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足迹

 找回密码
 注册

精华好帖回顾

· 我的Camino De Santiago (2022-10-21) 士多可 · 写给即将踏上澳洲土地的朋友们 (4) (2004-12-20) spirit1
· 孩子的可怕真相--父母的可怕真相 (2011-9-29) 林草123 · 参加活动-四天已更新,全油炸食品 (2010-7-13) PACIFIC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查看: 2658|回复: 47

[史海钩沉] 《巨流河》一本了解中国现代历史的回忆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4-8 21:1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john-2204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john-2204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刚在网上看到,正在不停地看下去...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24-4-8 22:0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bfox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bfox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最近看到很多地方推这本书, 是什么特殊的日子吗?

发表于 2024-4-8 22:3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john-2204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john-2204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bfox 发表于 2024-4-8 22:00
最近看到很多地方推这本书, 是什么特殊的日子吗?

本书从作者(齐邦媛)出生东北一路描写到移居台湾。对于研究抗战时期民间有重要意义!

特殊日子可能就是今年刚去世,享年100岁。

这本自传是她80岁开始写的。因为100岁,所以她所经历的事情就比较完整..

我还在继续看下去,真想知道她的父亲和要追杀她父亲的張学良后来是否再碰面..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3 收起 理由
bfox + 3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2017年度勋章 2018年度勋章

发表于 2024-4-10 10:5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虞宅与美丽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虞宅与美丽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bfox 发表于 2024-4-8 22:00
最近看到很多地方推这本书, 是什么特殊的日子吗?

最近刚刚去世,享年100岁。

退役斑竹 2012年度奖章获得者 2009年度奖章获得者

发表于 2024-4-10 11:0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缓缓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缓缓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john-2204 发表于 2024-4-8 22:30
本书从作者(齐邦媛)出生东北一路描写到移居台湾。对于研究抗战时期民间有重要意义!

特殊日子可能就是 ...

碰面了吗

等楼主继续谈感想

2017年度勋章 2018年度勋章

发表于 2024-4-10 11:0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虞宅与美丽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虞宅与美丽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楼主看的哪个版本?如果可能,看港台未删减版吧。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2017年度勋章 2018年度勋章

发表于 2024-4-10 11:0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虞宅与美丽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虞宅与美丽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半世紀以來,猶太人的悲痛化成書近千,而中國人在八年抗戰中的悲痛幾乎無人詳記。一九四九年中共佔據大陸後,那八年正面抗戰的是國民黨,留在大陸僥倖未死的人都必得否定過去一切,那時殉國的熱血軍民,在政權改變之後,都在『第二次死亡』時被淹沒遺忘了。而我,在那場戰爭中長大成人,二十年來在國際文學交流之際熱切地宣揚『我們台灣文學』,又何曾為之際生身的故鄉和為她而戰的人寫過一篇血淚記錄?」


摘录一段。

这个角度是我以前没有想到的,实际上第一次看到《一寸山河一寸血》纪录片的时候,确实非常震撼。

发表于 2024-4-10 11:21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桔年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桔年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齐邦媛在一次访谈中说:《巨流河》在大陆重印出版,我希望一定要写上"生者默默,死者无言”这几句话。

人生至此,何等开阔。

发表于 2024-4-10 11:3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john-2204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john-2204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虞宅与美丽 发表于 2024-4-10 11:05
楼主看的哪个版本?如果可能,看港台未删减版吧。

不知是什么版本..

最近买了新手机,14的..

看到这信息,就Google了一下。

打算几个版本都看,比较一下差别..

说真的,作为亲身经历从抗战开始(13岁),到抗战胜利(21岁)纪录下来比较完整的抗日战争老百姓的苦难日子,确实是可贵的史料..

发表于 2024-4-10 11:4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john-2204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john-2204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桔年 发表于 2024-4-10 11:21
齐邦媛在一次访谈中说:《巨流河》在大陆重印出版,我希望一定要写上"生者默默,死者无言”这几句话。

人 ...

作者后来信基督教了..

她在回忆中写道,張大飞(她家庭极为照顾的兄长及喜欢她的飞行员)是基督教徒,信奉不杀身,在天空上碰日机会怎么做..然后她筆锋一转的说,他想到自己父亲被日本侵略者杀害,肯定毫不犹豫地开炮把日机打下……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2 收起 理由
桔年 + 2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4-4-10 11:59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桔年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桔年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john-2204 发表于 2024-4-10 11:43
作者后来信基督教了..

她在回忆中写道,張大飞(她家庭极为照顾的兄长及喜欢她的飞行员)是基督教徒, ...

在那个颠沛流离,国破家亡的年代,宗教可以给人非常大的安慰。

关于信教,我想起了前几天看到一个二战瑞典间谍埃里克森的故事,里面提到了他的情人安妮。一个反纳粹的德国贵族。在像神父祷告之后被处以绞刑。因为那个神父还有一个身份叫盖世太保。埃里克森被秘密的带到了行刑的地方,目睹了安妮被行刑。(不好意思,歪楼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2 收起 理由
john-2204 + 2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24-4-10 12:0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john-2204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john-2204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缓缓 发表于 2024-4-10 11:05
碰面了吗

等楼主继续谈感想

为了满足我和大家的好奇心,我现在跳着看,现在巳看到,她父母也来台湾了..

发表于 2024-4-10 13:21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john-2204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john-2204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缓缓 发表于 2024-4-10 11:05
碰面了吗

等楼主继续谈感想

作者父亲1987年去世,她的母亲1983年故世。
1954年作为立法委员的齐世英因为反对为增加军费提高电费的法案,蒋介石大怒开除了他的党籍。从此成为只拿立法委员工资的看管人员。他和張学良有见面,摘要如下:一九八一年他在荣总住院时,张学良突然去病房看他。自一九三五年汉口不欢而散,近半世纪首次再见,令他心情很不平静。当年雄姿英发的青年,都已八十二岁了,乡关万里,一生坎坷,千言万语都说不尽,也不必说了。常常自问,“如果当年能够合作,东北会是什么样子?中国会是什么样子?”事实上,时光即使能够倒流,合作亦非易事。张学良二十岁继承奉军地盘,毫无思考判断准备,只知权力,冲动任性地造成贻害大局的西安事变,使东北军数十万人流落关内,失去了在东北命运上说话的力量,他和这个坚持人性尊严,民主革新的理想主义者齐世英怎么合作?那一天会面,两人唯一共同心意,是怀念郭松龄将军。张学良想的是郭将军对他权力的辅佐;我父亲想的是,如果巨流河一役郭军战胜,东北整个局面必会革新,不会容许日本人进去建立傀儡满洲国,即使有中日战争,也不会在战争胜利之后,将偌大的东北任由苏俄、蒋中正、毛泽东、杜津明、林彪,这些由遥远南方来的人抢来打去决定命运!这些憾恨,虽已还诸天地,却仍折磨着他的余年岁月。

评分

参与人数 2积分 +9 收起 理由
桔年 + 4 感谢分享
缓缓 + 5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4-4-10 19:01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石堡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石堡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john-2204 发表于 2024-4-10 13:21
作者父亲1987年去世,她的母亲1983年故世。
1954年作为立法委员的齐世英因为反对为增加军费提高电费的法 ...

也有齐世英逼反张学良一说,西安事变他也有一个角色。
青年才俊,野心勃勃。

发表于 2024-4-10 19:1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sayaaz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sayaaz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桔年 发表于 2024-4-10 11:59
在那个颠沛流离,国破家亡的年代,宗教可以给人非常大的安慰。

关于信教,我想起了前几天看到一个二战瑞 ...

三自教会里很多党的秘密代表。
敬畏耶和华是智慧的开端,认识至圣者便是聪明。

发表于 2024-4-10 19:13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john-2204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john-2204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石堡 发表于 2024-4-10 19:01
也有齐世英逼反张学良一说,西安事变他也有一个角色。
青年才俊,野心勃勃。 ...

我是看他女儿的回忆..

主要是想知道8年抗日战争底层学生、老师,广大难民逃离家园的苦难生活..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24-4-10 19:35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石堡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石堡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john-2204 发表于 2024-4-10 19:13
我是看他女儿的回忆..

主要是想知道8年抗日战争底层学生、老师,广大难民逃离家园的苦难生活.. ...

齐先生的著作还是偏向上中层,毕竟那是她的圈子,也是最引人入胜的部分。
他父亲是CC的要角,肩负东北重任。当然陈立夫也是有理想的青年才俊。他们当然瞧不上张学良,张说齐搞他,串联他部下,破坏他和委员长的关系。也可以说不能算错。
到了台湾,老蒋开始扶植小蒋。陈立夫被赶走,CC就烟消云散了。

发表于 2024-4-10 19:47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john-2204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john-2204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石堡 发表于 2024-4-10 19:35
齐先生的著作还是偏向上中层,毕竟那是她的圈子,也是最引人入胜的部分。
他父亲是CC的要角,肩负东北重 ...

我之所以想看看齐邦媛的回忆,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看看在她的回忆中是否能找到自己父母亲人的足迹..

南京、武汉、重庆、宜宾,昆明等..

发表于 2024-4-10 21:54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石堡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石堡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john-2204 发表于 2024-4-10 19:47
我之所以想看看齐邦媛的回忆,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看看在她的回忆中是否能找到自己父母亲人的足迹.. ...

令尊也曾抗战八年?有故事不妨给大家分享分享。

发表于 2024-4-10 22:1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john-2204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john-2204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石堡 发表于 2024-4-10 21:54
令尊也曾抗战八年?有故事不妨给大家分享分享。

我父亲不是军人,他抗战开始时随单位从上海迁到重庆,在重庆歌乐山一带工作。

叔父抗战开始投笔从戎(杭州之江大学),黄埔14期,毕业后去蒋介石警卫连工作……

评分

参与人数 2积分 +6 收起 理由
石堡 + 4 感谢分享
桔年 + 2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4-4-10 22:2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清墨水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清墨水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虞宅与美丽 发表于 2024-4-10 11:08
摘录一段。

这个角度是我以前没有想到的,实际上第一次看到《一寸山河一寸血》纪录片的时候,确实非常 ...

难怪国内媒体的声音不一样
不宠无惊过一生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24-4-10 22:42 来自手机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桔年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桔年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john-2204 发表于 2024-4-10 22:16
我父亲不是军人,他抗战开始时随单位从上海迁到重庆,在重庆歌乐山一带工作。

叔父抗战开始投笔从戎(杭 ...

我家中祖父辈也有黄埔军校毕业的,分别来自父母两边,年龄相差挺大,所以互不认识。两岸相通后,他们会大陆都提到了国民党抗日,我当初还挺惊讶的。 这是我第一次了解到抗日的另一面,也第一次听到有人谈及当年的飞虎队。

这些口耳相传的历史,比书本更震撼。

尤其是见到他们醒目的枪伤疤痕。一个是日本人打的,一个是在淮海战役的时候伤的。

发表于 2024-4-10 23:0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石堡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石堡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john-2204 发表于 2024-4-10 22:16
我父亲不是军人,他抗战开始时随单位从上海迁到重庆,在重庆歌乐山一带工作。

叔父抗战开始投笔从戎(杭 ...

原来是前辈。
歌乐山,听着很耳熟啊。
之江,黄埔,警卫连,根红苗正,应该是去台湾了吧?

发表于 2024-4-11 03:0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flyinfree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flyinfree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john-2204 发表于 2024-4-10 13:21
作者父亲1987年去世,她的母亲1983年故世。
1954年作为立法委员的齐世英因为反对为增加军费提高电费的法 ...

谢谢分享,以前看历史了解过郭将军与张家翻脸并且发生了交战最后败亡,但并不知具体内情也不知道郭将军居然背负着一个关联东北未来的可能。希望你有空可以专门提一下。

发表于 2024-4-11 03:12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flyinfree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flyinfree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桔年 发表于 2024-4-10 22:42
我家中祖父辈也有黄埔军校毕业的,分别来自父母两边,年龄相差挺大,所以互不认识。两岸相通后,他们会大 ...


我们家那时候人丁不多,并不在国内,与日本发生的唯一联系便是二战时日本开展南下路线进攻东南亚,高祖父那时携家人在那边经商多年,虽然不是巨富但也颇有积蓄,由于兵荒马乱又身在异国,于是返回家乡购田建屋准备过安稳日子,结果没几年,国民政府上门强征,家中只有三男丁,高祖父已于1943年逝世,祖父为一家生计之主,家中两男儿最大的不足14,结果只能让未满14那位参军,后来随部队撤去了台湾,一直到80年代才重新联系上。而中共上台后,NND,咱家直接沦为地主。。。然后就此扑街。

印象中家中近亲辈的直接参加抗战的几乎没有,老家那边有参与的都是远亲或者已经在很多辈前就已经分离的分支,并无往来。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2 收起 理由
桔年 + 2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4-4-11 07:16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john-2204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john-2204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flyinfree 发表于 2024-4-11 03:04
谢谢分享,以前看历史了解过郭将军与张家翻脸并且发生了交战最后败亡,但并不知具体内情也不知道郭将军居 ...

我和你一样,从前知道郭松龄反張作霖的事情,但不知详情..

所以一看见有这回忆並且是从东北一直写到台湾的百岁老人,就十分有兴趣的看下去..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24-4-11 07:54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john-2204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john-2204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flyinfree 发表于 2024-4-11 03:04
谢谢分享,以前看历史了解过郭将军与张家翻脸并且发生了交战最后败亡,但并不知具体内情也不知道郭将军居 ...

齐邦媛这段回忆我前几天刚看过,先给你讲过大概然后去找相关回忆摘录贴上..

郭松龄是当时張作霖手下最励害的统领军官,几乎是完全掌握实际军队的权力,那年張作霖又命令他率兵出关参加军阀战争,估计之前就有想法不願出关打仗……

虽消息很快就让張家知道,但郭的反叛军队很快就打到巨流河,巳可遥望沈阳城..

按回忆描述,就在整顿休息时候,郭手下将领被收卖(毕竟都是張作霖从前栽培的军官),郭的得力助手齐世英正巧也不在郭身边……

所以,这回忆取名巨流河,我认为还有层意思,就是兵败巨流河旁..

发表于 2024-4-11 08:05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john-2204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john-2204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flyinfree 发表于 2024-4-11 03:04
谢谢分享,以前看历史了解过郭将军与张家翻脸并且发生了交战最后败亡,但并不知具体内情也不知道郭将军居 ...

..他一生第一个大挫折是堂兄因肺结核逝世于德国南部的Freiburg,最初尚隐瞒一阵,但不久伯祖父在家乡去世。儿子为何不能奔丧?只好捧着他的骨灰回家。回到沈阳,家中坚决不许他再出去,追求学问的梦至此中断,那一年他二十五岁。丧事结束后,他离开庄院又回到沈阳城,想另寻途径,再走进修之路。在那时代的沈阳,一个官费留学生从德国归来,是件很受重视的事。他父亲在奉天武备学堂的同学好友郭松龄将军。认为他住在旅馆不方便,邀他搬到郭家。塞外一月,冰雪封途,最适作长夜之谈,两人谈地方事,国事到天下事,无所不谈。郭将军敬重的客人来访亦常邀他聚谈,归国青年得以宏观知家乡处境,他在日本和德国所见,亦引听者极大兴趣。尤其谈到德国在第一次大战败后,经济几近崩溃,民间生活艰苦,但人民处处流露民族的自尊,和走出困境的坚定意志。他们石头建基的老楼旧厦,廊柱依然修整,门前路树,石砌街巷,有文化根基深厚的稳定感。而东北当时在日俄觊觎下已处危境,参加军阀混战有何意义?中国的老百姓,何日才能普遍受到足够的教育,走出浑浑噩噩受人摆布的境地?——他不知道,这些大家充满强烈愤慨和改革使命感的雪夜长谈,因缘际会,改变了他一生的命运。..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3 收起 理由
flyinfree + 3 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24-4-11 08:08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john-2204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john-2204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john-2204 发表于 2024-4-11 08:05
..他一生第一个大挫折是堂兄因肺结核逝世于德国南部的Freiburg,最初尚隐瞒一阵,但不久伯祖父在家乡去 ...

..自古以来,塞外传奇人物,都是骁勇善战的骑射英雄,保住江山,进而生聚教育。郭松龄将军,晚清光绪九年(一八八三年)生于辽宁乡渔樵寨村。家贫,十五岁就读私垫数年,进奉天武备学堂,毕业后随朱庆澜(一八七四~一九四一年)军入川,在四川新军加入同盟会。三十三岁由陆军大学毕业后,由己任广东省省长朱庆澜的推荐,在孙中山的护法军政府担任警卫军及韶关讲武堂教官。他有学识,有见解,讲课时督促青年成为有民主思想的爱国军人。辛亥革命后全国军政混乱,他在军中由北至南尝遍了国家动荡之苦,对局势具有宽阔的视野,回到新创办的东北讲武堂任战术教官,当时奉军少帅张学良是他的学生,对郭教官极为佩服,邀他加入奉军,改革军队成立新军,凡事倾诚合作。两次直奉战争中,郭军以战力战术皆立战功。但是进关参战,意义何在?故乡沃野千里,农耕缺人,而青年官兵伤亡异乡,遗族处境悲惨,实在应停止征战,教育生息。

    在由欧洲回国的青年人眼中,新军的理念是很有吸引力的。那时的郭将军已是新军领袖,地位显赫,仪表堂堂,凡事能决能行。郭夫人韩淑英女士,燕京大学毕业,伉俪情深,两人皆好读书,接受新思想,交友、谈话多以天下国家为己任。郭将军与张学良等原已筹备成立一所中学,教育军人遗族子女,以尽袍泽之情,名为“同泽中学”。知我父亲回国后志在办教育,培育家乡青年新思想,便派他出任校长,参酌英、德、日本学校制订规章,奠定良好基础,延请各地优良师资。在伪满洲国之前,同泽中学未受政局影响,一直办得很好,之后还加办“同泽女子中学”。同时也筹划办一所真正研究学问的大学,不受当权者支配,不以培养官员为目的。..

发表于 2024-4-11 08:10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章由 john-2204 原创或转贴,不代表本站立场和观点,版权归 oursteps.com.au 和作者 john-2204 所有!转贴必须注明作者、出处和本声明,并保持内容完整
john-2204 发表于 2024-4-11 08:08
..自古以来,塞外传奇人物,都是骁勇善战的骑射英雄,保住江山,进而生聚教育。郭松龄将军,晚清光绪九 ...

..同泽中学成立,校舍尚未兴建完成时,先借用沈阳城东山咀子军营一部份新修的营房,其余的由军官教育班使用。那一年夏天先招考了三班十四岁以下的学生(到台湾后曾任海军总司令的宋长志即是那时的学生)。这样的有远景的工作,真是一个青春梦的实现……年轻的校长兴高采烈地忙碌工作,师资、课程、学生的教导……要全心去做。东山咀子营房距沈阳约二十里,有修建营房用的小火车进城,他的心情真似那小火车头一样,充满了勇往直前的干劲。

    这样快乐的日子不到一年即告终止。一九二五年,十一月初旬一天晚上,郭将军电话召他立刻进城面谈,那时小火车车头已经熄火,商量之后,再升火,把他送到城内。郭将军说奉命又须率兵进关,先到天津,邀他随军前往,校务请教务主任代理一下,第二天即须出发。到天津后数日,郭将军住进意大利租界的义国医院,对他说,此次入关,要对抗二次奉直战后,孙传芳召集的五省联军,巩固奉军在河北、山东、安徽、江苏等省的地盘。郭军是常胜军,但是他早已厌倦这种穷兵黯武的政策,官兵伤亡惨重,不知为何而战。进驻天津后,他即邀集核心干部,团长以上军官开会,愿随他回师者,在和平开发东北方案上签字,不愿者,留在天津李景林部队。除了几位追随张作霖多年,不便参与“造反”的将领外,大家都签了名。

    郭将军邀请我父亲负责回师时争取国际支持,首先须取得日本驻在满洲铁路的军队保持中立。在天津参加的还有几位关内的政界名人。如饶汉祥(曾任黎元洪的秘书长)、殷汝耕、高惜冰、杨梦周、苏上达、樊光、林长民(林徽音之父)和卢春芳等。已允出任外交处长的王正廷尚未到任(后来出任国民政府外交部长)。先由齐世英代理外交事务主任。大家对郭军回师沈阳,不去参加军阀内战的革新理想很有信心。回师前夕,郭将军对大家说,“此事成功固好,若失败则大家皆须亡命。”..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返回顶部