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精华好帖回顾

· 五千分之一,细品Winchester Commemorative 94 Yellowboy Indian Carbine (2013-12-1) Tacticool · 说说我溜猫的经历.-照片已经上了 (2009-4-6) suel
· 参加活动--晒晒我的海外败品 - 洗面奶大集合~~~ (2011-6-14) largepa · 黑色途锐150TDI, 提车上图 (MY14),二楼已上米色内饰图 (2013-8-31) bidemytime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查看: 36014|回复: 221

[NSW] 融回中国文化,也有难度 [复制链接]

退役斑竹 2012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9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09-1-8 12:3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缓缓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缓缓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本帖最后由 缓缓 于 2021-10-27 14:16 编辑

最近对于中西文化的冲突,大家都讨论得很热烈。不容置疑,中西文化确实有差异,差异引起冲突在所难免。对于外部矛盾,我们还可以采取“保持距离”的法则, 但是家庭内部,面对越来越西化的下一代,我们怎么办?为了减少今后家庭内部的中西文化冲突问题,长久以来,我是比较注意给咱下一代灌输中国文化的。经典读过,其他中文书也看了,甚至国内的夏令营也去参加了。中文听说读写,貌似没有问题。但是,我怎么发现,这道路是越来越曲折。

给儿子读《三字经》,一开始儿子还听,可读着读着,他的话就比我还多了。“凭啥孔融要让梨,就因为他SIZE小?为啥不把梨切成块,大家按需要分,这样才fair. ”“为啥小孩要服从大人,大家讲道理嘛,谁有道理听谁的。妈咪,我不想听你读了,你就想拿书里的东西教训我。”天地良心,我哪敢教训你啊?

后来,他开始自己读中文书。杨红樱的书读了,嫌人家不如J.K ROWLING, 看了20多页没有见高潮;看了郑渊洁的书,嫌人家情节boring, 结局太open; 看来看去,最爱的还是老外写的《吹牛男爵历险记》(译本)。

几个月前,全家回国旅游。因国内朋友介绍,去参加了一个在宁波的亲子营。一来我们想和国内同龄父母交流下育儿心得,二来也让儿子试着“融入中国社会”,接触下自家亲友之外的中国孩子(亲子营是针对国内孩子开的,外籍的就我们一家)。结果大致令人满意,不过几段小插曲,足见文化差异:

第一天的第一个活动是参观海事博物馆。他在日记中的评论如下:

2nd activity – visiting Maritime Museum: it’s interesting! 我觉得侦探的导游有点 unprofessional. Usually a professional tour guide will tell us specifically about the display item, like when it was made, which battle it was used in. But 侦探 only read the label.

再看看人家中国孩子写的:

到了目的地,我们一下子被清新的空气吸引了,跟着侦 探的脚步,我上了镇海关口纪念馆,进入眼帘的就是戚将军本人,看着他那威武的身姿,我仿佛穿越时光隧道,到了那杀声震天的战场,我看到鲜红血从日寇的刀尖 滴落,我听到了那悲伤的哭声,但是,我也看到了日寇大军在渐渐后退,招宝山保住了,镇海关口保住了!突然后面有人推了我一下,我便又回到了现在,继续跟着 侦探去参观那些威风凛凛的腊像,甚至还去看了看当年的刀和炸弹。最后,我瞻仰了最后统领忠军的大旗和三位战功显赫的大将画像。
按中国的游戏规则,最好不要随便给领导同志提意见。就算是合理化建议,也别这么直白,否则以后怎么混?

第二天中午,营里老师教大家唱营歌,还要配舞蹈动作(包括双手托腮歪头做花朵状)。完全是中国幼教老师的风格。

At lunch, we had to sing a really really girly song. The movement was even more “pre-school”. I will never do the movement!!!!!! I strongly recommend it’s to be changed, into a more boyly and rock-n-roll style, with street dance movement.

结果,就我们儿子和另一个“皮大王”没做动作,遭到点名批评。儿子是批评后,仍然坚持不做。

散场后,我和他爸马上搬出当年政治课本的理论教育儿子:虽然这些动作我们也不喜欢,但做了又有啥损失?小我服从大我,个人服从集体。不要特立独行

当晚的篝火晚会上再唱营歌,儿子勉强做了。

一周后,儿子应邀参加他堂妹同学的生日PARTY.  大概有10个8岁的男孩女孩。去接他的时候,他很茫然地抱着个长毛绒玩具出来,很疑惑地问我:中国的女小孩为啥说话都这么嗲? 8岁还都这么天真?不会好好说话吗?这是Chinese Culture? (嗯,也许吧,我还没找到理论根据,不过,事实确实如此哎)

。。。。。。。。。。。。。。。

看来,中国文化是门大学问。除了听说读写,还有好多“微妙”的游戏规则需要学习。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评分

参与人数 16积分 +109 收起 理由
huxiaoli856 + 3 好可爱啊
luckyabc + 3 感谢分享
小水牛 + 4 偶对你的景仰如滔滔江水

查看全部评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09-1-8 12:4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U & Me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U & Me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担心我们的孩子长大以后和我们的文化差异!!

[ 本帖最后由 U & Me 于 2009-1-8 14:01 编辑 ]

发表于 2009-1-8 12:4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JuliaTu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JuliaTu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Dmm,你的儿子太有主见、太有才了!我看得眼泪都要笑出来了!我觉得他很好,你们对他的中国文化教育也很好,非常有耐心。他很有自己个人的看法,而且我觉得他说得有道理。比如那个跳舞也实在太白痴了,没必要勉强他做吧?

看他写的东西跟中国另外一个孩子写的东西,觉得那个孩子写的实在太假了,跟我自己读小学的时候写的东西差不多。可见这么多年过去了,教育体系还是老样子,教育思维和理念还是没有任何进步或者改变,小孩子仍然没有自己自由的思考pattern。感觉上,让孩子在澳洲成长,他更开心,心智的发育更成熟。

2008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09-1-8 12:4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第一名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第一名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这些都是垃圾culture,我避之不及

这样的culture只能教出废物,不学也罢

评分

参与人数 6积分 +20 收起 理由
总有刁民要害朕 + 8 我很赞同
teddyli1982 + 2 有共鸣
江上往来人 + 4 太同意了。

查看全部评分

退役斑竹

发表于 2009-1-8 12:48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 的帖子

此文章由 风玲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风玲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D妈妈你这个帖子真有趣我很喜欢看! 的确,中西方文化之中,存在很多差异,很值得我们讨论,谢谢你开这个贴跟大家分享。
你儿子很有想法啊,我觉得他说的都对,我支持他!
说实在的,我没给我女儿教多少成语,中国古代故事,因为她理解不了。我们一起读的书,现在正在读的是《吵闹村的孩子》,《长袜子皮皮》和《米欧我的米欧》,都是瑞典的林格伦写的,我女儿很喜欢,我也喜欢。我个人的观点,作为第二代,他们会认中文字,会听,会说,就算可以啦。我都不要求我女儿会写字,她看着字都认得,盖上就想不起怎么写,不过她在电脑上打字的时候,知道选哪个,我要求不高,觉得这样就行了。
像他们第二代,很多想法,包括侵华战争,古代的一些礼教,不能理解我感觉也很正常,不知道别的妈妈们怎么看?

评分

参与人数 2积分 +4 收起 理由
乐陶陶 + 2 我也赞同
千叶 + 2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9-1-8 12:5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JuliaTung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JuliaTung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另外,我们也要接受,既然你在这里生养孩子,他是不可能成长成跟中国孩子一样的孩子,跟我们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处事方法不同是必然的,我们要学会的是怎么跟他很好的沟通协调,而不是他融回到中国文化,然后用中国式思维跟我们沟通。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09-1-8 12:5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魅影妖瞳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魅影妖瞳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真是个可爱的小大人,哈哈,我喜欢你家这个8岁的小男孩

退役斑竹

发表于 2009-1-8 12:55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6# 的帖子

此文章由 风玲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风玲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是啊,我也觉得,国内的孩子写那种千篇一律的文章,跳那种舞,对培养自己的个性没什么好处。这些东西正是我们希望自己的孩子避免的东西啊。

发表于 2009-1-8 12:5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xueshuyz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xueshuyz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你看到的和说的这些都是打倒孔老二之后的现在中国垃圾文化,不是真正的中国文化,真正的中国文化已经被很多人放弃了。从我个人观点以及这两年对澳洲文化的认识,我觉得真正的中国文化还是有太多的优点的,就看我们子孙怎么学怎么用了。如果东施被别人骂后就说西施的样子很难看,那谁也无话可说。

评分

参与人数 6积分 +21 收起 理由
孤云出岫 + 2 我很赞同
jhjhjhjhjh + 6 我很赞同
irenezh + 4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退役斑竹 2009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09-1-8 13:0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旋木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旋木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好文章, 这是每个侨居海外的华人父母都会碰上的问题, 怎么样让孩子提取中西方文化中的精髓。
LZ的儿子很有自己的见地, 我觉得这是很多中国孩子所欠缺的, 包括我们自己这一代在内的中国孩子从小到大接受的都是填鸭式的教育, 无条件接收老师或是父母灌输的思维方式和道德标准。
我和风铃MM的想法一样, 对孩子的中文程度要求不会太高, 会说, 会写, 会听就可以了, 当然如果孩子自己有好好学习中文的兴趣, 能写当然是最好了。
Tomorrow is another day!

2008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09-1-8 13:2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第一名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第一名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三字经千字文,包括给大一些的孩子读水浒三国西游记,我觉得书里很多地方的确没有道理,应该和孩子一起批评。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09-1-8 13:3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Mandy99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Mandy99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好文

发表于 2009-1-8 13:3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pal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al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话说我的中文阅读入门书是。。。。。。童话大王(paopaobing(51))

退役斑竹 2012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9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09-1-8 13:3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缓缓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缓缓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JuliaTung 于 2009-1-8 13:46 发表
Dmm,你的儿子太有主见、太有才了!我看得眼泪都要笑出来了!我觉得他很好,你们对他的中国文化教育也很好,非常有耐心。他很有自己个人的看法,而且我觉得他说得有道理。比如那个跳舞也实在太白痴了,没必要勉强他做 ...


当儿子第一次看到领队老师做动作的时候,你没看见当时他的表情:他当时就蒙了,从没见过这阵势啊,继而五官挪位地转头看我,意思是:我一定要做吗?

我心里那个笑啊!

我也觉得,中国有些东西真的很白痴。佩服有些人还可以“饱含深情地”跟着做。

退役斑竹 2009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09-1-8 13:3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旋木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旋木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D妈妈 于 2009-1-8 14:32 发表


当儿子第一次看到领队老师做动作的时候,你没看见当时他的表情:他当时就蒙了,从没见过这阵势啊,继而五官挪位地转头看我,意思是:我一定要做吗?

我心里那个笑啊!

我也觉得,中国有些东西真的很白痴。 ...

哈哈, 可以想像他当时蒙了的表情
Tomorrow is another day!

退役斑竹 2012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9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09-1-8 13:4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缓缓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缓缓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风玲 于 2009-1-8 13:48 发表
D妈妈你这个帖子真有趣我很喜欢看! 的确,中西方文化之中,存在很多差异,很值得我们讨论,谢谢你开这个贴跟大家分享。
你儿子很有想法啊,我觉得他说的都对,我支持他!
说实在的,我没给我女儿 ...



中国文化,不管精华糟粕,我都希望儿子可以了解。我们的任务是帮助孩子多探索,接触。但是否接受,接受多少,他自己定吧。

关于中国的一些历史(比如文革,六四,毛泽东,鸦片战争),我让孩子看了西方的书(图书馆有好些写给孩子看的历史书)和咱人民出版社的书,不同观点,不同视角。多看看,很有意思。

至于写字问题,我也是哦,能用手写做好,太困难了就用电脑打。我们的目标是用中文可以把一件事说清楚。如果哪天儿子也来一篇中国式作文,我大概会鸡皮疙瘩一身的。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5 收起 理由
人民 + 5 有共鸣

查看全部评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退役斑竹 2012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9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09-1-8 13:5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缓缓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缓缓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叶多妈妈 于 2009-1-8 14:28 发表
三字经千字文,包括给大一些的孩子读水浒三国西游记,我觉得书里很多地方的确没有道理,应该和孩子一起批评。


这些我们都读着。象你说的,一边读一边批。发觉水浒西游都有点流氓英雄主义。三国还可以,在孩子眼里,就是大家打来打去,呵呵。

2020年度勋章

发表于 2009-1-8 14:0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zuozuo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zuozuo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我怎么看怎么觉得那个中国小孩写的东西实在太假了,怎么这么小的孩子就会写出这么假的东西来啊!这也许是中国教育体制的最悲哀之处吧!作文也好,文学也好,怎么也要源于生活,源于真实的感受吧。总之我看到那篇中国小孩写的作文,不舒服极了。不知他的老师怎么看。

至于唱歌的动作啊,表情啊,讲解员的讲解啊,我倒觉得无所谓,中国再发展几年这方面也许就接轨了。

退役斑竹 参与宝库编辑功臣

发表于 2009-1-8 14:1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big_beast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big_beast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俺希望俺家小P将来写东东不会象那个中国小朋友一样……太可怕了……
说实话……令人作呕-_-b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2 收起 理由
jessica_cao + 2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退役斑竹 2007 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8年度奖章获得者 参与宝库编辑功臣 2012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9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0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4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5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09-1-8 14:1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patrickzh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atrickzh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羡慕一下楼主的孩子中文能够听说读写

退役斑竹 2007 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8年度奖章获得者 参与宝库编辑功臣 2012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9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0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4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5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09-1-8 14:2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patrickzh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atrickzh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D妈妈 于 2009-1-8 14:57 发表
这些我们都读着。象你说的,一边读一边批。发觉水浒西游都有点流氓英雄主义。三国还可以,在孩子眼里,就是大家打来打去,呵呵。

水浒我个人也不喜欢。
但是三国演义是我个人最喜欢的作品,从小看到大,从连环画看到原著。

三字经我是到了高中才读过,这个书很好,年纪越长越能够体会其中的真正含义。

这些书我个人认为都是中国的好东西,有兴趣的话,读上几百遍都不为过。
但是在这里长大的孩子没兴趣也没什么,世界上的好书多的很。

评分

参与人数 2积分 +9 收起 理由
icicle + 4 我很赞同
vont + 5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退役斑竹 2012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9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09-1-8 15:0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缓缓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缓缓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世界上的好书多的很

- 特别同意朱版这句话。

我经常听别人说:不读经典会怎样怎样,好像一辈子就废了的意思,听着心里很不舒服。

总是觉得,国人这个样子的大张旗鼓重读经典,是否背后还有什么意义在?

2008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09-1-8 15:1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第一名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第一名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中国古典名著都不适合启蒙教育

退役斑竹 参与宝库编辑功臣

发表于 2009-1-8 16:0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big_beast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big_beast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四大名著实际上是明朝白话本中比较有名的四本……
中国小孩读的一般是三字经,百字姓,千字文,千家诗,合称三百千千
俺个人觉得幼学琼林也不错……
P民一个,屌丝一枚,傻妈一只

记得给俺加分……

退役斑竹 2007 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8年度奖章获得者 参与宝库编辑功臣 2012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9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0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4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5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09-1-8 16:3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patrickzh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atrickzh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D妈妈 于 2009-1-8 16:01 发表
世界上的好书多的很
- 特别同意朱版这句话。
我经常听别人说:不读经典会怎样怎样,好像一辈子就废了的意思,听着心里很不舒服。
总是觉得,国人这个样子的大张旗鼓重读经典,是否背后还有什么意义在?

谢谢楼主。

国内有大张旗鼓重读经典绝对是好事,
我这一代,小时候很多古典的书都没读过,学校里也不是太重视。
现在国内在文化典籍上的大规模“复古”我看就是大好事,各种题材的版本包括少年儿童的版本层出不穷,再过几十年中国文化里的好的传统都能慢慢的通过这样的“复古”来慢慢恢复。

发表于 2009-1-8 16:4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y12345678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y12345678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复古的潜台词是非今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退役斑竹 2007 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8年度奖章获得者 参与宝库编辑功臣 2012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9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0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4年度奖章获得者 2015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09-1-8 16:5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patrickzhu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patrickzhu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y12345678 于 2009-1-8 17:45 发表
复古的潜台词是非今


我说的“复古”没有“非今”的意思。

发表于 2009-1-8 17:0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leobaby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leobaby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原帖由 JuliaTung 于 2009-1-8 13:50 发表
另外,我们也要接受,既然你在这里生养孩子,他是不可能成长成跟中国孩子一样的孩子,跟我们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处事方法不同是必然的,我们要学会的是怎么跟他很好的沟通协调,而不是他融回到中国文化,然后用中 ...

非常同意.也许要改变思维的是我们.

发表于 2009-1-8 18:42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中国文化

此文章由 chatchat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chatchat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某天女儿说,今天我同爸爸辩论,爱国。我说,爱国的人很傻,为了国家连命都不要了。我用最后两句话把他驳倒了:君不正臣另择主. 众叛亲离,你敢说众和亲是叛徒吗?
虽然国家,君王等概念在8岁的孩子心里还不是很清楚,但她最近看了“封神榜”电视和书,有自己的想法,还能用上古文,还真不错。
不过这个辩论呢,却是这里的学校教的,她们二年级,老师就教了怎样写辩论稿,孩子们分成正反方,各自展开自己的观点辩论。

2008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09-1-8 18:59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第一名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第一名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君与国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