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精华好帖回顾

· 历时大半年的悉尼艰辛买房经历(家具更新) (2010-6-25) petercome · 8月活动--砂锅鱼头豆腐汤,豆苗鸡蛋豆腐 (2010-8-3) chesecake
· 烤猪颈肉 (2009-8-14) pal · 新妈妈早知道 (四,PLAN AHEAD AND GO AHEAD) (2009-8-12) chatcha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查看: 13161|回复: 67

回忆在澳洲生活的四年(1)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2-28 12:0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plumlee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lumlee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老爸老妈回国了,我用了快一个月的时间来适应没有他们的日子。说来很奇怪,自己生活了快四年,习惯了每周打电话回家问爸爸妈妈好,习惯了自己买菜做饭,习惯了所有事情自己拿注意……可是当爸爸妈妈跟我们住到一起的时候,平静的生活突然被打破了,才发现原来回到家里有香喷喷的饭菜是多么的温馨,才发现对周末一家人出游的计划是多么的期待,才发现原来东西坏了是可以修的,而不是以仍了之……于是我习惯了爸爸妈妈的照顾和呵护,习惯了每天工作之余给他们打电话,习惯了每天下班回家看到他们的脸庞,虽然时间很短,不到两个月,但是我却那么自然的习惯了这一切,像是享受了一辈子的人生最快乐的时光。

爸爸妈妈刚来的时候很感慨,说我们在这边很不容易,所有事情都得靠自己,他们知道国内80后的在结婚前基本都跟父母住一起,每天都有家人照顾,不用做饭,不用洗衣,更不用收拾屋子,可是这边不一样,前院后院都得清理,家里家外全是自己搞定。我想可能是环境逼出来的吧,大学以上出国的留学生基本都是这样过来的,工作以后条件已经好很多了,学生的时候更辛苦的。我不由得想起了我在国外四年的生活,整整的四年。如果说本科四年过的是天真浪漫,无忧无虑,充满幻想,憧憬未来的的象牙塔生活,那么在国外的四年就是酸甜苦辣,奋斗拼搏,把理想逐步变为现实的历练过程。

2006年2月,我怀着对未来新生活的好奇和期待,用最甜蜜的笑容向爸爸妈妈以及来送行的亲戚朋友在机场告别,却不知这挥手一别就是三年。我还记得自己当时一点离别的悲伤都没有,可能是大学毕业在家呆了半年多,把到澳洲要学的全英文的基础课程找来看过,驾照拿了,旅游了一些地方,有些无聊了,我知道昆明不可能留得住我,我能感觉到自己很迫切的想要离开生活惯了地方,迫切的想要看看传说中的西方世界,迫切的想要奔跑,去寻找我的梦想。我们一家基本上是从签证拿到就开始准备我出国的行李了,可怜天下父母心,老爸老妈几乎每周都会逛街帮我买东西,买的都是最好最贵的,把能想到的东西都给我带上了,打了无数次包,终于把四十多公斤的东西塞进了一个行李箱和两个手提包。妈妈一直不希望我出国,可是她从来没有表达出来,只是后来我听送我的同学说,我出关后妈妈的眼睛一直很红。爸爸很支持我出国,可是他也很舍不得我走,也是后来同学告诉我的,说我走后爸爸一直夸我乖……当时他们脸上的表情我永远也没有机会知道了,自己那个时候还是不懂事,真没想到他们那么舍不得我,而我却开心的离开了他们,走了一条我根本不知道会怎样的路。

[ 本帖最后由 plumlee 于 2010-2-28 13:25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11积分 +52 收起 理由
rong2010 + 3 感谢分享
nariko + 4 谢谢奉献
cityblue49 + 2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0-2-28 16:3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冰咖啡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冰咖啡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父母在这里时生活真是轻松了很多

发表于 2010-2-28 19:3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cheshirecat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cheshirecat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爸妈也是1月底刚回,想念他们阿~~

发表于 2010-2-28 19:5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jiwen629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jiwen629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刚从国内回来 想爸妈

发表于 2010-3-1 07:49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 的帖子

此文章由 大山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大山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期待更新

发表于 2010-3-1 08:3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yanyan111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yanyan111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出来5年了,每次想妈妈的时候最多也就能视频,都不能和她说话啊,撒娇啊,一起逛街做饭啊,觉得真得很可悲。。。。。其实我很想很想妈妈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0-3-1 09:0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oceandeep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oceandeep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LZ是昆明人啊, 四季如春的城市,美啊。 我记得以前每次去都买一大堆普洱,又好又便宜啊。

2007 年度奖章获得者 参与宝库编辑功臣 飞天奖章

发表于 2010-3-1 09:0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astin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astin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对昆明印象不错,帅小伙不少

发表于 2010-3-1 09:1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ysz67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ysz67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出国五年了,虽然已经为人母十多年了,但还是留恋跟父母在一起的时光。从中学就住校,一周回去一次,永远忘不掉父母忙着做我喜欢吃的场景。开始工作了,也没有机会跟他们在一起,不过,他们会经常乘三个小时的汽车来看我,那时感觉非常幸福。到了澳洲,虽然经常打电话,视频,可总感觉还有好多说不清的滋味与他们分享。我说服他们出来玩玩,可总已他们年纪大为借口回绝我,今年我上完了post Graduate course,,我忍不住对他们说:你们再不来,我今年要回去了,他们终于同意要来了。那一天我激动半夜没睡着。世上只有父母的爱是没有条件的。

发表于 2010-3-1 09:2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小乐宝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小乐宝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虽然篇幅暂时不长,可这短短的几段话却也道出了我的心声,鼻子酸酸的

2011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0-3-4 15:35 |显示全部楼层

同学,没想到你也在这里。。。

此文章由 dormimi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dormimi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好吧。。。
我发现你也在这里了。。。

plumlee,老久没和你联系,原来你陪着父母哪?
去年年底的考试如何呀?
父母来都去哪里玩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0-3-4 21:4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plumlee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lumlee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_^我们两这个缘分哪~~~~

发表于 2010-3-4 21:42 |显示全部楼层

回忆在澳洲的四年(2)

此文章由 plumlee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lumlee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回忆在澳洲的四年(2)

我还记得出海关的时候,一位海关人员问我,出去读书啊?就你一个人啊?拖这么多行李,挺不简单的。当时不知道这句话的分量有多重,全当做别人对我的夸奖和自己沾沾自喜的资本,后来才知道真的不容易。

当飞机飞行到阿德莱得上空,我听到有人说,怎么阿德莱得就这样啊?这么小,而且好象没有什么太高的建筑。没错,这就是我将要生活的地方,比起悉尼和墨尔本,这里可能要安静很多,华人也相对少很多。我没有太多的想法,就像当初到厦门大学一样,我不知道我将来会怎样,我能做的就是把当前的路走好。

学校安排了人来接新生,接我们的韩国学长很好,帮我把行李搬到学校安排的临时住宿,还给我留了他的手机号码,后来我们成为很好的朋友,他当时给我的帮助我至今都没有忘记。回忆起来很有意思,我在临时住所的电梯上遇到一个人,电梯门一打开,那人就叫出我的名字,我想了半天,我真的不认识他,后来他自我介绍了一下,原来是另外一个中国的学长,我们是在一个出国留学的论坛上认识的,当时我记得他的网名,他告诉我的真名我写在了本子上了,一点印象都没有。貌似我聊天的时候有提到我什么时候到,貌似他说他看是否有空回来接我,说是带我熟悉下情况,带我买电话卡什么的,没想到他真的来了,吱吱呜呜说几句感谢的话。(虽然那个时候大家对网友很排斥,我自己也堤防很多,但幸运我没遇到什么坏人,只是觉得自己很傻)。把行李放到房间后,学长带我和飞机上认识的两个马来西亚的小男生(他们过来读本科的)出去买电话卡。

全新的生活对我来说充满了新鲜感。我就像初生的婴儿,被这里的一切吸引着:学校派来迎接新生的学长们,从机场到住宿的一路景观,澳大利亚的公路,汽车,自行车。。。。我心中以致不住的兴奋,这就是我要生活的地方,有好多的"老外",不用担心听不到地道的英文了,呵呵。由于自己太专著于适应新生活,我竟然忘了打电话回家,第二天跟家里通电话的时候才知道爸爸妈妈一夜没睡,因为他们不知道我到达阿德莱得了没有,为此我一直都很内疚。当时由于有很多的事情,所以也是跟家里人匆忙的报了个平安。

接下来的一周很忙碌,学校的Orientation,忙着适应这边的一切,跟另外一个网上认识的女生一起找房子。学校安排住宿是方便,但是很贵。一般刘雪神都是选择在外面自己租房子。阿大有专门为学生提供的住房中心,有各种公交车时刻表和地图,学生可以免费上网找房子,也可以免费打电话跟房东联系看房子。一周的时间,我们大概看了五六个地方,最后决定住在东区离城中心六公里的一个意大利老太太的房子。

跟别人合租,尤其是一起做饭吃,是很锻炼人的经历。具体的细节很多,我觉得没有必要在这里浪费时间去回忆。在大学的时候我就学会了怎样与人相处,怎样与最难相处的人相处,自己生为女生,但是我不能否定女生有的时候真的很麻烦,很讨厌。我的原则一直是用真心去付出,而事实证明,我真心对待别人换来的往往是对自己的伤害。爸爸告诉过我,要是我能让那么可怕,那么讨厌的人以后想起我心存那么一点内疚或感激,那么我做人应该是成功的。中国有句老话:吃亏就是占便宜。说起来容易,但真正做到需要很大的忍耐力。第一次流眼泪不是因为想家,而是因为自己把朋友看错了,彻底的看错了。这也是人生的经历吧,呵呵,后来交友就相对谨慎了。让我欣慰的是同住一个屋檐下的一个上海姐姐作为第三者终于看不下去,忍不住出来帮我说话了。我其实不在乎这些,关键是自己对别人没有任何遗憾,起码多年后我回想起来我不会觉得愧对别人。

那时很有干劲,而且很乖,老师布置的东西我一定弄完,记得Orientation的时候,老师发了本四十多页的教材,叫我们回去读完些心得,我硬着头皮看到凌晨三点中才读完,写完心得已经四点了,第二天上课老师一问,全班四十多个人只有两个人读完……也不知道当时是什么心情,应该是满足吧。我记得那个时候那种从未有过的对知识的渴求。一本全英文的会计书,我看了几页,发现好像有很多从来没有见到的新知识,毕竟本科不是学会计和金融的,而且英文中有很多专业术语,可是越是遇到看到不懂的东西,我就越兴奋,越渴望读下去,正是因为不懂,所以我需要学习,不断的提高自己。我想我是对的吧,生活是公平的,你付出多少,生活就回报你多少。

学习如此,生活中也一样。出国之前跟爸爸妈妈商量好的,第一年绝对不打工,学习是首要。话虽如此,但我看到身边一个一个机会,忍不住很想去尝试,很想去跟当地学生一样,体验下打工的感觉。当然我也有原则,绝对不给中国人打工。在这里我要解释下,不是我对中国人的偏见,而是中国人雇佣的劳动力大部分属于不上税的黑工,而且工资超级的低。我想体验的是挣老外的钱的感觉,当然也想趁此提高口语,了解澳洲社会。

评分

参与人数 4积分 +22 收起 理由
jialiren + 2 谢谢奉献
degra + 10 感谢分享
dormimi + 2 一起回忆。。。

查看全部评分

2007 年度奖章获得者 参与宝库编辑功臣 飞天奖章

发表于 2010-3-4 21:4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astina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astina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来mm是“吓大”的 ,很美丽的学校

2011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0-3-4 22:1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dormimi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dormimi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astina 于 2010-3-4 22:45 发表
原来mm是“吓大”的 ,很美丽的学校

哈哈。。。我也是厦大的啊。。。
和plumlee也是在厦大bbs上认识的。。。
认识n年后在墨尔本才第一次见面。。。

缘分啊。。。

发表于 2010-3-4 22:5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小蜜早儿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小蜜早儿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学妹啊哈哈哈~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0-3-6 19:4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plumlee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lumlee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又冒出吓大的阿?哈哈。楼上是哪届的阿?

发表于 2010-3-6 22:0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plumlee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lumlee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回忆在澳洲生活的四年(3)
    于是我开始寻找打工的机会。当然我早就在刚到澳洲的时候就把银行账户和税号申请好,整装待发了,呵呵。在澳洲,每个需要工作的人都必须有个税号,直接跟税务局挂钩,雇主在发给你工资的时候,直接将你该纳的税交给税务局,剩下的净工资打到你的账户。到财政年终的时候,根据你整年的收入,税务局再做调整。比如年收入如果在政府规定的低收入一下的话,整年的收入是免税的,之前雇主帮你随上的税就会全部退回到你的账户。当学生最大的福利就是收入一般不高,不会超过低收入水平,所以基本不用上税。

    第一份工作是市场调查,比较幸运的在到澳洲的第二个月,2006年三月找到的,是阿德莱德大学请一个市场调查公司调查大学教室的利用率,我们就负责按照这个公司提供的地图和其他信息,到每间教室看有多少个人在上课,或者在上自习。在澳洲,正常渠道的工作首先就是一堆的文件要你读,尤其是在学校,各种劳动合同,法律文件,养老保险(政府规定雇主在发工资的时候直接帮你把养老金存到养老基金公司)你都要签名。这份工一周就两次的时间,大概持续了三周就结束了。我也正好趁此机会好好的熟悉了一下我们学校的教学楼和教室。期间还遇到了一个在化学系研究石油的中国老师,当时只是随便聊了几句,互相留了电话,后来也成了朋友。做了第一份工,在澳洲有了第一笔收入,心里很开心,而且发现原来在这边只要能打工,生活费其实不用爸爸妈妈寄过来的。于是我干劲更大了。

    第二份工也是是通过学校网站找的,也是做市场调查,我当时根本没有想到能拿到这份工作。面试的是一对夫妇,他们各自离开了待遇很好的公司,自己成立了一个关于小学和中学的数学教育的软件公司,基于澳洲初等数学教育的水平实在令人担忧,他们想在澳洲各个州推销他们的数学学习软件以提高澳洲数学教育的水平。他们要做的第一步是召集一些人(可能是数学学的好的人吧,呵呵)帮他们做市场问卷调查(我们需要做的仅仅是调查,而不是推销他们的软件)。具体操作是他们会开车带我们到不用的区(surburb),我们就根据地图,挨家挨户的敲门,目标客户群是有正在上小学的孩子的爸爸妈妈,然后根据问卷问他们问题,问题主要涉及家长对公立小学和初中的数学教育水平的看法。我不知道有多少个人申请,我也不知道有多少个人去面试。令我吃惊的是我电话面试了一次,然后在第二次面试结束后他们竟然告诉我我被录用了。然后马上给我各种文件回去填,告诉我每小时的薪水,并且强调了第二天的培训是带薪的。我当时都蒙了,我母语不是英文,而且到澳洲还不到一年呢,人家怎么就相信我有那个水平去敲本地人的家门然后做问卷调查呢?!而且哪里有那么好的事情给我培训还付钱给我?我按照在中国生活一贯的谨慎思维断定这对夫妇十有八九是骗子,为此我还装门到学校就业中心询问了下,工作人员告诉我一般通过学校网站注册的雇主应该是合法的,只是叫我把雇主的姓名和联系方式记下来,叫我先去培训了再说。后来去培训的时候看到其他的人,大部分是学生,但全是澳洲人,而且全是男的,但是貌似他们很镇定的样子。说实在的一直到第一次出去做问卷调查的收入打到我账户上之后,我才相信我是真的找到这份工了。这份工作给我了极大的锻炼,首先是英文水平的提高,我不得不一直用英文跟他们交流,不管是同事还是做问卷的人,而且我得用很好的标的方式让别人在打开门看到我的时候,愿意跟我交流。其次就是胆量与勇气,培训的时候我们有相互的模拟训练,本来准备的好好的,后来一听人家纯正流利的英语我就慌了,这个没法比阿;还有以前在国内去我没去过的地方我都会紧张,当时要在一个我完全陌生的国家,用我的第二语言去让母语是英文的人来回答我的问题;而且我们去的时间都是周末,老外是很注重私人空间的,在周末去打搅别人有的时候遭遇的冷眼。现在想想真是不简单阿,真不知道当时自己哪来的劲儿。不过我做到了,面对所有的老外(现在都没改过口来,其实生活在国外,我们才是老外),我可以骄傲的说我做的调查不比他们差。我的老板跟我一直保持很好的关系,有一年圣诞节,他们还邀请我到他们家过呢。可惜的是后来我学校的邮箱被锁了,无法联系到他们。我一直很佩服他们,有那么大的决心,放弃了稳定的收入,把自己的家变成办公室,没有日夜的工作,而这些最大的动力是他们看到澳洲的初等数学教育需要改变从而来改变澳洲整体的初等教育水平。

    这份问卷调查的工作持续了很久,基本上是每周末都会出去,跟工作时认识的Team leader成为很要好的朋友,他在我了解澳洲文化和生活方式方面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后来,当然平时的学习就得更加的卖力,尤其是第一学期,几大本英文的重量级书要在几个月内吃透,而且我比别人少了周末读书的机会,只能在平时熬夜了。不过想着一天的工作足够我作为学生一周的生活费,我就动力十足:)看来自己还是个俗人,^_^。

     半年之后我逐渐调整好了学习和打工的平衡,而且我觉得自己可以胜任更多的东西。说是调整,其实就是我个人觉得没有必要把所有经历都花在学习上,我认识的中国留学生当时基本上都是百分百把经历投入在学习上,当然也有不想拿学位,只想在这边挣钱的百分百把经历投入到打工上的。打工的经历让我学会了很多书本上,教室里永远也学不到的东西,而这些才是今后在澳洲发展很重要的基础,尤其是西方国家对语言和工作经验的重视,在某些程度上大于对学位的重视。在学校里,由于学商科研究生的大部分是中国人,做作业也是跟中国人一起做(咱们思维方式差不错,而且比洋人聪明,^_^),跟澳洲人交谈的机会很少,而我迫切的想要认识澳洲社会的各个方面,迫切的想要跟更多的本地人交流。于是我开始找第二份,第三份工,我甚至自己拿着简历和自己的葫芦丝到希尔顿酒店和其他一些公司毛遂自荐。自己本科是学旅游管理的,很想有点用武之地,不过后来还算是沾了点边。

评分

参与人数 3积分 +15 收起 理由
虞宅与美丽 + 10 感谢分享
jialiren + 2 谢谢奉献
dormimi + 3 没想到你在阿德这么拼!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0-3-6 22:0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紫萱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紫萱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楼主写的真好

2011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10-3-7 16:3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dormimi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dormimi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强烈顶plumlee。。。
小妮子很拼,值得学习!

退役斑竹 特殊贡献奖章

发表于 2010-3-9 01:4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applenet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applenet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楼主继续啊!好看的文章。

所以我说,澳洲政府这个移民团聚政策真的对新移民能够有很大的归属感,但人家觉得咱父母是负担。。。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0-3-9 09:5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kyscraperGod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kyscraperGod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交钱让父母移民啊!

发表于 2010-3-9 09:5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kyscraperGod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kyscraperGod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不就几万块吗?还不到10万!

发表于 2010-3-14 12:4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plumlee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lumlee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是阿,现在就是走交钱移民的路线。

发表于 2010-3-14 12:50 |显示全部楼层

回忆在澳洲生活的四年(4)

此文章由 plumlee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lumlee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提起起打工,兼职,有太多太多的回忆,眼前闪过的是一幅幅的图片,像小说;一个个不同的场景,像电影;还有一段段故事,仿佛就在眼前。自己都不知道从何说起。我当时把学习和生活平衡得很好,因为打工占据了宝贵的学习时间,所以学习必须有很高的效率,而兼职给我带来的经济上的独立和社会经验的丰富让生活本身充满了乐趣,而我也因此而精力旺盛。全职读书加两份兼职是家常便饭的事情,心情好了还会再做一份工。

06年下半年,除了之前的问卷调查的兼职,我还做了其他的一次性的问卷调查,但后来因为工作量太少,于是我又开始申请新的工作。同学都说我精力无限,我的解释是:当忙碌,充实成为一种习惯,你就停不下脚步来了。当时有个想法,可能是看多了以前留学生写的东西,觉得没有在餐馆打过工的留学生涯是不完整的,于是我一心想到餐馆打工。当然前提是不去唐人街的中餐馆打工!(之前解释过,我觉得唐人老伴都出奇的抠,可怜了很多中国学生在那里拿很少工资买苦力。现在每当看到留学生在中餐馆辛苦工作的样子,我很佩服他们,也很欣赏他们,有的时候很想去鼓励下他们说,如果他们能把中餐馆的活干好,以后哪里的活都能干好……呵呵,按我朋友的话,我有的时候太“自作多情”,“多管闲事”了)朋友介绍我去了家越南外面店,事后证明越南店比唐人店好不了多少。当然我当时是抱着一种满足心愿的想法去的,所以心态就会好很多,做好了最坏情况出现的心理准备。在餐馆打过工的人应该都有同感,有的时候老板很烦,一个劲的催,生怕你闲着,尤其是女老板(不好意思,自己也是女的,那是事实还得提一下》。《)男的老板好像不这样的。可能女老板对男生会客气些吧,很奇怪的现象。我做事的原则一直是尽量做到最好,好到没有被挑剔的。一开始在老板娘的弟弟店里,后来到她丈夫的店去做了。每次来回路上都会花一个多小时的时间,不过打完工拿到工资的时候就很满足了,我那时一直想要是自己有辆车就好了。总的来说老板娘对我还是满意的,后来给我加了点工资,平时过节还送点东西什么的。在那里我认识了另外一个打工的越南女孩,她比我大几岁,也是不想过平平庸庸生活,就自己出国来读书,可能是文化层次相近,我很佩服她,她说在越南,家里人要帮他介绍个有钱人嫁了,她不愿,想要自己的生活,所以就出来了,她有很多亲戚在这边,据说她舅舅是这个越南店老板的救命恩人。她舅舅在这边自己种菜买,她每次见到我都会给我一堆的黄瓜,很新鲜,很甜。我们很谈得来,无话不说,谈学习,谈生活,谈爱情,谈理想,每次打工能见到彼此是我们最大的动力,尽管打工的时候几乎忙的没有时间说话。她很吃惊为什么我一直都开开心心,好像从来没有觉得打工的辛苦,而她自己有的时候被老板娘说了几句觉得很委屈,我告诉她,体力上的辛苦是可以承受的,关键不能让心觉得累,我们其实只是这里的过客,在这里打工只是我们人生旅途的一小站,根本没有必要把这些没有素质的人所说的话放在心上,我们做好自己该做的,她也没有什么话好说的。而且通过这个窗口,我们也在逐渐了解澳洲社会,了解我们生活的环境,我们学会了很多东西,没有交培训费还拿工资,这么想心情就会好很多了。

我做了几个月,觉得我想体验的东西快体验完了,而且当时找到一份问卷调查的工作,正好遇到以前的一个学长,他说他可以帮我介绍工作,呵呵。所以我想跟老板娘说我不干了。呵呵,这个插曲很有意思,也证明了那时的自己太单纯,按老爸的话说不老练。我还没有把另外的工作拿稳了,就去跟老板娘是我找到其他的工作,不能往下做了。当然老板娘在以后的日子里就没有给我好脸色看:(真坏!我还给她介绍了个人去呢,那人当然没有我做的用心,老板娘问我说能不恩那个找个跟我一样做的好的 。我晕,我当时想: 你以为人人都像我那么卖力的阿!而问卷调查的工作只是一次性的,我以为是长期的,还有就是太相信那个学长,说的头头是道,其实什么都没介绍。总的来说就是自己有点自以为是,觉得这种零散的工,只要我申请,十有八九都没问题。所以有那么段时间我比较难熬,想做的工作没有,又不得不在不想呆的地方打工。但是总结了经验就是在另外一件事情没有确定前,不要轻易的做任何草率的决定,这个教训让我受益匪浅,成就了后来的兼职经历。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2 收起 理由
jialiren + 2 谢谢奉献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0-3-14 19:4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大山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大山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0-3-20 09:1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jialiren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jialiren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80 后的激励篇!赞!好女孩!

发表于 2010-3-22 21:3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人尽其才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人尽其才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very impressive!!

发表于 2010-3-22 21:4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careycat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careycat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写得很好

发表于 2010-3-22 22:2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cathyabc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cathyabc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写的很好啊
继续啊 加油!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