:38
你说的好像清北没有热门专业一样。要比就比热门专业录取率,国内一年出生人口1700万,清北最好的专业全国 ...

清北当然也有非热门专业 但你考个60/100分报清北试试 看能考上不
作者: 挑灯亮剑    时间: 2021-7-17 11:54
悉大墨大的医法不用说了,商科和CS都得92+的ATAR,这意味着超过92%的考生,学生不努把力可不容易考上。
作者: 今天在北京    时间: 2021-7-17 12:02
挑灯亮剑 发表于 2021-7-17 11:54
悉大墨大的医法不用说了,商科和CS都得92+的ATAR,这意味着超过92%的考生,学生不努把力可不容易考上。 ...

留学生和本地学生素质不一样
作者: 今天在北京    时间: 2021-7-17 12:04
yuanlin1988 发表于 2021-7-17 11:30
都大学了,还要补习的话那这能力也太差了。

我朋友的小孩就是专门给大学生补习的,据说赚的比给中学生补习的多
作者: michael128    时间: 2021-7-17 12:05
lg2000 发表于 2021-7-17 10:37
这就要看学校了!如果是精英中学应该还可以这么说,普通公校就似乎不是这样了! ...

任何学校都这样,这边hsc考的根开玩笑一样
作者: 清墨水    时间: 2021-7-17 12:05
没有可比性
作者: michael128    时间: 2021-7-17 12:06
国内能考上1本的孩子来考HSC,至少98打底了。
作者: rockbox    时间: 2021-7-17 12:07
本帖最后由 rockbox 于 2021-7-17 11:39 编辑

西方教育,大学本来就不是以入学难度来评判好坏,而且对于个人而言,专业好坏优先于学校排名。
这里学校各自很强的专业,除了入学有一定要求,很重要的是淘汰率非常高,毕业率低于三分之一……
这个比法出发点就有问题。
作者: andysydney    时间: 2021-7-17 12:08
对于留学生来讲,墨大悉大都随便进,除了几个专业。
本地学生也就那一两个专业难考。


作者: Hong606    时间: 2021-7-17 12:12
"国内大学是入学难,但是毕业容易得多。澳洲正好相反,门槛低,但是毕业难得多。"

    同意,不好相比较的。
作者: 金牛座的    时间: 2021-7-17 12:16
本帖最后由 金牛座的 于 2021-7-17 12:22 编辑

NSW也不是100%都考大学的。

2020年,New South Wales 810,705 Government student enrolments; 431,257 Non-Government enrolments.

2020年,76,310 students are enrolled in one or more HSC courses. From those enrolled, 68,673 are on track to complete their HSC in 2020.

所以2020年有大约10万“适龄青年“,但是只有大约7万考HSC。



作者: Pippa    时间: 2021-7-17 12:20
xiaomt 发表于 2021-7-17 10:06
这样讲吧,我985的,偶班15个清华,3北大,5个北医,1复旦,1科大,还有1孟加拉同学也是清华。全班47人, ...

你们北京的录取率是30%,比其他地区已经幸福三倍以上了。难怪那么多人想拿北京户口,首都人民真幸福啊
作者: Pippa    时间: 2021-7-17 12:21
其实高考内卷不是最悲惨的,惨的是赢了这次内卷,人生后面还有无数内卷,无数努力之后才发现原来从一出生就已经注定是内卷的牺牲品。躺平有理啊

作为楼主说的高考内卷“成功者”,我觉得我们还是再努力一下,给下代一个躺平的机会吧。
作者: investment2012    时间: 2021-7-17 12:32
rockbox 发表于 2021-7-17 12:07
西方教育,大学本来就不是以入学难度来评判好坏,而且对于个人而言,专业好坏优先于学校排名。
这里学校各 ...

行了吧,这里毕业率一般都是70%、80%,请不要信口开河
作者: investment2012    时间: 2021-7-17 12:34
金牛座的 发表于 2021-7-17 12:16
NSW也不是100%都考大学的。

2020年,New South Wales 810,705 Government student enrolments; 431,257 No ...

ATar计算的时候是把那届所有的学生算进去的,包括所有从小到大分流出去的学生,不只是包括参加考试的学生数
作者: xiangjia    时间: 2021-7-17 12:38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xiangjia    时间: 2021-7-17 12:4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rockbox    时间: 2021-7-17 12:47
investment2012 发表于 2021-7-17 12:02
行了吧,这里毕业率一般都是70%、80%,请不要信口开河

平均完成率大多数学校整体是百分之六十几,engineering dropout rate总体高达近一半,有的学校可能超过一半,个别专业非常高……具体数据几年前有看过。
作者: 1年又1年    时间: 2021-7-17 12:56
数据太给力,不得不赞!

不知道90年代初参加高考,重点一本录取,是什么比例?
作者: haohaohao    时间: 2021-7-17 12:59
xiangjia 发表于 2021-7-17 12:38
看完更觉得澳洲没希望,工程师找不到工作,tafe水管工称霸天下,嘴皮子当领导。 ...

现在全球工厂都搬到了中国,中国是世界制造中心,不是一个方面,是整个供应链。没有制造,澳洲哪来需要那么多工程师。

民工木工电工水管工也是人,也是高技能需要多年积累的经验,为什么不能拿高薪?相反,中国是一个极其不公平的社会,对民工充满鄙视。
作者: rockbox    时间: 2021-7-17 13:02
andysydney 发表于 2021-7-17 11:38
对于留学生来讲,墨大悉大都随便进,除了几个专业。
本地学生也就那一两个专业难考。


有不少专业是专门为留学生开设的,尤其是所谓master by courses的,当然很好进……
甚至学制长短都随移民政策变动,比如一年改两年啥的……
作者: andysydney    时间: 2021-7-17 13:04
rockbox 发表于 2021-7-17 13:02
有不少专业是专门为留学生开设的,尤其是所谓master by courses的,当然很好进……
甚至学制长短都随移民 ...

是的。这样短期是赚了钱,但长期把自己牌子搞砸了 ...

作者: kc_zhang    时间: 2021-7-17 13:05
本帖最后由 kc_zhang 于 2021-7-17 13:16 编辑
yuanlin1988 发表于 2021-7-17 11:30
都大学了,还要补习的话那这能力也太差了。


我的重点就是讨论一下为何补习产业没盯上大学生的需求,如果澳洲大学真的严格执行宽进严出策略,那大学里的考试很难及格,肯定会有大量学生找外面补习机构补习以求毕业,类似国内考研那种大量大学生参与的游戏。如果澳洲不有大学生补习,反过来说明澳洲大学不及格对学生也没那么重要,学生不能毕业他们也不在乎,反正不读大学也不会怎么样。
作者: 闲人看海    时间: 2021-7-17 13:08
比较录取率是为了得出什么结论呢?

印度理工学院的录取率也很低呀,哈哈哈哈。
作者: rockbox    时间: 2021-7-17 13:13
本帖最后由 rockbox 于 2021-7-17 12:46 编辑
andysydney 发表于 2021-7-17 12:34
是的。这样短期是赚了钱,但长期把自己牌子搞砸了 ...


对其他地区留学生了解不多,但以现在大多数(大陆)留学生状态来讲,留学生对于本地学生的确是竞争力不大的,即便毕业的书面成绩差不多甚至更好,我认识和了解到的本地本科生,几乎无论家庭贫富,都是从中学开始就有各种打工经历,大学第一个假期就有相关实习经验,其它运动音乐在各级别联赛比赛考试等等的证书奖牌或者经验也是数不甚数。而现在大陆富有家庭出来的小留,好一点的还假期打打工,差一点的假期就回国或者到处潇洒去了,没有人生目标,家里有钱就躺平,语言劣势就更别说了。这样的差异,即便在同样的学校同样的专业毕业,也注定无法竞争,回国也与国内脱节,拉低澳洲院校在国内总体印象,除了澳洲学校本身的问题,这也是相当主要的因素。
作者: kc_zhang    时间: 2021-7-17 13:14
金牛座的 发表于 2021-7-17 12:16
NSW也不是100%都考大学的。

2020年,New South Wales 810,705 Government student enrolments; 431,257 No ...

你上面的数字81万新州公立学校和43万非公立学校学生,是指所有K-12的学生总数,还是单指一个年级的学生人数?
作者: andysydney    时间: 2021-7-17 13:17
本帖最后由 andysydney 于 2021-7-17 13:32 编辑
rockbox 发表于 2021-7-17 13:13
对其他地区留学生了解不多,但以现在大多数(大陆)留学生状态来讲,留学生对于本地学生的确是竞争力不大 ...


没错,因为门槛太低,给钱就能上,来的孩子们也没有付出努力就进了,自然不会太珍惜。
确实有很少数留学生是很优秀的,但总体水平被拉低了

作者: rockbox    时间: 2021-7-17 13:18
andysydney 发表于 2021-7-17 12:47
没错,因为门槛太低,来的孩子们也没有付出努力就进了,自然不会太珍惜。
确实有很少数留学生是很优秀的 ...

当然不能排除还是有一些非常优秀的留学生。
作者: lhj0532    时间: 2021-7-17 13:27
1年又1年 发表于 2021-7-17 12:56
数据太给力,不得不赞!

不知道90年代初参加高考,重点一本录取,是什么比例? ...

应该不到1%,那时能上大学的都极少,更不用说重点
作者: 金牛座的    时间: 2021-7-17 13:39
kc_zhang 发表于 2021-7-17 13:14
你上面的数字81万新州公立学校和43万非公立学校学生,是指所有K-12的学生总数,还是单指一个年级的学生人 ...

应该是学生总数。
作者: ahj    时间: 2021-7-17 13:41
kc_zhang 发表于 2021-7-17 13:05
我的重点就是讨论一下为何补习产业没盯上大学生的需求,如果澳洲大学真的严格执行宽进严出策略,那大学里 ...

关键是很难找到合格的大学补习老师。

作者: kc_zhang    时间: 2021-7-17 13:41
金牛座的 发表于 2021-7-17 13:39
应该是学生总数。

噢这数字除以13年,就是一届学生数量平均10万左右啦。
作者: kc_zhang    时间: 2021-7-17 13:44
ahj 发表于 2021-7-17 13:41
关键是很难找到合格的大学补习老师。

也对,大学科目相对中学那几个高考热门科目要多要分散。虽然中学高考科目有一百多个,但是华人孩子大部分还是汇集在asia4那些课程,容易集中报班补习,成本可以降低。
作者: 金牛座的    时间: 2021-7-17 13:55
investment2012 发表于 2021-7-17 12:34
ATar计算的时候是把那届所有的学生算进去的,包括所有从小到大分流出去的学生,不只是包括参加考试的学生 ...

还真是,知识点啊。

The Australian Tertiary Admission Rank (ATAR) is a numerical
measure of a student’s overall academic achievement in
the HSC in relation to that of other students. The ATAR is
reported as a number between 0 and 99.95 in increments
of 0.05. This measure allows the overall achievement of
students who have completed different combinations of HSC
courses to be compared.
In NSW, ATARs indicate the positions of students relative to
their Year 7 cohorts. That is, students who receive an ATAR
of 80.00, for example, have performed better than 80% of
their Year 7 cohort, assuming that all these Year 7 students
were eligible for an ATAR six years later

作者: ahj    时间: 2021-7-17 13:59
kc_zhang 发表于 2021-7-17 13:44
也对,大学科目相对中学那几个高考热门科目要多要分散。虽然中学高考科目有一百多个,但是华人孩子大部分 ...

几年前,悉尼的补习行业曾经试图向上拓展到大学,向下延伸至Childcare, Kindergarten。遗憾的是,向下和向上都没有太大的成功。中小学的成功经验难以复制。

在Childcare, Kindergarten,虽然也有不少忧虑的家长。然而,并没有太多天才儿童。

在大学里,当初也有人尝试开办大一基础课的补习班。也有人提供代写论文的服务。这些大多数说印度学生提供的。服务对象主要面向留学生群体。对本地华人学生并没有多大吸引力。

不少本地华人学生在中小学阶段,通过勤奋补习,取得优异的成绩。OC学生,大多数都能考上精英,顶私。这些学生大多数在高考中表现出色,考上好大学,热门专业。然而,这种学习上的优秀很难在大学里重现。那些精英,或顶私的优秀学生不少在大学里表现平平。挂科,更换专业,延期毕业,比比皆是。也许是因为缺乏补习,真正学习优秀的华人大学生其实并不多。


作者: ahj    时间: 2021-7-17 14:00
大学补习老师还需要有足够的相关知识。
作者: missdrafter    时间: 2021-7-17 14:14
kc_zhang 发表于 2021-7-17 10:18
这是不是利用了中国对外籍学生考国内名校降低考试难度的倾斜政策,可以肯定他们不是和国内学生一样的高考 ...

过去是中文授课吧,医学用中文学很不容易啊
作者: yuanlin1988    时间: 2021-7-17 14:18
kc_zhang 发表于 2021-7-17 13:05
我的重点就是讨论一下为何补习产业没顶上大学生的需求,如果澳洲大学真的严格执行宽进严出策略,那大学里 ...

大学补课明显不现实,高中才几门课,知识点又固定。大学专业课选修课多如牛毛,而且课后作业年年换,知识点更新太快。
举个典型的例子,高中化学就是那些基础的反应。我见过大学的advanced organic chemistry考试全从当年Journal of American Chemistry Society里面出,给反应物和生成物,填中间每一步产物。学术论文年年更新,不可能指望辅导的人能跟得上。
作者: kc_zhang    时间: 2021-7-17 14:20
missdrafter 发表于 2021-7-17 14:14
过去是中文授课吧,医学用中文学很不容易啊

看看最近国内很火的澳籍北大博士生梅桢应聘上海华东政法大学当老师引起学生抵制的新闻。

https://3g.163.com/dy/article/GEJ01FP50525I59H.html?spss=adap_pc
作者: nallecn    时间: 2021-7-17 14:45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xiangjia    时间: 2021-7-17 14:49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haohaohao    时间: 2021-7-17 15:11
本帖最后由 haohaohao 于 2021-7-17 15:15 编辑
nallecn 发表于 2021-7-17 14:45
所以现在在搞强制中考50%强制做技工,高级农民工啊。


你说的是中国?中国应该学习澳洲的先进管理制度,技工考核证书化,此证书不是几个月简单培训而是通过三年正式理论学习加上了3一5年学徒,再加上全国国家统一理论手工考试获得。没有证书不准接正规工程上岗。所有建筑公司必须招聘正式工必须查证,老百姓找人干活也可以查证,不满可以上告政府吊销证书,当然有证比无证工钱要多很多。这样一做,工程质量有保证,有证有技术的民工收入会比名牌大学毕业生还高。

说实话,中国现在是大学生严重过剩,老百姓又不愿做技工,本质上是政府不做为,或者说从心理看不起民工,还死抱着万事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老思想。
作者: nallecn    时间: 2021-7-17 15:31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laborman    时间: 2021-7-17 15:38
nallecn 发表于 2021-7-17 15:31
有执照有什么用? 但我怎么论坛上看到,中国一线城市的APT质量远超凸凹的APT质量呢? ...

不可能的,国内裂个缝不是事,反正过几年就拆了。看看澳洲的建筑都是什么年代。
作者: 阿德莱德的流氓    时间: 2021-7-17 16:09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吃貨一個    时间: 2021-7-17 16:25
别看学校看专业。国内协和、清、北毕业工作的医生也得出来进修。但国内学HR的就没那个必要。
作者: yatimmy    时间: 2021-7-17 16:49
我母校八大之一,现在招收国内高考生,不用一本线就可以上了。
作者: lianbabe    时间: 2021-7-17 17:24
如果国内的政策不变,在澳洲上初高中,到清华北大读大学。




欢迎光临 新足迹 (https://oursteps.co/bbs/forum.php/bbs/bbs/)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